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的社会角色

发布时间 : 2020-11-30
关于茶叶的社会实践报告 茶的的起源

下面是茶经网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茶的社会角色”精彩内容,帮助大家了解茶文化知识,欢迎大家进行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茶的社会角色

社会角色,一般指社会活动或社会关系的参与者,在特定的关系与情境内所占据的社会位置,社会赋予其特定的职责功能与义务。茶,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茶指的是茶实体以及对茶的品饮过程,如“以茶待客”、“茶修身”指的就是狭义的茶。广义的茶与广义的茶文化相等同,内容涵盖广泛,茶树栽培、茶的制作加工、茶具、茶的品饮、与茶有关的文学艺术等等皆在此列。下面我们来看看广义的茶所具有的社会角色。

茶在传统社会中扮演的主要社会角色

第一,雅俗共赏的休闲方式载体。贡茶制的出现虽给茶民带来了一定负担,但同时也推动了名茶的开发与制作技艺的提升,并由此产生了民间的品茶与斗茶现象,至宋时这一现象蔚为壮观,保存下来的诸多画作、诗作对此都有反映。从街头巷尾的茶馆艺人至文人墨客再至达官贵人,无不参与其中。如盛行于宋的分茶(又称茶百戏、茶戏等)名家就有宋徽宗赵佶、大诗人陆游、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等等。

第二,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茶的诗词数量巨大,且不乏上乘之作。仅陆游所作茶诗就有300多首。乾隆帝诗作《观采茶作歌》中的第一句“火前嫩,火后老,唯有骑火品最好”也被后人广为传诵。与茶相关的画作在中国传统画作中同样具有重要地位。南宋刘松年的《撵茶图》、元代赵原的《陆羽烹茶图》、赵孟

小编推荐

中俄茶贸易串演的角色


悲情岁月

1862年(同治元年)《中俄陆路通商章程》在京签订。俄罗斯终于打通了海参崴经天津至中国茶叶最大集散地汉口的水上通道,并得到直接到中国茶叶产区采办茶叶和兴建茶叶加工厂的权利,还得到比其他国家低三分之一的税率。直接结果是,俄商的轮船开始在汉口装运茶叶。

茶路开通以来保持了170年的平衡被击破,中国商界被抄了后路。在俄方占据水运交通、通讯手段的绝对优势下,中国商人在茶叶贸易的利润完全被俄国人夺走,生计顿失。短期内,恰克图买卖城数百家中国茶行字号锐减至十余家。

1868年(同治六年)盛夏,巨商程化鹏会同各家商号掌柜乘马拉轿车自归化浩浩荡荡来到绥远衙署,拜见绥远将军裕瑞,呈奏折吁求皇上准予过恰克图赴俄罗斯经商。奏折经裕瑞呈恭亲王,又转呈同治。

同治御批:“依议。钦此。”此事距17世纪末归化商界提出过境经商和彼得大帝派团邀请中国商人到俄国经商已晚了170年。

中国商界开始为收复商业失地背水一战。退守归化的华商们悲情涌动,纷纷重返恰克图。在归化通司商会的统一调遣下,江南各省茶叶汇集北方,从归化、张家口、包头、乌里雅苏台、科布多等多点启程,千人万驼旌旗猎猎慷慨高歌跨出国门,直奔俄罗斯帝国腹地。驼帮动处,沿途汉、满、蒙、回官员民众谆谆嘱托,殷殷祈福,夹道送行。“至西伯利亚之塞地,几于日出日没之处,无不见中国人之足迹。……胡服辫发,姗姗而来。”从伊尔库斯克、托博尔斯克、新西伯利亚到比斯克、上乌金斯克、下乌金斯克,从秋明、奥伦堡直到莫斯科、彼得堡,似乎在一夜之间撒遍了中国商号。

驼帮同轮船竞赛,信狗和电报竞赛。1869年,中国商人对俄输出茶叶11万担,同俄国商人打了一个平手。1871年中国商人对俄输出茶叶至20万担,俄国商人从中国市场拿到的仍是11万担。几年之间,被朝廷鄙夷排斥的中国商人曾爆发出伟大的力量,博得历史一瞬的辉煌。

1877年起中国连续三年大旱,华北死人700万,商业遭重创。1878年,俄商在汉口开办了6个装备蒸汽机的茶叶加工厂。随着俄国敖德萨港口的开辟,加上旧有的海参崴水路,俄商从中国内地获取茶叶超过60万担。加之中俄贸易中,清政府对中国商人收取的税收将近俄国商人纳税额的十倍,中国最终输掉了这场商战。

随着蒙古人民共和国的独立,草原茶路在历史上消失。从此,芳草萋萋,遮盖了驼帮踏出的万里茶路。

茶在近代史上串演的角色

与中俄草原茶路存在的同期,茶的贸易还串演着别的故事。不少学者认为,就像对华贸易滋养了西伯利亚的繁荣和俄国纺织业的兴盛一样,当整个英国的工人普遍每天下午饮茶来恢复体力时,对华茶贸易就为英国工业化进程添加了重要助力。对茶的需求到了依赖的程度,造成英国缺少白银进行交换。于是英国商人竟以鸦片代替白银来平衡茶叶贸易,从而引发了中英鸦片战争。

1792年,英国大使麦卡尼爵士和植物学家约瑟夫班克斯衔英国政府之命,从中国将茶株引入印度。在采用种植园管理、机械化生产和先进运输后,英产茶叶逐渐占据世界市场。

20世纪初,中国茶叶出口主要商埠汉口海关再无茶叶输出。作为茶叶原产国和传统输出大国的中国,其茶叶贸易完全崩溃。

邓九刚研究中俄草原茶路的著作最后就叫《茶叶之路》。他收集资料和写作的这段时间里,中国正经历加入WTO的艰苦谈判。

这些年,中俄、中蒙数十个边境口岸相继开设。丝绸之路遗址上的欧亚大陆桥和茶叶之路的后身、北京—乌兰巴托—莫斯科的国际铁路也早已开通。

2000年,邓的《茶叶之路》出版。与此前后,百集电视连续剧《大盛魁》开拍。

2007年,俄罗斯恰克图市为纪念恰克图建市280周年,举行了茶叶之路艺术节。艺术节的标志就是茶叶和骆驼。

同年5月俄罗斯恰克图茶叶之路文化考察团访问呼和浩特,邓九刚出面组织民间接待。10月,邓介绍中国国际茶业博览会代表团访问恰克图。这是邓九刚有意促成中国茶商对恰克图的历史性回访。

