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学专业主要学什么?茶学专业的就业前景与方向

发布时间 : 2019-11-30
茶的主要知识 主要的黑茶 红茶的主要代表茶类

茶的主要知识。

作为一个拥有几千年历史的茶文化大国,在现代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大学里有一个专业让人觉得十分稀奇,那就是茶学专业!刚知道这个专业的人大多会表示惊奇,大学竟然有茶学专业?茶学专业主要学什么?毕业后的就业方向与前景如何?

1、茶学专业主要学什么?

茶学研究的内容,从大的方面来划分,可以划分作两大部分:茶科学和茶文化学。茶学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农业生物科学、食品科学、茶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茶树栽培育种和茶叶生产、营销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茶树栽培育种、茶叶生产、茶的综合利用和营销方面的基本能力。茶学专业培养具备农业生物科学、食品科学和茶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农业、工业、商贸等领域或部门从事与茶学有关的技术与设计、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科研等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

茶学专业的学生

2、茶学专业就业方向

茶学专业的毕业生所从事的茶业行业,具有很大的市场前景。毕业生一般在农业、工业、商贸等领域或部门从事与茶学有关的技术与设计、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科研等工作。茶学专业就业岗位包括了:平面设计实习生、设计师、平面设计、广告设计、网页设计及网页美工、文员客服、平面设计培训讲师、茶艺师、客户经理、招商经理、销售代表等等。

3、茶学专业就业前景

茶学专业的毕业生所从事的茶业行业,具有很大的市场前景。据统计,我国约25%的人基本不饮茶,以及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这暗示着中国的茶业市场十分巨大。在这个知识经济时代的21世纪,我们越来越注重了产品的科技含量及附加值。在茶叶的栽培、育种、加工、包装、销售等过程中,要将其完全弄懂弄透,也由于人们对保健茶、有机茶越来越重视,茶叶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对其科技含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近几年来,茶文化已经走出国门,进入广阔的东、西欧市场,茶叶贸易的前景逐年看好。特别是随着我国贸易的转型,市场越来越需求具有高技术含量的商品。所以,茶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前景不错。在中国,茶行业发展迅猛,造就了现阶段茶学专业就业前景一片光明,培养出来的茶学专业学生成为就业市场香饽饽的行业,出现了多家企业争着要一名学生的场面。茶学专业在专业学科中属于农学类中的植物生产类,其中植物生产类共9个专业,茶学专业在植物生产类专业中排名第5,在整个农学大类中排名第10位。截止到2013年12月24日,37972位茶学专业毕业生中应届毕业生工资3312元,0-2年工资3864元,10年以上工资4864元,3-5年工资4409元,8-10年工资20999元。

据统计,茶学专业就业前景最好的地区有:1、深圳、2、上海、3、广州、4、杭州、5、北京、6、厦门、7、东莞、8、昆明、9、福州、10、西安,平均薪酬在3581元。

精选阅读

什么是茶学?


茶学是研究茶树、茶叶、茶饮和茶文化的学科。

茶学是农业科学的一个分支;茶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茶树起源、茶叶加工、茶叶机械、茶叶贮运、茶叶审评、茶叶检验、茶树育种、茶树栽培、茶树生态学、茶树生理学、茶树病虫害、茶叶生物化学、茶文化、、茶艺、茶具、茶饮方法、茶用香花栽培、茶叶包装、茶叶经营管理、茶叶贸易等方面。

目前可以查考到的我国最早的茶学课程是在三十年代于广州在中山大学开设的;当然我们也不应该否认中国古代的《茶经》就不是茶学著作,应该是那就是那个时代的中国甚至是世界茶科学的集中体现,是当时的最高水平。但是总体来说,中国历史上关于茶的文字很多,但是从科学的角 度对茶进行研究的却是较少的。除《茶经》以外,有沈括的《梦溪笔谈》,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等,它们从不同角度对茶作了一些科学性的描述。

据说在世界产茶国中,只有我国有以茶叶科学为专业的高等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不仅培养中专生、大专生以及有学士学位的大学毕业生,而且于60年代起开始培养茶叶专业的硕士学位研究生,80年代中期起开始培养茶叶专业的博士学位研究生。

我国的茶文化诞生于两汉之际,兴盛于唐宋之间,衰落于明清之后,而今又时兴于当今盛世,是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饮茶可以修身。今年正读茶学专业研一的小海道出了她对这个专业难以割舍的感情:“最开始考这个专业的研究生,是因为爱上了那繁杂而精致的程序:摘茶、炒茶、出茶、沏茶、品茶……人在其中可以把心静下来。后来读《茶经》,我开始明白,茶人通过品饮而悟道,得以自我完善、自我提高、修身养性。目前茶馆里的茶艺师一般都是初级、中级茶艺师,大家非常期待高素质、高水平的茶艺师。”

来自华中农业大学的小吕对于茶学专业的理解则更加理性:“当今世界流行健康饮料,含酒精类饮料不再受人青睐,软饮料成为饮料世界的新贵,而茶饮料更是以其独特的保健作用风靡世界,成为一种新消费文化的代表。我们茶学专业也学习制茶、茶叶加工、茶的营销……我打算毕业以后从事商品茶的生产研发,希望能够开发出更多外延茶产品,说不定将来不但有奶茶,还开发出豆浆茶、酸奶茶、红酒茶、果茶或是一切与茶有关的健康食品。”

新手学泡茶 2020新手学泡茶


泡茶的第一步,要想泡好茶,首先要选对茶具。茶具有材质上的不同,一般分为瓷、陶、紫砂、玻璃;茶具还有形态上的不同,分为小壶、大壶、盖碗、杯。想和好茶就要学习泡茶,泡茶有多种方法,这里介绍一个比较简单适合新手的方法。

