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膏市场存在的现象及反思

发布时间 : 2019-11-16
红茶的投茶量及比例 各种茶的茶语 黑茶的茶意

红茶的投茶量及比例。

导读:日前“一盒清朝普洱茶膏拍卖价格过百万元”的消息刷爆朋友圈,也让“茶膏”走入大众视野。其实,茶膏从诞生之始,就始终深居一隅,笼罩着一种神秘的光环,业内甚至有“茶中黄金”的说法。那么,茶膏的价格究竟有多贵?为何这么贵?市民又是怎样看的?

1、现象:茶膏一斤好几百元

为了解茶膏价格,笔者走访长沙各茶市,发现只有极少的店面有茶膏销售,在几个有茶膏出售的茶店里,笔者看到,市面上的茶膏分为两种:小块状茶膏和小袋粉末茶膏。

块状茶膏主要分为砖块和球体两种:小的单个重量在10g左右,以斤论价,基本在400元/斤;大的有40g左右,用盒子包装,一盒8个或10个,每盒价格在300元以上。

小袋粉末茶膏,是将茶膏粉末放进小袋中,一小袋1g左右,一盒20-30小袋,卖100-200元不等。

据某位普洱茶店老板陈先生介绍,茶膏确实比一般茶叶价格要高很多,甚至以倍来算。“目前市面上最贵的应该就属贡润祥茶膏和蒙顿茶膏两种品牌,像这两种品牌的茶膏价格基本都每斤上千元,其某些产品甚至要每斤1万多。普通市面的茶膏,价格基本都在500元/斤左右。”

2、调查:价格太高,消费者并不乐意买单

不少店家老板纷纷透露,茶膏长期以“贡品”的身份跟人打交道,更有茶膏连续4次荣获博鳌亚洲论坛唯一指定茶礼,“贵”为国礼。

同时他们介绍,茶膏是高纯度的茶叶精华,采用一系列生物高科技手段,营养物质也比普通茶叶高出很多。“喜欢茶膏并能接受茶膏价格的人还是存在,但是茶膏市场不是很大。”普洱茶店老板陈先生说。

笔者带着茶膏价格采访了多位市民,市民均表示茶膏这种产品还是有销售以及需求的局限性,100克原茶才能萃取5克乃至更少的茶膏,对普通人来说还是太过奢侈。

3、观察:标准不完善,市民选购需细心

有业内人士表示,茶膏并没有相关食品标准和制作标准。

按他们的话说,存在某些茶商为了利益,神话炒作,用粗制滥造、价格低廉的茶膏忽悠不懂茶的茶客或对保健有需求的人群,损害消费者利益。

像价格这么贵的茶膏,市民应该如何选购呢?

据湖南省茶业协会副秘书长伍崇岳介绍,选茶膏要细看,好的茶膏膏体硬软适当,干爽清脆,有时候会有一层茶碱和儿茶素的天然结晶出的“白霜”。

“好茶膏冲泡后,汤色红润、通透、明亮,忌讳偏暗和混浊,尤其不能出现肉眼可见的杂质。”伍崇岳建议,市民在选购茶膏时,最好先试泡。

“茶膏是茶文化产物,其营养价值和收藏价值非常高。”关于如何看待茶膏新“消费”,伍崇岳希望,“在未来,茶膏不再是奢侈品,而是我们日常能接触到的茶品,它的这些功效,会有更多的消费者能够体验得到。”

cy316.cOM编辑推荐

茶中的具体哪些物质导致了回甘现象的存在呢?


茶汤的滋味是通过人们的味觉感官对茶叶中呈味物质的综合反应所决定的。不同茶叶因其呈味成分的种类、含量、比例的不同,其所表现出来的滋味也不同。那么,茶中的具体哪些物质导致了回甘现象的存在呢?

多酚类物质在茶鲜叶含量中占高达18%-36%,呈现苦味和涩味。但同时根据研究表明,茶多酚的含量与茶汤回甘强度呈现了显著正相关,甚至有些茶苦味越盛,回甘越浓。

氨基酸是组成茶叶鲜爽味的主要物质。茶叶中的氨基酸种类丰富,各种氨基酸显味的性质均不相同。如茶氨酸,它的鲜爽味特别高,能缓解茶的苦涩味,增强甜味。

有机酸,即具有酸性的有机化合物。在茶叶里大约占了总量的3%,在制茶过程中,其有机酸的含量还会增加。茶中的有机酸会刺激唾液腺进行分泌以产生“生津回甘”的感觉。所以品饮乌龙茶更容易感受到持久的回甘,而经过适当摊放的绿茶,也会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回甘。

