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树种、选料、工艺:名优黑茶品质的四大标准

发布时间 : 2019-11-16
黑茶的品质 黑茶品质 黑茶的标准

【www.cy316.com - 黑茶的品质】

名优安化黑茶的品质形成因素众多,环境、树种、选料、工艺等方面影响尤大,有着比一般黑茶更高的标准。

一、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

1、地理位置——北纬30°

安化县位于湖南省中部、资水中游,处在神秘而奇特的北纬30°——“世界优质茶叶生产带”之内。

2、地形地貌——高山出好茶

安化县地处雪峰山北段,地势西、南、北三面高,东面低,呈“簸箕”状。地貌以中山为主,次为低山、丘陵,岗地和平原所占比重很小。境内山高坡陡,其中山地面积占土地面积的81.9%。

3、气候资源——温暖湿润

安化县地处亚热带北端,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总的气候特点是温暖湿润、四季分明、雨量充沛、严寒期短、生长期长。由于地形、地势及地理位置诸多因素作用,具有低温多雨,日照少及昼夜温差大等山区气候特点。历年来平均日照时数为1355.9小时,平均气温为16.2℃。年平均相对湿度为81%。

4、水资源——水系发达

安化境内溪河纵横交错,水系发达,河流分属资水水系、湘江水系与沅水水系,以资水水系为主。

5、土壤——肥沃宜茶

安化境内成土母岩较为复杂,以板页岩风化物为主。土壤以弱酸性为主,粘砂适度,质地较好,养分含量丰富,更有这大量的冰碛岩分布。据检测,安化茶叶平均硒含量为0.22ppm,是全国茶叶平均值的两倍、世界茶叶平均值的7倍,为适度“富硒茶”。

安化自古以来交通不便,是由于山地多,复杂的地貌,另一方面来说,正是这样的生态环境,给茶树生长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基础条件。

二、优质的茶树品种:

1、云台大叶种适应性广,抗逆性强,在山区生态条件下,是良好的黑茶原料。

2、槠叶齐:为无性繁殖系,属灌木,中叶,中生种。

3、槠叶齐12:为无性繁殖系,属灌木,中叶,中生种

4、高芽齐:又名槠叶齐9,为无性繁殖系,属灌木,大叶,中生种。

5、尖波黄13:为无性系殖系,属灌木,中叶,中生种。

6、安化群体性品种

制作名优黑茶,原料是基础。岁越一直坚定走名优黑茶的道路,从原料端就严谨把控,使用安化原料,制作出纯正的安化黑茶。

三、严格的原料标准:

安化黑茶品类众多,不同品类对原料的等级、适制性等有着严格的要求。

天尖:(一级黑毛茶)一芽二叶、一芽三叶;

茯砖:(二级黑毛茶)一芽三叶、一芽四叶;

千两:(二级黑毛茶)一芽三叶、一芽四叶;

黑砖:(二级黑毛茶)一芽三叶、一芽四叶;

花砖:(二级黑毛茶)一芽三叶、一芽四叶。

安化黑毛茶等级标准:

安化黑毛茶分为特级、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五级、六级,共七个等级,加工安化黑毛茶的鲜叶原料嫩度要求是:

特级:以谷雨前后的一芽一叶或二叶鲜叶为主;

一级:以谷雨后或四月下旬一芽二、三叶的鲜叶为主;

二级:以立夏前后或五月上旬一芽三叶和一芽四叶初展鲜叶为主;

三级:以五月中旬前后一芽四叶和同等嫩度的对夹叶为主;

四级:以小满前后一芽五叶和同等嫩度的对夹叶为主,稍带嫩梗;

五级:以春茶末以后的对夹五、六叶及部分嫩梢为主;

六级:以芒种后采下的对夹叶驻梢及带红梗的成熟新稍为主。

四、独特又精湛的加工和再加工技术:

安化黑茶的工艺分毛茶加工和紧压深加工两大块。

黑毛茶初制:杀青→初揉→渥堆(关键工序)→复揉→干燥。

再加工是以黑毛茶为原料,由不同工序分别可制成茯砖茶、千两茶(花卷茶)、花砖茶、黑砖茶、湘尖等。

安化黑茶的加工过程,工艺复杂而富有艺术性,茯砖茶和花卷茶加工工艺已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精湛的制作工艺是名优黑茶的必备条件,再好的原料,没有了扎实的工艺基础,名优便无从谈起。每一款成品黑茶的问市,都必须经过反复的试制和品饮,最终才会展现到大家的面前,厚积薄发,精工细作。

安化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孕育出优质的茶树资源,历史的长期沉淀,勤劳睿智的安化人运用精湛的加工工艺,创造出的安化黑茶,品质优良,产品形式多样,厚朴而富有文化底蕴。名优黑茶之誉,安化黑茶名至实归。

cy316.com扩展阅读

黑茶四大金刚之别!


