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史探究

发布时间 : 2022-01-12
茶叶发展史 中国茶的发展史 普洱茶发展史

茶叶发展史。

下面是茶经网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茶史探究”精彩内容,帮助大家了解茶文化知识,欢迎大家进行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茗,本指天色较晚时采摘的茶叶,泛指茶叶,又指用茶叶泡制、烹制或煎制的饮料。

宋人苏东坡在《次韵曹辅寄壑源试焙新茶》诗中将好茶比作美女:仙山灵雨湿行云,洗遍香肌粉未匀。明日来投玉川子,清风吹破武陵春。要知玉雪心肠好,不是膏油首面新。戏作小诗君勿笑,从来佳茗似佳人。

茶树古已有之。茶树原产地有两种说法:一说是在云南,一说是在西南横断山脉以东的云贵高原地区。是谁发现茶的呢?传说上古的神农氏炎帝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又一说,黄帝食百草,得茶解毒。《尔雅释木》中记载:槚,苦荼。晋人郭璞注曰:树小如栀子,冬生,叶可煮羹饮,今呼早取为荼,晚取为茗,蜀人名之苦荼。明确地描述了茶树的特性。

茶最初是作药用、食用和祭祀用,然后才作饮品。炎帝、黄帝中毒,得茶而解之,即是茶的药用。秦汉时期《神农食经》中说:茶茗久服,令人有力悦志。三国魏华陀《食论》说:茗久食益思意。汉代之前茶主要用作食品,《诗疏》云:椒树、茱萸,蜀人作茶,吴人作茗,皆合煮其中以为食。现在的腌渍茶、打摆茶、油茶、烤茶、罐云茶等,均沿用古习。

茶作为饮品不过二千余年,西汉巴蜀有饮茶时尚,有专用茶具,还有茶市。公元前59年西汉人王褒在《僮约》一文中记载了家僮每天要做的事情,其中有烹茶尽具,武阳(今四川彭山县)买茶,可见当时饮茶已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了,并且茶叶已成为商品,形成了武阳这样的茶叶集散地。

南朝齐国人王肃投奔北魏,不吃羊肉及酪浆(即牛奶或羊奶),常吃鲫鱼羹,渴则饮茶。有一次他拜见北魏高帝拓跋珪,却开始食羊肉、酪浆。魏高帝感到很奇怪,就问他:羊肉与鱼羹比怎样?茶汁与酪浆比又怎样?王肃回答:羊是陆产之最,鱼是水族之长。羊好比齐鲁大邦,鱼好比邾莒小国。惟茶不中,与酪为奴。彭城王拓跋勰插嘴:卿不重齐鲁大邦,而爱邾莒小国。明天我们为你设邾莒之会,亦有酪浆和茶。后来人们就把茶叫做酪奴。

唐朝有一种名茶,产于安徽安庆县天柱峰。唐朝宰相李德裕有一朋友被朝廷授予舒州(今安徽舒城县)知州,李德裕对他说:你到了舒州,天柱峰的茶叶请你寄三数角(角是贮茶器)给我。那人一到舒州,便连忙托人带了几十斤天柱峰的茶叶给李德裕。

可李德裕不受,退还给了朋友。第二年,朋友被罢去舒州知州,临行前,他精心挑选了几角天柱峰的茶叶送给李德裕。李德裕高兴地收下了,对朋友说:这茶可解酒肉毒。说完,他叫仆人煮了一壶茶,然后把茶倒进盛着肉的银盒子中,盖上盖子。第二天早上,李德裕与朋友一起打开盒子,肉已经化成水了。众人都服其广识。

唐人喜欢把茶叶加工成饼,用黑茶叶包裹,中间打一个洞,用绳子串起来,便于携带,这称为串茶。

南唐京都开封禁苑有北苑使董源,世称董北苑,善制茶,人以为贵,称此茶为北苑茶。其后福建建州(今建瓯市)凤凰山所产之茶,亦称北苑茶。太平兴国初年,宋太宗赵光义始制龙凤模,以此造团茶,称为龙凤团,专供宫廷饮用,以别于士民所饮的茶。

宋仁宗赵桢庆历年间,福建转运使蔡襄又制出小团茶,用作贡品。小团茶极为贵重,宫人往往在茶饼上镂上金子,二十余饼重一斤,值白银二?。但这种茶不易得,宋仁宗每次到南郊祭拜天地时,赐中书省和枢密院各一饼,四人分一饼。

南宋时期,日本僧人慕名来到中国,在不下100座寺庙中学习中国茶文化。后来荣西和尚将茶种带回日本种植,形成了日本的茶文化及茶道,荣西和尚被日本人封为茶祖。多数国家茶字的发音都是从汉语茶的字音变化而成的。英文tea从厦门话茶字音te转变而成,而英文俚语茶就是cha,这与茶的中文读音更接近;俄文则是我国北方话茶叶的译音;日文的茶字读恰,完全是照汉字读音。

cy316.com延伸阅读

探究中国制茶史


中国制茶历史悠久,自发现野生茶树,从生煮羹饮,到饼茶散茶,从绿茶到多茶类,从手工操作到机械化制茶,期间经历了复杂的变革。各种茶类的品质特征形成,除了茶树品种和新鲜茶叶原料的影响外,加工条件和制造方法是重要的决定因素。本文就制茶历史做简单介绍。

