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茶,你选对盖碗了吗?

发布时间 : 2019-11-16
茶叶泡茶 枸杞泡茶 怎么泡茶

茶叶泡茶。

盖碗是当今人们喝茶最常见的茶器,上有盖,下有托,中有碗,天、地、人,取“天地人和”之意,又叫三才碗。清宫剧中,盖碗的出现频率更为频繁。

可见,盖碗果然是个讨喜的器物。不过这小小的盖碗虽普遍却并不简单呢。一般来说盖碗适泡于所有的茶,但不同的器型、款式也有相对更适合泡饮的茶类。

我们来看看常见的盖碗都有哪些?

茶盏盖碗

据考古或文献资料证明,瓷盏在东晋时已有制作,南北朝时饮茶之风逐渐流行起来。唐及五代时期的茶盏开始配有盏托。明清以后的茶盏又配以盏盖,形成了一盏、一盖、一碟的三合一茶盏,也就是现在盖碗的前身。

敞口、斜身、深腹、圈足。因其口沿大,散热佳,且底部窄不利于叶底的舒展,故适合芽叶嫩小、不能长时间闷泡的绿茶、黄茶等,避免出现老闷气,使其更加鲜爽清新。

撇口圆融盖碗

现今此种类型盖碗较为常见。碗口略往外撇,滚圆圈足。这种器型最大的优点便是外撇的碗口延伸了盖碗的弧度,在使用过程中不易烫手。

弧腹,肚子略外鼓,较利于对茶叶的闷泡。且其聚香和聚味的效果明显更好一些,用来冲泡乌龙茶(比如大红袍、铁观音等),或者古树生普这些叶底较大的茶,综合口感可以得到提升。

卧足盖碗

敞口,浅腹,卧足。是明、清时期流行的一种杯式,因杯底无圈足,呈内凹的卧足而得名。

常配以茶托作个人饮茶盖碗冲泡名优绿茶,也可冲泡大宗红茶、绿茶等,器型呆萌有些笨拙稳重感,和韵味厚重的黑茶也是绝配。

马蹄盖碗

流行于明清。敞口,斜削腹,内凹底小平底。官窑器底大多有年款,形状倒置似马蹄。明代以回青、洒蓝、孔雀蓝、白釉等品种为常见。清代雍正年间较为流行,多作斗彩,以腹部饰四团花者为常见。

但马蹄盖碗易烫手,且其器型底部较窄,不利于茶叶冲泡时翻滚,故冲泡绿茶、红茶、黄茶类可不用沸水冲泡,并适合用细水长流的注水方式的茶更佳。

鸡缸盖碗

杯上以斗彩绘画雌、雄鸡及雏鸡,间以山石、兰草、牡丹。鸡缸纹饰以成化斗彩绘制,斗彩是釉下青花和釉上彩色相结合的一种彩瓷工艺。成化时代,斗彩器的颜色品种多、且能根据画面内容需要自如配色。这些因素致使羽毛色彩繁多的鸡能够被栩栩如生的表现出来。已然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占有特殊的地位的动物:鸡,便被选作最佳“炫技”的纹饰。

因敞口,深腹,卧足的器型特点,用她来冲泡云南大叶种茶,水仙、凤凰单丛、台湾乌龙等叶底舒展后较肥大的茶再适合不过。

鲁迅先生在《喝茶》一文中曾这样写道:“喝好茶,是要用盖碗的。于是用盖碗。果然,泡了之后,色清而味甘,微香而小苦,确是好茶叶。”

现在,快去选择一款合适的盖碗泡一盏好茶吧。

小编推荐

小雪该喝的养生茶饮,你选对了吗?


小雪节气,寒潮和强冷空气活动较为频繁,全国各地气温继续走低,华北地区也开始有降雪现象。在这个时段,人们需要密切关注身体的御寒保暖。

那么,小雪节气喝什么茶比较适合养生的你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一、山楂陈皮茶

红枣泡发后洗净,铁锅先烧热,放入红枣干炒到有点发焦,不必炒到全都成黑炭,泡的时候用手掰开。

陈皮和山楂用温水洗净,陈皮切丝,三种材料一起放进壶里,用开水泡10分钟即可饮用。

功效:陈皮和山楂泡水具有消食、理气、降脂的功效。

二、陈皮普洱茶

茶叶6克,陈皮2克一起放入壶中冲泡,份量由个人的口味不同而自行掌握。第一泡应为洗茶。洗茶时间不宜过长,时间约2-3秒为佳。此茶茶汤较浓,应尽量避免空腹饮用。

功效;顺气理中,健脾,燥湿,化痰治咳、能散、能泻、能温、能补、能和、调脾快膈、通五淋,疏肝润肺、消积化滞、宜通五脏,疗酒病。

三、玫瑰蜂蜜茶

1、将水倒入锅中煮沸后放入红茶包,冲泡约6分钟;

