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增茶中的汉畲缘

发布时间 : 2020-07-28
汉茶文化 茶马古道的线路 云缘普洱茶

汉茶文化。

我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下面是茶经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马增茶中的汉畲缘”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各位茶友们了解“马增茶中的汉畲缘”相关知识!

想了解《马增茶中的汉畲缘》知识吗,丰富的《马增茶中的汉畲缘》内容等你来看!

和平县东水镇的马增茶已有500年的历史,茶质纯味香,甘醇滑口,在当地独一无二,但这份珍贵的茶叶,能大量推广种植却有着一段不寻常的经历。

马增茶是当地蓝姓祖先从福建迁移此地时一并移植过来的。1989年,和平县东水镇增坑畲族村挂牌成立,蓝水英当选第一任村主任兼支部书记,上任后的蓝水英决定要干一番事业,带领本村畲民和汉民创出一条适合当地发展的富民之路,可持续发展之路。经过召开村民代表座谈会,广征意见,最后,蓝水英认为,增坑村海拔地势较高,常年云雾缭绕,非常适宜种植茶叶,而且蓝姓祖先在此种植茶叶已有500多年的历史和经验,因此,发动广大村民种植茶叶是最适宜带领村民和增坑村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具有非常广阔的前景。

按祖上训诫,马增茶的种植制作不能传于外族,只能由畲族自己掌握。因此,马增茶虽好,但只能自给自足,为畲族居民自己饮用。要发动村民种植,就必然要将马增茶种植制作技术公开,传至外族。要破祖训那可是一件大事,族老们肯定反对。

为了得到族人的支持,蓝水英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决定耐下性子,俯下身子,挨家挨户去游说,通宵达旦地长谈,讲祖德,讲政策、讲发展、讲前景,一一说服,终于做通了畲族族老们的思想工作,取得了族人的信任和支持。

紧接着,蓝水英召开了畲族代表参加的族人代表大会,一致同意将马增茶的种植、制作技术流程公开,进而开始不分汉、畲族,广泛动员种植。

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扩大种植,目前,增坑村已种植有茶叶近千亩,并已正式注册“马增茶”品牌,产品驰名省内外,在珠三角供不应求,也成了和平县东水镇“一乡一品”的名品。

为了当地汉、畲一家亲经济社会的发展,蓝水英打破传统思想樊篱,把畲族具有500多年历史传统的马增茶种植、制作加工技术给公开了,将自己祖祖辈辈传下来的马增茶种植技术毫不吝惜地传给周边的汉族兄弟村,现在增坑村周边的莫丰、宋龙、中心村等几个行政村都开始了种植马增茶。

如今,年近七旬的蓝水英还时常到这些汉族兄弟村指导马增茶的管理,将这些茶农的茶叶统一回收、制作、包装,确保了这些汉族茶农的经济效益。

关于本文《马增茶中的汉畲缘》的内容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知识,可以关注我们!

茶文化精选阅读

汉茶赋


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一篇《汉茶赋》,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世之茶叶,神州发祥,南国嘉木,葳ruí生光;

先民有贤,撷而啜尝,苦而回甘,茗声日响;

时序汉唐,西域通商,茶马互市,华风远扬。

巴蜀胜地,产庶物广,茶根饮源,经适纬当;

金瓯天汉,水绿山苍,云蒸翠岭,雾罩碧嶂;

雨沛温和,地沃墒良,含锌富硒,植茶佳壤;

色秀形美,芽硕叶胖,质润泽显,汁绿汤亮;

香高气鲜,滋醇味爽,登堂入室,雅俗共赏;

抑癌延衰,平压稳糖,涤燥导静,息匀神畅;

和性冶情,养生良方,华夏茗饮,汉茶为上;

着文献艺,问政从商,品评论道,心驰意翔;

聚亲会朋,睦邻友邦,敬迎赠别,情升谊长。

汉中茶叶,周秦贡王,张骞出使,更越西疆;

茶圣陆羽,《茶经》点讲,诗仙太白,诗赋咏唱;

传统产业,源远流长,几经沧桑,茶风不殇;

岁至当今,国泰民康,饮茶保健,崇为时尚;

“汉中仙毫”,天造地藏,茗苑奇葩,茶林独芳;

国饮珍品,仕民同享,中华瑰宝,四海飘香。

关于本文《汉茶赋》的内容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知识,可以关注我们!

畲山“凤凰茶”


畲族是个历史悠久,有着独特文化内涵的民族。他们善良聪颖、勤劳勇敢,以大山为居,自称山哈(山客之意),过着种树还山,种菁为活的农耕生活。和祖国大家庭中的其他民族一样,饮茶之风在畲族生活习俗中占据了重要地位;从畲族的茶歌中,我们可以领略到,饮茶不单是一般的生活习惯,而且还有一整套的迎宾待客的礼节,有其不可忽视的审美价值。

我团于一九九九年创作的凤凰茶茶艺表演,正是取材于畲乡的一个生活习俗:饮蛋茶。

创作者之一的解忽曾长年生活在屏南。该县的甘棠乡巴地畲族自然村的村民以艾叶卧底,上搁一个完整的生蛋,用滚烫的山泉水浇熟,沏出艾蛋茶。每逢村中男人办大事、干重活,或身有小恙时必饮此茶艾叶可祛痧解毒避邪气,蛋可进补,故奉蛋茶又成为迎宾待客的上等礼节。

