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架茶叶走俏的背后

发布时间 : 2019-11-30
茶叶的 茶叶与茶叶的区别 红茶的茶叶

茶叶的。

神农架红花坪村的茶叶突然走俏的原因有两个,一是茶农为自家的茶叶进行代言,在茶农与市场之间搭起桥梁,让茶农感受到客户的需求;二是当地茶农严格把控茶叶的生产源头与质量,使用茶叶专用肥,不添加农药,还进行科学种植、精细采摘,茶叶的品质得到了大幅提升。

神农架木鱼镇红花坪村村民吴佑义早早出门,去查看茶叶长势。再过半个月,他家茶园又有一拨芽茶可采摘。

芽茶尚未长成,早有茶商下了订单。与以往“看天”收茶、采摘后四处找买家不同,现在,茶叶还长在树上,茶农就拿到了预购款。这样的好事放在从前,吴佑义想都不敢想。

吴佑义的茶叶为何突然走俏?究其原因,源于创新的扶贫方式。“给每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茶农设计一套产品包装,把茶农采茶的画面印在包装袋上。”去年,神农架奇峰茶业公司“突发奇想”,邀请茶农为自家茶叶“代言”。

未曾想,一次偶然的尝试,给茶农带来不小的改变。“除了合作社发放的茶叶专用肥,我没上过别的肥,没打过农药,来村里讲课的老师也说,野生茶就是要纯天然,这样客户才喜欢喝。”老老实实种了半辈子茶,自去年为茶叶“代言”后,吴佑义对茶树种植、采摘、销售有了新的认识。“要种出好茶,才对得起现在的茶叶包装,否则照片印在上面,还留了手机号码,我们也没得面子。”提到丈夫为茶叶代言的事情,妻子陈开桂这样理解。

有了茶叶质量把控的概念,在村合作社指导下,吴佑义对家里的5亩茶园进行改良,实行科学种植、精细采摘,茶叶品质大幅提升。

今年春茶采摘季,村里多家茶叶加工厂争相收购吴佑义家的原叶。

如何让消费者与茶农互动,获取客户真实感受,助推扶贫产品品质提升?奇峰茶业将不同贫困户的茶叶分开炒制、包装,分批次销售,跟踪搜集客户对茶叶口感的真实感受,再将信息反馈给茶农,引导茶农有针对性地改进种植、炒制工艺,提高茶叶品质。wWW.cY316.Com

看似简单的茶叶“代言”,不经意间搭建起了茶农与市场的纽带,让茶农间接体验了市场动向、感受客户需求。“把照片印在包装上,可以唤起茶农对自我价值实现的满足感和荣誉感,也能让客户感受到贫困户积极脱贫的精神面貌。”神农架农林特产品展销中心导购刘扬扬告诉记者,这款印有茶农照片的扶贫特色茶品,在茶叶卖场的64款单品中,颇受消费者青睐,销量不俗。

今年吴佑义通过销售茶叶原叶,收入已过万元,比去年增收30%。

cy316.cOM编辑推荐

网上茶市绿茶走俏


眼下,茶叶已经卖到了网上,从礼盒到散茶,从几十元到上千元的售价,无异于一个小茶城。

西湖龙井一览

目前,市场上最热门的茶叶恐怕就是今年新上市的春茶了,而在春茶中,西湖龙井又是不可不提的上品,因此,在网上,西湖龙井也成为绿茶销售的最大看点。

西湖杭州的卖家正在出售今年的一级西湖龙井,网上售价250元,250克的铁盒装的二级西湖龙井新上的售价为125元,而拥有四钻信誉的卖家在网上出售特二级明前西湖龙井,250克要价440元,号称是龙井村茶农自产的一级西湖龙井茶罐装100克,售价仅为56元,另一位卖家的自家产500克明前一级西湖龙井茶,外加紫砂壶的网络售价则达1200元。杭州梅家坞是著名产地,那里的茶叶经营部出售的250克极品明前茶的网络售价为1150元。

碧螺春观察

作为绿茶销售中另一重要组成部分,碧螺春不可不提,在网上,碧螺春的销售紧排西湖龙井之后。

山东青岛一级碧螺春的售价为260元,今年新的东山碧螺春250克网上售价400元,北京卖家的新茶碧螺春网上售价则为120元,浙江安吉一位卖家出售今年的明前碧螺春,100克售价98元,海南特产的香兰碧螺春的网络售价只有18元,云南特产的绿茶玉螺100克礼品袋装,网上的团购价格只有14.9元,深圳卖家的洞庭碧螺春每500克的售价则为350元。

