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的最早起源说

发布时间 : 2022-01-20
为什么说茶的起源 茶文的起源 关于茶的起源

为什么说茶的起源。

我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下面是茶经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茶的最早起源说”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各位茶友们了解“茶的最早起源说”相关知识!

对中国人来说,茶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了,俗话说:开门过日子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说明茶已经是人们日常生活离不开的物品了。人们日常休闲、待客宴请等都会有一些品茶的内容,不仅仅如此,长期以来,饮茶逐渐形成了一种文化,每当端起一杯茶慢慢品尝的时候,不禁想起一个古老的问题:国人的饮茶习惯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古人如何发现了大自然中的茶树呢?

我们都知道,我国历史上有很长的饮茶纪录,但无法确切地查明到底是在什么年代了,但大致的时代是有说法的。可找到证据显示,在世界上的很多地方饮茶的习惯是从中国传过去的。所以,全球各国普遍认为饮茶就是中国人首创的,世界上其他地方的饮茶习惯、种植茶叶的习惯都是直接或间接地从中国传过去的。

唐陆羽《茶经》: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往往是把一切与农业、与植物相关的事物起源最终都归结于神农氏。而中国饮茶起源于神农的说法也因民间传说而衍生出不同的观点。有人认为茶是神农在野外以釜锅煮水时,刚好有几片叶子飘进锅中,煮好的水,其色微黄,喝入口中生津止渴、提神醒脑,以神农过去尝百草的经验,判断它是一种药而发现的,这是有关中国饮茶起源最普遍的说法。当然,中国人对于茶的起源,民间也有更多美丽的传说。

显然,我们虽然无法准确地说出茶的起源,但我们可以想象出,在古代科技并不发达、经济不繁荣的情况下,人们生活的环境是安静的,人的心也是静的,人们的生活节奏十分慢,在这种环境里,古人发现了茶饼开始饮用,流传到现在。而现在全球数以万计的植物中,人们发现并做茶饮用的植物,不过数十种,茶的各种文化也都是古代形成的,这也给了居住在繁华、喧闹的城市现代人许多启示:唯有安静的环境,安静的心才能发现更多;人们在忙碌中,静静地端起一杯茶,让自己的心静下来,才能思考更多问题,才能发现大千世界更大的美,而城市里的繁华、汽车、拥堵、物欲、竞争,带给人们的是动感、激情、压力和烦恼,唯一静下来,才能品茗到茶的芬芳,才能领悟到茶的历史文化,才能发现更多难以发现的快乐和感受。

cy316.com编辑推荐

“茶马互市”起源说


生活在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藏区居民,因高原特殊的地理位置,需要摄取大量的脂肪和热量,其主要食物是糌粑、奶类、酥油和牛羊肉,但是糌粑太燥热,奶类和肉类脂肪过多、在人体内不易分解,藏民为分解脂肪、防止燥热,于是需要靠茶叶来帮助消化和分解热量。同样,内地的军队和民间役使因为征战需要大量的骡马,而藏区和川、滇边地多良马,于是,这样各取所需的茶、马交易即茶马互市应运而生,这就是茶马古道的起源。

茶马互市起于唐,兴于宋。《滴露漫录》中说:茶之为物,西戎、土蕃,古今皆仰食之,以腥肉之食,非茶不消,青稞之热,非茶不解,是山林草木之叶,而关国家大经。这里茶已同国家的政治经济联系起来了。宋朝的统治者们用茶马贸易来同少数民族搞好关系,并提倡,人民需要,茶借此而传播得更广更远。

旧时,昌都沟通外地的人畜小道,是由人畜长期行走自然形成的。

茶马互市在唐朝开始。唐初,吐蕃南下,在中甸境内金沙江上架设铁桥,打通了滇藏往来的通道。

宋代,由于西夏、辽国等切断了唐波古道,川藏古道成为内地前往拉萨的主干线。

元代,大力开辟驿路、设置驿站。

明朝继续加强驿道建设。为利益驱使,走私者大量出现。

清朝时茶马互市的规模更大,茶马古道的滇藏古道基本成形,康熙时批准在打箭炉设立茶关,形成了茶马古道的北道,叫做川藏商道。

清末民初,茶商大量增加。

抗日战争中后期,茶马古道成为大西南后方主要的国际商业通道。

1950年前的昌都成为藏东的商贸中心。茶马古道在全盛时期时,来往于丽江至拉萨之间的马帮的牲口由四五千头,发展到一万多头。

饮茶起源传说“神农说”


