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院蒂堂到民阃茶馆历史文化及发展介绍

发布时间 : 2019-11-28
茶文化发展的历程 红茶介绍以及茶文化 益堂白茶

茶文化发展的历程。

我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下面是茶经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寺院蒂堂到民阃茶馆历史文化及发展介绍”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各位茶友们了解“寺院蒂堂到民阃茶馆历史文化及发展介绍”相关知识!

当饮茶成为时尚时,寺院中用茶来供养三宝(佛、法、僧),款待香客,渐渐地形成了规矩的茗饮礼仪和固定的茗饮模式。平日住持请寺中全体僧众吃茶,称做普茶;在每年一度的“大请职”期间,确定新的执事僧以后,住持设立茶会。茶在禅门中从最开始的提神醒脑的作用,逐步变为禅事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又进一步成为修行持戒、感悟佛理的载体。“茶意即禅意,舍禅意即无茶意。不知禅味,亦即不知茶味。”

寺院僧人之饮茶习惯对后来发展民间饮茶的风俗产生了重要影响。据唐代封演的《封氏闻见记》记载,“开元中(713-741年),泰山灵岩寺有降魔师大兴禅教,学禅务于不寐,又不夕食,皆许其饮茶。人自怀挟,到处煮饮。从此转相仿效,遂成风俗。”到了盛唐时期,“王公朝士,无不饮者。”文人之间的茶会、茶诗逐渐流传开来,饮茶也渐渐成为风俗,加速了我国最早的茶肆产生。《封氏闻见记》记载:“开元中城市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这些店铺已初具规模,不过还没有茶馆之名。

一直到明朝末年张岱的《陶庵梦忆》中,“茶馆”一词始有记述,“崇祯癸酉,有好事者开茶馆”。此后,统称为茶馆。茶馆是古时进行曲艺活动的场所,北方的大鼓、评书,南方的弹词、评话,在江北、江南边饮茶边欣赏,丰富了百姓生活。茶摊就比茶馆朴实了许多。明朝末年在京城出现了仅有一桌几凳的简朴茶摊,在街头巷尾摆上粗瓷碗,大卖大碗茶。如此简单,一经出现,便创造了今后闻名天下的北京大碗茶。

真正的茶馆鼎盛时期,是出现在清朝的“康乾盛世”。清代茶馆体现出的是,集前代之大成的景象,不但数量多,且种类、功能均蔚为大观。杭州城当时已有大大小小茶馆800余家;在乡镇的茶馆中,比如太仓的璜泾镇,全镇才有数千家居民,却有数百家茶馆。茶馆的伴茶小吃有酱干、瓜子、小果碟、酥烧饼、春卷、水晶糕茶、饺儿、糖油馒头等。北京人称以卖茶为主的茶馆为清茶馆,优美的环境、雅致的布置,茶、水上佳,还有字画、盆景在其间点缀。文人骚客大都喜欢来此静心品茗,交心谈事,也有商人常来此洽谈生意。这类茶馆常常建设于景色美丽之处,远离城市的吵闹喧杂。想饱口腹之欲,可步入新式茶馆,此处既卖茶,也卖点心、茶食,有的茶馆还备有酒类,以符合顾客之口味。比如杭州西湖茶室的桔饼、处片、黑枣、煮栗子;南京鸿福园、春和园的春卷、水晶糕、烧卖、糖油馒头等。

宫廷式的茶饮在清代较盛行,具有皇室的气派和茶规。除平日饮茶外,清代还曾举办过四次规模宏大的“千叟宴”。其中特别以“不可一日无茶”的乾隆皇帝在位最后一年召集所有活着的老臣3056人列此盛会最有名,且当年赋诗3000余首。乾隆皇帝还在皇宫禁苑的圆明园中建了一座皇家茶馆——同乐园茶馆,借以与民同乐。新年之时,同乐园中还会设立一条仿似民间的商业街道,各种商店、饭庄、茶馆等安置其中。所用器物均是预先在城外的采办。午后三点至五点,皇帝、大臣们来到此街,聚集在茶馆中、饭肆中饮茶喝酒,扮成民间百姓的样子,就连跑堂的叫卖声也觉得惟妙惟肖。

