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茶示礼,以酒表心,现代社会生活的养分

发布时间 : 2021-11-30
以美花茶好吗 茶道以轨的流程 以美花茶

【www.cy316.com - 以美花茶好吗】

下面是茶经网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以茶示礼,以酒表心,现代社会生活的养分”精彩内容,帮助大家了解茶文化知识,欢迎大家进行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民间流传文人品茶,武夫喝酒!

七分茶八分酒;倒茶只倒七分满,倒满七分,留得三分人情在。茶是热的,不倒满可避免茶水溢出来,烫着客人的手或撤到客人的衣服上。品茶需要一遍遍品,一壶茶要平均倒好几杯,所以不可能一杯倒得太多,如泡功夫茶把沏好的茶汤来回注入几个茶盅,谓之关公巡城,最后壶中剩余的浓茶也要一点点滴各个茶杯中,谓之韩信点兵,使各杯的茶汤浓淡一致。品茶时,不仅喝茶汤,还要看汤色、闻茶香,茶水太满品起来不方便。在闽南,还有好茶一点点品的说法,表示茶叶的珍贵。特别是品客人带来的茶叶,更不能满杯驴饮,否则是对客人的不尊敬。或许君子之交淡如水,只有轻轻倒一杯浅茶,在轻抿慢饮中方能悠悠地品出一番情谊来。在品茶的环境中,茶倒得太满会有轻视他人为武夫之嫌。

斟酒至少斟八成多,即所谓浅茶满酒!酒乃阳刚之物,要的便是那种精神的张狂,个性的张扬和动作的夸张。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酒仙、诗仙李白的这一锤定音,似乎他在劝你努力斟上满满的一樽酒,然后在一口饮尽杯中物的情势中喝出胆气与豪情来:感情深,一口闷,这酒恐怕也得满满的才过瘾。在饮酒作乐时,敬酒豪饮,必须倒满干杯,以示豪气,杯盘狼藉,酒香四溢是常见的事情。故为武夫的精神和行为特质!

茶在云蒸霞蔚之间孕育天地的精华,酒于地窖烧锅。即喝酒又品茶,那是不是就文武双全?

以茶示礼,客来敬茶是闽南传统饮茶风俗的一部分。无论是过去的以茶拜佛,还是是今日的客来敬茶,都充分表明了上茶的敬意。久逢知己,敬茶洗尘,品茶叙旧,增进情谊;客人来访,初次见面,敬茶以示礼貌,以茶媒介,边喝茶边交谈,增进相互了解;朋友相聚,以茶传情,互爱同乐,既文明又敬重,是文明敬爱之举;长辈上级来临,更以敬茶为尊重之意,祝寿贺喜,以精美的包装茶作礼品,是现代生活的高尚表现。

以酒为媒介,酒消费成为必不可少的感情投资。酒具有很强的社交功能,民间的红白喜事,无酒不成席;迎来送往,酒在中国千百年来相沿不衰的原因,不仅带给人们口欲的满足,而且还有许多的社会职能,酒成了渲染气氛的润滑剂。

茶跟酒一样,说白了都是饮料,都跟中国传统的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以茶示礼,以酒表心是我们现代社会生活的养分。

茶文化精选阅读

以茶代酒礼仪


以茶代酒也越来越被现实生活所接受,成为如今优雅交际新礼仪。

从古代开始就有客来倒茶的礼仪,只是在饭桌上酒是必不可少的,茶反很少出现在饭桌上,酒是越喝越多,也越来越让人从心底害怕,但如今不同了,饭桌上以茶代酒更让人感受体贴,酒是冲动的朋友,越喝越让人头脑发热;茶,一个人独饮,是优雅;几个人共享,是乐趣。茶,总让人拿得起、放得下,越喝头脑越清晰,世事洞明,人生练达。

“以茶代酒”的典故里,三国时候的孙皓以酒误国遗臭万年,强迫别人喝酒,而桌上一人韦曜不能喝酒,但韦曜是孙皓父亲的老师,同时在在编写《孙河传》,不能得罪,但孙皓也不想看他一个人喝不下酒搅了大家的兴,因此想了一个办法就是偷偷让韦曜“以茶代酒”。

可见酒从头开始都是在饭桌上让人豪爽也尴尬的东西,修佛之人常说,饮茶,数息,可以让人平静且专注,而又一说茶可资政,茶可论兵,茶可通商,茶可会友,茶可养艺。

以茶代酒的起因


中华民族是礼义之邦,素有以茶代酒的习俗,每逢宴饮,不善饮酒或不胜酒力者,往往会端起茶,道一句以茶代酒,以尽礼数,既推辞摆脱了饮酒,又不失礼节,而且极富雅意。这一轶事广为应用,可知此典故是从何而来呢?

