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和宋朝是如何喝茶的

发布时间 : 2021-08-20
如何选择喝茶的茶具 喝茶的茶具如何摆放 喝茶的好处和坏处

如何选择喝茶的茶具。

下面是茶经网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唐朝和宋朝是如何喝茶的”精彩内容,帮助大家了解茶文化知识,欢迎大家进行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唐人煮茶,宋人点茶,今人冲茶。每个时代的人喝茶都有自己的特色,尤其以唐朝和宋朝较为讲究。

唐朝人喝茶全是煮:先用茶碾子把茶砖碾碎,碾成粉面状的茶末,再用茶筛把茶末过滤一下,然后把茶末投放到滚水里,像煮饺子一样煮上三滚,最后喝那一锅茶汤。

宋朝人喝茶,比唐朝有所改进,他们用小勺把茶末分到几个碗里,冲入滚水,一边冲一边搅,快速搅动,让茶末跟滚水充分混合,这叫点茶。点好的茶汤上面还会泛出一层乳白色的泡沫,好像卡布奇诺咖啡。在宋朝的茶道中,烧水是很关键的一步。宋朝人点茶一般不用铁锅烧水,而用瓷瓶烧水。烧水的瓷瓶是特制的,宋朝人叫它砂瓶,耐高温,可以直接架在炭火上烤,砂瓶里装大半瓶水,一会儿就烧开了。由于瓶壁是不透明的,所以看不见水开,只能听声。听声辨水,是宋朝茶艺界的绝活儿。

宋朝茶瓶是瓷的,茶碗有时候也用瓷。早在唐朝,上流社会鄙视瓷器,喝茶用铜碗、银碗或者金碗,甚至用铁碗,拒绝用瓷碗。后来出了一个叫卢廙的茶道高手,他说金银太贵重,铜铁太俗气,这些金属茶碗还都有腥味儿,影响茶汤的口感和成色,只有瓷碗才是压倒一切的理想茶具(参见苏廙《仙芽传》,该书已散佚,今存于《说郛》)。卢廙的见解非常科学,开启了宋朝用瓷碗喝茶的风气。

宋朝已经可以烧造紫砂茶具了,但是紫砂并不被宋朝士大夫喜欢,一是因为紫砂透气性太强,茶汤很容易渗透进去,喝完茶不容易刷干净(现在流行紫砂壶,人们常说茶能养壶,其实就是指紫砂的细孔里填充了茶叶渣子,既不卫生,又会影响下一道茶的表现);二是因为紫砂天然有一种土腥味儿。

唐人煮茶,宋人点茶,今人冲茶。点茶无需茶壶,故此宋朝并不生产茶壶,只烧造茶碗。茶碗又分很多种,南宋景德镇烧造的茶碗属于影青瓷,胎很薄,釉很白,半透明,很好看,但是这种茶碗并不受欢迎。宋朝人最喜欢的茶碗是建州窑出产的小黑碗,胎特别厚,造型古朴,看起来很笨重,但是耐高温,导热慢,适合点茶。并且宋朝最好的茶汤都是乳白色的,只有用黑碗才能凸显茶汤的乳白。如果用白瓷碗、白瓷杯或者透明的玻璃杯,就体现不出茶汤的优劣了。

温馨提示:黑茶适宜用紫砂、玻璃或瓷类茶具。紫砂茶具可以吸收茶叶的精华,有利于将茶叶的芳香完整的保留住,但最好一款茶用固定的一个紫砂壶,不要重复泡多类茶叶,避免茶叶的串味。玻璃茶具和瓷茶具则可以观察黑茶的汤色,而且也便于清洗。

cy316.com延伸阅读

唐朝人到底是怎样喝茶的?


大唐是中华民族的鼎盛时期。随着唐帝国强大的国际影响和频繁的国际交往,中国的茶香、茶艺,远播海外。

大唐皇帝在六迎佛骨时,曾将一套价值无与伦比的宫廷茶具,奉献给法门佛祖。1987年4月3日,这批稀世珍宝重见天日,立即引起世界轰动。这说明,唐代已是我国种茶、饮茶以及茶文化发展的鼎盛时期。茶叶逐渐从皇宫内院走入了寻常百姓的家庭,因此无论是宫廷茶艺、宗教茶艺、文士茶艺和民间茶艺,不论在茶艺内涵的理解上还是在操作程序上都已趋于成熟,形成了多种多样各具特色的饮茶之道。

唐朝人到底是怎样喝茶的?这是一个人们感兴趣的问题。西安福宝阁根据我国茶文化专家、学者的研究,及陆羽《茶经》的记载,艺术地复原了大唐茶韵,其中包括清平茶、大唐贵妃茶、大唐文士茶、大唐禅茶、大唐民俗茶等,让今人了解了大唐的茶文化。大唐君臣清平茶说的是唐明皇李隆基邀请大学士李白品尝全国各地进贡的新茶贡品之事。李白诗性大发,挥毫写下了千古名篇《清平调三首》。大唐君臣清平茶程序繁多,分为备器、鉴赏茶饼、炙茶、碾茶、筛茶、候汤、投盐、舀汤、置茶兑汤、分茶、敬茶、闻茶、观色、品茶、谢茶等十六个步骤,是盛唐时期的宫廷茶艺。

长安汇萃了大唐的茶界名流文人雅士,他们办茶会、写茶诗、著茶文、品茶论道、以茶会友。高僧皎然在《饮茶歌诮崔世使君》一诗中就写道:一饮涤昏寐,情思爽朗满天地。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此物清高世莫知,世人饮酒多自欺。唐代饮茶诗中最著名的要算是卢仝《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诗中所论述的七碗茶了: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惟有文章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轻。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腑习习清风生。蓬莱山,在何处,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喝了七碗茶就能变成神仙。

文士茶道分为备器、净手、焚香、礼拜、赏茶鉴茶、鉴水、烹茶、闻茶、观色、谢茶等。受邀参加茶会的文士用弹琴、吹笛、舞剑烘托茶会气氛和答谢主人。

法门寺地宫出土的大唐宫廷茶具,证明唐代佛门禅茶已经非常兴旺。钱易曾说过这样一个故事:唐宣宗曾问一位130多岁老僧,吃了什么药能这么长寿?

