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同为茶友的蹭茶一族?

发布时间 : 2020-11-27
路友花茶 哈尼族普洱茶 上班族喝什么茶

路友花茶。

问:你怎么理解蹭茶一族的定义?

私奔哥:蹭茶?最近这个词在群里很热闹,成了群聊的热点,可是大家都是从表面去理解这个词,又或者说大家都是把这个词当成贬意去看了吧?

何为“蹭茶”?在互联网时代,催生出了蹭车、蹭饭、蹭床(驴友当中的一类,又名沙发客)……

喝茶的人大多有蹭茶的经历,换一种说话也许应该说“试茶”;也有的人干脆说“骗茶喝”,免得你不明白他是干什么的。不管哪一种说法,讲的是同样一个事:喝不花钱的茶。试茶好比买书,买书之前先翻阅翻阅,有的时候兴致来了,多翻几页,兴致过了,合起书本,走人拜拜。买茶之前试一试,泡一泡,看看那种合口味。茶不同于别的商品,茶的种类繁多,单普洱茶就可以做出千变万化的口感,而且还有新茶老茶的区别,如果不去“试”到适合自己口感的茶,我想大家都绝对不会花大钱去买茶吧?每年东莞都会举办多场茶博会,这类展会提供了各式各样的茶叶给大众免费“蹭”,证明蹭茶其实也是一种营销,一种推广的手段,你家的茶好,自然会有回头客。就举刚刚过去的第七届东莞茶博会为例,短短四天,入场人数就超过十万,这十万“蹭茶一族”表明东莞作为茶叶之都是有过之而不无及,证明东莞茶友的热情是高涨的,水平是一流的……

我觉得“蹭茶一族”必须区分为两种人:第一类是茶友,这一类蹭茶族爱茶爱生活,蹭茶是他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把蹭茶当成一种社交,同样也是有消费能力的愿意消费茶叶的一类人。这批人是茶叶消费的主力,是茶文化推广的尖峰,这批人当中搞不好哪个会成为未来茶届的大师级人物。

第二类是专业“蹭”客,简单的说就是骗茶喝的一些骗子,光蹭别人茶不消费,这些人可能是完全不懂茶,光光是为了讨点便宜,也就是这类人的存在,让蹭茶这个词成了贬意,伤害了茶友、制茶人和卖茶人的感情。可是,这类人毕竟是小数。人人都爱脸子,敢于撕破面皮蹭别人的茶,还伸手向别人要茶,最后还蹭人家饭的,我觉得都是小数,因此后面回答到蹭茶族的话题,皆不指这类人。这些人也很好去识别,作为卖茶的老板,我觉得都是精明的人,都懂得如何去面对这类人!

问:你觉得是什么原因才选择蹭茶?

私奔哥:这个问题我只能以我自己的经历去回答,不能代表大家。蹭车,也许我是为的方便又省钱;蹭饭,纯属是一种社交活动;蹭床,也纯粹是一种旅行的方式,用最少的人民币去走一段最有意义的旅程,当然这得自己考虑安全等问题,不是每个人都能接受。但是,蹭茶是因为真正的爱茶!一年多前,第一次参加茶博会,只喝了三泡茶就已经举白旗投降,“醉”倒在普洱茶的大海当中。那时候对茶的认识并不太深,平时喝茶,也大多数约上三五知己到朋友家里互相斗斗茶,评价一下这茶那茶的优缺点。平日也是在网络上挑一些特价茶叶,选择性的购买。

后来,茶越喝越多,认识的茶友也越来越多,蹭茶的圈子也越来越广,对茶的认识也越来越深,最后得出一个结论:茶,能包容千千万万性格各异的人,那么人也应该要包纳下各色各味的茶。卖茶可以只卖一个品牌的茶,但是喝茶得喝百家茶,试百家味,有比较才能试出优越。

问:蹭茶一族对茶叶市场发展带来的变化?

私奔哥:便利的交通,发达的沟通渠道,特别是互联网、手机等的出现,让社会发生了质的飞跃,资讯传播得更快,人可以走得更远。蹭茶一族已经不单单局限于“蹭”某一些地域的茶市。去年广州的茶博会就遇到一个这样的茶友,其不远千万从郑州坐火车到广州,刚下火车就赶到茶博会,为的就是想尝尝各类中高端的普洱茶,他说在郑州等北方城市,只能买到绿茶跟铁观音,而且质量还不能得到保证,要喝上好的普洱茶,只能请了两天年假买了一张普通时速的火车票来到广州。茶展当中不止看到中国面孔的蹭茶客,还遇到不少外国面孔,最多的还是韩国、英国……其实,蹭茶客蹭茶不是为了贪小便宜,更不是为图利益。蹭茶,我觉得是一种劳动,我们用行动和语言在传播茶文化,评价茶,推动茶市场的流通。

问:蹭茶对于茶企业有何影响?

