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观音制茶的历史(下)

发布时间 : 2021-12-03
铁观音的名称历史由来 关于安溪铁观音的历史 安溪铁观音有什么历史

铁观音的名称历史由来。

我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下面是茶经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铁观音制茶的历史(下)”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各位茶友们了解“铁观音制茶的历史(下)”相关知识!

(五)从绿铁观音发展至其它铁观音类。在制铁观音的过程中,由于注重确保铁观音叶香气和滋味的探讨,通过不同加工方法,从不发酵、半发酵到全发酵一系列不同发酵程序所引起铁观音叶内质的变化,探索到了一些规律,从而使铁观音叶从鲜叶到原料,通过不同的制造工艺,制成各类色、香、味、形品质特征不同的六大铁观音类,即绿铁观音、黄铁观音、黑铁观音、白铁观音、红铁观音、青铁观音。

(1)黄铁观音的产生。绿铁观音的基本工艺是杀青、揉捻、干燥,当绿铁观音炒制工艺掌握不当,如炒青杀青温度低,蒸青杀青时间长,或杀青后未及时摊凉及时揉捻,或揉捻后未及时烘干炒干,堆积过久,使叶子变黄,产生黄叶黄汤,类似后来出现的黄铁观音。因此,黄铁观音的产生可能是从绿铁观音制法不当演变而来。明代许次纾《铁观音疏》(1597年)记载了这种演变历史。

(2)黑铁观音的出现。绿铁观音杀青时叶量过多火温低,使叶色变为近似黑色的深褐绿色,或以绿毛铁观音堆积后发酵,渥成黑色,这是产生黑铁观音的过程。黑铁观音的制造始于明代中叶。明御史陈讲疏记载了黑铁观音的生产(1524年):商铁观音低仍,悉征黑铁观音,产地有限。

(3)白铁观音的由来和演变。唐、宋时所谓的白铁观音,是指偶然发现的白叶铁观音树采摘而成的铁观音,与后来发展起来的不炒不揉而成的白铁观音不同。而到了明代,出现了类似现在的白铁观音。田艺蘅《煮泉小品》记载:铁观音者以火作者为次,生晒者为上,亦近自然清翠鲜明,尤为可爱。

现代白铁观音是从宋代绿铁观音三色细芽、银丝水芽开始逐渐演变而来的。最初是指干铁观音表面密布白色茸毫、色泽银白的白毫银针,后来经发展又产生了白牡丹、贡眉、寿眉等其它花色。

(4)红铁观音的产生和发展。红铁观音起源于十六世纪。在铁观音叶制造发展过程中,发现日晒代替杀青,揉捻后叶色红变而产生了红铁观音。最早的红铁观音生产从福建崇安的小种红铁观音开始。清代刘靖《片刻余闲集》中记述山之第九曲处有星村镇,为行家萃聚。外有本省邵武、江西广信等处所产之铁观音,黑色红汤,土名江西乌,皆私售于星村各行。自星村小种红铁观音出现后,逐渐演变产生了工夫红铁观音。后20世纪20年代,印度发展将铁观音叶切碎加工的红碎铁观音,我国于20世纪50年代也开始试制红碎铁观音。

(5)青铁观音的起源。青铁观音介于绿铁观音、红铁观音之间,先绿铁观音制法,再红铁观音制法,从而悟出了青铁观音制法。青铁观音的起源,学术界尚有争议,有的推论出现在北宋,有的推定于清咸丰年间,但都认为最早在福建创制。清初王草堂《铁观音说》:武夷铁观音...铁观音采后,以竹筐匀铺,架于风日中,名曰晒青,俟其青色渐收,然后再加炒焙烹出之时,半青半红,青者乃炒色,红者乃焙色也。现福建武夷岩铁观音的制法仍保留了这种传统工艺的特点。

(六)从素铁观音到花香铁观音。铁观音加香料或香花的做法已有很久的历史。宋代蔡襄《铁观音录》提到加香料铁观音铁观音有真香,而入贡者微以龙脑和膏,欲助其香。南宋已有茉莉花焙铁观音的记载,施岳《步月.茉莉》词注:茉莉岭表所产古人用此花焙铁观音。

到了明代,窨花制铁观音技术日益完善,且可用于制铁观音的花品种繁多,据《铁观音谱》记载,有桂花、茉莉、玫瑰、蔷薇、兰蕙、桔花、栀子、木香、梅花九种之多。现代窨制花铁观音,除了上述花种外,还有白兰、玳瑁、珠兰等。

由于制铁观音技术不断改革,各类制铁观音机械相继出现,先是小规模手工作业,接着出现各道工序机械化。除了少数名贵铁观音仍由手工加工外,绝大多数铁观音叶的加工均采用了机械化生产。

茶文化精选阅读

中国历史悠久的茶文化:铁观音(下)


新茶如何保存

品质好的茶叶,如果保存方法不得当,也是很快就会颜色发暗、香气散失,味道当然就不好了。无论是复合薄膜袋装茶还是听罐包装茶,都必须放在干燥的地方。如果是散装茶,可以用茶叶袋包好,置于有干燥剂(如块状未潮解石灰)的罐、坛中,坛口盖紧。如茶叶数量少而且很干燥,也可用两层防潮性能好的薄膜袋包装密封好,放在冰箱中,并且不能与其他食品混放。总而言之,新茶的保存方法:一是要干燥,二是最好低温(5℃左右)。

放在冰箱里的茶叶应该是没有经过发酵的绿茶或者半发酵的铁观音等,普洱茶、大红袍等全发酵的茶叶就不需要放在冰箱里。

此外,泡茶也是很有讲究的。从冰箱里取出茶叶后,拆开塑料袋,不要急着马上品饮,而是要先放一会儿,让茶叶在空气中回回水,适应一下外界的温度再泡饮,口感会更好。

泡茶时,不管多贵的茶叶都要先洗一下。龙井茶要先在10毫升左右的100℃水中泡一泡,醒茶之后再用水温不超过90℃的水冲泡。

怎样正确辨别铁观音秋茶、春茶和夏茶

五一后,新铁观音春茶将会开始上市。

铁观音春茶,与当下我们经常喝的秋茶,夏茶有何区别?如何正确辨别铁观音秋茶、春茶和夏茶呢?

铁观音茶叶一年基本上可以分为春、夏、暑和秋四个季节来采摘加工制作,由于海拔和气候条件的差异,有的产茶区一年最多可采五季,即春茶、夏茶、暑茶、秋茶和冬片,但为了保证茶叶的品质,目前很多产茶区只做春、夏、秋三季,有的甚至只做春茶和秋茶两季。

春季天气温暖湿润,茶树经过一个冬春的保养和生长,根系发达,吸收能力强,茶叶蕴含丰富养分。因此,正常情况下,铁观音春茶以水质闻名,其滋味特别醇厚鲜爽。而夏(暑)茶的生长季节时值炎热夏天,由于日照较强,茶树鲜叶含水量少,多酚类含量相对单一,养分比例不协调。其成茶品质相对较低。秋季天高气爽,日照长,气温稍低,利于鲜叶中的芳香物质的形成和积累;制茶季节气温低,可以合理地控制做青过程的变化。因而秋茶虽然芽小叶薄,但成茶色泽翠绿,香气特别高,品质也是很不错的。

要辨别铁观音不同季节茶叶的特征,一是可以从成茶外形区别,直观进行辨别。铁观音春茶条索圆结、肥壮、重实,色泽乌油润;叶底柔软明亮,红边鲜艳一致。夏茶由于采制时候正值炎热季节,茶树生长很快,叶子很容易老化,故条索较松散、轻飘、色杂不一致,色泽绿偏暗褐,嫩梗瘦长、叶面较大,叶底质硬,叶脉显露;而秋茶条索较春茶细小、紧结、较轻,色泽翠绿,叶底较薄,质柔软。

