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树知识之茶树生长环境

发布时间 : 2019-11-16
茶树和白茶树 观音茶树 老茶树

茶树和白茶树。

茶树在生长过程中不断地和周围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既受环境制约,又影响周围环境。因此,合理地选择自然环境和适当的人工调整,是保证茶树质量和保护周围环境的关键。

1.茶树的生长环境

(1)气候

茶树性喜温暖、湿润,在南纬45°与北纬38°间都可以种植,最适宜的生长温度在18~25℃之间,不同品种对于温度的适应性有所差别。一般来讲,小叶种的茶树,抗寒性写抗早性均比大叶种强。

茶树生长需要年降水量在1500mm左右,且降水分布均匀,朝晚有雾,相对湿度保持在85%左右,较有利于茶芽发育及茶青品质。若长期干旱或湿度过高,均不适于茶树生长栽培。

(2)日照

茶作为叶用作物,极需要日光。日照时间长,光度强时,茶树生长迅速,发育健全,不易患虫害病,且叶中多酚类化合物含量增加,适于制造红茶;反之,茶时受日光照射少,则茶质薄,不易硬化,吐色富有光泽、叶绿质细,多酚类化合物少,适制绿茶。光带中的紫外线对于提高茶汤的水色及香气存一定影响。高山所受辐射的紫外线较平地多且气温低、霜日多、生长期短,所以高山茶树小,叶片亦小,茸毛发达。叶片中含氮化合物和芳香物增加。故高山茶香气优于平地茶。

(3)土壤

茶树适宜在土质疏松、土层深厚、排水透气良好的微酸性土壤中生长。虽在不同种类的土壤中都可生长,但以酸碱度(pH)值在4.5~5.5为最佳。

茶树要求土层深厚,至少1m以上,其根系オ能发育和发展、若有黏土层、硬盘层或地下水位高,都不适宜种茶。石砾含量不要超过10%,含有丰富的有机质的土壤是较理想的茶园土壤。

cy316.com扩展阅读

茶树的生长环境与茶树种植条件


茶树是我国最主要的经济作物之一,作为茶叶大国,你知道有哪些因素影响着茶树的生长吗?茶树都喜欢什么环境,茶树的种植条件有哪些呢?下面小编为您介绍茶树的生长环境与茶树种植条件。

酸性土壤

1、土壤:喜酸怕碱

茶树适宜生长在酸性土壤中,土质疏松、土层深厚、排水、透气好的微酸性土壤为最佳。虽然都可以在土壤中生长,但是酸碱度在4.5-5.5之间最佳。

2、光照:喜光怕晒

光照强度直接影响着茶叶的产量,也影响着品质的形成。在一定的遮阴条件下,茶叶的氨基酸含量增多,茶多酚会减少。有利于降低绿茶的苦涩味道,提高鲜爽度。但是光照中的紫外线可以提高茶汤的水色和香气,高山受辐射的的紫外线较多,因此高山地带的茶叶会比平地的茶叶味香。

3、温度:喜温怕寒

茶树喜欢温暖的环境,一般在20-25度的气温中最适宜它的生长,但是不同的茶叶对温度的适应也是不同的,小叶种的茶叶就比较抗旱和抗寒。同时,适宜的的温度也决定了茶树的生长强壮。

茶山与梯田茶园

4、水分:喜湿怕涝

茶树喜欢湿润的土地,一般土壤的含水量在80%为最佳,年降雨量大概在1500mm左右,这样有利于提高茶叶的质量和产量。但是,雨量过大,会导致茶树的根烂掉。所以在雨雾缭绕的高山,或是江河湖泊地域,会多盛产完整的优质茶叶。

知道茶树喜欢什么样的环境,明白种植茶树需要哪些条件后,茶农就可以更好的种植茶树和管理茶园了。

茶树生长的环境条件


在茶树系统发育过程中,对环境条件有一定的要求。众多的环境因子在时间和空间上对茶树的作用,在不同情况下是不同的,探明环境因子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对茶树生长发育的影响,有利于人们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茶叶优质、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措施。

(一)气象因子和茶树生长

气象因子中与茶树生长关系最密切的是光照、温度和水分。

1.光照

茶树喜光耐阴,忌强光直射。茶树有机体中90%~ 95%的干物质是靠光合作用合成的,而光合作用必须在阳光照射下才能进行。光照条件差的枝条发育就细弱;光照充分的叶片细胞排列紧密,表皮细胞较厚,叶片比较肥厚、坚实,叶色相对深而有光泽,品质成分含量丰富,制成的茶叶滋味浓厚;相反,光照不足的叶片,大而薄,叶色浅,质地较松软,水分含量相对增高,茶叶滋味表现淡薄。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茶树生长发育对光照强度的要求并不是越高越好。广东长期的生产实践证明,夏季中午的光照强度往往过高,不利于茶叶新梢生长和茶叶品质的提高,因此常常采取适当的遮光措施(如间种遮阴树或覆盖遮阳网等)。一般而言,茶树光照强度应控制在3万—5万勒为宜。

茶树生育对不同光质反应是不同的。在红橙光的照射下,茶树能迅速生长发育。蓝光为短波光,在生理上对氮代谢、蛋白质形成有重大意义,是生命活动的基础。橙光对碳代谢、碳水化合物的形成具有积极的作用,是物质积累的基础。紫光不仅对氮代谢、蛋白质的形成有重大意义,而且与一些含氮的品质成分如氨基酸、维生素和很多香气成分的形成有直接关系。试验表明,在夏季覆盖蓝紫色薄膜可以提高氨基酸含量,而覆盖黄色膜则同时显著提高氨基酸和茶多酚的含量(吴庆东,1987)。

