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好的“上网”就火咋到茶叶这就失灵了

发布时间 : 2019-11-30
好的茶叶 了纯有机茶叶 茶叶哪种好

好的茶叶。

很遗憾茶叶网络销售这块目前发展并不太顺利,茶叶网络销售发展需要根据消费者的需求增加茶叶品牌知名度,企业需要发挥好主体作用,政府需要发挥监管作用。

最近,在茶叶行业打拼多年的朋友讲述了他的烦恼:原本他的信阳毛尖茶叶销售还算不错,为了扩展销路,他开了一家网店,可网店效益惨淡,还经常被质疑是假冒伪劣。笔者上网一看,他的网店里茶叶大都按种类销售,没品牌、没特色,难得到市场认可。

茶叶并非一“网”就灵,不在线下做足功夫,光靠渠道营销肯定不行。事实上,有品类缺品牌,不仅是许多茶叶网上销售的困境,也是茶产业的尴尬。比如人们都知道杭州龙井茶好,可要你说出哪家龙井茶公司品牌,很多人恐怕答不上来。

茶产业市场潜力很大。目前,我国城乡居民人均茶叶年消费量1.3公斤,国内茶叶消费市场在全球最大。专家预测,随着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茶叶需求量还将继续增加。然而,我国茶产业市场规模逾3000亿元,但品牌茶企占比不足10%。近日,农业部出台做强茶产业的意见,提出加快建设一批标准化的茶叶生产基地,培育一批国际化的茶叶集团,创响一批有全球竞争力的茶叶品牌。这意味着,茶叶品牌建设恰逢其时。

从产业角度看,茶叶产量多而名牌少是上下游双重积压的结果。一方面,一些茶叶产地种植、采摘环节“小散弱”,质量、产量难保证,先天不足;另一方面,不少茶企品牌意识不强,将同类的不同品质茶叶拼配销售,靠“批发走量”生存,品质好坏不一。价格上不去,注定产品销不远。

茶叶销售门店

从企业角度看,茶企为什么不愿意打造品牌?这是因为不少茶企还没摆脱礼品茶、高端茶等传统模式,一些好茶商品化程度不高,有些躺在茶馆里睡大觉。有的企业眼光不长远,创品牌资金投入大,对于管理水平等要求也高,短时间难以实现收益。此外,市场秩序不规范,品牌运营后,存在被“窃取果实”的风险,其他经营者容易假冒“贴牌”。

擦亮茶叶品牌需要企业和政府共同发力。茶企应充分发挥品牌创建的主体作用,创新经营模式,加快转型升级。当前,排浪式大众消费向个性化特色消费转变,与此相适应,茶企应主动调整品牌战略,在时间和空间上创新流通业态,开发精深加工新产品,提升附加值,满足新需求。某知名饮料企业依托茶品牌做成茶饮料,柱状方形、彩色涂鸦,靠着“自成一派”的产品定位深得年轻一代欢心,销售额突破10亿元。

茶叶销售门店

政府应加强品牌规范管理,维护公平市场秩序。茶叶主产区应制定产品和技术标准,建设高标准茶叶生产和加工基地,减少散装和贴牌等低附加值产品。这不仅有助于提升茶叶整体质量,还能减小市场波动,降低经营风险。对于地域特色突出、产品特性鲜明的公用品牌要加强保护,实现标准化管理。在此基础上,引导茶企打造企业品牌,鼓励通过兼并收购等方式,提升其综合竞争力。

要根据消费者的需求增加茶叶品牌知名度,企业需要发挥好主体作用茶产业才能壮大发展,让更多茶农脱贫致富。

cy316.com扩展阅读

老杨说茶:是否好的茶叶不耐泡?


要想弄清楚好茶是否不耐泡这个问题,首先要知道什么时好茶,即好茶的标准是什么。笔者以个人十年品茶、习茶、寻茶的经验,总结好茶的六个标准。

一、好茶一定是绿色健康的茶

好茶一定是绿色、环保、无公害的有机食品。我们喝茶除了品尝茶中的滋味和分享茶带给我们的喜悦,很重要一定就是获得健康。因此,好茶首先要是健康的茶。

二、好茶一定是苦涩均衡、滋味丰富、口感饱满的茶

虽然说“不苦不涩不是茶”,好茶要有好味道一定离不开苦涩,但是在老杨品饮千种茶的经验,要是好茶口感就越是苦涩均衡,滋味层次丰富,口感饱满,醇和宜人。好茶一定不会出现苦涩在口中不化、苦涩刺激过度、香水分离、滋味寡淡、汤水淡薄没厚度等不好的感受。

