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茶——说趣

发布时间 : 2022-02-03
绿茶江湖 说绿茶 花茶说

绿茶江湖。

众饮得茶趣。说到趣,老牛不得不聊聊年少时混迹于各茶肆的快活日子。

如今早已没有了那样的茶肆,即使成都街头的茶铺多得像粪坑里的苍蝇,可是,如今的茶铺,没了魂。之所以这么讲,不是老牛在这里故弄玄虚,朋友,你听我慢慢道。

那时候,没有什么高档茶楼,即便有,老牛那两个从早餐里省下的散碎银子也进不起。只需在街沿上支几张木桌,摆几把竹椅,烧一壶水,一间茶铺就算是开张了。每间茶铺都有几位固定的老茶客,他们,便是这里的魂。老牛至今还记得几位这样的灵魂人物。红墙巷的瘸腿老兵,百果林的赵老四,宽巷子的陈老师和老宋。用现在的话说,个个都是奇葩。

老兵自称上过朝鲜战场,算是我的爷爷辈儿,豪爽大气,见人就摆当年在战场上那些事,也因为他,红墙巷永恒的主题是战争和政治;赵老四是个赌客,并不是常常能见,看到他一定是输得精光的时侯,但这厮极能侃,能把牌局讲得精彩纷呈,不过,他最吸引人的地方在于能把自己的风流韵事也讲得细致入微,老牛喜欢他,就因为他是老牛的生理卫生启蒙老师;陈老师真的是个大学教授,喜欢三国和苏联民歌,侃得兴起时也会高歌一曲,老宋自称诗人,但他的诗,老牛一句也没记住,因为他们,宽巷子才有了如此浓厚的文化氛围。今天,如果你去宽巷子游玩,中间有两扇未经修整,最老旧的门脸,请记住,只有这两间,还是当年的模样,你看得到它,是因为老宋。

老牛把茶铺当成了论坛,在这里,懂得了股票和女人;见证了苏联解体和申奥失败,记陈老师那天一扫平常的温雅,拍着桌子骂了一句:“锤子!”;在这里,我看到了这个城市的变化。后来,就没有后来了。

我的朋友,如果你知道哪里还有那样人味儿十足的茶铺,请告诉我。

我可能跑题了,但我无法控制自己不去怀念那样纯粹的快乐,一怀念,又无法不去伤感。

老牛有个梦,攒够下半辈子的饭钱,然后找一个临水小镇开一间记忆里的茶馆,每天跟八方茶客摆龙门阵,就为闻闻人味儿,图个乐活。好了,打总结了。

昨日茶香今犹在,不见故人觅香来。

结庐笑迎十方客,荡尽浮世去尘埃。

cy316.cOM编辑推荐

茶之识,茶之趣


茶被认为是中国的国饮,蕴涵了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在人类历史长河中,茶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饮品。而今,饮茶已成为一种文化艺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品位的提升也与茶息息相关。茶叶的发现及应用:茶被人类发现及应用已经有五千年的历史。《茶经》上说:“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齐有晏婴,汉有扬雄,司马相如,吴有韦曜,晋有刘琨、张孟阳、陆纳、谢安、左思之徒,皆饮焉。”《神农本草》记载:“神农尝本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唐朝以前,称茶为荼。周朝时候,茶已经成为一种礼品,作为男女婚配的礼物,或所谓的“奠茶”,同时以羹饮的方式成为民间的保健饮品。

茶叶的采摘:中国大部分茶区,茶叶的采摘是按“标准、及时、分批、留叶采”的规则来进行的。不同茶类对原料茶叶要求有不同的采摘标准,要根据生产实际和市场需求来制订。茶叶产量的高低,品质的优劣,一定程度上是由采摘决定的。所以,合理、科学的采摘时茶叶生产的重要环节。

茶叶营养成分分析:中国被称为茶的祖国,因为茶茶叶营养成分分析:中国被称为茶的祖国,因为茶叶是中国人最早发现和应用的特用植物,在漫长的历史中最多姿多彩。人体是由无数有机物和无机物所构成的。人的生命维持是靠这些复杂的化合物不断的循环代谢来完成。任何化合物代谢不正常,就会发生疾病。茶叶含有多种化合物,因此茶叶成为较好的保健饮品。喝茶对身体有帮助,其前提是对各种茶类的茶性要有所了解,再选一种最适合自己的茶。

泡茶的功效:茶叶中数百种成分之间的关系极其复杂,有些成分在人体生理上有不同作用,同一成分在某种生理状态是有利的,各成分之间,有的药效互相协调,有的互相抵消,各种成分也因人体生理的不同,作用也不同。茶中含有对生理或药理有作用的成分,但不一定与医学上的药物相同。而且人们饮茶,大多是饮用开水冲泡出来的茶汤,是各种成分的混合物或化合物的综合浸出液,与单一成分的作用有所不同。因此,泡茶方法要得当,饮茶要合宜,因人、因地而异,并且适时适量,才是饮茶之道。

有关茶趣的小知识


什么是水路?

