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诗钱起《过张成侍御宅》赏析

发布时间 : 2019-11-28
御茶 御品乌龙茶 白茶诗茶词

御茶。

下面是茶经网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茶诗钱起《过张成侍御宅》赏析”精彩内容,帮助大家了解茶文化知识,欢迎大家进行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过张成侍御宅》 钱 起 全唐诗卷239

丞相幕中题凤人,文章心事每相亲。

从军谁谓仲宣乐,入室方知颜子贫。

杯里紫茶香代酒,琴中渌水静留宾。

欲知别后相思意,唯愿琼枝入梦频。

赏析:这也是一首茶会诗。茶会的地点在张成侍御家。这位张侍御在丞相府中做文字工作,备受重视。“题凤”典出《世说新语·简傲》:“稽康与吕安善,每一相思,千里命驾。安后来,直康不在,喜出户延之,不入,题门上作凤字而去;喜不觉,犹以为欣。故作凤字,凡鸟也。”喜名稽喜,稽康之兄。后遂以“题凤”比喻高贵者的造访。虽然张成侍御家徒四壁,贫如孔子的门徒颜回,但茶会上喝的茶却十分高档。是著名的贡茶顾渚紫笋。“琴中渌水静留宾”,听的是最优美的琴曲《渌水》,高朋满座,茶会的气氛一定十分热烈!钱起的茶诗充满茶情茶谊,且以写茶会著称,或雅人高会,或僧俗对饮。这说明唐代社会,无论是文学艺术界,或是宗教界,都已渗透茶之精神,注入茶香风格,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文学艺术的发展走向。

小编推荐

唐代茶诗词 钱起作品《过长孙宅与朗上人茶会》赏析


钱 起(723——780)字仲文,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天宝十年(751)进士。历官校书郎、考功郎中、太清宫使、翰林学士等职。性洒脱,喜优游高会,如《唐才子传》卷4所云:“凡唐人燕集祖送,必探题分韵赋诗,于众中推一人擅场者。刘相巡察江淮,诗人满座,而起擅场。……缅怀盛时,往往文会,群贤毕集,觥筹乱飞,遇江山之佳丽,继欢好于畴昔,良辰美景,赏心乐事,于此能并矣。”有《钱考功集》。钱起是著名的茶诗人,茶诗代表作有《与赵莒茶宴》和《过长孙斋与郎上人茶会》。

《过长孙宅与朗上人茶会》钱 起全唐诗卷237

偶与息心侣,忘归才子家。

玄谈兼藻思,绿茗代榴花。

岸帻看云卷,含毫任景斜。

松乔若逢此,不复醉流霞。

赏析:钱起在京都为官,喜交游,与文士为友,与僧道为友。长孙氏是朝廷显贵,又是文人雅士,钱起偶遇知心的朋友朗上人,于是就在长孙家举行僧俗三人茶会。他们以茶助清谈,以茶激发写作灵感,谈兴浓茶兴更浓,兴奋得掀起头巾露出前额。以茶“绿茗”代替“榴花”美酒,喝得兴致盎然,就是仙人赤松子、王子乔在此时也会饮茶不饮酒。文人间以茶会友,这是大唐文化界的时尚,钱起更是乐此不疲。

钱起茶诗《与赵莒茶宴》《过长孙宅与郎上人茶会》鉴赏


钱起

(722—780),字仲文,吴兴(今属浙江)人。天宝进士,曾任蓝田尉,官终考功郎中。“大历十才子”之一。

【与赵莒茶宴】

竹下忘言对紫茶,全胜羽客醉流霞。

尘心洗尽兴难尽,一树蝉声片影斜。

【释义】

羽觞,酒杯。

流霞,美酒。

【详解】

唐时风俗盛行茶宴。吕温《三月三日茶宴序》中记茶宴情形:“乃命酌香沫,浮素杯,殷凝琥珀之色,不令人醉,微觉清思,虽玉露仙浆,无复加也。”钱起此诗,描写在夏天的竹林下,与友人举行茶宴,面对紫笋名茶,啜茗尝味,洗尽尘心,忘掉世虑,轻松愉悦的心情。

【过长孙宅与郎上人茶会】

偶与息心侣,忘归才子家。玄谈兼藻思,绿茗代榴花。

岸帻看云卷,含毫任景斜。松乔若逢此,不复醉流霞。

【释义】

茶会,旧时文人邀约朋友在茶楼吟诗作赋、切蹉技艺的一种集会。

后来,商人在茶楼、茶馆边饮茶边商谈行市、进行交易也称茶会。

【详解】

钱起性嗜茶。此诗描写诗人与郎上人这样的方外高人(息心侣)一起品茶,谈玄理,论诗文,不拘礼仪、十分愉快的心情。他在《与赵莒茶宴》诗中说:“全胜羽客醉流霞”,此诗中则说:“不复醉流霞”,意思都是说品名茶胜饮美酒。

