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树品种与王平盛

发布时间 : 2020-11-30
绿茶树品种 岩茶的茶树品种 龙井黄茶树品种

绿茶树品种。

我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下面是茶经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茶树品种与王平盛”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各位茶友们了解“茶树品种与王平盛”相关知识!

王平盛,男,普洱市宁洱县人,生于1948年11月,汉族,研究员。

1969年参加工作,1976年毕业于云南农业大学茶叶专业后回到云南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王平盛先生一生以茶叶为事业和生活的核心,致力于茶叶生化、茶树品种资源、茶树栽培技术的研究,从事科技管理等工作,于上世纪80年代末起先后担任副所长、所长、书记,兼任云南农业大学硕士生导师,中国茶叶学会、云南茶业协会常务理事、西双版纳州茶业协会副会长等,1998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是我省著名的茶树品种专家之一。

“六五”期间,参加云南茶树资源考察征集、保存和利用研究工作,在所内建立全国最大面积30亩的《国家种质勐海茶树分圃》,现已保存各种珍希茶树资源材料900余份。“七五”、“八五”期间,他担任国家攻关课题省基金课题和省攻关课题的第二主持人和主要执行人。“九五”期间,他担任国家攻关课题“茶树优良种质评价与利用研究”、省基金课题“云南大叶种优异资源机能性物质研究”主持人;参与了云南大叶茶密植速成高产稳产栽培新技术。担任云南省茶科所所长期间,他带领干部、职工、科技人员全力推进全省茶叶科技研究、推广,积极主动帮助勐海县发展规范化密植速成生态茶园。“十五”期间,主持国家攻关子课题“茶树种质资源创新与利用研究”,农业部基础资金和成果转化项目,省攻关项目“大叶茶优质高产抗病新品种选育、有机茶生产及新产品加工技术研究”,科技部项目“云南茶树种质资源整理、整合及共享试点”。“十一五”期间,分别主持和参与了国家科技部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项目“云南茶树种质资源整理、整合及共享试点”、“云南及周边地区茶树资源调查”,农业部项目“云南茶树种质资源更新复壮与利用”,云南省自然科学重点基金项目“云南茶树种质资源及遗传多样性研究”及云南省林业厅项目“云南省古茶园(树)保护管理综合技术试验示范”等研究项目。共获得国家级、省部级科技进步奖8项次。并结合科研工作先后在《茶叶科学》、《中国茶叶》、《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等学术刊物上发表科技论文,有“中国野生大茶树的地理分布、多样性及其利用价值”,“云南茶种质资源主要性状鉴定和评价利用”等30多篇,同时,参加了专著《中国茶树品种志》云南部分的编写工作及主编了云南农作物资源志《茶叶篇》。2004年3月至7月,他作为领导小组成员、专家组组长,参与组织了西双版纳历史上规模最大、科目最多的全州古茶树古茶园资源普查工作,同年11月《西双版纳州古茶树古茶园资源普查报告》被州科技成果评审委员会评定为全州科技成果二等奖。

cy316.com编辑推荐

盛军:西进打造普洱茶品牌


盛军,1962年生于辽宁本溪,毕业于东北林业大学,1990~1996年留学日本大阪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2001~2007年,任中国生物技术集团公司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所长。承担国家、省部级课题9项,申请国际和国内发明专利17项,获国家发明专利4项,发表论文60余篇。2004年入选国家教育部、人事部等七部委选拔的“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兼任中国微生物学会副理事长,国家科技进步奖评审专家。

2007年8月~2009年8月任普洱市副市长,现任云南农业大学副校长。

2009年8月,在首届香港国际茶展上,一种来自云南普洱的茶饮品——“帝泊洱即溶普洱茶珍”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这种方便冲饮的类似咖啡粉末状的普洱茶茶珍通过运用现代生物发酵技术,实现了有益成分的科学配比,同时也消除了人们原来对普洱茶在发酵环境和生产加工方面的担心。经过标准化的生产工艺加工后,这种茶珍的成分和口感很统一,而且还可以加入鲜奶饮用。

领军研发这种新产品的是时任普洱市副市长的盛军博士。在普洱市,他喜欢上了普洱茶:“我深感中国茶文化的博大精深,传承数千年的传统和文化确实有他的道理……”