话得从头说起,公元252年,吴太祖孙权病死,其子孙亮继位,由干后宫政变,孙亮之兄孙休上台,到孙休临终时,遗诏儿子继位,任丞相濮阳兴和左将军张布为顾命大臣,辅佐幼主。

岂知孙休尸骨未寒,两位顾命大臣嫌孙休儿子太小,改立23岁的长君孙皓为帝。孙皓初登王位,抚恤民情、开仓赈贫,深受黎群爱戴。后来过惯了帝王之奢侈生活,变得专横拔扈,残暴施虐、沉迷酒色,荒淫无度,不理朝政,尽失民心。孙皓好酒,经常摆酒设宴,强要群臣作陪,每设酒宴,有个不成文的规矩,每人以7升为限,(按现在度量衡一升酒有二斤),不管会饮酒与否。

必要碰杯大饮,每杯定要见底,孙皓是个暴君,说一不二,动辄杀人,谁个不畏惧于他?所以每次席间,一片狼藉,群臣七倒八歪,醉卧地上,丑态百出。其中有个人叫韦曜,酒量只有二升,韦曜原是孙皓的父亲南阳王孙和的老师,任为太傅,谓之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其因地位相当特殊.故此,孙皓对韦曜也格外照顾,早知韦曜不胜酒力,就在杯里暗中换上清茶,韦曜也心领神会,故意高举酒杯,以茶代酒干杯,就这样不至于醉酒而失态。

“白痴皇帝"以茶表敬意


有着5000年历史的中国茶文化,可以说几乎渗入到了传统中国社会的各个阶层。无论是王公贵族还是平民百姓,无论是文人墨客还是贩夫走卒,不管在哪个阶层里找,总不乏充满了瑰丽色彩的茶香传说和故事。其他的且不去说,单说皇帝就不在少数,而这些帝王的茶故事中,最具传奇色彩和荒唐论调的应当莫过于《茶经》里记载的一位皇帝与茶之间的故事了。这个故事的主人公就是白痴皇帝晋惠帝司马衷。

关于惠帝与茶的故事,陆羽是从东晋人卢綝的《晋四王起事》中引来的。原文是这样写的:惠帝蒙尘,还洛阳,黄门以瓦盂盛茶上至尊。就是说,惠帝蒙受屈辱被迁出宫,返回首都洛阳后,有关部门负责人拿来瓦盂,盛上茶,敬献给他喝,迎接他的归位。

虽然卢綝小说的名字叫《晋四王起事》,可事实上,卷入那场皇族混战的王远不止四个,而是有八个(更确切地说,应该有九个,其中淮南王司马允并未计算在内),后人把那段历史叫做八王之乱。《晋四王起事》记载的不过是八王之乱的上半场。这里,我们不妨先来回顾一下那段历史。

历史发生在惠帝朝,虽然台面上的是惠帝,但在整个事件中他却不是主角,不仅如此,甚至在本来惠帝应当成为主角的《晋书.惠帝》中,他也不是主角,原因很简单,因为惠帝是个白痴,没法成为主角,也控制不了局面,所以才直接导致了皇族的混战。

尽管《晋四王起事》这本书已经佚失,但是我们依然可以肯定地说,在这幕八王之乱的上半幕里,主角无疑是惠帝的皇后贾南风,一个又矮又黑又丑,自以为是却又傻瓜透顶的女人,一个跟她父亲贾充一样除了好事什么都做的骄横跋扈的家伙。她先是找来枪手蒙混过武帝对自己老公的考核,让司马衷做了皇帝,自己也顺利当上了皇后。当上皇后两年之后,她就唆使楚王玮和东安公繇(后被贾后封为东安王),杀掉自己婆婆杨太后的娘家人同样是朝廷重臣,同样是又蠢又坏的杨俊兄弟;废黜杨太后,并活活将她饿死。紧随除掉杨家势力之后,贾后就以惠帝的名义诏书将汝南王亮和太保卫瓘调来中央主持工作,等到人心和局势稍稳,贾后再次假造惠帝诏书,让楚王玮免亮及瓘官。这个飞扬跋扈又满脑猪油的楚王,竟以为贾后暗示他可以处死亮瓘二人,没想到事成之后,他即以擅自杀人的罪名被贾后除掉。而贾后的另外一个功臣东安王繇(司马繇不在八王之乱的八王之列)才做了半个多月的王,就因谋废贾后和专行诛赏、欲擅朝政被罢官,后来被成都王颖所杀。在平静了8年之后,到了元康九年(公元299年),贾后和太子司马遹的矛盾开始激化。这年十二月,贾后设计让太子喝醉,然后逼迫他抄写一封给惠帝的所谓密件,要陛下当自了,不自了,吾当入了之。借此,太子被废为庶人,先后被押送到金墉城和许昌,太子生母谢淑妃也被杀掉。见到有机可乘,赵王伦和他的心腹孙秀在收到太子旧属求助推翻贾后恢复太子的请求后,便去劝谏贾后杀死太子,断绝祸根,贾后终于上当杀了太子。其后不到一个月,赵王伦和孙秀就以贾后杀死太子为由起事,废杀贾后。很快,赵王伦便在朝中掌控了无可替代的绝对权力,并有了取惠帝而代之的野心,而朝中大臣们却更愿意立惠帝的兄弟淮南王允为皇太帝,对于这样一个人,孙秀当然是要将他除去的。司马允死后没过多久,赵王伦便即位称帝,这时候惠帝则被迁往金墉城去了,这次经历正是《晋四王起事》所谓的惠帝蒙尘。见到赵王投机取巧做了皇帝,其他几个有实力的王当然都不干了,于是讨伐赵王的战火迅速燃烧起来,很快成都王颖、河间王顒、齐王冏和常山王乂组成的反赵王联军便取得了压倒性优势。永康二年(公元301年)四月初九,赵王伦被逼写诏,恭迎惠帝复位,第二天,惠帝回宫,黄门以瓦盂盛茶上至尊正是发生在这一天。接着,赵王被逼自杀,而刚刚还是盟军领导成员的齐王司马冏,此时又站到了当初赵王的位置,独专朝政、宴乐无度,结局自然又是促使其他几个王再次联合,再次将齐王冏诛杀。至此,《晋四王起事》中该死的四个王都先后死掉了。当然接下来还有三个王要陆续死掉,但是那已经不是我们这里要说的了。

