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释、道与茶

发布时间 : 2020-11-13
道然黑茶 国易道黑茶 泉笙道黑茶

道然黑茶。

我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下面是茶经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儒、释、道与茶”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各位茶友们了解“儒、释、道与茶”相关知识!

自古以来,中国深受三大思想(儒、释、道)的影响。在这三大思想中源发了很多关于人行为和思想上的观点,继而推动个人和社会群体的发展。

然而养生就是人们绕不开的一个话题。诚然,社会发展至今,科学、医学飞速的发展,解决了很多以往难以实现的问题,但在解决老问题的同时,新的问题也在层出不穷。如至今难以彻底医治的疾病,正在一步步紧逼人类的健康。人们在医学没法彻底治疗,无果之时,纷纷寻求古人养生之道,希望能在其中找到能够防疫疾病,延年益寿的良方。

中国人的养生之道大多讲求静,清、幽、雅。这主要深受几千来“三大”家养生之道的影响,道家“道法自然”,因为它不仅讲求的人们“出世”的同时又倡导人们行为上的“无为”,需要远离世俗,潜心修道,修养身心。在道家“出世”思想哲学上又和佛家有些相象,但存在很大的区别,佛家讲求“此岸”和“彼岸”,更强调的因果原由,其养生之道是在“平常心”。而儒家却恰好相反,讲求的是“入世”思想,积极倡导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去创造价值,去服务与社会。不过,儒家的养生之道是“仁者寿”强调的“仁者爱人”一种大爱,在“入世”中磨练心性,“以心养生”的养生之道。

但无论是儒、释、道都不外乎“心里平和,身体平稳”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养生。心的平和主要靠思想维系,而身体上的平衡不仅要思想更需要物品的辅助,“外修内调”共同作用。所以才会诞生出很多养生的药方和药物。但养生可不能用吃药的方式来解决,于是人们在想能不能在日常生活中找到一种方式和一种东西,即可作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又可起到养生的作用?

于是茶成为了最好的选择。

茶”字最早见于《神农本草》,初名为“荼”,为药也,乃万病之药,渐而发展为饮品。在中国历史上,上至达官显贵,下至黎民百姓都在喝茶。茶的发展演变便成为了这样的方式:“解渴为一,养生第二,其三待客,四为雅行”。可见茶除了解渴之外,更强调的养生之道“勿忘饮茶养身”。从养的角度讲,茶是一种慢生活,是对儒、释、道思想的再体现。对“静,清、幽、雅”四项原则有着极高的追求,在外部环境和自身内心相结合的背景下,这样才能发挥出茶的作用来。

如今,“茶为国饮”已是不争的事实,也需要践行下去。这不仅是在对茶文化的传承,更是对中国茶发展壮大的机会。在碳酸饮料充斥国内外市场的几十年间,证明茶对身体更有益,而从养生的层面上讲,茶饮应该被极大发扬出来,让更多的人喝茶,让其感受茶带来的养生之道,与此同时,也让更多的年轻人在快节奏工作后能充分享受“快而后慢”的茶生活。

小编推荐

茶中精神杂糅国学中经典的儒、佛、道三家思想


草居一隅,小而清幽,远离繁华都市,自得一片天地,不受名利所累,不为攀比所烦,悠然自我,这一隅,是心中一份安然与宁静,茶,亦是让我清宁而悠处的伙伴。

品茶道,在于茶事氛围与心境归一,于空灵舒静,茶香渺渺荡漾于心田肺腑之间,心灵便在这渺渺中升华而空明。一口茶,便是一片山清水秀。

茶中精神杂糅国学中经典的儒、佛、道三家思想,“以儒治世,以佛治心,以道治身”。在追求自我享受的美的过程中,升华自我的精神,完成品格修养以实现与人和,与天地和,天下大和之道。

