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品为神 “琴里知闻唯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

发布时间 : 2019-11-28
知福乌龙茶 黑茶中茶 茶包里的茶叶是低等的吗

知福乌龙茶。

下面是茶经网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独品为神 “琴里知闻唯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精彩内容,帮助大家了解茶文化知识,欢迎大家进行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独品为神

茶当然是生而为茶,但是不是一生即为香中茗?也是未必,人当然也是生而为人的,但人能不能生而即为人间仙?更是不可能。茶需要摘、晒、揉、炒……茶得经过许多炼狱般的经历,才能脱略形迹,而成为茶中神品;人呢,更需要起、伏、沉、浮……人得经过更多炼狱般的阅历,才能脱胎换骨,成为化外之人。

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公元800年,老白春风得意马蹄疾,看尽长安花,功名虽没得第一,但年龄得了第一啊,十七位进士里,独他最年轻,年轻是仕途之宝,如此,叫老白如何不想去兼济天下?“二十年来,昼课赋,夜课书,间又课诗,不遑寝息矣,以至于口舌生疮。”都是立志欲为圣明除弊事。

茶是翻炒而为茶,人是翻覆而为人。茶要经过多少次冷热翻炒?人要经过多少次沉浮翻覆?长安米贵,白居亦易。以老白之才气,到长安谋一日三餐是容易的,但要去谋百姓万福,却只能“江州司马青衫湿”了。你想去为百姓谋万福,百姓也要你去,人家皇上要你吗?要与不要,由不得你,到底是皇上说了算的。老白在唐帝国的那只茶壶里泡了一生,不是没起过没浮过,他当过长安京官,当过一方太守,可人生到底是“譬如朝露,去日苦多”。老母有病,天不知,因狂疾而坠井;老蚌生珠,子名阿崔,却是老来丧子,阿崔三岁暴亡,世事多么无常!从仕途上看,当了个县尉,干的是“拜迎长官”与“鞭挞黎庶”的事情;升了一把,凳子未曾捂热,被贬为江州刺史;刚挨上刺史椅子,又被人到领导那里参了一本,说是“不宜治郡”,于是再贬“江州司马”,只落得与半老徐娘去认同志,共鸣天涯沦落人。

在江州听人弹琵琶,在长安为别人怅吟长恨歌,哪里有在忠州采写乐府与在杭州与人喝禅茶的日子爽?老白与杭州是“相看两不厌,唯有灵隐寺”的。老白早年为避安史之乱,十二岁背井离乡奔趋其叔叔篱下,来龙井问茶;五十来岁,因觉伴君如伴虎,长安不好玩,老白不到长安玩了,主动要求杭州玩去,“心泰身宁是归处,故乡何独在长安?”他直把杭州当长安,来喝龙井茶了。虎跑泉泡龙井茶,真是爽呆,“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尘,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老白快知天命了,可是,还依然没喝出茶的深味来,他有独自一人喝茶的机会,却是领略不了一人独自品茶的机心,他暂时不想独善,他想要别人也来喝一碗啊,想着的还是他那兼济天下的事情。

那么好的茶,请谁来喝?在杭州的老白已初入茶道,他想的是高僧。老白命童仆去喊韬光禅师来持一碗,“命师相伴食,斋罢一瓯茶。”可是,老白初入茶道,也只是初入茶道。老白没弄明白,是你去做神仙,还是神仙来做你?韬光禅师不会来:“山僧野性好林泉,每向岩阿倚石眠。……城市不堪飞锡去,恐妨莺啭翠楼前。”这一喝茶公案,让老白顿悟了:赵州和尚所说的“喝茶去”,是得你去,而不是他来啊。老白于是常常去寺里喝茶了:“在郡六百日,入山十二回。”

喝茶这事,“独啜曰幽,二客曰胜,三四曰趣,五六曰泛,七八曰施。”从一人得神,到七八曰施,喝茶的路线是什么路线呢?从一到七八者,越喝境界越堕落,从七八到一,才是茶道升华,才接近于九九归一的真境界。老白的茶路与心路历程是同步的。他少年得志,英气勃发,特别爱喝酒,喝起来茶来也是喜欢合群的,吆五喝六。那次湖州刺史举行了“茶山境会”,把老白当特邀嘉宾,老白却是有病不能往,遗憾得很,艳羡得紧:“青娥递舞应争妙,紫笋齐尝各斗新。自叹花时北窗下,蒲黄酒对病眼人。”青春女娥舞翩跹,众贤人高呼小叫,把茶当酒喝,那场面多热闹惑人心!

人到中年的老白,在杭州在苏州,常常呼朋引伴,“应须置两榻,一榻待公垂。”似乎一人喝茶喝不下去!友人都是知心人,都知道他爱一口茶,所以常常到哪里都给他寄茶来。四川刺史李宣给他寄了茶,老白自是喜之不尽,赶紧添汤加水,煎泡尝新:“故情周匝向交亲,新茗分张及病身。红纸一封书后信,绿芽十片火前春。”独自喝茶,不但感觉不出神仙滋味,而且觉得孤单得很,所以常常喊上曼妙女子如小蛮与樊素们,“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一并对饮。如是三人喝茶,当然得趣,但未必得神。

五十八岁,老白终于领略到了独品滋味。天子来呼去长安,老白不去了,他愿意去洛阳,从此终身不起仕心,乐乎天命不再疑了。老白菩提顿悟:“兼济天下”是个渺然虚梦,“独善其身”才是人生真趣;喝茶呢,也是悟了,也由“群喝得味”转到“独品得道”上了。老白既不愿求快乐,也不再一味弄忧患,因为“乐人惜日促,忧人厌年赊”,只有“无忧无乐者”,才能是“长短任生涯”。老白的日子是这样过的了:读读书,喝喝茶,“起尝一碗茗,行读一行书”;睡睡觉,喝喝茶,“食罢一觉睡,起来两瓯茶”;晒晒太阳,喝喝茶,“鼻香茶熟后,腰暖日阳中”;吟吟诗,喝喝茶,“夜茶一两杓,秋吟三数声。”早饮茶、午饮茶、饭后饮茶、酒后索茶,睡下还要索茶,这样的日子,夫复何求?“尽日一餐茶两碗,更无所要到明朝。”有人来陪,喝出趣味来,没人来陪呢?茶也是要喝的,哪怕只有我一个。仕途蹭蹬,命途乖谬,生也罢,死也罢,老白都看淡如茶了,“自吾得此心,投足无不安”了,老白心中是“琴里知闻唯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了。

