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字形和读音的确立来源历吏

发布时间 : 2019-11-28
乌龙茶来源 绿茶的来源 春分茶和清明茶

【www.cy316.com - 乌龙茶来源】

我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下面是茶经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茶字形和读音的确立来源历吏”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各位茶友们了解“茶字形和读音的确立来源历吏”相关知识!

最古老的“茶”字是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产生的呢?历史上“茶”字的字形、字音、字义变化多端,有很多异名、别称、雅号,如荼、槚、荈、蔎、茗、皋芦、不夜侯等,直到如今,茗和茶还可以通用。

“荼”,是古代用得最多的表示茶的字,古时“荼”字是多音多义字,不仅仅代表茶。“荼”字,最早见于《诗经》。《诗经?邺风?谷风》中有“谁谓荼苦,其甘如荠”之句,这里的“荼”是否指“茶”,后人推考说法不一。

最早明确“荼”字包含有茶的意义的是《尔雅》,晋代郭璞在注释《尔雅?释木》中“贾,苦荼”时注明:“树小如栀子,冬生,叶可煮作羹饮。”这段注释说的就是茶树的特征。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也说:“荼,苦茶也。”“荼”即今之“茶”字。在陆羽撰写《茶经》中,对茶的提法不下十余种,其中用得最多、最普遍的是荼。

槚(jiǎ),是从木的古“茶”字,指茶树。

荈(chuǎn),从草,是专指晚采的茶叶。

蔎(shè),是古时四川西部茶的俗语。

茗,据说是云南某地区的“茶”之土音,大约在东汉时始用来表示茶,现在与“茶”字通用,为茶的雅称。

由于茶事的发展,指茶的“荼”字使用越来越多,就有了区别的必要,于是从一字多义的“荼”字中,衍生出“茶”字。“茶”字,首见于唐代《本草》。茶字,由“荼”字演化而来,唐玄宗时期的《开元文字音义》一书将“荼”字减去一笔,定为单一“茶”字。陆羽在撰写《茶经》时,已一律用“茶”字。从此,在古今茶学书中,茶字的形、音、义也就固定下来了。

茶树本为木本植物,将原来表示茶的“荼”字,减去一画,改“禾”为木,使之更名副其实。这一笔之改,可谓改得恰到好处。现代除统一用茶字之外,间有用“茗”字言茶,但与历史上所谓“晚采为茗”的含义完全不同。现代在用到“茗”字的场合,有文雅别致之意。

“茶”字读音的确立,要早于“茶”字字形的确立。

中国地大物博,民族众多,因而在语言和文字上也是异态纷呈,对同一物有多种称呼,对同一称呼又有多种写法。到了中唐时,茶的音、形、义已趋于统一,后来,又因陆羽《茶经》的广为流传,“茶”的字形进一步得到确立,直至今天。

在汉代以前,“荼”字由于用法不同,应有两种读音:指苦菜的“荼”读“涂”;指茶的“荼”读“槚”(与茶音相近)。

公元四世纪到五世纪,中国茶叶传至高丽。唐贞观十五年,唐太宗为文成公主与藏王联姻的陪嫁物中,就带去了大批茶叶。由于当时茶为“槚”字,所以藏语茶字的读音仍为“槚”。公元五世纪后,阿拉伯人陆续从我国西北边境以茶易货,所以波斯语称茶为chǎ,俄语为cha-i;日语中的茶字与汉语相同,读音也是chá。此外,印度语、巴基斯坦语、孟加拉语、斯里兰卡语都是chá,甚至连葡萄牙语也读为chá。

cy316.com编辑推荐

各地的茶馆历吏文化介绍


茶馆

古代茶馆出现很早,在唐玄宗之时就有了,只不过当时叫做“茗铺”。宋代时,茶馆一般称为茶坊、茶楼,或茶肆,南宋首都临安汇集了众多茶馆。到了明清时期,茶馆就更多了,清代京城的茶馆按照来客的不同,所售茶水的档次有了等级划分,如清茶馆、书茶馆、野茶馆等。老舍的《茶馆》就反映了清末民初北京茶馆的情形。

