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茶时如何感知茶味?喝茶时如何感知茶味?

发布时间 : 2019-11-16
黑茶陈味 喝茶时能加入枸杞吗 橘子味的茶

【www.cy316.com - 黑茶陈味】

从国际感官学的角度看,味道的感知依靠舌苔上的味蕾。味蕾是味觉感受器,呈卵圆形,由味觉细胞组成。味蕾主要分布于轮廓乳头侧壁的上皮中,但也可见于菌状乳头、软腭及会咽等处的上皮内。

每个味蕾都是由一组味觉细胞组成的梨形结构,属于化学感受器。分布在舌头表面的味觉感受器,能辨别滋味。味蕾顶端有一小孔,称味孔,与口腔相通。当溶解的食物进入小孔时,味觉细胞受刺激而兴奋,经神经传到大脑而产生味觉,能感觉甜、苦、酸、咸等味觉刺激。

舌苔各个部分的的味蕾敏感度不同,对味道的感知也不同。舌尖感受的是甜味,舌面感觉的是鲜味,舌底感知的是苦味,舌头两侧靠前感受的是咸味,靠后感知的是酸味。

影响茶味的因素主要有——茶氨酸、茶多酚、咖啡碱及糖类物质。茶氨酸的含量决定了茶的鲜味,高山云雾出好茶,高海拔产区的茶,茶氨酸的含量相对丰富。茶树喜欢漫反射光,生长在高海拔地区的茶树,由于有高大树木的遮挡,阳光稀疏的照射在茶树上,利于茶氨酸的合成。

茶多酚则决定了茶的涩味;茶多酚和咖啡碱的共同作用,决定了茶的苦味;糖类物质则决定了茶的甜味,茶叶中的糖分为单糖、双糖和多糖,决定茶的甜度的是单糖和双糖,多糖是感受不到甜味的。

一款好茶的标准,在于口感是否平衡。茶的鲜甜度可以抑制住茶的苦涩感,而适度的苦涩感可以增加茶的回甘。只有鲜甜,没有苦涩感的茶是平淡无味的;而只有苦涩感,没有鲜甜味的茶则是难以下咽的。平衡亦是世间万物能否得以和谐发展的重要准则。

cy316.com扩展阅读

喝茶时如何选购茶巾?


一、什么是茶巾

茶巾又称为“茶布”。茶巾的材质主要有棉、麻等,棉质的茶巾是上选,主要要吸水性好,无异味。多用于茶叶冲泡过程中用来擦拭茶汁和水渍,尤其是茶壶和茶杯壁和底部的水汁。置于茶盘之上。

二、茶巾的作用

茶巾,是整个泡茶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用具。茶道遵循“客人本位”的思想,而一块茶巾,就是表达对客人尊重的载体,茶巾的真正内涵,便是让它具备客人之所想的待客之道。

茶巾是擦拭茶具外面或底部的茶渍、水渍。频繁使用茶巾擦拭壶底、杯底、公道杯底等茶具,是为了随时防止器具的这些部位从茶盘上带起的水,在出汤、斟茶时滑入茶汤,令饮茶人产生不洁之感。

三、茶巾的选购

1、茶巾应选择深颜色的为好,浅颜色的在使用中会留下茶渍,既不美观又会给客人不卫生的错觉。

2、茶巾应选择吸水性强又不宜掉毛的,防止擦拭后茶具上留有绒毛。

四、茶巾的用法

茶巾的用法和养壶笔的用法有点类似,茶巾多用于茶叶冲泡过程中用来擦拭茶汁和水渍,尤其是茶壶、茶杯壁和底部的水汁。置于茶盘之上,但出于礼仪问题多将不同的茶巾分别放置。

1、一般将干的茶巾放于客人面前的桌上,便于客人用来擦拭桌上或杯底的水迹;

2、半湿的茶巾应放在主人手边,用来擦拭茶桌或茶具中溢出的水渍;

3、全湿的茶巾一般用来擦拭清洁过后的茶具;

4、茶巾易附着灰尘,避免将茶巾附着在茶具之上,以免在揭去茶巾时将不洁之物落入杯中。

5、禁止使用茶巾擦拭油腻污垢,否则用于擦拭茶具后将严重影响茶具外观,尤其紫砂茶具。

6、茶巾不宜暴晒,以免茶巾变硬。

茶香,如何感知、辨识和记忆?