盛军介绍说,这种经过科学配方和生物发酵技术工艺制备的普洱茶,在动物实验阶段曾用100只老鼠做实验,结果表明有明显的降血糖、降血脂功效。

现在每次吃饭前,盛军都会拿出随身携带的即溶普洱茶珍冲饮,并向客人大力推荐,讲普洱茶的来世今生。盛军说自己一方面是亲身体验普洱茶珍,另一方面,也是在为普洱茶做科学推广。

在香港国际茶展上,著名作家余秋雨笑言:“自己就是第101只‘老鼠’。”他说,现代人生活节奏太快,许多想喝茶、爱喝茶的人却时常苦于没有闲暇的心情。“普洱茶,闲有闲的喝法,忙有忙的喝法,饮用快捷方便的‘帝泊洱’茶珍给忙碌又爱喝茶的人群提供了一种全新选择。我曾经一度很担心农药残留问题,但‘帝泊洱’茶珍味道好、安全,让我喝得很安心。”

2007年,盛军来到云南普洱市,担任副市长。这位留学日本归来的生物科学家开始了一种从未有过的全新经历,并在这里有了新的收获。

2009年,我们来到普洱市,探访这位留日学人。

乘着越野吉普车,在淅淅沥沥的小雨中,沿着弯弯曲曲的山路,一路盘旋而上。路边不时窜出一条狗,或是一只鸡。更让我们没想到的是居然在路上见到成群的野猪,盛军告诉我们,这是周围的农民饲养的,平时都是放养,所以在山里见到并不稀奇。“我觉得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你看生活在这里的人,性情都很温良,因为他不用为了生存去奔忙,渴了,可以喝山里的溪水;饿了,随手就可以摘路边的果子……”

据统计,截止2006年,云南有茶农600多万,很多茶农的生活处于贫困状态。茶叶,原本就脱胎于小农经济,是原始农耕文化的一个遗产。粗枝大叶,是对普洱茶原料——大叶种茶的形象描述,其实茶农的生活也同样如此。当现今的普洱声名远播,并被注入太多时尚元素时,那些茶农,那一片片茶山依然如故。盛军感慨到:“在这里做事情,要有信心更要有耐心,因为村民们并没有太多的欲望,他们很习惯祖祖辈辈传下来的生活习惯。有时候,也不能说他们生活节奏慢,而是因为他们有自己的生活习惯。我们有一次到一个村子调查,不到20里的山路,我们开车走了4个多小时。当我们跟村民‘抱怨’的时候,没想到村民们说,这就是用脚走的路,不是用车走的……”[page_break]

驱车1个多小时,来到营盘山茶博园,万亩茶园里一片青翠伴着时有时无的薄雾浸润着我们的眼底。这里建有普洱茶博物馆,设有体验制茶的作坊及傣族、拉祜族、佤族等少数民族的茶馆,但只见到稀稀疏疏的游人,似乎和一两年前国人对普洱茶的热捧形成了极大的反差,似乎在说,喧闹是外面的,这里有自己的节奏。“普洱茶虽是以普洱命名的,但原料并不局限于普洱市,澜沧江流域有469个乡镇产的大叶种茶都可以做普洱茶的原料。除了原料不同,普洱茶的制作工艺和其他的茶不同,它主要是由微生物和生物酶作用的发酵茶。”2年多来,盛军对于普洱茶有了深入的了解。

据介绍,近2年来,为了进一步促进普洱茶发展,规范市场,云南采取了原产地保护措施。西双版纳、普洱、临沧、昆明、楚雄、玉溪、红河、文山、大理、保山、德宏等11个州市均被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确定为普洱茶产地地域范围,普洱茶还被确认为云南特有的地理标识产品。

在来普洱市任副市长之前,盛军是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所长。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成立于1934年,是我国最早从事生物制品研究和生产单位。作为所长,他提出了“把问题当学问来研究,把负担当资源来利用”的经营理念,连续4年创造了长春所历史销售最好成绩。2005年,仅水痘疫苗的利润就达9300万元,创造了国内疫苗界的利润最高记录。

