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史漫谈——唐朝

发布时间 : 2022-02-02
茶文化漫谈 茶叶发展史 中国茶的发展史

茶文化漫谈。

下面是茶经网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茶史漫谈——唐朝”精彩内容,帮助大家了解茶文化知识,欢迎大家进行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唐朝

唐代,茶叶已经很普及;因茶味甘而香,能振奋精神,当然大受欢迎。唐玄宗时有一位名叫封演的进士,在封氏见闻记上说:玄宗开元中,泰山灵严寺之降魔大师普及禅教,当他坐禅时,祗喝点茶。於是一般人竞相仿效,都把茶当作饮料用,遂成风俗。嗣後从山东传到唐代国都长安,而长安城内开设茶馆者,不问道俗,凡是付钱的都可以饮用;至於茶叶的来源,都从江淮一带用船车运过去,种类繁多。

此外,杜阳杂编载有唐文宗常请学士们进入内廷,研讨经义典籍,下令宫女准备茶饮赐予学士。由上二例可知,在唐朝,不管是朝廷文武百官,或是贩夫走卒,茶是普遍的饮料了。正如陆羽茶经六之饮上有一段:茶随时代之不同而使用日广,世俗浸润,国朝盛行,两都、荆州、渝州诸地,已成每家之饮料。

事实上真正使茶由药用、饮用变为品饮,并且由一种习惯、爱好、生理需要升华为一种文化、一种修养、一种境界的,应该归功于一位伟大的人物和一部伟大的着作,这就是陆羽与他的茶经。茶经的出现是茶史上最引人注目的事件,它造就了唐人热烈的生活情调以及丰富浓郁的社会风采。从此以後,唐代的茶业充满活力,气象万千;茶产日兴,名品纷呈;饮茶之风,遍及朝野;茶叶贸易,十分活跃;封建茶法,应运而生。不惟如此,它也开启了以後茶文化异彩焕发的局面,对中国和世界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小编推荐

茶史漫谈——西汉


茶叶本为偶中得

古代有一位神农氏,立誓遍尝百草,用来制药,以解除百姓疾病之苦,因此数次中毒,但都凭借丰富的自救经验而死里逃生。

有一天,神农氏又进山采药,翻山越岭,不辞辛劳。到了中午,火辣辣的太阳在天上照着,不觉有些口干舌噪起来,便寻找就近的水源,以解口渴之苦。忽然一片树叶飘到眼前,拾起一看,竟不知何物。

神农氏本就有遍尝百草之誓,这次当然也不会错过。但由于几次教训,也不由得慎重起来,看看叶子,颜色清绿可爱,还有一股清香扑鼻而来。凭着丰富的经验,神农氏知道它应该属于无毒的一种,便伸出舌头舔了舔,竟是苦涩异常。神农氏马上断定它是一种止渴提神的药,就是这种药,衍生出后来品类繁多的茶叶家族和博大精深的茶文化。这肯定是神农氏所始料未及的。

西汉

虽然,在唐代以前对茶字有多种说法,但我们由古书上的记载,可确信中国人最早发现了茶。

由种种史料显示,在西汉时有些地方已经开始喝茶了。如汉宣帝时代,王褒写过一篇僮约(买卖奴隶的契约文书)的押韵文字,其中谈到他从寡妇杨惠家中买进一位仆役叫便了,规定便了应该服务的几件事:除了炒菜、煮饭之外,还须烹、武阳买荼等。当然,在汉代是没有茶字的;但是武阳买荼的武阳,今为四川省成才市西南的彭山县,於唐时属於剑南道,而剑南就是茶的着名出产地。我们可以推测:王褒派仆役从驻守的益州到老远的武阳去买当地的物产茶,来待客或自享,是说得通的。

由王褒在僮约所提到的烹荼、武阳买荼等事,可知汉代已经有人喝茶了。

茶史漫谈——元代


元代

走向繁复、琐碎、奢侈的宋代茶艺,到了元代,又回归真朴,追求简约,重返自然。与宋代茶书兴盛的状况相反,元代茶业着作却迅速地滑到了谷底。经过千曲百折,明代茶集的编撰再度呈现辉煌,五十多部茶书相继问世,真是另有奇葩逞风流,成为我国封建时代的茶书撰写巅峰时期。

