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的故事

发布时间 : 2020-10-23
普洱茶故事 普洱茶的故事 青茶的故事

【www.cy316.com - 普洱茶故事】

下面是茶经网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普洱茶的故事”精彩内容,帮助大家了解茶文化知识,欢迎大家进行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传说,乾隆年间(1736—1795)普洱地区的濮家茶庄将没有完全晒干的毛茶压饼、装驮进贡。到了京城发现,原本绿色泛白的茶饼变成了褐色。护送茶叶进京的茶庄少主人因为贡茶面目全非,甚至想到要了断生命,但却在无意间发现茶的味道变得又香又甜,茶色也红浓明亮。

这些茶深得乾隆皇帝的喜爱,并赐名普洱茶。据史料记载,早在清初(1659年),清政府便将普洱茶正式列入贡茶案册,清代宫廷也一直有“夏喝龙井、冬饮普洱”的传统。据《普洱府志》记载,普洱府当时会馆林立,酒楼茶肆鳞次栉比,中外茶商接踵摩肩,是国内外影响较大的商贸重镇。

20世纪60年代,北京故宫的茶库里存放着清宫没有喝完用完的普洱茶贡茶数吨,当时已保存了150多年。2004年,由著名作家鲁迅的遗孀许广平珍藏的清宫普洱茶,在北京广东大厦拍卖,其中一块(约3克)拍出1.2万元(约合1451美元)。

专家将藏品中的散块普洱茶用开水冲泡,茶块很快融开,茶汤呈褐泛红色,茶香陈厚,经数次冲泡后茶块全部融化。收藏普洱茶成了一种新的时尚。但是,贮藏普洱茶一般要求有专门的贮藏室、严格的温度湿度控制、室内通风、每隔3个月翻动茶叶一次、并用紫外线灯消毒贮藏室等,这些条件,一般茶叶爱好者很难做到。

小编推荐

茶故事(连载)七:普洱茶


传说,乾隆年间(17361795)普洱地区的濮家茶庄将没有完全晒干的毛茶压饼、装驮进贡。到了京城发现,原本绿色泛白的茶饼变成了褐色。护送茶叶进京的茶庄少主人因为贡茶面目全非,甚至想到要了断生命,但却在无意间发现茶的味道变得又香又甜,茶色也红浓明亮。这些茶深得乾隆皇帝的喜爱,并赐名普洱茶。据史料记载,早在清初(1659年),清政府便将普洱茶正式列入贡茶案册,清代宫廷也一直有夏喝龙井、冬饮普洱的传统。据《普洱府志》记载,普洱府当时会馆林立,酒楼茶肆鳞次栉比,中外茶商接踵摩肩,是国内外影响较大的商贸重镇。

20世纪60年代,北京故宫的茶库里存放着清宫没有喝完用完的普洱茶贡茶数吨,当时已保存了150多年。2004年,由著名作家鲁迅的遗孀许广平珍藏的清宫普洱茶,在北京广东大厦拍卖,其中一块(约3克),拍出1.2万元(约合1451美元)。专家将藏品中的散块普洱茶用开水冲泡,茶块很快融开,茶汤呈褐泛红色,茶香陈厚,经数次冲泡后茶块全部融化。收藏普洱茶成了一种新的时尚。但是,贮藏普洱茶一般要求有专门的贮藏室、严格的温度、湿度控制、室内通风、每隔3个月翻动茶叶一次、并用紫外线灯消毒贮藏室等,这些条件,一般茶叶爱好者很难做到。

老甘田普洱茶的故事


出生于远古、在高山云谷中孕育、与天地万物一同生长,枝干被满了苔蘚,经历了无数沧桑岁月,她是正宗最优质普洱茶的代表云南双江勐库大叶种百年古树茶。

老甘田,她來自中国云南遥远的西南边疆,一個多元民族北回归线上太阳转身的地方---双江旧龙福林茶山,也就是老甘田的故乡。

她在海拔1700米的云端生長、制造,因而保有自然洁净与甘香,正因为她純正稀有,而越发显得珍貴异常。旧龙茶山座座老甘田茶地,都是正宗、古老、最优质的大叶种普洱茶,也都是茶人祖祖辈辈们血汗的結晶。