司马衷是个白痴,但是官方奉茶给他时的认真严肃态度却是不容怀疑的,在忠君和畏君的传统思想环境里,皇帝作为至尊的符号作用并不会因为他的智力原因而减弱太多。举个例子来说。在《晋四王起事》所记载的惠帝又回到洛阳,已经死了四个王以后,长沙王乂开始在洛阳掌权,于是成都、河间二王联合起来征讨长沙王乂,八王之乱的下半场正式拉开大幕。在这下半场里,河间王顒的部下张方,一个臭名昭著却又极会打仗的家伙,奉命去攻打长沙王乂,司马乂就让晋惠亲征,张方的部下见到皇帝的车驾,纷纷惶恐而逃,尽管那个皇帝是个弱智!

除了《茶经》中引述的《晋四王起事》那一段之外,宋代《太平御览》里对这本书还有以下两点引述:惠帝还洛阳,道中有老公蒸鸡素木盘中,盛以奉帝。成都王颖,奉惠帝还洛阳道中,于客舍作食。宫人持斗余粳米饭以供至尊,大蒜盐豉。到获嘉市粗米饭,瓦盂盛之。天子啖两盂,燥蒜数株,盐豉而已。我们将他们与《茶经》中引述的进行比较就可以发现:尽管惠帝存在智力障碍,但是他的皇帝位置却是最正统,因此,不管是官方还是民间,在他重回洛阳的前前后后都会自觉不自觉地有所表示;他吃鸡、米饭、大蒜盐豉等等食品时,都在非正式场合,惟有茶是在正式场合,而且是比较庄重的场合下由官方特供的。由此可以说明,在西晋那个年代,茶已经不止是一种普通的饮料(或者说食品)了,而是能够传达某种含义的特殊用品,在上面的故事中,它所要传递的信息就是以茶表敬意,也就是说这个时候茶已经上升到了礼的高度。

白痴皇帝以茶表敬意


有着5000年历史的中国茶文化,可以说几乎渗入到了传统中国社会的各个阶层。无论是王公贵族还是平民百姓,无论是文人墨客还是贩夫走卒,不管在哪个阶层里找,总不乏充满了瑰丽色彩的茶香传说和故事。其他的且不去说,单说皇帝就不在少数,而这些帝王的茶故事中,最具传奇色彩和荒唐论调的应当莫过于《茶经》里记载的一位皇帝与茶之间的故事了。这个故事的主人公就是白痴皇帝晋惠帝司马衷。

关于惠帝与茶的故事,陆羽是从东晋人卢綝的《晋四王起事》中引来的。原文是这样写的:惠帝蒙尘,还洛阳,黄门以瓦盂盛茶上至尊。就是说,惠帝蒙受屈辱被迁出宫,返回首都洛阳后,有关部门负责人拿来瓦盂,盛上茶,敬献给他喝,迎接他的归位。

虽然卢綝小说的名字叫《晋四王起事》,可事实上,卷入那场皇族混战的王远不止四个,而是有八个(更确切地说,应该有九个,其中淮南王司马允并未计算在内),后人把那段历史叫做八王之乱。《晋四王起事》记载的不过是八王之乱的上半场。这里,我们不妨先来回顾一下那段历史。

历史发生在惠帝朝,虽然台面上的是惠帝,但在整个事件中他却不是主角,不仅如此,甚至在本来惠帝应当成为主角的《晋书惠帝》中,他也不是主角,原因很简单,因为惠帝是个白痴,没法成为主角,也控制不了局面,所以才直接导致了皇族的混战。

尽管《晋四王起事》这本书已经佚失,但是我们依然可以肯定地说,在这幕八王之乱的上半幕里,主角无疑是惠帝的皇后贾南风,一个又矮又黑又丑,自以为是却又傻瓜透顶的女人,一个跟她父亲贾充一样除了好事什么都做的骄横跋扈的家伙。她先是找来枪手蒙混过武帝对自己老公的考核,让司马衷做了皇帝,自己也顺利当上了皇后。当上皇后两年之后,她就唆使楚王玮和东安公繇(后被贾后封为东安王),杀掉自己婆婆杨太后的娘家人同样是朝廷重臣,同样是又蠢又坏的杨俊兄弟;废黜杨太后,并活活将她饿死。紧随除掉杨家势力之后,贾后就以惠帝的名义诏书将汝南王亮和太保卫瓘调来中央主持工作,等到人心和局势稍稳,贾后再次假造惠帝诏书,让楚王玮免亮及瓘官。这个飞扬跋扈又满脑猪油的楚王,竟以为贾后暗示他可以处死亮瓘二人,没想到事成之后,他即以擅自杀人的罪名被贾后除掉。而贾后的另外一个功臣东安王繇(司马繇不在八王之乱的八王之列)才做了半个多月的王,就因谋废贾后和专行诛赏、欲擅朝政被罢官,后来被成都王颖所杀。在平静了8年之后,到了元康九年(公元299年),贾后和太子司马遹的矛盾开始激化。这年十二月,贾后设计让太子喝醉,然后逼迫他抄写一封给惠帝的所谓密件,要陛下当自了,不自了,吾当入了之。借此,太子被废为庶人,先后被押送到金墉城和许昌,太子生母谢淑妃也被杀掉。见到有机可乘,赵王伦和他的心腹孙秀在收到太子旧属求助推翻贾后恢复太子的请求后,便去劝谏贾后杀死太子,断绝祸根,贾后终于上当杀了太子。其后不到一个月,赵王伦和孙秀就以贾后杀死太子为由起事,废杀贾后。很快,赵王伦便在朝中掌控了无可替代的绝对权力,并有了取惠帝而代之的野心,而朝中大臣们却更愿意立惠帝的兄弟淮南王允为皇太帝,对于这样一个人,孙秀当然是要将他除去的。司马允死后没过多久,赵王伦便即位称帝,这时候惠帝则被迁往金墉城去了,这次经历正是《晋四王起事》所谓的惠帝蒙尘。见到赵王投机取巧做了皇帝,其他几个有实力的王当然都不干了,于是讨伐赵王的战火迅速燃烧起来,很快成都王颖、河间王顒、齐王冏和常山王乂组成的反赵王联军便取得了压倒性优势。永康二年(公元301年)四月初九,赵王伦被逼写诏,恭迎惠帝复位,第二天,惠帝回宫,黄门以瓦盂盛茶上至尊正是发生在这一天。接着,赵王被逼自杀,而刚刚还是盟军领导成员的齐王司马冏,此时又站到了当初赵王的位置,独专朝政、宴乐无度,结局自然又是促使其他几个王再次联合,再次将齐王冏诛杀。至此,《晋四王起事》中该死的四个王都先后死掉了。当然接下来还有三个王要陆续死掉,但是那已经不是我们这里要说的了。