一、从生煮羹饮到晒干收藏

茶之为用,最早从咀嚼茶树的鲜叶开始,发展到生煮羹饮。生煮者,类似现代的煮菜汤。如云南基诺族至今仍有吃凉拌茶习俗,鲜叶揉碎放碗中,加入少许黄果叶,大蒜,辣椒和盐等作配料,再加入泉水拌匀;茶作羹饮,有《晋书》记吴人采茶煮之,曰茗粥,甚至到了唐代,仍有吃茗粥的习惯。三国时,魏朝已出现了茶叶的简单加工,采来的叶子先做成饼,晒干或烘干,这是制茶工艺的萌芽。

二、从蒸青造形到龙团凤饼

初步加工的饼茶仍有很浓的青草味,经反复实践,发明了蒸青制茶。即将茶的鲜叶蒸后碎制,饼茶穿孔,贯串烘干,去其青气。但仍苦涩味,于是又通过洗涤鲜叶,蒸青压榨,去汁制饼,使茶叶苦涩味大大降低。

自唐至宋,贡茶兴起,成立了贡茶院,即制茶厂,组织官员研究制茶技术,从而促使茶叶生产不断改革。唐代蒸青作饼已经逐渐完善,陆羽《茶经之造》记述:晴,采之。蒸之,捣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茶之干矣。,即此时完整的蒸青茶饼制作工序为:蒸茶、解块、捣茶、装模、拍压、出模、列茶晾干、穿孔、烘焙、成穿、封茶。

宋代,制茶技术发展很快。新品不断涌现。北宋年间,做成团片状的龙凤团茶盛行。宋代《宣和北苑贡茶录》记述宋太平兴国初,特置龙凤模,遣使即北苑造团茶,以别庶饮,龙凤茶盖始于此。龙凤团茶的制造工艺,据宋代赵汝励《北苑别录》记述,有六道工序:蒸茶、榨茶、研茶、造茶、过黄、烘茶。茶芽采回后,先浸泡水中,挑选匀整芽叶进行蒸青,蒸后冷水清洗,然后小榨去水,大榨去茶汁,去汁后置瓦盆内兑水研细,再入龙凤模压饼、烘干。龙凤团茶的工序中,冷水快冲可保持绿色,提高了茶叶质量,而水浸和榨汁的做法,由于夺走真味,使茶香极大损失,且整个制作过程耗时费工,这些均促使了蒸青散茶的出现。

三、从团饼茶到散叶茶

在蒸青团茶的生产中,为了改善苦味难除、香味不正的缺点,逐渐采取蒸后不揉不压,直接烘干的做法,将蒸青团茶改造为蒸青散茶,保持茶的香味,同时还出现了对散茶的鉴赏方法和品质要求。这种改革出现在宋代。《宋史食货志》载:茶有两类,曰片茶,曰散茶,片茶即饼茶。元代王桢在《农书卷十百谷谱》中,对当时制蒸青散茶工序有详细记载采讫,一甑微蒸,生熟得所。蒸已,用筐箔薄摊,乘湿揉之,入焙,匀布火,烘令干,勿使焦。由宋至元,饼茶、龙凤团茶和散茶同时并存,到了明代,由于明太祖朱元璋于1391年下诏,废龙团兴散茶。使得蒸青散茶大为盛行。

四、从蒸青到炒青

相比于饼茶和团茶,茶叶的香味在蒸青散茶得到了更好的保留,然而,使用蒸青方法,依然存在香味不够浓郁的缺点。于是出现了利用干热发挥茶叶优良香气的炒青技术。炒青绿茶自唐代已始而有之。唐刘禹锡《西山兰若试茶歌》中言道:山僧后檐茶数丛斯须炒成满室香,又有自摘至煎俄顷余之句,说明嫩叶经过炒制而满室生香,有炒制时间不常,这是至今发现的关于炒青绿茶最早的文字记载。经唐、宋、元代的进一步发展,炒青茶逐渐增多,到了明代,炒青制法日趋完善,在《茶录》、《茶疏》、《茶解》中均有详细记载。其制法大体为:高温杀青、揉捻、复炒、烘焙至干,这种工艺与现代炒青绿茶制法非常相似,参看附录中绿茶制造工艺。

五、从绿茶发展至其它茶类

在制茶的过程中,由于注重确保茶叶香气和滋味的探讨,通过不同加工方法,从不发酵、半发酵到全发酵一系列不同发酵程序所引起茶叶内质的变化,探索到了一些规律,从而使茶叶从鲜叶到原料,通过不同的制造工艺,制成各类色、香、味、形品质特征不同的六大茶类,即绿茶、黄茶、黑茶、白茶、红茶、青茶。

巴蜀地区的饮茶史探究


巴蜀常被称作为中国茶业和茶文化的摇篮。六朝以前的茶史资料表明,中国的茶业最初兴起于巴蜀。茶叶文化的形成,与巴蜀地区早期的风俗及茶叶饮用有着密切的关系。

巴蜀产茶历史悠久,并且在先秦时期就以地方特产的名义将茶作为贡品。但巴蜀茶业在中国早期茶业史上的突出地位,直到西汉成帝时的王褒《僮约》中,才见诸记载。《僮约》中有脍鱼鳖,烹荼尽具、武阳买荼,杨氏担荷的内容。前一句反映了成都一带,在西汉时不但饮茶已成风尚,而且在地主富豪家里,还出现了专门的饮茶器具。后面的一句,则反映成都附近,由于茶的消费和贸易需要,茶叶已经商品化,还出现了一定的茶叶市场。三国魏张揖所著的《广雅》一书载荆巴间采茶作饼,成以米膏出之,用葱姜芼之。反映出巴蜀地区特殊的制茶方法和饮茶方式。