湖北沃天乐茶叶农药超标被下架


农残超标是农产品让人十分头疼的一件事,茶叶农药超标也让消费者无法安心,但是不管什么时候,总会有这种对人体存在健康威胁的存在。

3月9日,湖北省食药监局发布2017年第9期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信息公告显示,本次公布包括粮食加工品、酒类、茶叶及相关制品和饮料共4大类合计47批次。抽样检验项目合格样品43批次,不合格样品4批次。其中,饮料不合格2批次,茶叶及相关制品不合格2批次。其中,永旺(湖北)商业有限公司销售的武汉沃天乐茶业有限公司生产的铁观音(茶叶)和韵香铁观音(茶叶),氰戊菊酯检出值分别为0.413mg/kg和3.38mg/kg,标准规定为不得检出。

据了解,“氰戊菊酯”是一种中等毒性杀虫剂,对眼睛有中度刺激,没有致突变、致畸和致癌作用。2002年6月5日发布的农业部公告第199号规定,“氰戊菊酯”不得用于茶树上。专家认为,茶叶中被检出“氰戊菊酯”原因很多,有可能是农药迁移性污染或种植环境中的施用残留;长期饮用农药超标的茶叶,虽然不会导致急性中毒,但对人体健康有一定的潜在性风险。

对抽检中发现的不合格产品,湖北省食药监局已要求武汉和荆州食药监管部门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规定,督促生产经营者立即封存、下架和召回不合格产品,并对不合格产品的生产经营者进一步调查处理,查明生产不合格产品的批次、数量和原因,制定整改措施。

大红袍走俏市场


时下正是茶事季节,也是武夷山的茶企、茶农一年当中最忙碌的时候,而在竞争激烈的福州茶市中,一连几周,以大红袍为拳头产品的茶庄一家家涌现出来,大红袍在福州红起来了。

武夷山大红袍,是中国茗苑中的奇葩,有“茶中状元”之称,更是岩茶中的王者。近期,随着大红袍母树祭祀活动的开展,武夷山市接连在武夷山产地、上海、深圳等地接连举行了以大红袍为对象的武夷茶推广活动,使得大红袍持续升温,在福州,连的士司机都成了大红袍的忠实拥趸:“古田路名仕会、白马北路、华林路都能看到大型的大红袍专卖店。”

“大红袍红起来了!”武夷星茶业负责人向记者介绍,其实早在2006年,武夷山的茶叶价格就已有所提高,同时市场覆盖面也得到扩大,最明显的例子是省会福州,过去福州地区卖大红袍的茶庄较少,去年5月份“海交会”春茗会后,大红袍茶庄一下增加了三五十家,过去在福州的一些部门单位,大家都喝铁观音,现在也开始喝武夷岩茶。去年也是武夷星茶业销售最好的一年,销量增加了六成以上,价格也比较稳定。据悉,今年,武夷星茶业还将在福州增开一至两家的专卖店。

大红袍走俏市场,也推动了武夷山本土茶业企业日益壮大,茶企业由去年年初的150家增加到去年末的215家,且企业日见规模,原来是农户式的小作坊,现在都是注册的正规企业,茶业企业有了自己的品牌,推行了标准化生产。

武夷山茶叶专家提醒说,大红袍拥有如此良好的发展势头,更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在茶叶的品质上要下足功夫。专家认为,武夷岩茶的标准化程度是很高的,这一点可以从QS的认证上体现出来,目前武夷山已经认证的茶企业就已达到70~80家,这在全国各大茶区都是排在前列的;而在具体操作上,武夷山更要注重有机茶栽培,注重卫生指标,产品加工应该多样化,以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层次的需求。

马帮,普洱茶背后的苦汉子


泡一杯浓浓的普洱茶,静心凝思,袅袅的雾气中,依稀听见的是远处传来叮叮当当的铜铃声,依稀看见的是崎岖山路上,一脸沧桑,面容黝黑的马帮人,仿佛一队风尘仆仆的大马帮,顶着呼呼的风声,粘着芬芳的泥土,沐着潮湿的晨露,夹杂着骡马的嘶鸣,铜锅铁勺的撞击声,得得锝的马蹄声,从身边走过,越走越远。骡马身上的货包里,淡淡的茶香源源不断地飘散出来......

