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宁洱万人签名保护茶马古道

发布时间 : 2022-02-03
茶马古道黑茶 茶马古道的线路 什么是茶马古道线路

茶马古道黑茶。

我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下面是茶经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云南宁洱万人签名保护茶马古道”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各位茶友们了解“云南宁洱万人签名保护茶马古道”相关知识!

南方有嘉木,天下重普洱。记者昨日获悉,首届中国普洱茶马古道节,将于10月22至24日在普洱茶宁洱县举办。此后,将每两年举办一次。

据了解,首届中国普洱茶马古道节由云南省文化厅、云南省旅游局、普洱市政府、云南省普洱茶协会、云南省茶马古道研究会主办,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政府承办。活动期间将有多项演出或赛事,感兴趣的人们不妨到时走上一遭。宁洱县县委书记师跃介绍,期间将举行丰富多彩的活动,包括千人竞走茶马古道、环普洱山自行车赛、普洱茶(贡茶)制作技艺、茶马古道保护万人签名等,展现茶马古道文化的无穷魅力。

看点1、韩磊献唱开幕式

开幕式暨迎宾晚会将通过大茶山、大古道、大马帮、大盐田及民族风俗来展示古普洱府源远流长的历史变革。整台晚会由序、盐茶古道、风情宁洱、古道飞歌、古道情长五个篇章构成。央视主持人谢颖颖、姚雪松担任主持,韩磊、温碧霞、熊汝霖等著名歌唱演员届时将登台演出。

看点2、自行车赛冠军奖1万

活动期间,将举行环普洱山自行车赛,全程21.4公里,第一名可获奖金1万元。

看点3、贡茶制作现场演绎

活动期间,普洱茶(贡茶)制作技艺展示将由皇家贡茶制作传承人现场向大家展示制作过程。

看点4、手工灯盏照亮普洱府

将举行万盏传统手工灯展。将邀请工艺、美术人员组成评审组,对参赛灯盏进行评选。届时,上万盏传统手工灯将照亮整个古普洱府。

茶文化精选阅读

云南茶马古道


在横断山脉的高山峡谷,滇、藏、川的丛林草莽中,绵延盘旋着一条滇、川经西藏通往南亚西亚的神秘古道。古道上溜索连接着湍急的河流,马蹄印嵌在高山陡岩的石板上,这是商人、探险家和马帮踏出的路。

其路线基本有两条:一是云南的普洱→大理→丽江→中甸→西藏的察隅→波密→拉萨→日喀则、江孜、亚东、柏林山口,分别到缅甸、尼泊尔、印度;另一条从四川的雅安→康定→西藏昌都→尼泊尔、印度。这是亚洲大陆以茶叶为纽带的古道网络,长在千里以上,其中以云南中甸、四川康定、西藏昌都构成的三角地带是茶马古道网络分布最为密集的地方,是各路马帮交会最为频繁的地方,来自云南的滇茶和四川的雅茶与西藏的麝香、皮毛,以及来自印度的珠宝首饰香料等等在这一带互市,早在唐代便形成茶马互市,宋代于雅安设置“茶马互市司”,清代在云南永宁亦设茶马司。

当京滇公路未修筑时,这条古道就是交通大路,路上无日不有官商游客往来,人背马驮的货物也时时可见,因而每一个宿站都有充足客源,有时甚至几百人同宿一客站,堪称繁盛官道。话虽如此,就道路本身而言却是鸟道羊肠,崎岖难行,有人甚至认为不亚于“难于上青天”的蜀道。

“茶马古道保护论坛”呼吁保护文化遗产


6月4日,由国家文物局和云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中国文化遗产保护普洱论坛”在普洱市闭幕。与会专家普遍认为,茶马古道沿线文化遗产保存现状不容乐观,应积极构建茶马古道科学保护有效机制。论坛也带来了令人振奋的消息—对茶马古道文化遗产的保护、研究、开发、管理,已经从原来沿线各省区市的单点、分散状态上升为国家层面的整体启动。

论坛围绕茶马古道的保护与研究展开了广泛的交流与研讨,最终与会代表原则性达成共识。

共识主要内容有:

一、茶马古道是中国西南地区唐代以茶马贸易为主要内容的商贸通道,它以川藏道、滇藏道与青藏道为主线,辅以众多的支线,构成庞大的陆上交通系统,穿越滇、川、藏、青、甘、黔、陕等省(区),连接南亚、西亚、中亚和东南亚等地区。茶马古道不仅是经济交往的通道,也是文化交融的桥梁,为中国西部边疆地区的经济繁荣和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茶马古道作为线型文化遗产,沿途自然环境复杂多变,民族文化丰富多彩,文化遗存类型多、数量大,构成了茶马古道突出普遍价值的基础。加强茶马古道的保护与宣传,对弘扬民族文化、维护民族团结、加快地方经济和文化发展、促进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三、近年来,随着城市化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茶马古道的历史功能正在逐步消减;同时,由于对茶马古道研究与保护工作尚未深入,在自然、人为因素的影响下,茶马古道沿线文物古迹及周边环境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保存现状不容乐观。

为此,与会代表建议:

一、进一步加强茶马古道遗产资源调查,准确掌握遗产分布及保存状况,创建信息共享平台,切实做好文化遗产保护基础工作。同时,积极开展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申报工作,依法开展茶马古道保护与管理。

二、进一步加强茶马古道专题研究,明确遗产价值和遗产构成。在此基础上,抓紧编制茶马古道保护规划,有重点、有步骤地开展茶马古道整体保护。对目前存在严重隐患的相关遗存,应及时制订抢救性保护方案,尽早实施,确保遗产安全。

二、坚持政府主导,建立并完善地方性专项法规,加强各部门合作,组织多学科参与,促进公众参与,争取全社会广泛支持,共同推进茶马古道保护与研究。建立茶马古道沿线政府间协调机制,制订统一的保护战略与行动原则,结合各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协商解决茶马古道保护管理中的重大问题。

四、加强茶马古道保护国际间合作与交流,借鉴国内外文化线路遗产保护的成功经验与先进模式,提高茶马古道国际知名度和保护水平。同时,积极开展茶马古道申报世界遗产的前期研究与准备工作。

五、进一步加大茶马古道保护宣传力度。增强全社会对茶马古道价值与保护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提高公众支持和自觉参与茶马古道保护的意识,为茶马古道的保护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六、定期举办茶马古道保护与研究相关学术活动与工作会议,及时总结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为茶马古道的科学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提供专业依据和政策支撑。

代表们呼吁,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和各界人士积极行动起来,构建茶马古道科学保护有效机制,使其在促进中华文化伟大复兴及当今人类社会的和平与和谐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重踏云南茶马古道路


苍山洱海风花雪月,玉龙山下茶马古道。茫茫山原之国,云南,同是高原却没有西藏的那份神秘,安宁、淳朴是这里永恒的主题。如果你没有到过高原,云南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里平均海拔3000多米,不会让人感觉到高海拔那种特有的压抑,清爽的空气和湛蓝的天空足以让你陶醉一夏。

广州富宁

感受德天瀑布的气势

从广州出发,过三水大桥,经广肇(肇庆)高速、广云(云浮)高速、南梧高速直达南宁,全程大约600公里,行驶6小时。广州到南宁路段除了云浮至岑罗段国道路面有些破损以外,其它基本都是高速或高等级公路,路况甚佳。如果走湛江段虽然基本全程高速,但绕了一个大圈,费时太久,走梧州段盘山公路太多不安全,经过商议我们决定走肇庆罗定线,从肇庆经罗定到岑溪、玉林。

晚上入住南宁,一早动身前往富宁。途径大新路段,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区,景色甚好。清晨太阳尚未升起,雾气缭绕下的喀斯特峰林一座座只露出尖尖的峰顶。到达大新县时,我们决定顺路去感受一下德天瀑布的气势。德天瀑布距离大新县城78公里,开车不用一个小时。据说该瀑布还是亚洲第一、世界第二大的跨国瀑布呢。我们驱车驶往德天瀑布,6月这里雨水较多,瀑布气势更为磅礴,流水从80米高的中越接壤地高浦汤岛上飞泻而下,一波三折,形成三级瀑布,水势激荡,动人心魄,蔚为壮观。瀑布前方设有停车场,停车观景非常方便。