老僧说没吃什么药,唯一的嗜好是饮茶。法门禅茶是佛教中的一种茶道,是禅师茶艺、佛门品茗的高雅艺术。茶道程序繁多,分为礼佛、净手、焚香、备器、放盐、置料、投茶、煮茶、分茶、敬茶、闻茶、吃茶、谢茶等。

所谓吃茶是将茶与葱、姜、枣、橘皮、茱萸、薄荷等熬成粥吃,在唐代已经非常流行。陆羽在《茶经》中就记载了这种吃法。

大唐时期茶道的出现表明,饮茶已不仅仅是一种生活方式,还是一种境界,一种修身养性的方式。

茶百科:猜猜唐朝人如何喝茶?


中国人喜欢追根溯源,唐朝人是怎样喝茶的,这是一个让很多人感兴趣的问题。大唐是中华民族的鼎盛时期,随着唐帝国强大的国际影响和频繁的国际交往,中国的茶叶、茶艺远播海外。大唐皇帝在六迎佛骨时,就曾将一套据称价值连城的宫廷茶具,奉献给法门佛祖。

唐时首都长安荟萃了茶界名流文人雅士,闲来无事他们办茶会,写茶诗,著茶文,品茶论道,以茶会友。文士茶道分为备器、净手、焚香、礼拜、赏茶鉴茶、鉴水、烹茶、闻茶、观色、谢茶等繁琐的程序。受邀参加茶会的文士则用弹琴、吹笛、舞剑烘托茶会气氛和答谢主人。

唐朝时候的茶大都是蒸青团饼茶,少量是散茶。饼茶是将茶的嫩叶采集下来,然后蒸烂,捣成泥状,用器皿压实成块,多是饼状,然后风干。吃的时候要先将茶块敲下,碾碎,用筛网筛出小颗粒,放到器皿中煮,而不是滚水泡。所以唐代,你去做客能喝茶是很高的待客规格了,因为特别费时,没有小半天你喝不到。煮的时候要加点精盐,加盐主要是去除茶汤中的泡沫以及表面的一层水膜,使茶汤的颜色更亮丽,至于口感方面有多大影响就不知道了。

唐代饮茶诗中最著名的要算是卢仝《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诗中论述了七碗茶:一碗喉咙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唯有文章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轻。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腑习习清风生。蓬莱山,在何处,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

说是喝了七碗茶就能变成神仙。这首诗至今流传,很多茶楼茶庄里都挂一幅以示高雅。

原来宋朝茶礼是这样的


茶礼,既可以指茶的礼仪,还可以指茶的礼品,是古代汉族的传统婚姻习俗。传统婚礼中“奉茶”“交杯茶”等仪式,为“茶礼”。在旧时,男子托媒人向女方家送聘礼时,聘礼中必须要有茶叶,所以,汉族民俗中把女子受聘叫“受茶”,聘礼也称之为“茶礼”。

在中国各民族中至今仍在流传。在拉祜族婚俗中,男女双方确定成婚日期后,男方要送茶、盐、酒、肉、米、柴等礼物给女方,拉祜人常说:“没有茶就不能算结婚。”婚礼上必须请亲友喝茶。白族男女定婚、结婚都要送茶礼.云南中甸一带的藏族青年,在节日和农闲时,打好酥油茶带到野外聚会,遇到姑娘们便邀请人座,如看中对方,可借敬茶的机会,抢过对方的帽子,然后离开人群,进行商谈,如不同意作配偶,就将帽子拿回。侗族在解除婚约时,采用“退茶”的仪礼。

宋朝一建立,便在宫廷兴起饮茶的风尚。从宋太祖起历代皇帝皆有嗜茶之好,以致宋徽宗还亲自作《大观茶论》。这时茶文化已成为整个宫廷文化的组成部分,饮茶成为宫廷日常生活内容,考虑全国大事的皇帝、官员,很自然地将之用于朝仪,因此,茶在国家礼仪中被纳入规范。至于祭神灵,宗庙,更为必备之物。黄庭坚《谢送壑源拣茶》诗云:“曾思殿东金井栏,甘露荐碗天开颜。”宋代还以麦料蒸茶以祀天,保佑丰收。苏辙《复次烟字韵答黄大临庭坚见寄二首》云:“大芽春米新秋后,麦粒蒸茶欲祀天。”

茶叶与婚礼结缘,始于唐朝。当年,文成公主入藏时,嫁妆中便有茶叶。之后,茶叶便与金银首饰一块成为出嫁时的必需品,并逐渐成为婚俗礼仪的一部分。[1]

到了宋代,由于茶树“植而罕茂”(古代种植技术较差,凡是移植的茶树都长不好),使茶被赋予了程朱理学从一而终的寓意。茶由女子的嫁妆礼品转变为男子求婚不可缺少的聘礼。

宋代宫廷茶文化的另—种表现就是上面提到的在朝仪中加进了茶礼。朝廷春秋大宴,皇帝面前要设茶床,皇帝出巡,所过之地赐父老绫袍茶帛。皇帝视察国子监,要对学官、学生赐茶。赵佶作有《子会图》无论从徽宗本身的地位还是这幅画表现的场景、内容都不可能是一般文人闲常茶会。文人以茶为聚会仪式,或朝廷亲自主持文士茶会已是经常行为。

在《宋史·礼志》中到处可见“行茶”之记载。《梦溪笔谈》载,宋代礼部贡院试进士,设香案于阶前,主司与举人对拜,此唐旧事也。所坐设位供帐甚盛,有司具茶汤饮浆。接待北朝,契丹使臣亦赐茶,契丹使者辞行宴会上有赐茶酒之仪,辞行之日亦设茶床。