新中国成立以后,全国各地的茶室、茶铺、茶馆、茶楼等渐渐被设于风景地的茶座、茶厅等取代,茶馆业一度十分萧条。改革开放后,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在解决了温饱问题之后,又开始追究精神层次的满足,而茶馆所代表的体闲氛围吸引了不少茶客,于是各地茶馆又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目前,各地的茶馆主要有这么几类:

一类属于传统茶馆,这些茶馆顺应形势发展重新焕发生机。四川成都遍布于大街小巷的众多茶楼、茶室是此类的代表。成都茶馆的消费不高,人们喜欢“摆龙门阵”,就是一边饮着茶,一边下棋、看报、闲聊。在这里人们可以要上一碗茶,待上一整天。这里的椅子都是竹子做的大靠背椅,非常安稳宽大,坐起来十分舒服,坐累了还可以打个盹。

另一类的茶馆主要是弘扬民族文化的,北京的老舍茶馆是此类的代表。老舍茶馆是一座仿古建筑,其装饰颇具民族特色,花格疏窗,玉砌雕栏,宫灯高悬,以红黄为主的色调给人富丽堂皇的感觉。茶馆的茶主要是中高档茶,如龙井、毛峰、大方、毛尖等。老舍茶馆还上演传统艺术节目,主要是戏曲和曲艺,表演的多是名家。

还有一类茶馆,是最近发展起来的,并且发展得很快,这就是比较时髦的茶艺馆。此类茶艺馆品味高雅,在装修设计上体现民族文化的基调,在陈列摆设上,以茶文化为核心理念,以琴棋书画诗营造出古朴典稚的茶文化氛围,令人未品香茗,已闻茶香;未识茶道,已知茶趣。

不管是哪一类茶馆,也不管其风格怎样,茶叶档次如何,只要你是茶的爱好者,都可以在这里找到茶趣。昕着悠扬的乐曲,品着悠长的茗香,三五好友聚在一起随便闲聊,颇有一种身处闹市而得静的幸福感觉。这大概和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那种氛围差不多吧。

中国古代官廷贡茶历吏介绍


官廷贡茶

唐朝时。贡茶开始形成制度,并确立下来,历代相传,直到清朝灭亡,延续了上千年。唐代的贡茶制度较为完备,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朝廷直属的贡茶院制,二是地方献纳的纳贡制。贡院,就是由朝廷直接设立的专业制茶机构,研制贡茶。朝廷选择生态环境较好、茶树较为优良的自然优质品种,在产量较为集中、交通较为便捷的地方,设立专门的贡茶院。也就是贡焙制的茶院,专门负责收集、制作贡茶。有代表性的茶院,就是顾渚贡茶院。

浙江北部的顾渚山是一座富饶之山,当年,它是湖州长兴境内的名胜之地。传说,春秋战国时期,吴王登临此山,回望山下沙洲陆地,以为可以作为都邑,故而得名。唐代时,这里就是著名的产茶区。茶圣陆羽在《茶经》中记载说,长城县(长兴县)山谷出茶。宋代《太平寰宇记》称:“顾渚,在县城西北三十里。昔吴王夫差顾其渚,次原隰平衍为都之所。今崖谷林薄之中,多产茶茗,以充岁贡。”

唐代宗大历年间,在长兴虎头崖,政府设立官办手工业作坊,称为顾渚贡茶院,专门负责制造皇帝御用珍品的皇家贡茶。最初设立顾渚贡茶院是在唐代宗大历五年(770年),这恐咱是中国最早的官办茶厂,也就是中国第一个国营茶叶厂。《嘉泰吴兴记》称:“长兴有贡茶院,在虎头崖后,曰顾渚。右斫射而左悬臼,或耕为园,或伐为炭,唯官山独深秀。旧于顾渚源建草舍三十余间,自大历五年(770年)至贞元十六年(800年),于此造茶。急程递进,取清明到京。袁高、于颛、李吉甫各有述。至贞元十七年(801年),刺史李词以院宇隘陋,造寺一所,移武康吉祥额置焉。以东廊三十间为贡茶院,两行置茶碓。又焙百余所。工匠千余人。引顾渚泉亘其间,烹茶涤濯,皆甩之。

