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传承与创新

发布时间 : 2019-11-28
传承演绎白茶价格 黑茶历史 浙江红茶历史

传承演绎白茶价格。

我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下面是茶经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历史传承与创新”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各位茶友们了解“历史传承与创新”相关知识!

茶文化传承与创新意义深远

对于中国茶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海峡两岸茶文化研究会会长张家坤认为意义深远。他告诉记者,茶叶的发现、使用、加工最早都是在中国。最初,茶叶是用来吃的,用盐蘸着吃,所以有“吃茶”一说。随着茶叶被晒干并保存起来,后来就有了发酵技术,这一技术的逐步发展,使得茶叶加工技术越来越深奥,如今已成为专门的学问,“特别是福建乌龙茶,它的发酵技术是所有茶叶中最复杂、最难掌握的一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非遗”目录中就有茶叶加工技术,而武夷岩茶传统手工制作技艺、安溪铁观音制作技术早已列入中国国家级“非遗”项目。

张家坤称,过去只是单纯地“吃茶”,但后来人们发现茶有药用功效,日本甚至将茶称之为“万寿之药”,药性的发掘让茶的功用得到拓展。而随着文人、僧侣、商人等各界人士的介入,茶叶如今不光是生活品了,也不光是药品了,而是一种文化品。以前说“喝茶”或“吃茶”,而现在更多称为“品茶”,茶文化得到进一步升华,它其实承载着多种文化的内涵。

中国茶文化从春秋时期薪火相传至今,张家坤认为,茶叶作为一个文化产品,它甚至还能影响、改变一个国家的传统。“众所周知,英国讲究‘绅士风度’。而所谓的‘绅士风度’就是由喝红茶培养起来的。英国BBC电视台曾作过一次调查,让民众在包括‘英女王’、‘大笨钟’在列的20多种选项中,挑选最能代表英国文化的事物,结果‘红茶’以高票当选。在英国人的心目中,他们国家的文化以‘红茶文化’为代表。而其实,英国红茶最初的来源就是福建武夷山的正山小种,这都是有史可查的。传承我们的传统文化,包括茶文化,散发我们文化的魅力,让更多的人理解并爱上中国文化,这是值得骄傲的事。”

张家坤称,有外国学者将中国茶叶称为“中国人继四大发明之后,对世界的第五大贡献”,这脱离不开我们对茶叶传统的传承与创新。“中国在茶叶加工技术方面、茶业发展方面,目前还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要从传统茶业向现代茶业转型升级,中国茶企就必须在资源创新、产品创新、流通创新、服务创新等多层面上多下功夫。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也生产一方的茶叶,像中国这么多的茶叶品种,这么深的茶文化研究,今后对人类生活能产生的积极作用,还远远没有发挥出来。譬如,在对抗现代的一些‘富贵病’,在降血脂、降胆固醇等方面,我认为茶叶是一种必不可少的、最佳的饮料。对于我们的茶叶生产者、加工者以及茶业参与者来说,现在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历史时期,如何使我们创新的步子能赶上茶业发展的步伐,值得大家深思,也激励我们共同去努力。”

他还表示:“来到五店市我备感亲切,这里保留的古厝是我在小时候就见到过的,这种回忆难以磨灭。古厝也是文化的载体,保护这些古厝同样也是在传承闽南的传统文化,能激发闽南人对故土的认同感,对后代影响深远。”

cy316.com延伸阅读

李群:浅谈宜兴紫砂传承与创新


紫砂作为富有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的文化艺术,自明代发展成熟以来,已经有600多年历史,其工艺价值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自明代正德吴颐山书童学壶偶得“供春”以来,几百年紫砂史造就出一大批精于此道的紫砂艺术大师,时大彬、陈鸣远、范大生、顾景舟等,都为中国紫砂艺术发展留下了精彩的一页。今天的紫砂艺术发展更是如火如荼,人才辈出,正把中国这一传统艺术推向一个巅峰。我认为,紫砂和其它艺术一样,既要师法古人,师法传统,师法自然,在遵守传统工艺中,推陈出新,更上层楼。

首先独特的资源稀有性决定了紫砂的收藏价值。紫砂的传承与发展具有高度的集中性,虽然具有几百年历史,但从全国乃至世界目前还没有任何一个地方存在与宜兴紫砂艺术相同的工艺体系,这与宜兴特有的紫砂泥是分不开的。因为紫砂原料产于宜兴的丁山一带,它是一种含铁量大的黏土--石英--云母系材料,分为紫泥,绿泥和红泥三种。而这种泥具有独特的团粒结构和双重气孔结构,制成器皿既透气又保温,更具保健功能。同时紫砂泥的处理和配比也有严格要求的,而且自古便有“取用配合,各有心法,秘不相授”之说。随着紫砂艺术的快速发展,从业人数的不断增加,紫砂泥越来越成为稀有之物。所以,一把紫砂壶的好坏,其自身的泥料起到决定性作用。

其次是独特的制作工艺决定其艺术价值。手工紫砂制作工艺已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从手工打泥片、裁身筒、上底、钮、把、流等一整套工序,它因艺术家个人风格、手法、情趣等不同,制作的紫砂壶造型、工艺等也各不相同,正是“千奇万状信手出”和“方非一式,圆不一相”。这一点在所有民间手工艺上,它可堪称典范。而且紫砂的烧成工艺也不同其它陶器,它的窑温由坯料泥性和所需陶色而决定,并且不同的泥性烧制后色彩和收缩程度变化也各不相同,这方面现代科学技术虽然发达,但其效果是远非能比的。

三是独特的人文特征决定其艺术价值。手工紫砂自宋元诞生到明时的成熟。历代制陶人立足自然,立足生活,不断在继承中创新,广收优取,精益求精。从造型、装饰、寓意等方面不断拓宽紫砂艺术生存空间和艺术表现力;从诗、书、画、印、雕、刻、塑等方面扩大紫砂艺术生命力,在实用化,人文化,审美化,艺术化等多方面增加作品内涵。所以,自古以来,紫砂艺术大师人才辈出;赞美紫砂艺术的文人雅士,名句佳联,层出不穷。自然之灵融与人之性情,便成为艺术结晶:温润如君子,豪迈如丈夫,风流如词客,丽贤如佳人,廉洁如高士,脱尘如衲子....。.可用可赏,可品可玩,可寓可想。

另外,独特的民族风格决定其特殊价值。中国古代陶瓷工艺就称冠于世界。紫砂艺术富含中国民族文化特色,它已经成为促进不同国家、民族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近年来,东南亚、欧洲等多个国家艺术馆、博物馆对宜兴紫砂收藏都情有独钟,很多紫砂艺术作品还被作为国礼赠送给外国政要。使紫砂艺术这一独特的文化精神和民族智慧在世界文化艺术方面起到特殊的民族价值、精神价值、艺术价值、交流价值。

二,宜兴紫砂的文化特质

作为一种民族传统工艺和文化遗产,紫砂是一门生活的艺术,它是文人艺术和手工艺术的结合,需要我们研究、发掘、弘扬。

紫砂的文化特质,包含着自然之美和人文之美的和谐结合,这种和谐与互动,既要表现出自然材质的外形和本质之美,如全部手工制作,不施色釉,让人在淳朴中享受人与自然的亲近和互动,同时还要通过艺术家的表现手法,开拓挖掘紫砂艺术文化内涵,使自然材料经过艺术加工变得实用化,艺术化,人文化,审美化。