旧龙古茶人家族,世代先祖、胼手砥足、开发山林,成為美丽的福林茶山;春去秋來、岁岁年年,经历了无数个风霜寒暑与時代的剧变,茶人先辈们虽多已随风而逝,但茶人后世子孙,仍无怨无悔、坚持悉心的呵护着這些珍貴的古茶田。

正因为茶人与生俱來的憨厚、正直与坚持,老甘田每年以茶山精选的春茶为原料,限量制造一批均通过国家检验局合格检验并坚持「純正自然风味」的普洱茶,来献给世上愛茶的有緣人共同分享。

老甘田的制造人,幼時遭逢時代剧变,两岁离开旧龙福林茶山,飘落海外,白云苍天,一条漫漫不算远的回乡路,却让他足足走了近50年。

选用茶山上好的古树春芽,結合最精良的制茶工艺师傅,制作成「老甘田」以延续茶人血脉,并悼念先父、世祖古茶人。

普洱茶祖孔明的传奇故事


相传建兴三年(225)春,南中大乱,蜀相孔明请缨征剿,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戡乱途中,蜀军进至桃花江畔渡口,因角江水瘴气,众军士纷纷中毒晕倒。危争时刻,幸得当地蛮濮人相助,送姜茶汤解毒,含茶于口避瘴气,得以渡江,再破蛮兵。

七擒七纵,孟获始服,南中终定!

武候风茶叶如此神效,即命采购茶子数十驮,随军南进,深入后方,所到之处观山水,察民情,扶民心,传农耕技术,赠茶子诸礼,深受欢迎,并昌导各族团结,发展生产,广植茶园,共谋生计。

为兴汉室,武侯派得力将士到滇西南采适茶叶,以备军需,商贸之用。从而促进了滇西南茶叶种植面积的扩大。因此现在的许多地名就源于孔明的这段典故,譬如攸乐、莽芝、蛮砖、倚邦、革登、易武等。

此后,支南各部落为感武侯恩德,每年都以象齿矩狗、丹漆茶蜜纳贡。

古往今来,历史变迁,但武侯鼓励云南少数民族开山种茶的故事依然广为颂扬,并被尊为普洱茶祖。每年农历六月十九日,各茶庄茶号和各地商旅相聚思茅(现改为普洱市,思茅相传是当年孔明思念故乡茅芦而起名),以隆重的仪式祭祀孔明兴茶的功绩。

冰岛普洱故事


冰岛老寨在邦马山脉北段的半山腰山,过去,从南勐河边走老路到岛老寨,至少要爬40分钟的山,现在土路已通到冰岛老寨,上冰岛已不难。冰岛村的傣族村民一直将自己居住的寨子称为扁岛或丙岛。傣语有两种意译,一为送青苔的地方,一为用竹篱笆做寨门的地方。

六十年前的人们说冰岛茶指的就是扁岛老寨的茶,而今天冰岛是一个行政村即冰岛村委会,下辖5个自然村,冰岛、南迫、坝歪、糯伍、地界。从岛老寨俯瞰可见山下的南勐河将勐库一分为二,勐库人将和两边的大山一边称东半山,一边称西半山。冰岛村委会所辖的坝歪、糯伍老寨,在南勐河东岸的山顶上,按勐库认得分法,它应属东半山;冰岛老寨、南迫、地界三个村在南勐河西岸,属邦马大雪山山脉,它应属于西半山。

