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青茶的发展历史

发布时间 : 2019-11-12
黑茶的历史 青茶乌龙茶 黑茶老茶

【www.cy316.com - 黑茶的历史】

乾隆之年(1736)茶商雷中万开办“羊楼洞茶庄”,茶庄设于庙场,始制茶砖。《中万公传》有“砖茶之源,万年洞庄”之说,《湖北通志》记载:“同治十年,重订崇、嘉、蒲、宁等六县各局卡抽派茶匾章程中列有黑茶及老茶二项”,这里老茶即老青茶。以老青茶为原料蒸压而成青砖茶,主产始于湖北羊楼洞,又名“洞砖”,而青砖茶面印有“川”字商标,也称“川字茶”。湖北生产“青砖”的历史悠久,久负盛名,18世纪就在欧洲培养起一个稳定而庞大的消费群体,源头就是湖北的港口城市汉口,经我国北方至蒙古高原再至西伯里亚腹地的驼道,然后延伸至整个欧洲(后被水运和铁路取代),19世纪下半叶经中国茶叶的出口占世界贸易总量的80%,汉口输出占国内茶叶出口的60%,而且以湖北产老青茶砖比例最大。

1890年前后,在蒲圻羊楼洞开始生产炒制的篓装茶,即将茶叶炒干后,打成碎片,装在篾篓里(每篓2.5公斤),运往北方,称为炒篓茶。约10年后,山西茶商在羊楼洞设庄试制砖茶,其后俄国商人亦在汉口设庄压制。压制工具先是木夹,后改用牛皮夹,进而改用机器压,压成砖形茶,以每箱砖片数命名,分“二七”、“三九”(每片都是2公斤)、“二四”(每片3.25公斤)、“三六”(每片1.5公斤)四种不同规格。“二七”、“三九”青砖销往西北各地,以包头市为集散地,统称“西口茶”;“二四”、“三六”青砖茶销往内蒙,并出口蒙古、苏联等地,以张家口为集散地,称“东口茶”。近40年来,为统一商品规格,只生产“三七”青砖茶。www.Cy316.COM

1910—1915年为青砖茶历史上的盛期,包括湖南、江西流入的一部分原料所制砖茶在内,最高年产量达48万箱(每箱54公斤),后因战祸叠起,销路阻隔,产量锐减。

直到20世纪50年代,国家大力扶植边销茶生产,使老青茶生产恢复了生机,1977年产量达到8000多吨,1978—1982年由于边销市场需求发生变化,年产量下降至5000吨以下,1983年年产量又恢复到7000吨,近年年产量维持在5000吨以上。

小编推荐

台湾乌龙茶发展历史


乌龙茶是台湾茶业的支柱,源自福建,至今已有200多年历史。以青心乌龙和冻顶乌龙茶享誉茶界,现在更加大发展高山乌龙,茶业给台湾的农业带来巨大的拓展空间,经济前景十分良好。下面来了解下台湾乌龙茶的发展历史。

台湾乌龙茶发展历史

台湾乌龙茶源于福建,但是福建乌龙茶的制茶工艺传到台湾后有所改变,依据发酵程度和工艺流程的区别可分为:轻发酵的文山型包种茶和冻顶型包种茶;重发酵的台湾乌龙茶。乌龙茶是台湾茶业发展的肇基者,台湾的植茶面积23000公顷,年产茶叶23000公吨,乌龙茶的种植面积占45%,

即达10000公顷;乌龙茶年产量占65%,即15000公吨。乌龙茶是台湾的主要茶类。台湾茶业的发展,只有二百多年的历史,茶叶一直是台湾的重要经济产物,为台湾的经济发展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

台湾的命运曲曲折折,历经不同阶段的移民,不同背景的政权统治,台湾岛在未开发前,孤悬海外,除了少数原住民外,是沿海渔民、流亡人士的栖护所。十五、六世纪西方帝国主义入侵,先有荷兰、西班牙的分占台湾南北,又有英国、日本两国不断觊觎,到了17世纪中叶(1661年),明朝遗臣郑成功驱逐了荷兰人,收复了台湾,在郑氏23年的统治中,汉人为台湾的开发奠定基础。

