畲山“凤凰茶”

发布时间 : 2022-02-15
凤凰山乌龙茶 凤凰山单丛茶的营养 凤凰山单丛茶的营养价值

凤凰山乌龙茶。

我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下面是茶经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畲山“凤凰茶””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各位茶友们了解“畲山“凤凰茶””相关知识!

畲族是个历史悠久,有着独特文化内涵的民族。他们善良聪颖、勤劳勇敢,以大山为居,自称山哈(山客之意),过着种树还山,种菁为活的农耕生活。和祖国大家庭中的其他民族一样,饮茶之风在畲族生活习俗中占据了重要地位;从畲族的茶歌中,我们可以领略到,饮茶不单是一般的生活习惯,而且还有一整套的迎宾待客的礼节,有其不可忽视的审美价值。

我团于一九九九年创作的凤凰茶茶艺表演,正是取材于畲乡的一个生活习俗:饮蛋茶。

创作者之一的解忽曾长年生活在屏南。该县的甘棠乡巴地畲族自然村的村民以艾叶卧底,上搁一个完整的生蛋,用滚烫的山泉水浇熟,沏出艾蛋茶。每逢村中男人办大事、干重活,或身有小恙时必饮此茶艾叶可祛痧解毒避邪气,蛋可进补,故奉蛋茶又成为迎宾待客的上等礼节。

但要把一个普通的民族生活习俗升华到艺术创造的高度,并非简单的再现,生活虽然真实生动,但却显粗糙,许多富有文化价值或审美价值的东西会在不经意之间而流失掉。所以,创作者必须站在特定的高度去重新审视这一民俗行为,确定其具有永恒性质的内涵,创作出有独立审美价值的作品来。

因此,将该茶艺表演定名为凤凰茶,并不只是为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图个吉利。畲族人民崇尚凤凰可追溯该民族的产生之时。凤凰崇拜的遗风一直保留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例如:畲族妇女的头髻叫凤头髻,衣饰花纹叫凤挑,花鞋上有凤尾纹,全身装束叫凤凰装。

而在日常民事活动中,每逢喜庆,畲民总是庄重地在居屋正厅的壁上或梁上贴上凤凰来仪、凤凰至此的字条,或凤凰朝阳的图画。所有的这些,都说明了畲族人民已将自己的精神与信仰与凤凰不可分割地联结在一起了而凤凰正是中华民族所崇尚的真、善、美的象征。在茶艺表演中用来浇沏的红蛋叫凤凰蛋。蛋在中国文化中也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从神话学的角度上看,蛋与人类的繁衍有象征同构的关系。在我国许多少数民族的神话中,自然的混沌状态是一个宇宙蛋一个孕育生命的大子宫。民间中,女子出嫁时,陪嫁的被服箱里塞有煮熟染红的红蛋(凤凰蛋),这与生命的观念是联在一起的。

通过这样的分析,我们为茶艺表演确定了文化学性质的意蕴;与此同时,我们也充分考虑到茶艺表演作为一门综合性艺术的美学性质。首先是道具的设制上。茶艺的茶具也应是一种礼器,整套茶具分为盆、盏、杯、壶、通、炉等,造型上设计成凤凰的各种形象与图案;凤凰精神品质高洁,故用纯银来精心打造畲民把银看作高贵的象征,用它来塑形,很能体现茶艺的审美特征。我们不妨设想一个:一个身着凤凰装的畲族少女用这样的茶具将凤凰茶恭奉在贵客面前,不正是应验着畲民们喜爱的那句著名的吉语:凤凰至此吗?再设想一下,当客人手捧银杯轻嗅,蛋香、茶香中交杂着艾叶的苦凉之气沁入肺腑,不令人心旷神怡吗?

其次,在表演环节上我们也力图尽善尽美,能充分表现凤凰茶的精神实质。共有八个步骤,每个步骤冠以一句茶头词来体现其特点,并且,茶头词必须做到形象贴切、每一句必扣一凤富有诗意。简述如下:

1、凤凰嬉水:这里指浅绿色的艾叶在水中涤洗,艾叶形似凤凰而取名。

2、凤盏溜珠:这里指红蛋在似月芽状的白银器皿中涤洗,喻意新的生命接受大自然的洗礼。

3、丹凤栖梧:指珠形物呈圆状在这里指蛋黄,艾叶又似梧桐叶,喻意凤凰在梧桐树上栖息。

4、凤穴求芽:茶壶盖口喻穴,茶叶喻为芽,这里指茶叶放置于茶壶中,暗喻:凤求凰,有交媾之意。

5、凤舞银河:指茶壶的流,泻出状象天上的银河,凤凰在银河上翩翩起舞状。

6、白龙缠凤:这里指壶的流直对银通下泻时水流的缠绕状而取名,暗喻二物缠绵之意。

7、凤凰沐浴:滚烫的大水壶在茶杯上,下泻浇灌,似淋浴状,这里暗喻凤凰在凤凰池中接受大自然的沐浴。

8、金凤呈祥:凤凰茶泡制完成后所呈现的景象,象一只金色的凤凰在梧桐树梢上,白云缠绕金色的太阳,相互映衬,暗喻凤凰来到人间把幸福、吉祥无私的奉献给所有热爱生活的人们。

