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淳安鸠坑农民茶园套种吊瓜喜获丰收

发布时间 : 2019-11-13
中茶黑茶园 甘坑红茶 黑茶湖南安化

中茶黑茶园。

国庆节一过,淳安县鸠坑乡横店村茶园里套种的吊瓜逐步进入成熟期。这里的农民三五成群喜滋滋地来到套种吊瓜的茶园里,一边采摘那些已经成熟的吊瓜,一边盘算着今年的吊瓜籽收入。中草药变成了休闲食品 吊瓜,学名栝楼,为葫芦科栝楼属,系多年生宿根型植物,是一味传统的中草药。最近几年,有人发现吊瓜籽不仅有药用保健功能,且籽仁饱满、口感润绵、脆香异常、营养丰富,加工成休闲食品后居然在市场上供不应求,还赢得了“瓜籽之王”的美誉。鸠坑乡在获得这一市场信息后,立即派人去外地考察,并拿了点吊瓜籽回来在茶园里试着套种,发现本地的土质、环境、气候等非常适宜吊瓜生长,种出的吊瓜籽比原产地还要硕壮饱满。更令人兴奋的是,试种的吊瓜籽收获后,一些信息灵敏的收购商就闻讯赶到鸠坑,悉数收购吊瓜籽。 领先一步的该乡横店村,在205亩茶园里套种吊瓜,成为全乡发展吊瓜的“领头羊”,眼下已进入盛产期。 当地农民告诉我们,别看吊瓜不起眼,它肚子里的籽每公斤可卖50元。如果加工后,每公斤的零售价在70元左右。茶瓜套种显现增效潜力 鸠坑乡有农业人口8000多人,由于地处山区,农田只有1600多亩,人均农田仅两分左右。要在这么点农田里增效,潜力毕竟有限。 该乡干部徐建新说,我们乡茶园面积较大,如果在茶园里套种吊瓜,等于一亩茶园抵两亩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潜力就相当大。 在采访过程中,记者了解到在茶园里套种吊瓜,不光可使有限的土地资源得以充分利用,还可使茶树与吊瓜互相“照顾”,实现共同“繁荣”。 由于是多年生宿根型植物,吊瓜一次播种或块茎移栽,就可以多年收获。每年3月,吊瓜的宿根开始萌芽,植株矮小,对茶树生长没有任何影响,等到采摘春夏茶后,气候开始变热,此时吊瓜的藤蔓爬上了藤架,为茶园撑起了“遮阳伞”。如今年夏天高温干旱,横店村的205亩茶园里有吊瓜遮阴,无一因干旱而枯萎。等到冬天茶园需要培管时,吊瓜的藤蔓枯死,为培育管理腾出了空间。要把立体农业做强做大. 据了解,按照正常年份,一亩茶园套种吊瓜可收获吊瓜籽80公斤左右,每公斤吊瓜籽的上门收购价是50元,即可带来4000元左右的收入,再加上茶园每亩每年约5000元的茶叶收入,无疑是一条极好的致富门路。 鸠坑乡农民徐功法今年在0.7亩茶园里套种吊瓜,自吊瓜开摘以来,已有了1000多元的收入。随着吊瓜的不断成熟,他的收入将不断增加。 为把茶园套种吊瓜这项立体农业做强做大,让山区农民早日致富,鸠坑乡在市、县农业部门的支持下,抓住杭州市大力发展都市农业示范园区的契机,今年建起了市级茶园套种吊瓜立体开发示范园区。该园区今年首期开发1000亩,通过三四年时间推广发展,达到规划面积4000亩,从而使吊瓜籽的年产值超过1000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鸠坑乡还向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注册了“万岁岭”牌吊瓜籽的商标,一定程度上显示了他们要把立体农业做强做大的力度。(记者鲍伟民淳安记者站王苏叶良喜)

