勐海茶厂怎么来的?大益和勐海茶厂是什么关系

发布时间 : 2019-12-04
勐海红茶特点 勐海古树红茶 云南勐海普洱茶

勐海红茶特点。

谈到普洱茶,必谈勐海茶厂。那么,勐海茶厂是怎么来的,你知道吗?这其实有一段复杂的历史,值得我们认真聊聊。

1939年春,云南中茶公司委派范和钧、张石诚到佛海筹建云南省中国茶叶贸易股份有限公司佛海试验茶厂,这就是佛海茶厂的前身。当时的厂长是范和钧,张石诚为技术人员。1940年,中茶总公司从恩施茶厂、江西精茶厂借调技术人员,在云南抽调90余人,在范和钧的带领下到佛海筹备建厂,当时就地取材,搭建临时厂房。茶厂就这样建起来了。

建厂之初,条件艰苦,物资短缺,范和钧亲自前往泰国购买制茶机器,到缅甸购买建筑物资。1941年秋,按照恩施茶厂改制茶经验生产出第一批“滇红”。1942年,日本军队入侵中缅边境,中茶公司全员撤回昆明,茶厂停办。从筹建到停办,仅仅经历了两年的时间,有点可惜。所以说,世界和平很重要。

1951年,中国茶叶公司云南省分公司派唐庆阳、杨秉奎到滇南考察,重建佛海茶厂。1952年,在佛海旧址建云南省佛海茶厂,为全民所有制企业,隶属中国茶业云南省分公司,有职工51人;1953年9年,变为隶属于西双版纳州政府,更名为中国茶业西双版纳茶厂。1952—1953年,茶厂以茶叶收购、调运为主。1954年4月,更名为云南省茶业西双版纳茶厂,转入原料加工,以收送制茶为主。1956年2月,变为思茅专属,更名为思茅专区勐海茶厂。1970年才变为隶属勐海县政府,更名为勐海县茶厂,1980年更名为勐海茶厂。(参考《勐海县志》《漫话普洱茶》)

cy316.cOm扩展阅读

云南勐海茶厂制茶史


云南:勐海茶厂制茶史

8月21日,阳泉大益茶授权专营店店长熊立平为小读者们讲解了大益勐海茶厂制茶的发展史。

熊立平介绍,勐海茶厂坐落在世界茶树发源地--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旧称佛海)。

1938年,为振兴中华茶产业,受当时中国茶叶总公司委派,毕业于法国巴黎大学的范和钧先生与毕业于清华大学的张石城先生带领90多位来自祖国各地的茶叶技术工作者前往热带雨林深处的勐海县筹建茶厂。在总结吸收传统普洱茶产制工艺的基础上,引入了机械制茶技术和设备。1940年,勐海茶厂(原名佛海茶厂)正式建成投产,之后几次更改厂名,最后确定为勐海茶厂。

70多年的不懈努力,勐海茶厂已发展为当今首屈一指的普洱茶生产企业,现拥有占地380多亩的普洱茶综合加工厂;勐海县境内的各大茶山,为勐海茶厂提供了充足且优质的原料;遍布各乡镇的茶叶收购组和初制所,以及较强的产品研发能力,勐海茶厂步入了规模发展时期。

云南七子饼茶的推广生产以及现代普洱茶人工后发酵工艺的巨大成功,是勐海茶厂对现代普洱茶发展的卓越贡献。“大益牌”普洱茶作为普洱茶行业中的顶尖产品和著名品牌,几十年来一直被业内推崇为经典普洱茶的代表,成为无数茶人竞相收藏的普洱茶珍品。

“一心只为做好茶”--新一代“大益”人秉承前人的优良传统,专注于现代普洱茶的科学研究与发展,为追求自然健康的更高生活品质,将继续创造更多的云南普洱经典。

勐海访茶:踏上归途 难忘“勐海茶厂精神”(下)


在勐海采访的几天里,宣传部的刘应枚部长只要一有空,就与我聊起凤庆,聊起凤庆的茶,毕竟那是她的老家。

转眼间60年过去了,这个被刘献荣发现的小姑娘,在初到勐海的那些日子里,想家是她每个梦的重要内容。但她坚持下来了,勐海年轻小伙的爱情让她找到了归宿,应该说是茶,让他们一辈子都在勐海的茶业发展担起了一分责任,许多年后的今天,勐海普洱茶以其独特的“勐海味”倍受广大普洱茶消费者青睐,勐海已跃升为普洱茶产量居全国第一的县份,每每谈到这里,刘献荣总是会感慨万千。他清楚,正是那种把他乡当故乡的无私支援,方能让那些凤庆人加入到勐海茶产业大军中,这是勐海历史不能忘记的一笔。

知道我将去勐海参加第九届茶王节,当年从凤庆茶厂走出去,参加第二批援助勐海茶厂的陈绍愚的外甥找到我,让我把滇红集团的最新款产品给他舅舅带去,嘱咐我一定要留出时间到他舅舅家坐坐。到勐海的第一天,我就通过电话找到了陈绍愚家。

