茶品亦人品,茶道亦人道,茶道易抒,人道难语

发布时间 : 2019-12-23
关于茶道 亦茗花茶 插花茶道

关于茶道。

茶道易抒 人道难语

道亦有道,道为方向,方法,方式。聚:气、色、味、心、神、禅、悟、觉为一体。茶道亦悟道,人道亦心道,茶品亦人品,茶道亦人道,茶道易抒,人道难语。

茶,乃自然植物,集天地灵气,待拔嫩牙绿,后精工制作,取泉眼清澈沸腾,绿珠藏紫砂,待到倾情注,调戏绿浮尘,暗香鸣腹鼓。春秋茶绿香满魂,入口品茗品世事。悠乐轻奏,和茶闲情,闭目醉闻醒心神。茶道,人道。清者自清,浊自沉香。一饮涤昏寐,情思朗爽满天地;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

茶马古道红尘滚,人道沧桑几度春?品茗醉心何需酒,茶香墨香魂里香。管它个烦忧缠绕,理它个心事落寞,茶道千里陪人道,自我逍遥在世道。在茶事体验中寻求意境,感悟人生的真谛,迎风,听雪,雾茶,轻音,文瘾,苦煞,难奈,提笔,潦草。

茶饮入心,自然之中物与物的结缘,总是有始有终,茶与我们结缘,茶为真正健康文明的饮料。茶的自然科学性表明:茶是理想饮料,茶有助于养性静心,在健康方面有如中医般的功效和调理机能。“茶道亦人道,茶品亦人品”,茶与人的自然天性相联系,也即人性中近于“道”的本质。换了一种角度分析,当人为诸如人性本善或本恶争吵不休,茶性及与此相伴的意境却给人以启示:喝茶时人们所体现的最初一面却是最为自然与本真。

茶的意境,即与茶相伴而来的,给人以清新、淡雅、闲适、悠然,亲切而自然,因此,茶才不同于一般口腹物欲。饮茶可以是一种习惯,给人以助思考,添情趣,怡心情。如有人称举杯饮茶之“举”,理解为一种期待,颇为形象。“茶之为物,能引导人进入一个默想的人生世界。”这是由茶中的意境所引导,让人们从茶的感觉中放松心灵,让人更睿智地领会世界上的人与事,或感受“心源,本是一壶茶,包容百味,因吐纳而常新。”因此,茶的意境,乃禅茶悟道。

好茶配好水,但最终不可或缺的,还是品茶人的好心境。心中无碍,独恋佳茗,慢斟细饮,犹如清冽的溪水流过山间,风清云淡,世象清明之中,犹若,莲于水,朵朵绽放有声。至此,茶道与人道,殊途同归。茶禅一味,源远流长,中国茶道吸收了儒、佛、道三家的思想精华,佛教强调:禅茶一味,以茶助禅,以茶礼佛,在从茶中体味苦寂的同时,也在茶道中注入佛理禅机,这对茶人以茶道为修身养性的途径,借以达到明心见性的目的,颇有好处。

精选阅读

茶道和人道


有人说,中国人性格象茶,总是清醒、理智的看待世界,不卑不亢,执着持久,强调人与人相助相依,在友好、和睦的气氛中共同进步。这话颇有些道理。

表面看,中国儒、道、佛各家都有自己的流派,其形式与价值取向不尽相同。佛教在茶宴中伴以青灯孤寂,要在明心见性;道家茗饮寻求空灵虚静,避世超尘;儒家以茶励志,沟通人际关系,积极入世。无论意境和价值取向不都是很不相同吗?其实不然。这种表面的区别确实存在,但各家茶文化精神有一个很大的共同点,即:和谐、平静,实际上是以儒家的中庸为提携。

在社会生活中,中国人主张有秩序,相携相依,多些友谊与理解。在与自然的关系中,主张天人合一,五行协调,向大自然索取,但不能无休无尽,破坏平衡。水火本来是对立的,但在一定条件下却可相容相济。儒家把这种思想引入中国,主张在饮茶中沟通思想,创造和谐气氛,增进彼此的友情。饮茶可以更多的审已、自省,清清醒醒地看自己,也清清醒醒地看别人。各自内省的结果,是加强理解,过年过节,各单位举行茶话会,表示团结;有客来敬上一杯香茶,表示友好与尊重。常见酗酒斗欧的,却不见茶人喝茶打架,那怕品饮终日也不会抡起茶杯翻脸。这种和谐、友谊精神来源于中的中庸思想。

在中国茶文化中,处处贯彻着和谐精神。宋人苏汉臣有《百子图》,一大群娃娃,一边调琴、赏花、欢笑嬉戏,一边拿了小茶壶、茶杯品茶,宛如中华民族大家庭,大孩子虽多并不去打架,而能和谐共处。至于直接以《同胞一气》命名的俗饮图,或把茶壶、茶杯称为茶娘、茶子,更直接表达了这种亲和态度。清代茶人陈鸣远,造了一把别致的茶壶,三个老树虬根,用一束腰结为一体,左分枝出壶嘴,右出枝为把手,三根与共,同含一壶水,同用一支盖,不仅立意鲜明,取众人捧柴火焰高、十支筷子折不断、共饮一江水等古意,而且造型自然、高雅、朴拙中透着美韵。此壶命名为束柴三友壶,主题一下子被点明。

中国历史上,无论煮茶法、点茶法、泡茶法,都讲究精华均分。好的东西,共同创造,也共同享受。从自然观念讲,饮茶环境要协和自然,程式、技巧等茶艺手段既要与自然环境协调,也要与人事、茶人个性相符。青灯古刹中,体会茶的苦寂;琴台书房里体会