目前一些高产茶园的光能利用率不足1.5℃。提高光能利用率,可大大提高茶叶增产潜力。研究表明,茶树为喜阴植物,不遮阳茶树的光合能力在较强光照(4万~5万勒)下仍比遮阳茶树高,但是在强光(8万勒以上)、高温( 34~38℃)和低湿(40%~60%)的协同作用下,叶片暗呼吸和光呼吸速率大幅提高,使净光合速率明显降低,因此适度遮阳能满足茶树耐阴生理习性要求。就茶叶品质而言,低温高湿、光照强度较弱条件下生长的鲜叶氨基酸含量较高,有利于制成香味较醇的绿茶;在高温、强日照条件下生长的鲜叶多酚类含量较高,有利于制成汤色浓而味强烈的红茶。

为了有效、经济地利用光能,除了做好园地和品种选择外,还可以通过间种遮阴树,夏季覆盖遮阳网,辅以合理密植、人工灌溉、茶园施肥、植树造林等措施来加以调节。

2.温度

气温与土温对茶树生长发育都有影响。气温主要影响地上部的生长,土温主要影响地下部的生长。它们之间是密切联系

的,气温高,地温也随之升高。

茶树的最适生长温度是指茶树在此温度条件下生育最旺盛、最活跃。不同茶树品种的最适生长温度不同,多数品种的最适生长温度为20~30℃,在此温度范围内,如其他生育条件满足其生长需要,则随着温度升高,生育速度加快。

高温可以促进薄壁细胞增厚及液泡形成,促进厚壁组织纤维细胞增厚并木质化,促进新梢茎的木质部发育。所以,气温越高,嫩叶展开与增大增厚也越快。同时嫩叶转变为绿色速度加快,对夹叶发生量增加,多酚类物质增多,茶氨酸和氨基酸总量下降,使茶叶滋味苦涩,品质下降。

一般认为,适宜茶树经济栽培的年平均气温在13℃以上,茶树生长季节的月平均气温不低于15℃。随着气温升高,新梢生长加快,当气温达到35℃以上时,茶树生长会受到抑制。最适宜新梢生长的日平均气温为18~30℃。秋冬季气温下降到 lO℃以下时,茶树地上部进入休眠,停止生长。茶树对低温的耐受程度因品种而异,根据不同地区、不同类型茶树品种耐低温的表现,一般把中、小叶种茶树经济生长最低气温界限定为-10~8℃,大叶种定为-3.0~2.0℃。大叶种茶树在气温低于一5℃和小叶种茶树在低于-16℃时,茶树新梢将遭受冻害。 早春气温低时,地温更低,为促使茶芽早发,人们常采用耕作施肥和利用地表覆盖技术措施,疏松土壤,加强地上气流与地下气流交换,保温保暖,可有效提高地温,促使根系生长;当夏季到来时,地下5~lO厘米土层温度可升至30℃,通过行间铺草或套种牧草等措施,可以降低地温(黄东风等,2002);秋季增加有机肥以及提高种植密度,均能明显提高冬季茶园土壤温度。此外,茶园四周种植防护林也能有效改善地温、气温和空气湿度。

3.水分

水是植物体重要的组成部分。据测定,茶树植株的含水量达到55%~60%,其中新梢的含水量高达70%~80%。在茶叶采摘过程中,新梢不断萌发,不断采收,需要不断地补充水分。所以,茶树的需水量比一般树木要多。一般认为,在年降水量1000毫米以上、月降水量100毫米以上、空气相对湿度70%以上、土壤田间持水量60%以上的条件下,就可满足茶树的生长发育要求。但并不是水分越多越好。国内外研究认为,在年降水量2000~3000毫米,茶季月均降水量200~300毫米、大气相对湿度80%~ 90%和土壤田间持水量70%~80%时,最适宜茶树的生长发育。

空气湿度与茶树生长发育的关系表现为空气湿度大时,一般新梢叶片大、节间长,新梢持嫩性强、叶质柔软、内含物丰富,因此茶叶品质好。茶树生长期间要求空气相对湿度在80%~90%比较适宜;当茶园中空气相对湿度小于60%时,土壤的蒸发和茶树的蒸腾作用就会显著增加,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长时间无雨或者不进行灌溉,就会发生土壤干旱,影响茶树的正常生长发育,出现减产;当空气相对湿度大于90%时,空气中的水汽含量接近饱和状态,容易导致与湿害相关的病害发生。

茶树对生长环境的土壤含水量也有一定的要求,这一要求随茶树生育时期、品种、土壤质地、孔隙状况及透水性能等的不同而变化。在一定土壤条件下,土壤相对含水量为50%一90%时,随土壤含水量提高,生育量增加(许允文.1985)。适宜的土壤含水量能促进茶树生长,据杨跃华( 1987)试验,茶树在土壤相对含水量为70%~90%时彰各顶生理、生化指标均较高,这一土壤相对含水量是适宜茶树生长的。同时,根系活力及对营养物质的吸收(除钾外)均是加强的。

4.广东省气候特点

广东南部为热带季风气候,终年高温多雨,长夏无冬,水热资源丰富;广东北部为南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雨水充沛。年平均温度为18~20℃≥10℃活动积温在6500~7500℃,年降水量在1200~1800毫米,也有的地方达2500毫米以上。多数年份早春少雨,常有茶树旱害发生,要注意抗旱保水;4~9月降水最多,尤其是夏秋台风频繁,伴有暴雨,雨水冲刷严重,因此水土保持是茶园管理中的重要措施之一。

(二)土壤条件和茶树生长

土壤是指能够生长茶树的地面表层,它能提供茶树生长发育所必需的矿质元素和水分,与茶树之间有频繁的物质交换,因而土壤也是影响茶叶产量与品质的一个重要生态因子。

1.适合茶树生长的土壤性状

土壤质地、土壤温度、土壤水分和土壤酸碱度都会对茶树的生长产生影响。高产优质茶园土壤的特点与要求应该是:有效土层(耕作层)深厚疏松,矿物质、有机质含量丰富;心土层和底土层紧而不实;土质不黏不沙,既通气透水,又保水蓄肥,以微酸性原始沙壤土为上。

