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美人镜头下的梦幻与现实

发布时间 : 2019-11-28
东方茶叶 红茶美人 美人红茶

东方茶叶。

下面是茶经网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东方美人镜头下的梦幻与现实”精彩内容,帮助大家了解茶文化知识,欢迎大家进行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东方美人茶拥有红、褐、黄、绿、白五种奇妙的颜色,其特别之处在于做出了丰富的味道,它神秘的味道和香气吸引着各国的爱茶人。由于对待第一片叶子就和面对女人一样要十分小心,如果随意触碰,就会使其受伤、失去很多香气,所以只知道制茶的方法是不能制出好茶的。只有从第一片叶子开始就融入爱,才能制出好茶。这次所展示的图片和东方美人茶的制作是一样的,融入了作者对女性的崇敬和爱心。

在李在吉的眼中,女人是圣洁的,是美丽的。她们不是电影中出现的妖妇或是英勇的女战士,也不是神话故事中出现的仙女或天使,而是我们身边的姐妹,女人的美是现实的。在雪没膝盖的景色中,在未开灯的傍晚,在望不到尽头的树林中,女人的裙摆在风中摇曳。然而,对摄影师来说,李在吉的摄影作品是从憧憬开始的,通过内心的喜悦和独特的视角将东方女性的美艺术升华,让人们感受的现实反而如梦幻,在人们的眼前展现出一个《幻》的世界。李在吉将自己的作品与东方美人茶做了个好比:“东方的茶有自己的芳香,我的作品里有东方的茶味。”

陈家刚在观众和作品中间起着将幻想与现实转换的作用,其《风月》系列是抒情的,表现的是高于男女爱情的一种意境。其中的《彩虹图》镜头下是广袤无际的沙漠与满天白云相连的画面,一道彩虹穿越白云横空跨过,两遥距的小人物面对彩虹,与大环境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在伟大的大自然中,女人虽然还是弱势群体,但她的美丽姿态是用任何语言都无法表达的,她展现着历史,散发着的清香,在世界的变化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好茶好景好女人”,陈家刚对本次图片展的策划如此诠释。

小编推荐

茶马古道的现实意义


茶马古道是指存在于中国西南地区,以马帮为主要交通工具的民间国际商贸通道,是中国西南民族经济文化交流的走廊,茶马古道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地域称谓,是一条世界上自然风光最壮观,文化最为神秘的旅游绝品线路,它蕴藏着开发不尽的文化遗产。茶马古道是云南茶人常提及的古道,而情怀与精神,则是一方百姓的气质和秉性。记载着特定时期的繁华历史。

提及茶马古道,无疑,已颇具声名。它既是我国古代川、滇、藏地区的一条交通要道,又是西南各民族,经贸文化交流的走廊。

茶马古道分川藏、滇藏两路,连接川滇藏,延伸入不丹、尼泊尔、印度境内,直到西亚、西非红海海岸。

茶马古道之兴,源于古代西南边陲的茶马互市,始于唐宋、盛于明清,并且在上世纪二战中达到鼎盛。虽往事已去,如今,沉寂的古道,却如一条潜藏于历史烟尘中的丝带,串联着凤庆乃至西南各地的岁月变迁。这条古道上的人文轶事、兴衰典故、文物旧址,更成为一种隐形的力量,体现着历史的价值,更彰显着现实的意义。

茶马古道是一部史诗,其背后所藏,是一个民族的贸易史和奋斗史,其中的艰辛困苦,无需赘述。值得一提的是,茶马古道之上,是一个星罗棋布的文物带。在大小数十个文物遗留之中,它为我们编织的,是一个地域文化的现实存在。其中,如始建于宋代的茶马司,又如留存于荥经,以制茶闻名的姜氏族人修建的姜家大院,再如明代义兴茶号遗址、清代永昌茶号遗址等。此外,茶马古道之上,留存的关隘、古镇、碑刻、佛寺、庙宇等,更是不乏有可观之处。

茶马古道,它不光为云南人提供了一份民族记忆,甚至,还是历史与文化得以延续的现实标本。它的存在,让凤庆的地域文化,变得立体和丰满,也因为它的存在,久远的历史,为现代人提供一份珍贵文化。在一定程度上,让久远的历史得以传承。

茶马古道还是一条艺术的古道,充满着审美意义的古道。试想,那些散落于滇西南各地的关隘、古镇,其历史弥久,西风劲吹,诸如这样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美,体现着文明的厚重和苍凉。

审美,是千年不变的文化魅力,倘若你对一地一物之遗迹、故事不甚明了。然而,它们本身所折射的美,所蕴含的艺术性,却如一架桥梁,能拉近你与历史的距离,并唤起你对地域文化的认同。甚至,对不少人而言,其文艺创作、美学修持,也将受益于这些古道上的历史留存。由此,审美性与艺术性,则是茶马古道带给今人的另一个现实馈赠。

