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普洱茶菟丝子的危害及防治

发布时间 : 2020-11-20
云南的普洱茶 普洱茶云南 云南普洱茶

云南的普洱茶。

云南普洱具有悠久的茶树栽培历史和丰富多彩的民族茶文化,是世界公认的茶树原产地。历史上的普洱府所在地为滇南地区茶叶交易中心,形成了具有独特品味和加工工艺的“普洱茶”。但人们为了从茶叶生产中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一再扩大茶园面积,并且尽可能地进行密植,使得现在的茶园大多为大面积单一物种种植,导致茶园中茶树病虫害为害加重。茶菟丝子(Cuscuta japonica Choisy)又名日本菟丝子,是隶属于菟丝子科( Cuscutaceae)的一种恶性寄生杂草,全国主要产茶省、自治区均有发现。在云南,主要分布在西双版纳和普洱,除危害茶树外,还可以危害多种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且危害日益严重。在云南,对于茶菟丝子,只有郭凤根于1996-1998年对其寄主植物、危害程度进行了研究,但其他方面的研究仍为空白。笔者在郭风根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对茶菟丝子的寄主植物、发生规律、防治方法进行了进一步的调查、研究,并提出了茶菟丝子的防治方法。

一、寄主植物

通过采集鉴定,茶薨垒子的寄主植物除鄣凤根报道的牛肚子果、无花果、桑树、柚、芒果、番石榴、蒲桃、山楂、棠梨、桃、梅、火棘、台湾相思、合欢、铁刀木、羊蹄甲、蔷薇、变叶木、扶桑、迎春花、为椿市龙、女贞、马缨丹、花椒、咖啡、蓖麻、紫茉莉、落地生根、含羞草、光棍树、野牡丹、牵牛花、金光菊外,还有小叶女贞、黄叶假连翘、花叶假连翘、小叶溶、高山榕。tpⅡ十丰容J爬山虎、金花生。

二、症状

茶菟丝子是一种全寄生植物。茎肉质,多分枝,形似细麻绳,直径1-2mm,黄白色至枯黄色或稍带紫红色,上具有突起紫斑。花小而多,聚集成穗状花序,呈黄白色或白色花。果实为蒴果,卵圆或椭圆形,内有种子1~2粒,略扁有棱角,褐色。以茎缠绕茶树茎部进行危害,发生严重时,整株茶树上缠满菟丝子的茎、花、果实,一方面通过吸器吸收茶树的营养,另一方面因它们覆盖寄主而直接影响寄主光合作用的进行,最终导致寄主营养不良,轻者减产或降低品质,严重者导致茶树死亡,从而使茶树的产量和质量受到影响。

三、发病规律

云南普洱日本菟丝子主要寄生在木本寄主上,生活习性已由一年生演变为多年生。菟丝子9月开花,10月种子成熟,种子落人土中或到第2年2-3月至6月落入土壤,陆续发芽,长出幼苗,最先形成的茎绿色,飘荡空中,当茎尖端遇到茶树时,便缠绕在其茎部并形成吸器钻人皮层与茶树韧皮部相连,伸入寄主组织,吸取养分和水分,幼苗的根部在十余天后自行枯死。菟丝子和茶树建立寄生关系后,茎继续伸长,并不断分枝,缠绕茶树和自相缠绕,以致整个茶树树冠布满黄色菟丝子的茎。一般危害嫩梢。

在普洱,菟丝子可在茶树或者其他木本寄主上安全越冬,终年危害,只是在冬季生长速度会变慢。若遇冬季低温,菟丝子的侵染常引起寄主枝条产生瘤状突起,缠绕在寄主枝条上的菟丝子藤茎可能会被冻死,但瘤状突起内部的菟丝子组织却不会被冻死,待第2年春季气温回升时又可从瘤状突起处萌生出多个菟丝子茎尖,再次与寄主建立起寄生关系,导致寄主连年受害,使其危害程度加重。

四、防治方法

1.加强检疫

在调动茶苗时,严格进行检疫,防止菟丝子通过茶苗进行传播。

2.农业防治

受害严重的地块,秋冬季节结合深耕,将种子埋于3cm以下的土内,使之不能萌芽,从而减轻菟丝子的发生量。

3.人工修剪

受害严重的茶树,应及时修剪,剪下的残余物要带出茶园烧毁,同时残留在茶树上的菟丝子的茎要用手清理干净,以防止菟丝子的断茎重新发育成新株。同时,当发现茶园周围有受害的其他寄主植物时,随时清除,防止扩散和结籽。

