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背后的庄家

发布时间 : 2021-11-20
安化黑茶功效背后 茶文化背后的中华传统礼仪

安化黑茶功效背后。

我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下面是茶经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普洱茶背后的庄家”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各位茶友们了解“普洱茶背后的庄家”相关知识!

普洱茶有所谓庄家炒作的真相渐渐浮出水面。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2000年前后,进入大陆的港台茶商雇佣了大批收茶人前往云南各大城市的茶厂、茶庄、供销社甚至边远村寨收购老茶。一位大炒家那一年派出去收茶的人就有上百名,收茶人的月平均工资都在2000元以上,高的甚至上770由于当时国内的普洱并未普及,收购成本非常低,而且由于是大量扫货,最初两年每公斤的收购价甚至不超过10元,而收茶人的费用则按每片茶饼1元的价钱给付。3年左右,便将云南大部分的陈年老茶收购殆尽。

2004年以后,在扫货同时,港台商人还开始陆续介入了云南茶厂的并购重组,达到控制上游产业链的目的。

也有部分炒家向茶厂缴纳数量不等的保证金成为经销商。一个中档以上的品牌茶,经销商交纳的保证金一般是200万到1000万元,上千万的可以成为一级经销商,余下的成为二级和三级经销商。

茶厂和茶商供销体制形成后,一级经销商就会与二级、三级经销商联手,抬拉价格。由于一级经销商具有绝对的垄断权,留下70%左右的茶品进行囤积,采取对能够控制的品牌茶推出30%份额,首先在一级经销商内部形成价格联盟,相互抬拉,将价格拉到出厂价三倍左右,才抛售给二级经销商;二级经销商依样画葫芦,但把10%的茶品留下囤积,将20%的茶品联合抬拉,达到满意的价位后才抛售给三级经销商。

由于一级到三级经销商层层囤积、层层抬拉价格,进行炒作宣传,真正在市场上流通的普洱茶不到20%,却能通过炒作达到比出厂价高出五倍甚至六倍的价格。炒家的层层截货,让零售商几乎不可能直接通过厂家拿到货。零售商只能在整个供货链条的最底部任人宰割。

庄家还通过对个别品牌产片的拍卖造势、拉抬价格的做法,成功吹大了整个普洱茶的泡沫,将普洱茶批发价格在短短几年时间从800元到1000元一件,最终拉抬到20000元一件的天价。

投资价值是庄家的又一噱头。庄家摇身一变在各类媒体上为公众讲解投资技巧。各类介绍投资茶叶的书籍、电视节目不断推出。在中国这个投资渠道匮乏的国度里,普洱茶的暴利就像磁铁一样,吸引着国人的眼球。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炒茶的行列中。

投机者追逐着普洱茶的暴利,但并不关注茶本身的品质,当时一个怪现象真正的老茶价值不如新茶。比如上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的文革砖普洱茶不过价值3000元至5000元,而新茶竟能拍出上万元的价格。

巨大的市场需求伴随炒作而生,迫使茶叶产量连年暴增。有数据显示,从2003年的年产2到3万吨,到2007年的14万吨,普洱茶产量不断增加,竟然在不到5年内连翻7倍。

跌入谷底当无数人把普洱茶当成了一顶快速积累财富的投资而趋之若骛时,一场意想不到的地震悄然而至。从2007年5月中旬开始,普洱茶的价格普遍下跌20%~50%,一些投资者囤积的数百万、上千万元的普洱茶饼一夜之间骤然贬值。

昔日昆明最为热闹的雄达茶城,市场的萧条一目了然,稀稀落落的车辆与普洱茶火爆时的场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有业内人士称,在20062007年的普洱茶暴跌中,挣到大钱并成功脱身的只有庄家和少数助推手,更多的投资者,包括茶商、藏家纷纷被套。

在广州茶叶市场,流传着某大茶商一天被蒸发200万元的惨痛经历。大大小小茶商们似乎想在这个传说中获得些许心理补偿。现在记者已经找不到这个大茶商,据知情人说,这个大茶商在普洱茶热炒时期投资金额过亿元,在2007年暴跌中,他的普洱存货一天就被蒸发掉200万元,在风暴来得最猛烈的头一个月间,他损失了数千万元。

有人认为,暴跌的导火线是中茶贴牌生产。普洱茶大品牌有大益中茶与下关,所谓中茶贴牌,就是和中茶公司签订合同,花钱获得中茶牌的商标使用权、产品编号和全套包装纸。据了解,中茶牌商标的使用价格从每公斤十几元到六十几元不等。价格主要由商家和中茶公司管理层协商确定。之后,该商家就可以自行进原料,自行组织加工和销售。而中茶公司并不监督原料采购和加工环节的质量。于是导致市场上中茶泛滥,良莠不齐的新茶、难辨真假的老茶以及各种以经典正宗贡品为卖点的概念茶,令消费者眼花缭乱。

某茶商心有余悸地告诉记者:我2007年初的时候,拿出1600万元买中茶标签进行贴牌生产,不久就发现中茶标签满天飞,是人有钱都可以贴牌生产中茶,有唯利是图者连茶末、茶梗都一起压成饼。我想,如此缺乏质量监管,一定会出问题,于是立即撤资640万元,现在还套着900多万元我算好命了,跟随我一起贴牌的几个朋友至今资金仍然全部被套,对此我非常内疚。

事实上,造成暴跌的真正元凶是过度炒作。炒作让普洱茶的价格远远脱离其真正的价值,在业内人看来,下跌早已是在所难免。

价格下跌是在情理之中。王惠新说(普洱茶的辉煌期茶商王惠新回忆录)。他告诉记者,这次价格波动受到影响最大的普洱茶主要是曾被过分炒作过的一些大品牌厂家生产的品种,现在出现的价格下跌只是减少了这些产品的虚高部分。即使这样,没有被炒作的产品价格也因为这次价格波动而受到牵连,不同品种的价格都或多或少的有所回落。

经历多年对普洱茶的爆炒之后,公众对普洱的消费逐渐回归理性。王惠新指了指自己货架上摆着的一袋下关陀告诉记者,这种在最高峰时曾卖到每斤200元的茶叶如今卖80元也很少有人间味。普洱茶的投资客们也早已没了踪影。

和其他零售商一样,王惠新也曾在2007年价格下滑之前购进过大量普洱茶。如今这些茶叶的价格普遍下跌一半还多。

如今的茶市又恢复了平静。茶店里不再是满眼的普洱茶饼,其他茶叶品种又被重新摆上货架。

在这次价格回落之后,相信市场最终认可的价格才是普洱茶的真正价值。

茶文化精选阅读

回忆07年普洱茶天价背后的那些事儿


不要提了。来不及跟记者多说的金老板正赶往云南他所买下的四座茶山。像金老板这些普洱茶商着急的是,如同股市前些日子的暴跌一样,普洱茶近期也演出了高台跳水。

从茶叶市场最新统计显示,近一个月以来,普洱茶价格跌了20%至50%,许多炒家收藏者手里囤积的名牌普洱茶现在已经贬值一半左右。

普洱茶涨了,普洱茶跌了,牵动的不仅是简单的茶商,而是整个普洱茶运作链条上千千万万个经销商。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秘书长吴锡端称,价格回落很正常,这是普洱茶高抬价格数倍之后的一次泡沫挤压。

