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茶礼的历史

发布时间 : 2021-12-18
我国茶的历史 定制茶礼 我国的茶有

我国茶的历史。

下面是茶经网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我国茶礼的历史”精彩内容,帮助大家了解茶文化知识,欢迎大家进行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在我国,以茶待客的礼仪由来已久,据文献记载,江南一带,在两晋、南北朝时,客坐设茶,便已成为普遍的待客礼仪。到唐朝,它更发展为全国性的礼俗。如刘禹锡《秋日过鸿举法师寺院便送归江陵》吟:客至茶烟起,禽归讲席收;白居易《曲生访宿》称:林家何所有,茶果迎来客;李咸用《访友人不遇》记:短棒应棒杖;稚女学擎茶;以及杜荀鹤《山居寄同志》所说:垂钓石台依竹垒,待宾茶灶就岩泥,等等。

以茶叶相馈赠,在我国历史上实际出现很早,但在唐朝以前的文献中记述不多,在《全唐诗》中馈赠茶叶成为常见的题材。如李白《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柳宗元《巽上人以竹间自来新茶见赠酬之以诗》、白居易《萧员外寄新蜀茶》、卢仝《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等等,经粗略查点,《全唐诗》关于答谢馈赠茶叶的诗篇,多达30余首,这也多少说明了茶在当时受人重视的一斑。

与唐朝以茶为礼,以茶相馈盛极一时相关,在社会上围绕茶的饮用,还兴起了其他一些新的风尚,茶会即是其中最值得称道的一种。茶会(即今之茶话会)一词,最早就见之于唐诗。在《全唐诗》中,除前面引及的武元衡《资圣寺贲法师晚春茶会》一诗以外,还有刘长卿的《惠福寺与陈留诸官茶会》,钱起的《过长孙宅与朗上人茶会》,以及周贺《赠朱庆余校书》树倚池岛鹤,茶会石桥僧等诗篇和诗句。可能由于茶会在当时尚属初出,在有的诗篇中,又称为茶宴和茶集等等。如李嘉佑即席诗《秋晚招隐寺东峰茶宴内弟阎伯均归江州》,钱起《与赵莒茶宴》,以及王昌龄的《洛阳尉刘晏与府县诸公茶集天宫寺岸道上人房》等即是。这些不同的称法、特别是钱起一人的二诗,一名茶会、一称茶宴,表明当时社会上对茶会或许还未形成一致和确定的提法。另外,从上述诗篇中,我们也不难看出,诗中所记的茶会、茶宴或茶集,差不多都与寺庙僧人有关。品牌茶叶加盟

这说明,茶会或许就是由寺庙僧界首先兴起的。茶对佛教来说,不只是一种荡昏寐、净尘心有助于修行的饮料;而且是用以标榜俭朴的所谓素业。

cy316.com延伸阅读

我国茶馆的历史


茶馆即是专门饮茶的去处。是社会上饮茶相当发展情况下才产生的一种文化现象。叫法也是五花八门的:茶馆、茶楼、茶社、茶坊、茶室、茶肆、茶棚、茶圆、茶寮、茗坊等等,很多茶馆还带有其他的功能,例如打牌、听戏、零食等等。

只饮茶的是清茶馆,备有棋类的可叫作“手谈”馆,还有猜谜语的“笔谈”馆。在北京,兼卖茶与酒饭的又叫“二荤铺”。很多茶馆有很好听的名字:陆羽茶馆、云来茶楼、香茗居、仙来茶楼等等。茶坊茶馆早在两晋时我国就已出现。张载《登成都楼》中有“芳茶冠六清,溢味播九区”之句,据此可以判断成都大抵在汉代至迟在西晋时,就已经有茶店。唐朝时茶馆开始流行,到宋朝时已十分繁荣,《东京梦华录》描述北宋汴京城(今河南开封)的“北山子茶坊内有仙洞、仙桥,仕女往往夜游吃茶于彼。”成书于南宋(公元1274年)的《梦梁录》也记载了当时杭州“处处有茶坊、酒肆......”。

“茶坊”在宋以前早已成为中国人饮茶品茶的娱乐社交场所。宋代社会饮茶的情况,正如有些古书所说:“上而王公贵人之所尚,下而小夫贱隶之所不可阙”,由这一社会饮茶实际决定,在茶馆中,除一般的茶馆之外,还出现了上述晨开晓歇和专供夜游的特殊茶馆,“……内有仙洞、仙桥,仕女往往夜游吃茶于彼”。在清朝是茶馆最兴盛的时代。清朝统治者对民众的“统治”很严,茶馆是市民们的主要而重要的市井活动场合。关于这一点,老舍先生的名作《茶馆》就是集中的体现。

我国制茶历史


中国制茶历史悠久,自发现野生茶树,从生煮羹饮,到饼茶散茶,从绿茶到多茶类,从手工操作到机械化制茶,期间经历了复杂的变革。各种茶类的品质特征形成,除了茶树品种和鲜叶原料的影响外,加工条件和制造方法是重要的决定因素。

(一)从生煮羹饮到晒干收藏

茶之为用,最早从咀嚼茶树的鲜叶开始,发展到生煮羹饮。生煮者,类似现代的煮菜汤。如云南基诺族至今仍有吃凉拌茶习俗,鲜叶揉碎放碗中,加入少许黄果叶,大蒜,辣椒和盐等作配料,再加入泉水拌匀;茶作羹饮,有《晋书》记吴人采茶煮之,曰茗粥,甚至到了唐代,仍有吃茗粥的习惯。

