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历史文化带你领略真正的普洱

发布时间 : 2019-11-28
普洱茶红茶 烤普洱茶 黑茶普洱茶

普洱茶红茶。

我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下面是茶经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普洱茶历史文化带你领略真正的普洱”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各位茶友们了解“普洱茶历史文化带你领略真正的普洱”相关知识!

说起普洱茶大家都知道,可是一说到普洱茶的历史文化大家就可能不太了解。普洱茶名重天下,源于东汉,兴于唐宋,盛于明清,至今一直广为所知,具有很高的声名。如果想了解普洱茶的相关历史文化,不妨随小编一起学习一下。

【青铜茶香】云南是世界茶树原生地,全国、全世界各种各样茶叶的根源都在云南的普洱茶产区。普洱茶历史非常悠久,根据最早的文字记载——东晋常璩《华阳国志》推知,早在三千多年前武王伐纣时期,云南种茶先民濮人已经献茶给周武王,只不过那时还没有普洱茶这个名称。

【中古初名】普洱茶的名称或因族名而成、或因地名而得。到了唐朝,普洱茶开始了大规模的种植生产,称为“普茶”;宋明时期,是中原逐渐认识普洱茶的时期,并且在国家社会经济贸易中开始扮演重要的角色。

【近古鼎盛】到了清朝,普洱茶到达第一个鼎盛时期,《滇海虞衡志》称:“普茶名重天下……茶山周八百里,入山作茶者数十万人,茶客收买,运于各处”;普洱茶开始成为皇室贡茶,成为国礼赐给外国使者;末代皇帝溥仪说皇宫里“夏喝龙井,冬饮普洱”;……清代学者阮福记载说:普洱茶名遍天下,京师尤重之。清末明初,是普洱茶价格最高时期,学者柴萼《梵天庐丛录》记载说“ 普洱茶……性温味厚,产易武、倚邦者尤佳,价等兼金。品茶者谓:普洱之比龙井,犹少陵之比渊明,识者韪之——也就是说:当时的普洱茶好茶价格是银子(或金子)的两倍!民国至抗战之间,普洱茶又得到一定发展,很多这个时期的老字号茶还有遗存,我们现在喝起来口感气韵非常好,但因价格奇高,假冒者比比皆是。

【现代寂寥】抗战爆发直到新中国建立之间,云南整个茶业萧条荒芜;但解放后很长时期,云南的茶叶生产重视红茶、绿茶;并未继承发扬普洱茶优良传统;甚至大面积砍伐毁坏几百年的古茶园而取代种植无性繁殖的台地茶,七子饼茶的传统工艺中断近半个世纪; 但是,值得一提的是,1975年,云南开始了普洱熟茶的生产。

【近年高潮】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提的提高,近几年来人们开始重视有强大保健功能和迷人口感的普洱茶,流行之势从南洋港台传至广东,回及云南,再迅速影响全国,于是乎,跟风投机者甚众,假冒伪劣品时出;鱼龙混杂,乱云飞度;三五年间,暴热暴寒。值得庆幸的是,此期间传统的普洱茶传统工艺得到恢复,人们对普洱茶价值的认知、品质的的认知正在趋于理性。

普洱茶悠久的历史文化是品茶时候不可多得的谈资,三五茶友,一壶普洱,谈天说地,一边品茶,一边了解普洱的底蕴,那是件多么赏心的事情!

cy316.com延伸阅读

普洱茶历史文化追溯(一)


普洱茶产于云南西双版纳等地,因自古以来即在普洱集散,因而得名。普洱县城又作普洱哈尼族自治县,隶属思茅地区,位于云南省南部,距昆明373公里,原称宁洱县。普洱为哈尼语,普为寨,洱为水湾,意为水湾寨,带有亲切的家园的含义。

普洱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东汉时期,距今已达2000年之久。民间有武候遗种(武候是指三国时期的丞相诸葛亮)的说法,故普洱茶的种植利用至少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普洱茶的功效,早在《本草纲目》中有记载,中医认为普洱茶同时具有清热、消暑、解毒、消食、去肥腻、利水、通便、祛痰、祛风解表、止咳生津、益力气、延年益寿等功效。又由于普洱茶经历了生茶到熟茶的转变过程,其生茶具有祛风解表、清头目等功效,而熟茶又有下气、利水、通便等沉降功效。故普洱一直被誉为一种攻补兼备的良药。

清朝中叶,古六大茶山鼎盛,产品远销四川、西藏、南洋各地,普洱茶从此闻名中外,普洱茶外销之路,就是历史上的茶马古道。历史的普洱茶外销路线主要有以下几条:一条是从普洱出发至昆明、昭通、再到四川的泸州、叙府、成都、重庆至京城。二条是普洱经下关到丽江与西康西藏互市。三条是由勐海至边境口岸打洛,再分二路:一路至缅甸、泰国;二路是经缅甸到印度、西藏。四条是由勐腊的易武茶山开始,至老挝丰沙里,到河内再往南洋。在江北古六大茶山境内有7条:易武至江城道、易武至宁洱道、易武至思茅道,此道是主要道,易武至倚邦、莽枝、革登也走此道,易武至车里再到勐海道,易武至老挝磨丁道,易武至老挝勐悻道。於道光二十五年(公元1845年)从昆明经思茅至倚邦通过磨者河上的承天桥再到慢撒、易武那条由石板镶成的古茶马道,约宽2米,长达数百公里。昔日茶山有许多茶号和茶庄专门从事茶叶的收购、加工和外运销售,呈现一派繁荣景象。

