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写真:都市中的青草茶,古朴自然

发布时间 : 2022-02-28
自然韵黑茶 自然韵红茶 黑茶中的金花

自然韵黑茶。

我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下面是茶经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台北写真:都市中的青草茶,古朴自然”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各位茶友们了解“台北写真:都市中的青草茶,古朴自然”相关知识!

说到对台北的印象,一是现代大都会,二是文化氛围浓。记者游走于台北街头,发现了第三项能代表台北人生活特征的元素,那就是青草茶。

古老的店家,传统的配方,熟识的顾客,不愠不火的店家,这些都浓缩成台北人生活的一个方面,朴实自然,有耐心,有厚度。

当生活的奔忙消化于一杯或煮了数分钟、或煮了数小时的青草茶时,台北人的心情也就平和宁静了起来。

青草,这个听起来美丽的名字,在台湾则代表了一种养生方法,代表了传统的民间草药。

劳动人民的智慧是无穷的,中国大陆南方民众为抵御炎热潮湿的气候,创制了凉茶;而一条海峡相隔的台湾民众也从大自然中取材,配制出了青草茶。名称不同,材料各有千秋,但功效相仿。千百年来,为劳苦民众所熟识掌握,并经口耳相传,延用至今。

据介绍,青草多取自山间、田野里最普通、遍地可寻的野草,如茅根、艾草、五爪金英、薄荷、苦菜花等。这些青草,就是最贫穷的人家也可采得到,用得起。

而配方,多取自劳动人民的自已实践,靠智慧与经验将其疗效发现,并代代相传。这就形成了千百家,没有一副完全相同的配方,略有差异,都可达到调养身心,强壮体格的作用。

在台北,青草,这一民间保健佳品,也扎根传承了下来,为许多都市人所喜爱。而台北的现代,也为其赋予了一些新鲜的元素。

先说传统的原汁原味的,那要数台北市龙山寺旁的青草巷了。数十个店家,大多经营数十年,其中不乏百年老字号“四知”青草店。

这些店家,卖的有新鲜青草,也有干制的青草,还有煮好的现成的青草茶。由客自选,根据所需。时间充裕的老人家多选新鲜青草,回家慢煮,疗效足,而忙碌的年轻人则可取一杯煎好的带走,在奔忙中也分享民间验方的疗效。

据了解,这条巷子已有上百年历史,大多店家经营二、三代,其中“四知”青草店经营三代,传承百年。“四知”的店铺格局、布置依然如百年前,木柜、铁架、石台,古老如旧,第一代创始人的黑白照片则端坐于堂中央诉说着历史。

以“顺”字命名的“一顺”、“天顺”、“弘顺”等店的翁家兄弟,则都经营了二十多年。翁家兄弟则比“四知”多些现代气息,他们将掌握的民间验方集结成册,并配以华美的茶具与精美的点心拍成的图片,文字简单,通俗易学。翁家兄弟的做法将民间的智慧用文字的形式保留了下来。

更现代的,则是一些台北大企业,将青草茶开发成易拉罐式的饮料,方便易得,为年轻人所喜欢。但这并没有冲击到青草巷的生意,许多老顾客认为,毕竟原汁原味的好,尽管价格贵点,但效果更好。

小编推荐

现代都市里的茶文化


解放前民间曾有这样的说法:北京的衙门多,上海的洋行多,广州的店铺多,四川的茶馆多。可以说,茶馆对于四川人来说,已不仅仅是一种消费,更是一种生活方式。

曾多次去成都旅游的李玟,用"市井"来形容成都的茶馆--慵懒的茶客闲散地靠在藤椅上,穿着短裤,光着脚丫……"其实越市井的东西,在生活中占的比例就越高,反映的越是生活化的东西。"李玟这样理解着她对于市井的含义。诚然,在这里,不论是风景名胜之地,还是闹市街巷之中,到处可见富有地方色彩的民间茶馆。