Cy316.com延伸阅读

茶园不除草反而种草套种柿子和吊瓜


茶园不用除草,还要种草?茶农是疯了吗?听说,现在很多茶园在推广吊瓜种植项目,在茶园里种草套种柿子和吊瓜,是茶农增加收入的一种途径。

在浙江,种茶关乎170多万山区、半山区农民的主要经济收入。但茶园面积有限,光靠产量提升收益,增收空间已经不大,而且到了绿色化消费时代,“石油农业”已难以为继,如何实现更多的经济效益?浙江从“立体栽培”的探索与实践中,找到了一条独特的道路。

茶园套种吊瓜

记者采访发现,“立体栽培”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体现在立体循环上,即通过物理防控、生物防控等办法,以及有机肥的替代,减少农药和化肥的施用量,实现生态化种植,提高产品品质;另一种则体现在立体复合栽培上,比如在茶园里养殖草鸡,种植其他经济作物,合理利用茶园空间,弥补了春茶后茶园利用率低的缺陷。

浙江省丽水市景宁县有一家名为奇尔茶业的公司,在种植过程中,对茶园杂草有个原则:不求斩草除根,只求茶草无害共生。不但不用除草剂,这家公司还提出“以草抑草”的办法:一方面种植白三叶草、紫云英,另一方面覆盖遮阳膜、纸板和噼草等,来抑制茶园杂草生长;同时,采用人工拔草、机械噼草的方式,既保持水土,又使得茶草无害共生。

光用草还不够,奇尔公司的茶园还有个“空中、树丛、地面”全方位的生态治理模式:植树引鸟吃虫、太阳能杀虫灯杀虫、信息素诱虫板治虫、养殖山蛙进园吃虫等,然后加大有机肥的替代力度,还把茶叶加工后的废弃物当肥料,并埋草为肥,放养蚯蚓,松土的同时,还为茶园有机质“加了餐”。

茶园套种吊瓜

据了解,现在在浙江像这样的茶园越来越多,杀虫灯、诱捕器、色板等防控设施,在不少地区的茶园里已成为“标配”。许多茶企老板直言,现在老百姓“闻药色变”,对绿色化、生态化的消费需求越来越高,品质提高了,产品价格自然跟着往上走。

这种消费需求,同样体现在其它农产品上。普通的鸡,十几块钱一斤足矣,但如果是放养在茶园里进行生态养殖的鸡,靠捕虫食草长大,恐怕许多人都会迫不及待掏腰包。在安吉县,这种“茶园鸡”就成了市场新宠,尽管价格高出普通鸡的好几倍,但仍供不应求。而且,鸡粪作为茶园肥料,既保持了良好的生态环境,也能提高茶叶品质。

茶叶与其它经济作物的搭配更加“火热”。在浙江天台、新昌、嵊州等茶叶主产县,近年来,推广茶柿立体复合栽培模式的力度越来越大。通过套种,增加夏秋茶经济效益的同时,还增加了柿子收入。而在丽水市莲都区,白叶茶和吊瓜成为“黄金搭档”:白叶茶春季生长较早,春茶结束后,吊瓜开始生长,等到夏秋时,吊瓜的棚架又为茶树营造了较为阴凉的小气候,避开了高温危害,两者相得益彰。

江西奉新县:万亩油茶喜获丰收 宋埠镇茶农采摘忙


油茶树跟普通茶树是不一样的,油茶主要采摘茶籽进行加工利用,而不是采摘茶叶进行制作饮用,不过它们都属于经济作物,是农民增收的利器。近日,江西宋埠镇锁石村万亩油茶迎来了丰收。

日前,在宋埠镇锁石村万亩油茶基地上到处都是当地农民采摘茶籽的忙碌身影,眼下正是油茶籽成熟的季节,由于今年持续晴好的天气,基地油茶总产量相比去年提高10%,预计可达80万斤,出油量近9万斤,农户户均年收入可增加7200元。

油茶产生的良好经济效益持续增加了当地农民栽种油茶的积极性,为了加快当地贫困户脱贫致富的步伐,推动油茶产业的快速发展,助力精准扶贫,当地政府采取“公司+基地+合作社+贫困户”发展模式,让更多的贫困户参与油茶的种植,不断壮大油茶产业。