如今普洱茶名播海内外,享誉盛名;已成为中国最具特色的茶。远去的马帮悠远的铜铃声,更增添了它独有而神秘的文化,时光流转的变迁,它的气息却因此变得丰富,芬芳浓郁起来。

传承文明,不因历史而湮没,就像普洱茶,散发出来的独特的东方韵味,感染着你我,感染着世界。普洱茶是云南茶业的一枝金花!现代普洱茶特指云南省版纳、思茅、昆明、下关等地用云南大叶种晒青绿毛茶经精制整理或蒸压成型后长年贮存陈化获得的产品以及20世纪70年代以来经技术改革创新,采用云南大叶种晒青绿毛茶经增湿渥堆及后熟陈化制得的产品,具有干茶色泽褐红、条索肥壮重实、耐贮耐泡,茶汤红浓明亮、陈香显著、滋味浓醇回甘,叶底褐色柔软的特点。据科学研究表明,现代普洱茶具有消食去腻、减肥防龋、降血脂、降低胆固醇等多种保健功能。随着这些保健功能被科学证实,普洱茶日益受世人所关爱,韩国、日本、德国、法国等国家和我国香港、台湾地区对普洱茶的消费不断升温,并冠以减肥茶、窈窕茶、益寿茶等美称,普洱茶年产销量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的600多吨上升到2001年的近2万吨,其增长幅度为我国各特种茶之冠。

近几年来,普洱茶却一度出现供货紧张的状况,陈年老普洱茶更是成为广大客商求购的抢手货。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国内对普洱茶的消费需求也以大城市为先导迅速增加。可以断言,普洱茶必将以其独特的品质和功能更广泛地为国内外消费者所喜好。在普洱茶消费市场不断升温的同时,国内外厂商开始大量投向普洱茶产业开发,菊普茶、普洱花茶、普洱速溶茶、普洱茶水饮料等后续产品相继投入市场,更增加了普洱茶产业发展的蓬勃生机。由于历史等原因,目前普洱茶产品还存在干仓与湿仓、生茶与熟茶之争,产地名与茶类名模糊?昆用,假冒伪劣产品增多,以新充陈现象严重,一些商家把红茶、绿茶统统打上普洱茶标签误导消费者,这些现象已阻碍了普洱茶产业的健康发展。维护普洱茶产业健康发展,明确、科学地界定普洱茶产品名称,规范市场势在必行。为此,笔者试对普洱茶发展历史作一探讨分析,希望对现代普洱茶产业发展有所帮助。普洱茶发展的历史背景普洱茶发展史在某种程度上说就是云南茶业发展史。

普洱茶历史文化追溯(三)


普洱茶因开始在明朝的普日部(今普洱县城)集散而得名,雍正七年(1729年)设置普洱府,下辖今思茅和西双版纳地区。随着普洱茶因人贡清廷受宠而进入发展的鼎盛时期,普洱府城也因此进一步成为茶叶的精加工基地和集散地,普洱茶之名开始闻名海内外。

这一阶段为真正地理意义上的普洱茶阶段,这时普洱茶的制作分毛茶加工和精制,其基本加工方法为:如按我国现代制茶法与品质分类标准体系分,清末以前的普洱茶应属绿茶类。但当时的加工技术理论比较落后,存在初制加工十分零散,杀青不及时、不匀、不透,加上干燥不及时而造成酶性氧化比较严重,同时精制汽蒸时间较长,而团饼茶又多采用缓慢晾干,成品茶含水量较高,加之较长时间的运输、销售,及消费存放过程而造成后发酵与水热氧化,使茶叶产品呈现干茶金黄而茶汤橙红,滋味相对醇和的品质特点,但这时的产品有绿色、黄色和红色,茶膏也有黑色和绿色之分,难以与现代茶类严格区分。而紧压茶的氧化却相对较重,其品质形成是一个酶性氧化与非酶性氧化共同作用的结果。直至清末仍以普洱邦小叶种茶苦涩味低为胜,说明那时的普洱茶尚未形成长期陈化氧化的技术。现存清末民初的普洱茶标签也没有一种提及储存陈化的相关信启、。

过去有人认为:因为长时间人背马驮、日晒雨淋形成普洱茶的说法未免把事情过于简单化了。第三阶段即现代普洱茶生产加工技术的萌生,则是自清末以来,自然、社会、商业、科技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更是一个继承与创新的发展过程。

1、自然条件云南大叶种茶鲜叶原料芽叶肥壮,持嫩性强,茶多酚等内含成分含量相对较高,这为现代普洱茶条索肥壮、滋味浓醇、耐冲泡的品质特点打下了良好的原料基础。

2.传统地理意义上的普洱茶因以下原因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1)自清末以来,普洱逐渐失去原茶叶精加工及集散地的地位,因行政区划的变更原普洱府茶区成为新的思茅、勐海、勐腊、景洪等茶区,茶叶产地不再以普洱标注。