私奔哥:这问题其实上面已经回答得很清楚了,专业的蹭茶客人越多,表明市场越成熟,利润就越大,生意自然越好做。这里我反问假如你是茶商,你是更喜欢蹭茶的人,还是喜欢炒茶的人?一个蹭茶客最多也就消耗你一两片茶样,但可能给你大来一二十人的潜在顾客群,每个蹭茶客背后都是茶文化的推动者。炒茶的人?把你家的茶从三百块炒到三千块,然后大家都买不起,把你三十人的潜在客户变成三人,谁重谁轻?

蹭茶一族对于茶行业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他们这群人中,有专业的内行人,有刚接触茶的,拥有丰富的人脉资源的等等,为茶行业发展带来点星星之光。

cy316.cOm扩展阅读

喝普洱茶的作用 (上班)电脑一族应多喝普洱茶


众所周知电脑前辐射害人,且长时间端坐不利健康,不利体形。茶多酚的抗氧化与抗辐射能力之强早已受到营养学界,医学界的重视。实验证明10ug/ml茶多酚的作用可以相当于200ug/ml维生素E的作用,试验中使用茶叶中提取的多酚物质饲喂大白鼠,再用致死剂量的放射性锶90(90Sr)进行处理。结果发现:茶叶约可将其吸收90%。而且吸收的时间比同位素到达骨髓的时间短,这就大大减少了人体吸收这类物质的风险,降低生物体内积累的锶90(90Sr)的水平。

那为什么普洱茶更利于常用电脑的人呢?在中国的众多的茶区中云南为中国一类茶区,由于云南当地土壤资源优秀,气候适宜,雨水丰富,非常适合茶叶的生长。且普洱茶采用云南的大叶种茶树,其茶叶中内涵物质丰富饱满,其中云南茶产区大茶树的茶多酚含量均达到30-34%,儿茶素总量达到18-24%,且其耐泡,茶浸出物达46-50%,对抗辐射无疑是有很大的作用。所以说电脑一族更应该多喝普洱茶。

如何看待普洱茶价值


作为食品的茶叶,云南独有的,近年来所受到的关注日益高涨,这在的历史上是从未有过的。

什么是好茶?茶叶的品质是由内在物质决定的,我们喝茶时感受到的苦、涩、爽是由生物碱、酚类及氨基酸决定,人们偏爱春茶或嫩叶茶,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氨基酸偏高。在制茶工艺中绿茶最完整地保护了这三类物质。在这三类物质中,第一类生物碱主要为咖啡因,世界各地民族千百年来寻找筛选各种植物作为一种重要的日常的饮料,结果都发现并固定了含有咖啡因的植物,如咖啡、可可、茶叶,所以说咖啡因饮料是一种国际型饮料。第二类物质酚类即人们所说的茶多酚是茶叶中最重要的物质。科学实验表明,茶多酚中的没食子表儿茶素-3-O-没食子酸酯(EGCG)、表儿茶素-3-O-没食子酸酯(ECG)、没食子表儿茶素(EGC)、表儿茶素(EC)具有非常强的抗氧化、抗辐射、抗癌、降血脂等的生理活性。单体EGCG的售价在国际上每千克可达几十万元。目前国际上公认好的六大饮料首选绿茶,原因就在于此。第三类物质氨基酸,就是氨基酸和少量挥发性成分给茶叶增添了无穷的风味。

现已分为生茶和熟茶,生与熟的区别在于熟茶经过了“渥堆”,即所谓的发酵。制作中应用“渥堆”工艺是在上世纪70年代才开始的。“渥堆”后的茶叶经过剧烈的氧化及生物反应,内含物特别是茶多酚已大大下降,保键功能也已下降,严格意义上说已不属于,在制茶工艺中应归属于黑茶,在此不做过多的讨论。

