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杭州“方正大”茶庄

发布时间 : 2019-11-13
杭州黑茶 杭州买茶叶 杭州乌龙茶

杭州黑茶。

方正大茶庄,民国时期杭州最大的三家茶号之一,开在羊坝头。另外两家,分别是“汪裕泰”和“翁隆盛”。

羊坝头大街上的五层洋房:方大老板是怎样崛起的?

“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一二岁,往外一丢。”这是一句在徽州流传甚广的俗语。当地山多地少,十分贫穷。明清时候,当地人多外出讨生活,徽商就这么来的。和那些“往外一丢”的小孩一样,方冠三识了几个字,年方十五便背上简单的行囊,背井离乡,出门讨生活去了。

在深渡码头,方冠三搭上了木船,顺着新安江清澈的江水一路向东。“府对府、三百五,慢不慢、三日三夜到杭州”(徽州府到杭州府的水路历程),到达了目的地——浙江省城杭州。随后,在一人推荐、一人担保之下,他来到杭州“乾泰昌”茶行当起了学徒。由于聪慧、本分、勤俭、谨言慎行的个性,方冠三深受老板的器重。

从业十几年后,经老板的帮助,他也在杭城最繁华的地段羊坝头大街上开了一家茶庄,取了一个寓意深刻的字号——“方正大”。“方正大”是怎样在竞争激烈的杭州茶号生意里站稳脚跟,并且一步一步崛起的,我们已经所知无多。我们知道的是,后来,“方正大”不仅站稳了脚跟,还兼并了原先的“乾泰昌”。

作家王旭烽在她的小说《南方有嘉木》中提到方冠三的名字。她说,“从徽州穷乡僻壤出来的小学徒,到腰缠万贯的大老板,这部发家史,说起来,也不知有多少故事呢。”确实如此。随着多年经营的积累,以及徽商自古以来克勤克俭的品质,1930年,“方正大”在当时杭州最繁华地段羊坝头大街的拐角,造起了一座中西合璧的五层洋房,与高义泰绸缎庄遥遥相对。“方正大”也成了杭城屈指可数的著名茶庄之一。

“方正大”不仅做龙井茶的门市销售,还做邮售、厂商批发等业务,在广东、香港都设有办事处。生意往来客户遍及各省、市及港、澳、海外各地,每年吞吐的茶叶数以万斤计。茶庄信誉好,经济实力雄厚,茶庄发行的“庄洋”还能够在较大的范围流通。

归家路上的一次劫难:“方正大”是怎样衰落的?

就像一部大戏,总有起起落落。方冠三和“方正大”的衰落,正是因为战乱。

抗日战争爆发,茶叶生意一落千丈。1937年12月,杭州沦陷,方冠三携家眷带着细软财物,从水路逃难,回皖南老家。一家人从钱塘江溯水而上,历经千辛万苦。在途中又遭到匪盗劫抢,装有多年积蓄的皮箱细软下落不明。遭此重创,方冠三一病不起,不久就去世了。他一生勤勉辛苦,白手起家创业,辉煌过一时,终因时局动荡而未能长久,令人惋惜。

方冠三离世后,长子方舜琴继承父业,接管了方正大茶庄。方舜琴自小在茶庄帮父亲做事,耳濡目染,经商能力应当不错,虽勉为支撑,仍然不太景气。在方舜琴与外地职员吴孝思的几封信件往来中,可以窥见一斑。在一封信中,方舜琴写道:“吴兄,最近可好?时局动乱,众人逃难,茶行生意是一日比一日难做了。你在嘉兴,暂不要进货,行情不好,恐茶庄这里销售不佳而致积压太多。你还有一些钱,存在茶庄,现在已经用不上了,是否支领回去?若是继续存放茶庄,则不能按原先的约定付予利息了,还望理解,切切。”

方冠三手上建造的五层小洋楼,一直矗立在羊坝头,成为某种见证。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杭城建设西湖大道,因施工需要,拆除了不少古建筑和老街巷。茶庄的五层洋房以及猫儿桥(平津桥)旁的 “千里莫言家”(方冠三旧居)、“琴庐”(方舜琴旧居),就这样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了。

皖南山区的遥远寻访:“方正大”的伙计回忆往事

2004年,章胜贤先生与他的二姐夫(方冠三的曾孙)一道,前往皖南探访祖居。

方冠三老家在安徽歙县大阜镇五渡唐坑村。那是一个山谷里的村庄。他们找到了一位当年在茶号里打杂的伙计吴承淦。老先生已经79岁,当年在茶号擦窗时摔断过腿,后一直有瘸。

老先生看到带去的部分“方正大”老账本,惊奇地睁大了眼睛,问他们是如何搞到这些东西的?原本在店里时,这些东西被视同核心机密,一般职工根本看不见,只有老板和自家心腹(账房先生)才能触碰……