1、烫壶:把烧开的沸水倒入壶中至满出来为止;

2、倒水:将壶内的水倒出至茶船中;

3、置茶:将茶漏斗轻轻的放在壶口处,然后用茶匙拨适量的茶叶入壶以备使用;

4、注水:将烧好的水注入壶中,直到泡沫溢出壶口,倒水的时候要注意,缓慢倒入以防止飞溅、烫伤;

5、倒茶:首先提茶壶沿茶船沿逆行转圈,目的是为了擦去茶壶壶底的水渍,俗称关公巡城,要注意磨壶的方向,如果是右手执壶表示欢迎的喝茶时要逆时针方向磨;

而要是送客时则往顺时针的方向磨,如果是左手提壶,则表示欢迎的喝茶时要顺时针方向磨,而要是送客时则往逆时针的方向磨。

然后将壶中的茶倒入公道杯,可使茶汤均匀。

6、分茶:将茶中的茶汤到入茶杯中,以七分满为宜。

7、奉茶:可以自由取饮,或者专人专递奉上请君品尝。

8、去渣:用渣匙将壶中茶渣清出。

茶学小知识


问:老茶在冲泡上有什么特别的要求吗?

蔡荣章:先看茶有没有潮味,如果有的话,把要用的量倒在无味的棉纸上,放在通风干燥的地方一天;如果太干涩,则放在较阴湿的地方,直到呈您要的茶况。这是泡茶前的精炼。

通常老茶需要高温,让水多沸一下或用密盖、重盖的水壶。若这泡老茶苦味较重,水温就不要太高。

茶量少放,让第一泡能浸泡到1分钟。第二泡往往要很快出汤(一般为10秒)。

不要温润泡泡,否则老茶之友会打您。

问:请问我国北方的茶区有什么特点?

答:我国最北的茶区也称江北茶区,指南起长江,北至秦岭、淮河,西起大巴北,东至山东半岛,包括甘南、陕南、鄂南、豫南、皖北、苏北、鲁东南等地。这些茶区地形比较复杂,茶区多为黄棕土,部分茶区为棕壤,不少茶区酸碱度略偏高。与其他茶区相比,这些地方气温低、积温少,茶树新梢生长期短,个别地区茶树冻害严重。江北茶区的不少地方,因昼夜温度差异大,茶树自然品质形成好,适制香高味浓的绿茶。茶树大多为灌木型中叶种和小叶种。

问:看起来既不像乔木又不像灌木的老丛水仙的茶树属什么木型?

答:老丛水仙这类的茶树属于小乔木型。小乔木型茶树属于乔木、灌木间的中间类型,也有较明显主干与较高的分枝部位,在自然生长状态下,树冠多较直立高大,根系也较发达。

问:茶树叶片一般是什么时候脱落的?

答:茶树叶片的脱落是分散在各月不断进行的,但在正常年景,不同品种茶树落叶的时期也各不相同。以4~5月份落叶最多,同时落叶与新叶增长大致相似。新生叶片增加最多之日,也是老叶脱落最多之时。

问:我很喜欢带果香味的茶,请问这种果香是什么物质引起的?

答:茶叶中具有果味香的物质有:苯甲醇、香叶醛、苯甲醛、水扬酸甲酯、醋酸苯乙酯、醋酸芳樟酯、反-2-乙酸己烯酯、橙花椒醇等。

问:有人说喝一些好的茶能通经脉,请问哪些药书有这方面的记载?

答:茶的归经,据《汤液本草》是“入手、足厥阴经”(手厥阴属“心包”,足厥阴属肝);据《雷公炮制药性解》是“入心、肝、脾、肺、肾五经”。五脏,是中医脏腑学说(一般称为“脏象”)的核心。茶能兼入五脏,说明功效是十分广泛的。

问:湖北有一种老青砖,可否介绍一下它?

答:老青砖产于湖北赵李桥,是一种砖形蒸压黑茶,大小为34x17x4厘米,主销内蒙古等地。以老青茶为原料,经筛制、压制、干燥、包装等工序而制成。

问:黄山毛峰是什么时候开始有的,它有什么特性?

答:黄山产茶历史悠久,在明朝中叶就很有名了。黄山云雾即为黄山毛峰的前身,而黄山毛峰是清代光绪年间谢裕泰茶庄所创制的。黄山毛峰的采摘细嫩,特级黄山毛峰的采摘标准为一芽一叶初展,1~3级黄山毛峰的采摘标准分别为一芽一叶、一芽二叶初展;一芽一二叶;一芽二三叶初展。特级黄山毛峰堪称我国毛峰之极品,形似雀舌,匀齐壮实,峰显毫露,色如象牙,鱼叶金黄,肥壮成朵。其中“金黄色”和“象牙色”是特级黄山毛峰外形是与其他毛峰不同的两大明显特征。

问:哪一些茶树品种发芽最早,哪些品种发芽最晚呢?

答:中国茶树品种繁多,根据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有过了春分就可以采摘的乌牛早、白毫早;有接近麦子黄熟才采摘的政和大白茶、黄山种等等。

问:是松一些土壤更适宜种茶还是硬一点土壤对茶树更好?

答:疏松的土壤,通气和排水性能良好,根系发达,枝叶繁茂,适于茶树生长;粘重土壤,通气性差,排水不良,根系发育受阻,导致树冠生育不良。土壤质地一般以砂质壤土为好。砂性过强的土壤,保水力弱,土壤水分贮存量少,干旱或严寒时枝叶容易受害。而质地过于粘重,虽然保水力强,但土壤通气性差,根系发育不良,吸收机能不强。

问:茶树为什么要修剪?都有哪些修剪方法呢?