但要把一个普通的民族生活习俗升华到艺术创造的高度,并非简单的再现,生活虽然真实生动,但却显粗糙,许多富有文化价值或审美价值的东西会在不经意之间而流失掉。所以,创作者必须站在特定的高度去重新审视这一民俗行为,确定其具有永恒性质的内涵,创作出有独立审美价值的作品来。

因此,将该茶艺表演定名为凤凰茶,并不只是为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图个吉利。畲族人民崇尚凤凰可追溯该民族的产生之时。凤凰崇拜的遗风一直保留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例如:畲族妇女的头髻叫凤头髻,衣饰花纹叫凤挑,花鞋上有凤尾纹,全身装束叫凤凰装。

而在日常民事活动中,每逢喜庆,畲民总是庄重地在居屋正厅的壁上或梁上贴上凤凰来仪、凤凰至此的字条,或凤凰朝阳的图画。所有的这些,都说明了畲族人民已将自己的精神与信仰与凤凰不可分割地联结在一起了而凤凰正是中华民族所崇尚的真、善、美的象征。在茶艺表演中用来浇沏的红蛋叫凤凰蛋。蛋在中国文化中也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从神话学的角度上看,蛋与人类的繁衍有象征同构的关系。在我国许多少数民族的神话中,自然的混沌状态是一个宇宙蛋一个孕育生命的大子宫。民间中,女子出嫁时,陪嫁的被服箱里塞有煮熟染红的红蛋(凤凰蛋),这与生命的观念是联在一起的。

通过这样的分析,我们为茶艺表演确定了文化学性质的意蕴;与此同时,我们也充分考虑到茶艺表演作为一门综合性艺术的美学性质。首先是道具的设制上。茶艺的茶具也应是一种礼器,整套茶具分为盆、盏、杯、壶、通、炉等,造型上设计成凤凰的各种形象与图案;凤凰精神品质高洁,故用纯银来精心打造畲民把银看作高贵的象征,用它来塑形,很能体现茶艺的审美特征。我们不妨设想一个:一个身着凤凰装的畲族少女用这样的茶具将凤凰茶恭奉在贵客面前,不正是应验着畲民们喜爱的那句著名的吉语:凤凰至此吗?再设想一下,当客人手捧银杯轻嗅,蛋香、茶香中交杂着艾叶的苦凉之气沁入肺腑,不令人心旷神怡吗?

其次,在表演环节上我们也力图尽善尽美,能充分表现凤凰茶的精神实质。共有八个步骤,每个步骤冠以一句茶头词来体现其特点,并且,茶头词必须做到形象贴切、每一句必扣一凤富有诗意。简述如下:

1、凤凰嬉水:这里指浅绿色的艾叶在水中涤洗,艾叶形似凤凰而取名。

2、凤盏溜珠:这里指红蛋在似月芽状的白银器皿中涤洗,喻意新的生命接受大自然的洗礼。

3、丹凤栖梧:指珠形物呈圆状在这里指蛋黄,艾叶又似梧桐叶,喻意凤凰在梧桐树上栖息。

4、凤穴求芽:茶壶盖口喻穴,茶叶喻为芽,这里指茶叶放置于茶壶中,暗喻:凤求凰,有交媾之意。

5、凤舞银河:指茶壶的流,泻出状象天上的银河,凤凰在银河上翩翩起舞状。

6、白龙缠凤:这里指壶的流直对银通下泻时水流的缠绕状而取名,暗喻二物缠绵之意。

7、凤凰沐浴:滚烫的大水壶在茶杯上,下泻浇灌,似淋浴状,这里暗喻凤凰在凤凰池中接受大自然的沐浴。

8、金凤呈祥:凤凰茶泡制完成后所呈现的景象,象一只金色的凤凰在梧桐树梢上,白云缠绕金色的太阳,相互映衬,暗喻凤凰来到人间把幸福、吉祥无私的奉献给所有热爱生活的人们。

作曲家、地区音协主席丁献芝先生熟谙畲族音乐,特地为茶艺表演创作了背景音乐银芽留芳。该音乐取材广泛流传在闽东、连江罗源等地的畲族传统乐曲,表现喜庆吉祥,与表演相得益彰,和谐一体,情韵盎然,更显民族特色。

当我们听着畲歌,品尝畲家茶时,定会深切感受到畲家儿女的真情厚意。畲家泡茶有多种讲究,多种方式,如宝塔茶、皇帝茶、新娘茶、合欢茶、四大姓氏茶。

汉藏“茶马互市”的千年传奇商道


从四川西部重镇雅安出发,一路经荥经、汉源至康定,一路经天全至康定。然后经昌都到拉萨,再辐射邻国不丹、尼泊尔、印度,有一条历史最悠久、路况最艰险的茶马古道这条茶马古道称之为川藏茶马古道。

这条充满神秘和布满奇险的古商道,同时也是一条沉淀了厚重的历史内涵和丰富边茶文化的贸易古道。千百年来,它曾为促进藏汉地区贸易的发展起到了巨大作用,在铸就沿线藏、彝、汉各民族团结的历史进程中,一直是一条坚实的纽带。如今,昔日辉煌繁荣上千年的茶马古道迎来了国家文物局领导的高度重视,雅安市茶马古道研究保护中心成立后迅速启动相关工作。茶马古道则再次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公元前53年,世界茶文化的发源地蒙顶山上,茶祖吴理真栽下人类有文字记载以来的第一棵茶树,由此也开创了人工种植茶叶的先河。