中国古代有一位神农氏,立誓遍尝百草,用来制药,以解除百姓疾病之苦,因此数次中毒,但他都凭借丰富的自救经验而死里逃生。

有一天,神农氏又进山采药,翻山越岭,不辞辛劳。到了中午,火辣辣的太阳在天上照着,不觉有些口干舌噪起来,便寻找就近的水源,以解口渴之苦。忽然一片树叶飘到眼前,拾起一看,竟不知何物。

神农氏本就有遍尝百草之誓,这次当然也不会错过。但由于几次教训,也不由得慎重起来,看看叶子,颜色清绿可爱,还有一股清香扑鼻而来。凭着丰富的经验,神农氏知道它应该属于无毒的一种,便伸出舌头舔了舔,竟是苦涩异常。神农氏马上断定它是一种止渴提神的药,就是这种药,衍生出后来品类繁多的茶叶家族和后世博大精深的人类茶文化。这肯定是神农氏所始料未及的。

被誉为“茶圣”的陆羽在《茶经》中记载:“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而中国饮茶起源于神农的说法,也因民间传说而衍生出不同的观点。神农发现茶的饮用和药用价值,是有关中国饮茶起源最普遍的说法。

另有说法则是从语音上加以附会,说是神农有个水晶肚子,由外观可得见食物在胃肠中蠕动的情形,当他尝茶时,发现茶在肚内到处流动,好像士兵一样的查来查去,把肠胃洗涤得干干净净,因此神农称这种植物为“查”,再转成“茶”字,而成为茶的起源。

饮茶的起源说有4种,你偏信那种?


茶最先是作为食用和药用的,饮用是在食用、药用的基础上形成的。中国人利用茶的年代久远,可上溯到神农时期,但饮茶的历史相对要晚一些。先秦时期可能在局部地区(茶树原产地及其边缘地区)已有饮茶,但目前还缺乏文字和考古的支持。

关于饮茶的起源,到目前为止是众说纷坛,争议未定。大致说来,有先秦说、西汉说、三国说、魏晋说

1、先秦说

陆羽根据《神农食经》“茶茗久服,令人有力悦志”的记载,认为饮茶始于神农时代,“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茶经·六之饮》)神农即炎帝,与黄帝同为中国上古都部落首领。然而《神农食经》据今人考证成书在汉代以后饮用始于上古原始社会只是传说,不是信史。清人顾炎武认为,“自秦人取蜀而后,始有茗饮之事”(《日知录·茶》)顾炎武认为饮茶始于战国时代也只是推测,并无直接的证据。先秦饮茶,不是源于传说,就是间接推测,并无可靠材料来证明。

2、三国说

《三国志·吴书·韦曜传》有“密赐荼荈以代酒”,这种能代酒的饮料当为茶饮料,足以证明吴国宫廷已经饮茶据此,《南窗纪谈》认为中国饮茶始于三国。三国时代东吴饮茶是确凿无疑,然而东吴之茶当传自巴蜀,巴蜀的饮茶要早于东吴,因此,中国的饮茶一定早于三国时代。

3、魏晋说

唐裴汶《茶论》、《膳夫经手录》认为饮茶始于晋,宋《集古录》认为饮茶始于魏晋。

4、西汉说

清代郝懿行在《证俗文》中指出:“茗饮之法,始见于汉末,而已萌芽于前汉。司马相如凡将篇有荈诧,王褒僮约有武阳买荼。”郝懿行认为饮茶始于东汉末,而萌芽于西汉。

西汉著名辞赋家王褒《僮约》“烹荼尽具”的约定,是关于饮茶最早的可信记载。《僮约》中有“烹荼尽具”、“武阳买荼”,一般都认为“烹荼”、“买荼”之“荼”为茶。《僮约》订于两汉宣帝神爵三年(公元前59年),故中国人饮茶不会晚于公元前一世纪中叶的西汉晚期。我们认为中国的饮茶始于西汉,而饮茶晚于茶的食用、药用,中国人发现茶和用茶则远在西汉以前,甚至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

