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茶场茶园介绍

发布时间 : 2019-12-02
江苏绿茶 中茶黑茶园 江苏太湖白茶

江苏绿茶。

下蜀茶场国有茶场。位于江苏镇江桥头镇。建于1955年。原名为江苏省镇江茶场,1976年改为现名。有茶园约70公顷,年产茶150吨。下设茶叶生产队和制茶厂。主要生产红、绿、花茶和特种绿茶。产品中有“金山翠芽”等名茶。

方山茶场国有茶场。位于江苏句容天王寺方山西麓。建于1958年。有茶园约90公顷,年产茶90吨。下设茶叶生产队和制茶厂。以生产内销绿茶为主,外销红碎茶亦有生产。产品中有“金山翠芽”和“茗眉”等特种绿茶。

方麓茶场国有茶场。位于江苏金坛薛埠镇南5公里处。建于1952年。有茶园约170公顷,年产茶310吨。下设工区和茶厂,主要生产内销绿茶和外销红碎茶。产品中有“金坛雀舌”、“雨花茶”等名茶。

句东农场国有农场。位于江苏句容大卓乡石山头。建于1957年。前身是句容县普渡桥茶场,1973年改为现名。有土地130余公顷,其中有茶园100余公顷,年产茶56吨。下设茶厂和农业中队,以生产内销绿茶为主。

芙蓉茶场国有茶场。位于江苏宜兴铜官山南麓芙蓉寺。建于1951年。1953年改为江苏省地方国营芙蓉寺农场,1984年改为现名。有茶园约150公顷,年产茶300吨。下设大队和茶厂。以生产外销红碎茶和内销绿茶为主。

张庙茶场国有茶场。位于江苏句容城南6公里处。建于1958年。有茶园约70公顷,年产茶50吨左右。下设生产队和制茶厂,以生产内销绿茶为主。

青山茶叶实验场国有茶场。位于江苏高淳县东坝镇。建于1959年,前身是江苏省东坝农场,1972年改名为江苏省高淳县青山茶场,1991年改为现名。有茶园约240公顷,年产茶290吨。下设茶叶公司和茶厂,以生产内销绿茶和外销红碎茶为主。

茅山茶场国有茶场。位于江苏句容茅山镇西。建于1958年。1960年改称为茅山林场后河分场,1964年改为现名。有茶园70余公顷,年产茶39吨。下设制茶厂和供销公司。以生产内销绿茶为主,产品中有“茅山长青”特种绿茶。

茅麓茶场国有茶场。位于江苏金坛茅山东麓。建于清光绪二十二年(1906年)。前身为纪振纲开办的茅麓公司,1950年改称茅麓农林场,1968年改为现名。有茶园约290公顷,年产茶400吨。下设茶林生产工区及茶机厂等企业。主要生产外销红碎茶及内销绿茶、花茶,产品中有“茅山青锋”等名茶。

盱胎县茶场国有茶场。位于江苏盱胎旧铺镇大雨山。建于1958年。有茶园70余公顷,年产茶60吨。主要生产绿茶及地方名优茶。

南头茶场集体茶场。位于江苏溧阳横涧乡南头村。有土地约70公顷,年产茶50吨。下设作业工区和茶叶加工厂。以生产内销绿茶为主,产品有碧螺春、寿眉、毛尖和炒青、烘青绿茶等。

高庙茶场国有茶场。位于江苏句容城东门外。建于1960年,前身为国营暨南农场分场,1960年改称国营句容市畜牧繁殖场,1964年改为现名。有茶园约80公顷,年产茶100吨。下设茶叶、工业、林业、副业队和制茶厂,以生产内销绿茶为主,产品中“茅山长青”等为名优茶产品。

捺山茶叶试验场国有茶场。位于江苏仪征中效地区捺山南麓。建于1958年。前身是仪征县捺山茶场,1989年改为现名。有茶园130余公顷,年产茶200吨。下设茶叶公司和茶叶分场。主要生产内销绿茶,产品中有“绿杨春”特种绿茶。

虞山林场国有林场。位于江苏常熟北门。建于1957年。1960年改为现名。有土地1333公顷,其中有茶园约70公顷,年产茶140吨。下设管理区、场办厂及制茶厂。以生产内销绿茶为主,产品中有“虞山茗毫”、“剑毫”等名茶。

新街茶林场乡办茶林场。位于江苏宜兴新街乡南侧。建于1974年。有土地330余公顷,其中有茶园130余公顷,年产茶300吨。下设茶叶工区和制茶厂,主要生产内外销红茶、内销绿茶。产品中有“荆溪云片”和“阳羡雪芽”等名茶。

