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老树武夷红茶:杯中琥珀,心底花香

发布时间 : 2019-11-12
武夷红茶 武夷红茶和武夷岩茶 武夷山红茶

武夷红茶。

欢迎大家来到茶经网,本文为大家带来的是“百年老树武夷红茶:杯中琥珀,心底花香”的精彩内容,希望丰富的“百年老树武夷红茶:杯中琥珀,心底花香”知识能够对各位茶友提供一些帮助,让大家更加的了解茶知识!

一年渐入尾声,闲暇时刻泡上一壶香茶,感受一年的时光渐入佳境。与至爱亲朋围坐一起,品茗聊天,真是再惬意不过,此时一杯红茶,最是相宜。

红茶性暖。静日生香的暖意,养胃养颜。又能消解秋乏带来的疲惫感。

红茶如秋。一盏红茶,就像盛满的一泓秋光,大有历经沧桑成熟的安宁、圆满。

茶人书中说:水,解身体之需,茶,治心灵之渴。

茶,常有“高山云雾出好茶”的说法。武夷山红茶来自海拔千米的桐木高山野生茶园,臻稀茶树在崖畔溪边野生野长,奇花异木作伴,茶树叶底藏了繁花的蜜香,刻下一年的美好光阴。

武夷桐木关方圆50平方公里,是武夷山红茶的核心产区,中国唯一既是“世界双遗保护区”、又是“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的高山区域,世界驰名的生物物种宝库。森林覆盖率高达97%。

桐木关是世界红茶的发源地。明末清初时局动荡不安,桐木关的茶农为躲避战争逃至山中。躲避期间,待制的茶叶因无法及时用炭火烘干,过度发酵产生了红变。机缘巧合下,茶农以易燃松木加温烘干,创制了香味浓烈、茶汤为深琥珀色的新茶叶品种——正山小种。

正山含有正统之意,“小种”则是指其茶树品种为小叶种。

16世纪末,正山小种就传到了欧洲,且在英国皇室风靡,在欧洲历史上它就是中国红茶的象征。

来自桐木关的红茶,不施用农药,不大规模种植生产,产量非常有限,是真正的“高山野生有机茶”。因其产量稀少,茶叶得天地精华,干净纯正,山野之气沁人心脾,是大家追捧的稀罕货。

不同于山外整齐成行的茶园,这里的茶树散落在崖畔林间,只能人工采摘,由于高海拔和每年长达100天以上的漫长雾日,植物生长缓慢,一棵矮小的茶树,都可能已历百年时光。

这款茶,用的是今年清明节前新采的茶,来自百年老茶树的鲜叶嫩芽,依古法纯手工制作。传承四百年的手工制茶工艺,仅初制环节就要经历:采摘、萎凋、揉捻、发酵、过红锅、炭焙等多道工序,在桐木村,流传着歌谣:“七岁进茶丛,萎凋十年功。发酵二十载,三十见锅红。熏焙学一世,才能做小种”,就是在描绘这款茶制作之繁复纯粹。

采摘时,选一芽两叶、三叶或小开面三、四叶,每一片都要人工精心挑选,是茶叶的嫩度、匀度、净度和新鲜度保持基本一致。

萎凋是决定红茶品质的关键工序。在桐木村,这个步骤需要在当地一种特制的杉木构建房里完成。需要将采摘好的茶叶均匀摊开,然后给房屋加温,使茶叶的水分缓慢挥发减少,变得柔软。

