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廷晖:北苑御茶园始祖

发布时间 : 2021-09-06
御茶园花茶 阿根廷红茶 雨花茶园

御茶园花茶。

我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下面是茶经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张廷晖:北苑御茶园始祖”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各位茶友们了解“张廷晖:北苑御茶园始祖”相关知识!

茶神张三公

据建瓯市水源南山《张氏宗谱》载:张廷晖祖籍系河南光州固始县。唐僖宗丁未年(887年),水北张姓始祖张世表在政和铁山为父守陵三载,服丧期满,遂在建安东苌里(今建瓯水源)落籍,于岚下洋(今水北后山)开基立业。水北张家遂成一方殷富,置有大量产业,田庄茶园遍布松溪流域,在凤凰山一带拥有方圆数十里茶园。世表先后将四个孙儿分别派到各地掌管家业。

世表生子钦受,字懋。懋生子廷晖。张廷晖(字仲光,号三公),唐天复四年(904)至宋太平兴国末年(983)。廷晖是世表长孙。《苕溪渔隐丛话》所述:唐贞元年间(785805),福建观察使常衮自求到福州兼任刺使,教制研膏茶,始蒸焙而研制,谓之研膏,其后稍为饼样,萦中故谓一串。所以也叫串茶。凤凰山茶被闽国看中,加之闽国内战连发,吴人乘机攻打福州,闽地战事频繁,民无宁日。凤凰山茶园难以经营,年轻的茶焙业主张廷晖于闽龙启元年,即后唐长兴四年(933),将自己凤凰山方圆三十里茶园贡献给闽国,获阁门使之职,水北张家在英节庙隆重庆贺。民间流传张家得中宝状元。

此时,主事建州已换为王延政。延政为求宠于闽王,以凤凰山为基地,办成御茶苑。凤凰山因地处闽都(福州)以北,而命名为北苑御茶园。初造研膏继造腊面,既又造其佳者,号曰京铤。《十国春秋闽康宗本纪》载:(闽)通文二年(937),国人贡建州茶膏,制以异味,咬以金缕,名曰耐重儿八枚。《十国春秋南唐元宗本纪》载保大四年(946)命建州制的乳茶,号曰京铤,腊茶之贡始罢。

唐德宗贞元中(790),常衮为建州刺使,所制研膏茶便是上品。五代闽龙启时(934),张廷晖将凤凰山上下三十里茶园悉以输官,开辟为研膏茶园。南唐曾派官吏监制研膏茶,后为宋朝的御茶苑。《北苑别录》载建安之东卅里,有山曰凤凰,其下直北苑,旁联诸焙,厥土赤壤,宋太平兴国(977)初为御茶。御茶园九窠十二垅,四十六所,广袤三十余里。宋徽宗《大观茶论》载本朝之兴,岁修建溪之贡,龙团凤饼,名冠天下。采择之精,制作之工,品第之胜,烹法之妙,莫不盛造之极。宋朝皇上派人到凤凰山建立茶衙,据考北苑御茶堂,即是漕司行衙,遗址在龙井附近。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凤凰山设漕司行衙,督造贡茶。至道(995),仍添石乳,其后在大小龙茶起于丁谓,而成于蔡襄。龙团凤饼茶品越制越精,其价几乎与黄金相等。宋代建安成为贡茶基地。

张廷晖献出茶园,成就了北苑茶四百余年的辉煌,从而在中国茶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同时,张廷晖在蒸青碎末茶向研膏茶演变发展中,做出了毕生的努力和重要的贡献。咸平间(9981003),朝廷茶衙漕官褒念张廷晖功绩,为了满足广大茶农怀念张廷晖的心理,促进北苑御茶的发展提高,奏请朝廷在凤凰山建立张阁门使庙,民间称茶神庙,当地称凤翼庙。相传岁修茶贡,祈祷多验,茶农茶工便尊张廷晖为茶神,是茶界的行业神,建州的地方神,民间的俗神。随着凤凰山北苑御茶的飞黄腾达,龙凤团茶登峰造极,宋朝廷不断追褒张廷晖。绍兴中(11311162),朝廷给张阁门使庙赐匾曰恭利祠,封张廷晖为美应侯,累加效灵润物广佑侯,进封济世公,其妻范氏被封为协济夫人。