与他谈起从凤庆到勐海经历,自然绕不开茶,绕不开凤庆茶厂与勐海茶厂的特殊关系,绕不开凤庆与勐海的渊源。事实上,两个县都似乎为茶而生,1938年毕业于法国巴黎大学的郑和均先生和毕业于清华大学的张石城先生带领90多名茶叶技术人员赶赴勐海筹建茶厂,1940年勐海茶厂正式成立;1938年,年近不惑的湖南人冯绍裘先生从下关走了十多天的山路来到凤庆考察;1939年凤庆茶厂的第一批500担的红茶出品转运香港出口,为抗日战争赚取了可贵的外汇。1996年,云南滇红集团正式以集团公司的形式运营。2007年,云南大益集团注册成立,谈到这些,陈绍愚老人满眼泪水,他知道,两个茶厂都有他的经历,都流过他的汗水,青春交到了凤庆茶厂手上,老当益壮的中年都献给了勐海茶厂。

他谈到了许多当年从凤庆茶厂调到勐海茶厂的凤庆人,在勐海他们生活得很好,但还是免不了怀念家乡,有些人每年都坚持回老家探亲,有些人凤庆这边其实也没有什么亲人了,但他们一定也会把假期花在到凤庆的路上,看看凤庆的发展,再想想自己走过的路,似乎总能在两个县之间的路上,寻找到远去的情愫。

与茶有关,让一些人把他乡作故乡,在一片茶叶上走完如花似锦的前程;与茶有关,也让一些人安心于奉献,一杯茶的时间,情窦初开的少女成了白发苍苍的老人。唯有茶叶不会老去,在经济的新格局下,这片茶依旧承载着非凡的使命,让人民富足,百姓安康,也只有茶才能与健康挂钩,与脱贫挂钩,与经济发展挂钩。

离开勐海前,我参加了哈尼族人一年一度的新米节。作为哈尼族的重要传统节日之一,这个节日的主要内容是尝新米饭,这又是另一种勐海味,它让我懂得,一个美丽的地方,总是先让美味诱你臣服,再让美景让你心安。在新米节现场,我又看到了我老家同样使用过的竹编的篾桌,竹制的餐具以及农耕文明的各种农具。

让我眼睛一亮的是居然还有现场织的布匹,棉麻跟着指尖,喂到简陋的织机,编出棉线,再走成横竖交织的棉布。我特意购了一些新米,作为另一种勐海味,我将把它带回到凤庆,让那些想来又没能来到勐海的亲朋好友知道,勐海的味道就是一方山水的味道,每一粒香米,都因浸透了辛劳的汗水而馥郁。

知道我要走,几位凤庆老乡前来告别,他们给我的礼物不是勐海的茶叶,也不是香喷喷的孟巴拉大米,而是当年抵达勐海茶厂的真实感受。按理说,你一言我一语的交流气氛肯定热烈,但那天晚上有了意想不到的冷场。回首往事,有人顿悟、有人沉思,但谁也没有责怪是一片茶叶为他们牵线搭桥,生在凤庆,老于勐海。理想,在那个年代是一个通体闪耀的词,它可以孵化扎根边疆的决心,给不切实际的内心纠错。

但是实现理想,付出的岂止是自己!凤庆的父母在牵挂中老了,走了,说实在话,到现在这份遗憾还没有在勐海茶厂的凤庆籍员工心中完全淡去。现在,他们已是迟暮的老人,他们要表达的不是这些,而是想让我告诉他们还在凤庆的亲人,他们活得好好的,凤庆是他们永远的怀念,勐海让他们一生无悔。

谈谈勐海茶厂熟茶的特色


熟茶品,坊间以勐海茶厂为主力销售茶品,最为消费者高度接受。勐海茶厂熟茶品原料,除了勐海本地茶园外,临沧地区也是主要供应原料地。在勐海茶厂历年所制作的熟茶品中,包装、饼模、拼配、渥堆技术等等亦历经多次变革,所以在本文中无法详细记载,仅做一般性特色介绍。

宫廷普洱散茶:以芽茶为主之轻发酵熟散茶,在熟茶中属于高品质与高单价茶品。

7262:1999年以后所出现之高单价熟茶饼,发酵度较低,汤质柔滑、口感较重。以芽茶舖面、3~6级茶菁为里茶。

7572:最早出现之勐海茶厂熟饼,现为勐海茶厂主力常规茶品。发酵度较高,新味较不明显、口感滑甜。3~8级茶菁拼配,以5~6级为主。7592(8592):亦为勐海厂主力常规熟饼,出厂价格较低。发酵度较7572轻,口感最重,新茶略带酸苦,然经过多年陈化或入香港茶仓则成为消费者接受度最高熟茶品。面舖3-6级菁,里茶以5~8级为主。

7562:勐海茶厂主要常规砖茶,发酵度较低,口感稍重。以3~6级茶菁混拼不舖面。

大益丹青:2013年大益新推出的发酵度6~7成熟度的轻发酵高价位熟普。

走上普洱茶历史舞台的勐海茶厂


有一个茶厂对普洱茶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就是勐海茶厂了。它的地位和影响力是其他任何茶厂都不能比拟和与之相提并论的。到底勐海茶厂是怎样一步一步地走向历史的舞台,书写着它的传奇的呢?了解这段历史,对了解普洱茶是很有用处的。