至今,邓九刚仍不时想到,19世纪末叶,如果在俄罗斯草原深处看到一堆白骨,那也许未必是俄国马车夫的遗骸,说不准正是倒下的中国赶驼人。

茶马古道的角色衣冠(下)


应该说,就是从全国范围内来看,围绕茶马古道展开的云南,乃至西南的传统文化整合运动,都是当代中国传统文化整合运动的一个成功范例。和内地的某些地方产生的几个曹操墓、几个赵云故里、几个李白故里、甚至几个西门庆故里的捕风捉影,急功近利,最终沦为笑柄的文化整合经营运动不同,茶马古道的整合和经营,不仅有着实物和史料的坚实支撑,也获得了传播大众的广泛心理认可,同时也对云南普洱茶产业和文化产业产生了良好的推动作用,用句俗套的话来说,就是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过,我们还是应该警惕某些这场文化整合运动中的狭隘观念和霸道论述。

比如,把茶马古道当作只有茶和马的古道,或者用茶马古道的概念拒绝任何云南古道的概念,类似的观念和论述,这不仅容易覆盖和远离茶马古道的真相,也容易把茶马古道搞成一个封闭性的概念。

我们的态度是,茶马古道应该是云南古道的标志性代称,从狭义来说,茶马古道专指云南古代(主要是明、清两代)以骡马运输茶叶的古道,如云南滇西南至滇西,滇西至川藏的古道以及普洱贡茶入京的古道。从广义上说,茶马古道,泛指云南的一切古道,但这些古道的命名,有着更加开放和细致的空间,如“南方丝绸古道”、“盐马古道”、“盐茶古道”、“铜银古道”以及“博南古道”、“朱提古道”、“蛮耗古道”等各种命名方式。总之,茶马古道应该是开放性的概念,有其狭义和广义的内涵和外延,是云南和西南古道系统的总体代称,应该融摄而不是拒绝多种云南乃至西南古道的多种命名方式。只有这样,茶马古道的言说方式,才能接近而不是远离茶马古道的真相。

而什么是茶马古道最大的真相?

在会泽县城江西会馆空空荡荡的古戏台门楼下,曾经属于“滇铜名都”的万丈繁华早已烟消云散,耳际只有一阵阵过往时空中的寂静喧嚣,眼前只留下高高悬挂的一幅楹联:

天地无私贵贱皆为角色(上联),古今如梦往来只换衣冠(下联)

这幅楹联不是古人留下的,而是2002年会泽县政府面向全国开展会馆寺庙楹联征集活动中得到的。

但这真是一幅好联!不仅道尽了一个戏台上不断上演的无数人间繁华沧桑,用它来说云南古道上曾经上演过无数传奇大戏也颇为贴切。

无论是过往和现代的无数事例,都证明着这样一条真理:封闭性的事物是没有生命力的。天地无私,贵贱皆为角色;古今如梦,往来只换衣冠。茶马古道的概念也是一样,过去,它是开放的,今天,它也应该是开放的。天地无私,茶马古道也不应该有私,这样,才能合天道,同时,也才能合人道。这是我们今天追寻茶马古道真相的最大意义,不是为了颠覆什么,而是为了接近和展示茶马古道的角色衣冠下那有可能被遮蔽的丰厚存在,为了在更加宽广的视野和角度里丰富茶马古道的深厚内涵,为了倾听这条古道上隐约传来的,来自天地无私的大地母亲的那一声声亲切呼唤:“常回家看看,常回家看看,慢下来,慢下来,吃碗热茶!”

茶马古道的角色衣冠(上)


上个世纪80年代末,中国沿海地区,已经开始迅猛地“快”起来,吸引了大批向往“快”的年轻人。但在云南迪庆的深山老林中,却有中文系毕业的几位青年人,与时代前进的脚步背道而驰,带着某种迷离的惆怅,在几条古人留下来的老路上行走。这是一种“无心”的“玩”,“慢”下来的“玩”,并没有明确的功利目的。但就是这种无心的之玩的微妙,让他们朦朦胧胧地触摸到了眼前的古道幽远、神秘、博大的丰富内涵,仿佛倾听到了它们那在过往时空中温暖搏动的心声。那是一个激情洋溢,热衷命名的时代,于是他们也漫不经心地把眼前的古道命名为“茶马古道”。他们当时想不到的是,他们无心的命名,竟然在后来不久的岁月里产生了无数激烈的论争和一场云南古道研究的热潮。而在论争和研究的热潮中,“茶马古道”一词也成为云南古道,乃至中国西南古道的代称,成为现代语境里中国传统文化整合运动中的一个大名鼎鼎,广为认同的词汇。

云南古道上运过丝绸、盐、铜、银、锡、各种皮革、药材以及木材制品和其它众多货物,运输的工具,也不只是马,还有骡、驴、牛等牲畜,甚至人本身也成为运输的工具。无论以运输货物还是运输工具以及运输路线而论,云南古道的命名都有可商榷之处。但茶马古道的命名在云南古道的诸多命名(如“盐马古道”、“南方丝绸之路”、“茶盐古道”、“银铜古道”以及一些以地名命名的古道,如“博南古道”、“朱提古道”、“蛮耗古道”等)中能够脱颖而出,成为约定俗成,广为流传的云南古道代名词,其在云南混乱的古道命名中的巨大文化整合作用无论怎么评价都不过分。

茶马古道的命名和研究,既是一次传统文化的整合运动,也是一次传统文化的喊魂运动。因为茶马古道的命名和研究、传播,现代性语境中的云南古代文化整合运动有了一件亮丽的衣冠和一条主要的线索。于是,沿着这条线索和这件衣冠上的纹理丝路,云南,乃至西南古道上曾经上演的无数鲜活大戏似乎又活了过来。于是,断代百年的云南普洱茶传统开始复活;同样断代百年的云南铜银传奇开始发出新时代里的洪钟之声;还有断代多年的云南玉石翡翠文化、辉煌一时的南诏大理国佛教文化以及云南的其它古代文化,都在以茶马古道为线索经纬的云南传统文化整合运动中焕发出新的光辉。如果我们的记忆更加鲜活一点,我们还会发现,八十年代末中国文化语境里,对传统文化的主流态度更多是质疑和批判(如当时喧嚣一时的电视文化纪录片《河殇》中对中国传统文化“黄河文明”的鄙夷态度,曾经得到不少人的应和),而在那种语境之下,云南的文化人却与时代的文化趣味背道而驰,自觉或不自觉地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开始了以西南数省区、数条古道为版图经纬的传统文化整合或曰“寻根”运动。和当时流行的批判性的“寻根”不同,云南文化界的这场寻根运动是建设性的。今日云南文化产业在全国范围内独树一帜,兴旺发达的良好局面,不仅因为起步较早,也和云南传统文化的整合“寻根”运动中建设性的因子具有莫大关系。