北苑始祖张廷晖,绩丰功高,令后人景仰。

cy316.com编辑推荐

茶神张廷晖与恭利祠及其茶文化


中国古代有茶圣与茶神。茶圣为唐代的陆羽,其因首着茶书《茶经》而受尊得名。茶神为何人?只有部分茶业界人士与建瓯人知之。他就是五代十国时期北苑御茶园的始祖张廷晖。

五代十国时期,福建为闽国,建瓯为建州,霞镇村与吉口村一带为吉苑里。其时吉苑里有位茶园业主,姓张名廷晖(字仲光,号三公)。他于闽龙启元年(933)将其住地凤凰山及其周边三十里茶园敬奉给闽国设为北苑御茶园,闽王因此封他为阁门使。

自有了御茶园的献立及其以后的繁衍,中国茶业便走向了新高峰。首先是自闽国至宋、又由宋至元至明,历代朝廷都创建龙焙(即御焙),设官督制,并岁率六县民采造,由此促进了国内茶树品种选育、茶树栽培、茶园管理、茶青采摘、茶品研制、品饮技艺、茶具考究、茶学研着、茶政设置、茶道创立等一系列同茶关联的政治、经济、文化、外交活动。当时,单是北苑精制茶的品种就不断更新迭出,共达四、五十个;茶人茗战与官仕斗茶亦从建瓯风靡全国,朝野上下,莫不嗜此,带动了以兔毫盏为斗茶最好器皿的建瓷的发展,使建瓷成为宋代八大名瓷之一,誉满四海,传入日本后被作为施茶道的上品,精品则被收为馆藏稀世珍宝。古时的建瓯也因此而成了茶树品种的王国、御茶贡茗的主区、茶学理论的中心、茶人茗战的盛地、官仕斗茶的都城、名瓷建盏的故乡、茶道文化的源泉。通常百姓家亦以茶会友、以茶待客、以茶联谊、以茶敬老、以茶相亲、以茶祭祖、以茶迎神。总之,以茶为支柱产业的政治、经济、社会活动达到了鼎盛时期,独冠天下。张廷晖亦因北苑名盛而成了朝野重视与铭记的名人。

宋太平兴国末年(983)张廷晖病逝,茶农茶工把他奉为茶神祭祀。咸平年间(998~1003)宋廷派驻凤凰山茶衙的漕官感念张廷晖献立北苑御茶园的奠基作用,同时为了促进茶业的发展和顺应广大茶农茶工缅怀张廷晖的情感,奏经朝廷批准,在凤凰山凤翼处建立了张阁门使庙(民间俗称张三公庙,茶农直称茶神庙)。自此四方茶人择吉期前来烧香祈拜,祷佑茶园兴旺、茶品质优。大观年间(1007~1110)宋徽宗赵佶以北苑御茶园为主要研究对象,撰写《大观茶论》共二十篇,其中首倡茶道,并褒赞北苑所产龙团凤饼名冠天下。绍兴中(1131~1162)宋高宗赵构为彰扬张廷晖献立北苑御茶园而产生的茶业繁荣、税贡增加、茶文化增色等历史功绩,给张阁门使庙赐匾恭利祠,追封张廷晖为美应候,累加效灵润物广佑候,其后又进封济世公,并追封其妻范氏为协济夫人。这些史事,在《八闽通志》等史籍中均有记载。这比古时建瓯所出位宰相受皇帝封号更多更高。

朝廷的褒扬、皇帝的屡封追晋同民间的崇敬景仰,起到了交相衬映、互感互动的作用。人们把张廷晖尊为茶神供奉,久而成俗,香火延绵。古稀老人忆述,民国时期,松溪、政和、古田、屏南、延平、建瓯、崇安等县茶厂前来接引香火,以佑当地茶事。至今,建瓯市亦有水源、小松、小桥、南雅等地茶农在采制前夕,前来祈谒祷佑。