来到云南普洱,盛军希望自己能有新的作为。“我是一名生物技术专业出身的挂职干部,如何结合当地的特色资源,发挥自己的专业特点,作出特殊的贡献,是我来到云南后自己的思考和工作着眼点。在对当地生物产业发展情况进行调研后,我发现,茶、林、电、矿是普洱的四大支柱产业,而茶产业是近来发展最快的生物产业,产值由2003年的3亿元,增长到2007年的34亿元,现已成为普洱市的第一支柱产业。但中国优秀的传统茶产业发展存在四个方面的主要问题,总结概括为‘四个缺乏’,即‘生产过程科学但缺乏规范,使用效果显著但缺乏科学数据,生产工艺独特但缺乏标准,茶叶品种很多但缺乏品牌’。因此做大普洱茶产业要走实现数字化、标准化、规模化和品牌化发展之路。”

2007年,云南普洱市提出了普洱茶发展四阶段,即农业普洱、文化普洱、科学普洱和人文普洱,并将2008年定为“科学普洱”元年。希望能通过提升普洱茶的科技含量,从标准化、数字化、规模化、品牌化几个方面促进普洱茶的发展。

以标准规范生产,以功效带动消费,以科学推广市场,以品牌带动产业发展。这种新主张让搞生物专业出身的盛军开始找到一个新的结合点——用现代科技手段为普洱茶的研究和开发提供动力。“目前普洱茶市场低迷、产业低迷,我觉得自己来的正是时候。因为产业低迷正是夯实产业基础的好时机,传统的茶产业要走科技创新之路,这样才能完成从产业低迷到产业变革的过程。”

针对茶产业发展现状和普洱市实际,盛军提出了加快茶产业发展要做好三篇文章,一是要加大普洱茶功效研究及适应现代生活习惯和生活节奏的新产品开发力度。茶区别于碳酸饮料的特点是功效,而功效的强弱和具有说服力的证据是科学数据,因此要加强普洱茶功效的科学研究力度,阐明功效的科学基础;同时要开发适应现代人生活习惯、方便、快捷、卫生的产品。二是加快传统普洱茶生产工艺的改革,进行标准化研究和成套设备开发,完成技术升级,使其适合规模化和工业化生产,使普洱茶生产实现数字化和半自动化,为形成普洱茶大工业化生产奠定基础。三是引进大企业,打造中国茶产业的大品牌,走与英国“立顿”相似的品牌化发展道路。

2008年下半年,盛军主持相关部门起草了《普洱茶科学研究行动计划》(2008~2010),设定了六个研究和开发领域,该计划被列入云南省重点科技攻关计划,获得省政府2000万元经费支持(计划连续支持5年,每年2000万元)。

在盛军的组织下,“普洱茶降血糖功能研究”课题组成立,成员由普洱市普洱茶研究院、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吉林大学、云南农业大学、昆明理工大学以及长春理工大学共同组成。目前,盛军组建了网络实验室和科技平台,每两周定期进行课题研讨,所有研究数据和科研资源团队共享,一个没有围墙的“研究院”应运而生。普洱市与天津天士力集团携手,在普洱市注册了4000万元的天士力生物茶科技有限公司,开发具有降血糖功能的普洱茶食品。盛军主持开展了普洱茶生产的数字化、标准化和工业化生产开发工作,已完成了关键技术攻关,建立了半自动化生产工艺、开发了成套生产设备,在2009年5月份正式投入生产使用;完成了第二代生产工艺和设备的技术储备,初步完成了普洱茶产业的技术升级,为普洱茶产业升级和延长茶产业链打下了基础。

盛军说:“我们中国茶生产有几千年了,多以手工操作为主,缺乏标准,需要我们用现代食品理念和质量意识来规范。建立与国际食品法规相适应的质量标准。”2007年,普洱市向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申请成立“国家普洱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检测中心”,2008年3月获国家正式批准。该中心总投资3200万元,计划在2009年底通过验收,投入使用。这是云南省第三个国家级检测中心,为云南省在未来普洱茶产业发展占领话语权,抢占标准的制高点打下了基础。

2009年,他配合云南省委组织部组织了100多名留学博士,开展了一次“推动生物产业发展—百名留学博士云南行活动”;他组织世界上多个国家的课题组开展“世界华人生物学家普洱茶科学研究行动计划”……