首先是材质美。紫砂泥又叫紫砂矿,雅称“富贵土”,俗称“天青泥”、“红棕泥”、“底槽清泥”、“大红泥”等,它深藏于宜兴黄龙山岩层下数百米,在“甲泥”矿层之间。清吴梅鼎在《阳羡茗壶赋》中曰:“紫而不姹,红而不嫣,黄而不娇,黑而不墨”,表达出宜兴紫砂泥的材质之美。

其次是工艺结构美。美好的结构,精湛的制作技巧和优良的使用功能。所谓形象结构,是指壶的嘴、扳、盖、纽、脚,应与壶身整体比例协调。精湛的技艺,是评审壶艺优劣的准则。优良的实用功能,是指容积和重量的恰当,壶扳的便于执握,壶的周圆和缝,壶嘴的出水流畅。同时要考虑质地和图案的和谐。紫砂壶如果抽象地讲紫砂壶艺的审美,可以总结为形、神、气、态这四个要素。

形,即形式的美,是指作品的外轮廓,也就是具象的面相;神即神韵,一种能令人意会体验出精神美的韵味;气,即气质,壶艺所内涵的本质的美;

态,即形态,作品的高、低、肥、瘦、刚、柔、方、圆的各种姿态。从这几个方面贯通一气,才是一件真正的完美的好作品。但这里又要区分理和趣两个方面。若壶艺爱好者偏于理,斤斤计较于壶的容积的宜大宜小,嘴的宜曲宜直,盖的宜昂宜平,身段的或高或矮,侧重于从沏茶名饮的方面为出发点,那就只知理而无趣。一种艺术的欣赏应该在理亦在趣。一件作品不管它是大是小,壶嘴是曲是直,盖子是昂是平,形制是高是矮,都在乎有趣,趣才能产生情感,怡养心灵,百玩不厌。所以观赏一件新的造型,应该在领悟倒美的本质以后才能加以评点。从这样的审美态度做出发点,才能赢得爱好砂艺者的共鸣。当然,作为一件实用工艺美术品,它的适用性也非常重要的,使用上的舒服感可以愉悦身心,引起和谐的兴致。因此,也就是依据饮茶的习惯、风俗,有选择的考虑壶体的容量,壶嘴的出水流畅,壶把的端拿省力舒适等等。这些都是必须做具体范围的内容考虑的。

三是内涵美。紫砂壶吸纳了大量的传统文化精华,在雅俗共赏中把人推向了崇高的艺术境界。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国际文化交流的推广,宜兴紫砂发展更是如日中天。紫砂艺术的发展,对传统工艺保护,提升经济价值,增强传统工艺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竞争力都有重要意义。作为新一代的紫砂人,我们要吸取生活源头活水,融入自然怀抱,善于汇集传统和创新的艺术,精于思考传统精神和时代审美需求,力争在传统和自然之上营造出的一种全新的精神产品,在引人神往中渐入佳境。

三,紫砂壶的鉴赏

当今,鉴定宜兴紫砂壶优劣的标准归纳起来,可以用五个字来概括:“泥、形、工、款、功”。前四个字属艺术标准,后一字为功用标准,分述如下:一是“泥”:紫砂壶得名于世,固然与它的制作分不开,但根本的原因,是其制作原材料紫砂泥的优越。近代许多陶瓷专著分析紫砂原材料时,均说起其为含有氧化铁的成份,其实含有氧化铁的泥,全国各地不知有多少,但别处就产生不了紫砂,只能有紫泥,这说明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含有氧化铁,而在紫砂的“砂”。根据现代科学的分析,紫砂泥的分子结构确有与其它泥不同的地方,就是同样的紫砂泥,其结构也不尽相同,有着细微的差别。这样,由于原材料不同,带来功能效用及给人的官能感受也就不尽相同。功能效用好的则质优,不然则质差;官能感受好的则质优,反之则质差。所以评价一把紫砂壶的优劣,首先是泥的优劣。泥色的变化,只给人带来视觉观感的不同,与功用、手感无济。而紫砂壶是实用功紫砂壶能很强的艺术品,尤其由于使用的习惯,紫砂壶需要不断摸索,让手感舒服,达到心理愉悦的目的。所以紫砂质表的感觉比泥色更重要。紫砂与其它陶泥相比,一个显著的特点即是手感不同。一个熟悉紫砂的人,闭着眼睛也能区别紫砂与非紫砂,这就是摸非紫砂的物件,就如膜玻璃质器物--粘手,而摸紫砂物件就如摸豆沙--细而不腻,十分舒服。所以评价一把紫砂壶,壶质表的手感是十分重要的内容。近年来时行的铺砂壶,正是强调这种质表手感的产物。

二是“形”:紫砂壶之形,是存世各类器皿中最丰富的了,素有“方非一式,圆不一相”之赞誉。如何评价这些造型,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因为艺术的社会功能即是满足人们的心理需要,既然有各种各样的心理需要;大度的爱大度,清秀的爱清秀,古拙的爱古拙,喜玩的爱趣味,人各有爱,不能强求。从笔者角度出发,认为古拙为最佳,大度其次之,清秀再次之,趣味又次之。道理何在?因为紫砂壶属整个茶文化的组成部分,所以它追求的意境,应是茶道所追求的意境是:“淡泊和平,超世脱俗”,而古拙正与这种气氛最为融洽,所以古拙为最佳。许多制壶艺人,都明白这个道理,就去模仿古拙,结果是“东施效颦”,反而把自己的可爱之处丢掉了。要知道,艺术品乃是作者心境之表露,修养之结果,不是其他所能替代得了的。所以,大可不必模仿。历史上遗留下来许多传统造型的紫砂壶,例如石桃、井栏、僧帽、掇球、茄段、孤菱、梅椿、仿古等等,乃是经过年代的冲刷,遗留下的仅存的优秀作品,拿今天的眼光看,仍然在闪烁发光。现在许多艺人在临摹,也是一人一个样,各不相同。譬如石桃壶,据不完全统计,就有一百多种,原因就是古今的艺人们,都把自己的审美情趣融进去了他们的作品之中。说起“形”,人们常把它与紫砂壶艺的流派相并提,认为紫砂壶流派分“筋囊”、“花货”、“光货”等,其实,这是极无分析的办法。道理很简单,就如戏剧表演家的流派分类,不能以他演什么戏而定,而应以他在戏剧表演中追求趣味。艺术家在他们的艺术生涯中,一旦艺术成熟,必然形成他的个人风格,几个相差无几的个人风格凑在一起,就成了流派。艺术讲究的是感觉。一把紫砂壶造型的优劣,全凭个人的感觉,作壶的讲“等样”、“等势”就是造型学讲的“均衡”。讲许多的高深的理论,很可能越讲越讲不清。不是有句俗语:“只可意会,不能言传”吗?艺术上的感觉,全靠心声的共鸣,心灵的理解,即所谓“心有灵犀一点通”。

三是“工”:中国艺术有很多相通的地方,例如京剧的舞蹈动作,与国画的大写意,是属于豪放之列;京剧唱段与国画工笔,则属于严谨之列;而紫砂壶成型技法,乃与京剧唱段、国画工笔技法,有着同工异曲之妙,也是十分严谨的。点、线、面,是构成紫砂壶形体的基本元素,在紫砂壶成型过程中,必须交待的清清楚楚,犹如工笔绘画一样,起笔落笔、转弯曲折、抑扬顿挫,都必须交待清楚。面须光则光,须毛则毛;线,须直则直,须曲则曲;点,须方则方,须圆则圆,都不能有半点含糊。否则,就不能算是一把好壶。按照紫砂壶成型工艺的特殊要求来说,壶嘴与壶把要绝对在一直线上,并且分量要均衡;壶口与壶盖结合要严紧。这也是“工”的要求。