喝茶时常听到的“水路”这个通俗茶语,是说咽下茶汤的过程对整个相关的吞咽通道造成的感觉。水路是茶品饮一个很重要的概念,一般来说,以粗细来区分。水路指的是水性这方面的概念,跟汤感是有区别的,可不能混为一谈。

如何辨别春茶跟秋茶?

从干茶的色、香、形上判断。凡绿茶色泽绿润,红茶色泽乌润,茶叶肥壮重实,或有较多白毫,且红茶、绿茶条索紧结,珠茶颗粒圆紧,而且香气馥郁,是春茶的特征。凡绿茶色泽黄绿,红茶色泽暗红,茶叶大小不一,叶张轻薄瘦小,香气较为平和,是秋茶的标志。

茶梗的提香作用

茶叶香气物质主要存在于茶梗和嫩叶的主脉中,茶叶香气由第一叶至第三叶逐渐降低,而茶梗中香气物质含量最高。因为嫩梗中香气物质含量高于嫩叶。所以紧压茶都会配有茶梗,以保留适当的空隙有利于后期发酵;茶梗中含有相当数量的香气物质,要有适当的茶梗才能制出香高味浓的好茶。

投茶多少克才合适?

绿茶:绿茶一般口味较淡,重量较轻,一般宜投放3-4克。红茶:红茶一般经过发酵,口味醇厚,宜投放5-6克,过量会导致茶汤发苦。乌龙茶:乌龙茶一般叶片较大,宜多投放干茶,一般宜投放8-9克。黑茶:如普洱茶,六堡茶等,其发酵程度以及年份是决定投茶量的重要因素。

陈茶复焙的误区

陈茶如果保存成功得当,是不需要再复焙的。一些茶友认为陈年铁观音,岩茶,单丛等,一定要定期复焙高火工才有储存价值,殊不知陈茶若多次走火,叶底就得碳化,品饮起来茶感水薄,空洞,也就不是老乌龙真味了。

茶中江湖的六大门派?


茶文化在中华文明中延续千年,自成一方小世界,内有大乾坤。时人多爱绿茶、红茶,但人们多不知道的是,茶中不光有这两派,更有黑、白、青,黄四派,共称茶叶六大类。

中国六大茶类,是根据各种茶制作中茶多酚的氧化聚合程度而分类的,好比茶江湖中的六大门派。这六大门派各有独家秘籍,或抗癌保健,或养颜美容,各有千秋。

抗癌先锋——绿茶

绿茶属于不发酵茶,茶叶翠绿,带有清香;汤色清浅;口感鲜爽;以龙井、碧螺春等为代表。绿茶中含有丰富的儿茶素等多酚类物质,具有改善心血管健康、减肥等诸多功效,且较之其他几种茶,绿茶的抗癌功效更好,可谓是茶中抗癌先锋。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绿茶微寒,胃寒者应尽少喝。

碧螺春是久负盛名的十大名茶之一,又称“吓煞人香”,已经有1000多年的历史,在唐朝更是被奉为贡茶。据说,碧螺春此名为康熙帝所改,意指茶叶颜色碧绿、性状卷曲如螺,产于春季。绿茶宜用玻璃杯冲泡,透明的杯中碧绿优美的茶叶随水波翻涌,极其美妙。

抗菌降火派——白茶

白茶以白毫银针、白牡丹,贡眉等为代表,属于轻微发酵茶,叶显白色微带绿色,汤色黄白,清香甘美,滋味鲜醇。白茶有较好的抗菌以及抗辐射效果,其提取物被用于护肤品开发,且性味偏凉,有较好的降火效果。

白毫银针,是白茶中相当著名的一种,其形状似针,白毫密被,色白如银,非常美丽。此茶冲泡后,白毫在水中四散,熠熠闪光,别具情趣,茶香清雅,滋味醇和。

中庸温和派——黄茶

黄茶属轻发酵茶,叶黄而汤色金黄明亮,甘香醇爽,以君山银针、四川蒙顶黄芽等为代表。黄茶属中庸一派,具有茶叶通有的保健功能,而性味温和、不凉不热,几乎适宜所有普通人。

君山银针,和白毫银针一样,其性状似针,外裹白毫,但其内呈橙黄色,又因产于湖南岳阳洞庭湖中的君山,故名君山银针。此茶采摘和制作都有着极其严格的要求,在清朝时也被列为贡茶,享誉极高。

解腻降脂派——青茶

青茶,俗称乌龙茶,属半发酵茶,叶显青褐,气味清香而滋味淳厚,兼具绿茶与红茶的特点,以武夷岩茶(大红袍)、安溪铁观音等为代表。青茶具有一些特殊功能成分,如某些茶品中含有甲基化儿茶素成分,具有抗过敏、护肝,降血压等功能。且据科学研究表明,青茶在减肥降脂上颇有造诣。