答:通过修剪对茶树的生长与发育、树体营养的分配和运转进行适当调控,使其树势生长旺盛,塑造成高产的树型。修剪依据方法不同,有定型修剪、轻修剪、深修剪、重修剪和台刈等多种形式。

问:为什么有些红茶当中叶底看起来有些杂乱呢?

答:这多是因为原料采摘时匀净度不够造成的。因为茶的嫩叶在加工中萎凋失水慢,揉捻易成紧条,锋苗好,发酵易红变。而老叶失水快,同一时间揉捻不易成条,多碎片而形成红朴黄片,发酵不易变色,造成毛茶叶底有青张暗片。干燥时由于老嫩不匀而造成含水量不一,干湿不匀等现象,造成毛茶的匀净度差,叶底难看。

问:包种茶是怎么做出来的?

答:包种茶按外形特征分有条型包种茶和半球型包种茶两种。条型包种茶不重视芽尖及白毫,而求条索紧结美观,可稍重揉捻,常用二次揉捻,使茶叶完全卷曲紧结成条,然后解块、干燥;半球型包种茶(如台湾冻顶茶和松柏长青茶)炒青后经初揉、初干、团揉(包布揉和复炒)等三个步骤。

问:审评时所说的”四因子“是指什么呢?

答:审评时,先干茶审评而后再开汤审评。前者看外形的老嫩、条索、色泽、净度四个因子,与标准对照,初步确定品质的好坏。后者看内质的汤色、香气、滋味、叶底四个因子,对照标准样,决定茶叶品质的高低,进行等级的升降。然后根据外形、内质各因子的评分和评语,确定茶叶的等级。

问:怎么判断花茶的香气是比较好的呢?

答:花茶中蕴含香气如何,是非常重要的,它有三项质量指标:一是香气的鲜灵度。即香气的新鲜灵活程度,与香气的陈、闷不爽相对立;二是香气的浓度。即香气的浓度深浅程度,与香气淡薄浮浅相对立,一般经过三次窨花,花香才能充分吸入茶身内部 ,香气较为浓厚耐久;三是香气的纯度。即香气纯而不杂,与茶味协调融合的程度,与杂味、怪味、香气闷浊相对立。

学茶的5个阶段


茶文化,延衍流长,并随着时代发展,在不断变化和丰富,也形成了各种流派之分,人云亦云,各有道理,但不管说什么,面对茶,想学茶,你得懂得怎么喝,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学茶的五个阶段。

以前喝茶,你可能是为了解渴,和喝饮料没区别。但慢慢的,你就喜欢上了它,你想开始了解它,你愿意去倾听一杯茶的故事。但东家说东家理,西家唱西家戏,这个时候你开始迷糊了!这个时候你一定得清。

第一阶段:有自己的主见

不管谁的说法都好,都能用心去想,去领悟,然后做出判断。不一定偏向哪一方,多听取别人的观点,然后慢慢形成自己的主见。

第二阶段:重归迷茫

当你形成了自己的观点之后,就会开始形成自我,有了一套自己的认识和理论,此时你会听到与你观点相同的,或与你观点相左的。这个时候受到的冲击是最大的,各种前后矛盾的说法蜂拥而至。

面对各种各样的问题,心里就开始迷茫,不知道上哪求知求证。此时,与你相伴的只有你的茶,静下心下,喝不同的茶,作对比,用心感受,这时也才是你开始真正的学茶之旅。

第三阶段:取精华去糟粕

从这个时候开始,你不会放过任何一个可以学习的机会。买书,看书,结交茶友,向大师靠拢,每一个观点都会格外注意,从中剔取出赞同或反对的意见。

听到相同的观点,你会感到亲切;听到不同的观点,会寻找相同的地方;听到完全相反的观点,就会觉得有隔阂。

你当初的观点,已经在你心里种下了种子,长出了苗芽。你从相同意见中吸取养分,在不同意见里经历风雨。种子的根部会去寻找最肥沃的土壤,来坚实自己,上边长出枝叶,以抵挡风雨。什么时候根扎稳了,什么时候就算初成了。

经历了之后,才能知道世界有多大,才能真正虚心下来求教。

遇到不同的思想时,先抛弃自己已懂的东西,从零学起,完全虚心地去了解它。

当知道的越多,以往那些零碎的知识,片面的见解就都没有了,所有的东西都可以融汇一串。有了中心思想,化繁为简,感觉一两句话就可以了。

道理看得越透,越是无话可说。反而初学之人,专业名词越多。

第四阶段:包容一切,放下见解

学茶到了这个程度,已经不再高谈论阔什么问题了。不管遇到茶好茶坏,也不再那么大惊小怪了,可能也就理解前辈们说的“茶无定味,适者为珍”的含意了。

学茶的旅程犹如登山,一览众山小是畅快的,但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何其之难。

顶峰之上再无路,怎么办?放下吧,不要过分的追求谁是谁非,不就是喝杯茶吗!

这趟旅程酸甜苦辣都尝过了,山顶还有什么好留恋?自以为成为大师,沾沾自喜吗?看着初学者像看着当初的自己,感觉良好吗?