除了《茶经》中引述的《晋四王起事》那一段之外,宋代《太平御览》里对这本书还有以下两点引述:惠帝还洛阳,道中有老公蒸鸡素木盘中,盛以奉帝。成都王颖,奉惠帝还洛阳道中,于客舍作食。宫人持斗余粳米饭以供至尊,大蒜盐豉。到获嘉市粗米饭,瓦盂盛之。天子啖两盂,燥蒜数株,盐豉而已。我们将他们与《茶经》中引述的进行比较就可以发现:尽管惠帝存在智力障碍,但是他的皇帝位置却是最正统,因此,不管是官方还是民间,在他重回洛阳的前前后后都会自觉不自觉地有所表示;他吃鸡、米饭、大蒜盐豉等等食品时,都在非正式场合,惟有茶是在正式场合,而且是比较庄重的场合下由官方特供的。由此可以说明,在西晋那个年代,茶已经不止是一种普通的饮料(或者说食品)了,而是能够传达某种含义的特殊用品,在上面的故事中,它所要传递的信息就是以茶表敬意,也就是说这个时候茶已经上升到了礼的高度。

司马衷是个白痴,但是官方奉茶给他时的认真严肃态度却是不容怀疑的,在忠君和畏君的传统思想环境里,皇帝作为至尊的符号作用并不会因为他的智力原因而减弱太多。举个例子来说。在《晋四王起事》所记载的惠帝又回到洛阳,已经死了四个王以后,长沙王乂开始在洛阳掌权,于是成都、河间二王联合起来征讨长沙王乂,八王之乱的下半场正式拉开大幕。在这下半场里,河间王顒的部下张方,一个臭名昭着却又极会打仗的家伙,奉命去攻打长沙王乂,司马乂就让晋惠亲征,张方的部下见到皇帝的车驾,纷纷惶恐而逃,尽管那个皇帝是个弱智!

白痴皇帝惠帝以茶表敬意


5000年历史的中国茶文化,可以说几乎渗入到了传统中国社会的各个阶层。无论是王公贵族还是平民百姓,无论是文人墨客还是贩夫走卒,不管在哪个阶层里找,总不乏充满了瑰丽色彩的茶香传说和故事。其他的且不去说,单说皇帝就不在少数,而这些帝王的茶故事中,最具传奇色彩和荒唐论调的应当莫过于《茶经》里记载的一位皇帝与茶之间的故事了。这个故事的主人公就是白痴皇帝晋惠帝司马衷。

关于惠帝与茶的故事,陆羽是从东晋人卢綝的《晋四王起事》中引来的。原文是这样写的:惠帝蒙尘,还洛阳,黄门以瓦盂盛茶上至尊。就是说,惠帝蒙受屈辱被迁出宫,返回首都洛阳后,有关部门负责人拿来瓦盂,盛上茶,敬献给他喝,迎接他的归位。

虽然卢綝小说的名字叫《晋四王起事》,可事实上,卷入那场皇族混战的王远不止四个,而是有八个(更确切地说,应该有九个,其中淮南王司马允并未计算在内),后人把那段历史叫做八王之乱。《晋四王起事》记载的不过是八王之乱的上半场。这里,我们不妨先来回顾一下那段历史。

历史发生在惠帝朝,虽然台面上的是惠帝,但在整个事件中他却不是主角,不仅如此,甚至在本来惠帝应当成为主角的《晋书惠帝》中,他也不是主角,原因很简单,因为惠帝是个白痴,没法成为主角,也控制不了局面,所以才直接导致了皇族的混战。