望着一页页泛黄的绵纸,一行行墨迹清晰的茶叶品名,一个个曾经朝夕相处的人名、字号名,老人家的记忆慢慢打开。

1944年初春,17岁的吴承淦经人保荐,来到杭州方正大茶庄学生意。

杭城最繁华的羊坝头大街上,行人熙熙攘攘;一幢西式的五层洋搂,“方正大茶庄”里红木桌椅,茶香弥漫,伙计们各自忙碌,方大老板正彬彬有礼接待宾客。小伙计吴承淦,是方老板的同乡,因忠厚老实,老板待他不错,也很信任他。

小伙子就在“方正大”干了一辈子。直到公私合营时,茶庄和“九芝斋”合并,他归入杭州市烟糖公司。六十岁时,为了让农村的大儿子顶职,他提前退休。

如今,唐坑村还保留着一条条青石板铺就的大道、一口口清澈的水井、一幢幢高大气派的徽式建筑。村里的老人感激地说,这些都是重謩(音“谟”)公(方冠三的号)建造的呀!

小编推荐

解读杭州老茶庄的旧账本(三)


茶庄辛金:谁的薪水比方大老板还高?

1933年2月12日,一个叫汪稼轩的人来到“方正大”,受聘于茶庄,为茶庄同人的孩子们教书。每月工资,大洋九元整。半个月后,即在2月27日,茶庄付予大洋二十元。

这应该是预支工资——这位先生初来乍到,恐怕需要开销的地方挺多。之后几个月,分别付二元至八元不等。汪老师总共在职16个月零10天,支付薪水147元。

“方正大”的用工制度还是很规范的,虽然规定,茶庄的员工都得有信誉的熟人保荐才能被聘用,谁人推荐、谁人担保都要记录在册;但只要成为茶庄的正式员工,薪水按约定的金额给付,一分都不会少。

他们还约定,初一至初十来茶庄报到上班,可领全月工资;初十至廿五日报到,都按半个月计算;过了廿五日再来报到的,这个月就没有薪水可领了。

这一条,明文写在“辛金”一册的扉页:“本号定章各友,三节进出,每逢进店以初十日为度,辛金全月,初十以后进店作半个月计辛。如望日后进店以廿五日为度,亦照半个月计算,过廿五日进店者无包。倘自辞至辞日为度,如辞、复者,端午至月半计算,中秋至月底计算,特此预定规则,勉后异议。此照!”

解读杭州老茶庄的旧账本(一)


几十册,纸页发黄,线装账簿,平平整整地叠起来,叠在章胜贤家的木楼梯上。随便翻开一本,十六开的宣纸上,一列列毛笔写就的行楷,字迹鲜明如初——

“四日,收狮字五十一两,计洋二十元四角”;

“六日,收旗枪四十八斤,计洋一百零九元……”

一行行,一页页,仿佛回到80年前的清明前后。山岚萦绕,雨意空蒙,穿长袍马褂的茶叶商人方冠三,正行走在龙井村泥泞的山路上,伙计肩上,是刚从当地茶农那儿收来的明前新茶。沉沉的箩担里的新茶,不消几日,就会寄到千里之外的北平去了。

75册账目记得清清爽爽

总共75册,都是“方正大茶庄”的旧账本。

方正大茶庄,民国时期杭州最大的三家茶号之一,开在羊坝头。另外两家,分别是“汪裕泰”和“翁隆盛”。

这些旧账本,从1929年记到1936年,正好是方正大茶庄的鼎盛时期。

十几年前,杭州的摄影爱好者、收藏家章胜贤,在旧书摊上偶得一册蓝麻布封面、上有笔墨工整书写的旧账本,封面有“民国十九年春月吉立、方正大号、客庄号总”等字样。

老章翻阅后认定,这是杭城老字号“方正大”的原物,这个“方正大”是老章二姐夫家的祖业。说起来也很巧,几经周折,老章数年之中又传奇般地先后搜罗到“方正大”的旧账本75册,以及广告、招贴、包装、信件、发票、老照片等实物史料几十件。