二是可以从香气方面加以辨别,春茶汤色金黄明亮,因所含各种有效物质较丰富,因而香气浓郁持久;夏茶香气略带粗老;秋茶泡出的汤色金黄中带绿或者清黄,但香气特高,俗称秋香。

三是通过滋味来区别辨识,春茶滋味醇厚鲜爽;夏茶汤色较淡,成茶中的二甲硫、沉香醇等香气成分含量比春茶少,咖啡碱、茶多酚等含量明显增加,故滋味较春茶淡且带涩;秋茶滋味比春茶淡,但秋茶带有一种特殊的青酸之韵,是音韵的一种表现形式。

铁观音质量鉴别:

茶条卷曲,肥壮圆结,沉重匀整,色泽砂绿,整体形状似蜻蜓头、螺旋体、青蛙腿。铁观音清香雅韵,具有独特的观音韵和天然馥郁的兰花香及回甘,滋味醇厚甘鲜,七泡有余香,是乌龙茶中的极品。

铁观音的历史发展


安溪是福建省东南部靠近厦门的一个县,是闽南乌龙茶的主产区。安溪境内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山峦重叠,林木繁多,终年云雾缭绕,山青水秀,适宜于茶树生长,而且经过历代茶人的辛勤劳动,选育繁殖了一系列茶树良种。目前境内保存的良种有60多个,铁观音、黄旦、本山、毛蟹、大叶乌龙、梅占等都属于全国知名良种,因此安溪有茶树良种宝库之称。在众多的茶树良种中,品质最优秀、知名度最高的要数铁观音了。

传说:魏说与王说并存

据考,安溪制茶始于唐末。当时翰林学士韩屋有诗云:古崖觅芝叟,乡俗乐茶歌。明代,安溪茶业的一个显著特点是饮茶、植茶、制茶传遍全县各地,迅猛发展成为农村的一大产业。明崇祯十三年前后,安溪茶农从茶树枝条压在土壤中能生根发芽得到启发,创造出茶树整株压条繁殖法。这项创造,促使安溪成了中国茶树无性繁殖的发源地。

明末清初,安溪茶农又创制了乌龙茶(青茶)。黄旦、本山、佛手、毛蟹、梅占、大叶乌龙等一大批茶树优良品种的相继发现,把安溪茶业推向了鼎盛发展阶段。但真正奠定安溪中国名茶之乡地位的,则是铁观音的出现。清朝时期,安溪茶农发现了名茶铁观音。

关于铁观音的诞生历来有两种传说。

一是魏说。相传,清雍正三年前后,西坪尧阳松林头(今西坪镇松岩村)老茶农魏荫,勤于种茶又信奉观音。一夜,魏荫在熟睡中梦见自己荷锄出门,行至一溪涧边,在石缝中发现一株茶树,正想探身采摘却被狗吠声扰醒。第二天,魏荫循梦中途径寻觅,果然在一石坑的隙间,发现一株如梦中所见的茶树,遂将茶树移植在家中并悉心培育。因所谓的观音托梦得之,所以将这茶起名铁观音。

二是王说。王说的主人公是清代的王士让,其人生性好集奇花异草。他与魏荫同是尧阳人,一个为尧阳松林头人,一个则是尧阳南岩人,两地相距不远。相关传说讲的是:乾隆元年春,士让告假南轩,于层石荒园发现一株异茶,遂移栽之。采制成品,香馥味醇,乾隆六年托方苞转献内廷。乾隆喜饮,观其外状遂赐名铁观音。

两个传说都流传了将近300年,但两种起源的争夺并没有想象中激烈。作为王说13代传人,八马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文礼是这样认为的:为安溪铁观音找到确切的起源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安溪铁观音在魏说与王说之争中得到发展,两种传说的后人也各自凭借着引以为荣的家世,成为安溪茶商的佼佼者。

复苏:铁观音放开茶叶收购

20世纪上半叶,安溪茶业的发展处于停滞阶段,茶叶外销减少,不少茶庄倒闭,大片茶园荒芜。当时曾流传一首民谣:金枝玉叶何足惜,观音不如菜豆叶,茶叶上市无人问,砍下茶树当柴烧。

时间进入20世纪下半叶,安溪茶业逐渐复苏。在当时的条件下,茶叶的销售模式是统购统销,茶叶收购站人手不够,忙不过来。再者,当时安溪茶产远大于销,尤其是外销茶由专门公司专营,许多茶因进出口权因素而滞留在经营流程当中。

没有足够的销售渠道成了当时茶农心中的痛。这个情况一直大约持续到1985年。那一年,有关放开茶叶收购的规定一出,新加坡、日本以及中国香港的茶商蜂拥而来。当年,安溪虎邱乡开始与日本厂商联系,卖给日本绿改茶。半个月卖了60吨绿改茶,赚了不少钱。时任虎邱副乡长的陈水根回忆,当时走低价路线,赚的是国际与国内市场的价格差,也从这时开始,许多茶农开始有意识地运用这些销售途径。

事实上,在1985年之前,就有茶农开始尝试经营自己的茶马古道,一些村民拿茶从汕头转销香港。

在当时,茶叶出口常通过汕头到香港中转。华福茗茶老板高金典仍清晰地记得那个时期的一些故事。他在读高二时,就和哥哥、叔叔借着放假的时候,各挑一担茶叶,风尘仆仆先步行到安溪县城,再从安溪乘车至漳州,这就需要一天时间,然后从漳州乘车到广东的南阳再到汕头,这需要两天时间。一到那地方马上有在等待的买茶人,他们接过茶担抓起一把就谈价钱,谈好了直接将茶装船。这样几天一个来回,一个人能挣个10元钱左右。他说。

茶王赛:铁观音茶价上涨

此后,铁观音以其独特的韵味,价格一路上涨,从1985年的1斤一二十元,变化到上世纪90年代初的1斤100元左右。

1992年,魏荫的第9代传人魏月德贷款1万多元在村里举办茶王赛。这是安溪茶农首次独资举办的茶王赛,请来专家张天福、李冬水主评,引起轰动,汕头等地客商闻讯赶来。这一事件促使优质茶价比普通茶高出5倍以上。次年11月,茶王赛走出安溪,在泉州首度举行,500克茶叶拍卖成交价1万元。

安溪不断举办的茶王赛,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其中便包括海峡对岸的中国台湾地区。据有关部门统计,十几年来台商在安溪投资创办的涉茶企业达29家,投资总额数亿元。

追溯两地的茶缘历史,记者发现,早在明万历年间,安溪乡农就开始入垦台湾,选择有山有水、地形、地貌与安溪相似的地方拓荒种茶。清嘉庆三年,大量安溪人迁居台湾,带去了茶苗,也带去了安溪的茶俗。清咸丰五年,安溪人林凤池率先把乌龙茶引入台湾,种植在台湾冻顶山,相传这就是台湾冻顶乌龙茶的起源。

安溪西坪人王义程在台湾对从家乡传过去的乌龙茶制作技术进一步改进,创制出台湾包种茶,并在台北县茶区大力倡导和传授技术。清光绪年间,安溪福美村张尔妙、张尔乾兄弟将家乡的铁观音茶苗引入台湾,在木栅区樟湖山种植成功,从此,木栅铁观音声名远扬,逐步发展成为台湾铁观音的主要产区。

