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树虫害--茶树茶园桔黄粉虱

发布时间 : 2020-12-28
龙井黄茶树品种 老茶树 观音茶树

龙井黄茶树品种。

茶 树 茶 园 桔 黄 粉 虱  学名 Dialeurodes citri(Ashmead)Hebst属同翅目,粉虱科。别名柑桔绿粉虱、通草粉虱、白粉虱。分布北起北京,南达台湾、海南、广东、广西。寄主 茶树、柑桔、柿、通草、常春藤等。为害特点 以幼虫群集于叶背刺吸茶树汁液,粉虱产生分泌物易诱发煤病,影响光合作用,致发芽减少,树势衰弱。 形态特征 成虫雌虫体长1.2mm,雄虫1mm左右,体淡黄色,全体覆有白色蜡粉,复眼红褐色,翅白色。卵长0.22mm,椭圆形,淡黄色,具短柄附着于叶背。幼虫 淡黄绿色,椭圆形,扁平,体周围有小突起17对,并有白色蜡丝呈放射状。蛹长1.3mm,椭圆形,淡黄绿色。蛹壳广椭圆形,黄绿色,周缘有小突起,背面无刺毛,仅前后端各有一对小刺毛。生活习性 浙江年生3代,以老熟幼虫或蛹在茶树叶背越冬,翌年5月上中旬至6月羽化。成虫白天活动,雌虫交尾后在嫩叶背面产卵,每雌产130粒左右。 未经交尾亦能产卵繁殖,但后代全是雄虫。幼虫孵化后经数小时即在叶背固定,后渐分泌白色棉絮状蜡丝,虫龄增大蜡丝也长。以茶丛中间徒长枝和茶丛下部嫩叶背面发生最多。每年7、8月间发生最盛。天敌有寄生蜂和寄生菌。 防治方法 (1)加强茶园管理。合理施肥,及时清除杂草,修剪疏枝。该虫为害严重的地区及时剪除距地面27—33cm以下的茶树地下枝、内膛枝,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可消灭部分桔黄粉虱。发生严重、树势衰退的茶园应重修剪或台刈,修剪、台刈后立即喷药防治。(2)在各代幼虫孵化盛末期或成虫盛发期及时喷药防治。由于该虫后期发生不整齐,应狠抓第一代的防治,在发生严重的茶园,对第一代连续防治两次,分别在幼虫孵化盛末期和成虫盛发期,两次约间隔10天左右,以后各代根据虫情重点防治或挑治。药剂可选用90%晶体敌百虫或40%乐果乳油、50%二溴磷乳剂、25%亚胺硫磷乳剂、50%马拉松乳剂、50%杀螟松乳剂1000倍液或80%敌敌畏乳剂1500倍液、2.5%鱼藤精400倍液。由于粉虱多分布在叶背,尤其是柑桔粉虱,多在茶丛中间徒长枝的叶背,因此喷药时要求全面周到。(3)保护利用天敌。

cy316.com扩展阅读

茶树虫害--茶树黑粉虱


学名 Aleuro10bus marlatti Quaintance同翅目,粉虱科。别名桔黑粉虱、柑桔圆粉虱、柑桔无刺粉虱、马氏粉虱。分布基本同黑刺粉虱。

寄主 茶、油茶、柑桔、无花果、山楂、梨、桃、葡萄、柿、栗等。

为害特点 同黑刺粉虱。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1.2—1.3mm,橙黄色,有褐色斑纹。复眼红色,上、下分离为2对;单眼2个,生于复眼上缘;触角刚毛状7节,淡黄色。翅白色半透明,布有不规则的褐色斑纹,翅面被有白色蜡粉;前、后翅均各具1条纵脉。第1、2、5、6、7腹节的后缘有褐色横带;第9节大,背面有凹入称皿状孔,中间安置有第10节的背板称盖片及1管状肛下片称舌状突较长,盖片较大。雄虫较小,腹末有2片孢握器和向上弯曲的阳茎。雌虫腹末有3个生殖瓣:1个背生殖突,2个侧生殖突。卵椭圆形,长0.22一0.23mm,基部有1短柄,直立附着叶上,卵壳光滑。初产淡黄绿,孵化前淡绿褐色。幼虫初孵体长0.25mm,椭圆形,淡黄绿色。触角丝状4节;足短壮发达能爬行。静止后固着不动似蚧虫,体变褐色,触角和足均退化,体周围分泌有白色蜡质物,腹部周缘具16对小突起,并生有长、短刚毛。随龄增长,体周围的白色蜡质物增多。3龄初体长0.6mm左右,老熟时体长与蛹壳长相似。蛹椭圆形,雌长1—1.2mm,雄长0.8一lmm,黑色有光泽,全体无刺毛,体背多皱纹;壳周缘有整齐的白色针芒状蜡丝围绕,蜡丝近透明。