4.药剂防治

可用生物农药鲁保1号50倍液进行防治;也可喷施除莠剂2%一5%五氯酚钠。茶菟丝子发生严重的茶园,可以通过定向在茶树枝干上喷施一些灭生性除草剂防治菟丝子危害,可选用的药剂有20%克无踪200~300ml。使用时注意不要喷施到茶树叶片上,否则会对茶树产生药害。

5.进行预测预报

菟丝子可以通过茎进行繁殖,且繁殖速度较快,因此,平时要留意观察,一旦发现菟丝子,要及早防治。

五、小结

茶菟丝子是一种寄主植物较广泛的全寄生植物,对于茶菟丝子的防治,除了防治茶树上的外,还要严格监测和防治茶园周围其他寄主植物上的。同时由于茶菟丝子可能

通过茎进行繁殖,因此,平时要做好茶菟丝子的检疫、预测预报工作,防止其通过人为进行传播,并且一旦发现要及早防治。对于茶菟丝子的仿治,尽量采用农业防治方法,要活用药剂,因为采用药剂一是导致茶叶中农药残留,二是在杀死茶菟丝子的同时,对茶树本身也会产生副面影响。

Cy316.com延伸阅读

茶菟丝子防治方法


茶菟丝子

分布及为害症状:全国主要产茶区均有发生,是1年生攀藤全寄生草本植物,无根,无叶,叶片退化成鳞片状,茎线状,细长,黄褐色,秋天开小朵黄白色的花,总状花序,果椭圆形,有1~4粒种子,褐色,扁平。

发生时期及流行条件:4月上中旬开始发生,8~10月秋雨季节为发病盛期。秋末开花,10月种子成熟掉落于土中越冬,翌年温度适宜时发芽,种胚的两端长出菟丝,伸长后有3~4厘米时呈褐色,一端长在地上,一端飘在空中,遇到寄生植物便产生吸盘,固定在寄主上,然后分化出导管和筛管,与寄主植物的导管和筛管相通,摄取嫩梢中的水分和养分,不断缠绕为害寄主,幼嫩组织有利于须根插人。茶树树冠表面遍布藤蔓,茶树枝叶无法正常伸展,加之藤蔓又不断摄取茶树养料,导致茶树叶片枯黄脱落,枝梢枯死。

防治方法: ①全部剪除茶菟丝子,最好在种子未成熟前剪除,因其蔓延繁殖,故剪除后必须拿出园外深埋或烧毁,如个别茶枝受害严重也应一起剪掉。 ②秋、冬季翻土15~20厘米,把掉在地上的种子埋掉,以避免翌年萌发。 ③药物防治,对出土不久的茶菟丝子幼嫩植株,选择阴天或早晚,每667平方米用生物农药鲁保1号1.5~2.0千克、敌草晴0.125千克、2%~3%的五氯酚钠盐喷洒,但对已牢固缠绕茶树蓬面上的菟丝子药效不理想,必须剪除。