茶汤中含有多糖类,这些多糖类本身没有甜味,但具有一定的粘度,所以在口腔中会有所滞留。而唾液里面含有唾液淀粉酶,可以催化淀粉水分解为麦芽糖,而麦芽糖具有甜味。酶类分解多糖需要一定的时间,这种反应时间差造成了一种“回甘”的感受。

农药在茶园安全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龙涓乡位于安溪县西南边陲,具有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生态环境。龙涓山峦重叠,平均海拔600-700米,年平均气温16-18℃,年降雨量1800毫米左右,气候温和湿润,非常适宜茶树生长,全乡茶园面积6.5万亩,茶叶产量6千多吨。

由于受人为开垦茶园等因素影晌,生态系统自我更新能力较差,一旦遭到破坏,在较长时间内难以恢复。因此,防治茶树病虫害所需农药的科学使用在龙涓乡具有极其特殊和重要的地位。从生态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农药是作为用来控制茶树病虫等有害生物为害的一种特殊商品,在其调入、销售、运输和使用等环节上,龙涓乡较其他地区更加注重严格执行国家《农药管理条例实施办法》等相关法规和规定。尽管如此,龙涓乡的农药使用还存在一些不尽人意之处。不断査找和探索农药使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对对策,对更有效地控制当地茶树有害生物为害,保障茶业安全生产,保护环生态环境及人民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存在问题

(一)农药的产品标签和标识不规范

1、农药标签和命名不规范。标签是农药产品的身份证, 农业部于2008年就制定《农药标签和说明书管理办法》,对农药标签的使用提出了具体的规定,但少数农药产品包装不附标签,个别产品标签即无生产日期或批号,也无生产单位,一些农药企业为了在市场竞争中吸引农药经营者和农药使用者,不按农药有关规定命名,把农药名称取得非常响亮、动听,而农药使用者被这些农药弄得混淆不清,存在乱用农药现象,药害事故时有发生。

2、农药成分和含量标示不规范。一些农药企业为了在竞争中取得价格优势,在农药取名后不标明有效成分和通用名,有的标明也是用英文或拼音标识等模糊的名称。个别农药品种存在直接降低农药有效成分现象,复配剂问题尤其突出。由于农药的有效成分降低,其价格也相应降低,茶农在购药用药时按常规用药量,导致用药量不足,防效差,造成茶树受害。

(二)经营者推荐农药不科学

因龙涓乡都是从批发商和经销部购药,虽然有一定需求市场,但销售的数量有限,导致从事农药经营者多呈小规模和分散型。据调査,在龙涓有30多家农药经销部,大部分农药经营者不具备植保专业知识,对农药和农药使用及其相关法律、法规知道的更少,茶园病虫害防治技术也相当欠缺, 不能向茶农推荐合适的药剂种类和科学的使用方法。茶农遇到茶园发生病虫需要购药时,经营者存在不按照农药使用的相关规定推荐农药,有的甚至在茶农描述为害症状后,他们不加分析,把当前的一些主要病虫防治的农药一齐用上,杀虫剂、杀螨剂、杀菌剂几类农药搭配给农民,虽然茶农用后感觉效果不错,病虫控制了,但农药用量大大增加,除增加成本外,还导致环境和农产品的严重污染。

农药市场存在销售假冒、伪劣农药和无证经营现象,近几年县农业部门与工商局等相关部门联合对农药等农资销售大检耷,发现不少过期、劣质,甚至国家禁用农药充斥市场,存在无证经营现象,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导致有害生物的再猖撅。

(三)使用不科学

由于基层专业技术力量缺乏或薄弱,有相当一部分茶农得不到病虫防治技术的正确指导,未对症用药, 见虫或定期喷药现象普遍,使得农药中靶率极低,病虫防治效果差。同时还过分依赖某一种化学农药。多数茶农曾经使用某种农药对某一种病虫的防治效果好,就长期使用这一种农药,即使是病虫产生抗药性,也不更换品种,而是不断加大用药量,结果是成本不断上升的同时,还加大了农产品中的残留量,严重污染环境。

茶农施药方法不当。据调查发现,一些茶农在病虫害防治时,只图省事,不讲用药安全和防治效果,典型的案例就是使用喷雾器喷药时,无喷头及喷头帽、片残缺不齐,直接用大拇指捏住就喷药,喷出的药液不呈雾状,开关处滴漏。这种施药方式,喷在标靶病虫的药液极少,而飘落在环境中的农药很多,除防效极低外, 喷药者本人安全不能保证,且对环境也造成严重污染。

