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的名字起源介绍

发布时间 : 2021-08-23
普洱茶的起源 茶叶的起源与介绍 茶叶的起源简单介绍

普洱茶的起源。

下面是茶经网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普洱茶的名字起源介绍”精彩内容,帮助大家了解茶文化知识,欢迎大家进行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云南产茶,唐懿宗咸通五年(864年),樊绰撰《蛮书》中载:云南管内物产第七,茶出银生城界诸山。散收,无采造法。蒙舍蛮以椒、姜、桂和烹而饮之。

公元765年,南诏国在今昆明修拓东城,开拓滇东地盘,把曲州、靖州(昭通、宣威一带)、步头(红河南)控制起来;并在景东地区设银生府,任命了银生节度使,首府在景东城,统辖今景东、景谷、镇沅、墨江、普洱、思茅、江城及西双版纳等地区。明代时普洱、思茅均属车里宣慰司(景洪),直到清雍正七年(1729年),当地实行改土归流以后才成立普洱府,下管辖三厅一县一司,即思茅厅、他郎厅(墨江)、威远厅(景谷)、宁洱县(普洱)、车里宣慰司(景洪)。

清光绪《普洱府志》之卷一、卷七及卷十九等章记载:普洱古属银生府,则西番之用普茶,已自唐时。联八勐以环卫,形错犬牙(思茅属江内五勐),榷六山为正供,周资雀舌(一攸乐山,在府南七百五里,后分为架布山、崆山;一莽枝山,在府南四百八十五里;一革登山,在府南四百八十里;一蛮砖山,在府南三百六十里;一倚邦山,在府南三百四十里;五山俱由倚邦土司所管。一漫撒山,即易武山,在府南五百八十里,为易武土司管)。说明古银生府所属六大茶山到清代已归普洱府之思茅厅管辖。较《普洱府志》更早成书的檀粹撰《滇海虞衡记》卷十一载:普茶名重于天下。此滇之所以为产而资利赖者也。出普洱所属六茶山。一日攸乐,二日革登,三日倚邦,四日莽枝,五日蛮砖,六日漫撒。周八百里,入山作茶者数十万人。茶客收买、运于各处,每盈路,可谓大钱粮矣。这段话把普洱茶主产地当时的产销盛况讲得更加清楚。

清道光五年(1825年),阮福集普洱茶极盛时诸文之大成,著《普洱茶记》,不仅系统介绍了普洱茶的来龙去脉、产地环境,以及产品种类、品质特征、每年朝廷用于普洱贡茶采办之花费多少,甚至连普洱茶品质的鉴别皆有记叙。

cy316.com延伸阅读

茶树的起源介绍


中国是最早发现和利用茶树的国家,被称为茶的祖国,文字记载表明,我们祖先在3000多年前已经开始栽培和利用茶树。然而,同任何物种的起源一样,茶的起源和存在,必然是在人类发现茶树和利用茶树之前,直到相隔很久很久以后,才为人们发现和利用。人类的用茶经验,也是经过代代相传,从局部地区慢慢扩大开了,又隔了很久很久,才逐渐见诸文字记载。

茶树的起源问题,历来争论较多,随着考证技术的发展和新发现,才逐渐达成共识,即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并确认中国西南地区,包括云南、贵州、四川是茶树原产地的中心。由于地质变迁及人为栽培,茶树开始由此普及全国,并逐渐传播至世界各地。

一.起源及原产地

茶树起源于何时?必是远远早于有文字记载的3000多年前。历史学家无从考证的问题,最后由植物学家解决了。他们按植物分类学方法来追根溯源,经一系列分析研究,认为茶树起源至今已有6000万年至7000万年历史了。

茶树原产于中国,自古以来,一向为世界所公认。只是在1824年之后,印度发现有野生茶树,国外学者中有人对中国是茶树原产地提出异议,在国际学术界引发了争论。这些持异议者,均以印度野生茶树为依据,同时认为中国没有野生茶树。其实中国在公元200年左右,《尔雅》中就提到有野生大茶树,且现今的资料表明,全国有10个省区198处发现野生大茶树,其中云南的一株,树龄已达1700年左右,仅是云南省内树干直径在一米以上的就有10多株。有的地区,甚至野生茶树群落大至数千亩。所以自古至今,我国已发现的野生大茶树,时间之早,树体之大,数量之多,分布之广,性状之异,堪称世界之最。此外,又经考证,印度发现的野生茶树与从中国引入印度的茶树同属中国茶树之变种。由此,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遂成定论。近几十年来,茶学和植物学研究相结合,从树种及地质变迁气候变化等不同角度出发,对茶树原产地作了更加细致深入的分析和论证,进一步证明我国西南地区是茶树原产地。主要论据,简单地讲,有三个方面:

1.从茶树的自然分布来看

目前所发现的山茶科植物共有23属,380余种,而我国就有15属,260余种,且大部分分布在云南、贵州和四川一带。已发现的山茶属有100多种,云贵高原就有60多种,其中以茶树种占最重要的地位。从植物学的角度,许多属的起源中心在某一个地区集中,即表明该地区是这一植物区系的发源中心。山茶科、山茶属植物在我国西南地区的高度集中,说明了我国西南地区就是山茶属植物的发源中心,当属茶的发源地。

2.从地质变迁来看

西南地区群山起伏,河谷纵横交错,地形变化多端,以致形成许许多多的小地貌区和小气候区,在低纬度和海拔高低相差悬殊的情况下,导致气候差异大,使原来生长在这里的茶树,慢慢分置在热带、亚热带和温带不同的气候中,从而导致茶树种内变异,发展成了热带型和亚热带型的大叶种和中叶种茶树,以及温带的中叶种及小叶种茶树。植物学家认为,某种物种变异最多的地方,就是该物种起源的中心地。我国西南三省,是我国茶树变异最多、资源最丰富的地方,当是茶树起源的中心地。

3.从茶树的进化类型来看

茶树在其系统发育的历史长河中,总是趋于不断进化之中。因此,凡是原始型茶树比较集中的地区,当属茶树的原产地。我国西南三省及其毗邻地区的野生大茶树,具有原始茶树的形态特征和生化特性,也证明了我国的西南地区是茶树原产地的中心地带。

茶道的起源介绍


茶道的起源

中国茶道形成于唐代中期,陆羽是中国茶道的创始人。

陆羽所著《茶经》三卷,不仅是世界上第一部茶学著作,也是第一部茶道著作。

陆羽《茶经》所倡导的饮茶之道包括鉴茶、选水、赏器、取火、炙茶、碾末、烧水、煎茶、酌茶、品饮等一系列程序和规则。

中国茶道即饮茶之道,也就是饮茶的艺术,说白了就是饮茶的正确方法――在饮茶的同时修身正心。

中国古代有关茶道的著作除《茶经》外,尚有宋代蔡襄的《茶录》、宋徽宗赵佶的《大观茶论》、明代朱权的《茶谱》、钱椿年的《茶谱》、张源的《茶录》、许次纾的《茶疏》等。

现在广东潮汕地区、福建武夷地区的功夫茶道即源于中国古代茶道。

功夫茶道的程序如下:恭请上座、焚香静气、风和日丽、嘉叶酬宾、岩泉初沸、孟臣沐霖、乌龙入宫、悬壶高冲、春风拂面、薰洗仙容、若琛出浴、玉壶初倾、关公巡城、韩信点兵、鉴赏三色、三龙护鼎、喜闻幽香、初品奇茗、再斟流霞、细啜甘莹、三斟石乳、领悟神韵、敬献茶点、自斟慢饮、欣赏歌舞、游龙戏水、尽杯谢茶。

中国茶道就是通过上述饮茶程序让人们在品茶享受中潜移默化,提高人的涵养,修炼人的身心,提升人的境界,让人渐趋达到真善美。

唐朝社会稳定,经济繁荣。文人相会时,茶宴很流行,宾主常常以茶代酒。在文明高雅的社交活动中,也常品茗赏景,各抒胸襟。寺院僧众念经坐禅时,也以茶为饮料,用以清心养神。宫中也举行茶宴,视茶为神品。渐渐地,人们对饮茶的环境、礼节、操作方式等饮茶程序越来越讲究,形成了一些约定俗成的规矩和仪式,这便是茶道。

当然,宫廷茶宴、寺院茶宴、文人茶宴是有区别的,其茶道也各具特色,但其修身养性的作用是一致的。

南宋光宗绍熙二年(1191年)日本高僧荣西和尚访华,首次将茶树种子带回日本。从此,日本开始种植茶叶,茶树在日本南部遍地开花了。

南宋理宗开庆元年(1259年),日本崇福寺开山南浦昭明禅师来我国浙江省余杭县经山寺求学取经,学习了该寺的茶道。回国后,他将中国茶道引进日本,将一套唐朝茶具带到崇福寺,成为中国茶道在日本最早的传播者。