在鲁史古镇曾听老人说,在某个村落间,至今还幸存有历经磨难的背夫。所谓背夫,是旧时在茶马古道上,以人力运送货物的人,艰苦、耐劳是其固有的特征。背夫跋涉于沟壑纵深的山间,一趟行程少则十余日,多则数十日,生活艰辛,生存不易。然而,他们的存在,却让这条伟大的古道,变得具体和亲切,甚至,他们所带给今人的,更有一份温情与崇敬。茶马古道,也因为曾有一群背夫的存在,而变得生动、鲜活、有温度。此外,背夫的精神是顽强,有毅力,不到终点不罢休的决绝。

保护茶马古道,传承茶马文化,其根本,就是不能让其成为历史的躯体,成为无用的标本。解读它、开发它的前提,是让其具备现实性,迸发出现实存在的价值。

茶与茶文化的兴起与发展(下)


及至明代,海州作为沿海疆域受到红蝇赶散事件的波及,经济发展受到影响。但由于明代海州制盐业的发展给海州的经济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明代海州经济很快得到了崛起。板浦的汪姓、许姓、以及李汝珍、吴承恩、吴敬梓等许多名门旺族儒商雅士都是明代移民海州的,他们的到来给海州的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带来了活力,海州茶及茶文化也出现了新的发展机遇。明代海州佛、道教的兴旺,寺庙、道观遍及各地,尤其是三元宫、法起寺、碧霞寺等善男信女云集,寺僧们每每布施佛茶,讲解经卷,这对云台山茶叶在苏北鲁南地区提高知名度起到了一定作用。这样的场景从明代小说《金瓶梅》对西门庆的大娘子在去清江浦的途中专门往云台山三元宫进香的描写中可见一斑。明顾乾《云台山志》就记载悟正庵在宿城山顶,多茶树,东海茶以此地为最,风味不减武彝,李心传《建炎以来朝野杂记》天下分六榷,而海州居其一,海州产茶之山以云台为最,明代海州茶以云台为最。以此看出,明朝海州有茶,而且产茶地就不止云台一处,应该说当时的茶叶品种也不仅仅一种云雾茶。连云港的茶叶好于他乡贵于他州,这主要是由于它生长在群山环抱之中,明代《西游记》描写花果山四时好花常开,八节鲜果不绝,可见其环境之好。

由于明代军事和经济的需要,茶马互市,朝廷对茶叶生产和发展极其重视,此外,海州制盐业的发达,使海州成为商旅云集之地,明万历神宗皇帝的三儿子福王朱常洵一次就奏讨淮盐三千引,在洛阳等地开店出售(《明海州史小录》朱炳旭),在此之前,朱元璋的女婿就因贩卖私茶、走私淮盐被斩,可见明代海州盐业的鼎盛地位。朝廷对茶叶生产的重视和盐业的繁荣相应地推动了海州茶文化的发展,从吴承恩《西游记》和李汝珍《镜花缘》这二部以明朝的口吻说唐朝事件的小说里其对海州的茶文化的描写中可以看到,从茶叶生产,茶叶品种,泡茶用具,饮茶风俗等都具备了当代茶文化的雏形。

明亡后,清朝廷为了防范倭寇和台湾郑成功的来袭,实行了严厉的裁海政策。据《嘉庆海州志》载顺治十八年秋,尽迁云台山口军民、灶户于海内,钉塞海口。至康熙十六年春始复。裁海,给云台山的经济及茶叶种植造成了重创,使得云台山这座海内灵山被废为界外,三百里云台弃为榛莽,山民被迫迁出,流离失所亡命他乡。短短二十年的裁海给海州茶的打击和影响是很大的,即便康熙四十九年做海州知州的姚陶,费尽心机想恢复云台山的茶叶生产,但终是力不从心,后来离任时带着遗憾而去。云台山的茶叶直到清末才得以逐渐复苏。清初的裁海政策给云台山的茶叶几乎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大片的茶园荒芜,仅在悟正庵、法起寺周围散乱地存有为数不多的茶树,山僧每年只采一、二斤,视为龙团凤饼,秘不示人。清代许多朝廷重臣都很难喝到地道的云台山的云雾茶了。因此,太子太保、两江总督陶澍在整肃海州盐政之余,坐在三元宫的屏竹禅院中悠闲地品评着云台山的云雾名茶后,即兴赋联说:云水漫匆匆,半日闲谈僧院竹;海山还沥沥,一庵同吃赵州茶。这位边疆大吏从云台山的云雾茶想到了赵州和尚从谂的吃茶去这个具有佛意禅理的名偈,形象地把云雾茶比作赵州茶。从而,引起了许多仁人志士振兴海州茶的信心和决心。