儒家思想告诫我们,要不偏不倚的看待世界,茶亦然。静心饮茶而审自我,识他人,思世界,于不同中而求和,和而不同,相坐对饮,哪怕无言仍胜似万语千言,沟通的是感情,加强的是交流,拓宽的是理解,增进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正如泡茶时“酸甜苦涩调太和,掌握迟速量适中”的中庸之美。待客时“奉茶为礼尊长者,备茶浓意表浓情”的明礼之伦。饮茶时“饮罢佳茗方知深,赞叹此乃草中英”的谦和之礼。儒家“仁爱”而倡导的“普事故雅去虚华,宁静致远隐沉毅”的俭德之行。

佛教与茶高度契合,而言“茶禅一味”。佛求“明心见性”,有即无,无即有,重视在日常生活中修行,教人心胸豁达些。而茶之清神、醒脑、求静而思,正是追求清心寡欲的佛家人的知音。他们以茶供佛,以茶代酒,其清香与檀香,共同驱凡俗杂念,以达静神养心之境界。茶非佛家法器,却是与佛家道行共增共长的同路人。

道家之茶道,在于虚无,而开怀。“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无与有之辩证,正是茶中虚化的精髓。追求万物本该如此之性,不加以束缚,不加以欲望,不加以为得不到而所累,混同物我,顺乎自然,超越人生大彻大悟。茶之清幽自得的本性,与道家而共鸣。

三家修身、养性、自我修行之道,皆汇聚于茶中,一杯清茶看似平淡无奇,其中精髓,唯有懂茶、修行之人,才可窥伺一般。若能深得其道,便能成集儒、佛、道三家至理的极大成者。

处于当今社会之下,信息、物质、交流飞速发展,嗔怪、痴奢、妄语充斥其中,而真善、和谐亦在其中主导者社会精神的潮流。既不能做远离尘世的隐者,求自身而与世隔绝;也不能做堕于凡尘的俗人,与浊流而同污。唯求心中一隅净土,与茶中而得世道,与茶中而求真我,在世道间,扬善而除恶。(作者系国家高级茶艺技师、国家高级评茶师、全国茶艺茶文化技能大赛裁判)

与茶有关的的绘画:以茶入画 以画释茶


阎立本:萧翼赚兰亭图(唐)

《萧翼赚兰亭图》由阎立本所作,描绘了唐太宗御史萧翼从王羲之第七代传人僧智永的弟子辩才的手中将“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骗取到手献给唐太宗的故事。画的是萧翼和袁辩才索画,萧翼洋洋得意,老和尚辩才张口结舌,失神落魄;旁有二仆在茶炉上备茶;各人物表情刻画入微。

《宫乐图》(会茗图)(唐)

《宫乐图》描绘了唐代贵族仕女聚会品茗、奏乐的热闹场面。长案中置一大盆形容器(茶铛)盛茶汤,中置一长柄汤勺,四周有若干茶碗。画中有正在啜茗者,弹琴、吹箫者,也有执纨扇者,神态生动,描绘细腻。

[五代]

顾闳中 《韩熙载夜宴图》(五代)

[宋]

张择端 《清明上河图》局部

在这幅展示汴河两岸城乡生活风貌和市肆百业盛况的图景中,可以看到沿河的茶肆一字排开,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繁盛气息。仔细观摩,你能看到屋檐下、店门前都设有许多茶桌,里面正有饮茶者在其中把盏闲谈、各得其乐;更有一些流动的茶摊、茶寮散布其间分茶贩茶。

刘松年 《撵茶图》(南宋)

《卢仝烹茶图》描绘了卢仝得好友朝廷谏议大夫孟荀送来的新茶,并当即烹尝的情景。

[明]

画中茅屋正室,内置的矮桌,主客对坐,桌上只有清茶一壶二杯,看来相谈甚欢。侧尾有泥炉砂壶,童子专心候火煮水。

图中描绘了两位高人逸士相对而坐,琴弦收罢,茗乳新沏,良朋知己,香茶间进,手捧茶杯,边饮茶边谈古论今。

画中卢仝坐蕉林修篁下,手执团扇,目视茶炉,正聚精会神候火煮汤,图下一长须仆捡壶而行,似是汲泉去,左边一赤脚婢,双手捧果盘而来。画面人物神态生动,描绘出了煮泉品茗的真实情景。