盛军用东北口音很浓的普通话说:“通俗地说,在食品领域,我们以前做科研主要是解决吃不饱的问题,科技工作者围绕着增产、增收等进行研究。现在我们研究普洱茶是解决人类吃饱了撑着的问题。普洱茶有很好的调节人体代谢的功能,对高血糖、高血脂、高胆固醇等明显的调节作用……我自己都没想到,高技术在传统产业有这样广泛的应用,研究普洱茶给自己找到了新的事业舞台,有如此广阔的天地。”[page_break]

采访时,与我们同行的《科技日报》记者董志翔在日本做访问学者时和盛军曾同住一寮,这次两人在普洱相见,分外高兴。那些留学日本的记忆又被一点点地梳理出来。盛军说:“那真是一段很难忘的经历,我们这些留日学人,平时忙着学习,工作,有空的时候常会聚在一起。我经常搞‘包子外交、饺子外交’,因为日本人很喜欢吃中国的包子、饺子,但一般留学生包饺子没问题,包包子就比较困难了。和面、擀面、调馅、包……这些我一个人全都可以做,而且我妻子说我包得比她好得多……”

由于出国前的语言基础比较好,在日本,盛军很快就克服了语言关。在他看来,不管走到哪里,都要尽快融入当地的社会、文化生活中。有一次,女儿就读的学校组织圣诞节活动,需要有人来扮演圣诞老人。幼儿园老师给盛军打来电话希望他参加……圣诞节的时候,装扮成圣诞老人的盛军来到了女儿的学校,虽然女儿事先并不知道,但在现场,细心的女儿还是从他露在外面的手看出了破绽……“女儿说,一看那大黑手,我就知道是爸爸……”

1994年,盛军担任第一届留日博士关西地区生命科学协会理事长。组织讲座、搞演讲……盛军忙得不亦乐乎。当时中国驻日本大阪总领事馆教育组还为他们专门购置了投影仪,教育组也成了留学生们的一个活动中心。不管是盛军曾经留学过的日本大阪,还是我们所处的北京,在普洱市政府办公室的司机小刘看来,都很遥远,带我们穿行在普洱市区时,他感叹道:“我喜欢高楼大厦,普洱市太小了……”

临别前,盛军到机场送行。小刘说,我们这里到机场不用着急,看到飞机降落,再往机场走都来得及。

美国人彼德森在他的诗中这样写到:“让我慢下来,让我用头脑的平静抚平狂乱的心。让时间永恒的信念平稳我忙乱的脚步。在一天的迷茫中,请赐给我山丘般永恒的宁静……每天提醒我,比赛并不是最快的人嬴;生活中有比增加速度更多的内容……”

和在日本、长春的时候相比,盛军还是能明显感觉到这里的节奏慢了很多,但他希望心里的弦能依然奏出自己的节奏。

2009年9月,盛军被任命为云南农业大学副校长,笑称自己是“北方浪人”的盛军,从东北黑土地西行到七彩云下的红土地,扎根在了美丽的云南。他说自己是农民的儿子,在普洱市通过做茶让农民致富是自己找到了科研的归宿。盛军想成为茶马古道上现代科研“马帮”的一员,和他的团队一起驮着发明和创造,给茶农送去财富,给人类送去健康,让中国茶“引”领世界。如今来到云南农业大学,他希望自己能为农业培养人才,为农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扎根云南为云南生物产业的发展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从日本回国后,一路西行的盛军依然在演奏自己的西进进行曲……

古代茶故事之“王肃与酪奴”


北魏 杨 之《洛阳伽蓝记》卷三载:

"肃初入国,不食羊肉及酪浆等物,常饭鲫鱼羹,渴饮茗汁。京师士子见肃一饮一斗,号为漏,经数年已后,肃与高祖殿会,食羊肉酪粥甚多。高祖怪之,谓肃曰"卿中国之味也,羊肉何如鱼羹,茗饮何如酪浆?"肃对曰"羊者是陆产之最,鱼者乃水族之长,所好不同,并各称珍。以味言之,是有优劣,羊比齐鲁大邦,鱼比邾莒小国,惟茗不中与酪作奴"。

肃,即王肃,字恭懿,琅邪(今山东临沂)人。曾在南朝齐任秘书丞。因父亲王奂被齐国所杀,便从建康(今江苏南京)投奔魏国(今山西大同,是其国都)。魏孝帝随即授他为大将军长史,后来,王肃为魏立下战功,得"镇南将军"之号。魏宣武帝时,官居宰辅,累封昌国县侯,官终扬州刺史。