四是“款”:款即壶的款识。鉴赏紫砂壶款的意思有两层:一层意思是鉴别壶的作者是谁,或题诗镌铭的作者是谁。另一层意思是欣赏题词的内容、镌刻的书画、还有印款(金石篆刻)。紫砂壶的装饰艺术是中国传统艺术的一部分,它具有中国传统艺术“诗、书、画、印”四为一体的显著特点。所以,一把紫砂壶可看的地方除泥色、造型、制作工夫以外,还有文学、书法、绘画、金石诸多方面,能给赏壶人带来更多美的享受。历来,紫砂壶是按人定价,名家名壶身价百倍。在商品社会尤其显得突出。这样市场上就容易出现许多模仿名家制作,伪造的赝品屡见不鲜,选购名壶尤其需要小心。

五是“功”:所谓"功"是指壶的功能美。近年来,紫砂壶新品层出不穷,如群星璀璨,目不暇接。制壶人讲究造型的形式美,而往往忽视功能美的现象,随处可见。尤其是有些制壶人自己不饮茶,所以对饮茶习惯知之甚少,这也直接影响了紫砂壶功能的发挥,有的壶甚至会出现"中看不中用的情况。其实,紫砂壶与别的艺术品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它是实用性很强的艺术品,它的“艺”全在“用”中“品”,如果失去“用”的意义,“艺”亦不复存在。所以,千万不能忽视壶的功能美。

四,发展宜兴紫砂要把握好四个关键

1,艺术与修养。艺术的创作方法是人们用艺术的方式认识生活,了解自然,感悟生命,解读社会,体现自我,这于艺术家社会实践和品德修养是分不开的。就紫砂艺术而言,如何把生活中所见所闻用想象和借助想象加以形象化,把制作者的思想融入壶中,这就要靠艺术家有一定的才气、胆略、知识,力量。

2,艺术风格。艺术的风格,是作品达到较高艺术水准的标志,也是一个艺术家创造个性成熟的标志。风格有时代风格,民族风格之分,也有流派风格、个性风格之别。从哲学的意义上说,没有个性,就无所谓共性。紫砂艺术已有几百年历史,它随着社会发展,已从单一的实用发展到欣赏,从形、意、趣到雕、刻、镂,书、画、印等多种艺术的包容,可谓壶小乾坤大,一茗融天下。一名紫砂艺人要真正完成从“工艺”到“艺术”的升华,是要经得起岁月的淘洗而历久弥新的,要熔铸其独特的审美取向和艺术旨趣的;这样的紫砂壶才有生命力,才能融下鉴赏者的心。

3,传承与创新。紫砂艺术只有不断创新,才会有不落窠臼的独特风格的形成。在文化创意、理念更新的今天,紫砂艺术更要强调“设计元素”的融合,要师古不泥古,兼收并蓄,着力创新,追求创意的巧妙、风格的独特,以广阔的视野,包容的胸怀去合理取舍,融会贯通,别开生面,自成风格。而风格的形成,饱含了紫砂艺人对紫砂文化的深入理解;对人文传统的全面通晓;对社会人生的充分领悟;对自然生活的美好追求,这些是赋予艺术生命及内涵的基本要素。所以,我们要不断地审视自己,提升自己,才能够开发出艺术智慧,才能看到“美”之真谛,才能把对艺术风格问题的认识上升到理性的高度。

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只有创新才能发展。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人们对精神领域的需求越来越高,从表面到内涵,从物质到精神,是人类进化的必然趋势,传统紫砂“方非一式,圆不一相”的现状,其生命力和社会的辐射力是有限的,只有靠社会上的能人志士的参与和艺人们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才能使其紫砂陶文化源远流长,越发光彩。

李群,男,生于1966年11月7日,中国民主建国会会员,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制壶师从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李昌鸿先生,陶刻师从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徐秀堂先生,多件作品多次获得国家级大奖,多篇论文发表于省级,国家级刊物,是当今紫砂行业中青年的代表人物。

释放文化潜力 茶馆经营的传承与创新


“秦人取蜀,始知茗饮之事”(顾炎武《日知录》),经唐代“城市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封演《封氏闻见记》),从茶叶到茶铺,经过漫长的岁月,最终演变成茶寮、茶坊、茶肆、茶园、茶楼、茶馆、茶室、茶艺馆,乃至发展到现代的茶文化会馆、茶会所等等。

如今,但凡开茶馆之初,我们首先要考虑的是茶馆的建筑装饰结构、所处商圈位置和交通状况、同业经营者情况、政策环境、投资预算和效益分析等问题,但我认为,这些外在因素不是茶馆经营成败的关键,而内在的经营理念和定位才是茶馆经营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当今茶馆经营类型通常可分文化型、商业型、特色型和混合型。在这四个类型中,现代茶馆、茶楼不断经历着开张与倒闭的阵痛过程,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至今循环不断。一边是茶馆经营难以维系,一边是砸下大笔资金装饰茶馆,构成一幅当下中国茶馆经营的复杂图像。“中国茶馆能可持续发展吗?”常常有人这样问我。仅仅以清茶馆作为主营的茶馆到底在全国要占多大比重?而各种类型的茶馆,当其茶类经营比重逐年下降的情况下,还是否能称得上为真正意义上的茶馆?对此,目前在中国茶文化界的务实派与质疑派仍在各执一词。

在中国千万家茶馆中,经营利润持平抑或是达到不亏损的占大多数,而像北京老舍茶馆、上海湖心亭茶馆、杭州湖畔居茶楼等有较为可观利润可言的只在少数,与业主当初开茶馆的预期愿望明显存在差异。预期目标太高,得到回报太少,于是就会出现一家家茶馆关闭;可是再看看一些经营利润回报率较好的茶馆门前客流不断,于是又出现了一家家茶馆不断地开张。实际上,开茶馆要讲究一种地域文化、环境和地理位置,以及创新思维。当我们逆向思维,假如老舍茶馆远离北京,离开了京味文化和前门大碗茶的历史情思,还是老舍茶馆吗?假如湖心亭茶馆离开了豫园、离开了城隍庙、离开了九曲桥,还是湖心亭吗?假如湖畔居茶楼离开了西湖十景,离开了雷峰夕照、苏堤春晓、三潭印月的映照,还称其为湖畔居吗?由此可见,茶馆以地域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经营项目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其实并未否认茶馆经营功能的消费期待,与酒吧、咖啡吧相比,茶馆数量同样存在差距。只不过,业内专家不忘提醒茶馆业主注意经营项目积极信号,即“茶馆经营总体稳定”。喝茶人正在逐年提高,至少不会比过去更差。反之,消费群体则偏重于茶馆有待改进的一面,也就是茶馆的创新经营。那么,茶馆如何通过自身潜力来挖掘自身经营“金矿”,突破茶馆经营“瓶颈”呢?我想从以下四个方面剖析。

茶馆经营仍在“爬坡”,积极创新不松“油门”

——探究中国茶馆经营不确定的根源

探讨茶馆的多种经营问题始终是茶馆行业所关注特性。譬如把棋牌融进茶馆经营,这是值得思考的问题。成都是“中国茶楼之都”,据初步统计,直接经营的茶馆有二万多家,创下中国城市经营茶馆之最。但对外界印象而言,成都茶馆似乎与“麻将”画上了等号,当然,全国其它城市同样也有类似这种情况。但我以为,成都大多茶馆多以棋牌休闲为主,作为全民健身活动之一的“麻将”有其一定的市场,民情、民风、民俗所至,也就成为成都茶馆经营的主流。但是,当我们平心静气地想一想,中国茶馆是否可能变成“麻将”的代名词,或者出现“足疗”、“卡拉OK”变得离茶太远的更糟局面呢?