大红袍对于广大茶友应该不陌生,乌龙茶有浓香、清香两种香型。浓香型大红袍香气浓郁,滋味醇厚,生津回甘,较适合老茶客。

御寒减肥派——黑茶

黑茶属于后发酵茶,盛行于中国边疆地区,故又名边销茶,以云南普洱、湖南茯砖茶为代表,其叶粗大,呈黑褐色,带有陈香,滋味醇厚。黑茶是后发酵茶,成分复杂,目前研究表明,黑茶具有较强的降脂减肥功能。黑茶性温,很适合虚寒体质的人喝,冬天饮用,有助于御寒。

云南普洱是黑茶中最广为人知的一种,而霸王饼就是有特殊工艺压制的超大茶饼。普洱茶为方便运输、保存其特殊风味和营养而将散茶压制成茶饼,直到今日依旧如此。如果你此刻正在节食减肥,那么能降脂减肥的普洱会是不错的选择

贴心暖胃派——红茶

红茶是全发酵茶,具有茶黄素、茶红素等成分,使得其干茶色泽和茶汤色泽呈红色,香甜味醇,以,深受海外人士的喜爱。红茶因有着茶黄素的成分,故其在调节血脂和降胆固醇方面效果极佳。而且,红茶具有促进胃部消化,暖身的作用。

正山小种历史悠久,闻名遐迩,更是受到海外人士的喜爱,在英国,甚至作为中国茶的代表。红茶暖胃,更有养颜美容的功效,口感也极好,深受女性喜爱。除了清饮之外,还可以像西方人一样加入辅料,如奶油。

茶学趣识:茶汤混浊原因总览


三大基本原因:工艺不良,冲泡不当,存贮不当

本质成因:绒毛毫毛悬浮;多酚类物质氧化导致络合物析出;外来污染物;

其他成因:茶树品种;揉捻过度;发酵问题;走水不透;火工不足;受潮返青;染色加料

冲泡不当:注水过猛,扬起毫毛;水温过高,造成不必要的可溶物过多,更易冷后混浊;用水不洁净,比如井水,受污染的自来水等。

“冷后浑”的不可避免:红茶为例,氧化后的多酚类物质与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随水温降低而析出。以绿茶为例,浑浊活性蛋白是优质绿茶中必然含有的一种蛋白,溶解度较低,易随水温降低而析出。

存贮不当:细碎茶末,漂浮颗粒污染(洗茶之后应当可以适度减少);受潮返青,并发症为变涩(复火后可以改善);发霉变质

工艺不良:制作环境不净,农村小作坊,条件有限;杀青温度过高,沾染焦物;揉捻过度,茶叶表皮破坏严重,导致碎末漂浮;走水不透,茶叶中水分含量较高,部分活性蛋白不淡定,并发症为涩度较高;火工不足,吃火不够,时间过短,并发症为茶汤明度下降,不亮,发暗;火工过头,过高,过急,并发症为焦味,茶汤发黑,不透明;发酵不当,多酚类物质氧化过度或与茶碱产生不必要的络合反应,并发症为品种香气不明显,茶味易酸涩。

茶树品种:有些茶树的品种就是比较容易混浊,比如福鼎大白,具体原因当时某种活性蛋白的含量较高。

总结:冷后浑不可避免,但是再加温就会恢复透亮清澈,且可以通过改善茶树品种进一步控制。茶汤内的漂浮物多数还是绒毛和外界污染物;茶汤的透明度,亮度更能进一步的体现茶品的好坏。

古人品茶注重:趣、神、味


我国是茶的故乡,人们很早就开始饮茶。古人饮茶注重六境:选水、择茶、配具、佳人、环境和饮者的修养,其核心都在把握一个"品"字,十分强调饮茶者的意境。故有"三得"之说:得趣、得神、得味。

一曰得趣。饮茶可清心,能给人以满足和享受,增添生活的情趣。饮茶讲究"活火活水",水以泉水为佳,因为泉水经过沙石岩土的过滤,吸收二氧化碳,溶解了钠、钾、钙等60多种元素,使水质洁净甘洌,营养丰富;火以木炭为上,火候以状如"蟹眼已过鱼眼生,飕飕欲作松风鸣"的三沸水为好。

二曰得神。《神农食经》上记载:"茶茗久服、令人有力,悦志。"其意思是饮茶能使人精力饱满、兴奋愉悦。饮茶的妙处在于清虚和睦。它崇尚简质恬淡,不迎合世俗的习气,而在于申明"无我"的意识,帮助人们"洗胸中之积滞、致清和之精气",给人以一个自信而含蓄、祥和而清丽的文化氛围。

三曰得味。饮茶最讲究的就是一个"味"字。在我国宋代,人们饮茶有一条法则,谓"新茶、甘泉、器皿干净为一;天气景色宜人为二;风流儒雅、心性相同者为三。"这就是说,努力做到茶要"新、香、纯",水要"清、洌、甘",茶具要"小、雅、古",环境要"清、朴、静",才能得其真味,领悟其"清高"之道。它还要求随季节时序的更替而选择搭配茶叶和茶具。

这里以八闽人士和本土产茶为例,春季饮茉莉花茶或玫瑰花茶,用青色瓷盖碗冲沏为宜;夏季饮菊花茶或玫瑰茄茶,用白瓷盖碗斟酌为好;秋季饮铁观音或水仙茶,用紫砂壶泡为上;冬季饮"三大工夫茶"(政和工夫茶、坦洋工夫茶、白琳工夫茶),用紫砂壶煨煮,做到天心、人心、茶心互相感应、贯通合一,使人们从饮茶的禅机诗意中,饮尝享有"东方美人"之称的中国茶叶的风华韵味,传承其芳泽爱心!