在成都的茶馆有个奇景:早上五六点钟,茶馆便陆续有客人光顾,甚至到茶馆里来洗漱,然后喝茶吃早点。成都人去茶馆,讲究个"泡",可谓"茶客之意不在茶"。花上十块钱,沏上一杯茶,桌边放个暖水瓶,翻翻报纸,听听鸟鸣……逍遥自在,各得其所。这一泡就是一天的光阴,更有甚者直至凌晨。即便如此,老板也不会表现出丝毫不满。来茶馆,享受之盛要算是掏耳朵了。掏耳时,弄得你浑身痒痒酥酥,非常受用,还可做头部、肩部、颈部按摩,常常是掏着掏着,茶客已酣然入睡,鼾声大作。

小憩片刻,正是茶香四溢、茶味儿正浓之时,"龙门阵"便也正式摆开来。茶客们可从三皇五帝一直聊到油盐酱醋,也可以从UFO一直说到阎王老爷。老友新知,一进茶馆皆是谈友,大事小情都能说个天方地圆。龙门阵伙着摆,茶钱各付各。茶水淡了,茶客才神清气爽地回去。

提到茶馆,自然不能落下麻将。美国《时代》周刊曾用乐山大佛、熊猫及一男一女坐在四川地图上打麻将为封面。不难看出,这是美国人眼中的四川特色。到了晚上或是周末,一些茶馆里如火如荼的搓麻场面,凭借谁看到了,都要手痒的。更让人不可思议地是,四川的麻将,两人可以打,六七个人亦可"血战到底"。

土生土长的成都人小米便用"走到哪打到哪"来形容自己家人对于麻将的钟爱,爷爷通常一大早便去露天的茶馆和他的同龄人打麻将;父母尚未退休,下班后多是和邻居或是将就着和爷爷一起过过瘾。但到了周末,他们是一定会到茶馆里一决高下的。至于小米,虽然没有父母这般痴迷,但朋友聚会的时候,还是会打上几圈的。他们选择的场所多是环境优雅的茶楼、茶坊之类。在这里,茶品包罗万象,编织考究的沙发式藤椅配以厚实的腰枕,大厅里播放着轻音乐或钢琴演奏,浴足、修脚、桑拿等服务更是一应俱全。消费的人群,也多以年青人和中年人为主。

其实,无论是茶馆抑或是茶楼,它们都是人们生活的载体,更是人们生活方式的最好呈现。如果说茶水让人解渴,那么茶馆让川味儿得到充分地发酵。

广州茶楼式生活

广州人嗜好饮茶早已成了传统,因此在这里,早上见面打招呼,问候早安的代名词则变成了"饮左茶未"。(您吃早茶了吗?)饮茶已不仅仅是广州人的生活习惯,更成了一种生活方式,而广州的茶馆也自然成了城市的招牌标识。

"茶馆?广州只有茶楼,没有茶馆。"小雨一语道破了广州茶楼的最大特色。广州人说饮茶,其实不仅是喝茶,还包括吃点心。"去茶楼最主要的就是吃点心,从点心的制作和品种就能看出茶楼的品位。"在小雨的印象中,广州人最在乎的就是茶楼里的点心,甚至连装修都是次要的。

曾在北京读大学的小雨如今已回到广州工作,回想起在北京的求学生活,小雨感慨到:"初到北京时,广州茶楼里的小点心一度成了我最想念的食物。"那时,每每看到北京街头"广式下午茶"的招牌,一种莫名的亲切感都会使她倍感温馨。她也经常叫上同学好友一起去品尝家乡的味道,即使有时不够正宗的味道会打消她的好兴致,但她依旧乐此不疲地尝试着。

广州的茶楼是幸运的,比起北京的茶馆和杭州的茶座,这里变化似乎最小。在北京,年轻一代们都早已淡忘了茶馆这个名词,在杭州,茶座等新兴形式也正在像当年的酒吧一样成为时尚、精英一族的休闲场所。但在广州,茶楼里听到的、看到的、闻到的依旧是多年积淀下来原汁原味的生活味道。除了从服务员用小车推着点心供餐到多了即点即蒸的点心,小雨几乎想不出更多茶楼里的变化。也许从另一个层面上说,茶楼已经成了广州土著们正在有意维护的一块精神自留地,因为只有在这里,忙于生计的人们才愿意停下脚步感受和享受生活的恩赐。