有许多茶馆、茶楼、茶艺馆等,看似“茶”字在先,实际上许多已出现无茶可言的局面,起初由点茶为主,餐饮为辅,由于经营利润获取太慢,逐步转变成点餐为主,饮茶为辅。其70﹪以上利润来自于餐饮、酒水、饮料,这类茶馆与专业性“以茶入肴”的茶宴、茶餐有着本质区别。然而,在这个问题上,同样不可忽略的是茶馆如何进行多种经营期待的变化。

茶馆在多种经营方面应该讲究“君臣佐使”的主次经营模式,经营项目犹如君主、臣僚、僚佐、使者四种人分别起着不同的作用。《神农本草经》中以“君臣佐使”表述上、中、下的药方配置关系中各味药的不同作用,如今“君臣佐使”出现在“香道”和“香艺”的香方上,则用在调和香料上的“主料”与多种“辅料”关系的方法论。拿到茶馆经营上论之,茶或茶文化应该是茶馆经营的的“上药”,为“君”,是茶馆经营的“立命”之本,所谓“主养命”;而与之相合的精英文化乃为“中药”,为“臣”,是茶馆经营的辅助方式,此得修身养性之趣;其它文化项目则为“下药”,为“佐使”,茶馆经营,尤其在文化项目经营选择上应该讲究主次关联。

人们对茶馆现实的观感与评价,总是与消费者心理期待紧密相连,当茶馆经营酒类、经营餐饮、经营麻将、经营足疗的消费期待值很高的时候怎么办?还叫不叫茶馆?为了茶馆生计,原来难以忍受的项目却变得可以忍受的缺憾,经营内容的改善也觉得是理所当然了。从这个角度看,茶文化界不断对茶馆这类经营项目口诛笔伐,可以视为社会进步的表现,即更多的人认为,我们中国茶馆已经到了较高发展水平,理应讲究品茶、讲究雅致。茶文化就是茶文化,否则就不能被人接受。这听起来多少有点曲高和寡的事情,实际上也是中国茶文化界孜孜以求的目标。

事实上,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文化中精英文化处在一个复兴时期,人们对于茶馆多种经营方面,尤其是对传统文化的诉求,都在水涨船高,但问题的关键是,拿什么样的传统文化项目结合本地域的消费需求呢?

需要指出的是,在中国茶文化复兴时期或刚刚兴起时的茶艺馆一直凭借“茶艺”的魅力来吸引消费,才取得今天的成就。但当人们把从茶艺馆学到的“茶艺”纷纷带回了公司和家庭时,发展到了今天的茶艺馆,业主们必须回过头来,细致修补各种各样的茶馆在发展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与矛盾,以及茶馆发展过程中无暇顾及的问题。许多茶艺馆的业主,当茶艺文化审美疲劳来袭时,往往会拉动对传统文化审美敬畏的失却,继而对过去那种诱惑的想法归咎于一种热情冲动,乃至最终所谓的茶艺馆“艺”不起来。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英文化”是茶馆经营中取之不竭的宝藏,虽然目前有许多茶馆在经营的窘境中不断“爬坡”,甚至经营很吃力,所以,茶馆“创新经营”已然迫在眉睫,到了该踩“油门”向前迈步的时候了。

一个扫射了无用的子弹,一个打了关键的几枪

——寻求茶馆经营的变革与转型

如今的茶馆,除了茶叶本身经营以外,还包括餐饮、书画、雅石、紫砂、香艺、文艺演出、旅游等文化品位高雅项目,主题定位明确。而与此同时,它也需要面对茶馆发展起来后高消费期待值,这是中国茶馆面对的难题所在。它凸显出茶馆业主的治理能力需要快马加鞭,赶上日益增长的文化消费水平与消费期待。

茶馆业主有时会出现浮躁情绪,人们对各种各样问题抱怨:现在光做茶叶要赔本,光做文化也赔本,由于地域和文化习俗的不同,而在长江中下游一带的自助式茶馆经营模式又不适合北方和南方消费模式,而所谓的茶艺馆仅靠“茶艺表演”这块牌子也不能维系生计,不像过去经营顺当了,茶馆似乎到了“抽刀断水水更流”的经营窘境,业主也似乎到了“衣带渐宽终不悔,为茶消得人憔悴”的尴尬,公平地说,这是假象,只不过,面对当前的消费者,我们再谈大跨度的今昔之比也意义有限,现实是人们的要求已经变化,时代也回不去了。茶馆业主对自己的要求,是否与消费者同步,也就是说,茶馆经营项目与消费期待配套了吗?这才是重要的问题。

这几年一哄而起的什么“杭派茶楼”、“粤派茶楼”、“京派茶楼”、“苏式茶楼”以及“自助式茶馆”,“棋牌式茶馆”,“保健式茶馆”,“餐饮式茶馆”,“景观式茶馆”,“古典式茶馆”,“西洋式茶馆”等等,使人眼花缭乱。经营者的原本动机大概总是想以此弄出个“名堂”来,其实到头来,没有丝毫的创新经营可言。尤其是那些附庸风雅、不伦不类、非今非古的茶馆,名头搞得很响,不去喝这一杯茶有些遗憾,去喝了这杯茶又着实遗憾;还有一些茶馆不管南北地方消费主流,完全“拷贝”照搬设计风格和经营模式,一旦运作下来,却发现“水土不服”,本地消费者并不需要茶馆里出现这类“集大成”的经营模式。于是,改头换面,另起炉灶,又玩出了另类像“监狱茶馆”经营模式,结果是,茶馆的生意真的很难做,不得不关门歇业。我把这种现象叫做“扫射了无用的子弹”。没有把有限的“子弹”射准,实际上就是你的资金投入——你的“子弹”离开了经营的“靶心”。

而有的茶馆由于定位准确,在茶馆转型过程中找准消费者的需求,在关键的“部位”上打了迎合市场的关键“几枪”,并且稳中求进、求精,使自己的“茶”与当下的消费需求配套。由于茶馆与消费者的期待对路,最终让不喝茶的人群也终于喜欢了茶,继而对茶文化产生了兴趣,并渐入佳境。这样的案例有许多,是否对每个茶馆可行,但起码可以给人不少启示。

如,杭州有一家“你我茶燕”茶馆,既有杭派茶馆的经营风格,又有自己的经营特色。若说“特色”,我看有三:一是“名气”,“你我茶燕”是杭州人最愿意去的消费场所之一(据杭州有关媒体调查杭州人最喜欢去的休闲场所数据显示,“你我茶燕”排在第五位);二是“优秀”,“你我茶燕”可以上门为顾客泡茶的服务堪称国内茶馆业一绝;三是“特色”,“你我茶燕”利用白领佳丽们对健康、对营养、对丽质的崇尚,把燕窝这样高档的营养美容食品引进到茶馆,写出一篇“特”字文章。仅此一项经营项目,就要为点心师的年薪付出10万,这在其它茶馆尚不多见,我看就不能说不可以启发他人的头脑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你我茶燕”就是为了营造“你是春天一片叶,我是西湖半泓水。茶香盈盈邀陌客,燕喃声声不思归”的经营氛围,也是茶馆在寻求茶馆经营的变革与转型中打了“名”、“优”、“特”这关键的“三枪”。

茶馆经营要变革就要有创新。所谓茶馆创新经营是围绕在弘扬茶文化的基本方针下与其它文化,尤其是传统文化进行“嫁接”,进行融合,进行合作。在一杯茶的作用之下,实现传统文化的伟大复兴,只有这样,茶文化也能得到一个很好的发展。