普洱茶美名远扬,离不开马帮——茶马古道上讨生活的苦汉子们。马帮是近代云南的主要运输工具。在1910年滇越铁路通车和1935年滇缅公路通车以前,云南境内并没有大的交通干线。所有货物的长短途运输全靠人背马驮。即便是在两条交通干线开通以后,云南除交通干线以外的其他地区,主要交通工具仍是马。

俗话说“行船走马三分命”,此话乍一听有些毛骨悚然,但也表明马帮生涯的艰辛险恶,不仅要面对严峻的大自然的考验,还要防范土匪强盗的威胁,随时会遇到危险。为此,马帮在运行中逐渐形成了一套严密完整的组织管理制度,全体成员按分工有不同的职业身份:大锅头一人,总管内务及途中遇到的重大事宜,多由能通晓多种民族语言的人担任;二锅头一人,负责帐务,为大锅头助理;伙头一人,管理伙食,亦行使内部惩处事宜;哨头二至六人,担任保镖及押运;岐头一人,为人畜医生;伙首三至五入,即马帮的“分队工”;群头若干人,即“小组长”;么锅一人,即联络员,对外疏通匪盗关系,对内是消灾解难的巫师;伙计若干人,即赶马人,每人负责骡马1至3匹不等。,在人员庞大的马帮里,有的还设置“总锅头”一人,管理全盘事宜,实为东家代理人。

马帮,有专业帮和拼伙帮之分。专业帮多系一单独私家长期经营的马帮;拼伙帮由两个以上不大的马帮合伙组成,属短期性质。马帮生涯艰辛险恶,在这个神秘的群体中,有着不少禁忌。禁忌一般有语言说话和行为动作两个方面,族别不同,禁忌也不同。

1、出行禁忌——生肖属马日严禁出行,农历腊月、六月总出远行按方向有“春不走东,夏不走南,秋不走西,冬不走北”的讲究,马帮按严格编队而行,么锅为全帮的导引,手擂大锣开路。大锣既能惊吓野兽,又能向对面马帮知会让路事宜和调整马队速度。

2、语言禁忌一赶马人交谈多使用行话,如:打尖(途中稍歇),开稍(吃晌午),开亮(野外宿营),彩利(工钱)等。有些数字谐音不吉,则借它字代替。如“三”谐“丧”,以“神”字代。“四”“+”谐“事故”、“蚀本”,以“重双”和“金”字代替。有些含义不好的词语,则采取回避或代替的方式。如“狼”称山兵,“蛇”称老梭,“鬼”称黑影,“肉”叫片片头,“饭”叫钢,等等。如遇洪水短路就叫“开顺”,若遇送葬就叫“送财神”、“进财”,其中也含讨口头财的意思。

3、骡马禁忌一忌马额有白,马耳前倒、马背生旋、白蹄白尾,鼻孔朝天,忌马日役马,忌骤马夜间卧眼,忌半夜马嘶骡吼,忌当生人面前数马,忌马穿过羊群,忌马脖带草藤而归。

4、衣食禁忌一服饰忌穿红、黄二色衣服(古宗帮例外),衣服款式以宽大为宜,忌错扣和敞胸露怀,裹腿不得松散,忌跨越草帽,忌乱抛草鞋。饭前忌敲空碗空筷,忌筷子直插饭食上,忌吃饭串门,吃饭不得坐门槛或马鞍,忌饭后即卧,忌吃途中捡到的食物。

马帮的信仰

传说古时有一位青年猎手罗哥驯服了骡马并将其驮货载人,后人便尊奉他为赶马业的祖师。罗哥的化身是马帮煮饭菜用的铜锣锅,行路时专由头骡驮负,使用时不得随意转动,更不准用脚踩踏。古宗帮还尊奉文成公主为祖师,其公身是头骡前额上的环锁圆镜。另外,马帮还崇拜山神,其替身是草果。马帮在野外露宿,得先用菜饭撒祭山神,然后丢几个草果在火糖中。马帮离不开道路,故崇敬路神,其标志物是草鞋,凡草鞋穿烂不能乱扔,要带到宿营地火化。若遇中途迷路、雪封山,只需为马蹄绑上草鞋,即可路途通。还有卦神崇拜,其化身是架置锣锅的两根铁条〈锅桩〉,若遇到疑难或祈福消灾时,就用铁条打火卦占卜。

高价茶背后的秘密为什么有些茶叶的价格贵得离谱?