这不是“不与培娄为类”,实为自大自满之心已生,要不得,还是放下吧。

第五阶段:喝茶其实就是一种生活态度

学茶之旅到此已经结束,但是否都已经忘了学茶的初心?嘴刁了,要求高了,讲究排场了,这不是你该学到的东西。俗话说:琴棋书画诗酒茶,柴米油盐酱醋茶。很多人知道这两句话,但是为什么前后两句都有的,就只有茶,很少人知道。

因为只有茶,可高可低,能入禅,亦能入世。但凡人终究不是出家人,一味追求禅茶并不正确,所以生活茶,才是学茶的最终回归。

佛讲:父母即是佛,侍奉父母便是侍奉佛。学茶亦如是,用心泡好一杯茶,给你的父母、亲友,这才是学茶的最高境界。

茶树生物学特征:茶树生物学特性


茶树和其他植物一样,在它的系统发育过程中,经历了漫长的演化,逐渐适应了当地的生态环境条件。因此,茶树在个体发育上,既表现出与环境的统一性,也形成了与之相适应的结构和器官,具有自身的生物学所特有的性状。

(一) 茶树的生育特点

茶树的生长和发育,既受自身的生物学特性支配,还受环境条件的影响。两者之间,又是相辅相成的,生长是发育的基础,发育只是在一定的生长基础上才能进行。

1. 茶树的个体生育周期

茶树的生命周期很长,从种子萌芽、生长、开花、结果、衰老、更新直至死亡,要经历数十年到数百年。茶树一生的生命周期又称为总生育周期,某个体的发育是在总生育周期之中。由于茶树繁殖方式不同,它一生的生育期并不完全一致。例如,有性繁殖的茶树,是由种子萌发生长而成个体;无性繁殖的茶树,则是用其自身营养体的一部分,促使其再生而形成独立的个体,它既有母体的遗传性状与生育特性,但又区别于母体。

茶树的一生(见下图),是从种子的配偶子形成开始的。随着受精,子房发育成为果实,胚珠发育成为种子,并在母树上逐渐生长发育,种子不断增大,内含物质饱满,外壳色泽加深。在江南茶区,一般在霜降前后茶籽成熟。茶籽质量好的标准是:种壳硬脆,呈棕褐色,有光泽;种仁子叶饱满,硬韧、油润,呈乳白色;种子直径大於12毫米。好的茶籽不仅成苗率高,而且萌发长成的幼苗粗壮。据研究观察,种径在14毫米以上的要比12毫米以下的茶籽,其长成的幼苗重量当年即可超过一倍以上,这就是所谓“好种出好苗”的道理。因此,在茶树种子期间,茶籽未脱离母树之前,应加强采种园的肥培管理,促使茶籽饱满,并要适时采收,及时播种或做好贮藏保管工作,以保证茶籽质量。这对播种后能否全苗、壮苗关系很大。

茶籽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即开始萌发生长。首先种子吸胀,然后种皮破裂,由胚根突破种皮向土壤深处迅速伸展,胚芽也随之缓慢向上突破土层,露出土面,向阳展叶。覆土过厚或土壤板结均会造成出苗的障碍,影响幼苗正常生长。因此适当浅播,保持覆盖物的疏松,有利于种子发芽与幼苗生长。早在明代《月令广义》上即载着:“茶性恶水,宜肥地斜坡阴地走水处,用糠与焦土种之,每一圈可种六七十粒,覆土厚一寸……”,这样可以增强幼苗顶土能力,提早出土生长。

茶树个体生育周期模式图(图略)

茶籽萌发后,至植株第一次停止生长前为时约4~5个月,这阶段幼苗以垂直生长为主,主干和主根极少分枝,是茶苗形态建成期。茶苗的营养一方面依赖于叶内贮存的养分,另方面又利用绿色幼叶的光合产物,这时茶苗抗逆力很差,因此既要为茶树提供充足的土壤养分,又要对娇嫩的茶苗做好精心护理工作,保证壮功、全苗。

茶树地上部从第一次生长休止开始,至第一次孕育花果,历时3~4年,这阶段是茶树生理机能活跃的时期,根系和地上部迅速扩大,营养生长十分旺盛。自然生长的幼年茶树,其分枝方式在第二、三年内虽有二、三级分枝,但主干明显,分枝细弱。在此期间,根系也由明显的直根系逐渐过渡到侧根发达,向深处和四周发展。

幼年茶树由于营养生长旺盛,孕育花蕾少,落花、落蕾多,即使是4年生幼树结实也不多。根据这阶段茶树可塑性强的特点,应重视科学施肥,注意提高磷、钾肥用量,及时采用定型修剪,抑制主干生长,促进侧枝粗壮,以形成丰产型树冠的骨架枝。同时还要加强土壤管理,使茶树形成分布广深的根系。

茶树幼苗在正常的培、剪、采控制下,经3~4年后,它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均进入旺盛期。茶树这阶段的形态发育特点是,由单轴分枝发展为合轴分枝。在修剪的情况下,其分枝层次可达12级以上;根系也由直根系发展为分枝根系类型。因此,地上部树冠覆盖度增加,分枝茂密,树姿开张,结构逐渐固定;地下部根系的深度与幅度超过地上部,根深叶茂,开花结实渐趋高峰,茶叶品质、产量迅速提高,茶树开始进入定型阶段。这时相应的栽培技术,应以建立宽阔的树冠和强大的根系为主。要在幼年茶树定型修剪的基础上,继续进行轻修剪及合理采茶,抑制顶端优势,促使枝叶均匀分布,形成宽广的茶树采摘面。

茶树自定型后至第一次出现自然更新为止,为茶树壮年期。这一时期内,茶树生长极为旺盛,开花结果达到高峰,同时,茶树对肥、水及光、温等条件的要求也更为迫切,这是茶树一生中最有经济价值的时期。这一时期的茶树特征是,树冠分枝密集,芽多而密,花果增多,生长发育旺盛,因此,栽培管理的任务是要尽量延续茶叶高产优质年限,最大限度地提高经济效益。为此,要特别强调肥培管理,加强茶树营养,实行合理采剪,防止病虫危害,保持茶树旺盛生命,使茶树壮年期持续年限达到20~30年,甚至更长。