什么是“白居易”?什么是“白乐天”?人到世上来是不是“白居易”?这是老白过去一直忧虑的事情,现在,不想了,他已经成为“白乐天”了,即或世界什么都不给我,让人一生都放“白板”,都是一片“空白”,也无所谓了,“白”也“乐天”了,呀,“死生无可无不可,达哉达哉白乐天。”

《唐语林》中记载一事:有谓为卢尚书者,梅雨蒙蒙,上山寺去,浮洛河上,见前方一叶扁舟,有白衣老翁,桌摆船头,另有一僧,相对而坐,在那里煮壶品茗,物我两忘,昼夜两忘,不知西方之既黑,还在那里不知返航。那白衣者谁?“隐约白居易。”隐约两字用得传神,那是逸表仙姿!白居易果然通神了。

cy316.com编辑推荐

水为茶之母 壶为茶之父


俗话说“名茶配妙器”,当人们得到好茶叶之后,总是希望用一套好茶具来泡茶品饮,达到珠联璧合的效果。茶具作为中华茶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成为爱茶者日常生活中的收藏品和实用品,而不同的茶具能泡出迥然不同的茶香和品味,却是千真万确的。

“茶圣”开列的茶具清单

在茶叶饮用的最初阶段,是没有也不需要什么专门茶具的,往往是一器多用,一具多用。社会发展到一定的阶段,饮茶从可有可无变成了人们必不可少的生活内容,茶具的使用也就越来越频繁,从而逐渐就成了一件专门的器物,不与其他器具混用了。

唐朝的陆羽在《茶经》中刻意将茶具和茶器加以区分,这可能是为了使茶具和农具的概念相一致的关系。农具是生产工具,因此《茶经》中,陆羽就把原来饮茶器具特地改作茶器,而把釆茶、制茶和贮茶的生产用具,主要是制茶工具专门名为茶具。到了宋朝,人们对制茶工具谈得越来越少,宋徽宗的《大观茶论》更是对制茶工具只字不提。这样,茶具、茶器的内容逐渐合一。所以在宋朝以后的一些古籍中,就出现了随作者的习惯和兴趣,把茶具任意写作具或器的情况。时至今日,人们大多习惯称茶具,偶有称茶器的,也不会造成歧义了。

饮茶风尚的盛行,使茶具在人们生活中变得必不可缺,这就刺激了唐代茶具的生产,出现了专门和成套的茶具制造业。唐开元年间,因佛教禅宗盛行于北方,一时朱门柴屋,饮茶相效成风,使北方瓷窑的生产先于南方飞跃发展。由于茶具是当时最畅销的产品,当然各地瓷窑即专以烧制茶具为中心。据李肇所著《唐国史补》中记载:“巩县陶者,多为瓷偶人,号‘陆鸿渐’,买数十茶器,得一鸿渐。”这段有趣的史料说明,当时销售茶具的生意人为了抢生意,通过搭配“茶圣”陆羽的瓷像来促销,可见当时北方茶具的畅销盛况。

在陆羽之前的饮茶,用唐代著名诗人皮日休的话来说,是“浑以烹之”,显然,像煮菜喝汤一样的饮茶是无“茶道”可言的。当陆羽的《茶经》问世后,茶道大行。在《茶经·四之器》中,陆羽列举了风炉、交床、竹夹、碾、拂、水方、瓢、碗、都篮、涤方、巾等28种煮茶和饮茶的用具,详细讲述了它们的用途,当代茶学泰斗吴觉农先生在《茶经评述》一书中把陆羽所列的茶具分为8类,即:其一为生火用具;其二为煮茶用具;其三为烤茶、碾茶和量茶用具;其四为盛水、滤水和取水用具;其五为盛盐、取盐用具;其六为饮茶用具;其七为盛器和摆设用具;其八为清洁用具。如果用今人的眼光来看,陆羽的这份“清单”确实略显繁复庞杂,但它作为世界上最早也是最完备的一套茶具,其史料价值就不言而喻了。

盖碗茶的意趣与妙用

从古至今,我国茶具丰富多彩,琳琅满目,由于唐朝以前没有形成独立的茶具制造业,就茶具的具体器物来说,还有一些地区性的差异。唐朝北方茶具生产率先迅速发展,南方茶具制造也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甚至有后来居上之势。

唐朝南方茶具的重要产地有越州、岳州、鼎州、婺州、寿州、洪州等处,陆羽特别对这六个名窑加以评价,越州窑生产的茶碗被评为第一位,这不仅是陆羽个人的意见,也为当时的社会所公认,唐代文人陆龟蒙的《秘色越器》诗中赞道:“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另外,当时四川大邑所产的茶碗在西南也独步一时,杜甫在《又于韦处乞大邑瓷碗》诗中保留了极其珍贵的四川茶具历史资料,诗云:“大邑烧瓷轻且坚,扣如哀玉锦城传;君家白碗胜霜雪,急送茅斋也可怜。”诗人用四句诗描述了大邑瓷碗的质地、声响和色泽,并表达了急切需求的心情,一件小小的茶具,令诗人思之想之咏之,可见其工艺之精美和为人所喜欢的程度。就唐朝南北方茶具的生产来说,南方技术高于北方,已逐渐成为当时全国茶具的制造中心。