唐诗茶诗杜甫《重过何氏五首(之三)》赏析


《重过何氏五首(之三)》杜甫 全唐诗卷224

落日平台上,春风啜茗时。

石阑斜点笔,桐叶坐题诗。

翡翠鸣衣桁,晴蜓立钓丝。

自逢今日兴,来往亦无期。

赏析:杜甫作有《何将军山林》一诗,内有“不识南塘路,今知第五桥”、“忆过杨柳渚,走马定昆池”几句,据宋人张礼考证:“第五桥在韦曲之西,与沈家桥相近。定昆池在韦曲之北,杨柳渚今不可考。”(宋人张礼撰《游城南记校注》)《重过何氏五首(之一)》云:“问讯东桥竹,将军有报书”、“重来休沐地,真作野人居”。因此,诗人饮茶的地点应当是在何将军山林,是何将军赋闲在家的“休沐地”,地点在长安韦曲一带。诗中提及的翠微寺、黄子陂都是当年长安的小地名。诗中用落日平台、春风石阑、翡翠蜻蜓、池鱼钓丝、啜茗题诗构成一幅杜甫啜茗图。想想那情景吧!在春天的傍晚,诗人在庭台石阑边,一边品茶,一边桐叶题诗;一边品茶作诗,一边欣赏“翡翠鸣衣桁,晴蜓立钓丝”的美景,真是茶事与文事并举,茶境与诗境和谐,茶意与诗意交融。有“诗圣”之誉的杜甫用生花妙笔写茶诗,真乃茶人之幸。“煎茗引杯长”、“春风啜茗时”堪称品茶佳句。然杜甫嗜酒如命,不逊于李白。区别在于:一个是“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的豪饮,一个是“径须相就饮一斗,恰有三百青铜钱”的穷饮。二人皆未享天年,诗仙李白活了61岁,杜甫死时未及花甲,仅58岁。酒精中毒,折其阳寿,二人若以茶代酒,当个“茶中仙”,唐代诗苑定会多出几许春色。茶人当为李杜一哭。

白居易《琴茶》茶诗赏析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祖籍先太原(今属山西),后迁居下邽(今陕西渭南东北),贞元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曾为江州司马、杭州刺史、苏州刺史,后官至刑部尚书。与元稹常唱和,世称“元白”。

琴 茶

兀兀寄形群动内,陶陶任性一生间。

自抛官后春多醉,不读书来老更闲。

琴里知闻唯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

穷通行止长相伴,谁道吾今无往还?

【详解】

白居易在《醉吟先生传》中自谓:“凡酒徒、琴侣、诗客,多与之游。”并作《北窗三友》诗云:“今日北窗下,自问何所为?欣然唯三友,三友者为谁?琴罢辄举酒,酒罢辄吟诗。三友递相引,循环无已时。”而在此诗中,茶与琴相提并论,由此可见他对茶的嗜好与喜爱。

“茶中故旧是蒙山”,四川名山县蒙山有五峰,状如莲花,最高名上清峰。其地适宜栽茶,相传在西汉末年开始种茶。唐朝时,蒙顶茶已作为贡茶,时称“蒙顶石花”,被列为当时14种贡茶之首品。蒙顶茶形态优美,香味俱佳,作为贡茶,历唐、宋、元、明,直至清代,长达一千余年,经久不衰。因此,有一脍炙人口的名联云:“扬子江心水,蒙山顶上茶。”唐黎阳王有专咏《蒙山白云岩茶》诗:“闻道蒙山风味佳,洞天深处饱烟霞。冰绡剪碎先春叶,石髓香粘绝品花。蟹眼不须煎活水,酪奴何敢问新芽。若教陆羽持公论,应是人间第一茶。”

范仲淹《斗茶歌》茶诗佳作赏析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苏州吴县(今属江苏)人。大中祥符八年(1015)进士。累官龙图阁直学士经略陕西副使,参知政事。北宋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斗茶歌】