恭利祠史逾千年,历尽沧桑。它随北苑茶园兴盛而盛,随北苑茶园北迁武夷而有所衰。其间屡遭兵火,屡次重建。元朝至正十二年(1352)里人周长募资重建。民国二十六年(1937)霞镇村民集资重建后,谢仁水(别号犁壁)主持,香火大旺,到新中国建国前夕己积累黄金20两7钱,银元若干。六十年代中期文化革命兴起,恭利祠再度遭劫,谢仁水临终前将该庙世传的一颗用牛角为材料刻制的三圈迭套的秘印,秘传于坪林村一伊姓村民手,嘱其待有诚人真心再兴本庙时方可示出。1990年10月当地缘首吴双婢等募众重建,因资金不足,因陋就简,尚待配套完善;其后,霞镇村委会划出庙后山地300庙归庙宇开发管理,以接济费用;1996年7月10日,建瓯市宗教事务局为顺应民意,挖掘茶神文化,振兴茶业经济,重振茶都雄风,以瓯宗[1996]12号文批准为保留寺庙,予以依法保护。

附注:文革中茶神庙遭劫后,主持谢仁水秘交坪林村一伊姓村民一颗三圈迭套的秘印,其图纹与文字不知何意,尚未破译,现分圈与迭套列盖于后,请有识者赐教。

探寻皇家焙局——御茶园


武夷山御茶园有着深厚的文化历史,历来被视为贡茶的产地。很多中外学者、游客为一睹御茶园的壮观,不远千里前来探寻它。小编将为您揭开御茶园的神秘面纱,探寻它的历史足迹。

元朝至元十六年(公元1279年),浙江省平章高兴路过武夷山,监制了石乳茶数斤入献皇宫,深得皇帝爱赏。至元十九年(公元1282年),高兴又命令崇安县令亲自监制贡茶,岁贡二十斤,采摘户凡八十。大德五年(公元1301年),高兴的儿子高久住任邵武路总管之职,就近到武夷山督造贡茶。第二年即大德六年(公元1302年),他在武夷山九曲溪之第四曲溪畔的平坂之处创设了皇家焙茶局,称之为御茶园。从此,武夷岩茶正式成为献给朝廷的贡品,每年必须精工制成龙团饼,沿着驿站递送进入大都(今北京)。当时御茶园的建筑物巍峨、华丽,完全按照皇家的规格模式设计和构建。进了仁凤门,迎面就是拜发殿(亦名第一春殿),还有清神堂、思敬堂、焙芳堂、宴嘉亭、宜寂亭、浮光亭、碧云桥。又有通仙井,覆以龙亭,称之为通仙亭,皆极丹陛之盛。

御茶园建筑华丽,进了仁凤门,就有拜发殿,还有神清堂、思敬堂、焙芳堂、宴嘉亭等;又有通仙井,覆以龙亭,称之为通仙亭。御茶园还设有场官、工员。元至顺二年(1332年),建宁总管又在通仙井旁建了一个高台,称之为喊山台。山上又建了喊山寺,供奉茶神。直至明代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皇帝诏令不得辗揉大小龙团,按新的制作方法改制芽茶入贡。明代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由于御茶园疏于管理,茶树枯衰,建筑失修,终成废墟。如今遗址尚在,并树有一碑,正面书御茶园遗址,以示纪念。

关于北苑历史现象


北苑和北苑茶已成为历史,人们在研宄这一历史时,提出了许多问题:

1.宋代贡茶基地为什么会选择在建安(建州)北苑?入宋,贡茶沿袭唐制,但是唐代建瓯茶叶并不出名,当然不是唐代的贡茶基地,唐代贡茶官焙在顾渚山(今浙江长兴、江苏宜兴)(21)。作为私焙民贡福建为长乐郡(今闽侯县)有贡茶。朱自振先生在《中国茶叶历史概略》中认为,因为在北宋,适值我国历史上的一个寒冷期,太湖冬天冰封,上可行车,顾渚贡焙采造的贡茶,不一定能及时在清明前如数贡到。而这时的北苑的茶叶,距京城的路途远则远,但清明前能保证如期献到开封,自然也只好把贡焙改置建州或建安了。