历史上的经过蒸压成形后就上路了。经过了千山万水,各种地理环境,约半年的时间,的陈化(有人称“冷发酵”)过程就基本完成。在此过程中,温度无论在制作中还是在运输中都是影响茶叶品质的关键因素。温度过高,酚类物质容易氧化成醌类物质,这就极大地影响了口感。五条茶马道中最有名气的茶马古道属北西道,其路径为:普洱经大理、丽江、中甸进入西藏,由拉萨中转尼泊尔等国,这恰好是一条高海拔、低温度的路线。正是这样的低温路线对的陈化起到了重要作用。近日在报上看到云南省要在元江建盖陈放库,元江是一个低海拔高温地区,在这里建盖陈放库是需要认真论证的。

由于没有经过渥堆,茶叶的内含物之一酚性成分仅损失一部分,随着存放时间的加长,这些酚性成分越来越少,由于存放的原因,有生命的也向无生命过渡,内含物也在变化,新近年份与年份久远称之为“能喝的古董”的也不尽相同,并不是越陈越好,而是越陈保健功能越差。有专家称的茶多酚含量达20%,这是不准确的,因为制成后,1年或200年的都称,而茶多酚是逐年下降的,也就是说内含物是动态的,用一个百分比给整体的打标签既不严肃也不科学。也有专家要制定一套的指纹图谱,众所周知,因产地,年代、存放、条件等的不同,其内含物也有差异,体现在口感,色泽,香气的不同,特别是香气的差异目前还不能做科学的好坏评断,一套的指纹图谱只能对一个厂家的一个牌子的特定年份产品有用,广义的图谱是没有意义的,这和我们现在不能做广义的腌肉、腌萝卜的指纹图谱是一个道理。

如何看待的价值?以商业价值来讲,存放时间久远的可称为文物或古董的有了极高的商业价格,在一些拍卖会上有天价的报道,这是由于它稀少,少数人心里能接受的价位,当然,买来后还是应该再存放。前不久有报道,有人将鲁迅先生家保存的皇宫内的拍卖出了天价,笔者认为这是真伪是难辨的,即便是宫内的,是否是皇族享用的,它真的就是吗?当然从文化内涵角度是有价值的。1744年,被朝廷列为贡品,给朝廷的贡品是春天最嫩的嫩芽,其制作方法与的制作是不一样的,所以列为贡品的只能理解是来自普洱最鲜嫩的茶叶,因为原料与工艺不一致,所以贡品和我们今天所说的也不应该一致,它应该归属绿茶。

本新闻共2页,当前在第1页 1 2

如何看待普洱熟茶的发酵程度?


普洱熟茶的发酵,首先是色泽转红转暗,引起茶汤逐渐变红;其次由于茶叶内部高分子化合物的分解转化,释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水和热量,叶细胞收缩,茶叶条索变紧变细,部分高嫩度茶叶在果酸的参与下凝结为各种团块状茶叶;

然后是茶叶内的高分子化学物的降解转化和大量的二氧化碳、水及热量的形成,直接导致了茶叶减重(即制耗产生的原因),减重率达15%-20%;最后是茶叶、香气、滋味物质在微生物和湿热作用下发生巨大变化,青草味等低沸点物质消失,陈香增强,苦涩味减淡,逐渐形成普洱熟茶特有的红褐明亮,味甘甜润滑的品质特性。

喜欢喝普洱茶的人都知道,熟茶的发酵,是一个技术含量较高的环节,处理不好,将会严重影响普洱茶的品质,发酵时,毛茶一般含水量在9%-12%之间,也就是说必须增加茶叶的含水量才能进行发酵,而茶叶的含水量又必须根据茶叶的老嫩、气温、空气湿度、季节、发酵场地等不同情况来适时调整。

至于发酵的程度,在老一辈发酵师傅看来,低于7成的发酵不是完全意义上的熟茶,超过9成的发酵属于发酵过度的范畴,所以7成熟算是轻发酵的起点,轻发酵的熟茶颜色相对浅一些,叶底呈褐色,有点类似一些十年左右生茶的叶底色泽,口感上堆味更轻,略带苦味,少了些熟茶应有的醇和顺滑,这个程度的茶就像没熟透的苹果,现喝起来生涩稚嫩,但后期转化后会保留一些更具个性化的滋味香气。

如果工艺出现偏差,发酵程度较轻,发酵程度低于7成,出现酸茶的概率就很高。而发酵程度太深,也容易损失熟茶中的有效成分,同时不利于后期的转化,所以适度发酵尤为重要。

蹭茶——应有所讲究


因为蹭茶多年,普洱茶绵羊得一些教训和心得体会,自觉蹭茶者还是要讲点原则的。

我的原则是:

(1)蹭熟人的茶可以随意,陌生人的最好不要蹭,否则,蹭了不买,主人是要心生不悦的;

(2)蹭茶就是蹭茶,要做到绝对专一,不能连人家的饭也蹭了;

(3)要学会适时说再见。主人不是闲着没事干,时间一长,他准会暗自嘀咕,这家伙怎么还赖着不走,烦不烦啊?通常主人有一句没一句的敷衍着,或是茶水青黄不接的时候,再有重要的机密和天大的笑话也要赶紧起身告辞了;

(4)一定要等到主人家的茶行或庭院车马人稀时再登门拜访,千万不能影响对方谈生意或趁机偷听商业机密;

(5)在别人的生意场上要做个安分守己的人,不发名片也不留电话,一旁静静地喝茶。当然,出于礼貌,可以随声附和几句和生意无关的话,切莫喧宾夺主;

(6)有时候,主人一开心会送你茶样,遇到这种情况要学会婉拒,不可拖泥带水的;

(7)蹭茶就是蹭茶,不要打着幌子行蹭茶之实;

(8)蹭茶有点占他人便宜的意思,但还是要勇敢地站出来坦言之,我就是来蹭茶的;

(9)别人不喜欢被人蹭茶,自己就应该有自知之明——掏腰包买就是了——买不起就走吧。

凡事不可能十全十美,我的蹭茶观就写九点了。你问我为什么喜欢蹭茶喝?因为普洱茶绵羊的皮毛厚实。

|

如何看待普洱茶的价格构成因素?


如何看待普洱茶的价格构成因素?我个人认为包含这样几个方面:

一是年份与存储情况的结合,构成了影响普洱茶价格表现的重要变数。众所周知,普洱茶独特的后发酵工艺决定了它在品质、制程、存放良好的前提下具备“越陈越香”的可能,好的老茶价格高于好的新茶,这是普洱茶不同于其他茶类的特点;

二是原料成本。对于很多以“一口料”为卖点的普洱产品来说,这是最大的价格构成因素。但受原料影响过大,很多时候起了消极作用。从根本看,这非常近似简单的原料贩卖或是“半成品”贩卖,所以常看到有人以时下毛料价格为依据,质疑某款产品价格。对这类普洱产品来说,往往会面对这样的尴尬。此外,当原料采集很难具备稀缺性和独占性的时候,溢价变得非常困难;

三是加工成本,换言之就是制作工艺的技术附加值。比如生茶的拼配技术,熟茶的发酵技术,是形成此类普洱茶品质的关键。这两种技艺都有很高的技术含量和严谨的工艺要求,以及长时间的经验传承,绝非一般人短期可掌握。由于所需的资金、技术门槛较高,所以加工成本在大厂产品价格构成中占有重要地位;

四是品牌溢价。这一点不同企业间有所差别。而名优产品的品牌溢价背后,往往是科学严谨的管理机制和良好服务系统的支持,以及消费者在选择名牌产品时作用于心理的定位和认同。

总结以上几点,无非提醒人们不要被各种“炒作”、“噱头”和“大师”所困扰,而要更真实全面地理解普洱茶这种产品。作为消费者需客观认识、理性选择;而作为企业,更要在不断提升技术含量与品牌价值的同时,为市场奉献更多质优价平的好茶。

如何看待普洱茶的纯料与拼配?


如今纯料派和拼配派,传统工艺和创新工艺犬牙交错中。其实,这个就像蒸鸡蛋和煎鸡蛋的问题,有什么好彼此相争的,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我们始终强调,你购茶前一定要明确是现在喝还是将来喝。

纯料我们喝的是个性,拼配我们喝的是融合。纯料是相对的,拼配是绝对的。如今大流通市场,古树茶难得纯料,小树茶台地茶倒是能得以实现。现喝纯料拼配各有特色,别争!

创新工艺普洱茶对于喜欢喝生茶的茶客就是好选择,它使得生茶变得易入口有层次更好喝,至于后期转化好不好,这对于及时品饮者来说无关大雅啊。这点我认为对于古树茶更重要,古树茶的酚氨比和协调性要优于台地茶,让他做出来更好喝才是硬道理,不要去陈放那么多年吧,N年后比台地茶好多少没有证据呀,弄砸了,这些价格不菲的茶就白瞎了。

传统工艺普洱茶,你要的是现在存茶孙子喝,可能现在喝没有那么好喝,后期又不可预见,为保险起见,传统工艺对于仓储茶的人来说是最安全选择。

就现在的种植情况,台地茶做普洱茶,它的高酚低氨、不协调性难以改观,新茶不怎么上口,那就醇化一段时期,反正价格不高,存放合理的话不会比现在难喝。

茶友必看:如何判断普洱新茶的陈化潜力


缘起:

经常有新茶友发问,到底你是如何判断普洱新茶的陈化潜力的?

