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马旧道上的平易近俗村——束河

发布时间 : 2022-01-26
束河普洱茶 旧街姚河白茶 茶马古道的线路

束河普洱茶。

我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下面是茶经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茶马旧道上的平易近俗村——束河”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各位茶友们了解“茶马旧道上的平易近俗村——束河”相关知识!

在横断山脉的高山峡谷,在滇、川、藏大三角地带的丛林草泽之中,连绵回旋着一条秘密的旧道。几千年过后,成群结队的马帮消散了踪影,太古飘来的茶喷鼻逐步淡去,另有那响亮婉转的驼铃声呢?都不见了。留下的只有旧道旁那条徐徐流淌的束河。本日,我们信步在锦绣中华深圳平易近俗村的茶马旧道上,再一次品味那段流金光阴的写下的纳西文化。

与丽江的喧哗相比,束河就显得很平静,好像一个方才睡醒的村姑,身段固然不那么苗条,但对镜打扮的姿势倒也有几分动听。在温差较大的初冬季候,猛烈的光芒,不由辩白地刻勒出它的表面。

清晨的金色阳光慷慨地播洒在巷子上,五花石铺就的门路反射出刺目标毫光,银杏树轰动着金箔似的颜色,河道里的急流在深处沉痾淀着湛蓝,并在浅处遭遇石头的反对,翻滚出一排排银色的浪花。纳西族的老太太们一身栉风沐雨的传统装束,背着竹篓,三五成群地走在石板路上,脸上深深的皱纹里流淌着小河的光阴。她们历来往旅客投去恬然的一瞥,带叶的白萝卜从竹篓里探出身子,彷佛在与旅客打号召。

而在巷子的背阴面,沉痾郁的墨色中其实有着雄厚的条理,只能埋头去细细观测。那边有摩梭织女指间跳跃的经纬,有纳西银匠师傅手工錾出的银镯花纹,有皮匠师傅手中锥子的快速穿梭,有小吃摊铁锅里的放手粑粑和土豆丝饼滋出的油泡,另有古旧的雕花供桌上膝行着的一只懒洋洋的小花猫

信步到平易近俗村的纳西村寨,一根高伫的旗杆分外惹眼。旗杆两边插着一把把钢刀,白昼,威猛的傈僳族男人会赤足踩着朝上的刀刃一起攀上顶端,并做出倒挂紫金钩之类的惊险行动。这些男人在上阵前,每每会有一些年长的人在阁下念咒语,同时一直地绕圈。相比之下,旅客更乐意浏览十几个纳西族妇女在一种雷同盘旋曲的平易近间音乐伴奏下,跳简略反复却热情欢畅的锅庄。假如你乐意,可以随时参加到她们的行列中。

作为丽江的一部门,束河也于1997年被参加《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有专家说,束河是茶马旧道上至今生存齐备的紧张集镇,是纳西族从农耕文明向贸易文明过渡的活标本,是对外开放和马帮运动形成的集镇扶植典型。

cy316.com编辑推荐

旧道上的“茶马商都”丹噶尔城


说起青海,人们都知道青海湖、塔尔寺,而对青海湟源唐蕃旧道上的茶马商都,大概不大留神。就在丹噶尔城的大川里,有50多万人的大县湟源县是毗连甘肃、青海、西藏的重要交通通道,也是国内外商家云集的处所。今年6月,在青海厅同道们的辅助下,我赶往唐蕃旧道,游览了湟源峡谷、丹噶尔城和日月山。

海藏咽喉湟源峡谷

湟源县,位于湟水泉源,日月山脉东麓,距西宁约40公里。这里是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农耕文化和草原文化的接合部,也是唐蕃旧道和丝绸南路上的要塞,自古为华夏通往西部牧区和西藏的紧张流派,素有海藏咽喉之称。

从西宁出发,长达40多公里的湟源峡谷,两侧群山阴阳对称。阳面山海拔高、光照强,光秃秃的不长草木,山顶怪石嶙峋,沙乡俗化较重;阴面山则郁郁葱葱,长满了灌木和乔木,绿色分出多少条理,看上去分外恬逸。

小车在壁立千仞的峡谷中穿行,峡谷的右侧便是唐蕃旧道,能隐隐看到断断续续的旧道残留,左侧是青藏铁路西宁至格尔木段。紧挨着是湟水河,河水挟着泥沙,与黄河兰州段的水一样污浊。固然水污浊,但感触亲热,它一起向东流,流经西宁,末了进入甘肃永靖而汇入黄河。

峡谷的末尾逐步平缓,被大片故乡风景所取代,平缓的山坡上散落着一片片油菜花,蓝天白云下,与高山流水、村子人家交相辉映。在阳光晖映下,黄澄澄的油菜花随风起舞,煞是壮观。看到这些景色,我才晓畅了先祖们对这里的地貌作出海藏咽喉的评价。

茶马商都丹噶尔城

湟源县城西北角,有一座古城,城门是清代修建,门前石壁上刻着丹噶尔城四个大字。进了城门,两边是布局奇特的平易近居院落、魄力广大的庙宇古刹、生存完备的店铺,另有一排排清代路灯四面而来的浩荡古风,好像把我带到了明清期间。

丹噶尔,是藏语东科尔的音译,意为白海螺。在这座白海螺古城里,有镇海协营署、中军督司署、干总署、把总署、丹噶尔厅署等军政机构;城隍庙、关帝庙、玉皇庙、火神庙、文庙、财神庙、龙王庙、金梵刹等古刹庙宇;有拱海门、迎春门、腰鼓、谯楼、舱门街、九间街;另有义学、社仓、牌坊、祠堂,等等。可见这座古城昔时的富贵和睦派。