台湾茶商的到来不仅带来了资金、设备和技术,而且带来了新的观念和管理模式,对安溪茶业生产的各个领域产生较大影响。台资茶企进入安溪后,安溪茶农的观念有了很大的转变,不仅能种好茶,还能够根据市场的需求,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现在茶农的生产经营已经逐渐向产品多样化方向发展。

话安溪铁观音历史


一、话安溪铁观音历史安溪,是中国乌龙茶(名茶)之乡。

安溪,是世界名茶铁观音的发源地。

安溪,蕴涵着丰富的古老的茶文化。

翻开安溪的历史,就是一部中国茶叶发展史。安溪悠久的产茶历史,有着丰富的茶树资源,众多的茶树品种,精湛的制茶经验,独特的制茶技艺,优良的茶叶品质,多彩多姿的茶文化积淀,是我国茶叶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有史以来,安溪人以茶为生,茶业生产的兴衰与安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直至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安溪仍有80%的人的生产、生活与茶相关,30%的人直接从事这一产业,年产茶叶约占全国乌龙茶总产量的四分之一,年出口创汇2000多万美元。

安溪人,种茶、制茶、品茶、泡茶,赛茶王、吟茶诗、唱茶歌、跳茶舞因为茶,安溪被誉为飘香的土地。安溪,以铁观音而蜚声海内外。

自古高山云雾出好茶。安溪地处戴云山东南坡,地表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境内多山,群山环抱,峰峦叠翠,甘泉潺流,气候温和,水量充沛;

千年的实践,总结出了精湛的制茶技艺,选育出了优良的茶树品种,构成了得天独厚的天、地、人、种四种兼备的古老茶区。

安溪境内有不少古老的野生茶树。在蓝田剑斗地等地发现的野生茶树,树高7米,冠达3.2米。据专家论证,已有1000多年的生长历史。此外,在西坪、福前等地也不断发现野生茶树,表明了安溪具有丰富的茶树资源。

据考,安溪产茶始于唐末。当时韩林学士韩屋有诗云:古崖觅芝叟,乡俗乐茶歌。明清时期,是安溪茶叶走向鼎盛的一个重要阶段。明代,安溪茶业生产的一个显著特点是饮茶、植茶、制茶广泛传遍至全县各地,并迅猛发展成为农村的一大产业。

明崇祯十三年(1640年)前后,安溪茶农从茶树枝条压在土壤中能生根发芽得到启发,创造出茶树整株压条繁殖法。因而,使安溪成了中国茶树无性繁殖的发源地。明末清初,安溪茶农又创制了乌龙茶。乌龙茶即介于红茶与青茶之间的半发酵的特种茶。

明清雍正三年(1728)前后,安溪茶农又发现了名茶铁观音。特别的乌龙茶制作工艺,独一无二的铁观音,奠定了安溪作为中国名茶之乡的地位。

新中国成立后,安溪茶业得以恢复,尤其是改革开放后,更使安溪茶业呈现勃勃生机,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辉煌。

全县现有茶园面积22.5万亩,百分之百是无性系品种。铁观音、黄金桂、本山、毛蟹、大叶乌龙等五大名茶占茶园面积的90%,并建有10万亩铁观音基地,6万亩绿色食品基地,茶叶年产量超过1.5万吨,总产值3亿多元。全县茶叶产量占福建省乌龙茶总产量的1/3,占全国乌龙茶总产的1/4。

安溪茶叶在自身发展的同时,乌龙茶生产技术和铁观音等优质名茶也不断向海内外广泛传播。茶业已成为了安溪县最大的生产支柱和劳动人民赖以生存的主要经济来源。时有谣千村学种茶,杉茶遍户栽,植茶当防老,茶价供万家。(防老既养老之意)

千百年来,随着乌龙茶品类的诞生和发展,在安溪这块飘香的土地上,逐步形成了古老独特,绚丽多姿的茶文化。

安溪茶文化集历史、经济、宗教、民俗、礼仪、教育、医学、园艺、陶瓷于一堂,融诗词、书画、歌舞、戏剧、文学艺术于一体。目前,已形成了一套十分讲究的品茶技艺茶道、茶礼、茶论、茶俗,并把品茶技艺融进南音、茶歌、茶舞、赛茶王、茶艺表演、茶餐等活动中,成为独具一格,品味较高的安溪茶乡茶文化。

安溪铁观音茶的历史渊源


安溪铁观音茶的历史渊源很深厚,安溪产茶始于1725,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安溪铁观音茶则起源于清雍正年间。安溪铁观音独具“观音韵”,清香雅韵,“七泡余香溪月露,满心喜乐岭云涛”。

铁观音属于乌龙茶类,是乌龙茶的代表。据载,安溪铁观音茶起源于清雍正年间,当时安溪茶农选育出许多优良茶树品种,其中以铁观音制茶品质为最优。铁观音问世后,迅速传播到周边的虎邱、大坪、龙涓、芦田、尚卿、长坑等乡镇,因其品质优异、香味独特,各地相互仿制。清光绪二十二年(公元1896年),安溪人张乃妙、张乃乾兄弟将铁观音传至台湾木栅区。并先后传到福建省的永春、南安、华安、平和、福安、崇安、莆田、仙游等县和广东等省。这一时期,安溪乌龙茶生产技术也不断向海外广泛传播,铁观音等优质名茶声誉日增。

新中国成立后,安溪茶业呈现出崭新的面貌,特别是其生产了乌龙茶中的珍品铁观音,奠定了安溪作为中国名茶之乡的地位。改革开放后,在安溪人不懈的努力下,茶业更是焕发出勃勃生机,成为了安溪县支柱产业和当地居民赖以生存的主要经济来源。

安溪铁观音茶的历史渊源很深厚,奠定了安溪铁观音所独具的“观音韵”。

中国的制茶历史


中国制茶历史悠久,自发现野生茶树,从生煮羹饮,到饼茶散茶,从绿茶到多茶类,从手工操作到机械化制茶,期间经历了复杂的变革。各种茶类的品质特征形成,除了茶树品种和鲜叶原料的影响外,加工条件和制造方法是重要的决定因素。本文就制茶历史做简单介绍。

(一)从生煮羹饮到晒干收藏

茶之为用,最早从咀嚼茶树的鲜叶开始,发展到生煮羹饮。生煮者,类似现代的煮菜汤。如云南基诺族至今仍有吃凉拌茶习俗,鲜叶揉碎放碗中,加入少许黄果叶,大蒜,辣椒和盐等作配料,再加入泉水拌匀;茶作羹饮,有《晋书》记吴人采茶煮之,曰茗粥,甚至到了唐代,仍有吃茗粥的习惯。三国时,魏朝已出现了茶叶的简单加工,采来的叶子先做成饼,晒干或烘干,这是制茶工艺的萌芽。

(二)从蒸青造形到龙团凤饼

初步加工的饼茶仍有很浓的青草味,经反复实践,发明了蒸青制茶。即将茶的鲜叶蒸后碎制,饼茶穿孔,贯串烘干,去其青气。但仍苦涩味,于是又通过洗涤鲜叶,蒸青压榨,去汁制饼,使茶叶苦涩味大大降低。

自唐至宋,贡茶兴起,成立了贡茶院,即制茶厂,组织官员研究制茶技术,从而促使茶叶生产不断改革。唐代蒸青作饼已经逐渐完善,陆羽《茶经之造》记述:晴,采之。蒸之,捣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茶之干矣。,即此时完整的蒸青茶饼制作工序为:蒸茶、解块、捣茶、装模、拍压、出模、列茶晾干、穿孔、烘焙、成穿、封茶。