清末民初,因受周馥、张謇等振兴实业的影响,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由广东候补直隶知州宋治基联合海州士绅沈云霈等招商集股成立云台树艺公司,在云台山中择68处山地,广植桐、柏、樟、杉等树木,在向阳的山坡上栽种茶树,真是有山皆种树,无地不栽花。屋绕三分竹,围墙半亩茶。绿肥红瘦处,看罢夕阳斜(张学瀚诗)。由于云台山优越的自然环境及良好的肥培管理,茶树吸山川之灵气,蕴花果之精华,树艺公司生产的云雾茶外形优美,汤色绿亮,香高味浓,口感爽滑,曾获南洋劝业会金奖,云台山的云雾茶一时名闻遐迩。可是好景不长,未几,战乱爆发,辛亥革命,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抗日战争接二连三的战事纷起,尤其是云台扁担会的革命,使得树艺公司无疾而终,云台山的茶叶发展计划也就此搁浅。云台树艺公司的成立要比清政府的振兴茶叶计划早了多年,直到四年后的光绪三十一年(1905),清政府才派郑世璜等赴印度、锡兰考察茶叶。民国三年(1914)及民国八年,云南、浙江又先后派朱文精、吴觉农等赴日本学茶,并先后在南京钟山等筹设江南商务局植茶公所,安徽祁门设茶叶试验场,但都因战乱关系未能发展(据吴觉农《茶经述评》)。以此也能看出连云港许多有识之士对家乡茶叶发展的远见卓识。

早期连云港地区有记录的茶叶种植只在云台山区,在《嘉庆海州志》物产条里面记载海州茶出宿城山,味似武夷小品,以悟正庵者为最。但在赣榆条中,却仅记山茶生秦山,却无茶叶的记载。其实,山茶树和茶树分别是两种不同的植物。时下连云港各茶叶适种地区如市区的花果山、南云台、朝阳、宿城,赣榆的门河、班庄、夹山、金山、厉庄等中西部山区及灌云的伊山都大面积种植茶树,青青的茶叶走出了云台山,渐次散漫到了全市各地。云台山的云雾茶擅花果之精华,赋予此茶独特的自然品质,再加上云台山茶人的精采细做,形成了该茶特有的外形风格。赣榆的夹谷春茶也在浙江大学茶学系教授指导下建立了自己的标准体系。

由于市民文化层次的普遍提高,对茶文化的认识也不断提高。几年前,连云港市的文学艺术界和茶叶经营人士及众多爱茶人筹建的茶文化研究会就举办过多次座谈切磋及茶文化研究活动,对连云港茶文化的起源及发展趋势有了统一的认识并充满信心。在连云港,喝茶、学茶已经变成一种时尚,许多人把喝茶看成为一件雅事,品茶的外延在扩大,品茶的内涵也在增加,过去,被用来解渴的茶叶,现在已经被健康和文化所代替。喝茶是品位,是修养,是文化,更是文明,这样的概念正被越来越多的港城人接受。

发展茶文化不仅有利于经济建设,还有利于促进地方文化建设,增进社会安定,家庭和谐,睦邻友好,增进市民的身心健康。茶叶种植业的发展,有利于环境建设,相信,把云台山建设成云雾茶的世界,金镶玉竹的海洋,对于我市的旅游业将会带来更好的看点。未来的连云港,山更青,水更绿,茶更香。

茶,就是文化,弥散着浓郁深厚的文化芬芳,让我们静谧陶醉,让我们清洁高尚。

茶与佛家文化(下)


佛教对茶文化事业的贡献

在历史上,佛教对茶和茶文化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其贡献是多方面的,主要的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推动了饮茶之风佛教认为茶德精神,是与禅学相通和相融的,所以,提倡禅宗修炼时饮茶。佛教信徒遍及整个中国;加之僧人行遍天下,对饮茶的传播和号召力,比一般人更见效,速度更快,为饮茶很快普及到民间做出了贡献。唐代封演《封氏闻见记》载:南人好饮茶,北人初不多饮。(唐)开元中,泰山灵岩寺有降魔师,大兴禅教从此转向仿效,遂成风俗。说的是由于佛教的推动,使当时初不多饮的北方,也开始饮茶成风。

2、创造了饮茶意境佛教不仅提倡饮茶,而且还创造了饮茶意境,把饮茶与禅宗哲学思想结合起来。诗僧皎然(约720─约789),是茶圣陆羽的挚友,自称谢灵运十世孙。他在《饮茶歌诮崔石使君》诗中写道:一饮涤昏寐,情来朗爽满天地。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

这里,皎然把饮茶过程中的静心、自悟贯彻到禅宗思想中去,使饮茶与山水、自然、宇宙融为一体,在饮茶中求得美好的神韵和精神寄托。所以说,饮茶便得道,可以涤昏寐、破烦恼、清我神,这样就把饮茶与佛教的大彻大悟联结起来了,使饮茶提高到一种新境界。所以得道,意谓僧侣虔诚苦心清修获得或成就了某种思想、功德或事业。