小雨已经记不清第一次到茶楼的情形了,但这并不稀奇,因为大多生长在这里的人都不会记得自己与茶楼的第一次亲密接触。茶楼在他们的生活中就像自家的客厅一样理所应当。在小雨的印象中,除了天气原因,茶楼里一天三茶(早茶、下午茶、晚茶)的时间总会客源不断。"一般有闲暇时间的老人都会喝早茶,这是广州老年人主要的休闲方式,像我们这些晚睡的"夜猫子"主要饮下午茶和晚茶,其实三茶的内容都差不多,有些茶楼整天都会供应早茶的点心。"小雨说着例举出广受欢迎的小点心:虾饺、烧卖、牛肉丸、蛋挞、肠粉、凤爪,即使听听这些名字,似乎都能想象出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品尝这些点心的惬意。有些老人甚至只点一壶茶、两块芋头糕或萝卜糕就能坐上半天。如果在其他地方的茶馆里,这恐怕要遭到服务员的白眼,但在广州,这样"一盅两件三小时"的惬意生活已经成了每个人都认可的生活方式。

广州茶楼和其他城市还有个明显不同,就是这里虽嘈杂,却并没人打牌。"大家只聊天或看报纸。"用当地话描述就是"吹水",小雨解释说,"吹水"就是吹牛聊天的意思。

如果请你当导演用影像来表现广州的茶楼,你会选择怎样的场景?面对突如其来的问题小雨有些不知所措,不过,她很肯定地说:"一定会有很多人,声音嘈杂,但是大家都吃得很开心。"

成都泡出来的味道

解放前民间曾有这样的说法:北京的衙门多,上海的洋行多,广州的店铺多,四川的茶馆多。可以说,茶馆对于四川人来说,已不仅仅是一种消费,更是一种生活方式。

曾多次去成都旅游的李玟,用"市井"来形容成都的茶馆--慵懒的茶客闲散地靠在藤椅上,穿着短裤,光着脚丫……"其实越市井的东西,在生活中占的比例就越高,反映的越是生活化的东西。"李玟这样理解着她对于市井的含义。诚然,在这里,不论是风景名胜之地,还是闹市街巷之中,到处可见富有地方色彩的民间茶馆。

在成都的茶馆有个奇景:早上五六点钟,茶馆便陆续有客人光顾,甚至到茶馆里来洗漱,然后喝茶吃早点。成都人去茶馆,讲究个"泡",可谓"茶客之意不在茶"。花上十块钱,沏上一杯茶,桌边放个暖水瓶,翻翻报纸,听听鸟鸣……逍遥自在,各得其所。这一泡就是一天的光阴,更有甚者直至凌晨。即便如此,老板也不会表现出丝毫不满。来茶馆,享受之盛要算是掏耳朵了。掏耳时,弄得你浑身痒痒酥酥,非常受用,还可做头部、肩部、颈部按摩,常常是掏着掏着,茶客已酣然入睡,鼾声大作。

小憩片刻,正是茶香四溢、茶味儿正浓之时,"龙门阵"便也正式摆开来。茶客们可从三皇五帝一直聊到油盐酱醋,也可以从UFO一直说到阎王老爷。老友新知,一进茶馆皆是谈友,大事小情都能说个天方地圆。龙门阵伙着摆,茶钱各付各。茶水淡了,茶客才神清气爽地回去。

提到茶馆,自然不能落下麻将。美国《时代》周刊曾用乐山大佛、熊猫及一男一女坐在四川地图上打麻将为封面。不难看出,这是美国人眼中的四川特色。到了晚上或是周末,一些茶馆里如火如荼的搓麻场面,凭借谁看到了,都要手痒的。更让人不可思议地是,四川的麻将,两人可以打,六七个人亦可"血战到底"。