锁石村前三组贫困户帅经忠患有肢体残疾,生活困难,如今靠分包种植油茶基地的2亩油茶维持生计。农闲时帅经忠在油茶基地上打工,对油茶进行日常管理工作,以及对油茶进行施肥、清除杂草等,加上油茶的收益,每年可挣得近2万元。“以前只能靠家里的一亩两分田吃饭,现在油茶产业来了我们村,我们不用出门在家门口就能挣钱了,实在是太好了。”帅经忠笑呵呵的说道。

截至目前,通过镇村的积极宣传、引导、扶持下,油茶基地总面积达12000亩,当地23户贫困户已经参与油茶种植产业,22名贫困户家庭成员在油茶基地打工,贫困户希望通过油茶产业,早日实现脱贫致富的梦想。

茶树与吊瓜立体高效栽培


吊瓜学名栝楼,系多年生宿根型植物,其果皮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利用茶行空间进行吊瓜立体间作,不仅为茶树起到遮阳避霜作用,又能增加单位土地面积的经济收入,是茶园复合生态立体种植的一种新模式。

一、园地规划。选择坡度平缓、土层深厚、无粘盘层、给排水条件良好、土壤pH值在5-6.5的地块。全面复垦深度40厘米以上,拾净树根、草根、石块等,填平坑坑洼洼、削平高墩、高坡。划区、拉框格方、沟渠路设置,水利规划,沟沟相通。茶行长度不超过50米,等高线放样、大行距150厘米。

二、茶树栽培要点。⑴挖栽茶沟,分层重施基肥。一般每亩施菜饼肥200公斤以上,再加50公斤磷肥,有畜禽类肥腐熟后或提前2月施下为宜,肥料施匀铺平,盖10厘米厚松土。⑵适时、低沟移植茶苗。栽植沟低于茶垄10厘米,秋栽10-11月,春栽2-3月。栽植行株距为150厘米×33厘米,双行单株,栽后逐次壅土至泥门,栽完后立即浇定根水,1次浇足浇透。⑶及时定剪、铺草。茶苗栽下用果枝剪离地15厘米剪梢,并铺草,厚度以不压住茶苗为准。⑷加强幼苗期管理。栽植后第1年以保证成活率和培育壮苗为目标。及时做好除草、施肥、治虫、抗旱保湿和定型修剪、补缺工作。

三、吊瓜套栽要点。⑴定植:选择病虫害较少,俗称“野葫芦”的品种。吊瓜套种密度及棚架结构设为:1.5米茶树行距,3行茶树间作1行吊瓜,即吊瓜间行距为4.5米,株距4米,每亩套种吊瓜25-35株。春栽在土壤解冻至萌芽前,在设置种植位置开挖0.8米见方的穴,穴深0.5米,对穴内四周洒生石灰作土壤消毒处理,每穴中施入无害化处理有机肥50公斤、过磷酸钙1.5公斤、钾肥0.5公斤、硼肥0.5公斤,一层肥一层土混施,穴成高出地表10-15厘米土墩即可。吊瓜根块栽种在穴墩上,用细土填盖5-7厘米,浇足水覆膜约30天出苗。⑵适时引苗上架:出苗后,每株留1-2枝健壮粗茎,用草绳或塑料绳引导茎蔓向棚架生长,除上架主茎外,棚架下侧芽一律摘除,以免消耗养分。⑶摘芽疏枝:棚顶上主茎长至1.5至2米时摘芽疏枝,以后每隔一定时间根据挂果情况及时打顶,保持每枝上挂果10个左右。⑷合理施肥:施足基肥,根据瓜蔓长势情况适时适量施追肥。⑸病虫害防治:主要虫害为黄守瓜、瓜绢螟等,在有机茶园中以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相结合方法进行防治。⑹适时采收:一般10月份,吊瓜瓜皮开始发黄成熟时分期分批采收,果皮及时烘干,瓜子及时洗净晒干。