宋代以前,茶文化几乎是上层人物的专利,至于民间,虽然也饮茶,与文化几乎是不沾边的,宋代城市集镇大兴,市民成为一个很大的阶层。当时,汴梁的茶肆,茶坊最多,十分引人注目,宋人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载,开封潘楼之东有“从行角茶坊”,而在封上门外马行街其间坊巷纵横,院落数万“各有茶坊酒店”。宋代茶肆不仅在大城市十分兴旺,小城镇也比比皆是,小说《水浒传》中有多处反映。最为大家熟悉的便是武大郎隔壁的王婆茶坊。

市民茶文化主要是把饮茶作为增进友谊社会交际的手段,它的兴起把茶文化从文人化和上层社会推向民间,成为茶风俗的重要组成部分。北宋汴京民俗有人迁往新居,左邻右舍要彼此“献茶”,邻居间请喝茶叫“支茶”,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五《民俗》记载:“或有从外新来邻左居住,则相借措动使,献遗茶汤,指引买卖之类。更有提茶瓶人,每日邻里互相支茶,相问动静。”“客来则敬茶”之礼发展到近代“客来敬茶”之风遍及全国,已成为中华民族的强大凝聚力。

‘茶礼’在于茶事活动,是把茶道精神形式化、规范化、制度化。作为制度与规范,它是茶事引导和茶道思想体现的方法之一,是维护茶事相关人员之间交流沟通的各种礼节仪式的总和。作为茶事的制度与规范,它是需要茶事活动全体人员共同实施、维护的。

作为社会之礼,可以维护社会秩序;作为茶事之礼,可以维护茶事相关人的情谊秩序。茶礼是什么?茶礼是人伦之礼;茶道是人伦之道。茶道人道,茶道仁道。人通茶理为要道;人通茶礼是要道。‘茶礼’是通向幸福的桥!

宋朝以前没有茶壶怎样喝茶?


在中国文明史上,自水壶到酒壶,然后自酒壶发展到茶壶,是很有趣的生活器物演变的写照。在今天所见的,自上古到中古的壶,大多是酒壶,因为那些时代,古人的生活与酒是分不开的。

今天看来,在造型上酒壶与茶壶几乎是相同的。在各种生活器物中,若以陶器为例,壶的造型最为生动可观,所以也最引人注意。我注意到现代的陶艺家喜欢在壶上动脑筋,创造出各式各样的形状来。

壶之妙就在它有一个壶身,一个壶盖,一个壶嘴,一个把手,共同组成一件器物。形状、大小、饰物的变化非常丰富,时代的特征也很容易辨别。可是其基本形状自南北朝以来到近代都没有改变。今天的人很难辨认酒壶与茶壶之分别,实在是因为两者极为相似的缘故。

其实宋朝以前是没有茶壶的。中国人喝茶自南北朝开始,原先是把茶当药吃,逐渐演变为清脾、提神的饮料,到唐朝与佛教的思想相结合,才有陆羽的《茶经》出现,多方讲究起来,当成生活修养的仪式,但是这个传统到宋代都没有平民化、普及化。

大家都知道,宋代以前,喝茶是用碗,不用杯。他们把茶叶放在钵子里煮,烧开后倒在茶碗里。所以茶碗是主要的茶具。南宋时福建产的黑釉茶碗,上有兔毫,高级的更有油滴等视觉效果,为日本僧人带回日本,因此“天目碗”之名大盛,传世品被日人视为国宝。用黑碗,是因为点茶的细腻泡沫,黑底较能衬出其美感。

茶壶产生于何时?当然是在茶道改变之后的事。但后世的茶壶应该是以酒壶为原型改变而成。古人喝酒的方法有粗、细两类:以瓮为壶,倒酒易倾出,必然用大碗,是水浒英雄之类草莽人物的喝法,豪放为其特色;文人雅士讲究气氛,喝酒时要细酌,就非用酒壶不可。唐朝的酒壶的短流,恐怕是民用陶的传统,贵族人士喝酒应该是用金银器吧!到了宋代就很明朗了,酒壶有明显的金属器的特色,尤其是景德镇制造的青白器酒壶,非常细致美观,完全可以反映早期金银器的原型。它的流细长优雅,曲柄也很称手,盖上通常做个漂亮的狮纽。这样的壶被后代人误认为茶壶是可以想象得到的。其实宋代酒壶是近代供桌上的锡壶的祖先。鹿港若干年前所生产的锡器有宋器的影子。

中国人为什么改变了喝茶的习惯呢?没看到什么研究资料。大体说来,中国文化自宋代到明代凡有显著改变者,大多与金、元两代文化有关。以陶瓷来说,宋代原是以青、黑、白瓷等原色釉为主的文化,品位淡雅,到了明代竟完全为青花瓷与彩色瓷所取代,瓷画的内容也通俗化、大众化。这固然与引进了中东的材料与技术有关,可是在外族统治下,民间的品位逐渐为统治者接受,取代了上流社会的原有的品位,恐怕是很重要的原因。

磨茶为粉,煮熟后倒到碗中饮用的煎茶法,改变为用开水冲泡茶叶,饮用茶汁的点茶法,是很根本的改变。以泡茶的方式吃茶,应是王公贵族等有闲阶级的享受,不仅考究茶的品质,整个制茶的过程就是一种仪典。所以饮茶的道具很多。我曾为科博馆收到一组唐代茶具的小模型,其中甚至包括一只茶碾子,说明自把茶叶碾粉开始,都是茶道的一个步骤,更不用谈陆羽《茶经》中对煮水与茶碗的讲究了。日本人保持了宋代的抹茶传统,成为僧侣、贵族的生活点缀,逐渐发展为茶道。因为茶是绿色,所以他们不再用黑色的天目碗,改用灰、白色调的茶碗。至今不用茶壶,只有用来煮水的铁制水壶。

在中国的北方,喝茶渐渐大众化,甚至取代了部分喝酒的社会功能。南宋之后,全国出现了茶馆。运作方式是由茶博士煮好了茶,倒在客人的碗里。茶道中的仪典性完全被丢弃了,只是为了饮茶。这种方式是饮茶普及化的必然发展,再返回来影响上流社会的品茶习惯。