土生土长的成都人小米便用"走到哪打到哪"来形容自己家人对于麻将的钟爱,爷爷通常一大早便去露天的茶馆和他的同龄人打麻将;父母尚未退休,下班后多是和邻居或是将就着和爷爷一起过过瘾。但到了周末,他们是一定会到茶馆里一决高下的。至于小米,虽然没有父母这般痴迷,但朋友聚会的时候,还是会打上几圈的。他们选择的场所多是环境优雅的茶楼、茶坊之类。在这里,茶品包罗万象,编织考究的沙发式藤椅配以厚实的腰枕,大厅里播放着轻音乐或钢琴演奏,浴足、修脚、桑拿等服务更是一应俱全。消费的人群,也多以年青人和中年人为主。

其实,无论是茶馆抑或是茶楼,它们都是人们生活的载体,更是人们生活方式的最好呈现。如果说茶水让人解渴,那么茶馆让川味儿得到充分地发酵。

杭州西子湖畔的绝妙点缀

说到杭州的茶馆,可以追溯到南宋时期。那时,偏安江南一隅的小朝廷定都临安(今杭州),统治阶级追求的安逸生活使杭州这个产茶地的茶馆业随即兴旺起来,马上发展成"处处有茶坊"的壮观景象。而如今,茶馆依然是杭州最有特色的城市地标。

杭州的气候和水质不仅养人也同样养茶。在杭州,水是灵魂,只有这样优厚的自然条件才能培育出上乘的好茶,所以,在杭州茶馆里,水是道具。

据统计,杭州坊巷间共拥有近千家茶馆,这样的密集度,即使放眼全国也依然是数一数二的。从星罗棋布般散落在杭州城里的茶馆就可看出杭州人对茶馆的依赖与钟情。就像法国巴黎街边的咖啡店,德国慕尼黑路边的啤酒屋一样,中国杭州的茶馆也成了所有游人不能错过的体验。来自北京的郭杰就是在旅行时爱上了杭州茶馆里的这份闲情逸致。"那里的茶馆有种让人若即若离的意境之美,无论是过于浓情的咖啡馆还是过于热情的酒吧都敌不过那里的雅趣。"

在杭州悠然地享受了一个月的郭杰最终弄清杭州茶馆的布局,他总结为"一个中心,一枝横斜"。以西湖为中心,环沿西湖的南山路、湖滨路、北山路,又旁逸斜出沿曙光路、龙井路、梅灵路、茅家埠迤逦而去。用郭杰的话说,慢慢地走,细细地品,可谓茶与风景,相看两不厌。

茶的自然之道


茶叶吸收天地灵气,不为世俗污浊所染,细心品饮,可洗涤自身,净化自我。茶有天地自然之妙,需细细感悟。

茶向与禅紧密相连,禅的要求是用静的思想泡茶、品茶,茶性本自然,只有懂得自然之道,不带丝毫浮躁之心,身正心静,才能于茶中自然得道。

饮茶时要注意充分了解茶的基本知识,要仔细分辨茶的种类,尤其是一些生长在特殊环境下的茶,比如牛肉,马肉,武夷山,狮峰,普洱等,因为特殊的生长环境,赋予了茶特有的一些品质,要将这些品质在饮茶时品味出来。

饮茶时要懂得茶性的轻重,如云南的大叶种生茶为重,乌龙茶次之,再然后是龙井碧螺春等明显的“轻”茶,轻重为自然,要在品饮中加深对轻重的理解。

在闻香时需要闭眼,静心,将喧嚣排除在外,轻吸或者深吸,感悟茶香的自然香型。

在冲泡的时候,要注意茶汤不能太冷太热,要讲求适中。在喝时一次不可太少,太少不足以浸润味觉,感官上难以辨别茶中真味。咽下时顺其自然,顺喉而下,回味其韵。好茶,茶汤当清亮,香中有韵,舌下生津,回甘味浓。

在品茶时要注意环境,或独处小院,或开阔茶席,需能看到清明天地,天地中最好有鸟语花香,这等环境中品茶,能更为自然的借茶生慧,通达天地。一杯茶是一个契机,当我们心中所想,与茶契合一处,便可逍遥。