三、好茶一定有令人愉悦的香气

香气是评价茶叶品质的重要评价因素,俗话说的好“茶香宜人”,好茶一定要有好的香气。茶香一定是自然的香、纯正的香、让人愉悦的香。以人工香精做出了香气的茶,即使口感再好也不是好茶。

四、好茶一定能体现出该类茶的品种特征

茶界泰斗陈椽根据制作工艺将茶分为绿茶、黄茶、黑茶、白茶、青茶、红茶六大类。好茶一定能体现出该类茶应有的口感特征,比如:绿茶一定口感鲜爽、黑茶要口感醇厚等等。

五、好茶一定能体现产区的口感特点

中国的茶最富于魅力的一点就是同一类茶因为采用了不同地区的原料,即使采用同一种工艺制作,也会有一定的香气、口感差异,比如:同是红茶,祁门红茶具有独特的楮叶种的香气口感特征,会与滇红完全不同;同是武夷岩茶,正岩的茶品就会比洲茶多了岩韵;同是普洱生茶,老班章古树茶就会与冰岛古树茶有着较为强烈的口感风格差别等等

六、好茶一定能体现制作工艺特征

好茶一定是制作工艺精良,能够充分体现出该类茶工艺特征的茶品。比如:正山小种一定要经过松烟的熏制才有有独特的桂圆香、宋烟香;正宗的安化天尖一定会因为采用松烟熏制干燥而具有松烟香;六堡黑茶经过渥堆发酵工艺和陈化工艺才会显现出浓郁的槟榔香等等。

通过好茶的判断的六个标准,我们可以基本可以判断出一款茶是否是好茶。那么好茶是否不耐泡呢?笔者是这样认为的,好茶的原材料品质高、工艺制作到位、内含物质丰富,一般来说好茶会比同种类、同年份、同产区、同工艺的劣质茶,香气口感更佳、相对更加耐泡。

惊呆了!茶叶造假居然从宋代就开始了


普洱茶造假可以说是老生常谈了,从几十万一片的古董茶到几十元一片的品牌茶,几乎都能找到假货的影子。基本年年都爆出制假作坊被查封的新闻,尽管如此假普洱茶可以说是屡禁不止。有人说现在的法律对制假者太纵容,如果能够严惩造假者就不会有假货。但是只要利润够大,总有人铤而走险,任何一样东西,只要有足够的价值,都会有人因为丰厚的利润而去造假。

宋微宗赵佶

说起茶叶造假的开端,这就得从北宋末代君王—宋徽宗赵佶谈起了,从唐代开始,历朝历代就设贡茶院,到了宋朝,宋代的君主们在建安北苑设立了贡茶园,专门种植和生产供皇家品饮的茶叶而著称。到了宋徽宗时期,北苑更是将做茶的技艺发展到极致,在这个时期北苑做出了中国历史上最具传奇性的茶叶---龙团胜雪。据传当初制作这样一片茶饼,进贡给皇室,光人工成本就高达数万钱,而一壶泡好的茶则价值40万钱,形象一点就是一壶茶要12万人民币的样子。82年的拉菲跟这比起来简直都弱爆了,中国历代的皇帝才是玩奢侈品的爷。

正因为贡茶如此值钱,所以就有人甘冒杀头的风险来制假售假。关键是做出来的假茶还敢送到皇帝那里去,以至于宋徽宗在他自己的《大观茶论》中这样写道:“比又有贪利之民,购求外焙已采之芽,假以制造……”,大家都知道,用假货欺骗皇帝,犯的是欺君之罪,如果东窗事发,后果就是被判死刑,所以说,再残酷的刑罚也阻止不了人的贪欲。任何价货要想出现在市场上都要经过各式各样的渠道,而渠道大多都有稳定的货源。之所以假货能够经过这些渠道流向市场,无非是渠道为了贪图一时的便宜而做出的不智之举,回头因为售假而被人责难又将问题推给制假者。

不过,如果不是因为开始的贪便宜,就不会有后来消费者的责难。所以说,要真正的做到杜绝假货,还是要从自身做起。

外界对茶叶的误解,茶叶说这“铁”锅,老子不背了!


今天中午,我们去餐厅吃饭,服务员在上菜之前都会先沏上一壶茶,喝茶等餐时,就听到邻桌传来一句:“别喝茶,影响铁吸收!”

那么,喝茶到底会不会影响铁的吸收呢?

一、“茶鞣酸”是什么?

看看下面的文章,是不是很眼熟?作为资深茶迷,一看到这种文章,都无比地纠结......