连环茶链基金从去年到今年最好的不过上涨2至3倍,而普洱茶收藏最好的业绩是上涨了几十倍。特别是今年前四个月,市场普洱茶均价都上涨了3至4倍。吴锡端一语道破普洱茶贬值的原因:上涨速度太快导致暴跌。

过去1公斤普通普洱茶叶的收购价才八九元钱,据记者了解,2006年曾哄抬一时的名贵普洱茶品种下关甲级沱茶,已经由最高价的每公斤400元跌到现在的每公斤不到200元,跌幅超过了一半。还有在市场上某批号的每件2万元的普洱茶,现在的成交价已跌到1万元。

紧张的都是后进者。掉价的消息,并没有激起刘老板的强烈反映。七八年前,他可是花了平均一座山80万的高价钱买了几座规模很大的茶山。别看普洱茶出厂价不过3000-4000元,我们已经把价格拉升到20000元/件;如果股市再调整几百点,我们就有能耐把价格拉到30000元/件。刘老板说话的时候,很是漫不经心。

而他的这种强势恰恰来自于身为一级普洱茶经销商在连环茶链的地位优势。原来,茶商向茶厂缴纳数量不等的保证金,就能够成为经销商。经销商按照大小规模,梳理出一条环环相扣的销售链,每一级经销商从中层层提取该级利润。

一旦茶厂和茶商供销体制形成后,提价自有门道一级经销商就会与二级、三级经销商联手,抬拉普洱茶价格。由于一级经销商具有绝对的垄断权,留下70%左右的茶品进行囤积,采取对能够控制的品牌茶推出30%份额,首先在一级经销商内部形成价格联盟,相互抬拉,将价格拉到出厂价三倍左右,才抛售给二级经销商。一级经销商赚取三至四倍的利润,二级经销商能赚到一倍左右的利润,三级经销商的利润的利润在50%左右。

在纸业打拼多年的金老板,应该算是这一链条当中的二级经销商。他涉入普洱茶业是近一年的事情。可能我进去的有点晚,我只是花了十几万买到了几个小茶山。而他却有着得天独厚的渠道优势,从云南茶厂把治好的茶运到广州,我们在那里有合作的包装厂,一系列成品运作后,普洱茶就变成了高档的礼品,价格自然就抬高了。

这种二级经销商依一级经销商画葫芦,并留下10%的茶品囤积,将20%的茶品联合抬拉,达到满意的价位后才抛售给三级经销商。由此,真正在市场上流通的普洱茶不到20%,形成了有价无市的市场态势。据云南媒体报道,从去年开始一批商人大量收购囤积下关砖茶,使原本进入消费领域的茶至少80%以上转入到了流通环节。而原料价格的高涨,也使得厂方转而生产利润更高的普洱茶。

只藏不喝的泛滥

有多少人舍得喝自己的普洱茶?又有多少人在幻想自藏的普洱茶身价倍增?手里有货的茶商都捂茶不卖,这并不是普通意义上的奇货可居。高等级的普洱茶一般只会在炒家的圈子里流通,要么永久收藏,要么等待增值,而炒家圈外的人只能望茶兴叹。

这是圈里人的游戏,从开始到现在,普洱茶的核心价格都是靠这种内部拍卖交易。流连在拍卖场的赵先生揭开了普洱茶拍卖的门道。

而这种拍卖造势,确实有机可循。让普洱茶在内地声名鹊起的是在2002的广州茶博会上,云南的宫廷普洱拍卖出了100克16万元的天价,随后的各种博览会上,更高的天价不断问世。

成功吹大了整个普洱茶的泡沫这种拍卖造势所赐。普洱茶买卖双方的共同营销盯上了一些中小型的拍卖会上。买卖双方确定好目标价位后,卖家造势宣传,买家则随声应和,将拍卖的20年、30年甚至50年、100年普洱茶藏品步步拉升。

如果有不懂行情的圈外人参与其中,就会成为最终受害者。如果拍卖不成功,达不到买卖双方预先商量的价位,只需要交纳少量手续费就行。赵先生暗示记者,这都是行业里公开的秘密。

按照记者手头掌握得资料,通过拍卖造势、拉抬价格的做法,成功吹大了整个普洱茶的泡沫。将普洱茶价格在短短几年时间从800元/件到1000元/件,吹大到20000元/件。

就连2006年10月份新上市的茶,也从几年前一大件(30公斤)900元涨到1600元,涨幅达80%。普洱茶期货属性越发明显。金老板告诉记者,对新茶陈化的预期,期待这部分新茶陈化后对价格的提升作用形成了这一波逆势行情。据说,带着大笔大笔的现金跑到云南收购普洱茶的大有人在,并且出价极高,上不封顶。

亟待规范肃清这样的被哄抬起来的趋势还能持续多久?也许普洱从上个月的降价已经渗透出来一些信息。况且大多数购买普洱茶收藏的人自己不喝茶,许多人收藏不如说是投机。如同股市一样,暴涨必然面临暴跌。对一些炒家来说,普洱茶就是股票,他们不断地买进卖出,试图从中获利。既然如此,普洱茶的价格也就会像股票一样,不可能永远在高位上。

也有业内同行固守普洱高价,认为股市与普洱茶市场确实存在某种联系。5月价格回落的原因在于股市上扬,现在股市震荡,还会有更多资金重新涌入茶市。赞成的意见甚至认为股市再调整几百个点,普洱价格就能上扬到三万元。据说,带着大笔大笔的现金跑到云南收购普洱茶的大有人在。一个诱人的说法是,普洱茶有投资价值。

但好茶不一定就价高,喝茶在很大程度上讲的是心情和体会,是一种文化的熏陶和享受。而当被赋予了新商业属性的时候,急功近利的人都忽视了普洱茶价格神话存在天生的缺陷,其最大的危机是,普洱茶的加工工艺相对比较原始,缺乏统一生产标准,进入门槛很低。

茶叶加工企业不断如雨后春笋般地冒出来。根据官方的统计,在普洱茶的原产地勐海,截至2006年底,共有茶叶初制所580家,精制厂166家。这只是登记在案的正规厂家,而据预测目前云南省大约有3000多家企业都在生产普洱茶。通过云南省制定的《普洱茶综合标准》质量准入制度认证的企业仅有59家。