(2)原普洱茶区茶叶随着加工技术的进步出现了红茶、烘青、晒青等多样化。

(3)古老普洱茶山渐次衰落,为新兴茶区所取代。

3.陈化工序的产生是现代普洱茶形成的重要标志经验的总结,技术的进步,社会的变迁,原普洱茶区的茶叶发生了多茶类分化,由于杀青技术和设备的进步,使晒青毛茶酶性氧化得到控制,晒青毛茶的晒干过程使茶叶滋味变得柔和,茶叶色泽转黄褐,并产生了以太阳味为特色的香气先质,再加上其后的蒸压成型与干燥过程和理化转变,为现代普洱茶加工技术的形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历史上普洱府茶产品较长的流通时间为后发酵陈化工序的形成作了铺垫。消费者在长期贮存过程中发现了陈年普洱茶更适口,且治病效果更好,这一经验推动了普洱茶陈化工序的产生。而清末以后因战乱引起,特别是以香港客商为代表的因进货渠道不畅等因素而产生屯积销售,进而发展为有意识地贮藏陈化以提高品质,为现代普洱茶陈化工序的形成作出了重大贡献。随着人们对普洱茶后熟陈化促使品质转变认识的逐渐加深,形成了陈年普洱茶的专门消费群体。在这种需求推动下,云南省茶叶进出口公司、勐海茶厂等在20世纪70年代通过分析研究,借鉴黑茶生产工艺,利用现代制茶技术理论创造了现代普洱茶加工工艺,其产品受到了我国香港、台湾地区和日本、西欧等地消费者的欢迎,产销量逐年扩大,加工技术得到不断提高,产品质量稳定,保健功能被科学证实。

至此,现代普洱茶形成,其品质特色按现代中国茶叶加工及品质特点分类系统可划归为后发酵的黑茶类,其原料和加工工艺都自成体系,工艺不断成熟和完善,现代普洱茶基本加3工工艺为:因此,从普洱茶发展历史来看,现代普洱茶是指用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经陈化处理制得的产品,其形成是一个具有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共同参与的继承创新过程。我国高等教材把普洱茶列入黑茶类,至此,地理意义上的普洱茶已退出历史舞台。

普洱茶历史文化追溯(二)


据考证,普洱茶区的种茶历史约为1700多年,晚于巴蜀地区。云南普洱茶的大致产制发展史如表1。表1云南普洱茶产制发展史普洱茶区制茶发展史的技术起点虽与巴蜀及江南制茶发展相近,发展中却远远滞后于巴蜀、江南茶区,而又具有自己的特点。这是由于云南普洱茶区地处南夷边疆,又长期游离于中央政府之外的历史背景造成的,也正是这特殊的地理和历史条件滋养了云南独特而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孕育出了普洱茶这一茶中奇葩。据考证,元朝之前,云南地区的大部分长期游离于中央王朝所管辖的行政区划之外。战国时期秦始皇曾派人修逼了从四川宜宾至云南曲靖的五尺栈道,将云南短期纳入版图,但在十余年后,因南夷作乱,汉初将巴蜀与云南之间的通道要塞全部关闭,不准来往;《汉书西南夷列传》有秦时尚破,略通五尺道,诸此国颇置吏焉十一岁,秦灭,及汉兴,皆弃此国而关蜀故徼。的记载。

到东汉三国时期亮定南中,对云南的经济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云南濮人开始种植利用茶叶,这一时期可谓巴蜀文化对云南地区产生最深远影响的时期,并开辟了云南种茶历史,直至今日在云南西双版纳茶区还有着广泛的传说。从晋到唐这段时间,中央政府一直未在云南地区设治,这一时期巴蜀及江南茶叶已发生了从生晒羹饮到蒸青饼茶的飞跃发展,然而普洱茶区却因缺乏与中国主流茶文化的交流而停滞不前。唐初,皇朝曾积极经营云南,公元733年,蒙舍蛮皮氏打败唐军在云南建立起独立的南诏王国,以致陆羽《茶经》也未把云南作为茶区列入,仅有在此之前,出使南诏的唐使樊绰在《蛮书》中有茶出银生城界诸山,散收无采造法,蒙舍蛮以椒、姜、桂和烹而饮之的记载。宋朝时期,段思平夺取政权在云南建立大理国而独立于宋代版土,以致宋代盛行的龙团凤饼以及斗茶之风亦未得传播。唐宋这两个朝代正是中国茶业突飞猛进的发展时期,那时普洱茶区属云南王国的银生城管辖,普洱茶则在隔离于世的环境中缓慢地发展着,元朝灭大理国后,逐步在云南推行改土归流政策与明朝的洪武调卫及屯兵制的实施,大批汉人迁居云南,加强了中原文化在云南的渗透与传播,推动了云南茶叶向团饼茶发展。

但由于云南大叶种茶内含物丰富,滋味苦涩浓强,并未受到元朝时期和明朝时期中央政府的重视,仍处在自由发展时期,如明朝宋濂等撰《元史茶课》载:西番大叶茶,建宁胯茶,亦无从知始末,故皆不著。而元朝忽思慧撰《饮膳正要》则有:西番茶,出本土,味苦涩,煎用酥油的记载。《明会典茶课》记载:茶课数,云南银一十七两三钱一分四厘。而清初(1690年)阿世坦等编《清会典茶课》竟有:广西云南茶课,二者不产茶,凡有贩茶抽税无定额的说法。这一阶段云南茶叶除在滇中销售外,主要销往西藏地区。到了清代雍正七年,云南总督颚尔泰在普洱茶区建立贡茶场,并驱逐新旧商民,设总茶店以笼其利权,加之官茶扰民,导致茶山荒芜。为此,雍正十二年,针对普洱茶区发布了禁压买官茶告谕和再禁办茶官弊徼,削减了贡茶数,恢复了自由买卖,普洱茶开始大量进入京师,并受到清朝宫廷的宠爱,大大促进了普洱茶的产销发展。