杭州的净慈寺,始建于五代。历史上寺僧提倡以茶悟性,因此颇多茶艺高手。宋时,苏东坡第二次来杭任知州时,于元佑四年十二月卄七日到北山葛岭寿星寺小叙。南山净慈寺南屏谦师闻讯前去拜会,并亲自为苏氏点茶。东坡深知谦师点茶有道,品饮后更觉谦师茶艺高明。于是,当场作诗一首。一开始便称道:道人晓出南屏山,来试点茶三昧手。接尾还说:先王有意续《茶经》,会使老谦名不朽。苏东坡还在诗中特别注明:南屏谦师妙于茶事,自云,得知于心,应之于手,非可言传学到者。对谦师茶艺,敬佩不已。事隔几年,苏氏再作诗《又赠老谦》。烹茶达到如此境界,实出僧侣之手。烹茶三昧手的典故,也一直为今人津津乐道。

3、最早提出茶道概念世上第一个提出茶道这一概念的唐代长兴抒山妙喜寺住持皎然,他与茶圣陆羽是忘年之交,是一个爱茶诗僧。在他的《饮茶歌诮崔石使君》诗中,最后说到三饮便得道时。对这个道,皎然又作何解释呢?皎然说道:孰知茶道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说茶道的含义,非常深奥。若要揭开它的全貌,只有神仙丹丘子知道。但在这里,却是中国乃至世界茶文化发展史上,诗僧皎然第一个提出了茶道这个概念,比日本茶道之说要早600多年。如今说到茶道时,许多人认为出自日本人之口,其实它是地道的中国产物。

4、发展茶叶生产俗语说名山有名寺,名寺出名茶。佛教崇茶、尚茶,更为茶叶生产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庐山东林寺名僧慧远,用亲手栽制的茶与诗人陶渊明吟诗饮茶,叙事谈经,终日不倦。它便是庐山云雾茶的前身。

唐时,有许多名茶出自寺院。当时浙江普陀山的僧人广植茶树,创制了着名的普陀佛茶。杭州灵隐、天竺两寺种的茶,这便是如今西湖龙井茶的最早产地。

宋代,贡茶产地福建建溪,其地从南唐开始便是佛教盛地。建茶的兴起,应是包括南唐僧人在内的历代僧侣努力的结果,才引起宋代朝廷的注意。又如福建武夷山天心观僧人栽制的大红袍,安徽九华山寺院僧人栽制的九华毛峰,浙江天台山万年寺僧人栽制的罗汉茶等,无一不与僧侣有关。特别是中国古代的传统历史名茶,或多或少地印有佛教的踪迹。

5、传播茶事文化在中国茶业发展史上,佛教对茶的传播起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对茶的向外传播,更是功不可灭。

公元四世纪末五世纪初,佛教由中国传入高丽,随着天台宗、华严宗的往来,饮茶之风很快进入朝鲜半岛。据《东国通鉴》载,在唐时,新罗兴德王之时,遣唐大使金氏(大廉),蒙唐文宗赐予茶籽,始种于全罗道之智异山。公元十二世纪,高丽的松应寺、宝林寺等着名寺院积极提倡饮茶,使饮茶之风很快普及到朝鲜民间。

中国茶传入日本,一般认为始于汉代,但有文字记载的是唐代,第一个从中国学习茶事的是日本来华学佛的高僧最澄。他于公元805年从浙江天台山国清寺学佛后将茶种带回日本,种于近江(今滋贺县境内)的台麓山。接着日本高僧海空也几度往返于日本和中国,也带去饼茶和茶籽,他们都为中国茶种传到日本起了重要的作用。而最先把中国禅宗茶理带回日本的僧人,是宋代从中国浙江天目山径山寺学佛的南浦绍明和在浙江万年寺学佛的荣西禅师。他们回国后,都将中国的饮茶之道,在日本寺院和民间广为宣传。高僧荣西还写了《吃茶养生记》一书,宣传饮茶好处,使日本饮茶之风很快地普及开来。

次年(805),日本高僧空海又来华学佛,回国时(806),也经宁波出海回国,再次带去茶种,种于日本京都高山寺等地。此后,日本嵯峨天皇于弘仁六年(815)四月,巡幸近江,经过梵释寺时,该寺高僧、遣唐使永忠,亲手煮茶奉献,天皇赐予御冠。天皇巡幸后,下令畿内、近江、丹波、播磨等地种茶作贡品。从此,日本茶叶生产才开始发展起来。

宋时,最先把中国禅宗茶理带回日本的僧人,是宋代从中国浙江天目山径山寺学佛的圣一国师,还有南浦绍明,以及在浙江天台山万年寺学佛的荣西禅师。他们都是经明州(宁波)回国后,将中国的饮茶之道,在日本寺院和民间传播开来的。高僧荣西还写了《吃茶养生记》一书,宣传饮茶好处。加之荣西高足明惠的积极推广,使日本饮茶之风很快普及开来。

还有日本高僧道元,到宁波天童寺学法,后回日本静冈静牧之原巿的大圆觉寺修行,并将从四明山带去的茶种,播种于静冈牧之原一带。如今,静冈已成为日本最主要产茶区,其地所产的静冈茶始祖,就出自宁波天童寺周边的四明山区。