作曲家、地区音协主席丁献芝先生熟谙畲族音乐,特地为茶艺表演创作了背景音乐银芽留芳。该音乐取材广泛流传在闽东、连江罗源等地的畲族传统乐曲,表现喜庆吉祥,与表演相得益彰,和谐一体,情韵盎然,更显民族特色。

当我们听着畲歌,品尝畲家茶时,定会深切感受到畲家儿女的真情厚意。畲家泡茶有多种讲究,多种方式,如宝塔茶、皇帝茶、新娘茶、合欢茶、四大姓氏茶。

茶文化精选阅读

广东名茶-潮州--凤凰茶


潮州地处广东省东部,西与福建接壤,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著名侨乡,对外开放旅游城市,素有海滨邹鲁、岭海名邦之称。潮州建制历史悠久。自东晋咸和六年(公元331年)设立海阳县以来,至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隋朝时撤郡设州,始称潮州。

潮州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风格独特的地域文化--潮人文化,拥有地方特色鲜明、结构完整、门类齐全、品位甚高的文化景观,728处文物点以及潮州菜、潮州工夫茶、潮州大锣鼓、潮州戏等众多潮字品牌,构成潮州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自古就有到广不到潮,枉费走一遭的美誉。

潮州民俗文化独特。潮州方言、潮剧、潮州音乐、潮州大锣鼓、潮州菜、潮州工夫茶、潮州民俗风情等,无不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潮州工艺巧夺天工。潮绣是我国四大名绣中粤绣的重要一支,潮州木雕是中国两大木雕体系之一,潮州的工艺陶瓷以白如玉,薄如纸,明如镜,细如丝,声如罄见长,潮州因而成为我国陶瓷出口的主要基地。

潮州文物古迹众多。全市现有文物古迹728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始建于南宋、中国四大古桥之一、被誉为世界上第一座启闭式石桥梁的广济桥,国内罕见的宋代建筑府第许驸马府,始建于唐代、堪称粤东地区佛教活动中心的开元寺,集潮州木雕之大成的己略黄公祠,反映宋代潮州陶瓷业繁荣景象的笔架山宋窑遗址等。

茶导游

潮州自然风光秀美,山光水色十分宜人。北部潮安县凤凰山主峰海拔1497米,为粤东最高峰,是中国乌龙茶之乡和少数民族畲族的发祥地,少数民族风情浓郁。山上有高10多米、覆盖面积一亩多、年龄600多岁的宋茶树王,山顶还有面积60多亩的古火山口凤凰天池。潮州名茶凤凰茶即出自凤凰山。

茶史追溯

潮州凤凰山的产茶历史十分悠久,当代学者已将潮州的产茶史追溯至唐代。民间盛传宋帝南逃时路经凤凰山,口渴难忍,侍从们从山上采下一种叶尖似鹪嘴的树叶,烹制成茶,饮后既止渴又生津,故后人广为栽种,并称此树为宋种或叫鹪嘴茶。明朝嘉靖年间的《广东通志初稿》记载:茶,潮之出桑浦者佳,当时潮安已成为广东产茶区之一。清代,凤凰茶渐被人们所认识,并列入全国名茶。

20世纪90年代以来,潮安茶区茶园面积不断增长,茶叶品质也有很大提高。1982年起,凤凰茶多次被评为全国名茶。

名茶鉴赏

凤凰茶品质极佳,素有形美、色翠、香郁、味甘四绝之特点。依品质档次分为单丛--浪菜--水仙三档,凤凰单丛茶的品质特点是:外形挺直肥硕,色泽黄褐,有天然花香,滋味浓郁、甘醇、爽口,汤色清澈,叶底青绿镶红,耐冲泡。凤凰单丛多次被评为全国名茶。

茶诗为证

潮州春思

清丘逢甲

曲院春风啜茗天,竹炉揽炭手亲煎。

小砂壶瀹新鹪咀,来试湖山处女泉。

注:处女泉位于潮州西湖公园)

小贴士

独特的潮州工夫茶,是潮人习尚风雅,举措高超的象征,形成很有特色的潮州茶文化。潮州堪称为中国最讲究茶道的地方,这与当地的凤凰山盛产名茶有很大关系。潮州人饮茶在茶具、茶叶、用水和冲泡方法上都很讲究。在潮州,不论嘉会盛宴,或是闲处逸居,乃到豆棚瓜下、担侧摊前,人们随处都可以看到一幅幅提壶擎杯长斟短酌、充满安逸情趣的风俗图画。潮州工夫茶讲究茶具器皿配备之精良和烹制之功夫。茶壶、茶杯、茶盘、茶垫、水瓶、泥炉、砂铫、榄核碳等是必备的茶具。而严格的烹制又需按泡器、纳茶、侯汤、冲点、刮沫、淋罐、洒茶等程序进行,方能得到工夫茶之三味。正是这些特别的器皿和烹法,使工夫茶独具韵味,扬名天下。真可谓一茶入口,甘芳润喉,通神彻窍,其乐无穷。