2007年、2011年《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全部提到“茶叶中的鞣酸会阻碍铁质的吸收”。某营养学教材也指出:“茶鞣酸会大幅度地降低非血红素铁的吸收。”

那么,茶鞣酸到底是什么东西呢?其实啊,一切都是100年前落后科学的锅!

“茶鞣酸”之说源于上世纪20年代,那时,科学家还不清楚茶叶中多酚类物质的确切成分,因为多酚类和鞣酸相似,都具有苦涩味和收敛性,而将茶多酚称为“伪单宁”“茶单宁”和“茶鞣质”,现则统称为茶多酚,所以:

“茶鞣酸”,就是一个伪命题,茶叶中并不含有鞣酸!

二、多酚家中坐,锅从天上来

1人体缺铁的原因

想确定喝茶会不会导致缺铁,先要搞清楚人体为什么会缺铁。

其实,人体是否会发生缺铁现象,同时决定于铁元素的摄入量、人体内的铁代谢状况,也就是与铁元素的平衡状态有关。

如果发生缺铁现象,有两个最主要的原因:

一是铁元素的摄入不足,日常饮食当中铁元素供应量不足;

二是铁元素的丢失量过多,正常情况下,除了在人体内的代谢过程中消耗一定数量,几乎不存在其他途径的损失。

2茶多酚并不算冤枉

中国茶业协会的段文华教授提到,茶多酚可以与金属物质发生反应,阻碍金属元素的活性,从这个角度来讲,饮茶的确有一定抑制铁吸收的可能性。

看到这里,是不是对喝茶产生了敬畏之心?

一般而言,饮茶并不会对人体内铁元素含量带来较大影响,对于常年饮茶的人群而言更是如此。

国内外的研究证据充分表明,只要不在饮茶的同时服用补铁药物,喝茶就不会影响铁元素的吸收。

《欧洲临床营养杂志》的研究显示,人体的铁营养状况与饮茶种类、数量和时间均无相关性。格里尔教授在《铁的新陈代谢与茶的种类》中也证明到,茶叶对人体中铁吸收率的影响很微弱。

以后喝茶,再也不用提心吊胆了……

三、贫血?茶还是别喝了…...

喝茶基本不会影响铁吸收,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人都可以安然无恙地喝茶。

少量饮茶可促进肠道蠕动和肠液分泌,有助于营养物质吸收;而长时间、高浓度饮茶则刺激胃黏膜、抑制肠液分泌,不利于营养的吸收。

总的来说,喝茶并不会影响人体内铁元素含量,但是,对一些严重的缺铁性贫血患者,喝茶就要三思而后行了,为了更好地吸收铁营养,减少茶多酚等化合物的影响,在补铁的同时,一定要避免饮用浓茶或过量饮茶。

四、茶多酚抑制作用的利用

缺铁是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现象,但是,你知道吗?铁过量也会引起很多疾病哦!

当人们长期摄入过量的铁时,会导致自由基的生成,自由基是人体老化的元凶。科学家已经发现人体内铁过量可能与心脏和肝脏疾病、糖尿病等疾病有关,还会形成某些器官肿瘤。

茶多酚对铁的阻碍作用,可以清除由过量铁所引发的自由基,在一定程度上消除过量铁元素所带来的毒性或副作用。在防止或改善铁过量症状的发生时,茶多酚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

茶友们看了以后,是不是感觉如释重负啊?认识饮茶与人体铁营养之间的关系后,科学饮茶,放心喝茶,拥有健康,soeasy~~

参考资料:

1、《铁的生物学功能与代谢调节研究现状》张敏红,王海宝,杜有功著,《医药导报》2005年第24期;

2、《饮茶对SD大铁吸收影响的实验研究》陈飞飞,蔡东联,林宁著,《中国中医药讯》2010年第2期;

3、《茶汤及河水中铁的形态分析》范华均,李大维著,《分析实验》1995年第14期;

4、《铁过量与人体健康》朱航,罗海吉著,《广东微量元肃科学》2006年第13期。

茶叶会不会过期呢?看看就知道了!


如果你身边有喝茶的人,相信你会听过这样的声音:“哎呀,我的茶叶过期了”,“什么,茶叶怎么可能会过期”等等这样的疑问。那么,茶叶到底会不会过期呢?