元移宋鼎,中原传统的文化精神受到严重打击,茶文化也面临逆境。

与宋代茶艺崇尚奢华、繁琐的形式相反,北方少数民族虽嗜茶如命,但主要出於生活的需要,对品茶煮茗没多大的兴趣,对繁琐的茶艺更不耐烦。原有的文化人希冀以茗事表现风流倜傥,也因故国残破把这种心境一扫而光,转而由茶表现清节,磨砺意志。

选茗艺茶,是品茶的第一要素。明代的名茶品目繁多,最为人们称道的六品,即:虎丘茶、天池茶、罗、茶、六安茶、龙井茶、天目茶,其中又最崇尚罗、茶。罗、茶产地在今浙江省长兴县境,介於山中谓之、,罗氏隐焉故名罗(许次纾《茶疏》);罗、去宜兴而南逾八九十里,浙宜分界,只一山冈,冈南即长兴山,两峰相阻,介就夷旷者,人呼、云。

刻意追求茶原有的特质香气和滋味,是明人的特色之一。对於前人的制作和饮法使茶香失去天然、纯真,他们提出了激烈的批评:即茶之一节,唐宋间研膏、蜡面、京铤、龙团,或至把握纤微,直钱数十万,亦珍重哉、而碾造愈工,茶性愈失,矧杂以香物乎?曾不若今人止精於炒焙,不损本真。故桑、《茶经》第可想其风致,奉为开山,其舂、碾、罗、则诸法,殊不足仿。批评到茶圣陆羽的头上,话已经说得够尖锐了。那麽,如何才能精於炒焙,不损本真呢?这就是明人在蒸青基础上改进而成的、更臻完美的炒青法。

花茶的发明虽在宋代,但到明代时,花茶已从文人隐士别出心裁的雅玩逐渐普及到民间,成为普通人品茶的又一新天地。木樨、茉莉、玫瑰、蔷薇、兰蕙、桔花、栀子、木香、梅花皆可作茶。放花的比例是三停茶叶一停花始称,因为花多则太香而脱茶韵,花少则不香而不尽美。木樨采摘的花先去掉枝蒂和沾在花上的灰尘与虫子,用瓷罐一层茶一层花投间至满,用竹叶或纸扎牢,入锅重汤煮之,取出待冷,用纸封裹,置火上焙干收用。流行的还有橙茶,将橙皮切作细丝,一斤以好茶五斤熔干,入橙丝间和。用密麻布衬垫火箱,置茶於上烘热,净棉被罨之。三两时随用建连纸袋封裹,仍以被罨焙干收用。另有一种莲花茶,於日未出时,将半含莲花拨开,放细茶一撮,纳满蕊中,以麻皮略絷,令其经宿。次早摘花,倾出茶叶,用建纸包茶烘干。再如前法,又将茶叶入别蕊中,如此者数次,取其焙干收用,不胜香美。

水质评鉴,是品茶的又一要素,也是明代茶书论述的又一重点。前人一贯对水的鉴别十分重视,明代也有专着,如田艺蘅撰的《煮泉小品》(1554年),全书5000余字,分为源泉、石流、清寒、甘香、宜茶、灵水、异泉、江水、井水、绪谈十类,议论夹杂考据,洋洋地阐述了各类水的具体状况,虽然不乏可议之处,但仍不失为一本系统的烹茶用水着作。

在宋、元时代之后,中国人所饮用的茶,固形茶是最通行的;到了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代以后,认为固形茶是奢侈浪费,已经失去茶的真味,同时要人民节省劳力,於是废止末茶(使固形茶成为粉末的)而鼓励人民喝一种连茶叶的煎茶。这一种从固形茶到煎茶的大变化,使得中国茶书的根底发生动摇,但随着煎茶的普及,关於茶的知识的需求也格外提高。

从明代开始,有茶政之设,正式管理以茶易马的互市,这种机构称为茶司马,为官家正式设立管理茶政的大组织,可见茶在当时已占明朝军事与对外贸易的重要地位。

茶史漫谈——宋朝


宋朝

茶税是从唐代开始,至宋代则将茶税改称茶课,并且成为国家财政的重要组成部份。宋史.食货志云:自唐建中时,始有茶禁,上下规利垂二百年。又宋史记载:程之邵主管茶马,市马至万匹得茶课四百万纸

自从陆羽生人世,人间相学事新茶。两宋时期茶叶生产飞速发展采择之精,制作之工,品第之胜,烹点之妙,莫不胜造其极。大观茶论茶叶着作也是空前活跃,大约有三十多种茶较具代表性的茶书,详细记载了这一时代茶叶生产的兴盛和品饮艺术的探索。