三国时,魏朝已出现了茶叶的简单加工,采来的叶子先做成饼,晒干或烘干,这是制茶工艺的萌芽。

(二)从蒸青造形到龙团凤饼

初步加工的饼茶仍有很浓的青草味,经反复实践,发明了蒸青制茶。即将茶的鲜叶蒸后碎制,饼茶穿孔,贯串烘干,去其青气。但仍苦涩味,于是又通过洗涤鲜叶,蒸青压榨,去汁制饼,使茶叶苦涩味大大降低。

自唐至宋,贡茶兴起,成立了贡茶院,即制茶厂,组织官员研究制茶技术,从而促使茶叶生产不断改革。

唐代蒸青作饼已经逐渐完善,陆羽《茶经.之造》记述:晴,采之。蒸之,捣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茶之干矣。,即此时完整的蒸青茶饼制作工序为:蒸茶、解块、捣茶、装模、拍压、出模、列茶晾干、穿孔、烘焙、成穿、封茶。

宋代,制茶技术发展很快。新品不断涌现。北宋年间,做成团片状的龙凤团茶盛行。宋代《宣和北苑贡茶录》记述宋太平兴国初,特置龙凤模,遣使即北苑造团茶,以别庶饮,龙凤茶盖始于此。

龙凤团茶的制造工艺,据宋代赵汝励《北苑别录》记述,有六道工序:蒸茶、榨茶、研茶、造茶、过黄、烘茶。茶芽采回后,先浸泡水中,挑选匀整芽叶进行蒸青,蒸后冷水清洗,然后小榨去水,大榨去茶汁,去汁后置瓦盆内兑水研细,再入龙凤模压饼、烘干。

龙凤团茶的工序中,冷水快冲可保持绿色,提高了茶叶质量,而水浸和榨汁的做法,由于夺走真味,使茶香极大损失,且整个制作过程耗时费工,这些均促使了蒸青散茶的出现。

(三)从团饼茶到散叶茶

在蒸青团茶的生产中,为了改善苦味难除、香味不正的缺点,逐渐采取蒸后不揉不压,直接烘干的做法,将蒸青团茶改造为蒸青散茶,保持茶的香味,同时还出现了对散茶的鉴赏方法和品质要求。

这种改革出现在宋代。《宋史.食货志》载:茶有两类,曰片茶,曰散茶,片茶即饼茶。元代王桢在《农书.卷十.百谷谱》中,对当时制蒸青散茶工序有详细记载采讫,一甑微蒸,生熟得所。蒸已,用筐箔薄摊,乘湿揉之,入焙,匀布火,烘令干,勿使焦。

由宋至元,饼茶、龙凤团茶和散茶同时并存,到了明代,由于明太祖朱元璋于1391年下诏,废龙团兴散茶。使得蒸青散茶大为盛行。

(四)从蒸青到炒青

相比于饼茶和团茶,茶叶的香味在蒸青散茶得到了更好的保留,然而,使用蒸青方法,依然存在香味不够浓郁的缺点。于是出现了利用干热发挥茶叶优良香气的炒青技术。

炒青绿茶自唐代已始而有之。唐刘禹锡《西山兰若试茶歌》中言道:山僧后檐茶数丛斯须炒成满室香,又有自摘至煎俄顷余之句,说明嫩叶经过炒制而满室生香,有炒制时间不常,这是至今发现的关于炒青绿茶最早的文字记载。

经唐、宋、元代的进一步发展,炒青茶逐渐增多,到了明代,炒青制法日趋完善,在《茶录》、《茶疏》、《茶解》中均有详细记载。其制法大体为:高温杀青、揉捻、复炒、烘焙至干,这种工艺与现代炒青绿茶制法非常相似,参看附录中绿茶制造工艺。

(五)从绿茶发展至其它茶类

在制茶的过程中,由于注重确保茶叶香气和滋味的探讨,通过不同加工方法,从不发酵、半发酵到全发酵一系列不同发酵程序所引起茶叶内质的变化,探索到了一些规律,从而使茶叶从鲜叶到原料,通过不同的制造工艺,制成各类色、香、味、形品质特征不同的六大茶类,即绿茶、黄茶、黑茶、白茶、红茶、青茶。

茶礼的历史记载


茶会的盛起。在我国,以茶待客的礼仪由来已久,据文献记载,江南一带,在两晋、南北朝时,客坐设茶,便已成为普遍的待客礼仪。到唐朝,它更发展为全国性的礼俗。如刘禹锡《秋日过鸿举法师寺院便送归江陵》吟:客至茶烟起,禽归讲席收;白居易《曲生访宿》称:林家何所有,茶果迎来客;李咸用《访友人不遇》记:短棒应棒杖;稚女学擎茶;以及杜荀鹤《山居寄同志》所说:垂钓石台依竹垒,待宾茶灶就岩泥,等等。

以茶叶相馈赠,在我国历史上实际出现很早,但在唐朝以前的文献中记述不多,在《全唐诗》中馈赠茶叶成为常见的题材。如李白《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柳宗元《巽上人以竹间自来新茶见赠酬之以诗》、白居易《萧员外寄新蜀茶》、卢仝《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等等,经粗略查点,《全唐诗》关于答谢馈赠茶叶的诗篇,多达30余首,这也多少说明了茶在当时受人重视的一斑。