日本丰臣秀吉时代(1536-1598年),相当于我国明朝中后期。这期间,千利休成为日本茶道高僧,他结合日本民族的特点,在中国茶道基础上形成了具有日本特色的茶道。他提出日本茶道的四规:和、敬、清、寂。这个基本理论是受中国茶道影响而形成的,其茶道主要程序仍是中国的。

新罗善德女王时代(632-646年),从唐朝传入饮茶习俗。新罗兴德王三年(828年),遣唐使金大廉从中国带回茶树种子,由朝廷降诏种于地理山,从而促成了韩国本土茶业的发展及饮茶之风。

936-1392年是高丽王朝饮茶的全盛时期,茶在贵族及僧侣生活中已不可或缺,民间饮茶风气也相当普遍。当时全国有35个茶叶产地,名茶有孺茶,滋味柔美浓稠,犹如孺子吸吮的乳汁,故称孺茶。王室在智异山花开洞(今庆尚南道河东郡)设御茶园,面积广达四五十里,称花开茶所。中国儒家的礼制思想对韩国影响很大,儒家的中庸思想被引入韩国茶道,形成中正的茶道精神。在茶桌上,无君臣、父子、师徒之别,茶杯总是从左向右传下去,而且要求茶水必须均匀,体现了追求中正的韩国茶道精神。

中国茶道早于日本数百年甚至上千年,最早提出了茶道的概念,并在该领域中不断实践,不断探索,从而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中国茶道重精神而轻形式,不只满足于用茶修身养性,也不苛求仪式和规范,而是更大胆地探索茶对人类健康的真谛,创造性地将茶与中药等多种天然原料有机地结合起来,使茶饮在医疗保健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使其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这是中国茶道最具实际价值的特色,也是千百年来一直深受人们重视和喜爱的魅力所在。

中国茶道是陆羽开创的。陆羽(733-804年),字鸿渐,唐朝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市)人。他精于茶道,为中国茶业和世界茶业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被誉为茶仙,被尊为茶圣,被祀为茶神。

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年),陆羽因相貌丑陋而成为弃儿,那时陆羽才3岁。被遗弃后,陆羽被一群大雁所围护,竟陵龙盖寺住持智积禅师将其收养。

智积禅师拾到陆羽后,心想围护他的大雁古称鸿,《易经》卦辞说: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吉。于是根据卦辞给他定姓为陆,取名为羽,以鸿渐为字。

智积禅师喜欢喝茶,陆羽从少年开始就经常为他煮茶。经过长期实践,陆羽终于煮出了好茶,以至于茶非陆羽所煮,智积禅师是不喝的。现在,天门市保存有一座古雁桥,即当年大雁围护陆羽的地方。镇北门有一座三眼井,曾是陆羽煮茶取水之处。

陆羽渐渐长大,性喜读书,不愿意削发为僧。

陆羽9岁时,有一天智积禅师要他抄经念佛,他问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僧人生无兄弟,死无后嗣,能算孝吗?智积禅师闻言大怒,就用繁重的劳务惩罚他,让他打扫寺院、清理厕所、修理僧舍,还让他放牧三十头牛。陆羽并不因此屈服,求知欲望反而更加强烈。他无纸学字,就用竹竿在牛背上写字。

有一天,陆羽偶然得到张衡写的《南都赋》,不禁大喜若狂。他虽并不全识其字,却也展卷危坐,口中念念有词。智积禅师知道后,把他禁闭在寺中,令其在院中除草,还派年长僧人看管他。

转眼三年过去,陆羽12岁了。为了求学,他乘人不备,逃出了龙盖寺。

陆羽到了寺外,举目无亲,衣食无着,只得进了一个戏班子作优伶,学习演戏。他虽然长得其貌不扬,又有些口吃,但却幽默机智,演丑角极为成功。后来,他还编写了三卷笑话书《谑谈》。

唐玄宗天宝五年(746年),竟陵太守李齐物在一次州人聚饮中,看到了陆羽出色的表演,十分欣赏他的才华。听说他的遭遇和抱负后,十分感动,当即赠以诗书,并修书推荐他到隐居于天门山的名儒邹夫子那里去读书。