根据《茶经》的记载和出土文物的考证,唐代饮茶的主要用具是碗和壶。碗的形状敞口瘦底、碗身斜直,主要有青釉、白釉两种。壶在唐代称“注子”,茶壶也叫“茶注”,最常见的样式是短嘴小壶。另外,唐朝人还首创了一种碗托,当时称“茶托子”,也就是后来的盏托。关于“茶托”的起源,在宋代著名学者程大昌所著《演繁露》里是这样记载的:

“托始于唐,前世无有也。崔宁女饮茶,病盏热熨指,取楪子融蜡象盏足大小而环结其中,置盏于蜡,无所倾侧,因命工髹漆为之。宁喜其为,名之曰托,遂行于世。”

崔宁为唐代名将,曾入蜀参政十余年,任过西川节度使等诸多官职,据学者考证,以他在川任职的时间推测,崔宁之女发明盏托当在唐宝应年间。在中唐以后的墓葬中,这种盏托还常和壶、杯、盏一起出土,从这些死者生前所用的器物中,说明唐朝瓷制饮茶器具已配之成套了。

被称为“人间第一香”的茉莉花茶是各类花茶中的主要产品,产销量一直居花茶中的绝对首位。众所周知,茉莉花茶是成都人的最爱,坐成都茶馆,用盖碗茶泡一碗“三花”,茶的本味和花的真香合二为一,浓郁芬芳,沁人心脾,抿一口会让人经久难忘,这几乎成为成都民间茶文化的象征,有不可替代的意义。

盖碗茶具相沿至今,与茉莉花茶仿佛结下了不解之缘,称得上是天作之合。三件套的碗盖茶具,碗盖口略小于碗身,盖可以倒扣于碗身内,碗与盖紧密相接,中间没有缝隙,这样不仅可以保持茶汤的温度,还可以充分保留茶的香气。人们在喝盖碗茶时有一个经典的动作,就是用茶盖去轻推茶水,加快茶的浓度,然后用茶盖斜掩,挡住浮在茶水表面的茉莉花,这个喝茶的过程体现了茶盖小于茶碗的绝妙作用。此外,盖碗茶弯身口大且外敞,揭开茶盖又可使茶迅速变凉,即使三伏天喝茶也不怕烫。说到垫底的碗托,它一不怕烫手,二不怕溢水,又使盖碗茶具有整体的美感,“三件头”真是缺一不可。

也许不是人人都知晓,盖碗茶又称“三才碗”,明清时期非常流行。所谓“三才”指的是天、地、人,碗盖在上面谓之“天”,碗托在下面谓之“地”,碗身居于中间谓之“人”,一套寻常的茶具中,人们可以体味出“天盖之,地载之,人育之”的中国先哲的思想,真可谓雅俗共赏。有趣的是,鲁迅先生对盖碗茶也情有独钟,他在《喝茶》一文中曾这样写道:“喝好茶,是要用盖碗的。于是用盖碗。果然,泡了之后,色清而味甘,微香而小苦,确是好茶叶。”

紫砂壶明代始兴

古代有一个木匠,他有一把前辈世代相传下来的紫砂壶,是随身携带的宝物。一天,他帮人盖房,上梁时因口渴得厉害,就叫人递上那把心爱的茶壶,喝完茶,就随手把壶搁在了大梁上。房子盖好,却忘了带走那把紫砂壶。木匠游走四方,一晃十年过去,当他又回到原来盖房的地方时,搬梯子上了房梁,一看,紫砂壶完好无损地还放在大梁上,揭开壶盖一嗅,茶香扑鼻,再呷上一口,比十年前刚沏上时还要香哩!

这是一个关于紫砂壶的美妙传说,虽不免夸张,但绝不是无稽之谈。在吴骞的《阳羡名陶录》中就有:“注茶越宿,暑月不馊”的明确记载。宜兴紫砂壶不仅具有泡茶不走味,贮茶不变色,盛暑不变馊的实用性,又有着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深得人们的喜爱。

明代,由于饮茶风尚的变化,对茶具的要求出现了一个很大的转变,特别是明中期以后,逐渐形成用瓷壶或紫砂壶冲泡茶叶的风尚。明末进士冯可宾《岕茶笺》一书中说:“茶壶窑器为上,锡次之。茶壶以小为贵,每一客一把,任其自斟自饮,方为得趣,何也?壶小则香不涣散,味不耽阁。”

宜兴的紫砂陶器名贵一时,享誉至今。据明代《阳羡茗壶系》所载,紫砂茶壶为明代正德年间供春所创。供春原名龚春,是四川参政吴颐山的家僮,曾在宜兴金沙寺侍候主人读书,看到寺内有一位老僧炼土制壶,成品极为精美,于是供春在伴读之余,偷学了老和尚的绝技,自己陶土制坯,而且完全用手指捏搓成型,烧成后的茶壶表面,尚隐约可见其指纹。从此,供春以制壶为业,成为一代宗师,他的制品也被称为“供春壶”。

供春紫砂壶造型新颖精巧,色泽古朴、光洁、温雅天然,质地薄而坚实,在当时已经负有盛名,所谓“供春之壶,胜于金玉”,明季散文家张岱在《陶庵梦忆》中甚至把供春壶与商彝周鼎并列,可见其价值之高。也许是出于对自己绝技的矜重爱惜,供春的制品很少,流传到后世的更是凤毛麟角。而后代宜兴壶制作,在前人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与同时代的景德镇陶瓷并称为“景瓷宜陶”,成为中国陶瓷史上的奇葩。

闻茶香,交挚友,品人生


以茶待客不仅体现着自身的教养,同时也是礼貌待客的一种体现。当然要到达较高的品茶境界,需要平时的日积月累,养成对茶的深厚情感,用心去体验茶所特有的甘醇。如何去品茶里面也是有很多的学问的。

