勐海大益8582 “ 紫天”

发布时间 : 2020-11-30
紫大益普洱茶 天益普洱茶 大益青茶饼

紫大益普洱茶。

下面是茶经网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勐海大益8582 “ 紫天””精彩内容,帮助大家了解茶文化知识,欢迎大家进行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大益8582唛号青饼属于一款传统青饼,1985年第一次面世,是香港南天公司定制的茶品,连年专供香港南天公司经销,采用5-10级粗壮新老茶菁拼配,滋味醇浓,回甘生津,茶气足,日后转化快,一面市就深受港台茶商和茶客的喜爱,成为继7542后勐海茶厂另一款普及面极大的传统青饼。

与之配对的熟茶是8592,属于甜香性茶品。大家在品尝8582的味道的同时,不仅要对香港南天公司产生兴趣,究竟是什么样的公司,为何要定制,为何选择8582的唛号等等,这些问题我转述普洱茶界的泰斗“邹家驹”老先生的故事,再现当年的场景,了解8582的来由。

据邹家驹先生讲述:“香港南天公司老总周琮先生祖籍云南腾冲,父亲周禾书早年到缅甸从事宝石生意,任云南旅缅同乡会会长、《新仰光报》编辑等职,是云南人在缅甸的侨领。周老先生思想进步,一直同云南地下党保持往来。在楚图南的支持下,中华职教社负责人孙起孟发起组织“九老会”的定期集会,与各界人士切磋时政,楚图南借此宣传中国**团结抗日的统一战线政策。“九老会”其实不止九人,除孙、楚外,还有李公朴、冯素陶、周新民、杨春洲、刘达夫、艾志诚、郑一斋、周禾书、张天放等人。

1948年中共云南省工委成立后即利用中央和地方的矛盾,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通过张天放、陈复光和周禾书等人与早期同盟会会员杨杰经常出席演讲的“星五聚餐会”和“丙戍聚餐会”联系和呼应,并争取到周钟岳、李根源和社会贤达苏鸿纲、秦光第、杨克成等人的支持。以缪云台为名誉会长、马筱春任会长的聚餐会经常讨论时事,对李、闻被刺表示义愤。

尤其是1949年秘密提供胶鞋、大道生土布等物资支援边纵余卫民部。在昆明保卫战中,马筱春与杨青田、吴少默等取得联系,组织居民联防,并以物资和现金支援驻守南郊的云南保安团,全力抗击国民党26军对昆明城区的进攻。1948年,周禾书为民盟携带文件,被缅甸当局逮捕下狱,关押1年。

1950年6月,中缅建交,周禾书被释放出狱。1954年6月,周恩来总理、陈毅副总理访问缅甸,周禾书积极组织侨胞欢迎。1957年,周禾书应邀回国,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云南省第一届委员会扩大会议。他还应缅甸政府的邀请,参加了缅甸庆祝独立日的国宴。“文化大革命”期间,周禾书受到无端迫害。粉碎“四人帮”以后,他虽然年事已高,患半瘫痪症,仍然关心国家大事,拄杖参加各种会议和社会活动。

周琮先生开始在云南旅港巨商伍集成先生处做事,随后自己开了南天贸易公司。三年困难时期,周琮先生孝敬老人的办法,只能是邮寄一些猪油或汇点钱进来。那时,什么东西都凭票限量供应,从肉食、棉布、肥皂、豆腐皮到茶叶。海外汇款,收款人会同时得到一些极有价值的“侨汇卷”,可替代所有的票证购买紧缺商品。泰国北部山区生活着许多云南人,云南代代相传的种茶习惯自然发展过去。

文革造成混乱,中国香港地区茶叶供应不足,周先生做宝石业务的同时也做起了普洱茶生意,在泰北茶区亲自组织生产人工发酵普洱茶。改革开放初期,海外人士对祖国的政策不了解,不敢进来、特别是不敢到云南这种许多地方尚未对外开放的地方做事。当时的云南省委副书记赵增益找周禾书老先生谈话,让他动员儿子回来。

70年代后期,周琮先生回昆明看老父亲,同时了解云南方面的环境情况。省统战部杨一堂部长幼时与周琮同窗,他多次说服周琮先生回云南做点事。1979年到1980年间,周先生提出来长住一段时间协助云南改进人工发酵普洱茶品质。周先生年轻时离开家乡,长期在海外低海拔地区生活,回云南已不适应高原气压。记得他有几次血压不稳定,肺上也有出现了一点问题,还住了医院。最长的一次,他在云南呆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在昆明茶厂和勐海茶厂间走动,出主意,交流经验技术。