宋代,制茶技术发展很快。新品不断涌现。北宋年间,做成团片状的龙凤团茶盛行。宋代《宣和北苑贡茶录》记述宋太平兴国初,特置龙凤模,遣使即北苑造团茶,以别庶饮,龙凤茶盖始于此。龙凤团茶的制造工艺,据宋代赵汝励《北苑别录》记述,有六道工序:蒸茶、榨茶、研茶、造茶、过黄、烘茶。茶芽采回后,先浸泡水中,挑选匀整芽叶进行蒸青,蒸后冷水清洗,然后小榨去水,大榨去茶汁,去汁后置瓦盆内兑水研细,再入龙凤模压饼、烘干。龙凤团茶的工序中,冷水快冲可保持绿色,提高了茶叶质量,而水浸和榨汁的做法,由于夺走真味,使茶香极大损失,且整个制作过程耗时费工,这些均促使了蒸青散茶的出现。

(三)从团饼茶到散叶茶

在蒸青团茶的生产中,为了改善苦味难除、香味不正的缺点,逐渐采取蒸后不揉不压,直接烘干的做法,将蒸青团茶改造为蒸青散茶,保持茶的香味,同时还出现了对散茶的鉴赏方法和品质要求。这种改革出现在宋代。《宋史食货志》载:茶有两类,曰片茶,曰散茶,片茶即饼茶。元代王桢在《农书卷十百谷谱》中,对当时制蒸青散茶工序有详细记载采讫,一甑微蒸,生熟得所。蒸已,用筐箔薄摊,乘湿揉之,入焙,匀布火,烘令干,勿使焦。由宋至元,饼茶、龙凤团茶和散茶同时并存,到了明代,由于明太祖朱元璋于1391年下诏,废龙团兴散茶。使得蒸青散茶大为盛行。

(四)从蒸青到炒青

相比于饼茶和团茶,茶叶的香味在蒸青散茶得到了更好的保留,然而,使用蒸青方法,依然存在香味不够浓郁的缺点。于是出现了利用干热发挥茶叶优良香气的炒青技术。炒青绿茶自唐代已始而有之。唐刘禹锡《西山兰若试茶歌》中言道:山僧后檐茶数丛斯须炒成满室香,又有自摘至煎俄顷余之句,说明嫩叶经过炒制而满室生香,有炒制时间不常,这是至今发现的关于炒青绿茶最早的文字记载。经唐、宋、元代的进一步发展,炒青茶逐渐增多,到了明代,炒青制法日趋完善,在《茶录》、《茶疏》、《茶解》中均有详细记载。其制法大体为:高温杀青、揉捻、复炒、烘焙至干,这种工艺与现代炒青绿茶制法非常相似,参看附录中绿茶制造工艺。

(五)从绿茶发展至其它茶类

在制茶的过程中,由于注重确保茶叶香气和滋味的探讨,通过不同加工方法,从不发酵、半发酵到全发酵一系列不同发酵程序所引起茶叶内质的变化,探索到了一些规律,从而使茶叶从鲜叶到原料,通过不同的制造工艺,制成各类色、香、味、形品质特征不同的六大茶类,即绿茶、黄茶、黑茶、白茶、红茶、青茶。

(1)黄茶的产生

绿茶的基本工艺是杀青、揉捻、干燥,当绿茶炒制工艺掌握不当,如炒青杀青温度低,蒸青杀青时间长,或杀青后未及时摊凉及时揉捻,或揉捻后未及时烘干炒干,堆积过久,使叶子变黄,产生黄叶黄汤,类似后来出现的黄茶。因此,黄茶的产生可能是从绿茶制法不当演变而来。明代许次纾《茶疏》(1597年)记载了这种演变历史。

(2)黑茶的出现

绿茶杀青时叶量过多火温低,使叶色变为近似黑色的深褐绿色,或以绿毛茶堆积后发酵,渥成黑色,这是产生黑茶的过程。黑茶的制造始于明代中叶。明御史陈讲疏记载了黑茶的生产(1524年):商茶低仍,悉征黑茶,产地有限。

(3)白茶的由来和演变

唐、宋时所谓的白茶,是指偶然发现的白叶茶树采摘而成的茶,与后来发展起来的不炒不揉而成的白茶不同。而到了明代,出现了类似现在的白茶。田艺蘅《煮泉小品》记载:茶者以火作者为次,生晒者为上,亦近自然清翠鲜明,尤为可爱。

现代白茶是从宋代绿茶三色细芽、银丝水芽开始逐渐演变而来的。最初是指干茶表面密布白色茸毫、色泽银白的白毫银针,后来经发展又产生了白牡丹、贡眉、寿眉等其它花色。

(4)红茶的产生和发展

红茶起源于十六世纪。在茶叶制造发展过程中,发现日晒代替杀青,揉捻后叶色红变而产生了红茶。最早的红茶生产从福建崇安的小种红茶开始。清代刘靖《片刻余闲集》中记述山之第九曲处有星村镇,为行家萃聚。外有本省邵武、江西广信等处所产之茶,黑色红汤,土名江西乌,皆私售于星村各行。自星村小种红茶出现后,逐渐演变产生了工夫红茶。后20世纪20年代,印度发展将茶叶切碎加工的红碎茶,我国于20世纪50年代也开始试制红碎茶。

(5)青茶的起源

青茶介于绿茶、红茶之间,先绿茶制法,再红茶制法,从而悟出了青茶制法。

青茶的起源,学术界尚有争议,有的推论出现在北宋,有的推定于清咸丰年间,但都认为最早在福建创制。清初王草堂《茶说》:武夷茶...茶采后,以竹筐匀铺,架于风日中,名曰晒青,俟其青色渐收,然后再加炒焙烹出之时,半青半红,青者乃炒色,红者乃焙色也。现福建武夷岩茶的制法仍保留了这种传统工艺的特点。

(六)从素茶到花香茶

茶加香料或香花的做法已有很久的历史。宋代蔡襄《茶录》提到加香料茶茶有真香,而入贡者微以龙脑和膏,欲助其香。南宋已有茉莉花焙茶的记载,施岳《步月.茉莉》词注:茉莉岭表所产古人用此花焙茶。

到了明代,窨花制茶技术日益完善,且可用于制茶的花品种繁多,据《茶谱》记载,有桂花、茉莉、玫瑰、蔷薇、兰蕙、桔花、栀子、木香、梅花九种之多。现代窨制花茶,除了上述花种外,还有白兰、玳瑁、珠兰等。

由于制茶技术不断改革,各类制茶机械相继出现,先是小规模手工作业,接着出现各道工序机械化。除了少数名贵茶仍由手工加工外,绝大多数茶叶的加工均采用了机械化生产。

附:六大茶类的制造工艺简介

(一)绿茶制造工艺

绿茶的加工,简单分为杀青、揉捻和干燥三个步骤,其中关键在于初制的第一道工序,即杀青。鲜叶通过杀青,酶的活性钝化,内含的各种化学成分,基本上是在没有酶影响的条件下,由热力作用进行物理化学变化,从而形成了绿茶的品质特征。

(1)杀青

杀青对绿茶品质起着决定性作用。通过高温,破坏鲜叶中酶的特性,制止多酚类物质氧化,以防止叶子红变;同时蒸发叶内的部分水份,使叶子变软,为揉捻造形创造条件。随着水分的蒸发,鲜叶中具有青草气的低沸点芳香物质挥发消失,从而是茶叶香气得到改善。