天宝十一年(752年),礼部郎中崔国辅贬为竟陵司马,与陆羽相识。这时,陆羽已是饱学之士,诗词文章远近闻名了。崔陆二人常一起出游,品茶鉴水,谈诗论文。

在崔国辅被贬的前一年,杜甫为了报国,曾献《三大礼赋》给唐玄宗。唐玄宗深奇其才,要面试杜甫,命崔国辅为试官。由此可见崔国辅学问出众,非同一般。崔国辅尤以古诗见长,《河岳英灵集》说崔国辅的诗古人不及也。崔国辅肯与陆羽相交为友,可见陆羽是多么有学问了。

陆羽不但有学问,文章写得也好,而且爱茶如命,遇事好钻研。

天宝十五年(756年),陆羽为了考察茶事,决定出游巴蜀。行前,崔国辅以白驴、乌牛及书函相赠,陆羽感激不尽,挥泪作别。

一路上,陆羽逢山使驻马采茶,遇泉便下鞍品水,口不停访,笔不辍录,收获甚丰,锦囊皆满。

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年),陆羽来到升州(今江苏南京),寄居栖霞寺,继续钻研茶事。次年,旅居丹阳。

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年),陆羽迁到浙江吴兴苕溪,隐居山间,闭门专心撰写《茶经》。

《茶经》问世后,广为流传,人见人爱。

陆羽在崔国辅被贬到竟陵前就已成名,李齐物回京后,曾举荐陆羽为太子文学官,唐代宗特地降诏拜官,陆羽不肯就职。后来,朝廷又拜陆羽为太常寺大祝,陆羽仍未就职。

陆羽一生鄙夷权贵,不重名利,酷爱自然和文史,坚持道德和正义。《全唐诗》有他作的一首歌,体现了他的品质:不羡黄金,不羡白玉杯;不羡朝入省,不羡暮入台;千羡万羡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来。歌下还附记有陆羽的另一首诗:月色寒潮入剡溪,青猿叫断绿林西。昔人已逐东流去,空见年年江草齐。

陆羽的《茶经》是唐代和唐以前有关茶叶知识和实践经验的系统总结,其中还包括陆羽在亲身实践中取得的有关茶叶生产和制作的第一手资料。此书问世后,人人宝爱,无不盛赞陆羽在茶业研制方面的开创之功。

陆羽不但是一位茶叶专家,还是著名的诗人、音韵学家、文字学家、书法家、演员、剧作家、史学家、传记作家、旅游家和地理学家。

陆羽著作有《江表四姓谱》《南北人物志》《吴兴历官志》《吴兴刺史记》《吴兴记》《吴兴图经》《慧山记》《虎丘山记》《灵隐天竺二寺记》《武林山记》《家书》等多种。

陆羽生前每到一处,每离一地,都受到群众和友人的隆重迎送。社会上对陆羽有这样的礼遇,不只是因为他在茶学上的贡献,还因为他在文史方面的成就和地位。陆羽若无文才,是写不出《茶经》这样辉煌的著作的。

茶的起源“茶”的发现介绍


茶字最早见于中国的《神农本草》一书,它是世界上第一部药物书。据有关专家考证,该书为战国时代(公元前5年至公元前221年)的著作。

中国茶圣——唐代陆羽于公元758年左右写成了世界上最早的茶叶专著《茶经》,系统并全面地论述了栽茶、制茶、饮茶、评茶的方法和经验。根据陆羽《茶经》推论,中国发现茶树和利用茶叶迄今已有4700多年的历史。

在古代史料中,茶的名称很多。在公元前2世纪,西汉司马相如的《凡将篇》中提到的“荈诧”就是茶;西汉末年,在扬雄的《方言》中,称茶为“蔎”;东汉的《桐君录》(撰人不详)中谓之“瓜芦木”;南朝宋山谦之的《吴兴记》中称为“荈”;东晋裴渊的《广州记》中称之谓“皋芦”。陆羽在《茶经》中,也提到“其名,一曰茶,二曰槚,三曰蔎,四曰茗,五曰荈”。总之,当时对茶的提法不下10种,其中用得最多、最普遍的是荼。

早在汉代就出现了茶字字形。在有关汉代官私印章的分韵著录《汉印分韵合编》中,有荼字七钮,字形如下,如图0-1所示。

最后两个荼字的字形显然已向茶字形演变了。而陆羽在撰写世界上第一部茶著《茶经》时,在流传着茶的众多称呼的情况下,统一改写成茶字,这是陆羽的一个重大贡献。从此,茶字的字形、字音和字义一直沿用至今,为炎黄子孙所接受。