古城海协营,是青海生存比力完备的清代军事机构。除此而外,古时辰这里商贸非常繁荣,为包管丹噶尔的贸易商业,其时祖先拓荒藏商之路。乾隆九年(1744年),清王朝在古城设立了丹噶尔守备署,卖力古城的平安与办理。从事商业的藏客,其萍踪普及西藏、新疆、陕西、山西、天津以及印度、尼泊尔等地。据史料记录,至1924年,这座古城拥有大小商户及手工业1000多户,商业总额到达白银500万两以上,贸易商业到达岑岭。其时英、美、俄、德等国家的贩子纷纷在古城开设钱庄,开展金融营业。由此,丹噶尔城就有了茶马商都的美称。

茶马互市日月山

距湟源不远,映入眼帘的是比邻挺立的两座山,当地称为日月山。只见山头上离别建有藏式修建气势派头的亭子,当地称日亭和月亭。两山相望,犹如一对相依为命的情侣。

日月山属于祁连山脉的分支,是一条天然地理分界限,又是一条人文地理的分界限。从天然地理角度讲,它是青海农牧区的分水岭。因为日月山的土层为第三纪红土层,以是古时辰称为赤岭。曾有土石赤,赤地不毛的说法,可想这里往日的萧疏。据史料记录,其时青海重要是吐蕃的领地,杀伐比年,争斗不断,起色来自于公元640年,文成公主奉唐太宗之命和亲吐蕃,成绩了闻名的唐蕃旧道,而日月山成为各朝代华夏地域通往西藏的必经之路。

传说昔时文成公主远嫁吐蕃,为顺应高原天气,曾经在这里住了几个月,她站在日月山顶翘首回望东方,思乡之情不行克制,就不由得掏出母后所赐的日月宝镜旁观,镜中呈现长安的富贵景致。于是,公主悲喜交加,想到本身和亲的重任,便毅然将日月宝镜抛下赤岭。然而宝镜酿成了碧波万顷的青海湖,公主的泪水却成了涓涓倒淌河。还好,松赞干布给她送来了定情信物玉佩,这让她的心留意迢遥的天域,那边将是她爱情的天国。后报酬了怀念这位公主,就把赤岭改名为日月山。

日月山驰名于世,不但云云,还在于它是古代边防重地和茶马互市的处所。公元734年,唐朝与吐蕃在赤岭互市易马,这便是中国汗青上有名的茶马互市。因为牧区没有农业,不产粮食,重要以奶、肉为食,茶马互市拓荒后,吐蕃牧平易近可以用马匹调换粮食、丝绸和茶叶,改进牧平易近生存。作为大唐,奉行茶马互市制度,得到了数十万计的青海良马,军马获得了极大增补,在政治上起到了节制边防的感化,更紧张的是促进了唐蕃双方的经济成长。到了明清期间,日月山的茶马互市渐渐迁徙到了丹噶尔古城,这里成为其时西北地域最大的商业集散地,茶马商都的盛名于是传遍天下。

现在,古时辰的茶马商都,成为后人观光游览的处所。而如今的茶马商都加倍繁荣兴盛。信赖湟源这座新的茶马商都,将加倍旺盛蓬勃,繁荣兴盛。

雅安天全茶马旧道上的徽派古茶仓


歙(sh)县,是中国安徽省黄山市部属的一个县。歙县古代为徽州府治,是徽州文化及国粹京剧的发源地,也是纸墨笔砚之徽墨、歙砚的重要产地,于1986年被付与国家汗青文化名城称呼。明末歙县人汪伯龄曾贷资入蜀榷茶雅州(今四川雅安),不久成了豪富商。他家坐客日集百余曹,四座常满。推牛结客觉得常。清朝康熙时,歙人李遴入川贩茶,厥后成茶商首领,众商纳课办引都由他同一管理。

明清期间朝廷统治者继承奉行以茶治边的政策。为了严酷管束四川、陕西、甘肃等地茶叶的产、运、销,官府执行招商中茶之法:或令人向边塞交纳银米而酬给茶引,或令人运茶至茶马司,以一部门纳官,另一部门归贩子自卖。徽商在这种茶运动中也非常活泼。

茶马旧道上的徽派古茶仓

这座范围远大的古茶仓位于雅安市天全县始阳镇新中村老乡当局处,占地面积约2000平方米。现在为雅安仅存的唯逐一处珍爱齐备的徽派修建,标记性气势派头如下:

1、徽派修建结构:该修建为典范的徽州古平易近居,为四合款式的砖木布局楼房,日型修建范例,其修建中轴线连续穿过了五个大庭院,配房前还有两个小庭院对称而建,构成了五进七星的昌大范围。而大院宅门之外,一条微小甬道的终点,则是已经消散的商店和库房。各进皆开庭院,充实发辉透风、透光、排水感化。人们坐在室内,可以晨沐早霞、夜观星斗。颠末庭院的二次折光,比力柔和,给人以平静之感。雨水经由过程庭院周围的水枧流入暗沟,俗称四水归堂,意为肥水不过流,表现了徽商聚财、敛财的头脑。平易近居楼上极为坦荡,俗称跑马楼。庭院周沿,还设有镌刻优美的栏杆和尤物靠。

2、接纳砖雕装饰。砖雕是徽州盛产质地坚细的青灰砖上颠末细腻的雕刻而形成的修建装饰,遍及用于徽派气势派头的门楼、门套、门楣、屋檐、屋顶、屋瓴等处,使修建物显得典雅、端庄。它是明清以来鼓起的徽派修建艺术的紧张组成部份。砖雕有平雕、浮雕、立体镌刻,题材包孕翎毛花卉、龙虎狮象、林园山水、戏剧人物等,具有浓厚的平易近间色彩。

3、接纳五阶马头墙,而且生存齐备。又称风火墙、封火墙、放火墙等等,特指高于两山墙屋面的墙垣,也便是山墙的墙顶部门,因外形酷似马头,故称马头墙。马头墙凹凸错落,从形状看颇具气势派头,因而不但是中国南方徽派修建常用款式之一,也是徽派修建的紧张造型特色,曾有青砖小瓦马头墙,回廊挂落花格窗之说,用以概括明清徽派修建气势派头。较大的平易近居,因有前后厅,马头墙的叠数可多至五叠,俗称五岳朝天。