黑砖、花砖、茯砖、青砖,被称为黑茶四大金刚。好多茶友,只知其黑,不知墨分五色,黑有不同,傻傻分不清。以下科普科普,注意学习。

【工艺区别】

黑砖、花砖:两者加工大致相同。先将毛茶进行筛分、除杂,进行原料拼配。再经过称茶、蒸茶、机压、冷却、退砖、验砖、烘干、包装等工序:其中进烘房烘干时间约10天左右,逐渐升温,出烘时温度可达70℃。

茯砖茶:前阶段与黑砖加工相似,仅压制时压机压力较小,关键在进烘房后,需经过特殊的发花工序。在烘房发花期约15天左右,干燥期5天左右。使茯砖茶在一定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冠突散囊菌得已快速生长形成金黄色的孢子囊,俗称“发花”。

青砖茶:毛茶入库时,仅为七八成干,经过在仓库抽通风槽堆放,形成自然发酵,再行加工青砖茶。压制烘干过程与黑砖茶基本相似,但茶砖压制更紧。

【原料区别】

黑砖茶:黑砖茶原料分“洒面茶”和“包心荼”两种。洒面茶为二级或三级上档黑毛茶,“包心”为三、四级黑毛茶和部分改制老青茶。

花砖茶:花砖是由花卷(千两茶)改型而来。以三级黑毛茶为主要原料,拼入部分二级黑毛茶,不拼老青茶和质量较差的黑毛茶。

茯砖茶:特制茯砖以三、四级黑毛茶和改制老青茶为原料加工。普通茯砖原料较特制茯砖稍差。

青砖茶:分洒面、二面和里茶三个部分。面上的一层叫洒面,质量最好;底面的一层叫二面,质量次之;中间的主体部分叫里茶,又称包心,质量较差。面茶初制分杀青、初揉、初晒、复炒、复揉、渥堆、晒干等七道工序。里茶分杀青、揉捻、渥堆、晒干四道工序。

【品质区别】

黑砖茶:洒面均匀,不露底。外形色泽黑褐。香气纯正,可稍有松烟香;滋味纯厚微涩,水色红黄微暗,叶底暗褐。陈茶有樟香,滋味醇和。

花砖茶:砖面一致,色黑褐。香气纯正,有松烟香;滋味浓厚醇和;水色红黄,叶底暗褐尚匀。陈茶有樟香,滋味醇和。

茯砖茶:特制茯砖,要求外形黄褐色,砖稍松,打开砖里,“金花茂盛”,色金黄,颗粒大;香气纯正,有“菌花”香;滋味醇和,有“菌花”味;水色红黄尚明;叶底黑褐尚匀。普通茯砖较特制茯砖稍差。陈茶菌花香浓郁。

青砖茶:外形色泽青褐,香气纯正,滋味尚浓无青气,水色红黄,叶底暗黑。陈茶滋味甘甜。

武夷四大名丛的品质特点


福建武夷山选育成的茶树优良单株的总称。

武夷山产茶历史悠久,早在唐代已负盛誉。

武夷茶区,一向注重品质。唐宋以来,就很讲究茶的质量,特别是乌龙茶的创制,更追求茶的风韵。大红袍、白鸡冠、铁罗汉、水金龟为武夷四大名丛。

1.大红袍:产于天心岩元龙窠坐北朝南的岩壁上,距岩脚谷地7-8m,由石块砌成平台,共有正副三丛。号称“茶中之王”。属灌木型,小叶类,迟芽种。植株矮小,树姿半开展,分枝较密。叶片呈上斜状着生,叶形椭圆,叶面平,稍内折,叶色深绿,富光泽,叶肉厚而脆,叶缘微波。芽短较壮,幼嫩芽叶带紫红色,产量低,制成乌龙茶品质优异,制成绿茶,香味亦较佳。

2.白鸡冠:产于外鬼洞。属灌木型,中叶类,中芽种。植株中等,树姿较直立,分枝密度中等。叶片呈水平状着生,叶形长椭圆,叶面隆起,叶色绿,富光泽,叶缘微波。发芽整齐,芽叶黄绿。产量较低。制成乌龙茶品质优异。