自然茶道


一位朋友喜欢插花,称插花艺术为花道。插花也是道吗?曾经这样询问朋友,朋友善意微笑,说自然是的。草木本佛体,枝叶是手臂,所以只可赏,不可折,在欣赏的过程中不断调配,搭配出最美最自然的样式,这是一份虔诚,所以是道。

于是我想到了自己喜欢喝的茶,总会有同好说茶有茶道,我向来不以为意,我喝茶,只是喜欢茶的色香味,喜欢喝茶时的难得清闲,听朋友说到插花的自然与虔诚,我有些触动,我不懂茶道,不过一直以来,自己最喜欢的喝茶时的从容闲适,不就是一份自然,不就是一种道吗?

藉此深入思索,饮茶与插花,有太多的相似,在饮茶的时候,在茶花的时候,都需要保持自然,自然的心态,自然的姿态,只有自然,手才会稳定,眼神才会明亮,才会细致的观察到插花艺术最细微的美感。饮茶同样如此,只有自然,心态平和,才能更为清楚的体会到那香那甜,使那份香甜,毫无阻碍的、充分浸润周身每一个角落。

茶艺表演,我不懂,但喜欢看,开始不懂,看得多了,发现茶艺师的动作浑然天成,自然的如同飘逸的云一样,一丝不苟的做完一整套动作,茶水初沸,尚未入口,人已醉了。

自然之道大约就应该是这样,自然的做该做的,自然的品味眼前的,自然的回想,自然的展望,自然的感激,自然之道便是茶道,饮一杯茶,心头一片轻松自在,于是茶香更浓,笑意更浓。

茶“道法自然”的时令茶酒


“端午节,天气热;五毒醒,不安宁。”——这是我们江浙一带的端午节谚语。我总认为,很多传统习俗的产生不是没有缘由的,也不仅仅只是传说、迷信那么轻巧,而是有更加科学的季节依据,顺节气行事,就是从前农业社会“道法自然”的智慧。端午节饮雄黄酒也不是《白蛇传》中“白蛇喝了雄黄酒以后显出原形”一个故事而已,雄黄含硫化砷,具有抗菌与驱逐吸血虫的作用,在这个蛇虫百脚齐出动的季节,喝一点点雄黄酒不是抗菌解毒的民间偏方吗?那么端午茶呢?绍兴的传说端午茶是为解端午酒而设的“时令茶”,杭州人没有喝端午茶的习惯,而来自浙南遂昌的同事又说她小时候听说过端午茶,为此我去拜访了方回春堂的老中药师陈学群师傅。

【端午茶没听说,清热消暑茶倒有不少】

陈师傅六十开外,在中药行业工作了40多年,现在方回春堂药店担任“头柜”,老字号大药铺都设有头柜、二柜、三柜,头柜是第一个面对顾客的专业服务人员,精通业务知识,对顾客提出的任何问题都要能对答如流。我也是第一次领教头柜的厉害。打开话匣子,一下子想起了很多小时候的事情,我对陈师傅说自己是嵊州人,以前夏天家里喝一种茶,用方言发音叫“牛季露”,有一股浓浓的药味。陈师傅马上说,“有的,学名叫‘刘寄奴’,口感是不太好,我们这里也有的。”果然是对答如流啊!

【雄黄酒不能喝,但可以拿来消毒外用】

先请教端午酒。陈师傅说,雄黄有毒,现在都不建议喝雄黄酒,以前的人喝雄黄酒也只是喝一点点而已,主要是喷洒消毒用的。雄黄的消毒功效真的很好,蛇闻到雄黄的味道都要昏掉的,所以啊,一些住在花园别墅或者楼房底楼的人家,如果附近有蛇虫百脚出没,端午节这天在地下车库、房前屋后洒点雄黄酒还是有用的。除此以外,可以自制一瓶雄黄药水备在家里,有蚊虫叮咬或无名疱疹,蘸取一点雄黄药水搽一搽就好了。端午节前后,很多老年人都要来问问的,有没有雄黄卖,以前家家户户都要备一瓶雄黄酒的,我们家里现在都有的,具体做法是把一包雄黄粉泡到一小瓶白酒里面,再放一个大蒜头进去就好了。