辣椒茶黄螨的危害及防治技术


茶黄螨又名侧多食跗线螨,属蜱螨目,跗线螨科,此螨食性杂,分布广,繁殖快,世代重叠。主要危害辣椒、茄子、番茄及豇豆、菜豆、黄瓜等多种经济作物,导致植株生长停滞,植株早衰,果实畸形,严重降低产量和品质。一、危害特点成螨和若螨集中在幼嫩部分刺吸危害,受害叶片背面呈灰褐色或黄褐色,具油质光泽或油浸状,叶片边缘向下卷曲。嫩茎、枝、果变黄褐色,扭曲畸形,严重者植株顶部干枯。受害花和蕾,重者不能开花坐果,果实木栓化,丧失光泽成锈壁果。由于螨体极小,成螨体长约0.2毫米,一般肉眼难以观察识别,所以被害状开始往往容易被误认为是生理病害或病毒病。二、发生规律茶黄螨1年发生20代以上,卵期2-3天,幼、若螨期4-6天,1个世代发育历期与温度有关,夏季(28-30℃)6-8天,春、秋(18-20℃)8-10天。主要以雌成螨在牛皮菜、空心莲子草、狗牙根草。辣椒等冬菜植株下部叶片凹陷处聚集越冬,以两性生殖为主,也能孤雌生殖,是次年春菜的主要虫源。5月中旬前从越冬寄信主迁入黄瓜、豇豆及茄科等作物上繁殖危害,卵粒散产于嫩叶背面、幼果凹处或嫩芽上。繁殖最适温度16-23℃,相对湿度80%-90%,5月中旬在辣椒植株上开始出现危害状,5月下旬至8月初是危害盛期,辣椒出现锈壁果高峰期在6-7月份。成螨活泼,有强烈的趋嫩性,当取食部位变老时,立即向新的幼嫩部位转移。当温度大于30℃,虫口数上升缓慢,干旱高温时田间则发生轻。三、测报方法1、田间调查。于5月中旬辣椒开花至结果期,选择辣椒连作地(或前作为茄科类)大田3块,采取对角线取样法固定5点,每点20株。在调查点内随机观察20片嫩叶,用10倍放大镜仔细检查正反两面虫、卵量,每5天检查1次,并作详细记载。2、防治适期。当定点调查虫口密度上升较快,面上普查有虫株率达10%,表现出株受害率达2%时,天气情况又有利其繁殖时,为防治最佳时期,应做好防治准备,在7-10天内施药。3、发病条件。如果5月下旬至7月下旬气温在22-27℃,且时晴时雨,空气湿度大于80%,则有大发生的可能;如气温在35℃以上,空气湿度小于80%以下的高温干旱天气,成、幼螨死亡率高,则发生轻。在新垦荒地或前作3年,未种茄科类地或水田改种辣椒地发生轻。四、防治措施 1、轮作。辣椒等茄类、黄瓜、马铃薯、豇豆、菜豆的茶黄螨寄主地实行轮作,最好间隔2-3年,实行水旱轮作。 2、开沟排水。排除田间渍水,降低田间湿度。 3、适时用药防治。茶黄螨生活周期短,繁殖力极强,应特别注意早期防治,第1次用药时间:在5月中旬注意检查,当有虫株率10%,卷叶株率达2%时,或者在初花期喷施。以后每隔10-15天喷1次,连续防治3次,可控制危害,可选用下列药剂及其浓度:1.8%虫螨克4000倍液,或15%哒螨酮3000倍液,或73%克螨特2000倍,20%三唑锡2500倍液等均有很好的防效。

云南普洱茶的生产制作程序及工艺


采收后的茶菁经萎凋后杀菁、柔捻、晒干制成晒菁毛茶。此时都是生的普洱茶原料,茶商茶农会依客户需求而蒸压成型、大、小、各式形状、生熟皆可。然而生普洱茶再分级后直接蒸压而成,等待与期待中慢慢越陈越香,即是此种自然而道地之原味陈年普洱生茶品。熟普洱茶是再经洒水、渥堆、晾干、筛分制成普洱散茶(熟普洱之毛料即告完成)等待蒸压成型。

一、采茶菁

早在以前农业社会时期,功利主义较淡薄,采茶时可高唱采茶歌,一心二叶慢慢采5~6心即放入茶袋篮里,茶叶不会受损折伤,萎凋杀菁较完整茶质也较佳,反观当下一些采茶女工以量制价,管他几心几叶,实属可惜。

二、采茶

采茶之工序较为马虎,握于手中之茶菁也因过多且折伤,产生压挤的现象;茶袋中之茶菁过多而透气不佳,产生上下相压导致略为熟化;再者茶园采收好之茶菁不宜过久,应尽速拨开萎凋。茶菁萎凋是要借着阳光或热度,将刚采收好茶叶中的苦度、涩感挥发,让茶叶软化脱水,当然不宜过度萎凋。所以茶品好坏与否,萎凋工序相形之下显得非常重要。

三、杀菁

普洱茶未紧压成型前是属于绿茶类,故其杀菁工序不可或缺。杀菁的主要目的是要让茶叶停止发酵;目前杀菁大多采用锅式杀菁(古法为手工翻炒法),因茶菁经萎凋会失去水份但尚未透彻时,利用杀菁的方式,能使茶叶失水均匀的。

四、揉捻

揉捻需要依据茶菁原料老嫩程度之不同,而做轻重调整,目的在于使茶叶片状经揉捻成条形或圆珠状。嫩叶较轻,老叶较重,此时叶菁经杀菁揉捻后体积已经减少大半部了。

五、晒干

利用阳光将揉捻后的茶菁薄摊开,晒至茶叶含水量约为百分之十左右;没有阳光时也可用烘干的方式处理,不过利用阳光晒干的茶叶有其特殊的香味。这是早期普洱茶味道特殊的重要原因之一,而且以「晒干而不能晒燥」为原则。