为了便于服务顾客,便需要大茶壶。茶壶太大,手执曲柄不易,就发明了提梁壶,也就是手提的柄做在壶的上面。因此后来的茶壶就分为两类:提梁壶与手执壶。

在宋代故事书上就说,“乘晓露剪拂云芽”,自甘泉中汲水烧汤以烹之。这是说现采现泡,其味无穷,既然是新芽,就不可能碾粉了,可知在宋代民间已经有了今天的饮茶法,而且故事发生在北方的赵州。

在陶瓷器上,茶壶的出现应该是在明中叶以后了。我曾在图录上看到明末的万历官窑五彩提梁壶,以及民间宜兴的提梁壶,都很精彩,可是相对于酒瓶,传下来的数量并不多。也可以说,提梁壶因为壶上有一提把,在设计上不容易成功。尤其是中、小型的壶,执壶的把手在一边,容易设计为一和谐的整体,也不妨碍使用,实在没有改为提梁的理由。

明末清初之后,民间使用茶壶的数量大幅地增长,民窑的茶壶就成为常见的器物了。饮酒待客之风渐被饮茶所取代,茶壶、茶杯成为家家必备之物。到了晚清,提梁壶少见了,出现铜把手的瓷壶。壶的肩上做上两个或四个纽,古人称系,用来安装铜把手。

这种壶大概于民国后流行于江南及北方,南方的茶壶大多像个有壶嘴的小罐子,以青花瓷较多,肩上有四个系,造型素朴,所画山水或花鸟粗犷有力,艺术价值高。

南方的雅人喝茶就考究了。自从江南的宜兴生产茶壶以来,似乎配合着中国茶艺迈进了新的一步,那就是用小壶喝浓茶。中国人原本是喝不发酵的绿茶,慢慢要喝经发酵的乌龙茶了。茶艺在文人主导下,不但讲究茶香,还要讲究茶具的美感,壶的造型就成为主要的创造标的。由于宜兴的泥非常细致,烧出的陶壶手感良好,在历代名师的创造下,出现了各式各样的设计,有几种典型的样子,可称得上经典之作,非常精致,令人爱不释手。这一波茶壶热在一百年间,使中国人成为最爱壶的民族,也是拥有茶壶造型最丰富的民族。到了18世纪,全世界都在喝茶了。西方文明国家自中国的出口瓷中学到茶具的应用,慢慢也设计出自己的风格。

宜兴小茶壶,式样多,又制作了三百多年,所以数量大,年代不易判断。只有最高明的鉴赏家才分得出大体的年代。要分也不过分为清早期、中期、晚期而已,而大部分的式样,为了供应市场的需要,一直做到民国。

台湾有喝老人茶的文化,我们的包种茶、乌龙茶都是名茶,所以战后,到上世纪70年代已恢复了喝茶的风气,茶壶的讲究也恢复了。大陆开放后,台湾人到宜兴去买壶,发现几位师傅新设计的壶形,就加以控制、炒作,使造型远不如传统式样的新壶,在台湾收藏市场上卖到数百万台币,一时风靡,热度过去,就无人问津了。

(来源:范淼)

茶史:宋朝以前是没有茶壶的


在中国文明史上,自水壶到酒壶,然后自酒壶发展到茶壶,是很有趣的生活器物演变的写照。在今天所见的,自上古到中古的壶,大多是酒壶,因为那些时代,古人的生活与酒是分不开的。

今天看来,在造型上酒壶与茶壶几乎是相同的。在各种生活器物中,若以陶器为例,壶的造型最为生动可观,所以也最引人注意。我注意到现代的陶艺家喜欢在壶上动脑筋,创造出各式各样的形状来。

壶之妙就在它有一个壶身,一个壶盖,一个壶嘴,一个把手,共同组成一件器物。形状、大小、饰物的变化非常丰富,时代的特征也很容易辨别。可是其基本形状自南北朝以来到近代都没有改变。今天的人很难辨认酒壶与茶壶之分别,实在是因为两者极为相似的缘故。

其实宋朝以前是没有茶壶的。中国人喝茶自南北朝开始,原先是把茶当药吃,逐渐演变为清脾、提神的饮料,到唐朝与佛教的思想相结合,才有陆羽的《茶经》出现,多方讲究起来,当成生活修养的仪式,但是这个传统到宋代都没有平民化、普及化。

大家都知道,宋代以前,喝茶是用碗,不用杯。他们把茶叶放在钵子里煮,烧开后倒在茶碗里。所以茶碗是主要的茶具。南宋时福建产的黑釉茶碗,上有兔毫,高级的更有油滴等视觉效果,为日本僧人带回日本,因此天目碗之名大盛,传世品被日人视为国宝。用黑碗,是因为点茶的细腻泡沫,黑底较能衬出其美感。

茶壶产生于何时?当然是在茶道改变之后的事。但后世的茶壶应该是以酒壶为原型改变而成。古人喝酒的方法有粗、细两类:以瓮为壶,倒酒易倾出,必然用大碗,是水浒英雄之类草莽人物的喝法,豪放为其特色;文人雅士讲究气氛,喝酒时要细酌,就非用酒壶不可。唐朝的酒壶的短流,恐怕是民用陶的传统,贵族人士喝酒应该是用金银器吧!到了宋代就很明朗了,酒壶有明显的金属器的特色,尤其是景德镇制造的青白器酒壶,非常细致美观,完全可以反映早期金银器的原型。它的流细长优雅,曲柄也很称手,盖上通常做个漂亮的狮纽。这样的壶被后代人误认为茶壶是可以想象得到的。其实宋代酒壶是近代供桌上的锡壶的祖先。鹿港若干年前所生产的锡器有宋器的影子。

中国人为什么改变了喝茶的习惯呢?没看到什么研究资料。大体说来,中国文化自宋代到明代凡有显著改变者,大多与金、元两代文化有关。以陶瓷来说,宋代原是以青、黑、白瓷等原色釉为主的文化,品位淡雅,到了明代竟完全为青花瓷与彩色瓷所取代,瓷画的内容也通俗化、大众化。这固然与引进了中东的材料与技术有关,可是在外族统治下,民间的品位逐渐为统治者接受,取代了上流社会的原有的品位,恐怕是很重要的原因。