清代戏曲十分流行,茶馆与戏园都是百姓常去的场所,好事者将二者合二为一。宋元时代,有戏曲艺人出现在酒楼、茶肆中演出;到清代时,才开始在茶馆内专门设立戏台。包世臣《都剧赋序》记载,清代嘉庆年间京城的戏园即有“其开座卖剧者名茶园”的说法。天长日久,茶园和戏园,合二为一,因此旧时戏园常常也称茶园。后来的“戏园”、“戏馆”之名,都来自“茶园”、“茶馆”。因此有人说“戏曲是茶汁浇灌起来的一门艺术”。京剧大师梅兰芳曾说过带权威性的话:“最早的戏馆统称茶园,是朋友聚会喝茶谈话的地方,看戏不过是附带性质。”“当年的戏馆不卖门票,只收茶钱,听戏的刚进馆子,‘看座的’就忙着过来招呼了,先替他找好座儿,再顺手给他铺上一个蓝布垫子,很快地沏来一壶香片茶,最后才递给他一张也不过两个火柴盒这么大的薄黄纸条,这就是那时的戏单。”茶馆发展到明清时,有一个现象不同于事前几代,就是某些地区的茶馆数量已超过了酒楼数量。茶馆的出现比酒楼晚了千年,到明清时,终于平分秋色了。

茶文化精选阅读

恩施玉露茶历史文化及发展介绍


恩施玉露

历史渊源及发展

恩施玉露是中国保留下来的为数不多的一种蒸青绿茶,产于湖北恩施市南部的芭蕉乡及东郊五峰山。其制作工艺及所用工具相当古老,与陆羽《茶经》中所记载的方式十分相似。

恩施玉露曾被称为“玉绿”,相传是清康熙年间恩施芭蕉黄连溪一蓝姓茶商研制的。晚清至民国初期,是茶叶发展的兴盛时期,1936年,湖北省民生公司管茶官杨润之,改锅炒杀青为蒸青,其茶不但茶之汤色、叶底绿亮、鲜香味爽,而且使外形苍翠绿润,毫白如玉,外形条索紧圆光滑,故改名为“玉露”。恩施玉露以其别具一格的品质特色,赢得了茶人的赞赏。

品质特点

恩施市五峰山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朝夕云雾缭绕,山下为滔滔清江环抱;山坡缓园,峪地平阔,砂质壤土,深厚肥沃,良好的生态环境,不但促进了茶树健壮生长,而且茶树代谢旺盛,内含叶绿素、蛋白质、氨基酸和芳香物质特别丰富。此外,恩施玉露含硒量适中,据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分析,该茶干茶含硒3.47毫克/千克,茶汤含硒0.01~0.52毫克/千克,符合富硒茶0.3~5.0ppm的消费要求。

经沸水冲泡,恩施玉露芽叶复展如生,初时婷婷地悬浮杯中,继而沉降杯底,平伏完整,汤色嫩绿明亮如玉露,香气清爽,滋味醇和。观其外形,赏心悦目;饮其茶汤,沁人心脾。

宜兴红茶历史文化及发展


宜兴红茶历史发展

汉史以名,三国以盛

东汉年间,宜兴红茶已在汉家史书《桐君录》中得名,书中有言“西阳、武昌、晋陵皆出好茗。”而其中的晋陵即指宜兴,后更有汉王到宜兴茗岭“课堂艺茶”的趣史;到三国孙吴时代,孙权曾居阳羡为政,对其极力推崇,固宜兴红茶兴盛于江南,美曰“国山茶”。

誉满唐年,诗颂文撰

唐朝年间,无论市坊乡野还是权贵宫廷,宜兴红茶已是誉满天下,茶圣陆羽亦在《茶经》中大加褒扬“芬芳冠世产,可供上方”,更另其名重一时;唐风好文,卢仝、杜牧、白居易、皇甫冉、陆龟蒙、张籍等诗文大家,都因深谙宜兴红茶而诗颂文撰诸多,特别是亦有“茶圣”之称的卢仝的一句“天子未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更是将宜兴红茶的文化底底蕴趋向极致。

宋间紫砂,明清人家

宋朝年间,苏轼曾居宜兴,深研宜兴红茶在饮用中与紫砂茶壶的交相辉映之趣,并将其心得录于后人,对宜兴红茶文化和紫砂文化归于一统的共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明清时期,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下生产和经营上的逐步成熟,宜兴红茶已经成为百姓人家中的生活必需品,深入乡里,享誉民间。自然孕育,技艺雕琢