生活习性 约年生3代,多以2龄若虫于茶叶或落叶果树1—2年生枝上越冬。寄主发芽后继续为害、化蛹、羽化。各代成虫盛发期大体为:越冬代5月中旬前后;第1代7月上旬前后;第2代9月中旬前后。以第3代若虫越冬。成虫习性同黑刺粉虱,卵多散产于叶背,l叶上可产数十粒卵。初孵若虫寻找适宜场所静止固着为害,不再转移。非越冬若虫多爬到叶背上,越冬若虫多爬到当年生枝上;蜕皮壳常留于体背上,日久多脱落,3龄老熟时体壁硬化,不脱掉而成为蛹壳,于内化蛹。天敌同黑刺粉虱。

防治方法 参见黑刺粉虱。

茶树虫害--茶树黑刺粉虱


学名 Aleurocanthus spiniferus(Quaintance)同翅目,粉虱科。别名桔刺粉虱、刺粉虱、黑蛹有刺粉虱。分布江苏、安徽、河南以南至台湾、广东、广西、云南。寄主 茶、油茶、柑桔、枇杷、苹果、梨、葡萄、柿、栗、龙眼、香蕉、橄榄等。为害特点 成若虫刺吸叶、果实和嫩枝的汁液,被害叶出现失绿黄白斑点,随为害的加重斑点扩展成片,进而全叶苍白早落;被害果实风味品质降低,幼果受害严重时常脱落。排泄蜜露可诱致煤污病发生。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0.96—1.3mm,橙黄色,薄敷白粉。复眼肾形红色。前翅紫褐色,上有7个白斑;后翅小,淡紫褐色。卵新月形,长0.25mm,基部钝圆,具1小柄,直立附着在叶上,初乳白后变淡黄,孵化前灰黑色;若虫体长0.7mm,黑色,体背上具刺毛14对,体周缘泌有明显的白蜡圈;共3龄,初龄椭圆形淡黄色,体背生6根浅色刺毛,体渐变为灰至黑色,有光泽,体周缘分泌1圈白蜡质物;2龄黄黑色,体背具9对刺毛,体周缘白蜡圈明显。蛹椭圆形,初 乳黄渐变黑色。蛹壳椭圆形,长0.7—1.1mm,漆黑有光泽,壳边锯齿状,周缘有较宽的白蜡边,背面显著隆起,胸部具9对长刺,腹部有10对长刺,两侧边缘雌有长刺11对,雄10对。 生活习性 安徽、浙江年生4代,福建、湖南和四川4—5代,均以若虫于叶背越冬。越冬若虫3月间化蛹,3月下旬至4月羽化。世代不整齐,从3月中旬至11月下旬田间各虫态均可见。各代若虫发生期:第1代4月下旬至6月,第2代6月下旬至7月中旬,第3代7月中旬至9月上旬,第4代10月至翌年2月。成虫喜较阴暗的环境,多在树冠内膛枝叶上活动,卵散产于叶背,散生或密集呈圆弧形,数粒至数十粒一起,每雌可产卵数十粒至百余粒。初孵若虫多在卵壳附近爬动吸食,共3龄,2、3龄固定寄生,若虫每次蜕皮壳均留叠体背。卵期:第1代22天,2—4代10一15天。非越冬若虫期20一36天。蛹期7一34天。成虫寿命6—7天。天敌有瓢虫、草蛉、寄生蜂、寄生菌等。防治方法 (1)加强管理合理修剪,使通风透光良好,可减轻发生与为害。(2)早春发芽前结合防治蚧虫、蚜虫、红蜘蛛等害虫,喷洒含油量5%的柴油乳剂或粘土柴油乳剂,毒杀越冬若虫有较好效果。(3)生育期药剂防治 l一2龄时施药效果好,可喷洒50%稻丰散乳油1500—2000倍液、80%敌敌畏乳油或40%乐果乳油或50%磷胺乳油、50%马拉硫磷乳油、50%杀螟松乳油1000倍液、10%天王星乳油5000一6000倍液、25%灭螨猛乳油1000倍液、20%吡虫啉(康福多)浓可溶剂3000一4000倍液、20%灭扫利乳油2000倍液、1.8%集琦虫克乳油或1.8%害极灭乳油或1.8%爱福丁乳油4000一5000倍液、5%锐劲特悬浮剂1500倍液、10%扑虱灵乳油10oo倍液。3龄及其以后各虫态的防治,最好用含油量0.4%一0.5%的矿物油乳剂混用上述药剂,可提高杀虫效果。单用化学农药效果不佳。(4)注意保护和引放天敌。