徽派古茶仓的发明与将来珍爱

我爷爷、父亲都是天全茶厂的老职工,具有茶叶情节,无意与曾经持久在茶厂担当向导职务的同伙,平易近间文物珍爱者高建华闲聊,得知:这个古茶仓解放后被改成粮站,无意时机,他得知有人要将这个古修建买来,拆为木柴出售,他仓猝仆仆风尘,筹措资金将这极具汗青代价的文物买下,5.12地震使部门马头墙受损,主体修建倾斜,他又花10多万举行了维修,根基规复了大要原貌。

据悉,该修建已参加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珍爱单位名单中,四川茶马旧道(雅安段)45个文物珍爱单位报告国家级文物珍爱单位。雅安的旧道文化由此将获得更权势巨子的代价评估,将获得更为体系的珍爱。

赛过“诸葛亮”的束河皮匠


在丽江束河古镇,发黄的皮马甲、皮包、皮靴静静地躺在茶马古道博物馆里--这些皮具做工结实,针脚精细;只是做皮具的匠人们早已不在,无法复述一段皮匠故事。这些皮具有不少就是当年行走在滇藏茶马古道路上马帮们的必备行头,即使是再寒酸的马帮人,马衣褂、马辔头、皮鞋、皮条索都是不可少的,当年产自云南丽江束河的皮具被远销到东南亚、印度、尼泊尔等地区。束河古镇以前被叫做绍坞希日本(纳西语:束河皮匠村),早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束河的仁里、中和、街尾等村子里聚集了皮革匠336户。束河的皮匠在那个时候,一根钢锥、一把锤子、一张皮子就闯荡天下。如今在丽江束河古镇,人们只能依靠陈列在博物馆里的旧物想象一段历史,从被磨得发亮的皮垫子、各种尺寸的锥子、浸泡皮子的旧池子当中,想象一件供给马帮使用的皮夹子、皮袄、皮鞍子如何在匠人的手中诞生。在丽江大研古镇和束河古镇的街道行走,游客还可以看到一些皮匠仍在使用老式工具制作皮具--牛仔包、法国时装包的变体、新式钱包、牛仔皮帽等等。如果仅通过走马观花的方式看看商铺里新束河皮匠的生活,想去了解历史上束河皮匠生活的艰辛是不可能的。正如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介绍的:学习皮革手艺,给人做苦工是件苦差事,皮匠们要在不见天日的皮革作坊里成天劳作。先要把一张硬皮子泡在石灰水里,然后用手不断揉搓,搓得满手都是血泡;然后用石刀在皮子上来回刮,刮光皮毛,但是不能伤到皮子。博物馆的导游向记者介绍旧时皮匠工作的艰辛。但是正如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所言,皮匠的生意还是可以做得成规模、皮匠生活同样可以体面。1942年,仁里村的皮匠李习耀吸引俄国人顾彼得的外资,创立皮革合作社,把大批皮子远销到藏区各地。在永宁和中甸还出现了束河皮匠的聚居地,曾居住在中甸的张儒卓、张群、李鉴、李发昌被合称为中甸四大皮。在踏访的途中,曾遇到许多历史上无比风光的民间匠人,皮匠、木匠、石匠、篾匠、布匠、瓦匠、银匠、铜匠等,许多匠人的技艺都为祖传,在机械复制时代延续祖上的荣光。

保存最完好的古驿站--束河古镇


束河古镇是至今丽江坝子保存完好的古驿站,进入束河古镇,你可骑马直抵束河中心集市,在这里你会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一个类似大研镇古城四方街,听说这里在赶集的日子里异常热闹,曾是丽江皮毛交易集散之地。街面上的那些被人和马踩踏得光溜平滑的石板,似乎还能照见往日的繁华。广场四周均为店铺,古老的木板门面,暗红色油漆。还有店前黑亮的青石,脚下斑驳的石坡路面,以及闲坐的老人,勾勒出束河古朴自然本色。

地理概况

束河古镇位于云南丽江城北4公里处,沿着宽广的柏油马路向玉龙雪山方向走,在路牌的指示下左转,再前行2公里,便可见到束河古镇的建筑,这就是被称为清泉之乡的束河,又名龙泉村。点击理由

许多朋友只知道丽江和大研古城,其实束河比大研的历史更久远,保存得更“原汁原味”。它是纳西族农民在丽江坝子中最早的聚居地之一,也是“茶马古道”上保存完好的重要集镇,更是纳西族从农耕文明走向商业文明的活标本。

自然景观:

束河依山傍水,古色古香的农居井井有条。束河有八景龙门望月、烟柳平桥、雪山倒映、夜市营火、断碑敲音、鱼水亲人、石莲夜读、西山红叶。

最漂亮的地方是青龙桥一带,桥是石板铺就的,也叫石板桥。桥下青龙河水咆哮而过,到了晚上仰面赏月,眺望桥边昔日晒谷之处的龙门地,残留的青稞架在黑色中耸立无声,在这群木桩背后的断墙隐约可见龙门客栈的标记———好一幅幽深的“龙门望月”。

束河的中心也叫四方街,大研古城的与此如出一辙,四周店铺树立,围起广场的面积约250平方米。

束河还有一个小四方街。与大研一样,束河民居的布置大多是“家家见小桥,户户有流水”。也许是离玉龙雪山更近些吧,门前屋后流淌的溪水比大研的清纯许多,一束束的水草在狭窄的小溪中半浮半沉、荡漾跃动,惹人联想,令人心醉。