这些旧账本有十六种,包括“行号货源”、“货汇”、“辛金”、“福食”(茶号同人的膳食账)、“客庄信稿”、“合价”(对进货成本核实后,确定销售价格)、“花户”、“子茶花户”(进货的散户)、“银钱总登”(银行、钱庄往来的账目)、“客庄号总”(全国各地客户总名录)等等。每一册账本上,一笔笔账目记得清清爽爽。

这些原始账本,为研究当时杭州茶叶经营状况、社会经济生活提供了第一手资料。但耐人寻味的是,我们通过别的途径查找关于“方正大”的文字资料,却极少。因此,这批老账本就显得尤为珍贵。

翻阅这些看似枯燥的老账本时,“方正大”的印记在历史的毛玻璃之后,渐渐变得清晰起来。

解读杭州老茶庄的旧账本(五)


客庄总号:茶庄客户占据大半个中国

清明前后,方老板亲自出面从龙井村收来的新茶,很快就销到北平的“吴德泰”茶庄了。

北平那边,社前、明前、雨前之类的高端绿茶特别好销。“吴德泰”茶庄,是与“方正大”做生意的北平第一大户,每年最好的茶叶,方老板先要给其留足了。1930年,光是发到“吴德泰”的茶叶,总计大洋达3983元3角7分。

发去的茶叶品种,大宗的有龙字、云字、狮字、虎字等不同的龙井;此外还有旗枪、莲心、玳玳、桑芽、白菊等品种。包装则有铁瓶、箬包、布包、铁箱等。

翻开“客庄总号”,茶庄的客户历历在目,其经营地域以东部为重点,占据大半个中国,还远销法国马赛。1934年“客庄总号”的8本账册里记录着,销到香港几家茶行最多的品种是“双窨珠兰”。1935年方正大茶庄进货60多个品种的茶叶,总计约13万斤,其中双窨珠兰占1.6万斤。所谓“窨”,是一种制茶方法,等同于“熏”的方法,即把珠兰花、茉莉花等放在茶叶中,使茶叶染上花的香味。窨两次的珠兰花茶,就叫“双窨珠兰”。

由此可以看出,香港人喜欢喝花茶。销往香港、澳门等地的花茶,除了单窨珠兰、双窨珠兰,还有茉莉花茶、贡菊、杭菊等。这年销到“德安和”行400多斤珠兰;销到“陈富源”行150斤珠兰,全部用铁皮箱运输。

绿有龙井,红有九曲 80年前九曲红梅还很有名气

都知道杭州有“龙井”茶,你可知道,80年前,杭州还有一款红茶,名气并不比“龙井”小?

细细翻阅老账本,我注意到有一款红茶“九曲红梅”,出现的频率不低。

“九曲红梅”,源出于福建的武夷山。(本文转自“西湖龙井资讯平台”)据说太平天国期间,福建武夷、浙江温州平阳等地农民向浙北迁徙,在大坞山一带落户,开荒种粮种茶,以谋生计,于是有了大坞山“九曲红梅”的诞生。所制红茶为当时杭城茶行、茶号收购。

西湖大坞山茶农对茶叶的采制精益求精,逐步形成九曲红梅的特殊外形,弯曲紧细如鱼钩,色泽乌润,以“细、黑、匀、曲”见长,汤色鲜亮红艳,滋味鲜爽可口,香气馥郁。这款茶的品质,可与祁门红茶相媲美。

西湖龙井、九曲红梅,“一绿一红”,是杭州茶叶里的“双剑合璧”。

在方正大茶庄的账本上可以看到,当时茶行在留下、浮山等地大量收购九曲红梅或潮红(半成品),制作包装后远销北平、济南、南京、郑州、上海等地。通过邮寄销售,多的一次寄十几斤,少的也有三五斤。

只是,因龙井的名气实在太大,掩盖了九曲红梅的光芒,几近湮没。到现在,除非是资深茶人,大众已经不太知晓“九曲红梅”。若能发挥本地资源优势,重树“九曲红梅”的昔日辉煌,使这一传统名茶得以光大,则是一件好事。

茶庄经营整体方案


一、合理的选址:商业经营最注重的是“地气”“人气”,这并非迷信,“地气”主要是看这个地方有没有商业氛围,这种商业氛围对我们所经营的商品合不合适,“人气”主要是指我们经营的地方有没有顾客流这些顾客是否有购买我们商品的心理动机。

茶叶作为一种特殊商品,除了它的饮用保健功能,还能体现它的文化艺术价值,它能使人清心、雅净、回归自然——茶叶店的选择要根据茶叶的特性,归纳起来一般有以下地段:

1、繁华商业中心:这些地区商业氛围浓,客流量大,购物层次复杂,购买频率高,消费者大多有较强的求质、求好、求美的特点,但房价或租金的费用比较高,竞争尤为激烈,所以进入前须经仔细考虑,分析自己的人力、财力、物力是否具备,如若有条件,进军“商业中心”当然正确,何谓抢占“制高点”呢!但实力不具备,千万不能冒然行事,这些地方要求茶叶品位高一些,要注意品牌、名茶品种要丰富,与茶叶有关的茶具、茶书要配套,如紫砂、瓷器、玻璃茶具等。

2、宾馆饭店群附近:宾馆饭店是商旅居住的地方,他们大多不带茶叶,随时购买,而且,为了走亲访友,捎一点茶叶,显得雅而不俗,饭店也要用茶,“客来泡茶”是中国人的传统礼节。宾馆饭店群旁开茶店,是比较划得来的,房租不宜过高,同时还可以租用宾馆饭店的经营大厅,从提高格调并可以与茶艺结合起来。

3、交通大道:这些地方人口流动量大,主要是能吸引顾客,所以这些地方注重茶店的外部吸引力,品种要新颖,价格要优惠,适合一些字号较老的,无形资产较大的客商进入,刚刚入门的客商最好不要盲目开立茶店。

4、居民区:茶叶是居民消费的必需品,选择居民区一般风险较小,但同时针对不同居民层次茶店经营风格也不尽相同。

a、老区:这些居民区带有古朴的中国特色,有勤劳、简朴的美德,茶叶不能过于高档,偏向于中低档,追求利润要低,营业员要灵活,注重人缘,茶叶质量一定要稳定,信誉要好。

b、新区:这类居民消费较超前,且物质财富和精神文明相对提高,要求经营者茶叶品种档次略微偏高一些,品种丰富一些,新品种要多上,跟上茶叶品种的新潮流。

c、高档

物业区:这类人群是改革开放先富起来的人,他们生活水平高、节奏快,这个地段开茶叶店,品位应偏高一点,价格也应高一点,要求营业员素质更佳,包装应精致,茶叶包装时速度要快,同时可多上一些高档礼品、高档茶具,营业时间放长一些。

d、行业住区:现在有些城市,形成一种行业区,如离退休老干部区、教师区、明星区。茶叶经营者要根据不同人群的特性,采取不同的经营风格。

e、集贸市场:这些地方客流量大,但消费者大多数是购物好手,要求茶叶价格实惠,可以经常采取优惠方式来促进销售。

f、学校附近:主要是以知识型分子为主要顾客,门面不要过于豪华,品种要多一些,标价一定要偏低,营业员茶叶知识要丰富。

其他还有一些地方:如旅游景点,不适应大规模经营,适当经营一些纪念性包装茶等等。

二、茶店装饰:茶叶店的装饰主要是突出茶叶经营的特点,使顾客产生一种和谐美的心理,茶叶店装饰分为外装饰域内装饰,外装饰主要能吸引顾客进店浏览,内装饰主要是能激起顾客的购买动机。

外装饰有以下几个要素:

1、外部造型:外部造型一定要突出“茶”的素雅、清心的特点。

2、招牌:招牌是永久性的广告,要激发消费者的好奇心,引起消费者的注意,便于消费者记忆,同时也能体现茶店的格调,一般茶店大都采取传统风格,长方形匾额,用黑色大漆作底色,镏金大字作点名,请名人书写,雕刻而成,庄重堂皇:或用清漆涂成木质本色,用名人题的字,雕刻后,涂成绿色,古朴典雅:再者可以用现代装饰材料做成大的内装通明灯光,外面用醒目大字,构成现代气息的招牌,具体则根据你所经营的场所而定。

3、对联:如果用一副好的对联,则更能体现茶店的文化与艺术气息。

4、橱窗:橱窗是茶店的第一展厅,它能直接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橱窗尽量设计大一些,里面可以摆一些具有吸引力的茶叶,如保鲜茶、花茶、广告打得响的保健茶,适量的放一些茶具,可以将外形好看的茶用透明玻璃杯泡上几杯,隔几天在换几个品种,橱窗内灯光要亮一些,摆设的茶及茶具和茶水要组成一副美的图画,且不断的变动。

5、店门:茶叶店的店门尽量留大一些,采光要好一点,同时要考虑到安全性。

6、外部灯光:茶店外部灯光一定要明亮,最好以白色或绿色,不宜用红色,如若用一两只绿色的射灯则更能突出茶店的吸引力。

7、店名:茶店的命名主要是体现经营者的个性与茶文化和谐的统一,起好一名字是关键,可利用传统的老字号,也可以按照茶叶的特点结合经营者的思维,或请茶文化专家起一个好名字。