勐海茶厂始建于1938年,经历了国民党政府和共产党政府,同为两政府的国营茶厂,2005年正式改为私有制。这些关键词,都不是令其成为普洱界最显赫的茶厂。世人认识勐海茶厂,是先认识勐海茶厂生产的茶,后认识勐海茶厂。勐海茶厂位于云南勐海县,以前交通十分不方便,偏远的勐海茶厂是鲜为人知的。但它生产的茶却远销海内外,流传甚广。更重要的是它一直都有延续生产紧压普洱茶,更幸运的是早期产生的茶品能保留下来。像40—50年代的红印、绿印;69年文革砖头;70年代的黄印;73青饼;88青饼,93年沱茶;97年水蓝印等等。

2000年左右,对于普洱茶市场而言,勐海茶厂还是寂寂无名的,但红印、绿印、文革砖却是赫赫有名的。那个时候,如果说起勐海茶厂,还会有人问是什么来的?但说起红印、绿印、文革砖大概都知是老茶。但现在说起勐海茶厂,大概没有人不知了,即便不是普洱界的人。

芳村茶商为了要摆脱港、台茶商的控制,决定自己去云南做普洱茶,掌握货源。八、九十年代芳村茶商到云南做普洱茶是走临沧、保山那条线的,但那时是做散熟普,2000年时要做紧压普洱茶。那么他们去哪里做呢?依照什么为线索和依据呢?就是港、台茶商提供的旧茶,旧茶的包装纸上印有勐海茶厂。他们是根据旧茶包装纸上印有的勐海茶厂,找到了勐海茶厂。当时信息是封闭的,港、台茶商要保卫自己的商业利益,是不可能主动提供他们茶的来源,勐海茶厂的信息给芳村茶商的。是勐海茶厂的旧茶,旧茶的包装纸印上了“勐海茶厂”,帮了勐海茶厂,使芳村茶商得以找到勐海茶厂,从此勐海茶厂开始走向辉煌之路,登上了普洱界至尊的位置。

我们今天走过了历史,以站在过来者的身份,回过头来看这段历史。历史选择了勐海茶厂,除了有很多机缘巧合的偶然因素,但还有其必然因素的。纵观以前云南造普洱茶的三大国营茶厂,勐海茶厂,下关茶厂,昆明茶厂。昆明茶厂九十年代已经停产;下关茶厂以做紧压沱茶为主,是边销茶,边民拿来是现饮消耗掉的。基本上没有旧茶保留下来,以前的下关沱茶包装还印有保质期36个月;唯有勐海茶厂,有旧茶保留下来,一直有延续生产紧压茶,保留做七子饼茶的传统和工艺。所以,找到勐海茶厂做传统的紧压普洱茶是首选的也是必然的。

云南还有其他一些曾经生产、加工过紧压普洱茶的小厂、小作坊,当时都处于停产,顶多极小数处于半停产状态。他们不可能找到芳村茶商,芳村茶商更不可能找到他们。以当时的情况来看,要做传统的紧压普洱茶是必然要找到勐海茶厂的,勐海茶厂走向历史的舞台也是必然的。

“勐海味”是什么味?详解普洱茶“勐海味”的成因


勐海味,这个曾经的名词,现在已很少听到。何为勐海味呢?从广义角度理解,勐海味就是勐海地区的普洱茶味道,从狭义角度来讲,勐海味就是勐海茶厂特有的普洱茶味道。

其实,就勐海茶厂的普洱茶来说,他们的勐海味一直在变化,变化得有点让人不喜欢。从前的勐海味,还是那么的熟悉,更可以说是不可复制。勐海味真的那么特别吗?答案是肯定的。但也有朋友近来喝了杯301的金大益,猛地说有臭青味,非常的不喜欢,那样的随性,茶趣非常喜欢,朋友就像是小孩喝茶,全凭爱好,至于什么传统的勐海味的,就是那么不以为然。

至于301的金大益好喝吗?勐海味有吗?茶趣感觉还是挺好喝的,有勐海味,而且差不多十年时间的转化,现在已经非常好喝,感觉到那种布朗山特有的味道。至于勐海味够过瘾吗?这就另当别论了,茶趣还喝过更好的勐海味。想必大家一定会想到88青饼的勐海味,但茶趣不是说88青,但也是一款勐海内飞的中茶,茶味亦是布朗山的,茶味比金大益好一倍,如何说呢,金大益主要是爽口,爽香,而那款中茶,是沉香、沉味,看来是更纯的料之缘故吧,味道就想大益一首词,但比一首词更加好,回想起来,已不能再品之,实在遗憾。

近期都是古树茶为主线的,茶趣一位朋友专售纯料古树茶,一款新班章山旁的古树纯料茶,带给茶趣沉思。这款纯料茶的试品,第一泡就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就是那种纯料茶的茶气,茶趣马上断定,这款茶有潜质,首先,是没有下农药和肥料,第二是制作工艺恰到好处,造就了一款难得的好茶,而且感觉类似易武,只是8泡过后,开始感觉到涩感,不知道转化会如何呢。