2.北苑是如何发展起来的,为什么能名冠天下,持续上贡四百多年?作为贡茶,北苑初期规模也是很小的,丁谓咸丰初(998年)监制北苑贡茶时每年贡茶只有五斤四十饼,至宣和年间(1119-1125年今则为四万七千一百片有奇矣,官私茶焙发展到一千三百三十六个,其中官焙三十六个。北苑以及建安茶叶为何能如此规模发展,一般认为是:贡茶的地位,官办的性质,适宜的环境,精细地制作、常新的品种、考宄的包装、文人的宣传、安稳的建安、尚茶的风气。前六点是基础,后三点是关键。宋代实行重文轻武的向文人倾斜的政策,大量的文人在朝廷担任了一定职务,政治地位、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明显很高,这种待遇优厚、生活清闲的标志之一,是皇帝或达官贵人时常以茶分赐群臣及其家属,群臣也以此感到荣耀。标志之二是饮茶之风在文人阶层盛行,(21)又这一时期出现大量的关于北苑茶的专著、诗词,特别是宋黴宗皇帝的《大观茶论》极有力度地宣传了北苑茶,以茶为雅、以北苑为荣的风气为宫廷和社会所推崇,北苑茶当然名冠天下,反过来又促进其发展,至于建安长期社会安定,无战乱也是北苑茶持久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3.北苑贡茶为什么在明代中落?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在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九月,明太祖朱元璋为了减轻民间负担,下诏罢贡北苑龙凤团茶,改贡散茶。生产团茶是北苑的优势,而生产散茶北苑就不具有优势了,所以北苑贡茶由此中落。但为什么曾名震数百年的北苑团茶就迅速销声匿迹了呢?以至《闽小记》中载,今则但知有武夷,不知有北苑矣。吴越闽人,颇不足闽茶,而甚艳北苑之名,不知北苑实在闽也。一般认为北苑茶制造极度费糜,社会上散茶兴起,而北苑团茶不能适应市场的需求而发展,是北苑茶退出历史的客观原因。

孟晖解读宋人的饮茶口味


孟晖:女,达斡尔族,作家。曾留学法国,着有《画堂香事》、《花间十六声》等,译有《西洋古董鉴赏》等书。

宋人所饮之茶,与我们习惯的口味其实相差很大。如果真按照文献记载复制出一款宋式古茶,只怕今天的人没谁喝得下去,即使能喝下去,肯定也会觉得味道很怪。

宋时,民间所用之茶,往往采用散茶的方式流通与收贮。人们买到茶叶之后,严密包裹在纸或箬叶里,置于茶笼内,挂在干燥处保存。因此,彼时煎茶必有的碾之程序,有时并非是指将茶饼碾碎,而是说将片状的茶叶碾成细粉。不过,宋人不会直接将茶粉冲饮,而是会兑入其他配料。

南宋人陈元靓所编《事林广记》中记载的两款茶方就展示了这一规矩。其中的蒙顶新茶,是五斤细嫩白茶配五两枸杞子、半斤炒过的绿豆,这三样配料均焙干,然后分别碾成细粉,再经罗筛,最后合在一起,煎、点,绝奇。另一款法前香茶,竟采用五百钱上春嫩茶与一斤绿豆、十两山药的比例。此外,沈括《忘怀录》内有合味足茶法,是用五斤干茶叶、五斤蒸过的茶叶配四升炒过的绿豆、甘草三两、苦参三两,一同捣成粉,再拌和均匀。

宫廷、贵族、士大夫流行享受建安茶饼,然而彼时的茶饼也会掺加粮食粉以及其他配料。陆游《入蜀记》就记载建宁人的亲述:建茶旧杂以米粉,复更以薯蓣。明确道出建安茶饼一向掺有米粉或山药粉。《事林广记》录有一则造腊茶法,恰是将好米蒸到烂熟,与碾细的茶粉拌在一起,舀入茶模子内,用木槌砸实,经焙干后形成茶饼。由此可见,宋时茶饼在制作中一律兑加粮食粉。《大观茶论》提到茶饼有末虽白,受汤则黄、末虽灰,受汤愈白、有明白内备而表质者等区分,苏轼《十拍子》暮秋词中更咏云玉粉细烹茶乳,都显示当时的茶饼与茶粉呈现为白色或趋于白色,这显然与粮食粉的掺入有关。