与唐朝以茶为礼,以茶相馈盛极一时相关,在社会上围绕茶的饮用,还兴起了其他一些新的风尚,茶会即是其中最值得称道的一种。茶会(即今之茶话会)一词,最早就见之于唐诗。在《全唐诗》中,除前面引及的武元衡《资圣寺贲法师晚春茶会》一诗以外,还有刘长卿的《惠福寺与陈留诸官茶会》,钱起的《过长孙宅与朗上人茶会》,以及周贺《赠朱庆余校书》树倚池岛鹤,茶会石桥僧等诗篇和诗句。

可能由于茶会在当时尚属初出,在有的诗篇中,又称为茶宴和茶集等等。如李嘉祐即席诗《秋晚招隐寺东峰茶宴内弟阎伯均归江州》,钱起《与赵莒茶宴》,以及王昌龄的《洛阳尉刘晏与府县诸公茶集天宫寺岸道上人房》等即是。这些不同的称法、特别是钱起一人的二诗,一名茶会、一称茶宴,表明当时社会上对茶会或许还未形成一致和确定的提法。另外,从上述诗篇中,我们也不难看出,诗中所记的茶会、茶宴或茶集,差不多都与寺庙僧人有关。

这说明,茶会或许就是由寺庙僧界首先兴起的。茶对佛教来说,不只是一种荡昏寐、净尘心有助于修行的饮料;而且是用以标榜俭朴的所谓素业。

我国茶区的历史变更


下关茶区

1950年初到1970年代末期下关茶厂在顺宁、缅宁、景谷、佛海等四个茶区的茶菁均有调拨,至1990年代中期仍有少量西双版纳自治州的茶菁调拨。近年坊间所谓下关茶区为早期顺宁及景谷茶区,也就是现今思茅地区、保山与临沧地区北部,涵盖保山、昌宁、云县、景东、景谷、墨江、镇沅、思茅等县市,此茶区的共通点为高纬度与高海拔,气温低、雨量较少,质重、水甜柔、香气较沉、带微苦、微酸,是此茶区茶菁的特色。

孟力海茶区

清代以前普洱茶的集散地以普洱为主,清朝末年普洱茶的制作技术向南传递,由普洱、思茅到倚邦、易武、孟力海等地区。至民国初年,因种种政经因素、交通问题,加之瘟疫肆虐,茶叶的贸易重心完全由孟力海地区所取代。1950年代初期孟力海茶厂除在本县茶区设站收购毛茶外,并在景洪、孟力腊等县设站收购毛茶。且1952年开始,孟力海茶厂及所属南糯山分厂开始收购部分鲜叶直接在场内加工,成为初、精制合一的最早典范。目前孟力海茶区涵盖在西双版那地区澜沧江以南的范围,包括景洪、巴达、布朗山、班章、南糯山、孟力龙、孟力宋、孟力遮等地区。纬度与海拔较低,气温稍高、雨量较多,性强、香气扬、涩度较高,是此茶区茶菁主要特色。

易武茶区

清朝普洱茶极盛时期即以普洱为集散地,所依赖为名的即江北的大山茶,就是所谓的澜沧江以北的江内茶,涵盖当时六大茶山。现今涵盖范围包刮易武、基诺山、攸乐、倚邦、江城等茶区。目前易武茶区并无大型制茶厂,然因有古老历史制茶传统与神话,茶区中还有许多野生型与栽培型野生茶、大量野放茶园及少数民族栽培茶园,目前坊间仍有大量标榜易武茶区的茶品为消费者所喜爱。此茶区因人工栽培茶园历史悠久,目前尚有许多百年左右之古茶园;也因此许多古茶园变异茶种甚多,在茶种与茶性茶质上的特色较难分辨,只能以地理气候环境造成的特质加以分析。纬度与低海拔最低,气温最高、雨量最多,古老原始茶种种类多、茶质厚重、各种茶种香气特异、苦涩度高,是此茶区茶菁特色。

我国制作茶叶的古老历史


(一)从生煮羹饮到晒干收藏

茶之为用,最早从咀嚼茶树的鲜叶开始,发展到生煮羹饮。生煮者,类似现代的煮菜汤。如云南基诺族至今仍有吃凉拌茶习俗,鲜叶揉碎放碗中,加入少许黄果叶,大蒜,辣椒和盐等作配料,再加入泉水拌匀;茶作羹饮,有《晋书》记吴人采茶煮之,曰茗粥,甚至到了唐代,仍有吃茗粥的习惯。

三国时,魏朝已出现了茶叶的简单加工,采来的叶子先做成饼,晒干或烘干,这是制茶工艺的萌芽。

(二)从蒸青造形到龙团凤饼

初步加工的饼茶仍有很浓的青草味,经反复实践,发明了蒸青制茶。即将茶的鲜叶蒸后碎制,饼茶穿孔,贯串烘干,去其青气。但仍苦涩味,于是又通过洗涤鲜叶,蒸青压榨,去汁制饼,使茶叶苦涩味大大降低。

自唐至宋,贡茶兴起,成立了贡茶院,即制茶厂,组织官员研究制茶技术,从而促使茶叶生产不断改革。

唐代蒸青作饼已经逐渐完善,陆羽《茶经之造》记述:晴,采之。蒸之,捣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茶之干矣。,即此时完整的蒸青茶饼制作工序为:蒸茶、解块、捣茶、装模、拍压、出模、列茶晾干、穿孔、烘焙、成穿、封茶。

