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中国,舌尖上的黑茶!

发布时间 : 2019-11-12
黑茶的茶梗 黑茶的茶意 黑茶的炒茶

【www.cy316.com - 黑茶的茶梗】

据唐杨晔《膳夫经手录》记载,唐朝时,安化所产渠江薄片,已远销湖北江陵、襄阳一带。从唐朝开始,安化黑茶便开始了漫长的贡茶、官茶史。

五代毛文锡的《茶谱》记有:渠江薄片,一斤八十枚,又说谭邵之间有渠江,中有茶而多毒蛇猛兽……其色如铁,而芳香异常。这种黑褐芳香的茶,在当年即名扬千里。宋时,安化唯茶甲诸州县,因而在安化设置了以米盐布换茶的官市。

从明至清,茶叶都属于朝廷的计划供应商品,而四川茶、汉中茶在明代是朝廷的定点生产商品,利厚畅销的安化黑茶很快让二者市场冷落。明朝嘉靖三年,即公元1524年,明御使陈讲疏奏云:商茶低伪,悉征黑茶……官商对分,官茶易马,商茶给买。而据《明史食货志》记载:神宗万历十三年,即公元1585年,中茶易马,惟汉中保宁,而湖南产茶,其直贱,商人率越境私贩。可见,当时黑茶的兴盛。

由古及今,位列官茶贡茶的安化黑茶,已成为21世纪大受推崇的健康饮品。其独特的加工过程,尤其是微生物的参与使其具有明显的养生效果。

黑茶,以其细腻醇和的口感,促进调节新陈代谢等养生作用,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喝茶人所认可。2008年黑茶中的安化千两茶制作技艺,和茯砖茶制作技艺,成功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更加使得黑茶成为了茶业里的潜力股。近年来,黑茶的整体价格与销量逐年增长,成为了许多陈茶收藏者的新宠。

舌尖上的中国,舌尖上的黑茶

中央电视台以美食为主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曾引发了广大群众的共鸣,也在全国刮起了一阵‘舌尖风’。然而,世界只有中国有,中国只有安化有的安化黑茶,其特别的口感,健康的品性和悠远的文化积淀,使得近两年火爆全国,也成为中国茶文化的代表之一。WWW.cY316.cOM

中国茶叶历史悠久,发于神农,闻于鲁周公,兴于唐朝,盛于宋代直至今日。中国茶文化糅合了中国儒、道、佛诸派思想,独成一体,是中国文化中的一朵奇葩,芬芳而甘醇。万里茶路,神秘之饮,汲取安化神秘风烟之灵气,凝聚千年时光沉淀的芳华,黑茶的隽永醇香飘洒于现代社会,融入大众视眼,成为雅俗共赏的时代珍品。

中国黑茶神秘之源

北纬30°,湖南中北部,溪流密布,崇山峻岭,云雾缭绕,6-7亿年前形成的“奇观”冰碛岩上盛开朵朵“金花”,黑茶的独特非凡自然天成。安化黑茶是湖南黑茶中的典型代表,它是真正的发酵黑茶。经茶马旧道人驮马扛、日晒雨淋,风味一起,隽永深厚的黑茶香融于坚忍不拔的茶马人情,酿就万里茶路上的茶饮。

自然天成的珍品,时光雕琢的品质

非凡的自然条件赋予安化黑茶独特的品质。资源稀缺、品饮保健、收藏增值,千百年前被边疆人民奉为“生命之饮”的安化黑茶,近年来也深受内地懂茶爱茶之人青睐。安化黑茶琥珀汤色、芬芳四溢、甘甜醇厚……观之赏心悦目,闻之陈香隽永,品之回味无穷,且随时光沉淀越陈越香,是时光与自然共同成就的珍品。

老黑茶需静品,感悟茶真味、本茶味、自然味。老黑茶是爱茶懂茶之人的知己好友,安化老黑茶口感越发厚滑,茶汤越发红亮,香气更显深沉,有着一般黑茶无法超越的独特滋味与陈韵;黑茶这种随着年代久远逐渐变性而不变质的独特品质,使收藏变得有意义,而且越老效果越明显。