随后,需要对茶叶进行手工揉捻至茶汁溢出,将茶叶紧卷成形,并释放出茶叶内部的芳香。

将揉捻完的茶叶放到竹篓内,让茶叶在自身酶的作用下进行发酵。发酵之后的茶叶,褪去了原有的青草气息,增加了醇厚的茶香,红茶的色泽与香气在这里大致形成。

将制茶专用的铁锅烧到锅底发红,将茶叶放入铁锅内,用手反复翻炒,阻止茶叶再次发酵,提高茶叶的香气,增加回甘,使得茶叶汤色明亮。

过完红锅的茶叶还要经炭火烘焙,以防止霉变、终止发酵、散掉杂味、保持茶叶的香气,使得口感更加甘甜柔和。

初制环节结束之后,制茶工作才进行了一半,随后还要进行毛茶大堆、烘焙、筛分、风选、拣剔等精制环节,才能成就这一杯让人沉醉的温暖茶香。

这款武夷山红茶,茶叶紧实细小,色泽乌润,芽尖呈金黄色。浓郁的茶香,伴随着清新的花香,沁人心脾。因其高山野生、天然无尘的特性,武夷山红茶可以直接冲泡。汤色澄亮如琥珀,质地清透,明亮动人,十余道花香不绝。入口既香且醇,带着来自山野的天然花香,余味甘甜且绵绵悠长,让人念念不忘。

Cy316.com小编推荐

记忆百年祁红


翻开英国纬氏大辞典,“祁门”的译英词组悄然出现了。这上边清楚地记录着祁门的原产地——中国安徽省祁门县。

祁门产茶可追溯到唐代,茶圣陆羽在《茶经》中留下:“湖州上,常州次,歙州下” 的记载,当时的祁门就隶属歙州。

祈门产,事出近代。当时的英国、法国、俄国、丹麦等国家都有着巨大的市场。公元1875年前后,祁门人士胡元龙借鉴了外省的制法,在祁门加工出了。

英国是世界上饮最多的国家之一,而饮下午茶更是一种高雅的社交活动。在英国,人们在进下午茶点时,茶要点点润饮;点心要细细品尝;着装要典雅入时,人们将饮茶视为一种高贵身份的象征,而当时的祈门是下午茶中的极品。

祈门境内,海拔600米左右的山地面积占九成以上,气候湿润,雨量充沛,早晚温差大,这些优越的自然条件非常适合茶树的生长。

祈门的采摘季节,是在春夏两季。茶农们只采鲜嫩茶芽的一芽二叶,然后,经初制、揉捻、发酵、等多道工序。的加工与绿茶相比,最重要的是增加了发酵的过程,揉捻细碎的嫩芽发酵后,由绿色变成了深褐色,还要经过人们细心挑选、将茶梗剔除,加工一千克上好的,一般需要六千克鲜嫩的芽叶。

一百多年过去了,祁门早已走红了世界。而祁门百姓以茶待客的习俗,也由绿茶改为了。人们闲暇相聚,谈今论古,海阔天空,一杯伴着老人们度过一个惬意的午后。

由于祁门所产的有一种特殊的芳香。外国人称祁门为“祁门香”;“王子香”;“群芳最”。早在公元1915年的《巴拿马——太平洋国际博览会》上,“祁门”曾获得了特等奖凭和金牌。所以,英国纬氏大辞典中收录“祁门”这一词组,也就不足为怪了。

祁门红茶的百年历史沧桑


祁门种茶究竟始于何时,无史可稽,但最早记载祁门有茶的,当属《茶经》。

茶圣陆羽在《茶经》中记载:“歙州茶,且素质好。”祁门古属歙州,歙州茶当然含祁门茶。

关于祁门产茶的记载,还有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

门前冷落车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

来去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脍炙人口的《琵琶行》,可谓千古绝唱,江州司马面对商人怨妇而泪湿青衫,情愫绵延千余年。殊不知那重利轻离的茶商,所追索的茶中就有祁门茶。

祁门原属歙州和饶州两地,其东部属黟县,西部属浮梁。浮梁为当时全国最大的茶叶集散地,与祁门一水相依。祁门境内阊江北起黄山西脉的大洪山麓,逶迤南下,出祁门到浮梁和景德镇,便去掉“门”字,改称昌江,最后注入鄱阳湖。祁门茶乃至歙州茶叶均由此水道运往浮梁外销。茶叶顺水而去,商人也逆水而来,阊江水满载茶香,源远流长。