香气是品评茶叶品质的重要因素。那一抹茶香,不仅仅是茶叶品质的象征,更是许多爱茶人恋恋追寻的至味清欢。

我们在老白茶糯糯的粽叶香中回味岁月,在西湖龙井鲜爽的豆香里感受春色江南,在凤凰单丛的桂韵兰香里体验误入百花深处的惊艳……

茶香成分

香气,属于一种美感,一种沁人心脾的审美感受。这种美感和审美感受,唯有通过人的嗅觉才能获得。先有嗅觉,而后有心灵的审美感受。

明人刘源长《茶史》言:“茶之妙有三:一曰色,二曰香,三曰味。”

茶叶香气,是干茶叶或茶叶冲泡时散发出来的茶叶芳香气味。这种茶叶香气,使人心脾清爽,神智清新,心旷神怡,属于一种沁人心脾的嗅觉之美。品茶、评茶的一道工艺程序,就是闻香,辨香。

茶叶香气,是由性质不同、含量差异不同的众多物质组成的混合物。

据施兆鹏等研究,迄今为止,茶学界已经辨别出的茶叶香气物质大约有650种左右。根据科学分析,茶叶芳香物质的组织成分,大约可以分为十五大类:碳氢化合物、醇类、酮类、酸类、醛类、内酯类、酚类、过氧化物类、含硫化合物类、吡啶类、喹啉类、芳胺类及其它。

按照其结构特点,大致分为四类:

脂肪类衍生物,如青叶醇、青叶醛、正已醛、正已酸等。

萜烯类衍生物,沉香醇、香叶醇、橙花醇、芳香醇以及乙酸沉香酯、乙酸香叶酯等。

芳香族衍生物,如苯乙醛、苯甲醛、苯甲醇、苯甲酸甲酯、乙酸苯甲酯等化合物。

含氮、氧杂环类化合物,如吡嗪、吡啶、吡喃类衍生物及吲哚、喹啉等化合物。

绿茶香气的主体是芳香物质,具有“鲜嫩”“清香”之美,

喝茶时,“无味之味是至味”有没有道理?


无味之味是至味,一直是茶界的一个公案。这个句式很有老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大智若愚”的意味。

可若觉得最生动的,却还是乾隆皇帝的一段轶事:当年乾隆皇帝下江南,久慕西湖龙井之名,特来杭州品饮此茶。待茶农泡好,乾隆轻啜几口,一下子竟没能感受到其中的真味,颇为失望之下,遂在纸上写了四个字:“淡而无味”。接着,又喝了几口,才面露异彩。细细观之,汤色碧绿,芽芽直立,煞是好看。几番啜饮之下,回味甘甜,唇齿留芳,于是又写下八个字:“无味之味,乃是至味。”

无味不是没有味道,而是平淡之味。

清朝康熙年间,有个陆次云的知县写了一本《湖壖杂记》,里面有这么一段话:「龙井茶,真者甘香而不洌,啜之淡然,似乎无味,饮过后,觉有一种太和之气,弥沦于齿颊之间,此无味之味乃至味也。」

旧时士大夫饮茶,追求的是茶的清香,味的淡雅。

他们眼中的好茶味,并不是震撼人官能的浓冽霸道,而是如“太和之气”一般的隽永飘逸,又如脱离了低级趣味的“无味之味”。

这种味,与其说是对口舌间产生的生理反应的一种体会,倒不如说是哲理上的认同,所以老子说“道之出口,淡乎其无;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恬淡为上。”

无味之味,即是淡味。无味处为真味,所谓真味,就是物质的自然味道与基本味道,它是其他味道的基础。

而对于六大茶类来说,不论是什么茶,都在追求茶叶本身的真味,讲究一泡茶的正味,不苦不涩,不张不抑,五味调和,而这恰恰与平淡之味不谋而合。

明人熊明遇在《罗岕茶记》中说:“茶之色重、味重、香重者,俱非上品”。大凡香重浓而不清,味重苦而不醇,色重深而不净,都不能说是好茶。

淡味乃至味,有没有科学依据呢?