年年春自东南来,建溪先暖冰微开。

溪边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从古栽。

新雷昨夜发何处,家家嬉笑穿云去。

露芽错落一番荣,缀玉含珠散嘉树。

终朝采掇未盈襜,唯求精粹不敢贪。

研膏焙乳有雅制,方中圭兮圆中蟾。

北苑将期献天子,林下雄豪先斗美。

鼎磨云外首山铜,瓶携江上中泠水。

黄金碾畔绿尘飞,紫玉瓯心雪涛起。

斗余味兮轻醍醐,斗余香兮薄兰芷。

其间品第胡能欺,十目视而十手指。

胜若登仙不可攀,输同降将无穷耻。

于嗟天产石上英,论功不愧阶前蓂。

众人之浊我可清,千日之醉我可醒。

屈原试与招魂魄,刘伶却得闻雷霆。

卢仝敢不歌,陆羽须作经。

森然万象中,焉知无茶星。

商山丈人休茹芝,首阳先生休采薇。

长安酒价减千万,成都药市无光辉。

不如仙山一啜好,泠然便欲乘风飞。

君莫羡花间女郎只斗草,赢得珠玑满斗归。

【详解】

范喜饮茶,友人章岷送来一首茶歌,他欣然命笔,和诗一首,题为《和章岷从事斗茶歌》,世称《斗茶歌》,即上面此诗。该诗以生动形象的语言,写出了建溪奇茗冠天下的由来,揭示了斗茶的起因和斗茶时大家如何在煮茶用水的选择及茶味、茶香争奇斗美的情景,还淋漓尽致地赞美了茶的奇妙功效。

这首《斗茶歌》在历史上有很高的评价,如《诗林广记》引《艺苑雌黄》说:“玉川子有《谢孟谏议惠茶歌》,范希文亦有《斗茶歌》,此两篇皆佳作也,殆未可以优劣论。”

北宋大书法家蔡襄,对茶钟爱有加,并撰有一部《茶录》,对茶研究得颇为深入。蔡和范是好友。据说,此诗中有两句,开始范是这样写的:“黄金碾畔绿尘飞,紫玉瓯心翠涛起。”蔡看后十分认真地对范解释说,茶以白色为上品,冲泡后以青白色为最。且诗中“绿”与“翠”两字意思重复,是否将“绿”字改为“玉”字,将“翠”字改为“雪”字(一说改为“素”字)。范采纳了蔡的意见,这一改动极其符合茶的实际情况,一时传为佳话。

斗茶,又称“茗战”,是古人用以评比茶叶质量的一个词汇,有如现在的评比活动。蔡襄《茶录》中谈斗茶,先斗色,再斗汤。宋代用的是一种半发酵的膏饼茶,饮用时,需先碾成粉末,用沸水点注,并用竹箸搅和调理,茶汤上即浮起一层沫,以白沫为胜。黄庭坚《双井茶送子瞻》诗云:“我家江南摘云腴,落磑霏霏雪不如。”苏轼《黄鲁直以诗馈双井茶次韵为谢》诗云:“磨成不敢付僮仆,自看雪汤生玑珠。”都是讲这种茶汤白沫。

诗中所云“溪边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自古栽”的武夷茶,是产于武夷山(今福建崇安县境内)一带茶叶的总称。《梅花草堂笔谈》载:“武夷诸峰,皆拔立不摄,多产茶。”由于产茶地的不同,所产茶亦有差异,“接笋峰上,大黄次之,幔亭又次之”,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陆羽《茶经》中所认为的茶树生长的最佳环境——“生烂石”间,故又统称武夷岩茶。武夷山岩多,可谓岩岩有茶,茶树即生长在岩缝中,主要品种有“武夷水仙”、“武夷奇种”。武夷茶历史悠久,但较北苑茶为晚。据《闵小记》载,在宋代以前,人们提到建州贡茶时,但知有北苑茶,不知有武夷茶。“至元代设茶场于武夷后,遂与北苑并称”。至明代,情况已有根本改变,“但知有武夷,不知有北苑矣”。自此以后,武夷茶作为贡茶经久不绝,而且“不胫而行销四方”。此诗作于武夷茶尚未享有盛名之前,可见范仲淹有独到的眼光,是品茶的高手。武夷茶是我国青茶类中的主要代表,采制独特,要求外形肥壮匀整,紧结卷曲,色泽光润,叶背起蛙状。颜色青翠、砂绿、密黄,叶底叶缘朱红或起红点,中央呈浅绿色。制法分晒青、晾青、做青、杀青、揉捻、复炒、复揉、毛火、扇簸、摊凉、拣剔、复焙、炖烘十三道工序,极为讲究,故《归田琐记》曾云:“武夷焙茶法,实甲天下。”品饮武夷名茶,香气馥郁,滋味浓醇,鲜滑回甘,具特殊的“岩韵”。