溧水县茶叶实验场国有茶场。位于江苏南京溧水县城东郊白马镇。建于1958年。前身是地方国营溧水县茶麻场,1989年改为现名。有茶园约270公顷,年产茶500吨。下设茶叶分场、茶叶加工厂及茶叶公司。主要生产内销绿茶和外销红碎茶,产品中有“雨花茶”和“碧螺春”等名茶。

cy316.com扩展阅读

安徽省茶场历史及发展介绍


安徽省茶场

十字铺茶场国有农垦茶场。位于苏浙皖交界的安徽郎溪县。建于1954年。前身是宣郎广机械农场,1975年改为现名。有茶园约1400公顷,年产干茶2600吨。面积、产量均居全国茶场之首。下设分场、茶叶初制厂、精制厂和茶机制造厂,3000米(3上标)的茶叶冷藏保鲜库。以生产各种保绿保鲜名优茶和外销绿茶为主。

九连山茶林场国有农垦茶林场。位于安徽宣州古泉镇。建于1959年。前身是九连山林场,1989年改为现名。有茶园130余公顷,年产茶100吨。下设茶叶队、林业队、初制茶厂和精制茶厂,以生产“绿雪”、“三翠”、“松针”等高档绿茶和烘青、炒青为主。

九连山茶场国有农垦茶场。位于安徽芜湖三元乡。建于1958年。初称地方国营宣城县茶场,1984年改为现名。有茶园约370公顷,年产茶叶1000吨。下设茶叶初制厂和茶叶精制厂,以生产绿茶为主,兼制红茶。产品中有“九山翠剑”等名茶。

广德县茶场国有茶场。位于安徽广德。建于1958年。有茶园150余公顷,年产茶叶200吨。主要产品为烘青、炒青等。

无为县茶场国有茶场。位于安徽无为。1958年兴建。有茶园90余公顷,年产茶150吨。下设茶叶作业区、绿茶初精制联合加工厂和茶叶冷藏保鲜库,以生产绿茶和花茶为主。

屯溪实验茶场国有茶场。位于安徽黄山屯溪区高视铁马庙。建于1939年。原名屯溪改良场,1954年改为现名。有茶园约90公顷,年产茶130吨。设有初精制联合加工厂,以生产“屯绿”炒青茶为主,1991年创制“黄山松针”名茶。

牛头山茶场国有茶场。位于安徽贵池铜山乡。建于1958年。始称安徽省牛头山机耕茶场,20世纪60年代改为现名。有茶园约80公顷,年产茶40吨。设有初制茶厂。以生产外销“祁红”为主,亦产毛峰和炒青等绿茶。

六安市茶场国有茶场。位于安徽六安三十铺镇。建于1958年。原名六安县茶场,1993年改为现名。有茶园70余公顷,年产干茶50吨。下设茶叶队。以生产炒青和毛峰为主。

六安市实验茶场国有茶场。位于安徽六安独山镇。建于1952年。有茶园约100公顷,年产各类茶叶近百吨。下设分场、初制厂和精制厂,主要产品有“黄芽”、“毛峰”、“瓜片”、“兰花”、“皖西绿菊”和炒青等。

东至茶树良种繁殖示范场国有茶场。位于安徽东至昭潭。建于1958年。1987年改为现名。有茶园约300公顷,年产茶叶500吨。下设分场和精制厂,生产的主要茶类有绿茶、红茶、乌龙茶和花茶。有国家级和省级良种50余个,每年可供无性系良种茶苗8000余万株。

白米山农场国有农垦农场。位于安徽明光张八岭地区。建于20世纪60年代末。有土地约870公顷,其中茶园200公顷,年产茶70吨。下设茶叶初制厂,主要产品为烘青和炒青。

军天湖农场国有农场。位于安徽宣州寒亭镇。建于1962年。有土地约4700公顷,其中茶园约400公顷,年产各类绿茶600吨。下设农业分场、茶叶初制厂和茶叶精制厂,以生产炒青绿茶为主。

祁门县茶场国有茶场。位于安徽祁门。建于1958年。原名祁门县七里桥茶场。1985年改为现名。有茶园110余公顷,年产茶170吨。下设茶叶生产队、初制厂和精制厂。产品以“祁红”为主。

周王茶场国有农垦茶场。位于安徽宣州杨柳镇。建于1957年。有茶园410公顷,年产茶叶1000吨。下设茶叶队、绿茶初制厂和绿茶精制厂,以生产绿茶为主,兼产红茶和花茶。