对佛茶的认识

何为佛茶,尚无统一认识。只有透过事物现象,方能看出事物本质。为此,综合相关资料,认为佛茶需符合以下几个基本特性。

1、茶与佛教的缘由茶与佛教结缘,如上所说,是一步一步深入的,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即生活需要和尚家风以茶悟性沟通神灵。但这几个阶段之间,既是相对独立的,又是相互联系的,更是由前因后果的。它步步深入的结果,便是茶禅一味,即茶理与佛性是相通的。

2、何谓佛茶凡能称得上是佛茶的,至少应该具备以下几个基本特征:

(1)凡佛茶,应是隶属寺院所有,僧侣培育采制的茶;(2)凡是佛茶,应是心灵上的养生、修心、悟性之物;(3)凡是佛茶,应是蕴含佛法意境,确保它是天然无污染的生态有机茶。

其结果是:佛意天成,茶是可以大彻大悟的。

3、佛茶的意境凡称得上是佛茶的,应该说这种茶具有一种无形的力量,但却隐藏在饮茶心中,虽不能言,却是能意回的。这就是:

(1)凡是佛茶,应体现出一种意念:相信有佛意蕴含其中。

(2)凡是佛茶,对僧侣而言,此是悟性之物,充分体现和的境界,保持一颗平常人的心。

(3)凡是佛茶,饮茶有利修性养生,饮茶有利于保佑平安。

总之,佛茶:应是佛门所有,能保持洁净(清洁化生产),还给人以一种无形的力量(能悟性、保平安)。有了这种茶,能使净和力的境界,为其它茶所无法达到。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佛茶的作用显得更为重要,更加可贵!

茶马古道充满现实的烟火气


2008年10月的时候,我独自一人背包去了怒江一带。之所以去那里,完全是受了田壮壮《德拉姆》的蛊惑。我一直认为,在田壮壮凭《蓝风筝》直达高峰并遭遇重大挫折后,《德拉姆》是最拿得出手的作品。这是他的第一部纪录片,同时也是一部节奏散漫到极度考验耐心的电影。在数字摄影机的帮助下,他把怒江的人情和风景展现得淋漓尽致,做了一次扎实得有些过分的人类学调查,低调而神秘,舒缓而优美。

田壮壮拍《德拉姆》,和他的摄制组可谓历经千辛万苦。在花絮里,他们在丙中洛通往察瓦龙的道路上,曾遇上一次滑坡,人马惊慌失措,镜头仓皇逃窜。在他的镜头下,怒江是穷困的,更是偏远的,淳朴的人们满足于温饱的物质生活,有着原始的宗教信仰(主要是基督教),文化上更是保持着完好的原生态。

但那是在他拍此片的2003年。我到怒江的感觉,大概是五味杂陈了,有高兴、也有遗憾,有期待、也有失望。比如片中所提到的丁大妈,因为这么多年《德拉姆》给她的家庭旅馆带来了好生意,和片中展示的“淳朴”早已经搭不上界了。不仅在网上可以搜到不少关于她的“不和谐”之音,我在丙中洛重丁村拜访她家的时候,也确实感受到一丝与电影不同的薄凉。

变化最大的是交通。在中国,无论在任何一个角落,交通几乎都是发展最快最早的。当初那条令摄制组遭遇滑坡的路,如今不再需要徒步,取而代之的则是一条可以行车的土路——虽然路况极差,虽然每年常常因雨季泥石流滑坡断路好几个月,但好歹改名换姓叫“丙察公路”了。甚至连察瓦龙再往北通往西藏察隅的公路,也在修建中,当地人告诉我,尽管和丙察公路一样糟糕,但起码很快就会通车。

在这种情况下再看《德拉姆》,就像是彼时彼地的一次静态摄影,它通篇所采用的静止机位和不动如山的长镜头,正好像相机一样把当时的人和景都保存下来,变成了标本。那部电影的用意全然不在于变迁,即使开头和结尾雾起雾散是相互照应的循环,但田壮壮似乎将时间前后截断,做了一个横切面。该手法颇有行为艺术的味道,几年后,我在贾樟柯的《24城记》里,也找到了这种感觉。

《德拉姆》甚至不能说是一个完整的“纪录片”,它对茶马古道的核心元素——马帮的叙述,在现在看来是孱弱的。在此类文化题材纪录片中,常见的手法是对历史和民族文化进行一次能多深就多深的挖掘,但田壮壮把这种手段抛弃了。独具风貌的同时带来的副作用就是——像我所提到的那样——在纵深度上有所欠缺。

要命的是,国内的纪录片创作者们对茶马古道的兴趣并不大,有些已有的作品中规中矩,套路化,看后就忘,没有惊喜。独立导演赵大勇曾经就怒江边的废城知子罗拍过一部同名纪录片,口碑很好,但因为缺乏有力的发行渠道,我想看却一直没能看到。《德拉姆》虽然缺点明显,但在茶马古道这个题材上能超过它的,国内真没有。