祁门茶乃至歙州茶属于茶中极品,唐代敦煌写本《茶酒论》中就有“浮梁歙州,万国来求”的赞誉。

《琵琶行》问世五十年后,唐永泰二年(776年),祁门“析黟县和浮梁地建县”。

翔实记载祁门茶事的古籍,最具权威的当属唐咸通三年(862年)问世的《祁门县新修阊门溪记》。这本是一篇记述祁门与浮梁水路整修的普通文章,巧合的是,这篇文章作者与白居易官职相同,也是一位司马,所不同的是白为江州司马,他是歙州司马;更为巧合的是,该文也同白居易一样,述说着当时的茶事,这就使得文章有了不同凡响的史料价值,使千佘年以后的人们得以窥视唐朝茶事风貌。

文章的作者叫张途,其时他作为歙州司马为打理地方政务来到祁门,“寓于郡下,尝游兹邑”,对这里浓郁茶风感受颇深,欣然命笔,留下了中国茶史上记载唐代茶事一段较有影响的文字:

祁门县新修阊门溪记县西南十三里,溪名闯门,有山对耸而近,因以名焉。水自叠嶂积石而下,通于鄱阳,合于大江,其济人利物不为不至矣。其奔流激注,巨石碑矶,腾沸汹涌,浼嚼圆折,凡六七里。舟航胜载不计轻重,篙工楫师不计勇弱,其或济者,若星驰矢逝;脱或蹉跌,必溺湾漩中,俄顷灭迹矣。邑之编籍民五千四百余户,其疆境亦不为小。山多而田少,水清而地沃。山且植茗,高下无遗土,千里之内业于茶者(十)七八矣。

繇是给衣食,供赋役,悉恃此。祁之茗,色黄而香,贾客成议,愈于诸方。每岁二三月,赍银缗缯素求市将货他郡者,摩肩接迹而至。虽然,其欲广市多载,不果遂也。或乘负,或肩荷,或小辙而陆也。如此纵有多市,将泛大川,必先以轻舟寡载,就其巨艟,盖是阊门之险。

元和初,县令路曼常患之,闻于太守故光禄大夫范卿,因修作斯处。其后商旅知不旅阊门,果竞至,籍户繇是为之泰。

其求已五十五载矣。元和、成通,伏腊相远,闯门始废之时,功未甚至,犹利于人且久。长庆中,县令王迅曾略见旧址,盖茶务委州县,贵踅邀商贾而已。今则颍川陈甘节为祁门令,一年而政成,孜孜求里闾之患,果得阊门溪焉。乃速诣,目击险状,吁可畏也!必期改险阻为安流,回激湍为碧澄。乃录其始制之实,闻于太守清河崔公,自请以俸钱及茶羡利充木石之用,因召土客、商人、船户接助。夫使成适其愿,无差役之患,无箕敛之弊,公悦而从之。自成通二年(861年)夏六月修,至三年春二月毕。削盘石为柱础,叠巨木为横梁,其高一丈六尺,长十四丈,阔二十尺。堰之左,俯崇山作派为深渠,导溢流回注于干溪,既高且广,与往制不相侔矣。整石叠木,溯流安逝,一带傍去,滔滔无滞,驯鸥戏鱼,随波沉浮。不独以贾客巨艘、居民叶舟往复无阻,自春徂秋,亦足以劝六乡之人业于茗者,专勤是谋,衣食之源,不虑不忧。夫如是有以见清河公求理诚至,苟非良邑长不可以佐理;颍川君临事心专,苟非贤太守不可立事。其作用坚固永久,与山川齐。途寓于郡下,尝游兹邑,颇熟本末,因得以记。成通三年秋七月十八日(862年8月17日),歙州司马张途述。

