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好喝却不会夸?

发布时间 : 2019-11-16
黑茶好喝吗 什么黑茶好喝 好喝的黑茶

【www.cy316.com - 黑茶好喝吗】

很多人会喝茶,但不知道怎么夸。下面,我们从“长相”、“香气”、“滋味”、和“叶底”四个角度,来聊聊到底应该怎么“夸茶”。

俗话说,龙生九子各有不同。六大茶类,也是性格迥异,风格多变。每一类茶,都有着不同的评判表决和审美角度。如同,络腮胡子长在男人脸上算“性感”,若是长在女孩脸上就成“喜感”了。

茶与人,皆是一理。“陈味”,对于一般绿茶都算缺点,但六堡茶和普洱茶则必须具有陈香味。“松烟香”,对于一般白茶也属工艺欠缺,但小种红茶和黑毛茶则以松烟味为卖点。因此,学“夸茶”是爱茶人的必修课程。

下面,我们从“长相”、“香气”、“滋味”、和“叶底”四个角度,来聊聊到底应该怎么“夸茶”。

1.绿茶

【夸长相】

细紧:条索细长紧卷而完整,有锋苗。

细嫩:细紧完整、显毫。

卷曲:呈螺旋状或环状卷曲。

【夸香气】

馥郁:香气鲜浓而持久,具有独特花果的香味。

鲜嫩:具有新鲜悦鼻的嫩茶香气。

清香:清新清纯爽快,香虽不高,但很幽雅。

花香:香气鲜锐,似鲜花香气。

栗香:似熟栗子香,强烈持久。

【夸滋味】

浓烈:味浓不苦,收敛性强,回味甘爽。

鲜浓:口感浓厚而鲜爽,含香有活力。

鲜爽:鲜洁爽口,有活力。

【夸叶底】

翠绿:色如青梅,鲜亮悦目。

嫩绿:叶质细嫩,色泽浅绿微黄,明亮度好。

嫩黄:色浅绿透黄,黄里泛白,亮度好。

2.白茶

【夸长相】

毫心肥壮:芽肥嫩壮大,茸毛多而密。

茸毛洁白:茸毛多,洁白而富有光泽。

芽叶连枝:芽叶相连成朵。

银芽绿叶:指毫心和叶背银白茸毛显露,叶面为灰绿色。

【夸香气】

嫩爽:鲜嫩、活泼、爽快的嫩茶香气。

毫香:白毫显露的嫩芽所具有的独特香气。

鲜纯:新鲜纯和,有毫香。

【夸滋味】

清甜:入口感觉清鲜爽快,有甜味。

醇爽:醇而鲜爽。

醇厚:醇而甘厚。

【夸叶底】

肥嫩:芽头肥壮,叶张柔软,厚实。

3.黄茶

【夸长相】

细紧:条索细长、紧卷完整,有锋苗。

肥直:全芽芽头肥壮挺直,满披茸毛,形状如针。

梗叶连枝:叶大梗长而相连,为霍山黄大茶外形特征。

金镶玉:“金”指芽头呈金黄的底色,“玉”是指满披白色银毫。特指君山银针。

【夸香气】

清鲜:清香鲜爽,细而持久。

嫩香:清爽细腻,有毫香。

高爽焦香:似炒青香,强烈持久。

【夸滋味】

甜爽:爽口而有甜感。

醇爽:醇而可口,回味略甜。

鲜醇:鲜洁爽口,甜醇。

【夸叶底】

肥嫩:芽头肥壮,叶质厚实。

嫩黄:黄里透白,叶质柔嫩,明亮度好。

4.青茶(乌龙茶)