王褒是四川资中人,买茶之地为四川彭山。最早对茶有过记载的王褒、司马相如、扬雄均是蜀人,可见是巴蜀之人发明饮茶。

从两汉到三国,在巴蜀之外,茶是供上层社会享用的珍稀之物,饮茶限于王公朝士。《三国志·吴志·韦曜》记:“曜饮酒不过二升。皓初礼异,密赐荼荈以代酒。”孙皓密赐韦曜以茶代酒,东吴宫中饮茶。

西晋诗人张载《登成都白菟楼》诗云:“芳荼冠六清,溢味播九区。”说成都的香茶传遍九州,这虽有文人的夸张,却也近于事实。《桐君录》记:“西阳、武昌、庐江、晋陵皆出好茗。巴东别有真香茗。”晋陶潜《搜神后记》:“晋孝武世,宣城人秦精,常入武昌山中采茗。”晋王浮《神异记》:“余姚人虞洪入山采茗。”说明在两晋时期,湖北、安徽、江苏、浙江这些地区已产茶。

两晋时期,饮茶由上层社会逐渐向中下层传播。晋干宝《搜神记》:“夏侯恺字万仁,因病死,……如坐生时西壁大床,就人觅荼饮。”这虽是虚构的神异故事,但也反映普通人家的饮茶事实。《广陵嗜老传》:“晋元帝时有老姥,每旦独提一器茗,往市鬻之,市人竟买。”老姥每天早晨到街市卖茶,市民争相购买,这反映平民的饮茶风尚。

南朝宋人山谦之《吴兴统记》载:“乌程温山,出御荈”“长兴啄木岑,每岁吴兴、毘陵二郡太守采茶宴会于此,有境会亭。”乌程温山产贡茶,长兴县有境会亭,两郡太守在此宴集,督造茶叶。江南一带不仅饮茶,茶叶生产也有一定的规模。《南齐书·武帝本纪》:“我灵上慎勿以牲为祭,唯设饼、荼饮、干饭酒脯而已,天下贵贱,咸同此制。”南朝齐武帝诏告天下,灵前祭品设茶等四样,不论贵贱,一概如此。可见茶已进入寻常百姓家中。

后魏杨炫之《洛阳伽蓝记》卷三城南报德寺:“肃初入国,不食羊肉及酪桨,常饭鲫鱼羹,渴饮茗汁……时给事中刘镐,慕肃之风,专习茗饮。”北朝人原本渴饮酪桨,但受南朝人的影响,如刘镐等,也喜欢上饮茶。

饮茶始于西汉,起源于巴蜀,经东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逐渐向中原广大地区传播,饮茶由上层社会向民间发展,饮茶、种茶的地区越来越广。

最早的茶树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茶树和利用茶树的国家,大量的历史资料和近代调查研究材料,都证明了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

茶树原产于中国,原来是一个不争的事实。1824年,驻印度的英国少校勃鲁士(R.Bruce)在印度阿萨姆省沙地耶(Sadiya)地方发现有野生茶树,于是,国外有人以此为证对中国是茶树原产地提出了异议。从此,在国际学术界开展了一场茶树原产地之争。国外学者中有代表性的论点主要四个。即中国说、印度说、无名高地说和二源说。

历史告诉我们,当印度人还不知种茶和饮茶,更不知道印度有茶树的时候,我国发现茶树和利用茶树却已有数千年历史了。只是到了1780年,英国人和荷兰人才开始从中国输入茶籽在印度种茶。

近几十年来,中国的茶学工作者又从地质变迁和气候变化出发,结合茶树的自然分布与演化,对茶树原产地作了更为深入的分析和论证,进一步证明了中国西南地区是茶树的原产地。

从茶树的自然分布看,茶树所属的山茶科山茶属植物起源于上白垩纪至新生代第三纪,它的分布在劳亚古大陆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中国的西南地区位于劳亚古大陆的南缘,在地质上的喜马拉雅山运动发生前,这里气候炎热,雨量充沛,是当地热带植物区系的大温床。全世界山茶科植物共有23属计380余种,而在中国就有15属,260余种,且大部分分布在云南、贵州和四川一带。已发现的山茶属约有100多种,在云贵高原就有60多种,其中茶树种占有重要的地位,由于山茶科、山茶属植物在我国西南地区的高度集中,表明我国的西南地区就是山茶科植物,也是山茶属植物的发源中心,当属茶的发源地。