江湖实战高手是如何区分普洱茶大小树的?


古树茶,大树茶,小树茶在茶叶界一直是一个笼统的概念。有人认为古树茶又称老树茶,大树茶;有人认为一百年以上才算古树,八九十年只算大树;又有些骨灰级茶友,认为一百年到三百年只能算大树,三百年以上才能称之为古树。

一般情况下,我们认为超过一百年的茶树就是古树,树龄三十年到五十年以上的算是大树,再往下就是小树了。

每一个爱茶的人,都希望自己能够买到称心如意的茶,不管是拿来细品的好茶,还是平日里解渴消馋的口粮茶。

另外,茶业复兴之前也讨论过,由于市场上很多人都在玩大小树,古树茶等等概念,大家对古树茶的树龄信任感降低。至少有一些人会产生疑惑,为什么这是古树?它跟小树有什么区别?当大家对这些概念产生怀疑的时候,其实就是一种消费升级,是消费者的自我进步,所以我们需要不断学习。

只有将古树茶和小树茶区分好了,大家才能根据自己的需求,择良茶而购。小编在这里,也查阅了很多资料,采访过众多茶友,并专门找来了古树茶和小树茶,在同等克重,同样器皿,同一人冲泡的条件下,对比了一番。

现通过毛茶形态、汤色汤质、叶底、香气、口感、采摘方式五个方面总结如下:

1.毛茶形态

无明显区别,不过有些资深茶人确实可以单看毛茶,就能判断是古树茶还是小树茶。

2.汤色汤质

同时出汤,古树茶的茶汤更为均匀油亮,汤质更为厚实有弹性,说明茶叶的内含物质丰富,析出物较多。

而小树茶茶汤较不均匀,甚至略有分层,汤质较薄,析出物少。

通过动图可以看出,小树茶茶汤流动感更强,内涵物质少。

古树茶的茶汤更为厚实,甚至像布丁一样有弹性,果胶质含量丰富。

3.口感

古树茶与小树茶的口感各有特点。古树茶口感醇厚,苦涩感入口即化,生津快,回甘强且持久,层次丰富,有喉韵,且韵深过喉,尾水较甜。小树茶口感清冽,强苦强涩,久久不化,野性十足。相较古树茶,小树茶的平衡感较弱,整体回甘、生津的持久性,广度和深度不如古树茶。

但也有特殊情况,因为茶叶的品质是由茶树品种、生长的土壤环境、工艺甚至是后期的储藏共同决定的。在相似的生长环境中,同样的群体品种,肯定是大树茶的口感更胜一筹。

4.叶底

单看叶底,基本能确定百分之五十。因为古树茶,能做出产品,肯定不是单株,是一芽几叶的。冲泡后,古树茶叶底更为肥厚壮实,韧性强,用手揉捏,能感受到其胶质与粘性,手感较小树茶会粗糙一些。

小树茶叶底较瘦细,比古树茶要柔软一些,韧性弱,有的叶底甚至轻轻一搓就要烂掉。这是因为古树茶生长环境一般都很自然,较原生态,污染少,且其茶树树龄高,根深叶茂,底质深厚,叶片肥壮,内质饱满。而小树茶多为台地茶,人工密植,树龄短,加上化肥的施用,叶片自然干瘦,营养成分较少。

不过,老茶若陈放多年,叶底韧性就有可能大不如前。春季新茶,叶底最为新鲜肥厚,胶质丰富。

5.香气

古树茶香气深沉厚重,久久不散,小树茶香气飘忽而短暂,甚至略有刺激感。

6.耐泡度

一般情况下,古树茶较小树茶耐泡得多,且每一泡的口感变化不会有小树茶那么明显,更为稳定。小树茶相对不耐泡,出水味快。

7.价格

1000元一片的不一定是古树,但19.9一片的就一定不是古树茶了。什么拼多多上面九块九的古树茶就免了吧。茶叶的价格不是一个定数,不同的茶产区,价格差别也很大。曼松地区的小树茶,也有卖到上万元的。

8.水路

一般古树茶水路会更开阔,入口柔一线喉。小树茶水路更窄,茶汤应该往下走,小树茶会往四边走。

在小编采访过的人中,有为数不多的几个喝茶玩茶十多二十年的资深茶友,确有其人可以单看毛茶,单看茶叶叶底,就能判断是大树茶还是小树茶;光靠茶汤汤色和口感,就可以大概断定茶树的年龄,甚至一喝就能知道是哪个品牌的哪一款茶,因为不同的品牌,茶的味道也有各自的特点。