冰岛老寨在邦马山脉北段的半山腰山,过去,从南勐河边走老路到岛老寨,至少要爬40分钟的山,现在土路已通到冰岛老寨,上冰岛已不难。冰岛村的傣族村民一直将自己居住的寨子称为扁岛或丙岛。傣语有两种意译,一为送青苔的地方,一为用竹篱笆做寨门的地方。冰岛现有52户人家,傣族有25户,拉祜族5户,其余为汉族。傣族从勐卯(今瑞丽)迁来冰岛已有600年的历史,1480年勐勐新一任傣族土司罕廷发上任时,冰岛(扁岛)村已存在。1485年罕廷发牌冰岛傣族人去西双版纳取茶种,冰岛成为第一个傣族种茶的村寨。一百年前冰岛村全是傣族,冰岛傣族多姓俸,姓俸的傣族与勐库坝子傣族寨中的上层贵族有亲戚关系,冰岛的傣族村民今天仍讲傣语。如从1485年去西双版纳饮茶种算起,冰岛傣族种茶已有500多年的历史,在勐勐土司统治时期,勐库许多村寨都来冰岛饮过茶种,双江改土归流(1904年)之前,勐勐傣族土司向外送茶叶或茶籽都用冰岛的去送。冰岛一百年前是双江(勐勐)两个茶种的傣族村寨之一(另一个是忙波),冰岛茶是傣族土司罕廷发派人引来的种,冰岛茶的地位很高,相当于勐勐傣族土司的专用茶,冰岛茶园也相当于是勐勐土司的私专茶园、贵族茶园。勐勐傣族土司统治勐库400多年。冰岛茶在勐勐土司的重视和关照下,清光绪年以前已经声名远播。冰岛茶为后来整个勐库茶享誉国内外起过很大的奠基和推动作用。

冰岛的傣族人口清朝时期比现在多,冰岛在1904年以前就有一个很大的佛寺,说明清朝时期冰岛村居住的傣族人户是很多的。汉人进冰岛定居是改土归流1904年以后的事,1949年以前冰岛有多少茶园现查不到资料记录,但1953年和1954年云南的茶叶科技人员贡惠英、肖时英就进冰岛调查,1958年冰岛建起茶叶初制所说明当时冰岛茶叶产量是很高的,茶叶产量高才需建初制所,1950年至1958年冰岛没有增种过新茶园。

冰岛离临沧的勐托不远,1949年以前冰岛人大多将茶背去勐托街卖,勐托街有博尚人专门在那里收冰岛茶,勐托有许多傣族,勐托的傣族专门喝冰岛茶

冰岛茶园也是傣族土司的育种基地,傣族土司有责任有义务向各个村寨发送茶籽。但说冰岛傣族寨是勐库最早种茶的村寨就不可信,布朗朗族至少比傣族早定居勐库两千多年,公弄一带的的布朗族至少在唐代以前已经在勐库山区种茶。

冰岛作为双江古老的茶种输出地,新中国成立后,1953年起就进入了国家级茶科所的视线,冰岛茶种的优良品质一直被重视,省内外不少著名的茶叶专家都过去冰岛。云南省内的临沧、凤庆、云县、镇康、勐海等20多个县都引种过冰岛的茶种,云南出口的红茶,获奖的普洱茶都有冰岛茶的贡献。

冰岛曾经的勐勐土司的贵族茶园,明清时期勐勐的茶种培育基地,现已转变成为国家的良种培育基地、引种基地。碧昂道茶经过几百年的培育优选,现已成为中国大叶种茶的最佳品种。

冰岛老寨1950年以前已是茶园围村,1958年起为了提高产量,双江县对冰岛的古老茶园进行改造优选,经过几十年的改造选育,1949年以前的茶园现在还留下100多亩,明代的母树现在还存二三株,这些古老茶树生长在寨村子旁边,站在村民家门前就能看到。冰岛1958年以后有种了六七百亩新的茶园,比起公弄、大户赛等村寨来说,整个冰岛老寨的茶园不算太多,但因冰岛老寨人户不是很多,每户家拥有的茶地仍然可观。