汉魏以后,巴蜀的茶业进一步发展,种茶和饮茶的范围进一步扩大。西晋张载的《成都楼》诗中有芳茶冠六清,溢味播九区的名句,说明茶在当时的地位,已居所有饮料之冠,而且茶的声誉也越来越大,饮茶之风向全国各地蔓延。秦汉至西晋时期,既是巴蜀茶业昌盛的时期,也是中国茶业由巴蜀走向全国和茶业重心开始东移的重要阶段。

由于巴蜀茶叶种植和生产技术的广泛传播,茶叶生产和茶饮在神州迅速普及,各种茶事和茶叶美学内涵也引起了当时文学家的注意,于是在他们的作品中得到了不少的反映。如《世说新语》、《神异记》、《异苑》中有关茶的描述,还有如左思的《娇女诗》,杜育的《荈赋》,杨之的《洛阳伽蓝记》等都从各个方面对茶饮、茶事进行了描述,从而提高了茶饮在文化上的品位。

回族茶俗探究


宁夏回族民间茶俗甚多,有待客敬茶、三餐泡茶、馈赠送茶、聘礼包茶、斋月散茶、节日宴茶、喜庆品茶等茶俗,而且还从选茶、赠茶、用茶、点茶、配茶、煎茶、冲茶、递茶、加水、品饮、宴请等诸方面,形成了一套独特的茶事礼俗。可以说回族民间茶文化内容丰富,兴旺发达,经久不衰。

宁夏回族民间有谚语云:不管有钱没钱,先刮三响盖碗。每个回族家庭至少有两套盖碗盅子,有的多达十几套。他们喜用盖碗子饮茶,不用缸子和杯子。饮茶是他们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回族茶谚云:早茶一盅,一天威风;午茶一盅,劳动轻松;晚茶一盅,提神去痛;一日三盅,雷打不动。那些上了年纪的回族老人每天清早礼完榜布达(晨礼),有喝早茶的习惯。他们围在火炉旁,烤上几片馍馍,总是要刮一碗子的。这碗子也叫盅子,是一种陶瓷器皿,古代叫茶盏,底小口大。茶碗、茶盖、茶托(长方形叫盅船、茶船)配套,俗称三泡台(好似战地碉堡)。有的茶盖上绘有蓝色的花纹或红色的小花朵,还有的绘有绿色或黑色阿拉伯文清真字样,既精巧美观,又方便耐用。喝茶先备一壶滚烫的开水,把茶、糖等原料放入盅内,用开水冲泡5~10分钟再喝。用盖碗盅子喝茶有很多好处,民谚云:一防灰(清洁),二防冷(保温),三防茶叶卡喉咙(安全)。

择茶、泡茶、配茶种类甚多,都依经济条件、茶宴大小、宾客身份、生活需要而定。一般常见的有红糖清茶、冰糖窝窝茶、三香茶(糖、枣、茶)、红四品(红茶、红枣、红糖、枸杞)、白四品(白毛尖茶、白糖、芝麻、白葡萄),还有开胃化食的五味茶,即绿茶(苦)、山楂(酸)、芝麻(香)、白糖(甜)、姜(辣),健脾强肾、提神明目的五珍茶(龙眼、枸杞、葡萄干、杏脯、祈门红茶),生津养胃、健身美容的元宝茶(珠茶、红枣、枸杞、桂元肉、葡萄干),提气补虚、强身健骨的八宝盖碗茶(茉莉花茶、冰糖、红枣、芝麻、元肉、枸杞、葡萄干、核桃仁)等。一般回族家庭除山区喝罐罐茶以外,川区回民多喝三香茶和白四品,所选茶叶有茉莉花茶、毛尖茶、陕青茶、红茶、砖茶、珠茶等。家庭条件好的喝龙井、乌龙、碧螺春等茶。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宁夏回族群众还根据需要,自制了明目清心的枸杞泡茶、止咳化痰的锁阳膏茶、滋阴补肾的羊骨髓茶和八宝甜面茶。

客人远至,盖碗先上,家里来了客人,宁夏回族多用盖碗茶来招待。他们先将盖碗擦洗干净,盛上茶叶和佐料,揭开茶盖半遮掩,将沸腾的开水注入盅碗内,冲出一圈一圈浪花,恰似牡丹开花。泡约五分钟,双手递给客人。客人饮茶边喝边刮,不得用嘴吹或吸出声响。否则会被视为不懂茶礼、没有教养之人。喝茶时要留茶汗,不得一次喝干,要边喝边添。左手擎着托盘,右手大拇指和食指抓住盖顶,第四指卡住盖口,刮一下,喝一下,茶露汤色,常喝常有,清香爽口,连绵不断。这一套茶事活动,就贯穿了轻、稳、静、洁的饮茶礼节。轻指冲、刮、喝要轻,不得出声;稳指沏茶要稳要准,落点准确,一次沏妥当,似蜻蜓点水,不浅不溢,不漫不流;静指环境幽雅,窗明几净,无干扰,无噪音;洁指茶碗、茶水清洁卫生,一尘不染。

