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木大叶种茶叶多样性的特征

发布时间 : 2020-12-12
大叶种普洱茶 大叶种晒青茶 极边大叶种白茶

大叶种普洱茶。

云南乔木大叶种茶树在云南也不是单一存在,而是一个“大家族”。区域不同、地理条件的差异及生物多样性的特点,也使其形成不同区域乔木大叶种存在差异的特性,虽然它们在外部形态上具有相似性,但在细胞染色体的数目和行为上也表现不同。

这是因为云南在形成了一个大的生态系统中,又因地理、气候的不同,生成的一个个子系统所致。它们之间既相溶于一个大生态系统中,又因小的子系统保持一定的独立性。

以云南的气候为例,它的气候与地形有着惊人的相对应的特性。如西北部的高山深谷区为山地立体气候区,从海拔几百米上升至几千米的陡坡上,可谓是“十里不同天”。而北回归线以南的西双版纳、普洱南部等地则属于热带季雨林气候,即全年高温如夏,雨季主要集中在夏秋。东北部的曲靖北部和昭通气候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夏热冬冷,雨热同季。全省其他大部分地域属于低纬高原气候,“四季如春”是这里的真实写照。影响云南的季风来自孟加拉湾,也叫孟湾季风。这是一股带着大量水汽的气流,全国大部分季风气候区的降水也来自于这股季风(在中国的季风气候区,太平洋季风的主要作用是推动雨带北移,而降雨的水分来自于印度洋季风)。

这就必然促成不同区域的乔木大叶种茶树明显具有本区域特点。而不同区域的乔木大叶种茶树组成的“大家族”,又各有特色,可谓“百花齐放。”很多人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将不同区域乔木大叶种茶加工成的普洱茶,在隐蔽状态冲泡后,只将冲泡好的茶水给测试者品尝。有一定品饮普洱茶经验的人会轻松说出它们各自的原料产地。这不是神奇,而是在普洱茶较为集中的消费区极为普遍,如广东、香港、台湾等等。他们不仅能品尝出云南不同产地的普洱茶,而且还能说出它们的特色及区别,尽管有些区别是极小的。

如南糯山:微苦涩,回甘、生津好,汤色桔黄、透亮。透着蜜香、澜香,谷花茶淡香如荷。历史上是闻名遐迩的古茶山,至今仍存活着一株已逾千年的栽培型的茶王树。

如布郎山:较苦涩,回甘快、生津强,汤色桔黄透亮。香气独特,有梅子香、花蜜香、兰香,是很多中外客商和普洱茶爱好者梦寐以求的收藏佳品。

如巴达山:这里生长着成片的栽培型茶树和野生茶树林。贺松村大黑山上就生长着一株1800年的野生型茶王树。此山茶叶味苦涩,回甘、生津快,汤色桔黄晶莹、透亮,条索墨绿油亮。香气好,有梅子香、蜜香。

如景迈山:十二大茶山中乔木树最大的一片集中在这里,号称"万亩乔木古茶园。"苦涩重、回甘生津强,汤色桔黄剔透。这里的乔木茶树上还生长着一种寄生物俗称"螃蟹脚",可消炎怯痰、对治疗胃病和糖尿病较有效。

就这方面而言。很多普洱茶的研究者也做了不少的工作,如将云南普洱茶产区以山头划分,从古代的六大茶山,到现代的二十大茶山。

其实,从消费的角度来看,自古至今,人们对各个区域的茶都存在着不同的偏好,各区域的普洱茶都有自己忠实的“发烧友”。站在历史的角度,我们也发现,人们对普洱茶偏爱又始终没有固定在一个区域上,而是因历史时间的不同,偏爱的区域也发生转变。这种转变与政治因素、经济因素有很大关系。历史上出现的普洱茶热点区域的转换,没有一次是因为品质上出现的变化而产生改变。实际上,它的每一次区域的轮转,都为普洱茶增添新的品种。这也从客观上形成了对普洱茶开放式品尝的格局。使普洱茶“发烧友”由单一区域茶品的偏爱向多区域与多品种发展,极大丰富了普洱茶的家族。直到现在,你不会在普洱茶“发烧友”(较稳定的普洱茶消费人群)那里,只见到或品尝到一个区域戓一个厂家的产品,而是很多区域及很多企业的不同产品。就这点而言,普洱茶也早己跨入“海洋文化”的层次,与中国大陆有些茶区那种“封闭文化”所体现的孤芳自赏、固步自封有着很大差别。这也就是普洱文化能在广东、香港、台湾生根开花,并能在全国迅速“窜红”的另一原因——文化优势。

这种现象的产生,是云南文化特有的包容性与开放性的体现。云南普洱茶之所以能够延续上千年的历史,除了它的品质外,还能让人们感受到不同区域文化以及这种文化的积淀。这也是云南特有的地理价值所展示给我们的又一自然启示。毕竟一种文化的产生与塑造都离不开特有的地理环境及相关的物质基础。是地理价值多源化延伸的体现。

cy316.cOm扩展阅读

微生物生态的多样性是乔木大叶种茶天然营养源的“加工厂”