到1780年,《清朝通典》载:茶课,云南行引三千,额征银九百六十两,普洱茶生产发展逐渐进入历史高峰期,,清朝末年,随着资本主义萌芽,普洱茶也有一个快速的发展期。综观普洱茶发展历史,可以看出云南长期游离于中央政府管辖之外是普洱茶区茶叶生产滞后的重要历史因素,而后的普洱茶区与中原文化交流则是推动普洱茶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二、普洱茶发展三阶段与现代普洱茶的产生明代以前记录普洱茶的相关文献资料较少,主要有唐代樊绰的《蛮书》,宋代李石的《续博物志》,元代李京的《云南志略诸夷风俗》,明代谢肇涮的《滇略》,明代方以智的《物理小识》等。而在清代,相关文献达十几种之多。普洱茶的发展历史是地方土著民族对当地茶树自然资源发现利用与巴蜀及中原茶叶加工技术影响推动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产制发展与中国茶叶主流发展史既有紧密联系而又拥有自己的特色。

综观其加工演变过程,可以分为3个阶段:

唐宋以前的散收无采造法阶段;

清末以前的历史地理意义上的普洱茶阶段;

现代普洱茶阶段。在唐宋时期,中原、巴蜀地区茶已进入团饼茶的兴盛期,而普洱茶的加工尚为茶出银生城界诸山,散收无采造法(相对于团饼茶而言)。直到元朝以后,随着当时中央政府在云南推行改土归流政策,团饼茶加工方法逐步传人普洱茶区。至元末明初,中原茶文化在明太祖的旨意下形成了团改散的巨大变革,而普洱茶的生产加工却因其主要消费群体为边疆少数民族和长距离运输的需要而得到更快发展。明万历年间谢肇涮《滇略》载:土庶所用皆普茶也,蒸而团之。

溯源普洱茶的历史文化及传播


普洱茶,这一古老而又文明的饮料,从它的被发现、饮用、相传至今,已从显为人知到蜚声海内外,为世人所喜爱。由普洱茶应运而生的生产、经济与文化活动,已经深入到社会生活中各个不同的层次,在中国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占据十分重要的位置。远至上古,近至当代,上至宫廷,下至庶民百姓,从古老的传说到诗歌、绘画、戏剧、艺术小说、文人名家及至茶文化的传播,无不渗透着它的踪迹。

各民族祭奠茶神或茶王树,古已有之。《檀萃滇海虞衡志》中“茶山有茶王树,较五茶山独大,本武侯遗种,至今夷民祀之。”武侯是孔明的封号,全称武乡侯。“蜀建兴三年,孔明以赵云、魏延为大将,亲率十万南下南中(今云南)平定孟获叛乱。”而后,在云南就流传着孔明种茶、用茶的故事,于是有了茶本武侯遗种的传说以及夷民祀茶王之事。由此表明:只有在人类漫长的生产生活中,从对茶的利用中深得好处,才会念念不忘的像祭图腾那般,怀之以敬,奉之以祭。在滇南民间,除了祭茶神树的活动外,还广泛流传着祀奉“茶祖”孔明的史事,这从另一面反映了普洱茶源远流长,它超越了一般商品的应用范畴,早已渗透到人们的精神文化中了。

近年来,一些热心的茶叶专家学者和茶叶工作者,对分布在云南,尤其滇南一带的茶树品种资源进行了多次考察,发掘了堪称世界之最的茶树品种资源宝库。迄今为止,世界上已发现的茶组植物37个和3个变种,而云南就占33个,其中25个为云南所独有,多数集中在北纬21至25度地带上,就茶树的栽培利用来说,又以茶系中的普洱茶分布最广。1991年在澜沧邦崴村发现了举世稀有的千年树龄大茶树,其株高11.8米,树幅8.2*9米,介于野生到栽培型之间的过渡型茶树,被专家称为国宝,人类共同的财富,这对研究茶树的起源、进化、育种、栽培利用以及茶文化的进步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它与勐海巴达野生大茶树及南糯山茶树王一起被列为云南茶树三王,又在普洱市镇沅县千家寨发现世界上最古老的野生茶树群落。这些都是大自然赋予的宝贵财富,同时也在无声诉说:这里就是茶树起源。

相传古代殷纣时期,为反对暴君幽纣王的统治,周武王曾于公元前1068年联合当时西南的小国和部族伐纣,建立周朝。后来,西南部族以所产茶叶作为服顺周朝的贡品。由此可想,云南,尤其滇南部族用茶、饮茶据今已3000—4000年,甚至更远的时代。