2、将玫瑰分朵放入红茶液内拌一拌,继续用小火煮沸;

3、关火并加入柠檬片,放在旁边,在它的水温降至你可以接受的温度时,(个人建议50度左右,若水温太高则会破坏蜂蜜的营养成份)加入蜂蜜即可。

功效:性质温和、降火气,可调理血气,促进血液循环,养颜美容,且有消除疲劳、愈合伤口、保护肝脏胃肠之功能,长期饮用亦有助促进新陈代谢,起到减肥消脂的作用。

四、山楂甘草茶

干山楂300克、甘草60克。把山楂和甘草分成10份,放入10个茶包袋中。每次取一袋放入随身杯,用滚水冲泡,焖20分钟后饮用,可以重复冲泡。

功效:清咽、利嗓。秋冬季常喝可以增强免疫力。有利活血化瘀,常喝可以改善血黏稠度、软化血管,适合血瘀体质的老年人。感冒、痰多、恶心呕吐时,不适合喝。

五、红枣桂花茶

方法:红枣100克,糖桂花3克,茶叶10克,白糖30克。先将红枣洗净,入锅后加水1000毫升,煮至红枣熟烂,再加入茶叶、白糖、桂花,待沸后即成。

功效:养血顺气、健脾和胃。适用于血虚所致之头晕目花、面色萎黄者。

六、姜枣桂圆茶

大红枣5粒左右、桂圆5粒、姜半块、枸杞1小撮、红糖适量。红枣洗净,去核后切成小粒;姜切成细丝;桂圆去壳。除红糖外,将所有材料放入小煮壶里,加水至壶45处,煮15分钟后关火。将红糖放在自己饮用的杯子里,倒入姜枣桂圆茶,无需搅拌即可饮用。

功效:温中散寒、止呕、回阳通脉、补血正气,尤其适合脾胃虚寒、胃凉冷痛者。

泡茶,选对水很重要


八分之茶遇十分之水,得十分茶。

十分之茶遇八分之水,得八分茶。

所以水说:自古有好水才能泡好茶。

纯净水:

矿物质含量较低,一般称为软水,容易将茶的本质表现出来,是适宜泡茶的用水。

矿泉水:

矿泉水中含有微量矿物质成分,用这样的水泡出的茶汤色佳、香气足、清爽甘甜。

自来水:

自来水中含有消毒药剂,如“氯”,饮用前可使用活性碳将其滤掉。但消毒剂会干扰茶汤的味道与品质。

空气含量高的水:

水中空气含量高的水,有利茶香挥发,而且口感上的活性强。一般说“活水”益于泡茶,主要是因活水的空气含量高。又说水不可煮老,也因为煮久了,空气含量会降低。

杂质和细菌含量低的水:

这两项愈少愈好,一般高密度滤水设备都可以将之隔离,含菌部分还可以利用高温的方式将之消灭。

从口感上,茶性表现的差异:

如绿茶用太高温的水冲泡,茶汤应有的鲜活感觉会降低;铁观音、水仙如用太低温的水冲泡,香气不扬,应有的阳刚风格表现不出来。

可溶物释出率与释出速度的差异:

水温高,释出率与速度都会增高,反之则减少。这个因素影响了茶汤浓度的控制,也就是等量的茶、水比例,水温高,达到所需浓度的时间短;水温低,所需时间长。

苦涩味强弱的控制:

水温高,苦涩味会加强;水温低,苦涩味会减弱。所以苦涩味太强的茶,可降低水温改善之。苦涩味太强的茶,除水温外,浸泡的时间也要缩短;为达所需的浓度,前者就必须增加茶量,或延长时间,后者就必须增加茶量。

盖碗泡茶防烫手攻略盖碗泡茶防烫手攻略


不瞒大家说,编辑隔三差五地就会听到身边的朋友抱怨:用个盖碗经常被烫成“红烧猪蹄”!并且新手老手无一例外,真的有那么玄?

别怕,今天就教你一项用盖碗泡茶不被烫手的新技能!

如何选择一款不烫手的盖碗?