1984年,国务院文件通知放开国内茶叶市场。虽然茶叶出口仍然没有放开,但亦有一定程度的冲击,影响到传统的香港茶叶经销体系。南天贸易公司经营云南普洱茶,同原来的经销商产生了矛盾。计划经济安排的茶号,在多年的经营运行中有了较为固定的分配模式,哪几家经销商做哪几个茶号,一般不轻易变动。初期,公司将个别老茶号的部分货单拨给南天公司经营,同港九茶叶商会的经销商发生了矛盾,有关联的经销商纷纷到香港德信行告状。为避免冲突,公司安排出口科老业务员黄又新具体落实新增茶号工作。周琮先生专门从市面上买回一批老茶饼,逐块分析制作上的优缺点,学习和总结经验。

1985年12月3日,黄又新从勐海茶厂出差回来,汇报了周先生对七子饼茶新号的想法。主要内容是调整配料比例,增加粗大原料和茶饼的疏松透气性,以加速自然陈化发酵。长期以来,云南收购晒青毛茶的标准分五个等十个级,即一等一、二级,二等三、四级,三等五、六级,四等七、八级,五等九、十级。

邹家驹先生正担任经理,征求审检科王星银科长和出口科临时负责人陈宝航的意见后,确定生饼编号8582,青毛茶拼配比例为:三等五级10%,三等六级20%,四等七级20%,四等八级20%,五等九级20%,五等十级10%。

“在实际市场运作中,新的问题又出现了。七子饼茶分生饼和熟饼,但外包装纸没有区别,没有茶号,只在运输包装里塞一张纸,标明品种茶号。举例来说,如7452和7572,零售时要打开包装纸才能认出来。特别需要说明的是,云南各茶厂并没有像现在一样,以包装的纸张和印刷字样来区别茶号和品质。货进到省公司仓库,仓管员在竹篓上挂一张纸条,填写上茶号数量。因仓库管理简单,时有发错货品的情况发生。香港地区是云南普洱茶的传统消费市场,茶客对原料比例变化极其敏感。

8582和8592在零售过程中如不慎混为其他茶号出售,会影响南天贸易公司的信誉。南天公司的邱敏小姐打来几次电话讨论解决办法。周琮先生专门回昆明一趟,商订好在包装纸上加盖一个“天”字。编制新号和加盖区别文字,在当时是极其特殊的。特别是包装纸上的“天”字,更是绝无仅有。使用新增的8582和8592茶号后,南天贸易公司同港九茶叶商会其他经销商的矛盾缓和下来。

1987年港九茶叶商会会员在德信行茶叶部经理彭树东先生、云港茶叶陈宝航先生组织下到昆访问并参观西双版纳茶区。一同来访的有东荣茶叶有限公司郭宏隆夫妇、汇源茶行谭松发先生、利安茶行黄建国先生、南天贸易公司周勇父子、广源茶行张乙生先生、大来公司黄子敬先生、鹤达行陈小文先生。“宋文庚经理的惟一嗜好,就是抽一口烟。周先生回云南,会顺便带一两条免税健牌香烟。那年头,大陆人吸洋烟是比较抢眼的。

1989年底,老宋退休,继任人不了解历史和业务,认为老宋吸洋烟同其对南天贸易公司的做法有关联,安排特种茶科昌金强科长发函发电,打算取消对南天公司的特殊做法。谈判崩了,周琮先生的血压也升高了。周先生个性比较强,立即去找省里有关部门反映。省外经贸厅何桐厅长和李华雄副厅长出面宴请周先生吃饭,继任人和老宋都参加了,目的是缓和一下矛盾。两位厅长在饭桌上说这件事先摆一摆,待管业务的邹副经理回来处理。周琮先生对云南人工发酵普洱茶的发展做出了贡献,有一点特殊做法也有利于云南普洱茶扩大推销,改变做法,损失远远会大于几条烟,因而坚持并确定原定对南天贸易公司的做法保持不变。

昌金强科长转过来按这个意见办,问题暂时解决了。一年以后,继任人突然召开会议,调整班子分工,后来问了班子成员陈献祥先生、汤一平先生和魏谋城先生,他们都很正直,说继任人会前找他们通过气。这种情况很不正常。调整是针对昌金强科长来的。公司的业务出现混乱情况。外经贸厅何桐厅长、李华雄副厅长和沈国文副厅长亲自到茶叶公司开会解决问题。

1992年,继任人调走了,厅里通知邹家驹先生主持工作,8582也就这样保留下来...”