文化经营为茶馆经营“培土”

——创新与茶馆的可持续发展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认为,去茶楼喝茶已经不是为喝茶而喝茶,茶馆只是一个文化平台,茶叶只是一个载体,茶叶本身已然变得不重要(除专业性清茶馆外),而是你的文化经营在为茶馆经营“培土”,茶馆给消费者带来传统文化或现代文化的消费体验,以及文化品位,这已经变成茶馆今后经营的重点。北京老舍茶馆就是最具典型的成功案例。但它也经历着“一年大赔,二年中赔,三年小赔”创办初期的阵痛,在不断创新经营和“换血”中才发展到今天综合性经营的格局,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被誉为京味文化的一张名片。老舍茶馆在发展中形成了“书茶馆”、“清茶馆”、“餐茶馆”、“大茶馆”、“野茶馆”、“清音桌茶馆”等六大老北京茶馆于一体的文化积淀,所以它既有文化型茶馆的特点、也有商业型茶馆的模式、更有特色型茶馆风范,还有混合型茶馆的大成。茶与多元文化内涵的结合,并以优雅的表现形式展现出来,使消费者对自己所钟爱的传统文化起到日久生情的作用,同时,茶馆在培育消费群体中获得市场效应。

由于老舍茶馆所具有的京味文化特点浓厚,跨地域“复制”经营尚有难度,但这种文化经营为茶馆经营“培土”的模式,不仅仅体现在老舍茶馆身上,其它地方的一些茶馆在结合本地域文化所经营项目中,同样具有可取之处。如上海大可堂茶文化会馆把海派文化与专营普洱茶经营相结合。进入茶馆能让人回味老上海的往事(见图);石家庄三字禅茶院把“吃茶去”公案诞生地——柏林禅寺的禅茶文化与茶馆经营相结合。每年组织客人举行禅修活动或举行禅修讲座(见图)。还有一些经营定位明确的主题性茶馆,如江苏甪直镇上的“作文茶楼”(见图),茶楼经营主体就是请语文老师在茶楼叫孩子们如何写好作文,家长们定期把孩子们按时送到茶楼听老师讲课;北京禅茶书院的禅修培训课,其目标群体设定类似于柏林禅寺的“企业家禅修加油站”模式,很受一些公司业主好评;有些茶馆主营文化项目直接针对少儿茶艺培训,融入了“少儿琴道”、“少儿棋道”的培训……这些茶馆的经营模式愈发体现出在一杯茶的作用下,文化经营渐唱主角。

茶馆经营创新,是茶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除了硬件需要提升外,软件的提升是茶馆发展的重点。这其中包括茶艺师基本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营销素质的四种素质的提高。在茶馆功能不断增多的情况之下,当茶馆越来越注重文化经营的状况下,其服务细致与设施完善成为文化品位是否令人满意所面临的问题。如果服务不到位或茶馆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千万不可打肿脸充胖子,与其雾里看花,不如庭前赏花,还是应该把原有的经营项目做实、做细、做精为好。

放大茶馆文化魅力

——“与茶有约”精彩经营

一切传统精英文化均可以“与茶有约”,只有放大茶馆文化魅力,才能有更大的余地靠“创新突围”有所作为。上海茗约茶文化会馆,刚刚创办一年多时间,在一个不起眼的商务楼里,面积只有200平米,就是这样一个连茶馆名字都不让挂的茶馆,却创造了不菲的经济效益。按理说,商务楼内开茶馆没有几家能够成功的。怎样才能把200多平米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也就是说怎样以小茶馆的平台去创新经营呢?茗约茶文化馆颇有几招:

其一,利用茗约茶文化馆这一平台,成立“茗约茶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作为基地,对外营销茶文化产品;其二,以其自身专业的优势,把茶文化作为主线架构中外友人交流桥梁(到目前为止,已开始接了多个国外社团组织);其三,利用商务楼内现有客户优势,进行茶文化宣导工作,义务举办有关传统文化讲座,深得楼内白领人士的广泛赞誉;其四,扩展外围针对集团公司传统文化培训计划,培养潜在客户人群;其五,让茶文化与其它文化进行“约会”,推出独特文化体验的消费模式。这是茗约茶文化馆最引以为豪的地方。

譬如,让瑜伽、香道、旗袍、古琴、书画、武术等传统文化项目,与“茶”有约,伴茶而行。根据客人对不同文化项目需求,每门课程都有一个专业老师,大都利用视频影像与实际操作进行对应培训。如今有许多白领在参加各种宴会时需要把自己打理一番,“茗约”的旗袍文化实践课正是在这种条件下开设的。会馆请来专业旗袍设计和制作师,根据不同的身材,不同的脸型,不同的肤色,讲解在选料上、颜色上、制作上的差异,了解传统旗袍元素在现代服饰上的运用,深得白领阶层的钟爱;在学习香道过程中,会馆组织茶客一同去采香,教会他们亲自动手,从采香、晾香、碾香到制香,客人在这样的体验中感受到传统文化所带来的无比乐趣……,口碑相传,如今来茗约茶文化会馆体验的人越来越多,其它商务楼里的白领们慕名前来体验或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真可谓在一杯茶的作用下把旗袍文化、香道文化功能发挥到了极致。

而茗约茶文化会馆由原来的一个年轻老板,发展到一个团队。现在几乎每周都有一些大公司来邀请茗约茶文化会馆进行“茶艺”、“香艺”、“瑜伽”等商业性演出。由此可见,与茶有约,在不同的文化经营上,茶可以是载体,茶也可以是主体。“茗约”的用心,也给“茗约”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茶馆开业当年,就赢得了15000套中、高档茶礼订单,而且客人要求必须在茶盒、茶罐上有“茗约茶文化会馆”标志和名称,当时“愁”的“茗约”不知所措,到处找茶,因为开业不到一年,一切还来不及准备。而馆主鲍丽丽在去年应邀走进上海理工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德国海德堡大学传授茶艺、香艺知识。去年末,应台湾佛光山邀请与海派清口创始人周立波在台湾进行传统文化交流,并亲自为星云法师行茶。

今年初,上海浦东妇联举办“最·女性”评选,其中把“最美的女性”桂冠戴到了鲍丽丽头上,诚惶诚恐的鲍丽丽此时腼腆而又惊讶道:“小女子何德何能获此殊荣?”推荐人则不然:“你把茶艺之美、香道之美、旗袍之美、插花之美、琴艺之美……无声无息地传播给了大家,你就是我们心中最美的小女子啊。”做美的事情、传播美的事情,推举美的事情,鲍丽丽被美的意象浸润着,让自己的心也向着美去诗化人生、禅话人生。这其实就是“茗约茶文化会馆”的主营方向。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在茶馆的消费除了对物质需求外,更需要的是精神消费与“美”的消费。

“茗约”的几招,一言以蔽之当可曰“迎合市场”,个中道理,岂止关乎一个小小茶馆?推而广之,适用于其它茶馆,只是在于用心程度。

当我们回味其它地方的一些茶馆:茶馆没有消费者,老板会觉得没劲,而真正当消费者踏进门槛后却经营无方;搞一些策划销售吧,总觉得不对路,甚至于为销售方案讨论起来没完没了;参照别人的经营模式吧,总觉得不对劲、不给力……到底是何缘故?一些茶馆老板想不通,甚至于很苦恼。

其实,缘故也不可能说明白,只消问一问:你与“茶”有约了吗?