由相对开放、相对外倾、色调热烈的唐代文化向相对封闭、相对内倾、色调淡雅的宋代文化转型,有其复杂的政治、经济文化动因。宋代在思想文化领域展开多样化地全面开拓,创造出郁郁乎文哉的文化气象。面对历史提供的大好机遇,宋代茶业和茶文化自由伸展,形成昌盛的局面。

饮茶之风始於唐,盛於宋。随着茶业的兴盛,饮茶风习深入到社会的各个阶层,渗透到日常生活的各个角落。从皇宫欢宴到友朋聚会,从迎来送往到人生喜庆,到处洋溢着茶的清香,到处飘浮着茶的清风。如果说,唐代是茶文化的自觉时代,那麽,宋代就是朝着更高级阶段和艺术化的阶段迈进了,如形式高雅、情趣无限的斗茶,就是宋人品茶艺术的集中体现。

斗茶又称茗战,是以竞赛的形态品评茶质优劣的一种风俗。斗茶具有技巧性强、趣味性浓的特点。斗茶对於用料、器具及烹试方法都有严格的要求,以茶面汤花的色泽和均匀程度、盏的内沿与汤花相接处有没有水的痕迹来衡量斗茶的效果。要想斗茶夺魁,关键在於操作:一是点,即把茶瓶里煎好的水注入茶盏;二是击拂,即在点汤的同时用茶筅旋转击打和拂动茶盏中的茶汤,使之泛起汤花。而斗茶时所出现的白色汤花与黑色兔毫建盏争辉的外观景象,茶味的芳香随茶汤注入心头的内在感受,该给心态更为内省、细腻的宋代人士,带来多少的愉悦和慰藉啊、宋代杰出的政治家、文家学范仲淹曾以满腔的激情、夸张的手法、高绝的格韵、优美的文字,写下《和章岷从事斗茶歌》,描述了当时的斗茶风俗和茶的神奇功效。这首脍炙人口的茶诗,被人们认可与卢仝的《笔谢孟谏议寄新茶》诗相媲美。斗茶艺术至迟在南宋年随着饮茶习俗和茶具等一起传入日本,形成了体现禅道核心的修身养性的日本茶道。现代日本茶道文化协会负责人森本司郎先生认为:中国的斗茶哺育了日本的茶道文化(《茶史漫话》)。

宋朝的茶,朝廷已想国营,并且用茶来控制敌人,不使茶来资敌;同时为了要维持财政,所以实施茶叶专卖。北宋因要防备辽、西夏、金的侵略,在边疆驻扎很多军队,於是就派商人负责运送军粮,做为补偿,就交给他们一种贩卖茶叶的特权。这种作法以后却成为重要的问题。

茶史漫谈:茶与魏晋风度


公元三四世纪,随着巴蜀与中原的经济文化交流,饮茶的风俗沿长江中下游流传开来。魏晋南北朝时,在江南,包括东南沿海,饮茶之风在世族士族中日盛,成为社会活动的一种媒介。

在这种风气感染下,永嘉之乱后,从北方南渡的豪门士族也有不少喜好饮茶。

史载,三国东吴的韦昭,吴郡云阳(今江苏丹阳县)人。少好学,善文章,著有《孝经注》、《论语注》、《国语注》等书。东吴末帝孙皓在位时,封高陵亭侯,迁中坊仆射,后为侍中,尝邻左国史。

也许长期生活在江南,他喜饮茶,却不善喝酒。偏偏遇上孙皓在位16年,常宴饮群臣,不醉无归。而且,还找来黄门郎10人,作为宴会监酒司过;宴罢,令各奏其过,以朝谑公卿,举发私短为欢。

酒量不过三升的韦昭,参加宴饮时,偷偷以茶代酒。结果,孙皓以不奉诏命,于凤凰二年(273年)收韦昭入狱。

不奉诏命罪,貌似因以茶代酒起;其实,祸起于当年孙皓即位,欲为其父孙和入史书作纪,而修史的韦昭却以孙和不登帝位,只有资格作传,由此触怒孙皓。积前后嫌怨,韦昭在狱中也就难逃一死。