尽管《晋四王起事》这本书已经佚失,但是我们依然可以肯定地说,在这幕八王之乱的上半幕里,主角无疑是惠帝的皇后贾南风,一个又矮又黑又丑,自以为是却又傻瓜透顶的女人,一个跟她父亲贾充一样除了好事什么都做的骄横跋扈的家伙。她先是找来枪手蒙混过武帝对自己老公的考核,让司马衷做了皇帝,自己也顺利当上了皇后。当上皇后两年之后,她就唆使楚王玮和东安公繇(后被贾后封为东安王),杀掉自己婆婆杨太后的娘家人同样是朝廷重臣,同样是又蠢又坏的杨俊兄弟;废黜杨太后,并活活将她饿死。紧随除掉杨家势力之后,贾后就以惠帝的名义诏书将汝南王亮和太保卫瓘调来中央主持工作,等到人心和局势稍稳,贾后再次假造惠帝诏书,让楚王玮免亮及瓘官。这个飞扬跋扈又满脑猪油的楚王,竟以为贾后暗示他可以处死亮瓘二人,没想到事成之后,他即以擅自杀人的罪名被贾后除掉。而贾后的另外一个功臣东安王繇(司马繇不在八王之乱的八王之列)才做了半个多月的王,就因谋废贾后和专行诛赏、欲擅朝政被罢官,后来被成都王颖所杀。在平静了8年之后,到了元康九年(公元299年),贾后和太子司马遹的矛盾开始激化。这年十二月,贾后设计让太子喝醉,然后逼迫他抄写一封给惠帝的所谓密件,要陛下当自了,不自了,吾当入了之。借此,太子被废为庶人,先后被押送到金墉城和许昌,太子生母谢淑妃也被杀掉。见到有机可乘,赵王伦和他的心腹孙秀在收到太子旧属求助推翻贾后恢复太子的请求后,便去劝谏贾后杀死太子,断绝祸根,贾后终于上当杀了太子。其后不到一个月,赵王伦和孙秀就以贾后杀死太子为由起事,废杀贾后。很快,赵王伦便在朝中掌控了无可替代的绝对权力,并有了取惠帝而代之的野心,而朝中大臣们却更愿意立惠帝的兄弟淮南王允为皇太帝,对于这样一个人,孙秀当然是要将他除去的。司马允死后没过多久,赵王伦便即位称帝,这时候惠帝则被迁往金墉城去了,这次经历正是《晋四王起事》所谓的惠帝蒙尘。见到赵王投机取巧做了皇帝,其他几个有实力的王当然都不干了,于是讨伐赵王的战火迅速燃烧起来,很快成都王颖、河间王顒、齐王冏和常山王乂组成的反赵王联军便取得了压倒性优势。永康二年(公元301年)四月初九,赵王伦被逼写诏,恭迎惠帝复位,第二天,惠帝回宫,黄门以瓦盂盛茶上至尊正是发生在这一天。接着,赵王被逼自杀,而刚刚还是盟军领导成员的齐王司马冏,此时又站到了当初赵王的位置,独专朝政、宴乐无度,结局自然又是促使其他几个王再次联合,再次将齐王冏诛杀。至此,《晋四王起事》中该死的四个王都先后死掉了。当然接下来还有三个王要陆续死掉,但是那已经不是我们这里要说的了。

除了《茶经》中引述的《晋四王起事》那一段之外,宋代《太平御览》里对这本书还有以下两点引述:惠帝还洛阳,道中有老公蒸鸡素木盘中,盛以奉帝。成都王颖,奉惠帝还洛阳道中,于客舍作食。宫人持斗余粳米饭以供至尊,大蒜盐豉。到获嘉市粗米饭,瓦盂盛之。天子啖两盂,燥蒜数株,盐豉而已。我们将他们与《茶经》中引述的进行比较就可以发现:尽管惠帝存在智力障碍,但是他的皇帝位置却是最正统,因此,不管是官方还是民间,在他重回洛阳的前前后后都会自觉不自觉地有所表示;他吃鸡、米饭、大蒜盐豉等等食品时,都在非正式场合,惟有茶是在正式场合,而且是比较庄重的场合下由官方特供的。由此可以说明,在西晋那个年代,茶已经不止是一种普通的饮料(或者说食品)了,而是能够传达某种含义的特殊用品,在上面的故事中,它所要传递的信息就是以茶表敬意,也就是说这个时候茶已经上升到了礼的高度。

司马衷是个白痴,但是官方奉茶给他时的认真严肃态度却是不容怀疑的,在忠君和畏君的传统思想环境里,皇帝作为至尊的符号作用并不会因为他的智力原因而减弱太多。举个例子来说。在《晋四王起事》所记载的惠帝又回到洛阳,已经死了四个王以后,长沙王乂开始在洛阳掌权,于是成都、河间二王联合起来征讨长沙王乂,八王之乱的下半场正式拉开大幕。在这下半场里,河间王顒的部下张方,一个臭名昭着却又极会打仗的家伙,奉命去攻打长沙王乂,司马乂就让晋惠亲征,张方的部下见到皇帝的车驾,纷纷惶恐而逃,尽管那个皇帝是个弱智。

“以茶代酒”具有非凡意义


如今这世上,各种各样交往应酬越来越离不开酒了,大到婚丧喜宴,小到家庭聚会,主人家热情的劝酒,似乎不喝个你死我活,烂醉如泥,就是不够意思,不够朋友。说什么能喝半斤喝八两,这个干部能培养;能喝八两喝一斤,这个干部拎一拎;能喝半斤喝四两,这个干部要商量;能喝半斤喝一斤,这个干部我放心,烟是介绍信,酒杯是大印,筷子一掼就决定,结果是喝坏了党风喝坏了胃,喝得老婆背靠背,群众怨声载道。