茶树黑粉虱


学名 Aleuro10bus marlatti Quaintance同翅目,粉虱科。别名桔黑粉虱、柑桔圆粉虱、柑桔无刺粉虱、马氏粉虱。分布基本同黑刺粉虱。 寄主 茶、油茶、柑桔、无花果、山楂、梨、桃、葡萄、柿、栗等。 为害特点 成若虫刺吸叶、果实和嫩枝的汁液,被害叶出现失绿黄白斑点,随为害的加重斑点扩展成片,进而全叶苍白早落;被害果实风味品质降低,幼果受害严重时常脱落。排泄蜜露可诱致煤污病发生。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1.2—1.3mm,橙黄色,有褐色斑纹。复眼红色,上、下分离为2对;单眼2个,生于复眼上缘;触角刚毛状7节,淡黄色。翅白色半透明,布有不规则的褐色斑纹,翅面被有白色蜡粉;前、后翅均各具1条纵脉。第1、2、5、6、7腹节的后缘有褐色横带;第9节大,背面有凹入称皿状孔,中间安置有第10节的背板称盖片及1管状肛下片称舌状突较长,盖片较大。雄虫较小,腹末有2片孢握器和向上弯曲的阳茎。雌虫腹末有3个生殖瓣:1个背生殖突,2个侧生殖突。卵椭圆形,长0.22一0.23mm,基部有1短柄,直立附着叶上,卵壳光滑。初产淡黄绿,孵化前淡绿褐色。幼虫初孵体长0.25mm,椭圆形,淡黄绿色。触角丝状4节;足短壮发达能爬行。静止后固着不动似蚧虫,体变褐色,触角和足均退化,体周围分泌有白色蜡质物,腹部周缘具16对小突起,并生有长、短刚毛。随龄增长,体周围的白色蜡质物增多。3龄初体长0.6mm左右,老熟时体长与蛹壳长相似。蛹椭圆形,雌长1—1.2mm,雄长0.8一lmm,黑色有光泽,全体无刺毛,体背多皱纹;壳周缘有整齐的白色针芒状蜡丝围绕,蜡丝近透明。 生活习性 约年生3代,多以2龄若虫于茶叶或落叶果树1—2年生枝上越冬。寄主发芽后继续为害、化蛹、羽化。各代成虫盛发期大体为:越冬代5月中旬前后;第1代7月上旬前后;第2代9月中旬前后。以第3代若虫越冬。成虫习性同黑刺粉虱,卵多散产于叶背,l叶上可产数十粒卵。初孵若虫寻找适宜场所静止固着为害,不再转移。非越冬若虫多爬到叶背上,越冬若虫多爬到当年生枝上;蜕皮壳常留于体背上,日久多脱落,3龄老熟时体壁硬化,不脱掉而成为蛹壳,于内化蛹。天敌同黑刺粉虱。 防治方法 (1)加强管理合理修剪,使通风透光良好,可减轻发生与为害。(2)早春发芽前结合防治蚧虫、蚜虫、红蜘蛛等害虫,喷洒含油量5%的柴油乳剂或粘土柴油乳剂,毒杀越冬若虫有较好效果。(3)生育期药剂防治 l一2龄时施药效果好,可喷洒50%稻丰散乳油1500—2000倍液、80%敌敌畏乳油或40%乐果乳油或50%磷胺乳油、50%马拉硫磷乳油、50%杀螟松乳油1000倍液、10%天王星乳油5000一6000倍液、25%灭螨猛乳油1000倍液、20%吡虫啉(康福多)浓可溶剂3000一4000倍液、20%灭扫利乳油2000倍液、1.8%集琦虫克乳油或1.8%害极灭乳油或1.8%爱福丁乳油4000一5000倍液、5%锐劲特悬浮剂1500倍液、10%扑虱灵乳油10oo倍液。3龄及其以后各虫态的防治,最好用含油量0.4%一0.5%的矿物油乳剂混用上述药剂,可提高杀虫效果。单用化学农药效果不佳。(4)注意保护和引放天敌。