但是国外偏偏有。不敢说超过,至少一样地令人难忘,能诱使人产生走一趟茶马古道的冲动。这就是日本nhk和韩国kbs于2009年联合拍摄的6集纪录片《茶马古道》。它比田壮壮的作品更深入、更细致;一方面,这是片长的优势,另一方面,则是双方出发点、思路和风格差异使然。

《茶马古道》可以说很“nhk”,就像你看到的任何一部bbc或美国国家地理出品一样,它也有着那种明显的nhk风格。尤其是配乐,自打姬神喜多郎等人开始,这种东方式的大气音乐调调似乎就没换过。娴熟的镜头,传神的剪辑,系统而细腻的视角,虽然是标准化流水线作业,但我照样被这种极高的商业地理纪录片制作水准所折服。

鉴于此片在历史文化上达到的深度,我那曾经走过茶马古道一部分的经历简直可算浮光掠影,令我羞愧。然而,毕竟是国外电视台,《茶马古道》只能达到纯粹人文层面上的高度,它没有力量也不可能对现代化冲击下的传统文明及其中的具体政治文化困境做一个客观的描述分析,所以越看越美,但也越觉得不过瘾。

网上有人说,nhk这部《茶马古道》什么都好,就是“不是中国人拍的”。从某种程度上说,也确实是国内茶马古道题材优秀作品的匮乏,才让nhk的片子显得如此精彩,这是我们自己的遗憾。不过,不管是《德拉姆》还是《茶马古道》,其实都是片面的——前者学术,后者文人,真正的茶马古道则充满了现实的烟火气,也许只有亲自去走一走看一看,才能完整了解那条路的前世今生。(林方文)

茶马古道文化对甘肃旅游发展的现实意义


茶马古道是青藏高原与内地进行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也是我国各民族之间长期交往、融合的见证。历史上,我国最早的茶马古道中比较重要的一段,位于甘肃省康县,形成于东汉时期,是甘肃省人民与陕西、四川、青海、西藏、新疆等地进行商品交易的主要通道。茶马古道对于促进甘肃省与不同地区人民之间的交流,促进民族融合,推动本地区经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起到过十分重要的作用。以今天的眼光审视,开发茶马古道文化,对促进甘肃省旅游发展意义深远。

一、茶马古道具有较高的旅游开发价值,可成为发展甘肃省旅游业的一个黄金品牌和黄金路线,对促进旅游产业具有重要意义。

旅游业是甘肃省最具发展前景的产业。当前甘肃省旅游业发展面临的一个最大问题,就是人文旅游的开发相对滞后,仅仅依靠目前已开发的旅游资源,难以发挥旅游产业的整体优势,也很难使甘肃省的旅游资源对外形成强大影响和辐射力。因此,从“茶马古道”这一有着丰富内涵的历史文化遗产为切入点,开发好“茶马古道”这一人文景观,可以弥补甘肃省旅游资源分散和人文景观开发相对不足的劣势。而且甘肃省茶马古道文化遗迹较多,如果以文化视角对这些景点予以打造包装并连结成线,就会形成涵盖广泛,层次分明的文化旅游品牌。

二、茶马古道开发对宣传甘肃省历史文化、提升知名度具有重要意义。

茶马古道是一个文化品牌,它本身即是甘肃省历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自茶马古道形成以后,甘肃省很多地方便有了产茶饮茶、养蚕的习惯和茶叶、蚕丝交易的历史。从这个意义上说,开发和宣传茶马古道这个文化品牌,对于展示甘肃省茶文化、丝绸文化在内的所有历史文化的丰富内涵和特点,宣传和弘扬甘肃历史文化必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茶马古道的开发对于带动甘肃省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茶马古道是经济纽带,通过这条纽带,让长期处于封闭环境的甘肃打开了门户,从此商品贸易迅速兴起。其中,在陕西和甘肃交界处的窑坪,以及平洛、望关等驮马歇脚的地方演变形成了一个个商品贸易集散地,经济贸易比较活跃。受茶马古道文化的影响和熏陶,甘肃省康县、临洮、临夏等地区居民很早就改变了重农轻商的观念,养成了经商的习惯。纵观甘肃省茶马古道的商贸历史及其对本地区经济的巨大推动作用,在当前的形势下,对茶马古道进行挖掘、修复、改造、提升,搞好开发利用,让茶马古道重展昔日风姿,恢复昔日繁盛,更好地为现实服务,同样会给亟待发展的甘肃经济带来新的生机和活力。(作者系康县巩集小学原校长)

东方传统茶叶起源


“东方树叶”的说法来自于英语orientalleaves,西方人最初知道茶是在自己的语言中找不到对应的词tea,就称为 “东方的树叶”。英国、荷兰主要从福州、厦门进行茶叶贸易,将茶传到西欧,“茶”就被读作带有福建方言的“tai”,后来音译为tea。