实际上,盖碗也有器形上的差异,并非都长得差不多,用起来自然也有不同的手感。选择一款不烫手的盖碗,以下三点是关键。

1、盖碗边沿

盖碗的边沿宽窄决定了拿它倒茶时手与开水之间的距离。碗沿比较外撇的盖碗,注水的最高界限其实离盖碗边缘有一段比较大的距离。所以手指感受到的温度会相对较低,捏着边缘也不怎么烫。

2、盖碗盖纽

高一点的盖纽,离盖子的距离长,抓取的时候更方便,更顺手,手势更加优美,而且不易在慌张时抓滑烫手。

3、出水流畅

倒茶出水的时候,水柱倾泻而下,聚集不“散”,便叫做出水流畅。这跟盖碗本身的设计有关,需要碗身、碗盖之间的和谐统一。盖子自身饱满有一定弧度,会使倾倒茶水时更加流畅,而这样的感觉,也常被叫做“顺手”。

盖碗注水量的问题

茶叶投入盖碗中之后,注水量只需合适即可,不能过多。如果把水倒得过满——第一,出汤时会比较烫手;第二,水过多,泡出的茶也会相对较淡。

倒茶手法

捏盖碗时尽量捏住边缘位置,每次出汤都沿着同一位置。

出汤时,拿盖碗的手势应不偏不歪,手指放在口沿上,不要因为怕拿不稳而去捏着杯身。拇指和中指卡住盖碗沿,食指护住盖子,手腕下沉,沿着公道杯慢慢向下让茶水缓缓流出,茶水就不会触到手。

盖碗烫手?那是因为没选对、没用对!


盖碗,人与自然的和谐

盖碗杯,是明清之后泡茶艺的象征。

盖碗,又称“三才杯”,杯托为“地”,杯盖为“天”,杯身为“人”,意天大、地大、人更大;人行天地间,顶天立地,品行端洁。一同端起品茗,寓为“三才合一”,求得圆满,天地人和,人与自然的和谐!

盖碗原本是个人、单次使用的茶器,而且是冲泡与饮用功能合二为一,也就是将茶叶放入碗中,冲水后端起来直接品饮使用。当然也可以将茶泡好后,只倒入茶汤,这时的盖碗就有如杯子一般。

后来发现若将盖碗作为茶壶使用,亦有其方便之处,如看得到茶汤、易于掌握浓度;可以直接欣赏泡开后的叶底,而且去渣清洗比壶来得方便。因而盖碗演变成了泡茶器,搭配盅、杯成了另一种形式的茶器组合。

无论是把它作为品茶器、还是泡茶器,都主要在于讲究“察色、嗅香、品味、观形”。

鲁迅先生在《喝茶》一文中曾这样写道:“喝好茶,是要用盖碗的。于是用盖碗。果然,泡了之后,色清而味甘,微香而小苦,确是好茶叶。”

而如果是作为专业的茶人审评、对比茶,盖碗更是标配,它密度大、不吸味夺香,更能客观公正的展现茶叶本身的品质。

所以现代茶器中,盖碗也被称为“万能茶具”,就是它可以泡任何茶,只要你掌握得当、使用熟练。

盖碗要拿得美丽、泡出好茶汤,那就是一门学问了。很多初接触者,总是抱怨,盖碗太烫手了!一拿盖碗就手抖,手势不好看,更极易可能被甩出去,娇嫩的手指被烫得通红。心里可能老是想着,那些泡茶高手只所以不怕烫,肯定是因为被烫习惯了!

选购恰当的盖碗很关键

总结了以下几个原则:

宁小勿大:盖碗不易选择太大容量的,费水费茶不说,端着吃力,不易较快的出汤,自然容易烫手;

宁厚勿薄:薄胎盖碗,自然雅致好看,但使用起来可就不那么讨好了,越薄越易传温快、烫手,且不利于泡厚重的茶;

宜淡雅勿花哨:泡茶品茶器,最宜淡雅素洁,越简越耐看,淡而至极。而过于花哨,易使人关注点不在茶上;

纽宜高勿低凹:盖顶部的纽突出高一些,出汤时候,食指按压住不会被烫,而越低凹越受热;

盖与身的边缘宜宽勿窄:碗身口与盖子边的距离窄,这样茶水容易溢出烫到手。宽口的就不会,茶杯也一样。

使用盖碗的法门

三指法

三只手指拿捏盖碗,暂且称之为三指法。三指法比较优雅,是最普遍的一种拿盖碗的方法,也是很多茶友最常用的手法。盖碗上有盖钮,既是开盖时手捏持的地方,也是盖住时需要按压的地方。