从地质变迁看,西南地区有川滇河谷和云贵高原,近100万年以来,由于河谷的不断下切和高原的不断上升,绝对高差达50006500米,从而使西南地区既有起伏的群山,又有纵横交错的河谷,地形变化多端,以致形成了许许多多的小地貌区和小气候区。这样,原来生长在这里的茶树,逐渐分置在热带、亚热带和温带气候之中。从而使最初的茶树原种逐渐向两极延伸、分化,最终出现了茶树的种内变异,发展成了热带型和亚热带型的大叶种和中叶种茶树,以及温带型的中叶种和小叶种茶树。

同时,自第四纪以来,云南、四川南部和贵州一带,由于受到冰河期灾害较轻,因而保存下来的野生大茶树也最多。并且既有在右种、中叶种和小叶种茶树,又有乔木型、小乔木型和灌木型茶树。植物学家认为:某种植物变异最多的地方,就是这种植物起源的中心地。中国西南三省,是茶树变异最多,资源最丰富的地方,当然是茶树起源的中心地了。

从茶树的进化类型看,凡是原始型茶树比较集中的地区,当属茶树的原产地所在。茶学工作者的调查研究和观察分析表明,我国的西南三省及其毗邻地区的野生大茶树,具有原始型茶树的形态特征和生化特性。这也证明了中国西南地区是茶树原产地的中心地带。

河姆渡人最早饮用TEA,最早的茶产自中国


唐代中叶,中国的茶籽被带到日本种植,茶树开始向世界传播。毫不夸张地说,各国有关茶的知识、茶的栽培加工技术,直接或间接都与我国的茶叶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就连西方各国语言中“茶”的读音,也或多或少有着福建厦门及广东方言中“茶”的读音——中国给了世界“茶”的名字。

茶树是起源于中国吗?人类最早饮茶的历史也是起源于中国吗?这些追根溯源的问题一直是热爱饮茶人士心中不解的谜。2004年,考古学家在浙江余姚田螺山遗址发掘出了距今6000多年前的茶树根,茶树起源之谜也随着考古工作的深入,逐渐揭开了神秘面纱。

世界上最早的茶产自中国

35年前的夏天,浙江余姚的农民在建造排涝站时发现了一些深埋地下的木桩,他们没有想到,这些木桩的背后却隐藏着震撼中外的7000年原始文明——这就是著名的河姆渡遗址。

30多年后,在距河姆渡遗址直线距离仅有7公里的田螺山,考古专家再次发现了同属于河姆渡文化类型的一处原始聚落,距今约有6500多年的历史。虽属同一文化类型,但发掘出土的多层次的成片干栏式建筑柱坑遗迹以及有序的村落设施布局形态,为深入研究河姆渡文化提供了极有价值的研究视角。田螺山遗址也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河姆渡文化中,地面环境保存最好、地下遗存较为完整的史前村落遗址。

“我不知道这些在院落中留下的植物根是属于什么种类,但凭着考古的直觉,我觉得它们很重要,就仔细拍了下来。”回想起4年前来自历史、生物、植物等各个领域的专家共同发掘田螺山遗址时的场景,考古专家孙国平仍然记忆犹新,“原来这些树根的确不简单,它们是茶树根,也是中国历史上发现的最早的茶树根。”

在诸多与河姆渡遗址几乎一模一样的骨角牙、陶、石、玉、木类等器物中,茶树根的发现无疑又将人类文明向前推动了一大步。

今年11月26日至27日,中国绿茶探源暨余姚瀑布仙茗研讨会在浙江余姚举行。来自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中国茶叶博物馆、余姚市茶文化促进会等单位的著名专家学者及茶界人士,通过实地考察,一致认为,具有7000年历史的河姆渡遗址,有出土樟科植物遗存,经上世纪90年代专家学者研究考证,樟科植物叶片为最早原始茶的主要成分,是原始茶遗存,而近年来发现的茶树根为人类最早种植的茶树物种。

樟木古代称“檀”,上古书《桐君录》中记载:“俗中多煮檀叶并大皂李作茶。”而且根据当时河姆渡气候考证为温暖期古气候特征,暖热潮湿,河姆渡先人寿命较短,疾病较多,喝茶不仅能解渴,也具有某些药用价值,以利身体健康。从求生的本性出发,饮茶解渴尤为显得重要。与樟科植物同时出土的,还有与后来的茶壶很接近的“罐形盉”和“圜底单把盉”。“罐形盉”,器身呈罐形,腹上部有一侧有一管流嘴,流嘴后两侧各有一环耳供系绳,其高、口径、腹径及形状与以往农村使用的土罐茶壶几乎一样。