这份中国茶叶发展史上不可多得的文献,因历朝来仅见载于当地史籍,从未向祁门以外的社会刊行,故未被茶史学家所发现,致使许多茶书从无记载。今日研读,尤为可贵,堪称是冠今绝古的佳作。

这真是“闾水流香走浮梁,两任司马留绝口昌”。

唐时祁门所产之茶为方茶,唐大中十年(856q三)杨华在《膳夫经手录》中所作的评价是“祁门方茶制置精好”。新编的《祁门县志》说方茶就是饼茶,“制作工序是:将生叶经蒸气杀青后烘干捣碎,碾成细末,再蒸软,做成长条状或圆饼状,中间留一孔,穿串起来烘干即成饼茶”。

宋元时期,祁门茶事不甚明了,但产茶事实毋庸置疑。仙芝、玉津、先春、绿芽等就是当时徽州的茶叶。祁门时属徽州,当然不会例外。

明时流行散茶,祁门称为软枝茶,明永乐《祁阊志》中就有记载。软枝茶分芽茶和叶茶两种,其中芽茶属于上品,叶茶次之。

清代祁门流行绿茶和安茶,绿茶则是屯绿,其中以凫峰绿茶为代表,因质好香高,被称为“屯绿之冠”。安茶是介于红茶和绿茶之间的半发酵紧压茶,色泽乌黑,汤浓微红,味香而涩,既可作饮料,又可作药用。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安茶,从近年于民间搜集到的安茶茶票中得知,这种茶创制于清道光年问,清末民初曾风靡一时,兴盛百余年,在广东和东南亚地区尤其畅销,被尊为“圣茶”。

历史上安茶产地分布在祁门四乡各地,尤以西南乡为甚。祁红问世后,受价格因素的影响,安茶产量缩减,产区也相应集中,茶号多分布在阊江南岸的溶口、倒湖一带,西乡只是少数,其他地方则无踪影。

祁门人卖安茶,习惯在茶篓中放上茶票。这些茶票系木刻印刷,雕刻精细,周边为极具地方色彩的图案,中间有一段文字。如“举报单人安徽孙义顺茶号,向在六安采办雨前上等细嫩真春芽蕾,加工拣选,不惜资本。向运佛山镇北胜街经广丰行发售。近有无耻之徒,假冒本号字样甚多,贪图影射,以假乱真。而茶较我号气味大不相同。

凡士商赐顾,多辨真伪。本号茶篓内票四张:底票、腰票、报单、面票。上有龙团佳味字印,并秋叶印为记,方是真孙义顺安茶,庶不致误。新安孙义顺谨启。”这些茶票如今成了印证当年安茶的最好实物,殊为珍贵。

安茶从清末起步,到后来逐渐被祁红所取代,百余年中,起起落落,惨淡经营,一直到1946年最后一批安茶运出,便再也没有回生。直到20世纪80年代末再重新被人恢复创制,那是后话了。

绿茶和安茶均有外销出口的迹象,但势头并不好。正如著名茶学家陈椽先生所言,“当时绿茶销路不好,外销仅占出口量的10%左右。红茶畅销,市价高于绿茶,相导仿制,势所必然,这是推动祁门茶叶生产变革的动力。”

“病树前头万木春”,祁门茶叶就在这困境重重之时,清光绪元年(1875年),祁红应运而生,一度扭转了被动局面。

云南百年古树红茶首次亮相福州


第六届“元泰杯”红茶世界征文大赛颁奖典礼暨“百年古树红茶”新品发布会今日在福建福州举行。来自茶人、茶园、茶乡、茶艺、茶娘五大版块的获奖作品都展示了红茶文化,而由大赛活动在云南发现的百年古树红茶也首次亮相福州。福建、云南两地以茶为媒,茶企联姻,共促红茶文化向世界推广。

28日,第六届“元泰杯”红茶世界征文大赛颁奖典礼暨“百年古树红茶”新品发布会在福州举行。福建省第十届人大常委原副主任黄贤模、原福建省政协副主席陈家骅、台湾中华茶文化学会创会理事长范增平、海峡两岸茶业交流协会副会长杨祖基等参加了颁奖典礼。