通常,会这么问的茶友一般都是打算自己存储一定数量的新茶,等到以后慢慢品饮。

1、你为何存茶?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很多老茶的价格已经是天价,老茶涉及渠道、真伪、仓储等问题,往往可望而不可及。所以,个人存茶,让那些新茶慢慢变老,就变成一种比较现实且可操作的方法。那么,你为何存茶,归结起来无非以下几点。

a、为了将来可以有低成本的老茶喝。

b、在存茶的过程中体验一种把茶“养大”的乐趣。

c、收藏的乐趣。

当然,或许有更多的乐趣存在,但是以上三点我认为是个人存茶最重要的三点。

2、信息库的建立

你既然选择存茶,那么你必须有足够的耐心、毅力以及记忆力。因为存茶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是十年二十年的事情。如果你没有耐心及毅力去等待新茶慢慢变老,那自然也无法从存茶的过程中去获取足够大的信息量。

所以,你要获得自己判断普洱新茶陈化潜力的第一要素就是在自己脑子里建立起足够大的信息库。这里说的信息库指的是各种不同类型普洱茶的信息库。你要可以清楚的辨识出,比如易武茶区的茶的特点、布朗茶区的茶的特点、南糯茶区的茶的特点等等。当然,你也要可以辨识出大益茶的特点、下关茶的特点、昌泰茶的特点、勐库茶的特点等等。几乎每个不同品牌的茶,在一个特定时期内都会有自己品牌的特色在里面。

为了建立这个茶叶信息库,真的需要你有足够的耐心及毅力去不断的尝试不同类型、不同品牌的茶叶,然后你将这些特点自我总结归纳,储存在你的脑子里。如果你能做到这点,那么你就迈出了判断普洱新茶陈化潜力的第一部。

3、足够长的个人存茶历史

你必须具备足够长的个人存茶历史,因为只有当年有把一片新茶放在自己手上,每隔一段时间就去品饮一下,了解这片茶的变化,你才能够掌握这片茶的陈化脉络。不管这片茶是往好的方向转化还是越变越差。

我觉得这个历史至少需要5年以上。假定一个人从2008年开始存茶,2008年他购入一片大益的7542,经过5年的变化,他如果做到每隔一段时间就品饮一次,那么他对这片茶的转化脉络肯定非常清晰。

当然,没有人是一开始就知道如何去判断普洱新茶的陈化潜力。所以,学费茶是必不可少的。我相信所有具备个人茶仓的茶友都有过判断错误、买错茶的经验。不要紧,交学费只是为了你将来浪费更多的金钱、时间以及精力。

4、足够好的归纳能力以及逻辑思维

当然你具备2、3点的条件的时候,你还需要有足够的归纳能力以及逻辑思维。

可能很多人不明白为何喝个普洱茶、判断普洱新茶陈化潜力还需要归纳能力以及逻辑思维。

其实很简单,你必须要将从2、3点获得的信息整理归纳,分门别类的储存在你的脑子里。

如果你做到了,你会发现原来判断一片普洱新茶的陈化潜力并不是很困难的事情。

我举个例子,比如以大家熟悉的2003年301批次金大益为例,因为在这片茶还是新茶的时候(2004年),我就喝过,并且我还买了一些,且每年时不时拿出来喝一下。所以,这片茶(2003年301批次金大益)对我来说,从新茶到今天的变化脉络我都很了解也很清晰,并且储存在脑海里。所以,当我以后再喝到一款新茶的味道如果跟我2004年时候喝到的301批次金大益味道类似,那么我便知道这片茶将来的陈化脉络为跟2003年301批次金大益接近。

当你的脑子里具备了足够多的从新茶变成老茶的样本的时候,你也就发现自己在喝到每一款新茶的时候,会不自觉的拿这款茶跟你以前接触过的一些茶(这些茶应该都已经变成老茶,无论转好了还是转差了),那么你必然也可以大致的判断出这片茶有没有陈化的潜力。