到达富宁已是傍晚时分。富宁介于广西的那坡和云南砚山之间,道路多为盘山公路。从富宁到云南砚山还有5小时左右的车程,因此大家决定晚上入住富宁,第二天赶往昆明。

富宁昆明大理

苍山雪洱海月

从富宁出来,开始爬坡,道路多为盘山公路,而且路面较窄,大货车较多,会车时要打起十二分精神。出了珠街收费站,上砚平高速,经弥勒上昆石高速,直达昆明。全程600多公里,耗时6小时。到达昆明已是下午2点。都说昆明四季如春,但中午时分我们感觉不到些许春意,夏天还是夏天。稍作休息,我们便开车继续赶往第一个目的地大理。

经过4个多小时的行程,我们终于在晚上8点到达了大理。大理分上关和下关,下关就是大理新城。我们当晚入住下关。俗话说:下关风,上关花,苍山雪,洱海月。短暂休息后,我们便驾车前往洱海公园,一睹传说中的洱海月。虽然没有苍山雪的映衬,但皓月下的洱海格外迷人,看似海上升明月,却听不到海浪的半点响声。安宁,还是安宁,思乡之情油然而生。

洱海月让我们一路操劳的心情霎时平静下来,也为第二日的大理古城之行做好了心理上的准备。大理古城离下关还有18公里的路程,开车需30分钟左右。其实大理古城还是比较好找到的,在一路苍山山脉的陪伴下,在不远处你便可看到有一个小镇坐落于苍山山脉之下,那便是大理古城。大理古城可谓中西合璧,在这里,你既可以看到时隔千年的古城,也可以找个洋酒吧痛饮一场。大理古城外围很多地方是用马车作交通工具的,你可以像坐公交车一样给一块钱坐马车到处观光。

大理丽江

茶马古道古色古香

从大理到丽江路况一般,且路面较窄多为盘山公路,车速绝对不能太快,全程179公里,行车时间约为3小时。进入丽江便可以远远地看到玉龙雪山,虽然时值夏季,但仍可看到皑皑雪峰。可能是由于靠近玉龙雪山的缘故,丽江的气候明显湿润而且凉爽。

古城里的客栈很干净而且便宜,可能因为是淡季的原因,我们住的标间才40元一晚,空调、电视、热水样样齐备,超值!丽江古城里面完全是一个休闲的地方,很多人来这里一住就是一个月半个月的,不干别的,就是来这里发呆的。我们可没这么多时间在这里发呆,卸下行李,把什么四方街、万古楼、木府都游过一遍,还买了不少手工艺品。

丽江的土著居民多为纳西族人,纳西族无论老幼皆能歌善舞。每到晚上经常可以看到纳西族的姑娘小伙子们围在篝火旁跳舞唱歌,虽然听不懂歌词,但内涵肯定是非常愉快的。纳西族的服饰也极具浓郁的民族特色,尤其是女子服饰中的羊皮背饰是纳西族所特有的。

寻访云南墨江“茶马古道”


关于"茶马古道",据史学家考证,至少自唐、宋中央王朝开设"茶马互市"时始已形成。随着"茶马互市"的兴起,以贩运产于思普地区(旧时包括今云南省思茅市、西双版纳州、临沧市之一部分)普洱茶为主的马帮运输,得以蓬勃发展。其特点是人赶着马帮在高山峡谷中跋涉,天长日久,踏出了许多条以当时思普地区为中心,通向四面八方的一条条马帮驿道,人们称之为"茶马古道".其中最重要的一条"茶马古道"。

从当时的思普中心普洱出发,经茶庵塘、磨黑、孔雀坪、魁阁塘、把边江渡口(过铁索桥)、哨牌、通关、回龙街、过詹鲁平渡口(即现在的忠爱桥)、路水井、他郎城(今墨江城)、水癸河、背阴山、元江、玉溪直达昆明,全长580.7公里。因1953年昆洛公路(国道213线)的修通,这条"茶马古道"退出历史已经50多年了,昔日马帮商贾不绝的古道渐渐从人们的记忆中淡忘,成为古迹。