王肃在南朝时,喜欢饮茶,到了北魏后,虽然没有改变原来的嗜好,但同时也很会吃羊肉奶酪之类的北方食品。

当人问"茗饮何如酪浆?"时,他则认为茶是不能给酪浆做奴隶的。意思是茶的品位并不在奶酪之下。

但是,后来人们却把茶茗称作"酪奴",将王肃的本意完全弄反了。

茶树的起源与演化


在植物分类系统中,茶树属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原始花被亚纲,山茶目,山茶科,山茶属。据研究,茶树所属的被子植物起源于中生代的早期,双子叶植物的繁盛时期是在中生代的中期,山茶科植物化石出现在中生代末期白垩纪的地层中。

在山茶科里,山茶属是比较原始的一个种群,它发源于中生代的末期至新生代的早期,而茶树在山茶属中又是比较原始的一个种。据此,植物学家分析推断,茶树的起源至今应当有6000万年至7000万年的历史了。

我国是茶树的原产地,中心地带是滇、黔、川等省区的毗邻地区。由于第三纪中期的地质演变,出现了喜马拉雅山的上升运动和西南地区横断山脉的上升。由于地势升高以及当时出现的冰川和洪积,形成了褶皱和断裂的山间谷地。这样,因垂直气候的影响,使得原属热带的同一区域内,既有热带和亚热带,又有温带和寒带,使茶树出现了同源隔离分居现象。

这样,由于茶树各自所处地理和气候条件的差异,并经过漫长历史的繁衍过程,引起了茶树自身的缓慢生理变化和物质代谢的逐渐改变,从而使茶树各自朝着适应所处的气候、土壤而改变自身的形态结构和代谢类型发展,形成了茶树不同的生态类型。

平水珠茶的来历


平水珠茶是绍兴茶农首创的一种炒青绿茶,亦称圆茶。它的外形圆紧,呈颗粒状,色泽绿润、身骨重实、宛如珍珠,内质香高味浓,经久耐泡。此茶以“珠”命名,最为恰当。

平水,是绍兴东南一个历史悠久的集镇。唐时,这里已是有名的茶、酒集散地。清代至民国的近300年间,这里成了珠茶的精制加工和集散中心,故国际上称“平水珠茶”,一直沿用至今。

珠茶销往国外后,译名很有趣,外国人译为“Gunpowder”,中文之意为火药弹,在来福枪发明前,枪弹亦浑圆如珠球。故外国人译名之形象生动,亦不亚于中方。

珠茶的外国译名“Gunpowder”,还偶尔闹出笑话来。据说,1981年有香港商人曾郑重其事地建议内地茶叶出口公司,更改这一译名,以免妨碍销售。但内地口岸公司考虑到此名已沿用数百年,若更改译名,倒反而真的要妨碍销售,于是没有采纳这位热心人的建议。1984年浙江省绿茶贸易小组去同我国建交不久的象牙海岸洽谈业务,一位在当地经商的印度人,对珠茶样品印象甚佳,但在签订合同时,却多次要求,品名栏只能用“中国绿茶”笼统称之,切勿显示“Gunpowder”字样,理由就是免得被当地海关误会成军火交易。

平水珠茶是浙江的独特产品,其产区包括浙江的绍兴、诸暨、嵊州、新昌、萧山、上虞、余姚、天台、鄞县、奉化、东阳等县。整个产区为会稽山、四明山、天台山等名山所环抱,境内山岭盘结、峰峦起伏,溪流纵横,气候温和,青山绿水,风景名胜众多,不少地方是著名的旅游胜地,也是浙江省茶叶的主产区。

平水是浙江绍兴东南的一个著名集镇,历史上很早就是茶叶加工贸易的集散地,各县所产珠茶,过去多集中在平水进行精制加工、转运出口。因此,浙江所产的珠茶在国际贸易中逐渐以“平水珠茶”称著。这一地区历史上就出产过不少名茶,如会稽的“日铸茶”、山阴的“卧龙茶”、诸暨的“石笕岭茶”、余姚的“瀑布茶”等,都是古代名茶中的珍品。据说,珠茶是由日铸茶演变而来。宋·吴处厚《青箱杂记》称:“越州日铸茶,为江南第一。日铸茶芽纤白而长,味甘软而永,多啜宜人,无停滞酸噎之患”。日铸茶产于绍兴东南会稽山脉的日铸岭,相传古时欧冶子于此铸五剑,其岭下有寺名资寿,其阳坡朝暮常有日,产茶奇绝,故谓之日铸茶。宋代起日铸茶就列为贡品,不少文人墨客也为此吟诗赞赏。