由于《药品法》对雄黄销售有严格的规定,普通市民平时很难买到雄黄。一些大药店为了尊重民俗,往往会在端午节这天临时出售雄黄。方回春堂也是在每年的端午节“极限量”供应雄黄,原则上每人限买两包,每包1.5克,价格也很便宜,只要一元一包。

雄黄酒的药用:无名肿毒、带状疱疹(民间俗称蛇缠,是一种神经性病毒)、蜈蚣蚊虫蜜蜂叮咬等等,有消肿祛毒之效。

【端午茶没听说,清热消暑茶倒有不少】

陈师傅说杭州人不喝端午茶的,所以没有一个端午茶的正宗配方,但是浙南东阳、义乌一带有一种端午茶,是用六月霜和青蒿作为配方,有清热解毒的功效。

关于端午茶虽然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但“端午临中夏”,天气一天比一天热了,我希望陈师傅给我们推荐一些凉茶配方,端午节能喝,端午之后喝了也有好处的凉茶。陈师傅说我前面提到的“刘寄奴”,也叫消饭花,它有消食祛暑的功效,如果端午节这天粽子吃多了喝喝刘寄奴作为端午茶消食也是不错的,哈哈。

讲到凉茶,方回春堂的春夏季礼数茶(从每年的5月1日到10月1日)就是一种名为“六月神仙茶”的药茶,配方由青蒿、六一散(滑石粉和甘草按6∶1兑成)、荷叶组成,有清热解毒消暑降浊利湿的功效。让客人进门便有口茶喝是老底子药铺的待客礼数,“六月神仙茶”是方回春堂春夏季的礼数茶,秋冬季的礼数茶选的是“决明子苦丁茶”。

方回春堂供应免费凉茶已经有些年头了,药店一楼进门边上有个茶桶,病人、街坊或过往游客皆可自取一次性杯子倒一杯清凉药茶饮用,闻着清香四溢的中药味,喝一口“六月神仙茶”,是一种很特别的享受吧?盛夏时日,“六月神仙茶”茶桶旁的垃圾箱里一天可以积起三四千只杯子。

也有的顾客在喝完免费凉茶后,顺便买上几包“六月神仙茶”配方带回家喝,一元一包,倒入水壶煮一煮或直接用开水泡,作为夏日的饮用茶,比喝白开水好多了。另外还有消暑茶(刘寄奴、银花组方),三花清凉茶(杭白菊、黄菊花和金银花组方),莲心茶(莲心)等凉茶配方,都能清热解毒、利湿消暑和泻心火。

【杨梅酒可消暑,很多中药都不能入酒】

眼下杨梅开始上市了,看着这种紫红色浆果,就会令人产生嘴巴吃到酸味的条件反射。买来杨梅浸酒也是这个季节许多家庭都要做的一件事情,我问陈师傅,杨梅酒的功效到底如何?陈师傅说,杨梅在百果中是最没有禁忌的一种水果,比如有些人不能多吃桃子,但吃杨梅没有问题,多食不仅无伤脾胃,且有解毒祛寒之功效。杨梅有多种药用价值,具有消食、御寒、消暑、止泻、利尿、治痢疾以及生津止渴、健脾开胃、除烦愤恶气等作用。腹泻时,取杨梅熬浓汤喝下即可止泻,具有收敛作用。因为杨梅是季节性水果,用白酒浸泡便于长时间保存。大热天感到胸闷乏力时喝一点杨梅酒,有一种特别舒服的感受,会顿觉气舒神爽,消暑解腻。