我们说云南乔木大叶种茶具有先天的独特性,除了特定的地理、气候与物种的多样性外,特有的微生物的参与也是其中一个因素,而且是一个很大的因素。

微生物生态的多样性及微生物的参与不仅帮它抵御外部各种病虫害的侵袭,并将各种营养源源不断输入其中,使它始终亮丽如新,健壮怡人。

微生物许多独特的代谢方式,如自养细菌的化能合成作用、厌氧生活、不释放氧的光合作用、生物固氮作用、对复杂有机物的生物转化能力、分解氰、酚、多氯联苯等有毒物质的能力,抵抗热、冷、酸、碱、高渗、高压、高辐射剂量等极端环境的能力,以及病毒的以非细胞形态生存的能力等。都为乔木大叶种茶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以天然抗生素为例,三分之二(超过4000种)是由微生物放线菌产生的。微生物所产酶的种类也是极其丰富的,从各种微生物中发现,仅II型限制性内切酶就有1443种。而且这些发现并没有终结,还在继续。

当我们摘下它一片叶子,不管这颗茶树是几百年,还是上千年,其茂密的枝叶,及肥硕的叶片,看不到孊孊老者的半点身影,倒像一个阳刚十足的“壮汉”。常常是令我们惊诧不已。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本文所讲微生物对乔木大叶种茶的“干预”,仅仅是普洱茶的原料起始的过程,还未涉及普洱茶的加工。待到普洱茶加工过程,无论是生茶、还是熟茶,其微生物群落的参与给予普洱茶品质的影响更大。笔者会在下一篇“普洱茶的特殊工艺价值”中详细讨论。

云南名族文化多样性特征什么是分别有表现在


多样性是云南民族茶文化的第一个鲜明特征。云南民族文化作为一个整体,从外部看,它具有独特的个性特征,而相对于中华民族的多元文化。从内部看,它又是由若干不同层次、不同特色的民族文化所组成。云南除汉族外,有25个少数民族,其中有15个民族仅为云南所独有,是全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

根据民族学的研究,一般按各民族不同的发展程度、人口和各民族不同、相同或相近的族源划分为同属于氐羌系的民族,有彝族、白族、哈尼族、傈僳族、阿昌族、景颇族、独龙族、基诺族、普米族、藏族等:同属于百越系的民族,有傣族、壮族、布依族、水族等:同属于百濮系的民族有布朗族、佤族、德昂族等:同属于苗瑶系的有苗族、瑶族等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几千年的分化、融合、重组形成了各个独立的民族有别于其他民族的文化。

如不同的民族语言、习俗、宗教、节庆、建筑居住模式等等。一些民族还有许多不同的支系和不同的文化,且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还有发展的不同阶段,这就使云南民族文化保留下了现代社会中已经不可多见的人类文化遗存,因而有文化博物馆和活化石之称。

因此就茶文化来说,有布朗族、基诺族、傣族、佤族、德昂族、哈尼族等南部民族的竹筒茶、凉拌茶、酸茶、青竹茶、烧茶、罐罐荼等;有白族、彝族、藏族、纳西族、独龙族、普米族等北部民族的三道茶、土锅茶、酥油茶、龙虎斗、雷响茶、油盐茶、烤茶等,都各具特色。在茶礼、茶俗方面,每个民族也都有自己丰富独特的创造传承。总之,在云南的每一个民族中,都可以找到充满鲜明个性的茶文化特征,由此构成了丰富多样的云南民族茶文化的一个显著特点。本内容来自《云茶大典》

乔木大叶种茶树之迷


古茶树是民间对树龄较长的乔木大树茶的一种特殊称谓。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始,云南普洱茶界习惯将乔木大叶种茶树细分为古茶树、乔木大(茶)树(含野放茶)、台地茶三种。这种分类不是植物学分类的结果,而是民间依据长期经验的一个总结,属于民间经验。

特别是在2000年以后,随着普洱茶市场的日趋繁荣,加之竞争愈演愈烈,一部分普洱茶从业者对其产品使用的原料加以细分。很多制茶人或商家将以“古茶树”为原料制作的普洱茶直接称作“古树茶”,借用“古茶树”资源的稀缺性,有意识与“乔木大树”和“台地茶树”进行所谓品质上的区分。这种商业行为纯粹是民间自发的,而非官方(政府)或学术部门的提倡。这种由商业行为衍生的需求,又引来更多人对古茶树的关注。其实,无论是古茶树、乔木大(茶)树还是台地茶都属于乔木大叶种茶树。在我们讨论这个问题之前,首先明确两个概念。

1、古茶树与古树茶是两个概念。前者是指生长年数在100年以上的乔木大叶种茶树,后者是用它的鲜叶制作出的茶叶。

2、古茶树与野生大茶树也是两个概念。野生大茶树虽然也被称为茶树,但它的叶和果是野生的,其外观形态与内含物与我们现今的茶叶有诸多不同,个别具有一定毒性,是不能被食用的。野生茶树只有经过“过渡型茶树”之后,再经过“驯化’才能演化成可食(饮)用的茶树。云南历史上曾流传一种“野茶驯化家茶”的方法,是将茶树砍断,然后连续三年施火焚烧,再将烧成的灰烬变成灰肥,覆盖在茶树根部周边,当茶树长出新芽后,驯化工作基本完成。这种驯化的“土方法”其实在云南一些相对偏远与落后地区一直保留着,我们从相关资料中查到,在1976年这种方法仍在芒景与景迈地区使用过。

古茶树是一种特殊的植物现象,同时也是普洱茶的“根”。因为后来出现的树龄较短的大树茶,无论是人工栽培的,还是自然野放的,甚至是现代人工培育并矮化的台地茶,它们都源自之古茶树,有其相同的“血脉”。

古树茶的界定:

1、古茶树属于乔木植物。在植物学的分类中,通常将树高G米至数十米的木本植物称为乔木。它由根部发生独立的主干,树干和树冠有明显区分。同时,又可依其高度而分为伟乔(31米以上)、大乔(21~30米)、中乔(11~20米)、小乔(6~10米)等四级。云南古茶树其外观属于乔木形态,是古茶树的第一特征。就其高度而言,它涵盖了伟乔、大乔、中乔、小乔。所不同的是伟乔(31米以上)极少,小乔居多。另外,由于茶树生长缓慢,树干密度(单位体积的质量)高于普通乔木,造成同年份树木,茶树均矮于其它乔木。云南景迈山有万亩古茶园,很多树龄在三百年以上的古茶树其高度在6米以下,我们通常将这一类茶树称为亚乔木。2、树龄必需在100年以上的才能视为古茶树。我们之所以给出这个时间数值,原因有两个:一是我们纪年的方式将100年记录为一个世纪。我们人,包括很多植物、动物其生命年限大体都在100年以内,对生命周期超过100年的物种,我们都会刮目相看。人类的内心具备天生的“拜物”情结,居住在大山里的少数民族更是如此。他们的很多祭拜仪式都与超百年的大树有关联。云南古茶树的树龄有一千年以上的,也有几百年的。乔木大叶种茶树的“长寿”现象是其主要特征,是山茶种众多品系中唯一“长寿”的茶树品种。用一个“古”字,涵盖树龄在100年以上的茶树是民间约定俗成的称谓;二是以中小叶种茶树寿命为参照值。中小叶种茶树寿命平均在100年以内。它们在栽种三至五年后便可采摘,在二十年后便可进入丰产期,七八十年后就到了垂暮之年,茶树寿命在100年以上极少。

3、古茶树具有群落性的特征。我们在云南的产茶区偶尔会在古老的民居周边或田野上看到一株大茶树,雄伟中透着一种孤傲。但这是一种个别现象。我们现今看到的古茶树都有一个特殊现象,绝大部分古茶树呈群落性,即有古茶树的地方也伴有古茶园的存在。这种古茶园不同于我们现今意义的茶园。当你身临云南景迈山时,面对万亩古茶园时,你会发现:它们不是一个挨一个密植成行,而是东一棵西一棵散落存在的,树与树间距较大,即使相邻的两棵树,也并非全是茶树,这当中还夹杂大量其它乔木植物。云南现存的几个古茶园或古茶山,其茶树与其它植物相比,几乎是1:1的比例。这就使我们经常有一个错觉,仿佛不是置身于古茶园,而是“没有围墙的神秘植物花园”。这种散落的现象从表面上看给采摘带来不便,但对茶树的异花授粉和树冠的横向拓展有非常大的好处,加上每棵茶树统辖的土壤面积明显加大,对茶叶品质的提高也起到非常大的作用。更重要的是,这些茶树与其它乔木类植物混杂一起,形成特有的生物多样性,也因为生物多样性又形成了特殊的茶园生态圈。这是迄今为止在全世界范围内看到的最为科学、最符合自然生态发展规律的茶园布局。我们也可以这样评价:云南的古茶园其实就是植物多样化的茶园,是茶园建设与管理史的一项重大科技进步。将古茶园留存几百年甚至上千年,则是人类文明史中的一大奇迹。即使在今天,仍然值得我们借鉴与学习。4、古茶树的分布。它们主要分布在云南的西双版纳自治洲、普洱市(前思茅地区)与临沧市的所辖传统的产茶区域内。除这三个区域外,云南其它地区基本属于树龄较短的乔木大树与台地茶树。至于云南省外的茶树,包括台湾以及东南亚均为中小叶种茶树。需要指出的是,印度虽然在阿萨姆地区发现过野生大茶树,但印度产茶区的茶树仍然是中小叶种茶树,其茶树的寿命均在100年以内,看不到乔木大茶树的存在,更谈不上古茶树。因此,现代茶史专家们更倾向这样一种认识:英国在占领印度后,由英国主导的“东印度公司”利用与中国的贸易关系,将福建与江浙的茶种带到了印度。这方面史料极多,都印证了印度及南亚诸国种茶与制茶来源于中国的说法。

乔木大叶种茶树为云南独有


这与云南所处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及生物多样性有直接性的关系。我们知道,地理、气候与生物有着相互影响的内在联系。它更多体现为自然的因素,非人力因素能够替代。人类长期的活动经验证明,一个好的自然地理环境必然伴随着好的气候条件,并促成生物的多样性;反之,一个恶劣的地理环境也一定具有极差的气候条件,其生物的稀缺性也是必然。

云南的茶树与其它植物的交叉存在,不仅体现出生物多样性的特点,更典型地表现在它的异花授粉上。乔木大叶种茶树在其长期的天然杂交中,直接导致了茶树的群体(野生或栽培)其外观的高大与肥硕,并多区域、成片状存在。其区域内已经形成了复杂的遗传性与多样性。不仅在中国,在世界上也堪称一绝。

虽然在中国大陆其它地方(如湖南、广西、海南等)也存在大叶种的茶树,但能经受几百年,甚至上千年“认证”的古茶树几乎没有,存在最多的也就是“百年沧桑”。其茶树的外部形态与云南的乔木大叶种茶树也表现不同。茶叶的内含物质就差别更大。

大叶种乔木茶和灌木茶


茶树是异花授粉植物,又是一个古老的树种,在千百万年的系统发育过程中,由于自然演化和天然杂交,品种性状和特必,不断产生变异与进化,无论生殖器官或营养器官,都存在着复杂而广泛的变异。我国茶树品种主要性状及其变异情况。