凤凰茶的起源与变迁


凤凰单枞是凤凰水仙品种的优异单株,各个单株形态或品味各有特点,它们与所有茶类不同的显著特点是,以香味特征分类。是历代茶农不断地从凤凰水仙群体中,经过单株培育、单株采制、单株品质鉴定,根据各自的香味类型自成品系,故称单枞。实际上,凤凰单枞是众多优异单株的总称。自古以来,凤凰单枞是凤凰茶类中的专用名称。它既是茶树的品种名,又是茶叶商品和级别名。是国内乃至全世界产茶区所独特的茶品。

今天,凤凰茶农为了便于栽培管理、采摘制作识别和商家购买推介宣传方便。仍有一些是按茶树的形态、成品茶的外形特征、品质特点,或与生长环境、时代背景或以事件、人物喻名等等给这些茶树冠上名字。自古至今,世代积累,形成了约有上百个单枞株系、品系和品种名称。以下简介茶农们在“自选、自育、自用”的方式中保留、传承凤凰单枞珍贵资源花絮:

1.以树型定名的 有大丛茶、望天茶、香丛仔、团树、鸡笼“刊”。娘仔伞、大草棚、草坪仔等。

(1)大丛茶——因树体高大(乔木型)、茂盛。 (2)望天茶一一因树高(8米)而耸立在众多茶丛之中,翘首望天。 (3)香丛茶——是名丛茶之后代,成品茶香气特别浓郁。 (4)团树——因树长得像一大圆团。 (5)鸡笼“刊”——因树长得像一只农家关养鸡的笼子。 (6)娘仔伞——因树长得像姑娘撑着的一把绿伞。 (7)大草棚——因树长得像农家储备喂耕牛的稻草堆一样的大蓬。 (8)草棚子——因长得比大草棚茶树较矮小点。

2.就青叶的形状近似或相似于某种树叶而定名的 有柚叶、柿叶、油茶叶、木仔(番石榴)、杨梅叶、柑叶、山茄叶、仙豆叶、竹叶等。

3.就叶色而言 分为白叶(实为浅绿色或黄绿色的叶子)和乌叶(实际叶色是深绿色的)。

4.就叶的大小分 有大乌叶,乌叶仔、大白叶,白叶仔等。

5.就成品茶的外型特征定名的 有大骨杠、大蝴蜞(像蚂蟥一样既硕大但首尾较小)、丝线茶、面线茶、“胶纸翅”(像蟑螂的翅膀一样,既薄又张开)。

6.成茶的自然香气相似某种花香的 有蜜兰香、栀子花香、芝兰香、玉兰香、桂花香、柚花香、夜来香、茉莉香、米兰香、橙花香等。这一分类命名方法,已被茶区和销区广为接受。

7.成茶冲泡后品味口感特征 有香番薯、咖啡香(俗称为火辣味)、杏仁香、肉桂香、杨梅香、苹果香、水蜜桃甜味等等。

8.以所在地命名的 乌岽单枞、狮头黄栀香、中坪芝兰、坡头芝兰、厍门、“去仔寮”种。

9.以事件、时代背景命名的 有“东方红" (“文革”时期)、“棕蓑挟”群体单枞茶等。

10.特殊的命名的 有八仙过海、老仙翁、似八仙等。

以上所有这些,既反映凤凰单枞的特有风格,又反映凤凰单枞不同株系或品系、品种之间各异的独特优点。

凤凰单枞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含义和品质要求:

清代光绪年间至民国时期,凡采用优良的凤凰水仙品种的单

株采摘,单株制作(晒青、碰青、揉捻、烘焙,即整个制作过程不与别株的茶叶或别的品种混合在一起的)以至成品茶单独贮藏、单独销售,具有一定的山韵、清香、甘味的凤凰茶,就是单枞茶。

1955年起至80年代,单枞茶制定有严格的标准:凡采用茶农经过七八十年精心培育,品质优良凤凰水仙品种的鲜叶作原料,单株采制,运用传统工艺精工制作而成的茶叶,具有外形美观,香气清高,汤色金黄,韵味独特,回甘力强,耐冲泡的特点,就是单枞茶。

1990年起,随着扦插茶枝繁殖育苗、嫁接换种技术的广泛应用,单枞茶的概念也随着改变。单枞茶的鲜叶不再是单株采摘了,而是纯粹的一个大集体的株系,它的标准要求是:成品茶的条索紧卷匀整、壮直重实;色泽黄褐或灰褐油润;有自然的花香;汤色橙黄,清澈明亮;滋味鲜爽、回甘力强,韵味独特持久、耐冲泡;叶底柔软明亮,绿腹红镶边。