但我们问其具体有何区别时,回答则是喝多了,看多了,比较多了,有感觉了,就知道。一定要具体来说,又是不好总结的,口感是无法量化的,只有靠自己多喝多比较才能明白。茶树年龄的判断,与喝茶经验毋庸置疑是成正比的。

老杨说茶:品君山银针说黄茶


君山银针产于湖南岳阳洞庭湖中的君山,形细如松针,故名君山银针。君山银针属于黄茶的一种。其成品茶芽头茁壮,长短大小均匀,茶芽内面呈金黄色,外层白毫显露完整,而且包裹坚实,茶芽外形很象一根根银针,雅称为“金镶玉”。君山茶历史悠久,据传说唐代就已生产、出名。据说文成公主出嫁时就选带了君山银针茶带入西藏。

君山银针的采摘和制作都有严格要求,每年只能在“清明”前后七天到十天采摘,采摘标准为春茶的首轮嫩芽。而且还规定:“雨天不采”“风伤不采”“开口不采”“发君山银针紫不采”“空心不采”“弯曲不采”“虫伤不采”等九不采。叶片的长短、宽窄、厚薄均是以毫米计算,一斤银针茶,约需十万五千个茶芽。因此,就是采摘能手,一个人一天也只能采摘鲜茶200克,制作这种茶,要经过杀青、摊晾、初烘、初包、再摊晾、复烘、复包、焙干等八道工序,需78个小时方可制成。

老杨品鉴的君山针是2015年的春茶。干茶香气很独特,既有绿茶的清香鲜爽又有红茶的醇香,但清香高于醇香。干茶全部是黄绿的芽头,银毫包裹,形状完整呈松针形,很齐整。

开汤香飘四溢,汤色淡杏黄清亮。第一道茶汤,入囗舌上即有甜味,舌面和鼻腔飘浮看一层茶香。苦涩不显,具有独特的鲜味,比碧螺春、竹叶青等绿茶更醇厚。

第二道茶汤,介于绿茶与红茶之间的黄茶独有的香气更浓。有专家称这种香气为毫香,但又不同于白毫银针的毫香。茶汤微苦,舌面生津。汤质饱满,口感醇厚。

第三道茶汤,苦涩表现很好,不重,很均衡,舌底生津、化甜,香气在口腔中转圜。

老杨认为君山银针的美有三个特点:1.香美。君山银针的毫香很有特点,绿茶的清香融合红茶醇厚的高香,独树一帜。2.型美。金芽银毫,金镶玉振,芽头大小一致,冲泡时可直立于杯底,有韵律之美。3.味美。即有绿茶的清爽,又有红茶的醇和。可以用甜、爽、鲜、醇四个字来概括。饮在口中有一种茶种间过渡的跨界美。

说完品鉴,再讲黄茶。黄茶是中国特产,属中国茶叶的六大类之一。具有提神醒脑,消除疲劳,消食化滞等保健功能。尤其对脾胃保健有较好的功效。

黄茶的品质特点是“黄叶黄汤”。黄茶属轻发酵茶类,加工工艺近似绿茶,但在干燥过程的前或后,增加一道“闷黄”的工艺,促使其多酚叶绿素等物质部份氧化。“闷黄”工艺为黄茶独有,黄茶的独特囗感正是在闷黄工艺中形成的。

黄茶的制作过程为:鲜叶杀青揉捻——闷黄、干燥。黄茶的杀青、揉捻、干燥等工序均与绿茶制法相似,其最重要的工序在于闷黄,这是形成黄茶特点的关键,主要做法是将杀青和揉捻后的茶叶用纸包好,或堆积后以湿布盖之,时间以几十分钟或几个小时不等,促使茶坯在水热作用下进行非酶性的氧化反应,形成黄色。在发酵工艺上,与红茶的内源性酶促发酵工艺不同,更接近黑茶的发酵工艺。

黄茶按鲜叶老嫩芽叶大小又分为黄芽茶、黄小茶和黄大茶。黄芽茶原料细嫩、采摘单芽或一芽一叶加工而成,主要包括湖南岳阳洞庭湖君山的“君山银针”,四川雅安、名山县的“蒙顶黄芽”和安徽霍山的“霍山黄芽”。

黄小茶采摘细嫩芽叶加工而成,主要包括湖南岳阳的“北港毛尖”,湖南宁乡的“沩山毛尖”,湖北远安的“远安鹿苑”和浙江温州、平阳一带的“平阳黄汤”。

黄大茶采摘一芽二、三叶甚至一芽四、五叶为原料制作而成,主要包括安徽霍山的“霍山黄大茶”和广东韶关、肇庆、湛江等地的“广东大叶青”。

老茶头与茶化石的异同之趣


近日,一场关于“茶化石”与“老茶头”的探讨,让茶圈无数大佬收藏家、品茶爱好者纷纷下场,唇枪舌剑。

有人认为“茶化石是在熟茶和老茶头的基础上进行的开发与创新,是茶文化与产品的一次优秀的传承和发展”,有人则认为“茶化石的宣传是对老茶头研发者的不尊重,并且也没有创新之处”……双方各执一词,你来我往,好不热闹。

那么,究竟什么是茶化石,茶化石又为什么会引起如此巨大的波澜呢?这就要从大家所熟知的普洱熟茶和老茶头开始说起了。

什么是茶化石?茶化石和熟茶、老茶头之间有什么联系?