非此水,不能制也。刺史常以立春后四十五日,入山,及谷雨还。” 值得注意的是,唐代的贡茶,特别是皇帝专用的御用珍品贡茶,基本卜集中在湖州、常州接壤的地方,主要是长兴、宜兴交界一带。这里东临烟波浩渺的太湖,西北是耸立入云的高山,峰峦叠翠,山间和坡地云雾缭绕,空气中弥漫着泥土的芳香。山地间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是茶树生长的优良胜地。这一带交通便利,水运陆运交错,便于运输。正因如此。顾渚茶闻名遐迩,人称:顾渚扑人鼻孔,齿颊都异,久而不忘。尤其是两县相邻的啄木岭,俗称悬脚岭,是御用珍品贡茶的出产地。成为湖州、常州太守修贡聚会的重要场所,他们特地建造了一所亭子,取名境会亭,两州太守定期在这里欢聚,交流贡茶经验,以茶会友。

湖州、常州交会的境会亭,成为两州最高长官雅聚的场所,很快便闻名遐迩。太守茶会雅聚,也成为当时官场的一件雅事,广为传颂。每年春天,由两州太守定下吉日,在莺飞草长的境会亭,两州派出精干人员张灯结彩,举行盛大的茶会,热闹非凡。常州、湖州刺史率领百官,首先祭祀金沙泉,然后举行茶会。据说,这孔金沙泉水十分了得,碧泉涌出,灿若金星。金沙泉至今尚存,已经修葺一新,依然碧泉喷涌。唐朝规定,每年第一批贡茶,一定在清明之前入贡皇宫,以赶上宫中清明祭祖大典。

霍山黄大茶来源史历文化介绍


皖西为古代寿州、舒州辖境,唐宋以来盛产茶叶,这里所产的霍山黄芽、天柱香芽等在唐朝就盛名远扬,为文人墨 客广为传颂,留下文字记载颇多。而明朝以后,随着炒青制 法的出现,皖西一带先后创制出大兰花茶、小兰花茶、绿大 茶、绿小茶、黄大茶、黄小茶。大茶一般为一芽三、四叶原 料所制,甚至有五、六叶者,叶大梗长,炒焙方法大同小异;小茶为一芽一、二叶所制,又称芽茶,多为贡品。关于这些 "大茶"的制法和品质特点,古籍中难以寻踪,而流传于民间 的乡土口头文学和神话倒是不少。但是随着朝代变迁,也多 自生自灭。

据古籍记载,明末"六安芽茶岁额三百斤"解纳供贡,到 清康熙年间,实际已增加到六百三十斤,其后也有增无减。这 些史料间接地说明了,自明末以来,皖西茶叶生产发展较快, 已成为我国长江以北的主要内销茶产区,盛产大兰花茶、绿 大茶、黄大茶。

明代许次纾《茶疏》记载:"天下名山,必产灵草。江南 地暖,故独宜茶。大江以北,则称六安。然六安乃其郡名,其 实产霍山县之大蜀山也。茶生最多,名品亦振,河南山陕人 皆用之。南方谓其能消垢腻、去积滞,亦共宝爱。顾彼山中 不善制法,就于食铛火薪焙炒,未及出釜,业已焦枯,讵堪 用哉。兼以竹造巨笱,乘热便贮,虽有绿枝紫笋,辄就黄萎, 仅供下食,奚堪品斗。"这段记述与现时黄大茶大致相似。焦 味和闷黄,正是黄大茶的品质特征和制法特点。可见黄大茶 至少有四百多年历史了。据《霍山县志》载:霍山"茶叶远 销苏州、京都、山西、山东、张家口和东北一带。"这与现今 黄大茶销区亦差不多。