(1)土壤酸碱度。茶树是喜酸忌碱植物,在pH为4~6.5的土壤中均能生长,其中以pH 4.50~5.5为最好。茶树适宜于酸性土壤环境的特性与根系汁液中含有较多的有机酸有关。另外,酸性土壤还有两个重要特性,一是含有较多的铝离子,酸性越强,铝离子越多。健壮的茶树含铝可达1%左右,只有酸性土壤才能更好地满足茶树对铝的需要;二是酸性土壤含钙较少,钙虽然是茶树生长的必要元素,但数量不能太多,一般超过0.3%就影响生长,超过0.5%茶树就会死亡。所以,有石灰的宅基地或坟地,不利于茶树生长,必须彻底换土。

测定土壤酸碱度最简单的方法是用石蕊试纸比色,也可通过实地调查酸性指示植物来判断。一般长有映山红、铁芒箕、马尾松、油茶、杉木、杨梅等植物的土壤都是酸性的,可以种茶。

(2)土壤厚度。茶树根系发达,主根可长达l米以上,为保证根系向深度广度扩展,土层厚度一般不应少于60厘米。我国不论南北茶区的高产茶园土层厚度都在2米以上,其中有效耕作层在30厘米左右。在土层浅的地方种茶,建园时必须挖沟深翻土50厘米以上。综观各地低产早衰茶园,有不少是忽视土壤深翻所造成的,这在建园时特别需要注意。

(3)土壤质地。一般以沙壤土为好。沙性过强的土壤保水、保肥力弱,干旱或严寒时容易受害;质地过黏的土壤通气性差茶树根系吸收水分和养分能力降低,茶树生长不好。

在生产实践中,只要土壤酸碱度、土层厚度和土壤质地等3个条件能够基本适宜茶树生长的要求,就可通过多年深翻改土、增施有机肥、铺草覆盖和科学施肥、耕作等技术措施,也可把先天不足的茶园土壤最终培育成为丰产的茶园土壤。

2.地形条件对茶树生长的影响

茶园地形主要是指海拔、地面坡度和坡向等3个方面。

(1)海拔。海拔不同,热量条件就不一样。通常在海拔1500米以下,每升高100米,气温要降低0.3~0.4℃。因此,茶园随着海拔的增高,积温减少,茶树生长期就缩短。在广

东,海拔200~700米的茶区,茶树生长良好,茶叶产量和品质也比较好;海拔超过1000米的,茶树生长不如前者,且易染苔藓、地衣和白星病等。但在我国云南等西南茶区,海拔1500米以上栽培的茶树仍然生长发育良好,产量和品质兼优。

(2)坡度。坡度大小关系到接受太阳热量的多少和温度的昼夜变化。据测定,同为向阳的南坡,坡度大的接受太阳辐射量大。但随着坡度的增大,水土冲刷加重,对茶树生长也不利。所以,在选择新茶园时,坡度不应超过300。因为坡度太陡,不但建园费工,而且管理困难,茶叶产量也难以提高。

(3)坡向。与谷地、平地茶园相比,向阳的坡地茶园由于受光面积大,又能避免与减轻寒风的袭击,冷空气容易下沉,所以冬季的气温相对较高。南坡与北坡相比,获得的热量较多,近地面的地温比较高,蒸发量较大。东坡和西坡的效果介于南坡与北坡之间。不过东坡温度上午高、下午低,西坡正好相反。但总的来说,西坡温度高于东坡。这些情况,在建园规划时应有所考虑。

3.广东省土壤情况

本区最具有代表性的土壤是赤红壤类茶园土,主要分布在广东西部和东部地区。土壤呈酸性,pH为4.0~5.5,全磷和有效磷含量均很低,一般有效钾含量在30~80毫克/千克,有效镁含量在25~50毫克/千克。在有森林覆盖的地区,土层深厚,有机质较多;在森林遭受破坏的地区,有机质分解迅速,土壤肥力低。因此,做好土壤改良和增施有机肥料显得尤为重要。

茶树知识之茶树的栽培


(1)茶树育苗

茶树作为异交作物,其遗传物质极其复杂,利用有性繁殖的后代无法保存品种原有特性。因此,目前均采用无性的方式——扦插育苗法。

扦插是剪取茶树植株的某一营养器官,如枝、叶、根的一部分,按一定方法栽培于苗床上,使其成活为茶树幼苗。扦插育苗法取材方便、成本低、成活率高、繁殖周期短,能充分保持母株的性状和特性,有利于良种的推广,而且育成的茶苗品种纯一、长势整齐,便于采收及管理。世界各大产茶园都已采用这种方法。

扦插成活率及幼苗质量,受品种固有遗传性及选择枝条的强弱所支配。因此,选取母树时应选择品种优良、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品种,且其枝条、叶芽无外力损伤。剪枝前要多施有机肥料,停止采叶,促进茶芽伸长,以利于发育成健壮枝条。

2)茶树种植

一茶树种植时期在每集11月至次年月下旬之间,雨季前后均可种植。不同茶区种植时期稍有不同,南方应1月底为宜,2月以后白天日照强、气温高,幼苗容易枯死;北方或高山茶区、气温较低,为配合雨季,可延到3月底种植.

茶树的种植密度,受土壤、地形、气候及品种影响而不尽相同。目前我国采用的多条密植栽种方式,大行距为1.5m;小行距为33cm,共三小行;丛距为20cm,每丛移苗二三株,每亩约20000株。世界各国在此方面差异很大。

种植茶苗前应先施基肥,规划好行距,最好选择下雨后或微雨、浓雾、土壤湿润时,尽量避免在烈日下种茶。茶苗移植尽量就近起苗,带上移植、随挖随栽。种植后,为减少叶片水分蒸发,应于离地面20cm左右处行水平式剪枝,宜在幼苗两侧覆盖稻草或其他干草,以防止干早,保护幼苗。