由汉而唐,而至宋、元、明、清时期,川藏茶马古道上,一群群背夫一队队马帮将一包包边茶运至世界屋脊青藏高原。

公元1954年12月25日,着名的川藏公路建成通车。崇山峻岭间逶迤盘亘千年的茶马古道人力畜力运输时代宣告结束。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渐渐发现,川藏茶马古道其实蕴涵了太多太多的传奇和故事千里川藏贸易宁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在我国的藏区,流传着一句人们耳熟能详的俗语:宁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

在藏族地区,人们凡婚嫁之事,请客送礼,茶叶都是最为普遍的礼品;走亲串戚,时常以茶相馈;如宾至客来,请人帮忙,相待饮食中,茶是无论如何也不能少的。在节日活动中,如赛马、摔跤等比赛,尚以茶叶作奖品,奖励优胜者。到寺庙念经,须熬茶布施

同茶叶打了一辈子交道的国家级评茶师李洪奇说,实际上在青藏高原地区,人们过去根本无法离开对茶叶的需求。

由于青藏高原海拔较高,加上交通条件不发达,高原地区普遍缺少新鲜蔬菜,人们每天都需要饮用茶叶来分解牛羊肉等高脂肪、高蛋白类的食物,并从中摄取身体所需要的维生素。

脚下一双鞋爪子、背上一个背夹子,手里捏着汗刮子解放前,在雅安至康定的茶马古道上,背夫跋山涉水,翻越着名的大相岭、飞越岭、二郎山等,背着沉重的茶包子经泸定走进藏区。

在密林之中,一队队马帮也驮着茶包逶迤而行。

1939年春夏,中国电影之父、着名摄影师孙明经就用他手中的摄影机拍摄下了一幅幅经典的茶马古道情景。在他之前,法国外交官方苏雅、英国植物学家威尔逊、俄国人顾彼得、化学家路得那爱德等西方人士,都曾在川藏茶马古道上留下一张张黑白的茶马古道照片。

在天全县着名的茶马古道驿站甘溪坡,当年的茶背子李忠全老人回忆他在茶马古道上背茶包的情形时说,他18岁起就开始背着边茶去康定,一直背到1951年。当时背夫背茶是很普遍的,光是甘溪坡就有四五十人!

采茶采茶再采茶,炉城一去远离家;姑嫂房中齐叹嗟,哥哥背茶未还家。沙哑的嗓音,和着浑厚的唱腔,唱出了茶背子们行走在茶马古道上的艰辛与苦难。

在荥经的新添古镇,在大相岭上的凰仪堡,在汉源的泥头驿、化林坪、飞越岭,一直到泸定、康定,再随着康定锅庄里的马驮子,一包包藏茶被运往藏区。

在高原的帐篷里,藏民们为远到而来的客人们端上一碗碗香甜的酥油茶;在茶叶产地雅安,采茶、揉茶、搓茶、溜茶、蒸茶、晒茶,捡茶、打包一道道工序,把川藏两地的人们紧密地连结起来。

作为中国的藏茶之乡,川藏咽喉雅安云集了全国各地的茶号和茶商。

仅仅在清朝时期,雅安的天增公、孚和、义兴、裕兴、公兴等茶号,规模都十分庞大,几乎整个藏区都有他们销售的茶叶!在雅安有着400多年历史的一家茶厂的工人说,他们祖上几辈人都是做茶出身。

古道藏马换边茶茶马互市奏响汉藏贸易最强音相关资料记载,我国大规模的茶马互市始于唐代,盛于宋、明,止于清代,存续1000多年。《西藏政教鉴附录》记载:茶叶自文成公主入藏地,即雅安所产龙团、凤饼,贡奉朝廷后作为和蕃礼品带进藏区。相关史料还记载,最早的茶马互市是开元十六年(728年),唐、宋以来朝廷对茶叶实行垄断,先后行茶马互市、榷茶制、引岸制等政策以茶治边,雅安藏茶迅速发展。宋熙宁七年(1074年)在雅(今名山新店)设茶马司,这是目前我国唯一有遗址可考的茶马司。之后,雅安藏茶源源不断地输入西藏。

从雅安至康定段俗称大路,由此道入康定的茶,称之为大路茶。明朝时期,黎、雅、碉门成为边茶的最大市场,秦蜀之茶,自碉门、黎、稚,抵朵甘、乌思藏,五千余里皆用之。一位资深南路边茶专家说,除此之外,明洪武年间还因岩州设市,又开通了一条从天全通往泸定岚安的茶道,该道俗称小路,沿此道运往打箭炉的茶称小路茶。清康熙年间,随着泸定铁索桥的建成,这条路线亦相应改变。前述从打箭炉(康定)至昌都的一段茶道俗称康北道,清初又开通了康南道,即从康定出发,经稚江、理塘、义敦、巴塘、芒康、察稚,至昌都与康北道合,此道开通后从打箭炉入藏多经此道。

专家介绍称,据乾隆年间统计,四川的名山、雅安、荥经、天全等县销往打箭炉的边茶总引额数达十万零三百四十担,计约一千万斤以上。民国时期,每年引票销售量均在十万张左右,其中最低额年份亦在六万九千多张。南路边茶运往打箭炉(康定)销给藏商后,藏商需招引贾卓娃(缝茶工)用牛皮将茶叶重新打包缝制,若运距短就缝花包,若运至西藏则需缝满包,一是防备途中损坏,二是便于驮运。每驮六包茶。茶包需从中对开,然后折迭打包。