茶叶是最受人们欢迎的日常饮品之一,不论是自己喝还是赠送亲友,都是不错的选择。可是最近几年,茶叶的价格不断水涨船高,市场上数千元甚至上万元的高档茶并不少见,花这么多钱买这样的茶值不值?在高价的背后又存在哪些秘密?

几大茶系中,都有着天价茶的存在。首先,我们要明白的是高价茶不一定其茶叶品质就好,那么为什么会出现高价茶呢?今天来跟大家聊聊天价茶背后的秘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送礼文化滋生茶叶腐败

高价茶背后隐藏的有中国送礼文化的问题。朋友间、生意伙伴间、上下级间在过年过节、人情往来、有事相求时都会送礼,并随着政治文化、社会文化等变化,由直接送钱变相为送各种礼品。

二、原料的珍稀性

任何产品,都可以分为高端、中端、低端。而高端普洱茶,更多时候表现为原料的珍稀。这个珍稀,可以从数字上划分,总产量10%以下的高海拔古树茶,是高端,而20%左右的是中端。大量生产的低海拔高产台地茶,占了产量的70%,可以理解为低端。原料少产出的茶少,价格自然也就高了。

三、陈期的增加导致品质的上升

许多不起眼的新茶,在经过了10多年20年的陈化后,口感异常出色,从而被列入高端茶。比如传说中的88青,永远卖不完的88青。

四、非知名茶区变成著名茶区

老班章、冰岛、昔归是典型,然后的例子是章家三队。这些茶区从非知名到著名,原料价格的急剧上涨,市场的普遍认同,使得不知名茶区变成知名茶区,原来制作的茶也变成了高端茶。

五、名人效应

制作茶的人有名,使得一般的茶被高端起来,即名人效应。紫砂壶行业就是一个典型例子,都在等职称升了,原来的壶价格就升了。普洱茶行业也有这样的情况。

六、过度包装

有些茶叶品质一般却包装豪华,三两茶叶装在一个几斤容量的大瓷罐里,铺着层层绒布,内附鉴定证书、制茶师简介等,一下子价格就翻倍了。

最后,提示大家,价格高的茶其品质不一定是好的,在买茶过程中应理智,不要因为其价高而认为其品质好。花了钱反而买不到好茶。

茶叶究竟能不能放冰箱里面?茶叶茶叶储存背后原因


吃不完的东西就放冰箱,这个道理大家都懂。不过,也不是所有的东西都适合放冰箱的。比如一些茶叶,一不留神,好茶就给作没了。

对于喜欢喝茶的人来说,茶叶的储存是个大问题。茶叶有吸湿及强吸附性,很容易吸附空气中水分及异味(敲重点:茶叶可以去异味)。很多人因为不会存放,茶叶受潮或变质,白白浪费了得之不易的好茶。光线、温度、茶叶水分含量、空气湿度、微生物、异味污染,任何一个都可能引起茶叶的变质。

那茶叶到底要怎么存放呢?不同的茶有不同的存放,但总的就11个字:密封、避光、防压、防潮、防异味。

哪些茶需要放冰箱?

绿茶、清香型乌龙茶、黄茶

绿茶最好放冰箱里存储,尤其龙井茶这样香气高的茶叶。这是因为在光和热的条件下易分解,失绿而变褐。如果保存时间短,需要随时喝,可将绿茶放入冷藏室,并将温度调至5摄氏度左右;如果是未开封的茶叶,想保存一年以上,则应放入冷冻室。

有个前提就是不能放其它有异味的东西一起冷冻储藏,茶叶要干燥且要用气密性好的食品级包装袋密封好,茶叶最能吸食异味了。最好是小包装冷藏,喝完一小袋再取出一小袋,避免反复从冰箱中存取。

而清香型铁观音放冰箱是为了降低茶叶中各种成分氧化速度,保持原来的色香味。同样的,密封的茶叶才能放冰箱,否则就废了。

黄茶也可以放冰箱。至于黑茶、红茶、花茶、白茶、其他乌龙茶就不能放冰箱了,只要放在比较通风干燥阴凉的地方就可以,但也不能和有异味的东西放一起。

由于乌龙茶和红茶中多酚类物质的含量比较低,陈化变质的速度较慢,容易储存;而花茶具有浓郁的花香,在低温条件下保存会抑制其香气,降低香气的鲜灵度和浓度。普洱茶则最好室温保存,放在通风干燥的地方。因为普洱茶是发酵茶,里面含有益菌种,普洱的口味、越陈越香的特点就是拜这些酶所赐。酶要发挥作用,需要通风、阴凉、干燥的环境,而放在冰箱里,就满足不了,在湿润的情况下还容易霉变。

有哪些茶叶常规储存容器?