同时,云南普洱之热也吸引了全国的茶叶蜂拥而至。普洱茶只有在云南大叶种为原料,才称得上普洱茶。但实际上,熙熙为利来。从官方到民间的信息都表明,不仅两广,贵州、福建、湖南、四川甚至缅甸、越南、老挝的茶叶原料,不论大叶种还是中小叶种,都开始进入云南,然后以普洱茶的名义行销全国。张俊还表示,在福建和广西,已有就地自产普洱茶的情况出现。一些小厂家因缺乏品牌、产品质量差等原因,销售困难,便假冒名牌。

6月底我们将召集10多家大的普洱茶厂家及经销商,共同签署行业自律公约。吴锡端希望能够借此规范价格和产品流向,从而规范市场。来自:中国联合商报2007年第24期

一杯茶背后的帝国往事


1839年3月9日,钦差大臣林则徐抵达广州。

在系列举动后,他仅仅收到5箱鸦片。不过,林则徐次日便向朝廷提出一项建议。此后,光是4月3日一天就收到烟土1150箱。截止到4月19日,禁烟工作成效甚佳,共收缴鸦片11700箱;到5月2日,数目更是增加到20283箱。

林则徐那项立竿见影地让烟土上缴得堆积如山的神秘建议,到底是什么呢?

其实是以茶叶换鸦片收1箱鸦片,给予茶叶5斤。洋商趋之若鹜,从侧面反映出中国茶叶在西洋人中的受欢迎程度。

或许因为高估了西洋人对茶叶的依赖程度,开眼看世界的魏源在《海国图志》里说中国以茶叶、湖丝驭外夷。在西人艾略特宾汉看来睿智、敏锐并知晓夷情的朝廷重臣直隶总督琦善与顺天府尹曾望颜,更是认为茶叶和大黄是夷人赖以为命、不可一日欠缺之物,力主通过海禁来断绝与西方的一切贸易往来,将夷人活活憋死。连1841年三元里人民在抗英斗争中发出的文告,也有着和林则徐致英国女王信函类似的逻辑:天朝茶叶、大黄各样药品,皆汝狗邦养命之物,我天朝若不发给,尔等性命何在?

茶文化研究者周重林与太俊林集中梳理了大量相关史料,以茶叶这一中国行走世界的通行证、全球化贸易最彻底的物质为主线,对晚清历史、经济、社会进行解读。在两位作者看来,茶运与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就像1840年的鸦片战争,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一场因茶叶而起的战争。茶叶输入英国造成英国白银流失,为了扭转这种贸易逆差,英国向中国输出鸦片。茶是因,鸦片是果,鸦片的输入导致中国白银的大量流出,为了保住银子,中国才有了禁烟运动,茶、银和鸦片的循坏,最终引发了1840年鸦片战争。

在这场战争里,无力还击侵略者的清政府能拿起的武器只有柔软的茶叶,企图通过茶来制衡英国。英国人贩卖的鸦片摧毁了天朝上国,但中国的茶叶却缔造了一个强大的英国,两种物品在两国的不同命运无疑会发人深思。

以茶制夷这种看似迂腐的贸易制裁策略,其实是中原王朝自唐宋以来的一贯观念与治国思潮,在清代更是已成为朝中权臣、知识界和民间的共识或曰共误。在历史上,随着茶的传播,华夏与番夷得以深入往来,通过贸易、文化等渗透,在心理上获得与中原一直联系紧密的少数民族的认同,形成了一个无形的茶叶疆域与茶叶贸易圈。始于唐代的茶马互市,在明代促成以茶驭番的政治策略,中国主导的以茶、瓷和丝为主体的贸易,最终形成了独特的华夏贸易圈及朝贡贸易圈。1820年之前,中国依靠茶叶等贸易物品,GDP一直排在全球第一,是西欧十几个国家GDP的总和的三倍。明代嘉靖年间俺答汗为了茶叶而发动的数次战事,只不过是1840年战争以及茶叶战术的预演而已。

但就像日本学者滨下武志的研究所表明的那样,当夷成为涉洋过海而来的其他人种而非中华文化圈里的藩属,以中国为核心的礼仪层面和政治层面的朝贡贸易体系以及亚洲经济圈发生了危机,最终促成落后中国的近代化转型。

两位作者进一步指出,1888年英国的第一次侵藏战争,也与茶叶有关。

茶在唐代传入西藏后,经过寺院的改造与倡导,逐渐成为藏区民众生理与信仰的必需品,这点与茶在汉文化圈的传播有着相似之处作为特殊礼品的茶,是民族关系中最初、最牢固的物质纽带以及特有的精神符号。西藏与内地、蒙古、锡金的茶交往,都能很好地说明这一点。正是因为茶,汉藏人民彼此有了很深的认同感。藏人常常会引用藏族史诗《格萨尔》里的一句话:汉地的货物运到藏区,是我这里不产这些东西吗?不是的,不过是要把藏汉两地人民的心连在一起罢了。十三世达赖喇嘛号召藏民一起抵制印度茶,也是出于这样的情操。

所以,茶叶不仅仅是文化和经济消费品,还与民生、政治与民族认同有着巨大的关系,丢失茶叶市场造成的影响不可估量。已经在印度开辟了大规模茶园的英国人深知此中要害,趁着自明代以来所构筑的中国茶叶这道无形的长城轰然倒塌之时,企图就近倾销茶叶,通过对茶叶的控制,达到分化西藏、占领西藏的目的。这场战争的结果是清政府与英国先后签订了《藏印条约》与《藏印续约》,承认锡金归英国保护,开放亚东为商埠,英国在亚东享有治外法权及进口货物五年不纳税等特权。从此,西藏门户洞开,印度茶长驱直入。

到1905年江苏道员郑世磺领人远赴印度、斯里兰卡考察茶业时,中国人已经不得不向印度学习怎么种植茶树、制作茶叶。随着茶在印度的广泛种植,日本茶在国际市场抬头并最后返销中国,中国丧失了贸易以及茶叶的话语权,影响至今。

两位作者一再强调,英国以茶富强,晚清却因茶而走向衰亡。不过,我们应当注意到,这样的命题有可能过分夸大了作为单一商品的茶叶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在重塑世界权力方面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在国家政治、经济、历史变迁中所起的作用。他们两位作者将茶叶比作攻城掠地的一把利器,它可以迅速捕获那些远在万里之外的人群,让他们一喝就上瘾,不得即病。他们提出,从这个意义上说,晚清的衰落,不在其闭关锁国,也不在其不思进取,而在于茶文明的衰落,中国经济的衰落与英国在印度茶叶的帮助下的崛起是同步的。