日铸茶细采精制,明代闻龙《茶笺》中就对日铸茶的采制作过详尽的记述:茶初采摘时须拣去枝梗老叶,唯取嫩叶,又须去尖与柄,恐其易焦,此松罗法也。炒时须一人从旁扇扇,以去热气,否则黄色、香味俱减,炒起出锅,置大磁盘中仍须急扇,待热气稍退以手重揉之,再入锅文火炒干入焙,并揉到其津上浮,点时香味易出。

现代珠茶的采制与上述的日铸茶相仿,鲜叶采下后,经过杀青、揉捻、炒二青、炒三青、做对锅、做大锅而制成。过去人工制茶非常辛苦,现在已实现制茶全程机械化。

平水珠茶,也称圆茶。外形浑圆紧结,色泽绿润、身骨重实,活象一粒粒墨绿色的珍珠。用沸水冲泡时,粒粒珠茶释放展开,别有趣味,冲后的茶汤香高味浓,珠茶的另一特点是经久耐泡。

珠茶出口欧洲和非洲不少国家,有稳定的市场,深受消费者的信赖。

唐及五代茶饮之盛与代茶品


经过数百年的战乱分裂,中国在隋〈581〜617〉、唐〈618〜906〉时期终于统一起来。隋代极为短暂,因此在茶汤发展史上不具有重要地位,今略而不书。历史上曾有过许多辉煌业绩的唐代,是植物性饮料发展最为重要的时期。其间茶饮逐渐发展,形成了一个高峰。

茶饮盛于唐代,可见于唐^陆羽《茶经丨六之饮》:滂时浸俗,盛于国朝。意思是在汉晋以来,饮茶的风气逐渐扩展,成为时尚与习俗,最后兴盛于唐代。但茶饮并非是进入唐代以后立即兴盛起来的,也经过了一段时间的酝酿和蓄势待发。本文前引的唐丨杨晔《膳夫经》〔856年)指出,唐代茶饮的发展轨迹是:至开元、天宝之间,稍稍有茶,大历遂多,建中己后盛矣。

也就是说,开元〔713〜740、天宝〔742〜755〉之间,茶在社会上逐渐有了影响,到大历066〜779〉差开始多见起来。至建中〈780〜783〉以后,茶叶大盛于世。这时己经是唐代中期了。是什么原因导致茶饮在唐中期以后大盛起来?这是一个涉及面很广的问题,限于本文的主题,不可能对这个问题展开全面的讨论。但从保健饮料的角度来看,唐代茶饮史上出现了两件很重要的事情:一是显庆四年茶作为一味药物,正式在中国的本草书(《新修本草》)中单独立条;二是约在上元二年前不久,产生了中国第一部茶的专着《茶经》。

茶树的传说与典故


平时小编收集的大多是一些专业性较强的文章,今天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是一些关于茶树的传说和典故,比较有趣。

说起饮茶,人们首先会想到茶叶以及出产茶叶的茶树,那么茶树是什么时候出现在人类生活中的?人们是如何发现茶叶的饮用价值的呢?

说起茶树,恐怕得追溯到3000多年前,那时,我们的祖先已经开始栽培和利用茶树。

然而,说到茶树的起源问题,最早的传说来自于神农氏,关于这个有三种传说,比较流行的传说是:神农在野外用釜锅煮水时,刚好有几片叶子飘进锅中,煮好的水,其色微黄,喝入口中生津止渴、提神醒脑,以神农过去尝百草的经验,判断它是一种药而发现的。有人甚至从语音上加以附会,说是神农有个水晶肚子,由外观可看见食物在胃肠中蠕动的情形,当他尝茶时,发现茶在肚内到处流动,把肠胃洗涤得干干净净。

另外一种玄乎的传说是:炎帝神农氏尝百草时,随身带着一只能看到五脏六腑、十二经络,帮助他识别药性的活“仪器”獐鼠,又名“獐狮”。民间有“药不过獐鼠不灵”之说。一天,獐鼠吃了巴豆,腹泻不止。神农氏把它放在一棵青树下休息,过了一夜,獐鼠奇迹般地康复了,原来是獐鼠吸吮了青树上滴落的露水解了毒。

宋茶贵白,是和茶树的品种有关吗?