独具特色的乌龙茶

乌龙茶正式创制于1725年 (清雍正年间)前后,形成于武夷山一带。东印度公司将武夷乌龙茶远渡重洋带到欧洲后,顿时风靡英伦三岛。东方树叶乌龙茶由于经过半发酵,其滋味更加醇和,茶的涩味减少,鲜爽回甘。

深受女性喜爱的花茶

茉莉花茶是将茶叶和茉莉花进行拼和、窨制,使茶叶吸收花香而成的。它既保持纯正的茶香,又兼备鲜花的馥郁香气。在中国有这样的说法“上品饮茶,极品饮花”。其香气鲜灵持久,汤色黄绿,清澈明亮。

历史悠久的绿茶

公元前8世纪,中国人发明了绿茶的蒸茶工艺,因其独特的杀青工艺,使其保留了茶叶中较多的营养成分。公元1265-1274年(宋朝),日本大广心禅师到浙江余杭径山寺研究佛学。径山寺经常举办茶宴;此后,他把茶宴文化带回日本,成为日本茶道的起源。

消费者众多的红茶

唐贞观15年(公元641年)文成公主进藏,茶作为陪嫁之物入藏,藏民们以肉食为主,茶能消除油腻、补充维生素,因此藏民迅速迷上了这神奇的茶叶。自此,西藏游牧民开始用马匹换取茶叶,开辟了一条艰险的商路,由于是以马为主要交通工具的商贸通道,所以也被称为“茶马古道”。

东方茶文化的西行旅记


茶是中华民族的国饮,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它不断向外传播,不仅影响到了临近我国的日、韩、越等国,而且远及西方国家。西方国家是如何接触到茶文化的呢?

最初的时候,西方人是从波斯商人那里了解到茶文化的。十六世纪中叶,威尼斯作家拉马歇写下了两部大作《中国茶》与《航海旅行记》,记述了自己从波斯商人那里听到的中国人饮茶的习俗:用水煎煮茶的叶片,空腹饮用,可以缓解身热,头疼、腰痛以及关节疼痛,饱食过度时也可以少量地饮用这种汤汁,不久就能见效。

西方最早亲身见闻饮茶的是十六世纪到达东方的天主教传教士。当时,葡萄牙传教士加斯柏尔·达·克鲁兹亲眼见到了中国人的饮茶习惯:此物味道略苦,具有治疗作用。1567年,俄国人彼得罗夫和亚雷舍夫在中国进行游历后回国,将有关茶叶的信息首次带到俄国。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对茶文化的西传起到了重要作用,他记述到:中国人在春天采集这种茶叶,供吃饭时饮用或朋友来访时待客;它的味道不是很好,略带苦涩;茶叶分为不同等级,按质量可卖一个或两个甚至三个金锭一磅。

在了解到饮茶的资讯后,荷兰人最早开始进行中西茶贸易,他们带来的是当时欧洲的饮品干鼠尾草,用它来交换中国人的茶叶。荷兰自然成为西方国家中最大的茶叶贩运国。随着时间的推移,饮茶风气在欧洲逐渐流行起来,荷兰人甚至还将饮茶习俗带到了美洲殖民地。

由于进行中西茶叶贸易有利可图,欧洲各国尤其是英国也开始致力于发展茶叶贸易。十七世纪七十年代,英国东印度公司先后在台湾与厦门建立了商馆,后来又在广州建立了商馆,茶叶贸易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其实早在英国人进行茶贸易之前,各界社会人士就开始饮茶了。1663年,诗人埃德蒙·沃勒尔在王后过生日时写诗祝贺:

花神宠秋色,嫦娥矜月桂。

月桂与秋色,美难与茶比。

一为后中英,以为群芳最;

物阜称东土,携来感勇士;

祝我清明思,湛然去烦累。

欣逢后诞辰,祝寿介以此。

这一诗作既赞美了美丽的王后,也赞美了茶。随着中英茶叶贸易的发展,饮茶的人数日益增多,英国人还就饮茶是否有害进行了争论。1748年,卫斯理宗创始人约翰·卫斯理率先发难,认为饮茶能造成手不停地颤抖,号召信众们戒茶。作家乔纳斯·翰威说自己每喝一次绿茶,就像喝了毒药,痛苦万分。大文豪约翰逊博士对此进行了批评,他以身示范,在一位贵夫人的家中一次饮茶32杯。通过实验,多名医学界人士认为茶可以治疗多种疾病,但同时指出:并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宜饮茶。在这样的情况下,人们对饮茶的功效有了更为科学的认识,社会各界逐渐都开始饮茶,到十九世纪时出现了闻名世界的英国下午茶。

美洲的饮茶习俗是欧洲移民引入的,英国控制了北美之后,在这里大量地销售茶叶,没成想由此点燃了北美独立的导火索。英国为了将英法战争的巨额支出转嫁到北美人民头上,采取了在北美增税的政策,其中包括对茶征税每磅征收三便士,殖民地人民纷纷购买来自荷兰的走私茶,英国则强行将茶运到北美销售,由此引发了波士顿倾茶事件,揭开了北美独立战争的序幕。因为这一历史情结,很长时间内,美国人都是将饮茶与不爱国联系起来,所以美国人变成了比较彻底的饮咖啡的民族。随着时间的推移,美国人的饮茶量正在逐渐增加,很多人在餐馆就餐时都会点茶,还有一些人会专程到茶室饮茶。