【夸长相】

蜻蜓头:差条肥壮,叶端卷曲,紧结似蜻蜓头。

螺钉形:茶条拳曲如螺钉状,紧结、重实。

鳝皮色:砂绿蜜黄似鳝鱼皮色。

蛤蟆背色:叶背起蛙皮状砂粒白点。

乌润:乌黑而有光泽。

【夸香气】

岩韵:指武夷岩茶在香味方面具有特殊品种香味特征。

观音韵:指安溪铁观音在香味方面具有特殊品种香味特征。

浓郁:带有浓郁持久的特殊花果香。

馥郁:别浓郁更雅的香气,称馥郁。

【夸滋味】

浓厚:味浓而不涩,浓醇适口,回味清甘。

鲜醇:入口有清鲜醇厚感,过喉甘爽。

醇厚:浓纯可口,回味略甜。

【夸叶底】

绿叶红镶边:做青适度,叶缘朱红明亮,中央浅黄绿色或青色。

软亮:叶色发亮有光泽称为“软亮”。

5.红茶

【夸长相】

毫尖:指金黄色茸毫的嫩芽。

细紧:条索细长挺直而紧卷,有锋毫。

细嫩:条细紧,金黄色芽毫明显。

乌润:乌黑而光泽,有活力。

【夸香气】

花果香:香气鲜锐,类似某种花果的香气,如玫瑰香、兰花香、苹果香、麦芽香等。

松烟香:带有浓烈的松木烟香,为小种红茶的香气特征。

高甜:香高,持久有活力,带甜香,多用于高档工夫红茶。

鲜甜:鲜爽带甜香。

鲜爽:香气新鲜、活泼,嗅后爽快。

【夸滋味】

鲜爽:鲜洁爽口,有活力。

爽口:有一定的刺激性,不苦不涩。

甜浓:味浓而甜厚,高级“祁红”常有的滋味。

鲜浓:浓厚而富有刺激性。

【夸叶底】

红艳:芽叶细嫩,红亮鲜艳悦目。

红亮:红色明快不炫目。

紫铜色:品质良好的红碎茶之叶底色泽。

6.黑茶

【夸长相】

紧度适合:压制松紧适度。

泥鳅条:指紧卷圆直的茶条,状如泥鳅。

乌黑:乌黑而油润。

褐黑:黑中泛褐,是特级茯砖的色泽。

【夸香气】

松烟香:松柴熏焙带有松烟香,为湖南黑毛茶和六堡茶等传统香气特征。

陈香:香气纯陈,无任何霉味。

【夸滋味】

醇正:味尚浓,平和。

醇浓:醇厚间有浓稠感。

小编推荐

茶不是唯一,却不可替代


英国有句谚语说:“钟敲四下,一切为下午茶停下。”

一个人喝茶,是人与茶的对话;两个人以上的喝茶,是人和人的交流。不是一个境界,但各有各的氛围,各有各的收获。

确实,一杯茶,可以暂时将自己从纷扰的外界中摘离出来。

放下手机,抛开压力和烦恼,可以自由自在地与身边的人畅谈,也可以与友人聊聊无关痛痒的话题,比起一个人喝茶而言,多了一份其乐融融的温暖。

一群亲朋好友一起喝茶,要的不就是这种氛围么?可以卸下身体的疲惫,插科打诨地笑骂,唏嘘光阴岁月,在这背后,就互相之间的关怀备至。不像酒那么浓烈,更像是茶那般的醇醉。

几个人一起喝茶,它有个非常缓慢的过程,好像在品味自己生命里面一个非常美好的画面,觉得十分美妙。

有时候谈着谈着就安静了,泡茶的泡茶,喝茶的喝茶,留下一个缓冲的时间,感觉也非常好。茶喝得差不多了,时间也就过得差不多了,宾主尽欢,愉快收场。

虽然说有时候聚餐、喝酒也都能起到这样的作用,但不得不说有时它们却会造成一些不必要的负担。唯有茶,简简单单,喝完之后还让人十分轻松。

茶,就像一种润滑剂。它更加健康,没压力,所有人都能接受,也对大家有诸多的身心好处。

如果有了茶,那氛围会更融洽,像听着古典乐,人的心情会自然而然因为音符和节奏放缓下来;不浓不淡的茶汤,刚好让舌头上的味蕾舒缓开来,从而让身体放松下来。就像美食一样,为我们带来愉悦的心情。

随着喝茶的过程,茶会让我们在放松的同时,保持一个精神的聚集,让我们更好地与身边的朋友交流,从而在精神层面上得到满足。或许是谈谈生活,音乐,电影,甚至是谈谈哲学。

这些大概就是我们喝茶的时候一直乐在其中的原因吧。

茶不是唯一,却不可代替


英国有句谚语说:“钟敲四下,一切为下午茶停下。”掌柜觉得很有意思。下午四点,刚好是人每天活动时间中的中界点,掌柜喜欢在这个时间,约上三两好友,享受这样的午后时光,一起喝喝茶。