内装饰的几个要素:

1、货架柜台主要是大方的题,线条流畅,一般应采用木质,可以漆成仿红木,也可以用清漆做成木本色,这样能体现余茶叶和谐的统一,同时可以做几个多宝格何一个小书柜,以便摆茶具和茶书用,有条件可以摆一张八仙桌或茶几以便品茶用。

2、墙面:茶店的墙面应该素雅,一般用木质装饰板,漆成原色为好,同时合理的配合茶字画或介绍有关茶叶知识的宣传材料。

3、地面:地面主要保持干净、整洁,用大理石、水磨石,也可以用地纸,如若铺地毯最好用绿色或灰色,千万不能用刺眼的色调。

4、灯光:顶部灯光一定要明亮,一般用电子日光灯,越亮越好,柜台、货架最好也配上绿色灯管,不能用红色灯光。

5、点缀:店内点缀很重要,可以适当放一些花草、盆景或大紫砂、瓷瓶,关键根据不同茶店的特点,采取不同的创意,达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切不可盲目堆砌。店内装饰的布局结构与交易、休闲,外部环境一定要协调一致,给人以整齐、高雅、舒心的感觉。

三、丰富的茶叶知识:作为一个茶叶经营者,首先需要的是掌握丰富的茶叶知识,简单的茶叶栽培知识,茶叶的产地、茶叶的种类、茶叶的加工,各种茶生长在什末地方?地方名茶的来历,茶叶质量的鉴别,茶叶价格的变动,茶艺、、茶文化以及与茶有关的茶具知识等。同时,不断了解市场的要求,掌握茶叶消费的变化,更新经营观念,预测茶叶消费的变化趋势。

四、严把质量关:商品质量是决定一个商店经营好坏的重要因素,茶叶尤其如此,故此在进茶时,千万不能讲人情,一定要严把

质量关,看外形、闻香度、测水分、开汤、品滋味、看叶底、评价格,一丝不苟,如若有条件的可以用先进的检测设备,如若自己把握不定,可以向一些专职技术人员请教,同时要求供货商有三证(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商品检验合格证)进包装茶要了解对方有没有分装厂,且手续是否完备(分装资格、商品条码、产地、出厂日期、保质期),并且拆开一两盒(袋)看看品质是否相符,千万不能图省事,图便宜,轻易相信人,最好选择有规模、有实力、有无形资产的供货商。

五、进货的科学性:茶叶的季节性特别强,储存极为严格,种类繁多,这就要求经营者在进货时要有清楚灵活的头脑,千万不要图省事一下进许多货,一定要根据你经营规模的大小,上年度的销售量,了解市场动态,预测当年的销售情况,适当进货,对于高档名优茶更要谨慎从事,不要图高利润一下进许多,采取卖多少进多少,少进勤进,否则你辛苦一年,积压一大批茶叶,陈茶的贬值确实令人寒心,新进茶叶行业的经营者更要小心从事,多问一些行家,多跑几趟路,因为,你更赔不起。为零售商对批发商、厂家要建立信息档案,以便缺货时及时联系,这样就避免了缺货与积压的矛盾。

六、品种要齐全:消费者对茶叶的要求五花八门,作为经营者一定要适应市场需求,尽量达到品种齐全,确定自己经营的主品种外,不能拒绝其他品种,不要自我封闭,应该有宽容的胸怀,接纳新品种,有些冷门货可以少进一点,留下供货者的通讯地址,以备急用。

七、了解经营地区消费者口味:对茶叶的好坏如否最终决定权在消费者,对于经营者来说关键是要根据消费者口味供货,不同的地区消费者口味也不同,如北方喜欢花茶,南方喜欢绿茶,西北喜爱转茶。各个地区的每个区域又不一样,以北京为例,东城区喜爱味浓、汤浓、香浓,海淀喜爱味稍淡一些,汤黄而亮,郊区则喜爱苦涩味重一点,耐泡就行,这样就要求经营者经常去调查研究,与消费者广泛接触,针对需求,更新口味。

八、定价合理化

:茶叶的销售价格一直是一个很难解决的问题前期价格太高,通过媒介作用,消费者“望茶止步”。现在由于竞争激烈,许多人又卖得太低,有的甚至低于成本价,引起恶性竞争。我认为保持好的质量同时,一定要有合理的定价,首先确定你的进货成本价,在计算出你的经营成本及你的合理利润,参考一下市场定出一个合理价格,既不能牟取暴利,也不要低价竞争,当然名优茶、特种工艺茶,由于它们的特定艺术价值定价高一些,我认为是应该的。