除特种茶外,该过程均在杀青机中进行。影响杀青质量的因素有杀青温度、投叶量、杀青机种类、时间、杀青方式等。它们是一个整体,互相牵连制约。

(2)揉捻

揉捻是绿茶塑造外形的一道工序。通过利用外力作用,使叶片揉破变轻,卷转成条,体积缩小,且便于冲泡。同时部分茶汁挤溢附着在叶表面,对提高茶滋味浓度也有重要作用。

制绿茶的揉捻工序有冷揉与热揉之分。所谓冷揉,即杀青叶经过摊凉后揉捻;热揉则是杀青叶不经摊凉而趁热进行的揉捻。嫩叶宜冷揉以保持黄绿明亮之汤色于嫩绿的叶底,老叶宜热揉以利于条索紧结,减少碎末。

目前,除名茶仍用手工操作外,大宗绿茶的揉捻作业已实现机械化。

(3)干燥

干燥的目的,蒸发水分,并整理外形,充分发挥茶香。

干燥方法,有烘干、炒干和晒干三种形式。绿茶的干燥工序,一般先经过烘干,然后再进行炒干。因揉捻后的茶叶,含水量仍很高,如果直接炒干,会在炒干机的锅内很快结成团块,茶汁易粘结锅壁。故此,茶叶先进行烘干,使含水量降低至符合锅炒的要求。

(二)红茶制造工艺

我国红茶包括工夫红茶、红碎茶和小种红茶,其制法大同小异,都有萎凋、揉捻、发酵、干燥四个工序。各种红茶的品质特点都是红汤红叶,色香味的形成都有类似的化学变化过程,只是变化的条件、程度上存在差异而已。下文以工夫红茶为例,简介红茶的制造工艺。

(1)萎凋

萎凋是指鲜叶经过一段时间失水,使一定硬脆的梗叶成萎蔫凋谢状况的过程,是红茶初制的第一道工序。经过萎凋,可适当蒸发水分,叶片柔软,韧性增强,便于造形。此外,这一过程和使青草味消失,茶叶清香欲现,是形成红茶香气的重要加工阶段。萎凋方法有自然萎凋和萎凋槽萎凋两种。自然萎凋即将茶叶薄摊在室内或室外阳光不太强处,搁放一定的时间。萎凋槽萎凋是将鲜叶置于通气槽体中,通以热空气,以加速萎凋过程,这是目前普遍使用的萎凋方法。

(2)揉捻

红茶揉捻的目的,与绿茶相同,茶叶在揉捻过程中成形并增进色香味浓度,同时,由于叶细胞被破坏,便于在酶的作用下进行必要的氧化,利于发酵的顺利进行。

(3)发酵

发酵是红茶制作的独特阶段,经过发酵,叶色由绿变红,形成红茶红叶红汤的品质特点。其机理是叶子在揉捻作用下,组织细胞膜结构收到破坏,透性增大,使多酚类物质与氧化酶充分接触,在酶促作用下产生氧化聚合作用,其它化学成分亦相应发生深刻变化,使绿色的茶叶产生红变,形成红茶的色香味品质。目前普遍使用发酵机控制温度和时间进行发酵。发酵适度,嫩叶色泽红匀,老叶红里泛青,青草气消失,具有熟果香。

(4)干燥

干燥是将发酵好的茶坯,采用高温烘焙,迅速蒸发水分,达到保质干度的过程。其目的有三:利用高温迅速钝化酶的活性,停止发酵;蒸发水分,缩小体积,固定外形,保持干度以防霉变;散发大部分低沸点青草气味,激化并保留高沸点芳香物质,获得红茶特有的甜香。

(三)乌龙茶的制作工艺

乌龙茶的制造,其工序概括起来可分为:萎凋、做青、炒青、揉捻、干燥,其中做青是形成乌龙茶特有品质特征的关键工序,是奠定乌龙茶香气和滋味的基础。

(1)萎凋

萎凋即是乌龙茶区所指的凉青、晒青。通过萎凋散发部分水分,提高叶子韧性,便于后续工序进行;同时伴随着失水过程,酶的活性增强,散发部分青草气,利于香气透露。

乌龙茶萎凋的特殊性,区别于红茶制造的萎凋。红茶萎凋不仅失水程度大,而且萎凋、揉捻、发酵工序分开进行,而乌龙茶的萎凋和发酵工序不分开,两者相互配合进行。通过萎凋,以水分的变化,控制叶片内物质适度转化,达到适宜的发酵程度。萎凋方法有四种:凉青(室内自然萎凋)、晒青(日光萎凋)、烘青(加温萎凋)、人控条件萎凋。

(2)做青

做青是乌龙茶制作的重要工序,特殊的香气和绿叶红镶边就是做青中形成的。萎凋后的茶叶置于摇青机中摇动,叶片互相碰撞,擦伤叶缘细胞,从而促进酶促氧化作用。摇动后,叶片由软变硬。再静置一段时间,氧化作用相对减缓,使叶柄叶脉中的水分慢慢扩散至叶片,此时鲜叶又逐渐膨胀,恢复弹性,叶子变软。经过如此有规律的熟悉动与静的过程,茶叶发生了一系列生物化学变化。叶缘细胞的破坏,发生轻度氧化,叶片边缘呈现红色。叶片中央部分,叶色由暗绿转变为黄绿,即所谓的绿叶红镶边;同时水分的蒸发和运转,有利于香气、滋味的发展。

(3)炒青

乌龙茶的内质已在做青阶段基本形成,炒青是承上启下的转折工序,它象绿茶的杀青一样,主要是抑制鲜叶中的酶的活性,控制氧化进程,防止叶子继续红变,固定做青形成的品质。其次,是低沸点青草气挥发和转化,形成馥郁的茶香。同时通过湿热作用破坏部分叶绿素,使叶片黄绿而亮。此外,还可挥发一部分水分,使叶子柔软,便于揉捻。

(4)揉捻

其作用同于绿茶

(5)干燥

干燥可抑制酶性氧化,蒸发水分和软化叶子,并起热化作用,消除苦涩味,促进滋味醇厚。

(四)白茶制造工艺

白茶是我国特产,主产于福建省。白茶的干茶表面密布白色茸毫,其品质特征的形成,一是采摘多毫的幼嫩芽叶制成,二是制法上采取不炒不揉的晾晒烘干工艺。

目前白茶种类不多,有芽茶(白毫银针)、叶茶(如贡眉)之分,制作工艺简单。

白毫银针制作工序为:茶芽、萎凋、烘焙、筛拣、复火、装箱。

白牡丹、贡眉工艺为:鲜叶、萎凋、烘焙(或阴干)、拣剔(或筛拣)、复火、装箱。

(五)黄茶制作工艺

黄茶的品质特点是黄汤黄叶,制法特点主要是闷黄过程,利用高温杀青破坏酶的活性,其后多酚物质的氧化作用则是由于湿热作用引起,并产生一些有色物质。变色程度较轻的,是黄茶,程度重的,则形成了黑茶。

其典型工艺流程是杀青、闷黄、干燥,揉捻不是黄茶必不可少的工艺。

(1)杀青

黄茶通过杀青,以破坏酶的活性,蒸发一部分水分,散发青草气,对香味的形成有重要作用。

(2)闷黄

闷黄是黄茶类制造工艺的特点,是形成黄色黄汤的关键工序。从杀青到干燥结束,都可以为茶叶的黄变创造适当的湿热工艺条件,但作为一个制茶工序,有的茶在杀青后闷黄,有的则在毛火后闷黄,有的闷炒交替进行。针对不同茶叶品质,方法不一,但殊途同归,都是为了形成良好的黄色黄汤品质特征。