磨茶为粉,煮熟后倒到碗中饮用的煎茶法,改变为用开水冲泡茶叶,饮用茶汁的点茶法,是很根本的改变。以泡茶的方式吃茶,应是王公贵族等有闲阶级的享受,不仅考究茶的品质,整个制茶的过程就是一种仪典。所以饮茶的道具很多。我曾为科博馆收到一组唐代茶具的小模型,其中甚至包括一只茶碾子,说明自把茶叶碾粉开始,都是茶道的一个步骤,更不用谈陆羽《茶经》中对煮水与茶碗的讲究了。日本人保持了宋代的抹茶传统,成为僧侣、贵族的生活点缀,逐渐发展为茶道。因为茶是绿色,所以他们不再用黑色的天目碗,改用灰、白色调的茶碗。至今不用茶壶,只有用来煮水的铁制水壶。

在中国的北方,喝茶渐渐大众化,甚至取代了部分喝酒的社会功能。南宋之后,全国出现了茶馆。运作方式是由茶博士煮好了茶,倒在客人的碗里。茶道中的仪典性完全被丢弃了,只是为了饮茶。这种方式是饮茶普及化的必然发展,再返回来影响上流社会的品茶习惯。

为了便于服务顾客,便需要大茶壶。茶壶太大,手执曲柄不易,就发明了提梁壶,也就是手提的柄做在壶的上面。因此后来的茶壶就分为两类:提梁壶与手执壶。

在宋代故事书上就说,乘晓露剪拂云芽,自甘泉中汲水烧汤以烹之。这是说现采现泡,其味无穷,既然是新芽,就不可能碾粉了,可知在宋代民间已经有了今天的饮茶法,而且故事发生在北方的赵州。

在陶瓷器上,茶壶的出现应该是在明中叶以后了。我曾在图录上看到明末的万历官窑五彩提梁壶,以及民间宜兴的提梁壶,都很精彩,可是相对于酒瓶,传下来的数量并不多。也可以说,提梁壶因为壶上有一提把,在设计上不容易成功。尤其是中、小型的壶,执壶的把手在一边,容易设计为一和谐的整体,也不妨碍使用,实在没有改为提梁的理由。

明末清初之后,民间使用茶壶的数量大幅地增长,民窑的茶壶就成为常见的器物了。饮酒待客之风渐被饮茶所取代,茶壶、茶杯成为家家必备之物。到了晚清,提梁壶少见了,出现铜把手的瓷壶。壶的肩上做上两个或四个纽,古人称系,用来安装铜把手。

这种壶大概于民国后流行于江南及北方,南方的茶壶大多像个有壶嘴的小罐子,以青花瓷较多,肩上有四个系,造型素朴,所画山水或花鸟粗犷有力,艺术价值高。

南方的雅人喝茶就考究了。自从江南的宜兴生产茶壶以来,似乎配合着中国茶艺迈进了新的一步,那就是用小壶喝浓茶。中国人原本是喝不发酵的绿茶,慢慢要喝经发酵的乌龙茶了。茶艺在文人主导下,不但讲究茶香,还要讲究茶具的美感,壶的造型就成为主要的创造标的。由于宜兴的泥非常细致,烧出的陶壶手感良好,在历代名师的创造下,出现了各式各样的设计,有几种典型的样子,可称得上经典之作,非常精致,令人爱不释手。这一波茶壶热在一百年间,使中国人成为最爱壶的民族,也是拥有茶壶造型最丰富的民族。到了18世纪,全世界都在喝茶了。西方文明国家自中国的出口瓷中学到茶具的应用,慢慢也设计出自己的风格。

宜兴小茶壶,式样多,又制作了三百多年,所以数量大,年代不易判断。只有最高明的鉴赏家才分得出大体的年代。要分也不过分为清早期、中期、晚期而已,而大部分的式样,为了供应市场的需要,一直做到民国。

台湾有喝老人茶的文化,我们的包种茶、乌龙茶都是名茶,所以战后,到上世纪70年代已恢复了喝茶的风气,茶壶的讲究也恢复了。大陆开放后,台湾人到宜兴去买壶,发现几位师傅新设计的壶形,就加以控制、炒作,使造型远不如传统式样的新壶,在台湾收藏市场上卖到数百万台币,一时风靡,热度过去,就无人问津了。

宋朝以前居然是没有茶壶的!


在中国文明史上,自水壶到酒壶,然后自酒壶发展到茶壶,是很有趣的生活器物演变的写照。在今天所见的,自上古到中古的壶,大多是酒壶,因为那些时代,古人的生活与酒是分不开的。

今天看来,在造型上酒壶与茶壶几乎是相同的。在各种生活器物中,若以陶器为例,壶的造型最为生动可观,所以也最引人注意。我注意到现代的陶艺家喜欢在壶上动脑筋,创造出各式各样的形状来。

壶之妙就在它有一个壶身,一个壶盖,一个壶嘴,一个把手,共同组成一件器物。形状、大小、饰物的变化非常丰富,时代的特征也很容易辨别。可是其基本形状自南北朝以来到近代都没有改变。今天的人很难辨认酒壶与茶壶之分别,实在是因为两者极为相似的缘故。

其实宋朝以前是没有茶壶的。中国人喝茶自南北朝开始,原先是把茶当药吃,逐渐演变为清脾、提神的饮料,到唐朝与佛教的思想相结合,才有陆羽的《茶经》出现,多方讲究起来,当成生活修养的仪式,但是这个传统到宋代都没有平民化、普及化。

大家都知道,宋代以前,喝茶是用碗,不用杯。他们把茶叶放在钵子里煮,烧开后倒在茶碗里。所以茶碗是主要的茶具。南宋时福建产的黑釉茶碗,上有兔毫,高级的更有油滴等视觉效果,为日本僧人带回日本,因此“天目碗”之名大盛,传世品被日人视为国宝。用黑碗,是因为点茶的细腻泡沫,黑底较能衬出其美感。