黄山毛峰的起源介绍


歙州是隋文帝开皇年间设置的,经唐朝,到宋徽宗宣和三年改名为徽州,元为徽州路,明初原名兴安府,后改徽州府至清末。黄山,录属歙州,后属徽州。据《中国名茶志》[2]引用《徽州府志》载:“黄山产茶始于宋之嘉祐,兴于明之隆庆”。又载:“明朝名茶:......黄山云雾:产于徽州黄山。”日本荣西禅师著《吃茶养生记》云:“黄山茶养生之仙药也,延年之妙术也。”又《中国茶经》[3]茶的传说:“正志和尚与茶”。说明黄山茶在明代就很有名了。而黄山源和号称500里黄山第一峰--紫霞峰。

在《中国茶经》“休之松萝”一文中,据《歙县志》写道:“旧志载明降庆间(1567-1572),僧大方住休之松萝山,制法精炒,郡邑师其法,因称茶曰松萝,......”歙县茶有的虽“本轶松萝上”,因系仿松萝制法,也概名松萝茶。例如当时歙县的紫霞山茶,也称为“最上品”,也称为松萝茶。与松萝山毗邻的歙县北源茶,又称为北源松萝,以享其名也。《徽州府志 贡品》记载:“歙之物产,无定额,亦无常品。大要惟砚与墨为最,其他则以北源茶、紫霞茶。”说明当时黄山源产北源茶和潜品紫霞山产紫霞茶,亦很有名。

1949年夏,黄山丞相源僧师对来访的政府官员,曾采用当年生的大小相似的茶叶生片,每两片面合成一对,以4-5对为一扎(即棕榈叶丝或苎麻梢捆扎),作为礼品相赠。

黄山毛峰起源,据《安徽茶经》[4]“蜚声全国的黄山毛峰”文曰:“据传说是在光绪年间,距今已有70-80年。当时黄山一带原产外销绿茶,而该地谢裕大茶庄则附带收购一小部分毛峰,远销东关,因为品质优异,很得消费者欢迎。”又据《安徽名特产》[5]书中,由歙县叶祖荫撰稿“黄山毛峰”:“《徽州商会资料》载:清光绪年间,歙县汤口谢裕泰茶庄试帛少量黄山特级毛峰茶(注:当时黄山毛峰并未分级),远销东北,深受销区顾客喜爱,遂蜚声全国。”在陈椽教授编著《茶业通史》[6]中,特意指出:“黄山毛峰是何时开始制造的?也值得研究。”随着1982年底,经国务院批准,将徵州地区的太平县改为县级黄山市,并将歙县的黄山公社划归黄山市,设为汤口镇。歙县茶叶公司通过史料记载和实地考查,从1984年春开始,[7]在富溪乡选点于新田、田里两村13个村民组生产特级黄山毛峰。

其中新田村充川(原名充头源)组生产的特级黄山毛峰,品质最优。作为歙县礼茶,“五一”国际劳动节以前送往北京。1985年歙县茶叶公司在收购特级黄山毛峰时,提出以富溪乡充头源生产的特级黄山毛峰质量为标准。产品连年荣获好评。故此,李亚北撰文:“全国名茶珍品--黄山毛峰”[8]。则指出:“黄山毛峰是清光绪年间谢裕大茶庄所创制。该茶庄创始人谢静和,歙县漕溪人,以茶为业,种采制都很精通。......标名‘黄山毛峰’,运往关东,博得饮者的酷爱”。其中,叶祖荫引《徽州商会资料》所提“谢裕泰茶庄”,仅除去“汤口”两字。李亚北所写“该茶庄创始人谢静和......”。均被此后我国多部茶叶名著“合而为一”引用。

其实,徽州行署商业局长郑恩普(河北深县人,已离休,现住黄山市)于乙卯年(1975)春题词:[9]“凝铸黄山云雾质,飘溢漕溪雨露香。为谢裕大茶号首创黄山毛峰一百周年题。”又时逾十年后,歙县茶厂高级茶叶技师余怡生著《歙茶工艺》书中载:“清朝光绪年间(1875年)谢裕大茶号在黄山富溪(注:原称漕溪)创制‘黄山毛峰’,至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了。”说明黄山毛峰是清朝光绪纪元(1875年)开始制造的。