3.铁罗汉:产于里鬼洞,属灌木型,中叶类,迟芽种。植株高大,树姿半开展,分枝较密。叶片呈上斜状着生,叶形椭圆,叶面稍隆起,叶肉肥厚,叶色绿,富光泽,叶质较软,叶缘平。芽肥壮,幼嫩芽黄绿色,发芽整齐。产量高,制乌龙茶品质优异。

4.水金龟:产于牛提坑葛寨峰下。属灌木型,中叶类,迟芽种。植株较高,树姿半开张,分枝较密,叶片呈上斜状着生,叶形长椭圆,叶面稍隆起,叶色绿,富光泽,叶缘波状。芽肥壮,幼嫩芽叶淡绿色,产量一般,制成乌龙茶,品质优异。

茶叶变质的四大环境因素温度、水分、氧气、光线


茶叶变质的四大环境因素

茶叶储存的技术不深,影响茶叶变质、陈化的主要环境条件是温度、水分、氧气、光线和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一,温度 温度愈高、茶叶外观色泽越容易变褐色,低温冷藏(冻)可有效减缓茶叶变褐及陈化。

二,水分 茶叶中水分含量超过5%时会使茶叶质量加速劣变,并促进茶叶中残留酵素之氧化,使茶叶色泽变质。

三,氧气 引起茶叶劣变的各种物质之氧化作用,均与氧气之存在有关。

四,光线 光线照射对茶叶会产生不良的引响,光照会加速茶叶中各种化学反应之进行,叶绿素经光线照射易褪色。

由上述可知,将四大因素把握清楚,储存茶叶,保持天然茶香茶色不是一件困难的事。

只需要做到以下四点:

1.降低眝存环境温度。

2.保持茶叶适当含水量。

3.阻隔茶叶与氧气之接触。

4.防止光线直射等均可减缓茶叶的变质。

中华四大茶区


1、西南茶区

西南茶区位于中国西南部,包罗云南、贵州、四川三省以及西藏东南部,是中国最陈旧的茶区。茶树种类资本丰厚,出产红茶、绿茶、沱茶、紧压茶和普洱茶等,是中国开展大叶种红碎茶的首要基地之一。

云贵高原为茶树原产地中间。地形复杂,有些同纬度地域海提高低悬殊,天气差异很大,大局部地域均属亚热带季习尚候,冬不冰冷,夏不酷热。泥土情况也较为合适茶树发展,四川、贵州和西藏东南部以黄壤为主,有少数棕壤;云南首要为赤红壤和山地红壤。泥土有机质含量普通比其他茶区丰厚。

2、华南茶区

华南茶区位于中国南部,包罗广东、广西、福建、台湾、海南等省(区),为中国最适合茶树发展的地域。有乔木、小乔木、灌木等各类类型的茶树种类,茶资本极为丰厚,出产红茶、乌龙茶、花茶、白茶和六堡茶等,所产大叶种红碎茶,茶汤浓度较大。

除闽北、粤北和桂北等少量地域外,年均匀气温为19℃-22℃,最低月(一月)均匀气温为7℃-14℃,茶年发展期10个月以上,年降水量是中国茶区之最,普通为1200毫米-2000毫米,个中台湾省雨量特殊充分,年降水量常超越2000毫米。茶区泥土以砖红壤为主,局部地域也有红壤和黄壤散布,土层深沉,有机质含量丰厚。

3、江南茶区

江南茶区位于中国长江中、下流南部,包罗浙江、湖南、江西等省和皖南、苏南、鄂南等地,为中国茶叶首要产区,年产量大约占全国总产量的 2/3。出产的首要茶类有绿茶、红茶、黑茶、花茶以及质量各别的特种名茶,诸如西湖龙井、黄山毛峰、洞庭碧螺春、君山银针、庐山云雾等。

茶园首要散布在丘陵地带,少量在海拔较高的山区。这些地域天气四时清楚,年均匀气温为15℃-18℃,冬天气温普通在-8℃。年降水量1400毫米-1600毫米,春夏日雨水最多,占全年降水量的60%-80%,秋季干旱。茶区泥土首要为红壤,局部为黄壤或棕壤,少量为冲积壤。

4、江北茶区

江北茶区位于长江中、下流北岸,包罗河南、陕西、甘肃、山东等省和皖北、苏北、鄂北等地。江北茶区首要出产绿茶。

茶区年均匀气温为15℃-16℃,冬天绝对最低气温普通为-10℃左右。年降水量较少,为700毫米-1000毫米,且散布不匀,常使茶树受旱。茶区泥土多属黄棕壤或棕壤,是中国南北泥土的过渡类型。但少量山区,有优越的微域天气,故茶的质量亦不亚于其他茶区,如六安瓜片、信阳毛尖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