老黑茶,已经不在是单纯的茶饮,更蕴含深厚的文化意境。沉淀心灵,用恰到好处的心境品一杯安化老黑茶,感悟千年文明沉淀的隽永茶香,静享怡然自得茶世界,亦是一种独到的生活品位。

cy316.COM精选黑茶阅读

舌尖上的黑茶 千年沉淀的醇香


舌尖上的黑茶千年沉淀的醇香

一花一世界,一茶一天堂;一笑一尘缘,一茶一世间;一杯黑茶带给我宁静,心中人使我充实,遇到这样一杯好茶,就如同遇到一个对的人,必须机缘巧合,然后一直在心中祈愿,换得一个不早不晚刚刚好。

若有闲暇,我想一书、一茶、一整天。偶尔看书饮茶,偶尔听风看景,慢慢的把这一天消磨掉。即使没太大的收获,却找到了久违的真实的自己。

生活的最高境界,不是坚守平淡,而是以一颗平和浅淡的心,安然轻放每一寸光阴,乐享每一杯黑茶带来的醇和甘甜,把生活过得简单、精致。

人生就是这样,所有的快乐都终将过去,所有的忧伤也都将过去。所以不必苦苦纠缠一件事或一个人,他们都终将离去。

缘合则聚,缘灭则散,不执于苦,不执于乐,不悲过去,不贪未来,怀平和之心,恬淡的活在每一天。就如同黑茶一般有浓淡,有冷暖,人生亦是如此有起伏,有悲欢。且饮一杯黑茶,任所有的开心、不快都随茶叶沉淀,心头了无牵挂。

人生总得有一次为了自己的喜好去努力一回,就如黑茶,不勇敢地跳进沸水中怎么体现自己的价值呢?人本身也和茶叶一样,只有经历了各种各样的经历才能让你慢慢明白慢慢出彩,煮掉最初的涩,煮出该有的味。

懂黑茶的人都知道,这样的好茶是慢慢品出来的,就如人生一样,不经历几起大喜大悲大起大落便不能悟透人生,便不能宠辱不惊,去留无心。

追求繁华三千,终会等来尘埃落定,心中太多牵挂,终会归于宁静。不如,围炉论禅,煮茶论道,活在当下,捧一杯黑茶,无需言传,就能意会其中的快乐!

茯茶调饮|煮一杯蒙古奶茶,寻味舌尖上的草原味道


奶茶,一直是蒙古族最传统的饮食之一,都说“一日三顿饭”是不可少的,但在蒙古族却是“一日三次茶”。茯茶君之前为大家推介过一款简易版的奶茶调饮法,只需将茯茶的醇厚与牛奶的香浓巧妙融合,便会调出一杯温和醇香的奶茶。今天,终极版之——如何煮一杯正宗的蒙古奶茶新鲜出炉,快点学起来吧~

现做出来的奶茶,有着醇厚的香味,也有着绵滑的滋味,那么,一杯正宗的蒙古奶茶烹煮起来方便吗?跟着茯茶君做一做就知道啦……

茯茶调饮小配方

将备好的茯茶装入茯茶包中,水烧开后将其放入锅中,再改用小火烹煮5分钟左右(茯茶君建议茶与水的比例为1:80,也可根据个人喜好稍作调整);加入适量牛奶继续熬制(茯茶君建议茶汤与牛奶的比例为2:1,煮出来的奶茶茶味稍浓,也可根据个人口感适当调整);待奶茶煮沸腾后,根据个人口味按顺序适当加入牛肉干、炒米、黄油、盐等调味。

温馨提示:要用长勺将茶汤不断向上扬起,使茶汤与牛奶能充分混合,至茶乳交融、香气四溢时奶茶即可出锅;

一杯香醇的蒙古奶茶已上桌,扑鼻而来的是奶香,但先入口中的却是浓醇的茶味,淡淡的茯香融合着浓浓的奶香,一颗颗金黄色的炒米如繁星般点缀在奶茶表面,让人垂涎欲滴,细细品尝,口感醇厚,入口咸酥,煮后的牛肉干,虽没有之前那般坚韧,但也不失嚼劲。这样一杯蒙古奶茶,您有心动的感觉吗?

品惯了茯茶的醇和;喝惯了牛奶的香甜;尝惯了牛肉干的油润;您可有试过它们融合后的滋味?

黑茶不仅在舌尖,还利于生活


说到“黑茶”茶人们,想必此时舌尖似乎泛过一口醇和,一缕滑润。黑茶在口感上不仅有独特的腔味,在生活中也能帮助我们消解一些小困难!