茶文化的社会功能


茶文化与一般的饮食文化有着很大的区别,它除了满足人们的生理需要之外,更重要的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茶道精神是在茶艺操作过程中体现的,是人们在品茗活动中一种高品位的精神追求。人们走进现代的茶艺馆,并不是为了解渴,也不仅仅是为了保健的需要,更多是的一种文化上的满足,是高品位的文化休闲,可以说是一种高档次的文化消费。

经营茶艺馆,当然讲究经济效益,但同时也非常重视茶文化知识的普及和推广,经常举行茶艺表演,开办茶艺知识讲座和培训,积极参与茶文化活动,显示出自觉的文化积极性,这是其他餐饮业所不能比拟的。对在茶艺馆从事茶艺工作的人员,在文化素质上的要求也要比餐厅服务员更高一些,她们除了服务顾客之外,还肩负着普及茶艺知识、推广茶文化的高尚任务,应该具有一种使命感和荣誉感。

那么,茶文化到底具有哪些社会功能呢?前述的众多有关茶道、茶德的论述,已包括这方面内容,也就是说,那些茶德所要求做到的,就是茶文化的社会功能,就是茶文化对社会的贡献。

唐代刘贞亮在《茶十德》中曾将饮茶的功德归纳为十项:以茶散闷气,以茶驱腥气,以茶养生气,以茶除疠气,以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尝滋味,以茶养身体,以茶可雅心,以茶可行道。其中“利礼仁”、“表敬意”、“可雅心”、“可行道”等就是属于茶道范围。

因此,除了增进人们健康、促进茶业经济发展、弘扬传统文化之外,还可以将茶文化的社会功能简化归纳为下列三个方面。

1.以茶雅心——陶冶个人情操。茶道中的“清”、“寂”、“廉”、“美”、“静”、“俭”、“洁”、“性”等,侧重个人的修身养性,通过茶艺活动来提高个人道德品质和文化修养。

2.以茶敬客——协调人际关系。茶道中的“和”、“敬”、“融”、“理”、“伦”等,侧重于人际关系的调整,要求和诚处世,敬人爱民,化解矛盾,增进团结,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

3.以茶行道——净化社会风气。在当今的现实生活中,商品大潮汹涌,物欲膨胀,生活节奏加快,竞争激烈,人心浮躁,心理易于失衡,人际关系趋于紧张。而茶文化是各雅静、健康的文化,它能使人们绷紧的心灵之弦得以松弛,倾斜的心理得以平衡。以“和”为核心的茶道精神,提倡和诚处世,以礼待人,对人多奉献一点爱心,一份理解,建立和睦相处、相互尊重、互相关心的新型人际关系。因此,必然有利于社会风气的净化。

范增平先生在《茶艺文化再出发》一文中曾将茶文化的社会功能具体归纳为下列几个方面:

探讨茶艺知识,以善化人心。

体验茶艺生活,以净化社会。

研究茶艺美学,以美化生活。

发扬茶艺精神,以文化世界。

范增平先生是以另一视角,从四个层面来论述茶文化的社会功能。他这里所说的“茶艺文化”,实际上就是茶道精神,也就是茶文化的社会功能,与我们上面所述基本精神是一致的,可以互相参照,互为补充。我们每一个从事茶文化事业的茶人,都应该自觉地以此作为我们的最高指导原则和最高追求,为祖国博大精深的茶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

饮茶文化社会变革


新事物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人们在对事物的认知程度不同,对其展开的利用方式也是不同的。茶叶在被发现后,就经历了多个历史发展阶段,最后发展到今天的饮茶文化。下面我们来看看饮茶文化的变革之路。

在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仅仅是把茶叶当作药物。这与《神农本草》记载的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是相吻合的。茶叶具有清热解毒、提神、醒脑等功能,至今仍被某些地区的群众当作药用。那时人们从野生的茶树上砍下枝条、采下芽叶,放在水中烧煮,然后饮其汁水,这就是原始的粥茶法。这样煮出的茶水,滋味苦涩,因此那时称茶为苦荼。

至迟到秦汉时,人们创造了半茶半饮的制茶和用茶方法,即不直接烧煮鲜叶,而将制好的茶饼在火上灸烤,然后捣碎研成细末,冲入开水,再加葱、姜、橘子等调和。这种在茶中加入调料的饮法,在我国的部分民族和地区中沿习至今,如傣族饮的烤茶,就是在铛罐中冲泡茶叶后,加入椒、姜、桂、盐、香糯竹等调和而成。

到唐宋时期,饮茶之风大盛,当时人们最推崇福建的建溪茶,这种压成团饼形的茶,制作十分精巧,茶饼的表面上分别压有龙凤图案,称为龙团凤饼。饮茶时先将团茶敲碎,碾细,细筛,置于盏杯之中,然后冲入沸水,这就是所谓的研膏团茶点茶法。当时皇宫、寺院以及文人雅士之间还盛行茶宴,茶宴的气氛庄重,环境雅致,礼节严格,且必用贡茶或高级茶叶,取水于名泉、清泉,选用名贵茶具。茶宴的内容大致先由主持人亲自调茶或亲自指挥、监督调茶,以示对客人的敬意,然后献茶,接茶,闻茶香,观茶色,品茶味。茶过三巡之后,便评论茶的品第,称颂主人道德,以及赏景叙情、行文做诗等等。

到了明代,太祖朱元璋有感于制作龙团凤饼劳民伤财,于是亲自下诏:罢造龙团,惟芽茶以进。这里所说的芽茶也就是我们现在用的散茶叶了。从此以后人们不必将茶先压成饼,再碾成末,而是直接在壶或盏中沏泡条形散茶,使饮茶的方式发生了重大的变革。这样的饮茶方式使人们对茶的利用简单而方便了。人们把盏玩壶品茶,也使盏、壶的制作更加精美,使茶具成为艺术。这种饮茶方式一直延续到现在。