冰岛茶声誉很高,不愁销路,价格在勐库为最高,可与版纳易武茶,澜沧景迈茶价相比,冰岛茶价格高,但要买到还不容易。近几年不少广东、香港的茶老板为了能买到真正的冰岛茶,每年都亲赴冰岛村收茶。韩国人对冰岛古树茶追捧入迷,每年春茶刚发芽就进村驻守,当茶农采茶时便站在树下等着收鲜叶。

冰岛茶几百年的历史底蕴不可小视,他对勐库对整个双江茶叶的拉动力,今天仍然是最大的,只要冰岛茶在,双讲究永远是茶人们向往的地方。回眸历史,饮茶思人,勐勐土司罕廷发对冰岛茶、双江茶历史贡献应予肯定。

老房子里的老普洱故事


老房子里的老普洱故事

 在福州闹市区的钱塘巷,有一座老房子,年纪很大了,它很精巧地坐落在路边。这座老房子现在开始卖茶了。

茶庄的主人黄曙光给这座老房子取了个名字,叫“隆泰昌”。隆泰昌,寓意兴隆、康泰、昌盛,它大俗大雅,有着百年老字号特别的感觉。这座茶庄主营陈年的老普洱,而店里珍藏着的一份250g普洱,竟也有百年的历史了。

最不像茶叶店的茶庄

 即使在远处,也容易被隆泰昌茶坊门前的一个个性的小庭院所吸引。庭院布置得古旧却亲切,石象、石桌、娑椤装点着古道,大门用的山西的清朝榆木古门,招牌上“隆泰昌”三个金字却是福州鼓山涌泉寺方丈普法大和尚所书。

踩在有着久远历史的石条,入门来,便闻得处处茶香。几个黑黝黝的看似台箱的东西随意地堆成了一条茶马古道。仔细一看,原来是一个马鞍,那原先是用来装载银元的,也曾一路满载普洱茶香走过了许多岁月。大堂的茶桌原来是一个几乎与人同高的马车轮涂了青漆改造而成,它曾经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行走在茶马古道上……

主人介绍,老房子的房梁用的都是古实木,而木柱隔层的内部却是用芦苇竿与黄泥和成,他们知道,只要用这些材料来糊墙,才有真正老房子的感觉。顶棚上的天瓦,是从宁德渔村淘来的。瓦片一箱是80元,但他们要多花400多元的运费。一切都展示着精致与古老的文化。屋顶上的瓦当是老福州的特色,屋眉用的春夏秋冬四季的木花,木窗雕刻着双凤呈祥。

隆泰昌共有四个包间,分别名为“风、花、雪、月”,源自大理四大景点之“下关风、上关花、苍山雪、洱海月”。千年楠木的茶桌,个性十足的茶椅,博古架上除了普洱茶还有精美的天然的奇石。每一间茶室风格都不一样,或柔媚或坚实、或简洁或抽象。这里还会有禅乐作伴,让人心思沉寂。

这里的设计处处体现着自然之美。人们认为,这里是最不像茶叶店的茶叶店。有朋友问庄主,你认为喝茶的最高境界是什么。他说,是回归本性的自然。与他朋友的答案——“静悟”有异曲同工之妙。

老房子里专卖老普洱

 茶庄主人出生在中国最美的农村——婺源,那也是中国出产婺绿的绿茶金三角区。小的时候他一天会采七八斤的茶叶。即使年长后他去了广东或者更远的地方,却总离不开茶。

喝茶喝得多了,就认识了很多茶人,最密切的、给予他老茶最多的,是广东普洱茶收藏家廖志锋老先生,他是一位80年代初就开始收藏普洱茶的传奇茶人。廖老收藏着众多珍品,包括昆明茶厂的三千多种茶品、云南茶叶世家刀武老人的老茶——刀家制作的传统金瓜普洱,现在国内的机器也没法压得那么紧。

2003年,他慢慢了认识了一批福州爱茶之人。在福州,真正的老普洱很少,而懂得鉴赏老茶的人更少。他开始寻思着把老茶带到这个地方,介绍给更多茶人知晓。最后,便有了这座2007年1月8日开业的隆泰昌茶坊。