茶树的生长环境,繁殖,采收,优良品种


生长环境

1.土壤:一般是土层厚达1米以上不含石灰石,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有机质含量1%-2%以上,通气性、透水性或蓄水性能好。酸碱度PH值4.5~6.5为宜。 2.雨量:雨量平均,且年雨量在1500公厘以上。不足和过多都有影响。3.阳光:光照是茶树生存的首要条件,不能太强也不能太弱,对紫外线有特殊嗜好,因而高山出好茶。4.温度:一是气温,二是地温,气温日平均需10度;最低不能低于-10度。年平均温度在摄氏十八度~二十五度。5.地形:地形条件主要有海拔、坡地、坡向等。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和湿度都有明显的变化,在一定高度的山区,雨量充沛,云雾多,空气湿度大,漫射光强,这对茶树生育有利,但也不是愈高愈好,在1000米以上,会有冻害。一般选择偏南坡为好。坡度不宜太大,一般要求30度以下。

茶树的繁殖

茶树的繁殖近来多采用扦插育苗法,过去的压条法因繁殖速度过慢,现已很少人使用。

茶树的采收

茶树种植后约三年起可少量采收,十年后达盛产期,三十年后即开始老化,此时可从基部砍掉,让茶树重新生长,再到老化后就须挖掉重种。

茶树的优良品种

1.适制绿茶品种有:特早芽种有元宵绿;早芽种有福鼎大白茶、福鼎大毫茶、九龙大白茶、福云595等品种。 2.适制乌龙茶品种:早芽种有黄旦、茗科一号、丹桂等品种;中芽种有铁观音、佛手、白芽奇兰等品种,迟芽种有肉桂、本山、杏仁等品种。3.绿乌兼制品种有:黄旦、黄奇、梅占等品种。

茶叶品质优良与茶树生长环境相关


茶树在生长过程中不断地和周围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既受环境制约,又影响周围环境。茶树的生长环境是决定茶叶品质优良与否的重要因素。

1.气 候

茶树性喜温暖、湿润,在南纬45。与北纬38。之间都可以种植,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18℃-25℃,不同品种对于温度的适应性有所差别。

茶树生长需要年降水量在1500毫米左右,且分布均匀,早晚有雾,相对湿度保持在85%左右的地区,较有利于茶芽发育及茶青品质。若长期干旱或湿度过高均不适于茶树经济栽培。2.日 照

茶作为叶用作物,极需要日光。日照时间长、光度强时,茶树生长迅速,发育健全,不易罹患病虫害,且叶中多酚类化合物含量增加,适于制造红茶;反之,茶叶受日光照射少,则茶质薄,不易硬化,叶色富有光泽,叶绿质细,多酚类化合物少,适制绿茶。

光带中的紫外线对于提高茶汤的水色及香气有一定影响。高山所受紫外线的辐射较平地多,且气温低,霜日多,生长期短,所以高山茶树矮小,叶片亦小,茸毛发达,叶片中含氮化合物和芳香物质增加,故高山茶香气优于平地茶。

3.土 壤

茶树适宜在土质疏松、土层深厚、排水、透气良好的微酸性土壤中生长。虽在不同种类的土壤中都可生长,但以酸碱度(pH值)在4.5-5.5为最佳。

西湖龙井茶茶树生长的环境条件要求


西湖龙井茶茶树系统在发育过程中,对环境条件有一定的要求。众多的环境因子在时间和空间上对西湖龙井茶茶树的作用,在不同情况下是不同的,探明环境因子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对茶树生长发育的影响,有利于人们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茶叶优质、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措施。

气象因子中与西湖龙井茶茶树生长关系最密切的是光照、水分和温度。

1、光照

西湖龙井茶茶树喜光耐阴,忌强光直射。茶树有机体中90%~95%的干物质是靠光合作用合成的,而光合作用必须在阳光照射下才能进行。光照条件差的枝条发育就细弱;光照充分的叶片细胞排列紧密,表皮细胞较厚,叶片比较肥厚、坚实,叶色相对深而有光泽,品质成分含量丰富,制成的茶叶滋味浓厚;相反,光照不足的叶片,大而薄,叶色浅,质地较松软,水分含量相对增高,茶叶滋味表现淡薄。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茶树生长发育对光照强度的要求并不是越高越好。广东长期的生产实践证明,夏季中午的光照强度往往过高,不利于茶叶新梢生长和茶叶品质的提高,因此常常采取适当的遮光措施(如间种遮阴树或覆盖遮阳网等)。一般而言,茶树光照强度应控制在3万—5万勒为宜。

西湖龙井茶茶树生育对不同光质反应是不同的。在红橙光的照射下,茶树能迅速生长发育。蓝光为短波光,在生理上对氮代谢、蛋白质形成有重大意义,是生命活动的基础。橙光对碳代谢、碳水化合物的形成具有积极的作用,是物质积累的基础。紫光不仅对氮代谢、蛋白质的形成有重大意义,而且与一些含氮的品质成分如氨基酸、维生素和很多香气成分的形成有直接关系。试验表明,在夏季覆盖蓝紫色薄膜可以提高氨基酸含量,而覆盖黄色膜则同时显著提高氨基酸和茶多酚的含量(吴庆东,1987)。

目前一些高产茶园的光能利用率不足1.5℃。提高光能利用率,可大大提高茶叶增产潜力。研究表明,茶树为喜阴植物,不遮阳茶树的光合能力在较强光照(4万~5万勒)下仍比遮阳茶树高,但是在强光(8万勒以上)、高温( 34~38℃)和低湿(40%~60%)的协同作用下,叶片暗呼吸和光呼吸速率大幅提高,使净光合速率明显降低,因此适度遮阳能满足茶树耐阴生理习性要求。就茶叶品质而言,低温高湿、光照强度较弱条件下生长的鲜叶氨基酸含量较高,有利于制成香味较醇的绿茶;在高温、强日照条件下生长的鲜叶多酚类含量较高,有利于制成汤色浓而味强烈的红茶。

为了有效、经济地利用光能,除了做好园地和品种选择外,还可以通过间种遮阴树,夏季覆盖遮阳网,辅以合理密植、人工灌溉、茶园施肥、植树造林等措施来加以调节。

2、水分

水是植物体重要的组成部分。据测定,茶树植株的含水量达到55%~60%,其中新梢的含水量高达70%~80%。在茶叶采摘过程中,新梢不断萌发,不断采收,需要不断地补充水分。所以,茶树的需水量比一般树木要多。一般认为,在年降水量1000毫米以上、月降水量100毫米以上、空气相对湿度70%以上、土壤田间持水量60%以上的条件下,就可满足茶树的生长发育要求。但并不是水分越多越好。国内外研究认为,在年降水量2000~3000毫米,茶季月均降水量200~300毫米、大气相对湿度80%~90%和土壤田间持水量70%~80%时,最适宜茶树的生长发育。