凤凰单丛茶的古法魅力


原标题:凤凰单丛茶的古法魅力

“凤凰单丛茶吸引人之处,就是它个性鲜明、千姿百媚、香韵独特,喝茶的人常惊奇自然造化的不凡。这要归功于凤凰人总结出一套有别于其他茶类的、独特的单株采制传统技艺。”广东省潮州市凤凰镇单丛茶制作技艺传承人黄瑞光表示,在我国第二批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中,四大茶文化系统名列其间,与西湖龙井、福建铁观音相比,广东单丛茶名气略逊,但香味奇特,独具山韵风格,制作程序也完全沿用古法。

来到凤凰镇,记者发现该镇气候和土壤适合茶树喜温、喜酸、好湿和耐阴的生物学特性,构成了生产名优茶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条件。该地茶农在数百年的实践中,采取和创立了“单株采摘,单株制作”的独特生产模式,并代代注重生态保护,使得海拔600~1200米的高山资源物种,仍基本保持古老茶园历史原貌,凤凰古茶树也被专家誉为“中国之国宝,是世界罕见的优稀茶树资源”。

“我们广东的单丛茶沿袭了从乌龙茶发源地武夷传到广东的最传统的工艺,单丛茶的制作工艺,是把传统乌龙茶制法与本地种质资源相结合,经过几代茶农及现代茶叶科技工作者不断探索实践的结果。有了良好品质的茶树鲜叶,再配以科学的采制工艺技术,才能充分体现单丛茶的品质特征,两者相互依赖,缺一不可。”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研究员苗爱清介绍,单丛茶最初含义为单株采摘、单株制作,确保一味。这样生产出来的单丛茶有个最大特点,就是每株茶做出来的风格都不一样,因为茶叶本身是天然茶,而每个单株都有自己的特色,所以单独加工的话可以将每株茶的特色发挥到极致。

中国茶类中,许多茶叶都实现机械化采摘,可凤凰单丛茶依旧采用的是人工采摘。如此漫长的制作时间与复杂的采摘标准,为何不用机械代替人工呢?“目前来说市场上很多茶都是同样的风格,都是通过工艺上的处理将品种的个性去除掉,导致最后同质化比较严重。”苗爱清解释,百年单丛古茶树确保了一茶一味,其他品种的茶则香型、品种相同。茶园连片的单丛茶树,因其高低存在差异,不利于机械作业。且机械采摘无法保证茶叶的完整性,一旦茶叶被损害,将直接影响茶叶的发酵,而制作出来的单丛茶条形也不美观。

苗爱清强调,凤凰单丛茶具有“一树一香”的特性,“但是在闽北,很多时候很多品种的个性已经不具备了,然后它们就变成了共同的高火香,很多茶都是一个风格,品种自己的特性就没有发挥出来。”据悉,凤凰单丛茶现有80多个品系,有以香气命名的,如蜜兰香、黄栀香、芝兰香、桂花香、玉兰香、肉桂香、杏仁香、柚花香、夜来香、姜花香十大香型,此外还有以产地、茶主及历史故事、传说等命名的。

苗爱清介绍,凤凰单丛茶之所以能有如此特性,最关键的就在于古茶树:“每棵树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需要保护,否则有特殊风味的种质资源就没有了。”凤凰单丛古茶树资源是我国特有的珍稀茶树资源,但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野生古茶树生存环境不断恶化,已经威胁到古茶树的安全。

针对古茶树所面临的严峻情形,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所长操君喜就如何加强母树园建设和种质资源保护介绍:“我们茶叶研究所和凤凰镇政府已经划定了古茶树保护区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保护:一是完善基础设施的修建,处理好保护和生产的关系,不允许过度采摘;二是加强对施肥的管理和茶园的管理,因为用化肥和有机肥对土质有很大影响,如果古树年份非常长,甚至连有机肥都不用;三是要确保古茶树的生物多样性,合理采摘,采蓄结合,达到生态平衡。”潮州市茶叶科学研究中心高级评茶师陈汉林补充说,控制病虫害也是非常必要的,要对古茶树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病虫害普查,完善防治病虫害的措施。

“我觉得单株的模式非常好,特别是现在茶叶市场发展到这种产能过剩的阶段,单株模式对于整个茶产业的发展都有很好的借鉴作用”,操君喜建议将单株模式这种环保的生产模式在有一定海拔高度并且生态环境好的地方进行推广,“特别是乔木型的茶树,做单株模式特别有意义。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角度看,单株模式所推出的个性化、有特色的产品,可以满足消费者多样的消费需求。而且单株模式效益更高,更利于当地茶农致富。此外,最重要的是环保,如果加大投入肥料的话,对茶叶、对土壤都或多或少会有影响。单株的则比较环保,而只有生态环境好,做出来的茶品质才会好。”