泾县茶场国有茶场。位于安徽泾县安吴乡花林白果树。建于1958年。原名国营泾县机耕茶场,1963年改为现名。有茶园100公顷,年产茶200吨。下设茶叶队和茶叶经理部。以生产名优茶“凤毫”、“特尖”及烘青和炒青类绿茶为主。

郎溪县茶场亦称“高架茶场”。国有茶场。位于安徽郎溪飞里乡高架。建于1958年。有茶园约270公顷,年产茶270吨。下设茶叶生产队、茶叶初制厂和茶叶精制厂。以生产外销眉茶和手工内销绿茶为主。

高架茶场即“郎溪县茶场”。

春秋塘茶场国有茶场。位于安徽舒城马家河口镇。建于1962年。前身是舒城蚕场,1962年改种茶叶,改为现名。有茶园约90公顷,年产各类干茶200吨。设有绿茶初精制加工厂,以生产外销绿茶、烘青和茉莉花茶为主。产品中有“舒城小兰花”等名茶。

江苏溧阳发展茶园养鸡模式获“双赢”


一垄垄茶园泛着绿色,茶树掩映下成群的土鸡在茶地里啄虫、吃草、扒土,这种“茶—鸡”立体种养模式,不仅给茶场增加了效益,节省了成本,还减轻了农药污染。

今年3月,溧阳市天目水苑茶场在茶园中试养了500只草鸡,因散养的草鸡肉质鲜美,价格比传统肉鸡高出50%,仍供不应求,同时放养鸡的茶园中没有虫、没有草,且茶叶长势好;而没有放养鸡的茶园里就易长虫,茶叶长势也相对弱一些。受此启发,他萌生了在茶园中大批量养鸡的念头,从广东引进4000只黑土鸡、从河南引进4000只麻土鸡、从安徽引进2000只土草鸡,进行散养。目前部分土鸡已出售,受到市场的热捧。

为了打造“精品土鸡工程”,溧阳市天目水苑茶场在饲养过程中,坚持采用天然谷物饲料,不含生长素,加之这种鸡生长期长,肉质坚紧、鲜美,块头小,最多只长到三四斤,很适合三口之家食用,深受市场青睐。更令人欣喜的是,“茶—鸡”立体种养,产生了良好的经济、社会、生态效应。茶园中放养了鸡,鸡粪可以肥沃茶园,不用再施化肥,同时鸡扒土找食过程中还松了土,每亩田可节约人工助地费40元。另外,鸡天生吃虫、吃草,茶园每亩还可节省农药费50—60元,而且还净化了周边环境,提高了茶叶品质。

江苏推广茶园杂草无公害防除关键技术


江苏是我国的产茶大省之一,从09年以来,植保站就致力于研究茶园杂草无公害防除技术,近日,这个技术项目得到了鉴定,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其关键技术水平已经达到国内领先水准,可以进行推广普及运用了。

杂草丛生的茶园

据报道,6月12日,金坛区科技局组织南京农业大学、江苏省农业检测中心、扬州大学、江苏省农药检定所、江苏省农科院植保所等有关专家、教授组成专家组,对区植保站等单位完成的“江苏茶园杂草无公害防除关键技术的推广与应用”项目进行了鉴定。

区植保站自2009年开展茶园杂草无公害防除技术调查与研究,经过多年努力,在全省茶叶种植区建立了135个茶园杂草无公害防控示范区,探明了江苏茶园杂草种类、物种组成、生态关系、适应性机制和区域差异,研究了茶园杂草发生危害特点、预测预报和防治技术,集成了茶园杂草绿色防除技术。2014年-2016年,在全省累计推广93.3万亩次,覆盖率达60.78-66.94%。该技术能有效抑制茶园杂草的发生提高茶叶的品质和产量,据研究,除草剂使用亩减少2次(2Kg),亩均增产茶叶2.75Kg,新增纯收益473.32元/亩,总经济效益27821.28万元。开展技术该技术研究以来,在《江苏农业学报》、《植物保护》、《西南农业学报》、《植物保护学报》、《生态学杂志》等中文核心期刊上公开发表论文16篇。

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该集成技术绿色环保、实用性强、效果好、推广措施扎实,效益显著,总体水平达到国内领先。该成果鉴定为“第八届农业技术推广奖”的申报奠定了夯实的基础。