近年来,笔者认真考察了这条古道在墨江县把边江渡口至背阴山的路段和遗迹。

墨江县城的古道和周围的古道遗物

墨江县城有一条街名叫马店街,因原来的马帮在此经常歇马驻店而得名的。在马青先生脍炙人口的小说《回归线之城》里,对墨江县城的马店街有多处精彩的描写。昔日马啸声声的马店街如今已是繁华的闹市区,唯一能够寻觅到此处曾是古道一部分的,仅为遗留在马店街附近从环城路至文庙大门口的当年石条路了。此路有300余米,路的中间用当年的褐色石条两两镶嵌而成,静静的卧在闹市中。现代公路的建设使古道的作用完全淘汰,后来又因农田地及城镇村庄的建设,人们纷纷取用古道的石块,保留下来的这样的古道,特别是经过各处城镇的古道,现今已是少之又少,墨江县城的这条古道可能是普洱市保留在城市之中的最后一条"茶马古道"了。 

从文史资料上可知,"茶马古道"的许多路段都是用石条镶嵌铺成的石板路,从墨江县城至赖蚌近10公里的古道亦如此。现今,这段路已经寻不到一块当年的石板了。可贵的是;在离县城2.5千米的联珠河上,至今还耸立着一座桥房合二为一的古桥--涟漪桥,从中仍可窥见这座以水波命名的被誉为千里思普"茶马古道"第一桥的雄姿。

据《墨江县志》和《墨江县地名志》记栽,涟漪桥始建于清朝康熙初年,道光二年(1822年)被洪水冲毁,道光四年(1824年)重修。同治元年(1867年)又被冲塌,同治九年(1870年)署游击孙世恒等捐资重修,光绪二年(1876年)落成。桥身系土砖木混合结构,木梁,木板铺桥面,木架筒、板瓦屋面。桥正中魁阁瓦屋面为四面分水,长27米,宽4米。桥中心魁阁为5.5×5.8米,高16米。河中桥墩呈船形,长22.8米,中宽8.4米。修建投资共用了2584两白银。此桥的特别之处是桥中心的魁楼是一座方形二层桥亭,并于两边的两座小魁楼浑然为一体,黑瓦粉墙,四角飞檐,错落有序,看起来结构严谨,优雅古朴,玲珑标致。桥上的过门左右相通,供游人或过客歇脚休息。

涟漪桥迄今已经历了近200多个春秋的风雨沧桑,几次大的洪灾和地震,木梁、桥墩安然无恙,桥亭和过门仍屹立在联珠河上,人畜过往畅通无阻,恩泽后人至今。在现代桥梁日新月异的今天,保存下来的古代桥为数寥寥无几,涟漪桥不失为认识思普地区古桥建筑艺术的珍贵文物,亦驰有着极为宝贵的史料价值。现在,涟漪桥已经修复,又重现出了"波光粼粼,涟漪成调,凭栏远眺,一马平川,田畴千顷,竹抱古桥柳抱溪"的美景。

水癸河桥及水癸寨

从墨江县城往东,穿过紧连县城竹木森森的玉皇阁旧址后,一条山路就向大山里延伸;翻过大山,就可以看见座落在水癸河边的水癸寨。一蓬蓬竹子和一棵棵标直的棕榈,婆娑多姿;一幢幢青瓦灰墙的房子,静静的坐落在竹子和棕榈树丛中;弯弯曲曲的水癸河,缓缓的流过阡陌田畴,从寨脚直向东南。河上,还完好地保留着一座小巧古朴的石拱桥,这桥是千里"茶马古道"出思普地区的最后一座桥,过了桥,越过背阴山,就进入了玉溪市的元江县。

在水癸河桥的一侧,高高低低的立着八九块石碑,每块碑上都记载着建桥或修缮该桥的经过。离桥不远处有一棵盘根错节的古榕树,春风明媚的三月里,河水在桥下悠悠流淌,寨里的村民们正吆着牛出工,马帮铃声已经淹没在远远的历史中,取而代之的则是"呵叻--呵叻"的牛铃声。晨烟冉冉升起,走在桥上,听水流,看农舍,思今古,颇有马致远在《秋思》里描写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意景。抚摸石碑,辩认碑文,最远的一块碑立于清朝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最近的一块碑立于1992年。除几块碑文能够清晰地辩认字句外,大部分石碑的字迹已在风霜雨蚀中变得模糊,不能流畅的解读了。但从中仍可弄清:水癸河桥始建于清朝乾隆二十一年,同治十年(1871年)水涨冲圮,他郎守备李应元率士民张树宇、蒋春秀、杨恒兴等捐资重修,桥长4.3米,宽2.7米,高4米。1988年、1992年墨江县人民政府曾两次拔款修复加固,使这一古桥至今亦可通达人畜。