潮州市潮安区区委副书记、区长吴维凯表示,潮安区将加快对凤凰山中国古茶树公园、潮州市10万亩标准化生态凤凰单丛茶园等重大发展项目的建设。通过加大力度保护、发掘和利用好凤凰单丛古茶树种质资源,加强母树园建设,积极发展茶叶产业以及特色茶文化观光旅游业,推动凤凰镇和潮安北部山区的绿色发展迈向更高水平。

滇西茶马古道上的凤凰传奇


“顺下线”上有奇观

滇西茶马古道顺下线(凤庆到下关)上有几个地方较为引人瞩目,首先是两个较为有名驿站:鲁史和公郎。

其中鲁史是“滇西茶马第一镇”,是凤庆通往巍山、下关、昆明乃至中原的重要交通枢纽和驿站。公郎则是旧时从临沧、云县、凤庆茶区收购的大叶种晒青毛茶由马帮驮运、贩卖到下关的必经之地。当时的公郎几乎户户养马、村村有马帮、处处皆马店。赶马人途经此地,或打尖投宿,或饮马贩茶,热闹非凡。

还有一个地方更为出名,它就是南涧,南涧的出名有很多原因:凤凰山的美丽传说、喀斯特土林地貌奇观、著名的跳菜之乡以及现在新开发出来的无量山樱花谷、据有些专家考证,古银生城的旧址也可能在此处(请参阅《简明中国历史地图》),但是,最大的原因却是:这里出产的一种茶——土林凤凰沱茶!

南涧有个“小下关”

南涧彝族自治县位于云南省西部、大理州南端,地处大理、临沧、普洱三州市结合部,地质地貌复杂多样,气候温和、湿润多雾、土壤肥沃,非常适宜茶叶种植。早在唐朝时期,南涧无量山、哀牢山间就已经开始种植茶叶。南涧素有“茶叶之乡”的美誉,小小的县城竟然有茶厂数十家,比较有名的有南涧茶厂、黑龙潭茶厂、南涧凤凰沱茶厂和古德茶厂等。南涧也是省内著名的美食“跳菜之乡”,还有独具特色旅游景点“南涧土林”。

1983年底,原就职于下关茶厂的林兴云(时任下关沱茶厂党委副书记、下关沱茶厂原革委会主任兼技术厂长)在单位受排挤,离职出走,到南涧创办了云南省南涧茶厂,由于工艺技术源于下关,所以当时南涧茶厂也有“小下关”之称。

1985年,第一个凤凰沱面市,由于其品质优异,既有下关沱茶厂百年技术传承,更有南涧县茶厂全体技术人员的全新创展,立刻被疯抢一空,市场十分火爆。继下关沱茶之后,南涧凤凰沱茶从此成为普洱沱茶中的精品。当年由于包装印刷上的错误,将包装纸上的那对凤凰分印成了单双眼皮,由于凤凰老沱保留下来的较少,当下普洱茶人对单双眼皮趋之若鹜,热捧了好一阵子。凤凰沱连续生产二十六载,一直不断,市场热捧,供不应求,终成传世经典产品。

土林商标风云录

时值多事之秋,云南茶界纷纷脱离中茶自立门户,几个茶厂都注册了自己的商标,勐海厂的大益标,下关厂的宝焰标,中茶吉幸,当然南涧茶厂不能错过,就它了,于是“土林”横空出世,出自云南土林地貌(喀斯特),在1987年正式完成商标注册(其实85年就已经开始在用这个标志了)。

从85年至89年都有沱茶生产,沱茶包装上书云南大理凤凰沱茶,下书云南大理南涧茶厂出品,但是90年至92年,没有生产成品,有生产散茶、89年林兴云离开,91年云南南涧茶厂改名为云南大理南涧县茶叶公司,93年又重新开始生产沱茶,沱茶包装得到了改进,多了两只凤凰的形象,土林标也变得稍微复杂,上书云南凤凰沱茶,下面写云南省大理南涧茶厂出品(也有写云南省南涧县茶叶公司出品)。

1997年南涧县茶叶完成改制,成立股份制公司,包装上基本没有变化,还是称云南省南涧县茶叶公司出品,改制成股份公司,凤凰沱终于回过味来要做凤凰饼了,1998年诞生凤凰第一饼,用的是无量山的牌子,名称是“凤凰七子饼茶”,工艺问题饼窝不正,又叫做凤凰歪饼,根据官网的说法是“凤凰香饼创制面世。风靡市场,风采不减凤凰沱,与凤凰沱一起成为两大经典产品。”(这里说的凤凰香饼就是凤凰七子饼茶)。2007年原南涧县茶叶公司进行资产重组,成立云南土林茶业有限公司。

土林旗下目前是三个牌子在用,土林牌(87年注册)是主打品牌,范围最广,知名度最高,无量山牌(96年注册),最早的凤凰饼就是无量山牌,最后是小河淌水牌,比较少见到,专做绿茶。