除此而外,茗约茶文化会馆经营经验告诉我们:一是确定了会馆经营市场范围,考虑在甲商务楼经营影响到周围的乙、丙、丁等商务楼群;二是确定目标顾客,在此基础上准确了解他们选择文化服务项目的标准和他们的文化消费特点及要求;三是与同一地域其他茶馆、会所进行对比性分析,找出经营上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使自己在定位及经营上扬长避短;四是广泛搜集当下流行信息,根据主人的偏好来经营,为茶馆可持续发展竖立形象。

结语

现在,已有大批茶馆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淡出了行业的舞台,这其中有茶馆主题消费理念没能深入到经营思想中,也就是所谓的“定位不准”,有区域扩张水土不服的,有跟风冒进的。与此同时,新开张茶馆层出不穷,一些茶馆装潢讲究返璞归真、古色古香的味道作为经营模式的考核一部分,做大、做强、做精的决心可见一斑。

茶馆,能做到真正意义的“文化经营”也不是一件轻而易举之事。虽然茶可以和任何事物结合,也虽然茶可以与任何文化相结合,但在面对市场之大,消费者众多的环境中,你的文化项目与人性化服务与消费者的期待是否吻合。

作为一个茶楼老板,当你所在的一方土地上仅靠“一杯清茶”难以维系生计的情况下,是否考虑需要其它文化与茶“联姻”呢?倘若不开动脑筋寻找思路,就会“让消费者改造了你”。及至到头来,就只能像庄子所预料的“哀,莫大于心死。”心都死了,你还想消费者有多少热情和积极性,岂非如同缘木求鱼,只能笑谈罢了。

茶馆在对文化项目选择上,既不可曲高和寡,也不可恶俗流布。虽然茶可以与任何事物结合,但作为弘扬茶文化的高雅窗口,惟与现实社会倡导的精英文化结合才会有希望,才会可持续发展。与之相反,如果把茶与传统文化中“糟粕”的东西拿来经营,就会失人心而“失市场”。勿谓言之不预。

唐代刘贞亮有“以茶散郁气,以茶驱睡气,以茶养生气,以茶除病气,以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尝滋味,以茶养身体,以茶可行道,以茶可雅志”的《茶十德》之说,当你的茶馆在不断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模式,而把作为载体的茶与其它文化经营相融合之时,首先应该考虑的是,你的文化经营,是否是属于“利礼仁”、“表敬意”、“养身体”、“可行道”、“可雅志”的范畴,是否具备了积极的励志意义和现代意义。在人们心目中,当今茶馆是精神文明形象的文化符号和传播健康生活理念的窗口,所以,茶馆经营模式,要转变一种观念:茶馆经营不是仅仅为了卖茶水而卖茶水。茶,仅仅是个载体。

事实上,正因为我国茶馆的“特色”各具,你有你的“春风拂面”、他有他的“观音入宫”、我有我的“悬壶高冲”……方才造就了茶馆业发展的无穷韵味。倘若茶馆没有了自身创新经营特点,大家千篇一律,一个模式,一个版本,那么茶,也会因此变得没有了味道!

大麦茶的来源与历史传说


茶叶的种类繁多,大麦茶是将大麦炒制后再经过沸煮而得,有一股浓浓麦香,喝大麦茶能开胃,助消化,有减肥的作用。大麦茶在日本、韩国非常流行。随着日韩流行风靡东南亚,中国大中城市也开始流行麦茶。追溯大麦茶的起源与历史,大致有以下几种说法。

日本来源说

据说,1587年日本桃山文化时代,完成了全国统一的丰臣秀吉,同时也完成了日本的茶道,并创立了历史上著名的北野大茶道会。当时与会者大多献茶叶,也有的用炒焦的米、麦来代替,于是,诞生了麦茶、玄米茶等用粮食炒制的茶类。

韩国来源说

朝鲜半岛历史上属于农耕文明,多山。地理上因气候和风土适合发展农业,早在新石器时代之后就开始了杂粮种植,进而普及了水稻的种植。此后,谷物成为韩国饮食文化的中心,并逐步发展起来。

正是由于韩国地理位置和气侯的原因,其饮食有十分鲜明的特点,烹调虽多以烧烤为主,但口味十分讨中国人的喜爱。为了达到开胃去油腻的目的,取材广泛制作简单风味独特的大麦茶就占据了韩国料理桌上了饮料位置。

本土来源说

麦茶在国内,尤其是北方并不是稀罕的东西,我国北方盛产大麦,麦茶更多的是就地取材而诞生的。青海东部农业区,大麦是地里唯一盛产的农作物,于是,就地取材,用炒熟的大麦粒压碾成麦碴后就熬成了麦茶,茶汤呈现的是黑褐色,闻着是类似咖啡茶的清香。

青岛来源说

青岛啤酒的历史已经有一百多年了,是中国历史最长的啤酒厂。酿造啤酒的主要原料就是大麦。当年啤酒厂的工人们从事的大多是体力活,特别是六月三伏天,浑身都是汗水,为了防暑降温,需要喝些茶水,工人们就地取材,拿烘干了的麦芽煮水,凉了喝,很是解渴,此方法随后在民间广泛的传开了。

明太祖与灵山茶的历史传说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因当过和尚,特别是在家乡皇觉寺当和尚,曾受世人的歧视。当上皇帝后对和尚、秃、光头、贼等字眼讳莫如深。曾下令让全国一半和尚还俗,可是独对罗山县的灵山寺另眼相看,亲临降香,拨巨款进行修缮,亲封陈大同为金碧禅寺并任主持僧,赐半副辇驾,亲笔题写圣寿禅寺横匾这当中的奥妙是什么?在灵山方圆几百里流传着一个关于朱元璋三上灵山寺赞美灵山茶的神奇而动人的传说。

朱元璋是濠州(今安徽凤阳)人,兄弟姊妹五人,他排行老五。在他17岁那年,父母和3个哥哥因遇上灾荒和瘟疫相继死去,姐姐出嫁。贫穷到极点的朱元璋只好到皇觉寺去当和尚,寺庙虽然以济善为本,但也因朱元璋赤贫,在寺庙里只当个仆人,整日打水扫地。后来庙里也缺粮断炊,老和尚只好让他芒鞋托钵到淮西一带(今信阳一带)化缘。当时官场腐败,盗贼横行,他如同飘萍一样到处流浪。第二年农历三月初一来到了灵山寺,灵山寺和尚对他还算不错,不管白天化缘有无收获,都让他吃好穿暖,在这里第一次喝到了灵山茶。云游7年,有4年是在灵山寺度过的,身体也慢慢壮实起来。24岁时天下已经大乱,胸怀大志的朱元璋又回到濠州。他的好友汤和劝他参加起义军,正欲去寺庙占卦,不料寺庙起火,走投无路,于农历闰三月初一加入郭子兴的起义队伍。

由于他身强力壮,作战勇敢,很快得到提拔,同时郭子兴将义女马氏嫁他为妻。郭死后不久,他便成了起义军队伍的首领。

在转战江淮时,又是农历三月初一,吃了败仗,幸好离灵山不远,他便只身逃往灵山寺。因他穿一身戎装,与和尚又分离几年,和尚们看见他,似曾相识,但又不敢贸然相认,只得不厌其烦地问他姓甚何名,朱元璋此时哪里敢透露真名实姓,见问得不耐烦,提笔在寺庙的墙上题诗一首:

战罢江南百万兵,腰间宝剑血犹腥。

山僧不识英雄主,只管叨叨问姓名。

这首诗向和尚们说明了他就是当年的朱元璋,现是义军首领,和尚们一看心里都明白了。于是以礼相待,赶忙准备饭菜,敬上一杯灵山茶。和尚们看他身上还有几处刀伤,便按医书上介绍的方法,用九龙潭中水,浸泡灵山茶,替朱元理擦洗伤口。说也奇怪,朱元璋在连续擦洗后,疼痛逐渐消失,经过一夜的休息,伤口全部痊愈。第二天清晨,由和尚指点从马放沟到天花板桥投奔自己的主力部队去了。