茶史介绍:绿茶的历史起源


绿茶是六大茶类之一,有“茶叶之子”之称,绿茶的种类数不胜数。常饮绿茶能防癌,降脂和减肥,对吸烟者也可减轻其受到的尼古丁伤害。那么,你知道绿茶的历史起源吗?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从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来看,蒙顶山是我国历史上有文字记载人工种植茶叶最早的地方。从现存世界上关于茶叶最早记载的王褒《童约》和吴理真在蒙山种植茶树的传说,可以证明四川蒙顶山是茶树种植和茶叶制造的起源地。绿茶最早起源于巴地(今川北、陕南一带),据《华阳国志-巴志》记载:当年周武王伐纣时,巴人为犒劳周武王军队,曾“献茶”。

《华阳国志》是信史,可以认定:不晚于西周时代,川北(七佛贡茶)的巴人就已开始在园中人工栽培茶叶。

绿茶据传发源于湖北省赤壁市。元朝末年,朱洪武率领农民起义,羊楼洞茶农从军奔赴新(疆)蒙(古)边城。他们在军中见有人饭后腹痛,便将带去的蒲圻绿茶给病者服用。服后,患者相继病愈。这件事被朱洪武得知,他记在了心里。

当了皇帝后,朱洪武和宰相刘基到蒲圻找寻隐士刘天德,恰遇在此种茶的刘天德长子刘玄一,刘玄一请朱皇帝赐名。朱洪武见茶叶翠绿,形似松峰,香味俱佳,遂赐名“松峰茶”,又将长有茶叶的高山,命名为松峰山。

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太祖朱元璋因常饮羊楼松峰茶成习惯,遂诏告天下:“罢造龙团,唯采茶芽以进。”因此,刘玄一成为天下第一个做绿茶的人,朱元璋成为天下第一个推广绿茶的人,羊楼洞成为天下最早做绿茶的地方。

绿茶的起源大概就是这样了,所以说绿茶的种类也不是从一开始就有这么多的,而是慢慢的发展而成的,你记住了吗?

乌龙茶起源的传说介绍


在福建方言中,"乌龙"的意思是"糊里糊涂".所以,足球比赛中,把球踢进自家球门也叫"乌龙球"。为什么把一种很好喝的茶,称为"糊里糊涂"的茶?这源于当地一个传说。

传说,当年有一位茶农在山上采完茶青后,将茶青鲜叶放在竹篓里,然后背下山。山路崎岖,在下山的过程中,竹篓里的鲜叶随着人体上下颠簸、左右摇晃,茶青鲜叶经过碰撞后,产生了花一样的清香。茶农将这个偶然的发现,用于茶叶加工,竟然形成了后来的一种特殊的"摇青"工艺。当时,自然科学不发达,茶农无法解释这种神秘现象,于是,将这种茶称为"乌龙茶",就是"糊里糊涂的茶",乌龙茶也就成了这类茶的通俗名称。

传说归传说,一种茶类的加工工艺是经过无数次摸索、实验、改进的结果。不过,这个故事倒是让人们一下子记住了乌龙茶的"摇青"工艺,也理解了铁观音、大红袍的香气是来自"摇青"这道关键的工序。

古时茶农觉得糊里糊涂的"摇青"工艺,现代科学给出了清晰的解释。一般,茶农制茶时,将晒青(就是晾鲜叶)与摇青交替进行,多为三晾三摇,也有六晾六摇。摇青是使茶青叶缘相互碰撞,导致叶缘破碎,叶子中的茶多酚少量发生氧化,转化为茶红素,这就形成了"绿叶红镶边"这个乌龙茶最显着的特征。另外,摇青也是茶的香气形成的关键工序。经过摇青,茶青叶中内含的物质成分,由50多种增加到300多种,从而产生了花香、果香等类型的香气。

读到这里,你就知道了铁观音、大红袍的香气从何而来了吧?其实,对于所有的茶类,偶尔了解点茶学知识,了解一些茶叶栽培、茶叶加工、茶叶评审知识,你就不会糊里糊涂地喝茶了。

正山小种的起源介绍


正山小种的起源

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武夷山市星村镇桐木关,就像一块保留地,内涵隽永却又无声无息。明朝中后期,世界红茶鼻祖——红茶就诞生在桐木关。

据桐木关老人传说,明朝时的一支军队由江西进入福建时路过桐木关,夜宿茶农的茶厂,由于正值采茶时节,茶厂铺满了刚采下的鲜叶,准备做绿茶的鲜叶成了军人的床垫;当军队离去时,心急如焚的茶农赶紧用当地盛产的松木烧火烘干,烘干后把变成“次品”的茶叶挑到星村贩卖。本以为走霉运的农民在次年竟然被人要求专门制作耽搁了加工的“次品”,第三年、第四年的采购量还越来越大,以致使桐木关不再制作绿茶,专门制作这种以前没有做过的茶叶。这种生产量越来越大的“次品”便是如今享誉国内外的正山小种红茶,只是当时的桐木关茶农并不知道他们眼中的次品却是英国女王伊丽莎白的珍爱!