茶叶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农产品,所有农产品都有保质期,茶叶也不例外,茶叶是有保质期的。许多消费者不清楚,茶商也不愿意承认,许多茶叶的包装上,也有不注明保质期的情况出现。

目前,我国的各茶厂大多是靠品茶专家通过现场鉴定,来敲定一批茶到底属于哪个级别、值多少钱的,制订的保质期也未必非常准确。所以“保质期”就成了一个暧昧不清的话题,有的说是一年,有的说是半年,有的就干脆不在包装上标明保质期,一直放到“茶味尽失”为止。

实际上,目前国家以食品卫生标准为依据制定了茶叶标准,对保质期也作出了限定。但国家对发酵类茶没有制定标准,比如普洱茶,它是全发酵产品,比较难制定保质期标准。但是其他类茶叶应该严格按照国家的标准来操作,否则过了保质期,茶叶就失去了自身的品质和韵味,若受潮发霉还对人体有害。

一般情况下,包装茶的保质期在12-24个月不等,与散装茶相比,包装茶比如不易受到污染,不易变质,而且规范的产品包装上有明确的等级、厂名、厂址、生产日期、生产标准等内容。散装茶叶的保质期就更短,只有数月的保质期。因为散装茶在销售过程中就不断的变质,直接散放着与空气接触,在摆放过程中会吸潮、吸异味,使茶叶丧失了茶性,极易变质。

此外,不同的茶保质期也不一样。如绿茶,一般还是新鲜的比较好,保质期在常温下一般为一年左右。如普洱茶,反而陈化的比较好,保质期可达10-20年左右。又如武夷岩茶,隔年陈茶反而香气馥郁、滋味醇厚;湖南的黑茶,湖北的茯砖茶,广西的六堡茶等,只要存放得当,不仅不会变质,甚至能提高茶叶品质。而影响茶叶品质的因素主要有温度、光线、湿度。如果存放方法得当,降低或消除这些因素,则茶叶可长时间保证质量。

对于没有保质期的茶叶,那么如何判断茶叶是否变质呢?

1.看包装,看茶叶包装上标注的保质期。

2.如果没有包装或者散装茶自制茶,可以用以下几个方法作出基本判断:

a.是否受到污染,看干茶是否发霉或者颜色改变。

b.闻气味,一般过期的茶叶会散发出与正常茶叶不一样的陈味。

c.看茶汤颜色,是否有明显的变暗变浑浊。

d.品滋味,看是否丧失原来的风味,主要看茶汤的浓度、回味性、收敛性和鲜爽度等。

第二种方法还是需要一定的经验,如果备有同款保质期内的茶叶来参照对比那就更好了。 如果是散装茶叶,买回家已超过24个月,那生产时间往往就更久了,应慎重饮用。

看到这里,有人会问:除了可以陈放的茶叶,其他的茶叶超过了保质期,茶味也散去不少,拿来喝有什么隐患?有些人会觉得,茶叶放的时间长了,只是不新鲜,没有新鲜的茶好喝,对于喝茶不讲究的人来说,只要不发霉的都可以喝。

但是小编觉得过了保质期的茶叶还是不要喝了,如过觉得丢弃了可惜,可以用来作为它用。比如:过期的茶叶放在抽屉或者冰箱,吸收湿气,去除异味,还会散发淡淡的茶香。又如把过期的茶叶泡开再倒到植物花盆中当肥料。又或者制作茶枕等等。

茶叶好不好,闷一闷就知道了


日常喝茶、泡茶,大多数人会根据自己的喜好,喜欢淡一点或者浓一点,会选择即刻出汤或是闷一会儿,亦或者是为了测试这款茶的最佳口感会选择相应的泡法。

但是从鉴别茶叶品质的角度来说,泡茶的时候“闷”一会,能够帮助我们看到茶品缺陷。

普洱生茶“闷”上30秒、1分钟、3分钟或是更久,因为长时间的浸泡,内质溶出更丰富,更易将茶品的优缺点都放大展现。

鉴别“闷”过的茶汤时,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1.闻香

生普经过闷泡以后,可以在闻香时更加容易分辨茶叶的香气类型,知道白茶的香气是毫香、枣香,还是老茶的陈香。也可进一步判定白茶是否有异杂的气息、香气是否显扬。

2.观色

汤色是反应茶叶优劣的重要指标,观察茶的汤色,茶汤浑浊则是意味着茶的品质不够优质!优质的生普不仅茶汤色泽明亮金黄,而且随着内含物质的变化和泡茶手法的迥异,生普的汤色也会随之改变。

3.品味

闷过的生普,茶汤的滋味也容易被感受,其中可以感受到茶汤是否有异味、杂味,滋味是否分离,回甘强度以及持久度如何,浓强如何,刺激性强而不涩是为浓,苦涩长久不化,锁喉的茶汤,一般被认定为茶品的品质不够过关!

好茶不怕闷,“闷”是最简单、最直接的,鉴定茶叶品质的方式,闷一闷,不好的茶叶终会现出“原形”。

不好意思,茶叶说你误解它了!