往往让人留连的是那些各具特色的酒吧和餐厅。抛开俗世烦事,享受斜阳拂照,敞开心扉让和风轻抚,品一口醇厚的普洱茶,香留唇间。不经意间,乐韵悠扬的老情歌飘进你不羁的心。往事如烟,往事未必如烟。藤椅、木桌,老树、鲜花,让人慨叹今夕何夕……

人文景观:

束河是丽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古镇引水入村与街市布局的重要案例,它也是“茶马古道”的一个不可忽略的亮点。著名的旅游家徐霞客曾经到过此地,他曾写道“过一枯涧石桥,西瞻中海,柳暗波萦,有大聚落临其上,是为十和院(即今束河之古称)。”游人大可在此印证徐先生记载的景物是否依然花样年华。

束河除了雪山流下的溪水外,还有一处水源是九鼎龙潭泉水。当年的龙门寺就建在泉上,当地的纳西族诗人和志敏(1879-1959)是清朝的秀才,他曾写下了一首诗《龙门寺眺望》山门寂寞带秋寒,放眼犹观独倚栏。诗客迢遥千里外,篆烟缥缈一炉檀。汀芦绕水浅深自,枫树含霜疏蜜丹。天地相连无障碍,澄心印证照澄潭。

此外,寺院旁边还有个“三圣宫”楼阁,传统的四合院模式,里边供奉的是皮匠祖师,那是束河人的骄傲,因为他们拥有“一根锥子走天下”的美誉。

1、在丽江可乘坐面的2元/人到束河,中巴需要5元/人。其实,骑自行车前往是个不错的选择,耗时约30分钟。

2、束河古城内多种档次的客栈都有,好的达到三星级标准,普通的价格一般在每晚50元至100元之间,像一坐一忘、星期八客栈等都比较有名。

购物:

新镇在古镇南面,依着水势和老树的格局延伸开发了一个很漂亮的仿古新镇,专门用于酒吧、客栈、商铺的开设。丽江古城很著名的小巴黎酒吧在束河有分店,有菲律宾乐队驻唱。

皮革束河有“皮革之乡”之称。寻找一家传统的皮革作坊买一些手工制作的牦牛皮包袋是不错的选择。

银器丽江的雪花银非常有名,银手镯最受游客喜爱。当然还有像《一米阳光》里的铃当或者有纳西文祝辞的牛骨挂件等等。

美食:

束河位于玉龙雪山南麓,美食自然不缺,虹鳟鱼是常年不断的雪水造就的,不可不试。值得推荐的还有束河凉粉,由特产豌豆制作而成———热了凉吃,凉了热吃。

纳西语称“绍坞”的束河古镇


束河,纳西语称“绍坞”,因村后聚宝山形如堆垒之高峰,以山名村,流传变异而成,意为“高峰之下的村寨”。它位于丽江古城西北四公里处,是纳西先民在丽江坝子中最早的聚居地之一,是茶马古道上保存完好的重要集镇,也是纳西先民从农耕文明向商业文明过度的活标本,是对外开放和马帮活动形成的集镇建设典范,199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古镇海拔2440米,核心区约5平方公里,近千户人家,约3000人。

公元680年,吐蕃南征,在丽江设立“神川都督府”,茶马古道由此起始:唐明皇禁茶入藏,促成滇茶进藏;宋王朝的军事需要,刺激“茶马互市的繁荣”;于是,从元、明以来到近代,茶马古道成为滇、藏、川间经济文化交流的纽带。

茶马古道起于滇南,经过大理、丽江、迪庆、拉萨,止于印度,贯穿中国西部人文风情和自然风光最具魅力的“三江并流”和“香格里拉”地域,格外引人关注。茶马古道博物馆是中国第一家专门研究并展示茶马古道历史文化的博物馆,也是丽江市第一家从事普洱茶文化研究、宣传、推广的专业机构。茶马古道博物馆由“序厅”、“史事1厅”、“史事2厅”、“束河厅”、“皮匠厅”、“茶马风情厅”、“茶艺厅”、“影响资料中心”等8个部分组成,比较系统地介绍了茶马古道的起始时间、线路和重大历史事件,是人们了解茶马古道历史文化的重要窗口。博物馆的建筑原是400多年前木氏土司“束河院”的组成部分,其中的“大觉宫壁画”为江南著名画家马萧仙作品,一直保存,笔法洗练,技术精湛,保留了唐代画风,1998年被列为省级重点保护单位。

2014年4月6日凌晨丽江束河古镇发生火灾,起火点位于四方街往完小方向。凌晨4点20发现火情,到6点多完全控制。据初步统计,该起火灾损毁10间铺面,无人员伤亡,火灾波及附近商铺,接警后消防官兵及时出警,半小时内火情得到全面控制。经各方全力扑救,5点30分明火已全部扑灭。束河古镇处于丽江所有景区的核心部位,是纳西先民在丽江坝子中最早的聚居地之一,也是茶马古道上保存完好的重要集镇。有网友发帖称,云南一些著名古镇一而再再而三发生火灾,让人心痛,如何落实古镇消防安全应该得到重视。消防监管部门平常检查督导要加强,不要等到火灾发生后才来一次集中整治。

束河坐东朝西,背风向阳,村后山林为玉龙山南下之余脉,山形秀丽,植被茂密,白沙岩脚院有凤凰山,为丽江木氏发祥之地,至束河山形再变,呈祥瑞之象,堪舆家称为“丹凤含书之地”,预言文化昌盛,兴旺发达。

出大研城北走,眼前是一片绵延辽阔的原野,一丛丛树前,掩映着一个古老的村舍,纳西族先民跨过金沙江,从大雪山南下进入丽江坝子,就是在旷野上创建了他们早期的文明。

束河、白沙一带是纳西族先民最早的聚居点,也是木氏土司的发祥地。这里古迹荟萃,你可感受更古朴的束河位于丽江城北。

根据官方数据显示,丽江束河古镇共有五万多个床位可提供旅游接待,其主要分部在丽江市区与古城。新城多为星级酒店和宾馆。束河古镇里的客栈,基本都沿袭了纳西族传统的建筑风格,有浓郁的民族风情,要想感受当地纳西族人的生活,首选一定是在古城。