值得警惕的是,这样的分析思维有可能犯了后此谬误:仅仅因为某件事发生在另一件事之前,就想当然地认为前者是后者的原因。事实上,作为实体商品和精神符号的茶叶,其兴灭浮沉,恰恰反过来折射了国际政治、经济、文化、历史、贸易的变迁;而中华茶文明的衰落,其根源正应是衰落晚清的闭关锁国与不思进取。唯有这样思考,才不至于过度解读某些历史细节的意义,不致于选择性地记忆与传承。

其实,作者在书中也曾提到,茶在中国的流行史,与物质文明的发展不可分割。无论是尤金N安德森的《中国食物》还是艾伦麦克法兰的《绿色黄金:茶叶的故事》,都指出了在中国领先世界时,茶叶才开始影响世界文明。

我们举一国之力发展的茶业,居然连英国立顿公司这一个企业都不如;垄断了印度茶叶贸易的英国东印度公司,曾经是世界上最大的公司我们在叹息之外,更应该看到当中存在着的一连串事件:英国迅速确认了在印度阿萨姆发现的土产茶树,让茶叶不再是中国的独有之物,从根源上掐断茶与中国的关联;英国成立了阿萨姆茶叶公司,在印度广泛培育茶树;英国人加强了对中国茶树、茶种和茶苗的盗窃,并偷偷学习种茶方法和寻找茶工;英国对中国茶叶征收35%的关税,而对印度茶则实施零关税政策;最重要的是,伴随着英帝国对茶叶需求的提升,是国际贸易扩张、海军建设、商业资本、银行和信托系统等一系列制度的建立、发展与完善。

莫克塞姆在《茶:嗜好、开拓与帝国》中骄傲地写道:大英帝国的一个梦想终于实现了。但我们应当牢记,在一家公司的超强实力、一种商品的席卷全球背后,是两个帝国的全部往事,是不同制度之间的惨烈竞争。

浅谈一杯茶背后的帝国往事


1839年3月9日,钦差大臣林则徐抵达广州。

在系列举动后,他仅仅收到5箱鸦片。不过,林则徐次日便向朝廷提出一项建议。此后,光是4月3日一天就收到烟土1150箱。截止到4月19日,禁烟工作成效甚佳,共收缴鸦片11700箱;到5月2日,数目更是增加到20283箱。

林则徐那项立竿见影地让烟土上缴得堆积如山的神秘建议,到底是什么呢?

其实是以茶叶换鸦片收1箱鸦片,给予茶叶5斤。洋商趋之若鹜,从侧面反映出中国茶叶在西洋人中的受欢迎程度。

或许因为高估了西洋人对茶叶的依赖程度,开眼看世界的魏源在《海国图志》里说中国以茶叶、湖丝驭外夷。在西人艾略特宾汉看来睿智、敏锐并知晓夷情的朝廷重臣直隶总督琦善与顺天府尹曾望颜,更是认为茶叶和大黄是夷人赖以为命、不可一日欠缺之物,力主通过海禁来断绝与西方的一切贸易往来,将夷人活活憋死。连1841年三元里人民在抗英斗争中发出的文告,也有着和林则徐致英国女王信函类似的逻辑:天朝茶叶、大黄各样药品,皆汝狗邦养命之物,我天朝若不发给,尔等性命何在?

茶文化研究者周重林与太俊林集中梳理了大量相关史料,以茶叶这一中国行走世界的通行证、全球化贸易最彻底的物质为主线,对晚清历史、经济、社会进行解读。在两位作者看来,茶运与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就像1840年的鸦片战争,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一场因茶叶而起的战争。茶叶输入英国造成英国白银流失,为了扭转这种贸易逆差,英国向中国输出鸦片。茶是因,鸦片是果,鸦片的输入导致中国白银的大量流出,为了保住银子,中国才有了禁烟运动,茶、银和鸦片的循坏,最终引发了1840年鸦片战争。

在这场战争里,无力还击侵略者的清政府能拿起的武器只有柔软的茶叶,企图通过茶来制衡英国。英国人贩卖的鸦片摧毁了天朝上国,但中国的茶叶却缔造了一个强大的英国,两种物品在两国的不同命运无疑会发人深思。

以茶制夷这种看似迂腐的贸易制裁策略,其实是中原王朝自唐宋以来的一贯观念与治国思潮,在清代更是已成为朝中权臣、知识界和民间的共识或曰共误。在历史上,随着茶的传播,华夏与番夷得以深入往来,通过贸易、文化等渗透,在心理上获得与中原一直联系紧密的少数民族的认同,形成了一个无形的茶叶疆域与茶叶贸易圈。始于唐代的茶马互市,在明代促成以茶驭番的政治策略,中国主导的以茶、瓷和丝为主体的贸易,最终形成了独特的华夏贸易圈及朝贡贸易圈。1820年之前,中国依靠茶叶等贸易物品,GDP一直排在全球第一,是西欧十几个国家GDP的总和的三倍。明代嘉靖年间俺答汗为了茶叶而发动的数次战事,只不过是1840年战争以及茶叶战术的预演而已。

但就像日本学者滨下武志的研究所表明的那样,当夷成为涉洋过海而来的其他人种而非中华文化圈里的藩属,以中国为核心的礼仪层面和政治层面的朝贡贸易体系以及亚洲经济圈发生了危机,最终促成落后中国的近代化转型。

两位作者进一步指出,1888年英国的第一次侵藏战争,也与茶叶有关。

茶在唐代传入西藏后,经过寺院的改造与倡导,逐渐成为藏区民众生理与信仰的必需品,这点与茶在汉文化圈的传播有着相似之处作为特殊礼品的茶,是民族关系中最初、最牢固的物质纽带以及特有的精神符号。西藏与内地、蒙古、锡金的茶交往,都能很好地说明这一点。正是因为茶,汉藏人民彼此有了很深的认同感。藏人常常会引用藏族史诗《格萨尔》里的一句话:汉地的货物运到藏区,是我这里不产这些东西吗?不是的,不过是要把藏汉两地人民的心连在一起罢了。十三世达赖喇嘛号召藏民一起抵制印度茶,也是出于这样的情操。

所以,茶叶不仅仅是文化和经济消费品,还与民生、政治与民族认同有着巨大的关系,丢失茶叶市场造成的影响不可估量。已经在印度开辟了大规模茶园的英国人深知此中要害,趁着自明代以来所构筑的中国茶叶这道无形的长城轰然倒塌之时,企图就近倾销茶叶,通过对茶叶的控制,达到分化西藏、占领西藏的目的。这场战争的结果是清政府与英国先后签订了《藏印条约》与《藏印续约》,承认锡金归英国保护,开放亚东为商埠,英国在亚东享有治外法权及进口货物五年不纳税等特权。从此,西藏门户洞开,印度茶长驱直入。