宜兴红茶乃自然孕育之佳茗,固所产之地必然先天独厚;而宜兴红茶亦为隐世璞玉,更需后天技艺精心雕琢。得春谷蕊宜兴红茶,凭靠着“雨洗青山四季春”的宜茶环境,再加优质茶田500余亩,以及风雨适度,晴阴协调,固能够集先天之大成;又倚设备之精良、人力之精干、技艺之精湛,妙手天成饰雕琢,更令茶香沁人心脾,回味无穷。

不事源水,入沸弥香

宜兴红茶在浸泡饮用时无需繁多的茶工琐事,一不事源水,虽以软水为佳,但对于其他浸泡用水的来源亦是处之泰然;二不需洗茶,宜兴红茶因其叶芽细嫩,所以第一泡的茶水即能饮用;三不计沸度,只要是沸腾过后大约85度到90度的水温即可取用,入沸仅需二十秒,弥香悠然即若岸芷汀兰,更兼有解渴降温、提神醒脑、解毒利尿、除腻化积、减肥养颜、抗衰增寿、降压控脂等功效。

紫砂为器,相依成趣

清人汪文柏曾在《陶器行》中写道“人间珠玉安足取,岂如阳羡溪头一丸土。”即是美誉宜兴出产的紫砂壶,而在品茗宜兴红茶之时,若能深谙紫砂为器的相依之道,聚味、增香、保温、保质,故而成趣成景,既是宜兴红茶文化的瑰宝之一,亦是平添饮茶间的唇齿增香。

藏茶历史文化及发展


藏茶是少数民族中近六百万藏族同胞的主要生活饮品,又称为藏族同胞的民生之茶,是目前全世界唯一与生命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古黑茶,藏族谚语说:“旦夕不可暂缺”。

从古到今,按历史时期和各地风俗不同又称为大茶、马茶、乌茶、黑茶、粗茶、南路边茶、砖茶、条茶、紧压茶、团茶、边销茶等。是采摘于海拔在1000米以上的雨极高山,当年生成熟茶叶和红苔(高山小叶种),经过特殊工艺精制而成的全发酵茶。从产地定义:历史上雅安为西康省省会,管辖现归属四川省的康巴地区(后藏),现四川省雅安市八县蒙顶山脉包括本山在内的十多个高山优质茶园;是专为西藏及周边藏民聚集区生产的小叶种全发酵砖茶主要源头;

从需求上定义:世界屋脊高寒缺氧,强辐射,居民生活必须摄入高脂肪、高热能食物以适应自然环境,藏茶成为调和和分解油腻、补充维生素的必需品。高海拔地区不产茶,所以要从汉区贩茶到高原,就形成了藏族生存的补给线(茶马古道、南路边茶),藏茶也称为藏族同胞的生命之茶;

从民族物质互补上定义:历代历朝都将藏茶作为替换战马和节制藏族同胞的锐器,曾一度使茶成为政治需要的砝码,到明代洪武年间最为严厉;新中国成立之后,少数民族地位提高,藏茶又成为连接民族友谊的桥梁;以金尖和康砖成为民族团结茶主流;

从经济上定义:因为藏区在历史上货币杂乱,加之社会形态处于农奴阶段,以物易物是交易主流,藏茶按条(竹篾长条,有10kg/条、5kg/条)比值论价交易,又因为藏茶贮存越久,价值越高,藏族同胞把条茶囤积起来,成为储蓄的主要方法,往往在物质匮乏、经济萧条年代将条茶当货币使用;

从生产工艺上讲:藏茶是各种制茶中最为耗时、最为复杂的流程茶类,一般要经过和茶、顺茶、调茶、团茶、陈茶五大工序和三十二道工艺,约六个月左右,依古法炮制出品,标准藏茶褐黑有光,具有红、浓、醇、陈四绝特色。

由于藏茶是黑茶的鼻祖,其制作工艺极为考究,而且由于持续发酵(反复发酵)的原因,所以极具收藏价值,她是古茶类中收藏值较高的茶种。

藏茶的历史源流

有文字确切记载出现在《宋史》上,但从西藏的其它典籍中考证,自西藏出现藏文字以来,茶就是经常出现的内容之一,西藏史记载的传说有两种。

一说是唐代公元7世纪藏王松赞干布久病卧床。一天,藏王依窗休憩,忽见一只小鸟飞来,口衔一根嫩枝。藏王命宫役取来熬水,服下后,固疾竟不日而愈。藏王遂派人按此树枝四处寻找,终于在临近汉区的高山上找到了茶这种植物。