据《天全县志》载:宋朝熙宁年间,天全茶马比价为一匹马换茶一驮(每驮重50公斤)。崇宁年间一匹四尺四寸大马,换茶120斤。到了明代,改为上等马一匹易茶百斤,中等马一匹易茶80斤,下等马一匹易茶60斤。

宋朝在榷茶制、茶马互市和以茶治边等茶政的实施上,达到了我国古代历史上的最高水平。四川的茶叶由此开始成为交换马匹的货源,在雅安(雅州)、汉源(黎州)、天全(雕门)设立易马场易马,这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促进了四川茶叶产业的发展。统治者通过对茶叶的垄断,达到了以茶治边的目的。千年文化筋脉从人力畜力运输走向机器时代拐子窝深深地嵌进石头里。茶马官道上,铺路石被马帮踩踏得溜滑。自从宋代以后,每年茶叶数量多达数十万引的茶叶,源源不断地运进藏区。

在名山县新店镇,作为目前唯一存世的古代管理茶马交易的机构遗址着名茶马司内,人们约略能够领略当年茶马互市的风采。

专家介绍称,建成于宋神宗熙宁七年(公元1072年)的茶马司过去专司茶马互市事宜,属成都府路统领,筹集边茶上交成都府路,同时承担与藏民族为主的各民族以茶易马公务,其鼎盛时期达到岁运名山茶二万驮(每驮重50公斤)之多,当时茶马司接待民族茶马贸易通商队伍人数,有时每日高达2000余人。

解放之前,雅安城内天增公、孚和等茶号占据了城中大片的地盘。各茶号厂房、仓库和马店子等设施一应俱全,各路采办云集。

在川藏大路茶的官道必经之地荥经县,当年从乐山洪雅迁居到此的姜氏茶人,创立了享誉康藏的仁真杜吉品牌边茶,生意盛极一时。

从荥经至汉源,新添站、箐口站和黄泥堡三个驿站沿着当年南方丝绸之路而去,即从荥经县城出发后沿荥河南岸至花滩,折而向西经石佛寺后进入安靖、凰仪,然后翻越着名的大相岭进入汉源清溪境内。

在汉源,宜东古镇和三交乡的幺店子(旅馆)里,经此路过的背夫和马帮天黑歇脚后,黎明又启程翻越化林坪去往泸定、康定。

自始阳而至碉门、康定,在天全县境内,当年用于烘干茶叶的石炕头,把背夫身上受雨的茶叶烘干再行转运。背夫前仆后继,戴月披星,古道蛇行大荒,商家不绝如缕两片茶叶,染绿世界。

一条古道,人畜接力。

事实上,川藏茶马古道远远不只有一条道路。在这条干道的沿线山野之中,许多条密密麻麻的支道、小道,就像一棵大树的枝桠附生在它的周围,条条道路通向藏区。2011年8月,在雅安举办的茶马古道文化遗产保护研讨会上,一位与会专家介绍说。

雅安市雨城区严桥古镇的一位村民说,过去每年只要到了茶商前来秤收大茶的时候,当地家家户户皆出去采摘茶叶。茶叶经过传统的手法制作成熟茶,然后被销往藏区。

过去藏茶运输,全靠人力和畜力到了1954年底川藏公路打通后,茶马古道从此迎来了汽车运输时代!雅安一家茶厂长期负责藏茶销售的经理说,如今在当年的茶马古道线上,一车一车的藏茶通过公路仍然源源不断地被运进藏区。

众多古道遗存亟待得到有效保护开发利用重走茶马古道,追寻茶马历史烟云。

相聚雅安的茶马古道研究专家们发现,从雅安出发到康定、昌都、西藏的茶马古道上,处处保留着极为珍贵的遗址和遗物。

蒙顶天盖寺、蒙顶甘露古井、茶祖吴理真的故事传说,以及皇茶贡园遗迹,在氤氲的雨雾中隐隐地散发出古道源头的气息。

在山野城镇之间,古茶厂、古茶园、古驿站和集市,古碑记刻石以及古寺院、古遗址,宛若一条珍珠链上的珠子熠熠发光。

在雅安市博物馆内,古代茶具、茶器和收集来的丰富文物,则向人们讲述着雅安作为川藏茶马古道起点和重镇的昔日荣光茶马古道沿途的各类遗存,生动地再现了古代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其多元文化的特点使它成为了一条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走廊。一位茶马古道研究专家说,川藏茶马古道作为特定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下形成的大型商贸交通体系,它蕴含着的自然与人文信息,已经成为汉、藏及其他民族浓厚传统友谊的见证。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如今川藏茶马古道各路段的传统功能和风貌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甚至部分地区的古道正在逐渐消失。

探究中国茶文化中的道缘(上)