到1905年江苏道员郑世磺领人远赴印度、斯里兰卡考察茶业时,中国人已经不得不向印度学习怎么种植茶树、制作茶叶。随着茶在印度的广泛种植,日本茶在国际市场抬头并最后返销中国,中国丧失了贸易以及茶叶的话语权,影响至今。

两位作者一再强调,英国以茶富强,晚清却因茶而走向衰亡。不过,我们应当注意到,这样的命题有可能过分夸大了作为单一商品的茶叶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在重塑世界权力方面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在国家政治、经济、历史变迁中所起的作用。他们两位作者将茶叶比作攻城掠地的一把利器,它可以迅速捕获那些远在万里之外的人群,让他们一喝就上瘾,不得即病。他们提出,从这个意义上说,晚清的衰落,不在其闭关锁国,也不在其不思进取,而在于茶文明的衰落,中国经济的衰落与英国在印度茶叶的帮助下的崛起是同步的。

值得警惕的是,这样的分析思维有可能犯了后此谬误:仅仅因为某件事发生在另一件事之前,就想当然地认为前者是后者的原因。事实上,作为实体商品和精神符号的茶叶,其兴灭浮沉,恰恰反过来折射了国际政治、经济、文化、历史、贸易的变迁;而中华茶文明的衰落,其根源正应是衰落晚清的闭关锁国与不思进取。唯有这样思考,才不至于过度解读某些历史细节的意义,不致于选择性地记忆与传承。

其实,作者在书中也曾提到,茶在中国的流行史,与物质文明的发展不可分割。无论是尤金N安德森的《中国食物》还是艾伦麦克法兰的《绿色黄金:茶叶的故事》,都指出了在中国领先世界时,茶叶才开始影响世界文明。

我们举一国之力发展的茶业,居然连英国立顿公司这一个企业都不如;垄断了印度茶叶贸易的英国东印度公司,曾经是世界上最大的公司我们在叹息之外,更应该看到当中存在着的一连串事件:英国迅速确认了在印度阿萨姆发现的土产茶树,让茶叶不再是中国的独有之物,从根源上掐断茶与中国的关联;英国成立了阿萨姆茶叶公司,在印度广泛培育茶树;英国人加强了对中国茶树、茶种和茶苗的盗窃,并偷偷学习种茶方法和寻找茶工;英国对中国茶叶征收35%的关税,而对印度茶则实施零关税政策;最重要的是,伴随着英帝国对茶叶需求的提升,是国际贸易扩张、海军建设、商业资本、银行和信托系统等一系列制度的建立、发展与完善。

莫克塞姆在《茶:嗜好、开拓与帝国》中骄傲地写道:大英帝国的一个梦想终于实现了。但我们应当牢记,在一家公司的超强实力、一种商品的席卷全球背后,是两个帝国的全部往事,是不同制度之间的惨烈竞争。

词句解读“人走茶凉”背后悲凉


“茶”的历史悠久,关于的“茶”的典故和成语非常多,今天我在这里想跟大家说说“人走茶凉”这句话的含义。

“人走茶凉”由来大家知道京剧《沙家浜》吗的“人走茶凉”这句话就是出自这部京剧,《沙家浜》由著名作家汪曾祺所创,阿庆嫂的唱腔。“人走茶凉”这句话是表示世态炎凉,当一个人失去的他价值的时候人们就开始忽视和排斥他。

一浓,二香,三四淡如水其实在我看来“人走茶凉”是对人性的考验,天下无不散的宴席,第一杯茶味道浓烈,第二杯清香可口,再喝第三四杯的时候味道就会淡如开水,如果不加入热水茶自然就凉了。当你从你的岗位退下来了,过去的下属已经不需要和你再请示什么,当你失去权力,人们再也不会对你嘘寒问暖。此时茶凉了,心也是寒了。

看过才能看透从高处跌下低处,从一个挥金如土的高富帅变成一个一文不名的乞丐,这些体验都是向证明世态炎凉的好机会。世态炎凉是一种社会常态,只要这个社会还是处于金字塔结构,那些在塔底的人就不得不是世态炎凉的制造者和受害者,人任何时候,在任何一个角落都会存在着一批“趋炎附势、阿谀奉承”的小人。一个人如果没有经历过几次世态炎凉的轮回,要想成材,或想成就别人所不能成就的事业,那是不可能的。

该喝茶还是喝茶吧,既来之则安之,闲时一杯茶,聊聊天,比什么都好。

李明:无序到有序——茶膏背后的生产机制


茶膏是普洱茶五种形态砖、饼、团、沱、膏之一,也是世界上第一款速溶茶。它是将茶叶经过加工与发酵后,通过特殊的方式将茶叶的纤维物质与茶汁分离,并将获得的茶汁进行再加工,还原成更高一级的固态速溶茶(引自陈杰老师的茶膏专著)。

茶膏的历史脉落,由唐至清,盛也罢,衰也罢,皇室与权力都在其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这是历史发展的实际和物质精英化的必然结果。伴随着清王朝的灭亡,这种产品在时代的巨大落差面前,退出历史舞台也是自然之事。

如果以今天的视野去讨论,我们依然可以从中梳理出其在现代兴起的基因。尽管在清朝,茶膏的终端消费人群是皇室、贵族和权臣,但真正使茶膏具有杰出品质和功效的,是那些精通技术和制作工艺的无名工匠(工匠集体)。他们就像一层历史的隐身衣,我们能够识别他们的直接元素,依然是存放在故宫物院的清代茶膏。

千万不要小看了这茶膏,除了让人们眼见为实外,它最大的价值就在于:历经时间的洗礼之后,它作为技术集群的胜利价值依然存在。可以说,技术集群是古代茶膏兴盛的擎天支柱和现代茶膏兴起的定海神针。

强调技术集群,是因为这是一个需要创造精神的活计。它不仅反映了人们双手的活动,也呈现了人类的才智,就像人类最初用土作陶,用骨头做针,用石片作刀具一样。技术集群对人类来说,是独一无二的,是人类敢于冒险勇于创新的高尚行为。

茶膏在古代被刻意的皇室化和贵族化,属于特殊时代的必然逻辑。但是,我们依然要看到这种从民贡走向中央和皇室的产品,由于国家专业人才的大量集中和有效使用,使得它的传承和走向更高形态具有了非比寻常的意义。

历来茶业的兴盛,技术集群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关节点。时至今日,我们为什么依然要强调茶膏的制作工艺,并将大锅熬膏,中药提取加喷雾干燥,低温制膏等工艺术进行对比并加以区隔,背后的原因其实是生产机制的改变。

就像今天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对传统媒体形成的压力一样,表面看起来是新媒体杀死了旧媒体。实际上是这个行业背后的权力法则、生产流程、从业人员的思维模式以及使用工具的开放意识,以至于整个组织架构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如微刊《茶业复兴》就是现成的好例子。