1683年清朝政府统一台湾,大陆沿海的同胞以各种方式纷纷移民而来,直到1895年日本割据台湾为止。在清政府212年的统治期间,台湾人口大量增加,台湾茶叶也因此根植下来。1810年(清朝嘉庆15年),福建茶商柯朝,将茶籽试植台北县,获得成功,于是台湾植茶就此传播开来。1858年(清朝咸丰8年),英法联军攻击中国,迫令缔结天津条约,规定台湾府为国际通商口岸,当时的香港英商怡和洋行(JardineMantheson&co.)曾派人到台湾来收购乌龙茶的粗制品。?

1868年(清朝同治7年),英国商人约翰杜德(JohnDodd)深感台湾粗制乌龙茶,每年运往福州从事加工精制,再行包装以备运销,诸多不便。因此杜德氏乃聘请福州茶师,购进制茶器具,来到台北,从事乌龙茶的精制试验,获得成功,隔年,1869年(清同治8年),杜德氏将127860公斤的台湾乌龙茶以福摩沙茶(FormosaTea)的标记,装载了两艘帆船直航美国,大受欢迎,这是台湾乌龙茶首次运销国际的第一人。

1873年(清同治11年),台湾乌龙茶蓬勃发展,五家洋行在台北争购乌龙茶,使台茶售价节节升高,每60公斤乌龙茶从15元跳升到30元。当时台北一般茶商,莫不利市三倍,因而刺激各地之茶农,更加努力增加茶叶生产,开创了乌龙茶的黄金年代。据连雅堂先生所著《台湾通史·农业志》中:“夫乌龙茶为台北独得风味,售之美国,销路日广,自是以来,茶业大兴,岁可值银二百数十万圆,厦汕商人之来者,设茶行二三十家,茶工亦多安溪人,春至冬返,贫家妇女拣茶为生,日得二三百钱,台北市况为之一振。”?

1881年(清光绪7年),台湾乌龙茶遭受世界茶业不景气影响,再加上台北之五家洋行认为台湾乌龙茶价格昂贵,无利可图,乃中止收购,致使乌龙茶有行无市,陷于困境,号称清代乌龙茶业之“碰壁时代”。当时,台北一般茶商,鉴于乌龙茶之市况,日趋不景气,于是迫不得已,将台北大稻埕一带之滞销乌龙茶,大部分运往福州,改制“包种茶”,普通称为“花香茶”。而福建泉州府同安县人吴福源先生,亦渡海来台,独资经营“源隆号”茶庄,开始制造这种具有花香的包种茶,此为台湾乌龙茶改制包种茶之由来,台湾从事包种茶制造之先声。不久,泉州府安溪县的商人王安定、张占魁两人合办“建成号”茶庄,从事经营包种茶之贩卖。包种茶在台湾也就渐渐与乌龙茶并驾齐驱了。

清代台湾经营茶业者,设馆收购茶叶,称“茶馆”,茶馆的重要地位仅次于茶农,盖以当时台湾之茶馆,不单为毛茶的收购者,而且也是加工精制者,负责毛茶的收购再行加工精制,也经营外销箱茶的制造。茶馆又分两种:一为从事乌龙茶的茶馆称“番庄”;一为从事包种茶的茶馆称“铺家”;另外,兼营乌龙茶和包种茶的茶馆,称“乌龙包种茶馆”。

1895年(清光绪21年),日本统治台湾以后,台湾乌龙茶的市场已经大大不如从前,代之而起的是具有花香的包种茶。危机也是转机,乌龙茶为求解脱困境,逐渐在制造技术上求突破,彰显出乌龙茶的特色,于是以四分之三发酵的制造方法,具有果香味做为乌龙茶的主要特色,市场的反映很好,乌龙茶再度得到市场的肯定。而高级乌龙茶所特有的熟果香气,带有蜂蜜甘的滋味,外形黄、白、红三色相间,犹如婉约的“东方美人”,若加上一滴白兰地酒,更是芬芳迷人,因此,又称为“香槟乌龙茶”、“东方美人茶”。到了1923年,三井公司更设立新式工厂,专门制做四分之三发酵的乌龙茶,销往美国,颇受欢迎。