宁夏回族喝茶全在于刮,不会刮就等于不会喝茶。俗话说:吃油香要掰呢,喝盖碗子要刮呢!回族吃油香要掰开,一小块一小块地吃,禁忌囫囵吞咬,否则被视为不懂礼节之人。喝茶要用碗盖一下一下地刮动,使茶叶和佐料加速溶解,使汤汁尽快变温,喝时又不会烫嘴。使用茶盖不仅可以防尘防灰、保温,而且还可起到搅拌茶叶的作用。民谚说:一刮甜,二刮香,三刮茶露变清汤。意思是说,刮第一遍时只能喝到最先溶化的糖的甜味,刮第二遍时,茶叶与佐料经过泡制,香味完全散发出来了,这时的味道最佳。刮第三遍时只剩下茶叶淡淡的汤色,能起到解渴的作用。回族先民用茶消食,以茶代药,以茶代酒,继承了中华民族古老的茶文化传统。回族婚礼中的提亲裹包,以茶包为主,订婚时亲邻喝定亲茶,结婚时喝喜宴茶,婚后与老人喝阖家茶。某人干事业决心很大,也用下茶来形容,表示坚决,与古代茶不移木同出一辙。

金茶银茶甘露茶,比不上回族的盖碗茶。因为盖碗茶多有糖、红枣、核桃仁、枸杞、桂元肉等配成,本身就是长寿果、益寿果,营养价值极高,所以各类盖碗茶对强身健体大有裨益。回回老人寿数长,早起礼拜喝茶汤、不抽烟,不喝酒,盖碗子不离手,这些都是回族养生保健的宝贵经验,从中不难发现饮茶在回族健康生活中的重要性。

探究绿茶贸易历史


绿茶既干制的茶叶,是最基础的茶种,色香和兴奋作用较弱,但含有十倍于红茶的未裂解茶多酚,有很强的保健作用。此外绿茶含有大量维生素和叶绿素,有与蔬菜水果类似的营养价值。

虽然绿茶制作工艺最少,但为了保存更多的茶多酚和叶绿素,要求既迅速加热脱水又不过热,其技术含量最高,在不断摸索中才被总结和发扬。早期,人们将新鲜茶叶直接下锅,只有茶叶产地才能喝到绿茶。在阳光强烈的地区人们晒干茶叶,特嫩茶如碧螺春者由人体体温干燥,但这些绿茶都无法大量生产。唐朝时,种植茶树的寺院使用蒸笼控制火候蒸热新鲜茶叶,制作成蒸青绿茶,这是最早的量产化商品化绿茶,并开始了中国最早的茶叶外贸。明朝,炒青技法成熟,绿茶完全商品化,取代其他茶种成为中国本土的主流茶种。在早期对外贸易中,绿茶也是中国主要的出口产品。

绿茶圈

1、对朝鲜贸易第一次出口

对朝鲜贸易是茶第一次跨出国门,属中国茶外贸的开端。

三国时,作为魏国属地的北朝鲜地区,已有人携带茶进行消费。四到五世纪,商人进入朝鲜半岛进行盈利为目的的贩卖。朝鲜三国时期,茶叶已成为大宗贸易品,七世纪中叶善德女王时期,新罗国将茶列为正式祭品之一,供奉神农。

828年12月,朝鲜开始种植茶叶。高丽王朝时期,中国茶文化作为佛文化的一部分传入朝鲜,讲究禅茶一味,出现自己的茶礼文化。茶首先在贵族中流行,然后在僧人、道士中传播,最后效仿中国流传于文人阶级。高丽王朝时代,中国商人可以向朝鲜平民出售茶叶,但主要作祭祀品使用,不能像消费品那样大量出口。

李朝起,实行灭佛运动,与佛文化相联系的发酵茶文化受打击,而后与儒道相联系的绿茶兴起。日本入侵后,茶文化一度中断。朝鲜战争后,追随美、苏,南北一度盛行冰红茶和泡沫红茶。70年代以来,回复对绿茶的消费。

朝鲜半岛茶产量低质量差,至今只有一千五百吨的年产量,是故一直未能作为日常消费品在民众中普及。至今,南韩人均年消费茶33克,北朝鲜小于20克。微小的消费量使朝鲜茶贸易额微小,中国一直未能大量获利。但是,朝鲜茶文化发达,其一直在茶具市场挑战中国。虽然朝鲜茶具从未对中国茶具造成威胁,但在对日本贸易中,创造了一定利润。

朝鲜茶贸易的经验启示有二:首先,若不能将茶作为民众日常消费品,即使文化根基深厚,也难以创造足够大的贸易利润。第二,本身产茶不发达的国家,也可以利用纯粹茶文化优势,进行茶类产品出口创汇这更证明了茶贸易是以茶文化为主导的。

2、绿茶进入日本

唐时,日本派遣唐使流学中国,其中多有僧侣。这些日本僧侣与中国僧侣一同饮茶,学习了整套唐风茶艺,并将其带回国。804年,茶籽传入日本并种植。806年,制茶技术传入。815年,日本制茶成功,嵯峨天皇饮后,大加推广。当时的茶文化完全照搬唐朝,以《茶经》为权威,在贵族和僧侣中流行,称为弘仁茶风,流行于九世纪,后来衰落。