一般而言,保存茶叶的容器以锡罐、坛、有色玻璃瓶为最佳。

其次宜用铁罐、木盒、竹盒等,其中竹盒不宜在干燥的北方使用。

塑料袋、纸盒最次。

很多茶庄选择紫砂材质的瓦罐,用薄膜纸对茶叶进行包裹,盖上盖子之后进行密封这种方法保存。

现在茶叶基本上都是真空包装的小袋泡装,所以放在什么容器还是选择自己喜欢的就可以了。我们这里以散茶为例来讨论。

什么茶该装在什么罐?

1.绿茶

上面那一部分说过了,最好用锡罐装好密封好放冰箱。

2.乌龙茶

乌龙茶属于半发酵茶,所以它不需要和未发酵的茶一样小心甚微的收藏,它比较容易贮藏。用锡罐来装茶再好不过了,倘若没有,也可用铁罐、瓷罐、双层盖的马口铁茶叶罐来装茶,记得加盖密封哦。

3.红茶

红茶干茶含水量不高,很容易受潮或者散发香味,在存放的过程中尽量避免不同种茶叶的混合存放,一般可放置在密闭干燥容器内,避光避高温,用锡箔纸或锡箔罐装茶比较好。若有条件的话,用紫砂罐或锡罐为佳,玻璃罐很难保证不会有太阳光照射到。如果是用塑料袋的话,在放入之前,先排除袋中空气,能够更好的保留茶叶香气。4.黑茶

保持通风干燥是收藏存放黑茶时最需要注意的,最好是用牛皮纸、皮纸等通透性较好的包装材料(切忌使用塑料袋密封)将其密封进行保存。如果不小心因湿度过大、时间太长而使茶因受潮而发霉生白毛,应及时取出拿到通风干燥的地方,也可以抽湿(开空调即可),或在阳光下晾晒,几天后长出的霉毛自然会消失,但如果是黑霉、绿霉、灰霉就是坏茶了。

总而言之,保存茶叶的容器要干燥、洁净、不得有异味。不能放在潮湿、高温、不洁、曝晒的地方。不能有樟脑、药品、化妆品、香烟、洗涤用品等有强烈气味的物品。该放冰箱就放冰箱,还要注意,不同种类的茶叶不能混在一起保存。

红茶妙曼滋味背后的酷烈传奇


19世纪的中期,福建福州的茶叶作坊,茶农们正在制作红茶。

1725年,英国诗人埃德华·扬在诗歌《热爱声誉,一种普遍的酷爱》中写道:“她两片红红的嘴唇装作轻轻吹起微风,吹凉武夷茶却激起了男友的心;当大拇指和另外一只洁白的手指端起茶杯时,令世界钦佩。”这令世人倾倒的武夷茶不是别的,正是那茶色乌亮、茶汤如琥珀的武夷红茶。但你可知道,这让英国人深深着迷的饮料,起先不过是中国人意外的发现,它不曾得到中国人的青睐,却漂洋过海到了欧洲和美洲,引发了一场又一场轩然大波。这一片小小的茶叶背后到底隐藏着多少惊心动魄的故事?

茶与鸦片:天使与恶魔

故事得从中国人最熟知的第一次鸦片战争说起。一直以来,中国人都对这场战争的起因熟稔于心:英国人向中国倾销鸦片,中国人掀起禁烟运动。然而,英国人为何会向中国输入这种不道德的上瘾品呢?更深刻的原因却与中国茶有关。

英国著名的中国科技史专家李约瑟曾说:“茶是中国继火药、造纸、印刷、指南针四大发明之后,对人类的第五个贡献。”此话非虚,如今,世界五大洲有50多个国家种茶,有120个国家从中国进口茶叶,茶文化覆盖全球。18世纪中期之前,中国更是世界上最大的产茶国与茶叶出口国。虽然中国茶早在17世纪就已经进入了欧洲,但欧洲人并不知晓种茶与产茶的技术。如果对于茶只是显示出了一般的爱好,也不至于令英国人感觉痛苦了;18世纪初开始,中国茶开始从英国的王公贵族向广大平民普及,英国的茶叶需求量急遽增加,这让不能种植茶叶的英国遭受了巨大的贸易逆差。英国人为了应付窘局,一边寻找可以使中国人同样迷恋的英国产品——鸦片便是他们欣喜的发现,一边也在积极寻找种植茶叶的方法。

