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真实的春茶,你是最了解的吗?

发布时间 : 2019-11-13
佛手春茶 春茶冲泡 碧螺春茶有点酸酸的味道

佛手春茶。

清明前的春茶,早一天就高一个价,清明后的茶,晚一天掉一个价。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今天要给大家提个醒,澄清几个误区:不要太过执着于追求茶叶之“早”,因为春茶可不一定是越早越好!

一、所有春茶采摘时间都在明前为佳吗?

中国的顶级名优绿茶,很多集中在以安徽、浙江、江苏为核心的长江流域江南茶区,但这里的顶级绿茶,绝大多数不是早生种,发芽率受天气制约的因素很强,最好地方的原生种一般都要到3月中下旬之后才出得来。

以西湖龙井为例,最特级的原料是来自群体种的一芽一、二叶,而非早生种的细嫩单芽,采摘的最好时间是在4月初而不是更早的时候,在这个时候,它们的物质内涵最丰富,口感亦为最佳。

而除了江南茶区,云南普洱茶亦然,根据当地制茶的经验,班章茶重香,因此班章区域的茶要早一点采摘的茶做出来是最好喝的,所以3月中下旬就差不多开始采摘了。但易武区域却恰恰相反,易武茶中汤水滋味,最好的采摘制作时间应该是清明以后为最佳。

可以说,每个区域有其各自的地理、气候和树种条件,也都有其专门的采摘时间,一味求“早”,其实是对不同茶叶差异性的漠视。

二、春茶是越早品质越好吗?

为了争“早”,国内一些茶叶产区的茶商早就各显神通。有产区从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发展大棚茶叶,但是大棚茶叶生长期短,有效营养成分累积不够,口味淡、不耐泡,始终不能与棚外生长的茶叶相提并论。

而为了占得先机,有一些茶农则瞄上了茶品中的“早生种”,比如乌牛早就是个中范例。像乌牛早就差不多要比龙井要早半个月萌发,比西湖这个区域原生的群体种差不多要早一个月萌发上市。而每逢少量新茶上市之时,就是假茶纷至沓来之日,用乌牛早冒充“西湖龙井”,早就屡禁不止。

外省茶冒充名优绿茶更不在少数。因为地理和气候的原因,云贵川的茶叶成熟上市的时间普遍要比江浙区域要早,所以更有投机者以次充好,“李逵”没上市,“李鬼”就唱起主角。

这些都是一味求“早”,所催生出的市场乱象,它们最终让浮躁的茶商陷进了市场炒作的泥潭,也让我们离好茶越来越远。

三、春茶都是全芽头最好吗?

另外,制作传统的名优绿茶,对其品种和滋味都有了成熟的体系,并不是全芽头最好。因为茶叶的内含物质在茶树的不同部位含量不一。茶多酚、咖啡碱就主要分布在第一、二叶,氨基酸主要分布在芽头。

所以芽头固然鲜嫩,但是口感的醇厚度还是需要叶片中的内物质作为支撑。比如说经典茶中的太平猴魁,正宗的太平猴魁就要求“两叶一芽”。

观点:是头春茶,晚一点也不怕!

事实上,大家追茶不应该是追“早春茶”的概念,而应该是“头春茶”的概念。

头春茶就是一年中第一波发芽长出来的标准叶子,只要是开年的第一次采摘,就都是头春茶。因为茶叶经过一个冬天的休眠,累积了非常多鲜爽的滋味和营养物质在里面,所以它只要是头春茶,这些口感鲜爽的东西及营养物质就在里面,而并不表示越早越好。

咱又不是鲁迅先生,干嘛非得争一个“早”字?只是我们喝到的是头春茶,等的时间久点也是值得的。

小编推荐

认识春茶,了解最真实的春茶!


春暖时节,草长莺飞,又到了一年一度春茶上市的季节,久等了一冬天的老茶人们都在此时翘首期盼,等着尝鲜。春茶固然是好的,尤其是头春茶,一个冬天的休眠和养分储备,让其在春天的第一片芽叶中累积爆发,那个中的鲜灵高爽之气,确实并非夏茶、秋茶所能及。

所以,早在唐朝年间,就有以“春分”时节特早萌芽采摘制作“明前茶”为贡品,侍奉宫廷的记载。而且清明节对部分春茶而言确实是个分水岭,明前明后的口感相差甚远,在这样千百年沿袭而下的口感习惯与认知背景下,“春茶以早为喝”、“春茶越早越好”在近几年茶叶消费走高的市场趋势下,成了另一个被热炒的居高不下的认知概念。

在每个冬末初春的漫长等待中,早春茶在市场往往供不应求,一上市就被抢售一空,而早春茶等同于“高端礼品茶”的现象,在茶业界亦屡见不鲜。清明前的春茶,早一天就高一个价,清明后的茶,晚一天掉一个价。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今天要给大家提个醒——不要太过执着于追求茶叶之“早”,因为春茶可不是越早越好!