出汤的时候,盖子调整好合适的开口大小,食指放在盖钮上,拇指和中指抓住碗沿的两侧,无名指和小指弯曲并在中指边上,不与盖碗接触,把盖碗垂直过来,即可出汤。至于无名指和小指翘不翘妖娆的兰花指,那就看各人喜欢了,大多男士是不会的。

这种拿法,食指接触按钮,拇指和中指接触碗沿,如果拿法不对,抓的过紧,指肚与碗身贴附的面积越大,越容易烫到手,所以,三指法握持盖碗,是轻轻自然的提起,而不是紧张的抓住盖碗。

抓碗法

抓碗法用的人不是很多,主要因为整个手抓住盖碗,还是比较烫手的,同时这样的抓持法,大多是盖碗不能太大。

在广东潮汕的部分地区,较多人使用抓碗法,在茶艺表演里面,男性使用抓碗法的比较多。

这种拿法的要点就是先调整好盖子开口大小,拇指按住盖钮,其他手指贴住盖碗底部的圈足,一只手掌抓住盖碗,盖子的方向朝向自己,碗底背对自己,盖碗垂直过来,即可出汤。

抓碗法方便操作,一手即可掌握,对习惯用这种方法的人来说,翻转乾坤般,很是豪迈、大气。女性用小盖碗,一手盈握,亦是优雅灵动。

习茶、泡茶和品茶同理,无它法,仅熟能生巧而已矣!

第几泡茶是精华,你喝出来了吗?


品味茶汤的变化,可谓喝茶的一大乐趣,很多茶友在喝茶时,有时只是单纯的在喝,却没有留意每一泡茶中茶汤的变化。如果问哪一泡最好喝,才发现并没有去注意这些。

每一类茶能泡多少道也都是不一样的,比如绿茶三四道,红茶四五道,乌龙七泡有余香,普洱能泡一二十道等等,每一泡茶的口感和滋味也会不同。

泡茶的每个不同的阶段,茶味就有不同,只要用心去品味,每一泡茶都有它独特的滋味。品茗,只有慢慢的“品”,才能知道其中滋味,尝到喝茶的乐趣。

对于泡茶,一直流传着这么一段话:一道水,二道茶,三道四道是精华,五道六道也不差,七泡有余香,八道有余味,九道十道仍回味。

所表达的意思就是每一道茶都有它各自的滋味。第一泡醒茶,第二泡茶到第三、第四泡的时候,经过前面三次注水的冲泡,这个时候的茶绝对是主角,它的叶片尽情的舒展,茶叶内所含的物质得到充分的释放,香气更加醇厚,滋味更好;到了第五泡、第六泡茶的时候,香气和滋味会延续,越到后面,茶的味道就越淡,水味会逐渐占据主角,茶味就变成了回味。

但并不是每一类茶的精华都是如此,不同的茶类有其独特的特点,茶叶的耐泡程度和精华所在是根据茶叶的类别、加工方法和老嫩程度有关系的,因此不能一概而论。那不同的茶类,分别在第几泡的时候最好喝呢?

白茶:白茶属于微发酵茶,因为只有萎凋和干燥两道工序,白茶很特别,初生的鲜嫩之后,更多的是交给时间,自然转化,越陈越香,越存越有价值。有人喜欢新茶的鲜爽,有人喜欢老茶的醇厚,不论新茶还是老茶,都能赢得茶友的芳心。

白茶里,如果是比较原料比较嫩的白毫银针、白牡丹,不需要第一泡的洗茶,第一道水注入之后,满满的白毫在茶汤中飘舞,这就是精华所在。好白茶的第一道茶,一点都不会让我们失望,比如白毫银针,在我们快出水的情况下,大量的精华落入其中,第一泡的鲜爽、甘醇到了极致,是接下来的几泡所没有的感觉,倒掉实在是可惜,所以对于品质好的白茶,“头道茶”反而是精华。

如果是原料较为粗老的贡眉、寿眉,第一泡通常要洗茶,出水要快,这个时候的茶叶还处于沉睡状态,内含物质尚未析出,第二泡时,茶的香气开始散发,茶汤也逐渐变得浓稠。到了第三泡、第四泡的时候,茶叶不断吸水,内含物质不断析出,这时候的茶香和茶味最自然,也就是它滋味最好的时候。