茶友说:“一个人喝茶,是人与茶的对话;两个人以上的喝茶,是人和人的交流,不是一个境界。但各有各的氛围,各有各的收获。”

确实,一杯醇香的下午茶,可以暂时将自己从纷扰的外界中摘离出来。放下手机,抛开压力和烦恼,可以自由自在地与身边的人畅谈,也可以与友人聊聊无关痛痒的话题,比起一个人喝茶而言,多了一份其乐融融的温暖。

一群亲朋好友一起喝茶,要的不就是这种氛围么?可以卸下身体的疲惫,插科打诨地笑骂,唏嘘光阴岁月,在这背后,就是我们互相之间的关怀备至。不像酒那么浓烈,更像是茶那般的醇醉。

因为给掌柜感觉,几个人一起喝茶,它有个非常缓慢的过程,好像在品味自己生命里面一个非常美好的画面,觉得十分美妙。

有时候谈着谈着就安静了,泡茶的泡茶,喝茶的喝茶,留下一个缓冲的时间,感觉也是非常好。茶喝得差不多了,时间也就过得差不多了,宾主尽欢,愉快收场。

虽然说有时候聚餐、喝酒也都能起到这样的作用,但不得不说有时它们却会造成一些不必要的负担。唯有茶,简简单单,喝完之后还让人十分轻松。

茶,就像一种润滑剂。它更加健康,没压力,所有人都能接受,也对大家有诸多的身心好处。

如果有了茶,那氛围会更融合,像听着古典乐,人的心情会自然而然因为音符和节奏放缓下来;不浓不淡的茶汤,刚好让舌头上的味蕾舒缓开来,从而让身体放松下来。就像美食一样,为我们带来愉悦的心情。

随着喝茶的过程,茶中的咖啡因会让我们在放松的同时,保持一个精神的聚集,让我们更好地与身边的朋友交流,从而在精神层面上得到满足。或许是谈谈生活,音乐,电影,甚至是谈谈哲学。

我想,这些就是我们喝茶的时候一直乐在其中的原因吧!

喝茶打嗝为什么都夸茶好,“茶气”足?


大汗淋漓浑身发热不停打气嗝?

一泡茶品饮下来,有的茶友大汗淋漓,浑身发热,有的茶友不停打气嗝,有的茶友可能感觉不到身体有什么反应。就是这样诸多的不同感受,让很多初喝茶的茶友十分迷惑,“茶气”,何为茶气。

茶气:什么是茶气

茶气不是煮茶、泡茶时升腾的水汽,你仿佛看得到,又仿佛看不到,可是当你喝下一口茶的时候,你会感觉到隐隐在身体里循环而起。

茶气:不仅仅是热量

热茶喝下去会有热触感,会令人出汗。茶气,则在胸腹处有持续的热感,且喝热水出汗多为身体正面的胸腹之间,背部很难出汗,而喝茶更多是后背脊柱出汗。前面的皮肤更加贴近消化道,背部,尤其是脊柱,隔着很多肌肉和骨骼,这说明茶气除了能够携带热量之外,其主要功效还是渗透和疏通。

茶气:上头并不代表茶气足

一部分老茶(多见于一定发酵程度的茶)会导致热量在上腹部聚集,后脑发热的感觉就会比较强。茶气往后脑蹿更主要是因为下不去,或者是人体对该茶汤适应程度低,譬如有的很苦涩的茶,喝完后也会满头出汗,但出完后则会有虚脱感。

茶气:茶气与人体互动

自然的好茶,其热量是自上而下贯通,会在丹田处聚集,先沉而后再升腾,虽升腾但始终有根,虽强烈但令人舒适,整个前面持续发热,且整条脊柱均匀出汗者为正。这是茶气和人体互动的过程,代表身体的经络越通畅,对茶气的体验就会更加强烈。

茶气:茶气的物理结构

茶气的自身也有强弱厚薄,除了文化结构外,与物理结构关系重大。一般来讲,老茶中的茶气较浓郁,因为陈放的时间长,酵化的物质丰富,这就使老茶的回甘和韵味更饱满。还有,因为工艺的不同,各类茶气的回应速度和持久度也会不同。

茶气:体验茶气

体验茶气,通常宜在晴天申时(下午三点至五点)进行,其实正值两餐之间,众人行谈之际,其时气候不寒不热,人也正好不饥不饱,饮道通畅,耗蓄平衡,此时饮茶,体验最接近客观,从中医养生的角度来讲,申时是一天中膀胱经最旺的时刻,此时也是最适合喝茶养生的时段。

茶气,作为一种喝茶的个人主观体验,由于每个人身体状况不同,敏感度不同,所表现出的状况也大不相同。

为何茶为国饮,酒却不能?