《三国志.韦曜传》里记载,东吴国主孙皓是个暴君,最喜贪杯。所以每次席间,群臣七倒八歪,丑态百出。有个人叫韦曜的酒量很小,此人原是孙皓父亲的老师。故此孙皓对他格外照顾,命人就在他的酒杯里换上清茶,让他不至因醉酒而失态。以茶代酒由此而来。

在八项规定席卷神州,而公款乱消费,吃喝风打游击,故冯导提议大家清茶一杯以茶代酒敬靳尚谊委员这一细节显得格外显眼而又意义非凡。

以茶代酒,一是可以弘扬茶文化,中国是茶文化的发祥地,发现和利用茶,在中国已有4000-5000年历史。如今,全国每年消费的茶叶已近50万吨,茶已成为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茶文化也由此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茶代酒则可以更好地将几千年的茶文化发扬光大。二是可以倡导以茶倡廉,在各级政府的重要活动和场合中,提倡以茶代酒、清茶一杯的节俭准则,不仅是对八项规定的生动实践,更在人民群众中树立起清正廉洁奉公的公仆形象;三是维护好政府公信力,政府公信力的树立不易,要靠每名公职人员的辛苦努力,一点一滴的积累,但败坏人民公仆的形象却很简单,就在举手投足推杯换盏之间。古人冯梦龙在《醒世恒言》中告诫我们:色字头上一把刀,饮酒不醉最为高;不义之财君莫取,忍气吞声祸自消。

君子之交淡如水。没有杯来盏去的油腻与嘈杂,以茶代酒,饮的是感情,喝的是滋味,品的是境界,不亦乐乎?

禅者之茶,以心清茶


想了解《禅者之茶,以心清茶》知识吗,丰富的《禅者之茶,以心清茶》内容等你来看!

茶乃禅者之必需,在古时,僧人们坐禅时,通常会放一壶茶在身边,以对治昏沉。到今天,“禅茶”已经成了可以与“道”相契合的一种境界,成了高品位的文化人一种高雅气质的体现。而现在的僧人也还保留着喝茶的习惯。那么,究竟什么样的茶才配得上这“禅茶”之名呢?有人说是龙井,有人云是毛尖,有的猜是碧螺春,有的则断言是铁观音……

佛是茶的升华,茶是佛的禅心。佛与茶的共同诉求是心,是感悟,是顿想,是自我修行,是生命协调。佛要清除人类心灵的杂尘,茶则是洗净上面的污垢,不留一丝细痕。茶是人、神、佛共同的饮品,是天堂、人间、地狱一致的灵魂净化剂、身体洗礼水。

佛僧自古习文、诵经、品茗,佛文化中凝铸着深沉的茶文化。佛教为茶道提供了“梵我一如”的哲学思想,深化了茶道的思想内涵,使茶道更具神韵。佛为众生,茶蕴万象;佛度俗人,茶净苍生,一佛一茶,如水光山影,自然相生。

茶味是诗词的神韵,而诗词无佛,则诗词无灵、无境、无气、无味,茶道与为文之道,为佛之理密切相关。“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佛、茶、文,至此极境,功名、利禄、色欲、俗念,何以再求?

心即佛,而茶是心,则茶即佛。清灯古寺,佛法无边。茶清如露,心洁如佛,佛者,茶也。禅茶一味,共参禅机、茶理。静为佛之首,空为佛之本,苦为佛之身,隐为佛之理,欲守佛道,必参苦禅,欲破苦念,必习苦茶,茶者,真佛也!

中国茶道是东方文化的瑰宝,它表现为四大理念:天人合一、物我玄会是哲学基础;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是人文思索;涤除玄鉴、澄怀味象是审美诉求;道法自然、保合太和是茶道美学的基本法则。四大支柱互相依存,共同构筑着茶道美学大厦。

茶人们既创造美,也可欣赏美。

其实,禅者无分别,其所饮之茶,我称之为清净无染之“心茶”!真正的禅者每时每刻都生活在禅的境界中,都在品味心中之清茗,黄檗希运禅师云:“终日吃饭,未曾嚼得一粒米;整日行,未曾踏得一片地。”禅者只观自心,不问外境,古德云“饥来吃饭,困来即眠”,不破一法,而又不为境所缚。禅者饮茶亦复如是,其意不在茶,而在乎自性清净之心也!世间之茶,可以色、味分别其优劣,“禅茶”看的却是禅者的境界。高者如赵州老僧,可以以茶为剑,斩断学人之妄想。《五灯会元》卷四记载:师(赵州从谂禅师)问新到∶“曾到此间么?”曰∶“曾到。”师曰∶“吃茶去。”又问僧,僧曰∶“不曾到。”师曰∶“吃茶去。”后院主问曰∶“为甚么曾到也云吃茶去,不曾到也云吃茶去?”师召院主,主应喏。师曰∶“吃茶去。”赵州禅师语带禅机,“到此间”即可以指所住之寺院,也可指修行之境界,僧答“曾到”,如果是说曾来过此寺院,那根本未入禅门,也只能到门外喝口清茶了,如果是自认已到了禅者的境界,则“吃茶去”则是让其安心修道,照顾自己的“心茶”,院主以分别心,不明赵州之意,则“赵州茶”即是“德山棒”,痛打院主之妄想心,如目连之开山救母,赵州古德可谓是敲碎凡尘救心出,可惜院主根机未熟,不会师意。赵州以茶度人,可谓禅茶之最高境界也!