在隆泰昌里,人们可以品尝到各种各样的老茶,还能看到很多不太常见的普洱老茶。庄主自信地称,在全国普洱茶店里,自己所拥有的普洱茶品门类是最多的。在这里,除了市面上难以见到的正品文革砖、48年前的同庆号和鸿泰昌、1991年的茯茶及60年代后的系列经典茶品,还有一些珍品,比如50年代的竹筒青茶,木模1公斤青砖,都已经有金花了。在这里,还有一些有着特别意义的老茶,比如有1971年昆明茶厂生产的熟普,如果按1973年熟普工艺才成熟,这茶品还算是个试验品;特别的是一柱半的1982年黑茶“千两茶”,这是国内最早期的黑茶类收藏品,透过竹篓,可以看到茶叶已经发花茂盛,品其茶汤,已经入口即化。

 茶庄主人认为,只有个性的普洱茶店才具有吸引力,而他在做的就是有收藏价值的老普洱。他希望好茶在这个城市里得到更好推广和交流。现在,他开始尝试举办老茶鉴赏学习会,与茶友鉴评,斗茶。

在他心中,老茶是有生命的,所以对于他所特别珍爱的生茶,他可能一道也舍不得洗。

“隆泰昌”三件宝

作为一个老茶爱好者,黄曙光有着众多的老茶藏品,这其中最让他骄傲的是最大、最重、最老的三种普洱,黄曙光笑称这是三大镇店之宝。

第一样是福建最重的一柱金瓜贡茶,采自版纳州九龙山的野生茶,重达500斤。

第二样是最大的两块生饼茶,是1998在勐海压制的,直径达一米多,重达99斤。当时很多媒体做了报道,全国只压了8片,他珍藏了2片。

第三样是百年的老茶,系散茶,来自云南刀武家。

关于茶的故事


欢迎来到本网站,下面为您提供的是《关于茶的故事》内容,感谢阅读!

历史上关于茶有很多故事,有的故事有趣,有的发人深省。

茶道讲朴实,在陆羽茶经中就曾经引用过一个关于晋人陆纳的故事,陆纳十分俭朴,有一次一位大人物要上门拜访,他的侄子因为不满叔父只是准备了一点最简陋的果蔬,所以偷偷准备下一桌丰盛酒席,大人物上门的时候,他侄子便拿出了丰盛酒席招待。客人走后,陆纳怒不可遏,将侄子杖责数十,因败坏了其素业。

关于以茶代酒的故事,源于三国时期吴国的第四代君主孙皓,其嗜好饮酒,每次设宴,臣下大都要跟着喝大量的酒。臣子中有一位博学多才,不善饮酒。这位君主对他十分敬重,所以每次都会偷偷赐茶,代替酒水,这便是以茶代酒的由来。

在陆羽茶经中提到一位奇人,为敦煌人单道开,其修行之时,所服药有松、桂、蜜,所饮的就是茶苏。后练就辟谷之法,夏天自生凉,冬天自生暖,一天可行七百里。所谓的茶苏,便是茶和紫苏调和而成的饮料。

茶有苦口师的雅号,这个称呼的由来源于晚唐著名诗人皮日休的公子皮光业。皮光业自幼聪慧,才学出众,其人倜傥俊秀,擅谈论,丰神俊秀,后来官拜宰相。

有一次,皮光业的中表兄弟请他品尝新柑,皮光业一进门,对甘甜的柑橘视而不见,而是急呼要茶,侍者只好捧上大腕茶汤,皮光业手持茶碗,即兴吟道,“未见甘心氏,先迎苦口师”。

从此之后,茶便有了苦口师的雅号。

以上就是为您提供的《关于茶的故事》全部内容,在阅读的过程中是不是有所收获呢?更多内容请继续关注我们网站内容更新!