中国的茶,中国的茶文化,从一产生就浸滛着道教精神和道教思想,与道结下不解之缘。

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陆羽《茶经》)。道教敬奉的三皇之一农业之神,最先使用茶,是作为解毒的方子。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以解之(《神农本草经》)。神农为帮人民治病去痛,亲尝草木而多次中毒,终于寻茶得以解毒。并取名为荼,(今之茶)。除了解毒,人们又发现茶的其它药效,茶叶苦,饮之使人益思,少卧,轻身,明目(《神农本草经》)。壶居士《食忌》还说:苦茶久食羽化,与韭同食,令人体重,至明朝隐士罗廪《茶解》仍说:茶通仙灵,久服能令升举。然蕴有妙理,非深知笃好不能得其当。说神农发现茶或是托古,能羽化轻身的茶,也许正是竭力寻找长生之药的奉道之士所发现。茶乃养生之仙药,延龄之妙术,被誉为草木之仙骨。《山海经?西山经》载曰:玉膏所出,以灌丹木。丹木五岁,五色乃清,五味乃馨。这种长生不死的丹木,当然是想成仙得道者的追求。自庄子阐发神仙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后,仙能飞行云中,神化轻举老而不死,就一直鼓舞着世间的执着追求者。被称为神仙道教的信奉者们,或认为饮露能身轻腾飞,或认为服食草木能飞身轻举。或食元气,或茹芝草(《神仙传?彭祖传》),寻药食草者不计其数。玄中草木不知黄,甲子初开浩刼长,我生求羽化,云中采药蔬。采药层城远,穷遍一根莲。岩崖产灵药,等闲人顾稀。崇山峻岭、深沟野壑到处留下道士寻药采药的身影和足迹,草木仙药众多,茶也应在其中了。养生是成仙的基础,李白诗神农重养生,葛洪《抱朴子?论仙》说:以药物养生,以术数延命,他还说:先服草木以救亏损。茶专家陶弘景在《茶录》记云:苦茶轻身换骨,昔丹丘子,黄山君服之,可见远古的仙人早已服之。唐末刘贞亮在总结茶的十德中,得出以茶养生气,以茶养身体。东汉的葛玄就亲自开垦了一个茶圃,种茶饮茶以养生。道教服食至后来,越分越细,计有草木类,金石类等。

茶在养生的功效中重要是养形,人称道教饮茶讲求茶之功皆出此理。茶久食令人瘦,去人脂,除烦去腻,凡肉之在齿间者,得茶漱涤之,乃尽消缩(明?顾元庆《茶谱》),而牙齿却渐渐坚实。四川蒙顶茶功效更神奇。唐武宗宰相李德裕,乃茶道中辨水高手,烹茶一壶浇到肉上,放进银盒密封,第二天一验,肉已化了水。故明屠隆说:茶之为饮,最宜精形修德之人。道教以方仙道为首的养形派,认为神依形生,形靠神立,养命固形形神皆合方为康健。因此重视医药炼养,服食是其主要方术之一,乃服药有益,乃成仙。草木是外养之精华,茶当然为首选之药。道教始祖张道陵也曾在昌利山采服五芝众药,在隶上山始授弟子养形轻身法。

茶有上述这些功效,能成仙能药用能养身,在讲究礼仪的中国,将茶饮献上与人共享,寓祝愿祈盼于仪礼之中,客来敬茶,遂成为我国各民族的一种礼仪礼俗。在日本,甚至把茶道相迎,作为国宾级礼遇。茶最早为礼据说也与道教有关,一些论风俗起源的书载:献茶给客人的仪式源于涵谷关关尹喜,他在老子西出涵谷关时,奉献一杯金色的仙药。这在道经《天皇至道太清玉册》中也载有:老子出涵谷关,令尹喜迎之于家首献茗,此茶之始。老子曰:食是茶者,皆汝之道徒也。所以道士朱权(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七子)著《茶谱》道饮茶者:凡鸾俦鹤侣,圣人羽客,皆能志绝尘境,栖神物外,不任于世流,不污于时俗。探虚玄而参造化,清心神而出尘表。道出道教饮茶之真趣。西周时,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茶蜜皆纳贡之。巴以珍茶作贡于周朝,尹喜以贵物敬贵人,成为礼茶首创。

正由于茶在当时弥足珍贵,周朝专设掌茶官达24人,其职能是:掌以时聚茶,以供丧事。茶又成为帮国大礼的祭品。茶是通灵达仙之物,《尚书》云:祭言察也,察者至也,言人事至于神也。茶作为祭天地、祭神灵、祭祖先的祭品奠物也就顺理成章。《睽车志》记载米元章知无为军,喜神怪每得时新茶果之属,辄分以馈神。连民间小神也不例外,唐罗隐《送灶诗》:一盏清茶一缕烟,灶君皇帝上青天。以茶为祭祀有文字记载的,最早是齐武帝永明十一年七日诏曰:我灵上慎勿以牲为祭,唯设饼,茶饮,干饭酒脯而已,天下贵贱咸同此制。齐武帝以节俭著称,以茶和茶饮作祭品实祭祀之革新,与道教守素崇俭思想为一辙,此前也当应有以茶为祭之事。晋《神异记》记载:余姚人虞洪到山中采茶,遇一牵着三头青牛的道士,告诉他叫丹丘子,并指给大茶树的地点,虞洪回到家后,以茶奠祀丹丘子。道教的斋醮科仪中普遍用茶,青城山十供中茶为其一,南宋《上清灵宝大法》云:上帝三宝前,列茶汤。道教香、花、水、果、灯五供中,水一般也有用茶为之。清代在祭祀真武大帝时,就用白色的瓷杯盛茶作供品。《言功设醮全集》还有献茶词:夫此茶者,蒙顶摘芽,采仙春于峰上望瑶台而献上。以天下第一蒙顶茶,献供瑶台诸神,茶真乃道教甘露灵液。茶可通达大道仙界,因此在道教的追荐科仪中也有三奠茶。