1191年7月,完整学习中国茶道的荣西和尚回国,在日本全面介绍茶并开始独立研究。当时日本茶主要来自中国的宋朝斗茶,以中国径山寺茶宴为标准。此时,早期蒸青绿茶传入日本,成为主流。至今,蒸青绿茶在中国已完全被炒青绿茶淘汰,但在日本仍是茶叶消费的主流。蒸青绿茶在任何指标上都低于炒青绿茶,且味道腥苦,但日本却保留了这一本应在商业竞争中被淘汰的茶种,因为日本人认为苦涩的蒸青绿茶更接近清、寂、和的茶道精神,这也佐证了文化在茶贸易上的重要性。

1489年,足利义政将军隐居,改原本热闹的娱乐性的宋朝式茶会改成有更多宗教意味的简明清寂茶礼风格。十五世纪,著名僧人一休及其徒弟村田珠光糅合贵族和平民两类茶礼,将茶与禅宗结合,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日本抹茶道。十六世纪,日本茶道宗师千利休剔除茶道中的物质因素,强调精神,回归为更简单的日本煎茶道,以不完美为特色精神,作为主流流传至今,对日本文化产生深刻影响。

3、对日本的绿茶出口

日本是主要茶叶进口国之一。日本本土年产茶约十一万吨,不能完全满足国内需求,不足部分依赖进口,以蒸青绿茶和乌龙茶为主。

1164年,中日第一次正式贸易。1368年起,中国和日本之间开始政府朝贡贸易。1382年,丞相胡维雍意图谋反,将日本的朝贡礼物蜡烛内装入炸药筒,意图刺杀皇帝,被识破未得逞,但严重影响了中日之间的朝贡贸易。1404年,日本分裂为南北两个朝廷,双方争着向明朝廷朝贡贸易,延续到1523年。其间中国发船7次共20船,日本发船18次共90船,日本主要出口硫磺,中国主要出口茶。

1523年起,中国停止政府贸易,私人贸易发展。1567年,政府禁止私人直接与日本贸易,故中日私商在东南亚港口进行转口贸易。倭寇盛行后,常在江浙地区登陆,抢劫茶叶。当时倭寇常抢茶不抢银,因为当时的日本同样重量的茶价格高于白银,返回的倭寇船只运茶比运银更有利。

1644年起,清朝私商直航日本主动贸易,而日本处于锁国状态,被动接受进口。1684年起,苏杭、福建商人纷纷组织大规模船队向日本贸易,其中福建船队大多在长崎靠港,将福建乌龙茶带到长崎,影响了当地的饮茶偏好。明治维新后,日本商人在长江三角洲大量购茶。日俄战争起,茶叶贸易一度中断。80年代以来,茶叶出口再开,并迅速发展。

2001年日本进口绿茶一万七千吨,九成为中国绿茶。中国绿茶出口价为每公斤二到四美元,只有日本同类产品卖价的两成。2006年,日本进口中国绿茶二万八千吨,增长率很快。此外,日本每年茶叶出口约一千吨。

中国绿茶在日本市场有稳固的地位,其价值并非其他国家生产的其他茶叶类型所能轻易取代的。究其原因,现在的茶叶出口主要是因为文化联系,归根到底还是沾了老祖宗的光,而非中国绿茶本身有明显的竞争优势。如果我国当代茶文化不能迅速发展和跟进,日后的市场扩展必然受到限制。

4、摩洛哥的意外

摩洛哥是中国茶叶出口第一大市场,也是中国绿茶出口传统市场,2006年我对摩洛哥出口绿茶五万六千吨,金额超过一亿美元,占中国绿茶总出口量的四分之一。

许多国内流传的说法认为,绿茶经突厥传入土耳其,然后进入摩洛哥。但是,根据摩洛哥本土记载,绿茶进入来自一个意外。

在早期茶叶贸易中,茶叶离中国越远越少,在偏远的摩洛哥,只有去麦加朝圣过的人知道茶的存在。英国开辟茶贸易以后,大量茶船由摩洛哥海边经过,但当时摩洛哥闭关锁国,与世界市场没有交往。一次,一条英国贩茶船遭遇海难,于摩洛哥海滩搁浅,摩洛哥人取其茶,在朝圣过的人指点下饮用。当时摩洛哥以骆驼肉为主食,过于油腻且缺乏维生素,摩洛哥人发现绿茶是其饮食结构的重要补充。从此,摩洛哥探寻向中国的商路,并通过其他伊斯兰国家向中国长期购茶。后来,摩洛哥强盛起来(其中少不了绿茶的缘故,绿茶增加了消化吸收率,等于增加了骆驼畜牧业单产),并影响商道上其它国家和周边被军事征服的国家饮用绿茶。由于与欧洲世界隔绝,摩洛哥没有受绿茶转红茶风潮影响,反而发展了当地风格的茶道文化。

摩洛哥可谓中国绿茶在西方世界一棵牢固的钉子。摩洛哥绿茶不仅本国贸易量大,而且带动了自波斯湾起一线各国对中国绿茶的需求,并影响非洲西北各国市场。在有饮料都市之称的卡萨布兰卡,中国绿茶在与咖啡、可可的竞争中占有优势,为绿茶世界竞争的一大胜利。