特别是老白茶,沉淀的时间长,需要充分的醒茶,才能让它内含的物质完全苏醒,老白茶相对也更耐泡一些。

所以,白茶的精华是因品质和新老程度而论的,一般来说,白茶的第三泡、第四泡的口感和滋味是最好的。

红茶:红茶属于全发酵茶,在制作工序中,茶多酚氧化成茶黄素和茶红素,多数糖类物质水解成可溶性糖,从而使红茶有自己独特的香气和口感。

红茶最好用沸水冲泡,冲泡时间一般为3-5分钟最好,如果浸泡的时间短,茶汤的颜色浅,滋味也轻;如果浸泡的时间久了,茶汤的颜色深,口感发涩,香味也容易丧失。

所以一般红茶冲泡一两次口感最好,较为高档的工夫红茶,冲泡三四次的味道最佳。

绿茶:绿茶属于不发酵茶,因此较多的保留了鲜叶中的天然物质,所以对于绿茶来说,越新鲜滋味越好。

中国绿茶中的西湖龙井、碧螺春等绿茶比较细嫩,不适合刚煮沸的沸水冲泡,以80-85度的水为宜,冲泡时间2-3分钟左右。绿茶适合现泡现饮,温度过高或者浸泡时间过长,其中茶多酚等物质会遭到破坏,芳香也会消失。绿茶推荐用玻璃器具冲泡,便于赏茶汤,观茶舞。

一般来说,绿茶的精华在第二泡和第三泡上,经过第四泡、第五泡的冲泡之后,味道就有些寡淡了。

乌龙茶:乌龙茶是半发酵茶,是六大茶类中独具鲜明特色的茶叶品类,它综合了绿茶和红茶的制法,其品质介于绿茶和红茶之间,既有红茶的浓鲜,又有绿茶的清香,并有“绿叶红镶边”的美誉。我们常见的如铁观音、大红袍等乌龙茶中,铁观音当属极品,有“七泡有余香”的美誉。

铁观音茶叶条形紧密,通常经过三泡之后茶叶才可以展开,香气弥散开来,到第四泡时,才会散发出真正的高香,甚至到了第六七泡都有余香。

也就是说,铁观音的精华应该出现在第四泡的时候。

普洱茶:以普洱茶为代表的黑茶属于后发酵茶,在储存中仍然可以随着时间的推移进行自然的陈化,在一定时间内,还有越陈越香的特点。

普洱茶冲泡较为讲究,通常需要先洗茶,即先把茶叶放入杯中,倒入开水,过一会儿把水倒掉,再倒入开水,盖上杯盖。这样不仅滤去了茶叶的杂质,而且使泡出的茶汤更香醇。这之后的每一泡,茶味逐渐呈现。

普洱茶生饼耐泡,一般可以连续泡8~10次,但熟饼并没有这么多次数,具体泡多少次与泡茶的量、出汤时间有直接关系。

普洱茶多为压紧型茶,往往第二泡还没有完全使茶叶展开,所以精华要从第三泡开始,也有很多人认为,三到五道是普洱茶口感最好的时候。

茶如人生,人生如茶,人生中每一个阶段都有它的精彩,亦如喝茶,每一道注水,每一泡茶,都有它的滋味。茶中百态,需要我们细细品味。

泡茶时,你注意到这个细节了吗?


一壶茶可以前后泡几次,有些耐泡的茶,甚至可以泡几十次,有的茶友会发现一个细节,有的人出汤时,不会把茶汤倒尽,会留一点茶汤在壶中,俗称“留根法”。可以说,能留意到这个细节,说明泡茶的水平在不断地进步。

那么“把汤倒尽”和“留根法”这两种出汤方式有什么不同呢?对茶汤口感又有什么影响呢?今天笔者就与大家一起聊聊。

出汤的两种方法:

留根法

出汤时,不把茶汤倒尽,保留一点点茶水在壶中,留给下一泡。这样做可以让连续几泡茶浓度下降不会太快,尤其适合是味淡的茶。

把汤倒尽

冲茶之后,把茶汤倒入公道杯中,一次性倒尽。这样有个好处,就是可以避免茶叶一直泡在水里,等到下一泡茶的时候因为泡得过久而苦涩。这种情况需要把茶倒尽。

一般情况下,在使用小茶壶、小盖碗(约100-250ml)泡茶,或者注重茶的滋味和香气的功夫茶泡法时,需要把茶倒尽。

因为壶的体积小,如果茶汤没有倒干净,留在壶里,会导致茶底又浓又苦,香味还不好。即使下一泡加水冲泡稀释,茶仍然会带有过久浸泡的闷味。通常来说,泡茶一定要耐心把最后的茶汤滴尽,再把盖子打开,防止茶叶受热闷坏。