影响闷黄的因素主要有茶叶的含水量和叶温。含水量多,叶问愈高,则湿热条件下的黄变过程也愈快。

(3)干燥

黄茶的干燥一般分几次进行,温度也比其它茶类偏低。

(六)黑茶的制造工艺

黑茶的制造工艺为杀青、揉捻、渥堆、干燥。其中渥堆是黑茶制造的特有工序,也是形成黑茶品质的关键工序。

(1)杀青

由于黑茶采摘的叶子粗老,含水量低,需高温快炒,翻动快匀,呈暗绿色即可。

(2)揉捻

杀青叶出锅后,立即趁热揉捻,易于塑造良好外形。揉捻方法与一般红、绿茶相同。

(3)渥堆

揉捻后的叶子,堆方在篾垫上,厚15~25厘米,上盖湿布,并加盖物,以保湿保温,进行渥堆过程。渥堆进行中,应根据堆温变化,适时翻动1~2次。

关于渥堆的化学变化实质,目前尚未有定论,目前茶学界有酶促作用、微生物作用和湿热作用三种学说,但一般认为起主要作用的是水热作用,与黄茶的闷黄过程类似。

(4)干燥

有烘焙法、晒干法,以固定品质,防止变质。

我国制茶历史


中国制茶历史悠久,自发现野生茶树,从生煮羹饮,到饼茶散茶,从绿茶到多茶类,从手工操作到机械化制茶,期间经历了复杂的变革。各种茶类的品质特征形成,除了茶树品种和鲜叶原料的影响外,加工条件和制造方法是重要的决定因素。

(一)从生煮羹饮到晒干收藏

茶之为用,最早从咀嚼茶树的鲜叶开始,发展到生煮羹饮。生煮者,类似现代的煮菜汤。如云南基诺族至今仍有吃凉拌茶习俗,鲜叶揉碎放碗中,加入少许黄果叶,大蒜,辣椒和盐等作配料,再加入泉水拌匀;茶作羹饮,有《晋书》记吴人采茶煮之,曰茗粥,甚至到了唐代,仍有吃茗粥的习惯。

三国时,魏朝已出现了茶叶的简单加工,采来的叶子先做成饼,晒干或烘干,这是制茶工艺的萌芽。

(二)从蒸青造形到龙团凤饼

初步加工的饼茶仍有很浓的青草味,经反复实践,发明了蒸青制茶。即将茶的鲜叶蒸后碎制,饼茶穿孔,贯串烘干,去其青气。但仍苦涩味,于是又通过洗涤鲜叶,蒸青压榨,去汁制饼,使茶叶苦涩味大大降低。

自唐至宋,贡茶兴起,成立了贡茶院,即制茶厂,组织官员研究制茶技术,从而促使茶叶生产不断改革。

唐代蒸青作饼已经逐渐完善,陆羽《茶经.之造》记述:晴,采之。蒸之,捣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茶之干矣。,即此时完整的蒸青茶饼制作工序为:蒸茶、解块、捣茶、装模、拍压、出模、列茶晾干、穿孔、烘焙、成穿、封茶。

宋代,制茶技术发展很快。新品不断涌现。北宋年间,做成团片状的龙凤团茶盛行。宋代《宣和北苑贡茶录》记述宋太平兴国初,特置龙凤模,遣使即北苑造团茶,以别庶饮,龙凤茶盖始于此。

龙凤团茶的制造工艺,据宋代赵汝励《北苑别录》记述,有六道工序:蒸茶、榨茶、研茶、造茶、过黄、烘茶。茶芽采回后,先浸泡水中,挑选匀整芽叶进行蒸青,蒸后冷水清洗,然后小榨去水,大榨去茶汁,去汁后置瓦盆内兑水研细,再入龙凤模压饼、烘干。

龙凤团茶的工序中,冷水快冲可保持绿色,提高了茶叶质量,而水浸和榨汁的做法,由于夺走真味,使茶香极大损失,且整个制作过程耗时费工,这些均促使了蒸青散茶的出现。

(三)从团饼茶到散叶茶

在蒸青团茶的生产中,为了改善苦味难除、香味不正的缺点,逐渐采取蒸后不揉不压,直接烘干的做法,将蒸青团茶改造为蒸青散茶,保持茶的香味,同时还出现了对散茶的鉴赏方法和品质要求。

这种改革出现在宋代。《宋史.食货志》载:茶有两类,曰片茶,曰散茶,片茶即饼茶。元代王桢在《农书.卷十.百谷谱》中,对当时制蒸青散茶工序有详细记载采讫,一甑微蒸,生熟得所。蒸已,用筐箔薄摊,乘湿揉之,入焙,匀布火,烘令干,勿使焦。

由宋至元,饼茶、龙凤团茶和散茶同时并存,到了明代,由于明太祖朱元璋于1391年下诏,废龙团兴散茶。使得蒸青散茶大为盛行。

(四)从蒸青到炒青

相比于饼茶和团茶,茶叶的香味在蒸青散茶得到了更好的保留,然而,使用蒸青方法,依然存在香味不够浓郁的缺点。于是出现了利用干热发挥茶叶优良香气的炒青技术。

炒青绿茶自唐代已始而有之。唐刘禹锡《西山兰若试茶歌》中言道:山僧后檐茶数丛斯须炒成满室香,又有自摘至煎俄顷余之句,说明嫩叶经过炒制而满室生香,有炒制时间不常,这是至今发现的关于炒青绿茶最早的文字记载。

经唐、宋、元代的进一步发展,炒青茶逐渐增多,到了明代,炒青制法日趋完善,在《茶录》、《茶疏》、《茶解》中均有详细记载。其制法大体为:高温杀青、揉捻、复炒、烘焙至干,这种工艺与现代炒青绿茶制法非常相似,参看附录中绿茶制造工艺。

(五)从绿茶发展至其它茶类

在制茶的过程中,由于注重确保茶叶香气和滋味的探讨,通过不同加工方法,从不发酵、半发酵到全发酵一系列不同发酵程序所引起茶叶内质的变化,探索到了一些规律,从而使茶叶从鲜叶到原料,通过不同的制造工艺,制成各类色、香、味、形品质特征不同的六大茶类,即绿茶、黄茶、黑茶、白茶、红茶、青茶。

中国制茶历史的发展


(一)从生煮羹饮到晒干收藏

茶之为用,最早从咀嚼茶树的鲜叶开始,发展到生煮羹饮。生煮者,类似现代的煮菜汤。如云南基诺族至今仍有吃凉拌茶习俗,鲜叶揉碎放碗中,加入少许黄果叶,大蒜,辣椒和盐等作配料,再加入泉水拌匀;茶作羹饮,有《晋书》记吴人采茶煮之,曰茗粥,甚至到了唐代,仍有吃茗粥的习惯。

三国时,魏朝已出现了茶叶的简单加工,采来的叶子先做成饼,晒干或烘干,这是制茶工艺的萌芽。

(二)从蒸青造形到龙团凤饼

初步加工的饼茶仍有很浓的青草味,经反复实践,发明了蒸青制茶。即将茶的鲜叶蒸后碎制,饼茶穿孔,贯串烘干,去其青气。但仍苦涩味,于是又通过洗涤鲜叶,蒸青压榨,去汁制饼,使茶叶苦涩味大大降低。