进入束河村,你可直抵束河中心集市,在这里你会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这是一个类似大研镇古城四方街的广场,面积约250平方米,亦称束河四方街,赶集的日子里异常热闹,曾是丽江皮毛交易集散之地。广场四周均为店铺,古老的木板门面,暗红色油漆。还有店前黑亮的青石,脚下斑驳的石坡路面,以及闲坐的老人,勾勒出束河古朴自然本色。站在广场中心,你细细观察体会,大研古城四方街完全是束河的翻版,纳西民族由游牧向农耕,再走向城市,从这里你可找出一些痕迹。沿束河街北走100米,便可找到溪流的源头“九鼎龙潭”,潭水透明清澈,日夜涌泉,束河人奉为神泉,于是建有北泉寺。寺内陈设与古城其它寺院没有什么区别,倒是源边临水一角,有一个“三圣宫”楼阁,为传统四合院,里面供奉的皮匠祖师。因为是束河人的骄傲,这里有很多制皮的能工巧匠,同时也是重要皮毛集散之地。

由于茶马古道的发展,产生了各种商品需求,至明朝,木氏土司延聘一批江南工匠,定居束河,此后,该地成为滇、川、藏交界地域内著名的“皮匠村”,出产皮鞋、皮货、麻线、铁器、竹器等,束河工匠的足迹走遍茶马古道的每一个角落。

河州茶马互市的演变


河州人的饮食起居既不同于中原农区,也不同于高原牧区。河州人也像豪爽的牧人那样大块吃肉,大碗喝酒,但他们的肉做得比牧人精细、讲究,做出了许多名堂。比起牧人,他们文雅有余,他们不会用刀从锅里捞着吃血肉,不会拿着高度白酒当啤酒喝。但他们又嫌中原人不够豪爽,一两肉能做出好几盘肉菜,就着一杯清茶、一碟花生,喝二两酒就不胜酒力烂醉如泥。

他们睡农家大炕骑牧人大马;他们吃农家油糕穿羔子皮大衣;他们吃手抓喝酽茶吃大馍喝麦茶;他们上马用藏刀下马用快枪

河州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散发着高原牧人的粗旷,也渗透着中原农人的精明。他们生活在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过渡带、农区与牧区的过渡带,他们生活的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他们特殊的生活方式,也决定了河州在历史进程中所起作用。

在唐朝或更远的时期,吐蕃人将膘壮的马匹从草原上一批批赶到河州,卖给中原商人。或者吐蕃诸国将大批的马通过河州上贡给中原的统治者。而后从河州采购大量的生活用品运到牧区,在吐蕃采购的物品中,最重要的便是茶叶。大约在唐德宗年间,南方的茶叶开始外销到这儿。吐蕃人因为茶叶易消化肉食,接受了茶叶,并且很快成为吐蕃人不可缺少的饮料。

据《明史》记载,设立河州茶马司的时间是在明太祖洪武四年(1371年)。当时,设茶马司于秦、洮、河、雅诸州,自碉门、黎、雅抵朵甘、乌思藏,行茶之地五千余里。到了明洪武十六年(1383年)罢洮州茶马司,以河州茶马司总之。洪武三十年(1397年),设在秦州(天水)的茶马司已无互市,迁到了西宁。1413年,又设立了甘州茶马陕西行都司地。

据《河州志》记载,管理茶马司的机构叫监督府。监督府,监督茶马之任也。设同知一员,为正五品,辖三十六族,四十四关。土司招商中马、州卫指挥、千户俱听辖,由此可见它的权力之大。

茶马司设置以来,根据情况随时不断调整,由明初的四大茶马司发展为五司。明神宗时又从五司变为六司,部设西宁、河、洮、岷、甘、庄浪六茶司交马共九千六百匹,着为令。

明代在茶马贸易管理中,还实行了金牌信符制度。通过这种有效的方式,以保证明中央对地方少数民族茶马贸易的垄断地位,达到控驭番民和强化明王朝统治之目的。此项制度先后实行了70余年。

据《河州志》记载,洪武五年,设立茶马司,抽分商茶,比对金牌易马。明朝实行的正是以金牌为差发马匹的凭证。凡是持有金牌信符的少数民族即所谓的纳马番族,每三年钦差近臣前来会同镇守三司等官,统领官军,深入到番境扎营,调集夷番,比对金牌字号,收纳差发马匹,给与价茶。

明代河州卫管辖的范围之内,共有珍珠、鸿化、灵藏等19个部族承担着向政府纳马的职责,通过河州的茶马司与汉族地区进行茶马互市。

除金牌信符制外,还有如茶法、茶马、马法众多的诏谕、指令、条文和规章制度。为使茶马互市得以顺利进行,明政府还派遣大量的近使、钦差、御史及至尚书、公卿等进行巡察管理。历史上,督理茶马中有名有姓者多达几十人,未留下姓名者更是何其多也。

而在这种由官方垄断控制的茶马交易中,深受盘剥之苦的仍是广大少数民族。在当时的茶马交易中,将马分为三等。上马最高时可换到120斤茶,下马最低时可换20斤茶。通常情形下,上马价为80斤,中马为60斤,下马为40斤或者更少一些。相比之下,清代的马价略高于明代,平均以80斤茶换一匹马;而在明代,平均约40斤左右换一匹马,可见这种茶贵马贱的情形下对少数民族利益的剥削之重,加之运茶之道上设卡交钱,层层盘剥,使番民不堪重负,纷纷外逃,严重地影响了当地畜牧业的正常发展。