从茶叶内质上来看,对味觉感官起决定性的成份为:茶多酚、咖啡碱、茶氨酸,其分别对应了:涩、苦、甜与鲜爽。是以,一泡茶里面,茶中内含物质的平衡协调性好,茶氨酸含量越高,相应的甜度、鲜爽度就会越高,刺激性低,喝起来也就更为顺滑,便会让人感觉淡。

同样是“淡”,在不同茶身上品饮感受是不一样的。就好比,你不能用岩茶来与绿茶相比,比较下去肯定是后者更“淡”,但品种不同,没有可比性。

此时说的“淡”并不是真正意义上茶质的单薄,而是一种饱满高足的韵道。

这种感觉,就如同我们听一曲古琴弹奏时,一个乐句与另一个乐句之间几乎稀不可闻的“余音”,似有还无。这种处在感官界限边缘的滋味,最是精微纤细,淡泊得几乎无味,却总让人意犹未尽,不用心领会是尝不到的。

孔子云:“质有余也,不受饰也。”从有色上升到无色,有味升华为无味,从而使本色朴素的味道成为至美。而淡,正是贯彻始终的一抹滋味,读懂了淡,也就理解了茶的无味至味。

喝茶时的最佳伴侣:茶点要如何和茶搭配?


中国历来在喝茶时就有搭配茶点的习惯。茶点是在饮茶的过程中佐茶的点心,它的分量小,体积也小,但是制作精细,样式精雅。

茶点

古时候,茶点又被称为茶果,最早在王世几的《晋中兴书》中出现。书中记载了陆纳节俭的故事,说:“……纳所设唯茶果而已。”作为喝茶时的最佳伴侣,茶点和茶的搭配历来都很讲究,归咎起来大概是以下几点。

一、形式美:

因为喝茶本身就是给人一种美的享受,所以和茶搭配的茶点更要讲究形式美。首先,茶点本身要美,要有漂亮的颜色,美丽的外形,否则一定会破坏喝茶的氛围的。其次,不同的茶点在搭配上要注意在外形、颜色的搭配上能否给人带来视觉享受。最后,茶点的种类要多,并且要注意不同茶点在数量上的搭配,不能太多,也不能过少。

二、适应茶性:

众所周知,不同的茶要搭配不同的茶点,如用各式甜糕、凤梨酥等配绿茶;用水果、柠檬片、蜜饯等配红茶;用瓜子、花生米、橄榄等配乌龙茶等。上述的搭配方法用一句话来形容就是“甜配绿、酸配红、瓜子配乌龙”。

三、具有品尝性:

品茶品茶,很多时候品的不仅仅是茶,还有茶点。因为茶点应该具有品尝性。如榴莲酥,酥皮薄如蝉翼,表面略有清油。轻轻咬开榴莲酥那薄薄的外层,就像吃到了一颗刚剥开的榴莲,浓郁的香味在舌尖上泛起。这就是榴莲酥的妙境。

以上就是关于茶和茶点搭配的原则。好茶只有配对茶点,才能真正给人以享受。以上内容由小编为您整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喝茶,茶味才是关键


茶的味道要具体描述起来有点难,因为每个人的口味不同,一泡茶给不同的人喝会得到不同味道。再有,茶的味道与树龄,制作工艺,以及生长环境、甚至天气阴晴都有关。所以很难用一个准确的词来讲一种茶的味道。