茶壶产生于何时?当然是在茶道改变之后的事。但后世的茶壶应该是以酒壶为原型改变而成。古人喝酒的方法有粗、细两类:以瓮为壶,倒酒易倾出,必然用大碗,是水浒英雄之类草莽人物的喝法,豪放为其特色;文人雅士讲究气氛,喝酒时要细酌,就非用酒壶不可。唐朝的酒壶的短流,恐怕是民用陶的传统,贵族人士喝酒应该是用金银器吧!到了宋代就很明朗了,酒壶有明显的金属器的特色,尤其是景德镇制造的青白器酒壶,非常细致美观,完全可以反映早期金银器的原型。它的流细长优雅,曲柄也很称手,盖上通常做个漂亮的狮纽。这样的壶被后代人误认为茶壶是可以想象得到的。其实宋代酒壶是近代供桌上的锡壶的祖先。鹿港若干年前所生产的锡器有宋器的影子。

中国人为什么改变了喝茶的习惯呢?没看到什么研究资料。大体说来,中国文化自宋代到明代凡有显著改变者,大多与金、元两代文化有关。以陶瓷来说,宋代原是以青、黑、白瓷等原色釉为主的文化,品位淡雅,到了明代竟完全为青花瓷与彩色瓷所取代,瓷画的内容也通俗化、大众化。这固然与引进了中东的材料与技术有关,可是在外族统治下,民间的品位逐渐为统治者接受,取代了上流社会的原有的品位,恐怕是很重要的原因。

磨茶为粉,煮熟后倒到碗中饮用的煎茶法,改变为用开水冲泡茶叶,饮用茶汁的点茶法,是很根本的改变。以泡茶的方式吃茶,应是王公贵族等有闲阶级的享受,不仅考究茶的品质,整个制茶的过程就是一种仪典。所以饮茶的道具很多。我曾为科博馆收到一组唐代茶具的小模型,其中甚至包括一只茶碾子,说明自把茶叶碾粉开始,都是茶道的一个步骤,更不用谈陆羽《茶经》中对煮水与茶碗的讲究了。日本人保持了宋代的抹茶传统,成为僧侣、贵族的生活点缀,逐渐发展为茶道。因为茶是绿色,所以他们不再用黑色的天目碗,改用灰、白色调的茶碗。至今不用茶壶,只有用来煮水的铁制水壶。

在中国的北方,喝茶渐渐大众化,甚至取代了部分喝酒的社会功能。南宋之后,全国出现了茶馆。运作方式是由茶博士煮好了茶,倒在客人的碗里。茶道中的仪典性完全被丢弃了,只是为了饮茶。这种方式是饮茶普及化的必然发展,再返回来影响上流社会的品茶习惯。

为了便于服务顾客,便需要大茶壶。茶壶太大,手执曲柄不易,就发明了提梁壶,也就是手提的柄做在壶的上面。因此后来的茶壶就分为两类:提梁壶与手执壶。

在宋代故事书上就说,“乘晓露剪拂云芽”,自甘泉中汲水烧汤以烹之。这是说现采现泡,其味无穷,既然是新芽,就不可能碾粉了,可知在宋代民间已经有了今天的饮茶法,而且故事发生在北方的赵州。

在陶瓷器上,茶壶的出现应该是在明中叶以后了。我曾在图录上看到明末的万历官窑五彩提梁壶,以及民间宜兴的提梁壶,都很精彩,可是相对于酒瓶,传下来的数量并不多。也可以说,提梁壶因为壶上有一提把,在设计上不容易成功。尤其是中、小型的壶,执壶的把手在一边,容易设计为一和谐的整体,也不妨碍使用,实在没有改为提梁的理由。

明末清初之后,民间使用茶壶的数量大幅地增长,民窑的茶壶就成为常见的器物了。饮酒待客之风渐被饮茶所取代,茶壶、茶杯成为家家必备之物。到了晚清,提梁壶少见了,出现铜把手的瓷壶。壶的肩上做上两个或四个纽,古人称系,用来安装铜把手。

这种壶大概于民国后流行于江南及北方,南方的茶壶大多像个有壶嘴的小罐子,以青花瓷较多,肩上有四个系,造型素朴,所画山水或花鸟粗犷有力,艺术价值高。

南方的雅人喝茶就考究了。自从江南的宜兴生产茶壶以来,似乎配合着中国茶艺迈进了新的一步,那就是用小壶喝浓茶。中国人原本是喝不发酵的绿茶,慢慢要喝经发酵的乌龙茶了。茶艺在文人主导下,不但讲究茶香,还要讲究茶具的美感,壶的造型就成为主要的创造标的。由于宜兴的泥非常细致,烧出的陶壶手感良好,在历代名师的创造下,出现了各式各样的设计,有几种典型的样子,可称得上经典之作,非常精致,令人爱不释手。这一波茶壶热在一百年间,使中国人成为最爱壶的民族,也是拥有茶壶造型最丰富的民族。到了18世纪,全世界都在喝茶了。西方文明国家自中国的出口瓷中学到茶具的应用,慢慢也设计出自己的风格。

宜兴小茶壶,式样多,又制作了三百多年,所以数量大,年代不易判断。只有最高明的鉴赏家才分得出大体的年代。要分也不过分为清早期、中期、晚期而已,而大部分的式样,为了供应市场的需要,一直做到民国。

台湾有喝老人茶的文化,我们的包种茶、乌龙茶都是名茶,所以战后,到上世纪70年代已恢复了喝茶的风气,茶壶的讲究也恢复了。大陆开放后,台湾人到宜兴去买壶,发现几位师傅新设计的壶形,就加以控制、炒作,使造型远不如传统式样的新壶,在台湾收藏市场上卖到数百万台币,一时风靡,热度过去,就无人问津了。

宋朝茶痴的故事


提起茶,我想每个中国人都会有一堆故事和回忆。一把茶壶,几只茶盅,单是摆在那里就能让人浮想联翩。因为水里泡的是茶,而茶里溶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从中又衍生出许许多多的人生故事。