另一说是唐代文成公主进藏时,曾带三件宝物:茶叶、丝绸、笔墨。自此,藏茶和中原文化逐渐与藏胞的饮食起居融合,形成了今天独特的藏文化。

总之,藏茶的历史随着中原和西藏文化交流源远流长。藏茶的发展在元朝统治西藏时期达到鼎盛。公元1206年,蒙古大汗成吉思汗率骑兵直指阿里,西藏归降。成吉思汗去世后,由其第三子窝阔台继位,窝阔台将甘肃、青海及原西夏属区封给他的二子阔端,阔端将藏茶引入蒙军,蒙军的金戈铁马,将藏茶带到中亚、西亚乃至欧洲,这也是中国茶(black tea)在欧洲的发端。

直到今天,从中国运去的砖茶仍然是中西亚最为认可的正品“茶”,藏茶流传迄今,至少有上千年历史。因为藏茶成为藏族同胞的生活必需品后,历代中央政府都以它作为控制西藏的“利刃”。这种区域封锁和交易专断性(榷茶制),使得这种千年古茶在汉区也变得异常珍贵。

雅安藏茶企业和产品介绍

瑞福生苗溪私家茶庄园,坐落于雅安天全县大坪山,属于蒙顶山系,海拔1300米高山。始建于1953年,茶山占地3万亩,茶园3000多亩,这些古茶树60年来在无任何污染的环境中生长,被四周2万多亩原始森林层层包裹,终年云雾缭绕。 与世隔绝,宛若仙境。

这里自然资源得天独厚,年均降雨量1500—1800毫米,森林覆盖率90%,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达世界顶级水平,拥有最适宜茶叶生长的天然环境。

茶园采用立体生态循环模式科学管理,有机茶品质高。为探索茶行业营销发展新方向,推出了私家茶叶庄园认购新模式,以高品质原生态高山有机茶叶为基础,从种植、生产和加工等各个环节实现全程跟踪,为茶园主提供定制化的贴心服务,打造茶行业可持续发展产业链。

历时三年(2011—2013),公司基地管理团队通过对茶园改造和种植生产管理实践总结制定了有机茶园基地生产管理标准体系;创建了中国首个茶叶庄园管理新模式:立体生态循环茶园。

一杯干净好茶是瑞福生一直的坚持,茶叶从种植到制作坚持生态古法,不添加任何添加剂,千亩茶园品类有每年春季采制的绿(古芽)、红(古韵)、黑(血统藏茶)。高标准的品质要求使茶叶辨识度非常高,返璞归真!还和国家老年委合作定制适合老年人的生态藏茶。

茶作为祭祀历史文化及发展


祭嗣

祭祀在中国古代是天大的事情,“国之大事在祀与戎”,这是有道理的。祭祀的对象是祖先和天,除去其中的迷信成分,我们可以知道祭祀在培养共同民族精神,增强凝聚力方面作用是巨大的。可以说没有对祖先、对上天的祭祀就不可能有我们这个民族的形成。

由于祭祀如此的重要,自古以来它就为朝廷和家族所重视,并因此成为传统礼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茶在祭祀中的使用,应该是在它成为饮料之后的事情,因为祭祀之物大多是死者生前使用或喜爱的东两,只有这样才合乎事情发展的规律。所以在东汉之前,至少在此时的北方,茶还没有进入祭祀当中。大约到了晋代,以茶待客逐渐兴起,以茶为祭也可能出现在这时。

到了南北朝时,茶作为祭祀之物正式记载开始出现。梁萧子显撰写的《南齐书·武帝本纪》中记载,齐武帝萧赜于永明十一年(493年)七月下诏:“我灵上慎勿以牲为祭,唯设饼、茶饮、千饭、酒脯而已,天上贵贱,咸同此制”。以茶为祭可能最初起源于民间而后为齐武帝萧颐吸收到丧礼中,因此这并不是以茶为祭的开始。