以士风而论,韦昭一介儒学之士,并非主张任情废礼的玄学,冲击传统旧礼法;然而,只要抗君命,逆龙鳞,一桩小小的茶饮事件,也会弄掉了脑袋。

汉末到晋末,士族阶层开始形成、发展。当时,战乱频频,社会动荡,士风活跃,传统的旧礼法不足以适应已变化的社会状态。

但由于门阀制度的存在,士族与庶族之间固然分明;就是士族与世族之间,世族与世族之间,也是等级森严,甚至不是门当户对,不通婚姻。《世说新语》录有二则有趣的茶饮故事:

永嘉之乱后,晋室南渡,太傅禇衺(字季野)初过江后,来到苏州,正巧当地的豪强大族在金阊亭(今苏州阊门)会聚饮茶。

虽然禇太傅官高名重,但乍到江南,却不为人识。于是,被人吩咐左右特别关照:多斟茶水,不断添续,尽量少给佐茶的蜜渍瓜果,让禇衺始终吃不上。明知受到轻侮,禇太傅倒也沉得住气。

直至饮罢,他才徐徐举手,对众人报上姓名:禇季野。一下子,四座大惊而散,无不狼狈。难怪人称禇季野皮里阳秋,意即外表虽不言语,而四时之气蕴备。说来令人可笑,那时连饮茶也非得分个三五九等。

另一则故事与号称仲父的王导(字茂弘)有关。王导出身士族,琅琊临沂(今属山东)人,晋元帝建武元年(317年)任丞相。当他悉知任瞻过江南渡,便邀上先渡江的名人贤士一起,列石头城(今江苏南京市清凉山)迎接。

说起任瞻,字育长,乐安人,与王导属山东老乡,官宦子弟。年少时,颇有美名,形象俊朗,神明可爱。当时的权贵王戎选女婿,任瞻被列入四名候选之一。可是,他自过一江,人便变糊涂了。

王导与任瞻一见面,就觉得他有点不对劲。众人入席坐下,茶水一送上来,任瞻便问:此为茶为茗?茗,即晚采的茶叶。旁人一听,面露怪异的神色。

任瞻觉察后,又自我解释:刚才问是热的,还是冷的?尽管如此,王导还是按照昔日在北方时一样,热情相待。

这种待人之道,容人之量,可见王导历仕元、明、成三帝,廿多年间,能够领导南迁士族,联合江南士族,稳定东晋在南方的统治,自有过人之处。

茶饮,一种日常的生活方式,既平常又普通,却可窥魏晋风度一二。

茶趣| 茶史漫谈:茶与魏晋风度


公元三四世纪,随着巴蜀与中原的经济文化交流,饮茶的风俗沿长江中下游流传开来。魏晋南北朝时,在江南,包括东南沿海,饮茶之风在世族士族中日盛,成为社会活动的一种媒介。

在这种风气感染下,永嘉之乱后,从北方南渡的豪门士族也有不少喜好饮茶。

史载,三国东吴的韦昭,吴郡云阳(今江苏丹阳县)人。少好学,善文章,著有《孝经注》、《论语注》、《国语注》等书。东吴末帝孙皓在位时,封高陵亭侯,迁中坊仆射,后为侍中,尝邻左国史。

也许长期生活在江南,他喜饮茶,却不善喝酒。偏偏遇上孙皓在位16年,常宴饮群臣,不醉无归。而且,还找来黄门郎10人,作为宴会监酒司过;宴罢,令各奏其过,以朝谑公卿,举发私短为欢。

酒量不过三升的韦昭,参加宴饮时,偷偷以茶代酒。结果,孙皓以不奉诏命,于凤凰二年(273年)收韦昭入狱。

不奉诏命罪,貌似因以茶代酒起;其实,祸起于当年孙皓即位,欲为其父孙和入史书作纪,而修史的韦昭却以孙和不登帝位,只有资格作传,由此触怒孙皓。积前后嫌怨,韦昭在狱中也就难逃一死。

以士风而论,韦昭一介儒学之士,并非主张任情废礼的玄学,冲击传统旧礼法;然而,只要抗君命,逆龙鳞,一桩小小的茶饮事件,也会弄掉了脑袋。

汉末到晋末,士族阶层开始形成、发展。当时,战乱频频,社会动荡,士风活跃,传统的旧礼法不足以适应已变化的社会状态。

但由于门阀制度的存在,士族与庶族之间固然分明;就是士族与世族之间,世族与世族之间,也是等级森严,甚至不是门当户对,不通婚姻。《世说新语》录有二则有趣的茶饮故事:

永嘉之乱后,晋室南渡,太傅禇衺(字季野)初过江后,来到苏州,正巧当地的豪强大族在金阊亭(今苏州阊门)会聚饮茶。

虽然禇太傅官高名重,但乍到江南,却不为人识。于是,被人吩咐左右特别关照:多斟茶水,不断添续,尽量少给佐茶的蜜渍瓜果,让禇衺始终吃不上。明知受到轻侮,禇太傅倒也沉得住气。

直至饮罢,他才徐徐举手,对众人报上姓名:禇季野。一下子,四座大惊而散,无不狼狈。难怪人称禇季野皮里阳秋,意即外表虽不言语,而四时之气蕴备。说来令人可笑,那时连饮茶也非得分个三五九等。

另一则故事与号称仲父的王导(字茂弘)有关。王导出身士族,琅琊临沂(今属山东)人,晋元帝建武元年(317年)任丞相。当他悉知任瞻过江南渡,便邀上先渡江的名人贤士一起,列石头城(今江苏南京市清凉山)迎接。

说起任瞻,字育长,乐安人,与王导属山东老乡,官宦子弟。年少时,颇有美名,形象俊朗,神明可爱。当时的权贵王戎选女婿,任瞻被列入四名候选之一。可是,他自过一江,人便变糊涂了。

王导与任瞻一见面,就觉得他有点不对劲。众人入席坐下,茶水一送上来,任瞻便问:此为茶为茗?茗,即晚采的茶叶。旁人一听,面露怪异的神色。

任瞻觉察后,又自我解释:刚才问是热的,还是冷的?尽管如此,王导还是按照昔日在北方时一样,热情相待。

这种待人之道,容人之量,可见王导历仕元、明、成三帝,廿多年间,能够领导南迁士族,联合江南士族,稳定东晋在南方的统治,自有过人之处。

茶饮,一种日常的生活方式,既平常又普通,却可窥魏晋风度一二。(来源:羊城晚报李树政)

茶史漫谈——三国两晋南北朝


三国两晋

自东汉末年,局势混乱,群雄并起,最后魏(洛阳)、蜀(四川)、吴(南京)三分天下;而吴国在扬子江下游,接近茶叶的产地,盛行喝茶的习惯。

据三国吴志韦曜传:孙皓饮群臣酒,率以七升为限。曜饮不过二升,或为裁减,或赐茶茗以当酒。从这件事看来,孙皓(吴国第四代国王乌程侯)把茶赏赐给韦曜,作为酒的代用品,如此以茶代酒则是不争的事实。

到了西晋,张载在登成都楼一诗中有一句:芳茶六种清凉冠;孙楚在所作的歌上也提到:茶、巴蜀出。这些可与汉王褒在僮约上所说的,印证了在四川地方,不仅表示扬子江流域是中国茶叶的原产地,而且可推定中国人喝茶是从四川省的下流推广到各地去的。

至司马睿在建业建立东晋。在晋书上记载:谢安曾利用茶果招待客人;桓温在宴会的时候,经常利用茶果招待宾客。由此可以认定当时用茶果招待普通的客人,已经是一定的规矩了。

南北朝

南朝因为接近茶叶产地的关系,饮茶更见普及,几近日常茶饭事。

至北魏孝文帝,实行汉化政策。从南朝归顺的人增多,其中有一位叫王肃的儒者,不喜欢北族风味的羊肉、酪浆,而喜好鲫鱼羹,口渴的时候就喝一点茗汁(茶);後来王肃渐渐吃惯北方的口味。有一次,他和孝文帝在宴会时,吃了很多的羊肉,也喝了不少的酪浆,於是孝文帝就问王肃说:中国饮食方面,羊肉和鲁羹、茗饮和酪浆,那一种较好呢?王肃就回答孝文帝说:羊为陆产之最,鱼是水族之长,虽然所好有不同的分别。羊可比为春秋时的齐、鲁大国,鱼可比为邾、莒小国,唯茗就不能做为酪的奴隶了。孝文帝不禁大笑,因此称茶为酪奴;而喝茶的风气也渐渐的传播到西北一带了。