茶树黑刺粉虱对茶园的危害与防治


茶树黑刺粉虱 学名 Aleurocanthus spiniferus(Quaintance)同翅目,粉虱科。别名桔刺粉虱、刺粉虱、黑蛹有刺粉虱。分布江苏、安徽、河南以南至台湾、广东、广西、云南。寄主 茶、油茶、柑桔、枇杷、苹果、梨、葡萄、柿、栗、龙眼、香蕉、橄榄等。为害特点 成若虫刺吸叶、果实和嫩枝的汁液,被害叶出现失绿黄白斑点,随为害的加重斑点扩展成片,进而全叶苍白早落;被害果实风味品质降低,幼果受害严重时常脱落。排泄蜜露可诱致煤污病发生。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0.96-1.3mm,橙黄色,薄敷白粉。复眼肾形红色。前翅紫褐色,上有7个白斑;后翅小,淡紫褐色。卵新月形,长0.25mm,基部钝圆,具1小柄,直立附着在叶上,初乳白后变淡黄,孵化前灰黑色;若虫体长0.7mm,黑色,体背上具刺毛14对,体周缘泌有明显的白蜡圈;共3龄,初龄椭圆形淡黄色,体背生6根浅色刺毛,体渐变为灰至黑色,有光泽,体周缘分泌1圈白蜡质物;2龄黄黑色,体背具9对刺毛,体周缘白蜡圈明显。蛹椭圆形,初 乳黄渐变黑色。蛹壳椭圆形,长0.7-1.1mm,漆黑有光泽,壳边锯齿状,周缘有较宽的白蜡边,背面显着隆起,胸部具9对长刺,腹部有10对长刺,两侧边缘雌有长刺11对,雄10对。

生活习性

安徽、浙江年生4代,福建、湖南和四川4-5代,均以若虫于叶背越冬。越冬若虫3月间化蛹,3月下旬至4月羽化。世代不整齐,从3月中旬至11月下旬田间各虫态均可见。各代若虫发生期:第1代4月下旬至6月,第2代6月下旬至7月中旬,第3代7月中旬至9月上旬,第4代10月至翌年2月。成虫喜较阴暗的环境,多在树冠内膛枝叶上活动,卵散产于叶背,散生或密集呈圆弧形,数粒至数十粒一起,每雌可产卵数十粒至百余粒。初孵若虫多在卵壳附近爬动吸食,共3龄,2、3龄固定寄生,若虫每次蜕皮壳均留叠体背。卵期:第1代22天,2-4代10一15天。非越冬若虫期20一36天。蛹期7一34天。成虫寿命6-7天。天敌有瓢虫、草蛉、寄生蜂、寄生菌等。

防治方法

(1)加强管理合理修剪,使通风透光良好,可减轻发生与为害。

(2)早春发芽前结合防治蚧虫、蚜虫、红蜘蛛等害虫,喷洒含油量5%的柴油乳剂或粘土柴油乳剂,毒杀越冬若虫有较好效果。

(3)生育期药剂防治 l一2龄时施药效果好,可喷洒50%稻丰散乳油1500-2000倍液、80%敌敌畏乳油或40%乐果乳油或50%磷胺乳油、50%马拉硫磷乳油、50%杀螟松乳油1000倍液、10%天王星乳油5000一6000倍液、25%灭螨猛乳油1000倍液、20%吡虫啉(康福多)浓可溶剂3000一4000倍液、20%灭扫利乳油2000倍液、1.8%集琦虫克乳油或1.8%害极灭乳油或1.8%爱福丁乳油4000一5000倍液、5%锐劲特悬浮剂1500倍液、10%扑虱灵乳油10oo倍液。3龄及其以后各虫态的防治,最好用含油量0.4%一0.5%的矿物油乳剂混用上述药剂,可提高杀虫效果。单用化学农药效果不佳。

(4)注意保护和引放天敌。

茶树虫害--茶树茶园金龟甲


学名茶园常见的金龟子主要有铜绿丽金龟(Anomala corpulenta Motsch.)、东北大黑金龟甲(Ho10trichia diomphalia Bates.)、黑绒金龟甲(Serica orientalis Motsch.)等三种。均属鞘翅目,前者属丽金龟科、后两种属鳃金龟科。

寄主 茶树等多种农林作物。

为害特点 在茶园,这三种金龟甲幼虫可单独或混合发生,主要为害茶苗根部,严重时常把茶树幼苗的主根或侧根咬断,一、二年生幼龄茶苗也常受害,造成新植茶园缺荚断行或成片缺苗。成虫咬食茶树叶片。