1、对治疗习惯性便秘有一定的效果

春季是肠胃病易发时节,热饮黑茶,特别是陈年黑茶对治疗慢性肠炎有较好的效果。同时,饮用黑茶可消除腹胀,有治消化不良之妙用。

2、黑茶洗头可止痒秀发

黑茶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茶多酚、茶多糖及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其中,蛋白质、茶多糖、维生素及矿物质等是毛发生长的必须营养成分,茶多酚等物质又具有抗菌,消炎,抗过敏等作用。因此黑茶茶汁是天然的营养护发香波,具有祛屑止痒护发的功效,长期使用可使您的秀发洁净而具有光泽。

3、黑茶泡脚能迅速缓解疲劳、除臭抑菌

黑茶中含有丰富的茶多酚、茶多糖及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茶多酚、茶皂素等有抑菌、抗过敏等作用;黑茶中的芳香物质又有除臭、消炎等功效。而且黑茶具有很强的兼容性,或者可选择适当的中药如杜仲等与之调配,制成药茶足浴液,作用于足底经络,达到全身调节的目的。您根据需要熬煮适当浓度的黑茶,茶汁或者配以中药,以约35~40℃水温泡脚,可以迅速缓解疲劳,恢复体力,除臭抑菌。

4、对睡眠不好的人有一定的效果

有些睡眠不好的人对咖啡因有抵抗,可以喝些黑茶有助睡眠。

浅谈安化黑茶的品鉴价值(上)


对于价值的定义主要有二:其一,泛称物品的价格;其二,凡有助于促进心绪愉悦,并因此氤氲起道德上的善,便是价值。显然,本文所指的品鉴价值属于以真、善、美为追求的理想感知,且持此以为衡量的准绳规则。

至于安化黑茶的品鉴,一直为茶界所忽视。这种忽视并不代表茶界刻意对安化黑茶的不敬,而是因为近代史上可以代表安化黑茶之优秀产品的缺失,使得现代茶人无法全面感知专属于安化黑茶的品鉴价值。

也正是由于这种缺失,茶界对于曾经有着辉煌历史底蕴的安化黑茶之品鉴,一直止步于保健功效的重复强调。以至于,等安化黑茶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完成第一次华丽转身时,人们也不过因为其卓越的保健功效而将它认知为一款保健饮品。仿佛,无论新茶老茶,可以不论口感的好坏,却不能没有功效的暗示。

其实,茶之保健不过是一个健康的背景,所有合格的茶皆有之,没有理由作为茶之品鉴唯一性特征被过分强调。这个道理就好比“没有人会因为一饼茶的保健功效,而动辄花数万元、甚至数十万元的代价去购买”一样,好茶的价值离不开品鉴价值的基础。唯有具备了极高的品鉴价值,才可以激发土豪茶人巨大的任性热情。

如果说:品鉴不分家,品是为品优,鉴是为鉴真。那么在笔者看来,茶之品鉴就应该是:在健康安全的背景之下,通过感知茶给予茶者身心愉悦感之细节,从而彰显鉴别茶之本真的过程。至于品鉴价值的框定往往以好茶为前提,因为只有好茶才具备“真、善、美”的特质,才可以成为茶人理想感知对象。而好茶的概念除了应有的品鉴共性之外,独特的山头信息必不可少。我们只有感知到了好茶的山头个性,才有了好茶与否的衡量准绳。

相比于目前云南山头古树普洱茶的大行其道,由于近代真正安化山头好茶的缺失,安化黑茶的山头概念一直模糊在茶者的苦苦追寻中。好在历史的痕迹还在,文字的记载足够清晰。在这个占地面积4950平方公里,山地面积达82%的梅山文化的发祥地上,从来不缺乏关于山头茶的愉悦意象。毕竟安化千米以上绝对海拔且盛产荒野茶的山头多达一百五十余座,加上得天独厚蕴育好茶的气候、土壤、云雾以及人迹罕至的纯天然环境,铸就了自古安化出好茶的事实。