在饮茶时要懂得细心品味。这样做,不仅体现着自身的教养,而且也是待人的一种礼貌的做法。在饮茶之时,应当小口地细心品尝。每饮一口茶汤后,应使其在口中稍作停留,再慢慢地咽下去,这样品茶才香。

在端起茶杯时,应以右手手持杯耳。端无杯耳的茶杯,则应以右手手握茶杯的中部。万一有茶叶进入口中,切勿将其吐出,而要嚼而食之。

饮盖碗茶时,可用杯盖轻轻将飘浮于茶水这上的茶叶拂去,不要用口去吹。茶太烫的话,也不要去吹,或是用另一只茶杯去折凉茶水,最好待茶自然冷却。饮用红茶或奶茶时,不要用茶匙舀茶,也不要将其播放在茶杯中。

喝茶是一种高雅的艺术,在古代的时候,文人骚客、达官贵族总爱在茶室中约上三五好友共品香茗。喝茶喝的是一种雅致的氛围,尤其对于追求生活品味的高雅人士,更加注重墅居中的茶室设计与布置。提到喝茶,怎么能没有茶室呢。

品茶,品的是茶中真滋味


初次喝茶的人,往往会说茶是苦的,但会觉得这种苦跟一般的苦又不一样,淡淡的苦萦绕在舌尖,仿佛是空气一般,分明是存在的,可以感觉到的,却又悄无声息的浸润到自己的身心中,无从把握,仿佛刚刚品到的的苦只是错觉。

我们在社会上打拼就跟初入口的茶一样,因为经验缺乏、社会历练不够,很多事情不明白,很多专业知识不懂得,所以四处碰壁,经受很多失败,人际关系从零开始开始,一切都如同摸着黑走路,脚下磕磕绊绊,甚至有荆棘的拉扯,有陷阱的拦阻,所有这些,都会让我们心头有微微的苦。

每个人都要经历这样的阶段,正如喝茶也要先苦后甜,社会上也唯有多经历才能品出真滋味。社会经历得多可以体会到成长,喝茶时吃过“苦头”可以体会到真正的清香。苦总是暂时的,社会上无论经历什么,在回首时会觉得那些苦轻柔如柳,清清淡淡,唯心头涌起的清香经久不散。

喝茶要品出滋味,要心情平静,一面心镜映照过往种种,却不会激起一丝涟漪,静中生慧,所经历的一切都化为精神财富,心有所得,似有所悟,如同喝茶时习惯了苦,慢慢就品出香甜的滋味。

历史上能自茶中得道的名人,多经历过太多人生的起起伏伏,大风大浪。酸甜苦辣、荣辱胜败品尝过不是一次两次,所以都已看透,他们品茶,品的是茶中真滋味,苦中的香甜,香甜中的安然。

山有山神,茶有茶神,视茶为灵


看过那么多茶礼,今天我们来看看土家族的一些茶礼。土家人是具有博爱精神的人,即使到了今天的现代社会,他们也依旧崇拜大自然。比如对于茶叶,他们就视为灵物,认为山有山神,茶有茶神,因而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了属于本民族的独特茶文化。

一是敬茶。禁忌将茶泼在地上,否则即玷污茶神。抓茶叶要“净手”,即先洗手然后才能抓茶叶。这既是对茶神的敬重,也可防止污染茶叶。“茶不欺客”,倒茶的时候,得依照一定的顺序,一杯一杯端给客人,不掉—人,哪怕是抱在怀中的婴儿,也得问问大人一声“喝点茶”。“茶棍儿立,客未齐”。即在倒的茶杯中,若出现倒立的茶梗,预示着客人还没到齐。若出现的茶梗悬浮,表示客人到齐了。在对茶园的管理上,无论是种茶,摘茶,他们都有自己的讲究。“阳坡的木瓜阴坡的茶”。“春茶苦,夏茶涩,秋茶好喝无人摘”。“头道香,二道涩,三道好喝无人摘”。最神秘神圣的,则是用茶水敬神灵。比如除夕敬亡灵、敬财神、灶神等等,都得用茶水。茶水乃是打通阴与阳之间、天与地之间、虚与实之间的中介物。通过茶水,今天活着的人在精神上与先祖进行了沟通,与神灵进行了沟通,实现了天人合一,获得了至高境界。

二是独特的泡制方法与享受。土家人的茶具不同一般,泡茶的茶罐为专门烧制的土罐,即喝烤罐茶。先架上昂昂大火,一边烧开炊壶的水,一边将茶罐放于火上烤干,等茶罐发烫了再放进茶叶,边摇边烤,直到满屋子溢出茶香,才将炊壶的开水倒上少许“发窝子”。“窝子”发好,然后再将茶罐里注满水,温火缓烤,煮出茶汁。这样泡出的茶特别香,喝上一口可以让唇齿间的茶香保留一整天。喝茶也有特别的喝法。“头道水,二道茶”。“头杯渣,二杯茶”。茶一般要喝第二口,第二杯,而喝茶也要喝出响动,深吸气,不仅要让茶香在嘴里多回味,而且得把茶香深深地吸进肺中,让五脏六腑都得到享受之后,再吞下去。

三是独特的茶礼。土家人的茶礼繁多,就家庭的茶礼来讲,饭前的小吃叫“吃茶”,待客有鸡蛋茶、葛粉茶、面食茶等,别人结婚、做寿或是生了小娃整酒席叫“吃茶”,给人送礼叫“茶礼”,新媳妇进门后的第一天早晨得给公爹公婆各敬一杯茶,公爹公婆受下这杯茶后要回礼,这个礼便叫“茶钱”。但仅仅局限于家庭内的这些茶礼,不管有多么繁杂多么讲究,那终究也是“小儿科”。土家人最高贵的茶礼,则是“施茶”,即在稻场边放上一缸茶水,并放上杯子或碗,让过路人随意取用。土家人信奉“积德有德在”,认为“施得三年茶,不生娃也生娃”,因而这种施茶习俗一直保留至今。

白居易《琴茶》茶诗赏析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祖籍先太原(今属山西),后迁居下邽(今陕西渭南东北),贞元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曾为江州司马、杭州刺史、苏州刺史,后官至刑部尚书。与元稹常唱和,世称“元白”。

琴 茶

兀兀寄形群动内,陶陶任性一生间。

自抛官后春多醉,不读书来老更闲。

琴里知闻唯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

穷通行止长相伴,谁道吾今无往还?