茶文化精选阅读

大益7542、7572:标准普洱茶,经典勐海味


作为被业内誉为“评判普洱生、熟茶品质的标准产品”,7542与7572与其说是大益茶的代表,不如说已成为普洱经典的象征。

自上世纪70年代中期问世至今,7542和7572珠联璧合,在30多年的悠悠岁月中打造了一个普洱茶界的传奇。其卓越而恒定的品质背后,一个重要基点正是勐海茶厂的产品拼配技术。

众所周知,“拼配”和“发酵”是普洱茶制作过程中两大核心工艺,也是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大益茶制作技艺”的核心价值。“拼配”即“用不同产地同一等级、同一产地不同级别或者是不同年份的茶青按照配方进行混合加工,这样能扬长避短、显优隐次、高低平衡,从而不仅使茶叶的色、香、味、形符合标准,保证产品质量稳定性和一致性,而且能生产出更具风格特点的产品,拼配几乎是所有茶叶精制加工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勐海茶厂长期以来的大规模生产和充足的不同年份原料储备,使得其对该技术的掌握与使用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

较之某些单一茶菁简单加工而成的所谓“一口料”产品,7542和7572之所以成为经典,更胜在数十年如一的纯正口味和稳定品质;更胜在品感协调丰富,并达致“不偏不倚”的“中和”境界。而圆熟精深的技术保障,才是其生生不息的活水源头。

7542作为勐海茶厂出产量最大的青饼,以肥壮茶菁为里,幼嫩芽叶洒面,拼配得当。面茶色泽乌润显芽毫、心茶肥壮,该茶品香气纯正持久,有花果香,滋味浓厚回甘好,汤色黄亮,叶底匀齐,存放后的变化较为丰富。

7572亦是勐海茶厂的大宗熟饼茶,从70年代中期生产至今,采用金毫细茶撒面,青壮茶青为里茶,发酵适度,茶品色泽褐红,滋味醇厚,汤色红亮,综合品质高。

承载了大益几代茶人智慧,“7542、7572”的品质达到了和谐、稳定的境界。茶饼外形的嫩度与成熟度,茶汤滋味的厚度与醇滑度,茶汤香气的高扬和纯正度融会贯通,一气呵成。

标准普洱茶,经典勐海味;愿君多品饮,此物最相知!

挺进雪域高原 滇茶大益天下 马帮西藏行从勐海启


 图上、99名僧侣诵平安经为马帮送行。

 中、州县领导为马锅头敬酒壮行。

 下、马帮整装待发。

11月10日清晨6点半,“啼啼嗒嗒”的马蹄声,踏醒了勐海街头;勐海茶厂、曼贺大佛寺迎来了66匹壮实的骡马和34个彪悍的马锅头;锣鼓喧天,马啼声脆,多年不见的马帮显现勐海,吸引了成千上万的居民……云南首届“滇茶大益天下·进藏暨茶马古道勘界活动”启程仪式,在勐海隆重举行,标志着备受社会广泛关注的滇茶进藏活动在经过长期准备后,正式拉开了序幕。

州委常委、州委秘书长朱卫平,州政协副主席张德智和勐海县党政领导参加了启程仪式。

上午8时许,马帮来到勐海茶厂,进行上鞍整队,并举行了起点碑揭幕仪式,66匹骡马驮子上插着印有“滇茶大益天下·马帮西藏行”、“重返茶马古道”的各式彩旗,每匹马驮着60公斤普洱茶,排着整齐的方阵款款走过勐海街头,来到曼贺大佛寺。启程仪式上,组委会秘书长程进及省、州、县领导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纷纷表示热切希望通过“滇茶大益天下·马帮西藏行”从热带雨林到雪域高原,弘扬和传播云南普洱茶文化,为中华民族茶文化的繁荣,为云南普洱茶的辉煌,再展雄风。勐海县文体局专门进行一场文艺表演,献给即将出行的马帮。马锅头向省、州、县领导敬酒、进行出行宣誓,领导向代表敬酒壮行,送别的歌声此起彼伏,马帮在来自勐海45个缅寺的99个僧侣诵平安经的祝福声中踏上滇茶进藏、沐浴佛光的征程。

据了解,此次滇茶进藏活动将途经思茅,过临沧,途中在下关与昆明女子马帮会师后,由99匹骡马和数十名男、女马锅头组成大马帮,经香格里拉,于2006年4月进入西藏,经芒康、林芝等地,最终到达拉萨及日喀则,全程4000多公里,整个活动历时一年。