江苏茶园生产从采茶到加工全程机械化


近年来,随着农业科技的发展,很多农业种植项目已经实现了全程机械化,茶园生产从采摘到加工也逐步走向了机械化进程,近日,江苏金坛市召开了农机三新工程项目“茶园生产管理机械化技术集成应用”实施成果观摩交流会,展示了茶园生产全程机械化作业。

当天,现场人员一起观摩了茶园生产全程机械化作业,从中耕除草、修剪、采茶、加工等茶叶生产关键环节,实现茶园生产全程机械化,进而提高了茶叶品质、生产效率,做到为农民致富服务。

从采茶到加工等关键环节江苏加快全程机械化步伐

近日,江苏江苏省农机三新工程项目“茶园生产管理机械化技术集成应用”实施成果观摩交流会在金坛召开。江苏省局局长沈建辉、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副所长曹光乔、南京农业大学工学院副院长沈明霞、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主任刘永华教授以及办公室、科技质量处负责人等领导和专家及项目参加单位共40余人参加了观摩交流活动。会上各执行县汇报交流了各自项目进展情况,与会专家进行了针对性讲评。

在江苏鑫品茶业有限公司高庄茶叶生产基地,从中耕除草、修剪、深松施肥、病虫防治、采茶、加工等茶叶生产关键环节,演示了3CG-45高地隙茶园多功能管理机、308Y型低地隙茶园多功能管理机、KM3CG-30茶园中耕机、3C-6茶园小型深耕机、KM2F-3茶园施肥机、KM3XC-30茶园背负式吸虫机、KM3CJ-35茶园双面侧边修剪机、扶叶式采茶机、3TG-1500乘用式采茶机等9种作业、管理机具,集中展示了具有江苏特色的茶园生产全程机械化管理技术。

沈建辉局长对该项目专家团队取得的一系列成果给予了高度肯定,指出今年江苏省农机局启动实施高效设施农业“机器换人”工程,茶园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推广工作,作为实施高效设施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多年集成攻关,实现了从单一环节到关键环节,从碎片化到全程的快速发展,在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整体推进的大好形势下,茶园生产全程机械化也将步入快车道。并针对江苏江苏省茶园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提出四点要求:一是要紧紧围绕茶叶产业特点,加快新装备研发进度。二是要坚持稳定导向,明确阶段性目标和主攻方向。三是要坚持机艺结合,广泛吸收加工、栽培等不同专业、特长人员参与,解决茶园生产中的亟迫问题。四是要重视成果的推广与应用,加快推进江苏江苏省茶园生产全程机械化,积极开展“机器换人”工程。

近年来,江苏江苏省农机局紧盯茶叶生产领域,江苏省级财政资金连续投入近500万元,实施茶叶生产关键环节机械化技术集成应用项目,已有16县(次)开展茶叶生产关键环节机械化技术推广示范,研发、引进了一大批茶园生产机械装备,提升了全江苏省茶叶生产的机械化、标准化作业水平,逐步形成了茶叶生产系列成套机械化技术,制定了适合茶叶全程机械化生产的技术规范与技术标准,提高了茶叶品质、生产效率、产量和市场的竞争力,实现茶农增收,做到为农民致富服务。

江苏名茶


1.洞庭碧螺春

产于江苏吴县太湖洞庭山(分东山、西山),为绿茶中珍品,以形美、色绝、香浓、味醇“四绝”闻名于世。碧螺春始于何时,说法颇多。肯定的是,康熙年间已为贡茶。

洞庭东山为伸进太湖的半岛,西山则是湖中岛屿。太湖水面,水气升腾,雾气悠悠,土壤呈微酸性或酸性,质地疏松,极适宜茶树生长。主产区分布于东山的杨湾、前山的涧桥、俞坞、湖湾与后山的尚绵、屯湾等四个乡的18个村。茶树与果树交错种植,桃、李、杏、梅等20多种果树浓荫如伞,蔽覆霜雪,掩映秋阳,又可令茶吸果香,花窨茶味,陶冶碧螺春花香果味的天然品质。

碧螺春的采摘,有早、嫩、净三特点。春分前后开采,谷雨前后结束,以春分至清明的明前茶为名贵。采摘标准为一芽一叶初展,叶背面密生茸毛,肉眼可见。鲜叶越幼嫩,成茶的白毫越多,品质越佳。1公斤干茶,需14万个左右芽头,可见茶叶之幼嫩。