茶的故事传说


世界茶的饮用量已超过其他饮料,怛在这一日常饮^品的背后,在茶叶店货架上的茶叶罐之外却隐藏着个个多彩而迷人的故事,这些故事把许多国家的社会和历史文化交织在一起。

根据中国的传说,茶的动人故事始于神农氏对茶的有益性质的发现。神农氏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皇帝,也是一位渊博的学者和中草药专家,出于卫生的考虑,他只喝幵水。传说公元前2737年的一天,神农氏在一棵野茶树下,架锅烧水,稍事休憩,这时一阵微风拂过树枝,几片翠绿的野茶树叶随风飘落在即将烧开的水中,神农氏发观茶水变得味道鲜美,沁人心脾,饮后更感精力充沛,神清气爽。由此,茶便被发现了。

当然,我们无法知道神农氏是否真有其人,或许他仅是中国古代农业、畜牧业和文化发展神话的化身。确切地说中国直到公元前3世纪才成为一个统一的国家,因此在遥远的公元前2737年便有这么一个皇帝是有些不可能的。但无论此饮料是如何起源的,学者们普遍认为,早在公元前3世纪之前,茶在中国就巳经非常盛行了。

然而,直到公元前3世纪才出现了有关茶叶的记载。当时中国有一个著名的外科医生称赞茶可提精安神,还有一军队将领写信向他的外甥索要一些真茶,因为他感觉自己年老体衰。茶原名荼,当时荼有两种含义,表示茶和苦苣菜两种植物,因此在古代记载中容易引起意义的混淆。为此,汉王朝丨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的一个皇帝规定荼表茶义时应读,从而在读音上对其迸行了区别。到公元8世纪,表茶义的荼字去掉一横后转变成#广茶,并一直延用至今。这样,茶字便有了它独有的特征,茶的历史也因此变得更为简明了。

在公元3世纪之前,人们一直从況字-茶-的字形野茶树上采摘新鲜绿叶,并把它们冲泡成药物或滋补品。后来,为了保证茶叶的供应能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人们幵始在自己的小农场里种植茶树,一整套千燥和加工茶叶的系统方法也逐渐发展起来。

公元4世纪、5世纪1茶叶逐渐风行全中国,人们开始在长江流域的氏陵地带建立新的茶叶种椬园。茶叶被作为贡品献给皇帝,并开始在客栈、酒店和饭馆出售。据记载,在公元476年,茶叶(青叶被蒸过后压缩成饼状〗曾被用来与土耳其人进行物物交换。茶叶商变得越来越富有,陶工、银器商人和金匠们开始打制一些精美昂贵的茶具1用以代表茶叶主人的财富和地位。

繁荣的唐王朝时期(公元618〜906年)被认为是茶的黄金时代,茶不再仅仅作为滋补品饮用,由于其具有提精安神功效,而更多地用作偷悦身心。

茶的制作和服务逐渐发展成为一神复杂的仪式,而且茶叶的栽培和加工过程也具有了严格的规定,规定了采摘者、采摘时间、采摘方法以及所采摘鲜叶的处理方法,对采茶者的个人卫生也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并禁止采茶女吃葱、蒜和浓烈的香料之类的食物,以免她们指尖的异味污染细嫩的叶子。

在商人们请求茶圣陆羽(公元733〜804年)编撰第一本关于茶的书^《茶经》期间,茶变得越来越重要。陆羽的《茶经^一书被认为是茶的经典著作,涉及到茶这一植物的起源和特征、不同的品种、茶叶的加工过程、必备的工具、茶的冲泡、茶具,不同地域的水质,杀的约性以及饮茶的传统习惯等各个方面。

唐朝吋期,嫩叶一旦被采摘下来,就通过蒸、压,然后倒入模具制成饼状,烘烤至千燥。冲泡茶时,需将茶饼在火上烘烤直至软化,再压碎成粉末、然后放入水中煮沸。在中国的一些地方,为了减少茶的苦涩的余味,常在茶中加入盐。然而最常用的调料是甜葱,生姜、橘皮、丁香、薄荷,在茶水沸腾前或沸腾后加入。