王肃曲意逢迎,遗茶以酪奴之名,自然不是茶的过错。但由此我们不难推断出当时饮茶的普及,这也是不争的事实

银生:唐朝往事


公元863年,春日的娇阳朗照着长安城,高坐于龙椅之上的唐懿宗李漼正在宫中大宴群臣。殿前乐工五百,舞姿冶艳,笙歌绕梁;席上摆满了山珍海味、奇食美馐。懿宗在众多大臣的奉陪下听乐观戏,饮酒作乐,不眠不休。或许,这位残唐的无为之君压根儿也不愿理会,就在他瑶池宴罢归来醉,笑说君王在月宫时,几千里之外,南诏王世隆遣将攻打安南(今越南河内),一场场腥风血雨的厮杀正在激烈上演。

正是这个春日的夜幕初降之时,安南高高的城墙下,南诏军攻打城池的呐喊渐渐停歇,夕阳的血光静静地照耀着红水河。城墙脚下,死尸和战象压平了起伏的蒿草地,风中流淌着草木和鲜血的腥膻味。城墙头,被乱箭射得褴褛不堪的旌旗下,大唐安南经略使蔡袭已被毒箭穿心,乌黑的血浸染着他的忠诚幕僚樊绰的戎装。

说起来,南诏王攻打安南的战事早就开始于862年(唐懿宗咸通三年),那时的经略使王宽不能御敌,朝廷便以湖南观察使蔡袭代王宽为经略使,将兵屯守,樊绰随行。当黑夜吞噬了整个城池的时候,南诏大军庆贺胜利的篝火已经点燃,樊绰轻轻地放下怀中早已冷却僵硬的蔡袭,将大唐经略使印信,以及他受蔡袭之命遍访南诏所辖之地的资料紧紧地包裹起来系于胸前。缓缓地站起身来,樊绰将双手交叉护着胸前的包裹,昂起年轻的头颅,他那深情的目光顺着滔滔滚滚的红河水溯流远游,就在这河流的源头,是他早已了然于胸的银生城界诸山,还有,那座隐逸在茫茫诸山之哀牢、无量间的银生城。

那是一直以来总让他魂牵梦萦的城池啊!此刻,樊绰闭上双眼也能清晰地想起它丰富的物产、广袤的版图以及周边睦邻和通达流畅的商路:

银生城在扑赕(今大理南涧)之南,去龙尾城(今下关)十日程,东南有通镫川,又直南通河普川(今江城勐烈镇),又正南通羌浪川(今越南莱州),却是边海无人之境也。东至送江川,南至邛鹅川,又南至林记川(今缅甸景栋),又东南至大银孔(今思茅市、西双版纳州及泰国景迈、老挝北部等地)。又南有婆罗门、波斯、阇婆、勃泥昆仑种。外通交易之处,多诸珍宝,以黄金麝香为贵货。又开南城(今景东文景)在龙尾城南十一日程,管柳追和都督城(今镇沅恩乐),又威远城(今景谷)、奉逸城(今宁洱)、利润城(今勐腊易武),内有盐井一百来所。茫乃道(今景洪)并黑齿等类十部落,皆属焉。陆路去永昌十日程,水路下弥臣国三十日程。南至南海,去昆仑三日程(《蛮书?云南城镇第六》)。

这是樊绰曾经用双脚丈量过的大地。令他难以忘怀的,不仅是这个南诏国的银生节度使辖区辽阔,山川秀美,民风奇异,更有漫山遍野的茶香伴着金齿(今傣族先民)少女那一脉令人心旌摇曳的笑容。

樊绰虽是中土人氏,但却从祖辈开始就一直服务于大唐西川军,到祖父辈定居成都。樊绰父亲与祖父都是唐代有名气的文人,但因久在军中,他们放弃了大唐吟成五字句,用破一生心的诗人生涯,祖孙三代都致力于大唐与吐蕃、与南诏关系的研究。祖父樊稠于公元746年随由户部侍郎兼御史大夫充任剑南节度使的郭虚一同入滇,开始对西部诸蛮的形成和发展社会形态研究。父亲樊有同也长期供职西川军,虽然他们在军中位卑职低,但对大唐与南诏、吐蕃的关系非常重视,除了致力于促成大唐与南诏和睦相处,更对南诏政治经济文化投入了毕生的研究。