[清]

画中一小童正站在火炉边烹茶,红泥小火炉上架着一把东坡提梁壶,炉边还放有一个色彩古雅的茶叶罐。

儒释道同爱武夷茶


千古文化名山武夷山,因其秉山川之灵气,受日月之精华,大自然赋予的俭朴、清纯、和静的禀性,深得儒释道的喜爱,成为他们共同的精神寄托和理想的物质基础,形成了”三家”同山、三花并蒂的独特文化构筑,而儒释道思想之精华,又丰富了武夷文化的内涵,推动了武夷茶文化的产生、发展和繁荣。

茶中蕴和,茶中寓静。“和、静”的禀性,正是儒释道所追求的一种崇高的思想境界。武夷岩茶从出世的那天起,就注定了与儒释道文化有着不解的生命情缘。

自唐以来,儒释道和平共处,共住一山,弘扬各自的文化。山中修筑的寺庙、书院、宫观及亭台楼阁达300多座,至今山中可辩认的,与三教人士有关的历代摩崖石刻仍有400多处。儒学思想的代表人物朱熹在武夷山生活近50年;扣冰古佛于武夷山参悟佛法,在天心永乐禅寺坐禅开悟;南宗五祖白玉蟾,在武夷山止止庵修炼,成就道教第十六洞天福地。

“东周出孔丘,南宋有朱熹。中国古文化,泰山与武夷”。集理学之大成者朱熹,在武夷山生活50年,创闽学,继承和发展了孔、孟思想,于1183年在武夷山隐屏峰下兴建“紫阳书院”,授徒讲学,并潜心著述,写出在中国乃至世界都具有很大影响力的《四书集注》。他在武夷山授徒讲学,聚友著述,以茶论道,斗茶品茗,不仅写下不少咏茶诗篇,而且亲自携篓采茶,并引为乐事。

“千万峰中梵室开”是武夷山籍的北宋著名词人柳永形容武夷山佛教鼎盛的诗句,形象地反映了唐宋时武夷山佛教香火旺盛、寺庙林立的景象。僧人居于武夷的山水之中,远离尘世,他们在这得天独厚的环境中,伴着晨钟暮鼓与缭绕的香火,把修身养性作为生命的最高境界来推崇。种茶、制茶和品茶已成为他们修行的一个重要载体,许许多多的顿悟都是在这茶事活动和品茗意蕴中获取灵魂的启迪。在武夷佛教的历史上,几乎没有不与武夷岩茶结缘的寺庙,寺庙周遭的茶园几乎与寺庙一样悠久。武夷山的名僧翁藻光曾写下许多赞美和感悟武夷茶的著名诗文。“扣冰沐浴,以冰烹茗”几乎成了他人生的经典故事。他在荆棘荒蛮中坐禅静悟“吃茶去”的佛理,最终获取了“茶禅一味”的真谛。

茶的天然性质,决定了人们从发现它到利用它、享受它,都必然要以道教的自然观念灌注其全部历程。道教徒从进入武夷山的第一天开始,就重视发现和挖掘产于自然的茶所具有的养生作用。宋代的白玉蟾是内丹学派创始人之一,其思想的产生和完成都是在武夷山。

在武夷山儒释道中,道教占主导地位。道教称天下有“十六洞天”、”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武夷山是“三十六小洞天”之“第十六升真元化之洞”,乃洞天仙府。武夷山清溪九曲,三十六峰、九十九岩,大多按道教意志命名。真是“六六三三疑道语,崖崖壑壑竞仙姿”。武夷山道教在北宋时非常兴盛,真宗年间(1009年)建宫、观、堂达300多处。如著名的冲佑观、天游观等,其代表人物有吕洞宾、白玉蟾、刘碧云等。桃源洞内岩壁上,还雕刻着巨大的老子像,堪称“老子天下第一”。