空气湿度与茶树生长发育的关系表现为空气湿度大时,一般新梢叶片大、节间长,新梢持嫩性强、叶质柔软、内含物丰富,因此茶叶品质好。茶树生长期间要求空气相对湿度在80%~90%比较适宜;当茶园中空气相对湿度小于60%时,土壤的蒸发和茶树的蒸腾作用就会显著增加,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长时间无雨或者不进行灌溉,就会发生土壤干旱,影响茶树的正常生长发育,出现减产;当空气相对湿度大于90%时,空气中的水汽含量接近饱和状态,容易导致与湿害相关的病害发生。

西湖龙井茶茶树对生长环境的土壤含水量也有一定的要求,这一要求随茶树生育时期、品种、土壤质地、孔隙状况及透水性能等的不同而变化。在一定土壤条件下,土壤相对含水量为50%一90%时,随土壤含水量提高,生育量增加(许允文.1985)。适宜的土壤含水量能促进茶树生长,据杨跃华( 1987)试验,茶树在土壤相对含水量为70%~90%时彰各顶生理、生化指标均较高,这一土壤相对含水量是适宜茶树生长的。同时,根系活力及对营养物质的吸收(除钾外)均是加强的。

3、温度

气温与土温对茶树生长发育都有影响。气温主要影响地上部的生长,土温主要影响地下部的生长。它们之间是密切联系的,气温高,地温也随之升高。

茶树的最适生长温度是指茶树在此温度条件下生育最旺盛、最活跃。不同茶树品种的最适生长温度不同,多数品种的最适生长温度为20~30℃,在此温度范围内,如其他生育条件满足其生长需要,则随着温度升高,生育速度加快。

高温可以促进薄壁细胞增厚及液泡形成,促进厚壁组织纤维细胞增厚并木质化,促进新梢茎的木质部发育。所以,气温越高,嫩叶展开与增大增厚也越快。同时嫩叶转变为绿色速度加快,对夹叶发生量增加,多酚类物质增多,茶氨酸和氨基酸总量下降,使茶叶滋味苦涩,品质下降。

一般认为,适宜茶树经济栽培的年平均气温在13℃以上,茶树生长季节的月平均气温不低于15℃。随着气温升高,新梢生长加快,当气温达到35℃以上时,茶树生长会受到抑制。最适宜新梢生长的日平均气温为18~30℃。秋冬季气温下降到lO℃以下时,茶树地上部进入休眠,停止生长。茶树对低温的耐受程度因品种而异,根据不同地区、不同类型茶树品种耐低温的表现,一般把中、小叶种茶树经济生长最低气温界限定为-10~8℃,大叶种定为-3.0~2.0℃。大叶种茶树在气温低于一5℃和小叶种茶树在低于-16℃时,茶树新梢将遭受冻害。 早春气温低时,地温更低,为促使茶芽早发,人们常采用耕作施肥和利用地表覆盖技术措施,疏松土壤,加强地上气流与地下气流交换,保温保暖,可有效提高地温,促使根系生长;当夏季到来时,地下5~lO厘米土层温度可升至30℃,通过行间铺草或套种牧草等措施,可以降低地温(黄东风等,2002);秋季增加有机肥以及提高种植密度,均能明显提高冬季茶园土壤温度。此外,茶园四周种植防护林也能有效改善地温、气温和空气湿度。

茶树的生长和发育


茶树生长发育,因品种、环境条件和栽培技术的不同而有很大差异。它从萌芽、生长、开花、结果、衰老、更新到死亡,要经历一段相当长的时期,短的数十年,长的可达百年以上。在由生到死的整个生命过程(称茶树的总发育周期)中,树体本身要发生一系列的变化。根据变化特点,采取相应的管理技术措施,以促进或控制其生长和发育的进程,使茶树朝着有利于人们需要的方向发展。这就是茶树栽培的重要任务。

1、茶树的一生

茶树的一生,即从生到死的全部生命过程。由于茶树繁殖的方式不同,是不甚一致的。有性繁殖的茶树经过种子萌发而形成新的个休;无性繁殖的茶树不通过两性细胞的结合而产生新个体,而是茶树本身营养体一部分的再生体,如通过短穗扦插、压条等方式形成的植株。与前者相比,无性繁殖的茶树个体,对保持母体的遗传性状和受母体生育特性的影响较深。但它既然已形成了一个独立的个休,脱离了母体,又与周围自然环境和人为的培育管理措施发生了直接的关系,所以,与母体相比,当然又不尽相同。

茶树的一生,严格地说来,是从种子的配偶子形成开始的,随着受精,子房发育成为果实,胚珠发育成为种子。在茶籽脱离母体前,种子直接接受母体的营养而发育成熟。在茶籽脱离母体后,其内部生理变化仍在继续。所以,种子成熟度和贮存是否恰当,直接影响茶籽的质量。这对播种后,能否全苗、壮苗的关系很大。

健全的茶籽,在水分、温度适宜的环境条件下,种壳破裂,萌发出土,茶子萌发时,先由胚根突破种皮向土壤深处迅速伸展,胚芽也随之向上生长露出土面,展出幼叶,在覆土救灾深或土壤板结的情况下,胚根的伸长受到阴碍,往往影响幼苗的出土。在这一过程中,营养的供应,主要靠子叶内贮存的养分。发根后,开始能从土壤中吸收少量的养分。到幼芽出土,真叶展开,幼苗能利用绿色叶面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分。茶籽萌发后,至植株第一次出现驻芽前,茶世界形势一方面消耗子叶内贮存的养分,另一方面又利用幼叶的光保产物,这就是茶树的双重营养阶段。此时的农业技术措施,应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选择大而重的种子。二是需要整备良好的土壤条件,以利幼苗扎根出土,进而为茶树提供充分的土壤养分。三是刚出土的茶苗比较娇嫩,需要精心护理。