以茶为祭的对象可能原先只是祖先,后来才推广到了天地、自然现象,以及道教的神仙、佛教的佛、菩萨、罗汉等。《神异记》中讲到过有个叫虞洪的人偶遇丹丘子(传说中的仙人),应其所请以茶“因立奠祀”。这些记载只代表个别现象,不具有普遍性。广泛地用茶做祭品,据认为还是全国一统的隋唐时期,这时茶饮之风逐渐盛行,李郢的诗句中有“驿路鞭声砉流电,半夜驱夫准复见;十里皇程路四千,到时须及清明宴”。这恐怕就是和清明的祭祀有关吧。

作为祭品的茶其礼节要比一般的茶礼虔诚和讲究。在朝廷的祭典中,所用的都是进贡的上好茶叶,在一般寺庙中敬佛时,也都设法以最好的茶叶敬奉,《蛮瓯志》说:“《觉林院志》崇收茶三等:待客以惊雷荚,自奉以萱草带,供佛以紫茸香。盖最上以供佛,而最下以自奉也”。

我国古代,主要有三种用茶作祭的形式:一是在茶碗、茶盏中注入茶水;二是不煮泡而只放干茶;三是不放茶,而只置茶壶、茶盅作象征。但也有例外的情况,明代徐献忠《吴兴掌故集》写道:“我朝太祖皇帝喜顾渚茶,今定制,岁贡奉三十二斤,清明年(前)二日,县官亲诣采造,进南京奉先殿焚香而已”。在宜兴的明代县志中此事也有记载。意思是明太祖朱元璋喜欢喝顾渚茶,于是朝廷定下惯例,在每年的清明前二日到奉先殿用茶祭祀的时候,采用焚烧的形式。

浙江名茶历史文化及发展


浙江是全国著名的产茶区之一,全省除四个县外,都出产茶叶,产量约占全国总产量的五分之一以上。

本省出产的茶叶,以产区不同,分为杭湖茶、平水茶、温州茶、遂淳茶四大类。尤其是杭州龙井茶和平水珠茶,是我国特有的茶叶品种,畅销国内外,声誉更著。

茶叶含有茶素(咖啡硷)、单宁、芳香油、植物性蛋白质、果素、叶绿素等成份,泡饮后有提神、解渴、利尿、消食、去痰、醒酒和防治坏血病等功能。茶树的种籽还可榨油,树材质地细密、坚固,可供雕刻。

我国发现茶树,已有四千六百多年历史。浙江的茶树,是从云南一带,经过四川,沿着长江传过来的,至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了。在唐、宋以前,茶叶的产区和品种,以现在的长兴县一带所产的“紫笋茶”为最佳;其次是越州(今绍兴平水茶区)一带,以会稽(今绍兴)的“日铸茶”和余姚的“瀑布茶”最有名;雁荡山龙湫背出产的“雁山茶”,号称“雁山五珍”之一,也是珍品。现在杭州龙井茶的主要产区――梅家坞,据传六百年前还是个荒山野坞,后来从天目山逃难来的姓梅农民夫妻两人加以开垦,才逐渐发展成为村落。这里山势较高,茶树接受紫外线特别强烈,沙土含矿物质较多,茶农“炒茶”,火候掌握得适当,因此,龙井茶具有色绿、香郁、味淳、形美的特点,而闻名于全国。

浙江名茶,历代都要向皇帝进贡。如“紫笋茶”,唐代时要“岁贡一万串”(每串一斤重),“会昌(841-846年)中,至一万八千四百斤”。由于“贡茶”数字巨大,唐代宗大历五年(771年),湖州府便“建草舍三十间”,“置贡茶院”,这可以说是本省第一个茶叶制造所。到了德宗贞元十七年(801年),贡茶院又于武康新建“东廊三十间,……又焙百余所,工匠千余人”,生产规模更大了。与此同时,皇宫里还规定,第一批“贡茶”必须在清明节前送到京城。因此,每到制茶季节,仅湖州一府,就要调集“役工三万人”,进山采制茶叶。同时,还要广征钱粮,以制造“龙袱、旗袋、篓杠、包索”和盛置泉水用的银瓶。茶农和“役工”们在重重压榨下,苦不堪言。特别是到了国民党反动统治时期,茶农的生活更加凄惨。像梅家坞,解放前百分之六十以上的茶园,为三户地主和五户富农所占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茶农,只有一些土质贫瘠的零星茶园。茶农梅阿祥被地主逼得走投无路,竟含泪悬梁自尽。