简单来说,熟茶是总的分类,因其色泽褐红、滋味纯正、陈香扑鼻、茶性温和、保健养生等优势受到众多茶友的欢迎。

而老茶头和茶化石则都是普洱熟茶的的品种之一。茶化石是在老茶头的基础上,将传统工艺和现代工艺结合在一起的“进化版本”。

熟茶的制作过程,就是一个经过渥堆发酵等工艺的加工过程。新鲜茶叶经过初制和晒青工艺制成晒青毛茶,再加水通过自身所含有的酶发酵,最终变成熟茶。在加工过程中工人们必须对升温的茶堆进行翻堆,避免内部温度太高把茶闷焦。

在这个过程中,茶叶会分泌出来粘稠的果胶将部分熟茶黏在一起,这些被粘合在一起的熟茶块就被称为“老茶头”。

由于茶叶中最嫩、最壮的地方果胶含量最丰富,因此老茶头的营养成分可以说是普洱熟茶中的佼佼者,老茶头属于熟茶制作过程中的副产品。

老茶头,源于李文华读文化史料中闪过眼前的一个词。明清时期,西藏用很多滇茶,藏传佛教每年都有重大的茶会,茶会叫普茶,准备普茶茶汤的人,是寺庙里的专职官员,叫茶头,读到这个词,李文华眼前一亮,有啦!就叫老茶头。寺院里,还有负责做饭的叫饭头,负责菜园的叫菜头,鲁智深就干过这个职位。普茶的茶汤是用煮的,茶头就负责煮茶,团块茶最好的品饮方式就是煮,联系至此,李文华就有了把产品叫茶头的想法,加个老字,一方面代表年长的茶头,也就是煮茶的老师傅了。

茶化石,是人为选料制成成品,制作过程和老茶头不同,不属于熟茶的副产品。外观比老茶头更紧实、圆润、耐泡,汤色更透亮,口感更柔滑细腻

传统与现代工艺精华,至于谁更好喝,这个还是萝卜青菜,各有所爱。

有的熟茶为了增加糯香的口感,会添加一种云南特有的糯香香草,纯天然的,这种茶有的人很喜欢,但有的人觉得这是添加,知道以后就不喜欢了。这也是每个人的喜好不同。

优质的原材料,繁复的工艺,创新的生产过程,所有的工艺都是为了那一口好茶。

说绿茶


说绿茶 张抗抗

 今春绿茶突然抢手,在喝惯了花茶的北方,SARS流行的恐慌之中,人们闻说绿茶有清热解毒的功效,一时间茶庄生意兴旺,绿茶脱销,据说连陈年的旧茶都卖出去了。 绿茶绿茶,一池碧波、缕缕清香,原本就有养神润肺驻颜醒目的自然功效,却要借助于另一种贻害人类的病毒浊物,才能正本清源,得人青睐。真是委屈你了——我家乡的绿茶。也真是因祸得福,总算被人刮目相看,让你在北方重见天日了,我家乡的绿茶。 可惜呀,绿茶,你还是被人认识得太晚了。