目前,除了适应快节奏的生活,一部分人饮用即冲即饮的速溶茶,或为了治病保健的需要,饮用含茶或不含茶的保健茶外,饮茶的方式、方法自明朝以来基本上没有发生什么变化。

宋代茶叶消费的社会影响


宋代饮茶十分普及,夫茶之为民用,等于米盐,不可一日以无。皇帝嗜茶,文人士大夫嗜茶,僧侣嗜茶,平民百姓也普遍饮茶,饮茶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普及到社会各个阶层,所谓君子小人靡不嗜也,富贵贫贱靡不用也。饮茶兴盛突出表现在茶馆的兴盛上。由于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饮茶大盛,汴梁(开封〉、临安〖杭州)大街小巷,茶肆茗坊数量众多,服务形式多样,功能日趋复杂,分工层次明确,可以满足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概括地说,宋代茶叶消费数量多,影响大,茶叶生产、茶叶市场、茶税茶利、军事国防、民族关系均与之产生了十分密切的关系。

一、促进了茶叶生产

虽然不同阶级、不同阶层、不同地区的人茶叶消费能力、数量、质量千变万化,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宋代茶叶消费水平比唐五代时有较大提高,消费数量有所增加,对茶叶生产的促进作用比较明显。

1.推动了茶区拓展,增加了茶叶产量

需求刺激生产。正是由于旺盛的消费需求,才使茶叶生产大发展。宋代产茶地区除云南外,包括15个省市,总计112个府州军,除其中10个军是在唐代州郡中分割出来的夕卜,实际产茶州府军为102个,这还不包括《茶经》所载唐代产茶而宋代暂时尚未找到资料证明的润州、费州、韶州、象州4个州。宋代茶叶产量估算约为140万担,比唐五代时最高产量80万担增长了60万担,增幅为75先。由此可概见茶叶消费对生产的巨大推动作用。这种推动作用在福建表现得尤为明显。陆羽《茶经,八之出》对福建茶区着墨不多,轻描淡写地一带而过,说:其恩、播、费、夷、鄂、袁、吉、福、建、韶、象十一州未详,往往得之,其味极佳。人宋后建茶异军突起,天下之茶,建为最;建之北苑,又为最,当时的情况是,唐及唐以前,以蜀茶为重,待自建茶出,天下所产皆不复可数,人们连篇累牍地用最美好的文字赞美建茶,并以品饮建茶为自豪,掀起了一股消费建茶的狂潮。惟兹茗饮为可喜的直接后果是园林亦相与摘英夸异,制卷繋新而趋时之好,故殊绝品之始得自出于蓁莽之间,而其名遂冠天下。茶叶产量也有较大幅度的增加。榷东南茶时,茶须悉送六榷务系之,分配给福建的岁课额是39.3万余斤。到元丰七年(1084)王子京为福建转运使,再榷福建茶时,建州出茶不下三百万斤,南剑州亦不下二十余万斤^,两共320余万斤,是榷东南茶时的8倍以上。而珍品建州北苑茶,初每岁不过产五六万斤,迄今岁出三十余万斤如果没有消费者人竞贵之的狂热追捧,是不会有建安之茶散天下者不少的火热局面,同样也就不可能有包括建州在内的整个福建茶产的大发展。尤其是北苑茶中的绝品,茶刚采摘,售者巳担簦挈囊于其门,或先期而散留金钱,或茶才人笪而争酬所直,以致出现壑源之茶常不足客所求的情况。

2.刺激了茶叶相关技术的进步

宋代对茶树栽培和管理、茶叶采摘和焙制、茶叶贮藏和饮用均非常重视,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技术水平比唐五代时期也有显着提高之处。这与茶叶消费,尤其是市场消费不无关系。如对茶树生物学特性的认识,即主要是茶树对外界环境的要求认知更加详细,更加具体,这些内容主要体现在赵汝砺《北苑别录开畲》、宋子安《东溪试茶录序》、赵佶《大观茶论,地产》等茶着中。关于茶树品种,唐代陆羽《茶经》是从茶树生长环境和茶叶外形、颜色等来加以区别。宋子安《东溪试茶录》则完整系统地阐述了白叶茶、柑叶茶、早茶、细叶茶、稽茶、晚茶、丛茶等7种茶树的品种及性状。赵佶《大观茶论,白茶》则专门论述了白茶这一特殊品种。关于茶树繁殖,宋代创造的多子密植法为后世所继承。关于茶园管理,宋代已十分注意除草和施肥。赵汝砺《北苑别录开畲》引《建安志》说得很具体,云:开畲,茶园恶草,每遇夏曰最烈时,用众锄治,杀去草根,以粪茶根,集除草、松土、肥园于一体。同时还介绍了利用桐木与茶套种之法,起到为茶夏挡阳光,冬避严寒的作用。关于茶叶采摘和焙制技术,宋代采秋茶的现象逐渐增多,甚至还有冬天采茶的记载,对采茶的时间、方式比唐五代更加重视,要求更严和考究。宋子安《东溪试茶录采茶》、黄儒《品茶要录采造过时》、赵汝砺《北苑别录采茶》、赵佶《大观茶论采择》均提出了详细要求。采茶之后,必须进行拣茶,以便挑择肥嫩之叶,去除病伤芽叶与老叶等,以提高茶质。这道单独工序为唐五代所没有,而宋子安《东溪试茶录茶病》、黄儒《品茶要录白合盗叶》、赵汝砺《北苑别录拣茶》、赵佶《大观茶论采择》均有详细记载。拣茶之后进人制茶阶段。最能代表宋代制茶水平的是团饼茶的生产,尤以建州为代表。宋代制茶工序相当复杂,但最主要的是蒸和焙这二种。茶拣后仔细洗濯干净后再蒸,蒸熟后经冷水淋洗后即研。研前先压,即榨茶,又叫压黄〈只适于建茶〉。研茶后即造茶,把茶匀人各茶模压成各色茶饼,然后用火烘干,即过黄,最后进行包装收藏。整个制茶过程技术精湛,要求甚高。赵汝砺《北苑别录》、宋子安《东溪试茶录》、黄儒《品茶要录》、赵佶《大观茶论》、庄绰《鸡肋编》卷下均有大量记载。至于宋代煎泡茶叶的技艺有了新的发展。其冲点法处于承上启下的重要位置,它是唐代煎煮技艺的发展,同时又为明代冲泡技术奠定了基础。不仅如此,宋代茶技还东传日本,成为日本诸派抹茶茶道的源头。宋代点茶技艺、点茶程序、分茶技艺、斗茶技艺发展到了一个顶峰。