可以说,茶马交易的时间很早。但直到宋末,这种茶马贸易才开始引起统治者的注意。宋朝在河州设置了茶马管理机构。而茶马互市的真正繁荣,是从明朝开始的。

明王朝将茶马贸易制度化、系统化,作为政府的一件大事来抓,并采取了国家垄断的经营方式。明洪武七年,明王朝在河州设立茶马司,设大使、副使二员。茶马司的主要职能是收放茶斤,招易番马,给以边操。茶马司成立的第二年,正式由政府主导在河州开始茶马互市,互市地点除了规定关口之外,主要集中在积石关,也就是现在的积石山县大河家。同时,韩家集、别藏、沙马关等地设立了市场。明政府以布帛、茶叶,西蕃诸部以马,双方交换。茶马互市促进了中原与诸蕃之间的交流。明人郎瑛在所着的《七修类稿》中写道:

茶马互市是摘山之利而充厩之良,戎人得茶不为我所害,中国得马实为我利之大。非为马政军需之资,而驾驭西蕃,不能由我边境矣。计之得者,孰过于此哉!

郎瑛是站在明王朝的立场上发上述议论的,虽然明王朝当初设立茶马司的真实目的并不是为诸蕃考虑。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茶马互市促进了中原与诸蕃之间的交流,也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更使河州成了汉、回、藏各民族贸易往来的中心、物资主要集散地。

从明朝以后,河州出现了一个专门从事贸易的群体。这个群体以善于经商的回族为主,以藏、汉等其他民族为副。他们跨江渡河,走南闯北,活跃在中原大地,活跃在高山密林。他们连同他们的后代,在以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以长途贩运为生。到了民国,这个群体依然承担着物资交流的重任,人们称之为脚户。这些脚户,用他们的双脚,在古道、陡壁、大漠、古驿、黑店、雨雪中,演绎了一幕幕惊心动魄的故事。反映他们辛酸生活的花儿,至今还在传唱。

明代的茶马贸易是通过专门的管理机构茶马司来实现的。茶马司的设置数量、地点和时间则是伴随着明朝经济军事的变化而变化的。

茶马古道上的动人山水


从遥远的、开放的唐代,直到19世纪五六十年代滇藏、川藏公路修通,一直存在着一条鲜为人知的道路,它由中国大西南横断山脉东侧的云南和四川的茶叶产地出发,以人背马驮这种最原始的运载方式,穿越横断山脉以及金沙江、澜沧江、怒江、雅砻江等大江大河向西延伸,蛛网般覆盖了中国最大的两个高原,最后通向喜马拉雅山南部的南亚次大陆。随着茶文化和藏传佛教的兴起和传播,随着茶马互市的开展,这条道路便成了名副其实的茶马古道。

在茶马古道沿途,有着我们这个世界上最壮丽最动人的山水。那是一种惊心动魄的苍茫和旷世的沉寂。有时世界静得出奇,周围的大山全都沉默不语。它们以一毛不生而令人震惊。那种苍凉的美、严酷的美轻易就把人带入史前时代。夏季的雨水汪洋恣肆,冬季的雪水清碧如玉。它们从无数大山上奔泻而下,那水流漫漫涣涣,迅速汇聚成溪流,又很快流淌到无数的大江和河流中。远山显露出它们强劲而优美的山脊,它们是那么峻秀,又充满了张力。蓝蓝的山岚,使它们显得英姿勃发,十分年轻。如果说山脉架起了西藏的骨骼,那这些江河就是西藏的血脉,它们奔涌流动,为高原注入了生命的活力,为高原带来了蓬勃的生机。

除却大山大川,茶马古道沿途有的是极富灵性的石头和无比奇妙的云,以及超凡脱俗的天光。那些历尽沧桑的石头,那亿万年来不老的蓝天,那一逝不再、永不重复的云,那似乎来自极地或外太空的光芒,它们组合成的色彩令人激动不已。而如果在晴天的晨曦中和晚霞里走过西藏的大地,你一定会为那种剔透明朗的光泽所震慑。只要看到一眼,只要沐浴一次,人生便因之而生辉。

在茶马古道一路,我们经常目睹前往圣城拉萨的虔诚的朝圣者,他们在崎岖蜿蜒的山道上踽踽而行,有的更将全身匍匐在地,磕着等身长头前往心目中具有极神圣意义的拉萨,他们磕得四肢溃烂,面额鲜血淋漓,但眼睛的虹彩中却充溢着宁和而确凿的信仰之光。

在茶马古道沿途,同时也是转经朝圣道路的沿途,一些民间艺术家们于过去漫长的时日中,在路边的岩石上、玛尼堆上绘制和雕刻了无数的经文咒语、佛陀、菩萨和许多高僧的形象,还有一些神灵的动物形象,如鱼、蛇、猫等等,当然也有一些被视为神异物的形象,如海螺、日月星辰。那些或粗糙或精美的造像为古道那漫长的旅途增添了一份神圣和庄严,也为那遥远的地平线增添了几许神秘……

茶马古道上的马帮习俗


在横断山脉的险山恶水之间,在从云南向西北横上世界屋脊的原野丛林之中,绵延盘旋着一条神秘古道。我们把它称之为茶马古道。我敢说它是我们这个星球上最令人惊域西心动魄的道路之一。千百年来,无数的马帮在这条道路上默默穿行。我的许多朋友的祖先就从这条路上赶着马帮,驮着茶叶和各种山货,来往于雪藏和云南之间。尤其是在抗日战争期间,所有进入中国的路线都被截断时,经由西藏再转道至印度的茶马古道成为抗日战争中后期大西南后方主要的国际商业通道。一时间沿途商号林立,马帮云集,其繁忙景象非我们今日所能想象十年来,我一直在关注这条道路,并多次从这条路上走过。在我看来,马帮们走茶马古道的故事,完全是一部只属于过去时代的传奇般的史诗。现在,滇藏、川藏公路早已取代了过去蜿蜒伸展在大山、河谷及连接起一座座村寨的茶马古道,传统意义上带着帐篷、锣锅和枪支,响着铜铃唱着赶马调浪迹天涯的马帮也已不复存在,只剩下一些日益剥蚀褪色的记忆留存在一些日益稀少的老赶马人的脑海里。为了记录并在某种程度上再现出马帮们的传奇生涯,我采访了一些仍在世的老赶马人,我自己也曾跟着马帮循着茶马古道走过,这里只将与滇藏茶马古道上马帮生活相关的习俗作一点简要介绍。