▎一:所有春茶采摘时间都在明前为佳

中国的顶级名优绿茶,很多集中在以安徽、浙江、江苏为核心的长江流域江南茶区,但这里的顶级绿茶,绝大多数不是早生种,发芽率受天气制约的因素很强,最好地方的原生种一般都要到3月中下旬之后才出得来。

以西湖龙井为例,最特级的原料是来自群体种的一芽一、二叶,而非早生种的细嫩单芽,采摘的最好时间是在4月初而不是更早的时候,在这个时候,它们的物质内涵最丰富,口感亦为最佳。

而除了江南茶区,云南普洱茶亦然,根据当地制茶的经验,班章茶重香,因此班章区域的茶要早一点采摘的茶做出来是最好喝的,所以3月中下旬就差不多开始采摘了。但易武区域却恰恰相反,易武茶中汤水滋味,最好的采摘制作时间应该是清明以后为最佳。

可以说,每个区域有其各自的地理、气候和树种条件,也都有其专门的采摘时间,一味求“早”,其实是对不同茶叶差异性的漠视。

▎二:春茶是越早品质越好

为了争“早”,国内一些茶叶产区的茶商早就各显神通。有产区从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发展大棚茶叶,但是大棚茶叶生长期短,有效营养成分累积不够,口味淡、不耐泡,始终不能与棚外生长的茶叶相提并论。

而为了占得先机,有一些茶农则瞄上了茶品中的“早生种”,比如乌牛早就是个中范例。像乌牛早就差不多要比龙井要早半个月萌发,比西湖这个区域原生的群体种差不多要早一个月萌发上市。而每逢少量新茶上市之时,就是假茶纷至沓来之日,用乌牛早冒充“西湖龙井”,早就屡禁不止。

外省茶冒充名优绿茶更不在少数。因为地理和气候的原因,云贵川的茶叶成熟上市的时间普遍要比江浙区域要早,所以更有投机者以次充好,“李逵”没上市,“李鬼”就唱起主角。

这些都是一味求“早”,所催生出的市场乱象,它们最终让浮躁的茶商陷进了市场炒作的泥潭,也让我们离好茶越来越远。

▎三:春茶都是全芽头最好

另外,制作传统的名优绿茶,对其品种和滋味都有了成熟的体系,并不是全芽头最好。因为茶叶的内含物质在茶树的不同部位含量不一。茶多酚、咖啡碱就主要分布在第一、二叶,氨基酸主要分布在芽头。

所以芽头固然鲜嫩,但是口感的醇厚度还是需要叶片中的内物质作为支撑。比如说经典茶中的太平猴魁,正宗的太平猴魁就要求“两叶一芽”。

▎观点:是头春茶,晚一点也不怕!

事实上,大家追茶不应该是追“早春茶”的概念,而应该是“头春茶”的概念。

头春茶就是一年中第一波发芽长出来的标准叶子,只要是开年的第一次采摘,就都是头春茶。因为茶叶经过一个冬天的休眠,累积了非常多鲜爽的滋味和营养物质在里面,所以它只要是头春茶,这些口感鲜爽的东西及营养物质就在里面,而并不表示越早越好。

小编觉得,咱又不是鲁迅先生,干嘛非得争一个“早”字?只是我们喝到的是头春茶,等的时间久点也是值得的。

中国最珍贵的茶你见过吗?


最贵的茶已是历史文物(保存在故宫博物院的金瓜贡茶),或已被彻底保护起来(武夷山九龙窠岩壁上的大红袍),或是专供特殊人群的农特产品(一些明前西湖龙井、君山银针、庐山云雾),有一些人能喝到,需要很大的面子和缘分。真能喝到的,到手也没品牌包装可言,拿薄膜塑料袋撮一点给你,或拿宣纸裹起来给你,无价。

1.武夷山母树大红袍

九龙窠三颗350余年树龄的古树茶。清朝皇帝,进贡的茶叶佳 品,只有皇帝才有专利享用,曾经最高价,在一次拍卖会上,拍出了19.8万元/20克的天价,相当于495万元/斤。怎么样,够贵的吧?还有更厉害的呢!2005年4月在武夷山举行大红袍节期间,大红袍的价格被拍到了20.8万元/20克,相当于520万元/斤。现已禁采多年。

2.龙井御茶园十八棵

2014年上好的明前龙井价格在5万元一斤左右,这是说十八颗树之外的龙井。而这十八棵树,一棵树采400个芽头,一共采7200个芽头,一年大概能产二两。没法谈价格了。