何以宋时的茶制品普遍添加米、豆、山药粉?一个可能的推测是,饮茶成风的情况下,境内境外同时强劲的茶叶需求对于供给造成了空前的压力,以当时的茶叶产量无法满足来自境内社会各阶层以及境外异族异国的消费需求。茶叶供应紧张,势必导致价格趋贵,所以人们舍不得单纯冲泡茶叶成饮,而是添加其他配料,制成一种复合型的产品,以此降低茶叶的消耗量。

大约是因为加入豆粉、山药粉之后,茶味减弱,所以,宋时的茶制品流行借助香料来增强诱人的鼻观感受。法前香茶在把去壳蒸熟的绿豆与茶叶、山药一同磨成细粉之后,还要添加半钱龙脑、半钱麝香,再反复舂打。成品密封在罐内,三日之后便可以烹点,不过日子越久,茶粉的香味越浓。同书还介绍一款脑麝香茶方,干脆把内裹龙脑或麝香的纸包放在茶粉盒里,以这种方法让茶粉熏息郁烈。同理,为宫廷精制的茶饼也会在制作过程中添入龙脑香,如此的贡茶一旦入口会是什么感受,没有经历过的人很难想象。

所以,东坡居士呀,易安居士呀,宋徽宗呀,所有这些宋代名人所热衷的茶饮,于我们来说,竟是漾涵着全然陌生的气息与滋味。

日本茶道始祖轶事


日本茶道始祖轶事

我在夏天喜欢摇一把扇子,可惜大多容易损坏,这几年常用的只有两柄没事,还是日本产的。东西不贵,但精美之余耐用,还透着一股禅味,当然了,那是咱大唐之遗风。再就是喝,日本那几个岛子能有什么好啊,可人家就本守着古朴的精气神,虽说底蕴不厚,却怎么看、怎么像那么回事儿。

一般所谓的是指抹,即把生叶蒸青后干燥,然后弄碎挑掉筋脉,将挑选的叶肉片碾成细粉,以芽为原料的叫“浓”,其余的为“薄”,该饮法也称淹,在碗中注入熟汤,搅拌均匀后一起喝下。另一种饮法是煎,和差不多,在壶里泡过后来喝。在日本,煎道比抹早五百年,成为道的时间却晚了二百年,创始者有石川丈山及隐元隆琦,公认的始祖则是一位“卖翁”。

卖翁生于德川幕府的1675年,出生地在佐贺县,父亲是医生,11岁出家龙津寺,法号月海元昭,14岁随师父化霖禅师去长崎唐三寺,拜访过僧人,吃到了武夷。15岁徒步千里,到万福寺参加了黄檗禅活动。22岁开始只身云游,遍访高人。29岁已具有自由通达的诗文才智,仰慕唐人的煎三昧之风流生活。

过了整整50年的禅僧生活,卖翁十分厌倦当时僧侣社会的^***,念念不忘重振宗风,曾作诗曰:“将为传宗振祖风,却堪做个卖翁。都来荣辱亦何管,收拾钱赈我穷。”61岁时,他在东山开了一间叫“通仙亭”的小店,燃起炉,摆上钱筒卖起来,他在酒旗上写道:

“百两不嫌多, 半文不嫌少,

白喝也可以, 只是不倒找。”

这时,他的思想已经转向“非僧非道又非儒”,神仙的色彩十分浓重,他把汤叫做“仙液”;客称为“仙客”;卖的担子则成了“仙窠”。其诗曰:“白云为盖设筵,千岁风光异玉川。我有通天那一路,何须六碗达神仙。”这位卖老头虽然黑面白须,还是个秃头,却不受身外之累,煞是自得其乐,自赞道:

老来安分,为卖翁。乞钱博饭,乐在其中。煮通天涧,鬻渡月花。

74岁时,卖翁写下唯一的传世之书《梅山种谱略》,描述了传入日本的简史,介绍了神农、陆羽、卢仝等祖的事迹,从种、制、赏一直说到思想,他说:“智水满于内,德泽溢于外之余,始及于风雅事。”这种思想在下面这首诗中,表达的极为充分:

酒偏养气功如勇,只清心德似仁。

纵使勇功施四海,争如仁德保黎民。

到了晚年,卖翁门前宾客盈门,功利之徒拼命收集他的各种用具。81岁时的9月4日,他选择四件具送给好友,将其他全部所有,一把火烧个精光,使之化为灰烬,归还给了大地。89岁的时候,卖翁坐化而去。但他那首《仙窠烧却语》却像一把火炬,从此照亮了的黑暗天空。

“福鼎大白茶”的始祖


种茶和茶饮是人的发明创造,有野生茶树的地方并非就有人栽培出茶。巴蜀与闽越等地的先民,或许各自培植发明了茶饮?或者,中国是否只有一个茶叶起源中心?肯定或否定,都还需要更深入的探寻。

尧时,太姥山下才堡村一农家女子,因避战乱栖居山中,以种蓝为业,乐善好施,人称蓝姑。那年,太姥山周围流行麻疹,病魔夺去了一个又一个幼小的生命,这深深刺痛了蓝姑那颗善良的心。一天夜里,受南极仙翁指点,蓝姑攀上鸿雪洞顶,在榛莽之中找到一株与众不同的小茶树。她遵照仙翁的嘱咐,将茶树上的芽叶采摘下来,送到每个村庄,告诉村民们怎样煮茶给孩子们喝,终于战胜了病魔。

这株茶树,傲霜雪于百丈,历枯荣于千年,受云雾之呵护,得泉露之滋养,仍亭亭玉立于太姥山一片瓦旁的鸿雪洞顶,成为福鼎大白茶的始祖。值得欣慰的是,今天,与茶结下不解之缘的福鼎人民,以这株老茶树为母本扦插,利用本地得天独厚的气候和土壤条件,推广繁衍,遍种太姥山脉,福鼎成为中国名茶之乡、中国白茶之乡、中国茶文化之乡。

名茶黄山毛峰的始祖


清代,安徽歙县漕溪谢氏《馀庆堂》第47世纪谢正安(1838-1910),此名字是以其于1910年仲春为四个儿子分家的《祥字阄书》中有正安亲笔,卒后墓前《碑文》载:皇清诰封奉政大夫,封朝议大夫......正安......之合墓的正名相符合。从《祥字阄书》自序和有关考查来看,正安18岁开始去江北做生意,故在咸丰中叶,太平军路经徽州,家业为之荡尽。则由弟正富侍双亲逃难求生,后遭瘟疫,亲房叔伯大半死亡。安定两年,弟又病逝。正安已是当孑然寡助之时,处家无立锥之地,到了穷困潦倒的地步。恐忝所生,誓欲重撑夫门户。他带领家人,到离家9公里深山的充头源租山开垦,种粮度日,结合种植茶园。此间蒋(新田)、郑(瓦窑坦)、王(横路下)3户及安庆逃难的吴、储2户陆续迁入充头源落户,租山种粮,发展茶园。同治年间,商务奋兴,正安均常在外跑商务,并每年在漕溪挂秤收购春茶,略经加工,户挑到皖东运漕、柘皋设店销售。情因亲步谢光荪(1818-1878)在江苏靖江县新沟司衙内任职,又将茶叶从长江水路先到靖江,再到上海闯市场,大开了眼界。当明上海茶庄林立,各庄普有名品。而常品茶竞争相当激烈。使得谢正安清醒地认识:在上海市场开茶庄,既要有了好招牌,更要手中有极品名茶。他集市场商务实践和20多年种、采、制、销茶叶之经验,又受父、叔多方谋划指点,筹办茶号在同治后期已形成雏势,明逢光绪元年(1875年),漕溪谢裕大茶号开张。并于清明后,他亲自带领家人到充头源茶园选采肥壮芽茶原料,经过下锅炒(即用五桶锅杀青)、轻滚转(手轻揉)、焙生胚(毛火),盖上园簸复老烘(足火、显毫)的精心制作,形成别具风格的新茶。由于白毫披身,芽尖似峰,故先称毛峰。因数量极少,先运到上海新挂牌的谢裕大茶庄,被英国茶商品尝后,竖起拇指,连声称赞。不仅毛峰迅速名扬上海,亦为茶庄屯绿外销打通渠道。后因毛峰产地,既属黄山源,又邻近黄山,则称黄山毛峰。故此,谢正安既为谢裕大茶行开创者,又为黄山毛峰创始人。后以其丰功佳绩为始祖,谢氏《馀庆堂》分支立慎裕堂,为置产所用。如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仲春《歙邑黄山漕溪谢慎袼堂正安屯溪置产簿》所记载。后来当地对慎裕堂人统称茶行里人。