越是往后的勐海茶厂,生产的普洱茶越是没有那种勐海味,或者说,是勐海茶厂的勐海味在不断变化之中。旧有的勐海味已不复存在,新的勐海味不以布朗山为主线,偶尔还会拼配外州茶,令茶的转化受到很大影响,本来几年过后就能转化的苦涩感,特别是苦感,现在的勐海茶,苦感几年之后仍然存留居多。

一直以来,勐海茶厂的拼配技术,是茶厂的灵魂,绝对的高度秘密,真的很神奇,很多曾经在勐海茶厂工作过的高级茶师,退休或者出走之后,自立茶厂,但就一直造不出勐海茶厂的勐海味。这是为何呢?难道是勐海茶厂有厂规,绝不能在厂以外的地方使用厂内的拼配技术?又或者是这些人才,都不是绝对的高手?真的很难说,茶趣也曾经喝过这些高手门立厂后所制之茶,真的无那种狭义的勐海味。其实茶趣不是不知道,只是这么核心的问题,还是不直言为好,原因主要是阳光、料和水,特别是水。

在茶趣看来,阳光的作用是令一片茶更有活力的原因,但是由于晒青之茶在现时大批量的生产下,很难能出那个量,既要看天气,又需地方大,耗时又长,只能小规模生产几件纯料茶,才派用场。至于料和水,由于毛茶价格的高企和生产量太大,要勐海茶厂保留原有的勐海味,真的很难很难,而水,就是特别的水,秘密。所以大益近几年不一定是选取以往地区的茶原料,而是选取一些性价比高地区的茶原料,近几年有些新茶就有了苦而不化之感。

为何还是会收藏勐海茶厂的茶呢?“金”“银”“黄”“红”“圣”“龙”“虎”“高”“军”,这些字眼已经成为主角,一款有题材有寓意的大厂普洱茶,是不可多得的,在今天看来,还是送礼的佳品,难道金大益不好吗?答案是否定的,难道龙印不好吗?答案亦是否定的。

勐海茶厂之茶,特别是高端茶,用料还是不错的,更能为日后摆放、收藏、品饮达到平衡。这几年来,传统的7542、7572逐渐走下波路,特制茶逐渐成为主角,看来市场还是非常欢迎高端茶的,就如为何别人愿意花1000元买一斤大红袍一样,喝茶都是追高不追低的。

什么是“勐海味”?


地球上有两片肺叶,其中一片就是西双版纳,这里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却不热,盛夏的日均最高气温也就31度,一场雨又能随时掉个几度,紫外线是有点强,可于浓密繁茂的植被下行走,不过是在一片片绿荫里平移。

这片雨林中,有个“中国普洱茶第一县”:勐海县。

勐海县是闻名中外的“普洱茶”故乡和中国产茶最早之地,有着1700年前的野生“茶树王”以及星罗棋布的古茶树群。

千百年以来,勐海地区居民世代居住在茶山上,与茶相伴。在这里有最古老的种茶民族,有最古老的古茶园,还有最醇厚的普洱茶。勐海普洱茶的发源地,悠悠古树王国,山山寨寨古茶香,这就是对勐海地区的真实描述。

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构成了天然的净化系统,使得勐海茶区的茶树拥有了其他产茶区无法比拟的口感。

或许正是因为如此,才有了茶友们常说的“勐海味”。这种“勐海味”在茶友们的口口相传中,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认知,也给这座小城增添了一抹神秘的色彩。

那到底什么是勐海味?

在普洱界有句话叫:无勐海,不普洱。

老茶客们深深迷恋,新茶客们心向往之。“勐海味”究竟是个什么味道?

行业内公认的“勐海味”的熟茶感觉,主要有以下三大特征:

1、味道纯正,没有酸味、中药味或其他杂味;

2、甜。勐海茶厂发酵车间发酵出来的茶,不管是闻香气还是品饮的过程中,都有一种明显的甜甜的味道;

3、醇和滑。勐海茶厂生产出的熟茶,在品饮过程中能够体验到厚实的汤感,比较黏滑,不寡淡也不发酸。

勐海味是如何形成的?

勐海味的形成需要勐海优质茶原料,勐海活性矿物质水,勐海发酵场地(丰富微生物群落),三者具备,方能为勐海味的形成奠定良好基础。

有了这三个要素还不行,必须要有丰富发酵经验的发酵师傅精心发酵,然后在勐海存储一段时间,让勐海味趋于稳定状态,才能保证勐海味的形成。

所以说,勐海不仅是普洱茶的生长圣地,也是普洱熟茶的发酵圣地。

普洱的四大茶厂,你知道几个?