个别茶农为使农产品早上市,卖高价,追求经济利益,未顾及大众的健康,未按农药安全使用规定,在农药安全间隔期内收获农产品,中毒事件时有发生。

此外,农药包装物处理问题严重。茶农在使用农药后,随手把瓶子、袋子等包装物遗弃在沟边、地头, 对环境和生态造成的污染不可忽枧

二、农药安全使用对策

(―)严格农药市场管理

根据《农药管理条例》规定,对农药市场进行清理,取谛非法经营。加强农药经营者的资质认证和新技术培训,提高经营者专业技术水平,指导农民科学合理用药;加强农药质量检査,严惩违规经营,杜绝假冒、伪劣农药上市,净化农药市场。I二1加强农药使用监管为保证农药的安全使用,农业部于2007年制定了《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农药行业标准。因此,应对安全使用农药进行广泛宣传,使茶农自觉按照农药安全使用技术进行科学、合理使用,严格执行农药安全间隔期,降低农药残留,对市场发现农药残留的产品,应及时销毁,严禁在茶叶生产上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

(三)加强农药安全使用知识的宣传普及

茶农是茶业生产的实施者,也是农药的直接使用者,既要做到有效控制病虫害等有害生物的为害,又要做到农药的安全使用、减少环境污染、提高农产品的质量,这就必须提高广大茶农的科学文化素质,增强环保、生态、安全意识,在病虫等有害生物防治技术和农药安全使用技术上下功夫,通过宣传、培训,使广大茶农掌握病虫防治及农药相关知识,形成自觉地、科学合理地使用农药的氛围。在生产上,引导茶农合理轮换使用农药,避免长期、单一、大量使用同一种(类)农药, 延缓抗药性或交互抗性的产生。大力推广应用生物农药,如苏云金杆菌、苦参碱等。

(四)实施有害生物综合治理工程

针对农药使用造成对环境、生态及农产品质量的负面影响,实施有害生物综合治理工程是保证农药安全使用的有效途径。重点采用五大措施;一是植物检疫, 严格控制检疫性有害生物的传播、5延,有效堵截危害性病虫草的来源;二是实施农业防治,减少病虫等有害生物发生基数;三是大力开发生物技术:四是改进测报手段,提高测报准确度,及时准确开展病虫的农药防治,五是大力推广生物农药防治病虫,严禁高毒、高残留农药的使用。

(五)完善和发展各级农技推广体系

随着农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化和衣产品产业升级的发展,种植业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新病虫不断出现,其为害逐渐加重。在病虫防治上仍以化学防治为主的局面仍将持续,农药的使用将会更加广泛。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要求更加严格,因而科学合理使用农药防治病虫,保护农业丰收和提高农产品质量的任务更加艰巨。这就需要有一支有技术、懂专业的农技推广队伍。

近年来,龙涓乡在不断加大生态茶园建设和环境保护力度,因此贯彻执行“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和树立“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理念,在龙涓乡现代茶业生产中尤为重要。因此,综合运用农业、生物、物理、化学等手段,预防和控制农业有害生物的为害,最大限度地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和使用效率,为龙涓乡茶产业发展和生态安全建设做出积极的贡献。

唐代茶道的文化反思


当我们为唐代文化人创造了这一崭新的文化形式所深为感动时,不禁要问,他们为何选择了?抑或首先选择了他们? 无论是唐代文献还是茶文化史都表明,开元到大历(712——780年)是发展的重要阶段。可以说,的兴起和初步发展与大唐兴盛有直接关系,这是和唐文化的宏观风貌息息相关的。一方面,开放的文化政策促进了文化的地域之间和各门类之间交流与发展;另一方面,科举取士打破魏晋以来的门阀统治,唐代文人士大夫生活在一个前所未有的自由、清新的空气之下。中国封建社会在唐代充分展现了它的文明性、优越成分。贞观之治、武周新政和开元盛世使其达到极致、充分显示了蓬勃向上的生命力。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充满对个体生命价值的赞美肯定,对主观精神世界的极度张扬和对平凡生活的诗意超越、汇纳四海的宏伟气魄、处盛世而发危言的精神成为唐代文化人的时代特征,正是在这种历史背景和精神状态下,陆羽等创立了这一新的文化形式,成为一种表达情怀、阐扬思想、体悟生命意义、张扬个性特点的活动方式,表现出吸纳儒、释、道三教之相近相同之处为一体的高度智慧,以极为高雅而又十分朴素的方式展示他们的精神境界,以可观形式反映了抽象思想,以简朴的细节涵盖子了丰富内容,使人文精神、哲学思想形象化、物象化。这充分显示了中国文人对宇宙旋律与和谐精神的深切把握。,使中国文化人真正领悟诗情画意的生活,使他们诗意地生活着。 ,反映了文化士大夫丰富的精神生活和高雅的艺术情调。从某种程度上讲,它展示了当时中国人文化生活的挺拔高度,展示了中国人那时在精神文明方面的杰出成就。正因如此,在中国茶文化史上,很长时间内,是文人的黄金时代。