最后,向陈师傅请教有没有中药可以入酒消暑,陈师傅说,芳香型的东西一般不能泡酒,因为中药是上升的物质,而酒属于下沉的物质,在中医当中,阴阳不调就不好了。

感悟茶道,在于自然


大自然,被称为氧吧。在那里,我们可以自由自在地呼吸,自由自在地奔跑。所以,我们都喜欢大自然的怀抱。我也喜欢大自然,更感恩大自然无私地馈赠。茶,便是来自于大自然的产物,它像是落入凡尘的精灵,超凡脱俗,惹人喜爱。

闭上眼闻茶香,慢啜细饮轻呷,似也能触及草木的灵韵美,感受到了属于自然的味道!茶道是什么?在我看来,茶道即是自然。自然代表着和谐,茶道的真谛是万事万物的融合与和谐。

感悟茶道,即是感受自然,享受和谐。

一盏茶,弱者在茶里学会坚强;一盏茶,利益熏心者在茶里学会了看淡;一盏茶,追求功名者在茶里懂得了坦然。

天下茶品千千万,不同的茶品蕴含着不同涵义的茶道,而茶道的本真即是和谐。绿茶,浮浮沉沉,终归于沉寂。黑茶,又名为生命之茶,即使颜色深沉,显得污浊不堪,但其仍然不改初心,醇厚如斯,无茶能及。红茶,看似艳丽多彩,如同激荡与热情的生命,却让人平心静气。黄茶,黄汤黄叶,嘉木之气,自然之味。

中国是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和谐,就能保障世事太平。品茶,可使人内心平和,使人心舒坦。如若人人都可通过品茶来净化内心的污秽之气,那么,养成品茶的习惯,便可度无忧生活,时时感受自然之气。

习茶之道,感悟茶道,在于自然,在于和谐。

道法自然,浅说中国的茶艺茶道


想了解《道法自然,浅说中国的茶艺茶道》知识吗,丰富的《道法自然,浅说中国的茶艺茶道》内容等你来看!

中国茶艺历来表现为三种形态:一是潇洒自如品茗,以喝一杯好茶为依归,追求精神的愉悦;二是经营性茶艺,如茶馆、茶楼、茶店、茶坊的技巧,四川的盖碗茶和长嘴茶壶冲泡。三是表演性茶艺。

我们国人不喜欢形式之约束,喜欢行止随意,意态潇洒,茶的发展,一如禅宗演变史,从严整的规范,逐步解构,文人士大夫各取所需,儒道入禅,合乎世风道统,而又潇洒风流,孟浪狂放,一发而不可收。所谓大道无形,道法自然,逐渐形成不同形式的茶道。

在日本,日本什么东西都称之为道,除了茶道,有剑道,花道等等,似乎给人感觉上,他们对什么都充满一种敬畏,一种想从某一具象里谋求格物致知,终极关怀一般的执拗。自北宗禅入茶,综合以神道,民俗,更有这个民族的某些特性,对于抹茶的残缺美的追逐,形成个性鲜明的日本茶道,庄严的仪式感,看似刻板却虔敬的事茶动作,在茶中不断磨练自身,成为一种修行。

而今的中国茶界很多时候不敢轻易言道,道的高深,遥不可及,一度让人产生虚幻而望而却步,所以我们一般将具象称之为艺,然则一到艺的层面,让人不觉又有表演的成分居多,深思的,内省的成分似乎就弱了。

茶人饮茶,首先要求诚意正心,主敬存诚,不仅是对茶的恭敬,也是对人的恭敬,对事的恭敬,对道的恭敬,这样才有资格谈茶论道。作为茶人,对茶的尊重,对水的尊重,对茶器的尊重,对茶汤的尊重,才能领悟茶中的道理。

而饮茶的技巧则是对茶汤的品尝、鉴赏,对色、香、形、味、韵的体味。饮茶技巧也包括以茶待客的基本技巧。泡茶、饮茶的艺术高于技巧。技巧是基本、浅层次的,而艺术属美学范畴,属实用美学,休闲美学,生活美学领域。

茶艺的重点在“艺”,重在习茶艺术,以获得审美享受;当代茶道的重点在“道”,旨在通过茶艺修身养性,参悟大道,静心雅志,构建和谐。茶艺的内涵小于茶道,茶道的内涵包容茶艺。但茶艺的外延大于茶道,其外延介于茶道与茶文化之间。