3.提高了茶叶质量,许多名茶脱颖而出。

北苑茶之所以深受消费者青睐,一个重要原因是符合浮费者对髙档茶的消费需求。这种茶原料优等,要求择之必精,濯之必洁,蒸之必香,火之必良,一失其度,俱为茶病:对茶叶采摘、拣选、蒸搾、研制、烘焙、包装,每一道工序都要求相当精细,形成了一整套比较独特的制茶工艺,把龙凤夯制作工艺推进到无以复加的顶峰。所谓乌蒂、白合,茶之力病。不去乌蒂,则色黄黑而恶。不去白合,则茶苦涩。蒸芽必熟,弃膏必尽。蒸未熟,则草木气存;去膏未尽,则色浊而钟重;受烟则香夺,压黄则味失,此皆茶之病。《大观茶论》也说:涤芽惟洁,濯器惟净,蒸压惟宜,研膏惟熟,焙火相良,概括了制作龙凤茶工序中应注意的技艺。由于宋代到茶尤其是北苑茶采择之精,制作之工,品第之胜,烹^之妙,莫不咸造其极,只求质量,不计成本,所产茶均为珍品,品质优良,堪称极品,成为各方争抢的奇货宝物。人们以品茶为荣,以赠建茶为敬,这种风气在社会上层中特别有市场,因而对双井、日铸、顾渚、蒙山等名茶生产也带来了一定毚响。消费市场对名优茶的旺盛需求,推动了茶叶采制工艺精益求精,促进了茶叶品质的提高,各地名茶因而脱颖而出,天下郡国,所出茶货,品类至繁据统计,宋代有名茶293种,比唐五代时期的148种多近一倍。名茶琳琅满目,不胜枚举,反映了消费需求对茶叶生产的影响,是人们饮茶求精求优心态和行为的反映和必然结果。

4.促使茶类结构发生变化

宋代茶类以团饼茶为主导,不仅最负盛名的茶类是团饼茶,而且斗茶的原料是团饼茶,因而在众多史料中大多唯团饼茶制作工艺、斗茶标准为准则。如北苑茶制造有搾茶工序,制出的茶为白色,因而白茶就被评为好茶。赵佶认为,点茶之色以纯白为上真,青白为次,灰白次之,黄白又次之。天时得于上,人力尽于下,茶必纯白。蔡襄也说:茶色贵白。这两人均是宋代最负盛名的茶艺专家,他们的观点很有代表性。范仲淹所作《采歌茶歌》广受欢迎,诗中写道:黄金碾畔绿尘飞,碧玉瓯中翠涛起。蔡襄看后不以为然,不客气地说:今茶绝品者甚白翠绿乃下者尔,遂建议把绿字改为玉字,翠字改为素字。这实际上是以北苑茶标准评定优劣。有人针锋相对地指出:今诸郡产茶去处,上品者亦多碧色,又不可以概论不但评价茶汤优劣的标准在变,专尚团饼茶的消费习惯也在逐渐消失,草茶比例增多,声名大振,成为与高档团饼茶媲美的茶叶,受到消费者欢迎。尤其是景佑(1034~1038年)已后,洪州双井白芽渐盛,后制作尤精,本来两浙之品,日注为第一,但双井后来居上,其品远出日注上,遂为草茶第一,似乎奠定了腊茶与草茶并驾齐驱的局面。腊茶出於福建,草茶盛於两浙的说法即可揣其大略。双井茶,从欧阳修《双井茶》诗白毛囊以红碧纱,十斤茶养一斤茶,长安富贵五侯家,一啜尤须三日夸及扬休诗句家山鹰爪是小草,敢与好赐云龙同,即可知士大夫以饮双井草茶为荣,认为其茶品质与最名贵的北苑密云龙不相上下。由于草茶崛起,饼茶一统天下的格局被打破,散茶份量日益加重。唐朝岁贡特盛的阳羡茶,原为团茶,人宋后巳不复研膏,只谓之草茶而已。饼散过渡是宋代茶类发展的基本趋势,南宋南渡之后,茶渐以不蒸为贵矣,不蒸之茶即散茶,明代说:散者则不蒸而干之,如今之茶也。这是饮茶习俗发展的必然结果和客观反映。

二、促进了茶叶市场的繁荣

虽然不同阶层的茶叶消费对茶叶市场的影响各不相同,但从整体上看,消费对市场的拉动和贡献相当明显。从市场体系看,宋代全国茶叶市场网络体系在唐五代基础上又有新的发展,茶叶初级市场增多,中级市场集散周转功能强化,承销市场广阔,周边及海外市场拓展,各级各类市场之间的联系更加强化。究其原因,其中重要一点是消费对市场的刺激。需求创造市场,决定市场的孕育和发展,没有需求就无所谓市场,需求与市场之间的这种内在联系,宋代表现得相当明显。宋代茶叶市场体系的相关内容请参见本人发表过的《宋代茶叶市场体系的发展》《中国茶叶》2005年第1期)一文,这里不再重复。

三、官府获得了丰厚的茶利

主要有茶税、岁课、茶息,通商时为茶税、茶租。官府获取茶利以茶叶市场的存在和发展为前提,背后支撑动力是消费需求的存在及旺衰。虽然榷茶制体制下,难免存在茶商与官方争利的现象,但主导茶利分配及流向的仍是官府,官府有利可图,否则就无法解释官府为何费心劳力来组织控制茶叶贸易了。官府认识到,由于茶叶消费数量庞大,茶叶市场发展前景广阔,有着极为诱人的利益存在。刘承规说:山泽之饶,茶茗居最,宰相李纲说:摘山煮海者,天下之利源,而国家经费所赖以给足也,谁掌握了茶盐之利,谁就占据了主动权,茶盐之利在州县,则州县丰饶,茶盐之利在朝廷,则朝廷富实。有些地方的主要收人就是茶,国家榷茶盐,大率淮浙之课在盐,江乡之利在茶。从大局看,茶、盐地位旗鼓相当,所谓茶、盐等也,茶盐,国之利权。假之方镇,则以供军;收之公上,则以裕国。对茶利,宋朝赖是以济,尤其在国势抢攘如此,州县匿乏尤甚,而兵革未息,寇难方多的情况下,有犒师养兵修缮戎器之费,赖此干运,以济难危。茶利对宋朝贡献极大,成为官府重要财政收人。用周必大的话说,国家利润,鹾茗居半,可见某地位举足轻重。当然盐利占第一位,茶利次之。汪圣铎研究,榷茶收人约为全宋岁人数的百分之一至五,漆侠说得更具体一些,认为宋高宗末年财政总收人为五千九百四十余万贯,宋孝宗时为六千五百三十余万贯。而这两代的茶利,分别占财政总收人的百分之四,六和七,二。这么多茶利用在何处?绝大部分用以养兵。《历代兵制》卷八《宋》说:自皇佑〈1049-1054年)一岁之人一亿二千六百余万,而耗于兵者常什八。宝元间1038~1040年)富弼曾说:自来天下财政收人,十中八九赡军。神宗〔1068~1085年在位)时陈襄指出,治平二年1064天下财人约6000余万缗,养兵之费约五千万,乃是六分之财,兵占其分,这里面就有很大一部分茶利。因此可以这样认为:宋代茶利绝大部分用以养兵,当无大错。