发展无公害茶园的必要性、存在问题及对策


面对世界无公害茶叶消费新趋势的挑战,作为茶叶生产者和内外贸经营者,采取何种对策值得深思。现就无公害茶园开发的必要性、存在问题及对策略谈如下:

一、基本情况

(1)必要性随着社会经济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保健意识日益增强,对茶叶消费的选择已不是过去只单纯追求品质和口感风味,而是更加关心有无农药、化肥及其他有害物的污染。因此,茶叶中的农药残留物已成为茶叶贸易和消费者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尤其是一些茶叶进口国特别是发达国家都明显地扩大检验农药的种类和大幅度降低茶叶中农药最高残留限量(MRL)。如欧共体国家1988年规定,茶叶中检验的农药仅6种,1996年扩大到62种;日本对茶叶中农残检验范围1986年为34种,1993年扩大为51种,并对进口茶叶的28种农药残留量作出最高限量,美、日1971年开始禁止生产使用有机氯,美国1994年又规定茶叶中不得检出三氯杀螨醇等,可见茶叶进口国对茶叶农残及卫生质量的高度重视。因此,发展无公害茶叶显得尤为重要。

(2)无公害茶园建设的效益分析无公害茶园与一般茶园相比,每年平均减少用药两次,每亩节约农药成本14.5元,同时因无公害茶园的良好广告效应,可以招徕客商,提高茶叶价格。与去年同期相比,绿茶每公斤提高40元(不排除市场因素),亩产干茶35公斤,每亩可增收1400元。

二、无公害茶园建设中易发生的问题

一是个别茶仍使用禁用农药。二是喷药只注重表面,没有顾及茶园内部,治虫效果差。三是除虫胜于用肥的思想作祟,个别群众认为施肥不一定有茶采,而没有除虫就更不行,茶叶行情看好时,就盲目喷药除虫。四是有些茶园高产密植,不利于通风透气,不利于喷雾器操作,使蚜虫、蚧类、粉虱等害虫滋生。五是对鲜叶长度要求不严,因而茶园留采面留得齐、留得长,为蚜虫、小绿叶蝉提供丰富食料,加上小绿叶蝉发生代数多,世代重叠严重,易出现"治虫不死"的假象。

三、发展无公害茶园对策

(1)各级政府领导部门的重视是关键。要加强领导,敦促农资、农业、贸易、科研各部门通力协作,只要有计划、定措施、抓落实,就能见成效。

(2)加大宣传力度,提高茶农的思想认识。必须加强科学防治病虫害知识的教育,大力宣传做好茶农的思想工作,转变观念,在茶园管理中,做到禁用高残留剧毒的农药。

(3)要与有关部门配合控制三氯杀螨醇、甲胺磷等剧毒高残留农药产销,共堵污染源头。

(4)大搞生态农业,应用生物防治减少化学农药的污染。在有条件的地方种植茶园遮荫树,在茶园中实现合理密植,为茶园间作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增强茶园天敌对害虫的自然控制能力,以减轻病虫害。要提高生物防治、农业防治在植保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减少农药对茶叶的污染。

(5)加大科技投入,采用高新技术。要与茶叶科研所和大专院校配合,利用生物工程把抗性基因导入茶树体内,使茶树产生抗性基因,以增加茶树自然抵御病虫侵害的能力,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和农药的使用。

(6)需要用化学防治的,应在预测预报的前提下选择高效低残留的农药。严禁使用甲胺磷等高毒和重金属杀虫剂,并严格用药浓度、用药时间及用药后的鲜叶采摘间隔期,同时注意保护天敌资源,应尽量减少用药次数。

(7)选择低成本低容量高杀伤率的喷雾器械。

(8)茶叶加工企业和销售、出口收购单位必须配置检测农残的仪器设备。茶叶卫生标准是国家强制性标准,工厂和进货销售单位必须执行,农残超标产品不予收购,把好茶叶进货关,这样才会引起茶叶生产单位的重视。

茶叶是饮料,人们日常喝茶是喝其茶水,应以测定茶水中农残含量为准,而目前农残的检测都是将茶叶磨碎后测其叶内的农残含量,这两者的农残含量,相差很大,大不一样。建议有关部门尽快立项对茶叶与其茶水的农残含量对照测试,将其结果报告有关部门,获准茶叶农药含量以测茶水方法为标准。

四、发展无公害茶园的建议

(1)无公害茶园建设做为近年来茶叶技术推广的一大举措,各级政府都很重视,并从物力、人力、财力上予以支持,取得了一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