1933年,本省茶园面积曾达到五十六万七千亩,茶叶总产量为四十九万一千担。但在国民党反动政府和日本侵略者的摧残之下,茶园不断荒芜,至1949年解放时,全省只剩茶园三十一万八千亩,年产量只有十三万二千担。解放后,在党的领导下,茶农们积极改进茶园的栽培管理,采取了茶园防冻、四季施肥、扩种绿肥,以及早耕、深耕、深削等一系列措施,并且推行多次采摘、四季采茶的新办法,使本省茶叶生产获得巨大发展。1953年,全省茶叶产量就上升到三十八万七千多担;1958年,茶园面积扩大到八十二万多亩,茶叶产量达六十四万二千担,超过了历史上的最高水平。现在,全省茶园面积将近一百万亩,茶叶产量不断增加。茶农生活也就愈来愈美好。

福鼎白茶的历史文化及发展


福鼎有这样一个传说,太姥山古名才山,尧帝时,有一位蓝姑在此居住,以种蓝为业,为人乐善好施,深得人心。她常用将所种的绿雪芽茶作为治麻疹的良药,救活了无数小儿。人们感恩戴德,把她奉为神明,称其为太母,这座山也因此名为太母山。到汉武帝时,派遣侍中东方朔到各地授封天下名山,于是太母山被封为天下三十六名山之首,并正式改名为太姥山。古白茶的诞生与福鼎民间流传的太姥娘娘之蓝姑传说不谋而合。

也有学者认为,白茶的起源至少在唐朝之前。唐代的陆羽在《茶经·七之事》曾引用《永嘉图经》的一句话:“永嘉县东三百里有白茶山。”陈椽教授在《茶业通史》中指出永嘉县南三百里是福建的福鼎(唐为长溪县辖区),系白茶原产地。可见唐代长溪县(闽东)已有“白茶”品种。民国《太姥山全志》的作者卓剑舟诗中有“闻道郑渔仲,品泉兰水涯,可曾到此洞,一试绿雪芽”之句,郑渔仲即宋朝史学家莆田人郑樵,从诗中可以看出卓剑舟认为宋朝的郑樵曾品饮过“绿雪芽”白茶。另据央视报道,2009年考古工作者在曾经创建了西安碑林博物馆的吕氏家族墓的发掘中,发现了距今1000多年前的茶叶,更让大家惊奇的是,这些千年以前的茶叶还是茶叶中少之又少的极品白茶。尽管福鼎有着悠久的产茶历史,但是史书文字记载相对较少,以至于很少人了解白茶的历史悠久。

明代田艺蘅所著的《煮泉小品》中记载:“茶者以火作者为次,生晒者为上,亦近自然,且断火气耳……生晒茶沦于瓯中,则旗枪舒畅,清翠鲜明,尤为可爱。”其中“生晒者为上,亦近自然”就是白茶的加工方法,这也表明白茶的品质接近自然,品质良好。这是有关白茶生产与品质的较早历史记载。后来,明代闻龙在《茶笺》(1630年)进一步追述“田子以生晒不炒不揉者为佳,亦未之试耳”。这种“不炒不揉的制茶方法”,正是当今白茶制法的特点,即将“取芽”、“生晒”、不炒不揉融为一体。

明清时期,太姥山茶(尤其绿雪芽)的声名更盛。明代谢肇淛《太姥山志》里多处提到太姥山产茶。明代陆应阳在《广舆记》中写道:“福宁州太姥山出名茶,名绿雪芽。”清初周亮工《闽小记》、郭柏苍《闽产录异》、吴振臣《闽游偶记》、清邱古园《太姥山指掌》等文献中都有关于“绿雪芽茶是也”的记载。民国卓剑舟著《太姥山全志》时就已考证出:“绿雪芽,今呼白毫。香色俱绝,而犹以鸿雪洞产者为最。惊性寒凉,功同犀角,为麻疹圣药。运售国外,价与金埒。”太姥山一片瓦寺(鸿雪洞旁)的僧人至今仍沿用古法制作绿雪芽(现已由丹井茶室一阙姓居士打理),每年架梯到鸿雪洞顶采摘野生茶树的芽,晾晒成茶后待客,成品如白毫银针。无论是史料记载还是当地田野调查,普遍的观点认为福鼎是中国白茶的原产地,其生产白茶的历史悠久。福鼎白茶贸易也是历史悠久。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福鼎沙埕港设贸易口岸,出口茶叶。清嘉庆初年,“白毫银针”被誉为世界名茶,是英国女王酷爱的珍品。1910年起,“白毫银针”畅销欧美。清末民初时,福鼎白茶已远销欧亚39个国家和地区。《太姥山全志》曾有记录:“运售国外,价与金埒。”2011年,在西泠印社春拍场上,有数品民国四年(1915年)参展“巴拿马万国博览会”的“精茶”原装登场,1915年英文印鋻宛然尤在。其中,福建的马玉记白茶荣获当年巴拿马万国会的金牌奖章,此款参展茶采用精选芽尖制成,虽时光流逝百年但其茶身的白毫依然清晰可见,保存之完好堪称奇迹。根据福鼎点头柏柳村梅伯珍(梅筱溪)在民国时写的《筱溪陈情书》中所记,福建马玉记白茶都是由梅筱溪提供的。