茶树成为一个个体开始独立生活后,约经过两年左右时间,直到第一次开花前,根系和地上部分迅速扩大,营养生长特别旺盛,尤其根系生长迅速,由最初的明显直根系逐渐过渡到分枝根系。茎叶繁茂,主干明显向上伸长,侧枝日益发展。为保证茶苗正常生长,这一时期的一切管理重心应该围绕着丰产树型的形成为转移,及时采用定型修剪抑制植侏向上生长,增粗主干,促进侧枝发展,以形成强健的骨干,使树冠迅速扩大。在施肥技术上,适当注意提高磷、钾肥用量,促进根系和骨架枝的形成和发展。同时在管理上还必须做好除草、防旱、保水和防治病虫害等工作。在茶树的整个生命周期中,这阶段的可塑性较大,对不良的环境反映很敏感,这一时期的农业技术措施运用得好坏,影响往往是很深远的。

茶树一般再经3-5年后,在人为的培、剪、采技术控制下,它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都已开始进入盛期。就茶树营养生长而言,地上部树冠结构已比较固定。并随着分枝层次的增加,表层分枝逐渐茂密;而地下部根系,在良好的土壤条件下,其根深和根幅超过地上部,满布行羊,纵横交叉伸展。表现在茶树生殖生长上,开花结实渐趋高峰。子实发充分完全,茶籽结实率高,这是茶树一生中最有经济价值的时期。在栽培技术上,着重抓好肥、水、剪、采的同时,配合综合的栽培技术措施,就能在相当长的年限内,保持茶树旺盛的生长势,茶树高产稳产的年限可持续二、三十年,甚至更长。

茶树随着年龄继续增在,生长势就开始衰退,明显的表现是:茶叶产量和品质开始下降,树冠面新梢节间显著缩短,鸡爪枝大量发生,严重影响营养输送,芽叶变小,大量产生对夹叶,并不断出现枯枝,促使根颈处潜伏芽萌发,即以地蕻枝代替衰老枝条。与此同时,地下部亦大量地发生根系更新的现象,吸收根减少,侧根开始死亡,根系由外向内萎缩,营养面减少,茶树外貌呈现衰老状态--枝干灰白,叶片稀且小。在这一时期内,只要能在加强培肥管理的同时,船长休树再生能力的特性,按照茶树衰老程度,采用得修剪、台刈或抽刈等壮措施,重新形成树冠,那么,仍然能使茶树返老还童,延长茶树经济年龄,以获得相当的产量。但修剪对营养生长的刺激作用是会逐渐消失的,刺激消失的速度,与品种、修剪方法、采摘制度以及土壤肥力等都有关系,气候也起一定的调节作用。以后根据茶树生长势,间隔一事实上的年限更新复壮一次,可使茶叶间量呈波浪式地向前发展。茶树这种周期性更新现象,虽可进行多次,但茶树的再生省略随树龄增加而逐渐下降,到一定时期,即使加强肥、水管理,再用人为的更新措施,其所能得到的效益,已无多大经济价值。至此,在栽培技术上,应采取换种改植,即进行深耕改土,更换新的良种,重建高产稳产茶园。

2、茶树的物候期

茶树除了一生中的规律变化外,每年还随着四季的气候而发生变化。有节奏地进行着萌芽、发枝、开花、结果和休眠等生命活动,这种生命活动现象称为茶树的物候期。茶树的物候期,是茶树遗传性的表现。受外界环境条件的综合影响。

(1)根系的活动茶树根系在年周期中的活动,因品种、树龄、生态条件和肥培管理等不同而有显著的差异;同时又与树体内营养善和各器官生长发育的进程有关。在满足茶树生长要求的情况下,根系没有自然休眠期,可以终年不断地生长,在不同时期则有生长势强弱和生长量大小的差别。当环境条件不利时,根系也会出现被迫休眠。在我国四季分明的长江流域,根的活动一年内有三次生长高峰:

第一次生长高峰,当春季土温达到10℃以上时,根即迅速生长,一般三、四月是根系生长高峰,这次发根主要靠上年贮藏的养分,以后随着新梢萌发生长,根的生长转入缓慢。第二次生长高峰,从春梢停止生长开始,叶子制造的营养物质转入根系,因此六、七月又促进了根系的生长。随着夏梢展开,花芽大量分化,地上部消耗的养分增多,根的生长又转入缓慢。第三次生长高峰,于九至十一月间,茶季将近结束,叶子制造养分下运积累,根系得到的养分相对增加,所以,根系生长最旺,为一年中的最高峰。嗣后随着地温下降,根的生长越来越弱。

适宜茶树根系生长的地温为10-25℃,低于10℃或高于25℃都会抑抑制茶树根系生长,严重时,甚至停止生长。一年中发生新根根的高峰季节总是在一定的温湿条件下,树体内部营养物质有相当数量的积累时开始,因而形成了茶树根系与地上部器官间生长的协调关系。

茶树根系生长活跃时期,吸能力也最强,因此,掌握根系生长开始活跃前,在加强土壤管理的同时,做到及时施肥,就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茶树根系生长的好坏,对于茶树新梢生长具有重要的作用。在生产中,为了促进根系的生长,在技术措施上要加强茶园土壤管理,增施有机肥料,确何根系正常生长。