成品茶条索纤细,卷曲成螺,满身披毫,银白隐翠,汤色碧绿清澈,鲜爽生津。

冲泡碧螺春宜用玻璃杯,用上投法冲泡。水温70 -80℃,略低于龙井用水。将碧螺春投入水中,茶即沉底,有“春染海底”之誉。

2.南京雨花茶

雨花茶原产于南京中山陵和雨花台园林风景区,创制于1958年,因雨花台而得名。现产区已扩大到雨花、栖霞、浦口三个郊区,江宁、江浦、六合、溧水、高淳五个县,并已逐渐走向机械化生产,年产量7-8吨。

雨花茶的采制精细,要求嫩度均匀,长短一致。清明前后采摘,一芽一叶,需9万个芽叶方能制作一公斤特级雨花茶。

紧、直、绿、匀是成品雨花茶品质特色。形似松针,两端略尖,锋苗挺秀,茸毫隐露,色呈墨绿。茶汤香气浓郁高雅,汤色绿而清澈。

冲泡时,芽叶直立,上下沉浮,犹如翡翠。

3.金坛雀舌

产于江苏金坛方麓茶厂,创制于1983年,因形似雀舌而得名,属扁形炒青绿茶。

金坛雀舌采于谷雨前,采摘标准为一芽一叶初展,芽叶嫩度匀整,色泽一致。通常加工一公斤特级雀舌,需8-9万个芽叶。

成品茶外形扁平挺直,条索匀整,形似雀舌,色泽绿润。茶汤香气清高,汤色嫩绿明亮,滋味醇爽。

4.太湖白云

产于江苏溧阳上黄林茶场。1988年该场与商业部杭州茶叶加工研究所共同研制制成功。

茶园有太湖、长荡湖、隔湖环抱,植被茂密,湖中水汽浸入,蔚成云雾,四时不绝。土壤为酸性,土层深厚,团粒结构,通透性好,是茶叶生长的良好天然环境。

鲜叶于清明前采摘,一芽一叶(芽长于叶或芽叶等长)为标准。

成品茶外形细紧,绿润披毫。汤色杏绿明亮,花香持久。被誉为兼具雨花茶之形,碧螺春之白毫,是创制茶中佳品。

江苏淳安鸠坑农民茶园套种吊瓜喜获丰收


国庆节一过,淳安县鸠坑乡横店村茶园里套种的吊瓜逐步进入成熟期。这里的农民三五成群喜滋滋地来到套种吊瓜的茶园里,一边采摘那些已经成熟的吊瓜,一边盘算着今年的吊瓜籽收入。中草药变成了休闲食品 吊瓜,学名栝楼,为葫芦科栝楼属,系多年生宿根型植物,是一味传统的中草药。最近几年,有人发现吊瓜籽不仅有药用保健功能,且籽仁饱满、口感润绵、脆香异常、营养丰富,加工成休闲食品后居然在市场上供不应求,还赢得了“瓜籽之王”的美誉。鸠坑乡在获得这一市场信息后,立即派人去外地考察,并拿了点吊瓜籽回来在茶园里试着套种,发现本地的土质、环境、气候等非常适宜吊瓜生长,种出的吊瓜籽比原产地还要硕壮饱满。更令人兴奋的是,试种的吊瓜籽收获后,一些信息灵敏的收购商就闻讯赶到鸠坑,悉数收购吊瓜籽。 领先一步的该乡横店村,在205亩茶园里套种吊瓜,成为全乡发展吊瓜的“领头羊”,眼下已进入盛产期。 当地农民告诉我们,别看吊瓜不起眼,它肚子里的籽每公斤可卖50元。如果加工后,每公斤的零售价在70元左右。茶瓜套种显现增效潜力 鸠坑乡有农业人口8000多人,由于地处山区,农田只有1600多亩,人均农田仅两分左右。要在这么点农田里增效,潜力毕竟有限。 该乡干部徐建新说,我们乡茶园面积较大,如果在茶园里套种吊瓜,等于一亩茶园抵两亩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潜力就相当大。 在采访过程中,记者了解到在茶园里套种吊瓜,不光可使有限的土地资源得以充分利用,还可使茶树与吊瓜互相“照顾”,实现共同“繁荣”。 由于是多年生宿根型植物,吊瓜一次播种或块茎移栽,就可以多年收获。每年3月,吊瓜的宿根开始萌芽,植株矮小,对茶树生长没有任何影响,等到采摘春夏茶后,气候开始变热,此时吊瓜的藤蔓爬上了藤架,为茶园撑起了“遮阳伞”。如今年夏天高温干旱,横店村的205亩茶园里有吊瓜遮阴,无一因干旱而枯萎。等到冬天茶园需要培管时,吊瓜的藤蔓枯死,为培育管理腾出了空间。要把立体农业做强做大. 据了解,按照正常年份,一亩茶园套种吊瓜可收获吊瓜籽80公斤左右,每公斤吊瓜籽的上门收购价是50元,即可带来4000元左右的收入,再加上茶园每亩每年约5000元的茶叶收入,无疑是一条极好的致富门路。 鸠坑乡农民徐功法今年在0.7亩茶园里套种吊瓜,自吊瓜开摘以来,已有了1000多元的收入。随着吊瓜的不断成熟,他的收入将不断增加。 为把茶园套种吊瓜这项立体农业做强做大,让山区农民早日致富,鸠坑乡在市、县农业部门的支持下,抓住杭州市大力发展都市农业示范园区的契机,今年建起了市级茶园套种吊瓜立体开发示范园区。该园区今年首期开发1000亩,通过三四年时间推广发展,达到规划面积4000亩,从而使吊瓜籽的年产值超过1000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鸠坑乡还向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注册了“万岁岭”牌吊瓜籽的商标,一定程度上显示了他们要把立体农业做强做大的力度。(记者鲍伟民淳安记者站王苏叶良喜)