虽然经历了一些波折,茶文化在西方还是逐渐传播开来,他们之所以饮茶,从根本上讲还是缘于茶有益于身心健康这一特质,源于茶文化本身的魅力,这是中国人民对世界作出的杰出贡献。进入二十一世纪后,全球人士更加认识到了茶这种绿色饮料有益于身心健康的特质,饮茶量持续上升,所以我们可以满怀信心地展望:二十一世纪必将是茶的世纪。作为茶文化的起源国,中国应当为推动世界茶文化的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茶马古道中的现实意义


近来,因工作之故,常往返于天全、汉源等地。所观、所闻者,既有灾后重建的热火朝天,又有初夏时节的农人奔忙。此外,在走访之余,更觉有一派古道情怀与古道精神弥漫。古道是雅安人常提及的茶马古道,而情怀与精神,则是一方百姓的气质和秉性。

提及茶马古道,无疑,已颇具声名。它既是我国古代川、滇、藏地区的一条交通要道,又是西南各民族,经贸文化交流的走廊。茶马古道之兴,源于古代西南边陲的茶马互市,它始于唐宋、盛于明清,并且在上世纪的二战中达到鼎盛。往事去矣,如今,沉寂的古道,却如一条潜藏于历史烟尘中的丝带,串联着雅安乃至西南各地的岁月变迁。这条古道上的人文轶事、兴衰典故、文物旧址,更成为一种隐形的力量,体现着历史的价值,更彰显着现实的意义。

茶马古道是一部史诗,其背后所藏,是一个民族的贸易史和奋斗史,其中之艰辛困苦,无需赘述。值得一提的是,茶马古道之上,是一个星罗棋布的文物带。在大小数十个文物遗留之中,它为我们编织的,是一个地域文化的现实存在。其中,如始建于宋代的茶马司,又如留存于荥经,以制茶闻名的姜氏族人修建的姜家大院,再如明代义兴茶号遗址、清代永昌茶号遗址等。此外,茶马古道之上,留存的关隘、古镇、碑刻、佛寺、庙宇等,更是不乏有可观之处。

茶马古道,它不光为雅安人提供了一份民族记忆,甚至,它还是历史与文化得以延续的现实标本。它的存在,让雅安之地域文化,变得立体和丰满,也因为它的存在,久远的历史,为现代人敞开了怀抱,打开了天窗。这种难得的现实体现,无疑,是增强本地民众,其文化认知与文化存在的可贵机会。因此,现代与远古,今人与古人,也才能拥有对话的机会,感知的机会。这种对话和感知,又是一份现实存在的宝藏,它既可提振民众的自豪感和认同感,又能在一定程度上,让久远的历史得以传承。

茶马古道还是一条艺术的古道,充满着审美意义的古道。试想,那些散落于雅安各地的关隘、古镇,其历史弥久,西风劲吹,诸如这样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美,体现着文明的厚重和苍凉。若具体论之,又如现存于荥经的姜家大院,其始建于明,扩建于清。从建筑风格来看,它是川西民居的典型风貌。从门窗雕凿来看,生动的戏剧人物,寓意丰富的动物纹饰,更显现着当时人们的民俗观念和审美情趣。

审美,是千年不变的文化魅力。试想,倘若你对一地一物之遗迹、故事不甚明了。然而,它们本身所折射的美,所蕴含的艺术性,却如一架桥梁,能拉近你与历史的距离,并唤起你对地域文化的认同。甚至,对不少人而言,其文艺创作、美学修持,也将受益于这些古道上的历史留存。由此,审美性与艺术性,则是茶马古道带给今人的另一个现实馈赠。

在雅安某地,友人曾告诉我,在某个村落间,至今还幸存有历经磨难的背夫。所谓背夫,是旧时在茶马古道上,以人力运送货物的人,艰苦、耐劳是其固有的特征。背夫跋涉于沟壑纵深的山间,一趟行程少则十余日,多则数十日,生活艰辛,生存不易。然而,他们的存在,却让这条伟大的古道,变得具体和亲切,甚至,他们所带给今人的,更有一份温情与崇敬。茶马古道,也因为曾有一群背夫的存在,而变得生动、鲜活、有温度。此外,背夫的精神是顽强,有毅力,不到终点不罢休的决绝。在此,雅安的灾后重建,需要的就是这种耐力,这种气魄,这种现实存在的精气神。

保护茶马古道,传承茶马文化,其根本,就是不能让其成为历史的躯体,成为无用的标本。解读它、开发它的前提,是让其具备现实性,迸发出现实存在的价值。有了现实性之后,才能以科学、严谨的态度,作出长远的谋划。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