当日,福建元泰茶业与云南景迈茶企宣布建立合作关系,并推出了红茶新品——百年古树红茶。

“在家乡,我们把古树红茶当作眼睛、当作生命来看的。此次来参与古树红茶推介会,很高兴能够将家乡的红茶带进都市,期待这次两地企业的合作。”来自云南澜沧县景迈山的布朗公主金艳红说。

据元泰茶业总经理魏文生介绍,在本次“红茶世界茶乡行”活动发现的云南古树红茶将可能成为中国红茶的“下一站天后”。

“万亩古茶园,天然景迈香”。云南澜沧县素有“茶树王国,古道明珠”之称,有近万亩的古茶园属乔木型千年古茶树,是古茶树中最有名的。所产的茶叶原料来自树龄在数百年和千年以上的古茶树,品质优良。

“世界茶叶看中国,中国茶叶看福建。”海峡两岸茶业交流协会副会长杨祖基表示,福建武夷山是中国红茶真正的发源地,福建是全国的一个产茶大省,两地茶企联姻,将有利推动两地红茶产业发展,带动两地红茶产区旅游业,进一步推广红茶文化。来自:福建新闻网

坦洋工夫红茶:穿越百年醇香依然


公元1851年,清咸丰元年的春天,来自太平洋的温湿季风带来了福安白云山东南麓的又一阵春雨。坦洋村胡氏万兴隆茶庄的空气里弥漫着一种不曾有过的独特茶香,万兴隆主人手持茶壶,把盏临风,但见茶盏里的汤色,如玛瑙,似琥珀,香气氤氲可喜。胡氏主人啜了几口,咂咂有声,他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动,对乡亲们宣告:这是真正的红茶,从此,我们坦洋村也能做这样的红茶了!

那一年,在建宁茶客的协助下,坦洋村开始了以本地优质的“菜茶”为原料制作红茶的历史。红茶生意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越做越好。坦洋村迅速成为闽东最大的红茶制作加工、经营销售的中心。也是那一年,正逢首届世博会在英国召开,坦洋红茶初次亮相,便引起嗜爱红茶的欧洲人士的注目和赞赏,认为它是中国武夷红茶的又一个独特、优质的品种,别有风味,从而备受欢迎。清代的史料记载了这一史实:咸丰间,坦洋“产茶美且多”,“会英商购买华茶,以坦洋出产为最”,坦洋茶业“榷税之征输于中夏,商贾之利施于西洋”。至清同治时期,茶事勃兴,坦洋红茶“遂翕然称颂岛外,”大量畅销英伦三岛,一度成为英王室选用的华茶珍品。坦洋红茶既已名声大噪,坦洋人遂以“坦洋工夫”为红茶商标,销行天下,并在1915年荣获巴拿马世博金奖。白云山下的一个弹丸小村,以红茶之盛,勃然兴起于闽瓯。坦洋,这个昔日地图上找不到的村庄,一时驰名欧美茶界,外国来信,只须写有“中国坦洋”,竟能寄达收信人手中。