历史上的普洱茶,主要是青茶类,即以青毛茶为原料加工制成。青毛茶经过再加工即制成多种花色,造型美观的成品。《阮福普洱茶记》记载:“普茶名遍天下,味最酽,京师尤重之”,“二月采极细而白谓之毛尖,以作贡茶,贡后方许民间贩卖。采而蒸之,揉为饼,其叶之少放而嫩者名芽茶,采于三四月者名小满茶,采于六七月者名谷花茶,大而圆者名紧团茶,小而圆者名女儿茶,女儿茶为妇女所采于雨前得之”。女儿茶、毛尖茶、芽茶等均为历代贡茶珍品,清宫中就有“夏喝龙井,东喝普洱”的说法。

带你领略普洱茶与哈尼族婚俗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和思茅地区一带自古盛产茶叶,树龄在1700余年的野生古茶树,就生长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勐海县,经茶学界研究,这里是世界茶树原产地,也是世界茶文化的家乡。茶学界认为,百濮是最早栽培茶树的民族,哈尼族向百濮学习种茶育茶,并把这一技术发展到很高层次,创造出以“普洱茶”为代表的哈尼婚俗。

碧约人在婚礼中,当长者念完消灾减祸的“玉迷压知知摩”隔白虎的咒语口诀后,新郎新娘要进堂中各拿一杯酒、一杯茶到神前磕头,听媒人说吉利话和晓谕做人的道理。晚上,老人们唱“腊达过”喜事曲调,喝酒时,新郎新娘要斟酒倒茶,称认亲戚。婚礼过后的第十三天,新郎新娘要拿着一些猪肉,两根猪肋骨,两包茶叶,两个大粑粑,两瓶酒到娘家拜别父母和献奉神灵,并帮助父母做事。碧约人待客接物很重视礼节,客人到家后要先敬茶,后敬烟酒,甚至端茶酒的式样也有规矩,给男人的茶酒用左手托盘,给女人的茶酒用右手托盘。

腊米人通行姑表婚,舅家有优先择亲权,媒人提亲第二次到女方家时,带一些茶、烟、酒正式向姑娘家提亲。媒人第三次登女方家门,主要是送聘礼,商议娶亲日期,一般聘礼有二、三两银子、一对银手镯、一双银耳环、二斤茶、二斤酒,若是独生女或长相俊美的姑娘,聘礼数要翻番。腊米人在外凶死者,不抬回家,就地掩埋,有家室者,家人每年属龙月中的某一天要杀一头小猪,三支鸡在家门外供奉,供时用红果树搭一间小房子,摆上酒、茶、饭、清水、鸡蛋,由亡人长辈念咒语后,随即将碗中供品和小房子抛向屋顶。

卡多人的婚姻多为姑表舅婚,请媒提亲一二次女方同意时,第三次去就要拿一块碗茶、五尺包茶青布、一盒红糖及白酒、猪肉、草烟等,到女方家举行“吃小酒”仪式,和男方家商定聘礼数量和种类,吃过小酒,婚姻已成定局。腊米人过大年,家人吃饭前,要用猪肉、肝及烟、酒、茶、米供祖宗,当家人念完祝词后,将供品每样取一点泼洒在门外。

切地人婚礼迎亲人在新娘家住一夜,晚上跳“戛尼尼”舞,凡是参加婚礼的人都要参加跳,跳累了就喝酒、喝茶,抽烟,一直狂欢到天亮才散场。婚礼第三天早上,新郎新娘要端酒、茶、糖水,拜堂认亲,新娘在新郎家住满十三天后,夫妻俩背著粑粑、肉、酒和茶回到娘家献家神。办婚事时,亲友们互相协助、互相支持、有的送米、酒,有的送钱和鸡,有的送柴木,送烟送茶致贺。懓尼人过春节叶要杀一只鸡、盛一碗饭、倒一杯茶水献祭家神。

布孔人死者的殉葬品中有生前用的水烟筒、茶壶、弓箭、碗筷、烟盒、木盒等,捣通后放在坟旁。布孔人谈婚提亲,第二次媒人去时要带些酒、烟、茶之类的小礼品去,第三次去时,要带一些钱、一包茶、二斤酒到女方家献祭神灵,双方商定:“治切夺”吃小酒的时候,到举行“治切夺”吃小酒的仪式时,男方要带去二只鸡、一包茶、一些钱,献祭神灵,双方商定聘礼数量和是否从妻居等有关事宜。布孔人爱喝酒抽烟吃茶。

布都人结婚闹新房,新郎新娘要向来宾敬献糖果和茶水。来宾们在接茶水的时候,要往茶盘里投放一些钱币。敬糖茶时间较长,当新郎新娘敬糖茶时,要选一对童男,脱光衣服睡在洞房床上“压新床”。

西摩洛人的葬礼,在亡人灵棺前门槛外要摆“木搓搓”供桌,桌上供三碗酒、三碗米,其中一碗米上放鸡蛋,一碗肉、三碗茶水、一双筷子,意为子孙们已供奉亡人灵魂,出殡时,众人带供奉用的米饭、酒、茶、红公鸡,死者生前用品等,走向预先选好的坟地下葬。哈尼族民俗中,多用茶来表达心意和祝愿。

阿木人请媒人去提亲,初次的见面礼中除烟、酒、糖外,也要有一包茶。第二次到女方家说亲时,要拿一只公鸡、一只母鸡和一些烟、茶、酒献家神。第三次同样要带包括茶在内的礼物去。西摩洛人盖房时留有火塘供煮饭、烧茶水和烤火用,男女都喜欢喝酒、喝浓茶、嚼槟榔。举行婚礼仪式时,新郎接亲到女方家,要向岳父敬两碗酒、两碗茶后,才被引入家中拜家神。