这些故事中,最让我难忘怀的是一千年前宋朝的一个家伙,姑且称他为茶痴吧。这个茶痴娶了个特别会烹茶的女子,两人一烹一饮,原本快乐似神仙,但后来由于茶痴不事生产,败尽家产,造成妻离子散,流落他乡。有一年茶痴遇到一个员外,员外听说他很会品茶,就叫府上的烹茶高手来一试。这里需要说明一下,宋朝是个茶消费商业化程度很高的社会,斗茶很流行,不论是茶品、茶具,还是品茶的口味、眼光等都可以拿来一较高下。结果,府上所有高手试遍,茶痴只是摇首,表示不过尔尔。员外不服气,于是让惟有自己私享的高手来烹茶,茶一入口,茶痴眼泪直流。此景让员外很是诧异,茶痴徐徐道:这茶让我想起失散多年的妻。员外更是诧异,叫出烹茶高手,正是他离散的妻子。

而更让人感慨世事变幻无常的是故事结局,你想,如此因缘际会,一千多年前的那个家伙因茶得妻、因茶败家,又因茶与前妻聚首,也该是大团圆了吧。但偏偏作者终是让他们洒泪分别,再一次生离死别,这让读者情何以堪!

这个结局让我纠结了很久,只要员外一个心软不就可以成全茶痴?后来我终于明白,这个故事来自宋人的笔记,是当时人对宋朝社会现实的据实笔录,它不是小说,可作者悲天悯人地给出一个大团圆的结局;也不是宋朝的《读者》,为给人营造一个温馨的人文情怀。它只是如实记录了一个因茶而起的悲欢离合。背后是真实的社会和经济环境背景。

不过,我也不时的自我安慰,真实情况可能是:员外觉得人才难得,尤其要尊重妇女,岂可像礼物一样让来让去?又或许员外表示了:何去何从,自己决定?但终究那茶女没有跟茶痴走?又或许是茶痴已经无力再承受什么,自己悄然离去。总之,茶痴并没有留下什么茶经茶着,只留下一个因痴而丧家的教训,消失在历史的浮云中,让人唏嘘。

茶毕竟是俗事,柴米油盐酱醋茶,终不脱饮食男女;茶又通着大道,悟透人间沧桑之道。所谓大道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茶痴的故事能让人窥知些人生真谛,也不算白来一趟了。

银生:唐朝往事


公元863年,春日的娇阳朗照着长安城,高坐于龙椅之上的唐懿宗李漼正在宫中大宴群臣。殿前乐工五百,舞姿冶艳,笙歌绕梁;席上摆满了山珍海味、奇食美馐。懿宗在众多大臣的奉陪下听乐观戏,饮酒作乐,不眠不休。或许,这位残唐的无为之君压根儿也不愿理会,就在他瑶池宴罢归来醉,笑说君王在月宫时,几千里之外,南诏王世隆遣将攻打安南(今越南河内),一场场腥风血雨的厮杀正在激烈上演。

正是这个春日的夜幕初降之时,安南高高的城墙下,南诏军攻打城池的呐喊渐渐停歇,夕阳的血光静静地照耀着红水河。城墙脚下,死尸和战象压平了起伏的蒿草地,风中流淌着草木和鲜血的腥膻味。城墙头,被乱箭射得褴褛不堪的旌旗下,大唐安南经略使蔡袭已被毒箭穿心,乌黑的血浸染着他的忠诚幕僚樊绰的戎装。

说起来,南诏王攻打安南的战事早就开始于862年(唐懿宗咸通三年),那时的经略使王宽不能御敌,朝廷便以湖南观察使蔡袭代王宽为经略使,将兵屯守,樊绰随行。当黑夜吞噬了整个城池的时候,南诏大军庆贺胜利的篝火已经点燃,樊绰轻轻地放下怀中早已冷却僵硬的蔡袭,将大唐经略使印信,以及他受蔡袭之命遍访南诏所辖之地的资料紧紧地包裹起来系于胸前。缓缓地站起身来,樊绰将双手交叉护着胸前的包裹,昂起年轻的头颅,他那深情的目光顺着滔滔滚滚的红河水溯流远游,就在这河流的源头,是他早已了然于胸的银生城界诸山,还有,那座隐逸在茫茫诸山之哀牢、无量间的银生城。

那是一直以来总让他魂牵梦萦的城池啊!此刻,樊绰闭上双眼也能清晰地想起它丰富的物产、广袤的版图以及周边睦邻和通达流畅的商路:

银生城在扑赕(今大理南涧)之南,去龙尾城(今下关)十日程,东南有通镫川,又直南通河普川(今江城勐烈镇),又正南通羌浪川(今越南莱州),却是边海无人之境也。东至送江川,南至邛鹅川,又南至林记川(今缅甸景栋),又东南至大银孔(今思茅市、西双版纳州及泰国景迈、老挝北部等地)。又南有婆罗门、波斯、阇婆、勃泥昆仑种。外通交易之处,多诸珍宝,以黄金麝香为贵货。又开南城(今景东文景)在龙尾城南十一日程,管柳追和都督城(今镇沅恩乐),又威远城(今景谷)、奉逸城(今宁洱)、利润城(今勐腊易武),内有盐井一百来所。茫乃道(今景洪)并黑齿等类十部落,皆属焉。陆路去永昌十日程,水路下弥臣国三十日程。南至南海,去昆仑三日程(《蛮书?云南城镇第六》)。

这是樊绰曾经用双脚丈量过的大地。令他难以忘怀的,不仅是这个南诏国的银生节度使辖区辽阔,山川秀美,民风奇异,更有漫山遍野的茶香伴着金齿(今傣族先民)少女那一脉令人心旌摇曳的笑容。

樊绰虽是中土人氏,但却从祖辈开始就一直服务于大唐西川军,到祖父辈定居成都。樊绰父亲与祖父都是唐代有名气的文人,但因久在军中,他们放弃了大唐吟成五字句,用破一生心的诗人生涯,祖孙三代都致力于大唐与吐蕃、与南诏关系的研究。祖父樊稠于公元746年随由户部侍郎兼御史大夫充任剑南节度使的郭虚一同入滇,开始对西部诸蛮的形成和发展社会形态研究。父亲樊有同也长期供职西川军,虽然他们在军中位卑职低,但对大唐与南诏、吐蕃的关系非常重视,除了致力于促成大唐与南诏和睦相处,更对南诏政治经济文化投入了毕生的研究。