禅宗茶道 茶神出释门


文化背景不同便形成中国四大茶道流派。贵族茶道生发于“茶之品”,旨在夸示富贵;雅士茶道生发于“茶之韵”,旨在艺术欣赏;禅宗茶道生发于“茶之德”,旨在参禅悟道;世俗茶道生发于“茶之味”,旨在享乐人生。

僧人饮茶历史悠久,因茶有“三德”,利于丛林修持,由“茶之德”生发出禅宗茶道。僧人种茶、制茶、饮茶并研制名茶,为中国茶叶生产的发展、茶学的发展、茶道的形成立下不世之功劳。日本茶道基本上归属禅宗茶道,源于中国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明代乐纯著《雪庵清史》并列居士“清课”有“焚香、煮茗、习静、寻僧、奉佛、参禅、说法、作佛事、翻经、忏悔、放生……”,“煮茗”居第二,竟列于“奉佛”、“参禅”之前,这足以证明“茶佛一味”的说法是于真万确。

和尚饮茶的历史由来已久。《晋书·艺术传》记载:敦煌人单道开,不畏寒暑,常服小石子,所服药有松、桂、蜜之气,所饮茶苏而已。

这是较早的僧人饮茶的正式记载。单道开是东晋时代人,在螂城昭德寺坐禅修行,常服用有松、桂、蜜之气味的药丸,饮一种将茶、姜、桂、桔、枣等合煮的名曰“茶苏”的饮料。清钦是宋代以后的事,应当说单道开饮的是当时很正宗的茶汤。

壶居士《食论》中说:苦茶,久食羽化,与韭同食,令人体重。

长期喝茶可以“羽化”,大概就是唐代卢金所说的“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与韭菜同食,能使人肢体沉重,是否真如此,尚无人验证。作者壶居上显是化名,以“居士”相称定与佛门有缘。僧人饮茶已成传统,茶神出释门便不足为怪

茶的情与道


饮茶,从来都不是简单的喝茶水那么简单,随着数千年茶道文化的发展,看似简单的饮茶已经融入了很多的文化因素,这些因素可以用情与境来概括说明。

先说情,情是人之常情,是最具生活气息的文化内涵。比方说在倒茶之前序是行龙布雨,过闻香杯,水要注五分,保持持平,这便是人情中最重要的平等之意,待客时不能厚此薄彼,在生活中待人处事同样需要做到一视同仁,只有这样,才会与人和谐相处,关系融洽的环境下,我们的生活才会有光彩。

倒茶后续是凤凰点头,表达对宾客的敬意,杯中水不能倒满,只可以七分,所谓茶七分,酒满杯,酒是一种热烈的表达,而茶是一种含蓄儒雅的表达。这种思想的表达反映在生活中便是不过度,不贪不欠,做人行事恰到好处,做事情一旦过了头,性质就会发生变化,所以生活的真意,某种意义上说,便是对于度的掌控。掌握了度,茶有茶香,人生有阳光。

然后是道,茶之道没有严格统一定义,一千个人喝茶,所领悟的道或许就有一千种,但核心总是一致的,那便是从容淡泊。在这样一个大前提下,彼此都是道友,彼此可以谈天说地,相互交流生活中的各种心得体会。

一为道,道为一,以茶为媒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可以拉得很近,更近的距离,更真的友谊,相亲相爱,茶香正浓。

茶神出释门 禅宗茶道


僧人饮茶历史悠久,因茶有三德,利于丛林修持,由茶之德生发出禅宗茶道。僧人种茶、制茶、饮茶并研制名茶,为中国茶叶生产的发展、茶学的发展、茶道的形成立下不世之功劳。日本茶道基本上归属禅宗茶道,源于中国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文化背景不同便形成中国四大茶道流派。贵族茶道生发于茶之品,旨在夸示富贵;雅士茶道生发于茶之韵,旨在艺术欣赏;禅宗茶道生发于茶之德,旨在参禅悟道;世俗茶道生发于茶之味,旨在享乐人生。