茶之形成文化,应归功于唐代陆羽。他所作《茶经》使天下益知饮茶矣。自从陆羽生人间,人间相学事新茶。人们景仰赞誉他:一生为墨客,几世作茶仙,把他奉为茶仙。诚有功于人者也,把他祀为茶神。如此功在社会功在人民,当然成神成仙,被人敬之祀之拜之。

陆羽一生刚直,卓而不群,经历坎坷,但不愿入仕为官。用心血和汗水铸成千古不朽之《茶经》。今人对《茶经》的写出,中肯地概括为据于道,依于佛,尊于儒。本文只阐列与道教之道缘。

陆羽生于盛唐时期,出生于楚地竞陵(今湖北天门)。玄妙神秘,自由大胆,风格独特的楚文化中,老庄哲学,屈宋诗歌,庄子散文等南方文化影响广被(茶文化中有着浓烈的南方文化色彩),也影响着陆羽,这从他著《茶经》、交朋友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从他人生轨迹中清楚地看出来,可说渗透了道教(道家)的影响。

唐代李姓王朝以老子为祖先,为表奉天承运,又封其为太上老君。唐朝政治开明,政通人和。虽推行三教一风的圆融政策,但奉行的是道先佛后,玄宗后以《道德经》为诸经之首,每家必备道教之四子真经,并为文人考试内容。玄宗还亲受道箓,成为道士皇帝。其后诸帝均执行扶持道教的国策。唐社会弥漫着极强的崇道氛围。故有唐一代,可说无人不受道教之影响。文士政客也经学致用,习道明志。儒道便由互黜而归宿于儒道兼综,由对立而互补。茶文化初始实为隐逸文化的缩影,而隐逸思想实为文人士大夫习老庄的结晶(隐者多为道者,道士是隐逸队伍的主干)。顺者儒逆者道,入官为儒离官为道。在庙堂之上外儒内道,以道化儒。老子以自隐无名为务乃隐君子,以大智慧者不知隐于何处所终,为众多以德抗权以道抑尊的人士所仰慕。道士们退居于野,不慕名利,贵己养生,甚或傲视王候,简直成了心灵自由,不为物拘,游心于淡的神仙思想的象征。连孔子都赞曰:隐居放言,身中清,废中权。道教对文化人的薰染,连正统儒家诗人杜甫也写出上有蔚蓝天,重光抱琼台,焚香玉女跪,雾里仙人来的诗句。文人士大夫一方面渴望入仕有成,一方面爱好隐居,渴求逍遥长生。与道士交往是时尚是情操,更能显示高洁不俗。而品茶清饮,正是道士们崇尚自然,和合贵生,返朴归真的人生宗趣。

陆羽生当其时,虽曾一心学习正统儒学之道,最终却痴迷于茶的研究,人尊称为处士(处士:有才德而隐居不仕的人谓处士),最终写成《茶经》流传于世,道教的影响反映在他的茶学和交往之中。陆羽的好友里面,有女道士李冶,喜琴棋书画,尤擅格律诗,称为女中诗豪,曾被玄宗召入宫中月余。陆羽与皎然、灵澈等人组织诗社,李冶为其一员。李冶多病孤居太湖小岛,陆羽专门泛舟前去探视,李冶以诗作答足见友谊至深。还有与之交往甚多的张志和,属著名道家人物。陆羽的好友书法大家颜真卿、曾举荐他为官。颜年轻时因病入膏肓,得遇一道士救活,并劝其要多饮茶养生。颜在茶乡湖州为官时,留下不少与茶有关的美名佳誉。陆羽在27岁就深入道教植茶圣地茅山,与茅山提倡以茶养生的陶弘景不无关系,后来在《茶经》中多次提到陶先生,28岁时就写出了《茶经》前身《茶记》。他著的《茶经》所列茶人,大部分为道教(道家)人物。著作中羽化飞升、神仙典故,精、俭、静、德等茶饮的精髓思想,无不体现道教博大深遂的文化底蕴。他所设计的茶炉,取之《易经》八卦配以五行,上刻伊公羹、陆氏茶。伊公就是远古的仙人,不食烟火只以羹食。在炉身上还刻出曲水和道教三山之一一方丈。他49岁受任朝廷太子文学太常寺太祝(祭祀官)而坚决不就,淡泊名利,不为名累,奔波于大山河流,精于茶事勤奋茶业。在江西洪州玉芝道观,写出不羡黄金垒,不羡白玉杯,不羡朝入省,不羡暮登台,千羡万羡西江水,曾向竞陵城下来,如此清心道远的诗言,可谓其一生的写照。就在唐代,民间已把陆羽奉为茶神,《新唐书?陆羽传》羽嗜茶,著经三篇。时鬻茶者,至陶羽形置炀突间祀为茶神。河北唐县出土了一尊白瓷陆羽像,陆羽头戴道士荷花冠,双腿趺坐似盘腿,一幅道士像,特别是面部,如童稚小儿。世人解释颇多,然放在道教就不难理解,戴道冠盘腿坐已成供像。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一个成仙得道者的像,当然是返老还童,面如稚子。自陆羽后,中国的茶才有了新的文化内涵。

茶缘 友缘 一生缘


想了解《茶缘 友缘 一生缘》知识吗,丰富的《茶缘 友缘 一生缘》内容等你来看!