自唐至宋,贡茶兴起,成立了贡茶院,即制茶厂,组织官员研究制茶技术,从而促使茶叶生产不断改革。

唐代蒸青作饼已经逐渐完善,陆羽《茶经之造》记述:晴,采之。蒸之,捣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茶之干矣。,即此时完整的蒸青茶饼制作工序为:蒸茶、解块、捣茶、装模、拍压、出模、列茶晾干、穿孔、烘焙、成穿、封茶。

宋代,制茶技术发展很快。新品不断涌现。北宋年间,做成团片状的龙凤团茶盛行。宋代《宣和北苑贡茶录》记述宋太平兴国初,特置龙凤模,遣使即北苑造团茶,以别庶饮,龙凤茶盖始于此。

龙凤团茶的制造工艺,据宋代赵汝励《北苑别录》记述,有六道工序:蒸茶、榨茶、研茶、造茶、过黄、烘茶。茶芽采回后,先浸泡水中,挑选匀整芽叶进行蒸青,蒸后冷水清洗,然后小榨去水,大榨去茶汁,去汁后置瓦盆内兑水研细,再入龙凤模压饼、烘干。

龙凤团茶的工序中,冷水快冲可保持绿色,提高了茶叶质量,而水浸和榨汁的做法,由于夺走真味,使茶香极大损失,且整个制作过程耗时费工,这些均促使了蒸青散茶的出现。

(三)从团饼茶到散叶茶

在蒸青团茶的生产中,为了改善苦味难除、香味不正的缺点,逐渐采取蒸后不揉不压,直接烘干的做法,将蒸青团茶改造为蒸青散茶,保持茶的香味,同时还出现了对散茶的鉴赏方法和品质要求。

这种改革出现在宋代。《宋史食货志》载:茶有两类,曰片茶,曰散茶,片茶即饼茶。元代王桢在《农书卷十百谷谱》中,对当时制蒸青散茶工序有详细记载采讫,一甑微蒸,生熟得所。蒸已,用筐箔薄摊,乘湿揉之,入焙,匀布火,烘令干,勿使焦。

由宋至元,饼茶、龙凤团茶和散茶同时并存,到了明代,由于明太祖朱元璋于1391年下诏,废龙团兴散茶。使得蒸青散茶大为盛行。

(四)从蒸青到炒青

相比于饼茶和团茶,茶叶的香味在蒸青散茶得到了更好的保留,然而,使用蒸青方法,依然存在香味不够浓郁的缺点。于是出现了利用干热发挥茶叶优良香气的炒青技术。

炒青绿茶自唐代已始而有之。唐刘禹锡《西山兰若试茶歌》中言道:山僧后檐茶数丛斯须炒成满室香,又有自摘至煎俄顷余之句,说明嫩叶经过炒制而满室生香,有炒制时间不常,这是至今发现的关于炒青绿茶最早的文字记载。

经唐、宋、元代的进一步发展,炒青茶逐渐增多,到了明代,炒青制法日趋完善,在《茶录》、《茶疏》、《茶解》中均有详细记载。其制法大体为:高温杀青、揉捻、复炒、烘焙至干,这种工艺与现代炒青绿茶制法非常相似,参看附录中绿茶制造工艺。

(五)从绿茶发展至其它茶类

在制茶的过程中,由于注重确保茶叶香气和滋味的探讨,通过不同加工方法,从不发酵、半发酵到全发酵一系列不同发酵程序所引起茶叶内质的变化,探索到了一些规律,从而使茶叶从鲜叶到原料,通过不同的制造工艺,制成各类色、香、味、形品质特征不同的六大茶类,即绿茶、黄茶、黑茶、白茶、红茶、青茶。

(1)黄茶的产生绿茶的基本工艺是杀青、揉捻、干燥,当绿茶炒制工艺掌握不当,如炒青杀青温度低,蒸青杀青时间长,或杀青后未及时摊凉及时揉捻,或揉捻后未及时烘干炒干,堆积过久,使叶子变黄,产生黄叶黄汤,类似后来出现的黄茶。因此,黄茶的产生可能是从绿茶制法不当演变而来。明代许次纾《茶疏》(1597年)记载了这种演变历史。

(2)黑茶的出现绿茶杀青时叶量过多火温低,使叶色变为近似黑色的深褐绿色,或以绿毛茶堆积后发酵,渥成黑色,这是产生黑茶的过程。黑茶的制造始于明代中叶。明御史陈讲疏记载了黑茶的生产(1524年):商茶低仍,悉征黑茶,产地有限。

(3)白茶的由来和演变唐、宋时所谓的白茶,是指偶然发现的白叶茶树采摘而成的茶,与后来发展起来的不炒不揉而成的白茶不同。而到了明代,出现了类似现在的白茶。田艺蘅《煮泉小品》记载:茶者以火作者为次,生晒者为上,亦近自然清翠鲜明,尤为可爱。

现代白茶是从宋代绿茶三色细芽、银丝水芽开始逐渐演变而来的。最初是指干茶表面密布白色茸毫、色泽银白的白毫银针,后来经发展又产生了白牡丹、贡眉、寿眉等其它花色。

(4)红茶的产生和发展红茶起源于十六世纪。在茶叶制造发展过程中,发现日晒代替杀青,揉捻后叶色红变而产生了红茶。最早的红茶生产从福建崇安的小种红茶开始。清代刘靖《片刻余闲集》中记述山之第九曲处有星村镇,为行家萃聚。外有本省邵武、江西广信等处所产之茶,黑色红汤,土名江西乌,皆私售于星村各行。自星村小种红茶出现后,逐渐演变产生了工夫红茶。后20世纪20年代,印度发展将茶叶切碎加工的红碎茶,我国于20世纪50年代也开始试制红碎茶。

(5)青茶的起源青茶介于绿茶、红茶之间,先绿茶制法,再红茶制法,从而悟出了青茶制法。青茶的起源,学术界尚有争议,有的推论出现在北宋,有的推定于清咸丰年间,但都认为最早在福建创制。清初王草堂《茶说》:武夷茶...茶采后,以竹筐匀铺,架于风日中,名曰晒青,俟其青色渐收,然后再加炒焙烹出之时,半青半红,青者乃炒色,红者乃焙色也。现福建武夷岩茶的制法仍保留了这种传统工艺的特点。

(六)从素茶到花香茶

茶加香料或香花的做法已有很久的历史。宋代蔡襄《茶录》提到加香料茶茶有真香,而入贡者微以龙脑和膏,欲助其香。南宋已有茉莉花焙茶的记载,施岳《步月.茉莉》词注:茉莉岭表所产古人用此花焙茶。

到了明代,窨花制茶技术日益完善,且可用于制茶的花品种繁多,据《茶谱》记载,有桂花、茉莉、玫瑰、蔷薇、兰蕙、桔花、栀子、木香、梅花九种之多。现代窨制花茶,除了上述花种外,还有白兰、玳瑁、珠兰等。

由于制茶技术不断改革,各类制茶机械相继出现,先是小规模手工作业,接着出现各道工序机械化。除了少数名贵茶仍由手工加工外,绝大多数茶叶的加工均采用了机械化生产。

浅究中国的制茶历史


一、从生煮羹饮到晒干收藏

茶之为用,最早从咀嚼茶树的鲜叶开始,发展到生煮羹饮。生煮者,类似现代的煮菜汤。如云南基诺族至今仍有吃凉拌茶习俗,鲜叶揉碎放碗中,加入少许黄果叶,大蒜,辣椒和盐等作配料,再加入泉水拌匀;茶作羹饮,有《晋书》记吴人采茶煮之,曰茗粥,甚至到了唐代,仍有吃茗粥的习惯。