 绿茶原本清淡,越是好的绿茶,三道清水流过,杯里的茶水已是“六宫粉黛无颜色”,只留下碧绿的叶片,犹如池底青草,若无其事地在水中悠然荡漾。故而有北方来客,假若端上一杯绿茶,客人猛喝一口咕咚咽下,话噎在嗓中,那表情是写在脸上的:这茶,没味儿!还有另一种表情:这茶,好苦! 绿茶在北方,一向有点不受待见。北人口重,喜食味浓色香之物;北地天寒,偏爱滚烫热烈之饮;北方地冻,养不了这青翠娇嫩的茶树。所以北方人多一半是喝花茶的,茉莉香片,大众又经济的饮品,老少咸宜的,滚烫的水冲下去,经得起沏泡,不怕变色。茶色深浓醇厚,给人沉稳的依赖感;深褐色浅褐色的水面上,偶尔漂起一朵半朵白色的茉莉花,有点俏皮的样子;一掀壶盖,香气四溢,掩都掩不住,其实不是茶香,是茉莉香。在隆冬的冷风中,飘来夏的茉莉味儿,虽有些俗艳,毕竟是亲切而温暖的。 北方人沏茶,多将茶叶置于茶壶之中,沏好之后,再一杯杯分别倒在小杯子里,(就像斟酒)分而饮之。那茶叶可反复沏泡,可谓经久耐用。茶叶始终沉于壶中,比较隐蔽,不大看得见好坏。不像南方人泡茶,必定是一杯一撮茶叶,一人独占一杯。常常是来客只嘬了一口,人刚走茶未凉,整杯茶就连着茶叶一并倒掉了。在北方人看来,如此沏茶实在是太奢侈也太浪费了。而在南方人看来,北方人那样泡茶,也真是小气得过分。 一次有一位很久不见的好友来家看我,我特为其沏泡绿茶一杯,以示隆重接待。他第二天有气无力给我打电话说:昨天你给我喝的啥玩艺儿,害我一宿没睡着觉。这才想起自己忘了来客是东北人,他当时一定是碍于情面,才将那杯绿茶勉强喝下的。然而我在北方多年,除非万般无奈(极渴),仍是坚决拒喝花茶的。说起来祖籍广东,本应喜喝乌龙一类红茶,却是无福消受欣赏不了——在这点上,我与那位东北友人有异曲同工之疾:喝一口红茶,害我一宿睡不着觉。在北方,至今我仍只喝绿茶。 绿茶自然首选家乡杭州的西湖龙井,(千万别是假冒伪劣产品)。绿茶那种含而不露的品性,如一来自庭院深深的妙龄少女,衣料与皮肤都如丝绸般爽滑细润,回眸一笑,轻盈无声,言语洒落池塘中,韵味留在清风里;可闻香而不见粉黛,可意会而不可言传。茶色碧绿,似玉液琼浆,养眼养心,令人不忍品尝。轻啜慢啧,舌上粒粒绿珠滚动,初始略有一丝苦涩,继而满口清香;茶未凉,嘴里已是甜丝丝清凉凉,满腹欲说还休的惬意与顺畅。 绿茶之妙,妙在清淡。清淡中悄然渗出含蓄的魅力,从不张扬的那种自信,如江南人的勤勉与聪慧。