从建筑风格来看,水癸寨是因有了"茶马古道"而建的村寨,一条石板和鹅卵石镶嵌的小路穿过寨子,路两边建盖的房屋一律把门开朝路边,房屋建得比一般的专用农房稍高,配有让马帮的牲畜喂料过夜的厢房。有些房子至今还保留着当年的样式,即有正房之外的厢房和堆放稻草等马料、铺有地板的耳房,在几幢房边,还有当年拴马的木桩。

一位老人在桥头的古道上,向我讲叙了当年水癸寨马帮不绝,人来人往的繁闹往事。老人说,因为水癸寨离墨江城不远,许多从昆明,玉溪来的马帮,到了水癸寨就放马做饭,让马在水癸河边的田野里吃草饮水,吃饱喝足后好一口气赶到墨江。从思普等驮了茶叶的马帮在水癸河休息后,也可以一鼓作气翻过背阴山,直抵元江坝子。建国以前,水癸寨的村民大多以为过往马帮提供服务为主业,种田种地只是副业而已。昆洛公路修通后,马帮运输被汽车代替,则再无马帮来往于古道了。

曾经喧闹一时的水癸寨静静的藏在深山中,穿寨而过的古道上长满了绿绿的野草,扒开野草,是密密麻麻的马蹄印,许多地方的古道石板,都被人们撬走了,用作盖房修牲畜厩舍,甚至是抬去做台地的埂脚,而水癸寨的这段古道却被人们完整地保留了下来,使我们有了捉摸那段历史的物证,让你走近它,发现它,了解它,解读它。

从忠爱桥到把边江吊桥

从忠爱桥出发,一抬脚就是上坡路。阿墨江被江两岸的大山挤压,深深的陷进山谷,冲出了一个峡谷。在阿墨江流域,寻找不到稍平的坝子,除了陡峭的大山还是大山。从墨江史料上可知,忠爱桥经回龙,过通关抵把边江吊桥的古道是铺有石板的,当年为了道路的畅通("茶马古道"亦是官方传递公文信息,调遣兵士的驿道,故又称之为"官马大道"),官方派民工把很多路段都铺成了石板路,以便于过往商贾和公文信息的传递。

我顺着古道走一个多小时,便看到有民房建在山腰,山腰之上是密密的思茅松和阔叶灌木交会生长的地方,看上去植被保护得很好。我走到路边的一间民房,一看那女主人的穿戴,就认出是哈尼族支系卡多人。我用碧卡方言与之交谈,果不其然。男主人李批者跟我喝了几杯酒后,硬要送我到山腰的大路上,他说那里还完整的保留着"茶马古道"原来的模样,并且从那里顺着大路就可以达到回龙。

李批者告诉我,古道的石块一部分在修建昆洛公路时撬去做了路基,一部分被周围村民搬去做了起屋盖房的石料。山腰之上的古道能够完整的保留下来,是因为离寨子太远,搬运石块费力费工,划不来,才得以幸存。我们一面聊天一面向山里攀登,一个小时后,泥路上的石头渐渐多了起来,走进林中,一条石头铺就的古道赫然出现在眼前。这里已经是大山深处,思茅松和灌木长得很密,挡住了阳光,古道上长着零星的小草,铺了一层落叶。十分幸运的是我和李批者坐在古道上休息,准备挥手再见的时候,从山的那一边传来了"弓咚--弓咚"的马铃声,李批者告诉我这是同族的李然扎上山驮运松脂的马匹。在"茶马古道"上仍能见到驮运的马匹,令人倍感欣慰。

告别李批者和李然扎后,我过山岗,抄近路,一路往前,原本打算在回龙再停留一个小时左右,赶到那里一看,石板路已铺上了水泥,房屋基本都已改建,感受不到古道驿站的韵味了。在通关吃了一些食物后,我只用两个小时就赶到了把边江吊桥,完成了这次有意义的徒步寻访考察。