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有个显著特点:那就是各式各样的饮品在我们的生活中占据了极为重要的地位,不止在物质生活方面,甚至入侵到精神领域;很多精英的、时尚的、保守的、小资的、浅薄的、古典的、高雅的红尘男女,虔诚地用某种饮料来滋润比森林和草原提前被沙化了的心田;喝什么并不止是唇舌口腹的需要,更是证明自身存在的需要。喝一杯质量不错的国产葡萄酒和喝一杯连商标都看不懂的进口葡萄酒,所贴上的文化标签大大不同。所以,咖啡信徒不但声称自己“只爱咖啡”,而且把那句著名的话“我不在咖啡馆,就在去咖啡馆的路上”作为自己的口头禅;而且天真可爱的认为咖啡馆即将从中国大地上赶走茶馆;果汁崇拜者把男人女人的一切漂亮归功于水果,并把“果汁美人”认为是21世纪最重要的生活方式;喜欢酒精的更把目光和味蕾盯住五光十色的洋酒;还有祖国的花朵们枝叶们,书包里总是背着的那瓶碳酸饮料,早已被不假思索地、潜移默化地当成联系着美国梦的阿拉丁神灯;自然,老百姓“开门七件事”之一的茶,也成为各种关注和议论的焦点之一。在这一两年中,最恶俗的,莫过于以像《绿茶》这样的电影(电影可不是轻易能拥有话语权的),把本来朴实无华的百姓饮料肆意轻薄为风花雪月的点缀品——更要命的是,作为道具的根本不是茶。

“茶为国饮”并非新命题、新概念,只是由于种种复杂的历史原因,例如所谓的文化断层、人文精神的缺失等,使我们一度忘记了它,正如对精神的故园感到陌漠。曾几何时——并非过去时,我们认为自家的月亮没人家的圆;在今日,太多的浮华和浅薄都冠以文化的名义,以五光十色的时尚方式,在我们生活中和价值观念的每个细节中无孔不入;于是,我们忽略在唐诗宋词的平平仄仄里流淌的月光;忽略了翰墨茗香的流风遗韵。我们的古琴,两千年多年前就“巍巍乎志在高山”、“汤汤乎志在流水”,美学境界技巧并不见得简单,现在却成了需要保护的遗产;而事实上,如果没有了古琴,中国五千年的文化史里还有音乐吗?譬如,可口可乐和它的背影,至今还是大学校园里学子们滋润喉咙精神的主要消费品;但遗憾的是,我们已没几个大学生,甚至教授们能说清楚“大学”一词的汉语本意。然而,当世界越来越小,小到成了我们信息时代的一个“地球村”时,我们才发现外国的月亮也有阴晴圆缺,才明白可乐和咖啡的味道并不能替代几千年文化的血脉气韵;尤其是,当我们发现,很多看上去很美的时尚并不能慰藉我们某些时候的心灵时,我们便开始寻找一度失落的精神故园。于是,我们想到了传统,手握一盏香茗。