人人爱穿凤凰衣

自从土林凤凰沱茶出名之后,南涧生产茶叶的各大小厂家,纷纷冒用凤凰商标,一度造成“到处都是凤凰沱,沱茶都穿凤凰衣”的态势。以致于各厂家为“错穿凤凰衣”的行为闹得不可开交甚至打了官司。

使用“凤凰”商标的,除了最早注册和使用的云南土林茶业有限公司,云南南涧茶厂的“古德凤凰”、云南南涧凤凰沱茶厂的“鑫凤凰”、云南南涧凤凰精制厂的“云西凤凰”、云南南涧凤凰茶业有限公司的“彝人凤凰”等等。各茶厂的商标除了字面上的凤凰,商标图上均有两只一模一样的凤凰。

这么多的凤凰,茶油们是不是会觉得眼花撩乱,其实区分起来,只要看清楚茶的包装上的商标中间的字,比如“土林凤凰”商标是2只凤凰中间有“土林”字,古德凤凰中间是“古德”、云西凤凰中间是“云西”……。这么多只凤凰最早就是“土林凤凰”,其他的都是后期普洱茶有市场才新办厂的,也不存在分出来的厂。另外一家和“凤凰”有关的是厂名,即云南南涧凤凰生态茶厂,商标是“俊仲号”。

土林的茶,既有无量山的优质原料保证,又有下关沱茶的技术工艺加上自身的技术革研,分格自成一派。比如其熟茶,既不同于下关沱微微泛酸,又不同于勐海茶厂的海鲜味,也不像昆明茶厂的轻发酵。土林熟茶糯香突出,滋味干净醇和,加之高性价比在同类云南省著名品牌熟茶中非常具有亲和力。

其他凤凰茶厂家,当然也有做得好的,比如我喝过的一款云南南涧凤凰沱茶厂的“鑫凤凰”就非常有特点,其独特的“桂圆香”在熟茶类中独树一帜,没有枉穿了那件凤凰外衣!不过创办时间最早,生产历史最悠久、持续性最长,产品系列最全、最丰富,品质最稳定的,当属“土林凤凰”,土林,当之无愧的正牌凤凰!

本文原创作者:刀哥/编辑:精灵/

何为好茶?如同在合适的地点遇上了合适的人,也就是一种机遇、一种缘分、一种福分和一种情分!

潮州凤凰茶历史渊源及发展


潮州是广东省乌龙茶的发源地,陆羽的《茶经》已有岭南产茶之记述。潮州堪称为中国最讲究茶道的地方,独特的潮州“工夫茶”,形成很有特色的潮州茶文化。这与当地的凤凰山盛产名茶有很大关系。

潮州凤凰茶品质优良,以“凤凰单枞”“岭头单枞”等为代表的潮州凤凰单枞茶,是乌龙茶类中的极品名茶,素以紧结润喉、天然花香、独特丛韵称誉,在国内外各类茶叶评比活动中屡获殊誉,享有较高声誉。美国前总统尼克松访华时品尝凤凰单枞茶后,认为“比美国的花旗参还提神”。

潮州凤凰山的产茶历史十分悠久,当代学者已将潮州的产茶史追溯至唐代。相传,宋帝南逃时路经凤凰山,口渴难忍,侍从们从山上采下一种树叶,叶尖似鹪嘴,烹制成茶,饮后顿觉生津止渴,烦燥尽消,后人广为栽种,并称此树为“宋种”或叫鹪嘴茶。明代,嘉靖年间的《广东通志初稿》记载:“茶,潮之出桑浦者佳。”当时潮安已成为广东产茶区之一。清代,凤凰茶渐被人们所认识,并列入全国名茶。单枞茶历来有茶王之称,茶人都将凤凰单枞茶视为茶中珍品。

1986年,潮州被纳入国家茶叶商品出口基地体系,1995年凤凰镇被授予“中国名茶(乌龙茶)之乡”称号。一盏潮州凤凰工夫茶,溢出潮州文化独特的韵味,蕴涵着潮州凤凰单枞茶的神奇魅力,见证了潮州凤凰茶生产的悠久历史。

正山小种茶史


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武夷山市星村镇桐木关,就像一块保留地,内涵隽永却又无声无息。明朝中后期,世界红茶鼻祖——红茶就诞生在桐木关。

明初,开国皇帝朱元璋为发展经济,减轻民众负担,下旨罢造团茶,改贡散茶,一向以团茶龙凤饼著称的武夷贡茶,在改制散茶时,因其制作散茶的技术落后,生产出来的散茶品质低劣,走入了有史以来最低谷。从清代周亮工的记载:“前朝不贵闽茶,即贡茶亦只备宫中盏之需。”可以看出当时改制散茶后,武夷茶处境的尴尬。