此次活动除了打响滇茶品牌,弘扬普洱茶文化外,还将通过对“滇藏茶马古道”进行勘测和设立纪念碑、起点碑等方式,丰富云南茶文化资源的内涵;通过义卖、义拍,捐建“茶马希望小学”,支援贫困山区教育事业;通过设立“茶马助学基金”,让云南省许多学习成绩好家庭贫困的孩子圆“大学梦”。到拉萨后,将在由东宝仲巴、呼图克图仁波切(全国政协委员、香格里拉松藏林寺活佛)等组成圣茶评比委员会,对驮运到拉萨的茶叶进行圣茶评比活动,并颁发相关证书,届时将取西藏雪山之水来煮沸普洱茶。

此次活动由云南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云南省茶叶协会、云南省茶叶商会主办,云南雪域故道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西双版纳州勐海县茶叶商会承办,昆明民族茶文化促进会、云南省茶马古道研究会、春城晚报协办。

大益诠释“上善若水”


“上善若水,水利于万物而不争”,意思是说最高境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如今,企业的社会责任成为商界的热门关键词,但究竟有多少企业能达到“上善若水”的境界?记者近日借采访云南大益普洱茶业有限公司、勐海茶厂董事长吴远之先生之机,真切地感受到了一个有着67年历史积淀的普洱茶企业的低调、从容,以及这家企业“上善若水”的公益爱心之路。

价格波动下的从容淡定

近来关于普洱茶价格波动的舆论热度胜于时下的高温,而在行业内占有举足轻重地位的勐海茶厂,无疑处在此番波动的核心。据了解,在不少地方,大益产品的市场报价已成为普洱茶市场的价格晴雨表。作为“局内人”,吴远之对近期的市场变化体会怎样?

“市场价格阶段性的波动对我们的影响实际很小,我们仍按照自己的方式和节奏按部就班地发展。相比之下,怎样把茶做得更好,是我们现在更关心的事情。”在吴远之看来,茶的首要价值在品饮,而部分爱好者将收藏普洱茶当作一种生活方式也很普遍,关键在于选择合适的茶品适度收藏。

“血统论”和“文化论”

“随着时间的流逝,很多为祖国和平安宁作出贡献的英雄已经淡出人们的记忆,很多在他们背后感人至深的人和事,往往更不为人所知。而当我们接触到这些,在被感动的同时,我们要以自己的方式表达敬意和慰问。选择军人题材,是因为我们一直认为军人这个群体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代表。”吴远之告诉记者,这也是近期大益和中央电视台合作公益性专题节目《祖国不会忘记》的原因。

他还向我们介绍起了勐海茶厂的历史,原来这个67年的企业当年创办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通过生产优质茶品换取大量重要物资以支持抗战。“所以,就像好茶血脉承袭一样,这也是我们企业的血统。”

大爱行天下

在选择公益爱心的方向上,吴远之介绍说,大益的选择主要是历史和未来两个向度:一是向那些为祖国和平与发展作出卓越贡献、作出重大牺牲的人们致敬,并尽自己的心力做更多的实事;另一项大的公益投入主要是教育。

“我们有这样一句广告语,叫‘好茶自有大益’。如何能真正做到‘大益’?我们想一方面是做好主业,奉献更多更好的优质茶品,造福天下爱茶、饮茶之人。另一方面,我们希望通过积极回馈社会的方式,为那些应该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尽自己的一份心意。”采访的最后,吴远之诚恳地表示:“一个大益的力量很有限,如果能起到一粒种子的作用,让更多人通过我们的公益活动关注、参与进来,我想这就是最大的成功。”

大益茶业:微斯人,尔与谁归?


大益是个异数。

2008年,当普洱茶行业哀鸿遍野的时候,它默默地建设茶文化交流中心和重修普洱茶文化馆,弘扬茶文化;在各种企业纷纷裁员以备过冬的档口,它却加快了“扩张”步伐,将茶文化和茶知识普及到了全国;当专家学者们还在为中国茶今后的发展忧心忡忡之时,它却发起“中华爱茶”宣言,倡导成立属于中国茶人的节日……

推动文化普及从来不是容易的事,只有在逆境中,我们才知道谁是那个真正的行者。

弘益的行者

在云南西双版纳勐海县勐海茶厂大益馆里,吴坤雄老先生如今每天要接待几十名来客。这些人都是不远千里慕名而来的茶文化爱好者,大益馆为他们打开了一扇了解中国茶文化的窗口。