余姚茶文化历史悠久

余姚与茶的关系可谓源远流长。

在余姚的民间流传着这么一个小故事:很久很久以前,在深山一老茶农家,有一只奇特的杯子,不放一叶茶叶,只要把滚烫的水往杯子里一冲,喝起来便有甘醇的茶香,客人忙问这是什么空杯,老茶农笑答是大茶(茗)树根雕凿的。

何谓“大茗”?又是否真有这种甘甜可口,一喝便让人陶醉的奇特植物?余姚市志上有这样的记载:陆羽在《茶经》中,引录了《神异记》关于余姚瀑布山有大茶树的记述(译文):“余姚人虞洪到了瀑布山,遇见一位道士,牵着三头青牛。这个道士带着虞洪到了瀑布山,对他说:‘我是丹丘子,听说你很会煮茶,常想请你送给我品尝,这山里有大茶,可以供你采摘,以后你有多余的茶水,请给我一些品尝。’虞洪就用茶来祭祀,后来经常叫家人进山,果然采到了大茶。”

陆羽记载名茶产地的《茶经·八之出》中,还有余姚产大茗的记载:“越州余姚县生瀑布泉岭,曰仙茗,大者殊异。”但由于没有其他史籍记载,余姚产大茗一事一直未能得到证实。

2008年7月,余姚市茶文化促进会的几位会员上梁弄镇道士山考察,发现了两棵高度超过三米的古茶树,长在坡度超过60度的近山顶处。由于受年初雨雪冰冻天气影响,古茶树虽然已倒地,但是依然鲜活,这两棵古茶树根部直径大于13厘米,主干高度达3.55米,比通常灌木类茶树高好几倍,而在古茶树左侧十余米处还有一个古茶树树根遗存,断口处抽出了新芽。据河姆渡博物馆馆长熊巨龙介绍,茶树长这么大,树龄至少在200年以上。

道士山大茗的重要发现,充分证实了《茶经》中瀑布岭有“仙茗,大者殊异”的记载的真实性。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而今,在余姚,无论是产茶区还是不产茶区,家家户户几乎都备有绿茶确是不争的事实。家里来了客人,泡一杯茶是最基本的礼仪,而自家闲时也养神品茶,独特其中。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制作工序也更为讲究,分为杀青、轻揉、二青理条、炒干四道工序。这四道工序原本是梁弄白水冲村保留的民间传统的制茶工艺。前不久,余姚的瀑布茶制作技艺还被列入宁波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

“茶”字的最早使用


对于现代汉语中频繁使用的茶字,最早是从什么时候使用的呢?是如何演变出现在的这个汉字呢?而全球各国语言中,对茶又如何发音呢?研究这些东西,对于研究茶文化的起源很有启发,并从其演变过程,可以推断出一些结论出来。

对于现在使用的茶字的起源,许多学者都关注了这个问题,并提出了不同的答案,其中比较普遍的说法则是:现在我们使用的茶字,最早始于唐代,在古代史料中,茶的名称很多,但茶则是正名,茶字在中唐之前一般都写作荼字。因此,许多学者认为,在唐代陆羽所着的《茶经》中,将荼字减少1画以示区别,使用茶,这是我国最早的茶字使用的文字记载。另一个说法则是:我国的茶最早从原产地云南地区往四川、江南以及长江流域传播,推定当时使用荼字。由于茶叶生产的发展,饮茶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茶的文字的使用频率也越来越高,因此,民间的书写者,为了将茶的意义表达得更加清楚、直观,于是,就把荼字减去一划,成了现在我们看到的茶字。也有的说茶字从荼中简化出来的萌芽,始发于汉代。

对于茶的古称还有荼、诧、茗等。由于我国各地方言对茶的发音不尽相同,传到各国对茶的叫法也不同,大抵有两种。比较早从中国传入茶的国家语言依照汉语比较普遍的发音叫cha,如阿拉伯、土耳其、印度、俄罗斯等。俄语和印度语更叫茶叶(chai);由于荷兰人和西班牙人先后占据台湾,从闽南方言中知道茶叫te,后来了解茶的西欧国家将茶称为te,尤其是相距很近,互相之间完全可以用自己语言交谈没有问题的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对茶的名称却完全不同。因此,世界各国对茶的称谓,大多是由中国茶叶输出地区人民的语音直译过来的。如日语的和印度语对茶的读音都与茶的原音很接近。