 我对龙井的偏爱也许源自少年时代。杭一中的初一年级那个春天,曾全班集体去梅家坞采茶半个月。湿漉漉的青山绿水,满山遍野都是绿油油的茶园。无数娇嫩的叶芽,从蓬勃的茶树上一片片翘首探头,用一双双小手轻轻采摘下来,小心地置于竹篓中,拇指与食指都被茶叶染得绿了。细雨蒙蒙中采茶归来,全身的衣裤都沾着茶叶的香气。至今记得,下山收工过秤时,我一个上午采摘的茶叶,共计二两之多。若是等到烘干炒毕,大概只够泡上几杯茶吧。 可见春茶之矜贵。那半月采茶劳动结束后回到城里,晚上睡觉时眼前仍是无边的绿色,满山满眼的茶叶,在脑中如大海的波涛起伏,眩晕几日不止。还有一次全班到郊外春游,路遇茶农忙于采茶,大家一时兴起,放弃春游跃入茶园去帮茶农采茶,后来写过一篇作文《采茶》,记述的就是这天的心情。能不思绿茶? 如今杭州城里茶楼林立,茶馆兴盛,多半是将喝茶作为社交聚会的场所。如“青藤”三层大茶楼日日夜夜座无虚席,小吃点心干果水果一应俱全,喝茶喝得轰轰烈烈情景颇为壮观。要论茶屋的文化品位,字画古董环境古雅幽静,当数西湖大道别具风格的“和茶馆”。若是去龙井、虎跑的茶室,喝茶为的是泉水;若是选择湖滨的“湖畔居”,为的是湖光山色;“湖畔居”的位置,至今杭州所有茶楼难以替代——那时刻茶客犹如漂于船上,整个西湖都在窗外荡漾,碧波粼粼,恍惚间竟觉得杯中的绿茶,只是从一湖清水中随意舀了一瓢来饮。到了金秋桂花节,满觉垅、植物园,一棵桂树一张茶桌,桂林丛丛,茶桌济济,桂花的醇香与清茶随风交融,几粒金黄的桂花无声落入杯中,绿水浮金、绿绸缀金,那是桂树与茶树热恋的季节。遗憾的是桂花节如今越来越商业气息,水漫“金山”时,绿茶已被淹没。 近年来,我每次去杭州探家,倒是常与家人友人去龙井一带的山里,在农家庭院里喝茶农自留的好茶,不会有茶室茶座里呼朋唤友、麻将扑克的骚扰之声,确是清静又悠闲的去处。还有像孤山“一片云”等茶室,客人可自带茶叶,茶室提供开水,任由茶客随意一坐半日,独享青山,也自成一道风景。杭州人喝茶是平常而普遍的大众文化,绝非文人雅士的矫情;绿茶文化属于江南,那延绵几千年的茶汁,早已渗透在吴越后人的骨髓之中了。 这些年来,杭州周边地区,几种绿茶新品牌名声鹊起:千岛湖的雪水云绿、浙江龙井、余杭径山茶、衢州龙顶等等,都是先后品尝过的。其形其色其味其香,自是各有千秋。雪水云绿那名字何等美雅,给人诗意的想像,茶色如其名,茶质温柔细腻,很得杭州人喜爱;径山茶叶片细长、色泽略深,茶味较之其他绿茶醇浓,茶香也极其收敛沉稳茶在杯中如莲叶托浮于水上,似有一种禅宗定力,别有一番洗心内涵。径山茶产自余杭当年香烛盛旺的寺院佛地,属珍稀之物。说到衢州龙顶等等后起之秀,经过历年修炼,其中的优质极品,论色香味之优雅,甚至可与西湖龙井比美,至少并不逊色的。 众多绿茶品牌之中,我还有些偏爱太湖地域的碧螺春,单是那名字就起得形神兼具,细嫩的叶片微微卷曲,如塘边池畔一只只娇小的青壳田螺,报来春的气息。掀开杯盖,一汪绿水上浮一层细细绒毛,如涟漪一般荡漾开去。但若将碧螺春茶与西湖龙井相比,前者的香气有几分张扬,带些诱惑的意思在里头;而龙井的茶香,却是清幽得不动声色。 至今还记得70年代曾去安徽黄山茶林场采访上海知青,步行几十里至深山连队,四下已是云雾缭绕苍茫如海。偶得云开雾散,只见级级梯田,层层茶园,从脚下一直升上天空,犹如一架架绿色的天梯,通往九霄云外。正是采茶时节,路边房跟处处是摊开晾晒的新鲜茶叶,那两叶一芽精致标准得像是流水线上的产品,绿得发亮,嫩得叫人心疼;在我的记忆中,那些刚刚采摘下来的茶叶,就像无数煽着绿色翅膀的小蜻蜓,在山脊上等待着穿透雾气的阳光,晾晒它们被打湿的羽翼,然后成群结队地飞往各个城市的茶庄…… 那一次,就在简陋的知青连队宿舍歇脚时,有个长着娃娃脸的男孩儿,用他们刚刚炒制完成的茶叶和烧开的山泉水,为我沏了一杯绿茶。那是一只特大号的搪瓷杯,几乎有半截热水瓶那么大,他信手抓了满满一大把茶叶,好像天下的茶叶都在他手心里,茶叶散落时,发出一种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豪迈与慷慨的声响;泉水更是应有尽有的,好似开闸的河流一般,汹涌而迅速地拥抱着杯中碧绿的茶叶,是润物细无声的那种默契。滚烫的泉水在杯沿冒出袅袅的热气,犹如浓密的云雾将茶园覆盖了。待我将满满一杯几乎重得端不动的绿茶举到嘴边,只觉得自己像是站在一口绿色的深潭边缘,快乐得差一点就掉落到那池碧波里去了。 那一天我从未有过那样贪婪地喝茶,酣畅淋漓、痛快淋漓。我把那满满一杯绿茶都喝干了。谢过茶主起身赶路,我怀疑自己的心肝都已经变成了绿色。那是我一生中喝过的,真正无污染、最纯净的高山云雾茶。能不爱绿茶? 从此,喝茶成为我生活中不可缺少、时时被惦记、牵挂的一种习惯。

 每日工作之始,端一杯绿茶走进书房,心里是愉悦的,因有绿茶为我醒目清脑;繁重烦乱的工作中,因有绿茶在我桌上,自觉少了许多浮躁之气;疲惫劳累之时,饮一口绿茶,沉重的四肢顿时轻松了;心情沮丧之时,饮一杯绿茶,凡俗杂念都随水流散了;北方春天的干风中,绿茶给我湿润的滋养;雪花飘落的黄昏,绿茶是温情的抚慰,一直暖到心底的。酒要陈,茶要新,南方人喝茶,自然是最喜新厌旧的。因而每年一过清明,到了新茶上市时节,总有家人和朋友,急切地把新茶寄来。如果喝不上刚上市的龙井新茶,这一年的春天甚至这新的一年,都还没有开始。 许多许多年,在干燥的北方,绿茶日日呵护我的身心。许多许多年,在遥远的异乡,绿茶伴我,我把家乡时时带在身边了。所以,绿茶究竟具有怎样实用的功能,于是我不重要的。优美的不仅是茶文化的外表和仪式,对于我来说,似乎也用不着刻意而为。绿茶在我,是一种淡泊、一种娴静、一种清爽、一种平和。绿茶犹如涓涓细流,汇集成生命长河,点点滴滴穿透并消融着我长途跋涉中的心灵障碍;绿茶不会仅仅用来解除危难,绿茶是大自然给予人类的精神馈赠,也是人生的一种境界——你看那片片绿叶,只需一杯清水的呼唤,就将全部的汁液奉上并溶于水中,清清淡淡,安安静静,然而,清茶留齿,气定神闲,回味深长久远。 绿茶流淌在我的血液里,伴我一生——永远的绿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