昨天我们说了黑不溜秋土肥圆茶盏受欢迎的原因是宋代的茶色贵白。那么宋代的茶白色的原因是它的树种是特殊的嘛?是不是类似于现在的安吉白茶?

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宋代的茶贵白和现在的白茶是完全不一样的品种。白茶作为一种变异的树种,在宋代已经发现了,但是那个时候是作为珍惜植物来对待的,并不是主流。就像突然发现一只天鹅居然不是白色的,是黑色的,大家觉得很奇怪。宋代的茶颜色是白色的,压根不是因为它的品种是白茶。

那么,在考古当中,是否可以发现一些残存的茶叶呢?在最近发现的位于陕西的北宋早期吕大临墓里面,有一个铁质渣斗里面据说还有残存的茶叶末。曾经引起过广泛的关注,但是经专家鉴定后,否定了茶叶说。只是一种偶然混入的树叶,并不是茶树。

而除此之外,到目前还没有发现确实可靠的宋代茶叶的标本。那么,怎样才能找到宋茶呢?

我们知道宋代开始推崇福建地区生产的茶叶,称之为北苑贡茶。而目前福建武夷山地区也盛产各种岩茶,最有名的当属大红袍。这些会不会是宋代茶树的子子孙孙呢?我想,概率应该也是很高的。但是,这些岩茶已经属于乌龙茶系列了,泡出来的颜色都是偏黄偏红的,与白色好像没啥关系啊。

那么,茶树本来就是生命力顽强的植物,我们现在还能不能看到宋代幸存留下来的茶树呢?

答案是可以的。宋代的茶树现在也有保留的。云南思茅地区有不少树龄1000年以上的大叶乔木茶。掐指一算,这些树也是从宋代跨越时空界限流传到现在的原版了。只是,这些树或者是野放的,或者是荒废过一段时间,并不是一直作为驯化版本的茶树了。这和宋代人用的茶叶是不是一样呢?它们泡出来的茶为啥不是白色的呢?

普洱茶也经常做成饼状,似乎和宋代做茶饼的习俗很类似啊。这是不是宋代习俗的一种沿袭呢?我们知道,在偏远地区由于远离文化中心,对于古老的东西反而保留的比较完好。譬如泸沽湖的母系社会的文化。普洱茶饼是不是宋茶饼的活化石呢?

很遗憾,答案是否定的。普洱茶也和宋代北苑贡茶差的很远。

茶树从大致的品种来说呢,可以分为大叶乔木、小叶乔木和灌木三种。普洱茶属于大叶乔木,宋代沿传下来的茶树属于没有驯化的,不做数的。宋代茶饼需要用嫩叶制作,并不是这种大叶子,所以属于灌木版本的,与普洱茶树差异比较大。

绕了一大圈呢,我们找不到真正意义上能解决宋茶贵白的实物标本。但是,我们从古籍上可以看出来,茶树品种应该是和目前绿树这种灌木品种差异不大,白的体现主要是因为特殊的制作工艺,中间一个榨的过程将其中部分元素提炼走了,然后茶就变清变白了。

所以,宋茶贵白,主要是由于工艺导致的。至于它的工艺到底是如何的?我们在下周还将继续讲一下宋代茶饼的制作方法,要持续关注哦。

茶兴于唐盛于宋


茶兴于唐盛于宋。宋代的茶叶生产空前发展,饮茶之风非常盛行,既形成了豪华极致的宫廷茶文化。又兴起趣味盎然的市民茶文化。宋代茶文化还继承唐人注重精神意趣的文化传统,把儒学的内省观念渗透到茶饮之中,又将品茶贯穿于各阶层日常生活和礼仪之中,由此一直到元明清各代。与唐代相比,宋代茶文化在以下三方面呈现了显著的特点。