茶树随着年龄的增长,生长势趋衰退,主要表现为树冠面上新梢节间缩短,芽叶变小,“对夹叶”大量出现,“鸡爪枝”与枯枝不断产生,从而促使下部枝条与根颈处的潜伏芽萌发,“地蕻枝”相继生长,逐步取代衰老枝,开始出现“自然更新”现象;同时地下部根系亦开始萎缩、更新,侧根与吸收根减少,吸收水肥的营养面渐小,根颈处陆续生出不定根群,分担茶树衰老根系的吸收功能。这阶段茶树外貌逐渐呈现衰老状态,如枝干灰白光滑,着叶稀小,生机衰退,落花、落蕾增多,产量品质明显下降。

茶树进入衰老期,人们利用其树体具有较强的再生能力,经自然或人为更新,仍可复壮,构成新的树冠。例如,采用人工改造的技术措施,按照茶树衰老程度,采用重修剪、抽刈或台刈等复壮措施,结合肥培管理,重新培养新的树冠,使之“返老还童”,延长经济年龄。尔后经一定年限或人为的多次修剪、采摘、培育后,再次衰老,又进行第二次更新。如此往复循环,经多次更新后,复壮效果锐减,新生枝越来越少,复壮间隔的时间亦愈来愈短。从人工栽培的意义讲,当茶树衰老后,采用反复人为更新,即使加强肥、水等培育管理,其所得效益,已无经济价值时,则应挖除老茶树,进行换种改植,重新建园。

【学茶记】零基础学茶 从这4个阶段开始


学茶,与学任何学科一样,有循序渐进的次第方法。此文是根据我的诸位老师给于我们学茶的指导建议,最终整理成文,送给所有真正爱茶的朋友。

如果是零基础学茶,大抵上可分为如下几个阶段:

一:了解按工艺划分的六大茶类

上世纪七十年代,陈椽教授撰写了《茶叶分类与理论实践》,从科学角度阐释茶叶分类的原理并提出分类方法。我们现在所说的六大茶类,是按茶的发酵工艺程度进行分类的。

这个阶段,需要了解六大茶类是哪六种,它们的茶叶形态、茶汤色泽、滋味各有什么不同,需分别一一对照品饮、了解。能够做到看干茶、闻香气、喝滋味、观叶底便可判断它属于哪一类茶。

这个阶段是入门的基础,此时其实并未开始真正学茶。

二:进入“知”的层面——海量读书

关于茶的典籍很很多,这个阶段的海量读书多指的是近代、当代的学术读物。原因是这些书、刊多以茶叶作为农副产品的角度,阐述茶叶的物质原理。世间一切事物皆以物质属性为基础、以其精神属性为发展,打好基础即便将来走到“”的领域,也能不忘初心、记得它本来的样子。

书刊涉及:

中国茶叶史、近代世界茶叶史(茶叶通史);茶树栽培学(茶作学);制茶学(制茶技术理论与制茶机械);茶药学;茶叶检验学;茶叶商品学、茶叶市场学、茶叶贸易学、茶叶经济学等等。

这个阶段,在读书的同时,慢慢对六大茶类进行细分。诸如,江、浙的绿茶与安徽绿茶的区别、广东乌龙与福建乌龙的差异、花香红茶与果香红茶的不同、能辨别水仙与肉桂、名优茶与非名优茶的不同等等。

总之,在海量读书的同时亦需要不间断的喝茶,这个阶段能细分茶叶因品种、产地、工艺不同而呈现出茶汤的各种不同,勿需急于追求茶叶的段位高低。

三:进入“行”的层面——走茶山

当你有了一定理论认知以后,去茶山走走,看一看书本上的记载究竟是怎样的一片叶子。

可以给自己制定一个规划地图,在每年的采茶期分别走访不同的地域。走茶山,主要看几个方面,茶树的山场环境、茶叶的生长状态(这里可看出茶农对茶叶的栽培维护管理);采摘结束可在厂里看一下完整的加工工艺(这里可仔细对照实践工艺与书本理论的异同);好茶需好水来发,不要忘记品饮一下当地的水(若有随身携带仪器,也可检测一下水性,更好的了解一方水土)。

进行实践学习,多与茶农交流。此时,若发现理论与实践的不同,切忌不要轻易判断理论的错误或者实地的错误,多思考这些差异的原因。茶,本是一个生命,每一片叶子都不一样,多感悟恒定之中的变数、无常中的永恒。世间万物无非动、静二字,思变则通,你会一下子明白许多道理。

这个阶段,对品茶开始进入段位上的区分。诸如,同样的肉桂,不同的山场环境、工艺上细微的差别,对应出茶汤有什么不同。由喝茶进入品茶的领域,由口感到体感,由感官入心,慢慢体悟“茶气”这个概念。

四:“知行合一”——泡好手中一杯茶

到了此时,方能明白何谓泡好一杯茶,出现怎样的口感说明没泡好,问题出在哪里。你的“明白”都与之前阶段的沉淀有关,时间的果可验证先前所种的一切因。

这个阶段,可读些古籍,了解古人品茶的心境,(乃至任何一门艺道)都会为你打开一扇时间的门,让你常与古人精神往来。此时,会感悟到“茶是一辈子的陪伴”,即便穷尽毕生,都没有到尽头的那一天。

建议

一壶居士曾经给学茶的同道提出过六个建议:

一、读茶书

二、多喝多品名茶(根深苗正、历史清白的茶)

三、多到产茶区(含制茶厂)行路考察

四、自己慧眼未开时少接触七七八八的冠以茶字头的“文化人”

五、自己法眼未开时少与杂七杂八的“茶商人”打交道

六、多参访茶界真正的茶人做为自己的明师

学茶就是多内省、少外求,多在自身见地下功夫,勿四处攀缘。经典上多读多悟、茶上多喝多品、茶事上多经多历、外求归于内省。

不懂茶可以慢慢学


喝茶只是一种生活方式,懂不懂茶不重要,每天喝茶才重要!