还是回到茶膏的生产工艺上来说吧:以前,我们的祖先和前辈对茶的认识和理解大多是出于自身的体验和受益于人类文化流传的影响,远远没有深入研究物质内部的结构与锚点:譬如大规模、集群化的科学普洱研究不会超过十年时间;譬如我们都知道渥堆发酵对普洱茶的革新意义,但是如果讨论自然接种向人工接种的变化路径与可能模式,其精微细致之处,又岂是感官所能胜任的;我们说低温制膏工艺的核心是发酵技术,但这项需要微生物参与的技术不是一般人能胜任的,遑论讨论其发酵模型与发展路径,这两者都是需要在大众门槛之上,更具创造性和精细化才能完成的。

还有,一款看起来冲泡便捷的茶膏的背后,除了高素质专业化的人才队伍,基于现代工程技术之上的工艺设备的改造与加工,依然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事实上,许多世纪以来,从古希腊到中国,那个时代的工程师们已经创造了许多我们称之为技术(技术集群)的东西。今天,在生物学领域,在工程学领域,在各种学科交叉领域,蕴藏了茶叶和茶叶深加工的巨大力量。现在,我们也许不能说,这种力量可以开天辟地。但是,我们有理由相信,茶膏背后的生产机制对产业链的革新具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且看,现代交通工具的发展历史,汽车对峙马车,不是速度与外形的差别,其背后的专业化、精细化以及知识、技术的价值与力量才是核心因素。

茶膏从最初的皇室饮品到今天的茶叶深加工产品,从少数和贵族化走向多数和大众化。是技术发展和生产机制以至于组织结构深刻变革的结果。当然,在更大意义上,是饮用人群和消费人群悄然发生变化的结果。

如果我们作一个断代和年龄区隔的话,50后,60后,70后,80后,以至于90后面对茶膏时,所有的心理驱动机制和选择标准都是不一样的。表面看起来,似乎这许多群体之间是互不相容的,其实是走向了一种从无序到有序的平衡与和谐。

(非商业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于24小时之内删除)

乌龙茶的起源背后,有着怎样的传奇故事?


乌龙茶起源背后的传奇故事

非红即绿,这是大多数人对于茶叶的第一印象,但有意思的是,在茶叶的世界里,并非如此黑白分明。介于绿与红之间,还有一种青茶--这名字听起来有些陌生?那换一个:乌龙茶--这个“名号”,足够响亮了吧。

乌龙茶的起源背后,有着怎样的传奇故事?乌龙茶到底有多“乌龙”?相比红茶绿茶的鲜明,它又具备哪些温文尔雅的个性?夏天喝乌龙茶,真的能减肥吗?……

早在宋代乌龙茶就已是贡品

尽管名字完全不一样,但事实上,乌龙茶和绿茶本是同根生,由同一种茶树孕育出来。之所以又称它是介于绿茶和红茶之间的茶叶,则是

因为它独特的加工方式:部分发酵,恰恰综合了红绿茶两者的制法。

出于这特殊制法,乌龙茶的品质也是汲取了绿茶和红茶的优点,既有绿茶的清香,又有红茶的浓郁,就连长相,也是二者合一,有着“绿叶红镶边”的美誉。

作为中国六大基本茶类之一,乌龙茶的出现时间目前在学术界还是众说纷纭,但有一点则无异议:乌龙茶起源于福建武夷山。

苏轼(1037-1101年)在他的《咏茶诗》中写道:“君不见,武夷溪边粟粒芽,前丁后蔡相宠加,争新买宠各出意,今年斗品充官茶。”这里的武夷茶即是乌龙茶的鼻祖,可见,早在宋代,武夷茶已经作为贡品。后来到元代大德六年(1302年),在武夷九曲溪的第四曲溪边设置御茶园,制龙团五千饼单独入贡,至此武夷茶名声日渐扩大,盛极一时。

在威廉·乌克斯的《茶叶全书》里,也有关于乌龙茶的记载:1607年荷兰东印度公司,首次从澳门运输茶叶销往欧洲,起初为日本绿茶,后改为中国武夷茶,于是,乌龙茶风靡到了海外。而这一记载,与《安溪茶歌》里“西洋番舶岁来贾”的描述,也正好符合。

乌龙茶果然出于乌龙

美好的事物总能引起人们遐想,乌龙茶也不例外。关于它名字的由来,能找到N个版本各异的传说。有说因地名而名,也有说是以茶树品种命名;有和龙太子扯上关系的,也有和英雄好汉搭点边的;有说是弄巧成拙,也有说是出自老百姓的集体智慧。

其中有一段听起来比较有意思,说是几百年前在安溪西洋乡南岩村,有一名为“龙”的青年,以种茶、狩猎为生。因为浑身黝黑,村民都喊他“乌龙”。一日,乌龙上山采茶,晌午回家时在路上捕到一只山獐。到家后,因为忙着宰杀山獐,忘了制茶,直到第二天清早才发现搁置了一晚上的茶叶。乌龙赶紧动手炒制,没想到,这看似已凋萎的茶叶冲泡后,竟然甘香异常。他细心琢磨,终于悟出了其中的奥秘:原来茶叶在篓中,经过一路奔跑颠簸,是“摇青”,之后放了一夜,是“凉青”,所以最后出来的茶叶才会如此特别。

没想到吧,这乌龙茶原来也是因为“乌龙”(乌龙,粤语有搞错的意思)而意外诞生。

课外阅读

乌龙茶色、香、味、形的特别,已经受到越来越多时尚茶客的喜爱。如今,由Beverage Partners Worldwide S.A.-可口可乐公司和雀巢公司之合资企业授权出品的[原叶]低糖乌龙茶调味茶饮料已经全新上市。100%用精选的真正茶叶泡制,茶汤清澈透亮,茶香醇厚。喝上一口,感觉舒畅。(朱玫)

一场风雅 宋代茶道背后的收藏美学


一场风雅 宋代茶道背后的收藏美学

【壹】

日常茶事 宋代茶道风雅热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我们今天常说的这句话,就是来自宋人俚语,可见茶文化在宋人生活中的地位。而一场宋代茶事中,精致考究的茶器之美,以及器物背后的审美意象,其实都反映出宋瓷的艺术追求与宋人的生活美学理念。宋瓷在收藏界屡创高价,不少民间藏家争相收藏,大多也是为其风雅美学之巅峰倾心所致。

一个标准的宋代茶道是怎样的?与我们现代人散茶泡法不同,宋人饮茶法脱胎于唐代煎茶之法,称为“点茶”,也就是茶饼经炙烤、碾磨成末后,投入茶盏调膏,以沸水点注调出茶沫的冲茶方法。