【详解】

白居易在《醉吟先生传》中自谓:“凡酒徒、琴侣、诗客,多与之游。”并作《北窗三友》诗云:“今日北窗下,自问何所为?欣然唯三友,三友者为谁?琴罢辄举酒,酒罢辄吟诗。三友递相引,循环无已时。”而在此诗中,茶与琴相提并论,由此可见他对茶的嗜好与喜爱。

“茶中故旧是蒙山”,四川名山县蒙山有五峰,状如莲花,最高名上清峰。其地适宜栽茶,相传在西汉末年开始种茶。唐朝时,蒙顶茶已作为贡茶,时称“蒙顶石花”,被列为当时14种贡茶之首品。蒙顶茶形态优美,香味俱佳,作为贡茶,历唐、宋、元、明,直至清代,长达一千余年,经久不衰。因此,有一脍炙人口的名联云:“扬子江心水,蒙山顶上茶。”唐黎阳王有专咏《蒙山白云岩茶》诗:“闻道蒙山风味佳,洞天深处饱烟霞。冰绡剪碎先春叶,石髓香粘绝品花。蟹眼不须煎活水,酪奴何敢问新芽。若教陆羽持公论,应是人间第一茶。”

茶典故中品禅味


禅茶一味

1、孙皓赐茶代酒

据《三国志·吴志·韦曜传》载:吴国的第四代国君孙皓,嗜好饮酒,每次设宴,来客至少饮酒七升。但是他对博学多闻而酒量不大的朝臣韦曜甚为器重,常常破例。每当韦曜难以下台时,他便“密赐茶荈以代酒”。

这是“以茶代酒”的最早记载。

2、陆纳杖侄

晋人陆纳,曾任吴兴太守,累迁尚书令,有“恪勤贞固,始终勿渝”,的口碑,是一个以俭德著称的人。有一次,卫将军谢安要去拜访陆纳,陆纳的侄子陆俶对叔父招待之品仅仅为茶果而不满。陆纳便自作主张,暗暗备下丰盛的菜肴。待谢安来了,陆俶便献上了这桌丰筵。客人走后,陆纳愤责陆俶“汝既不能光益叔父奈何秽吾素业”。并打了侄子四十大板,狠狠教训了一顿。事见陆羽《茶经》转引晋《中兴书》。

3、单道开饮茶苏

陆羽《茶经七之事》引《艺术传》曰:“敦煌人单道开,不畏寒暑,常服小石子,所服药有松、桂、蜜之气,所饮茶苏而已。”单道开,姓孟,晋代人。好隐栖,修行辟谷,七年后,他逐渐达到冬能自暖,夏能自凉,昼夜不卧,一日可行七百余里。后来移居河南临漳县昭德寺,设禅室坐禅,以饮茶驱睡。后入广东罗浮山百余岁而卒。

所谓“茶苏”,是一种用茶和紫苏调剂的饮料。

4、王濛与“水厄”

王濛是晋代人,官至司徒长史,他特别喜欢茶,不仅自己一日数次地喝茶,而且,有客人来,便一定要客同饮。当时,士大夫中还多不习惯于饮茶。因此,去王濛家时,大家总有些害怕,每次临行前,就戏称“今日有水厄”。

事见《世说新语》:“王濛好饮茶,人至辄命饮之,士大夫皆患之,每欲往候,必云'今日有水厄'”。

5、王肃与“酪奴”

《洛阳伽蓝记》卷三载:

“肃初入国,不食羊肉及酪浆等物,常饭鲫鱼羹,渴饮茗汁。京师士子见肃一饮一斗,号为漏,经数年已后,肃与高祖殿会,食羊肉酪粥甚多。高祖怪之,谓肃曰‘卿中国之味也,羊肉何如鱼羹,茗饮何如酪浆?’肃对曰‘羊者是陆产之最,鱼者乃水族之长,所好不同,并各称珍。以味言之,是有优劣,羊比齐鲁大邦,鱼比邾莒小国,惟茗不中与酪作奴’。”

肃,即王肃,字恭懿,琅邪(今山东临沂)人。曾在南朝齐任秘书丞。因父亲王奂被齐国所杀,便从建康(今江苏南京)投奔魏国(今山西大同,是其国都)。魏孝帝随即授他为大将军长史,后来,王肃为魏立下战功,得“镇南将军”之号。魏宣武帝时,官居宰辅,累封昌国县侯,官终扬州刺史。

王肃在南朝时,喜欢饮茶,到了北魏后,虽然没有改变原来的嗜好,但同时也很会吃羊肉奶酪之类的北方食品。

当人问“茗饮何如酪浆”时,他则认为茶是不能给酪浆做奴隶的。意思是茶的品位并不在奶酪之下。

但是,后来人们却把茶茗称作“酪奴”,将王肃的本意完全弄反了。

6、李德裕与惠山泉

李德裕,是唐武宗时的宰相,他善于鉴水别泉。

尉迟偓的《中朝故事》中记述:

李德裕居庙廊日,有亲知奉使说口(注今江苏镇江)。李曰:“还日,金山下扬子江中急水,取置一壶来”。其人忘之,舟上石头城,方忆及,汲一瓶归京献之。李饮后,叹讶非常,曰:“江南水味,有异于顷岁,此颇似建业石头城下水”。其人谢过,不敢隐。