一、“茶为国饮”的提出“茶为国饮”在今天几乎成为共识,但大力倡导饮茶的,最早的要从“茶圣”陆羽算起,他所著的《茶经》面世后,茶道大行,饮茶之风蔚然而起。

“自从陆羽生人间,人间相学事新茶”。自此之后,饮茶之风在我国普及成俗,从帝王公卿到平民百姓,从文人雅士到山林僧道,从闺阁名媛到贩夫走卒,无不以茶为日常生活的重要内容,成了开门七件事之一,正如国学大师林语堂在《生活的艺术》一书中所言:“饮茶为整个国民的生活增色不少。它在这里的作用,超过了任何一项同类型的人类发明。人们或者在家里饮茶,或者去茶馆饮茶,有自斟自饮的,也有与人共饮的,开会的时候喝茶,解决纠纷的时候也喝,早餐之前喝,午夜也喝。只要有一只茶壶在手,中国人到哪儿都是快乐的。”——孙中山先生力主倡导饮茶,他在《建国方略》、《三民主义·民生主义》等重要的论著中,把饮茶提升到“民生主义”的高度,从而确立了茶为“国饮”的地位。——全国政协文史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会长刘枫在2004年的全国“两会”期间,向全国政协会议提交了“茶为国饮”的提案。——原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会长王家扬和工程院院士陈宗懋都曾提出过“茶为国饮”的倡议。——2005年3月23日,八家国家级茶叶科研、教育、文化专业机构和社会团体联合倡议将茶定为国饮。今天,我们的社会生活中有两个显著的现象:一是大江南北城市里各式各样的茶馆迅速兴起;二是琳琅满目的茶文化书籍纷纷出版——这现象表明——饮时代,已然来临!

二、为何“茶为国饮”?现在世界上饮茶的人很多,不光咱们中国人在品味清清茶香,世界范围内也是茶气弥漫,有的还形成了显著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如英国著名的下午茶,甚至使茶馆都成了英国城市的旅游特色;日本所谓的茶道形式上的繁琐,精细得无以复加,以至于我们的一些专家都很羡慕,连举办一场少数民族茶艺比赛也要请来日本人以压轴戏秀上一把。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人称茶为国饮,尚能理直气壮的理由主要是三方面:1.中国是一个茶历史悠久的生产大国和消费大国,千百年来,种茶、制茶、饮用茶已成为中华各民族的生活习俗,并由此而衍生出博大精深而多姿多彩的茶文化。尤其是中国的现阶段,有几千万人从事茶业,几亿人日常生活离不了喝茶;茶馆、茶艺业蓬勃兴起,盛况空前,茶实际上早已成为举国之饮。茶作为中国的代表饮料,倡导“茶为国饮”,理所当然,实至名归;2.中国是世界茶树原产地和茶文化的发祥地。如果是自神农算起,五千多年;从西汉算起,二千多年——自然,那时的英国和日本是什么模样,他们自己的历史学家都还没弄明白。从这个意义上说,茶和茶文化是中国贡献给世界人民的巨大福祉。相比之下,虽然我们的酒文化也博大精深,斑斓多彩,直到今天还在官场、情场、商场上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真难想象没有酒的日子会怎么样。但是,杜康并非咱们独有,其他国家和民族在和我们祖先一样悠远的蒙昧岁月,就不约而同地发明了酒这个好东西。所以,似乎酒更有资格被尊为国粹,但人家也有的东西,就没法“粹”起来。3.中国人饮茶的历史悠久,并且饮茶之风遍及社会各阶层;茶和茶文化对中华民族文化精神影响甚深,茶烟轻、七碗生风,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清清茶香中融入了中华文化思想主体构成的儒、道、佛精神。这些精神对民众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正如古人所言“百姓日用而不知”。于是,很多文人雅士对于茶的生花妙笔,为我们展现了茶为国饮的多彩画卷。

酒为何不能成为国饮“何以解忧,唯有杜康。”“袖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中国的泱泱酒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然而,酒文化并非吾国独有,因此,尽管革命小酒在我们生活中有多重要,但酒毕竟不能成为国粹。据考古资料记载,最早栽培葡萄的地区是小亚细亚里海和黑海之间及其南岸地区。大约在7000年以前,南高加索、中亚细亚、叙利亚、伊拉克等地区也开始了葡萄的栽培。在这些地区,葡萄栽培经历了三个阶段,即采集野生葡萄果实阶段,野生葡萄的驯化阶段,以及葡萄栽培随着旅行者和移民传人埃及等其他地区阶段。多数历史学家认为波斯(今伊朗)是最早酿造葡萄酒的国家。最近的考古发现有力地支持了这一观点。新华社1996年6月6日报道:考古学家在伊朗北部扎格罗斯山脉的一个石器时代晚期的村庄里,挖掘出的一个罐子证明,人类在距今7000多年前就已饮用葡萄酒,比以前的考古发现提前了2000年。美国宾西法尼亚州立大学的麦戈文在给英国的《自然》杂志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