修葺一新的大益馆

记者到达大益馆的时候,吴老先生正在招呼一名韩国来的小伙子,小伙子用一口蹩脚的中国话问吴老:“范和钧先生是哪里人?”“勐海茶厂在抗日战争时期做了什么贡献?”吴老一一认真回答,说到难解的地方,两人各自用英文比手画脚。

送走小伙子,吴老先生的表情上明显多了一份落寞。“中国是茶文化的发源地,但国人对茶文化的关注度,远远不及外国。”吴老先生说,大益馆建成以来,他接待过不少外国来的背包族,“他们对茶文化的了解远超出我们的想象。”

[page_break]

吴老先生是大益集团董事长吴远之先生的父亲,照理说他应该在繁华大城市中以车代步、安享晚年,但他却选择蜗居勐海。两年多来,已近古稀之年的他徒步走遍了六大茶山,在省史料馆和地方史料馆翻阅了无数史料,建成了向世人展示普洱茶历史和文化的大益馆。吴老先生说,他做这些主要为了方便游客更好地了解普洱茶文化。

修葺一新的大益馆

事实上,大益集团在推动茶文化传播方面一直不遗余力。印制知识手册、全国巡回培训茶业从业人员、开展普洱茶有奖知识问答、开展全国性勐海论茶比赛……这些举动,让大益看起来更像是一个文化传播者,而非一个商人。因为将弘扬文化作为日常工作的核心要义,这多少有点不符合中国商人的投入产出逻辑。在中国,政府和民间组织是文化传播的主要载体,由单独一个企业承担起文化传播角色的现象甚为少见。这就好比卖房子的不会宣扬建筑美学,卖瓷器的不会倡导瓷器文化复兴一样——商人们知道,文化传播是一件吃力而不讨好的事,在快销品时代,只要随便给自己的产品装上一个符合大众审美的概念,就能把产品卖得很好。

那么,对于大益集团的行为,也许只能解释为“爱”。大益不仅做茶,而且爱茶,爱中国的茶文化。只有爱到了骨髓里,才能撇开产品谈文化,才能将天下茶类一视同仁,发出“中华爱茶,是今日之幸事,更是未来之幸事。”的呼声。而这种大爱的背后,是对中国茶业现状的深思和忧虑。对于有媒体撰文指出的“中国七万家茶厂在总体实力上抵不过一家英国立顿”,吴远之先生表示,这跟中国茶文化的式微与中国茶行业不注重品牌建设有关。凝聚茶人力量、弘扬茶文化、让茶文化渗入到每个人的日常生活,成为大益义不容辞的责任。

今年11月1日,一份关于成立“中华爱茶日”的倡议在勐海茶厂宣读,大益集团正式发起“推动成立爱茶人自己的节日”的呼吁。活动得到了政府、行业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在随后的一个多月时间里,越来越多人加入了这支“爱茶”队伍,“中华爱茶百万签名”迅速成为2008年中国茶界影响最大、最广泛的活动。

[page_break]

坚毅的行者

列宁同志说:“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大益对茶的爱,亦非一朝一夕形成,这中间有68年历史的凝聚,也有一代代茶人信念的传递和更替。

68年前,范和钧先生来到瘴疠之地佛海,创建佛海茶厂(勐海茶厂前身)。在艰难的抗战岁月中,坚持生产,实业救国。这种顽强的拼搏精神一直传承至今。大益做茶不仅是在卖产品,更是在坚持一种信念和原则。吴远之先生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大益一直在坚持两件事,一是把好质量关,二是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做对社会有益的事。

中华爱茶日

《中华合作时报》的记者在参观完勐海茶厂的车间后留下了这样的印象:“很干净,工人们穿着干净的工作服,戴干净的工作帽,还戴着口罩,出入都要洗手,用鞋套把鞋子套住。工作期间,没有人说过一句话……”经销商杨女士回忆起这几年来厂里的变化,也很是感慨:“厂里的确是太重视质量了,连车间外的道路都是干干净净的。每年还会将因各种原因引起变质的茶叶进行集中销毁,可以说是把质量看得比生命还重。”

“一心只为做好茶”,这句标语在勐海茶厂里随处可见。对质量的坚持,成就了今日大益在茶叶消费者心中的特殊位置,也让大益得到了众多食品质量监控单位的认可。2005年,勐海茶厂率先通过了食品质量安全QS生产许可认证,成为云南省获得QS中A级认证的惟一一家茶企;2007年,勐海茶厂顺利通过了清洁生产检测验收,成为云南省制茶行业展开清洁生产审核第一家通过验收的制茶企业;08年,大益荣获全国食品安全示范单位称号。对于这种种荣誉,大益集团安然视之。吴远之先生说,把质量做好是企业的本分,没有什么值得过分炫耀的。他将各种奖状和牌匾放到了大益馆的“茶人尊严”厅,以时刻提醒厂里的员工:质量,是一个做茶的人最基本的道德底线。