当上皇帝的第三年,想起自己能有今天,应该好好感谢灵山寺的菩萨保佑,因灵山寺曾使他体魄强壮,吃败仗遇难时又得到庇护和茶水治伤,他虽然因当过和尚这段不光彩的经历而痛恨寺庙,并下令让全国一半和尚还俗,但灵山寺应该特殊。又一想,我如今是天子,我当年题的诗不知和尚们保存没有,如果保存下来了,寺里的和尚更要优待。他曾想:或许菩萨真的能保佑。为了巩固帝业,他决心亲往灵山降香。于是派一使者先到灵山调查那首诗的情况,并对那使者交待:如果那首诗还保存着,立即回应天府禀报,那首诗如果被毁无存,将当年毁诗和尚和主持僧一并押进京城。使者接旨后很快来到灵山。原来朱元璋题诗后,和尚们怕元军过来找麻烦,赶快用暗红色石灰涂抹一层,搜捕朱元璋的人没有搜到,更没有见到题诗,灵山寺也就在兵荒马乱中相安无事。但当年参与涂抹的和尚听使者的来意后一个个都吓跑了。唯有一个有才华的和尚陈大同未走,他吩咐其他和尚赶快又用水冲去表层暗红色的灰层,隐隐约约地露出原来题诗的痕迹。并指着这些痕迹向使者介绍:朱洪武皇上的题诗是天子题诗,我们这个小庙岂敢保留,就是留下来鬼神也要犯愁,所以我们才施以法水,涂抹一层予以保护,但仍然盖不住天子的旨意,所以至今还有痕迹像龙泉冲牛一样。

使者查清情况后,立即赶回京城向朱元璋汇报,这就更加坚定了朱元璋亲往灵山寺降香的决心。于是向所辖的府、州、县发出圣旨,各级地方官员依旨作了迎接准备。罗山县令还专门去灵山向老和尚打听朱元璋的饮食爱好,和尚们也准备好朱元璋爱饮的灵山茶。

选个什么日子到灵山,他历数前两次日子,均是三月初一,而且起兵讨元也是三月初一,三月初一,洪武发迹。便决定仍在三月初一上灵山。

洪武三年,为了不让世人留下他求菩萨保佑江山的话柄,只带几个心腹秘密前来。三月初一,朱元璋第三次来到灵山寺,这次降香与前二次自然不同,不吃斋饭,而是山珍海味。和尚们拿出灵山一枪一旗的灵山茶,这茶是朱元璋过去未曾见过,更没曾喝过的。当汝宁府派来的巧厨师精心地用九龙潭中的泉水沏泡好灵山茶送到朱元璋面前时,朱元璋打开茶杯盖,一股沁人肺腑的清香直扑口鼻,未曾入口,便产生了一种飘飘然欲仙之感,一口茶进去,舌尖首先有一种浓郁的醇厚之味。朱元璋虽说当了皇帝,有天下各种贡茶,但此时只觉得哪一种名茶也赶不上灵山茶。一杯茶没喝完便对身边的说:这杯茶是哪位官员沏泡的,给他连升三级官。跟随他的一个贴心师爷忙说:那是汝宁府派来的厨师沏泡的。意思是他不是什么官员,无法升官。朱元璋也听出了那位师爷的意思。但这杯清香甘甜的茶水使他兴奋得无法克制,再次传旨:他是厨师也要升三级官。那位师爷只好照办。一边嘟哝着发牢骚:十年寒窗苦,何如一盏茶。

朱元璋一听这位师爷的嘟哝,知其因为没有给他这位有才者连升过三级官有意见,便对他说:你刚才像是吟诗,只吟了前半部分,我来给你续上后半部分:他才不如你,你命不如他。

就这样,那位厨师连升了三级官。朱元璋降香后即下旨拨一笔巨款,将灵山寺原来的三层殿修成七层大殿,外带厢房。亲笔写下圣寿禅寺横匾,封陈大同为金丘峰禅师任主持僧,赐他半副辇驾到京城免费游览。并命州县要在灵山一带大种茶叶,每年贡必须是一枪一旗的灵山茶。从那以后灵山周围大种其茶,当地不少山因种茶改为茶山(彭新)、茶沟(李家寨)、茶坡等。明朝修的《河南通志》载有河南地方唯一名茶:罗山茶产在汝宁府信阳州。明代灵山茶在淮南独占鳌头,与朱元璋的提倡不无关系。

猴魁历史传说


清末,南京太平春、江南春等茶庄,纷纷在太平产区设茶号收购茶叶加工尖茶,运销南京等地。江南春茶庄从尖茶中拣出幼嫩芽叶作为优质尖茶供应市场,获得成功。猴坑茶农王老二〈王魁成〉在凤凰尖茶园,选肥壮幼嫩的芽叶,精工细制成王老二魁尖。由于猴坑所产魁尖风格独特,质量超群,使其他产地魁尖望尘莫及,特冠以猴坑地名,叫“猴魁”。

太平猴魁是中国历史名茶,创制于1859年。关于太平猴魁的来历,还有个小故事:清未,南京叶长春茶庄在太平县新明茶区设茶号,收购茶叶。老板为了赚取利润,将成茶中的幼嫩芽叶单独拣出,高价销往南京等地。猴坑茶农王老二〈王魁成〉借鉴茶商的做法,在凤凰尖茶园,选肥壮幼嫩的一芽二叶,精工细制成王老二魁尖。由于它在尖茶之中的魁首品质,故以产地猴坑所在地定名为"猴魁"。

太平猴魁的传说

安徽省太平县猴坑地方生产一种猴魁茶,说起猴魁茶,还有一段故事呢。传说古时候,在黄山居住着一对白毛猴,生下一只小毛猴,有一天,小毛猴独自外出玩耍,来到太平县,遇上大雾,迷失了方向,没有再回到黄山。老毛猴立即出门寻找,几天后,由于寻子心切,劳累过度,老猴病死在太平县的一个山坑里。山坑里住着一个老汉,以采野茶与药材为生,他心地善良,当发现这只病死的老猴时,就将他埋在山岗上,并移来几颗野茶和山花栽在老猴墓旁,正要离开时,忽听有说话声:"老伯,你为我做了好事,我一定感谢您。"但不见人影,这事老汉也没放在心上。第二年春天,老汉又来到山岗采野茶,发现整个山岗都长满了绿油油的茶树。老汉正在纳闷时,忽听有人对他说:"这些茶树是我送给您的,您好好栽培,今后就不愁吃穿了。"这时老汉才醒悟过来,这些茶树是神猴所赐。从此,老汉有了一块很好的茶山,再也不需翻山越岭去采野茶了。为了纪念神猴,老汉就把这片山岗叫作猴岗,把自己住的山坑叫作猴坑,把从猴岗采制的茶叶叫做猴茶。由于猴茶品质超群,堪称魁首,后来就将此茶取名为太平猴魁了。

1915年,太平猴魁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荣获金质奖章。新中国建立后,1955年,太平猴魁又被评为全国十大名茶之一。

松萝茶的历史传说


安徽休宁有座山,山上长满松萝,因此叫松萝山。松萝山上长的茶,叫松萝茶。这种茶,叶片厚,叶脉细,嫩度好,条索紧结,色泽有光。冲泡后,香气四溢,沁人心脾。古人曾评说:“松萝香气盖龙井”。更有奇者,此茶能作药用。