宋代,制茶技术发展很快。新品不断涌现。北宋年间,做成团片状的龙凤团茶盛行。宋代《宣和北苑贡茶录》记述宋太平兴国初,特置龙凤模,遣使即北苑造团茶,以别庶饮,龙凤茶盖始于此。

龙凤团茶的制造工艺,据宋代赵汝励《北苑别录》记述,有六道工序:蒸茶、榨茶、研茶、造茶、过黄、烘茶。茶芽采回后,先浸泡水中,挑选匀整芽叶进行蒸青,蒸后冷水清洗,然后小榨去水,大榨去茶汁,去汁后置瓦盆内兑水研细,再入龙凤模压饼、烘干。

龙凤团茶的工序中,冷水快冲可保持绿色,提高了茶叶质量,而水浸和榨汁的做法,由于夺走真味,使茶香极大损失,且整个制作过程耗时费工,这些均促使了蒸青散茶的出现。

(三)从团饼茶到散叶茶

在蒸青团茶的生产中,为了改善苦味难除、香味不正的缺点,逐渐采取蒸后不揉不压,直接烘干的做法,将蒸青团茶改造为蒸青散茶,保持茶的香味,同时还出现了对散茶的鉴赏方法和品质要求。

这种改革出现在宋代。《宋史食货志》载:茶有两类,曰片茶,曰散茶,片茶即饼茶。元代王桢在《农书卷十百谷谱》中,对当时制蒸青散茶工序有详细记载采讫,一甑微蒸,生熟得所。蒸已,用筐箔薄摊,乘湿揉之,入焙,匀布火,烘令干,勿使焦。

由宋至元,饼茶、龙凤团茶和散茶同时并存,到了明代,由于明太祖朱元璋于1391年下诏,废龙团兴散茶。使得蒸青散茶大为盛行。

(四)从蒸青到炒青

相比于饼茶和团茶,茶叶的香味在蒸青散茶得到了更好的保留,然而,使用蒸青方法,依然存在香味不够浓郁的缺点。于是出现了利用干热发挥茶叶优良香气的炒青技术。

炒青绿茶自唐代已始而有之。唐刘禹锡《西山兰若试茶歌》中言道:山僧后檐茶数丛斯须炒成满室香,又有自摘至煎俄顷余之句,说明嫩叶经过炒制而满室生香,有炒制时间不常,这是至今发现的关于炒青绿茶最早的文字记载。

经唐、宋、元代的进一步发展,炒青茶逐渐增多,到了明代,炒青制法日趋完善,在《茶录》、《茶疏》、《茶解》中均有详细记载。其制法大体为:高温杀青、揉捻、复炒、烘焙至干,这种工艺与现代炒青绿茶制法非常相似,参看附录中绿茶制造工艺。

(五)从绿茶发展至其它茶类

在制茶的过程中,由于注重确保茶叶香气和滋味的探讨,通过不同加工方法,从不发酵、半发酵到全发酵一系列不同发酵程序所引起茶叶内质的变化,探索到了一些规律,从而使茶叶从鲜叶到原料,通过不同的制造工艺,制成各类色、香、味、形品质特征不同的六大茶类,即绿茶、黄茶、黑茶、白茶、红茶、青茶。

(1)黄茶的产生

绿茶的基本工艺是杀青、揉捻、干燥,当绿茶炒制工艺掌握不当,如炒青杀青温度低,蒸青杀青时间长,或杀青后未及时摊凉及时揉捻,或揉捻后未及时烘干炒干,堆积过久,使叶子变黄,产生黄叶黄汤,类似后来出现的黄茶。因此,黄茶的产生可能是从绿茶制法不当演变而来。明代许次纾《茶疏》(1597年)记载了这种演变历史。

(2)黑茶的出现

绿茶杀青时叶量过多火温低,使叶色变为近似黑色的深褐绿色,或以绿毛茶堆积后发酵,渥成黑色,这是产生黑茶的过程。黑茶的制造始于明代中叶。明御史陈讲疏记载了黑茶的生产(1524年):商茶低仍,悉征黑茶,产地有限。

(3)白茶的由来和演变

唐、宋时所谓的白茶,是指偶然发现的白叶茶树采摘而成的茶,与后来发展起来的不炒不揉而成的白茶不同。而到了明代,出现了类似现在的白茶。田艺蘅《煮泉小品》记载:茶者以火作者为次,生晒者为上,亦近自然清翠鲜明,尤为可爱。

现代白茶是从宋代绿茶三色细芽、银丝水芽开始逐渐演变而来的。最初是指干茶表面密布白色茸毫、色泽银白的白毫银针,后来经发展又产生了白牡丹、贡眉、寿眉等其它花色。

(4)红茶的产生和发展

红茶起源于十六世纪。在茶叶制造发展过程中,发现日晒代替杀青,揉捻后叶色红变而产生了红茶。最早的红茶生产从福建崇安的小种红茶开始。清代刘靖《片刻余闲集》中记述山之第九曲处有星村镇,为行家萃聚。外有本省邵武、江西广信等处所产之茶,黑色红汤,土名江西乌,皆私售于星村各行。自星村小种红茶出现后,逐渐演变产生了工夫红茶。后20世纪20年代,印度发展将茶叶切碎加工的红碎茶,我国于20世纪50年代也开始试制红碎茶。