[page_break]

孤独的行者

2008年,一连串的荣誉接踵而来:先是在“中国茶业百强排行榜”上,大益跻身三甲,成为中国茶界最强的民营企业;在首届“云南品牌”评选活动中,大益普洱获“云南最具社会价值品牌”奖;在云南当地报媒“改变云南生活三十品牌”评选活动中,大益普洱获得136783票,稳居品牌榜首。当地记者调查发现,市民投票大益普洱的主要原因有三个:一、大益热衷社会公益事业;二、大益不仅是云南茶、更是中国茶享誉国际的品牌;三、大益普洱质量好,让人放心。

勐海论茶

但就目前来说,中国普洱茶行业最需要的不是一枝独秀,而是整个行业的自觉、自律、团结一致,以及整个产业的成长与复苏。这仅靠大益一家在坚持显然是不行的。中国普洱茶是一个整体,这个整体的诚信、品质需要所有企业一起来承担。因此,大益在“中华爱茶日”倡议中提出:“以‘爱茶日’为契机,通过凝聚茶人茶界的力量,共同为中国茶的未来发展创造广阔的空间。”这是倡议成立“中华爱茶日”的初衷,也是茶文化传播者大益的心愿。

但愿大益这位坚毅的行者,将不再孤独。

“大益茶制作技艺”入选非遗名录


记者近日获悉,“大益茶制作技艺”日前成功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据悉,在本次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几大茶类代表中,“大益茶制作技艺”是唯一一个以生产企业品牌直接命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此项殊荣为云南普洱茶的发展历史再度书写了辉煌的一笔。

据介绍,云南勐海茶厂产制的“大益”牌普洱茶是云南传统名茶。作为普洱茶顶尖产品,其大益七子饼茶(7572、7542、7262、7592、8582、8592、7672、7562等)、勐海沱茶、普洱沱茶、普洱砖茶、女儿贡茶、宫廷普洱等,几十年来一直被业内推崇为经典普洱茶的代表,成为无数茶人竞相收藏的普洱茶珍品。

本次大益茶制作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不仅凝聚着勐海茶厂数十年积淀的优秀技术工艺与研创智慧,也代表了大益普洱茶作为云茶经典向广大消费者提供的有力的品牌承诺与品质保证。

目前,云南勐海茶厂更加专注于现代普洱茶的科学研究与发展,力争继续创造更多的云南普洱经典,为消费者追求自然健康的更高生活品质而倾情奉献。

云南勐海茶厂传略

勐海茶厂坐落在世界茶树发源地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旧称佛海)。

1938年,为振兴中华茶产业,受当时中国茶叶总公司委派,毕业于法国巴黎大学的范和钧先生与毕业于清华大学的张石城先生带领90多位来自中国各地的茶叶技术工作者前往热带雨林深处的勐海县筹建茶厂。在总结吸收传统普洱茶产制工艺的基础上,引入了机械制茶技术和设备。1940年,勐海茶厂(原名佛海茶厂)正式建成投产,从而揭开了中国普洱茶历史的新篇章。

经过68年的不懈努力,勐海茶厂已成为当今首屈一指的普洱茶生产企业,大益普洱茶也因此成为茶叶行业中的著名品牌。云南七子饼茶和现代普洱茶人工后发酵陈化工艺的巨大成功,无不体现了勐海茶厂对普洱茶行业发展的卓越贡献。

勐海普洱茶新六大茶山


众多中外普洱茶爱好者只知道西双版纳“古六大茶山”——攸乐、革登、倚邦、莽枝、蛮砖、易武(曼撒),对勐海新六大茶山——南糯、南桥、勐宋、布朗、巴达和景迈的茶却所知不多。

勐海新六大茶山的前五座全部集中在勐海县境内,只有景迈茶山位于澜沧县,与勐海紧紧相连之处。新六大茶山年平均气温在18℃左右,降水量为1200—1400毫米之间,年雾日达到128天,茶园分布在海拔1200—1800米的山坡丘陵地带,全年气候温和,雨量充沛,茶树生长季节终日云雾缭绕,造就了大叶种茶树最佳的生长环境,所产的茶品质极佳。