摩洛哥对绿茶需求非常稳固。每天上午,摩洛哥国王带头喝第一杯茶,举国上下举杯同饮。每有客人,主人会依礼敬茶三道,礼节之严谨与韩国、日本类似。全套繁琐的摩洛哥式茶具重量超过一百公斤。每年进口绿茶是摩洛哥人的一大笔开销,进口量并未因为成本高昂而减少。

摩洛哥是一个意外收获的市场,但产生着巨大的利益。维持摩洛哥人进口中国茶叶而不是其它国家产品的最主要因素是:传统文化。如果没有文化影响,摩洛哥市场没可能极不经济地向中国,而非更经济地向非洲开放。

沁阳“茶马古道”羊肠坂探究


在沁阳市太行深山中,有一条神秘的古道叫羊肠坂。它北达京师,南通伊洛,可谓中原地区的茶马古道。

【缘起】

在沁阳市太行深山中,有一条神秘的古道蜿蜒在崇山峻岭间,它有一个奇怪的名字叫羊肠坂。它北达京师,南通伊洛,可谓中原地区的茶马古道。夏日中午行人为何不敢从此过?它是怎样形成的?有多少条?那些间杂其上的古堡城垣又作何用?

【记忆谜团】夏日中午为何不敢走?

碗口大的马蹄印,深深地刻在青石板上,古道上下蜿蜒在群山万壑之巅。

这就是爷爷口中的羊肠坂。望着脚下的万丈深渊,陈志广走上几步,气喘吁吁,两腿发软。

陈志广家住山西晋城。30多年前他还是孩子的时候,爷爷就经常念叨在羊肠坂行走的半生岁月。如今爷爷墓木已拱,他才来到这里,想不到爷爷所走的道路如此艰险。

陈志广的爷爷从7岁开始,就跟随父亲做了担山工。一根扁担,两个箩筐,就是他们的工具。

装上山货(煤炭),一行20多人从山西晋城出发,过碗子城、黑石岭,出风口、大口,到达河南沁阳的常平镇和山王庄。在这两个熙熙攘攘的集镇上,卖掉山货,再买两筐胭脂、布料、小镜子、梳子、烟叶、山姜等,又一路晃悠着回到晋城。

这一路所走的就是羊肠坂,崎岖的山路,来回20多天的风餐露宿,陈志广的爷爷虽然用的是小扁担,挑的东西也不多,但起初还是有点吃不消。

由于年龄太小,很多路段举步维艰,陈志广的爷爷只好抓着路过的马队的马尾巴前行。险要的路段,都有很深的马蹄窝子,所有的马必须踩着马蹄窝子才能上去。

爷爷最怕的不是雨雪天气,而是炎热的夏季。中午时分,烈日当空,汗流浃背,站在如此艰险的地方举步维艰,他们只能选择在早晚行走。即便这样,有时候半道上他们也经常口干舌燥,只能喝马尿,没有马尿可喝,就到马蹄窝子里找脏水喝。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青石板还在,马蹄窝子还在。

【历史谜团】踞天下之脊而控天下20多年来,沁阳市文物局局长田中华不断地前来踏看,想理清羊肠坂的历史文化脉络。其实,他更想理清的是它的形成谜团。羊肠坂因盘亘在山间、崎岖缠绕似羊肠而得名,它事实上可以指代着名的太行八陉中的第二陉太行陉。

太行山始于河南济源,终于北京,加上余脉,绵延千里,盘踞在华北平原与山西黄土高原之间,平均千米的海拔宛若天然屏障,阻隔或者说维护着东西两地。清代着名地理学家顾祖禹称之为天下之脊,若夫或主或臣,建功立宗,尤显闻于后世,则有决羊肠之险,堑此山之道。

特殊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使得太行山成为古今战争争夺的焦点:匈奴、鲜卑、突厥、蒙古等塞北游牧民族进入华北平原,需要先由山系北部穿越太行山;想要雄霸天下的帝王也需要踞太行而动。

但太行山受地壳板块强烈挤压,形成褶皱与断裂,出现形势险要的八条峡谷通道,即着名的太行八陉。

羊肠坂所在的太行陉为太行八陉第二陉。晋启南阳(覃怀即沁阳一带,在春秋战国时称南阳)成霸业,秦夺南阳争天下,光武经略河内主中原,尔朱氏丹道奇兵反北魏,宋太祖掌控怀川统天下,无不说明了其重要性。

从政治战略的角度上讲,得中原者得天下、得覃怀者得中原,然而如果不占据太行天堑只会使得覃怀者陷入腹背受敌的窘况,而占据太行陉便可实现其南控虎牢之险,北倚太行之固的政治战略企图。

通过历史梳理,田中华了解到,太行陉大概形成于战国之前;从战国时起,与轵关陉(在今济源)和白陉(今辉县)成为由山西入河南的交通和战略要道。

但自宋代以后,游牧民族南下中原,改走河北平原,太行陉和轵关陉、白陉一样,逐渐为兵家所轻。

兵戈声逐渐远去,却响起骡马的驮铃声。到了陈志广的爷爷这一代,羊肠坂才逐渐走进历史的尘埃中。

【布局谜团】三道古堡关卡万夫莫开担山工、骡帮、马帮商队,让人不由得想起中国西南滇、川、藏着名的茶马古道。事实上羊肠坂不仅发挥了茶马古道的商业作用,其布局的精巧更含有深层的用意。