九、商品全方位立体结构:商品立体结构与品种齐全是有区别的,一是在品种齐全的基础上增加茶叶不同等级,如“黄山毛峰”有明前特级、特级、一级等;“牡丹绣球”有“头春”“二春”“三春”。二是经营茶叶同时经营与茶叶有关的商品,如茶具、茶书、茶点、茶水、茶保健品、茶字、茶画及文房四宝,茶具有紫砂、瓷器、玻璃、不锈钢等等,而紫砂有高、中、低,有套壶、单壶、怪壶,有黑泥、白泥、红泥等,茶点有瓜子、开心果、牛肉干等。三是采取与众不同的包装与储存,如花茶锡箔袋包装,绿茶可以放在冰柜里保鲜出售等,茶叶的主体结构要根据不同地区不同消费者而定,须经市场调查,不能盲目模仿,盲目拼凑。

十、商品陈列有序:商品的陈列好坏直接影响到消费者对茶叶店的感觉。种类不同的茶叶及与茶有关的商品一定要合理的陈列,首先是分类,如花茶区、绿茶区、红茶区、保健茶区、极品茶区、茶具区,再次是档次,是消费者一目了然,最好在各个区内放上茶叶的简介(产地、品位、特点等)然后是整体的布局,要根据你经营点的整体环境,将茶叶、茶具等与你店内店外结构起来,使陈列的商品协调一致,构成一副赏心悦目、心旷神怡的立体画面,给顾客一种流连忘返的感觉,同时体现井然有序,繁多而不乱。

十一、有条件的茶店可以与品茶、茶店、茶艺连为一体:如果你的茶店面积允许,经济实力跟得上,最好与品茶、茶点、茶艺连为一体,一家很别致的茶店连上一个别有风味的小茶馆,茶馆内环境优雅,墙上挂几幅字画,室内摆上几盆盆景,原质的木桌、木椅,桌上一套精致的茶具,及碟精美的茶点心,加

上身着合适服装的招待小姐、先生,定时来几场茶艺表演,也可长期表演,或设立古筝、古琴演奏古曲名曲,别有一番情调,收费不要太高,更不能附带酒类、烟类,这样顾客在品茗之后,购买欲望大增,何乐而不为呢?

十二、搞好店内卫生与周围环境:茶叶是一种很娇贵的饮料,它具有强烈的吸腐性,店内卫生很重要,店堂一定要干净,柜台、货架、茶桶、茶箱每天最少要清抹二次以上,不能留有半点灰尘,周围环境要特别注意,看一看有没有异味的物体在附近,如香水、酒类等。看看周围有没有污染源,千万不要在饭店做饭。在同一茶店内,绿茶与花茶要分开,绿茶要封闭好,不能吸收花香一面破坏绿茶本身的品质,名优茶更应注意,与茶不能混在一起的商品千万不能放在茶店经营,如中草药等。倘若染上异味迅速消除污染源,千万不能再出售,换上好的茶叶,重新上货以免因小失大,损害茶店的无形资产。

十三、提高营业员的整体素质:一个茶店经营的关键在于营业员的整体素质,营业员是茶店的眼睛,提高营业员的整体素质是开好茶店的最关键环节。作为一个茶店营业员,首先要有好的文化素质,最好会一两门外语,要掌握有关茶叶的专业知识,包括茶叶的种类、产地、质量标准、特点、冲泡方法、储存方法等。同时还有综合知识,如茶艺、、茶礼、品茶、斗茶、茶叶历史等。营业员是直接与顾客打交道,关系到茶店是否能够产生效益的关键,一般应具备以下专业素质:

1、具有吸引力的仪表:着装整齐干净,款式适时、美观大方、表情朴实坦诚,既不可强作笑脸也不要呆板无表情。举止风度亲切、自然、热情,不披头散发、不染彩色头发、不涂指甲油、不喷香水、不能带贵重的装饰品。姿势自然得体,不可矫揉造作。

2、敏锐的观察力褐判断力:营业员必须“察言观色”的功能,通过对顾客外表的身份,针对不同的顾客,推荐不同的茶叶,这样成交率肯定较高。

3、较为灵活准确的反应能力:因为顾客层次不同,要求也就不同,这样就要求营业员的反应能力,针对不同顾客的不同要求,迅速作出反应,理解和领会顾客的购买意图,并迅速给予答复或提供服务,有人总结出服务接待的方法为