5、总结

正是因为如果要具备一定的普洱新茶陈化潜力的判断力所需要的时间、精力都不菲。所以,大家才会不厌其烦的孜孜不倦的在论坛上发问“某款茶好不好?”这样的问题。

当然,即便你具备了足够长的存茶经验、足够大的茶叶信息库,你依然无法对所有新茶都做出陈化判定。原因很简单:a、个人精力有限,不可能收藏及品饮所有普洱茶;b、普洱茶的乐趣就在于变化。

所以,从我开始接触普洱至今,有不少茶是被看好后但是转化不甚理想的。同样,也有茶一开始是不被大家看好的,然后又异军突起的。

我一直强调一点:多喝,多看,多想,少买。

习茶,不管是普洱还是其他茶,没有终南捷径。

付出时间,付出精力,多思考,才会有所得。

当然,最惨的是,付出时间,付出精力,甚至付出大把金钱,却得到一堆错误信息。

身边并不是没有这样的茶友。

如何看待普洱茶陈化这件事?普洱茶陈化几年好喝?


导读:现如今市场上很多普洱茶存在一个现象,新出品的普洱茶,试泡之后,质量尚可,但存放几年后,质量却越来越差,茶汤变得水薄味苦,存在形存质次的现象。这种现象的出现,原因是多方面的,原料、工艺都有可能对其产生影响。

普洱茶在经过了特殊工艺加工后,直至包装的完成,实际上并没有完成最终的产品塑造,尚需一个陈化的过程。之所以需要陈化,是因为普洱茶是发酵的产物,相对普洱茶生茶而言,其前期所有工序都是为发酵做准备的,而真正的发酵,是在陈化过程中产生的,因此也有人将陈化阶段称为自然发酵(或后发酵)阶段。

以茶多酚为例,发酵前,茶多酚含量很高,发酵后茶多酚指标则迅速衰减。这种发酵没有因茶多酚的衰减而使普洱茶走向霉变,而是将其大量的酚类物质在微生物及酶类的催化作用下,形成茶叶内含物质的降解与转化,并导致大量具备营养价值的衍生物的出现。

以品茗的角度而论,普洱茶是越陈越香,陈化是使茶叶中强烈的成分,如多酚类等进行氧化作用,去掉不能被我们的感官所接受的,强烈苦涩野性,转化成为温顺活泼的柔和。

当一款现在不好喝的茶与一款现在好喝的茶,在相同条件下陈化,可能五十年后,现在不好喝的茶比现在好喝的茶陈化效果要好。但只能在五十年陈化效果这个节骨点上这么认为,在三十年陈期,二十年陈期未必会扭转。因为陈化效果中最大容易发生转变的那些因素“香气,苦涩度”都是随时间缓慢转化的。条件大体相当的茶,在漫长陈化途中,你快我慢的次序总在变化。

说到底,品饮普洱茶核心价值,是它与其它茶类所不具备的韵味和陈香体感、丰富与愉快滋味、以及变化莫测层次感。

如何泡好一杯普洱熟茶?(茶友经验分享)普洱熟茶冲泡方法


熟茶是一种相对难于冲泡的茶,尤其是新制的熟茶。为了把熟茶泡得好喝,笔者针对器皿、水、冲泡手法等一系列问题做了些试验。略有心得有体会。在此与诸位茶人探讨。

我的大体思路是:首先,分析茶性,辨析其特征;其次,根据其特征确定冲泡的目标,力求顺势而动,扬长避短;第三,考虑通过什么手段具体达到扬长避短的目地;最后,通过实践进一步分析,验证和调整。

一、分析茶性

滋味方面。新熟茶滋味已经不太有刺激性、收敛性。但其汤感较佳。冲泡得当,会呈现小豆汤一样粘而沙的口感。老熟茶汤转清,滋味更淡,但能有很高的滑口、油润感。冲泡得当甚至能臻“化”境。

二、根据茶性确立目标

前几泡:抑制气味(堆、仓之粗杂),提升黏,稠、油的汤感,使香——水的平衡向后者倾斜。争取泡一杯气味不浓,但柔软粘滑的好汤。同时,尽量控制最初几泡的浓度,以求保护最后几泡的表现,提升整体耐泡程度。