继万兴隆茶行首创坦洋工夫之后,祥记、生记、丰泰隆、瑞记等知名茶行仿制红茶,相继面世,四方巨商大贾,纷至沓来。兴隆的茶叶生意带来了坦洋的市井繁荣,外姓迁入,人口猛增,妈祖庙、土炮楼、真武桥以及街道两厢酒肆、茶馆、戏台相继建起。36家茶行,鳞次栉比,雇工3000多人,常年产茶2万余担。同治五年,清政府破例把茶税局设在坦洋村。至光绪七年(1881)坦洋村产茶多达七万余箱,约合4.2万担,远销荷兰、英国、俄罗斯、日本等东南亚20多个国家和地区。清宣统二年(1910),以坦洋茶商为主,福安成立闽省第一家“茶叶研究会”。史料所谓“阛阓茂盛”,“冠裳辐辏”,“工兮商兮,攘攘熙熙”,正是清朝咸丰、同治时期坦洋村茶季的盛况纪实。每年初春伊始,茶商们便依约赶赴省城福州等市,向各国茶商领取茶银定金,桶装船载,运回坦洋,发放给茶农、茶贩。春末至秋则发运成批茶叶,扬帆口岸,辗转出洋。坦洋民谣唱道“红茶净择卖番邦”、“乌换白”,“茶换黄金”,讲的就是红茶换回了外国白银。当然,这是来自地球另一端的白银。今天看来,实际上坦洋人因了坦洋工夫茶的缘故,在那时就率先进入了国际贸易的大循环。

坦洋工夫红茶的国内、国际贸易造就了一批讲商德、守诚信的坦洋茶商群体,如胡大盛、王正卿、吴步云、施光凌、胡兆江、胡兆淮、施长埙、吴庭元等,他们重视茶叶的质量,反对缺斤短两,更厌恶以假牟利的不良商贾。如坦洋茶行“胜大来”公司鉴于市场上有冒牌的坦洋工夫销售外洋,便印发大量英文版的打假文告,在欧洲商界广为宣示,竭力护卫坦洋工夫的声誉。毫无疑问,坦洋工夫的诞生开创了闽东红茶的新纪元,它带来了闽东乃至整个闽茶的繁荣和发展。

锡兰红茶的百年发展历史


锡兰红茶是高地茶,通常制为碎形茶,呈赤褐色,口感厚重、风味强劲,虽较苦涩但回味甘甜。除了传统口味的红茶,还有苹果、香草、芒果、黑莓等新型的果味系列红茶,很受年轻人欢迎。锡兰红茶,世界四大红茶之一,被称为“献给世界的礼物”,深受世界各地消费者的喜爱,尤其欧美国家对锡兰红茶情有独钟。接下来跟着小编来看看编年体式的锡兰红茶的历史吧。

18世纪末,斯里兰卡沦为英国殖民地。此时斯里兰卡的主要作物是咖啡,而没有人对种茶叶感兴趣。

1824年,英国人将中国茶叶引入斯里兰卡,在康提附近的佩拉德尼亚植物园播下第一批种子。

1852年一位名叫詹姆斯泰勒的苏格兰人来到斯里兰卡,在一家大咖啡种植庄园工作,当时主要负责斯里兰卡的种植业从咖啡向茶叶种植的转型项目。泰勒在一个19英亩的住宅区内进行了他的第一次商业性的茶叶种植,他把加工好的茶叶运往英国,受到好评,这为斯里兰卡茶叶种植业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9世纪70年代,枯萎病使咖啡园遭受灭顶之灾,摧毁了岛上的咖啡种植业,能够抵御病害的茶叶代之而起,茶叶得到天赐良机。英国种植园主们,以非常低廉的价格在斯里兰卡中部山区购得大片土地,并从印度雇来大批劳工,开发大面积茶叶种植园,取得惊人的效益。

19世纪80年代,斯里兰卡的茶叶产业迅速扩展壮大,茶叶产量从1870年的23磅,激增到1890年的2万吨,逐渐取代了中国向西方输出茶叶的地位。

以上就是锡兰红茶的历史,茶叶为斯里兰卡带来了非常好的经济效益。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世界的饮料市场茶饮料占70%,而这当中有80%是红茶或者是红茶提取物制作的茶饮品,而外国红茶基本垄断了星级酒店、咖啡店、休闲吧和茶室的茶桌。

虽然中国作为茶叶的原产国,是红茶的发祥地,尽管我国祁门红茶、正山小种、滇红工夫、单丛红茶等红茶早已闻名。但在世界流行的茶饮中,英国、斯里兰卡、印度等红茶却更具名气,而在各个产红茶的国家中,斯里兰卡是目前世界红茶市场上出口量最大的国家。