炙茶(用炭火烘焙茶饼)、碾茶(用碾磨将茶饼碾研成粉末)、罗茶(用绢罗筛茶,成均匀粉末)、候汤(选水与烧水)、熁盏(温热茶盏)、调膏(注入少量热水拌和茶末,调成膏状)、点茶(冲注热水入盏)、击拂(用茶筅调匀茶水,并击出茶沫),程序井然。在南宋刘松年的《撵茶图》中,这一套娴雅的宋代点茶规制得以呈现,常被引用。

而从点茶引发的斗茶,则是宋代茶事中的盛事。在《知否》剧情中,也有大篇幅的展现。简单来说,斗茶所斗者,正是点茶注汤击拂时在盏面产生的白沫。从北宋蔡襄《茶录》与宋徽宗《大观茶论》中,也能看到评判标准:以茶沫(汤花)出现快慢、色泽和均匀程度、茶盏内沿与茶沫相接处有无水痕、“咬盏”程度等加以评定。

一场茶事下来,从饮食器具中分离而出的茶器,更是名目繁复,风炉、汤瓶、茶碾、茶罗、茶磨、茶筅、茶盏等轮番登场,讲究程式礼法,十分考究。宋代审安老人的《茶具十二先生图》中,就以传统的白描画法,将十二件茶具称为“十二先生”,赐各物以姓名字号,冠以职官,将茶具之用与礼制联系在一起。

“皇风宋韵——宋瓷与宋人生活”策展人刘斌向羊城晚报记者表示,“用了半年时间筹划的此次展览,是广州博物馆携手广州中国古陶瓷研究会共同举办,精选的百余件宋瓷,诠释宋人追求的简约之美与浑然天成的艺术。希望不仅‘让文物活起来’,也望借此宋瓷中的生活细节之美,对今人的审美生活有借鉴意义。”

【贰】

器以载道 茶器中的宋瓷之美

“器以载道,格物致知”。器物的实用功能背后,总是蕴藏着不同时代的美学意义。宋徽宗喜爱的建盏,当然有黑釉盏有利于“浮乳”的保持和留痕的功用,但原本在民间是粗瓷的黑釉,与白色茶汤形成一种黑白对比的禅意悟道,返璞归真,体现出道法自然的意境。而为了点茶时的“注汤力紧而不散”,汤瓶的壶嘴修长,成为宋代最具代表性的茶具。

详细考证了两宋时期饮茶方法、茶具的变化的学者扬之水表示,宋人讲究的‘四般闲事’,焚香点茶、挂画插花都不是宋人的创造,但却是宋人从这些常生活的细节中,提炼出高雅的情趣,并且因此为后世奠定了风雅的审美基调。

随着宋人“点茶”成为风尚,茶道也成为日常,茶器也发展出自己的规制,从造型、纹饰和器物组合上都有与前朝不同的变化。

“唐宋时期茶具从饮食器中剥离出来,自成体系。宋代茶具有金、银、铜、铁、瓷、石各种材质,以陶瓷制品为大宗。与唐代相比,宋代茶道整套茶器,在数量上趋于简化,与明清相比则是要复杂和程式化些。而且宋人茶器的使用配套和点茶的仪轨,也固定了下来,影响到我们今天看到的日本茶道与茶器收藏。尽管都是饮用抹茶,但唐代是煮茶,而宋人流行注汤点茶,且推崇茶有真香不加外物饮用。但像茶碾子、茶罗等物,又继承了很多唐代茶器中的元素。另茶托与茶盏的固定搭配,也是宋代固定下来的。唐代煮茶重在味,而宋代点茶,更有技巧性,审美趣味也更强烈。”刘斌表示,从展览中,不同茶器的规制,便可看出宋人对饮茶之道的审美意趣。

宋代陶瓷茶具不饰繁缛,独以造型、釉色取胜,凝聚着宋人取法自然的审美情趣。例如宋代茶道崇尚白茶黑盏,因此催生了宋瓷中以黑釉为代表的深色茶盏的兴盛,其中以福建建阳窑之茶盏最为著名,为宋徽宗之爱。北宋晚期更是为宫廷专门烧制黑盏,部分茶盏底部刻印有“供御”“进琖”等款识。

此外,宋代茶道中最常见的茶器,还有点茶所用的汤瓶、茶托盏和储茶所用的盖罐等,各大窑口均有生产。无论深受宋朝皇室尤其是宋徽宗个人艺术爱好影响的官窑瓷器,还是讲究实用、灵活多变的民窑,都多原地呈现在日常生活的一场场茶事、一道道器具中。

“在传世的宋画以及许多墓葬壁画中,我们发现宋代是非常热爱生活、追求生活美感的。宋代的许多墓葬壁画,主题是夫妻对坐宴乐,更多日常生活场景,而非如汉代时大多数是修仙祥瑞。其实,宋人讲究的‘四般闲事’,焚香点茶、挂画插花,都是世俗化热爱生活的表现。这也说明,宋代商品经济发达,人们才会对生活细节精益求精。所以宋瓷以极简主义为审美风尚,但瓷器烧制的工艺非常多元,尚古而不泥古。在皇室的推崇下,宋代民窑在生产仿官窑瓷器的同时,装饰技法更加多样,例如宋瓷已有从传统书画技法中汲取灵感,绘制出豪放洒脱的釉彩装饰,以福禄寿、缠枝牡丹和婴戏图等喜庆主题,表达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也是世俗生活场景的反映。”

【叁】

美学第一 宋瓷收藏成“网红”

已经成为宋代美学代表的宋瓷,近年来在收藏市场,每有精品出现,就会受到藏家关注。在2018年底的佳士得秋拍中,一件北宋汝窑天青釉茶盏就拍出5600万港币。

其实宋瓷的收藏,从明清时已成为潮流,据传乾隆皇帝就为其内库收藏的每一件宋瓷都题了诗。而国内收藏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兴起,到2012年香港苏富比拍卖了一件汝窑洗,创出2.3亿港元高价,不少过亿的天价拍品,逐渐受到收藏界关注。

而受到宋代茶道影响深远的日本,则成为海外收藏宋瓷的另一分支。例如2014年苏富比上拍的一件由日本收藏家坂本五郎所藏的“克拉克旧藏北宋定窑大碗”,最终以1.468亿元成交,引起轰动。有民间收藏家表示,随着一些考古发现,学界认为,或许日本对宋瓷的收藏比中国还早。来自日本冲绳县立艺术大学美术工艺学部教授森达的研究也指出,在日本列为国宝的14件陶瓷中,其中8件都是中国陶瓷,其中有4件为宋代建盏,3件为宋元时期龙泉瓷,1件南宋吉州窑瓷。

“不过,以目前收藏市场表现看,尽管在日本茶道这种延续了宋人茶文化的国度里,建盏的价值也是非常高,目前建窑中最贵的几件,价值也不比汝窑低。不仅因为汝窑自明代开始,就位列宋五大名窑之首,备受推崇。主要还是官汝窑烧造时间段,存世数量少,据相关统计,汝窑目前传世不过百件,完整件大多存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和台北博物院,少数藏于海外收藏机构或私人藏家中,因此汝窑残件也受到藏家关注,成为收藏的一支。”