从茶利征收总数也可概见官府获利之丰。宋初平江南后,岁约400万贯,嘉佑二年〈1035〉最少,岁课128万贯,内实钱86万贯,子钱46.9万贯。真宗、徽宗时榷茶收入较多,岁课约300-500万贯,南宋前期曾达600万贯,几乎是唐代茶利的10倍。大观三年〔1109〉蔡京将茶利百万缗输京师所供私奉,掊息益厚,嘉佑1056-1063〉以前,岁课均赋茶户,岁输不过三十八万缗有奇,谓之茶租钱,当然收人有所减少,但如果加上茶税收人806032贯,仍有1175104贯,比通商前此二项之和1094093贯尚有较大增加。如果仅从租钱变息钱看,崇宁(1102-1106)以后,岁人之息,骤至二百万缗,视嘉佑益五倍矣,政和(1111~1118)改茶法,岁收息至四百余万缗。此外,蜀茶收人同样骤增,其始岁课三十万。李稷为提举,增至五十万缗。其后岁益至百万缗,绍兴十四年(1144)茶司一年遂收二百万,茶马司富甲于天下―。官府除少量年份茶利为茶商所侵夺外,获利甚丰,这当然与官府立法太重,取利太多的残酷搾取有关,但也与市场消费增加密不可分。

四、提高军事国防实力

由于茶叶需求旺盛,人们在消费茶叶的同时,官府获得了大量茶利,其中很大部分用于军事边防。李新《上皇帝万言书》说:户部之计,茶利岁人,不訾边防之用,仰此以为喉吻之哺,从官府的出发点来看,茶利岁人首先属于政治目的。宋朝边防形势严峻,茶利岁人应满足边防之用为要务,因而在盐池之坏未复的情况下,国用尤急於茶利就完全可以理解了。有犒师养兵修缮戎器之费,赖此干运,以济难危及岁仰茶利以佐军费是客观实情。如宋神宗〔1068-1085年在位)时经营熙河,急需大量金钱,而榷川茶取得的茶利,对支撑西北防务具有决定作用。川茶,熙河一路经费所仰,并非夸大其辞,而是实事求是的表白。南宋时,赵开治蜀,茶利成为抗金的坚强后盾。赵开广泛开展茶盐榷酤、奇零绢布之征,收到良好效果,赵开馈垧者十年,军用无乏,一时赖之。到绍熙年间〈1190~1194〕,仅成都利州路岁人茶钱249.3万余缗,朝廷岁以一百一十三万缗隶总领所赡军由于茶利直接济军,关系非同异常,北宋专门置发运使以总六路赋人,其职以制置茶盐酒税为事,军诸国用多所仰给,明确规定把军储作为首要任务。这一规定非同寻常的举动,显示了茶利对军需国防的重要作用。榷茶之设也是利用少数民族夷人不可一日无茶以生的消费心理和饮食需求,设榷场售茶以助军需。真宗时〈998-1022年在位〉,河北转运使索湘会内殿崇班阎自新建议,请于静戎、威虏两军置场鬻茶,收其利以资军用。南宋后,更是把金朝极为欢迎的腊茶运往榷场牟利,以补军费之不足。(绍兴)十二年〔1142〉,兴榷场,遂取腊茶为场本,凡胯截、片、铤,不以高下多少,官尽榷之,申严私贩人海之禁。西北地区面向西夏的榷场也是售茶牟利。田况所奏今既许于保安、镇戎军安置榷场,惟茶最为所欲之物,彼若岁得二十余万斤,则榷场更无以博易,此不得不悔也,欧阳修所说然则两榷场舍茶之外,须至别将好物博易贼中无用之物,均说明了这一特点。被宋朝奉为国策的茶马贸易政策,不用说其战略思想是充分利用蕃部所欲,大抵惟茶为急,恃茶马为命的特有消费需求,实现以茶易马,增强军队战斗力的整体考虑。所以当宋朝收复熙河时,面对西人颇以善马至边,其所嗜唯茶,乏茶与之为市的被动局面,迅速作出反应,就近榷四川茶运往西北地区市马,换取大批战马,成为宋朝解决军马特别是良马的一条最重要途径。至于与西南少数民族的茶马贸易,虽诸蕃马多驽,无甚军事价值,但大率皆以互市为利,宋朝曲示怀远之恩,亦以是羁縻之,达到靠军事手段所不能达到的固边目的,也是相当深远战略考虑的政策。实现之一战略构想的重要基础是非茶马无以招集汉蕃人族。当然,官府还主动利用交引制引导商人向边地输送军事物资,以茶偿价,从而达到巩固边防的重要目的。茶之为利甚博,商贾转致於西北,利尝至数倍的局面,是官府着眼于增强边防实力,主动饶利茶商,用以解决军需的一项重要手段。雍熙〈984-987〉后用兵,切于馈饷,多令商人刍粮塞下,酌地之远近而为其直,取市价而厚增之,授以要券,谓之并引,至京师给以缗钱,又移文江、淮、荆湖,给以茶及颗、末盐。这种方法嗣后推广。

乾兴〈1022年〗以来,西北兵费不足,募商人入中刍粟如雍熙(984-987年)法给券,以茶偿之气至和三年〔1056年、改辇钱帛于河北边防,以现钱和籴,惟人中刍豆计直偿以茶如旧。刍、豆、粮、粟均为军需必需,军队日不可缺。交引制施行的前提是茶商必须有一定的利润空间,但这又须以茶叶销售为中心,茶叶消费水平提高,茶叶销售渠道畅通,茶商才会人中提茶,否则必然难以为继。从实际效果看,由于茶叶消费市场的广阔,交弓I制实行时间较长,对军需国防起到积极的正面作用。天圣三年0025年)夷简评价道:自变法以来,京师积钱多,边计不闻告乏,中间蕃部作乱,调发兵马,仰给有司,无不足之患。以此推之,颇有成就。这些成绩的取得,于茶叶消费大有关系。