现在普洱茶种类随着山头的细分越来越多,很多老茶可能见过样板,但多数名字已经被人遗忘。普洱茶在改革开放之前,都是由国家统一经营,属于国营企业。而经济的发展以及私营企业的崛起,国营茶厂日趋衰落,不得已进行体制改革,最终出现了现在的普洱茶四大茶厂。而在国营时期由于普洱茶各种品牌系列还处于空白期,因此茶友们囗熟能详的印级茶、七三厚砖、八八青饼、九九绿大树、红丝带等等经典普洱老茶,就是出自老国营茶厂。75年中国茶叶总公司选出最好的四家大厂作为主要的普洱生产基地,四大茶厂分别为:昆明茶厂、勐海茶厂、下关茶厂、普洱茶厂,并分别以编号1、2、3、4来代表四个茶厂。昆明茶厂就是现在的云南中茶茶业自成立以来,中茶开发了包括“7581砖”、“7541”、“7571”、“中茶红印”等经典系列产品。中茶的品牌价值观蕴意为“中华茶文化,饮誉世界、弘扬八方”。勐海茶厂是现在的大益茶业集团大益的红丝带青饼、7572、7562、7542、8592、大蓝印、黄印都是延续至今的经典之作。茶为健康之饮,以其绿色生态、及富含对人体多种有益物质。此为身体之“益”;茶为文明之饮,是修心养性、启迪智慧的媒介。此为精神之“益”;茶为和谐之饮,雅俗共赏,是人与人之间友好、文明交往的桥梁。此为沟通之“益”。这就是大益的三益精神。下关茶厂即现在的下关沱茶集团下关代表作T系列有T8603、T8613、T8633、等。T代表铁饼,前面2个数字代表研制配方的年份,第三个数字代表茶青的级别,第四位数「3」是生产厂家的代码,T8653即:铁饼,86年研制的配方,五级茶青制作,云南省下关茶厂出品。普洱茶厂现今云南普洱茶集团云南普洱集团正式启用以“大叶种茶叶”及“马”为主要表现元素,马帮精神渗透其中的“普秀”牌新商标,旨在有效推动树立“正宗、传统、专业、领先”的企业形象。云南普洱茶(集团)有限公司秉着“冒险、创新、亲和、诚信”的茶马古道马帮精神,力求实现“自发向上、务实客观,创一流普洱茶专业企业的自我价值。现今的普秀就是云南普洱茶品牌之作。

常说的“勐海味”到底是什么味呢?


什么样的味道才是“勐海味”呢?

经常有茶友提问:什么样的味道是勐海味道?多次解答,还是有很多人不明白,除了多次尝试、对比之外,对茶的常识也要多了解一些,才能更好的体会勐海茶的特点,进而懂得“勐海味道”。

勐海茶,滋味浓醇,苦涩皆有,显厚重,常常让茶客魂牵梦萦的,最具风格的“勐海韵味”,多数茶客谓之“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其实,这种韵味可以用最简单的词汇描述:“协调性”、“苦涩味的协调性”。

勐海茶,“苦”与“涩”的协调性是较好的,滋味浓,苦涩俱佳,但苦味稍占上风,在口腔里的余味是苦为主,即通俗说的勐海茶是“苦底茶”。

苦为余味,往往带来清凉的感觉,回甘的感觉。涩为余味,由于收敛性的刺激作用,口腔会有失水的感觉,带来的是燥的感觉,有些不舒服。

有些地域的茶,滋味也浓,耐泡,许多茶友喝了,总觉得有什么不对,好像没有“韵味”,为什么?实则,这种茶的“协调性”不够好罢了。

往往这些茶,有的,苦味不够,偏甜,而涩味又来得太长,没有韵味由此而生。有的,只有苦,没有涩,没有生津,显得空荡,给人以寡水般的感觉。还有的,苦涩皆薄,微甜,没有力道,自然其韵味,只能是无味之韵味了。

从茶品内含物的说,主要是三大类物质,茶多酚(显涩,兼有一定的苦味)、生物碱(咖啡碱为主,显苦),以及氨基酸类物质(鲜爽度的

只有勐海料、勐海发酵的才是好熟茶么?什么是好熟茶?


【渥堆发酵流程】

熟茶的发酵时间一般在45天左右。

1、晒青毛茶湿水:这个湿水量一般是毛茶总重量的30%—40%,茶叶的细嫩度越高,湿水量也会高一点;2、堆放:这个高度一般是70厘米左右;3、盖上棉布:这个工序主要是为了保持水分、温度;4、翻堆解块:发酵过程的前30天,要翻堆4-5次,控制温度和湿度;5、开沟:茶叶成熟度基本靠近发酵师的目标时,将堆子开成一条一条的沟状,快速抽干水分,降低堆温下;6、摊晾:在茶叶基本没有热度时,将茶叶摊平,晾干。

【熟茶最大的好处】

熟茶最大的好处:生茶替代品、身体容易接受、养生功效。在熟茶命名之前,生茶叫普洱茶,70年代末人工发酵普洱茶在台湾有了熟茶称呼,青饼才有了生茶的名分。

身体容易接受:熟茶没有生茶自然转化的美妙,但熟茶人工发酵却给了普洱更大的普及价值,随着年龄的增长,口舌之欲渐渐被健康养生所赶超,一泡熟茶的温润从健康的角度讲远胜一泡新生茶的刺激,对大多数人来讲,刚出厂的生茶对身体的刺激可不是你一个喜欢喝所能掩盖的。

生茶替代品:正式出现熟茶应该从1973年始,1975年人工渥堆技术在昆明茶厂正式试制成功,从此揭开了大规模快速发酵的新篇章。人工发酵技术研制的原因是为了解决普洱茶自然后发酵时间过长的问题,所以人工模仿自然发酵的过程以达快速陈化普洱茶的目的。

养生功效:现代医学关于普洱茶的众多保健功效的研究、实验以及临床证明大多数是取样于普洱熟茶的,因此普洱茶的强大保健功效的桂冠,熟茶当之无愧!