那是一个春茶吐芽的日子,背负安南经略使蔡袭之命的樊绰风尘仆仆地来到了银生城界,但见满目的青山钟灵毓秀,流畅丰盈的山岭蕴藏着自然清逸的灵惠之气,寂静的山谷中,溪流潺潺,莺歌婉转。一棵棵叶片硕大的茶树茂盛茁壮,浮动的茶香随着小风悠悠地萦绕在山头山箐。摇曳的茶树枝头,三三两两的金齿少女,身着筒裙,斜挎竹篓一边灵巧地采摘茶叶,一边吟唱着好听的歌谣,这美轮美奂的景色驱散了樊绰一身的劳顿,也唤起了他的无限遐思。作为一个爱茶之人,他曾熟读先贤陆羽的《茶经》,但如今看到这番景象,不免为茶圣的遗珠之憾感慨万千,可惜啊,那本蜚声大唐的《茶经》字字珠玑,可偏偏未提及远在银生城界的此山此茶,看来真是足有所长,目有所短,目之不及,纵是圣贤也难免臆断啊!其实,早在西汉时银生就已经对野生茶开始栽培驯化,并在无量山和哀牢山遍地种植,所产之茶很早就输往吐蕃和中原一带。南诏和大唐天宝战争之后,南诏王阁罗凤接受吐蕃赞普钟称号,与大唐决裂。吐蕃要求银生进贡茶叶,银生节度不仅要向南诏上贡好茶,还得向吐蕃纳贡,因此每年都要派出上万人上山采摘茶叶和猎捕麝香。所有这些,樊绰后来在前人袁滋所著的《云南记》中一一了然。

一路走走停停,沿途的村舍已然是自己从未见过的干栏式建筑,错落有致地掩映在凤尾竹浓厚的绿荫中,绿孔雀在竹楼顶部的飞翎上歇息,温驯的大象在黝黑的田地里耕耘。樊绰知道,这里是父辈在札记中描述过的地方,这里就是银生节度的辖区。此时的银生不仅是南诏地域最为广大的节度,所领城镇也最多,更是南诏与东南亚和海外进行贸易的重镇。银生与毗邻的通海区域文单国关系长期修好,贸易往来也十分频繁。

翻过筑有凌云塔的孔雀山,一眼看到了银生城。银生城就座落在横断山脉南延段中的无量山下,前面是红河支流银江。平坦的景董坝里,竹影婆娑,柳树挺拔。城中除几条主要街道学着中土模式建楼外,大多是金齿的竹楼连成的街巷。沿山一带有少部分在银生城经商的蒙人和白族人建盖的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其余均为金齿竹楼。

城的对面是逶迤而去的哀牢山脉,千里银江从城东穿越而过,大街小巷弯弯曲曲,但都藏于棕榈树中。就在这座美丽的城池里,樊绰领略到了从来不曾经历过的心动时刻,以至于在这主帅阵亡,守城失陷,尸横遍野的亡命之境,他就那样伫立墙头昂首眺望着早已镌刻于心的银生城。

风从遥远的地方吹来,带着银生茶叶的浓香,带着那位金齿少女的深情凝眸,让樊绰布满血丝的双眼热泪充盈,他仿佛又置身于银生节度使府邸宽敞的大厅里,那里满屋飘散着一股沁人心脾的气息,那是金齿少女用椒、姜、桂烹煮茶叶的奇香,大厅中央的金线毯上,五名貌若天仙的金齿少女在舞蹈,她们梳着高髻,头戴金冠,身披缀满宝石的流苏,舞姿娇艳。这让樊绰心下惊喜不已,他万万没有想到,当年女蛮国为唐大中皇帝献上的那曲《菩萨蛮》竟然会在自己的眼前真真切切地上演!这首曲子后来成为了大唐教坊里的经典,之后更演绎成了流传千古的词牌名。

象脚鼓、葫芦丝、竹笛、巴乌以及少女嘤嘤的低吟声在大厅里迂回漫长地回荡着,无数冲突的波流在此和谐了,无数相反的光影在此净化了,无数现实的高低在此消失了,谐音盘旋在天宇之下。就在樊绰沉醉其间时,领舞的金齿美人轻盈地向他走来,她双手端着镏金的茶碗,深情款款地为樊绰献茶。这位银生节度使的千金,曾接受过大唐礼仪的教化。南诏王自建立政权以后,就倡读儒书。先王阁罗凤倡导属地向中原学习,不读非圣贤之书。自贞元十五年(799)开始,西川节度使韦臬为改变与南诏的关系,允许南诏派遣子弟到成都就学,赐书习读,传授礼乐诗书。到大中十三年(859)五十余年间,已有数千人到成都和长安学习。而在南诏,唯有银生节度派女子外出学习。眼前饱读诗书的金齿美女对风流倜傥的樊绰一见钟情。她走到樊绰跟前,用一双美丽清澈的眸子,一碗清新馥郁的香茶打动了青年才俊樊绰的心