茶,不是功课,不是束缚,不是只有“懂”的人才有资格喝茶。喝茶是享受,本着享受和放松的心态去喝茶,暂时不必想着去弄懂它,反而会越喝越懂。要是一开始就认定自己不懂,对茶有隔阂感,岂不是越来越不懂?

我国茶叶分类

在我国,茶叶主要分为六大类:绿茶、红茶、青茶(乌龙茶)、白茶、黄茶、黑茶。这种分类方法是安徽农业大学已故陈椽教授提出的,得到茶界的广泛认同,各大茶类的制作方法是茶叶生产者在生产实际中逐渐创造出来的,并不是同时形成的。

除了上述六大茶类,在我国传统的茶叶制作中,还有以花茶为代表的再加工茶。花茶是以绿茶作为茶坯、配以能够吐香的鲜花作为原料、采用窨制工艺制作而成的茶叶。

好茶既有共性,也有个性。不同茶类的品种,制作工艺不同,感官风味各具特色。而具体的茶品,受茶树品种、种植环境、采摘嫩度、加工工艺、贮藏条件等因素的影响,风味变化更多。所以在追求好茶的同时,更要相信自己的感官判断,选择自己喜欢的香气和滋味的茶叶。

经常喝茶有什么好处?

1、提高肌肉耐力。

研究发现,茶叶中含有一种名为“儿茶素”的抗氧化剂,可以增加身体燃烧脂肪的能力,改善肌肉耐力,有助于对抗疲劳,增加体育锻炼的时间。常喝绿茶,效果最为显著。

2、抵抗紫外线。

茶多酚是水溶性物质,用茶水洗脸能清除面部油腻,收敛毛孔,具有消毒、灭菌、抗皮肤老化的作用,还有助于减少日光中紫外线对皮肤的损伤,是天然的“防晒霜”。

3、保持身材。

唐代《本草拾遗》中关于茶的论述就曾提到“久食令人瘦”,现代科学研究证实了这一点。茶叶中的咖啡碱能促进胃液分泌,帮助消化,增强人体对脂肪的分解能力。国外研究也表明,定期饮茶可以缩减腰围,降低身体质量指数(BMI),从而有助于预防糖尿病和心脑血管疾病。

4、抵御辐射。

国外研究表明,茶多酚及其氧化物可以吸收一些放射性物质,保护细胞不受辐射伤害,对于修复受损细胞也有帮助。临床研究显示,茶叶提取物可治疗肿瘤患者在放射治疗过程中引起的轻度放射病,治疗辐射导致的血细胞、白血球减少,效果很好。

5、改善记忆力。

茶多酚有助于大脑进行局部调节,改善记忆力,提高学习效率。国外研究证实,喝茶可以预防和治疗神经系统疾病,尤其是老年认知障碍症。此外,咖啡碱能促使中枢神经兴奋,有提神、益思、清心的效果。

6、提高骨密度。

虽然茶叶中含有咖啡因成分,会促进钙随排尿流失,但含量极低。即便是咖啡因含量颇高的红茶,每杯也只有30~45毫克。其实,茶叶中含量更多的是有助于减少钙流失的物质,包括氟元素、植物雌激素类物质和钾元素。台湾研究发现,常喝茶的人骨密度较高,髋关节骨折机率更低。

喝茶让你与众不同

更年轻

茶叶里面包含了多种微量元素,其中的抗氧化性就能延缓衰老,使皮肤看起来会更有光泽。长期饮茶和不饮茶的同龄人站在一起,饮茶的人看起来就会更显年轻,这也是很多人都爱饮茶的原因。

预防疾病

有些爱喝茶的人长久以来都没有生过病,身体看起来倍健朗,这是因为茶叶中含有大量的多酚和儿茶素等化合物,这些物质可以降血压,降胆固醇,甚至预防癌症,对不少老年人来说,饮茶是很有必要的。

性格沉着冷静

不少人因为有饮茶的习惯,导致性格也变得越来越沉着,遇到事情不会毛毛躁躁,表现出来的是不慌。这都是在日常生活中一点一滴逐渐养成的,他们具备平时不喝茶人身上所没有的气质。也正是这样的一个品茶习惯,很多女性都会觉得他们十分有魅力。

不会喝茶?那就先学喝茶

唐未五代时期,群雄逐鹿,硝烟四起,当时的闽王名叫王审知。他为了收容人心,祈求江山永固,也为了忏悔滥杀无辜的恶业,开始笃信佛教。他曾创下剃度两万人的壮举,并先后拜请雪峰义存、鼓山神晏、武夷扣冰诸大禅师出任国师,为其开示佛法,指点迷津。

公元928年的一天,闽王在福州西湖拜见扣冰古佛,叩请治国方略。无论闽王怎样好语讨巧,扣冰古佛一直保持沉默,只顾喝茶。尽管闽王不爱喝茶,扣冰古佛仍然不时往闽王的杯子里加茶。眼看着闽王的杯子茶水溢出,扣冰古佛仍然不时往闽王的杯子里加茶。闽王看见茶水流满桌面,一脸讶异,便问:“师父,杯子已经满了,为什么还要加茶呢?扣冰古佛依然沉默,继续为他倒茶。

闽王似有所悟,便把杯子里的茶一口喝干。扣冰古佛还是把闽王的茶杯满面上,问:“你会喝茶吗?”闽王回答说:“不会。”扣冰古佛说:“那就先学喝茶吧。”闽王纳闷地回答:“喝茶还要学吗?”扣冰古佛说:“你的心就像这个杯子一样,已经都装得满满当当的了,不把茶喝掉,不把杯子倒空,如何装得下别的东西呢?