茶树经过世世代代的繁衍和广泛的传播。经受着多种多样的生态条件和生产条件的长期影响,以及人工驯化和选择的作用,形成了十分丰富的品种资源。茶树选种活动,古时就已开始。据记载,晋武帝(公元265-290年)时,即有安徽宣城人秦精在今湖北鄂城县武昌山采集大叶种茶树。在唐代陆羽《茶经》、宋代《东溪试茶录》、宋徽宗《大观茶论》等菱,都有有关茶树选种和茶树品种性状的记述,还流传着许多古人发现、驯化、利用野生茶树的轶事和传说。随着生产的发展、茶类的创新,以及人们的辛勤培育,茶树品种更是层出不穷。

目前已发掘的茶树地方品种或类型,约有五百余个。近二十年来,全国各有关单位选育出的茶树新品种、品系、据不完全统计,也有一百余个。在西南、东南茶区,还蕴藏着许多性状奇特的野生大茶树和茶种的近缘植物。通过调查、整理和初步研究,基本上掌握了我国主要茶树品种资源分布情况,对主要栽培品种的性状和特性,也有了基本了解。在已有性状资料的品种中,如按树型分类,灌木型品种占74%,小乔木型品种占10%。乔木型品种占16%;如按叶片大小分类,特大大叶类品种占13%,大叶类品种占25%,中叶类品种占44%,小叶类品种占18%。

我国茶区主要分布于北纬33。以南,东经98。以东,在这个大约280万平方公里的近似长方形地带,由西南往东北,茶树品种的分布,则由高大的乔木逐渐演变为灌木,植株矮化,叶片渐小而厚,栅栏组织加厚,抗性增强,多酚类物质渐减。云南、贵州、四川一带,我们祚早期从野生茶树驯化为栽培种的一些古老类型,仍然保持着乔木性状和特性,除了生态条件影响外,与人们栽培利用方式也有关系。古老的云南大叶种、苦茶、大树茶的种植区,由于采取林下种植,不修剪,攀枝折采,以至茶成大树,枝叶粗大。

乔木类型的茶树品种,多分布于西南和华南茶区。乔木型最突出的茶树品种资源云南大叶种,随着近代的利用和推广,不仅在云南省西南部大面积种植,而且分布到广东、广西以及四川、贵州、湖南、福建、江西、浙江的南部。经多年引种实践,除四川盆地外,云南大叶种在北纬25度以南茶区推广,较有成效。

小乔木类型的茶树品种,较集中分布于福建、广东、广西、湖南、江西等地。随着茶树良种的推广,这类茶树品种的分布,有很大扩大。例如,著名的福鼎大白茶,几乎在全国茶区都有分布。

灌木类型的茶品种,主要分布于我国茶区的中部、东部和北就,其中著名的祁门种、鸠坑种、湄潭苔茶等,也有较大范围的分布。这类茶树品种资源适应性强,受温度、湿度和地势等生态条件约束性较小,地理分布区较为广泛。

除了丰富多彩的茶树品种外,野生大茶树和茶种近缘野生植物,分布也很广,在西南、华南甚至华东地区都有发掘,如著名的云南南糯山大茶树、大黑山大茶树、贵州赤水大茶树、四川宜宾大茶树等。这些野生茶树资源的发掘,为进一步研究茶树起源、进化和选育新品种,提供了宝贵的材料。

由此可见,我国茶树品种资源极为丰富,分布广泛,世界上各种茶树类型,我国应有尽有。这些十分丰富的茶树品种资源,为祖国茶叶秤积累了珍贵的宝藏,对世界茶中生产的发展也作出了贡献。

1、茶树品种的基本性状

在生产栽培的茶树品种中,就全国茶区而言,灌木类型占多数,但小乔木和乔木类型的品种也很丰富。特别是在西南和华南茶区,乔木类型的品种栽培面积较大。在云南、广东、广西等茶区,乔木类型的云南大叶种,则成为主要栽培品种。

乔木类型的茶树品种,植株高大,分枝部位高,主干明显,分枝稀疏。叶片大,叶片长度在10厘米以上。结实率低,抗逆性弱,特别是抗寒性极差。芽头粗大,芽叶中多酚类物质含量高。这类品种分布于温暖湿润的地区,适宜制红茶,品质上具有滋味浓强的特点。

灌木类型的茶树品种,植株低矮,分枝部位低,从基部分枝,无明显主干,分枝密。叶片小,80%的品种叶片长度在10厘米以下,最小者不及3百米最大者亦在14厘米以下。结实率高,抗逆性强。芽中地氨基氮含量高。地理分布广,茶类适制性亦较广。

小乔木类型的茶树品种,则介乎灌木乔木类型之间,区域适应性和茶类适制性亦较广。

栽培茶树的目的,是采摘其幼嫩新梢,作为制茶原料。因此,茶树的长相、叶和芽的性状、芽的萌发和生长特性,以及新梢的性状,也就成为研究茶树品种的重要经济性状。

任何茶树品种,都存在着树型、叶片大小和发芽迟早的区别,在这三个性状方面,都表现出各自的特征,显示出一定的稳定性。树型、叶片大小和发芽迟早不同的茶树品种,在经济性状上亦存在显著差异。

2、茶树品种分类

根据我国茶树品种主要性状和特性的研究,并照顾到现行品种分类的习惯,我们将茶树品种按树型、叶片大小和发芽迟早三个主要性状,分为三个分类等级,作为茶树品种分类系统。各级分类标准如下:

第一级分类系统称为''型''。分类性状为树型,主要以自然生长情况下植株的高度和分枝习性而定。分为乔木型、小乔木型、灌木型。

(1)乔木型此类是较原始的茶树类型。分布于和茶树原产地自然条件较接近的自然区域,即我国热带或亚热带地区。植株高大,从植株基部到上部,均有明显的主干,呈总状分枝,分枝部位高,枝叶稀疏。叶片大,叶片长度的变异范围为10-26厘米,多数品种叶长在14厘米以上。叶片栅栏组织概为一层。

(2)小乔木型此类属进化类型。抗逆性较乔木类强,分布于亚热带或热带茶区。植株较高大,从植株基部至中部主干明显,植株上部主干则不明显。分枝较稀,大多数品种叶片长度以10-14厘米之间,叶片栅栏组织多为两层。

(3)灌木型此类亦属进化类型。包括的品种最多,主要分布于亚热带茶区,我国大多数茶区均有分布。植株低矮,无明显主干,从植株基部分枝,分枝密,叶片较小,叶片长度变异范围大。为2.2-14厘米之间,大多数品种叶片长度在10百米以下。叶片栅栏组织2-3层。?

第二级分类系统称为''类''。分类性状为叶片大小,主要以成熟叶片长度,并兼顾其宽度而定。分为特大大叶类、大叶类、中叶类和小叶类。

(1)特大叶类叶长在14厘米以上,叶宽5厘米以上。

(2)大叶类叶长10-14厘米,叶宽4-5厘米。

(3)中叶类叶长7-10厘米,叶宽3-4厘米

(4)小叶类叶长7厘米以下,叶宽3厘米以下。

第三级分类系统称为''种''。这里所谓的''种'',乃是指品种或品系,不同于植物分类学上的种,此处系借用习惯上的称谓。分类性状为发芽时期,主要以头轮营养芽,即越冬营养芽开采期(即一芽三叶开展盛期)所需的活动积温而定。分为早芽种、中芽种和迟芽种。根据我们在杭州对全国主要茶树品种营养芽物候学的观察结果,将第三级分类系统作如下划分:

1、早芽种发芽期早,头茶开采期活动积温在400℃以下。

2、中芽种发芽期中等,关茶开采期活动积温400-500℃之间。

3、迟芽种发芽期迟,关茶开采期活动积温在500℃以上。

多样性立体气候造就普洱茶高原仓


说起沱茶、紧茶、铁饼、销法沱等产品线,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下关沱茶。头顶国家边销茶定点生产企业及原料储备企业、国家茶叶技术加工研发分中心、中华老字号等八项国家级桂冠,在普洱茶仓储概念还未完全兴起之前,下关沱荼就一直默默践行着原料陈化的理念。以拼配技术见长的下关,用不同年份、不同原料产地、不同等级的毛茶,拼配出了各种滋味口感的茶品,并为自己的产品线构筑起了别人难以模仿、难以超越的防火墙。如今随着仓储概念的勃然兴起,下关沱茶在原料仓储的基础上,从战略层面着手谋划布局仓储事业……

褚九云是云南下关沱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毕业于安徽农大茶学专业的他,在下关沱茶从事茶叶加工技术管理工作已逾30年,对原产地仓储颇有见解。他认为,原产地仓储这个概念很好,毕竟云南是普洱茶的原产地,世界茶树的发源地。

在褚九云的理论体系中,我们说的原产地实际上就是高原仓,因为云南高原,海拔从景洪的五六百米到迪庆五六千米的雪山,云南大部分地区的平均海拔都500米以上。就普洱茶核心产区的平均海拔来说,西双版纳在1000米左右,普洱市在米左右,临沧在“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云南人喜欢用这句话来介绍自己的气候特点。特殊的地理条件,使得云南各地的气候差异比较。

全中国从海南岛到黑龙江的各种气候特都体现在云南复杂的立体性气候中,气候的区域差异和垂直变化十分明显。基于云种特殊的气候环境,结合多年来原料仓的实践经验,褚九云根据温度、湿度、纬度和海拔,对高原仓提出了自己的定义,也就是高原仓可分为南高原仓、中高原仓、北原仓三大类北纬23°以南区域为南高原仓,主要包括西双版纳全部,普洱市大部分地区,临沧市双江、耿马一带。这一区域地处热带亚热带,降雨量大,空气相对潮湿,属于低纬度的高温高湿地带。就普洱茶仓储的转化速度来说,要明显比中高原仓、北高原仓更偶尔会有湿仓的中高原仓主要指北纬23°-25°之间的区域,主要包括普洱市的景谷、镇沉、景东带,以及临沧市的大部,大理州的南涧等地。中高原仓的特点是,海拔比南高原仓更对来随着维度的升高,温度、湿度。

说都更低更平和北高原仓指北纬25°-27°之间的大理、昆明一带区域,为典型的高原季风气候,空气比较干燥,转化相对最慢,但香气保存得较好。北纬27°线再往北,转化的效果就基本不行了褚九云介绍说,普洱茶的仓储从世界范围内看来,从理论到市场的确形成了湿仓、干仓的概念。高原仓整体上属于干仓,沿海一带及台港澳等地区整体上属于湿仓,介于干仓与湿仓之间的是大马仓。大马仓与高原仓相比,温度、湿度都要更高,但与广东、香港相比,虽然温度要更高但湿度却不高,湿仓味较轻,有自己显著的特点。大马仓为什么湿度相对低呢?因为马来西亚虽然更靠近赤道,但刚好处于印度洋和太平洋的空气对流区,湿度分散得快,空气也比较清新,所以大马仓的湿度实际上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高。这使得大马仓既有一定的干仓特点,陈化又比较快。分析过各地仓储的特点和效果后,褚九云认为温度、湿度的不同造就了不同的仓储品质特征。

乔木大叶种茶树基因组的破译


我们在研究普洱茶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这样一个问题——云南的乔木大叶种与福建的中叶种、江浙的小叶种有什么区别,他们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在哪里?我曾经遇到过一个四川的茶学专家问我:“我用四川的小叶种按照普洱茶的制作工艺做出的茶算不算普洱茶?”