唐庚《斗茶记》载:“唐相李卫公,好饮惠山泉,置驿传送不远数千里”。这种送水的驿站称为“水递”。时隔不久,有一位老僧拜见李德裕,说相公要饮惠泉水,不必到无锡去专递,只要取京城的昊天观后的水就行。李德裕大笑其荒唐,便暗地让人取一罐惠泉水和昊天观水一罐,做好记号,并与其他各种泉水一起送到老僧处请他品鉴,找出惠泉水来,老僧一一品赏之后,从中取出两罐。李德裕揭开记号一看,正是惠泉水和昊天观水,李德裕大为惊奇,不得不信。于是,再也不用“水递”来运输惠泉水了。

7、苦口师

苦口师是茶的别名。

晚唐著名诗人皮日休之子皮光业(字文通),自幼聪慧,十岁能作诗文,颇有家风。皮光业容仪俊秀,善谈论,气质倜傥,如神仙中人。吴越天福二年(公元937年)拜丞相。

有一天,皮光业的中表兄弟请他品赏新柑,并设宴款待。那天,朝廷显贵云集,筵席殊丰。皮光业一进门,对新鲜甘美的橙子视而不见,急呼要茶喝。于是,侍者只好捧上一大瓯茶汤,皮光业手持茶碗,即兴吟到:“未见甘心氏,先迎苦口师”。

此后,茶就有了“苦口师”的雅号。

8、谦师得茶三昧

元祐四年(公元1089年),苏东坡第二次来杭州上任,这年的十二月二十七日,他正游览西湖葛岭的寿星寺。南屏山麓净慈寺的谦师听到这个消息,便赶到北山,为苏东坡点茶。

苏轼品尝谦师的茶后,感到非同一般,专门为之作诗一首,记述此事,诗的名称是《送南屏谦师》,诗中对谦师的茶艺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道人晓出南屏山,

来试点茶三昧手。

忽惊午盏兔毛斑,

打作春瓮鹅儿酒。

天台乳花世不见,

玉川凤液今安有。

先生有意续茶经,

会使老谦名不朽。

谦师治茶,有独特之处,但他自己说,烹茶之事,“得之于心,应之于手,非可以言传学到者。”他的茶艺在宋代很有名气,不少诗人对此加以赞誉,如北宋的史学家刘攽有诗句曰:“泻汤夺得茶三昧,觅句还窥诗一斑”。是很妙的概括。后来,人们便把谦师称为“点茶三昧手”。

9、贡茶得官

北宋徽宗时期,宫廷里的斗茶活动非常盛行,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为了满足帝皇大臣们的欲望,贡茶的征收名目越来越多,制作越来越“新奇”。

据《苕溪渔隐丛话》等记载宣和二年(公元1120年),漕臣郑可简创制了一种以“银丝水芽”制成的“方寸新”。这种团茶色如白雪,故名为“龙园胜雪”。郑可简即因此而受到宠幸,官升至福建路转运使。

后来,郑可简又命他的侄子千里到各地山谷去搜集名茶奇品,千里后来发现了一种叫做“朱草”的名茶,郑可简便将“朱草”拿来,让自己的儿子待问去进贡。于是,他的儿子待问也果然因贡茶有功而得了官职。当时有人讥讽说“父贵因茶白,儿荣为草朱”。

郑可简等儿子荣归故里时,便大办宴席,热闹非凡,在宴会期间,郑可简得意地说“一门侥幸”。此时他的侄子千里,因为"朱草"被夺正愤愤不平,立即对上一句“千里埋怨”。

10、吃茶去

吃茶去,是很普通的一句话,但在佛教界,却是一句禅林法语。

唐代赵州观音寺高僧从谂禅师,人称"赵州古佛",他喜爱茶饮,到了唯茶是求的地步,因而也喜欢用茶作为机锋语。

据《指月录》载:“有僧到赵州,从谂禅师问‘新近曾到此间么?'曰:‘曾到',师曰:‘吃茶去'。后院主问曰‘为甚么曾到也云吃茶去,不曾到也云吃茶去?'师召院主,主应喏,师曰:‘吃茶去'”。

“吃茶去”,是一句极平常的话,禅宗讲究顿悟,认为何时何地何物都能悟道,极平常的事物中蕴藏着真谛。茶对佛教徒来说,是平常的一种饮料,几乎每天必饮,因而,从谂禅师以“吃茶去”作为悟道的机锋语,对佛教徒来说,既平常又深奥,能否觉悟,则靠自己的灵性了。

蒙山茶道


宋代,在蒙顶山结庐修行的禅慧大师在总结蒙顶茶文化历史的基础上,创立了蒙顶茶技、茶功、茶艺三绝。

“龙行十八式”是融传统茶道、武术、舞蹈、禅学、易理为一炉,因每一式均模仿龙的动作,充满玄机妙理而得名。它从宋代留传至清朝末年,后因历史战乱,逐渐隐迹消声而失传。“龙行十八式”茶技包括神龙抢珠、玉龙扣月、飞龙在天等18个不同姿式的掺茶动作。掺茶者手提长嘴铜茶壶(1米多)时而在头顶飞舞,时而又在腰间盘旋,尔后又准确无误地将茶壶抓在手里,从头顶、从腰间、从肩上、从背后……万无一失地把热茶掺到茶碗里,动作刚健有力,变化多端,让人不由的产生饮茶的欲望。

“风行十二品”茶艺讲的是如何泡茶、闻茶、送茶、饮茶的奥妙,它包括玉壶蓄清泉、甘露润仙茶、迎客凤点头等12式。表演者按照每一式将茶叶泡好,然后将热气腾腾、香气怡人的蒙顶茶献于品尝者。看着优雅的表演,品尝着蒙顶仙茶,让人有一种身心放松,心旷神怡的感觉。