商号与马帮:在中国古代,官方驿制的时兴时废一直是交通方面,也是社会发展方面的大问题。从清末到民国初年,云南官办驿运大大衰落,而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各地间的商品运输流通需求大大增长,民营的商团化马帮便迅速发展起来。专门从事大宗货物长途运输的马帮,骡马多者数百匹,有的甚至多达数千头。在云南和西藏之间,就有大量这样的马帮商团在来往运作。

马帮商团化的出现,明显地具有资本主义运输生产的特征,同时也有着浓厚的传统行会的特色。它还有一个特点,就是马帮与工商业主之间建立相对固定的依存互利关系。马帮首领俗称为锅头,他既是经营者、赶马人的雇主,又大多是运输活动的直接参与者。马锅头经常与商号密切合作,互成大富。

商号与马帮在产销和运输之间形成的专业分工与依赖合作关系,这对双方扩大再生产极为有利,也是马帮运输业的一大进步。因转手贸易需要,商号一般都自己养有马帮,形成自己的运输力量,少则二三十匹,多则二三百匹,来往贸易全靠骡马一站站、一程程地把货物在产地和需求地之间来往运送。

一般来说,云南马帮的组织形式有三种。一种是家族式的,全家人都投入马帮的事业,骡马全为自家所有,而且就以自家的姓氏命名。第二种是逗凑帮,一般是同一村子或相近村子的人,每家出上几匹骡马,结队而行,各自照看自家的骡马,选一个德高望重、经验丰富的人作马锅头,由其出面联系生意,结算分红时可多得两成左右的收入。第三种我们暂且将之称为结帮,它没有固定的组织,只不过因为走同一条路,或是接受了同一宗业务,或是因为担心匪患而走到了一起。这几种组织形式有时会搅和在一起,成为复杂而有趣的马帮景观。走西藏的马帮一般都是家族大商号的马帮。

据估计,到抗日战争期间,云南在茶马古道上做生意的大小商号有1500多家,当时每年来往于云南、西藏、印度等地之间的马帮约有30000驮之多!

马锅头与马脚子:在茶马古道上,人们习惯于将赶马人叫马脚子(藏语叫腊都)。马脚子们大多出生贫寒,为生计所迫才走上赶马的路,因为走茶马道不仅艰苦异常,而且还十分危险。在当时,赶马人可以说没有什么社会地位,在有些人眼中,他们就是些出卖苦力的人。马脚子必须听从马锅头的指挥,马锅头就是他们的头儿,是一队马帮的核心,他负责各种采买开销,联系事情,甚至在野外开梢吃饭时,也要由马锅头掌勺分饭分菜。赶马人只是马锅头雇用的小工。但马锅头和马脚子之间并不单纯是雇主与雇工的关系。马锅头,尤其是一些小马帮的锅头,大多是自己参加赶马帮的劳动者,与众多赶马人同吃一锅饭。锅头的名称也就由此而来。有的赶马人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也会拥有属于自己的一两匹骡马,上路时将自己的骡马加入马帮,赚取自己的一份运费;如果再有些本钱,更可以备上一些货物驮上,自己也就有了一份利润。这样发展下去,一些马脚子就成了小马锅头或小老板。

在滇藏一线经营的大商号和马帮都有这么一种扶持赶马人的规矩:给商号马帮赶上3年马,就要分一匹骡子给马脚子,这匹骡子的开销费用归商号出,而这匹骡子挣得的钱全归赶马人。这样有了几匹骡马后,赶马人就会脱离马帮不干马脚子了,而是自己赶自己的马,做起锅头来。那些大掌柜、大马锅头也是这么一步一步发达起来的,他们知道这其中的艰辛和不易,知道这是用血汗换取的,所以才有了这么一种关照赶马人的规矩。

走西藏的马帮一般找滇藏边沿的藏族作马脚子,这样就不存在语言和习俗的障碍。一个马脚子最多可照看12匹骡马,那要极能干的赶马人才能做到,一般的马脚子就负责七八匹骡马。一个赶马人和他所照管的骡马及其货物就称为一把。这样几把几十把就结成了马帮。

马帮行头:跟当时那些地方军阀的乌合之众相比,马帮更像一支训练有素,组织严密的军队。马锅头、赶马人和骡马们各司其职,按步就班,兢兢业业,每次出门上路,每天从早到晚,他们都井然有序地行动。骡马行进的队伍有自己的领导,那就是头骡、二骡。她们是一支马帮中最好的骡子。马帮一般只用母骡作头骡二骡。马帮们的说法是,母骡比较灵敏,而且懂事、警觉,能知道哪里有危险,而公骡太莽撞,不宜当领导。头骡二骡不仅是马帮中最好的骡子,而且她们的装饰也非常特别,十分讲究。她们上路时都要戴花笼头,上有护脑镜、缨须,眉毛处有红布红绸做的红彩,鼻子上有鼻缨,鞍子上有碰子,尾椎则用牦牛尾巴做成。头骡脖项上挂有很响亮的大铜铃,二骡则挂小一些的二钗。头骡二骡往往要一个毛色的。头骡奔,二骡跟,将整个马帮带成一条线,便于在狭窄崎岖的山路上行进。头骡上还插有马帮的狗牙帮旗,上面书写着该马帮的帮名,让人一看就知道是哪一家的马帮。头骡二骡一威风,整个马帮就有了气势,一路浩浩荡荡,连赶马人自己走着都有了精神。在整个马帮队伍的最后,还要有一匹十分得力的尾骡。它既要能紧跟上大队,又要压得住阵脚,使一大串的马帮行列形成一个整体。