面对这样的问题,我们怎么回答呢?到目前为止,我们只能围绕两方面的解答这个问题:

第一,大叶种茶树的叶片与中小叶种的叶片结构不同。中小叶种栅栏组织含有2—3层细胞,海绵组织较薄。栅栏组织与海绵组织为1:2。这就决定了其色素与类脂含量高,多酚类物质含量较低。适合绿茶选料的要求(色绿、香高、味醇)。

大叶种茶树叶片栅栏组织只有一层细胞,海绵组织较厚,栅栏组织与海绵组织为1:1。其叶绿素与类脂含量较低,但多酚类含量较高,满足普洱茶后发酵的要求。因此,我们看到绿茶一般都呈翠绿色,普洱茶都呈灰黑色。

第二,大叶种茶树叶片内含的次生化学物质较高,我们讲的次生化学物质实际上就是茶叶内含的活性物质。这里头也有两个问题,什么原因造成了它的活性物质高?一是大叶种茶树喜潮湿性,这种潮湿性造成大叶种茶叶本身的苹果酸、醋酸、乳酸含量比较高。可能刚做出的生饼经常有种发酸的感觉,我们做了大量的化学比对,我个人认为这种酸,在后期的转化功能非常强。二是耐低温性,大家知道云南的茶园早晚和午间的温差非常大,造成大叶种次生物质的含量呈一个累积的过程,比如说像甘油三梨醇、甘露醇、白藜芦醇都在富积与增加,温差急剧的变化造成的物质累积含量要高于中小叶种。

这里顺便讲一个题外的话,我刚讲到白藜芦醇这个物质,就在本月初,在澳大利亚的悉尼,由牛津、哈佛召开了一个世界顶级的生物学大会,会上牛津、哈佛的科学家共同发表了一个声明,说十年内要造出一款延长人体寿命的新药,这个药的发明意义是什么?它能使人体的干细胞进行自我修复。科学家认为一旦这款新药投入临床,能够使人类的寿命延长到150岁。这款新药的基础物质是什么?就是白藜芦醇。白藜芦醇这种东西来源于哪呢?在葡萄籽里。但是我仔细研究了一下他们的报告,他们提的白藜芦醇全部都是从红酒中提取出来的,与发酵有关系。

那么红酒与普洱茶有什么关系呢?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物质,就是儿茶素。也就是说红酒中有白藜芦醇,普洱茶中也有白藜芦醇。那么为什么欧美的学者只提红酒,而不提普洱茶呢?原因只有一个,这是因为他们不了解普洱茶。

完成乔木大叶种茶树的基因组的破译具有三方面的意义:

一是填补普洱茶基础科学的一项空白。

二是基因组是生物所携带的遗传信息的总和。它的发现与破译对未来的茶树育种及优良品种的选育有着极高的指导意义。同时对未来的生物制药提供了广阔的“药源”基础。

三是对云南特定茶区的乔木大叶种茶进行RNA测定。可实现以试剂检测各区域茶料的方法,改变现有单纯的感官审评。

这里我多说几句,大家知道云南自古就有一山一茶,一茶一味的说法。所谓“一味”,就是说它里面有一种特定的内含物质。我们现在的鉴别办法基本是感官审评,单凭眼看嘴尝,说这个是易武的料,这是景迈的料,完全是靠经验,但这种经验又因为人体的差异有很多的缺陷。毕竟嘴不能代替仪器。那么,我们现在有没有更科学的方法将它检测出来呢?有,比如说可以用同位素的方法,但是成本非常高、周期非常长。如果基因组测序的工作结束之后,我们可以通过RNA的手段找出不同茶区差异性物质,然后根据这种物质设计一种显色剂,马上就显示出来了,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非常简便的。

云南特定的生态系统多样性成就了普洱茶


云南的低纬度、高海拔的地理特性,加之热带雨林季风气候使其形成了大的自然生态循环系统,造就了云南特定的生态系统多样性与物种多样性的特征。

云南的生态系统多样性包括陆生生态系统和水生生态系统。

它的陆生生态系统几乎包括了地球上所有的生态系统类型。其中森林生态系统以乔木为标志,主要有169类,占中国的80%;灌丛生态系统主要有寒温性灌丛、暖性石灰岩灌丛、干热河谷灌丛和热性河滩灌丛等4种类型;云南草甸类型更是分布广泛,主要分为高寒草甸、沼泽化草甸和寒温草甸3个生态系统类型。

它的水生生态系统有河流生态系统、湖泊生态系统。云南的六大水系,即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依洛瓦底江、元江和南盘江构筑了云南淡水生态系统的基本框架。而以滇池、洱海、抚仙湖、异龙湖和泸沽湖为代表的云南高原湖泊,反映了中国淡水生态系统的一些特殊性。云南水生植被按其生活型分为挺水植物、浮叶植物、沉水植物和飘浮植物等4种类型。水生动物方面,浮游动物、底栖动物和鱼类资源都很丰富。