鸦片战争之前,虽然中英茶叶贸易为清政府带来了可观的收入,但清政府并未多加重视,他们认为茶叶出口只是天朝上国对外的恩赐。鸦片战争的一声炮响,震碎了清廷的迷梦,清廷开始觉悟到茶叶之于中英关系之利害,并将之视为抵御外洋的武器。林则徐说:“茶叶大黄,外国所不可一日无也,中国若靳其利,而不恤其害,则洋人何以为生?”因此,茶树和茶种被列为禁止对外贸易的商品,对走私茶树茶种者,最高可处以死刑。

正是在清廷严格的管控之下,英国东印度公司悄悄派出植物间谍罗伯特·福琼来到了中国,目的只有一个:找到最优秀的茶种,获取中国种茶和制茶的秘密,并将之带到英国当时的殖民地印度。福琼在1848年来到中国,他身穿中国服装,行走在福建到上海的山山水水之间,每到一处村庄和寺庙,便仔细地向当地人询问种花、种茶乃至泡茶、饮茶的种种方法和心得,并细心地记下笔记。中国人热情接待了他,却无法想象,多年以后正是他们传授给“洋鬼子”的种茶知识,尤其是武夷山的红茶制茶技术,彻底改变了中国种茶人的命运。

失败的绿茶与抢手的红艳

说起来,让英国人如此疯狂追逐的中国茶与中国人喜爱的茶,却有几分不同。中国人向来喜饮绿茶,而英国人却喜爱红茶。中国人饮绿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隋朝,然而红茶却直到明朝才诞生。在中国历史上,没有史书详细记载过红茶是何时且如何诞生的,最早关于红茶的记载出现在《清代通史》中:“葡荷两国,与我国通商较早。明末崇祯十三年(1640年),红茶(工夫红茶、武夷茶、小种茶、白毫茶)始由荷兰转至英伦。”

在福琼窃取中国红茶的制茶技术之前,英国人一直以为红茶与绿茶是不同茶树上生长出来的。其实,红茶与绿茶相比,只是制法不同,绿茶经过杀青、揉捻、烘焙三道工序制成,而红茶不经杀青,直接在揉捻之后多加了一道发酵的工序再进行烘焙。就是这多加入的一道工序,使绿色的茶叶发生红变呈现乌亮的色泽,泡出的茶汤也变成鲜艳明媚的红亮色,茶汤的滋味较绿茶更为醇厚,香气也更为浓郁。

这发酵的技术是何人发明的,我们现在也不得而知了。不过可以肯定的是,最早的红茶产地位于福建,特别是产于武夷山市星村镇桐木村的正山小种红茶被公认为红茶的鼻祖。桐木村世代经营茶叶的江姓家族第24代传人江元勋先生曾这样讲述过红茶诞生的经历:明末清初,时局动荡、战争频仍。桐木村作为江西入闽的咽喉要道,时有军队经过。一次,一支江西军队过境桐木庙湾,占驻了茶厂,军人们睡在茶青上。待军队开拔后,茶农发现茶青发红,为挽回损失,茶农将茶叶搓揉后,用当地盛产的马尾松柴块烘干。烘干的茶叶呈乌黑油润状(所以在英文中,红茶被称为 blacktea而不是redtea),口感中有一股特有的浓醇松香味。

这“失败的绿茶”,当地人自是不喝的,于是就将它挑到星村茶市(古时武夷山三大茶市之一,另两个是下梅和赤石)上贱卖,谁知第二年竟然又有人来订购。后来,这些茶叶渐渐被星村茶市的闽南行商购买后运到了厦门,由专营厦门至海外贸易的漳泉商人乘10月、11月的季风运到巴达维亚(现印度尼西亚的雅加达),与恰好在那时到达的荷兰商人进行贸易,荷兰人又将茶叶带到了欧洲。这些茶因产地在武夷山,被英国人称为武夷茶(Bohea)。到18世纪初,武夷茶出口上百万斤,桐木村的产量已经无法满足急遽的需求,武夷茶的种植遂开始向武夷周边地区拓展。为了区别桐木村和武夷周边地区出产的红茶,桐木村的红茶被称为“正山小种”,周边地区的则被称为“外山小种”。