上世纪三十年代,中国黑茶理论之父-彭先泽先生历时两年考察安化县的茶山,撰写了第一本《安化黑茶》专著,并绘制出了历史上第一张安化县产茶地图。虽然当年因为交通不便的缘故,他并没有深入安化县唯一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六步溪原始次森林,但他依旧论及到了十几个安化品优质佳的“高山茶”山头。如资水南北之辰山、芙蓉山、台甲山、高家溪、马家溪、蔡家山、巫云界、楠竹圆、插花岭、马头门、云雾山、牯牛山、湖南坡等。这些山头上自然生长着的,“叶狭面长,宛如柳叶”的安化原生大叶茶,故有“竹叶茶”之称。或许,历史变迁改变了不少山头的名称,但高山好茶的事实却始终鼓舞着茶人的意志。

虽然,山头茶相对单一的芳香气息不一定完全迎合每一个茶者的意象,但“单一”也代表“简单”,“简单”代表“纯粹”,“纯粹”代表“更鲜明的个性”,代表“更容易被感知”。如野境茶业推出的,取材于安化高马二溪谷雨前荒野春茶的“高马幽境”,大凡有缘而执着的茶者,都可以凭“高马野韵,初心若兰”的清晰感知准确记住高马二溪的山头印象。

其实,抛开茶者个性化口感爱好的权力,茶以“清、雅、淡”为好的道理自古皆知。这一点可以从所有自古至今关于茶的诗词歌赋及茶事专著中得以证实。基于这个认知,一款好茶的品鉴从山头辨识开始是有道理的。(未完待续)

安化黑茶在工艺上的独特性


安化黑茶在工艺上的独特性

安化黑茶有神奇的发花工艺,这是安化黑茶独特、独有的工艺。

安化黑茶加工机理复杂而独特。在加工或存放过程中,以微生物胞外酶为生化动力,从原料到成品,再到成品的贮藏和运输,始终有微生物的化解和代谢,从而形成有别于其他茶类的特殊品质和风味。

茯砖产茶在独特加工工艺过程中产生冠突散囊菌(俗称金花)。“金花”是茶砖内生长的一种金黄色的颗粒状菌落。“茶好金花开,花多品质好”,这是茯砖茶品质上乘重要标志之一。茯砖茶发花的实质就是在控制一定的温湿度条件下,促进茶砖内优势菌——冠突散囊菌生长繁殖,这们进行物质代谢及分泌胞外酶进行酶促作用,实现茶叶色香味的转化,形成茯砖茶特有的风味品质。

1990年代湖南农业大学温琼英教授对茯砖茶“金花”进行了数年年研究,在与英联邦真菌研究所的模式菌株IMI172280(CBS123=WB4222)进行对比后,根据国际植物命名法则,最终将“金花菌”正式定名为冠突散囊菌(EurotiumCristatum),其无性型定名针刺曲霉(Aspieulesus)。根据温琼英、刘作易等的研究,冠突散囊菌能利用多种碳源和多种氮源,在温度20~34摄氏度、湿度70%左右的条件下均能生长,但温度xx摄氏度、湿度xx%时生长较旺盛。在自然界,它以有性传代即以闭囊壳形式存在,我们在茯砖茶里见到的就是它的金黄色闭囊壳(即“金花”)。茯茶发花即“金花”的产生对茯茶的品质形成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表明,茯砖茶发花过程中大量系列的优势菌——冠突散囊菌在利用茶体内可利用的各种基质进行物质代谢转化,完成自身生长发育的同时,分泌了数种胞外酶,催化茶叶内多种物质进行氧化、降解、聚合或转人。这些转化或代谢的产物和茯砖茶内丰富的“金花”共同构成了茯砖茶特有的色香味物质。发花期间,微生物分泌的多酚氧化酶的酶促氧化使得儿茶素含量降低,茶黄素、茶红素、茶褐素的含量明显增加,儿茶素的减少对茯砖茶滋味的醇(或纯)而不涩有积极的作用,而茶黄素的鲜爽、刺激性口感,茶红素的甜醇滋味及其与咖啡碱形成的络合物。发花的作用还使茯砖茶获得独特的菌花香。

湖南农业大学教授、博士导师、著名茶叶专家刘仲华科学研究证明:“安化黑茶虽然与普洱茶同属黑茶,但普洱茶中的微生物为自然界常见的黑曲霉,而安化黑茶中的微生物是不常有的“冠突散囊菌”。”