(5)青茶的起源

青茶介于绿茶、红茶之间,先绿茶制法,再红茶制法,从而悟出了青茶制法。青茶的起源,学术界尚有争议,有的推论出现在北宋,有的推定于清咸丰年间,但都认为最早在福建创制。清初王草堂《茶说》:武夷茶...茶采后,以竹筐匀铺,架于风日中,名曰晒青,俟其青色渐收,然后再加炒焙烹出之时,半青半红,青者乃炒色,红者乃焙色也。现福建武夷岩茶的制法仍保留了这种传统工艺的特点。

(六)从素茶到花香茶

茶加香料或香花的做法已有很久的历史。宋代蔡襄《茶录》提到加香料茶茶有真香,而入贡者微以龙脑和膏,欲助其香。南宋已有茉莉花焙茶的记载,施岳《步月.茉莉》词注:茉莉岭表所产古人用此花焙茶。

到了明代,窨花制茶技术日益完善,且可用于制茶的花品种繁多,据《茶谱》记载,有桂花、茉莉、玫瑰、蔷薇、兰蕙、桔花、栀子、木香、梅花九种之多。现代窨制花茶,除了上述花种外,还有白兰、玳瑁、珠兰等。

由于制茶技术不断改革,各类制茶机械相继出现,先是小规模手工作业,接着出现各道工序机械化。除了少数名贵茶仍由手工加工外,绝大多数茶叶的加工均采用了机械化生产。

我国汉唐时期的茶叶历史


唐宋以来,茶叶作为商品在国内广泛流通,至迟自宋代开始,已成为出口商品,在国际市场上长期享有盛名。本文试图探索宋代以前我国茶叶的生产、销售及其有关情况。

大致说来,我国人民饮茶始于秦汉之际,六朝时期,在江淮以南喝茶的人显著增加,并在逐步向北方推广。唐代中叶以后.全国南北各地都已饮茶成风,也正是这时,封建国家开始征收茶税,日益成为官府的一项重要财政收入。

一、两汉六朝时期,主要饮用野生茶

我国饮茶始于何时?第一部茶叶专书《茶经》的作者唐人陆羽溯源于传说中的炎帝神农氏,这是不能凭信的。宋人谈到这个问题时,已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蔡绦《铁围山丛谈》说,茶之尚,盖自唐人始,至本朝为盛。欧阳修《集古录跋尾》云,茶之见前史,盖自魏晋以来有之。佚名《南窗纪谈》说,饮茶或云始于梁天监中,事见《洛阳伽蓝记》。张涅《云谷杂记》称,《晏子春秋》记婴相齐景公时,食脱粟之饭,炙三戈五卯茗莱而已。近代更有人引《周礼.地官》掌茶条,说明饮茶起源更为古老。《晏子春秋》和《周礼》虽为后人伪托,但成书都不迟于战国时,那就是说,至少在战国时人们已知饮茶。

饮茶须先知道茶叶的来源,现代植物生理学告诉我们,茶叶的生长环境要求气候温暖,排水畅通。我国现代产茶地区大都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南的丘陵地区,而先秦的载籍又不见河域产茶的记载。因此,认为生活在黄河流域的远古祖先是我国最先的饮茶者,是值得怀疑的。

清初顾炎武考查了古代关于茶字的记载及其演变,认定自秦人取蜀而后,始有茗饮之事。[1]我们从汉、晋间一些人的记述看来,蜀地野生茶叶甚多。秦灭蜀是在战国后期秦昭襄王吋,因此,说战国秦汉之际人们开始饮茶是比较自然的事。扬雄《方言》说,蜀西南人谓茶为菠。西汉宣帝时,蜀郡人王褒所写《僮约》,规定僮奴任务之一是牵犬贩鹅,武阳买茶。[2]

武阳即今四川彭山,离成都很近,要奴僮买茶,当然是为了饮用。[3]晋人常璩说,犍为郡,汉有盐井,南安、武阳,皆出名茶。[4]平夷郡,山出茶、蜜。[5]傅咸《司隶教》说,蜀妪作茶粥卖[6]。孙楚《出歌》:姜桂茶荈出巴蜀,椒橘木兰出高山。[7]张载《登成都白菟楼诗》:芳茶冠六清,溢味播九区。人生苟安乐,兹土聊可娱。[8]由此可见,我国西南部产茶地区的人民自然是较早饮茶的。

当然,野生的山茶也必然在江淮以南的其他山区同样生长。但在两汉时期,全国政治、经济重心在黄河流域,江淮以南人口稀少。生产落后,社会经济状况极少记载留传。自六朝立国江东,江淮以南,生产在迅速发展,这时,也只是在这时,才明确出现了关于山茶的记载。《续搜神记》说,晋孝武帝时,有人在武昌山中采茗,在山曲发现大丛茗处。[9]裴渊《南海记》云:酉平县出皋卢,茗之别名。南齐刘澄之《荆州土地记》说,武陵七县通出茶,最好。[10]又说,浮陵茶最好。[11]张揖《广雅》说,荆、巴、阆采茶作饼。[12]王浮《神异记》曰:余姚人虞洪人山采茗获大茗焉。[13]山谦之《吴兴记》曰:乌程县西有温山,出御荈。[14]杜育《荈赋》说,灵山惟岳,奇产所钟,厥生荈草,弥谷被岗。[15]全国各地记载茶叶的增加,说明自两汉以来,饮茶的人逐渐增多。那时,人们普遍采摘野生茶为饮料,很难看到人工栽培茶树的记载。甚至到了唐中叶,陆羽还认为野生茶树的茶为上品,种植的茶为次等。因此,他很称赞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野生大茶树。