3. 宋种1号凤凰水仙

宋种1号是凤凰茶区现存最古老的一株茶树。系从乌岽山凤凰水仙群体品种的自然杂交后代中单株筛选而成。生长在位于海拔约1150米的乌岽李仔坪村顶厝几块巨大的泰石鼓之间。据说是南宋末年由村民李氏几经选育后传至今天,树龄达600多年。但这棵见证了凤凰山茶文化几百年传承的母树产量连年下降,年产2斤。2斤比2两多了十倍,也分不到几个人手里。

4. 金瓜贡茶

金瓜贡茶是国家二级文物。2007年云南普洱市为迎回金瓜贡茶,活动主办方投保了保额为1999万元的巨额保险。当茶叶成为文物,它已经不是茶。实在想喝文物级的茶,可以用百万一饼的百年乾利贞宋聘号或清宫茶膏代替。

土豪可以喝得到的茶

上面的那些茶都是典藏级的了,下面这些茶虽然珍贵,但是市面上可能还买得到。

1、御牌西湖龙井明前特级御十八,市场流通价一万二(12000)

2、8582青饼, 80年代的普洱茶, 市场流通价十二万

3、君山银针金镶玉,市场流通价六千(6000)

4、礼敬大红袍,市场流通价三万(30000)

5、桐木关金骏眉金樽,市场流通价一万二(12000)

你知道中国茶境最北线是哪里吗?


如此说来,山东省日照等地区被称作“中国茶境最北线”的说法应始于“南茶北引”。1952年到1966年期间,山东省进行“南茶北引”试种。在对整个山东省宜茶土壤和气候条件进行全面调查后,主要选择了半岛区、鲁中南区以及以日照为中心的东南沿海区开展大规模的茶叶引种试种。而具体到五莲地区,茶叶试种从1965年开始,到20世纪80年代初发展到10个乡镇,并在1976年后快速发展,成为茶园万亩县。

“南茶北引”的攻坚点在于克服气候条件的不利因素。茶树本属南方,适宜于温暖潮湿性气候,移栽北方主要需解决低温保暖、抗寒、抗旱等问题。五莲县茶园在大发展的进程中曾遭遇过1973、1976、1979年三次大的冻害(同期山东其他地区的茶园70%~80%也遭到冻害)。“在这三次冻害中,连续40多天在0℃以下,极端温度竟达到了-19.2℃,近3天,冻土深度42厘米!”五莲县北方茶叶研究所所长徐经表曾全程参与五莲的“南茶北引”工程,如今谈及当年往事仍是感慨万千。

“看着当时一片片好不容易培育起来,又一夜之间全部冻死的茶树,真是触目惊心啊!”经过1973年的冻害,全县的茶园损失过半,仅剩下5337亩。但冻害没有减弱五莲第一代茶人的信心,反倒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徐经表向我们解释道:“1973年冻死的都是小苗,但正是扛过这次冻害的茶苗,被证明其品种抗性好。于是从1974年便开始从这批仅存的硕果中选育抗寒品种。”

引种、选育茶种的艰辛,可以说贯穿了整个“南茶北引”的进程,也贯穿了徐经表这一代茶人的一生。1965年五莲县“南茶北引”开始,最早引进了南方20多个品种,主要来自安徽的舒茶早等,而后又逐渐引入了江苏、浙江、湖南、江西的一些品种(理论上来说,地理位置越接近越易引种)。经过五莲县北方茶叶研究所三代茶种选育的努力,及至1977年开始无性系扦插实验并获得成功,再进行对比实验,最终筛选出了4个抗寒抗旱的新品种:其中,山东一号抗寒性特强,能耐受-15~-18℃的低温,而且持嫩性强,有适合做名优茶的特点;而选育的特异品种紫香、玉珍香、红润和特抗旱早芽种等,也符合如今市场上对茶叶口感的要求。

徐经表领我们到办公室屋后的苗圃看,他指着一排排早春刚抽出几脉嫩枝叶的茶苗,不无骄傲地向我们介绍:“现在我们单是靠出售茶树种苗,

就堪称撑起北方茶境一方天地了。”的确,五莲县北方茶叶研究所近年来通过快繁技术,原来一年繁育一次到现在一年两次繁育,实现了茶树种苗数量成倍增长,最大程度满足了北方茶园的需要,

其间

诞生了四个极适合山东地区发展的试验品种:龙井43号、舒茶早、农抗早、碧香早,它们被视为国家级良种,已被大面积推广应用。

决定一款茶鲜甜亦或苦涩等特征性口感,重点还在于其氨基酸、儿茶素、茶多酚、咖啡碱等物质的配比含量。一般认为,氨基酸中的茶氨酸等蛋白质类物质决定了茶的鲜甜、润爽度,而茶多酚、咖啡碱等则提供了一款茶的主要营养、保健及抗氧化成份,亦会导致茶浓郁、醇厚甚至苦涩等特点。当我问起五莲茶口感偏浓郁、有劲,而鲜甜稍弱,是否是水土生长环境造成茶多酚比氨基酸含量更高的缘故,黄琪果断地表达了否定,她向我们解释道:这跟采摘的时间有很大的关系。