扬子江中水,蒙山顶上茶。

这一绝句因了宋代大文豪苏东坡和王安石的一段君子之交而生发,并古今传颂,蒙山茶作为“绝世佳茗”也由此名满天下。源自名山县丘陵地带的水流注入了青衣江—扬子江—长江,名山县也因背倚天下名山的蒙顶山而名之。一年大半被雨雾所笼罩的蒙山四季浓绿,不仅为茶林生长提供了优越的气候环境,物华之上,还盎盎然渗透托举着中华民族数千年文史佳话:人称蒙山为“世界茶文化的故乡”,有西汉年间植茶始祖吴理真手植的茶树为证;夏朝治水的大禹曾在此祭天复又在此庆功,有古建筑禹王宫为证;而当上古时代的共工怒触不周之山,因天柱摧折上天洞开之时,又有女娲在此炼石补天,有古刹天盖寺为证。但因修补痕迹犹在,天雨沿隙而下,意为“天漏”,更有“雨城”雅安为证……

茶马古道这条伟大的道路选择了这样一个神州古史经典荟萃之地起步,从一开始就注定了商贸功能之外的文化背景。茶马古道的东方起点在四川盆地边缘青绿几近饱和之地,茶马古道的南方起点在西双版纳苍山洱海神化之地,一起向着皑皑雪山登临,不啻奇迹。

名山距成都仅仅百余公里,且有成—雅高速公路贯通。这条线路正在成为旅游热线,名山境内的蒙顶山作为四川最古老的历史文化名山新近被重新认识,正在成为旅游热点;继续前进,有几年前就已“热”起来的海螺沟冰川森林国家公园。我们就这样沐浴着扑面而来的神话雨雾走向古道第一站,与名山相遇,进行的是一次茶之圣地巡礼——参观开设在蒙顶山上古色古香禹王宫中的“茶史博物馆”,禹王宫内供奉的不是大禹,而是蒙山茶神吴理真;我们在“天漏之盖”的天盖寺登堂入室,发现主殿中供奉的也并非各路神佛,位居正中的仍是植茶始祖吴理真,茶神左侧为改进制茶技艺的北宋雅州太守雷简夫,右侧则是写下世界第一部《茶经》的唐代安徽文人陆羽,他们同为茶文化的创始神与守护神。沿湿漉漉的石阶拾级而上,步入皇茶园,象征着当年吴理真手植的七株仙茶被象征着神虎的巨石所护佑,从唐代的天宝年间开始,蒙山茶就被精心采摘炮制,千余年间一年一度进贡京城;335片仙茶嫩叶并非供皇室享用,而是由盛装的天子拿它拜天祭祖——无论藏地汉地,茶叶都具有物质和精神的双重功能。当我们乘坐缆车俯瞰蒙山全景,茶场茶园尽收眼底,不由得由近及远地遥望到茶叶入藏的迢迢时空……

满目是茶,充耳是茶,在人工茶的源头,世界茶文化的故乡,两番陪同我们的名山县委宣传部长曾西军、干事陈洪,一路指点一路讲茶,从蒙山到新店,从西汉到当下。他俩恰好都是新店镇人,那儿有个宋代所建“茶马司”遗址,为宋神宗熙宁七年(1072年)建成的四合院,几经起落,现修葺一新座落在小镇中央。说修葺一新,是因这座古建筑院门部分曾被拆毁,几年前恢复新建。木梁瓦片的正殿经明、清两代修缮过,相传室内有避尘珠,600多年未打扫,倒也干净清爽,只是殿内供奉主尊为释迦牟尼,另有千手千眼观世音,几位年长女居士在照料香火,且门额上有一匾,赫然入目的竟是“长马寺”三个大楷。名山人解释说,清代废除了茶马法,茶马司业务终止,但藏汉人民怀念这段历史,尤其路经此地的藏族人将之作为圣地朝拜,久而久之,就演变成了小寺院,茶马司也讹为“长马寺”。你看院内这根石柱,就是藏族信徒捐赠的;这株六百年树龄的罗汉松,也是明代修缮茶马司的证据。

前年镇政府特意在茶马司院内立一石碑,碑文历述名山茶之源流,并为茶马互市立传:

“……宋时因连季用兵,所需战马,多用茶换取。神宗熙宁七年,派李祀入川,筹办茶马政事,于名山设立茶马司。元丰四年,特诏名山茶易马用。至徽宗建中靖国元年,又重申原诏,大观二年再次诏令熙、河、兰湟三路以名山茶易马,恪守神考之训,并定为永法。明洪武时,对茶叶实行官买官销,由茶马司主持交易。清初,废茶马法,行引岸制,名山所茶边茶凭引票销往康藏。……联曰:

茶马互易相得益彰垂青史

汉藏交融和衷共济贯古今

历史上的名山就这样成为四川境内边茶入藏的“五属大帮”之一。五属者,系邛(崃)、名(山)、雅(安)、荥(经)、天(全)。这些著了名的地方均在四川盆地衔接横断山脉的过渡边缘这一带,山地丘陵间青枝绿叶的茶园毗连,顶尖细茶成为内地人生活的装饰,而大叶“粗茶”则被制作成边地砖茶,称“大茶”,称“边茶”,古往今来地运往藏地,成为藏族人的生存必需。从宋朝起,朝廷特诏“专以雅州名山茶易马,不得他用”。一般说来每百斤换马一匹,也有些时候,例如宋朝元丰年间,茶40斤即换马一匹,可见茶叶价值之高;宋代名山全县年产茶200多万斤,全部用作“军需品”博马,加之其余四县和云南的滇茶,又可见交易量之大。史料载,茶马互市鼎盛时期,名山茶马司接待茶马通商队伍,有时一日可达两千人之巨。至今名山县仍是边茶进藏的生产基地之一,全县6万户农家,茶农就有4.7万户,已有茶园15万亩了,还在以每年3万亩的规模增加。