皖西黄大茶为安徽霍山、金寨、六安、岳西所产,与上 述地区毗邻的湖北英山、河南商城和固始、安徽潜山等地,过 去也曾有少量生产。品质最佳者,当数霍山县大化坪、漫水 河,金寨县燕子河一带所产。这里地处大别山北麓的腹地,是 我国东部茶叶产区的北缘。因有高山屏障,水热条件较好,生 态环境宜茶。

桐木关的红茶鼻祖正山小种历吏文化


桐木关的红茶鼻祖之正山小种 毋庸置疑,红茶的发源的确来自于武夷山。而史料考据,正山小种也确实是最早的红茶。但如何创制出来的故事,总让人觉得不太真诚。相传在明朝中后期,武夷茶农所采摘的茶青没有来得及制作茶叶,第二天已经发酵。为挽回损失,茶农以当地马尾松干柴进行炭焙烘干,并增加了一些特殊工序。

红茶就这样诞生了。

因为正山小种,洋鬼子才把“红茶”念作“黑茶”

是不是觉得有点熟悉?王致和的臭豆腐也有着同样的结构,无心的失误,更好的结果。我还能举出一堆案例有着同样的模型,艇仔粥,泡菜,似乎所有美食的诞生都仿佛是个美丽的意外。这样的神话模型,是人类对反常事物的一种心理保护和说服,隐隐证明了,发酵茶绝非当时审美的正路。

武夷山,桐木关,小种正源。以“正山”为名,也透露出武夷人的高傲。其他仿制的小种,只配称作“外山”,入不得台面。最早的红茶其实也是最特殊的红茶。正山小种有一种独特的制做方法,所谓“烟熏”,也是唯一一种过火的红茶。武夷山的水土实在太适合茶树生长,产出的茶,叶片肥厚,内质丰富,非要过一道火,才能唤起武夷茶的潜能。而在小种之后,也在武夷山诞生了碳焙的乌龙,焙火工艺有着清晰的延续性。

武夷山,桐木关,福建茶商的原产地保护意识,无人能出其右

红茶的分级和品评

正山小种条索黑壮,所以在英语里,红茶才被叫做“Black Tea”。如果是滇红最先发明并出口,英语的红茶估计要改叫“Golden Tea”。不少人第一次喝小种时,都会觉得无比困惑:这么粗的茶索,有什么资格叫做小叶种?

这也正是红茶最可笑的一点。实际上,现今流行的茶叶定级,最早由印度茶园制定实行。日不落帝国强抢了三哥地盘以后,为了缩减成本,以及扩大产量,就在印度试种了红茶。三哥的东西,物美不敢说,价廉是一定的,有点像如今的IT行业。现今,世界最出名的红茶产区之一,大吉岭,正是英国侵略者在印度留下的遗产。

于是,英国人不靠谱的品味——相信煮完茶倒掉水然后吃叶子的故事大家也都听说过——和印度人拙劣的山寨摸索,确定了整个红茶市场的品味。中国在国际上最为著名的红茶是祁门红茶,还保留着迎合英国人口味的特性:不保留整根的条索,制成碎茶。这种诡异的做法,至今让很多国内的功夫茶客摸不到头脑。原因很简单,冲泡法不同。英国人基本上就是瞎煮,碎茶更易出味。国际通行的红茶定级,看到有人喝川宁,就一定要在他面前读十遍FOP吓死他

在绿茶的世界里,芽茶的地位至高无上,这不单和绿茶的特性有关,也是宋时贡饼遗留下的审美。但红茶则完全不是。再向前一步,普洱更加不是。在这一串定级里,按照茶青的位置划分,FOP,所谓花橙白毫,成为了红茶的最高级,也正是印度人自以为是的拙劣照搬。而我们看到的“小种”则是第五片叶,第六片叶则叫做“武夷”,也多少有些“同行死全家”的微妙心理。山寨金骏眉的概念图,武夷茶黑壮,就算是芽茶也不会有这么多金毫