(2)新梢的生育茶树每年都有大量新梢萌发生长,可以扩大树冠,也可增加产量。因此,促进新梢的生长发育,是栽培茶树的主要任务之一。

茶树新梢的生育过程是:芽体膨大,鳞片展开,鱼叶展开,真叶展开,驻芽形成。

如不加采摘,任期自然生长,则驻芽一般经短期休止,继续生长,这样,每年可重复生长2-3次。但如幼龄茶树修剪或老茶树更新当年新抽发的新梢,多数在年周期内不出现驻芽,全年一次生长。如经采摘,则在留下的小桩上,顶端1-2个腋芽又可各自萌发成为新梢,再供采摘。这样,在人为的干涉下,茶树出现明显轮性生长。轮次多少,因生态条件、品种、采留标准而不同。一般热带8-10轮,亚热带5-7轮,暖温带4轮。据在杭州的生态条件下观察的结果,一般采摘树由越冬芽萌发的头轮梢算起,多数新梢能接连生长3轮,少数新梢能长4-5轮,结果列于表2-2。表中以藤茶为例,多数新梢只能生长2轮,能连续生长三、四轮或五轮的仅是少数新梢。然而龙井43和梅占品种,多数新梢能生长4轮,生长5轮的还占有相当高的比例。那此不能连续生长的新梢,有的自疏死亡,有的则趋于休止状态。这种生育性状,是造成茶树季节产量分布不均衡的主要原因。轮次变化幅度的大小,除品种因素外,随茶园肥水条件,剪要技术而改变。肥水充足,剪采合理,轮次和茶叶产量分布比较均衡;反之,使茶叶产量多集中在春茶一季,夏、秋茶比例很低。

茶树新梢具有多次萌发的特点,但每次萌发所需的条件是不甚相同的。一般春茶(第一轮梢)多要求适宜的温度这是因为茶树在休眠越冬期间,积累了较多的养分,一旦春季气温适宜,越冬芽就开始萌动生长,而且萌发比较整齐。夏、秋茶则不然。树体内部营养和土壤水分状况,就成了左右新梢生长的主导因子。如缺肥或土壤水分不足。芽叶生长迟缓,入冬后,气温当然是新梢生长的限制因素了。

茶树新梢一般日平均温度在10℃左右时,开始萌动,14-16℃开始伸长,叶片展开,17-30℃生长迅速。如气温降到10℃以下时,茶芽停止生长。在采摘条件下的茶树新梢,每轮平均生长期,一般在40天左右,但因品种、气候等因素的不同,短的30多天,长的要70-80天。展开一片新叶,短的2-3天,长的15-18天,一般在7天左右。在我国大部分四季分明的茶区,新梢的形成是有季节性的。从春季茶芽萌动到冬季休眠,要经历7-9个月。在我国南方茶区(如海南岛等),虽然在同一新梢上,仍然有生长期和休止期可分。但由于气温终年较高,就同一株茶树而言,新梢全年均可陆续萌发生长。仅因雨量分布不均(有旱季和雨季)新梢生育有快慢之分,却没有明显休眠期。而在北方寒冷较长的茶区(如山东),茶芽生长期华裔5-6个月,近6-7个月处于休眠状态。

(3)开花与结果开花和结实是茶树生活史中一个重要时期,研究、掌握茶树的开花结实规律,不仅有利于栽培上采取相应的措施,以提高茶子(采叶茶园是鲜叶)产量和品质,而且在育种上便于进行人工有性杂交工作,创造新品种。

茶树的花芽由当年生新梢上呀芽基部的腋芽形成。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每年从五月底至十一月,甚至到翌年春季,都可不断地有花芽分化。在热带气温条件下,它能终年形成。但仍然有一个相对集中期。一般春梢上孕育的花芽数量最多,结实率最高;夏梢上孕育的花芽也多,唯结实率不及春梢高;秋梢上孕育的花芽一般不结实或结实后种子不饱满。花芽的分化可依次分为分化初期、萼片形成期、花瓣形成期及雄蕊、雌蕊形成期四个时期。茶花常有2-3枚苞片。苞片原基在分化初期发生,并表成苞片,保护其内侧的花蕾。到雄蕊、雌蕊形成时期,苞片脱落,萼片外露。花芽分化的整个过程约需20-30天。

由花芽发育成花蕾以后,在我国大部分茶区在九至十一月开花,十月中旬至十一月中旬为开花盛期。个别茶区(如云南西双版纳等地)十二月到一月为开花盛期。开花最适宜的温度为18-20℃,相对湿度60-70%。茶树的开花时期正是吸收作用、细胞分裂和伸长、酶的活性等表现强烈的时期。因此,气温就成为其限制因子。若气温降到-2℃时,花蕾便停止开放。降到-4℃以下时,则多数失去生命力。

茶花一般借助昆虫传粉,异花受精。受精后,花冠、雄蕊和花基部分离脱落,子房即发育膨大。当冬季低温时,则处在休眠状态,待翌年入春气温回升时,又继续发育,直至9月底到10月种子成熟。其生育进程。从花芽分化开始到种子成熟,需经历一年零三、四个月。

茶树在营养生长的同时,既有当年花芽形成,花蕾出现,开化受精的过程。又有上年的果实发育成熟的过程,同时进行着花和果生育的两个过程。这就是茶树的带子怀胎现象。

(4)茶树休眼目前,茶树种植在北纬49。到南纬35。之间的地域内。在赤道或靠近赤道地区,茶树在一年内的月产量分配比较均衡。但在远离赤道四季分明的地区,茶树在冬季进入休眠状态,一般说来,休眠的时间随着纬度增加而增加。

茶树的休眠有两种:一种是新梢轮次之间的自然休虑(或休止),持续几天或几周,并自行解除,开始下一轮次生长;另一种是被迫休眠,由于外界温度条件等不能满足茶芽生长的要求而形成的,持续时间长短不一。

茶树休眠的原因,还需进行更多的研究。但从现象上明显地可以看出,茶树的自然休眠可能是由于树体内部营养物质的供水求失调,或是激素调节物质作用,使得茶树整体某一器官的生长发育影响另一器官的形成和生育之故。在茶树各器官相互关系中,以新梢和根系生长的相关较为突出。新梢和根系在年周期的生长都要营养物质,因此,在养分需要方面是有矛盾的。但茶树通过新梢自然休眠形式自动调节养分的代需,当营养物质供需矛盾不突出时,茶树亲梢可连续生长,在年生长期内,新梢不出现驻芽。例如生长良好的幼龄茶树,或更新复壮后的茶树新梢,以及从茶树根颈部抽发的地蕻枝等,只要环境条件适宜,几乎全年展叶,就不出现自然休止现象。所以,我们掌握这一生育特性以后,在栽培技术上如能不断满足茶树对营养物质的要求,茶树的生长期就相应延长。反之,新梢很易形成对夹自然休止期也会延长,达不到经济栽培的目的。