从荷兰到英国 从皇宫到民间

当欧洲人第一次接触武夷茶的时候,自然无法得知,红茶其实是制作绿茶时出现的副产品,他们也就不会像中国人那样一开始就对红茶产生偏见。相反,17、 18世纪,中国对于欧洲人而言仍然是一个神秘而富足的东方国度,来自这一国度的任何物品自然也就被赋予了高贵的气息。何况,这小小的茶叶,从东方来到西方,跨越了千山万水的旅程,很多时候甚至需要一整年的时间才能到达,就更显珍贵。

最早认识并购买红茶的是葡萄牙人,所以当他们于 1662年将公主凯瑟琳嫁给英皇查理二世的时候,带来的嫁妆里就包括221磅红茶和精美的中国茶具,而正是从凯瑟琳公主开始,嗜饮红茶的习惯才在英国皇宫贵族中成为风尚。但是饮茶之风并没有最先在葡萄牙兴起,或许因为葡萄牙早已深深浸淫在地中海的葡萄酒文化之中,又或许这门生意很快就被荷兰人抢走之故—— 红茶大约在17世纪初就已经进入欧洲,但直到1684年清政府第一次解除海禁之前,欧洲各国只能假荷兰人之手买到珍贵的武夷红茶。自然的,饮茶之风最先在荷兰兴盛,并很快发展出荷兰贵族式饮茶之风和文化;许多欧洲人对茶叶充满幻想,欧洲妇女甚至把能够像荷兰贵妇人那样每天喝到一杯茶看作自己的梦想。

当然,欧洲各国对红茶的喜爱,无人能比得上英国人,如今遍及全世界的红茶文化便诞生于此。1666年,奥索雷和阿灵顿公爵把他们在荷兰购买的茶叶带到伦敦时,他们带给英国公众的不是一种新奇品,而是推动了初期的茶叶贸易,用他们带有头衔的顾客身份抬高了茶叶的身价。从那时起到今天,茶叶从来没有像肥皂和砂糖那样被看作一种粗俗的商品。

茶叶是如此珍贵,尽管到了17世纪晚期,茶已经在英国贵族中流行,但也是一种必须珍而重之看护的物品。贵妇人们往往用装饰华美的茶箱装茶叶,茶箱上配有锁,钥匙掌握在自己手里,客人来时才亲手打开箱子取茶。

不过,红茶如不是普及到英国的大众当中,想必无法产生后来如此巨大的影响。到了18世纪中期,茶叶在英国的消费已超过啤酒和麦酒;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茶叶基本普及到工人、农民、佣人等社会各个阶层。英国文学家迪斯拉利于1790年发表的《文学之珍异》一文中这样评论道:“(茶)这种知名植物的发展过程颇类似真理的发展,喝过茶的人认为很美味,但茶叶初始则被质疑;刚立足时则被抵制;将要传播渐广时则被辱骂;最终,经过漫长的时间考验和自身美德的优势而取得胜利,全国上下从宫廷到村舍一片喝彩欢呼声。”

有意思的是,在红茶进入英国的时候,一同输入的还有绿茶,为何英国人没有爱上受到中国人追捧的绿茶,而是选择了红茶呢?其实,英国人一开始也是以喝绿茶为主,18世纪初的英国茶叶市场上,绿茶的喜爱程度仍然显著占上风,白毫和贡茶等绿茶品种非常流行,1715年绿茶价格下跌后,更加畅销。但18世纪中后期,随着茶叶在英国民间的普及,掺假的茶叶开始大规模出现,相比红茶,绿茶的掺假更加容易。结果,欧洲人失去了对绿茶的信任,转而喜欢喝红茶,一方面,掺假茶改变了英国人喝茶的品种和口味。另一方面,掺假茶奠定了英国红茶文化发展的基础。

武夷茶与美利坚的独立

荷兰和英国先后成为北美的殖民者,宗主国的饮茶嗜好,也就很快风靡了北美。尤其是英国人喜欢武夷红茶,这个嗜好便在北美更为流行。1770年左右,波士顿富商马士·汉考克就在他的大商店里出售武夷茶。他在传单广告中说:“如果武夷茶不合女士们的口味,她们可以退货并退回她们的钞票。”只不过当时输入北美殖民地的茶叶,一部分是通过英国政府经营的英国东印度公司以官方渠道输入的,而另一部分却是民间盛行的走私茶。