中间几泡:当发现气味已经开始转“醇”,就适当激发香气。追求香——汤的均衡协调。泡一杯有香有水,香水融合的好茶。

最后几泡:滋味、汤感物质均已浸泡殆尽。在无法保证汤感之时,全力激发香气,泡一杯香高滑口的甜水。

为了能泡好熟茶,必须需要很好的水质和茶具,为了这个目标,就要选择最为适合的:

1、选用胎土厚、烧结度低的紫砂壶。

充分利用紫砂壶物理结构的各种特征,既利杂味吸附抑制,又利叶底透气保温。同时,宽口大腹矮身桶的壶型,如仿古、石瓢等,更利于对注水、水温的控制和杂味的逸散。最后,茶壶一定要出水快速通畅。熟茶的浓度在浸泡中随时间变化很快,且叶底又容易堵塞出水孔道,出水慢的茶壶难于控制茶汤浓淡。

2、用PH较高(7~8)的矿泉水冲泡。

3、适当的醒茶

所谓醒茶,是指冲泡茶叶前改变茶叶的存放环境。比如从茶饼上撬下,置于陶罐中一段时间,令茶叶适当接触空气,调整其内部含水量。

4、冲泡前水烘。

水烘的常见方法有三种,列举如下:

第一种:敞开壶盖,用热水淋壶身(需选择合适的壶型)。

第二种:敞开壶盖,将壶置于一个煮水容器内的一个架子上,像蒸馒头一样蒸。

第三种:敞开壶盖,将壶置于一个煮水容器的盖口上蒸。

5、控制泡茶水温

总的来说,水温降低,各种气味都会变淡;提高水温,各种气味加强。尤其,连续高温的浸泡是激发老茶陈香的不二法门。紫砂壶本身保温性能强,还可以盖住壶盖用开水不断淋壶以提升浸泡温度。而盖碗保温性能较差,其中叶底在无水浸泡的情况下降温极快。这样,为了保持叶底温度,有个重要的技巧:出汤后先给盖碗注水,而后再用公道杯给品茗客斟茶。

6、控制注水水流的稳定性

手法的问题是一个要点,这里说一下。一般来说:香靠冲,汤靠吊。也就是说,如果希望让茶汤高香,我们就快水猛冲,让茶叶在容器中翻腾激荡,充分和水摩擦——但此时会牺牲汤感;如果希望让茶汤绵密柔软,我们让水流在一个点上稳定而缓慢地注入泡茶器皿——但这样又会牺牲香气。

这个口诀过于大略。冲泡之道乃平衡之道,实际应用中要根据不同的茶性,不同的制茶工艺作很多调整。但总的来说,在熟茶的冲泡中它还是相当实用的。如下,我们具体分析五种基本的注水手法对冲泡的主要影响。

高冲:水线长,粗。水流在空气中降温较少,注满盖碗所需时间短,水与叶底的激荡最强。

高吊:水线长,细。水在空气中降温最多,注满盖碗需时长,水与叶底激荡较少。

低吊:水线短,细。水流在空气中降温较少,注满盖碗需时长,水与叶底的激荡最小。

旋水:即注水时移动烧水器皿的壶口。其主要作用时增加水与叶低的激荡,同时提高各部位茶叶接触水的均匀性。不旋,壶口一直固定在一个点上注水,称为定点吊水。

为保证口感的协调、融合性、避免汤水散乱,旋水时有两点小技巧。

首先,旋满一周,收水时正好回归出水点。这样就需要根据注水速度调整旋转的速度。水柱需细就慢旋,水柱粗就快旋。

其次,旋转过程中保持注水水柱的稳定,粗高,高矮都不变,且水柱一直光润平匀最佳。

7、烧水器皿的选择

为了控制注水水流,一把壶嘴设计合理的煮水器具是不能少的。价格材料等暂不论,能把水线修得圆润平稳,且能随心所欲控制水线之粗、细、缓、急者优先。

给普洱茶新茶友的一些建议


1、不要把普洱茶与你原来喝的其它茶类连在一起作比较,这是因为:

比香——普洱茶比不过乌龙、铁观音、花茶绿茶;

比工艺流程——普洱茶的工艺相对于其它茶类较简单;