18棵御茶


在美丽的杭州西子湖畔群山之中,有一座狮峰山,孕育着亨誉世界的四绝佳茗西湖狮峰龙井茶。狮峰山下的胡公庙前,有用栏杆围起来的十八棵御茶,在当地茶农精心培育下,长得枝繁叶茂,年年月月吸引着众多游客。

说起这18棵御茶,还有一段美好的传说。相传在清乾隆时代,五谷丰登,国泰民安,乾隆皇帝不爱坐守宫中,而好周游天下。一次,他来到了杭州,在饱览西湖湖光山色之后,就想去看看自己平时最爱喝的茶叶。乾隆和太监一说,这可忙坏了地方大小官员,也忙坏了胡公庙的老和尚,因为根据安排,乾隆要在庙里休憩喝茶。

第二天,乾隆带领大小随从巡游狮峰山,来到胡公庙。老和尚恭恭敬敬地献上最好香茗,乾隆看那杯茶,汤色碧绿,芽芽直立,栩栩如生,煞是好看,啜饮之下,只觉清香阵阵,回味甘甜,齿颊留芳,便问和尚:此茶何名?如何栽制?和尚奏道:此乃西湖龙井茶中之珍品狮峰龙井,是用狮峰山上茶园中采摘的嫩芽炒制而成。接着就陪乾隆观看茶叶的采制情况,乾隆为龙井茶采制之劳、技巧之精所感动,曾作茶歌赞曰:慢炒细焙有次第,辛苦功夫殊不少。

乾隆看罢采制情况,返回庙前时,见庙前的十多棵茶树,芽梢齐发,雀舌初展,心中一乐,就挽起袖子学着村姑采起茶来。当他兴趣正浓时,忽有太监来报:皇太后有病,请皇上急速回京。乾隆一听急了,随手把采下的茶芽往自己袖袋里一放,速返京城去了。不几日回到皇宫,见太后坐在床边,赶忙上前请安。太后本无大病,只是山珍海味吃多了后,肝火上升,眼睛红肿,今见皇儿回朝,心里高兴,病也去了几分,遂问起皇上在外情况,谈着谈着,太后闻到似有阵阵清香迎面扑来,便问乾隆:皇儿从杭州带来了什么好东西?如此清香?乾隆心想,我急匆匆赶回,倒是忘了带些礼品孝顺母后,然仔细闻闻确有一种清香散发出来,他用手一摸,想起是狮峰采下的一把茶叶,几天过去,已经干了。一边取出茶叶,一边回答道:母后,这是我亲手采下的狮峰山龙井茶。哦,这茶真香我这几天嘴巴无味,快泡来我尝尝!乾隆忙叫宫女泡了一杯来,太后接过香茶,慢慢品饮,说也奇怪,太后喝完茶汤,感到特别舒适。其实这茶,一来品质好,清香可口,去腻消食;二来见到皇儿,心情舒畅,加上茶叶是皇上亲手所采,所以如此连喝几天,居然肝火平了,眼红退了,肠胃也舒服了,太后满心欢喜地告诉皇帝:儿啊,这是仙茶哩,真像灵丹妙药,把为娘的病也治好啦!乾隆听了哈哈大笑,忙传旨下去,封胡公庙前茶树为御茶树,派专人看管,年年岁岁采制送京,专供太后享用。因胡公庙前一共只有十八棵茶树,从此,就称为十八棵御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