云南的物种多样性更是为世界罕见。云南除素有“动物王国”、“植物王国”美誉外,还被誉为“竹林故乡”、“药林的宝库”、“香料博物园”、“天然大花园”、“菌类大世界”等。云南有竹类资源28属220种,属、种数分别占全国总数的75%和55%,占世界总数的40%和25%;药材、花卉、香料、菌类的种类均居全国之首。

云南从北到南,从高海拔到低海拔分布着从高山针叶林到热带雨林的105个主要的森林类型。森林类型之多也为全国罕见。因此,云南堪称世界生物的标本库。

普洱茶就是诞生在这样一个大的自然生态系统里,当云南的古人把这个系统中的某一类或几类物质融合到普洱茶之中,这时,普洱茶的物质组合,不单单是几片茶叶的叠加,而是地理特征与自然生态的另一种表达方式。其中,参与普洱茶发酵的微生物菌群,有的竟繁衍达上亿年之久。因此,一片普洱茶,不单单是一个商品,更多的是地理价值的再现。

普洱茶的地理价值是大自然对人类的一种“恩赐”。

我们不否认普洱茶是凝聚了古人上千年知识与智慧结晶的产物,但这种智慧更多地表现为古人发现了它的价值,并尊重自然的法则将其演化为一种商品。但普洱茶所体现的地理价值则是古人及我们现代人所无法模拟与复制的。它具有明显的天然性、遗传性、系统性和不可复制性的特征。是现代科技难于愈越的高度。

当我们站在一个古茶树林中,面对着一株具有上千年历史的古茶树,我们不知它最初如何生成——是我们古代先人的栽种?还是热带季风将一粒茶种吹落至此。但不管怎样,当我们仰视它们时,总能感到一种有形的和无形的大自然力量的存在。

乔木大叶种茶的“保护神”——微生物生态


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一个难题:为什麽植物所需的水分、无机肥在充分供应之後,植物仍旧不能茂盛地成长?为什麽根部不能完全地吸收这些养分?为什么病原菌、病虫害会孳衍繁生而不可收拾?

现代科学已能确认植物生理与微生物间不可分离的共生关系。植物根部分泌物质来供应微生物的需求,同时微生物也生产各种不同物质来回馈植物体,两者实际上乃是共生的伙伴。要使植物生长茂盛,除了水分、养分之外,还需微生物的参与。

其实,当茶树刚一诞生,不管它是一粒茶种还是被嫁接的茶树苗,在它还极其弱小的时候,微生物就已经布满了它的周围。如同“保姆”般呵呼它。我们会发现,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整体的表面穿著有一件微生物的外衣。

于是,它们快速地成立了一个个“团队”(微生物学称之谓“群落”),分工有序地开展工作。一些光合成微生物如光合成细菌作为初级生产者,直接摄取太阳能并将其转化为化学能,为茶树光和作用提供一种“媒介”。

乔木大叶种茶树与其它植物一样,不能直接利用大气中的分子氮。植物所需要的氮一般是通过生物固氮、高能固氮(如闪电和火山爆发时出现的固氮)或工业固氮(将分子氮转化为氨或硝酸盐)等过程才能为植物所利用。于是,另一支微生物固氮细菌接手,持续为茶树“转接”氮源。而且,也有一支微生物群落又将动物排泄物和动植物尸体分解而释放出氨,氨又先后由亚硝化细菌和硝化细菌转变为硝酸盐为茶树所利用。

更大的茶树“保卫战”,则发生在茶树土壤中根茎表面周围约5厘米的根界区,这里重重地围绕着高密度的微生物,可谓重兵把守。微生物学称这一类细菌为“根圈菌”。这些微生物的任务是,不仅将植物、动物的排泄物及尸体分解转化,还要由这些微生物分泌出各种有机物,包括氨基酸、低分子醣类、低分子核酸、生长激素及各种酵素等等,来支撑茶树对营养物的需求,对乔木大叶种茶树的生长有显著的效果。一块土壤内的优势微生物可能影响其他种类微生物的生存和繁育。不适于新环境的优势微生物死亡时,某些适生的新种便起而代之,此时就出现了类似地面上群落演替那样的变化。达到稳定状态时,我们在乔木大叶种茶树根部土壤剖面上可以观察到微生物的分层现象。

还有些微生物更为“激进”,干脆侵入根部组织内,在根细胞繁殖,这类微生物称之为“菌根菌”,它不但不破坏根部组织,却更能与根部细胞交换物质,共存共荣,促使根部活力,增强其吸收力,有利於植物健全的生长与自然抗病力的加强。

没有这些微生物的参与,乔木大叶种茶树就很难存活,更谈不上存活几百年,甚至上千年了。

别拿台地茶不当普洱茶,它也是大叶种乔木


台地茶是云南普洱茶重要的普洱茶原料,台地茶是什么?云南“台地茶”绝大部分茶区的茶种,其种性,都是乔木型的大叶种茶树想知道?快来看看下面的介绍吧。台地茶,是指从人工栽培的梯地茶园里采取茶青原料,经加工制成的普洱茶。

台地茶,是指从人工栽培的梯地茶园里采取茶青原料,经加工制成的普洱茶。由于受人为种植、采摘、修剪刺激的影响,这类茶树主千不明显,一级分枝部位变低。在种植密度较大吋,树体个体生育空间较小,茶青芽叶细小、叶质较薄、条形较为秀丽,这些特点在长期采摘的密植茶园里尤为明显。

“台地普洱茶”即“梯地普洱茶”,是茶树的立地条件的不同。与之对应的是“坡地”、“高山”、“平地”、“云雾”等等,这些名称不能代表茶叶品质本身,是茶树生育环境的表述方式。

云南“台地茶”大多不是灌木茶树。云南省绝大部分茶区的茶种,其种性,都是乔木型的大叶种茶树,只是经过人工种植和修剪、强度采摘后,改变了茶树自身的生育条件,茶树受到“限制”和“刺激”。但茶树的种性,并没有因此而改变,当解除各种“限制”和“刺激”后,这些树型低矮的茶树,就会长高、长大而恢复它“乔木”的本来面目。

台地茶是云南普洱茶重要的普洱茶原料。希望能给台地茶一个正确的认识。盲目追求古树茶产品而无意中贬低了台地茶产品,并不利于整个云南普洱茶产业的发展。

云南大叶种的代表性品种有哪些?