比价格——普洱茶价一天一个样,大有赶超大多茶类之上之势。

2、了解普洱茶应该多看、多问、多喝、少掏钱,不要看到就买。

3、不要寄希望予收藏能增值,那样做只会使你走火入魔。

4、要一点点地积累到经验后,你才能淘到真正的老茶,不要一上来就去追求陈年老茶品。

5、不要迷信大厂、大品牌,也不要随便轻视小厂小品牌货,大厂大品牌也会出垃圾,小厂小品牌里也会出好货。

6、不要被花哨华丽高档的包装忽悠了,注重茶品的内在品质才是真理。

7、远离野生、百年、古树、珍藏字眼的诱惑,这是商家的卖点,大多隐藏着虚假的成分。

8、忠告:熟茶不宜长久收藏,五年六年就喝完它。

9、越陈越香醇是普洱茶的特点,但好原料、好的工艺、好的存储方式,才会使茶品达到这个目标。

10、普洱茶是有保健的功能,但不是药,也不能喝得太过,要因人而宜地选择喝生、熟茶。

普洱茶并不神秘,它既简单而又复杂,说它简单是指对茶而言,就如同其定义的一样——普洱茶是用云南的大叶种的晒青毛茶,通过散茶和紧压或特殊的工艺流程加工出来的后发酵产品。说它复杂就是因为人为的炒作,普洱茶被蒙上了神秘的面纱,使得太多的初识者对其茫然无知,更容易受到不良茶商的忽悠。

同为百年茶树 不同价值


今天刚好见到中央电视台七频道播放有关潮州功夫茶——凤凰单丛。凤凰单丛,个人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期就品饮过其特有香型韵底,传统制程的凤凰单丛香带蜜韵,香广韵深而唇齿留香。一直到九十年代初,凤凰单丛一直是个人每年品鉴茶品之一。

而后,所有单丛制程偏向轻发酵、轻烘焙之后,才放弃追寻,转而以普洱茶为主。这样的品茶历程,几乎是所有老茶客的痛,一开始都是不得已才转向普洱茶,因为无茶可喝。看着电视一开始就以价格切入主题,明显的……广告意图,这样的手法让影片文化价值削弱不少。虽然影片中拍摄出典型潮汕茶区的风貌,茶农制茶时的辛苦,也点缀出一些潮汕功夫茶的历史与特点,然而,从头到尾所贯穿的,都是茶商与茶农间的买卖、价格,看起来真有些不习惯。

其中,有一段会令普洱茶茶农与厂家感慨的,仍然是价格。影片中提及某茶农拥有一棵“通天香”,茶农与茶商的对话中,说明大约六百年以上树龄,每市斤人民币45000元。是因为树龄六百年以上?是因为数量稀少而珍贵?还是真的好喝,所以值45000元?树龄与数量稀少,我想这不是真懂茶的人所追求。质优可达此价?!这就无法评论,个人喜好没有对错。如果说是因为树龄老……那可真的让云南茶树哭笑不得了,云南茶树树龄数百上千年比比皆是,去年一公斤1200元就已经被国人骂翻了,何况是45000元一市斤呢!普洱茶价格之错,错在涨幅不合理,而不是价格问题。还有,怪就怪云南茶树……生错地方了吧!

简便的试茶方法给茶友


介绍一种非常简便的试茶方法给茶友。准备几个约250毫升的通透玻璃杯。可鉴别一款茶,或几款不同茶同时对比。称3克待鉴别的茶,放入杯中,用大开水,冲泡入杯,约五分之四水位。

观察:

1.茶叶舒展快慢程度。茶叶舒展越快茶就越好。

2.伸缩度(茶叶未展开与完全展开的对比度)。伸缩度越大茶就越好。

3.看茶汤。茶汤越通透、油亮、清澈,茶就越好。

4.闻香。香气越自然并没杂味,茶就越好。

5.品味。浸泡5分钟可试其味,滋味越厚,甜、苦平衡,回甘强而持久,茶就越好。

6.看叶底。叶底越肥厚、油润、富弹性,茶就越好。新茶友刚开始时,最好用2款以上的茶作对比。熟练后,就算单独试一款茶,都会清晰。

用通透的玻璃杯,可集看茶叶舒展快慢,伸缩度,茶汤,叶底及试茶于一身,省时省力。这种方法既简单又方便;既直观又容易;既客观又准确。用盖碗技巧冲泡,尤其用紫砂壶冲泡,都会改变或提升茶性。如烹饪食物,可根据食材的特性,将其发挥到极处。但我们试食材时,可去除所有烹饪技巧,用白开水将其灼熟,试食之,就可以试出其真味了。

文章到这里就结束了,看了本文《如何看待同为茶友的蹭茶一族?》的内容不知道对你是否有所帮助,如果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知识,可以点击茶经网cy316.com的“路友花茶”专题进行查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