夏季茶园管理要点介绍


茶树经过连续采摘,体内的大量营养物质被消耗,夏季高温,土壤板结,杂草丛生,地力下降。因此,夏季茶园管理的主要任务是恢复茶树生机。

除草松土 防止草荒是夏季茶园管理的重要工作。一般在树冠滴水线内为10厘米,在滴水线外为20厘米,并挖掉石块、杂草和草蔸,打碎土块,疏松土壤,使其通气、透水,提高积蓄和供给水肥的能力,加速土壤熟化,形成松软肥沃的耕作层,促进茶树早生快发,提高夏秋茶的产量。

追施夏肥 春茶采摘以后,树体营养物质大量消耗,新梢停止生长,而根系生长加强,因此要及时施肥补充树体养分。据试验,一般从茶园采收100公斤干茶,应补偿10公斤纯氮,才能维持土壤原有肥力水平。如预计亩产150公斤干茶,应施15公斤纯氮,其中5公斤作基肥,10公斤作追肥。有机肥如菜饼、堆肥、厩肥、绿肥等,或每年或隔年作基肥,可作隔行施,并结合施磷、钾肥。

在茶园施肥中,追肥次数可适当多些,使土壤中有效氮含量季节分布比较均衡,在生长的各个高峰能吸收到较多的养分,以利增加全年产量。每年施两次的为:春茶前施60%,夏茶前施40%。每年施3次的为:春茶、夏茶、秋茶前,分别施40%、30%、30%,或50%、25%、25%,氮、磷、钾的配比为2~4:1:1。一般每亩茶园在夏肥中施用尿素15公斤,普钙或钙镁磷肥11.5公斤、氯化钾7.5公斤,结合茶园松土除草,在茶树树冠滴水线外缘,挖一条深12~15厘米深的小沟,深施后立即覆土。

修剪树冠 投产茶园的茶树修剪,一般只采用轻修剪和深修剪二种。深修剪主要用于树冠分枝过于密集,并出现鸡爪枝和回枯枝,对夹叶大量发生,茶叶产量明显下降的茶树。深修剪的深度是剪除树冠面上10~15厘米的枝条。深修剪对当年产量有一定影响;一般在茶树开始出现衰老后,隔5~7年进行一次。轻修剪是剪去树冠面上突出的枝条,一般剪去3~5厘米左右,修剪时期应抓紧在5月下旬以前进行。

防治病虫 夏季茶园重点是防治茶饼病和茶芽枯病,虫害的重点是茶毛虫和茶尺蠖。茶饼病主要危害新梢和嫩叶,病斑在叶的正面凹陷,背面呈馒头状突起,并产生灰白色粉末状孢子。

防治时可用0.2%~0.5%硫酸铜溶液喷雾,每隔7天喷一次,连喷2~3次。茶芽枯病造成的病叶扭曲,呈不规则形,枯焦状,病斑黑色或黑褐色,一般在夏茶的嫩叶上发生。每亩可用70%甲基托布津75~100克,兑水50公斤喷雾。每隔7天喷一次。茶毛虫、茶尺蠖等的幼虫蛀食嫩叶、嫩芽严重时可将全部叶片食光,可每亩用90%可湿性敌百虫粉剂100~150克,兑水45公斤喷雾,每5~7天喷一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