【普洱熟茶的原料和发酵地问题】

提起普洱熟茶,圈子内普遍有两条这样的认识:

1、好的熟茶一定是勐海料;

2、好的熟茶一定是在勐海发酵的。

两条综合起来,便成就了所谓的勐海味,也被曲解为“勐海料在勐海发酵”的熟茶才有“勐海味”。

对此,小编不想引经据典费力争辩,只说3条:1、勐海茶厂生产的熟茶原料有大量来自临沧;2、勐海料在勐海发酵的也有很多垃圾熟茶3、以临沧茶为主要原料在下关发酵的下关茶厂的熟茶(销法沱)的品质的早已名声远播海内外。

【普洱熟茶发酸是用了临沧料?】

有的熟茶发酸,于是有人归咎于使用了临沧料、思茅料,或者认为是在临沧、思茅、下关、昆明等地发酵所致,其实大谬也。

首先:熟茶发酸的原因有三点:1、较嫩的茶容易出现酸味。这是春茶,全芽,一芽一叶较容易出现的问题。所谓看茶做茶,针对不同的原料,就是要强调发酵方案的配套。2、晒青毛茶加水发酵,有个适度的比例。水多了,会导致发酸。3、发酵3-5天后,堆子即散发出酸味。直到后期堆子温度上去,发到我们所说的适度发酵程度。发酵程度低于7成,出现酸茶的概率就越高。如果是2-4成,茶酸几乎是一定的了。4、发酵温度低,堆子温度上不去,茶不容易发熟,所以很容易导致轻发酵。

什么是普洱茶的“勐海味”?什么是普洱茶的“勐海味”?


普洱茶有一种味道,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它当然就是勐海味。不可言传并非是不能说,而是无法用准确的言语来准确阐述。

刚学普洱茶时寻觅勐海味,确实有些难度,但勐海味生普洱能够变老茶的传说,让广大茶友魂牵梦萦。收藏新生茶变老茶,也是茶友们的可望与幻想,学懂普洱茶,才能找到可以仓储转化的生、熟普洱茶源,学懂普洱首先得弄明白,云南西双版纳勐海普洱茶为何味,什么是勐海味?它的味道与其它普洱茶味道又有什么区别呢?难到没有勐海味的普洱新生茶就不能变老茶了吗?这是我一直思考并认真寻找的味道。

到底什么才是勐海味呢,有人说是普洱茶特殊的、无法模仿的一股陈香。

怎么形容呢?

勐海味的香,它可以是“荷香”“兰香”,也可以是“枣香”“清香”,还可以是“樟香”、“陈香”等。这么多的香味不知从何而来,但是你能感觉到,但又琢磨不透,不经意间他会出现,等你仔细寻找又四处躲闪。

有人说是勐海的茶、勐海的水和勐海的工艺造就的一种味道,在口腔味蕾上呈现的绝妙汤感。

勐海味的香,是干茶香和茶汤香气的总和,朴实无华、厚重无锋、不着浓艳,他积淀着岁月,但却一定是让人舒爽愉悦而又回味无穷。

勐海味的味,它一定红汤透亮,它一定不苦不涩,不酸不馊,它一定醇厚稠滑,还有回甘,应该还有绵密与顺柔的感受!

勐海味,是原料和工艺的完美契合,是时光和岁月的天然叠加。

下关茶厂那些事儿


茶,已经成为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许多人来说”不可一日无茶”,茶文化深入每一个人、每个家庭之中。云南是茶的故乡,而下关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与自然条件,四通八达的交通形成集散地的最佳条件,制作工艺精湛,下关茶厂以沱茶闻名于世,素有『沱茶之乡』的美称。云南下关茶厂坐落于风景秀丽的大理市点苍山与洱海之间,这里有东方日内瓦的美誉。『下关风、上关花、苍山雪、洱海月』是大理优美的风光写照,也是茶叶生产加工的优良生态环境。