戴剑平

都说好茶如甘泉、如良药,清心怡神;而挚友如朝露、如明镜,可激扬人生!幸运的是,两者我都拥有了。

我出生在茶乡湖南,从小就与茶结缘,爱茶、好茶,不过喝的都是乡下老家自产的茶叶,依其品相,应该属绿茶中的毛尖类,可惜并不出名。很早就听人说,毛尖茶以河南信阳所产为最,我很想买来喝喝,比较一下两者的不同。可那时,家里的条件并不好,哪有闲钱去买,这愿望唯有深藏心底。

第一次喝到信阳毛尖,是1992年我在武汉读大学期间。入学后的第一个周末,几位同学在宿舍聚会,每人都要把自己家乡的特产拿来助兴,同学阿明来自中国茶都——信阳,拿的当然是信阳毛尖。起先,大家都没怎么在意,可当阿明把冲泡好的茶端到我们面前时,一股清香扑鼻而来,顿觉神清气爽。我急忙捧起茶杯仔细端详,但见汤色清绿,叶质柔软,叶色嫩绿,试着喝上一小口,滋味浓醇,回甘生津,不禁惊呼:“好茶!”

我做梦也没想到,儿时想喝信阳毛尖的心愿,竟在这里给圆了,而且还是好茶!虽然信阳毛尖与家乡茶的口味不相上下,但她更显清新脱俗,“香飘室内外,味存一杯中”,不愧为中国名茶!

如此好茶,我当然要多点了解。聚会结束后,我来到阿明宿舍,请他好好介绍一下信阳毛尖。他告诉我,信阳毛尖为河南省著名特产,是地方传统名茶,又称豫毛峰,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其以“细、圆、光、直、多白毫、香高、味浓、汤色绿”的独特风格闻名,具有生津解渴、清心明目、提神醒脑、去腻消食等多种功能。最令阿明自豪的是,早在1915年的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信阳毛尖就获得了金奖,从此名扬世界,被赞为“绿茶之王”。

看到我如此关心信阳毛尖,阿明打开了话匣子,从种茶、制茶、茶艺到以茶养生,滔滔不绝。此后,在宿舍时,只要有空,我俩都要坐在一起喝茶,也因为茶,我俩成了一对挚友。大学四年,阿明与我就是在茶的陪伴中度过的,茶缘、友缘?谁也说不清楚。

大学毕业后,因为工作,同学们各奔东西,我来到广东。广东人特别爱喝茶,茶文化尤为发达。作为爱茶之人,我很快适应了这边的茶文化,可不知为什么,独在异乡,每每喝茶之时,我总是怀念与阿明在一起的快乐时光。

好在现代社会通信物流都很发达,一个电话,我就联系上了他,彼此免不了嘘寒问暖,聊工作、生活、人生,当然少不了信阳毛尖。临结束时,他总是不忘说给我寄两包茶叶。说实话,这边也能买到上好的信阳毛尖,可我还是更愿意喝他给我的!

记得有一句期盼友情永久的话:何止于米?相期以茶。今年是信阳毛尖荣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100周年,在这里,我要祝福信阳毛尖下一个百年更加辉煌!也衷心希望阿明和我这一生的友情,像信阳毛尖一样,百年长青!

关于本文《茶缘 友缘 一生缘》的内容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知识,可以关注我们!

佛茶之缘


佛与茶的关系一向亲密,这种亲密早在西汉末年佛教传入中国之后就开始了。修佛者讲戒律规矩,正是因为这种戒律规矩,使佛与茶结缘。在两者不断交融的过程中,又因为佛教的修行要旨跟茶颇为相合,渐渐的,两者之间变得密不可分。

佛教最基本的规矩有不饮酒,过午不食以及戒荤腥,而佛教修行又特别注重坐禅修行,尤其禅宗大盛之后,更是将坐禅当做最基本的修行手段。坐禅讲求跏趺而坐,身正背直,不动不摇,不委不倚,通常一次坐禅要数月之久。有那么多的戒律,坐禅又容易疲劳,所以需要寻求一种既能消除疲劳,又不违背戒律的饮品,而符合这种要求的,只能是茶。

在《晋书》中曾经提过一位僧人的坐禅修行,称其不畏寒暑,昼夜不卧,只食茶苏。所谓的茶苏,就是将茶与姜、枣、桔等一同煮成的饮料,最早僧人不单独饮茶,常用茶苏辅助坐禅修行。

到了唐宋之后,饮茶之风大盛,僧侣饮茶已经是一种习惯。在很多的僧卷中总会看到关于饮茶的字样,比方说在《景德传灯录》中谈及吃茶的地方就有六七十次之多。在寺庙之中更有“茶鼓”,是招呼僧侣们饮茶的鼓,可见饮茶已是佛教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佛与茶有缘,饮茶人与茶有缘,但凡与茶有缘者,明心见性,实也在修行。我们不需要不动不摇坐禅数月之久,只需要在人生中不动不摇保持内心的平静即可。

缘来是茶


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一篇《缘来是茶》,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茶与水的相逢,成就了芬芳的茶汤,人与茶的相逢,成就了一段安闲生活的自在,这种相逢是缘,珍惜这段缘,可以得大自在。