重踏云南茶马古道——古色古香


苍山洱海风花雪月,玉龙山下茶马古道。茫茫山原之国,云南,同是高原却没有西藏的那份神秘,安宁、淳朴是这里永恒的主题。

如果你没有到过高原,云南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里平均海拔3000多米,不会让人感觉到高海拔那种特有的压抑,清爽的空气和湛蓝的天空足以让你陶醉一夏。

广州→富宁

感受德天瀑布的气势

从广州出发,过三水大桥,经广肇(肇庆)高速、广云(云浮)高速、南梧高速直达南宁,全程大约600公里,行驶6小时。广州到南宁路段除了云浮至岑罗段国道路面有些破损以外,其它基本都是高速或高等级公路,路况甚佳。如果走湛江段虽然基本全程高速,但绕了一个大圈,费时太久,走梧州段盘山公路太多不安全,经过商议我们决定走肇庆罗定线,从肇庆经罗定到岑溪、玉林。

晚上入住南宁,一早动身前往富宁。途径大新路段,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区,景色甚好。清晨太阳尚未升起,雾气缭绕下的喀斯特峰林一座座只露出尖尖的峰顶。到达大新县时,我们决定顺路去感受一下德天瀑布的气势。德天瀑布距离大新县城78公里,开车不用一个小时。据说该瀑布还是亚洲第一、世界第二大的跨国瀑布呢。我们驱车驶往德天瀑布,6月这里雨水较多,瀑布气势更为磅礴,流水从80米高的中越接壤地高浦汤岛上飞泻而下,一波三折,形成三级瀑布,水势激荡,动人心魄,蔚为壮观。瀑布前方设有停车场,停车观景非常方便。

到达富宁已是傍晚时分。富宁介于广西的那坡和云南砚山之间,道路多为盘山公路。从富宁到云南砚山还有5小时左右的车程,因此大家决定晚上入住富宁,第二天赶往昆明。

富宁→昆明→大理

苍山雪洱海月

从富宁出来,开始爬坡,道路多为盘山公路,而且路面较窄,大货车较多,会车时要打起十二分精神。出了珠街收费站,上砚平高速,经弥勒上昆石高速,直达昆明。全程600多公里,耗时6小时。到达昆明已是下午2点。都说昆明四季如春,但中午时分我们感觉不到些许春意,夏天还是夏天。稍作休息,我们便开车继续赶往第一个目的地——大理。

经过4个多小时的行程,我们终于在晚上8点到达了大理。大理分上关和下关,下关就是大理新城。我们当晚入住下关。俗话说:下关风,上关花,苍山雪,洱海月。短暂休息后,我们便驾车前往洱海公园,一睹传说中的洱海月。虽然没有苍山雪的映衬,但皓月下的洱海格外迷人,看似海上升明月,却听不到海浪的半点响声。安宁,还是安宁,思乡之情油然而生。

洱海月让我们一路操劳的心情霎时平静下来,也为第二日的大理古城之行做好了心理上的准备。大理古城离下关还有18公里的路程,开车需30分钟左右。其实大理古城还是比较好找到的,在一路苍山山脉的陪伴下,在不远处你便可看到有一个小镇坐落于苍山山脉之下,那便是大理古城。大理古城可谓中西合璧,在这里,你既可以看到时隔千年的古城,也可以找个洋酒吧痛饮一场。大理古城外围很多地方是用马车作交通工具的,你可以像坐公交车一样给一块钱坐马车到处观光。

大理→丽江

茶马古道古色古香

从大理到丽江路况一般,且路面较窄多为盘山公路,车速绝对不能太快,全程179公里,行车时间约为3小时。进入丽江便可以远远地看到玉龙雪山,虽然时值夏季,但仍可看到皑皑雪峰。可能是由于靠近玉龙雪山的缘故,丽江的气候明显湿润而且凉爽。

古城里的客栈很干净而且便宜,可能因为是淡季的原因,我们住的标间才40元一晚,空调、电视、热水样样齐备,超值!丽江古城里面完全是一个休闲的地方,很多人来这里一住就是一个月半个月的,不干别的,就是来这里发呆的。我们可没这么多时间在这里发呆,卸下行李,把什么四方街、万古楼、木府都游过一遍,还买了不少手工艺品。