把茶倒尽,能体现每一泡茶的真实水平,每一泡茶细微的变化都能够感受出来,香气持不持久、滋味耐不耐泡都一目了然。

对于茶类而言,如味浓而浸出较快的茶,如红茶、熟普等;使用功夫茶泡法需要把茶倒尽。尤其是红茶,如果闷泡太久会出现酸涩味。这种情况适用于“留根法”。

“留根法”通常适用于两种情况:一是用杯泡或者大壶冲泡时,二是冲泡滋味较淡的茶时。

用玻璃杯泡茶时,茶水是一直接触不分离的,喝到下半杯,茶汤越来越浓。喝完一整杯,第二杯再冲泡时浓度下降落差很大,到第三杯几乎没什么味道了。所以,可以在杯中保留一定量的茶汤,再冲下一杯。

用大壶冲泡时,通常茶叶会浸泡稍久一些,内含物质浸出较多,如果前一泡不给下一泡留点“根”,第二泡就会淡如水。

“留根法”的使用,对于茶类来说也有所不同。比如滋味淡的茶,如绿茶、白毫银针等,尤其是鲜嫩的新茶,本身滋味比较清淡,而且不太耐泡,如果第一泡全部沥干,第二泡就没有什么味道了。所以每一泡“留根”约1/3,再冲下一泡,这样浓度都不会差太多。

其实,茶叶只要浸泡在水中,内含物质就会不断浸出,也就是说茶汤会越变越浓。采用“留根法”,有稀释前一泡的茶汤的作用,但是否采用这种方法,还需要依据具体情况而定。

泡茶方法没有绝对的对错,多尝试多比较,注重细节。不同的茶要区别对待,如果你能对你要泡的茶了如指掌,那泡出来的茶会越来越好喝。

如何挑选盖碗?盖碗泡茶的小技巧


盖碗是最常用的泡茶工具,适合泡任何种类的茶,使用盖碗泡茶不仅可以清楚的看到茶叶的形态也很方便清洗。爱喝茶的朋友都曾遇到过,在使用盖碗泡茶时很容易被茶汤烫伤过,有的人还容易打翻盖碗过。那么在生活中,要避免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要怎么挑选盖碗呢?盖碗泡茶又有什么方法?我们一起来看看。

如何挑选盖碗?

在选购盖碗时,要清楚盖碗的容量。盖碗的关键,就在于它的碗沿和盖纽。 首先,盖碗的碗沿要尽量向外撇,边沿要薄,这样散热快,手按上去不会太烫。而盖纽要较高,可以避免手碰到杯盖被烫。只要掌握这些几个点,你就已经迈出了“如何不被盖碗烫伤”的一大步。

盖碗烫手的原因:

碗身口是不是比较平。整个碗身看去比较矮。使用这种外形的盖碗泡茶,茶水除了容易溢出之外,碗口边的热度也会加高。

还有就是盖子,盖纽是凹进去的,盖纽离盖短,手指按在上面其实也烫。

当然除了要避免烫手,注水量也是关键。茶叶投置到盖碗后,水只要盖过茶叶就可以了,如果倒太多,盖碗里满满全是水,然后杯盖再一下子盖下去,热水溢出来这样不被烫伤才奇怪。

好的茶道师倒茶的时候动作都是一气呵成,中间没有停顿,又能流畅的倒出茶水来。不过,可不是每个人都这么幸运咯。很多第一次泡茶的茶友用盖碗泡茶经常烫得手通红又怕摔了盖碗就死撑着,真是想想都觉得疼啊!那正确的方法是怎么样的呢?

拿盖碗时,手指应该是放在口沿上,不要碰到盖碗的杯身和杯盖,拿起后让茶水沿着拇指方向流出。倒茶的动作要一气呵成,中间尽量不要停顿,不然拿的时间太长,盖碗会慢慢变热,这时就更难把握啦。

一直听说,拿盖碗泡茶别有一种优雅气质,这话真不假。虽然使用起来困难重重,盖碗的追求者依旧络绎不绝。

以上就是有关盖碗的有关知识介绍。在拿盖碗倒茶被烫伤后停下的茶水又重新回到了盖碗浸泡的茶叶中,已经深深影响了茶叶的口感了。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在使用盖碗倒茶的时候手势应要不偏不歪,沿着公道杯慢慢向下让茶水缓缓流出,这样才能喝出好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