为一探究竟,记者从沁阳市常平乡常平村北上进行考察。从常平村向北原为2公里长的平缓羊肠坡道,1956年修建公路时被毁。顺着修建的公路走上一段,路南二三十米高处闪现出一个不规整的平台,这就是羊肠坂一号古关卡遗址,面积大约120平方米,上有大小不一的石洞,山壁上也凿有12个方形的石洞。

从平台而上,地势急剧陡峭起来,气喘吁吁地爬上二三十米,青条石板突然出现在眼前,油光光地掩藏在枯草荆棘中,岁月沧桑痕迹明晰。这就是传说中的羊肠坂了。其上不时闪现出石坑来,当是马蹄长期踩踏出的马蹄窝子。它们经常负载二三百斤重的山货,靠着这些马蹄窝子的帮助,才能小心翼翼地走过这段险道,不至于跌落四五百米深的山谷。

再往上走,古坂道分为两路,一路向西北直通二号关卡,一路向北可达孟良寨。孟良寨又名古碗城,建于唐初,北面依山,其他三面均用厚厚的石块筑成城墙。虽然仅有20多平方米的面积,但它却如闪着幽光的古老城堡,矗立在五六百米高的悬崖之畔,东西两道严紧的大门一闭,任你千军万马,徒唤奈何。城门上原有两道题刻,东为北达京师,西为南通伊洛,更道出了羊肠坂的举足轻重。

出孟良寨西门向西南顺坂道行约百米,即为二号关卡。这里海拔650米,关卡平台呈半镰刀形,西为直立山壁,东为悬崖。从二号关卡拾级而上80多米就到了三号关卡,关卡平台面积约200平方米,在三号关卡卡口东北有石城墙一段,顺城墙向上800多米的峰顶有一半葫芦形城堡遗址,向南约750米又连接着另两座城堡。

再向北一二公里,就到达山西大口的庙湾村。村内一条S形羊肠坂,通向山顶的古建筑群落。这里是100多间保存完好的古骡马店,建筑历史当在200年以上,一色两层建筑,石梯,厚重木楼板,藤条编窗户,朴素简洁;院内牲口圈,废弃的古井、石槽和石磨,可看出服务的周全。

出骡马店向北走过一段羊肠坂,就到了原来出河南踏入山西的城堡关门,城堡城墙厚两三米,高近十米,设有防御的箭垛。城堡西临万丈深谷,东接连绵城墙。该城墙在山脊蜿蜒五六公里,终于悬崖畔。

回望这一段羊肠坂,才发现它的布局秘密它处处以防御为中心,又不失服务的功能:首先,从羊肠坂本身来说,它开在悬崖峭壁之巅,而且陡峭狭窄,可谓防止敌方进攻的第一条防线;其次,三重关卡,成为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战略据点,而遍布的城堡,则加固了关卡的作用;最后,出关城门和与之相连的蜿蜒在山巅的城墙,成为攻防的核心。

【路线谜团】羊肠坂到底有几条?

踏访完整个路线,站在出河南的关口上,望着苍茫的远山,一个疑问在记者心中徘徊太行山地形错综复杂,难道只有这条路可走?这实际上也是太行陉究竟有几条的问题。

在陈志广的记忆里,爷爷说起羊肠坂来好像不止一条。爷爷说,他刚开始做担山工时,大人们就让他背一首顺口溜:常平对窑头,风门对风口,大口对小口,黑石岭对油坊头。意思是讲,如果从常平去山西天井关及晋城,常平、风门、大口、油坊这几个地名村落是与从窑头去山西的风口、小口、黑石岭等地名村落同纬度一一对应的,无论行走在荒山野岭的哪条羊肠坂道上,只要记着这则顺口溜永远都不会迷路,反过来也是这样。

很显然,羊肠坂并非仅此一条,现存最完整的大概只有记者所走的常平羊肠坂了,其他的则只剩下一些零星的残迹了。

探究福建茶文化


福建是乌龙茶的故乡,有一千年的茶文化历史,是茶文化的发祥地,福建产茶文字记载比茶经早300余年,着名的莲花峰及其莲花茶构筑了一道独特的侨乡茶文化风景线。建茶、斗茶在宋元二朝尉然成风,明清时期,茶叶创新增多,开创乌龙制茶工艺,茶叶贸易渐盛,武夷山的茶山、茶水更加点缀了福建茶的文化底韵。现代福建茶文化在继承前人的基础进一步发扬光大,种茶、制茶、售茶、品茶、赛茶等几乎占据了茶乡人的生活内容。制茶讲科学,品茶有文化,构成独特的福建区域人文特征。

从柴米油盐酱醋茶到琴棋书画诗酒茶,茶与百姓生活,如此贴近,雅俗共赏,茶是一种深沉而隽永的文化。数千年的历史积淀和文明传承,使绚丽多彩的华夏文明奇妙地溶化在茶香之中,以至在人类历史上,人们视茶为生活的享受,友谊的桥梁,文明的象征,精神的化身。它的发现与应用,曾给世界以震惊,为世人所瞩目。中国被称为茶的故乡、茶文化的发祥地。连绵中国茶文化历史,福建茶文化凝聚着地理灵性,茶在福建已有上千年之久,茶类的创制要数福建最多,品茶的技艺也数福建最奇,福建茶叶在中国茶叶发展乃至世界茶叶发展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和文化价值。