形态特征 铜绿丽金龟 成虫体长19mm左右,椭圆形,额及前胸背面浓绿色,前胸背板两侧边缘黄色。身体背面铜绿色,有亮光。复眼红黑色。触角淡黄褐色,由7节组成。虫体腹面及足均为黄褐色。足的胫节和跗节红褐色,跗节由5节组成。卵椭圆形,乳白色。幼虫头部褐色,体乳白色。蛹裸蛹。初化蛹时白色,后渐变浅褐色。 东北大黑金龟子 参见地下害虫一东北大黑鳃金龟。 黑绒金龟 成虫体长6—9mm,宽3.4—5.5mm。体小,卵圆形,黑褐色至棕褐色,具丝绒感。头顶后头光滑。触角9节,少数10节,有左右触角各为9、10节者。鞘翅具9条刻点沟。臀板宽

大,三角形,密布刻点。胸部腹板密被绒毛,腹部各节腹板具一排毛。前足肠节外缘2齿。幼虫体长14一16mm,头宽2.5—2.6mm,头部前顶刚毛及额中侧毛每侧1根,无额前缘毛;上唇基部刚毛呈两组横列;肛腹片后部满布尖端稍弯的刺状刚毛,毛群前缘双峰状,裸露区呈楔状指向尾端,将覆毛区分隔为二;刺毛列位于覆毛区的后缘,呈横弧状排列,由16—22根锥状刺组成,中间明显中断。

生活习性 铜绿金龟湖南年生一代,以幼虫在土中越冬。翌年3月继续取食麻蔸,5月开始入土化蛹。6月上旬成虫出现,6月中旬盛发,7月下旬终见。有趋光性,该虫昼伏夜出,把卵散产在土中,每雌产50一60粒卵。7月上旬新一代幼虫出现,7月中下旬进入孵化盛期,主要为害三麻及下一年头麻。 东北大黑金龟子东北2—3年一代,河北1—2年一代,湖南、长江流域年生一代,均以幼虫或成虫在土中越冬。越冬成虫于4月下旬出土,5月中旬一6月中旬成虫开始为害,并把卵产在土中,幼虫在10—15cm深的表土层中咬食麻蔸根部,6月上旬一9月上旬为害二麻及三麻,9月上旬化蛹,10月中旬羽化为成虫。 黑绒金龟在北京、辽宁、陕西、甘肃等省年生1代,以成虫越冬。翌春4月中旬成虫出土活动,具“雨后出土”习性,4月末至6月上旬为活动盛期,成虫飞翔力强,有趋光性和假死性。长江流域该金龟以幼虫越冬,把卵堆产在受害麻株根部附近的土中,老熟幼虫在地下筑土室化蛹。8月中、下旬开始羽化为成虫,即在原土室内越冬。

防治方法 (1)耕地时人工随犁捡拾蛴螬或放出鸡、鸭啄食。成虫盛发时,利用其假死 性,夜晚在集中为害的茶树下,张接塑料薄膜,震落捕杀。(2)成虫盛发期,利用其趋光性,傍晚进行灯光诱杀或堆火诱集,必要时安置黑光灯效果更好。此外,在茶园周围种植蓖麻,对成虫也有较好诱杀效果。发现中毒后要及时处置被麻痹的成虫,防其苏醒。酸菜场对铜绿金龟甲、杨树叶对黑绒金龟甲有诱集作用,可加入少量杀虫剂诱杀。(3)成虫发生量大时,可往茶丛上喷洒50%马拉硫磷乳油或75%辛硫磷乳油、40%乐果乳油1000—1500倍液,能杀死很多成虫。(4)虫口密度大的茶园,在幼虫尚未化蛹成虫未羽化出土之前,在茶丛下撒施2.5%亚胺硫磷粉剂,每丛100g左右,将土耙松。防治幼虫也可结合整地撒施毒土,用敌百虫或敌敌畏、辛硫磷,每667m2 100—150g,加少量水稀释后拌细土15—20kg撒施,还可结合施肥,用碎饼粉掺入杀虫剂制成毒饵,开沟施入根际土中,诱杀蛴螬。(5)有条件的也可用白僵菌、蛴赠乳状杆菌进行土壤处理,也可收到很好效果。注意保护和利用赤黑脚土蜂、黑斑长腹土蜂、黑土蜂等天敌昆虫,进行生物防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