一是形成以龙凤茶为代表的精细制茶工艺。

宋代的气候转冷,常年平均气温比唐代低2-3℃,特别是在一次寒潮袭击下,众多茶树受到冻害,茶叶生产遭到严重破坏,于是生产贡茶的任务南移。太平兴国二年(977),宋太宗为了取象于龙风,以别庶饮,由此人贡,派遣官员到建安北苑专门监制龙风茶。龙凤茶是用定型模具压制茶膏并刻上龙、凤、花、草图案的一种饼茶。压模成型的茶饼上有龙凤的造型。龙是皇帝的象征,凤是吉祥之物。因而龙凤茶就不同于一般的茶,从而显示了皇帝的尊贵和皇室与贫民区别。宋徽宗在《大观茶论》中写道:采择之精,制作之工,品第之胜,烹点之妙,莫不咸造其极。

宋代创制的龙凤茶,把我国古代蒸青团茶的制作工艺推向一个历史高峰,拓宽了茶的审美范围,即由对色、香、味的品尝,扩展到对形的欣赏,为后代茶叶形制艺术发展,奠定了审美基础。现今云南产的圆茶、七子饼茶之类和旧中国一些茶店里还能见到的龙团凤髓的名茶招牌,就是沿袭宋代龙凤茶而遗留的一些痕迹。

二是斗茶习俗的形成和分茶技艺的出现。

斗茶又称茗战。就是品茗比赛,把茶叶质量的评比当作一场战斗来对待。由于官廷、寺庙、文人聚会中茶宴的逐步盛行,特别是一些地方官吏和权贵为博帝王的欢心,千方百计献上优质贡茶,为此先要比试茶的质量,斗茶之风便日益盛行起来。范忡淹描写茗战的情况说:胜若登仙不可攀,输同降将无穷耻。(《和章岷从事斗茶歌》)斗茶不仅在上层社会盛行,还普及到民间,唐庚《斗茶记》记其事说:政和二年,三月壬戌,二三君子,相与斗茶於寄傲斋。予为取龙塘水烹之,而第其品,以某为上,某次之。三五知己,各取所藏好茶,轮流品尝,决出名次,以分高下。

宋代还流行一种技巧性很高的烹茶技艺,叫做分茶。宋代陶谷《清异录百茶戏》中说:近世有下汤适匕,别施妙诀,使汤纹水脉成物象者。禽兽虫鱼花草之属,纤巧如画,但须臾即就散灭。此茶之变也。时人谓茶百戏'玩这种游艺时,碾茶为末,注之以汤,以筅击拂,这时盏面上的汤纹就会幻变出各种图样来,犹如一幅幅水墨画,所以有水丹青之称。

斗茶和分茶在点茶技艺方面有相同之处,但就其性质而言,斗茶是一种茶俗,分茶则主要是茶艺,两者既有联系,又相区别,都体现了茶文化丰富的文化意蕴。

三是茶馆的兴盛。

茶馆,又叫茶楼、茶亭,茶肆、茶坊、茶室、茶居等,简而言之,是以营业为目的,供客人饮茶的场所。唐代是茶馆的形成期,宋代则是茶馆的兴盛期。五代十国以后,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和繁荣,茶馆、茶楼也迅速发展和繁荣。京城汴京是北宋时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又是北方的交通要道,当时茶坊鳞次栉比,尤以闹市和居民集中地为盛。

在北方游牧民族的遇迫之,南宋建都临安(今杭州)后,茶馆有盛无衰,处处有茶坊、酒肆、面店、果子、采帛、绒线、香烛、油酱、食米、下饭鱼肉鲞、腊等铺(《梦粱录》卷十三《铺席》)。《都城纪胜)说城内的茶坊很考究,文化气氛浓郁,室内张挂名人书画,供人消遣。《梦梁录》中也说今杭城茶肆亦插四时花,挂名人画,装点门面。茶坊里卖奇茶异汤,冬月添卖七宝擂茶、馓子、葱茶、盐鼓汤;暑月添卖雪泡海花酒。

大城市里茶馆兴隆,山乡集镇的茶店茶馆也遍地皆是,只是设施比较简陋。它们或设在山镇,或设于水乡,凡有人群处,必有茶馆。南宋洪迈写的《夷坚志》中,提到茶肆多达百余处,说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茶馆逐渐兴盛起来,茶馆文化也日益发达。

宋代文人著诗文歌吟茶事数量也众多,茶诗文中有涉及对茶政批判的,也有对茶艺、茶道进行细腻人微描写的。宋代的茶学专著也比较多,有25部,比唐代多19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