老茶园套种改植好处和哪些茶园适宜套种改植


套种改植,常称“以老带新”或“以新代老”。是指先在老茶园行间套种新茶树,待新茶树成园后再挖去老茶树,以此实现老茶园的彻底改造和茶树品种的更新换代的一种改植换种模式。这种技术曾在日本及我国许多茶区推广应用,其好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提高改植换种前期的经济收入,解决改植换种茶园前期没有产量的问题。如果套种改植操作得当,茶叶产量不会因茶树新老交替而受影响。

2、防止水土流失。由于套种提高了改植前期茶园的覆盖度,改全园深垦为带状深垦,新老茶树根系纵横交错,从而有效地控制了茶园水土流失。

3、改善茶园小气候。套种后的茶园,茶树行间光照强度减弱,相对湿度提高,茶园土壤温度周年内的温差缩小,起到冬暖夏凉的效果。

4、改良土壤。套种茶园每年有较多的枯枝落叶还原于土壤,使得耕作层内的有机质和氮磷钾等营养元素明显提高。

5、因套种茶园荫蔽度大,减少了茶园土壤的蒸发耗水量,可缓解因新建茶园的土壤过分裸露而造成的干旱。

同所有农业技术的贯彻一样,套种改植也应讲究“因地制宜”四字。行距过宽的茶园不宜套种改植,密植和丛栽的茶园无法套种改植,产量过低的茶园,老茶树没有保留的必要,因而也无需用套种改植来换园。适宜于套种改植的老茶园应具备下列条件:一是地形不需作大的调整;二是行距符合新茶园发展的要求;三是拟改植的老茶园仍具有一定的产量水平。

提倡茶园立体间套种植


茶园立体间套,是指在茶园里以种茶为主,兼种植其他植物。合理的茶园立体间套,不仅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收入,而且有明显的生态效益,因为立体间套的茶园能增加地表覆盖,减轻地表径流,防止水土流失,还可以改善茶园小气候,有利于茶树生长。

实践证明,以下几种立体间套模式适于广大茶区采用:(1)茶园中间种杜仲,茶厢中种马铃薯;(2)茶园中种山楂,茶厢中间种蘑芋;(3)茶园中间种厚朴,茶厢中种黄豆或甘薯;(4)茶园中间种乌柏,茶厢中种小麦或花生。以上(1)、(2)、(3)种模式适合高海拔(800米以上)茶园,(4)种模式适合低海拔茶园。为了保证主业茶叶产量的提高,茶农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间套时要合理搭配,彼此让路,互不影响。树种的选择要因地制宜,最好选择高大的落叶乔木,如杜仲、山楂、厚朴、乌柏等经济药用林木。一般按4:1的比例种植,即4行茶种1行遮荫树,每亩种30—35株,遮光率达30%左右(因过密影响茶树生长,过稀起不到遮荫效果)。至于茶厢中的间套作物,不能种高秆作物,最好种匍匐型的耐荫性强农作物或绿肥作物,株距中根据茶厢宽窄、茶龄长短和当地习惯灵活掌握。

值得一提的:(1)茶园立体间套属于多投入、多输出、多时空变化和生物性生产的人工复合系统,是深度开发旱地资源、挖掘生产潜力、农民获得长远利益的可靠保证。因此,在目前还未被广大茶农认识其好处之前应大力宣传,提高茶农的认识。政府部门可将其纳入生产计划,与山区扶贫开发结合起来搞。(2)还要制定详细的立体间套方案,促使养分良性循环,防止土壤退化,保持土地资源的永续利用,最大限度地提高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茶园套种金银花”种植模式