对于想买茶却又不了解茶的朋友们,选购茶叶是个困难。中国是茶的故乡,然而中国茶的种类和饮用方式也各有不同,最是担心那些对茶科学认知欠缺的人误导茶友了。因而,小编精心整理了茶叶的7种常见误解,以飨茶友们。

1、茶叶越老越好?

茶树的生长与人一样,分为青年、壮年、老年,青壮年期营养最丰富,到了老年期,茶多酚、氨基酸等营养物质越老越少,科学的说法应该是,任何茶类都有最佳饮用期。

2、茶叶越嫩越好?

茶鲜叶中的第一片叶子营养大于芽,且太嫩的鲜叶做成的茶叶口感淡泊,香气不足,越嫩越好的说法是对茶树资源的极大浪费和对茶友的不负责任。

3、茶叶越早越好?

茶树没有经过一定时间的光合作用,营养物质就不能形成。所以,科学的说法是,每个茶都有最佳的物候期,遵循茶树的物候期才能确定最佳的采摘期。

4、茶叶越贵越好?

俗话说,买对的不一定买贵的,从营养学的角度讲,你的体质决定你喝茶种类,其中,绿茶性偏凉,适合阳性体质,红茶性偏热,适合阴性体质,乌龙茶性平,适合所有人群。

5、茶叶越鲜越好?

正确的做法是新茶做出来之后放置10-15天再喝,味道好又养胃。

6、茶叶有农药残留?

茶树使用的农药是脂溶性农药,并非水溶性,脂溶性农药是一种有机农药,茶叶农残不等于茶汤农残。因此饮茶安全,品牌茶叶一般都是经国家食品安全检测机构检验的茶,有完善的安全性保证。还有人说,铁观音长在沿海地区,高温多湿,病虫害多,用药就多。其实,内安溪海拔高度都超过500米,比国内很多茶区高,气温不高,加上近年来生态改善了,病虫害也不会太多。

7、喝茶会伤胃?

其实只要长期喝浓茶,无论喝什么茶,对胃都会有点损伤。但是,浓香型铁观音和发酵足够的清香型铁观音,由于有较多的茶色素(以茶黄素、茶红素为主),因此比较养胃。

为什么说高山茶叶质量特别好?


为什么高山上生长的茶叶质量特别好呢?这与高山上的空气、温度、光照、土壤等自然环境有关。上帝赋予台湾种植高山茶的自然环境,可谓“得天独厚”。在全岛约36000平方公里的面积内,超越100公尺等高线区域的面积约占68.7%,500公尺等高线以上的山区面积约占45.2%,真的是处处是“高山”。而台湾的高山茶园,又多是从旧有的林班地、竹林地开垦而来,地力丰沛,含有大量有机质,适合茶树发育。如果又是日照充足、降雨量平均的区域,更是种茶植茶的最佳地点。

高山出产的茶叶天生便拥有下列两项优势

一、是因为高山气候冷凉,早晚云雾笼罩,平均日照短,导致茶树芽叶中所含“儿茶素类”等苦涩成分降低,进而提高了“茶胺酸”及“可溶氮”等对甘味有贡献的成分。

二、是日夜温差大及长年午后云雾遮蔽的缘故,使得茶树的生长趋於缓慢,让茶叶具有芽叶柔软、叶肉厚实、果胶质含量高等优点。

我们知道,山愈高,空气就愈稀薄,气压也就愈低。茶树在这样的特定环境里生活,茶叶的蒸腾作用相应地加快了,为了减少芽叶的蒸腾,芽叶本身不得不形成一种抵抗素,来抑制水分的过分蒸腾,这种抵抗素就是茶叶的宝贵成分芳香油。

同时,高山上一年四季常常云雾弥漫,因为有雾,茶树受直射光时间短,漫射光多,光照较弱,这正好适合茶树的耐阴习性。由于高山雾日天气多,空气湿度就比较大,这样长波光被云雾挡了回去,照不到植物上,但短波光透射力强,却可以透过云层照射到植物上。而茶树受这种短波光照射后,有利于茶叶芳香物质的合成。

其次,高山地区昼夜温差大,山高温度低,对茶叶生长也是一个有利条件。还有一点是,高山栽茶的地方大部分为沙质土壤,土层深厚但通气良好,酸碱度适宜,加上树木葱郁,落叶多,使土壤肥沃,有机质丰富。这也是适宜于茶树生长和茶叶质地优良的一个因素。另外,高山大岳中,环境很少受到人为的污染。没受污染的茶叶,质量当然是上好的。

相关文章