三国时,魏朝已出现了茶叶的简单加工,采来的叶子先做成饼,晒干或烘干,这是制茶工艺的萌芽。

二、从蒸青造形到龙团凤饼

初步加工的饼茶仍有很浓的青草味,经反复实践,发明了蒸青制茶。即将茶的鲜叶蒸后碎制,饼茶穿孔,贯串烘干,去其青气。但仍苦涩味,于是又通过洗涤鲜叶,蒸青压榨,去汁制饼,使茶叶苦涩味大大降低。

自唐至宋,贡茶兴起,成立了贡茶院,即制茶厂,组织官员研究制茶技术,从而促使茶叶生产不断改革。

唐代蒸青作饼已经逐渐完善,陆羽《茶经之造》记述:晴,采之。蒸之,捣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茶之干矣。,即此时完整的蒸青茶饼制作工序为:蒸茶、解块、捣茶、装模、拍压、出模、列茶晾干、穿孔、烘焙、成穿、封茶。

宋代,制茶技术发展很快。新品不断涌现。北宋年间,做成团片状的龙凤团茶盛行。宋代《宣和北苑贡茶录》记述宋 太平兴国初,特置龙凤模,遣使即北苑造团茶,以别庶饮,龙凤茶盖始于此。

龙凤团茶的制造工艺,据宋代赵汝励《北苑别录》记述,有六道工序:蒸茶、榨茶、研茶、造茶、过黄、烘茶。茶芽采回后,先浸泡水中,挑选匀整芽叶进行蒸青,蒸后冷水清洗,然后小榨去水,大榨去茶汁,去汁后置瓦盆内兑水研细,再入龙凤模压饼、烘干。

龙凤团茶的工序中,冷水快冲可保持绿色,提高了茶叶质量,而水浸和榨汁的做法,由于夺走真味,使茶香极大损失,且整个制作过程耗时费工,这些均促使了蒸青散茶的出现。

三、从团饼茶到散叶茶

在蒸青团茶的生产中,为了改善苦味难除、香味不正的缺点,逐渐采取蒸后不揉不压,直接烘干的做法,将蒸青团茶改造为蒸青散茶,保持茶的香味,同时还出现了对散茶的鉴赏方法和品质要求。

这种改革出现在宋代。《宋史食货志》载:茶有两类,曰片茶,曰散茶,片茶即饼茶。元代王桢在《农书卷十百谷谱》中,对当时制蒸青散茶工序有详细记载采讫,一甑微蒸,生熟得所。蒸已,用筐箔薄摊,乘湿揉之,入焙,匀布火,烘令干,勿使焦。

由宋至元,饼茶、龙凤团茶和散茶同时并存。到了明代,由于明太祖朱元璋于1391年下诏,废龙团兴散茶,使得蒸青散茶大为盛行。

四、从蒸青到炒青

相比于饼茶和团茶,茶叶的香味在蒸青散茶得到了更好的保留,然而,使用蒸青方法,依然存在香味不够浓郁的缺点。于是出现了利用干热发挥茶叶优良香气的炒青技术。

炒青绿茶自唐代已始而有之。唐刘禹锡《西山兰若试茶歌》中言道:山僧后檐茶数丛斯须炒成满室香,又有自摘至煎俄顷余之句,说明嫩叶经过炒制而满室生香,有炒制时间不常,这是至今发现的关于炒青绿茶最早的文字记载。

经唐、宋、元代的进一步发展,炒青茶逐渐增多,到了明代,炒青制法日趋完善,在《茶录》、《茶疏》、《茶解》中均有详细记载。其制法大体为:高温杀青、揉捻、复炒、烘焙至干,这种工艺与现代炒青绿茶制法非常相似,参看附录中绿茶制造工艺。

五、从绿茶发展至其它茶类

在制茶的过程中,由于注重确保茶叶香气和滋味的探讨,通过不同加工方法,从不发酵、半发酵到全发酵一系列不同发酵程序所引起茶叶内质的变化,探索到了一些规律,从而使茶叶从鲜叶到原料,通过不同的制造工艺,制成各类色、香、味、形品质特征不同的六大茶类,即绿茶、黄茶、黑茶、白茶、红茶、青茶。

(一)黄茶的产生

绿茶的基本工艺是杀青、揉捻、干燥,当绿茶炒制工艺掌握不当,如炒青杀青温度低,蒸青杀青时间长,或杀青后未及时摊凉及时揉捻,或揉捻后未及时烘干炒干,堆积过久,使叶子变黄,产生黄叶黄汤,类似后来出现的黄茶。因此,黄茶的产生可能是从绿茶制法不当演变而来。明代许次纾《茶疏》(1597年)记载了这种演变历史。

(二)黑茶的出现

绿茶杀青时叶量过多火温低,使叶色变为近似黑色的深褐绿色,或以绿毛茶堆积后发酵,渥成黑色,这是产生黑茶的过程。黑茶的制造始于明代中叶。明御史陈讲疏记载了黑茶的生产(1524年):商茶低仍,悉征黑茶,产地有限。

(三)白茶的由来和演变

唐、宋时所谓的白茶,是指偶然发现的白叶茶树采摘而成的茶,与后来发展起来的不炒不揉而成的白茶不同。而到了明代,出现了类似现在的白茶。田艺蘅《煮泉小品》记载:茶者以火作者为次,生晒者为上,亦近自然清翠鲜明,尤为可爱。

现代白茶是从宋代绿茶三色细芽、银丝水芽开始逐渐演变而来的。最初是指干茶表面密布白色茸毫、色泽银白的白毫银针,后来经发展又产生了白牡丹、贡眉、寿眉等其它花色。

(四)红茶的产生和发展

红茶起源于十六世纪。在茶叶制造发展过程中,发现日晒代替杀青,揉捻后叶色红变而产生了红茶。最早的红茶生产从福建崇安的小种红茶开始。清代刘靖《片刻余闲集》中记述山之第九曲处有星村镇,为行家萃聚。外有本省邵武、江西广信等处所产之茶,黑色红汤,土名江西乌,皆私售于星村各行。自星村小种红茶出现后,逐渐演变产生了工夫红茶。后20世纪20年代,印度发展将茶叶切碎加工的红碎茶,我国于20世纪50年代也开始试制红碎茶。

(五)青茶的起源

青茶介于绿茶、红茶之间,先绿茶制法,再红茶制法,从而悟出了青茶制法。青茶的起源,学术界尚有争议,有的推论出现在北宋,有的推定于清咸丰年间,但都认为最早在福建创制。清初王草堂《茶说》:武夷茶...茶采后,以竹筐匀铺,架于风日中,名曰晒青,俟其青色渐收,然后再加炒焙烹出之时,半青半红,青者乃炒色,红者乃焙色也。现福建武夷岩茶的制法仍保留了这种传统工艺的特点。

六、从素茶到花香茶

茶加香料或香花的做法已有很久的历史。宋代蔡襄《茶录》提到加香料茶茶有真香,而入贡者微以龙脑和膏,欲助其香。南宋已有茉莉花焙茶的记载,施岳《步月.茉莉》词注:茉莉岭表所产古人用此花焙茶。

到了明代,窨花制茶技术日益完善,且可用于制茶的花品种繁多,据《茶谱》记载,有桂花、茉莉、玫瑰、蔷薇、兰蕙、桔花、栀子、木香、梅花九种之多。现代窨制花茶,除了上述花种外,还有白兰、玳瑁、珠兰等。

由于制茶技术不断改革,各类制茶机械相继出现,先是小规模手工作业,接着出现各道工序机械化。除了少数名贵茶仍由手工加工外,绝大多数茶叶的加工均采用了机械化生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