五、成为民族融合的粘合剂

在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中,虽然曾有过分裂和战争,但各民族的友好交往和融合是主流。要达到这一点,民族之间的文化联络、经济往来必不可少。两宋时期,周边少数民族均一如汉族饮茶成风,辽金中华茶礼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特突的茶礼和饮茶技艺。而这些饮食习俗之所以得以保持,其中两点至关重要:一是少数民族的饮茶需求得到照顾。无论是通过赏赐还是贸易,茶叶这一少数民族消食去脂保健的必需之物,源源不断地得以输人。二是各民族的经济联系不能断绝。通过榷场贸易、茶马贸易,宋与周边少数民族之间的联系曰益密切。正是由于宋朝产茶,各少数民族又迫切需要茶,因而经济文化往来和联系更加密切,共同开发祖国的边疆地区,为统一多民族的祖国大家庭作出了各自的贡献。如西夏元昊发动对宋的战争,茶叶贸易停止,西夏人民迫切需要的茶叶无法得到,激起人民反对,他们发出了赐遗互市久不通,饮无茶,衣帛贵,元昊赶快与宋议和,停止战争。宋辽榷场贸易中,茶为重要输出物。为了促使市场繁荣,宋真宗〈998-1022年在位〉采取鼓励政策,诏雄州,契丹请榷场市易者,优其直与之。金国统治者认为,茶仅是出于宋地的草芽,实乃无用之物也,但问题是金国饮茶盛及一时,比岁上下竞啜,农民尤甚,市井茶肆相属,因而几次禁茶却无甚效果。自造茶质量又差,价格也高,根本推销不出去,比起作榷茶本钱的宋朝腊茶不可同日而语,富者瀹建茗,尤其是婚礼中必不可少,因而私茶泛滥成灾。就这样,金国人以这种方式也要维持嗜茶已久的消费习俗。西南少数民族长期处于以茶马贸易为主的羁縻政策下,茶叶消费有保证,因而使黎州地区直到南宋前期基本上保持了边民不识兵革,垂二百年和平局面。其中朝贡次数最多的邛部川素效顺,扞卫边陲,成为宋朝的依靠力量。可见,各民族以茶为纽带,密切了相互之间的联系,茶对民族团结的贡献大矣。

茶叶在各社会时期的记载


原始社会

神农时代传说茶叶被人类发现是在公元前28世纪的神农时代,《神农百草经》有"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之说,当为茶叶药用之始。

西周

据《华阳国志》载:约公元前一千年周武王伐纣时,巴蜀一带已用所产的茶叶作为"纳贡"珍品,是茶作为贡品得最早记述。

东周

春秋时期婴相齐竟公时(公元前547---公园前490年)"食脱粟之饭,炙三弋五卵,茗茶而已"。表明茶叶已作为菜肴汤料,供人食用。(据《晏子春秋》)

西汉(公元前206--24年)

公元前59年,已有"烹茶尽具","武阳买茶"的记载,这表明四川一带已有茶叶作为商品出现,是茶叶进行商贸的最早记载。

东汉(公元25--220年)

东汉末年、三国时代的医学家华佗《食论》中提出了"苦荼久食,益意思",是茶叶药理功效的第一次记述。

三国(公园220265)

史书《三国志》述吴国君主孙皓(孙权的后代)有"密赐茶荼以代酒",是"以茶代酒"最早的记载。

隋(公元581--618年)

茶的饮用逐渐开始普及,隋文帝患病,遇俗人告以烹茗草服之,果然见效。于是人们竞相采之,并逐渐由药用演变成社交饮料,但主要还是在社会的上层。

唐(公元618--907年)

唐代是茶作为饮料扩大普及的时期,并从社会的上层走向全民。

唐太宗大历五年(公元770年)开始在顾渚山(今浙江长兴)建贡茶院,每年清明前兴师动众督制"顾渚紫笋"饼茶,进贡皇朝。

唐德宗建中元年(公元780年)纳赵赞议,开始征收茶税。

公元8世纪后陆羽《茶经》问世。

唐顺宗永贞元年(公元805年)日本僧人最澄大师从中国带茶籽茶树回国。是茶叶传入日本最早的记载。

唐懿宗咸通15年(公元874年)出现专用的茶具。

宋(公元960--1279年)

宋太宗太平兴国年间(公元976年)开始在建安(今福建建瓯)设宫焙,专造北苑贡茶,从此龙凤团茶有了很大发展。

宋徽宗赵佶在大观元年间(公元1107年)亲著《大观茶开》一书,以帝王之尊,倡导茶学,弘扬茶文化。

明(公元1368--1644年)

明太祖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设茶司马,专门司茶贸易事。

明太祖朱元璋与洪武24年(公元1391年)9月发布诏令,废团茶,兴叶茶。从此贡茶由团饼茶改为芽茶(散叶茶),对炒青叶茶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1610年荷兰人自澳门贩茶,并转运入欧。1916年,中国茶叶运销丹麦。1618年,皇朝派钦差大臣入俄,并向俄皇馈赠茶叶。

清(公元1644--1911年)

1657年中国茶叶在法国市场销售。

康熙8年(1669年)印数东印度公司开始直接从万丹运华茶入英。

康熙28年(1689年)福建厦门出口茶叶150担,开中国内地茶叶直接销往英国市场之先声。

1690年中国茶叶获得美国波士顿出售特许执照。光绪31年(1905年)中国首次组织茶叶考察团赴印度、锡兰(今斯里兰卡)考察茶叶产制,并购得部分制茶机械,宣传茶叶机械制作技术和方法。

1896年福州市成立机械制茶公司,是中国最早的机械制茶业。

印度茶文化历史,英国在印度茶文化历史上的角色


印度茶文化概述

印度与中国争夺世界最大茶叶生产国的称号。在印度地理上和种族多样的次大陆,有超过10万个茶园雇用数百万茶叶工人。茶在印度文化中的地位如此之深,所产生的百万吨左右的茶中有70%是由自己的人消费的。