看“坦洋工夫”世家的百年沉浮


进入盛夏,茶香依然飘溢。在“坦洋工夫”红茶发源地――福安社口镇坦洋村,绿的是一畦畦齐整的茶园,红的则是家家户户烘制的“坦洋工夫”。就在这茶香弥漫的村落里,吴氏茶叶世家繁衍生息,与“坦洋工夫”结下了不解情缘。茶兴,则家族兴;茶落,则家道落。本文通过讲述一个平凡茶叶世家的悲欢故事,穿越百年风云,探究“坦洋工夫”的沉浮历史以及世代福安茶人对“坦洋工夫”那份亘古不变的执著与梦想。

鼎盛:木桶挑银富甲一方

“茶季到,千家闹,茶袋铺路当床倒。街灯十里亮天光,戏班连台唱通宵。上街过下街,新衣断线头,白银用斗量,船泊清凤桥。”就在民谣朗朗传唱“坦洋工夫”好光景的年代,世代务农的吴氏家族从谷岭(今晓阳镇岭下村)迁居坦洋经营茶庄,开始与茶结下不解之缘。

吴步云是那一代茶人的佼佼者,其为人宽厚,机敏过人,奔走闽粤,与洋人做茶叶生意,船装舶运,贩茶巨万,“不数年大获奇赢”。

1903年,年仅20岁的吴庭元继承父亲吴步升、伯父吴步云的茶叶生意,打出“元记茶行”商号,精制“坦洋工夫”红茶。趁着火红茶市,茶行迅速崛起,拥有铺面36间,伙计百余人,茶山4座,精制茶厂1家,拣茶工、制茶师傅两三百人,年产精制“坦洋工夫”2000余件、200多吨,远销英国、俄国等地。他还在福州开设茶栈,挂英国人的牌照,专门接洽洋行和外商,并用自己的画像在香港注册“元记”商标。每件出自“元记茶行”的茶叶中。都会放置一张中英两种文字的“元记”商标。“元记”商标便随着“坦洋工夫”远涉重洋。

讲述着祖父的辉煌茶事,吴庭元的孙子、现年71岁的吴润泉老人双眼闪烁着骄傲的光芒。当年与外商做生意,茶行采用先收银元后给茶叶的办法。每年二月初二刚过,吴庭元便赶往福州茶栈,向客商收取茶银定金。每千块银元装一桶。经水路运回村里,春末秋后再给客商发去一船船茶叶。几十担荼银首次运回时,坦洋沸腾了,人山人海争睹这一风光场面。啧喷的惊叹声、吱呀的扁担声、叮当的银元碰撞声,久久回荡在山村里。白花花的一桶桶银元挑进吴家大宅。吴庭元的老母亲还以为儿子哪里劫得的不义之财,霎时吓晕过去。

“‘坦洋工夫’的鼎盛,成就了祖父辉煌显赫的一生。”坐在祖宅老屋里,品着刚刚制作的“坦洋工夫”,吴润泉老人满脸自豪。

没落:老字号轰然倒下

民国二十三年以后,战事连连,日寇侵华更是阻断了海路,“坦洋工夫”从兴盛的顶峰跌至谷底,产量由从前的10万箱降至4万余箱。据当时国民党第三战区政治部调查记录“福安只有茶户200户,茶农900人”。同一时期发行的《福安茶叶茶号》一书亦云,坦洋茶号仅剩11家。“坦洋工夫”中落,战后亦未能恢复元气,濒于绝境。

烽火连天的岁月里,“坦洋工夫”日渐冷落,“元记茶行”和吴氏家族踉踉跄跄一路前行。

1934年,位于坦洋上街桥头的“元记茶行”突遭大火被焚为灰烬。茶行毁了,吴氏家族由此元气大伤,陷入困境。“吴老,这些钱不多,您先拿着,等来年茶银发放时再还吧。”吴庭元来到村里瓦匠家订购瓦片重建“元记茶行”时,这位瓦匠却给他捧来了一把银元。翌年,移到上街中段,“元记茶行”拔地而起,重新开张。村里也从此留下了“赓俞订瓦,反收订金”的佳话(注:吴庭元,字赓俞)。