明代乐纯著《雪庵清史》并列居士清课有焚香、煮茗、习静、寻僧、奉佛、参禅、说法、作佛事、翻经、忏悔、放生,煮茗居第二,竟列于奉佛、参禅之前,这足以证明茶佛一味的说法是于真万确。

和尚饮茶的历史由来已久。《晋书艺术传》记载:敦煌人单道开,不畏寒暑,常服小石子,所服药有松、桂、蜜之气,所饮茶苏而已。

这是较早的僧人饮茶的正式记载。单道开是东晋时代人,在螂城昭德寺坐禅修行,常服用有松、桂、蜜之气味的药丸,饮一种将茶、姜、桂、桔、枣等合煮的名曰茶苏的饮料。清钦是宋代以后的事,应当说单道开饮的是当时很正宗的茶汤。

壶居士《食论》中说:苦茶,久食羽化,与韭同食,令人体重。

长期喝茶可以羽化,大概就是唐代卢金所说的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与韭菜同食,能使人肢体沉重,是否真如此,尚无人验证。作者壶居上显是化名,以居士相称定与佛门有缘。

僧人饮茶已成传统,茶神出释门便不足为怪。

宋 · 黄儒 《品茶要录》


「品茶要录」简介

宋 黄儒撰

黄儒是宋朝建安人,因察觉陆羽的茶经中疏忽了提及品尝建安的茶,故特别叙述品茗时对茶叶欣赏应有的鉴别标准,将采摘制造时的得失,列出十项因采制方法错误而使茶味失色的缺点,包括采造过时、白合盗叶、入杂、蒸不熟、过熟、焦釜、压黄、渍膏、伤焙、及辨壑源沙溪。

「品茶要录」成书于1075年前后,全书约1900字。作者对于茶叶采制不当对品质的影响及如何鉴别审评茶的品质,提出了十种说法:

一说采造过时,则茶汤色泽不鲜白,水脚微红,及时制制的佳品茶汤色鲜白。

二说白合盗叶,茶叶中掺入了鳞片、鱼叶而使茶味涩谈。

三说入杂,讲如何鉴别渗入的其它叶片。

四说蒸不熟。

五说过熟。

六说焦釜。

七说压黄。

八说渍膏。

九说伤焙。四至九说叙述适时采制的重要性及制作饼茶不当时出现的弊病和如何审评鉴别。

十说辨,谈壑源、沙溪两块茶园,其地相比虽只隔一岭,相距无数里,但茶叶品质相差很大,说明自然环境对茶叶品质的影响。最后指出芽细如麦,鳞片未开,阳山砂地之茶为佳品。

本书细究茶叶采制得失对品质的影响,提出对茶叶欣赏鉴别的标准,对审评茶叶仍有一定参考价值。

品 茶 要 录

说者常怪陆羽《茶经》不第建安之晶,盖前此茶事未甚兴,灵芽真笋,往往委翳消腐,而人不知惜。自国初已来,士大夫沐浴膏泽,咏歌升平之日久矣。夫体势洒落,神观冲淡,惟兹茗饮为可喜。园林亦相与摘英夸异,制卷鬻新而趋时之好,故殊绝之品始得自出于蓁莽之间,而其名遂冠天下。借使陆羽复起,阅其金饼,味其云腴,当爽然自失矣。因念草木之材,一有负瑰伟绝特者,未尝不遇时而后兴,况于人乎!然士大夫间为珍藏精试之具,非会雅好真,未尝辄出。其好事者,又尝“论其采制之出人,器用之宜否,较试之汤火,图于缣素,传玩于时,独未有补于赏鉴之明尔””。盖园民射利,膏油其面,色品味易辨而难评。予因阅收之暇,为原采造之得失,较试之低昂,次为十说,以中其病,题曰《品茶要录》云。