唐以前,记载饮茶的主要是封建上层人士。这不是他们有什么发现,只不过是在劳动人民多年生活实践的基础上加以模仿罢了。孙吴时,韦曜饮酒量小,每逢宴会,吴主孙皓给予特殊照顾,密赐茶荈以当酒。[16]晋朝并州刺史刘琨喜欢饮茶,他让别人再给他寄些安州干茶去。[17]夏侯恺死后,还显形坐生时西壁大床,就人觅茶饮。[18]这固然属于迷信,但也反映出那时饮茶者已不少,所以才有可能出现关于觅茶饮的传说。温峤上表,贡茶千斤,茗三百斤。吴兴太守陆纳设茶果宴招待来访的卫将军谢安,[19]扬州牧桓温宴饮时,也常伴以茶果。[20]左思的娇女,心为茶莢剧,吹嘘对鼎沥。[21]南齐武帝临死前,遗嘱不以牲为祭,唯设饼、茶饮、酒傭而已。[22]其子萧子懋还将茶、米等分送其他官吏。[23]饮茶的人多了,来源于生活的文学创作也出现了以茶为题材,晋人杜育的《莢赋》便是著名的事例。

其次,饮茶主要盛行于南方。裴渊说,茶茗南人以为饮。[24]西晋末年,任瞻自华北渡江而南,宰相王导等至石头亲迎,瞻坐席便饮,且问旁人,此为茶为茗?[25]那时,司徒长史王濛好饮茶,人至,辄命饮之。[26]王肃自南齐逃奔北魏,在洛阳仍常饭鲫鱼羹,渴饮茗汁。经过较长时期,才习惯北方的羊肉酪粥。[27]梁武帝乘北魏大乱,派陈庆之送元颢人洛称帝,庆之为侍中,中原士族杨元慎嘲笑说,吴人之鬼,住居建康茗饮作浆,呷啜莼羹。[28]贾思勰写《齐民要术》把茶放在非中国物产者一卷内叙述,这都说明华北不产茶,而且饮茶的人较少。当然,情况是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如前所述。至迟自魏晋以来,北方已有饮茶的人。北魏的给事中刘缟也居然仿效王肃,专习茗饮。[29]梁武帝的儿子萧正德逃奔北朝.北魏的执政元叉正式设茶宴招待。王肃刚去北魏时,洛阳已有茶茗供应,说明南方所产茶叶已因北方有需要才被不断输入。

总之,秦汉时期在南方民间开始的饮茶活动,到六朝时期已逐渐传及于华北。那时候,人们除采摘野生茶而外,有以茱萸、柜子之属冒称为茶的,所以,晋人张华、刘琨等人非常强调要饮用真茶。那时,茶的制作技术不精,《茶经》说,采不时,造不精,饮之成疾。南朝沈怀远《南越志》说,茗苦涩。处在饮茶初期的情况下。这是难以避免的。另外;据《广雅》说,饮茶时,用米汤浇覆之。《广志》说,或以米和膏煎之。[30]弘君举很欣赏食茶面,[31]傅咸说,有人作茶粥卖。[32]可见当时的饮茶方式非常多样化。

二、唐人谈种茶方法

人工栽培茶树的方法到唐代始见诸记载。陆羽是第一个对它有所涉及。唐末五代,韩鄂进一步谈得比较详细。

茶叶是多年生长的木本作物。陆羽说,其地,上者生烂石。中者生砾壤,下者生黄土。[33]植茶的土壤以酸性土腐植质多,土壤疏松者为优;其次,排水良好的砂壤土以及丘陵地区的红土、黄土都可以种茶。茶树由茶籽播种繁殖,每年农历霜降节前后,采摘已成熟的茶籽,阴干去壳贮藏,以便适时播种。如何下种.他仅简单提示,法如种瓜,三岁可采。没有讲明具体载的栽种方法。

陆羽以后,经过百多年的社会生产实践,经验更为丰富了,韩鄂便比较详尽具体地谈到了茶树的种植方法:

种茶:二月中,于树下或北阴之地开坎,圆三尺,深一尺,熟所著粪,和土,每坑种六七十颗子,盖土厚一寸,强任生草,不得耘。相去二尺种一方,旱即以米泔浇。此物畏日.桑下、竹阴地种之皆可。二年外,方可耘治,以小便、稀粪、蚕沙浇拥之,又不可太多,恐根嫩故也。大概宜山中带坡峻,若于平地,即须畔深开沟垄泄水,水浸根必死。三年后,每科收茶八两.每亩计二百四十科,计收茶一百二十斤。茶未成开。四面不妨种雄麻、黍、傺等。收茶子:熟时,收取子和湿沙土拌,筐笼盛之,穰草盖,不尔,即力冻不生,至二月出种之。[34]