其实在宋瓷的收藏潮流中,不光汝窑,就连资深拍卖行宋瓷专家也表示,由于瓷器是生活中常用器,很少能见到一件完美无缺的宋代瓷器。但宋瓷收藏爱好者,喜爱的更多是宋瓷整体的一种美学精神,釉色与形制线条上的古典纯洁感。因此即便难免磕碰,也开始从元明清的繁复美学,转向宋代的简约美学。

“自从陆羽生人间,人间相约春茶事。”春天是风雅事最适宜发生的季节,苏轼所描述的“且将新火试新茶”,其实在宋人生活中是日常高频出现的场景。在近期热播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中,每集必定会出现的宋人饮茶场面,让人一窥宋人日常而考究的饮茶之道。

一个标准的宋代茶道是怎样的?宋瓷茶具背后所隐含的美学观与收藏观是怎样的?作为收藏界“网红”的宋瓷,频频拍出高价的汝窑定窑建盏,在这场风雅茶道,呈现出怎样的器具之美与生活之美?文化价值与收藏价值是否统一?

目前正在广州博物馆展出的“皇风宋韵——宋瓷与宋人生活”展,用百余件宋瓷精品,以及主题式陈列,带你从器物入手,领略宋人日常生活的风雅之韵,了解宋代“四般闲事”背后的风雅生活美。

【肆】

诸色茶器 典型宋瓷茶器赏析

[汤瓶]

首先是煮水器具。宋人以“执壶”作煮水之用,称为“汤瓶”,是点茶最重要的器皿。宋人盛水执壶汤瓶多呈喇叭形口,口沿呈内弧形向下收缩,形成类似觚状的颈部造型,曲柄从口沿或口沿稍下处呈环状收至肩部,整体比例协调,呈现俊秀之美。腹部多为瓜棱形,借鉴金银器样式,瓶嘴处设计凸显宋人妙思。如宋徽宗《大观茶论》载:“注汤厉害,独瓶之口嘴而已。嘴之口欲大而宛直,则注汤力紧而不散;嘴之末欲圆小而峻峭,则用汤有节而不滴沥。盖汤力紧则发速有节,不滴沥,则茶面不破。”

[茶盏]

黑釉为上

由于宋时斗茶崇尚茶沫鲜白,以纯白色为上,以黑盏盛茶,在茗战中最能凸显茶汤之色和汤花之白,因此催生了宋瓷中以黑釉为代表的深色茶盏的兴盛。其中以福建建阳窑之茶盏最为著名,北宋晚期更是为宫廷专门烧制黑盏,部分茶盏底部刻印有“供御”“进琖”等款识。

建窑之外,宋代定窑、吉州窑、耀州窑以及四川广元窑亦受时风影响,生产黑釉茶盏,各具特色,如吉州窑鹧鸪斑纹盏和木叶纹盏,均为茶具珍品,时人以诗文“鹧鸪斑中吸春露”誉之,木叶纹盏暗含禅意,受到此时吉州禅宗兴盛影响;耀州窑以刻花、印花装饰手法闻名当世,并将此法融入黑釉茶盏中,所产双凤牡丹纹盏别具一格。虽同为黑釉茶盏,宋人却能因时因地而变,发展出不同品种,宋瓷之美在于单色却不单调,此为一例。

[茶托]

茶托约出现于晚唐,两宋时期随饮茶之风普及而盛行,造型愈加多样,一般与茶盏配套使用,可隔热、防倾倒,体现宋代茶文化内涵的提升。宋代许多窑口都生产瓷质盏托,但在建窑窑址考古发掘和出土实物中并未发现配套的瓷盏托,据传世宋、明绘画,宋人使用建盏时更爱与朱漆盏托配套使用。宋人讲究生活品位,在细节处展露。

[盖罐]

除冲点器皿极其讲究以外,由于茶叶的质量与斗茶胜负密切相关,加之宋人对精致生活的极致追求,故贮存茶叶也要以制作精美的盖罐加以存放。盖罐通常器形或沉稳或洗练,纹样突出,刻画工艺精美,富有立体感。宋人对宋瓷美感的巧思精造,渗透于方寸茶席之间。

机器普洱茶和手工普洱茶的不同


很多茶友又开始准备今年的普洱新茶了,手工茶和机器茶的选择是任何人都迈不过的一个坎,在绝大多数人眼中,手工茶的品质是高于机器茶的,但从生产实践中,认为这种观点并非完全正确,手工茶确实可以出极品,但大多数的情况品质不如机器茶。

首先一泡茶的品质是由树种、山场、种植采摘和制作加工四个方面决定的,特别在绿茶方面,我们传统上更多是在追求某种茶类,而忽视了树种、山场这方面的因素,当然片面追求某一点都是不可取的,非常有趣的是本人前几天的一次经历再次验证了偶的这一观点。

总的进行分析,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无非有这么几点:

一、做茶师傅对茶的理解:做茶实际上最能体现师傅的个性,即一个做茶师傅将茶做成什么风格,完全取决于这个师傅对茶的理解,看茶做茶是手工茶核心,比如师傅如果喜欢香气比较高的茶,在杀青和炒制过程中可能就会采用比较高的温度。

二、做茶师傅的经验:由于手工制作,要求做茶师傅的经验非常丰富,每个环节都能把握的十分到位,以蒙顶甘露为例,在杀青阶段,锅温过高,做出的茶香气较高,不够优雅幽长;锅温过低,做出的茶就会带有青味。在揉捻阶段,揉捻过重,则叶底破碎,水好香差。因此每个环节上这种度的把握都是相当困难的。

三、对于机器茶:厂里一般都会安排经验最丰富的师傅进行关键环节的操作,大规模生产,老板最怕生产出垃圾茶来,再者机器茶一般都有相对固定的参数(主要是温度、时间的掌握),师傅做茶时也会尽量往中庸的方面去靠。

另外就目前国内的绿茶来看,不同的工艺下制作出的茶口感差距甚大,比如扁炒青,工艺相对简单,茶口感直接反应茶青的品质;再如曲卷型茶,由于在加工过程中加入了揉捻工序,做出的茶要醇的多,茶汤厚滑,使茶融入了更多的风味元素。所以在茶叶的审评标准里,扁炒青茶的滋味常用鲜、甘、爽等字眼;而曲卷型的茶常用鲜、醇、厚、爽等字眼。

对于国人来讲,喝茶更多的是一种文化,在这点而言,手工茶的文化内涵确实也远高于机器茶。若单从茶本身而言,机器茶优点:高效、外形好,品质中上;缺点:品质相对中庸,不容易出极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