安化黑茶系列产品中的茯茶,在神奇的工艺过程中产生的一种金黄色的颗粒——金花,是一种对人体有益的益生菌体,是其他地方的黑茶所不具有的,被列为国家二级机密。安化黑茶里的金花,“有平衡人体代谢机能,增强细胞活力的功效;可抵御癌细胞的扩散,抑制癌胞的生长。常饮之,可明显降脂、减肥、美容瘦身、降“三高”,调理肠胃等保健养生的功效。”

茯砖茶制作工艺列入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普洱茶没有发花工艺。

包装的独特性

安化黑茶从远古至今现在都是以篾篓包装为主。

专家论证,西汉墓(公元前23年)出土茶叶用竹篾箱包装就是安化黑茶包装的历史原型。

茶农日常饮用的黑毛茶就是和篾篓型(猫眼篓)挂在梭筒上被生活用火熏烤着,俗称“梭筒篾篓茶”,从远古时代传承下来。

在宋、明清时代,安化黑毛茶运往西北的包装用篾篓,篾篓大包运至陕西泾阳,压制成泾阳茯砖茶再运销至甘肃、新疆等西北地区;为运输方便,晋茶商在清·嘉庆年间与安化江南边江刘姓茶人将篾篓大包改制成紧压“树型花卷茶”,用花格篾篓贴身包裹。晋茶商在清·乾隆年间与安化江南德和茶号创制的茶中珍品“天尖、贡尖、生尖茶”用竹篾篓包装。花卷茶的包装更为独特——花格篾篓。从内到外依次由粽叶→棕片→楠竹篾篓三者组成,在制作过程中茶与包装一次性成形,融为一体,花格篾篓,原始、古朴、大气,独具魅力。既有浓郁的历史感、地域特色,又具有粗犷、博大之美。显示出中国男人的粗犷与大气,豪放与博力,成熟与完美,是中华民族文化性格、完善人格与奋发精神的象征。有人惊呼:花卷茶为“世界茶王”、“世界只有中国有,中国只有湖南有,湖南只有安化有。”

花卷茶制作技艺列入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干燥工艺的独特性

安化黑茶的干燥工艺独特,有别于其他茶类。1、烘焙干燥工艺

安化素有加工火焙茶的习惯。茶农日常饮用的黑毛茶装放在火坑上的篾篓内,用火烘焙,即梭筒篾篓茶。烘焙干燥工艺经过了梭筒篾篓烘焙→焙笼干燥→发展到七星灶烘焙的历史演变。用火焙工艺干燥的安化黑茶,更增添了茶的香、醇、甘、爽等美滋美味。安化先人创造的烘焙干燥是独特的,科学的工艺,不仅有干燥作用,而且有消费作用,饮用安化黑茶更安全可靠。七星灶烘焙干燥安化黑毛茶,采用松柴明火。在七星灶上,将渥堆后的湿坏多次分层叠加,一般加坯层次达7~8层,茶坯从上坯到最后足干要经过长时间的高温高湿作用,其内含物化学成分经过剧烈的水解、裂变、聚合等作用,使安化黑茶滋味变得更加醇和。用七星灶烘焙干燥,一次烘焙量达几百斤、上千斤。七星灶根据北斗七星的原理建造的烘茶灶。茶叶经过七星灶的烘烤,有学者赞誉七星灶烘焙干燥是“将日月星辰纳入灶里,将天地山川溶于茶叶,因此,安化黑茶乃是世界茶叶中的“泰山北斗”。

2、自然晾置干燥工艺

安化黑茶的紧压茶系列产品,部分产品采用自然晾置干燥方法,如安化千两茶踩制后要经七七四十九天日晒夜露,自然干燥;湘尖茶(天尖、贡尖茶等)成篓后也要经过20天左右的晾置干燥。在晾置干燥过程中,茶品内的水分在一种周期性的变温条件下,不断的缓慢蒸发和重新分布,最后达到满足长期贮藏的适度干燥状态。自然晾置干燥工艺过程,实际上也是造就安化黑茶独特品质的重要工序,有学者形容为是“吸天地之精气,聚日月之灵光”。

六堡茶:中国茶叶的活化石(上)


“急烧”也好,“茶急”也罢,它们都在宋元时期退出了历史舞台,却在六堡镇留存了下来,沿袭至今,成为今天研究汉唐茶风的重要资料。

千年前的采茶特色

陆羽在《茶经》中,对采摘茶叶有很明确的介绍:“紫为上,绿为次。”近百年来很多茶人却发现这个说法与实际制茶经验不符,而现代科技的研究结果也表明紫色芽头花青素含量比绿色芽头高50倍甚至100倍。由于花青素给人以苦涩的口感,用富含花青素的紫色芽头制茶,茶汤口感苦涩生硬,难以下咽。现代茶学教材中均有“紫芽不宜做绿茶、红茶”的观点。中国历史名茶太平猴魁的采茶“八不采要诀”里,更是明确指出:“紫芽不采!”