茶艺与茶道结合,艺中有道,道中有艺,是物质与精神高度统一的结果。为了让身体与生活的运作上轨道,使自己的道德内涵提升凡是看得见的东西,表演的东西都是“艺”;隐藏在“艺”过程中,看不见、摸不着而事实存在的东西,就是“道”。“道”以艺呈现;“艺”因道而存在。“道”、“艺”是相辅相成,没有“道”的艺,不能成其为“艺”;没有“艺”的道,是不能说明其为“道”。领悟到一切归于大自然,才能谈诚意正心,才能进入无忧的禅境,这是一种王道的精神。

本文《道法自然,浅说中国的茶艺茶道》不知道是否有帮助到您呢,更多相关精彩内容可以查看网站其他栏目!

茶中的自由


想了解《茶中的自由》知识吗,丰富的《茶中的自由》内容等你来看!

茶,生来为茶,无关雅或俗。只是喝的人多了,就喜欢将其分门别类罢了。

茶道贵在随意随心,茶不必精,量家有之;水不必贵,以法为上;器不必妙,宜茶为佳。贫穷人家品茶,不在乎茶叶如何,器具如何,品出的是生活的茶味。文人雅士品茶,讲究茶叶质量、泡茶用水以及茶席设置,一番讲究后,品出的雅兴之味,却更多的是来自于其所在的布置与环境。

没有人喜欢束缚,没有人喜欢条条框框。然而,我们却喜欢用枷锁框住自己,这也不能做,那样不能做。犹如品茶时的那些讲究,倒茶七分满,需要双手奉茶,泡什么茶叶就得选择与之搭配的茶具,等等。我们明明只为随心随意地喝茶,却被这样或那样的“规矩”绑住了手脚。

喜欢许巍那首《像风一样自由》。风,是自由的,在广袤的平原,在潺潺的小溪,在峻岭的高山之巅,风无处不在,无孔不入。品茶亦可令身心感到自由。抛却所谓的规矩,随心所欲地品茶,只要自己内心是快乐的,为什么要在意别人的看法?

茶可醉人无需酒。喝茶,醉的是心。一杯一杯地饮,渐渐地便离不开了。品茶,成为了难得的无拘无束的时刻,任身心在思绪中徜徉,伴随这丝丝缕缕的茶香,越过高山,跨过蜿蜒的河流,栖息于古茶树之下。

关于本文《茶中的自由》的内容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知识,可以关注我们!

黑茶与菊花:自然本真之美


黑茶,属全发酵茶,一般经杀青、揉捻、渥堆、干燥四道工序制成。茶色黑润,汤如琥珀,香味醇厚,质高价廉。菊花,历来被视为孤标亮节、高雅傲霜的象征,深受文人雅士的喜爱。

由于现代社会经济的快速增长,物质生活的提高,人们追求生活的方式有所改变,不再满足于是否营养,而转向自然、绿色、健康的消费观念,呈现出回归自然、回归质朴的趋势。黑茶,因其良好的药用功能,以及质朴、自然的品性成为调节都市人生活的一剂良药,现今黑茶就是返璞归真、健康生活的代名词。

菊花神陶渊明是古代最出名的隐者,一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成为历代隐士的生活追求,然社会的风雪总是试图压垮他们,使他们不得不像菊花那样坚韧的生长。如黑茶一样质朴、本真,又如菊一样坚定地面对各种各样的困难,这就是古代的隐者,中国历代文人生活的隐忧。

清代大臣陶澍,自幼与茶为伴,最大的爱好就是试泉与煮茶,他曾言:茶品喜轻新,安茶独严冷。古光郁深黑,入口殊生梗。有如汲黯戆,大似宽饶猛。以黑茶之品写为人为官之道,揭示因知君子交,味淡情斯永的人生哲理。

品茶赏菊,在人生至味中,感知历史的沉淀,领悟生命的本相。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