新建“元记茶行”拥有12个铺面,以“子丑寅卯”等12个生肖为序,逐一标注铺面门板及茶具。“元记茶行”浴火重生,可好景不长,蔓延的抗日战争让茶行再度陷入困境。通往欧美、东南亚的海路阻断,“坦洋工夫”的主要销路被堵死,昔日拥有大小30多家荼行、各类店铺140多家,繁盛一时的茶行街顿时空前寂寥。“茶叶没路走,茶农挖茶头;茶败坦洋败,两街凉溜溜;一路凄泪流,茶行变坟丘……”当年的坦洋民谣诉说着“坦洋工夫”的浮华变迁和沧桑记忆。

精减伙计,缩小门面,红茶年产量从早年的数千件,锐减至两三百件,“元记茶行”顽强坚守了6年后,终因惨淡茶市倒在了战火烽烟中。日军投降后,吴润泉的父亲吴奇玉接过衣钵,关停了两年的“元记茶行”重新开业,年产“坦洋工夫”红茶五六百件,日渐复苏。

后来,由于种种原因,“元记茶行”的生意难以为继,吴家祖辈创下的“老字号”轰然倒下。

复兴:做最好的红茶

上世纪50年代中期,福安先后建立国营坦洋及福安茶厂,“坦洋工夫”一度重现生机。可进入上世纪60年代,中苏关系恶化,与苏联的茶叶贸易中断,红茶出口受阻。随之而来的茶叶布局调整,由“红”改“绿”,“坦洋工夫”尚存无几。近年,打造“坦洋工夫”品牌,重振百年老字号雄风,摆上了福安茶业发展的重要议事日程,“坦洋工夫”迎来了发展的又一个春天。

当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大江南北,吴氏家族沉眠了30多年的茶叶梦被唤醒。

凭着年少时在茶行里耳濡目染学得的制茶技艺。1982年,“元记茶行”第3代传人吴润民在社口镇区开垦荒山,发展茶园,创办茶庄,制作绿茶,正值壮年的吴润民开始了吴氏家族的茶业复兴之旅。但上世纪90年代初的一次生意失败,却让吴润民几年来的积蓄付之东流。随后的日子,他心灰意冷,一直蜗居在坦洋祖宅里,每年做上几十斤的“坦洋工夫”红茶打发生计,但他依然是坦洋村沿用传统手工技艺制作“坦洋工夫”的几位老茶人之一。

光阴荏苒,进入21世纪,福安打造“坦洋工夫”品牌、重塑百年名茗辉煌的种种力举,让吴润民又一次燃起了希望。

“村里的茶商又多了起来,都是现钱交易。‘坦洋工夫’好的每公斤甚至能卖到四五千元。”已经68岁的吴润民今年开春就制作了200多公斤“坦洋工夫”红茶,且供不应求。40岁的侄儿吴高峰也向他学做红茶。两人还一起办起了“坦洋工夫”菜茶育苗场,插育茶苗2万多株,并复垦了三四十亩老茶园。

“现在正是‘坦洋工夫’红茶再次红火的时候。”老人说,他和族人商议过,筹划着要将当年由于历史原因还在别人手里使用的“元记茶行”买回来,合股办茶厂,重新注册“元记茶行”商标,把沉寂了几十年的老字号打响,重现祖父当年的辉煌。

“祖宗在坦洋,茶山在坦洋,人也在坦洋。我要把祖宗传下来的制茶工艺和‘元记’,商号传下去,做最好的‘坦洋工夫’红茶!”头发花白的吴润民,脸上写满了执著、信心和希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