茶与禅有缘,饮茶便是修行,每有所得便是顿悟,在饮茶的时候,放开心胸,与茶交流,也与天地万物交流,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寻常的事物都可以在这样的交流中,给自己带来莫大的感动,在这样的感动中,我们一点点成长起来。

茶与山有缘,茶树多生长在云蒸霞蔚的清灵之地,山间清新空气赋予了茶叶无尽的灵气,我们饮茶,便是饮这种灵气,要吸收这种灵气,就要心怀天地,要使自己心神沉浸在自然天地中,与天地同呼吸,与茶树同姿态,然后我们才可以体会到“自然”两字的真实含义,饮茶自然而饮,做事自然而做,这样的生活节奏才和谐。

茶与水有缘,上善若水,不争而利天下,我们饮茶,同样需要有这样的胸襟,当坏“善”心,才能品出茶中真味。

茶与书有缘,书中讲的是智慧,茶中阐述的是哲理,小小一本书中,包罗万象,同样小小一盏茶中,也有着万千气象,能收获智慧多少,哲思几何,全看自己的造化。

缘来是茶,既是缘分,就当珍惜,要怀着虔诚的心意,善待杯中茶,在饮茶的时候要多番回味,更多的茶中滋味,需要在生活中品味,生活中更多的感悟,需要借助茶来领悟。

关于本文《缘来是茶》的内容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知识,可以关注我们!

茶马古道中的现实意义


近来,因工作之故,常往返于天全、汉源等地。所观、所闻者,既有灾后重建的热火朝天,又有初夏时节的农人奔忙。此外,在走访之余,更觉有一派古道情怀与古道精神弥漫。古道是雅安人常提及的茶马古道,而情怀与精神,则是一方百姓的气质和秉性。

提及茶马古道,无疑,已颇具声名。它既是我国古代川、滇、藏地区的一条交通要道,又是西南各民族,经贸文化交流的走廊。茶马古道之兴,源于古代西南边陲的茶马互市,它始于唐宋、盛于明清,并且在上世纪的二战中达到鼎盛。往事去矣,如今,沉寂的古道,却如一条潜藏于历史烟尘中的丝带,串联着雅安乃至西南各地的岁月变迁。这条古道上的人文轶事、兴衰典故、文物旧址,更成为一种隐形的力量,体现着历史的价值,更彰显着现实的意义。

茶马古道是一部史诗,其背后所藏,是一个民族的贸易史和奋斗史,其中之艰辛困苦,无需赘述。值得一提的是,茶马古道之上,是一个星罗棋布的文物带。在大小数十个文物遗留之中,它为我们编织的,是一个地域文化的现实存在。其中,如始建于宋代的茶马司,又如留存于荥经,以制茶闻名的姜氏族人修建的姜家大院,再如明代义兴茶号遗址、清代永昌茶号遗址等。此外,茶马古道之上,留存的关隘、古镇、碑刻、佛寺、庙宇等,更是不乏有可观之处。

茶马古道,它不光为雅安人提供了一份民族记忆,甚至,它还是历史与文化得以延续的现实标本。它的存在,让雅安之地域文化,变得立体和丰满,也因为它的存在,久远的历史,为现代人敞开了怀抱,打开了天窗。这种难得的现实体现,无疑,是增强本地民众,其文化认知与文化存在的可贵机会。因此,现代与远古,今人与古人,也才能拥有对话的机会,感知的机会。这种对话和感知,又是一份现实存在的宝藏,它既可提振民众的自豪感和认同感,又能在一定程度上,让久远的历史得以传承。

茶马古道还是一条艺术的古道,充满着审美意义的古道。试想,那些散落于雅安各地的关隘、古镇,其历史弥久,西风劲吹,诸如这样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美,体现着文明的厚重和苍凉。若具体论之,又如现存于荥经的姜家大院,其始建于明,扩建于清。从建筑风格来看,它是川西民居的典型风貌。从门窗雕凿来看,生动的戏剧人物,寓意丰富的动物纹饰,更显现着当时人们的民俗观念和审美情趣。

审美,是千年不变的文化魅力。试想,倘若你对一地一物之遗迹、故事不甚明了。然而,它们本身所折射的美,所蕴含的艺术性,却如一架桥梁,能拉近你与历史的距离,并唤起你对地域文化的认同。甚至,对不少人而言,其文艺创作、美学修持,也将受益于这些古道上的历史留存。由此,审美性与艺术性,则是茶马古道带给今人的另一个现实馈赠。

在雅安某地,友人曾告诉我,在某个村落间,至今还幸存有历经磨难的背夫。所谓背夫,是旧时在茶马古道上,以人力运送货物的人,艰苦、耐劳是其固有的特征。背夫跋涉于沟壑纵深的山间,一趟行程少则十余日,多则数十日,生活艰辛,生存不易。然而,他们的存在,却让这条伟大的古道,变得具体和亲切,甚至,他们所带给今人的,更有一份温情与崇敬。茶马古道,也因为曾有一群背夫的存在,而变得生动、鲜活、有温度。此外,背夫的精神是顽强,有毅力,不到终点不罢休的决绝。在此,雅安的灾后重建,需要的就是这种耐力,这种气魄,这种现实存在的精气神。

保护茶马古道,传承茶马文化,其根本,就是不能让其成为历史的躯体,成为无用的标本。解读它、开发它的前提,是让其具备现实性,迸发出现实存在的价值。有了现实性之后,才能以科学、严谨的态度,作出长远的谋划。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