如是,闽王终于明白此中禅意,恍然大悟,从此开始研习茶道,并从喝茶中悟得治国之道。

一壶茶,茶壶有量,茶味无量,真真值得我们品的是茶味。为名忙,为利忙,忙里偷闲,且喝一盏茶去。

学茶的五个阶段


茶文化,延衍流长,并随着时代发展,在不断变化和丰富,也形成了各种流派之分,人云亦云,各有道理,但不管说什么,面对茶,想学茶,你得懂得怎么喝,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学茶的五个阶段。

以前喝茶,你可能是为了解渴,和喝饮料没区别。但慢慢的,你就喜欢上了它,你想开始了解它,你愿意去倾听一杯茶的故事。但东家说东家理,西家唱西家戏,这个时候你开始迷糊了!这个时候你一定得清。

第一阶段:有自己的主见。

不管谁的说法都好,都能用心去想,去领悟,然后做出判断。不一定偏向哪一方,多听取别人的观点,然后慢慢形成自己的主见。

第二阶段:重归迷茫

当你形成了自己的观点之后,就会开始形成自我,有了一套自己的认识和理论,此时你会听到与你观点相同的,或与你观点相左的。这个时候受到的冲击是最大的,各种前后矛盾的说法蜂拥而至。

面对各种各样的问题,心里就开始迷茫,不知道上哪求知求证。此时,与你相伴的只有你的茶,静下心下,喝不同的茶,作对比,用心感受,这时也才是你开始真正的学茶之旅。

第三阶段:取精华去糟粕

从这个时候开始,你不会放过任何一个可以学习的机会。买书,看书,结交茶友,向大师靠拢,每一个观点都会格外注意,从中剔取出赞同或反对的意见。

听到相同的观点,你会感到亲切;听到不同的观点,会寻找相同的地方;听到完全相反的观点,就会觉得有隔阂。

你当初的观点,已经在你心里种下了种子,长出了苗芽。你从相同意见中吸取养分,在不同意见里经历风雨。种子的根部会去寻找最肥沃的土壤,来坚实自己,上边长出枝叶,以抵挡风雨。什么时候根扎稳了,什么时候就算初成了。

经历了之后,才能知道世界有多大,才能真正虚心下来求教。

遇到不同的思想时,先抛弃自己已懂的东西,从零学起,完全虚心地去了解它。

当知道的越多,以往那些零碎的知识,片面的见解就都没有了,所有的东西都可以融汇一串。有了中心思想,化繁为简,感觉一两句话就可以了。

道理看得越透,越是无话可说。反而初学之人,专业名词越多。

第四阶段:包容一切,放下见解

学茶到了这个程度,已经不再高谈论阔什么问题了。不管遇到茶好茶坏,也不再那么大惊小怪了,可能也就理解前辈们说的“茶无定味,适者为珍”的含意了。

学茶的旅程犹如登山,一览众山小是畅快的,但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何其之难。

顶峰之上再无路,怎么办?放下吧,不要过分的追求谁是谁非,不就是喝杯茶吗!

这趟旅程酸甜苦辣都尝过了,山顶还有什么好留恋?自以为成为大师,沾沾自喜吗?看着初学者像看着当初的自己,感觉良好吗?

这不是“不与培娄为类”,实为自大自满之心已生,要不得,还是放下吧。

第五阶段:喝茶其实就是一种生活态度

学茶之旅到此已经结束,但是否都已经忘了学茶的初心?嘴刁了,要求高了,讲究排场了,这不是你该学到的东西。

俗话说:琴棋书画诗酒茶,柴米油盐酱醋茶。

很多人知道这两句话,但是为什么前后两句都有的,就只有茶,很少人知道。

因为只有茶,可高可低,能入禅,亦能入世。但凡人终究不是出家人,一味追求禅茶并不正确,所以生活茶,才是学茶的最终回归。

佛讲:父母即是佛,侍奉父母便是侍奉佛。学茶亦如是,用心泡好一杯茶,给你的父母、亲友,这才是学茶的最高境界。

学几招买茶的奥秘!


要买到合适的茶叶,就像中医问诊一样,真是“望闻问切”一样都不能少,当然也需要一些茶叶知识才可以的。在买茶叶时,品种太多,常常无从下手,如何挑选茶叶成了困扰茶友们的难题?

这里教一些新茶友们怎么选择好的茶叶?大家可以共同参考指导一下,欢迎末尾留言介绍更多方法。

想要买到好的茶叶,

可以参考下面几个建议:

1、忌买“茶名”

现今茶市上,不管什么茶均冠以“大名头”,凡乌龙类即“铁观音、冻顶或大红袍”,凡扁炒青即“龙井、大方”,凡纤细者即“碧螺春”,凡肥硕的就是“黄山毛峰”.......。茶友当清醒,名茶不是土豆,遍地都是。

2、忌买“包装”

差劲茶包装得往往“金碧灿烂或古色古香”,瓷瓶、锡罐、红木盒......,真可谓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3、忌买“大全”

有些茶商把各类差劲茶整合,加上所谓“高雅、精品”包装,命名为“五大名茶或八大名茶或十大名茶”,茶友切忌之,若想品全各类名茶,得下点功夫。

4、忌买“地名”

到茶乡,尤其是旅游景点,如黄山、庐山、武夷山等,在散摊或所谓茶农家购茶要谨慎,这些茶有可能以次充好、以假充真,或价格不实。

5、忌买“等级”

极品、神品、大金奖、特级等常常被印刷在茶的包装上,殊不知若真是此类茶,金何止千万。茶的等级,国家有明确划定,现已被一些茶商搞乱了,茶友们要小心!