明朝中后期的某年(1568年),在采茶的季节,有一支军队路过于此,晚上驻扎于今天的桐木村,当地茶农未曾见过如此动乱场面,当天已采摘的茶青没有来得及制作茶叶,第二天已经发酵。为了挽回损失,茶农以当地马尾松干柴进行炭焙烘干,并通过增加一些特殊工序,以最大程度保证茶叶成份。制成的茶叶运往镇上销售,本是无心之作的茶叶,却受到大量茶客的欢迎与喜爱,接下来订单逐年增多,需要整个桐木都全力生产此种茶叶,才可勉强满足市场的需求,也使得桐木远近闻名。

16世纪末17世纪初(约1604年),正山小种被远传海外,由荷兰商人带入欧洲,随即风靡英国皇室乃至整个欧洲,并掀起流传至今的“下午茶”风尚。自此正山小种红茶在欧洲历史上成为中国红茶的象征,成为世界统饮名茶。

正山小种红茶最辉煌的年代在清朝中期。据史料记载,嘉庆前期,中国出口的红茶中有85%冠以正山小种红茶的名义,鸦片战争后,正山小种红茶对贸易顺差的贡献作用依然显著。在正山小种红茶享誉海外的同时,福建的宁德、安徽的祁门等地也开始学习正山小种红茶的种植加工技术,正山小种红茶的加工技艺也逐渐地传入国内各大绿茶、泉城绿、泉城红、乌龙茶、普洱茶产区,最终形成了如今闻名全国的工夫红茶。

明末时期,崇安县令为重振武夷茶,引进先进的制茶技术,“招黄山僧以松萝法制建茶”。“松萝法”是当时绿茶炒青的制茶法,在当时是最先进的制茶技术。武夷山在引进“松萝法”后,却出现了另一种情况:武夷山的茶农采摘茶青的时间,往往集中在天气晴朗的上午进行。大量堆积的茶青未能及时处理,自然萎凋后,有些会在堆积中发酵,而萎凋后的茶青炒制后,再烘干,会出现茶汤色变红的现象。也可以说,正山小种红茶技术的发现,是一个巧合过程。

正山小种红茶繁荣于17世纪,美尤克斯《茶叶全书》的“茶叶年表”记述,1705年,爱丁堡金匠刊登广告,绿茶(GREENTEA)每磅售十六先令,红茶(BLACKTEA)三十先令。英传记作家玛丽返蓝尼夫人记当时茶价为红茶(BOHEA)二十至三十先令,武夷(BOHEA),中国福建省武夷(WU-1)山所产的茶,通常用于最好的中国红茶(CHINABLACKTEA)。由于正山小种红茶茶味浓郁、独特,在国际市场上备受欢迎,远销英国、荷兰、法国等地。老茶师、英国人诺顿夸奖说:“喝这种茶胜过饮人参汤”。

英国17世纪著名诗人拜伦在他著名的长诗《唐璜》里写道:“我觉得我的心儿变得那么富于同情,我一定要去求助于武夷的红茶;真可惜,酒却是那么的有害,因为茶和咖啡使我们更为严肃。”称正山小种红茶为武夷红茶,给予富有文学浪漫色彩的赞评。

1734年崇安县令陆延灿著《续茶经》中即称:“武夷茶在山者为岩茶,水边者为洲茶,其最佳者名曰工夫茶,工夫茶之上又有小种……”

19世纪70年代远销欧美各国,年产量2。4万担之多。后因战事频繁,产量逐减,至1949年产销几乎绝迹。50年代后才得到恢复和发展,最高年产量达2万担左右。正山小种红茶又以崭新的面貌展现在国内外消费着面前。

正山小种红茶在桐木关延续了四百年的传奇。桐木关便是红茶鼻祖百年传奇的载体之一。

2005年以前,正山小种红茶对绝大多数的中国人而言,只不过是一种红茶而已。其发源地桐木关在众多的中国茶村中并无太多的特别之处,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正山小种红茶每公斤售价不足20元,山上茶园荒芜,生产工艺濒临失传。在正山小种红茶处于最低谷时,仓库里积压着上百万元的茶叶无人问津,茶青无人采摘,制茶季节几乎闻不到茶香,有的村民甚至改种毛竹。但就是那看似普通的几万颗茶芽彻底地改变了桐木村、彻底地改变了正山小种红茶在国人心中的地位。

武夷山正山小种历史红茶


作为世界红茶的鼻祖,正山小种红茶一直以其悠久的历史、独特的品质特征和出众的加工技艺而享誉海外。

正山小种红茶历史悠远,据国内国外关于武夷红茶外销年代的记载,正山小种出现在16世纪中后期至17世纪初之间,繁荣于17世纪。

正山小种红茶条索紧实,色泽乌润,汤色清凉,醇厚甘爽,独具天然松烟之香,又富桂圆之味,加入牛奶仍茶香味不减,实属红茶中的极品。正因此,正山小种也成功赢得海内外各界人士的喜爱。17世纪正山小种红茶远销英国、荷兰、法国等地,在风云突变的国际市场上倍受欢迎。