中国的饮茶历史文化


中国饮茶历史最早,陆羽《茶经》云: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早在神农时期,茶及其药用价值已被发现,并由药用逐渐演变成日常生活饮料。我国历来对选茗、取水、备具、佐料、烹茶、奉茶以及品尝方法都颇为讲究,因而逐渐形成丰富多采、雅俗共赏的饮茶习俗和品茶技艺。本文旨在简单叙述饮茶方式和习俗的发展和演变,其大体可分为几个阶段:

春秋以前,最初茶叶作为药用而受到关注。古代人类直接含嚼茶树鲜叶汲取茶汁而感到芬芳、清口并富有收敛性快感,久而久之,茶的含嚼成为人们的一种嗜好。该阶段,可说是茶之为饮的前奏。

随着人类生活的进化,生嚼茶叶的习惯转变为煎服。即鲜叶洗净后,置陶罐中加水煮熟,连汤带叶服用。煎煮而成的茶,虽苦涩,然而滋味浓郁,风味与功效均胜几筹,日久,自然养成煮煎品饮的习惯,这是茶作为饮料的开端。

然而,茶由药用发展为日常饮料,经过了食用阶段作为中间过渡。即以茶当菜,煮作羹饮。茶叶煮熟后,与饭菜调和一起食用。此时,用茶的目的,一是增加营养,一是作为食物解毒。《晏子春秋》记载,晏子相景公,食脱粟之饭,炙三弋五卵茗菜而已;又《尔雅》中,苦荼一词注释云叶可炙作羹饮;《桐君录》等古籍中,则有茶与桂姜及一些香料同煮食用的记载。此时,茶叶利用方法前进了一步,运用了当时的烹煮技术,并已注意到茶汤的调味。

秦汉时期,茶叶的简单加工已经开始出现。鲜叶用木棒捣成饼状茶团,再晒干或烘干以存放,饮用时,先将茶团捣碎放入壶中,注入开水并加上葱姜和桔子调味。此时茶叶不仅是日常生活之解毒药品,且成为待客之食品。另,由于秦统一了巴蜀(我国较早传播饮茶的地区),促进了饮茶知识与风俗向东延伸。西汉时,茶已是宫廷及官宦人家的一种高雅消遣,王褒《童约》已有武阳买茶的记载。三国时期,崇茶之风进一步发展,开始注意到茶的烹煮方法,此时出现以茶当酒的习俗(见《三国志.吴志》),说明华中地区当时饮茶已比较普遍。到了两晋、南北朝,茶叶从原来珍贵的奢侈品逐渐成为普通饮料。

隋唐时,茶叶多加工成饼茶。饮用时,加调味品烹煮汤饮。随着茶事的兴旺,贡茶的出现加速了茶叶栽培和加工技术的发展,涌现了许多名茶,品饮之法也有较大的改进。尤其到了唐代,饮茶蔚然成风,饮茶方式有较大之进步。此时,为改善茶叶苦涩味,开始加入薄荷、盐、红枣调味。此外,已使用专门烹茶器具,论茶之专著已出现。陆羽《茶经》三篇,备言茶事,更对茶之饮之煮有详细的论述。此时,对茶和水的选择、烹煮方式以及饮茶环境和茶的质量也越来越讲究,逐渐形成了茶道。由唐前之吃茗粥到唐时人视茶为越众而独高,是我国茶叶文化的一大飞跃。

茶兴于唐而盛于宋,在宋代,制茶方法出现改变,给饮茶方式带来深远的影响。宋初茶叶多制成团茶、饼茶,饮用时碾碎,加调味品烹煮,也有不加的。随茶品的日益丰富与品茶的日益考究,逐渐重视茶叶原有的色香味,调味品逐渐减少。同时,出现了用蒸青法制成的散茶,且不断增多,茶类生产由团饼为主趋向以散茶为主。此时烹饮手续逐渐简化,传统的烹饮习惯,正是由宋开始而至明清,出现了巨大变更。

明代后,由于制茶工艺的革新,团茶、饼茶已较多改为散茶,烹茶方法由原来的煎煮为主逐渐向冲泡为主发展。茶叶冲以开水,然后细品缓啜,清正、袭人的茶香,甘冽、酽醇的茶味以及清澈的茶汤,更能领略茶天然之色香味品性。

明清之后,随茶类的不断增加,饮茶方式出现两大特点:一,品茶方法日臻完善而讲究。茶壶茶杯要用开水先洗涤,干布擦干,茶渣先倒掉,再斟。器皿也以紫砂为上,盖不夺香,又无熟汤气。二,出现了六大茶类,品饮方式也随茶类不同而有很大变化。同时,各地区由于不同风俗,开始选用不同茶类。如两广喜好红茶,福建多饮乌龙,江浙则好绿茶,北方人喜花茶或绿茶,边疆少数民族多用黑茶、茶砖。

纵观饮茶风习的演变,尽管千姿百态,但是若以茶与佐料、饮茶环境等为基点,则当今茶之饮主要可区分为三种类型:

一是讲究清雅怡和的饮茶习俗:茶叶冲以煮沸的水(或沸水稍凉后),顺乎自然,清饮雅尝,寻求茶之原味,重在意境,与我国古老的清净传统思想相吻,这是茶的清饮之特点。我国江南的绿茶、北方花茶、西南普洱茶、闽粤一带的乌龙茶以及日本的蒸青茶均属此列。

二是讲求兼有佐料风味的饮茶习俗:其特点是烹茶时添加各种佐料。如边陲的酥油茶、盐巴茶、奶茶以及侗族的打油茶、土家族的擂茶,又如欧美的牛乳红茶、柠檬红茶、多味茶、香料茶等等,均兼有佐料的特殊风味。

三是讲求多种享受的饮茶风俗:即指饮茶者除品茶外,还备以美点,伴以歌舞、音乐、书画、戏曲等。如北京的老舍茶馆。

其外,应生活节奏的加快,出现了茶的现代变体:速溶茶、冰茶、液体茶以及各类袋泡茶,充分体现了现代文化务实之精髓。虽不能称为品,却不能否认这是茶的发展趋势之一。

茶之饮,最早的目的在于:解毒、消食、清心、益思、少睡眠;后来有陆羽茶经等等对其方式精益求精,以及少数民族的种种异样喝法,都不离其宗;大概宛如诗的雅与风,都值得有心人细细玩味。至若有为雅而茶,大概是当今茶艺馆繁盛的原因之一,又或为道而茶,比如强调和敬清寂,大家见仁见智吧。

宜宾早茶历史文化


在宜宾,茶树漫山遍野,茶歌也贯穿采茶人的生活。每到茶叶采摘季,漫步于宜宾各区县的茶山头,总能听到淳朴的茶农们自编自唱的采茶歌,他们寄情于茶,喻茶感事,让人透过歌声,就能感受到他们丰收的喜悦。

宜宾现存有100多首(个)茶歌、茶谚、茶传说,是宜宾茶文化得以保存的民间文学形式,它们流于口传,曾在各区县农村流行,多为采茶人即兴演唱。

茶歌有《月亮出来茶籽生》《采茶采得口儿干》《采五更茶》《采姐妹茶》《采增广茶》等,内容有如屏山的《儿茶歌》:“侧儿根满坡生,我是家婆的亲外孙。我从家婆门前过,家婆喊我屋头坐。倒碗茶,冷冰冰;端盘菜,几根根……”还有“手采茶叶口唱歌,一箩茶叶一箩歌;妹儿山上采春芽,阿哥炒茶等妹喝……”等。

宜宾茶谚、茶对联有:“客至心常热,人走茶不凉”“为名忙,为利忙,忙里偷闲,且喝一杯茶去;劳心苦,劳力苦,苦中作乐,再倒一碗酒来”等等。

宜宾还有一些与茶相关的传说故事。如筠连县联合苗族乡的《茶小伙与盐姑娘》的故事,反映了青年男女对自由恋爱的向往;珙县孝儿双田村的《玉香茶》传说,反映了人们对恶徒的憎恨;还有江安县《酽茶解毒》的故事以及屏山县《药王的传说》等等。这些扎根于民间的茶歌和茶故事,反映的虽是茶农们琐碎的生活,却透露出了采茶人浓郁的生活氛围和场景,相传甚久,影响深远。

市井见于茶歌、茶谚和茶的传说,文人则载于茶诗。历史上众多文人雅士留连宜宾山川名胜,同时也留下了许多赞美的诗词歌赋和咏酒饮茶名篇。“西来雪浪如庖烹,两涯一苇乃可横。忽思钟陵江十里,白苹风起縠纹生。酒杯未觉浮蚁滑,茶鼎已作苍蝇鸣。归时共须落日尽,亦嫌持盖仆屡更。”北宋大诗人黄庭坚的诗《次韵李任道晚饮锁江亭》对引人入胜的宜宾茶文化赋予了深刻的人文意蕴。

南宋诗人陆游对戎州也是情有独钟,他自诩“戎州陆羽”,可见其对戎州茶的嗜好和研究造诣。

古老的茶文物历史文化


茶在中国的历史十分悠久,关系到茶的文物十分繁杂,诸如茶人、茶具、茶画、山泉,以及有关的茶文化遗址等等,无一不是茶文物的组成部分。

与茶的发现和利用紧密相关的神农氏,在中原大地留有许多与他有关的遗迹。地处湖北、接近川、陕交界处的神农架,是一个原始森林区,面积3200多平方公里,最高海拔3100多米。据初步估计,这里盛产包括茶叶在内的药材共130余种,这与“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的传说相符。

唐代陆羽,是中国历史上,也是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的作者,湖北竟陵(今天门县)人。他所著的《茶经》,茶学者经常提到的还有33种版本存世。在他的家乡,保存有文学泉、陆子井、陆子泉、陆羽亭和陆公祠,收藏了为纪念茶坛宗师陆羽的“古雁桥”和《古雁桥碑》刻等。

陆羽故居西塔寺及寺内的陆子井遗址已开始修复。当年,陆羽考察茶情,传授茶风,探寻泉水所到之处,仍留有不少古迹。现存的江苏无锡的惠山泉,传为陆羽品题,号称天下第二泉。苏州虎丘的陆羽井,井口一丈见方,四壁镶石,俗称观音泉,元人顾瑛称其是“雪雯春泉碧”,也是陆羽当年烧水煮茶品茗之处。据资料记载,陆羽与诗僧皎然同居于浙江吴兴杼山妙喜寺,如今杼山还在,苕溪犹存,这一带人民饮茶仍保持陆羽遗风。