一、采造过时

茶事起于惊蛰前,其采芽如鹰爪,初造曰试焙,又曰一火,其次曰二火。二火之茶,已次一火矣。故市茶芽者,惟同出于三火前者为最佳。尤喜薄寒气候,阴不至于冻,芽茶尤畏霜,有造于一火二火皆遇霜,而三火霜霁,则三火之茶胜矣。晴不至于暄,则谷芽含养约勒而滋长有渐,采工亦优为矣。凡试时泛色鲜白,隐于薄雾者,得于佳时而然也。有造于积雨者,其色昏黄;或气候暴暄,茶芽蒸发,采工汗手熏渍,拣摘不给,则制造虽多,皆为常品矣。试时色非鲜白、水脚微红者,过时之病也。

二、白合盗叶

茶之精绝者曰斗,曰亚斗,其次拣芽。茶芽,斗品虽最上,园户或止一株,盖天材间有特异,非能皆然也。且物之变势无穷,而人之耳目有尽,故造斗品之家,有昔优而今劣、前负而后胜者。虽人工有至有不至,亦造化推移不可得而擅也。其造,一火曰斗,二火曰亚斗,不过十数挎而已。拣芽则不然,遍园陇中择其精英者尔。其或贪多务得,又滋色泽,往往以白合盗叶间之。试时色虽鲜白,其味涩淡者,间白合盗叶之病也。一鹰爪之芽,有两小叶抱而生者,白合也。新条叶之抱生而色白者,盗叶也。造拣芽常剔取鹰爪,而白合不用,况盗叶乎。

三、入杂

物固不可以容伪,况饮食之物,尤不可也。故茶有人他叶者,建人号为“入杂”。挎列入柿叶,常品人桴槛叶。二叶易致,又滋色泽,园民欺售直而为之。试时无粟纹甘香,盏面浮散,隐如微毛,或星星如纤絮者,人杂之病也。善茶品者,侧盏视之,所人之多寡,从可知矣。向上下品有之,近虽*列,亦或勾使。

四、蒸不熟

谷芽初采,不过盈箱而已,趣时争新之势然也。既采而蒸,既蒸而研。蒸有不熟之病,有过熟之病。蒸不熟,则虽精芽,所损已多。试时色青易沉,味为桃仁之气者,不蒸熟之病也。唯正熟者,味甘香。

五、过熟

茶芽方蒸,以气为候,视之不可以不谨也。试时色黄而粟纹大者,过熟之病也。然虽过熟,愈于不熟,甘香之味胜也。故君谟论色,则以青白胜黄白;余论味,则以黄白胜青白。

六、焦釜

茶,蒸不可以逾久,久而过熟,又久则汤干,而焦釜之气出。茶工有泛新汤以益之,是致熏损茶黄。试时色多昏红,气焦味恶者,焦釜之病也。建人号为热锅气。

七、压黄

茶已蒸者为黄,黄细,则已人卷模制之矣。盖清洁鲜明,则香色如之。故采佳品者,常于半晓间冲蒙云雾,或以罐汲新泉悬胸间,得必投其中,盖欲鲜也。其或日气烘烁,茶芽暴长,工力不给,其采芽已陈而不及蒸,蒸而不及研,研或出宿而后制,试时色不鲜明,薄如坏卵气者,压黄之病也。

八、渍膏

茶饼光黄,又如荫润者,榨不干也。榨欲尽去其膏,膏尽则有如干竹叶之色。唯饰首面者,故榨不欲干,以利易售。试时色虽鲜白,其味带苦者,渍膏之病也。

九、伤焙

夫茶本以芽叶之物就之椿模,既出椿,上笪焙之,用火务令通彻。即以灰覆之,虚其中,以热火气。然茶民不喜用实炭,号为冷火,以茶饼新湿,欲速干以见售,故用火常带烟焰。烟焰既多,稍失看候,以故熏损茶饼。试时其色昏红,气味带焦者,伤焙之病也。