茶道即人道、商道


是一种文化,一门艺术,一份美学。

茶的可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中国上古神龙氏时代,中国茶文化自此绵延而下,沿着历史的河床,流淌了数千年,最终形成东方文化中积淀沉重、天下独绝的中国。中国就是中国万年横亘、千秋奔涌的黄河,属于渊远流长的黄河文化的重要部分,极大地影响着华夏民族和华夏文明。因了厚重悠久的历史,因了整个的民族意志对茶的坚定呵爱和认同,,自此深深地凝铸于中国文化 、中国人性。

中国不仅是深沉的,而且是隽永的、艺术的、美学的。如果说起自于中国的日本茶 道是 一种严格尊崇、极其讲究的终极宗教的话,那么,中国应是一种包罗万象、顺乎自然的 美丽哲学。因为中国是和一脉相承的中国历史一起走来的,因此,从哲学美学上,中国 不同于世界上任何其它。自炎黄联盟至春秋战国,自百家争鸣至秦皇汉武,自魏晋 南北至宋元明清,一以贯之的民族历史,极其重要的儒、释、道等教派思想,深深地融汇在 茶文化当中,成为中国茶文化最基本的思想文化精粹和美学哲学基础。儒、佛、道教的长期 影响,中国美学已不可能只是生活美学,而是淡泊优雅的山水墨画,是激越典丽的唐诗 宋词,是天人合一的道家修行,是参禅顿悟的佛门要义,已是宏阔深切的艺术美学和哲学美 学了。甚至可以说,在形而上,中国就是对我们生存的世界和大自然的心灵感悟和美学 概括。

的核心是“品”,的终极追求是“真”。人的不同的人格修养,必然产生不同 的茶 道、茶德。有人品茶,笑里藏刀,品出勾心斗角、尔虞我诈;有人品茶,风声鹤唳,品出刀 光剑影、金戈铁马;有人品茶,虚怀若谷,品出才思泉涌、神接宇宙;有人品茶,神定气清 ,品出怡然自乐,天地大同,与世无争……人的生命认识和人生目标不同,对的真正高 峰境界自然有不同领悟。有人求名,却名不符实;有人趋利,却惟利是图;有人一派真我, 而名利双收;有人淡泊风骨,而知足常乐……中国,体现了中国人的普遍人性,中国茶 道,就是人道。一个首先是真实诚实的人,才是一个为人正直善良、为民所喜所爱之人,也 才是一个可以接纳、可以交心、可成知己、可为事业共谋发展之人。这是人之为人的基本, 是人道的精髓,是人性的原则。一个虚伪透顶、无耻谰言之人,是违反人之为人的人道原则 的,在人格上,其人生是失败的,生命是暗淡的,灵魂是阴蔽的,思想是郁结的——纵然他 在某些领域能取得一定程度的事业成功,这也正如品茶,他能喝得肚子饱胀,红光满面,但 无法体悟“我即茶、茶即我”的真我忘我情怀和“心即佛、茶即佛”的深幽旷远的意境。茶 里,沉积着生命况味,凝集着芸芸众生,品茶,就是品味人生、感念苍生。

人,无论为官,为文,从商,治学,都应首先立足于人,一个真实坦诚的人,一个有着 起码 的人格道德和人性品质的人,才是一个具有人道精神的人。如斯,人道亦应如斯。人道 即,亦即人道。

无独有偶,正如有“道”、“艺”之分,经商也有“道”、“术”之别。但“君子 爱财 ,取之有道”,道者,正道,真道,诚实守信、承诺是金之道。求和求真,“和”是中 国的灵魂,以和求阴阳相调,水火相克相生,以和助天地宇宙合一,天人相处共存;以 真我的灵魂与茗共品,以真实的心境寄情山水,以真挚的情怀融入自然造化之中,在茶香茶 色茶味中陶醉、品味、顿悟、修行,升华人格,锤炼意志。茶艺求法求技,水、壶各有讲究 ,方法各异,冲闷品赏,都有严格程序,不可无视技法,任意妄为。主理,因茶艺而得 道,茶艺主技,载而成艺。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而所谓“在商言道”,道即真信 友和之道。商道以诚信为本,人格至尊,信即为金,金即是信,首先做人,而后为商,否则 势必道毁商衰,一蹶不振。“经商有术,术无道则不立”,从商以诚信礼义之道,维护游戏 规则,纵然工心计、巧钻营、求投机,也必定会获得别人的真诚合作,最终利益共享,和气 生财,皆大欢喜,“道术合璧,通天达地”,必有经商成功之日。由这里完全可以推知,茶 道也就是商道,二者有着本质上的共同的必然联系。

可见,思想虽纷纭复杂,但从根本而言,的潜在意志,就是人道和商道的基本 内涵,也是人道和商道的艺术和美学。

一个偶然的机会朋友相邀拜谒武夷名山,有幸结识中国的研究学者林治先生,言谈之下,过往之间,甚为投机和感动。一方面为林先生的严谨治学精神惊佩不已,他是坐破寒毡、磨穿铁砚,数年一日致力于中国的研究,并执著为中国的复兴奔忙,殚精竭虑;一方面感慨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人们不 仅淡忘了国粹,而且阉割着舶来品,学习着人家的经商技法,却损害着起码的人格、商德。 真正成功的商人,人如其心,人如其商,其人格与商德应是一致的,就是的品质。鉴于 此,作为一名茶人,作为中国的感悟者和热爱者,作为林先生的一位志 趣相投的朋友,也作为一名商人,我们很愿意尽一份心意,以为中国茶文化的发扬尽绵薄之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