丽江的土著居民多为纳西族人,纳西族无论老幼皆能歌善舞。每到晚上经常可以看到纳西族的姑娘小伙子们围在篝火旁跳舞唱歌,虽然听不懂歌词,但内涵肯定是非常愉快的。纳西族的服饰也极具浓郁的民族特色,尤其是女子服饰中的羊皮背饰是纳西族所特有的。

茶马古道的变迁与保护(二)


研究保护云南省走在前列

中国文化遗产保护普洱论坛上,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充分肯定了云南为保护茶马古道所做的工作。他说,云南省对茶马古道的保护和利用有着较强的意识和积极性,工作也走在了前面。

自木霁弘等六君子提出茶马古道的概念后,有关这条古道的论文与著作等陆续问世。2007年,云南大学茶马古道研究所正式成立,研究所成员花了近一年时间,基本摸清了茶马古道纷繁复杂的线路。从接触茶马古道至今,木霁弘一直乐此不疲地在这条路上奔忙,一如当年的马帮。同时,各地政府也与学者们一道,将茶马古道的研究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政策、措施。近年来,云南省陆续将茶马古道上的古镇、古村落、古建筑、古驿道等文化遗存申报公布为历史文化名城(名村、名镇)、旅游小镇、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目前我省已公布与茶马古道有关联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约100处。特别是开展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以来,专门设立了茶马古道调查研究专题,一大批茶马古道的新文物点被认定和登记,进一步摸清了云南茶马古道的走向、路线、分布和文化遗存等情况,为加强云南茶马古道的保护奠定了基础。

2003年以来,宁洱县投资400多万元,对茶庵塘至磨黑段12公里的茶马古道进行了修复,这是万里茶马古道中较早得到修复的一段古道。同时又投入450万元修复了那柯里4.4公里的茶马古道,并将那柯里建成了第一个茶马古道文化小镇。2008年11月18日,国家副主席习近平曾亲临踏访那柯里茶马古道遗址,并对云南各级政府重视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2010年4月1日,由澳门民政总署主办,云南省文物局、云南大学茶马古道文化研究所协办的千年印记--茶马古道风情展在澳门卢园茶文化馆揭幕,这是在海内外首次以茶马古道文化为主题举办的展览。

行走在那柯里,石板路与古朴的驿站招牌向人们诉说着一个个古老的故事。荣发马店店主李天林说,他家的荣发马店已经有300多年的历史了,前几年在政府的帮助下重新开了起来,现在,到这里旅游的人越来越多。管不下80匹马的马店不准挂牌,我家的马店可以住下170、180匹马;马帮来住之前要先派人打店,通知我们有多少人多少匹马,不然很可能住不下在那柯里品普洱茶,倾听关于马帮、茶马古道的传奇故事,思绪很快就漂浮起来,依稀的马帮铃声、马蹄声让那些远去的过往似乎近得可以伸手触摸。

云南“茶马古道”川藏茶马古道上的难解之谜


世界纪念性建筑基金会前天在此间宣布:云南剑川县“茶马古道”集市沙溪镇寺登街入列2002年世界纪念性建筑遗产保护名录。

“茶马古道”是云南、四川与西藏之间的古老贸易通道,由于用川、滇的茶叶与西藏的马匹、药材交易并以马帮运输而得名。沙溪寺登街是“茶马古道”上唯一幸存的集市,它延伸入南亚的集市具有很高的文化遗产价值。

川藏茶马古道上的难解之谜

60余枚寸许见方的小印,轰动了考古学界!无人认识的神秘符号,难以揣测的用途,使得这些被称做"巴蜀印章"的文物,成为了川藏茶马古道上最为难解的一道谜。

在荥经县文物展览馆,记者见到了这些令专家学者百思不得其解的小印。它们均寸许大小,以铜质制成,多数为圆形,少数是方形、矩形、半圆形、椭圆形、月牙形或山形。整个印仅几克重,印背有用于穿线的钮,其小巧的形状非常容易携带。而印面有别于其他的印章,没有文字,仅以阳文手法刻着神秘图案和符号,至今无人能够辨识,专家学者们称之为"巴蜀图语",有人推测可能和金文一样,属于四川远古时代遗留下来的象形文字,但无人可以解读。