唐代茶诗 杜甫《夜宴左氏庄》赏析


杜甫(712——770)字子美,京兆(今陕西西安)人。开元后期,举进士不第,漫游各地。天宝时,在洛阳与李白相识。后寓居长安近10年。及安禄山军陷长安,乃逃至凤翔,谒见肃宗,官左拾遗。长安收复后,随肃宗还京,寻出为华州司功参军。不久弃官居秦州、同谷,后移家成都,筑草堂于浣花溪上,世称浣花草堂。又号少陵野老。因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参谋,武表为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工部。有《杜工部集》。

《夜宴左氏庄》 杜甫 全唐诗卷 卷224

风林纤月落,夜露净琴张。

暗水流化径,春星带草堂。

检书烧烛短,煎茗引杯长。

诗罢闻吴咏,扁舟意不忘。

赏析:杜甫是长安人,举进士不第后漫游各地,晚年移家成都,但一生大部分时间是在陕西长安、凤翔、华州工作或赋闲,死后葬于陕西樊川。《咸宁县志》卷12记载:“在樊川有杜子美祠,屏少陵,眺神禾,左华严,右勋荫。” 少陵、神禾、华严、勋荫是小地名,在长安所辖万年县城西南。杜甫一生大写酒诗,茶诗仅有二首,《夜宴左氏庄》乃其一。这首诗系杜甫晚年定居成都的作品,作于成都浣花草堂。从诗中看,诗人还是颇为知茶的。一个春天的夜晚,繁星满天,春风徐徐,树林、小径、落花、流水伴着优雅的琴声,营造了一个诗意的境界。在这样一个环境里,诗人一边翻书,一边煎茶;书翻了又翻,香茗喝了一杯又一杯。诗人一生嗜酒,移居成都后大概要入乡随俗,确已得品茗之趣,酒徒成了茶人。

林逋《烹北苑茶有怀》饮茶茶诗赏析


林逋(967—1028),字君复,号和靖,杭州钱塘(今杭州)人。少孤力学,恬谈好古,不趋荣利,隐居西湖孤山,二十年不至城市,种梅养鹤自娱,终身不仕不娶。

【烹北苑茶有怀】

石碾轻飞瑟瑟尘,乳花烹出建溪春。

世间绝品人难识,闲对《茶经》忆古人。

【释义】

北苑在福建建安东三十里凤凰山麓。宋太平兴国元年(976)遣使就北苑造茶圃,成为宋代贡茶的主要产地,降及宣和间,北苑贡茶极盛,“凡有四千余色(种),四万七千一百斤有奇”,为世所瞩目。

【详解】

在唐朝陆羽之前,人们饮茶粗放,如喝菜汤。自《茶经》问世之后,人们掌握了煎茶法,懂得了清饮细品的饮茶方法和技艺。林逋在品赏当时名茶建溪春时,饮茶思源,想到了《茶经》及其作者茶圣陆羽,并叹息感慨道,建溪北苑茶由于交通阻隔,陆羽著《茶经》时尚未记载。

茶诗张籍作品《赠姚合少府》赏析


张 籍(约767——约830)字文昌,原籍吴郡(今苏州)。贞元十五年(799)进士。历官秘书郎、太祝、水部员外郎、国子博士,仕终国子司业。《唐才子传》卷5云:“初至长安,谒韩愈,一会如平生欢,才名相许,论心结契。愈力荐为国子博士。然性狷直,多所责讽于愈,愈亦不忌之。时朝野名士皆与游,如王建、贾岛、于鹄、孟郊诸公集中,多所赠茶,情爱深厚。皆别家千里,游宦四方,瘦马赢童,青衫乌帽,故每邂逅于风尘,必多殷勤之恩,衔杯命素,又况于同志者乎!声调相似,况味颇同。”擅为乐府古风。有《张司业集》。

《赠姚合少府》全唐诗卷384

病来辞赤县,案上有丹经。

为客烧茶灶,教儿扫竹亭。

诗成添旧卷,酒尽卧空瓶。

阙下今遗逸,谁瞻隐士星。

赏析:“赤县”本指中国,所谓“赤县神州”,但此处指唐长安直辖的长安、万年两县。姚合于宪宗元和十一年(816)及第,先后任武功主簿,富平、万年尉。一度因病赋闲,陶醉于诗、酒、茶加上炼丹,这大概是隐士们最重要的生活内容,也是长安大多数文人雅士乐意选择的优雅而精致的生活方式。作者并不欣赏隐居生活,认为不为国家效力,既是朝廷用人的缺憾,也是文化人的自我埋没。诗中还包含着对朋友的祝愿,希望他早日恢复健康,重登仕途。

相关文章

/bo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