武夷红茶

红茶是全发酵茶,全发酵的茶最大特点是醇,红茶的味道是甜的,所以评红茶,水是否是甜的,这很重要,红茶的甜还取决树龄,发酵程度,有的茶发酵不够好,会出现奇怪的杂味。然后是香气,红茶的香可分为蜜香,花香,桂圆香,松烟香。红茶比较温和,不似其他茶表现的那么强烈,需要说的是,红茶的汤色表现并不能说明茶的好差,金黄的汤色和浓红的汤色是因为工艺的不同。金黄汤色红茶比较鲜甜,汤色红的红茶比较醇甜。

铁观音

喝铁观音追求的是口感鲜爽、茶水清甜和观音韵。

正味铁观音:通俗来说是铁观音的原味,香气比较清雅,好的会有兰花香,正味的叶底黄绿。正味和消青工艺上差不多,时间上有点不一样。滋味都比较清。

拖酸铁观音:喝起来口感会有点“酸味”,有人会把酸味误解为就是观音韵,其实不是,这种酸味只是发酵时间延长才会有,拖酸铁观音的叶底墨绿。

炭焙铁观音:这种铁观音跟那些看去青绿的铁观音不一样。青绿的铁观音喝起来清香,炭焙的铁观音喝起来是炭香,炭焙铁观音的回甘跟青茶铁观音回甘也是有区别的,喉咙会有凉凉的感觉。

凤凰单枞

凤凰单枞是半发酵茶,香型也比较丰富,香气烈,回甘强。但与岩茶比起来,没有岩茶的厚重感。单枞也有它的韵,称为山韵。香气独特,它的茶香可大体分为蜜香和花香(比如兰花香,栀子花,水蜜桃香、杏仁等)。会出现这么多香型的原因除了品种及环境影响外,在晒青和发酵,烘焙过程对茶香也会多少有影响。

比如发酵的轻会形成花香,发酵的重会形成蜜香果香,单枞的滋味是清甜的,口感怎样取决于茶的品质,品质不行的单枞泡下去是第一次冲就水苦,水涩,再香都没用。

喝茶不能被香气所蒙蔽,有茶味才是关键。其实好茶很简单,干净没杂味、不苦不涩,你觉得喝着顺畅就是好茶。

泡茶时不走心,喝茶时要伤心


经常有茶友说,在茶叶店买茶,试饮时喝到的茶明明很好喝,但是买回家自己泡,不是又苦又涩就是一点香气也没有,不像是同一种茶,怀疑是不是商家以次充好了;有的茶友甚至认为,茶本来就是这样又苦又涩、不好喝的。

泡茶,是一门技艺和修行。在茶叶品质大抵相同的情况下,冲泡得当的,自会让人得到更好的品饮体验。相反,如果泡茶时不走心,那喝茶的时候,可就要伤心了。

对于日常品饮而言,所谓泡茶,无非就是采取合适的方式,将茶叶中的可溶物质,用水将其溶解成均匀的茶汤。所以,泡茶无定式,只需综合把握好投茶量、水温和冲泡时间这三要素。

投茶量。按照饮茶“宜淡忌浓”的原则,总体来说,茶水比一般为1:50~1:30,即3~5克茶叶150毫升水。这个投茶量基本保证了比例的协调,可根据品饮人数、口味等因素自行调整,同时调整每泡时间,加以配合。

比如1~2人时,通常3~5克;3~5人时,一般5~8克;希望多泡几巡的可以加大投茶量,同时在开始几泡尽量快速出水;等等。

水温。水温影响到茶叶内含物质的浸出,茶汤温度影响到香气和滋味的呈现。通常情况下,芽叶细嫩的,水温宜低,在85℃上下;叶子偏成熟的,水温宜稍高;焙火类的茶,水温宜稍高。