笔者从重庆巫溪县中岗乡获悉,该乡推广试行的“茶园套种金银花”的种植模式,不但让茶农尝到当“药农”的滋味,收入比种植传统作物翻了两番,“钱袋子”鼓了。

据了解,茶园村是巫溪县有名的老茶叶种植和加工基地,村子也因此而得名。去年,该村提出“发展高品质茶叶,向传统产业要效益”的发展思路,引进该县知名的新茗茶业有限公司,改造老茶园300亩,新植茶树150亩,成功打造出优质茶叶基地450亩。

为充分利用茶园闲置土地,让茶农效益最大化,今年,该村发动茶农,组织成立了康丰中药材股份专业合作社,在茶园里面套中金银花,打造“茶山药海”,切实帮助农民增收。

“茶叶套种金银花可产生物理作用,不但能提高茶叶的产品质量,还可提升金银花的药用效果,可谓一举两得。”据茶元村村主任唐继军介绍,茶叶和金银花成熟采摘期不同,农户正好错时完成两样采摘。

唐继军说,一亩茶园每年可采摘鲜叶20公斤,按目前市场价每公斤80元计算,每亩收入1600元。套种金银花后,每亩可产干花100公斤,按最低价格每公斤80元计算,每亩可收8000元。除去劳务费和加工费,每亩纯收入可达6100元,比种植玉米、红薯、马铃薯等传统农业收入翻了两番。

据悉,该村还计划建1个20亩金银花苗圃基地,育苗150万株,力争把金银花种植面积扩大到4000亩。同时,还拟将茶叶和金银花“混合”深加工,打造出一种“金银花茶”新型品牌上市。

江苏省茶场茶园介绍


下蜀茶场国有茶场。位于江苏镇江桥头镇。建于1955年。原名为江苏省镇江茶场,1976年改为现名。有茶园约70公顷,年产茶150吨。下设茶叶生产队和制茶厂。主要生产红、绿、花茶和特种绿茶。产品中有“金山翠芽”等名茶。

方山茶场国有茶场。位于江苏句容天王寺方山西麓。建于1958年。有茶园约90公顷,年产茶90吨。下设茶叶生产队和制茶厂。以生产内销绿茶为主,外销红碎茶亦有生产。产品中有“金山翠芽”和“茗眉”等特种绿茶。

方麓茶场国有茶场。位于江苏金坛薛埠镇南5公里处。建于1952年。有茶园约170公顷,年产茶310吨。下设工区和茶厂,主要生产内销绿茶和外销红碎茶。产品中有“金坛雀舌”、“雨花茶”等名茶。

句东农场国有农场。位于江苏句容大卓乡石山头。建于1957年。前身是句容县普渡桥茶场,1973年改为现名。有土地130余公顷,其中有茶园100余公顷,年产茶56吨。下设茶厂和农业中队,以生产内销绿茶为主。

芙蓉茶场国有茶场。位于江苏宜兴铜官山南麓芙蓉寺。建于1951年。1953年改为江苏省地方国营芙蓉寺农场,1984年改为现名。有茶园约150公顷,年产茶300吨。下设大队和茶厂。以生产外销红碎茶和内销绿茶为主。

张庙茶场国有茶场。位于江苏句容城南6公里处。建于1958年。有茶园约70公顷,年产茶50吨左右。下设生产队和制茶厂,以生产内销绿茶为主。

青山茶叶实验场国有茶场。位于江苏高淳县东坝镇。建于1959年,前身是江苏省东坝农场,1972年改名为江苏省高淳县青山茶场,1991年改为现名。有茶园约240公顷,年产茶290吨。下设茶叶公司和茶厂,以生产内销绿茶和外销红碎茶为主。

茅山茶场国有茶场。位于江苏句容茅山镇西。建于1958年。1960年改称为茅山林场后河分场,1964年改为现名。有茶园70余公顷,年产茶39吨。下设制茶厂和供销公司。以生产内销绿茶为主,产品中有“茅山长青”特种绿茶。