后来之禅师,虽少有赵州之境界,但亦重心不重茶,此心无所住,无来亦无去,随处都是“和、敬、清、寂”,非是以茶清心,而是以心清茶。二者冥契,顿入禅境。而凡俗之人,但求茶之外相,观其色、嗅其香、品其味,一念心起,早堕凡尘,去禅远矣!

禅者之茶,但可用心品,不可以相求。

关于本文《禅者之茶,以心清茶》的内容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知识,可以关注我们!

倡导以茶代酒的诗僧茶人


皎然,唐代一位嗜茶的诗僧,不仅知茶、爱茶、识茶趣,更写下许多饶富韵味的茶诗。

与茶圣陆羽诗文酬赠,成为「缁素忘年之交」,共同探讨饮茶艺术,并提倡「以茶代酒」的品茗风气,对唐代及后世的茶艺文化的发展有莫大的贡献。

唐代别茶大诗人白居易所写的茶诗极多,然而在白居易之前,唐代亦有一位嗜茶的僧人,写过许多茶诗,数量并不亚于白居易,他──就是皎然,皎然不仅爱茶、知茶、识茶趣,更常与茶圣陆羽以诗文酬赠唱和,成为莫逆,共同提倡「以茶代酒」的品茗风气,对唐代茶文化的发展有莫大的贡献。今天将为读者介绍这位精通文学、佛理、茶道的诗僧茶人吧!

博学多识为文清丽工诗皎然,俗姓谢,字清昼,湖州长城(今浙江吴兴县)人,是南朝宋山水写实诗人谢灵运的十世孙,生卒年不详,大约活动于上元、贞元年间(公元760~804年),是唐代着名诗僧,早年信仰佛教,天宝后期在杭州灵隐寺受戒出家,后来徙居湖州乌程杼山山麓妙喜寺,与武丘山元浩、会稽灵澈为道友。皎然博学多识,不仅精通佛教经典,又旁涉经史诸子,为文清丽,尤工于诗,着作颇丰,有《杼山集》十卷、《诗式》五卷、《诗评》三卷及《儒释交游传》、《内典类聚》、《号呶子》等着作并传于世。

结识茶圣陆羽成为莫逆之交陆羽于唐肃宗至德二年(公元757年)前后来到吴兴,住在妙喜寺,与皎然结识,并成为「缁素忘年之交」。(元代辛文房《唐才子传.皎然传》载:「出入道,肄业杼山,与灵澈、陆羽同居妙喜寺。」又陆羽《自传》:「与吴兴释皎然为缁素忘年之交。」)后来陆羽在妙喜寺旁建一茶亭,由于皎然与当时湖州刺史颜真卿的鼎力协助,乃于唐代宗大历八年(公元773年)落成,由于时间正好是癸丑岁癸卯月癸亥日,因此名之为「三癸亭」。皎然并赋《奉和颜使君真卿与陆处士羽登妙喜寺三癸亭》以为志,诗云:「秋意西山多,列岑萦左次。缮亭历三癸,疏趾邻什寺。元化隐灵踪,始君启高诔。诛榛养翘楚,鞭草理芳穗。俯砌披水容,逼天扫峰翠。境新耳目换,物远风烟异。倚石忘世情,援云得真意。嘉林幸勿剪,禅侣欣可庇。卫法大臣过,佐游群英萃。龙池护清澈,虎节到深邃。徒想嵊顶期,于今没遗记。」其诗记载了当日群英齐聚的盛况,并盛赞三癸亭构思精巧,布局有序,将亭池花草、树木岩石与庄严的寺院和巍峨的杼山自然风光融为一体,清幽异常。时人将陆羽筑亭、颜真卿命名题字与皎然赋诗,称为「三绝」,一时传为佳话,而三癸亭更成为当时湖州的胜景之一。

皎然与陆羽情谊深厚,可从皎然留下的寻访陆羽的茶诗中看出,《往丹阳寻陆处士不遇》:「远客殊未归,我来几惆怅。叩关一日不见人,绕屋寒花笑相向。寒花寂寂偏荒阡,柳色萧萧愁暮蝉。行人无数不相识,独立云阳古驿边。凤翅山中思本寺,鱼竿村口忘归船。归船不见见寒烟,离心远水共悠然。他日相期那可定,闲僧着处即经年!」陆羽隐逸生活悠然自适,行踪飘忽,使得皎然造访时常向隅,诗中传达出皎然因访陆羽不遇的惆怅心情,以情融景,更增添心中那股怅惘之情。《赋得夜雨滴空阶送陆羽归龙山》:「闲阶雨夜滴,偏入别情中。断续清猿应,淋漓侯馆空。气令烦虑散,时与早秋同。归客龙山道,东来杂好风。」在送陆羽回龙山的诗中,语虽含蓄,却情深义重。《访陆处士羽》:「太湖东西路,吴主古山前,所思不可见,归鸿自翩翩。何山赏春茗,何处弄春泉。莫是沧浪子,悠悠一钓船。」「赏春茗」、「弄春泉」、「悠悠一钓船」寥寥数语,将陆羽隐逸时的生活情调鲜明勾勒出来。从皎然与陆羽交往期间所写下的许多诗句中,除了可以了解到这两位「缁素忘年之交」的深厚情谊外,这些诗作更可作为研究陆羽生平事迹的重要资料。