冲泡时间。在几十秒至3分钟之间,根据投茶量、茶叶的老嫩、茶叶的形状和紧结度、茶叶的揉捻和发酵程度、以及水温灵活掌握。比如叶子嫩的,时间短些;紧压茶类,时间需长一些;等等。此外,第1泡、第2泡、第3泡等不同泡次的冲泡时间,可视情况适当调节。

也许是因为茶对于中国人来说太常见、普通了,很多人常喝茶,却没有真正去体会茶,泡起茶来也很随意。

(1)一把茶叶泡半天

很多茶友喝茶,特别是中年茶友们,经常都是一个大茶杯,一把茶叶泡大半天甚至要泡一天。这样品尝不到茶的真味。很多茶,应该说绝大部分的茶叶,都会因为长时间浸泡而导致茶汤滋味偏苦涩,且香气散失。而且长期浸泡容易使茶中的重金属析出,不利健康。

(2)茶水不分离

为了品尝到一杯清香醇韵的茶,茶水分离是泡茶时不可忽略的关键环节。但在普通大众的日常饮茶情境中,很多并不能及时做到茶水分离,比如用保温杯、马克杯、普通玻璃杯等来泡茶。

在没有条件采用整套工夫茶具冲泡茶叶时,比如在多数办公场合,可以通过采用类似飘逸杯或者快客杯之类的泡茶用具,关键是做到茶水分离,从而控制冲泡时间。

(3)对于茶水比完全没有概念

很多人泡茶对茶水比完全没有概念,放多少茶完全凭感觉,甚至根据茶叶的价格,价格贵的少放点,便宜不心疼的就多放点。茶水比说不重要也不重要,因为个人口感浓淡的喜好不一;说它重要又真的重要,因为它是影响茶汤口感很重要的因素,另外,长期喝浓茶,对健康也不好。

(4)不管什么茶,都用开水冲

很多朋友泡茶,不管什么茶,直接开水倒入。其实泡茶的水温不仅影响出汤口感,而且有损茶叶营养。高水温会使茶汤中的咖啡碱和茶多酚快速浸出,而咖啡碱和茶多酚是茶汤苦涩味的来源,如果含量过高,那么茶汤苦涩味就会很明显。高温还会使茶叶维生素类物质遭到破坏,降低了茶的营养。

日本茶道大师千利休说:所谓茶道,其之本,亦不过是烧水、点茶。夏天如何使茶室凉爽,冬天如何使茶室温暖,炭要放得适当,利于烧水,茶要点得可口。这就是茶道的秘诀。

拿到一款茶,分辨它的种类、特征,回忆相关的泡茶要点,再用一份期待的心情开始泡茶,就已足够。泡茶、泡好茶,并不很多人想象中的那般复杂。就像吃货会期待和要求厨师认真对待料理食材一样,用一份愿意静下来享受茶的心情来泡茶,自然会有水到渠成的所得。

品茶,感知比认知更重要!如何为什么怎么


显然,年轻时几乎不喝茶的事实,不管如何的坦荡,都丝毫无法消磨爱上茶后对于茶缘的意志。而且这种意志随着年轮的殷实,最终都会毫不犹豫地坚信:生命里,总会有好茶等候。

至于什么是好茶,每个茶人都有自己的界定。界定的标准不仅有属于茶人们都认可的共性,更多的是属于茶人心绪使然所独有的个性。

所以,好茶与否,从来是茶人内心最柔软的本意。只是这本意虽然源自心灵深处,却始终是茶人最刻意开放的感知;只是这本意虽然因真实而纠结,却因为承载着茶人的意志而不屈不饶地倔强。

莫言说得透彻:这是一场诡秘而又盛大的私人化进程。私人化的意思就是,即使无比错误,也无限正确。有时候,你的无数个回眸,未必能看到一个擦肩而过。有时候,你拿出天使的心,并不一定换来天使的礼遇。

毕竟,好不好是一回事,喜欢不喜欢是另一回事,缘也!