历史上,正山小种红茶最辉煌的年代在清朝中期。据史料记载,嘉庆前期,中国出口的红茶中有85%冠以正山小种红茶的名义,鸦片战争后,正山小种红茶对贸易顺差的贡献作用依然显著。在正山小种红茶享誉海外的同时,福建的宁德、安徽的祁门等地也开始学习正山小种红茶的种植加工技术,正山小种红茶的加工技艺也逐渐地传入国内各大绿茶、乌龙茶、普洱茶产区,最终形成了如今闻名全国的工夫红茶。

饮茶的起源与演变介绍


饮茶的起源,众说不一。得到多数学者认可的是:人类在寻找食物的过程中发现了茶,并逐渐认识到茶叶保健,特别是解毒、提神的作用,从而演变成今天的茶饮。在原始社会,人类在山野狩猎动物和寻找植物作为食物,采摘各种可食用的花、果、叶用以充饥,而茶也是其中的一种。在人类进入农耕生产之后,便开始寻求防病和治病的方法。“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汉以前的茶字作荼字)而解之”是这一事实确凿的记载,茶的作用从充饥发展到药用。

在人们利用茶的过程中,还将茶叶当菜吃。这种以茶为食的方法有3000 年以上的历史。据《晏子春秋》载:“婴相齐景公时,食脱粟之饭。炙三戈五卵,茗(茶的别称)菜而已。”东汉时壶居士在《食忌》上则说:“苦菜久食为化,与韭同食,令人体重。”这种茶“与韭同食”, 也是以茶作菜。晋代时,用茶叶煮食之法,称之为“茗粥”或“茗菜”。 居住在中国西南边境的傣族、哈尼族、景颇族等至今仍有吃“竹筒茶”的习惯。

后来,人们在鲜茶叶生吃或生煮羹饮过程中,青草气难除,且滋味苦涩,经不断摸索,发现把茶叶加工后烹煮饮用,不仅清香鲜浓,而且有利于保存。随着饮茶的普及,其饮用方法不断发展变化,从西汉至明代,出现了煮茶、煎茶、点茶、泡茶饮用方式,而明代开始的泡茶法一直沿用到今天。

所谓煮茶法,是指茶入水烹煮。最古老的“焙茶”就是把嫩芽从茶树上采下直接放在火上烘烤成焦黄色,再放进茶壶内煮饮。至今,云南南部佤族和傣族同胞仍有“焙茶”这种煮饮习俗。从西汉开始才有关于煮茶的文字记载。西汉王褒《僮约》: “烹茶尽具。”西晋郭义恭《广志》: “茶丛生,真煮饮为真茗茶。”东晋郭璞《尔雅注》: “树小如栀子,冬生,叶可煮作羹饮。”也有在茶中加入其他配料的煮饮法,三国张揖在《广雅》中记载了当时制茶与饮茶的方法:“欲煮茗饮,先炙令赤色,捣末,置瓷器中,以汤浇覆之,用葱、姜、橘子芼(掺和之意)之。”唐陆羽《茶经·五之煮》载:“或用葱、姜、枣、橘皮、茱萸、薄荷等,煮之百沸。”唐皮日休《茶中杂咏》序云:“然季疵以前称茗饮者,必浑以烹之,与夫沦蔬而啜饮者无异也。”当时煮茶,往往加盐、葱、姜等佐料,饮茶类似喝蔬茶汤,又称作“茗粥”。 唐杨晔《膳夫经手录》也有相似记载:“茶,古不闻食之。近晋、宋以降,吴人采其叶煮,是为茗粥。”宋代苏辙《和子瞻煎茶》诗有“北方俚人茗饮无不有,盐酪椒姜挎满口”之句。明代陈师《茶考》载:“烹茶之法,唯苏吴得之。以佳茗入瓷瓶火煎,酌量火候,以数沸蟹眼为节。”此种煮茶方式一直存在,特别是在少数民族地区较流行。