英国17世纪著名诗人拜伦就曾在他的长诗《唐瑛》中写到:我觉得我的心儿变得那么富于同情,我一定要去求助于武夷的红茶(BOHEA);真可惜,酒却是那么的有害,因为茶和咖啡使我们更为严肃。这里的BOHEA是武夷地名的谐音,也是正山小种红茶在欧洲最早的名称。到了后来,人们为了区别真假小种红茶,才为其更名为正山小种,据《中国茶经》记载,正山小种之正山,乃有真正的高山茶地区所产,有纯正、正统之意。英国人诺顿亦将品饮正山小种的感受称为喝这种茶胜过饮人参汤。

文坛众多名家的描绘给正山小种平添几分浪漫主义色彩,皇室的大力推崇又让正山小种红茶与英国结下了不解之缘。

相传凯瑟琳公主嫁在给英皇查理二世的时候,就带去几箱中国正山小种红茶作为嫁妆,带入英国皇宫。安妮女王更是大力提倡以茶代酒,将红茶作为英国皇室家族专用饮品。这些举动让正山小种红茶深深的融入了英国历史文化之中。于是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正山小种红茶也是英国皇家及欧洲王室贵族享用的特种茶,茶在英国人心中被赋予了极为高贵华美的形象,这为正山小种在世界的推广打下了根基。

曾经茶叶是中国最重要的对外贸易商品,若不是那场偷窃,世界范围内茶叶格局的恐怕也不会发生如此剧烈的变化。

英国东印度公司为了能摆脱对中国茶叶的依赖,获得自行生产茶叶的技术,派英国间谍罗伯特福琼来到中国,窃取中国茶叶的制作机密。自此,印度茶叶生产迅速发展壮大,印度也一跃变成茶叶生产大国。而中国对外贸易经济的也因此而受到巨大的重创,世界范围内茶叶格局由此转变。

兴为茶之荣,衰为茶之殇,纵观正山小种兴衰史,不禁感慨万千。若不是那场偷窃,如今的中国茶叶又是何种光景,无从得知。但可以想象的是,正山小种曾经的光辉依然熠熠生辉。

这段历史也为正山小种的悠久茶叶史增添了更为浓墨重彩的一笔。金骏眉正是在这般磅礴雄浑的历史背景之下一跃而起,矗立于巨人肩膀之上,续写武夷荣光。

西樵山云雾茶


云雾茶是西樵山特产之一,叶成卷状,颜色乌黑,茶色青淡,品入口中,先苦后甘,清香袭人心肺,若用山中清泉泡茶,更是锦上添花。1961年,郭沫若到西樵山揽胜,在其游记《西樵山白云洞》一文中提到:饮了西樵的特产云雾茶,入口有涩味,颇苦,而回味清适,如嚼西藏橄榄。

西樵山林木藏茂,景色清幽。从明代起,这里就有许多学者浏览、讲学,留下许多古迹和摩崖题刻。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西樵山,在历史上还曾是名噪一时的茶山。自古高山云雾出好茶,西樵山在东经11258,北纬2255,山体如莲峰簇瓣,山周圆形,直径约4公里,面积14平方公里。山峰高度多在海拔300米上下,主峰大科峰海拔344米,山麓遍布扇形堆积。西樵山的岩峰胜迹很多,有72座奇峰、36个岩洞、28处瀑布,组成西樵山的诸多峰峦。西樵山的海拔高度虽不算高,但是由于它屹立在广阔的珠江冲积平原之上而显得格外峻险、挺拔。整个山体,外陡内平,奇崖险壑,貌若千削芙蓉。西樵山自古以来就是山青水碧、遍山绿透、郁郁葱葱的天然乐园。山上生长着杜鹃花、玉兰花、丹桂、古榕、苍松及遍山的冬菊翠竹等四时花木,素有南粤名山数二樵的美誉。

西樵山在北回归线南,全年阳光充沛,雨量充足。山体多肥沃的水山灰酸性土,并贮有大量泉水,为茶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据旧志载:茶经唐末诗人曹松自浙江顾渚山移来,山人即以茶为业,因有茶山之称。西樵山种茶始于唐代,开拓者是晚唐诗人曹松。曹松,字梦,晚唐安徽舒城人,为诗师法贾岛。早年屡考不中,流落荆楚巴蜀间。后南游到广州,隐居在西樵山黄旗峰黄龙洞中。筑翠微石室耕田赋诗。因见西樵山泉清土腴,甚宜种茶,便千里迢迢跑到浙江,从友人陆龟蒙处取得被列为贡品的顾渚茶种赠给山民,教他们栽植采制之法,这是西樵山植茶之始。从此,西樵山成为了岭南最早的产茶区。

现今,西樵山作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每年都接待成千上万的各地游客,西樵山云雾茶以其特有的风味而饮誉中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