千载儒释道,万古山水茶刘超然、郑丰稔在:武夷茶,始于唐,盛于宋元,衰于明,而复兴于清。然孙樵曾道:甘晚候十五人遗侍斋阁,此徒皆乘雷而摘,拜水而和,盖建阳丹山碧水之乡,月涧云龛之品,慎勿贱用之。丹山碧水为武夷之特种,唐时崇安本设县,武夷尚属建阳故云。然则此茶之出于武夷,已无疑义。武夷茶最古之文献其在斯乎。宋时范仲淹、欧阳修、梅圣俞、苏轼、蔡襄、丁谓、刘子翚、朱熹等从而张之,武夷茶遂驰名天下。着名茶学专家陈椽教授曾经给予武夷茶历经宋、元、明、清四朝,制茶技术不断革新,创造了驰名中外的名茶,历次输出外销。誉满全球,为提高我国茶业科学技术水平作出了贡献。的高度评价。武夷茶文化有一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元代始成为皇室贡品,并在武夷创办御茶园,茶文化遗址遍布武夷山中。有唐至民国古茶园、宋遇林亭窑址、元大德至明嘉靖御茶园、明大红袍名丛、清庞公吃茶处、明至民国古茶厂、清茶政告示石刻等。武夷山是儒、释、道三教同山之处,武夷茶文化已成为武夷山世界自然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

鹿苑茶史


鹿苑茶以鹿苑寺而得名。南宋宝庆元年(公元1225年),在距县城鸣凤镇西北七公里的鹿苑山麓建一寺庙。此地兰香幽谷,鸟鸣空山,清溪山脚转,白云山顶缠。山林中常有鹿群出没,嗷嗷而歌,故山名鹿苑山,寺名鹿苑寺,茶名鹿苑茶。可谓山因鹿名,寺随山名,茶随寺名,名山名寺名茶,天设地造,一脉相承。

乾隆年间,鹿苑茶被选为贡茶,相传乾隆皇帝饮后,顿觉清香扑鼻,精神备振,饮食大增,于是大加夸赞,并封其御名为“好淫茶”。请代光绪九年(1883年),高僧金田云游来到鹿苑寺讲经,当它品尝了鹿苑茶后遂题诗一首,称颂鹿苑茶为绝品,诗云:“山精石液品超群,一种馨香满面熏。不但清心明目好,参禅能伏睡魔军。”

制作好的鹿苑茶风格十分独特,它外形色泽金黄,白毫显露;条索呈环状,俗称”环子脚“;内质清香持久;叶底嫩黄匀称;冲泡后汤色绿黄明亮,滋味醇厚甘凉。

在80年代初商业部的一系列评优,鹿苑茶榜榜有名。可是,进入90年,至少在北方城市鹿苑茶其名不彰。这可能主要是因为产量有限,导致外地人只知其名,难闻其香。

云南茶史


云南普洱谁人不知,云南产茶自有其优越的自然气候,四季如春,日照充足,雨水充沛,加之人为破坏少,出产的茶叶都是最健康的饮品。普洱茶还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今天就给大家说说云南茶叶的历史。

云南是茶树的发源地。云南出好茶,云南人爱喝茶,云南聚集的26个民族都用各自不同的方式在酷爱、品饮着云南的茶、云南人家中那永不熄灭的火塘边,驿道、马帮歇脚的箐火旁、山间清澈如许的清泉畔、无不飘荡着云南特有的茶香。在思茅、西双版纳境内,发现最古老的茶树,高达32.12米,主干半径达1038米,树龄估计在1700年左右。全世界约有制茶植物380种,云南就有260多种。

云南茶叶中以普洱茶最为有名。《红楼梦》中对女儿茶的描写仅是普洱茶的一种。普洱茶汤色褐红,口味醇香回甜,香气郁郁而茶心温和。除普洱茶外,凤庆红茶、滇绿、大理沱茶、大理雪茶、昆明十里香等云南名茶都是上品。云南的茶文化犹如一幅长轴的记情画,色彩斑斓而亮丽,使人陶醉、使人瑕想云南茶文化中心就诞生成长在这片沃土中,根深叶茂。向海内外传播着民族茶文化的精华,在国内外茶界领导茶友,云南省各级领导同志的关心帮助支持下,多次代表云南参加国内国际茶道茶艺表演,并多次获奖。在国内外同行中赢得广泛的赞美和称道。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和品质茶叶从云南茫茫的原始森林中走出,走遍了中国,走向了世界。随着回归自然,崇尚自然的渴望。茶在人们生活中将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云南许多民族对茶有其它称谓。布朗族称茶为腊,傣族也称腊。哈尼族刚称为诺博。但诺博的含意,不是某种植物,而是代表虔诚的祭祀和奉献以及美好的祝愿。诺博即是奉献吉祥之物,哈尼人便将茶叶取名为诺博,它的社会文化已远远超出了茶叶本身。云南茶学界的人士,把哈尼族诺博文化,称为云南茶文化的摇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