下关茶厂创办于1941年。下关茶厂的前身是康藏茶厂,1950年康藏茶厂改名为中国茶叶公司下关茶厂,1955年永昌祥、复春和、茂恒等商号的茶叶加工厂并入下关茶厂。

下关茶厂以较细嫩的一、二级优质青毛茶为原料,蒸压制成的云南沱茶主销国内;以普洱散茶为原料蒸压制成的普洱沱茶主要供应出口,销往西欧、北美。前者香气馥郁、滋味醇厚,曾获国家银质奖和全国名茶称号;后者有独特的陈香,具有显著的降血脂功效也曾获国际金奖。20世纪七十年代,下关茶厂同时推出了甲、乙、丙三级沱茶,其中丙级只在当时生产一批,甲、乙级则续有生产,七十年代中后期,下关开始生产熟普沱茶,是侨销品,沱体较大较,沱体没有甲字迹。八十年代才见有印甲字,故此时的沱体较扁,俗称面包沱。

1989年后,下关茶厂先后开发出有绿沱茶、红沱茶、三种类型的旅游迷你微型沱茶、小沱茶、下关茉莉花沱茶,历史上还生产过苍洱沱茶、大理沱茶、大泉沱茶、大众沱茶和503沱茶等。

康藏茶厂一直使用“宝焰牌”商标,直到20世纪五十年代初期。1951年之后下关茶厂的产品以“中茶牌”为主,至1991年向国家商标局申报“松鹤牌”商标,于1992年正式启用,主要用于沱茶产品。目前下关茶厂使用的商标有松鹤、宝焰、南诏、三通、感通七子园饼等。

历史沿革

1941年(民国三十年)蒙藏委员会派任桑泽仁与云南中国茶叶贸易股份有限公司(省茶司)商定,共同合资于大理下关创办康藏茶厂,也就是下关茶厂的前身。主要加工紧茶、饼茶销西藏地区,加工沱茶销四川。至目前为止,紧茶与沱茶仍然是下关茶厂主要的特色产品。1942年加工的紧茶销往西藏、四川,及云南省当地少数民族地区,注册商标为『宝焰牌』。1944年中国茶叶贸易股份有限公司退股,省茶司改名为云南中国茶叶贸易公司。1945年抗日胜利后,业务不振,蒙藏委员会退股,下关厂遂变为省茶司独资经营。1949年停止生产。

1950年改名为『中国茶业公司云南省分公司下关茶厂』,1952年中国茶叶公司所属系统内统一使用『中茶牌』商标,从此各国营茶厂统一沿用『中茶牌』至今。1953年改名为『云南省茶业公司下关茶厂』,行政归属云南省商业厅。1955年,下关地区历史悠久的私人制茶商号全部纳入下关茶厂。1957年改名为『云南省供销合作社下关茶厂』,1958年又改名为『大理茶厂』,1959年又恢复为云南省下关茶厂。

1986年建立大理州茶叶公司,直属州政府主管,下关茶厂为其管辖。1990年晋升为国家二级企业,宝焰牌(紧茶、饼茶、方茶)注册商标正式启用,1992年松鹤牌沱茶注册商标正式启用。1994年由云南省下关茶厂、云南省茶叶进出口公司、重庆渝中茶叶公司、云南省下关茶业综合经营公司、下关茶厂职工持股会,共同发起组成『云南下关沱茶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下关茶厂投资组建云南茶苑投资有限公司,以及大理茶苑旅行分社。1999年下关茶厂正式规范为云南下关茶厂沱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4月正式改为民营。

国营下关茶厂记事

1941年(民国三十年)蒙藏委员会派任桑泽仁与云南中国茶叶贸易股份有限公司(省茶司)商定,共同合资于大理下关创办康藏茶厂,也就是下关茶厂的前身。主要加工紧茶、饼茶销西藏地区,加工沱茶销四川。至目前为止,紧茶与沱茶仍然是下关茶厂主要的特色产品。1942年加工的紧茶销往西藏、四川,及云南省当地少数民族地区,注册商标为『宝焰牌』。1949年停止生产。

1950年改名为『中国茶业公司云南省分公司下关茶厂』,1952年中国茶叶公司所属系统内统一使用『中茶牌』商标,从此各国营茶厂统一沿用『中茶牌』至今。1955年,下关地区历史悠久的私人制茶商号全部纳入下关茶厂。期间,与勐海茶厂相同更名多次,1959年又恢复为云南省下关茶厂。

1990年晋升为国家二级企业,宝焰牌(紧茶、饼茶、方茶)注册商标正式启用,1992年松鹤牌沱茶注册商标正式启用。1994年由云南省下关茶厂、云南省茶叶进出口公司、重庆渝中茶叶公司、云南省下关茶业综合经营公司、下关茶厂职工持股会,共同发起组成『云南下关沱茶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下关茶厂正式规范为云南下关茶厂沱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952~1968

1951年紧茶统一规格,每个238g ,每筒七个,每担30筒。

1952年中国茶业公司所属系统内公司统一使用『中茶牌』。下关茶厂开始生产七子饼茶。进入60年代因原料调拨计划和加工产品的分工,下关茶厂以沱茶与紧茶为主要产品,圆茶只少量生产,多数计划交由勐海茶厂。