十、辨壑源、沙溪

壑源、沙溪,其地相背,而中隔一岭,其势无数里之远,然茶产顿殊。有能出力移栽植之,亦为土气所化。窃尝怪茶之为草,一物尔,其势必由得地而后异。岂水络地脉,偏钟粹于壑源?抑御焙占此大冈巍陇,神物伏护,得其余荫耶?何其甘芳精至而独擅天下也。观乎春雷一惊,筠笼才起,售者已担簦挈橐于其门,或先期而散留金钱,或茶才人笪而争酬所直,故壑源之茶常不足客“”所求。其有桀猾之园民,阴取沙溪茶黄,杂就卷而制之,人徒趣其名,睨其规模之相若,不能原其实者,盖有之矣。凡壑源之茶售以十,则沙溪之茶售以五,其直大率仿此。然沙溪之园民,亦勇于为利,或杂以松黄,饰其首面。凡肉理怯薄,体轻而色黄,试时虽鲜白不能久泛,香薄而味短者,沙溪之品也。凡肉理实厚,体坚而色紫,试时泛盏凝久,香滑而味长者,壑源之品也。

后 论

余尝论茶之精绝者,白合未开,其细如麦,盖得青阳之轻清者也。又其山多带砂石而号嘉品者,皆在山南,盖得朝阳之和者也。余尝事闲,乘晷景之明净,适轩亭之潇洒,一取佳品尝试,既而神水生于华池,愈甘而清,其有助乎!,然建安之茶,散天下者不为少,而得建安之精品不为多,盖有得之者亦不能辨,能辨矣,或不善于烹试,善烹试矣,或非其时,犹不善也,况非其宾乎?然未有主贤而宾愚者也。夫惟知此,然后尽茶之事。昔者陆羽号为知茶,然羽之所知者,皆今之所谓草茶。何哉?如鸿渐所论“蒸笋并叶,畏流其膏”,盖草茶味短而淡,故常恐去膏;建茶力厚而甘,故惟欲去膏。又论福建为“未详,往往得之,其味极佳。由是观之,鸿渐未尝到建安欤?

茶书名著 黄儒《品茶要录》介绍


《品茶要录》成书于熙宁八年( 1075年)年前后,共约1900字。书的作者黄儒,字道辅,是北宋建安(今福建建瓯)人。

关于黄儒及其《品茶要录》,《四库总目》写道:“儒字道辅,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作道父者误也。建安(令福建瓯县)人。熙宁六年( 1073年)进士。此书不载于《宋史》艺文志。明新安程百二始刊之。有苏轼书后一篇,称懦博学能文,不幸早亡云。其文见阁本《东坡外集》,上元焦蟾因录附其后。然《东坡外集》实伪本,则此文亦在疑信间也”。按今本书录解题上也没有这本书,只是《文献考》转引说:“陈氏日,建安黄儒道父撰,元祐中东坡尝跋其后”。

《四库全书》著录的刊本有:明程百二刊本、说郛本、茶书全集本、夷门广牍本、五朝小说本、清古今图书集成本。

黄儒认为,过去议论茶事“论其采制之出入,器用之宜否,较试之汤火,用于缣素,传玩于时,独未有补于赏鉴之明尔”,因此他就茶叶采摘制造时的得失和茶叶品质的评审鉴别,提出十说:一采造过时、二白合盗叶、三人杂、四蒸不熟、五过熟、六焦釜、七压黄、八渍膏、九伤焙、卜辨墼源沙溪。另外书的前后各有一篇总论。其中一至九论述了制造茶叶过程中应当避免的采造过时、混入杂物、蒸不熟、蒸过熟、烤焦等问题,第十篇讲的是选择地理条件的重要性。说壑源、沙溪的两块茶园,两地虽然只隔一岭,相距仅几里,然而茶叶品质相差却很大,这表明自然环境对茶叶品质的影响是很大的。书中认为芽细如麦、鳞片未开、阳山砂地的茶是佳品。

此书详细研究了茶叶采制得失对品质的影响,对茶叶欣赏鉴别的标准有所建树,对于审评茶叶具有参考价值。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