从茶字的演变与确立,到我国、世界各国的有关茶的读音,无不说明,茶出自中国,源于中国,中国是茶的原产地,这一点,对于我们研究其他起源于我国的事物也很有启发和借鉴意义,从文字、语言及其读音演变上,我们会获得更多历史文化知识。

茶的最早发现


相传,有一天神农采奇花野草时,尝到一种草叶,使他口干舌麻,头晕目眩,于是他放下草药袋,背靠一棵大树休息。一阵风吹过,神农闻到了一股清鲜香气。清香从何而来?他抬头一看,只见树上有几片绿油油的叶子落下,他有一点好奇,信手拾起一片放入口中慢慢咀嚼,感到味虽苦涩,但有清香回甘之味,索性嚼而食之。神农食后更觉气味清香,舌底生津,精神好了,头晕目眩也减轻了。他好生奇怪,于是拾几片叶子在手细看,其叶形、叶脉、叶缘均与一般树木不同,因此,他就采了些芽叶、花果带回栽种。从此,神农将这种树定名为茶,这就是茶的最早发现。

此为一说,另一说则是:神农给人治病,亲自爬山越岭采集草药,采回后再对草药熬煎试服,亲身体会,鉴别各种草药的性能。有一天,神农采了一大包草药,把他们按已知的品性分成几堆,就在大树底下架起锅,放入溪水,生水泡煮。水烧开时,神农打开锅盖,转身去取草药时,忽见有几片树叶飘落锅中,当即一股清香从锅中飘起,他走进细看,只见因这叶子落水,水中汤色已渐成黄绿,并有清香随着蒸汽上升而缓缓散发。他用碗舀了点汁水喝,只觉得味带苦涩,清香扑鼻,喝后回味香醇甘甜,而且嘴不渴了,人不累了,头脑也更清醒了,不觉大喜。神农从锅中捞起叶子,细加观察,发现附近树上没有这种树叶,于是发愿一定要找到这种树。自此,神农一边继续研究这种叶子的药效,一边涉足群山寻找,最后神农终于在山坳里发现了几棵野生大茶树,其叶子和落入锅中的叶子一模一样,熬煮之,汁水黄绿,饮之其味也同,神农大喜,遂将其命名为茶。

我国最早的“茶筹”


茶筹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但也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我们会组织专家对它的年代、作用等展开研究,希望借此还原出清、民国时代的茶楼风貌,再现市井文化。

2009年7月18日,中国茶文化研究又有了新发现。一百零三枚茶筹首次亮相于中国茶叶博物馆。专家初步认为,这曾是茶馆向客人收取茶钱的凭证,上面写有茶馆商号和茶名,作用相当于现在的消费券,中国茶筹的历史由此向前推至清代至民国初年。

筹,本是算具。古代没有计算器,一般用竹木削制成筹来进行运算。有了茶筹,茶馆的掌柜不用算盘就可以结算出茶钱了。这些茶筹均由浙江宁波的收藏家陈钢捐出。他告诉记者,每枚茶筹长约十厘米,成圆柱形。根据茶价的不同,茶筹被涂上不同的颜色,用以区分。这些茶筹发现于杭州,从数量上看,有可能是成套的。

陈钢表示,虽然茶筹留存至今的很稀少,成套出现的更是难得,却有一种和它用途差不多的酒筹。和茶筹相比,关于酒筹的史料记载更多。除了能计算饮酒杯数之外,还能当行令用的筹码子,这对于研究茶筹都有借鉴意义。

同时展出的还有一百六十四件唐宋茶器精品,陈刚将其中的三十九套无偿捐赠给了中国茶叶博物馆。其中涵盖了唐宋煮茶、点茶时所用的典型茶具,特别是茶鍑、茶臼等填补了该馆馆藏空白。

浙江民间收藏力量非常雄厚。新中国成立六十年来,民间收藏家总共向国家博物馆捐献十万件文物,占馆藏文物总数的六分之一。浙江省文物局博物馆处副处长沈坤荣表示,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民间收藏家的价值观发生了巨大变化,他们更愿意将文物捐献出来供众人共享,从而最大地发挥文物的价值。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