一路上,赶马人随时都要检查马掌,一有损坏,马上就得钉补。马掌马钉,是马帮的常用消费品。钉马掌是相当讲究的专业本事。铺鞍垫捆驮子也同样。每匹骡子都有专用的鞍垫,走西藏的马帮因为道路狭窄陡险,捆的都是软驮。所谓软驮就是将货物装在麻袋或皮囊之类的软包装里,用绳索直接捆在骡马背上,这样既轻巧方便又灵活快捷。当然,不同的货物有不同的捆法,一般最常用的是单十字袢。铺鞍垫先是在骡马背上放一片马绨。它是西藏地方出产的,是一块长方形的毡子,四角镶花,底色有红的,绿的,上面有十字花纹,很好看。马绨上再放置麻布缝制的垫套,里面塞上毡子毛,很软和。最上面一层放的是一块叫贡布的皮子,大多用带毛的牛皮或山驴皮做成。铺垫上这些,货驮就磨不着骡马了。这些铺垫晚上也是赶马人睡觉的垫褥。

走西藏的马帮也不用楸木、楸珠来给骡马束尾,它们一方面增加了骡马的负担,另一方面容易磨伤骡马,而且坏了没办法修。所以走西藏的马帮只用麻布麻绳扭成马楸索来用,既轻便又软和,还很牢实。骡马一上路,就要戴上各自专用的用竹篾和细皮子编缠起来的笼头,以免它们一路走一路贪嘴。它们吃饭也有各自专门的料袋,像人一样,一日三餐,晚上就放到山上打野吃草。

马帮的生活方式:马帮在路上,大部分时间过的是野营露宿的生活。一般天一发亮就爬起来从山上找回骡马,给它们喂料,然后上驮子上路。中午开一次梢。开梢就是吃午饭的意思,也就是打个酥油茶,揉一点糌粑吃。当天色昏暗下来的时候,马帮都要尽力赶到他们必须到达的窝子,在那里才好开亮。开亮就是露营。他们要在天黑前埋好锣锅烧好饭,卸完驮子,搭好帐篷。每天的打野开亮,都由大家分工合作,找柴的找柴,做饭的做饭,搭帐篷的搭帐篷,洗碗的洗碗,而且是轮流着做,以免不公平。这样打野开亮,对野外生存的马帮来说,并不是一件容易事。这里面有许多忌讳,主要是语言上的忌讳。如筷子不能说筷子,而要说帮手,因为大快为老虎,不能提到那凶猛的家伙,像豹子的称呼也不能提;碗要叫莲花,碗跟晚是谐音,马帮们可不想晚到。钵头要说缸钵,头与偷谐音,马帮也不想被盗。勺子要说顺赶,勺跟说在云南方言中是谐音,而言多必失,那就不吉利了。同样,手巾要叫手幅子,因为骡马最怕受惊,甚至连锣锅都不能说,因为谁都怕落在江里,所以锣锅只能说饭锅。灶也只能叫火塘,大家都不想把事情弄糟(灶)但柴却是个吉利的发音,跟财相近,有时马帮过村寨还要去买一捆柴扛来,说柴(财)来了!柴来了!似乎这样就能招财进宝了。

行为上的避讳也很多。如煮饭要转锅时,只能逆时针方向一点点慢慢转;架锣锅的石头不能乱敲,连磕一下烟锅都不行;凑柴要从一个口一顺地凑,不能乱架乱放;吃饭时只能由锅头揭锅盖,第一碗饭也要由锅头添,添饭时更不能一勺子舀到底,要从饭锅表面一层层舀下去;添饭时还不能将饭锅搞得转动;所有的人吃头一碗饭是不能泡汤的,因为怕碰上下雨;人不能从火塘和锣锅上跨过,也不能挡住第二天要走的方向;饭锅更不能搞得打翻了

不要以为这是马帮们迷信犯傻。出门在外,顾忌自然特别多。人又不是神,各种意外随时都可能发生,人们不得不有所畏惧.无论是谁,凡是不小心犯了以上忌讳,就要挨一顿数落,还要出钱请客打牙脊,严重的就逐出马帮。马帮的漂泊生活苦是苦,但也有一种说不出来的诱惑。有一首赶马调是很好的写照:

夜晚,在松坡坡上歇脚,

叮咚的马铃响遍山坳。

我唱着思乡的歌喂马料,

嘶鸣的马儿也像在思念旧槽。

搭好宿夜的帐篷,

天空已是星光闪耀。

燃起野炊的篝火,

围着火塘唱起赶马调。

远处的山林里,

咕咕鸟在不停地鸣叫,

应和着头骡的白铜马铃,

咕咚咕咚响个通宵。

我听见呼呼的夜风,

在山林间不停地呼唤,

夜风啊夜风,

你是否也像我一样心神不安?

我看见密麻的松针,

在枝头不停地抖颤,

松针啊松针,

你是否也像我一样思绪万千?

我看见闪亮的星星,

在夜空里不停地眨眼,

星星啊星星,

你是否也像我一样难以入眠?

马帮们每天的生活几乎都是如此进行,早上找回骡马,马吃料,人吃饭,走路,上驮下驮,扎营做饭,放马,睡觉,周而复始,月复一月,年复一年。但雪域高原那神奇莫测的自然景色,沿途丰富多彩的人文景观,使得每一天的行程充满了意外和惊喜。

现在,我已将滇藏马帮们的生涯写成了一本小书。我想尽可能真实而有血有肉地再现出那一段历史和那一种生活,为那些可歌可泣的马锅头和赶马人,为那一条让人魂牵梦绕的路,为那一种可能永远不会再有的生存方式。那里面有那么多的东西值得人们记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