因为私茶如此盛行,致使东印度公司的茶叶销量一落千丈。英国国会遂于1773年颁布《茶叶法案》,允许东印度公司直接到北美市场销售,这样可以把价格降到比走私茶还低,以帮助英国本土商人。这一法案引起了北美殖民地人民的不满。1773年11月,7艘载有茶叶的大型英国商船开往北美殖民地,有2艘分别前往纽约和费城的商船遭到当地抵制,不得不开回英国;其中的4艘于12月16日抵达波士顿港口,波士顿革命分子塞缪尔·亚当斯领导当地人打扮成印第安人的模样偷偷摸到船上,将船上货物捣毁,并将342箱茶叶倒入港口内,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波士顿倾茶事件”。这一事件很快就激怒了英国政府,他们认定这是一种挑衅行为,并于1774年通过了一系列的“强制法案”,旨在加强对北美殖民地的控制。北美居民将其称为 “不可容忍的法案”,终于导致了1775年4月的美国独立战争。

为了支持革命,当时曾有很多美国妇女不得不忍痛放弃喝茶的习惯。在波士顿就有500名妇女集会约定不再饮茶,其他城市的妇女也响应号召加入抗茶的队伍。不过,茶的诱惑毕竟难挡,美国独立之后的第二年就重开与中国的茶贸易。第一艘中美贸易船“中国皇后号”于1783年开出,回航之时运回数百吨红茶、绿茶,四五十吨瓷器,还有丝绸、桂皮、牙雕、漆器等一大批中国土特产。当“中国皇后号”回到纽约时,船上的货物立即被抢购一空。其中,一只绘有中国飞龙图案的茶壶,被美国开国总统华盛顿看中,他如获至宝,珍藏起来,这把茶壶现已成为美国国家博物馆的珍藏品。

来自俄国的迷恋

除了海路为欧洲人送去中国红茶,还有一条鲜为人知的漫长陆路向俄国输入茶叶。不过比起具有冒险精神的葡萄牙人和荷兰人,俄国人最初对这种新鲜事物多少抱着点怀疑的态度。1654年,沙皇曾派出使团出访中国,使团回国时,清顺治帝赠给沙皇的礼物里有十普特茶叶,使团竟然在北京将这十普特茶叶就地卖了。不过,后来那些抵达俄国的茶叶,却很快受到了俄国宫廷贵族的喜爱。与中国红茶在英国的传播相似,这种稀有的饮料在俄国也经历了从贵族向民间普及的过程,大约也是在18世纪中后期,俄国全民族都养成了饮茶的习惯。

俄罗斯的近代经济学家瓦西里·帕尔申在《外贝加尔边区纪行》中写道:“涅尔琴斯克(尼布楚)的所有居民,不论贫富、年长或年幼都嗜饮砖茶(以红茶为原料)……早晨就面包喝茶,当作早餐,不喝茶就不上工。午饭后必须有茶。每天喝茶可达5次之多,爱好喝茶的人能喝10至15杯。”俄国人喝红茶不喜欢在茶中放入牛奶,却喜欢加入一片柠檬,或是放入果酱或者糖,寒冷的冬季,还会掺入一匙甜酒以防感冒。

中俄两国稳定的茶贸易始于1728年中俄签订的《恰克图条约》,条约规定中俄的两国贸易只能在蒙古边境集镇恰克图进行。从此以后,一条起始自福建,途经江西、湖北、山西、河北、内蒙古到达恰克图,之后再转运莫斯科、彼得堡的漫漫茶路便开通了。负责这单生意的中国人是有名的晋商,他们越秦岭、过戈壁、躲避西伯利亚地区的极寒气候,运送一趟茶叶常常需要耗时一年之久。运茶的路上,车帮、马帮、骆驼帮组成的运茶队,经常是累百上千,首尾难望,车铃之声数里可闻。

而中俄交易的中心恰克图,也因茶叶的贸易而兴盛,成为18世纪初到19世纪后期与我国南方广州遥相呼应的第二大码头,被誉为“沙漠威尼斯”,名噪一时。在恰克图交易茶叶时,中俄双方的商人通常边喝茶边谈论价格,价格商定好后即可互换货物。最为神奇的是,他们之间几乎不需要翻译,中国商人说着近乎汉语的生硬俄语,俄国商人竟然能听懂,而俄国商人为了让华商理解,也有意说着带中国腔的俄语。久而久之,居然形成了一种只有在恰克图才有的买卖方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