唐代以后,制茶技术日益发展,饼茶(团茶、片茶)、 散茶品种日渐增多。饮用方式以煎茶法为主。陆羽《茶经》记载:“饮有粗茶、散茶、末茶、饼茶者”, 饼茶的煎茶程序有备器、炙茶、碾茶、罗茶、取火、选水、候汤、煎茶(投茶、搅拌)、 酌茶。也有将饼茶舂成粉末放在茶瓶中,再用开水冲泡,而不用烹煮饮用方法:“乃斫、乃熬、乃炀、乃舂,贮于瓶缶之中,以汤沃焉,谓之阉茶。”这种煎茶法在中晚唐很流行,受到当时诗人元稹、卢仝、白居易、陆龟蒙、皮日休、李群玉等的赞赏,专门写了煎茶的诗,如卢仝《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诗有“碧云引风吹不断,白花浮光凝碗面”之句。李群玉《龙山人惠石廪方及团茶》诗有“碾成黄金粉,轻嫩如松花”之句。

唐末宋初又出现了点茶法,点茶法是将茶碾成细末,置茶盏中,以沸水点冲。从蔡襄《茶录》、 宋徽宗《大观茶论》等书看来,点茶法的主要程序有备器、洗茶、炙茶、碾茶、磨茶、罗茶、择水、取火、候汤、备盏、点茶(调膏、击拂)。 点茶法盛行宋元时期,宋人诗词中多有描写。北宋范仲淹《和章岷从事斗茶歌》诗有“黄金碾畔绿尘飞,碧玉瓯中翠涛起”之句。北宋苏轼《试院煎茶》诗有“蟹眼已过鱼眼生,飕飕欲作松风鸣。蒙茸出磨细珠落,眩转绕瓯飞雪轻”之句。宋释惠洪《无学点茶乞诗》诗云:“银瓶瑟瑟过风雨,渐觉羊肠挽声度。盏深扣之看浮乳,点茶三昧须饶汝。”北宋黄庭坚《满庭芳》词也有“碾深罗细,琼蕊冷生烟”, “银瓶蟹眼,惊鹭涛翻”之句。

点茶法盛行于宋元时期,直到明朝前中期仍然存在。朱元璋十七子、宁王朱权《茶谱》序云:“命一童子设香案携茶炉于前,一童子出茶具,以瓢汲清泉注于瓶而炊之。然后碾茶为末,置于磨令细,以罗罗之,候汤将如蟹眼。量客众寡,投数匕入于巨瓯。候汤出相宜,以茶筅摔令沫不浮,乃成云头雨脚,分于啜瓯。”明太祖朱元璋罢贡团饼茶,遂使散茶独盛,饮用方法也改为冲泡。明代陈师《茶考》载:“杭俗烹茶,用细茗置茶瓯,以沸汤点之,名为撮泡。”

明清以壶泡为主,即置茶于茶壶中,以沸水冲泡,再分到茶盏(瓯、杯)中饮用。据张源《茶录》、 许次纾《茶疏》等书记载,壶泡的主要程序有备器、择水、取火、候汤、投茶、冲泡、品茶等。现今流行于闽、粤、台地区的“功夫茶”则是典型的壶泡法。由于直接冲泡不仅操作简单,饮用方便,而且可以更好欣赏茶的优美姿态,故此法沿用至今。

在茶饮发展的悠久历程中,不同民族依据各自迥异的民族传统风俗,以及不同的自然环境和饮食结构,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饮茶习俗。总的来说汉族以散茶直接冲泡,不加任何佐料的清饮方式为主,如潮汕的啜乌龙,四川的盖碗茶等。而少数民族,则以加入其他佐料的调饮方式为主,如:云南撒尼族的铜壶茶;傈僳族的油盐茶、雷响茶;彝族的核桃米花茶;白族的三道茶;布朗族的青竹茶;佤族的烧茶、竹筒茶;哈尼族的土锅茶;广西壮族的打油茶;湖南土家族的“擂茶”; 西北回族的三炮台盖碗茶;新疆维吾尔族的奶茶;蒙古族的奶茶;哈萨克族的米砖奶茶;藏族的清茶、酥油茶、奶茶、糌粑茶等。随着科学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人们对茶的保健养生功效有了更深入的认识,现实生活中以茶作佐料甚至以茶作菜肴已成为餐桌新宠,如:“龙井炒虾仁”“茶香鲫鱼”“贡芽豆腐羹”“龙井汆鸡丝”“樟茶鸭子”“绿茶番茄汤”“茶香熏河鳗”“毛峰熏鲥鱼”“碧螺炒银鱼”“铁观音炖鸡”“茶香牛肉”“红茶牛肉片”“冻顶焖豆腐”“茶叶炖猪心”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