台湾茶之初期发展史,唯独乌龙茶发其光辉。其后,虽有后起之包种茶,继而走红之红茶,随后抬头之绿茶,但历经百年,乌龙茶犹仍稳占台湾四种茶叶外销之首位,永不凋谢,实乃台湾茶中之寿星。乌龙茶自1869年输出区区数万公斤之后,到1879年,不过十余年,就一跃输出达五百余万公斤,至1885年竟突破八百余万公斤,到了1893年,达到最高峰,总计983万余公斤。直至1920年,台湾乌龙茶的外销始暂挫于包种茶,虽然如此,但乌龙茶文化对台湾社会的影响是巨大且深远的。

自从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以至战争结束,台湾光复至今五十年来,台湾茶业以外销为导向的茶叶生产,发生了旋乾转坤的变化,外销市场节节倒退,至1990年以后台湾茶叶生产已不足供应内需市场,每年要靠大量的对外购买茶叶来满足岛内市场。但,在这种情况下,台湾的茶叶对外贸易史仍然没有中断,乌龙茶每年仍维持有一千多吨的出口量。

武夷茶的历史、文化与发展


武夷茶的历史茶文化

南朝时期(479 ~ 502),喝武夷茶开始形成一种具有文明色彩的艺术(即茶艺)。这一时期著名的茶叶专家陈川认为:“武夷岩茶在大约1500年前的南朝以“晚甘后”而闻名。”温奖励武夷茶“授予”了“晚甘后”的称号,这是一个荣誉的称号,表明茶艺从此萌芽。“晚上甜”是指鼻子厚、味道无穷的甜(俗称“先苦后甜”)。这个绰号的文明色彩和茶的味道一样,而且很浓。

唐、元时期(806 ~ 820年),学者孙桥给刑部部长焦某15块武夷蜡面茶。在仪式附带的信中写道:...晚上有15个人被派去为翟馆服务。这些弟子都利用打雷来挑水敬拜。他们不应该廉价利用盖建阳市武夷山清水之乡月溪中的云生态位产品。”这封信以拟人化的写作风格赞颂武夷茶,真诚邀请焦尚书享受武夷茶(已故甘州)的服务,“小心不要便宜使用”,即用高级精品慢慢喝,不要喝得太多解渴。

这时,官方饮料也开始研究茶具、炊具等。,并在温度和水的分布方面做出努力。茶、饮、文明氛围的联系开始显示出茶文化的艺术延伸,为宋代茶艺的衰落奠定了基础。

宋代是武夷茶消费繁荣的时期。喝茶喝茶喝茶的方式变得越来越优雅,从煮到煮。事先,对于名茶饮用,次要目标不是解渴,而是观看。根据宋徽宗的“茶的大味理论”,武夷等地的茶“具有最好的选择质量、最好的工艺、最好的产品质量和最好的烹饪质量”名山、名水、名茶和名人的赞美让武夷岩茶更有价值。

随着茶的兴起,喝名茶的习俗趋于俗气。宋代武义隐士研究茶艺,文人道士把喝茶视为一种具有崇高意境的身体享受,称之为斗茶。范仲淹的《张敏处置斗茶歌》说:“春天每年都从西北来,江西河水变暖,冰层先微微打开。这条小溪带着名贵的茶叶穿越全国,武夷仙是自古就有的。......斗茶尝起来xi淡淡的醍醐灌顶,斗茶鼻xi博兰芝。这篇文章胡一峰会作弊,十个视觉和十个手指。如果尸检赢不了,输了就不要脸……”,这反映了事先斗茶的盛况。为茶而战时,会比较味道、鼻子和颜色;做出选择时,眼睛盯着它;当争论发生时,人们情绪高涨;当胜利者自满时,失败者无精打采。饮茶者的外貌和形状被生动地描绘出来。斗茶是学者们提倡的。它的内容是一点点茶,是对茶的一种检验,用来批评茶的质量并决定结果。