四川东部一些地方均出土过这种神秘的"巴蜀印章",三星堆里也曾发现过。但以数量而言,荥经县出土多达60余枚之多,其印面无一雷同,殊为罕见。在古代,荥经曾是西南边陲重镇,南方丝绸之路曾从这里经过,贸易异常发达。有专家推测,这种神秘印章可能是作为合法经营的凭证,或者通关证明,或者私人证明,但亦无法证实。

据荥经县宣传部门介绍,"巴蜀印章"引起了国内外许多考古学者的兴趣,许多人慕名而来一睹古印风采,但其谜底至今无人破解。

云南普洱“茶马古道”分布路线


清雍正十三年(1735)思茅设驿,专开从到易武的茶马道,此道从思茅向南行,经黄草霸—卡房—高酒房—勐班—补连—补岗—椅邦—曼拱—曼乃—镇越易武,行程七天,全长535华里,是思茅通往勐腊、易武、倚邦、曼拱、革登等普洱六大茶山的茶马通道,清朝廷上贡的(女儿红)就是从这条驿道运出的,这是一条有一.五公尺宽的石铺大道,它沿着原始蜜林遮盖的山岗竹头,绕着重重唆岭,从思茅通到勐腊易武,这条茶马道用的石头,全是河里的硬沙石,思茅县志办姜定忠先生考查过,小石如方斗大,大石宽三十多公分,长一公尺多,重2-3公斤,而路边连一个石子都没有,石头全部是从其他地方抬来镶起来的。

据史料中载:民国3年(1914),普思沿边行政总局局长柯树动招佣临时工程队修开,当时百性称它为“柯家大道”。这条茶马道经过的(卡房),海拔为1527公尺,是当时设在这里的一个检查站,由内地或六大茶山出进马帮驮运的茶叶货物等都要检查,交纳关税,才可以走,故得此地名:“卡房”,而过去就是高酒房是路途上的食缩地,海拔为1530公尺,山高水甜,用这里的水烤出来的酒,滋味高,酒度浓,加上此地不沾村,成了过路茶马商帮必缩之地,赶马的或行卖商人到了这里,牛马一歇,先要一碗热茶下肚,再要上一瓶老酒,几碟小菜,主人发了才,盖了一栋雕龙书凤的青砖白瓦四合楼院,被人称(高酒房),因此,高酒房也就成了这茶马道上的地名。普洱澜沧茶马商道:

民国时期,思茅到澜沧的驿站,从思茅向西南行,经整碗—翠云—糯扎—火烤寨—油炸房—锦章—澜沧,路称七天,470华里,从澜沧雪林出境可至面甸腊戍。从澜沧—勐连—芒信出境至面甸万霍道,由澜沧至西盟出境于面甸大道小径相接,是边贸传统商道,民国时期,澜沧景遇茶山是普洱茶产区之一,年产茶叶800多担,外地商人赶着马帮从思茅到澜沧景遇茶山购茶叶达到昆明,西藏或面甸销售。

普洱江城茶马道:

民国时期,思茅至江城的茶马商道,从思茅向东南行,经倚象霸—石高箐—曼克老—营盘山—阿树—江城,七个马站,400华里,从江城出口茶叶的商道是由江城李仙江坝留渡口顺江而下至越南莱州,水路约200华里,行程五天,可直达港口海防,再海运香港,从江城到几个邻县和老挝勐鸟、越南莱州的驿道里程和茶商马帮站口,据《江城县志》载,有以下几条:

1、由江城到墨江520华里,计八个马站;江城勐烈街—河口—半边寨—曼兴—龙塘街—三星街—着落—墨江县城,

2、由江城到普洱420华里,计六个马站;江城勐烈街—三家村—丫口寨—曼兴—铁厂河—草皮街—普洱县城。

3、由江城到镇越易武350华里;计五个马站:江城勐烈街—阿树—曼汗—曼乃—曼丽—易武。4、由江城到老挝勐鸟120华,计二个马站。5、江城勐烈街—大路边—老挝勐鸟。

更多茶马古道内容请访问

网普洱茶爱好者乐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