在当时,中国的上层更偏好绿茶,新芽和嫩叶都分拣出来做炒青,留下的大叶才用来做发酵茶。这当然导致出口的红茶条索偏粗。但发酵茶更强调转化,大叶里不便炒青的那些生涩物质,经过发酵以后,就转化成了厚重的风味。芽茶虽然甜度更好,但口感非常单一。现在的上百万一饼的老生普,也恰恰是当年茶厂的低等级茶青,反倒在时光下展现出了茶的丰富和多元。印度人的无聊标准,就在“外国的月亮特别圆”的包装下,反哺了当今中国的价值观。由此,诞生了金骏眉,所谓正山小种的茶芽制成的高端红茶。盲目追捧芽茶,成为了当今红茶市场最大的滥觞。

常常有人说,正山小种有一种风骨。这种风骨来自于小种的传统工艺——烟熏。市场上的小种分为烟小种和无烟小种,而烟小种也就是经过烟熏工艺的小种,才是正山小种区别于其他红茶的关键。

正山小种的特点,条索肥厚乌润,桂圆汤,松烟香。口感甜味出众,但因选用更粗壮的肥叶,后味又显得坚实有力,毫无懈怠,正是所谓风骨的来源。

正山小种皮厚耐热,一般的红茶用90度水温冲泡,但小种一定要100度的沸水。冲泡时,快进快出,久泡易涩。我极度不建议新手去玩正山小种,水深到无法想象,非常容易买到又贵又难喝的西贝货。归根到底,红茶并不是中华茶的高端货色,一万一斤的金骏眉几乎可以有效鉴别人傻钱多的暴发户。最好别去凑这个热闹。

宋元茶吏饮发展及历史介绍


宋代因承唐代,饮茶之风更加普及。宋代梅尧臣《南有嘉茗赋》说:“华夷蛮貊,固日饮而无厌,富贵贫贱,亦时啜无厌不宁”。宋代吴自牧《梦梁录》卷十六“鲞铺”中记载:“盖人家每日不可阙者,柴米油盐酱醋茶”。从宋代开始,茶就真正成为开门“七件事”之一。

宋代饮茶,基本上仍因循唐代的准则,将这—高雅的享受更加发扬光大,这和宋代理学的清谈有一定关系。文人士大夫对茶品、火候、煮法及饮效等津津乐道。宋代茶法中已经不再于茶中添煮薄荷、茱萸、橘皮等物了。当时存在着“茶礼”及“奠茶”两种习俗,这使得茶特别为民间所重视,至今,民间相亲时,还流传着宋代时就已形成的习俗——让女方奉茶给来为男方相亲的亲友。

此时有关茶的著作主要是宋代蔡襄的《茶录》,另外“工书画、通百艺”的宋徽宗也以帝王之尊,亲著《大观茶论》二十篇,虽然它和蔡襄的《茶录》有多雷同,但仍不失为研究茶道的珍贵文献资料。

宋代文人中有很多品茗行家,如欧阳修、苏轼、黄庭坚、司马光等,都著文立说来赞茶。此时关于茶的吟咏可谓藻墨丰富、举之不尽。其中苏东坡与蔡襄“斗茶”,与司马光的“墨茶之辩”更是茶史上的一段佳话,而民间也常以斗茶为乐。

“墨茶之辩”说的是这样一段故事:有一天,司马光问苏东坡:“茶与墨相反,茶欲白(白茶),墨欲黑,茶欲重,墨欲轻,茶欲新,墨欲陈,君何以同爱此二物?”苏东坡脱口而出一句:“奇茶妙墨俱香,公以为然否?”可谓妙人妙语。还有一段关于蔡襄品茶识茶功夫的故事:福建建安能仁寺的和尚制作了8个茶饼,并以雅号“石岩白”命名,其中4个送给了蔡襄,另外4个赠与京城的翰林学士王禹玉。一年之后,蔡襄自福建返回京城造访王禹玉府第,王禹玉以最好的茶招待他,蔡襄品过后很诧异地问道:“此绝似能仁石岩白,公何以得之?”蔡襄真可谓此道中的行家。