茅麓茶场国有茶场。位于江苏金坛茅山东麓。建于清光绪二十二年(1906年)。前身为纪振纲开办的茅麓公司,1950年改称茅麓农林场,1968年改为现名。有茶园约290公顷,年产茶400吨。下设茶林生产工区及茶机厂等企业。主要生产外销红碎茶及内销绿茶、花茶,产品中有“茅山青锋”等名茶。

盱胎县茶场国有茶场。位于江苏盱胎旧铺镇大雨山。建于1958年。有茶园70余公顷,年产茶60吨。主要生产绿茶及地方名优茶。

南头茶场集体茶场。位于江苏溧阳横涧乡南头村。有土地约70公顷,年产茶50吨。下设作业工区和茶叶加工厂。以生产内销绿茶为主,产品有碧螺春、寿眉、毛尖和炒青、烘青绿茶等。

高庙茶场国有茶场。位于江苏句容城东门外。建于1960年,前身为国营暨南农场分场,1960年改称国营句容市畜牧繁殖场,1964年改为现名。有茶园约80公顷,年产茶100吨。下设茶叶、工业、林业、副业队和制茶厂,以生产内销绿茶为主,产品中“茅山长青”等为名优茶产品。

捺山茶叶试验场国有茶场。位于江苏仪征中效地区捺山南麓。建于1958年。前身是仪征县捺山茶场,1989年改为现名。有茶园130余公顷,年产茶200吨。下设茶叶公司和茶叶分场。主要生产内销绿茶,产品中有“绿杨春”特种绿茶。

虞山林场国有林场。位于江苏常熟北门。建于1957年。1960年改为现名。有土地1333公顷,其中有茶园约70公顷,年产茶140吨。下设管理区、场办厂及制茶厂。以生产内销绿茶为主,产品中有“虞山茗毫”、“剑毫”等名茶。

新街茶林场乡办茶林场。位于江苏宜兴新街乡南侧。建于1974年。有土地330余公顷,其中有茶园130余公顷,年产茶300吨。下设茶叶工区和制茶厂,主要生产内外销红茶、内销绿茶。产品中有“荆溪云片”和“阳羡雪芽”等名茶。

溧水县茶叶实验场国有茶场。位于江苏南京溧水县城东郊白马镇。建于1958年。前身是地方国营溧水县茶麻场,1989年改为现名。有茶园约270公顷,年产茶500吨。下设茶叶分场、茶叶加工厂及茶叶公司。主要生产内销绿茶和外销红碎茶,产品中有“雨花茶”和“碧螺春”等名茶。

江苏溧阳发展茶园养鸡模式获“双赢”


一垄垄茶园泛着绿色,茶树掩映下成群的土鸡在茶地里啄虫、吃草、扒土,这种“茶—鸡”立体种养模式,不仅给茶场增加了效益,节省了成本,还减轻了农药污染。

今年3月,溧阳市天目水苑茶场在茶园中试养了500只草鸡,因散养的草鸡肉质鲜美,价格比传统肉鸡高出50%,仍供不应求,同时放养鸡的茶园中没有虫、没有草,且茶叶长势好;而没有放养鸡的茶园里就易长虫,茶叶长势也相对弱一些。受此启发,他萌生了在茶园中大批量养鸡的念头,从广东引进4000只黑土鸡、从河南引进4000只麻土鸡、从安徽引进2000只土草鸡,进行散养。目前部分土鸡已出售,受到市场的热捧。

为了打造“精品土鸡工程”,溧阳市天目水苑茶场在饲养过程中,坚持采用天然谷物饲料,不含生长素,加之这种鸡生长期长,肉质坚紧、鲜美,块头小,最多只长到三四斤,很适合三口之家食用,深受市场青睐。更令人欣喜的是,“茶—鸡”立体种养,产生了良好的经济、社会、生态效应。茶园中放养了鸡,鸡粪可以肥沃茶园,不用再施化肥,同时鸡扒土找食过程中还松了土,每亩田可节约人工助地费40元。另外,鸡天生吃虫、吃草,茶园每亩还可节省农药费50—60元,而且还净化了周边环境,提高了茶叶品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