到了宋代(公元960〜1276年),茶的冲泡方式有所变化,紧压的茶饼先研磨成粉末,然后轻轻地拂入沸勝的水中,产生具泡沫的茶汤々喝完第一杯后,可再向茶中加入更多的开水,轻揽、饮用、这样可以重复冲泡7次。由于有更多潜在的调料如茉莉花、荷花和菊花等,因此没人再使用唐朝时期的香料添加剂。

明代(公元1368〜1644年)之前,中国生产的茶全为绿茶,而且紧压茶饼能保持完好、丝毫无损地运到遥远的地方进行交易。然而明代的茶却不做成饼状,而是保持松散状,经过蒸煮然后干燥。这样的茶叶不易保存》很快就会失去香气和风味。随着对外贸易的增加,茶被运送到遥远的欧洲,因而必须保持其品质,经营有道的中国茶叶种植者因此开发出了两个新品种茶叶一红茶和花茶。曾有一段时间,绿茶和纟了茶被认为来自不同的楨物佰实际上都来源于茶树上的绿叶。明代茶叶生产者发现,首先让茶叶在空气中发酵直至它们变成铜红色后,可以采用烘焙法使其停止自然发酵,他们就这样对茶叶进行保存。所以虽然欧洲开始从中国进口的是松散的绿茶,但随着明代种植者为了适应市场而阅整了他们的生产方式,风尚也逐渐发生了改变。

龙井茶的故事


以前第一次听到龙井茶的时候脑子里面浮现出来了好多种故事,脑补出龙井是如何由来的。今天就给大家说个正宗的龙井传说。

从前,龙井是个荒凉的小村庄。村边有间破茅屋,里面住着一位老大妈。老大妈孤苦伶仃—人照看着屋子后边的十八株老茶树。

有一年除夕,天降大雪,村里人都办了点年货,准备过年。可老大妈家里实在穷困,只剩瓮里的一些茶叶。她和平日里一样,清早起来便坐在灶前生火煮茶。这时茅屋的门被推开,进来一个老头,老头身上落满了雪花。老大妈忙站起身来请他进屋避雪。

老头掸掸身上的雪便走进屋里,向老大妈问道:“老大妈,你锅里烧的是什么?”

老大妈回答说:“锅里烧着茶呢!”老头又问:“今天家家都在忙着过年,你怎么在烧茶呢?”

老大妈叹了口气到:“唉,我家里穷,过不起年,只好每天烧锅茶给过路人行个方便。”

老头听完哈哈大笑:“不穷,不穷,你门口还放着宝贝呢。”说罢他指了指门口的石臼道。你要是舍得,就把它卖给我,我去找人抬。”说完便冒着大雪出门了。老大妈很奇怪,心想:石臼里都是些陈年垃圾,怎么成了宝贝了?况且石臼这么脏让别人怎么搬呢?于是她把石臼里的陈年垃圾清扫出来,埋在了屋后那十八株老茶树的根头,又用一桶清水把石臼洗干净,洗下来的污水也泼在了老茶树的根头。老头回来一看,惊道:“宝贝呢?”老大妈指着石臼说:“这不在这吗。”老头问:“你把里面的东西弄到哪去了?”老大妈向老头解释了事情的经过,老头走到后院一看,果然如此。叹了口气,连呼:“可惜可惜!既然你把它埋在这,那就成全了这些茶树吧。”说完便走了。

来年春天,那十八株老茶树竟密密麻麻地长出葱绿的嫩芽来,采下的茶叶又细又嫩又香。邻居见状,便用这些茶树的种子种在山头。年复一年,龙井这一带满山遍野的都种满了茶树。这便是龙井茶起源的传说。

看来龙井茶不是用一口叫龙井里面的水浇灌的茶叶啊。这回大家知道龙井的故事之后就不要再说错了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