韩鄂所介绍的是穴播种茶法,它谈到了保护种子、选择耕地、施肥、下种、中耕、追肥、收获等几个重要环节。特别着重谈到了种茶适宜的地方。树下或北阴之地、桑下、竹阴地、宜山中带坡峻。若于平地即须于两畔深开沟垄泄水,水浸根必死。这是因为茶树生长需要较高的气温,但又不能长期烈日暴晒,尤其是幼嫩的茶苗,不能经受高温的太阳照射,所以在北阴的地方或者树阴下开穴播种为良。茶树需要充足的水分,但不适宜积水多的土壤,所以低洼平坦排水不畅的平原地区并非茶树的乐园。宜山中带坡峻,这种倾斜缓慢的山地既能排水畅通,又能水土保持和防止强风,以免强风损害嫩芽。因此,我国南方广大丘陵和山坡地是茶树的理想生长环境。宋代赵汝砺的《北苑别录》也说,茶性恶水,宜肥地斜坡阴地走水处。可见唐宋人对茶树的认识也比较一致,直到现代,我国产茶地区的分布情况也还是如此。

韩鄂说,秋收后的茶于要用湿沙土拌,穰草覆盖,至明年二月出种。否则便将经冬冻坏不生。由此可以看出,他所介绍的可能是江淮间即较北地区的情形,如果在长江以南是不需要如此护理而不会冻坏的。湿沙土拌,又覆盖草,既是妥善保藏了种子。而且用筐笼盛之,是避免种子含水多了,容易发霉,三者结合处理,可以保持种子的一定水分和适宜的温度,促进种子发芽,以便到农历仲春月开坎下种。每坑种六七十棵,覆土寸厚,茶籽聚集在一块,在适当气候条件下易于突破土层,较快地出苗。

施肥可以改良土壤,又可供给植物所需养料,种植粮食和经济作物都不能缺肥。茶籽下种时和以粪土,中耕时也要上肥。一般说来,下种前最好用腐熟的堆肥作基肥,中耕时用沤熟的小便、稀粪作追肥,以便促使茶叶迅速生长。但由于茶树苗嫩,一次不能施肥太多,以免肥多伤害嫩苗,因此,在小便中多加些水使之稀释是必要的。

书中还提到茶园内可以间种套种雄麻、黍、穄等作物,既是合理利用土地以增加农业收入,又可以对幼嫩茶苗起着蔽阴和助长的作用。另外,穴播的树苗到一定时期需要间苗和移栽,茶园内还要中耕除草,这里不一一赘述了。

韩鄂同样提到了人工栽植茶树三年后便可采摘。但是,他没有谈如何采摘以及如何加工茶叶。陆羽和唐宋其他人士谈到了不少,本文将在下节讨论它。就种茶方法来说,正如前面注文所已指出的,《四时纂要》所介绍的办法自五代经两宋以至于元是一直沿袭了下来。因此,它在我国植茶历史上有着重大的影响。

我国历史深处的茶马古道


千百年来,在横断山脉的崇山峻岭和金沙江的幽深峡谷之间,在川、滇、藏三省交汇的大三角的原野丛林之中,盘曲延伸着一条神秘的古道。这条古道从四川的雅安出发,经飞仙关,过始阳,走天全,出禁门关,翻二郎山,过泸定,至康定,到西藏,然后进入尼泊尔。古道险窄幽深,斗折蛇形,曲曲折折,这就是与丝绸之路齐名天下的茶马古道。

茶马古道,不仅是世界上地势最高,地理形态最为复杂的商业要道,它更是中外文化交流、文明传播的通道。

四川、云南是我国茶叶的主产区,天全边茶享誉蜀中。与盛产茶叶的川蜀地区唇齿相依的藏族同胞世世代代对茶叶却是十分的渴求,在汉文史料中多有藏人嗜茶如命,艰于粒食,以茶为命,如不得茶、非病即死之类的记载。藏族民族中也有汉家饭裹腹、藏家茶饱肚,宁可三日无食、不可一日无茶之说。虽然对茶情有独钟,但由于酷寒的高寒气候,茶叶根本无法种植,只能依靠于川、滇茶叶入藏供饮,中原地区少有马匹,纵有些许,也皆体弱质差,而地处高原地段的西藏康巴正好盛产良马,这种出产与需求的互补,促使两个伟大的民族走到了一起。于是茶马互市诞生了。

茶马互市的诞生,最早可以追溯到唐玄宗时期。当时,茶叶用作饮料,在全国各地皆为常事,而藏族同胞,尚未大饮。虽此前贞观十一年文成公主下嫁给藏王松赞干布,就带来了大批茶叶,其后亦有茶叶进入藏区,然而其清新明目,健脾养胃,祛劳提神的功效非常人皆知,因而饮茶之习惯尚不得善遍,全民饮用当推至后期。当然也是从官至民。唐代作家李肇在《国史补》中写道:唐朝使者常鲁公出使吐蕃,常在篷中烹茶,吐蕃赞普见后问道此为何物?,常答:此为解渴去烦之物,名茶,赞普细察,笑曰吾亦存焉,遂令从人取出大筐,常观,果为茶耳,皆为徽、闽、川之良物,然赞普不能用。后,常示之,且言其妙,至此,赞普饮之,藏胞亦然。由此可见,当时吐蕃势力强大,虽然存有大量的从外地搜罗或他人赠送作为珍贵礼物的茶叶,但除了极少赞普饮用外,常人大都不知道如何饮用,而从常鲁公在民间传以饮用之术后,喝茶的习惯也就给了藏民,茶文化开始进入藏区。藏民喝茶,汉民售之。茶马互市的兴起,无疑促进了藏汉经济的交往。唐朝在许多地方都设置了茶马司,作为市场管理机构。宋代开始,朝廷常与辽、金交战,所需军马更多,宋便将茶马交易作为一种政治手段,用以结善并控制西北各夷。当时,朝廷将茶叶的销售分为官茶和商茶,前者由政府机构采购交易,后者由茶商向户部纳税交易。但须限定数量和地域,明清两代大体沿袭旧制,只是到了清代晚期才将茶叶向民间开放。