新六大茶山因为所处的地理位置、海拔及其气候不同,各茶区茶叶形状、色泽、气味和滋味方面都有区别。

1、南糯山茶山:

坐落于勐海县东北侧,屹立在流沙河东岸,茶品特点:属乔木大叶种,微苦涩、回甘、生津好,汤色桔黄透亮,具有花香、兰香和蜜香。

2、南桥茶山:

位于勐海县勐遮最大的坝子,茶品特点:属乔木中叶种,乔木茶树不成林(片),灌木居多,口感苦涩,微回甘,生津一般,汤色深黄,条索墨黑,香气花蜜香。

3、勐宋茶山:

位于勐海县东部,东与景洪市接壤,南接格朗和乡,西南接勐海镇,北与勐阿镇交界。茶品特点:属乔木中叶种,乔木茶树成片,灌木居多,口感苦涩,微回甘、生津一般,汤色深黄,条索墨黑,香气一般花香。

4、景迈茶山:

位于澜沧县惠明乡与勐海县勐满乡紧紧相连,茶品质特点:属乔木大叶种,苦涩重、回甘生津强,汤色桔黄剔透,香气花蜜香。

5、布朗茶山:

位于勐海县南80公里处,南部与缅甸山水相连,主要聚居布朗族为主,总面积1000多平方公里。茶品特点:属乔木大叶种,较苦涩,回甘快,生津强,汤色桔黄透亮。香气独特,有梅子香、花蜜香、兰香,特别是以老班章茶为代表,是中外客商和普洱茶爱好者梦寐以求的收藏佳品。

6、巴达茶山:

位于勐海县城西58公里,这里生长着成片的栽培型茶树和野生茶树林。贺松村大黑山上就生长着一株1800年的野生型茶树王。巴达山茶品特点:属乔木大叶种,茶叶味苦涩,回甘、生津快,汤色桔黄晶莹、透亮,条索墨绿油亮,香气好,有梅子香、蜜香等。

大益嘉年华全国展开主题茶会活动 广州启动


图为:2011大益嘉年华首场主题茶会在广州启动。

8月27日,“发现中国茶道之美•2011大益嘉年华”全国分会场主题茶会活动首场正式在广州拉开帷幕,茶会以“大美中国•华彩倾城--发现中国艺术之美”为主题,邀请著名艺术家冯峰先生用独特的视角解读当代艺术生活的交融和传统时尚的创新。

“大益嘉年华”是大益茶业集团倾力打造的年度性大型茶文化活动品牌,活动致力于为全球茶人茶友创建沟通、交流、分享的平台,提升并弘扬中华优秀茶文化。首届“大益嘉年华”以创意征集茶摄影、设计作品为活动主线,同时也在全国各地举办以“大美中国”为题的分会场茶会文化交流活动,通过艺术讲坛、顶级茶品品鉴,让茶人茶友领略“中国茶道之美”。

“艺术和生活本无界限,传统与时尚也并没有隔阂。艺术和生活的相互交融,传统和时尚互相映照,使艺术成为了生活本身。”首场茶会活动启动当日,主讲嘉宾冯峰先生与来宾们分享了他《艺术就是生活》的创作主张。冯峰是广州美术学院知名教授,90年代开始从事艺术教育工作,其艺术创作涉足当代艺术、实验设计、小说等多个领域。2010年西安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标识性建筑宣政殿与紫宸殿(时间的宫殿)出自冯峰之手,他的艺术作品曾在美国、英国、法国、韩国、日本等多个国家展出,并在巴黎、北京、广州、深圳、香港等地举办个人艺术展览。在现场演讲中,冯教授将包括茶艺在内的艺术创作融入到生活中精彩讲解,为现场来宾勾勒出一个精巧、细腻的艺术生活空间。

茶会的另一位主讲嘉宾是广东省中国文物鉴藏家协会副会长、古董藏家何国均先生。何先生自幼爱茶,长年的专注研究使他对茶道有了独到的理解,后来将精力集中到了收藏茶具器皿上。何老师家中有古董茶具上百件,当日他带了最喜欢的二十余件瑰宝到场,如数家珍、一一展示其用料、特点、出处,和来宾们分享了他与这件宝贝的渊源。数件珍宝逐一亮相,在茶会现场演绎了中国茶具演变史的岁月风云。

茶会上,大益集团为来宾们特别安排了“辛亥百年典藏纪念茶”的品尝品鉴。“辛亥百年典藏纪念茶”是大益集团精心钜制的首款“大师系列”茶品,具有非常独特的人文价值与收藏意义。初秋的夜晚,一席茶,一幅画,器在外,道在内,传承经典,演绎时尚,中国艺术之美,茶道之美,尽在其中。