种种资料表明,福鼎产茶历史悠久,茶史遗存丰富,一些古籍记载和论述无不彰显着福鼎白茶的悠久历史文化积淀和其在中国茶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福鼎茶叶的演绎文化历史,正是中国茶叶发展史的缩影。因此,品饮白茶,是个缅怀祖先勤劳智慧、体验悠悠古典情怀的过程。

古六大茶山历史文化及发展的介绍


位于勐腊县象明彝族乡境内的孔明山,当地人称“龙谷岩”(海拔1788米),这与蜀国丞相诸葛亮安定南中的传说有关。在《新纂云南通志》中有这样一段记载:“祭风台在城南六茶山中,其上可俯视诸山,俗传武侯于此祭风,又叫孔明山。”民间流传,古代的龙谷岩山上,风大无比、飞沙走石,刮起来令人无法睁眼。诸葛孔明来到龙谷岩,见此情景,设坛祭风,大山得孔明智慧,山风平息。后来龙谷岩就有了孔明山和祭风台的名字。

在西双版纳的南糯山一带,还流传着这样的传说:

相传三国时代,诸葛亮带兵南征,途经西双版纳的南糯山。士兵们因水土不服,一个个患了眼疾,看不清脚下的路,于是在大山中迷失了方向。诸葛亮情急之下把手杖捅入山坡上,刹时间,奇迹发生了。

诸葛亮的手杖活了,竟然生根、发芽、长叶,变成了葱绿的一株茶树。诸葛亮摘下茶叶煮水让士兵喝。茶水有明目之功效,士兵们喝了茶汤后很快恢复了视力,走出了大山。从此,南糯山上便有了茶树,这里的少数民族就把此树称为“孔明树”,将此山叫做“孔明山”,尊孔明为“茶祖”。

后来每逢农历七月十六日,在孔明生日的这一天,当地的人们都要举办“茶祖会”,高悬孔明灯,载歌载舞,对月品茶,寄托思念。

其实,古六大茶山早在三国以前就种植有野生古茶树,三国以后即有少量的茶叶作为商品交换贸易,到了晋朝,茶叶商贸逐渐得到发展,唐、宋时期已形成茶叶种植基地,茶马互市渐成定制。明洪武年间,古六大茶山被划为一个单独的行政管理区域。清朝中叶,茶山贸易空前鼎盛。

古六大茶山于元朝初步形成,茶园超方亩。明朝时茶园面积进步扩大。到了清朝年间,茶同栽种面积超过10万亩,尤其是清乾隆至咸丰年间,是古六大茶山种植茶树和制作茶叶最为鼎盛的时期。后来由于种种原因,古六大茶山在清朝末年及民国时期逐渐走向衰亡。

当时的古六大茶山有三座半分布在倚邦附近,有一座半分布在易武,有一座分布在今基诺山。茶叶产量以易武为首,倚邦启次,朝廷所需贡茶,由思茅厅负责在倚邦、易武采办。

随着岁月的流逝,如今,古六大茶山又恢复了“万亩茶山万担茶”的丰盛景象,展现出昔日茶贸兴盛的风采,易武茶山成为今天最著名的茶文化之山。

勐腊,是一句傣语,汉译为盛产茶叶的地方,也叫茶乡或茶水河流经的地方。传说,很早以前:佛祖释迦牟尼来到勐腊传教讲经时,当地信徒殷勤献茶给佛祖品茗,佛祖便赐名勐腊——茶乡。