若不是南诏王与大唐皇帝争夺安南,若不是安南失陷,蔡袭阵亡,樊绰或许最终将重回银生城,抱得美人归。然而造化弄人,此刻的他身负蔡袭重托,必须将印信丝毫无损地交还朝廷!夜色已经浓稠得隐去了天地间的一切,城内已经寂静无声,南诏大军在养精蓄锐,天明就要屠城三日。樊绰推开身边冰冷的将士,踉踉跄跄地奔向红水河。此举有史书为证:863(唐咸通四年)南诏军攻陷交阯(越南),蔡袭战死,樊绰于城陷时携带印信,浮水渡过富良江走免。

之后不久,樊绰写就《蛮书》,而关于银生城的那一段爱恨情仇,却成了樊绰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痛,这样的千头万绪,最终只落下寥寥数语:茶出银生城界诸山,蒙舍蛮以椒姜桂和烹而饮之。又或许,其个中滋味,已令樊绰欲说还休!

唐朝人与茶


大唐是中华民族的鼎盛时期。随着唐帝国强大的国际影响和频繁的国际交往,中国的茶香、茶艺,远播海外。

大唐皇帝在六迎佛骨时,曾将一套价值无与伦比的宫廷茶具,奉献给法门佛祖。1987年4月3日,这批稀世珍宝重见天日,立即引起世界轰动。这说明,唐代已是我国种茶、饮茶以及茶文化发展的鼎盛时期。茶叶逐渐从皇宫内院走入了寻常百姓的家庭,因此无论是宫廷茶艺、宗教茶艺、文士茶艺和民间茶艺,不论在茶艺内涵的理解上还是在操作程序上都已趋于成熟,形成了多种多样各具特色的饮茶之道。

唐朝人到底是怎样喝茶的?这是一个人们感兴趣的问题。西安福宝阁根据我国茶文化专家、学者的研究,及陆羽《茶经》的记载,艺术地复原了“大唐茶韵”,其中包括“清平茶”、“大唐贵妃茶”、“大唐文士茶”、“大唐禅茶”、“大唐民俗茶”等,让今人了解了大唐的茶文化。

大唐君臣清平茶说的是唐明皇李隆基邀请大学士李白品尝全国各地进贡的新茶贡品之事。李白诗性大发,挥毫写下了千古名篇《清平调三首》。大唐君臣清平茶程序繁多,分为备器、鉴赏茶饼、炙茶、碾茶、筛茶、候汤、投盐、舀汤、置茶兑汤、分茶、敬茶、闻茶、观色、品茶、谢茶等十六个步骤,是盛唐时期的宫廷茶艺。

长安汇萃了大唐的茶界名流文人雅士,他们办茶会、写茶诗、著茶文、品茶论道、以茶会友。高僧皎然在《饮茶歌诮崔世使君》一诗中就写道:“……一饮涤昏寐,情思爽朗满天地。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此物清高世莫知,世人饮酒多自欺。”唐代饮茶诗中最著名的要算是卢仝《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诗中所论述的七碗茶了:“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惟有文章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轻。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腑习习清风生。蓬莱山,在何处,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喝了七碗茶就能变成神仙。

文士茶道分为备器、净手、焚香、礼拜、赏茶鉴茶、鉴水、烹茶、闻茶、观色、谢茶等。受邀参加茶会的文士用弹琴、吹笛、舞剑烘托茶会气氛和答谢主人。

法门寺地宫出土的大唐宫廷茶具,证明唐代佛门禅茶已经非常兴旺。钱易曾说过这样一个故事:唐宣宗曾问一位130多岁老僧,吃了什么药能这么长寿?

老僧说没吃什么药,唯一的嗜好是饮茶。法门禅茶是佛教中的一种茶道,是禅师茶艺、佛门品茗的高雅艺术。茶道程序繁多,分为礼佛、净手、焚香、备器、放盐、置料、投茶、煮茶、分茶、敬茶、闻茶、吃茶、谢茶等。

所谓“吃茶”是将茶与葱、姜、枣、橘皮、茱萸、薄荷等熬成粥吃,在唐代已经非常流行。陆羽在《茶经》中就记载了这种吃法。

大唐时期“茶道”的出现表明,饮茶已不仅仅是一种生活方式,还是一种境界,一种修身养性的方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