饮茶风尚和茶种最早传到朝鲜和日本。6世纪下半世纪,中国佛教开创华严宗、天台宗后,这两个宗派相继传入朝鲜,随着佛教界僧侣的相互往来,茶文化也带到朝鲜半岛。日本开始饮茶最晚是在公元729年,即日本圣天皇于天平元年四月八日,召集僧侣百名在宫廷讲经,次日,又召见赐茶(又称行茶)。至于从中国带回茶籽在日本种植,则是唐代中叶的事了。据历史文献记载,唐德宗贞元年间,日本高僧最澄到中国天台山(在浙江省天台县境内)国清寺拜道邃禅师为师。唐永贞元年(公元805年),从天台国清寺师满回国时带去茶种,种植于日本近江(即贺滋县),这是中国茶种向外传播的最早记载。如今天台国清寺依然存在,经整修后,更是面目一新。中日两国佛教界人士,为纪念这位文化艺术的交流者,在天台国清寺树碑立传,以效后世。

浙江省余杭县境内的径山寺,是唐宋时代的著名寺院。南宋开禧年间(公元1205~1207年),孝宗皇帝亲自御笔赐额“径山兴圣万寿禅寺”。宋理宗开庆元年(公元1259年),日僧南浦昭明来径山寺拜虚堂和尚为师学佛。他回国后,把径山茶宴、斗茶等饮茶习俗一并带回日本,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了日本自己以茶论道的茶道。如今,径山寺虽只存断墙残壁,但御碑“径山兴圣万寿禅寺”以及池、潭、井、泉和峰、岩、谷、石依然存在,径山古刹已被列为文物保护单位。

中国是世界最早对茶进行研究并撰写为书的国家。最早见到茶名“荼”字字形的第一部字书《尔雅》,以及最早记述中国种茶、饮茶的公元前1100多年的《华阳国志》,尚存于世。最早出现“茶”字字形的汉代玺印,还可在《汉印分韵合编》中找到影踪。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先后有33个以上版本问世,在北京图书馆还收藏着明代弘治十四年前(公元1501年)华珵刻递修本。

此外,在新疆土鲁番地区的唐代墓代墓葬中,曾出土过一幅《对弈图》,上面画着一个侍女,手捧茶托端着茶。在出土的唐宋其他古墓葬壁画中,也每每可以见到有品茗的图像。唐代官居右相的阎立本的《萧翼赚兰亭图卷》,至今尚存于世,内中也有品茗场面。

中国在发掘长沙马王堆西汉墓时,出土了不少简文、帛书等文物,这些物品距今已有2100多年历史了。墓中一幅敬茶仕女帛画,是汉代皇帝贵族烹用茶饮的写实。在随葬清册中,还有关于茶的简文和木牌文。这是至今发现的最早茶叶随葬品。

1987年,陕西扶风县法门寺塔地宫唐代秘藏的出土,为研究中国茶具历史和饮茶习俗提供了有力的佐证。这批稀世珍宝已在地宫中封存了1100多年。其中,有富丽堂皇、璀璨夺目的金银器茶具;有凝霜澄水、玲珑玉润的琉璃茶具;有失传已久,青中泛白的秘色瓷茶具。

金银器茶具,极少有传世品,至于唐代的金银器茶具,此次发现尚属首次,堪为国之瑰宝。这次出土的唐代金银器茶具,多为唐僖宗(公元873~888年)供奉。有供碾茶用的鎏金壶门座茶碾子;有供碾茶后作筛分用的鎏金仙人驾鹤壶门座茶罗子;有供烘团茶用的金银丝结条笼子和鎏金镂空鸿雁球路纹银笼子;有供贮存茶叶用的鎏金银龟盒;有供放盐和其他调料用的摩羯纹蕾钮三足盐台和鎏金人物画银坛子;有供调茶用的鎏金伎乐纹调达子;有供煮茶用的壶门高圈足座银风炉;有供煮茶时夹炭用的系链银火箸,有供取茶用的鎏金飞鸿纹银匙等。它表明中国在唐代时宫廷达官显贵饮茶风气已十分盛行。尽管在这以前,中国已有饮茶的茶具和风俗的记载,但并无实物为证。这次法门寺塔地宫出土的一整套茶具正是唐代饮茶之风盛行的有力物证。

地宫中收藏的素面圈足淡黄色玻璃茶托和茶盏,是地道的中国产品,虽然造型较为原始简朴,装饰也未见笔墨,质料微显湿浊模糊,但它证明:中国的玻璃茶具的制作,在唐代已经起步。

秘色瓷茶具,以往只见文献记载,却不见实物。这次法门寺出土,由唐懿宗(公元859~872年)供奉的五瓣葵口圈足秘色瓷碗,表明中国青代的瓷茶具已达到很高的水平。以往认为秘色茶具制作可能出现的最早时期在五代,这次的发现把它提早到唐代。这不但揭开了秘色茶具之谜,而且改写了秘色茶具的历史。

上述这些世界上最古老的茶文物,从一个侧面证明了中国是茶和茶文化的发祥地,这对研究茶的起源,以及茶树栽培史、茶叶加工史、饮茶史、茶文化史等,都有极其重要作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