此外,宋代时,日本荣西禅师来我国留学,总结出了“吃茶养生法”,日本的茶经自此诞生,日本的茶道开始发扬广大,到了江户时代形成了无数流派,并且融人到了日本人的精神中,并和宗教与礼教相结合发展出了“日本茶道”。

宋朝带给“茶文化”最大的影响,应是把“茶”的范围扩大到了四大汗国空前广大领域中。当时,蒙古人的势力范围北抵北冰洋,西达西亚以及地中海以东之地。虽然并无元代茶事的史料记载,但在元曲之中却可见“坐烧丹忘记春秋……淡饭一杯茶去”之类的语句,可见茶在当时寄托了隐逸之情,其普遍性已达到和酒、饭并列的程度。

茶名来源介绍


茶名考

茶在作物学上是特用作物,为嗜好品类,在植物学上是种子植物,为常绿灌木。

唐代陆羽《茶经》曾说:“其字或从草,或从木,或草木并。其名茶。”农本草云:“苦茶”。又据《神农本草》曰:“一名茶,一名选,一名游,冬生盆州谷道旁,凌冬不死,三月三日采干。”可见茶字在古书上的称谓及意义不同,为便于考察,列举如下:

(1)诗经国风、邶有《谷风》一篇,其中有句:“谁谓荼苦,其甘如荠”。

“荼”就是现在的茶,古人叫做苦菜。《康熙字典》云:“世谓古之荼,即今之茶,不知茶有数种,惟荼,苦茶之茶,即今之茶。”可知:古代“荼”字为“茶”字的借用字。

(2)茶的另一借用字,《尔雅》云:“生,可作羹饮,今呼早茶为茶,晚茶为茗,蜀人称苦茶。”意即茶分早茶与晚茶,晚茶为“茗”:这种记载,据史学家的意见,认为是最可靠的记录,也是较合理的说法。

(3)汉代杨雄曾说:“蜀西南人谓茶曰,蜀人饮茶最早,字为茶之俗名。”

(4)茗为古代茶的另一名称。《晏子春秋》云:“婴相齐景公时,食之粟这饮,灸三弋、五卵、茗菜而已。”可见在公元五百年前,“茗”就有作为汤食用的例子。《桐群采叶录》:“西阳、武昌、庆江、晋陵,如茗,皆东人作清茗。茗有饽,饮之宜人。凡可饮之物,皆多取其叶”南宋鲍令辉《香茗赋》颂:“茶为芒茗”。所以,至今多沿用“茗”字代“茶”。

(5)水厄唐・温庭筠《采延录》:“晋时蒙好茶,人过车饮之,士大夫甚以为苦,每欲饮,蒙必云:‘今日有厄’”。洛阳《伽蓝记》载:“魏彭城王勰见刘镐慕王肃,专习茗饮,谓镐曰:‘卿好苍头水厄,不好王侯八珍,如海上有逐臭之夫,里内有效颦之妇,以卿言之,即是也。’”可知在南北朝时,“水厄”二字已成为“茶”的代用语。

(6)丰富庆世南北堂书抄引《斐洲南海记》云:“西平出丰富,茗之别名。叶大而味涩,南人以为饮。”《辞源》:“丰富系本名,叶大,味苦涩,似茗而非,南越茶难致,煎此代饮。”在这里,“丰富”或为茶的别称,或是茶的代用饮料,不一而是。

(7)苦菜《诗经》:“堇茶如饴,皆苦菜也。”许慎《说文》:“茶,苦菜也。”梁代陶弘景以茶作苦菜。唐・颜师古《匡谬正俗・苦菜篇》:“神农本草经中,苦菜名茶草,治疗疾病,功效极多,陶弘景误当为茗,茗岂有此效乎?”从此以后才知道茶与苦菜是两种东西。