松萝茶古今闻名。明代袁宏道有“近日徽有送松萝茶者,味在龙井之上,天池之下”的记述。明代谢肇浙云:“今茶之上者,松萝也,虎丘也,罗岕也,龙井也,阳羡也,天池也。”清代吴嘉纪在《松萝茶歌》中有“松萝山中嫩叶荫,卷绿焙鲜处处同”之句,赞誉松萝茶品质。

关于松萝茶还有一传说:

明太祖洪武年间,松萝山的让福寺香火极盛,有大小僧众四十余人。让福寺同其他各地名寺不一样,它的门前不是端坐两只石狮子,而是露天摆了两只大水缸。这两只缸,还不知是哪年哪月摆的。由于年代久远,缸里绿萍长得逗人,水的颜色也绿如翡翠。苏杭一带官员、财主、商人经常朝山进香,看到这两只缸里的绿萍,都纷纷称赞不已。

有一年,一个外地香客在庙前看到这两只水缸,不停地打量,足足端详了一两个时辰。尔后,径直走进庙堂,对老和尚鞠了个躬,说:“方丈,鄙人看到贵寺有对宝贝,愿以重金购买。万望方丈割爱方便。”

老和尚一听,觉得很奇怪:自己庙里哪有这么值钱的宝贝?便问:“檀越所说,不知指啥?”

香客说:“就是庙门前那对水缸。”

“啊!”老和尚如梦初醒,连连说,“是的,是的,年代久远,受天地之灵气,日月之精华,难得可贵。阿弥陀佛,难得可贵。”

当下,两人便议定价为三百两黄金。三日后,由香客带人来取。

香客一走,老和尚怕水缸被人偷去,就吩咐全庙大小僧人一齐动手,将满缸绿水倒尽,洗刷干净,搬藏到庙内。

三天后,香客来了。一看到被洗刷干净的两只缸,连连摇头叹惜:“可惜啊,可惜啊!宝气已净,没用啦!”

老和尚不想自己反而帮了个倒忙,十分后悔,只得合掌念着:“阿弥陀佛。”

老和尚正在懊悔之中,已经走出庙门的香客又回转身来,对老和尚说:“老方丈,你不要急,宝气还在你庙前,那倒绿水的地方便是。若种上茶棵,便能长出一种神奇的茶叶。它呀,‘三盏能解干杯醉’啊!”

老和尚听了喜形于色,连连作揖说:“谢檀越!阿弥陀佛!阿弥陀佛!”

后来,老和尚便在那里种上茶棵,果然,长成一片与众不同的茶园来。老和尚便把它作为让福寺的香茶,起名为“松萝茶”’一代一代往下传。

两百年后,至明神宗时,休宁一带流行伤寒痢疾,人们纷纷到让福寺烧香拜佛,祈求菩萨保佑。凡是到寺里来的人,方丈都赐赠一包松萝茶,面授“普济方”:病轻者沸水冲泡频饮,二三日即愈;病重者,用此茶与生姜、食盐、粳米炒至焦黄煮服,或者研碎吞服,二三日也愈。果然,服后疗效显著,制止了伤寒痢疾的流行。

松萝茶成了灵丹妙药,一时声名大噪,蜚声天下。

都匀毛尖的历史传说


都匀毛尖属于绿茶茶品,产于我国的贵州省都匀市,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区。都匀毛尖出品的历史也比较的悠久,在很早的时候就有了。其中还有关于都匀毛尖来历的一些历史典故为人们所流传。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吧。

相传在很早以前,都匀地区有一个蛮王,蛮王的儿女众多,其中儿子有九个,女儿有九十个。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蛮王渐渐的老了,其子女们也渐渐长大了。有一年,老蛮王的病了,感觉自己老了,该退位了,又是就叫来子女们告诉他们如果谁可以治好他的病就让谁管理天下。又是老蛮王的子女们就出去找药了。

老蛮王的九个儿子带回来的九种药,其吃了后病情并没有什么好转,他的九十个女儿却带回了同样的药茶叶,用茶叶治好了病。于是老蛮王将天下交给了她们。并问她们茶叶是哪里来的。其女儿们就将茶叶的来源告诉了他。老蛮王就叫她们去弄回茶树树种来种植让更多的老百姓受益。

老蛮王女儿们就出去找了,一只绿仙雀给了她们茶种,口中说着毛尖毛尖。老蛮王女儿们就将茶种带回去种植,经过一年形成了一片茶园,老百姓们也可以品饮到此茶了。人们根据地名和绿仙雀的话将其取名为都匀毛尖。

曼松茶历史传说


曼松,这个名字不陌生,位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腊县,象明乡境内。属于古六大茶山倚邦的一个茶区也可说是茶寨。书中对于六大茶山,是这样描述的:普洱茶产攸乐、革登、倚邦、莽枝、蛮专(砖)、慢撒六茶山,而以倚邦、蛮专者味较胜;倚邦本地茶叶以曼松茶味最好,有吃曼松着倚邦之说。

今年茶山的茶价以曼松为高者,而为何?曼松一度崛起,跻身高价茶首列?其实曼松的突显,是时间和实力的必然结果。

曼松贡茶的那些年月:明成化年间,当时的地方官员到京城上贡,选遍六大莽山各寨之茶,最后发现曼松茶色香味俱全,且用开水冲泡后有站立不倒,于是便使驮马送到朝中。宪宗皇帝品过此茶赞不绝口,当即确定该茶为朝廷专用贡茶。

明王朝为保证曼松茶的品质,任命倚邦人叶氏为土司,专门负责曼松站立贡茶的生产加工。叶氏又任命曼松寨头人李氏具体负责该项事务。李氏通过几年努力,将站立贡茶发展到令人满意的规模。因此,李氏得到了贡茶王的名号。

到了清朝,一个叫曹当斋的人成为倚邦的统治者,曼松贡茶步入辉煌。每年二月,茶叶萌芽时,曼松头人受命采办贡茶,贡茶分为芽茶、蕊茶、女儿茶。采办期间,所有商人不得入山。(现今流行的正山概念,最早源于曼松贡茶正山。)

曼松茶园茶树的稀有:正宗曼松茶数量很少,年产量也就是200公斤左右,其中春茶仅40公斤左右,都说物以稀为贵,那自然是稀有的了。曼松茶园为曼松的王子山、背阴山,还有一处是靠近曼腊的一个傣族寨子附近(数量都偏少),

曼松王子山的神秘色彩:

第一个版本传说:曼松有一座有名的王子山,但却有两个传说。当地公开的传说是:清康康熙年间,吴三桂剿灭南明李定国,南明家族逃散时,一位16岁少年在家仆帮助下,避开官兵追杀,逃往曼松投靠贡茶王之孙。贡茶王的孙子一家为掩护该少年,对外谎称其是患怪病的义子,举家迁往四家寨避难。16岁少年死后,贡茶王之孙才向曼松人公开其真实身份:该少年是南明王朱由榔的王子,并带村人将其埋在山顶,还为王子坟挖了防护沟。此山便被称为王子山。

第二个版本的传说:南诏国王从始祖细努逻到最后一代舜化止,前后经历165年,历十余代王。南诏国统治范围广及今云南全境和贵州、四川、西藏,以及越南、缅甸的部分土地,必然派出使臣管辖各地。今曼松所在的象明彝族乡,在南诏时,不属于最边远的地区。导致南诏覆灭的郑买嗣(南诏权臣),从通海、元江一带发兵,南诏王子逃难的路线应该是从景东、普洱到倚邦,顺河谷南逃至曼松的彝族聚居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