斗茶是为了水质和茶具。许简瑶生产的“兔子丝状灯”是提前推出的。这种杯子底部的小壁是倾斜的,底部窄,顶部宽,这使得茶汤容易干燥而没有残渣,并且使得茶的鼻味更加明显,茶停留的时间越长,变得越少腐臭。建站正在制作一条杯口以下1.5 ~ 2厘米处有明显折痕的“汤线”,这是为“斗茶”而设计的,目的是为了看“水痕”。建窑瓷器是宋代世界八大瓷器之一,起源于建阳县,毗邻崇安。崇安兴镇玉林亭窑还消费了"兔子花灯"和其他初级茶具。遗骸还在。

宋代的“斗茶”是将“龙凤团茶”磨成细粉,放入杯中。杯子被水搅拌。对杯子进行茶的颜色和杯子中的水痕测试,以确定茶是好是坏。茶的汤色是纯白色,其次是绿色和白色,灰色和白色,黄色和白色。灯上的水痕是最好的,尤其是灯上的无水痕。在武夷岩茶桶试验中,水痕首先显示为阴性。

宋代斗茶非常注重手法。泡茶时,根据茶杯的大小,用银勺取一定量的茶粉,放入洗过烫过的茶杯中,倒入开水,搅拌成糊状。订购时,要精确和克制;否则,“少喝茶多喝汤会导致脚松动,而少喝汤会导致吃面条紧。”倒茶时,一只手应该装满水,另一只手应该装满茶水。茶杯里的茶汤应该转过来,变成汤花。只有当运输的优先次序安排妥当,并且与“现钞”有默契时,斗茶才能取得最佳效果。

宋代斗茶不仅是颜色的问题,也是口味的问题。宋黄茹的《品茶笔记》:“最好的品茶人叫窦建德,最好的品茶人叫雅都,第二个是摘芽。”水桶是最好的。经过斗茶和品评,武夷岩茶被选为贡茶。因此,武夷茶的消费量增加,茶叶质量提高,武夷茶的影响力扩大。

除了在宋代为茶而战之外,在政府的高层和低层以及野生动物之间也有一种流行的“茶共享”。也就是说,茶奶通过沸水冲洗茶粉而变成了一种图形书写的娱乐。它也被称为“茶话会”。宋初,顾涛在《朱明璐》中写道:“末年有唐云弼。不要用魔术把唐雯和水湄变成物品。动物、昆虫、鱼和花的种类精致而独特,但它会在瞬间消失,茶也会随之改变。”诗人杨万里,墨客,在他的诗“茶的分配不如茶的准备好,茶的准备不如茶的准备好,老禅蒸水做春手,新玉爪来自龙兴和袁春”中生动地描绘了茶的分配情况一张兔子的脸碰到了这两个人。很奇怪,很奇怪,很神奇。这就像当阴影变冷时在太空中飞行,天空会一直变化。银瓶的头仍然很高,用“操姚”这个词来形容汤。茶融合在一起,显得灵动虚幻,像远处五彩缤纷的风景,也像轰轰烈烈的无病洒脱的书法。

宋代宫廷供应的茶可以是武夷茶。苏轼和范仲淹的诗歌为武夷茶增添了光彩,并影响朝廷官员经常参加斗茶活动。宋徽宗·赵霁喜欢斗茶和分茶的艺术。蔡京在《廷黻府的歌与宴》中讲述了这样一个轶事:北宋的宣布和第二年春天十号的卧姿,被称为“万术之主”的宋徽宗邀请了像扎植和王子这样的大臣参加燕府的宴会。喝完茶后,兴高采烈的皇帝命令朝臣们去取茶具,并亲自注入汤来起到分茶的作用。经过一段时间的争论,“白色的牛奶漂浮在灯的表面,像一颗薄薄的星星和一轮明亮的月亮。”可以看出,“茶叶分销”是广泛而有影响力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