“接一、问二、联系三”已是灵活反应的具体表现。

4、较出色的语言表达能力:语言是交际的工具,是提供信息交流感情的重要手段,语言表达对营业十分重要,直接关系到茶店的效益,应讲普通话,不能用服务忌语,讲话要适中,应掌握好语气,,亲切自然、礼貌诚恳,对人的称呼要得体,针对不同顾客应用不同的礼貌语言,灵活掌握。

5、较强的自我控制能力:因为营业员工作环境单调,顾客性格各异,这就要求营业员控制好情绪,不论顾客多末挑剔,你都要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百问不厌、耐心解答,遇到不讲理的顾客你千万不要发火,要耐心解释。“顾客就是上帝”请营业员牢牢记住。

6、具备一定的财务知识:营业员要有一定的财务知识,包括对假币、外币、各种支票的识别能力,以及发票的正确填写。作为茶叶营业员还应具备各种包装能力,袋包装、纸包装、盒包装、桶包装。

总之,一个茶店营业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商业道德、专业知识和高超的交际接待能力。茶店营业员的重要性大多度经营者心领神会,望大家一定要不惜代价,对你的营业员实行专业培训。“磨刀不误砍柴工”,这一点不能疏忽,不然花费“巨资”开一个茶叶店,就因为营业员素质茶差而亏本,是在不合算。

十四、建立规范的财务制度:经营必须建立规范的财务制度,这一点不能忽视,不管你用的营业人员是谁,都要做进货、销售、库存、优惠、报损现金账目,月末盘点,毫不留情。

十五、建立严格的营业制度:作为经营者必须要制定营业制度,否则,管理就会混乱,以下是“北京信裕泰茶庄“营业制度,仅供参考。

(一)早上8:00准时上岗搞好店内卫生,保持柜台整齐干净,做好营业准备。

(二)8:30分准时开业,工作服穿戴整齐。售货员上班时不得涂化妆品、香水、染指甲。

(三)营业过程中做到:

1、微笑服务、举止端庄;

2、售货时做到准斤足两,计价无误,收款准确,唱收唱付,百问不厌,百拿不厌;

3、交递商品时,文明礼貌,不摔不扔商品;

4

、遇到无理取闹的顾客,要做到骂不还口,要耐心说明,热情接待每一位顾客。

(四)下班后,要有两人清理现金,封款上交,清洁营业工具,整理上货,打扫货架卫生。

(五)认真执行柜台“十个不准”和“六个一样”。

十个不准即:

1、不准在柜台内吃东西;

2、不准在柜台内聊天、嬉笑、打闹;

3、不准因上货、结账、点款而不理睬顾客;

4、不准在柜台上座着接待客人;

5、不准与客人发生争吵、辱骂、殴打;

6、不准在柜台会客,存放私人物品、做任何私事;

7、不准烤火价、趴货台;

8、不准挪用商品销售款;

9、不准擅自离开工作岗位;

10、不准私自对顾客优惠或私分赠品。

六个一样:

1、生人、熟人一样;

2、大人、小孩一样;

3、买和不买一样;

4、忙和闲一样;

5、买商品和退商品一样;

6、一般顾客和个别顾客一样。

制度制定好了,不能视为形式,必须长期的严格执行。

十六、做好售后服务工作:营业员在成交过程中,肯定要做好售前、售中服务,这是理所当然,但是成交以后,顾客已付款,售后服务尤为重要,包装、提袋包装等,礼貌地送客人出门,给顾客留下一个好印象,同时,有些顾客因对本店茶叶口味不适一定要包退、包换,不能找出半点理由拒绝,同时,应建立顾客档案,多听一听顾客的意见。

十七、做好广告、促销工作:广告、促销对商家的重要性是众所周知的,有条件的茶店,完全可以利用电视、报纸等。条件不具备的也可利用营业员、业务员印制一些小广告进行宣传。促销应该多做,形式多样,可以优惠,也可以按购买的金额赠送一些与茶有关的礼品,如茶具、茶书等,不论广告也好,促销也好,一定要取信顾客,不可欺骗顾客,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十八、做好长期作战的准备:茶叶作为一种特殊的消费品和艺术品,顾客对其口感、滋味、内质、品位要一个相当的时间接受和评定过程,这样,就要求

经营者要有耐心,不要开张几个月或一年挣不到钱就不相干了,要不断的进行宣传,同时针对顾客的要求不断改善,虽然开个茶叶店没有八年抗战那样“论持久战”,但也须两三年功夫不可,这也许是许多茶叶经营难以走出的误区。