由上面知道,茶的称谓很多,不是专指茶树上的茶。到了唐代陆羽的《茶经》问世,将数种不同意义的“荼”减去一划,成为含一种意义的“茶”字。所以自中唐以后,一般学者因受陆羽的影响,逐渐将“荼”改写为“茶”了。

茶歌的来源


茶歌和茶舞是由茶叶生产、饮用这一主体文化派生出来的一种茶叶文化现象。

从现存的茶史资料来说,茶叶成为歌咏的内容,最早见于西晋的孙楚《出歌》,其称姜桂茶出巴蜀,这里说的茶就是指茶。从皮日休的《茶中杂咏序》昔晋杜育有赋,季疵有茶歌的记述,得知的最早茶歌是陆羽茶歌,但可惜的是这首茶歌早已散佚。

在我国古时,如《尔雅》所说:声比于琴瑟日歌;《韩诗章句》称:有章曲日歌,认为诗词只要配以章曲,声之如琴瑟,则其诗也亦歌了。至宋代,王观国《学林》、王十朋《会稽风俗赋》等作品中,就称卢仝茶歌或卢仝谢孟谏议茶歌了,这表明至少在宋代,这首诗就配以章曲、器乐而唱了。宋代由茶叶诗词而传为茶歌的情况较多,如熊蕃在十首《御苑采茶歌》的序文中称:先朝漕司封修睦,自号退士,曾作《御苑茶歌》十首,传在人口。蕃谨抚故事,亦赋十首献漕使。这里所谓的传在人口就是歌唱在人民中间。

茶歌的另一种来源是由谣而歌,民谣经文人的整理配曲再返回民间。如明清时杭州富阳一带流传的《贡茶鲥鱼歌》。这首歌是正德九年(公元1514年)按察佥事韩邦奇根据《富阳谣》改编为歌的。其歌词曰:富阳山之茶,富阳江之鱼,茶香破我家,鱼肥卖我儿。采茶妇,捕鱼夫,官府拷掠无完肤,皇天本圣仁,此地一何辜?鱼兮不出别县,茶兮不出别都,富阳山何日摧?富阳江何日枯?山摧茶已死,江枯鱼亦无,山不摧江不枯,吾民何以苏?!歌词通过一连串的问句,唱出了富阳地区采办贡茶和捕捉贡鱼,百姓遭受的侵扰和痛苦。

茶歌的再一个来源是由茶农和茶工自己创作的民歌和山歌。如清代流传在江西每年到武夷山采制茶叶的劳工中的歌。此外除了江西、福建外,其它的如浙江、湖南、湖北。四川各省的方志中,也都有不少记载,这些茶歌,开始末形成统一的曲调,后来孕育产生了专门的采茶歌,以至使采茶调和山歌、盘歌、五更调、川江号子等并列发展为我国南方的一种传统民歌形式。

世界名国的茶名读音由来


如今世界名国的茶名读音,都是从中国直接或间接传去。可分两大体系:一是,普通话语音:茶——“CHA”,一是退音——“TEY”方言语音,即原於福建厦门地方语言,两种语音在对外传播时间上,有先有后,先为“茶”音,后为“退”音。“CHA”音首先传往中国的四邻,如东邻日本,直接使用汉字“茶”,读音CHA,西邻古波斯语:“CHA”,随后而演变成阿拉伯语音“SHAI”(茶叶),土耳其语“CHAY”,葡萄牙语:“CHA”,北邻俄语:“CHAI”(茶叶),南邻印度、斯里兰卡、巴基斯坦、孟加拉的僧伽罗语也叫“CHA”。

传往国外,时间在中国明末清初,西方远洋船队东来贸易的初始时候,因之都是远洋国家使用。其缘起是,公元1664年英国东印度公司在中国沿海称茶为“退”音,开始拼写成英语“TEE”,拉丁文释成“THEE”,后来英语拼成“TEA”从此以后,便成为英语世界各国通名茶名和语言。至於法语系叫“THE”,德语系叫“TEE”,西班牙语系叫“TE”,都是由厦门的“退”音,和英语的传音演变而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