茶树还借助休眠状态(被迫休眠)以忍受不适宜的环境,使生活周期可以顺利的进行。在我佃大部分产茶区,晚秋气温还适宜茶芽生长的范围,茶树就停止发芽,枝叶制造的光合产物主要积贮在根、茎。入冬后,内部贮藏的淀粉又转变为糖,以提高细胞液的浓度,增强了植株的抗寒力。茶树进入被迫休眠以后,生长芽被富有蜡质的鳞片所包围,形成所谓冬芽。这种鳞片对芽起着机械性保护作用,防止冬芽失水,以利安全越冬。

越冬后的茶树,当春季气温回升时,又重复第二个年周期的活动。

茶树冬季休眠最主要的两个因素是温度和日昭长度。不能完全推诿于低温。因为在靠近赤道的高海拔地区,虽然那里的温度甚至还代于平原区的冬季温度但茶树却周年萌发新梢;相反在这个平原区却三个月的休眠期。在我国四季分明的广大茶区,在晚秋季节尽管温度仍在茶芽适宜生长的范围,但新梢早就停止发芽。这说明茶树休眠亦受日照长度控制的。

根据从赤道到北纬或南纬的某些种茶地区的每月产量分布和平均昼长的资料表明,当冬季的白天至少有六周短于11小时15分钟这个临界值时,茶树就要通过一个完全的休眠期。这个黑夜的时间愈长,休眠期也愈长。从杭州茶树新梢生育进程观察,这个临界值正处在霜降时节(十月下旬),白天日照时数为11时13分钟,茶树已渐处休眠。因此茶树的冬季休眠可能是由于短的白昼(或长的默认)通过影响树体内部生长调节剂而产生的结果。当然日照长度与低温通常也是相互影响的。

从茶树越冬休眠的生理机能直,加强秋冬季的茶园管理显得十分重要。这是由于茶树一到秋末冬初,地上部芽叶停止生长,其光合作用产物,除供根系生长需要外,有利于贮备营养物质越冬和翌年萌芽生长的需要。为了使茶树安全越冬,秋末施基肥或耕作时期不宜过迟,施肥要注意氮、磷、钾三要素的适当配合,使枝条和根系生长充实。在冬季干旱的地区,还必须及时灌溉越冬水,以增强树体的抗寒能力。

茶树生长的年变化


随着环境条件的周期性变化,茶树每年都有一个年发育周期,进行萌芽发枝、开花结实等生命活动,这又称为茶树的年变化。

1地下部分与地上部分的活动

在年周期内,茶树根系的活动不仅受气候、土壤等环境条件的影响,而且与树体内养分积累的多少有关。在不同的时期内,地下部分的生长势有强有弱,生长量有多有少。但根系的生长总是与地上部分新梢的生长交错进行。当地上部分生长旺盛时期,则是地下部分生长缓慢时期;当地上部分生长缓慢时期,则是地下部分生长旺盛时期。一年内,茶树地下部分(根系)适应地上部分的活动,可以出现三个生长高峰,时间分别是3—4月、5—6月和9—10月,其中9—10月的生长高峰比前两个生长高峰都大,持续时间也更长。掌握茶树的这一生长规律,可以在茶树根系生长高峰期内正确进行中耕、除草、施肥等农业技术措施,以达到最大的效果。

2新梢的生长与休眠

通常日平均气温达到10益以上,几天后茶芽就开始萌动生长,逐步长成新梢。其生长顺序是:芽体膨胀寅鳞片开展寅鱼叶(奶叶)开展寅真叶开展寅驻芽形成。

我国多数茶区新梢的生育期为6—8个月。如果新梢不经采摘,则驻芽经过短期休止后,继续生长。这样能重复生长2—3次。如果经过采摘,小桩顶端留下的1—2个腋芽,又可以各自萌发成新梢。这样在栽培条件下,每年可萌发4—6次。茶树新梢多次萌发的特点,对茶叶生产有重要意义。每次萌发情况略有差异:由于春季雨水充沛,加上茶树在越冬期积累了大量的养分,因而一旦气温适宜,春梢很快就开始生长,而且萌发较为整齐、旺盛;夏秋季气温偏高,茶树体内的养分相对不足,加上旱季受温湿条件的限制,这些都不利于新梢的正常生长;入冬以后,新梢的生长受到低温的限制,进入休眠。

3叶片的生长与脱落

叶片由叶原基发育而成,其生长成熟的时间各不相同(春梢较长,夏梢较短),大约需要20天左右。在生长过程中,叶片有3次明显的伸展活动:先由内折到反卷,再由反卷到平展,最后定型。

叶片的寿命也不相同,一般为期一年,很少能达到两年。其中春梢的寿命最长,夏、秋梢的较短。由于气候变化和耕作技术的影响,有些叶片往往不到一年便已脱落。每年5—7月是茶树的落叶盛期,6月为最高峰。所以在落叶前期采摘时,应该保留一定的新叶,以满足茶树正常生长的需要。

4,开花与结果

入夏以后,腋芽分化发育成花。一般春梢孕育的花芽,营养较为丰富,开花较早,坐果率较高;而夏梢孕育的花芽,数量通常最多,却营养不足,坐果率不高;秋梢孕育的花芽,则大多不能结果。

从花芽分化至种子成熟,前后历时15—16个月。因此,在一个年周期的6—11月,同一茶树上既可以看到当年的花、蕾,又能够看到上年的果实。这就是茶树的“带子怀胎冶现象,其在热带地区表现尤为突出,是茶树的一种重要特征。

栽培茶树的目的,是为了采摘茶叶,而不是为了采收茶果。然而花果在生殖发育期间会抑制茶树的营养生长,因此茶农多采取一系列的农业技术措施,加强茶树的营养生长,抑制花果的形成,以达到茶叶丰收的目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