不欲多相识逢人懒道名皎然淡泊名利,坦率豁达,不喜送往迎来的俗套,《赠韦早陆羽》:「只将陶与谢,终日可忘情。不欲多相识,逢人懒道名。」诗中将韦、陆二人比作陶渊明与谢灵运,表明皎然不愿多交朋友,只和韦卓、陆羽相处足矣,「不欲多相识,逢人懒道名」,其个性率真若此,大有陶渊明「我醉欲眠,卿且去。」的真性情。

品茶是皎然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种嗜好,《对陆迅饮天目山茶因寄元居士晟》:「喜见幽人会,初开野客茶,日成东井叶,露采北山芽,文火香偏胜,寒泉味转嘉,投铛涌作沬,着碗聚生花。稍与禅经近,聊将睡网赊。知君在天目,此意日无涯。」友人元晟送来天目山茶,皎然高兴的赋诗致谢,叙述了他与陆迅等友人分享天目山茶的乐趣。《湖南草堂读书招李少府》:「削去僧家事,南池便隐居。为怜松子寿,还卜道家书。药院常无客,茶樽独对余。有时招逸史,来饭野中蔬。」饮茶、读书、饭野蔬,生活型态虽然简单,却是皎然养生的秘诀。

此外皎然亦与陆羽一样关心着茶事,《顾渚行寄裴方舟》:「我有云泉邻渚山,山中茶事颇相关。鶗鴃鸣时芳草死,山家渐欲收茶子。伯劳飞日芳草滋,山僧又是采茶时。由来惯采无远近,阴岭长兮阳崖浅。大寒山下叶未生,小寒山中叶初卷。吴婉携笼上翠微,蒙蒙香*罥春衣。迷山乍被落花乱,度水时惊啼鸟飞。家园不远乘露摘,归时露彩犹滴沥。初看怕出欺玉英,更取煎来胜金液。昨夜西峰雨色过,朝寻新茗复如何?女宫露涩青芽老,尧市人稀紫笋多。紫笋青芽谁得识,日暮采之长太息。清冷真人待子元,贮此芳香思何极?」诗中详细地记下了茶树生长环境、采收季节和方法、茶叶品质语气后的关系,层层相扣,是研究当时湖州茶事的史料。

俗人多泛酒谁解助茶香陆羽的《茶经》,为唐代中期茶文化和茶文学的创作起了倡导作用,而陆羽的「缁素忘年之交」皎然更是这一时期茶文学创作的能手,皎然的茶诗、茶赋鲜明地反映出这一时期茶文化活动的特点和咏茶文学创作的趋向。《九日与陆处士羽饮茶》:「九日山僧院,东篱菊也黄;俗人多泛酒,谁解助茶香。」诗中提倡以茶代酒的茗饮风气,俗人尚酒,而识茶香的皎然似乎独得品茶三昧。《晦夜李侍御萼宅集招潘述、汤衡、海上人饮茶赋》:「晦夜不生月,琴轩犹未开。城东隐者在,淇上逸僧来。茗爱传花饮,诗看卷素裁。风流高此会,晓景屡徘徊。」将描写了隐士逸僧品茶吟诗的闲雅情趣。他有一首《饮茶歌送郑容》,诗云:「丹丘羽人轻玉食,采茶饮之生羽翼。名藏仙府世莫知,骨化云宫人不识。云山童子调金铛,楚人茶经虚得名。霜天半夜芳草折,烂漫缃花啜又生。常说此茶袪我疾,使人胸中荡忧栗。日上香炉情未毕,乱踏虎溪云,高歌送君出。」诗中皎然推崇饮茶,强调饮茶功效不仅可以除病袪疾,涤荡胸中忧虑,而且会踏云而去,羽化飞升。

他的《饮茶歌诮崔石使君》诗云:「越人遗我剡溪茗,采得全芽爨金鼎。素瓷雪色飘沬香,何似诸仙琼蕊浆。一饮涤昏寐,情思爽朗满天地;再饮清我神,忽加飞雨洒轻尘;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此物清高世莫知,世人饮酒多自欺。愁看毕卓瓮间夜,笑向陶潜篱下时。崔侯啜之意不已,狂歌一曲惊人耳。孰知茶道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此诗为皎然同友人崔刺使共品越州茶时的即兴之作,诗中盛赞剡溪茶(产于今浙江嵊县)清郁隽永的香气,甘露琼浆般的滋味,并生动描绘了一饮、再饮、三饮的感受,与卢同《饮茶歌》有异曲同工之妙,全诗旨亦在倡导以茶代酒,探讨茗饮艺术境界。皎然在茶诗中探索品茗意境的鲜明艺术风格,对唐代中晚期的咏茶诗歌的创作,产生了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

皎然是陆羽的一生中交往时间最长、情谊亦最深厚的良师益友,他们在湖州所倡导的崇尚节俭的品茗习俗对唐代后期茶文化的影响甚钜,更对后代茶艺、茶文学及茶文化的发展产生莫大的作用。

「三癸亭」落成于癸丑岁癸卯月癸亥日,故名。时人更将陆羽筑亭、颜真卿命名题字与皎然赋诗,称为「三绝」。此图所画为皎然与陆羽、颜真卿共登此亭观览胜景。

文人雅士悠游于山林之间,陶醉于品茗之中。

皎然与陆羽倡导以茶代酒的品茗风气,对后代影响甚钜,连山民村夫也都有饮茶习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