普洱茶的标准定义为:普洱茶,是以云南省一定区域内的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经过后发酵而形成的具有独特陈香的一类茶。一般加工成散茶和紧压茶。

在这个定义里有一个明确的前提,即云南大叶种。

云南大叶种是中国著名茶树良种,是云南省大叶类茶树品种的总称。主要包括勐库大叶种(又名大黑茶)、凤庆大叶种和勐海大叶种等有性系以及无性系品种。原产云南省西南部和南部澜沧江流域,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双江、澜沧、勐海、凤庆、昌宁、云县、保山、元江等县(市)。

接下来,我们就一一解析云南大叶类茶树品种:

首先勐库大叶种,有性系。据《云茶大典》国家认定品种中介绍:勐库大叶种茶原产于云南省双江县勐库镇。在云南西部、南部各产茶县广泛栽培,为云南省主要栽培品种之一。

勐库大叶种外形植株高大,树姿开展,主干明显,分支较稀,叶片呈水平或下垂状生,叶特大,长椭圆形或椭圆形,叶色深绿,叶身背卷或稍内折,叶面强隆起,叶缘微波状,叶尖部骤尖或渐尖,叶肉厚,叶质较软。春茶一芽三叶盛产期在3月中、下旬。适栽种于年降雨量1000毫米以上,最低气温不低于-5℃的西南、华南茶区。

其次凤庆大叶种,有性系。《云茶大典》中介绍:凤庆大叶种原产于云南省凤庆县。在云南南部、西部茶区广泛种植。其外形植株高大,树姿开展、半开展,主干明显,叶片呈水平或上斜状生长,叶椭圆形,叶色绿而富有光泽,叶身稍内折,叶面隆起,叶缘波状。春茶一芽三叶盛产期在3月下旬或4月上旬。适栽于年降雨量800毫米以上、最低气温不低于-5℃的西南、华南茶区。

勐海大叶种,有性系。原产于云南省勐海县南糯山。主要分布于云南南部。其外形植株高大,树姿开展,叶片呈水平或斜上生长,叶椭圆形或长椭圆形,叶身平背微卷,叶面隆起。春茶开采期在3月上旬。适栽种于年降雨量1000毫米以上,最低气温不低于-5℃的西南、华南茶区。

其余的大部分无性系普洱茶品种,多为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从群体品种中采用单株育种法培育。诸如:云抗10号、云抗14号等,经培育种植后,其产量平均比有性系品种高,抗寒抗旱及抗病虫害性均较云南大叶种群体品种强。

更多详情,请查阅《云茶大典》(新编版)!

云南大叶种茶叶的分布


云南茶区辽阔,按照国家质检总局规定、普洱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是,云南省普洱市、临沧市、西双版纳州、保山市等11个州市所辖75个县(市、区)及所属的639个乡镇。但茶叶主产区主要分布在北纬25。以南、哀牢山以西、怒江以东、澜沧江中下游两岸地带。按习惯分为滇西、滇南、滇中、滇东北四个茶区。

滇西茶区:包括临沧、保山、德宏三个地区19个市县。主要产茶县有凤庆、云县、临沧、双江、永德、镇康·沧源、昌宁、腾冲、龙陵、潞西等县。

滇南茶区:包括普洱地区、西双版纳州、红河州、文山州共四个地州,24个县·该区为云南省最主要的产茶区,主要产茶县有勐海、景洪、勐腊、思茅、景谷、景东、宁洱、澜沧、江城、黑江、西盟、元阳、绿春、金平等。

需要说明的是:云南滇中茶区的大理、楚雄、昆明,是个大叶种茶树向中小叶种茶树过渡的区域,在该区域内,大、中、小叶种茶树间而有之。基本的分布规律是红水河、南盘江、元江、哀牢山、无量山、怒山以南一线,是大叶种茶树的集中分布区,该线以北为大叶种向中、小叶种茶树的过渡区,一些小区域的茶树究竟是否属于云南大叶种?受云南立体农业气候决定,应区别对待。

但是最优质的普洱茶原料主要分布在澜沧江中下游沿岸地带。

大、中、小叶种分类的定量依据

按叶片大小分类,分为特大叶种、大叶种、中叶种和小叶种,在我国,差不多一半的茶树是中

叶种。特大大叶类品种占13%,大叶类品种占25%,中叶类品种占44%,小叶类品种占18%。

茶树叶片大小,以定型叶的叶面积:叶面积(cm2)=叶长(cm)×叶宽(cm)×0.7

1、叶面积>50cm2的属特大叶;

2、叶面积为28-50cm2的属大叶;

3、叶面积为14-28cm2的属中叶;

4、叶面积<14cm2的为小叶。

以上就是茶经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有关《乔木大叶种茶叶多样性的特征》的全部内容了,如果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有所帮助,可以分享给更多需要的朋友,感谢您的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