天全是茶叶的盛产区,由于地理位置特殊,更与藏区康巴相邻,因而茶马互市交易更盛,至明代经商户达60余家。天全边茶产量达2.9万担。过天全县城,出禁门,便是二郎山系,是茶马古道的必经地,相对于年代更为古老、被历代衙府称为官道的经荥经、泥头、磨西至泸定、康定的大路,此路俗称小路,所背之茶亦称小路茶,无论大路、小路一样要路经此处,一样要翻越三千二百多米的马鞍山和五千多米的二郎山,因而二郎山南麓山脚有地名曰两路。

翻山越岭,地势陡险,骡马难以通行,只有人手脚并用,方能攀援通行。所以各地古道中惟一造就了茶马古道上仅此从天全禁门关至康巴路段独有的风景奇观:人力背茶。背夫们相约十人、八人,每趟从茶商的库房里领取茶包,背往指定的地方。体力好的取20―25包,足有300―400斤。

背夫们领到手的茶包层叠摞好,用竹签串连固定,再以篾条编成背篼,套上双肩。背夫无论是谁皆自备食物,即玉米面和一小袋盐巴,仅此而已。胸前系着一个椭圆形的小篾圈,俗称汗剐子专用于刮汗,手里拄着一根丁字形的拐杖,拐尖镶有铁杵,俗称拐筢子墩拐子。茶包一旦上背,沿途一般不得卸下歇息,待有平缓处,领头背夫(有地方称拐子师,也有地方称大背师)便审势路段和背夫负力情形,需歇一歇了,便扎下拐子,一声吆喝,示意大家找地方歇息。拐杖就是支架,茶包垫在拐子上,拐子扎在石头上,背夫们便都挺直腰背歇脚片刻。日久天长,古道上便留下了铁杵扎下的痕迹。甘溪坡上、紫石关旁那些茶路上密布的拐子窝至今仍在荒弃而覆满青苔的石板道上隐隐现现。

古道是走出来的,这一走就是几千年,几千年漫长的岁月中,它历经风雨,铸就了历史和文明,虽然说现代文明替代了它,但它不是消失,更不是灭亡,这是人类历史上一段美好的过去,它是人类向前发展史上一座闪耀着光彩的里程碑,它光彩背后的神奇,源自于人类的坚韧不屈和自强不息。

我国的饮茶历史和历代贡茶介绍


我国拥有悠久的饮茶历史,古人从种茶、采茶、制茶到煮茶和品饮过程中不断完善和扩充饮茶文化,从饮茶发展中可以看出茶文化丰富的内涵,由药用到解渴的饮品,再到精神层面的享受,饮茶发展的轨迹即是文明发展的过程。

秦以前 茶叶还不完全是饮品,当时常常将鲜茶加工后成为干茶作为药物和食物。

汉代 根据东汉华佗的《食论》和曾广的《神农百草经》的记载,茶叶除了作为饮品,已经具有中药的身份。

魏晋南北朝 相对混乱的社会历史时期,茶叶的文化精神开始和中国传统的儒道佛思想发生关联,可以说,这是中国茶文化的萌发时期。

唐代 茶叶发展的繁荣时期,茶叶受到皇室宫廷的喜爱,甚至茶宴、茶会在当时的上流社会逐渐盛行,茶叶作为贡茶和赏赐物品出现,抬高了茶叶的身份,民间也开始有浓厚的饮茶风气,同时茶叶开始向国外传播。在这里,不得不说,唐代茶叶历史中非常重要是茶圣陆羽的《茶经》的诞生,这是世界上第一部详实的茶叶专著,时至今日仍有很高的参考研读价值。

宋代 在延续前朝的繁荣之余,宋代对茶叶的诸多方面有了创新,尤其是将宫廷茶宴推向了顶峰。大奸臣蔡京的《延福宫典宴记》中记载:“上命近侍取茶具,亲手注汤击拂”,由此可见当时茶宴上皇帝亲自调配茶汤。宋徽宗赵佶的《大观茶论》则是古代帝王第一本论茶的专著,宋徽宗的学识韬略在政治上实在施展得不好看,但在艺术上却才华横溢。赵佶在茶道方面的造诣更不能小窥,以现在的眼光来看,宋徽宗是一位无可厚非的茶道大师,他所撰写的茶书后人望尘莫及。茶马贸易促使宋代朝廷设置了茶马司,边销茶得以发展和改进。

元代 待客用茶开始提倡茶点、茶食。西北市场的开放,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饮茶风气更加普及。

明代 茶叶品种增多,对于茶具开始追求艺术化。对外贸易的发展,饮茶风气传播至欧洲和俄国。

清代 宫廷茶宴几近奢华,民间饮茶依旧是节俭之风,茶馆逐渐盛行,茶叶出口进一步加大。由于清朝御医开始使用茶饮治病,药膳茶在清宫廷中受到推崇。

我国的地方名茶随着饮茶的兴起而成为贡茶,有些名茶流传至今,也有一些由于制作工艺的缺失,在现今市场很难觅得芳踪。曾经作为贡茶出现在茶叶历史上的名茶罗列出一二,从中可以看出茶叶的悠久历史和产地的优势以及茶叶品质的绝佳传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