有的商人会在等级上大做

茶学小识:茶叶审评


茶叶审评是通示人的的嗅觉、味觉、视觉、触觉等感觉器官来判断茶叶色,香,味,形的优次,高低和好坏的一项工作。因此,它需要审评人员具有敏锐意的感觉器官和分辨能力。目前世界各国对茶叶品质等级,花色的评定和价格的确定,主要还是靠着感官审评,理化分析只能作为感官评定时的参考,而不能作为确定茶叶等级,价格的依据。因此,对于一名茶叶审评工作者来说,应当把自已看作是一台检验茶叶品质的“仪器”,在日常生活中时时注意保养好这台“仪器”,使视觉,嗅觉和味觉器官保持着良好的灵敏度。茶叶审评是一项技术性较强的工作,除一语道破茶师应具备敏锐的审辨能力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外,还应有良好的评茶环境,有统一的标准评茶用具和一套科学可行的评审程序员,以达到减少外界影响,取得正确结果的目的。

一, 茶叶感官审评室环境设施要求

茶叶感官评审环境包括室内环境和室内环境,对审评室的朝向,自然光的采集,大气环境等都有严格的要求。另外,对茶叶评茶台,审评用具和评茶用水等也有严格统一的规范。

(一)茶叶感官审评室的环境要求

1,外部环境条

茶叶感官审评室应建立在环境清静,空气清新,远离闹市的地区,以避免嘈杂的环境的污浊的空气对评茶师感觉器官司灵敏度的影响。

2 室内环境条件

感官审评室内应无杂气味,安静,整洁,温度和湿度应使人感觉适宜。审评室内的光线要充足明亮,均匀一致,室内的墙和天花板应刷成白色,使室内光线柔和明亮。

审评室应背南面北开窗,窗外无阻挡光线的障碍物。尽量避免强光直射,以保持光线稳定。

(二)茶叶感官审评室的设施要求

审评室的设施宜简单,适用。室内一般设有评茶台和样茶柜等设备。

1 ,评茶台

评茶台分为干评台和湿评台。

干评台是评定茶叶外形的工作台,一般高900毫米,宽600毫米,长度依实际需要而定,台面漆成无反射光的黑色,靠北窗口安放。

湿评台是评定茶叶内质的工作台,一般高850毫米,宽450毫米,长1500毫米,台面漆成无反射光的乳白色,平放在干评台后1000毫米左右。

2 样茶柜架

评茶用具应是专用品,规格一致,尽量减少客观上产生的误差。评茶常用器具有如下几种:

(1)审评杯碗。审评杯碗为纯白瓷烧制,杯,碗的厚薄,大小和色泽要求一致。

1红,绿,黄,白茶毛茶审杯碗。杯高73毫米,外径75毫米,内径71毫米,容量200毫长。杯盖上有一小孔,与杯枘相对的杯口上缘有一呈锯齿形或月牙形的小缺口,缺口中心深3毫米,便宜于带盖把杯中的茶汤沥入评茶碗中。碗高58毫米,上口外径98毫米,内径94毫米,容量200毫升。

2 红,绿、黄,白茶成品茶及花茶审评杯碗。杯高65毫米,外径66毫米,内径62毫米,容量150毫升。杯盖上有一小孔,与杯柄相对的杯口上缘有一呈锯齿形的小缺口,缺口中小深3毫米。碗高58毫米,上口外径98毫米,内径94毫米,容量200毫长。

(2)评茶盘。

1用无气味的木板或胶合板制成正方形的盘,外围边长240毫米,内围230毫米,边高33毫米,盘的一角开有缺口,以便倒茶,涂成无反射光的乳白色。

2分样盘。用板或胶合板制成,正方形。内围边长320毫米,边高35毫米,盘的相对两角开有缺品,涂成无反射光的乳白色。

3 样茶匾。用竹编成,圆形,直径500毫米,边高40毫米。

4 叶底盘。黑色小木盘或白色搪瓷盘。小木盘为正方形,边长100毫米,边高15毫米。搪瓷盘为长方形,长200毫米,宽130毫米,边高20毫米,一般用于审评毛茶叶底用。

评茶盘和匾均应编上顺序号码。

4评茶用水要求

评茶用水的优劣对茶叶汤色,香气和滋味影响极大。如水质差,会使茶叶的香气,滋味和汤色都受到影响。

(1)用水选择。凡新鲜的雨水,自来水,井水和地表水等符合下列条件的均可作为审评用水。

1理化指标及卫生指标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GB51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规定。水的PH在5.5-6.5为好。

2水质应无色,透明,无沉淀,不含有杂质。

3评茶用水以深井水,天然矿泉水,纯净水和流动的溪水较好。

4一般自来水可采用过滤等方法,去除铁锈等杂质,提高水质的纯净度。

(2)水的温度。泡茶用水以100度水温的开水,水沸滚宜立即冲泡。如用久煮或用热水瓶中开过的水继续回炉煮开再冲泡,会影响茶汤滋味的新鲜度。若用未沸的水冲泡茶叶,则茶叶中水浸出物不能最大限度地泡出。会影响香气,滋味评定的准确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