那么,是陆羽错了吗?

陆羽没错,而现代的制茶人不采紫芽也没错。原因是那时的茶叶加工工艺与现代工艺有着很大的差别。据考陆羽时代的茶叶加工工艺是:“晴,采之,蒸之、捣之、焙之、穿之、封之,茶之干矣。”不像现在的绿茶,要趁新鲜喝,也不似红茶的全发酵,而是以蒸汽杀青、捣烂(相当于现在的揉捻)、压制成饼、烘干,再用竹篾穿孔悬挂储存。茶叶的存放在当时是个极漫长的过程,这个过程有可能会是几年的时间,在存储过程中,茶叶自然发酵是很正常的事。

紫芽的茶叶有更丰富的茶多酚和花青素,在缓慢发酵的过程中可以更多地转化出滋味物质、香气物质,花青素的苦涩却在这漫长的发酵过程中减弱了。而一般的茶叶经过这样的存放,滋味物质不断释放,待真正品饮的时候,滋味早已大不如前。于是,陈放得越久,就越显出紫芽茶叶的优势,因此,陆羽方有“紫为上,绿为次”的论断。

用紫芽与绿芽,同样按照传统工艺制作六堡茶,成品经过短期的放置后品饮,紫芽茶的苦涩味远超绿芽茶。但三个月后再试,紫芽茶的苦涩味略有减轻。存放一年后再品,紫芽茶的苦涩感已大为降低,茶汤却更加浓郁,香气不减。存放两年后,再与绿芽茶对比,口感虽仍有一点苦涩,但茶味醇厚,茶气刚猛,回甘悠长,而此时的绿芽茶经过长时间的存放,其口感已远不如前了,无法和久置的紫芽茶比拟。由此证明了用富含花青素的紫芽茶青根据传统工艺制作六堡茶,陈放越久口感越好。

这也是六堡茶越陈越香、价格也越高的原因所在。

黑茶上的金花究竟是什么?


黑茶上的金花究竟是什么?

你看见过黑茶上的金花吗?第一次看见的朋友,一般都会吓一跳,以为自己淘来的价格不菲的黑砖是发了霉的假货。殊不知这金花还是个好东西。

金花,对身体有益的益生菌

安化是中国黑茶之源。我国的第一片黑砖茶,第一片茯砖茶,第一片花砖茶均诞生于安化。其中,又以金花盛开的茯砖茶最具特色。

“金花”的学名是冠突散囊菌,属益生菌,是茯砖茶在特定温湿度条件下,通过“发花”工艺长成的自然益生菌体,俗称“金花”。

在国家标准中,茯砖茶是唯一要求“冠突散囊菌”这项指标的黑茶类品种。经科学研究,“金花”对后发酵茶品质不但没有影响,反而“金花”能分泌茶叶中的淀粉酶和氧化酶,可催化茶叶中的淀粉转化为单糖,催化多酚类化合物质氧化,使茶叶汤色变棕红,消除粗青味。在口味上更加醇和爽口,甜滑回甘。

另外金花对于健康来说,更具有较强的促消化、降血脂、溶解脂肪、调节糖类代谢等功效。干嗅“金花”有一种黄花的淡淡的清香味道;而泡饮时,那种花香便融入茶汤之中,化作茶的滋味而使茶汤更加醇厚微涩,清纯不粗、口感强劲。

“金花”具有促进调节新陈代谢、保健和病理预防作用。因其药效如土茯苓,加上茯茶的口感特别,以“茯”字命名,因此有人误以为茯茶中有茯苓的成分,其实是“金花”的菌花香和其独特的药理作用。

据《明史.茶法》记载,早在明嘉靖三年即公元1524年前,茯茶就被规定为运往西北供少数民族所需的官茶。被誉为“中国古丝绸之路上的神秘之茶”茯砖茶,一度成为我国西北地区少数民族“一日不可缺”的日常生活饮料。