印度的地形由次大陆在气候和地理方面的重大差异来界定其茶区。印度三大茶区分别是阿萨姆邦,大吉岭和尼尔吉里。位于印度东北部的阿萨姆邦地区位于喜马拉雅山东部茂密茂密的丛林和大吉岭地区,该地区与喜马拉雅山脉相撞并横跨高山脊和深山谷。相比之下,尼尔吉里位于印度最南端的茶区。Nilgiri(蓝山)山脉拥有高海拔的山脉,拥有郁郁葱葱的森林和丛林,茶园茁壮成长。

在印度种植和生产的茶叶与其人口和地理位置差别很大。印度的每个茶叶产区为茶叶种植提供了一个不同而又完美的气候,为我们提供了多种通过其茶文化来探索次大陆的途径。

阿萨姆茶文化历史

阿萨姆邦是印度最大的茶叶种植地区,也是世界上的一些地区。这里是印度本土野生茶树品种Camilliasinensisassamica的所在地。

1815年发现了这种天然茶树,这对英国殖民的印度的英国贸易是一个巨大的福音。当时,英国人确实对茶叶嗜酒,并依靠中国的茶叶出口来满足其日益增长的需求。中国和印度之间的冲突以及与荷兰的航运和贸易竞争使得英国人继续保持成功的茶叶贸易越来越困难。

据说英国探险家和植物学家罗伯特布鲁斯于1823年证实了印度本土茶树的发现。罗伯特的兄弟查尔斯布鲁斯在他的兄弟去世后接手了研究。布鲁斯探索了在该地区种植的野生阿萨姆茶树,并了解到当地部落几个世纪以来一直使用茶叶作为食品和饮料。到19世纪30年代,布鲁斯想出了这些植物如何进行繁殖和培育,以创建最终成为英国主导的印度茶产业。

到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后期,英国人发明了机器来帮助用更少的劳动来加速茶叶生产过程。现在正在用8000台机器替代机器来处理原本手动轧制的茶叶,慢慢地烧煤,并且搁置几个小时晾干,这些机器可以完成50万人的工作。在短短的时间内,英国人拥有茶园和资源,将英国的人均茶叶消费量从1820年的每年1英镑增加到1880年的4英镑以上。更重要的是,印度红茶现在正在发展中使中国绿茶成为世界上消费量最高的茶叶。

阿萨姆地区主要以生产红茶而闻名,这里生产了一些绿茶和白茶,但它们并不为人所知。阿萨姆红茶具有爽口,大胆的风味,可以自己饮用,但也可以很好地融入牛奶和糖。由于其浓郁而浓郁的风味,阿萨姆经常被用于早餐茶混合物,这些混合物受到了英国和世界各地其他文化的欢迎。

虽然发现了阿萨姆邦的土着茶树,但英国人也试图将中国的茶叶和种子偷运到印度。许多人怀疑印度本土的茶树能否与来自中国茶树的优质茶叶竞争。英国人最终成功地走私种子,并在大吉岭高海拔,凉爽,多雨和崎岖的高山上种植中国品种茶树-茶花(Camelliasinensissinensis)。印度的这一部分反映了中国茶树丛生长良好的环境。

大吉岭茶文化历史

到了19世纪50年代中期,大吉岭的茶叶在中国和印度本土的茶树品种(甚至是两者兼而有之)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英国领导的政府继续派出资源发展茶业这部分印度。虽然该地区茶园数量增加,茶园数量增加,茶叶产量增加,但它从未达到阿萨姆邦的茶产量。到目前为止,大吉岭的产量仅占印度总茶产量的1%。大吉岭经常被称为茶的“香槟”。像法国的反复无常的葡萄一样,大吉岭的茶叶作物每年都会有所不同,具体取决于天气,土壤条件以及丛林种植的独特而多变的山地地形。像法国的香槟标签一样,必须在印度大吉岭地区的茶园种植,栽培,生产,加工和加工茶叶,称为大吉岭茶。

尼尔吉里茶文化历史

在大吉岭兴起的同样中国茶树种子被送到印度南部的泰米尔邦的尼尔吉里(蓝山)山进行试验性种植。高海拔地区虽然没有大吉岭那么严重,但是它是相似的,所以它证明了一个肥沃的茶叶生长地区。

虽然增长区域和茶庄的规模与大吉岭相似,但尼尔吉里茶本身从未获得过阿萨姆邦和大吉岭茶所声称的茶叶的威望或价格。尼尔吉里的茶大部分注定要进入东欧和俄罗斯,这些国家是比英格兰和美洲小的饮茶国。这些国家也没有像其他全球消费者那样要求茶品质相同,因此尼尔吉里茶的生产质量受到影响。快速推进150多年,尼尔吉里的分销范围和质量经历了巨大的改进。现在尼尔吉里约占印度总茶叶产量的25%,其中约50%出口到英国和欧洲。

虽然尼尔吉里的高海拔地区与大吉岭相似,但地形和气候不那么极端,有更多的降雨和热带天气。它毗邻印度洋而不是希拉亚,因此该地区遍布茂密的森林,热带丛林,清凉的薄雾山谷,阳光明媚的高原,以及由众多溪流和河流喂养的草原。

该地区拥有两个国家公园和四个野生动物保护区,构成了印度最大的Nilgiri生物圈保护区。在公园和蜜饯之外,尼尔吉里大多是种植园区。该地区70%以上的地区都致力于茶园。印度种植的一些最着名的香料可以在这里找到:豆蔻,肉桂,丁香,肉豆蔻,胡椒和香草。

尼尔吉里的季风季节,具有明显的干湿期,为茶叶的生长和采摘制定了时间表。热带气候允许全年采摘和生产,但最好的尼尔吉里茶是在11月和3月之间收获的茶。中国茶树品种已适应其热带环境,生产出丰富深色,浓郁叶片的丰盛灌木,使茶色泽浓郁,风味浓郁。茶种植于柏树和桉树以及各种香料中,这些都影响茶的香味。与大吉岭相比,这是一种高产作物。味道和产量比大吉岭和阿萨姆更可靠。

没有目睹其茶文化,你就无法访问印度。Masalachai(五香茶)是几乎在印度每个角落消费的饮料。虽然它在各处都消耗殆尽,但根据该地区,城镇或准备它的人的习俗,才可能会以完全不同的方式加以调味和准备。尽管十年前一种“拿铁咖啡”的概念仅仅在西方消费者中流行起来,但用牛奶和糖酿造的茶一直是印度人生活的一种方式,超过一百年的时间,可能会持续一百多年。印度在茶水中加入牛奶、糖、薑、胡椒和各種香料,如豆蔻、桂皮、丁香等,这种茶更由印度裔人传入美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