那是一个春茶吐芽的日子,背负安南经略使蔡袭之命的樊绰风尘仆仆地来到了银生城界,但见满目的青山钟灵毓秀,流畅丰盈的山岭蕴藏着自然清逸的灵惠之气,寂静的山谷中,溪流潺潺,莺歌婉转。一棵棵叶片硕大的茶树茂盛茁壮,浮动的茶香随着小风悠悠地萦绕在山头山箐。摇曳的茶树枝头,三三两两的金齿少女,身着筒裙,斜挎竹篓一边灵巧地采摘茶叶,一边吟唱着好听的歌谣,这美轮美奂的景色驱散了樊绰一身的劳顿,也唤起了他的无限遐思。作为一个爱茶之人,他曾熟读先贤陆羽的《茶经》,但如今看到这番景象,不免为茶圣的遗珠之憾感慨万千,可惜啊,那本蜚声大唐的《茶经》字字珠玑,可偏偏未提及远在银生城界的此山此茶,看来真是足有所长,目有所短,目之不及,纵是圣贤也难免臆断啊!其实,早在西汉时银生就已经对野生茶开始栽培驯化,并在无量山和哀牢山遍地种植,所产之茶很早就输往吐蕃和中原一带。南诏和大唐天宝战争之后,南诏王阁罗凤接受吐蕃赞普钟称号,与大唐决裂。吐蕃要求银生进贡茶叶,银生节度不仅要向南诏上贡好茶,还得向吐蕃纳贡,因此每年都要派出上万人上山采摘茶叶和猎捕麝香。所有这些,樊绰后来在前人袁滋所著的《云南记》中一一了然。

一路走走停停,沿途的村舍已然是自己从未见过的干栏式建筑,错落有致地掩映在凤尾竹浓厚的绿荫中,绿孔雀在竹楼顶部的飞翎上歇息,温驯的大象在黝黑的田地里耕耘。樊绰知道,这里是父辈在札记中描述过的地方,这里就是银生节度的辖区。此时的银生不仅是南诏地域最为广大的节度,所领城镇也最多,更是南诏与东南亚和海外进行贸易的重镇。银生与毗邻的通海区域文单国关系长期修好,贸易往来也十分频繁。

翻过筑有凌云塔的孔雀山,一眼看到了银生城。银生城就座落在横断山脉南延段中的无量山下,前面是红河支流银江。平坦的景董坝里,竹影婆娑,柳树挺拔。城中除几条主要街道学着中土模式建楼外,大多是金齿的竹楼连成的街巷。沿山一带有少部分在银生城经商的蒙人和白族人建盖的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其余均为金齿竹楼。

城的对面是逶迤而去的哀牢山脉,千里银江从城东穿越而过,大街小巷弯弯曲曲,但都藏于棕榈树中。就在这座美丽的城池里,樊绰领略到了从来不曾经历过的心动时刻,以至于在这主帅阵亡,守城失陷,尸横遍野的亡命之境,他就那样伫立墙头昂首眺望着早已镌刻于心的银生城。

风从遥远的地方吹来,带着银生茶叶的浓香,带着那位金齿少女的深情凝眸,让樊绰布满血丝的双眼热泪充盈,他仿佛又置身于银生节度使府邸宽敞的大厅里,那里满屋飘散着一股沁人心脾的气息,那是金齿少女用椒、姜、桂烹煮茶叶的奇香,大厅中央的金线毯上,五名貌若天仙的金齿少女在舞蹈,她们梳着高髻,头戴金冠,身披缀满宝石的流苏,舞姿娇艳。这让樊绰心下惊喜不已,他万万没有想到,当年女蛮国为唐大中皇帝献上的那曲《菩萨蛮》竟然会在自己的眼前真真切切地上演!这首曲子后来成为了大唐教坊里的经典,之后更演绎成了流传千古的词牌名。

象脚鼓、葫芦丝、竹笛、巴乌以及少女嘤嘤的低吟声在大厅里迂回漫长地回荡着,无数冲突的波流在此和谐了,无数相反的光影在此净化了,无数现实的高低在此消失了,谐音盘旋在天宇之下。就在樊绰沉醉其间时,领舞的金齿美人轻盈地向他走来,她双手端着镏金的茶碗,深情款款地为樊绰献茶。这位银生节度使的千金,曾接受过大唐礼仪的教化。南诏王自建立政权以后,就倡读儒书。先王阁罗凤倡导属地向中原学习,不读非圣贤之书。自贞元十五年(799)开始,西川节度使韦臬为改变与南诏的关系,允许南诏派遣子弟到成都就学,赐书习读,传授礼乐诗书。到大中十三年(859)五十余年间,已有数千人到成都和长安学习。而在南诏,唯有银生节度派女子外出学习。眼前饱读诗书的金齿美女对风流倜傥的樊绰一见钟情。她走到樊绰跟前,用一双美丽清澈的眸子,一碗清新馥郁的香茶打动了青年才俊樊绰的心

若不是南诏王与大唐皇帝争夺安南,若不是安南失陷,蔡袭阵亡,樊绰或许最终将重回银生城,抱得美人归。然而造化弄人,此刻的他身负蔡袭重托,必须将印信丝毫无损地交还朝廷!夜色已经浓稠得隐去了天地间的一切,城内已经寂静无声,南诏大军在养精蓄锐,天明就要屠城三日。樊绰推开身边冰冷的将士,踉踉跄跄地奔向红水河。此举有史书为证:863(唐咸通四年)南诏军攻陷交阯(越南),蔡袭战死,樊绰于城陷时携带印信,浮水渡过富良江走免。

之后不久,樊绰写就《蛮书》,而关于银生城的那一段爱恨情仇,却成了樊绰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痛,这样的千头万绪,最终只落下寥寥数语:茶出银生城界诸山,蒙舍蛮以椒姜桂和烹而饮之。又或许,其个中滋味,已令樊绰欲说还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