这样的好茶来之不易且值得你好好珍惜,下次遇上有金花的茯砖可千万别错丢了。

屠幼英:黑茶产业未来发展的思考(上)


演讲人简介:屠幼英,浙江大学茶学系教授,长期从事茶叶教学与研究。

近日,以“茯茶产业发展及茶旅融合探索新模式”为主题的第二届国际茯茶产业高峰论坛在西安举行。

浙江大学茶学系教授屠幼英作“黑茶产业未来发展的思考”主题发言。本文为屠幼英教授演讲文字实录。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茶友大家下午好,刚才已经听了好几个报告,我听了很激动,看到茯茶的未来和明天非常灿烂。

今天我有些班门弄斧,我谈茯茶和刘教授谈茯茶是完全不一样的高度,毕竟我只是做得比较少,蜻蜓点水而已,但也愿意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这些年我们的成果。

今天我讲讲黑茶产业未来发展的思考,主要是三方面:

首先是国内茶资源的情况,刚才江所长和刘教授都谈到了。第二是消费者的需求,供需平衡是永远不会结束的话题,第三是我自己对黑茶市场的思考。

一、国内茶资源的情况

茶资源的概况,江所长说得很清楚。

今天在陕西西安,一带一路走向160多个国家,和西安密不可分。

今天茶产业能这么辉煌也和西安密不可分,除了刚才几位专家讲过的,我还想给大家分享因为中国作为全球第一大产茶国,现在我国的产量是261万吨。

从目前的角度看不少,但量一分解并不多,我们看一下现在的261万吨去哪了,传统饮茶是130,出口30万吨,存茶30万吨,深加工25—30万吨,剩下40万吨的茶叶,如果我们喝茶10亿人能够喝每天6克,每个人就喝掉2公斤,如果喝掉2公斤,就是219万吨,而目前只喝了130万吨,这里面还有90万吨的空间和体量,这就要靠大家一起努力。

二、消费者的需求,供需平衡

科学饮茶、健康饮茶,为美好中国实现美好生活而一起努力,要讲清楚科学饮茶的原理,要喝对茶,让茶真正成为你的一个健康饮品。

不是说茶多了,而是茶未来一定不够,但工作还远远不止现在。刚才看到刘教授的一张图片,一片茶树下栽种的不仅是叶子还有花和果,每年以10—15万吨的量在增加,还有非常多可采摘的茶叶没下树,还有很多花,大概每年有100万的花和800万吨的鲜茶籽,这些都是好东西。

我们团队经过20多年的努力,已经获得了国家的新食品批号,这些年来我国对于茶产业的发展非常支持。

近几年国家批给茶叶行业4个批文——茶多酚EGCG,茶氨酸,茶树花,茶叶籽油。

一是EGCG,茶叶的茶多酚可以作为普通食品饮用,但有标准,每天不能超过300毫克,所以我们提出一天喝6—15克茶,就是基于原来大量研究的结果,发现饮茶少了没用,多了也不行。

最近我们发了一篇文章,欧洲的流行病学研究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文章是50万人喝茶,结果发现茶基本没有防癌作用,甚至对胃癌有促进作用。

看到那篇文章的当天我就和我的学生进行了通宵翻译,它的转载量很大,当时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很多人问是不是喝茶真的会生癌,这时怎么办,我仔细的解读这篇文章,在这篇文章的解读中我发现了它三个问题。

(1)50万人,究竟选用了怎么样的人群,选的是2004—2008年的45万多的人群,这45万多的人群,选择了抽烟比较多的女性有65%,男性是35%,这个比例和现实不符。喝茶的和抽烟的一定是男性大于女性,这是一点。

(2)人群有问题,喝茶量说最多4克,最多4克或者是4克以上的人群,按照他这样计算,我们中国人2004—2008年只喝掉了每年20万吨的茶叶,这和茶叶的产出不符,这就说明他取的人群基础数据来源不准确。

(3)它85%的人群喝绿茶,中国六大茶类,2004年时可以说黑茶量不大,红茶量也不大,但不等于没有人喝这些茶类,因此它的这些选择有问题。

这些问题最后得出了5个结论,它的人群选择有问题,所以结论引起我们的争议。

我这篇文章发到现在可能还没有一个星期,只有5天时间,我那天问了后台,他告诉我是90万人转载了这篇文章和阅读,这不是一个小数字,为什么我的这一篇文章能引起90万人的转载,因为全民饮茶关系到未来美好生活,大家都引起了重视。