历史上,古六大茶山除攸乐茶山在今天的景洪市境外,莽枝、蛮砖、倚邦、革登、慢撒五大茶山都在勐腊县境内。明、清两朝的贡茶也多在勐腊县境内的五大茶山采收加工。

历史上著名的制茶重镇倚邦、易武也都在勐腊县境内,当年用石板铺设的茶马古道仍有迹可寻,依稀可见。

倚邦街,一是明清两代声名远扬的一个山乡集镇,有“普洱茶博物馆”之称,在明末清初就扮演着普洱茶文化使者的重要角色。

倚邦街位于勐腊县象明彝族乡北部,如今是村公所所在地。倚邦街在史志中简称为“倚邦”,是历史上古六大茶山的中心。

倚邦街有一块保存在村支书家里的清朝牌匾,匾上刻有“福庇西南”四个镏金大字,左边落款:护迤西道事前署普洱府思茅同知加三级记录十次功。牌匾右刻:光绪二年岁在丙子季夏之季。“福庇西南”表明作为清朝贡茶产地之一的倚邦在西南地区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

倚邦村公所门前靠放着三块字迹已经模糊不清的石碑,分别是乾隆二十年,(1755年)、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光绪十三年(1887年)所制。

茶的起源及历史文化介绍


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世界上最早种植和利用茶的国家,茶叶伴随着古老的中华民族走过了漫长的岁月。打开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发展书卷,几乎从每一页中都可以嗅到茶的清香。茶不仅是一种饮品,更是一种博大精深的文化;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文明长河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唐代陆羽的《茶经》不仅系统地总结了种茶、制茶和饮茶的经验,而且将儒、释、道三家思想与中国古典美学的精髓融入茶事中,把茶事活动升华为一种充满中华民族特色的高雅文化,即中国茶文化。

陆羽在《茶经》里说:“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传说中的炎帝神农氏为了辨别草木的药理作用,曾经亲口品尝百草。有一次他在野外考察休息时,用釜煮水,恰巧有几片叶子飘落进来,使釜里的水变成黄绿色。神农氏不以为意,喝了一点釜里的汤水,却惊奇地发现,这黄绿色的水味道清香,这种叶子竟是一味不可多得的药材。随着时间的推移,神农氏发现这种植物具有解渴生津、提神醒脑和利尿解毒的作用。

至于“茶”的名字的来源,也和神农氏有关。传说神农氏长着一个玻璃一样透明的肚子,但凡吃进肚子里的食物他都能够看得清清楚楚,因此能够知道这种食物对于身体的利弊,这也是他多次中毒不死的原因。他喝了黄绿色的水之后,看见这种水在肚子里流淌,所到之处,把肠胃擦洗得干干净净。于是他就把这种植物叫做“擦”,后来就慢慢演变成现在的“茶”。

古人赋予“茶”字很多美好的含义,其中有两种解字说法流传最广:第一种,以“茶”

字象征长寿。“茶”字的草字头与“廿”相似;中间的“人”字与“八”相似;下边的“木”则可分解为“八”和“十”。将由“茶”字分解出来的“廿”加上“八”再加“八十”等于108。

因此,古代文人把108岁的老人称为“茶寿老人”。久而久之,“茶”字被用来代表长寿的意思。第二种,以“茶”字倡导回归自然。“茶”字可分为草字头以及“人”和“木”三个部分,“人”在草之下,木之上,即为茶,爱茶人将其解为:人在草木间,孰能不饮茶,同时也有倡导人们回归自然的意味。

关于茶的最初的记载见于晋代常璩着的《华阳国志》,其中记载:“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茶蜜……皆纳贡之。”武王伐纣的时间约在公元前1066年前后,由此可见,中国有明确记录的茶事活动距今至少已有三千年的历史。现在所能够看到的文献资料里面,有着确切的茶的记载的,最早并且最可靠的应该是汉代王褒所撰写的《僮约》。这篇文章写于汉宣帝神爵三年(公元前59年),是茶学史上重要的文献。其中的“烹荼(编者注:“荼”是茶的早期称呼)尽具”、“武阳买荼”,说明“荼”已经成为当时社会饮食的一项,并且是用来待客的贵重之物,饮茶已开始在中产阶层中流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