历史上也有马贵茶贱的时候。史料载,明初设茶马司于秦(西宁)、洮(临洮)、河(临夏)、雅(雅安)诸州,严禁私茶,将全国所产之茶分为官茶、商茶和贡茶三种。官茶即边茶,专用换马;商茶为茶商按配额领取引票并纳税在内地所销之茶;贡茶特指提供给皇室之茶。三种茶都规定了产地、销地和数量,为计划经济,可任意提高茶价压低马价。但到明末国势衰微时,腐败之风日盛,茶法马政俱坏,《明史食货志》记载了其时情状:“碉门(天全)茶马司至用茶八万余斤,仅易马七十匹,又多瘦损。”……

满清本为马背民族,入主中原后曾在陕甘两省以茶易马,待天下太平不需战马了,前朝旧制尽毁,茶马司废弃。边茶政策有所开放,虽仍规定配额,但茶叶买卖已改国营而为商人凭引票经销,缴纳税课。此后茶业经营仍是波澜起伏,商场风云变幻,我查阅过史籍,恍觉这一领域古来便自成世界,今人全然不知也不太关心了。

昔时名山、天全等“五属大帮”边茶生产作坊遍布,如今当我们想要访问一个边茶生产厂家时,位于新店镇的西藏朗赛茶厂当即被推荐。西藏的、藏族的民营企业办茶厂,且是在内地办茶厂,此为破天荒第一家!而且这个厂办得如此之好,去年10月刚投产,产品就行销藏区且供不应求,“金叶扎巴”砖茶品牌就打响了,在拉萨分发了一万张调查表,其满意率高达100%!“生产边茶的不喝边茶,喝边茶的不生产边茶”的历史就此结束,茶马古道再续新篇。当然意义远不止这些。

我们走进西藏朗赛茶厂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的高大车间,只见来自本地、天全、荥经、乐山、宜宾乃至云南昭通的茶叶原料堆放如山,70多位汉族工人在忙碌地工作。依次参观过筛选、轧梗、发酵、打块、包装等机械化加手工操作的工艺流程,陪同的茶厂负责人次仁顿典和才多争相诉说名山办厂的经历,从名山县到雅安市到四川省,各级领导如何关怀重视,如何提供优厚条件,所以仅仅一年多的时间内,不仅成为本县边茶生产的龙头产业,且是四川境内最大边茶厂,并被列为四川省申报国家定点边销茶企业榜首!西藏人为之骄傲,名山人也为之骄傲。名山人既钦佩西藏人走出来办厂的勇气,由此看到民族团结传统的延续,同时也感谢这个厂对促进茶农生产、提供就业机会、带动本县经济发展所起到的良好作用。

有心的名山人在新店镇街口塑起一座巨幅雕像,凝固了茶马古道千年历史画面:一藏一汉两位男子,两匹骏马,一堆砖茶,石质基座上塑有八个大字:“以茶易马汉藏一家”。

在茶马古道川藏线起始处,这一雕塑作为标志,具象地昭示着民族间相互依存、休戚与共、源既远流亦长的传世佳话。

——摘自《马丽华川藏纪行》

唯茶与情怀,不可辜负


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一篇《唯茶与情怀,不可辜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窗外濛濛细雨的时节虽然有些矫情,但还是要来壶茶稍觉安心,好像居于屋内,便有了独自喝茶的理由。寻来茶具、小案、花器…想想这一杯茶应还承载不少往事。

中国人对水满怀深情,临水而住的先民早已知道了汲水为用的便利,在河岸边生根发芽,用水炊饭、煮茶。我们都讲「粗茶淡饭」,这一个词便讲尽了一段平凡却不落俗的生活,不讲荤腥素食,但茶与饭缺一不可,茶在国人的饮食起居中,与米饭一般重要。这茶,便是文明起源之延续。

谈到茶便不得不提茶点,古人采摘当季鲜花做糕点以伴春天好时光,用鲜花佐茶制茶,并选了花儿盛开之地赏花品茶,不负花朝。桂花糕、槐花糕、菊花糕…有了形色不一的茶点,配上应景诗文,便让品茶有了怡然兴趣。日本有做「和果子」的,颜色琳琅满目、俏皮可爱,人瞧了我心犹怜,让这茶桌也徒生不少姿色。

再说盛茶之器,陶瓷当为首选,但主人对不同茶品却各有所好,如紫砂或是青瓷白瓷…所选的泥挑的产地也都是极好的,随了主人的喜欢,造型款式壶底落款,都少不了主人的心思。莫说爱茶者有收藏的习惯,也养了不少壶,用不同茶叶专注养之,便让人恭维不已。

品茶讲究心静,灯下之人若慌张模样定是品不了好茶,在茶前有谈心事的、聊家常的、唠嗑的,终会被茶意吸引,在品茶时候需给自己时日闲适,回到自己心间,顿然感慨良多。选的饮茶间也会颇具古风,好像这样的地方才配得上饮茶的情怀。

日本人着和服饮茶,中国人着汉服饮茶,便有了汉文化圈茶人自古传承的姿态。奥妙的传统服饰特点将亚洲人的身体包裹起来,赋予了特定的寓意。宽松的袍衫虽简单利落,但瞧那袖口小手端起茶杯时的和谐模样,低头泡茶间露出保守又儒雅的相交领子,是几千年都不曾有所改变的。说起现在的人选择西式服饰,一瞧小了袖子,贴合了身限,举止尤为不便,暴露在外的双手让端茶的姿势显得突兀刻意,端着小小一个茶杯,好像要握紧了便没了,这举高了衣着不适,举低了更为奇怪。

服饰的出现便是伴着礼仪的,固然饮茶的礼仪随之时代变迁而简化,我们的日常生活却仍旧保留着汉文化圈最基础的轮廓。宽袍大袖的时代虽已过去,但今人却还在茶中品味古人的优雅,无论茶点、居室、饮茶习惯…都皆属于一个汉文化圈共同的底蕴,对得起千年的文明演变,唯不可辜负那份潜居已久情怀。

关于本文《唯茶与情怀,不可辜负》的内容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知识,可以关注我们!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