所以我想,我们作为茶人,作为做茶的一名大学老师,但我应该有责任和担当来做这件事,而不是让人们觉得喝茶没有益处。

EGCG的问题得到了一次很好的讨论和洗礼,也让我们更清晰的认识到EGCG是好东西。

二是茶氨酸。

随着老龄人口的增加,2040年会达到4亿多,人的平均寿命延长,现在中国人的平均寿命是77岁,和日本相比相差很远,如果一个人生下来健康没有问题的话,他的岁数应该达到144——150岁,所以77岁只活了一半。

要健康美好的生活要健康的生活方式,要茶去干预,茶里的茶氨酸是非常好的老龄化保护的东西,孙会长讲得非常专业,茶氨酸的用途可以增加多巴胺,使得人快乐、健康,而且提高人的记忆力,这样老人体能可能差了,身体代谢没那么旺盛,但还是很智慧,为社会做更多贡献。

EGCG和茶氨酸作为2个茶里的有效成分已经被国家认为可以做为普通食品。

三是茶树花,可以像普通食品里饮用,花里有大量的化合物,是降脂减肥非常好的食物来源,而且可以增加农民的收入,茶农除了夏天采茶,秋天采茶,冬天可以采花,茯茶小镇也可以在冬季把花放在温泉里。

四是茶叶籽油。

国家很缺油,这么好的油为什么不用起来,而且用起来之后还可以提取蛋白,有大量的功效。

刚才刘销售教授讲了这张图,我也进行了综述,这是我35年来走过的茶叶道路的总结,我们把茶叶、花、和籽部分拿来做食品,还有一部分作为日用,这些功能让深加工产业链可以走得更长更远,让茶的发展不仅仅局限在饮用,还可以做日化用品,做日用品和其它的用品,包括动物的用品。

从上个世纪40年代开始,从茶里发现茶的分子基因,大家总结出茶有非常多的保健功效,主要是抗氧化,抗氧化就是生命的年轻态,让我们在长寿的时候有更好的生命质量,有杀菌、抗病毒、防龋齿、增强肠道免疫、降三高,抗过敏等。

几十年的研究,可以诠释李时珍在本草纲目里讲的茶的功能,他说茶苦而寒,比如茶多酚是苦和寒凉的,阴中之阴,沉也,降也,最为降火,火为百病,茶可以预防非常多的疾病,近一百年的科学研究诠释了李时珍当时提出的理论,我们的茶未来可以做得非常远,因为上几千年还有下几千年。

市场是否需要茶?

最近国家疾控中心以及四届糖尿病联盟给出了大量数据,关于中国人的健康问题值得关注,在中国,健康人群不是太多,真正的健康人群可能只有5——10%,大量的人群是亚健康,而且很多人群还是疾病人群。

糖尿病现在世界上最多的糖尿病人是中国,中国每年要花去的钱是1100亿美元,如果我们能预防糖尿病,拿出110美元来做糖尿病预防,整个产业又增加1000个亿的体量,黑茶就有很好的这样的功效。

癌症病人现在死亡人数也多,患病人数65分之一,是非常大的量。

因此,我们再横向比较一下,G20,中国在这些病里的排名,比如中风,脑卒中(中风别称)、心脏病、各种癌,糖尿病等,26种病,绿色越多说明健康越好,中国排在第16位,这是男性的排名,女性也是这样的排名。

因此中国需要很好的健康生活方式去干预,未来一定是更加精准的医疗服务。

通过基因检测,营养代谢、肠道,取得每个人的大数据,然后进行食物干预,根据监测,调整生活状态,比如说我的中餐、晚餐、早餐用标准化的方法来做。

还有糖尿病,怎么预防,一定要用很好的生活方式来预防。

大家可以看到,国家非常重视,从2016年健康中国2030行动纲要,三年过去,今年已经看到,实施了行动计划,这个问题在十九大也提出了,实际上健康状况不是很乐观,所以我们需要创造很多的健康生活方式,健康的环境,来满足人们的需要。

文章到这里就结束了,看了本文《舌尖上的中国,舌尖上的黑茶!》的内容不知道对你是否有所帮助,如果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知识,可以点击茶经网cy316.com的“黑茶的茶梗”专题进行查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