大益吴远之:如何选用合适的壶型冲泡普洱茶


大益吴远之:如何选用合适的壶型冲泡普洱茶

紫砂壶是实用性和艺术性高度和谐统一的妙品,用紫砂壶泡茶既可享受它优美的造型艺术,又能感受它不可替代的实用功能。大益吴远之介绍:紫砂壶的造型是为泡茶而设计的,任何壶型都可以泡茶,但是选用合适的壶型冲泡普洱茶,更能感悟它的奥妙。

不同泥料选择不同的茶

大益吴远之介绍到,云南大叶种普洱茶茶性独特、口感丰富,配以紫砂壶效果更佳。由于紫砂泥有不同的泥种,烧结温度不同、烧后收缩率不同、密度不同,气孔的疏密也不同,利用紫砂泥这种细微的变化来调节冲泡不同特点的茶,自有奥妙。一般而言,紫砂壶壶音频率较高的适宜配泡重香气的茶,如绿茶、青茶等;壶音频率稍低者则较适宜配泡重滋味的茶,如乌龙、铁观音等。大益吴远之为您介绍,不同泥种的紫砂壶如何配泡不同品种的普洱茶。

紫泥多夹于甲泥矿层当中,以砂为主,其中大部分的组成结构为较大的颗粒,还有一部分就是再成形中起可塑性和黏接作用的膏状物质。紫泥气孔特征是开气孔和闭气空两者并存,它的开气孔是内部较大颗粒在高温作用下收缩变形,与膏状物质的自然分离而形成的,其气孔开口相连、弯弯曲曲、连绵不断,近则相邻,远则可能贯穿全身,所以紫砂透气性好,特别宜茶。紫泥壶对普洱茶适应性强,不管生茶、熟茶、老茶、新茶,不同茶区的普洱茶,只要专配专茶冲泡,一种茶叶用一把壶就可以了,壶经养护效果更佳。

本山绿泥是紫泥层的夹脂,有“泥中泥”之称。本山绿泥气孔特征与紫砂差不多,开口气孔和闭口气孔并存有之。本山绿泥壶冲泡陈期短的生茶,特别是茶味足、气感强的班章、布朗等茶区的生普洱茶,能吸收茶汁,有过滤苦涩的作用,效果较好。大益吴远之提醒您,本山绿泥泥质纯正油润,是紫砂泥中的极品,经生普洱茶汤泡养,更显天生丽质、温润如玉,诱人垂慕。

朱泥是嫩泥矿层底部的泥料,质坚如石,有“未触风日之石骨”之称。朱泥壶收缩率高、密度高,烧成后敲击声较脆,其透气性与紫泥、本山绿泥相比较弱。这是由于朱泥在烧制中,有机物和一些易溶物都参与反应,那些较大的颗粒烧成后,每一个都形成为一个中空的物质,形成了闭口的气孔,这也是朱泥壶保温性较好的原因。大益吴远之介绍到,朱泥壶发茶性强、保味保温功能好,适合冲泡普洱老茶、陈茶,冲泡熟普洱茶,味道醇厚、茶汤稠浓,用以养朱泥壶,会更加红润亮丽。用它还可逼出茶味,水长耐泡,收到其他器皿冲泡所不能得到的良好效果。

紫砂泥是紫泥、本山绿泥和红泥三种基本泥构成的统称,又美名为“五色土”。历代制壶大师在不断地实践探索中,凭自身经验,利用砂泥互相配比不同,调节火温,以及烧成后发色的物理、化学变化,使制作的紫砂壶颜色千变万化、丰富多彩,颜色已远远不止五种。用传统的手工方法,以紫泥、本山绿泥和红泥的原矿配制炼泥,可以派生出不同色相的泥料做壶(如本山绿泥与紫泥相拼成团泥等),同样能使人感受到质朴文静、纯真素雅之美,用以冲泡普洱茶也是色、香、味俱全,尽显紫砂壶宜茶之优势。

大益吴远之提醒您,随着紫泥、本山绿泥、红泥存量减少,采用纯净陶土添加氧化物作色剂或用新的矿土替代、以工业化生产配制的许多新泥种,虽则颜色鲜艳、光彩夺目,但经实践证明,用有化工添加物做成的紫砂壶效果并不乐观。因此,泡普洱茶一定要选用纯正紫砂泥做出的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