六、渥堆

此种方法乃1972年云南省昆明茶厂研究成功的。渥堆是将制成的晒菁毛茶泼水,使茶叶吸收水份受潮,然后堆成一定的厚度,再利用湿热的原理将茶叶中的刺激性加以熟化;渥堆的轻重是由水的比例、茶的厚度及时间长短来控制。

七、晾干

渥堆后的茶叶须适度薄摊开来,自然风干,否则会使渥堆过度,茶性茶质变死性,如同豆腐变成豆干一般。适度的渥堆是为了让茶达到快速可以喝的程度。风干后的茶毛料装袋等待叫卖,然后依需求再蒸压成不同形状及大小、重量与规格。

八、筛选分类

筛选茶叶分级的步骤,一般则细分为十级,按照茶品及茶型之茶菁级数,依要求而分级分类并无固定或特别的要求。

九、紧压成型:

干燥的散茶,经高温蒸软后,依买主所需而紧压成型,有茶饼型 、沱茶、砖茶型、柱茶型、香菇头型,目前也有象棋型及散茶类…等;大小、轻重规格随客户需要而成型。

干燥的散茶,经高温蒸软后,依买主所需而紧压成型,有茶饼型 、沱茶、砖茶型、柱茶型、香菇头型,目前也有象棋型及散茶类…等;大小、轻重规格随客户需要而成型。

闻茶香

将壶内茶汤倾出后,闻壶盖上聚集香气,再轻轻抖动壶内之茶叶,用鼻轻闻或深闻,且需要重复一、二次,以正确判别茶质经发酵后之高低(陈期时间)与类别(茶质生熟)。闻香气应以热闻、温闻、冷闻配合进行;闻热香可辨别香气之正常与否,因热闻判别灵敏度高。陈化期年份是否足够、陈化环境过程中是否有无吸入其它杂味及是否人为加工发酵…等,这些皆可由热闻来感觉,但热闻时嗅觉神经容易受烫,敏感度会受到些许影响,所以热闻辨别加上温闻辨别,准确性较大。

闻冷香主要是为了解陈化香气的持久程度。陈化年份足够之普洱茶品,冷闻时更可感受到一股幽雅持续的香气。好茶的茶香充沛持久、浓郁高爽,初闻刺激性强,冷闻时尚有余香,且香气清纯爽快不混杂。若发酵不足的茶,冷闻时往往有菁味的感觉,陈化期不足的茶品及陈化环境不佳的香气较混浊且异味不清,闻香后感觉不自然;好的、陈化期足之茶品,闻起来赏心悦目,心旷神怡,余韵缭绕久久不退,满足之感溢于言表。

非洲菊茶黄螨危害识别与防治


非洲菊受茶黄螨危害时主要有以下症状:①嫩芽僵硬、略收缩、展开缓慢;②嫩叶缩小、变厚发硬、表面显得粗糙,叶背有油腻状浅黄褐色泽;③花苔抽发缓慢、短小、部分花瓣似失水收缩,致使花朵残缺不全;④整株长势差,尤其幼嫩部分生长不畅,类似病毒病症状。 为害非洲菊的茶黄螨属于侧多食跗线螨,虫体很小、肉眼看不见,常用5—10倍放大镜也难于观察,在40—100倍立体显微镜下才能观察到。成螨和若螨群集幼嫩部位及生长点周围,刺吸植物汁液。其世代周期短,18—20℃温度条件下约7—10天便可发生一个世代,而28—30℃、相对湿度80%—90%条件下仅需4—5天,繁殖速度很快。温室内相对湿度较高,冬季温暖,极有利于茶黄螨发生危害。不会识别危害特征,延误防治,常会造成较严重损失。 温室大棚内种植非洲菊要注意搞好棚内清洁,清除虫源。栽培基质可用福尔马林消毒或蒸气高温处理。幼苗培育期尤其要注意工具清洗和防止人为传入害螨。一旦发现有上述类似症状时,应及时用立体显微镜检查。一定要抓紧在发生螨害的早期喷药防治。供选用的药剂有:克螨特(73%乳油)2000—3000倍;阿维菌素(1·8%乳油)4000倍;螨长治(20%乳油)3000—4000倍;也可选用高锰(30%乳油)5000倍或施飞特(10%可湿性粉)2000倍同时兼治茶黄螨、白粉虱和蚜虫。要注意用药浓度不要过高,喷药时集中喷匀幼嫩部位和生长点,每隔10天左右喷一次,连续喷3次左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