十九、逐步走向连锁化:因现代市场经营越来越规范,利润越来越平均,如若你所经营一、二各茶店效益不错,同时,又积累了许多无形资产,千万不能就地踏步,更不能把挣来的钱消费掉,应该总结成功的经验,培训人才,把你的经营点在逐步稳健的基础上进行同步扩张,走向连锁化。这样,可以节约成本,有利竞争,在茶叶届立于不败之地。开设连锁首先可以建立配货中心,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选拔人才,对你已经经营好的点进行复制,这样,你的企业就会不断发展、壮大,原天下茶界同仁,齐心协力、共同壮大,以振我中国传统茶叶之雄风,与洋茶争夺国际市场,中国茶叶一定能胜利。

武夷山寻访“大红袍”


传统戏曲里有一出“访白袍”的戏,表演的是唐朝大将尉迟恭寻访“白袍小将”薛仁贵的故事。我这里却讲寻访“大红袍”。“大红袍”,原是武夷山岩茶中之佼佼者,素有“茶王”之誉。我们所要寻访的就是这种茶树。

几位文友此刻正行进在武夷山风景区的“九龙窠”里。溪涧潺潺,流淌在错错落落的鹅卵石上,一路上弹出淙淙的琴响。面对这种山川丽景,友人竟情不自禁地高声朗吟起来:“云麓烟峦知几层,一湾溪转一湾清。行人只在清溪里,尽日松声夹水声。”原来这是宋代“永嘉四灵”之一的徐玑的诗,他写的正是武夷山一带的景观——峰峦重叠,清溪曲折,水声松籁,不绝于耳。闽北风光宛然如画。

走着走着,看到一小片茶园,枝株茂密,叶片微呈红晕。几个人同时喊出:“看,这就是了。”谁知,错了:它是“大红袍”的老弟——“小红袍”。

又拐了一个弯,前面略显开阔,却不见了茶园,小石丘上独有茶亭翼然。在高山悬崖之间,由石块垒起的台座上,果然长着几株茂密的茶树,旁边还隐约可见镌刻在岩石上的“大红袍”三个字。由于山势高耸,距离较远,茶树的具体形态看不太清楚。东道主介绍说,这几棵“茶王”生长时间很长了,枝干弯弯曲曲,长满了苔藓,又浓又绿的叶片间夹杂着一簇簇的嫩芽,边缘上都呈紫红色。传说从前是靠训练猴子攀崖采摘,后来从旁边石罅里凿出一条缝隙,架上悬梯,茶工可以勉强上去,采摘之后,悬梯立即撤除,因为这是“国宝”啊。

相传古时候一个读书士子进京赶考,路过武夷山时病倒了,下山化缘的老方丈发现后,叫来两个小和尚把他抬到庙里。方丈见他面色苍白,体瘦腹胀,便泡上一壶好茶,服侍他饮下。士人见茶叶绿地红边,泡出的茶水黄中带红,如琥珀一样光亮,遂呷了几口,顿觉口角生津,芳香四溢。连续喝了几次,鼓胀全部消退,身体健康如常。谢过老方丈,他便赴京投考,竟得状元。不忘救命之恩,状元郎重返武夷山,在老方丈导引下,寻访这半山腰的神奇茶树。这天,他正跪在山下虔诚地焚香礼拜,忽然一阵风来,把猩红状元袍卷上了半空,不偏不倚,恰巧罩在“茶王”的枝头,宛如红云一片。“大红袍”遂由此得名。

说着,一行人已上到茶亭坐下。女老板提着水壶汲来了山泉,用硬炭升起了炉火,顷刻间壶中便冒起了热气。她左手端过一个古香古色的茶盘,上面摆放着比拳头稍大的紫砂壶和几个酒盅般大小的茶杯;右手托着一个贮存茶叶的锡罐。茶叶放进壶中,注入滚沸的水,并用开水将茶壶淋过。两分钟过后,便提壶在各个杯中先斟少许,然后再均匀地巡回斟遍,最后将剩下的少许茶水向各杯点斟。据说这里头有个名堂,头一次叫“关公巡城”,第二回为“韩信点兵”。

天色向晚,同伴们向女老板致谢,说有幸在这里品尝到了“大红袍”这种人间至味。女老板却歉疚地摇摇头,说,准备不周,十分抱歉,今天我这里只有“小红袍”。当然,这也不是凡品。

不晓得这种“小红袍”与“大红袍”有没有亲缘关系,颇悔当时没有询问清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