1953年茶厂通过试验,将饼茶揉制由布袋揉成圆型后,再用十八公斤重的铅饼加压的方法,改用铝甑直接蒸压的方法。

1955年经省公司批准,紧茶规格由心脏型改为砖型,先生产10吨到丽江等地试销并征求消费者意见。同年,省公司通知茶厂对出口紧茶进行人工后发酵试验。

下关茶厂七子饼茶形状由凹型底改为平底。

1956年按股合并私营茶庄或茶业公司于国营企业,从此结束私商经营茶业的历史。

1958年试验成功高温快速人工后发酵,达到缩短发酵周期、降低成本的效果。

1960年批准量产250g 普洱方茶。

1962年开始生产125g 沱茶。

1963年边销紧茶内包装改用牛皮纸袋、麻绳捆渣,改变长期以糯叶包装。

1966年因文化大革命影响,紧茶宝焰牌改为团结牌;而心脏型不利于机械加工、包装,遂停止生产,1967年开始生产砖型紧茶,配料与加工工艺不变。

1968年为配合茶厂定量定量供应的原因,沱茶重量从原来的125g 改为100g 。

1972~1978

1972年经省茶叶公司批准,恢复七子饼茶的生产。同年六月,省茶叶进出口公司合并省土畜产进出口公司,才正式成立『中国土产畜产进出口公司云南茶叶分公司』。经省公司批准恢复七子饼茶生产。

1973年昆明茶厂吸取下关茶厂紧茶渥堆发酵的原理,再经高温高湿人工速成的后发酵处理,制程现今的云南(熟茶)。

1975年试制普洱沱茶(熟茶),1976年批量出口沱茶(7663)专供香港天生行,由该行转销法国市场销售。

1976年省公司召开全省生产会议,要求昆明、孟力海、下关三个厂加大生产(渥堆熟茶),并决定茶品唛号。下关厂为76开头,末尾为3。

1978年下关茶厂原本产量不大的圆茶(七子饼茶),因原料调拨困难,省公司将生产计划下达给勐海茶厂加工。

1979~2004

1979年香港天生行到下关厂参观,1980年再偕同法国茶叶批发公司、专栏作家、医学博士等一行人到厂参观。

1983年因订单需求,向省公司申请恢复制作七子饼茶,唯量少以供应日本外销订单为主。

1985年为解决厂内的野生茶(荒野茶,又称大树茶)出路问题,经抽样送商业部杭州茶叶加工研究所鉴测,结果确认属茶科植物,可饮用。

1986年班禅参观下关茶厂,希望恢复心脏型紧茶的生产,并当场订购500担,由下关茶厂加工后运交青海省政协;而当时亦在省内边销茶区销售一部分,但数量不多。

1987年底台湾开放大陆探亲,1988年底台湾茶艺界一行十四人到下关茶厂参观。

1988年为解决中档原料过多,开始试制加工「丙级沱茶」。

1989年昆明茶厂开发出旅游微型沱茶。下关茶厂于1997年生产3g 微型小普洱沱茶,主要出口日本。

1992年松鹤牌沱茶注册商标正式启用。

1993年开始生产「一级沱茶」。

1994年由云南省下关茶厂、云南省茶叶进出口公司、重庆渝中茶叶公司、云南省下关茶业综合经营公司、下关茶厂职工持股会,共同发起组成『云南下关沱茶股份有限公司』。

1996年茶厂决定将厂徽图形做为产品标志,压制在甲级沱茶上,以取代原来压制在甲级沱茶上的「甲」字。

1997年下关茶厂投资组建云南茶苑投资有限公司,以及大理茶苑旅行分社。

1999年下关茶厂正式规范为云南下关茶厂沱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此时,下关茶品配方与制程出现重大变化。

2004年4月改为民营企业,国营下关茶厂正式走入历史。

勐海茶跟外县茶的区别是什么?


勐海茶的代表是布朗山的曼新龙毛茶,思茅茶区的墨江毛茶,还有临沧茶区的勐库毛茶,和易武湾弓毛茶,主要从:香气、浓强度、回味、水路和协调性5个方面来对比区分这几个地区毛茶,当然不能代表全部。我们就按本节的样品来进行对比,通过这样对比的基本结果来参考区分布朗山、墨江、勐库,易武详细如下:

1、香气不同类型,布朗的浓、不张扬偏果香;墨江的淡薄偏花香;勐库的青草香带甜,高扬;易武以较偏向蜜香。

2、浓强度:布朗的厚实、感受的苦和涩,墨江平淡感受寡带一点苦;勐库的刚烈,苦、涩尖锐,易武的柔和不突出苦、涩。

3、回味:布朗山的强烈、速度快,墨江的回味较少又慢,勐库的慢、较强,易武的较好。

4、水路:布朗山相对粗,墨江也是相对细、勐库的粗,易武的细。

5、协调性:布朗山比较协调,苦涩突出但化得较快;墨江茶水不太融合,勐库协调性较差,苦、涩露出且较难化,易武的协调较好。

普洱茶友,感谢您花费宝贵的时间阅读《勐海茶厂怎么来的?大益和勐海茶厂是什么关系》一文,我们精心撰写的《勐海茶厂怎么来的?大益和勐海茶厂是什么关系》内容希望能帮助您增长普洱茶的知识,如想了解更多cy316.com的普洱茶内容,请访问我们为您准备的专题:勐海红茶特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