事实上,茶叶的茶多酚和氨基酸配比含量受温度所控,理论上,平均气温到七八摄氏度时,茶多酚开始生成,而后逐渐增多。比如4月中旬,五莲地区气温才十一二摄氏度,如此时为抢占市场先机跟风头采,其采摘的茶叶茶多酚的含量相较于氨基酸必然是更高的,因而会呈现出我们所喝到的口感偏浓郁、苦涩的特点。如果再往后推延至5月上、中旬时,气温升至15℃以上,茶多酚含量又回落,才达到一个与氨基酸配比的最佳平衡点,这个时候口感最为丰富、美好。而这个时间,才理应是五莲茶的最佳采摘时间。

因此传统而言,五莲茶的采摘时间一般是5月1日至5月8日开始,8月底封园。而20世纪90年代至今,开采时间基本在4月15日左右,较之前提前了整整半个月以上。个中缘由固然与气候变暖以及刻意发展早芽茶树品种等因素有关,但更大程度上还是受市场利益所驱动。

这样说来,其实五莲茶并无“明前茶”一说,即便头采,也是在气温至15℃左右,约5月上至中旬时,头采也为一芽一叶,而非独芽。可惜的是,受南茶传统的影响,众多北方茶都在赶明前头采的先机,茶形上为迎合南茶传统的审美,也以独芽为主,并大多采用龙井的制作工艺。然而,这一做法实际上既难以与南方传统茶类竞争,又无法突显自身特点与优势,平白可惜了当地自然条件所能产出的绝佳物质资源……

什么时候,世间万物都能被赋予最恰如其分的因果,做到“不时不食”,恐怕才是对时节与自然的最大尊重。黄琪及五莲当地的茶人正在努力将这一理念传达给周遭的朋友,“好茶不怕晚”,五莲绿茶也正以其存在寻求其自身在全国茶界中的独特地位。

文字根据线上传播方式对原作有部分删改。

撰文:公梓蒙。插图:林天意。摄影:张波。内容来自:《风物中国志.五莲》

最伤肾的喝茶方法,你知道吗?


喝茶的好处不必一一列举,想必您都清楚的知道。美容、保健、减肥、养身、陶冶情操,等等。而我们在生活中喝茶可能只了解到喝茶的种种的好处而对弊处一无所知。今天小编就在这里为您一一指出几种喝茶伤肾方法。让我们健康喝茶,健康爱茶,发挥茶叶的最大作用,保护好自身的健康。

据研究,茶含有600余种化学成分,其中有五大类是对人体非常有益的营养物质。然而,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对茶的认识也存在不少误区,可能会给健康带来隐患。

误区一:浓茶“醒酒”

有人认为,酒后喝浓茶,有“醒酒”作用,这是一种误解。

因人们饮酒后,酒中乙醇经过胃肠道进入血液,在肝脏中先转化为乙醛,再转化为乙酸,然后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经肾排出体外。

而酒后饮浓茶,茶中咖啡碱等可迅速发挥利尿作用,从而促进尚未分解成乙酸的乙醛(对肾有较大刺激作用的物质)过早地进入肾脏,使肾脏受损。

误区二:品新茶“心旷神怡”

新茶是指摘下不足一月的茶,这种茶形、色、味上乘,品饮起来确实是一种享受。但因茶叶存放时间太短,多酚类、醇类、醛类含量较多,如果长时间饮新茶可出现腹痛、腹胀等现象。

同时新茶中还含有活性较强的鞣酸、咖啡因等,过量饮新茶会使神经系统高度兴奋,可产生四肢无力、冷汗淋漓和失眠等“茶醉”现象。

误区三:饮茶会使血压升高

茶叶具有抗凝、促溶、抑制血小板聚集、调节血脂、提高血中高密度脂蛋白及改善血液中胆固醇与磷脂的比例等作用,可防止胆固醇等脂类团块在血管壁上沉积,从而防冠状动脉变窄,特别是茶叶中含有儿茶素,它可使人体中的胆固醇含量降低,血脂亦随之降低,从而使血压下降。

因此,饮茶可防治心血管疾病。

误区四:“茶医百病”

有人认为,茶不仅是一种安全的饮料,也是治疗疾病的良药。殊不知,对有些病人来说,是不宜喝茶的,特别是浓茶。浓茶中的咖啡碱能使人兴奋、失眠、代谢率增高,不利于休息;

还可使高血压、冠心病、肾病等患者心跳加快,甚至心律失常、尿频,加重心肾负担。

此外,咖啡碱还能刺激胃肠分泌,不利于溃疡病的愈合;而茶中鞣质有收敛作用,使肠蠕动变慢,加重便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