翻开中国茶经,六大茶类,数千个品种的静默以待。光是认知完已经算得上大家了,但认知了却不感知算不上真正有闲情的茶人。毕竟,茶事只有上升到“品鉴”层面方能“入道”。而品茶入道,是在有心品鉴的基础上,专属于个体的“私人化进程”。这个过程相对于“认知”,更注重“感知”。

一如某些茶学专业的学者并不是有闲情的茶人一样,他们平日里很难有闲情品茶,而且也完全没有雅兴与时间去感知茶道。不过这并不妨碍他们成为商业造势者们最合适的“品鉴专家”。之所以合适,竟然正是因为他们的不屑感知,因为一旦他们真的在乎了,商业造势者们就无法掌控商业结果了。

而民间茶人就不同了,有闲情的茶人对于感知之热情是没有止境的。或许,这种热情在茶学专家们眼里多少有种“无知而无畏”的冲动,因为认知是专家之所以成为专家的必要条件,而感知只是民间非专业的随性爱好。

但民间茶人并不在意,因为在他们心里,感知永远比认知更重要。在他们心里,品茶,认知而不感知是件痛苦而不可思议的事情。何况,真心感知才是通达于,建立在感知经验之上的“茶品鉴”唯一有效的途径。

有了感知的热情,就具备了随性的心绪,有了随性的心绪,就诞生了苛求茶缘的不屈意志。于是乎,不管是追逐于绿茶轻盈张扬的清香,还是醉意于黑茶沧桑内敛的陈韵;不管是恍惚于白茶若有若无的甘醇,还是沉迷于红茶雍容华贵的温暖。感知的结果可以变,但感知的热情不能变;感知的目标可以变,但感知的心绪不能变。

无论如何,茶缘在,生命里,总会有好茶等候!

喝茶时,遇到茶梗该怎么办?是什么如何作用


大家在冲泡乌龙茶、普洱茶的时候,是不是会经常发现茶叶里有一些“茶梗”,并且还会把它们仔细地挑出来,然后扔掉?

但事实上,茶梗它并不是混进茶叶里的杂物,更不是代表茶叶品质不佳。相反,它存在的价值是非常高的。所以,喝茶时遇到茶梗,别再把它们丢掉啦!怎么?不信?那就跟笔者一起来看看这茶梗究竟好在哪~

1、采摘标准

这里我们先说一个概念,就是采摘标准。一般对于绿茶来说,都是采摘嫩叶,嫩叶中极少有茶梗。但在乌龙茶、普洱茶、黑茶的采摘标准中,都是需要较为成熟的鲜叶,所以在这些类茶里,茶梗的存在是很正常的现象。

2、风味需要

相对于绿茶的鲜嫩,很多茶类必须要求成熟度较高的茶叶,才能保证它本身的风味,比如乌龙茶。

而茶梗中含有相当数量的香气物质,在加工过程中,香气便从梗转移到叶芽中,这样才能制出香高味浓的乌龙茶。

3、口感需要

茶梗作为鲜叶的营养传导器官,含有较高的糖分,所以在拼配普洱茶的时候,也会适当的放入茶梗,以求它独特的口感。

此外,甚至还有资深茶友会专门收集普洱茶梗,配上台地茶压制成砖,陈化一段时间后再取出来喝,香甜可口,风韵迷人。

4、压制需要

茶梗对于压制来说,也有很重要的作用,尤其是黑砖茶与茯砖茶。

黑砖茶在加工储存过程中,需要一定的温度、湿度、以及氧气条件,才能进行发酵。

而一定量的茶梗,能增加砖身内空隙,保证氧气充足,有利于品质的形成;更有利于砖内水分的排出,以及增加砖身的结构力和强度。

还有茯砖茶,含梗量太低则会因为砖身过紧影响透气。并且,国家对于黑茶的含梗量还有着明确的规定,比如要求茯砖茶的含梗量在15%-18%之间。所以再次提醒,喝茶时遇到茶梗,千万别把它们丢掉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